第一篇: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研究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研究
黄凤娇
(东华理工大学教育心理学部,江西 抚州 344000)
摘要:随着科技迅速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就越来越高。因此对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职业教育也应取得对应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作为职业教育重要部分,承载着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更需取得相应的发展。然而目前阻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原因就是专业设置的不合理。目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脱离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发展。本文分析出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的问题症结所在,然后对比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通过国内外的对比,得出立足企业,建设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面向第三产业及放眼国际是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最好的解决办法,将促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因此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合理,会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和农村经济带来巨大的腾飞。关键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
当今时代不断地变化,科技的进步,职业教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并且随着时化的变化又涌现出许多新问题。在农村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三农”问题要解决,农民的素质要提高,还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这些都关系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因此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又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要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但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体现在专业设置方面,专业设置关系到学校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学计划、师资配备、招生范围、择业导向,也涉及到学校的投资方向、长远规划、基础建设、配套设备等。因些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对专业进行合理的设置,是目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我国目前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专业设置的概念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定义为在农村地区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不仅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还培养数以亿计的有一定技术专长、职业素质的技术人才,满足城市化和工业现代化的需要,满足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农民还有农村地区即将从事非农产业的有关人员,是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教育。
专业设置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它分为职业型专业设置和学科型专业设置。按照社会职业需求安排教育、教学内容,由职业确定专业,由职业需求决定教育、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简称为职业型专业设置;按照教育、教学内容的学科结构体系进行专业设置,简称为学科型专业设置。然而我国目前很多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都是学科型专业设置。笔者认为应该两者结合,不能划分的如此明显,应该按职业学科型进行专业设置,把职业的需求渗透到学科中去设置。这样就能吸其两者的优点,而避免彼此的缺点。
二、专业设置的作用
1、专业设置对社会的作用
专业设置是要根据社会需求而设定的,社会和劳动市场的需要决定着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动态的和灵活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专业设置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专业设置的合理为职业学校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这须人才投入社会实际中去必将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农村中职学校的专业主要是根据农村经济的需要而设置和调整的,是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素质为任务的,但是也为社会工业化培养一线的劳动技术人员。因些专业设置的合理对直接促进社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12、专业设置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
专业设置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学设备、专业实习基地提出了要求,相反学校要进行专业的调整或新的变动,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是否与之匹配。因此学校就必须创造出这些条件来适应专业的变化,从这方面讲专业设置就促进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条件的完善。专业设置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规范化的指导作用,因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以专业为依据制定的。专业设置的合理还对创建特色学校有巨大的作用,一个职业学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上,因为好的专业设置能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同时提高新生入学率,如果职业学校能在这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绩,必将提升学校的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3、专业设置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专业设置必将带来不同专业知识的划分,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就将学相应的专业知识,因此专业设置成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获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本依据。同时专业设置也是职业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基本依据,从而使专业设置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和基本保证。专业设置的内容决定着专业人才的性质与知识、能力结构,不同的专业培养不同的专业人才。因此专业设置决定了一个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对人才的培养起到直接的规划作用。
三、当前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但是当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人才推不出去、就业难、影响招生,导致学校进一步萎缩,严重阻碍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飞速发展的阶段,社会迫切需要的是一线和高技能人才。但是目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完全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的人才的素质和技能偏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些主要体现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不能及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开设的还是那些老专业,并且有些专业不但成本小、又没有实习基地和实用价值。这种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导致许多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学生的就业出路非常狭窄。学生的就业出路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招生情况,一些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没有学生,已经是名存实亡的境地。因此要振兴农村中等职业学校,首先必须了解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规格,然后及时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
2、专业设置以升学为导向
当前我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求生存,解决招生难的问题,利用 “对口升学”来吸引学生就读,所设的专业都是以对口升学院校的专业要求而设立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也主要是以文化课为主,以应试为目的,这完全脱离了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和为社会培养一线技术人才的目的,也违背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给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果,阻碍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3、专业设置不均衡
现在许多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只开设那些就业前景好的所谓的“热门专业”,例如计算机,旅游专业等。但许多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其实跟本没有相应的硬件设备支持这种“热门专业”,只是盲目的随从大流,只有一两台电脑是培养不出市场所需要的那种人才的。同时还导致“冷门专业”萎缩,例如种植,科学种田,其实这严重违背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目的。专业设置是一根指挥棒,这种专业设置的不均衡,只看到第三产业发展,而忽视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是不科学的,是不能取得长久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之间的比例失调,“热门专业”爆满,而冷门专业又门可罗雀,将导致学生毕业难,同时也不利于国家经济个全面谐调发展,破坏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4、专业设置杂而无序
一些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能招到更多学生,开设多种专业,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就读。但是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只能走一两个专业的特色,因为职业学校的投资是很大的,如果开的太多,资金不足,必定会影响这些专业的教学质量。如果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那学生的就业就面临着严重的危险,最后直接导致学校再次招生难的恶性循环。可是一些学校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而是盲目的去开设多种专业。一但这些专业培养的人才难于输出,对学校生员招生造成困难,进一步盲目的随市场的变化又开设新的专业,导致目前职业学校的专业杂而无序。
5、专业设置的配套教育资源跟不上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摆脱自身招生难的困境,不顾学校是否具备这种条件,盲目增设许多新专业。新专业的开设,学校的投资进一步增大,但是针对当前全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都面临资金不足的窘境,而专业设置所需的配套硬件条件及实训基地又必须具备,使许多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处于“老师一只粉笔”的状态。专业设置还对师资力量也有要求,许多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完全跟不上,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有些新设专业的专业教师奇缺,有些专业的专业教师则是临时转岗而来。缺乏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严重影响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质量。还有教师又因学校资金不足,没有进修培训机会,许多教师在实践知识方面自身都不懂,更别谈去教学生,因此许多专业只是有名而无实。
四、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情况
早在1903年.我国中等农村中等职业学校,那时叫中等农业学堂,那时设置的专业就有农业、蚕业、林业、兽医业、水产业五科。到1948年,共有农业、森林、蚕桑、畜牧、园艺、农林、垦殖、兽医、茶科、蚕丝、农村合作、农田水利、农产制造、农业经济和农产品加工等多个专业。196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等专业学校目录》中,将所有专业分为工科、农科、林科、医科、师范、财经、体育、艺术等8科共347个专业,该目录将农林类分为19个专业,包括种植、农艺、园艺、桑蚕、养殖、畜牧兽医、水产养殖、野生动物保护、农副产品加工、棉花检验加工与经营、林业、园林、木材加工、林特产品加工、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森林采运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航海捕捞等专业。那时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就是在农林类这些专业。当前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既包括传统的农学、园艺、畜牧、兽医、农经、林业等专业,还包括电算会计、会计统计、农产品加工、生态与环保、水土保持、乡镇企业管理、园林等专业,同时,还包括计算机网络、计算一机与应用、文秘、旅游、草业工程等新兴专业。从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发展历史来看,发现当前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合理和完善。涉及的面越来越广,不但涉及到第一、二产业,还涉及到第三产业。专业设置也越来越注重科技的含量,从简单的加工到高科技的运作。专业设置不仅为当地培养人才还延伸到其它地区,越来越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更好的为农村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农村经济向工业化,现化化发展。
五、外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情况
1、德国专业设置状况
德国一个职业教育相当发达的国家,“双元制”教育模式展现了德国的专业设置是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特点而设定的,因此德国不是按学科而主要是按照工程、技术和工艺领域划分专业的。目前德国专业涉及18类,它们是档案、图书、信息领域与媒体领域、工程科学领域(包括建筑学、服装技术、园艺技术、农业技术、食品技术、酿酒技术等)、修复技术领域、社会科学领域、语言科学领域、管理科学领域、经济科学领域、营养与家政领域、财政金融领域、林业经济领域、信息技术领域、数学领域、司法领域、宗教教育学领域、航海海洋领域、卫生领域、经济工程领域。
德国专业设置的特点:第一是特别强调实践性、应用性,且以工程技术专业为主。第二是专业设置带有明确的区域性的特点,这表明职业学校适应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的需要。第三就是国际化的专业非常多,政府还将增加投入,扩展国际专业。
2、英国专业设置情况
英国具有久远而浓烈的绅士教育传统,主流社会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绅士个人的道德素质,而不重视职业教育。很多人都进入文法中学学习,而不是去中职学校学习。许多职业学校招生人数非常少,这样英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缓慢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英国在专业的设置方面倾向于文科。
从英国的专业设置分析得出一个国的传统思想对一个国家的职业发展取到很大的阻碍作用,正如中国一直以来认为进入职业学校读书就是二流学校,因此得出一个国家的专业设置视国情而定,有一定的局限性。
3、日本专业设置情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约接收2/3的15岁以上的学生,各学校以培养和发展人为教育目标,专业设置考虑各专业的特色又照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除了学习科学、数学之外,强调操纵机器、专业制图、制陶、建筑等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日本的中等职业学校按农、工、商、水产、家政和看护6大学科进行专业设置,农业方面:农业科、园艺科、畜产科、林业科、农业土木科、食品科学科、造园科、农业经济科、生活科学科等9种;工业方面:机械科、电子机械科、汽车科、电气科、电子科、情报技术科、建筑科、设备工业科、土木科、化学工业科、材料技术科、硅酸盐科、纤维科、室内装磺科、设计科等15种;商业方面:商业科、流通经济科、国际经济科、会计科、情报处理科等5种;水产方面:海洋渔业科、水产工学科、情报通信科、栽培渔业科、水产食品科等5种; 家政方面:家政科、被服科、食物科、保育科等4种;看护方面:卫生看护科1种。
日本的专业设置非常细和全,突出科技的含量,专业的设置适合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注重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
六、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对策
借鉴外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经验,再结合我国实情,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设置出好的专业,必须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走科技现代化,还必须充分考虑到社会和学校及学生三方面的因素才能培养出既全面发展又适销对路的人才,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有些方面与社会需要结合的不够紧密,要认真研究解决,指出要建立起要中国特色,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因此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预测地方经济、科技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趋势,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开设什么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把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才能保证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紧跟时代的步伐,与社会需求同步。随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农业新技术的出现,世界性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对农业从业人员和科技推广与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2、专业设置要和当地经济想给合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城乡差别,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区差距,工业、农业及服务业的产业差距都十分明显。因此,学习德国的经验,专业划分与设置必须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安徽省黄山市中华职校充分利用全国风景名胜黄山旅游区的旅游产业,开设旅游管理和涉外旅游专业,每年分别招生110/160人,连续十多年始终保持充足的生源,既为地方经济培养了人才,也为学校注入了生机活力。
3、专业设置要考虑自身学校的实际条件
专业设置依赖于必要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是专业设置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着专业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必须要充分考虑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学校教育资源主要
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前者指现有的校舍、场地、教学设备、实验实习基地等;后者包括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及质量等。除此,还有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等相关的软件资源。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条件,不具备设置某些专业的基本条件,强行草率行事,即使市场需求再大,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由于水平不高,能力不强,也不会适销对路。
4、专业设置要考虑中职学生自身的条件
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生长环境的影响及教育的作用,人的个性差别存在有其必然性与必要性。因些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生来设置合乎这个发展阶段的学生心理的专业。在这方面日本在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方面给了我们最好的借鉴经验,把专业划细,这样才能适合不同的学生,把学生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5、实行国家-省-地方-企业一体化对专业设置进行指导和管理
现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是由地方管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因此应当通过国家统一规划来规范农村中职的专业设置,“专业国家规划”指国家教育权主体在综合研究本地域人才需求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审批、设立中职专业,并对当地人才需求做出中长期预测与规划。就如德国设了一个联邦经济部,其实它是德国产业界在政府的代言人,进行管理一切事宜。因此我国也可以设一个专门机构对专业统一规划,然后所定的专业由省进行监督,再由地方进行执行,企业进行指导全方位的对学校专业设置进行管理和指导,将会使学校的专业设置走向一条合理化,合法化的正确大道。这种一体化更能优化专业设置,也适合国家整体的协调发展,又可以避免地方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还有企业的指导会带来更大的实效性。
6、专业设置要渗透可持续发展战略
进行专业设置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要考虑社会长远的发展,不能为了当前的利益而损害后人的利益。因此要树立一个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思想。这种可持续性发展思想对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方面是体现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专业设置首先必须注意生态方面的问题,生态方面可以量化为“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校园水土保持率、校园“五化”(绿化、净化、香化、美化、路面硬化)和“五度”(亮度、温度、湿度、空气污染度、噪声干扰度)。农村中等职业职学校在专业的设置工作方面就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充分考虑以上生态方面的影响,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作好准备。法国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方面就增设了“化学和污水处理”专业和“城市卫生”专业。因此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不能迎合学生、家长的不正确的就业心态,不能近视、狭隘地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了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专业设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方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也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创办新专业时,要充分考虑相师资国力量、教学设施、实习实验条件。如果缺少上述的资源,即使申办成功,也会缺少发展的后劲,教学质量达不到社会所需要人才的要求,当然毕业生的就业就成问题。没有就业率,社会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期望值就将下降,使专业乃至学校的声誉下降,进而制约了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方面专业设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方面。现在是一个信息,知识发展更新非常快的社会,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是远远会落后于社会的,这也是教育滞后性的一个表现。因此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扩展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保证毕业生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在可持续发展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储备,不会因职业岗位的转换和岗位职责内涵的变化而失去自身的工作能力,从而实现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七、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新视角
1、立足企业,跟踪市场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立足企业,跟踪市场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专业设
置必须具有实效性,否则是没有价值的。如果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能一直奉行这二大原则,它将在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2、重点建设骨干专业和拓展特色专业双管齐下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必须发挥自身优势的骨干专业和“名牌”专业,办出自已的特色专业,创品牌效应。例如湖南省的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音乐专业就很好地体现了办学模式多样化及特色办学思路。求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办出职教特色、地方经济特色和实践技能特色,以高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
3、以第一产业为基,面向第二、三产业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面对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是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继续为农业生产第一线培养留的住、用的上、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员。但是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必须考虑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开拓面向二、三产业的专业。才能使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避免单一性,促使农村经济取得全面的发展。
4、统一规划,联合办学
现在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个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在国家统一规划的条件下,联合起来办学,专业设置可以在充分利用其它学校的资源下把专业设置的更广、更全、更深。并且可以在实训基地上也可以互相利用,节约资金,提高教学质量,为专业设置的配套硬件设施解决了一大难题。
5、以本地经济为中心,放眼国际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在考虑当地的经济,适合当地的需要的同时,又不能把眼光只局限于当地的需要。因为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高度发展的经济社会,因此专业设置在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还必须放眼国际,向发达地区和海外设置专业。这样学生的就业面就广,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就打通了毕业生出省创业、出国就业的渠道。才会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黄彤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刘冰 于伟 专业设置: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Z]:教育发展研究2006.11A
[3]杨虹 新时期调整我国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4
[4]李振标 福建省农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农林大学,2007
[5]罗婷 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音乐课程资源探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6
[6]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1一6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7]黄日强 英德两国职业教育比较[M]江西:原子能出版社,2008
[8]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河北大学 2004
[9]鞠冬莲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7
[10]雍东鹤 甘肃省农必中专专必议置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3
[11]王珏,张树杰等 关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改革的思考 中国农业教育双月刊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2003
[12]饶坤罗 中外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06
第二篇:中等职业中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设置论证报告
宜宾县高场职业中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设置论证报告
一、政策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四川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宜宾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中,都有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论述和要求。
二、发展现状与目标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公益事业。截至2010年底,四川全省有幼儿园9483所,在园幼儿188.75万人,幼儿专任教师51909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2.5%。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然是我省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还不能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和期望。
根据《四川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是:新建、改建扩建1200所公办幼儿园(其中新建700所,改扩建500所),发展1500所民办幼儿园。通过扩大全省在园幼儿规模,到2013年,全省幼儿在园人数达到209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9%,有效缓解我省幼儿“入园难”问题。
宜宾县目前全县在册幼儿园共有12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1所(含2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有民办幼儿园91所,县镇32所,农村59所,无证办园(点)5所,部分私立园布局不合理,且办园条件差,设备设施简陋。26个乡镇虽通过新建、改建、置换等形式均有独立中心幼儿园,但都属建设规模不达标的幼儿园。全县有教职员工1131人,专职幼儿教师953人,保育员105人,其他人员73,其中公办幼儿教师294人,民办幼儿教师369人,各级学校附设幼儿园(班)聘任合同制教师290人。职高幼师毕业以上合格学历803人,合格率为84%。
根据《宜宾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2012年至2015年重点建设27所6个班以上的普惠性、公益性标准化幼儿园,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指导帮助作用。其中完成2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新建、改扩建工作,4所大村独立园的新建、改扩建工作,使幼儿园覆盖26个乡镇和所有行政村,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确保全县适龄幼儿都能享受均衡、优质、规范的学前教育。从2011年至2013年每年公开招聘100名具有幼儿教师资格的大专及以上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加快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幼儿教师队伍。原则上农村幼儿园按每班2名教师、农村教学点15名幼儿配1名教师、县城幼儿园按“2教1保”的标准配置教师,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三年基本配齐幼儿园教职工。2011年暑期,我县已启动学前教育教师三年培训1000人计划。
三、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我校现有在校学生2323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47人,专任教师107人,专任教师占72.8%,生师比为21.7:1;现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469人,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30人,师生比为15.6:1。专任教师年均39岁,平均教龄14年,本科学历比例100%;高级教师14人,中级教师14人,初级职称2人;按专业统计,学前教育专业2人,音乐3人,舞蹈2人,美术4人,体育与健康2人,其他专业课及文化基础课教师17人。专业教师中有一定的幼儿教育从业经验,专业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平均年限为14年。
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配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二)教学资源
我校是一所由宜宾县人民政府举办、宜宾县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占地37000m2,在校学生生均占地面积24m2;教学行政用房面积9725m2,在校学生生均占有面积6.2m2;宿舍总面积6112m2,在校学生生均占有面积为3.9m2。生均占地面积、教学用房面积低于国家标准,但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现已全面启动职教中心建设项目,将于2013年秋期投入使用,届时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
全校现有多媒体教室3间、语音室1间,座位总数559个,百名学生配备数为24个;计算机6间共260台,百名学生配教学计算机11.2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0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506元;学前教育专业微格、心理观察和教学观察等专用教室和实验室共5间,每百名学生拥有1.1间;形体训练室1间,全天候为学生开放使用;钢琴(或风琴)共64台,每7名学生就配备了一台琴;手工制作室3间,平均每156名学生配备手工制作室1间。实训用房及设备完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三)教学管理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校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制定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体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符合本地区、本行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内容详实、论证充分、切实可行。我校制定的《学前教育专业实施性教学大纲》和《技能训练大纲》对每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材的选用、考核方式都有明确的要求;为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标准,我校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教职成司[2009]号、四川省教育厅川教函[2009]270文件要求选用教材,所有教材都选用国家规划教材。
我校积极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率先进行了“行动导向教学法”探索与研究、示范;充分利用配置先进的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资源,积极推行电子备课和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体现了以学生主体,突出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成效显著。积极改革理论课考核方法,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即理论课程均具有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时间,并实施考核,防止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积极改革实践能力“一对一”考核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六项基本技能”,即“弹”“唱”“跳”“画”“做”“说”,以及各项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应用;积极开展普通话、英语、计算机等技能等级证书考取工作,学生过关率较高;在宜宾县第一幼儿园、高场镇中心幼儿园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同时与宜宾市30余所幼儿园长期建立了合作关系,满足学生教学实习的需要;校外实习管理制度齐全,制定了《教学实习纪律及安全承诺书》、《教学实习告家长书》、《教学实习手册》等,并与实习基地签定《教学实习协议》。
我校制定有严格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每月根据教师教学常规要求与考核标准进行绩效考核;制定有学生学习常规要求及考核办法,有学生技能等级要求等;通过《教学手册》规范教师学期授课计划、工作总结、教研工作记录等项目内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要求与考核标准》每月对教师教学“六认真”情况进行绩效考核,特别是对教师教案的编写、作业的批改都有明确的要求,半期、期末实行教考分离,考试命题、试卷评阅制定有专门的审批程序,学生学习常规也作了明确的要求。教务处每天均安排有专人对教学工作进行督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通报与表扬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组每月不定期对教师备课、作业批改进行检查登记;每学期教务处均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测评,结果与教师期末考核挂钩;各专业学科组积极开展公开课和示范课活动,课后认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课。
四、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重视学生“弹、唱、跳、说、画、做”等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给予充分的教学时间和学生课余练习时间,晚自习安排专业老师对学生的各项基本功进行指导,同时每月开展一个主题的基本功比赛,因此学生基本功普遍比较扎实,综合运用能力较强,对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应用程度优良率达52%,及格率达97%。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让学生掌握全面的教育专业知识,特别开设了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幼儿园实习指导等十门课程,专业知识面较宽,教育基本理论掌握较好,考试优良率达51.2%,及格率达96.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更重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开设了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礼仪礼节、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法律等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方面表现良好,具备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和综合素质。
优质的教学,科学的管理,必须结出丰硕的果实。近年来,我校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各类国家级、省级征文比赛等,获得了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了较多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中包括组织学生到宜宾县第一幼儿园、宜宾县小金星幼儿园、高场镇中心幼儿园等30余所幼儿园教学见习、教学实习。学生表现良好,受到了实习单位的好评。同时,学生积极参加了省、市、县、校各类文艺演出、艺术节比赛、技能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效果良好,频频获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期巩固率平均为92.4 %,学年巩固率平均达89.1 %。
学生的前途、毕业生的质量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准。我校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根据市场不断调节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以满足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突破“供”与“求”脱节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长期以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一直保持高就业率(含升学),位居全市前列,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在95%以上。为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输送了一大批高质量、高素质的生源和劳动者,受到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学生在去年和今年的屏山县、宜宾县公招考试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宜宾县幼儿教师资格认证我校学生过关率也较高。因此学生、家长满意,对学校评价高。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宜宾各区县和云南省水富县、绥江县、盐津县等,凭借着学前教育专门人才的优势,为社会经济,特别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涌现出一大批行业上的业务标兵和管理骨干,他们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作风和专业实践能力,受到各用人单位的肯定、关注和好评。
五、论证结论
当前,人民群众对发展学前教育具有强烈的愿望,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学前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千千万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学前教育,是体现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德政工程,是惠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我校自1987年举办学前教育专业以来已有25年,办学积淀深厚,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通过不断总结和探索,办学思想更明确,模式更对路,管理更规范,在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形成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的特色,在一定区域内有较强的影响力,特别是历届毕业生在幼教行业拥有一定实力,为我校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
因此,无论是国家政策、县域现状、学校办学实力,都给了高场职中一个机遇,也是高场职中的一份责任。我们有信心、有实力把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得更好,为学前教育事业再添新功!
第三篇:继续教育专业技术教育
一、单选题2.我国每年平均有()个天然湖泊在消亡。
正确答案:C.20 单选题3.一棵50年树龄的树的为环境创造的总价值是()美元。正确答案:D.196000
单选题5.我国()大水系62%的河段水质受到污染。正确答案:B.七
单选题7.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水源不能饮用。正确答案:B.0.4
单选题8.全球变暗指的是()。正确答案:A.空气污染
环境风险评价 ERA
2.狭义的环境风险评价的是指对有毒()危害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少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对策。正确答案:D.化学物质
单选题3.弥散扩散服从()第一定理。正确答案:B.Fick 单选题4.污水排入河流的竖向混合阶段是沿河流()方向混合的。正确答案:A.深度
单选题5.化学品安全说明书,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简称是()。正确答案:D.MSDS 单选题6.故障树逻辑门符号中表示仅当所有输入事件都发生时,输出事件才发生的是()。正确答案:A.逻辑与门
2.环境系统的模拟是用另一个()的系统表达真实系统的某些特征。正确答案:B.简单
单选题3.单定权因子排序法是要明确定权因子的()含义,统一度量单位,排序。正确答案:D.物理
单选题4.体现清洁生产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正确答案:A.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 单选题5.下列不属于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识别的是()。正确答案:C.听觉影响
单选题6.()是指人们的开发行动可能引起的物理、化学、生物、文化、社会环境系统的任何变化或新的经济条件的形成。正确答案:C.环境影响
单选题8.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识别方法的是()。正确答案:C.物理信息体系
单选题2.人类中心观认为“环境”的中心项是()。正确答案:A.人
单选题4.系统是由()个或以上的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执行特定功能的要素组成的整体。正确答案:A.2 单选题5.环境评价出现于20世纪()中期。正确答案:C.60年代
单选题8.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内容是()。正确答案:A.定量表达环境质量
单选题1.解放自然从根本上讲就是解放()。正确答案:B.人类
单选题2.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认为美在于生态与()的统一。正确答案:C.文明
单选题4.英国学者艾比尼泽·霍华德提出了()的构想。正确答案:C.花园城市
单选题6.1919年法国哲学家()提出了“敬畏生命”的原则。正确答案:B.阿尔伯特·史怀泽
单选题1.()是重要的碳汇合水汽源,是全球变化的缓冲器,受到广泛重视。正确答案:B.森林生态系统
单选题3.最早提出人类环境生态学的是美国社会学家()。正确答案:C.帕克
单选题4.()是指每只动物的体积,在气候温暖的地区个体较小,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个体较大。正确答案:C.伯格曼法则
单选题5.()是指由于城市地表热力、动力作用和人为热的释放,而导致城市区域比郊区气温高的现象。
正确答案:B.城市热岛效应
单选题7.()热量、水汽、碳汇作用及海温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影响。正确答案:D.海洋生态系统
单选题8.()是地表单个粗糙元形成的扰动(湍流涡旋)在垂直方向混合作用下所能达到的高度。正确答案:C.粗糙子层
单选题1.垂直农场的结构不包括()。正确答案:B.主控室
单选题3.国际责任不包括()。正确答案:D.国际环保公约
单选题4.下列()方面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正确答案:C.环境平衡论
单选题5.大自然是()的,这是一条根本性的自然法则。正确答案:D.动态增长
单选题6.1987年在()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划时代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确答案:C.42 单选题2.()经济解决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正确答案:B.循环经济
单选题3.地球上海洋水占总储量的()。正确答案:C.0.965 单选题5.1972年,在瑞典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的报告。正确答案:C.《只有一个地球》
单选题6.随着科学的进步,()对地球的环境影响,在时间上加快,在空间上扩大。正确答案:B.人类
单选题8.()是地球圈层中的核心。正确答案:B.水圈
二、多选题1.下列属于树可以创造的价值的是()。
正确答案:A.产生氧气 B.吸收有害毒气 C.增加土壤肥力 D.涵养水源 多选题2.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包括()。
正确答案:A.工业燃煤污染 B.生活中排放的温室气体 C.机动车尾气污染 多选题3.当前我国的淡水资源危机表现为()。正确答案:B.地表水稀缺 C.地下水匮乏 多选题4.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正确答案: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多选题5.下列属于汽车尾气中含有的物质的是()。正确答案: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碳氢化合物 D.铅 1.战略环评可分为()。
正确答案:A.政策环评 B.规划环评 C.区域环评 D.建设项目环评 多选题3.污染物质在河流中的非推流迁移过程包括()。正确答案:B.分子扩散 C.湍流扩散 D.弥散扩散 多选题4.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包括()。
正确答案:A.环境风险识别 B.环境风险预计 C.环境风险评价 D.风险减缓措施和应急预案 多选题5.下列属于水体中氧平衡的过程的有()。
正确答案:A.有机物降解耗氧 B.氨氮硝化耗氧 C.底泥耗氧 D.藻类呼吸耗氧 多选题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包括()。正确答案:A.科学原则 B.客观原则 C.公正原则 多选题7.下列属于“十种专项规划”的是()。正确答案:A.工业 B.农业 C.畜牧业 D.林业 多选题8.污水排入河流的混合阶段包括()。
正确答案:A.竖向混合阶段 B.横向混合阶段 C.纵向混合阶段 1.环境质量评价包括()。
正确答案:A.回顾评论 C.现状评论 D.预测评论 多选题2.下列属于定权体系的调查统计法的是()。正确答案:A.重要性打分法 C.网络法 D.列表打勾法 多选题3.下列属于环境评价观点的是()。
正确答案:A.环境卫生学观点 B.生态观点 C.美学观点 D.人口观点 多选题4.定权体系的序列综合法包括()。正确答案:A.单定权因子排序法 D.多定权因子排序法
1.环境科学包括()。
正确答案:A.环境法学 B.环境管理 C.环境经济 D.环境伦理 多选题2.环境评价的标准尺度是国家公布的()。正确答案: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多选题3.下列属于环境系统特征的是()。
正确答案: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变动性和稳定性 D.资源性及其有限性 多选题4.社会环境包含人类创造的()。正确答案:A.物质生产 B.消费体系 C.文化体系 多选题5.系统按成因可分为()。
正确答案:B.自然系统 C.人工系统 D.复合系统
多选题1.环境的居住功能包括()等方面。正确答案:A.宜居 B.利居 C.乐居
多选题2.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学意味主要表现在()。正确答案:A.典雅 C.崇高
多选题3.环境美学的三视界包括()。正确答案:A.自然 B.农村 D.城市 多选题4.城市园林化的涉及问题包括()。
正确答案:A.城市的功能 B.城市的规模 C.城市的规划理念 多选题5.家园感具有()。正确答案:B.生活性 C.亲和性 多选题6.园林建设的原则包括()。正确答案:A.生态 B.自然 C.艺术 D.生活
多选题1.当今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是()。
正确答案:A.人口急剧增长 B.资源匮乏 C.环境污染 D.生态破坏
多选题2.下列属于全球气候模式中重要的驱动因子的是()。正确答案:A.海温 B.净辐射通量 C.感热通量 D.潜热通量
多选题3.人类环境生态学的研究特点包括()。正确答案:A.交叉综合性 C.实际应用性
多选题4.地球主要人种包括()。
正确答案:A.欧洲白色人种 B.亚洲黄色人种 C.非洲黑色人种 D.大洋洲棕色人种 多选题1.可持续发展观分为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答案:A.生态观 B.社会观 C.经济观 D.技术观
多选题2.可以预见,未来()领先的国家,将主导世界的格局。正确答案:B.生态能源技术 C.生态工业文明
多选题3.下列属于环境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的是()。
正确答案:A.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互生规律 B.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的共生规律 C.物质循环转化的再生规律 D.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规律
多选题4.1991年,()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答案:A.IUCN B.UNEP C.WWF D.WTO 多选题1.以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要求的是()。正确答案:A.生活提高 B.生产发展 C.生态改善 多选题2.环境的自净能力包括()的自净能力。正确答案:A.土壤 B.水体 C.空气
多选题3.地球系统是指由()组成的地球整体系统。正确答案:A.岩石圈 B.大气圈 C.生物圈
三、判断题4.当前我国1/4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产,1/3的水体不适于灌溉。
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5.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50%-60%是由污染引起的。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6.联合国秘书长认为,全球气温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表示,世界正处于重大灾难的边缘。正确答案:错
3.Thomas模型中,沉浮系数大于0为上浮,小于0为沉淀。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5.环境规划过程是一个科学决策过程,其编制程序包括经济、资源、社会、环境现状调查。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6.规划方案分析的内容是要将开发区规划方案放在区域发展的层次上进行合理性分析。正确答案:对
1.考虑环境质量标准级与级之间的变化是线性的,因此可以用内插法计算。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2.常用的聚类分析法的距离有绝对值距离、切比雪夫距离和欧氏距离。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3.定权方法和评价方法是指本次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模式或计算方法。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4.用清晰数学方法进行水质综合评价,其优点是用隶属函数来描述水质分级,并能够刻画出界线的清晰性。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5.水污染治理工程属于环境科学的范畴。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6.环境评价的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7.污染源可分为点源、线源和人为污染源。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1.人是环境美的本体。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3.生态哲学认为人具有绝对价值,自然具有相对价值。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4.人的心理感受是景观产生的基础。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5.景观是等同于艺术形象的一种环境形象。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6.静态的空间存在借助它所存在的人类的人类文明在空间上的延展。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7.园林的本质是人所建造的理想的游乐环境。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8.农村的生活方式具有直接的自然性。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1.在人类学中种族和民族是相同的概念。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2.研究证明,因地理区域环境引起的遗传漂变过程是人类外分化、趋异适应而形成不同的种内生态型,即不同人种的结果。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6.各人种的起源时间有较大的不同,但是形成过程是基本相同和平行的,人种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8.人类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环境系统为主导,人的行为作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的。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1.风能密度是指通过单位平行横截面的气流产生的瞬时功率 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3.城市化被异化为以钢筋水泥消耗量为次要指标的外延式城市发展之路 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5.地球上风能的蕴藏量是谁能的20倍。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6.不同类型城市下垫面的区域热储存的计算不需要分类。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7.一般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区和郊区气象站的气温资料,定义为热岛强度。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1.地球上供人类审讯的土地,淡水,生物多样性等资源锐减和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3.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4.为了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人类与土壤圈,生物圈,大气圈的互相关系。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7.生物竞争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之间为了生存,繁衍,而对生存空间和有限资源的竞争利用现象。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8.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正确答案:对
第四篇:2014专业技术教育B
2.2005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即1号文,其中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条建议。正确答案:B.16
单选题5.据统计到2004年,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获得硕士学位者不超过()。正确答案:C.30%
单选题6.()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是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确答案:C.2007
单选题8.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个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正确答案: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多选题1.以下属于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内容的是()。
正确答案:A.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 B.课程、教材与资源共享建设 C.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D.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多选题2.以下属于高等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是()。正确答案:A.增加低学历教师 C.增加职称较低的教师
多选题4.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有()。
正确答案:A.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高校学生组成成分,发生重大变化 C.教育技术和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 D.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判断题5.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赶超了欧美国家。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6.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目标有8大项目。正确答案:错
1.据统计到2004年,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获得硕士学位者不超过()。正确答案:C.30%
单选题5.()和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正确答案:B.人才培养
单选题6.以提升()为核心的我国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正确答案:B.质量 单选题7.党的()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正确答案:D.十六
单选题8.()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是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确答案:C.2007
多选题1.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取得的成就有()。
正确答案:A.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B.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显著 C.高等学校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D.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想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
多选题2.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存在的困难、矛盾及差距有()。
正确答案:A.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紧张 B.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够 C.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
多选题3.以下属于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内容的是()。
正确答案:A.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 B.课程、教材与资源共享建设 C.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D.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多选题4.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存在哪几方面的问题()。
正确答案:A.对地方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倾斜不够 B.青年教师参与面不够 C.投入力度不够 D.评审立项机制有待完善
判断题2.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目标有8大项目。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4.在资源分配上,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6.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赶超了欧美国家。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8.确立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立“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国家战略”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正确答案:对
1.据统计到2004年,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获得硕士学位者不超过()。
正确答案:C.30%
单选题2.定期采集给类高校本科教学的基本状态、信息、()、并逐步向社会公布。正确答案:C.数据
单选题3.2005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即1号文,其中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条建议。正确答案:B.16
单选题4.党的()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正确答案:D.十六
单选题5.以提升()为核心的我国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正确答案:B.质量
单选题6.()和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正确答案:B.人才培养
单选题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是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确答案:C.2007
单选题8.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个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正确答案: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多选题1.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建设成效有哪几方面()。
正确答案:A.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 B.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C.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 D.促进地方政府和学校对教学的投入
多选题2.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包括哪几方面()。正确答案:B.构件专业预测机制 C.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殊专业点 D.积极探索专业评估制度改革,重点推进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认证点工作
多选题3.以下哪项是属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内容()。
正确答案:A.高校后勤社会化 B.校内人事和分配制度 C.招生考试制度 D.毕业生就业制度
多选题4.哪些属于我国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的是()。
正确答案:A.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B.创新热奶茶培养模式 C.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D.加大经费投入,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判断题1.确立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立“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国家战略”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2.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3.在资源分配上,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4.质量工程实施方式有分季度、分、分项目三种。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5.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6.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赶超了欧美国家。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7.充分调动教师投入教学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建设成效之一。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8.体制问题是目前造成我国医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对
1.重点资助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行()以上的进行属于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措施之一。正确答案:A.半年
单选题2.在评价方式上,改变原来的单一学术性价值取向,实现价值取向的()。正确答案:D.多样性
单选题3.据统计到2004年,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获得硕士学位者不超过()。正确答案:C.30%
单选题4.定期采集给类高校本科教学的基本状态、信息、()、并逐步向社会公布。正确答案:C.数据
单选题5.2005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即1号文,其中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条建议。正确答案:B.16
单选题6.以下不属于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措施的是()。正确答案:D.择优选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单选题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是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确答案:C.2007
单选题8.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正确答案:A.培养目标
多选题1.以下哪项是属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内容()。
正确答案:A.高校后勤社会化 B.校内人事和分配制度 C.招生考试制度 D.毕业生就业制度
多选题2.以下属于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内容的是()。
正确答案:A.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 B.课程、教材与资源共享建设 C.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D.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多选题3.以下属于高等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是()。正确答案:A.增加低学历教师 C.增加职称较低的教师
多选题4.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存在的困难、矛盾及差距有()。
正确答案:A.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紧张 B.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够 C.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
判断题2.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赶超了欧美国家。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4.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目标有8大项目。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6.质量工程实施方式有分季度、分、分项目三种。正确答案:错
2.据统计到2004年,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获得硕士学位者不超过()。
正确答案:C.30%
单选题3.2005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即1号文,其中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条建议。正确答案:B.16
单选题4.以提升()为核心的我国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正确答案:B.质量
单选题6.定期采集给类高校本科教学的基本状态、信息、()、并逐步向社会公布。正确答案:C.数据
单选题7.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正确答案:A.培养目标 多选题1.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有()。
正确答案:A.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高校学生组成成分,发生重大变化 C.教育技术和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 D.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多选题2.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取得的成就有()。
正确答案:A.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B.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显著 C.高等学校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D.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想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
多选题3.以下属于高等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是()。正确答案:A.增加低学历教师 C.增加职称较低的教师
多选题4.九十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形成()的发展趋势。正确答案:A.共建 B.调整 C.合作 D.合并
判断题5.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赶超了欧美国家。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7.质量工程实施方式有分季度、分、分项目三种。正确答案:错
高等教育是国家(中高)人才的后备军。
3.开办高等教育必须具备()要素。
正确答案:D.五
单选题3.高等教育要比普通教育()。正确答案:C.深刻
单选题4.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的教学形式的选项是()。正确答案:B.课外教学
单选题5.老师永远都是高等教育的()。正确答案:D.核心
单选题6.科研成果是高等学校的()橱窗。正确答案:C.外部
多选题2.下列属于高等教育的教育设施的选项是()。正确答案:A.实训基地 B.导师 C.科研企业与社会的通道
多选题3.下列属于高等教育教师力度的内容是()。
正确答案:A.获得新知识 B.巩固旧知识 C.科研与社会实践 D.教学方法要做到“整书端出” 多选题4.高等教师的教育目的是为了()。
正确答案:A.培养技术骨干 B.培养白领阶层 C.培养建设性人才
多选题5.高等教育的管理分为()。正确答案:A.硬件管理 D.软件管理
多选题6.高等教育是()的教育。
正确答案:A.培养人才 B.培养能力 D.培养思辨
多选题7.当老师的“三难”体现在()。正确答案:A.面对难 B.神韵难 D.昭昭难
判断题3.教学成果是高等学校的外部橱窗。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5.教师在教学中只需具有提示区和分析区。正确答案:错
4.1.老师永远都是高等教育的()。
正确答案:D.核心
单选题2.高等教育要比普通教育()。正确答案:C.深刻
单选题3.开办高等教育必须具备()要素。正确答案:D.五
单选题4.高等教育是国家()人才的后备军。正确答案:D.中高层
单选题5.科研成果是高等学校的()橱窗。正确答案:C.外部
单选题6.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的教学形式的选项是()。正确答案:B.课外教学
多选题1.下列属于高等教育教师力度的内容是()。
正确答案:A.获得新知识 B.巩固旧知识 C.科研与社会实践 D.教学方法要做到“整书端出”
多选题2.高等教师的教育目的是为了()。
正确答案:A.培养技术骨干 B.培养白领阶层 C.培养建设性人才
多选题3.当老师的“三难”体现在()。正确答案:A.面对难 B.神韵难 D.昭昭难 多选题4.下列属于高等教育的教育设施的选项是()。正确答案:A.实训基地 B.导师 C.科研企业与社会的通道
多选题5.高等教育是()的教育。
正确答案:A.培养人才 B.培养能力 D.培养思辨
多选题6.高等教育老师和普通老师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正确答案:A.教育目的的不同 B.教育设施的不同 C.教师力度不同
多选题7.高等教育的管理分为()。正确答案:A.硬件管理 D.软件管理
判断题1.教学成果是高等学校的外部橱窗。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2.高等教育老师的知识一定要与时俱进。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3.教师在教学中只需具有提示区和分析区。正确答案:错
判断题5.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的“四论”,分别是橱窗轮、背书论、学术论和口才论。正确答案:对
第五篇:论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回首20世纪90年代末期,从中国高校的扩招开始,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好像就被釜底抽薪了一样。职业技术教育陷入严重困境,生源流失严重,被社会歧视,众多中等职业学校被高校吞并,一时间中等职业教育陷入了低谷。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没有生存空间,发展的希望在哪里?一时间无人找到答案。
时过境迁,中国的变化之快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从90年代末当中国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阴霾,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黄金的十年。以出口导向的加工型发展模式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现在城镇化建设、扩大内需的目标正在实施,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成几何形扩大。短短的十多年时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经历了从陷入低谷到迎来曙光,从生死存活的边缘到发展的春天出现,这起伏跌宕的十几年终于过去,在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后的今天职业技术教育也迎来了她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
一、社会需求成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源动力
对于我国当前的状况来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理由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需要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中初级的专门人才。这是第一个理由,任何国家都是如此。
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多样化的。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的家庭,他们来自于最广泛的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从社会的发展,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也应该很好的发展这一块教育。这涉及到一个如何关注民生、关注老百姓生活、关注老百姓子女的问题。
第三个是我们教育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教育实际上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个是普通高中教育,另一个是中等职业教育。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是59.8%,也就是还有40%的15到18岁这样一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未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但是,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受制约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因为普通高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而高等教育今后一个时期重在提高质量,不是规模的扩张。相应的,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扩大也是有限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而不是以升学为导向,发展空间很大,大量的人可能要通过职业教育来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所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大的发展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最现实、最直接、最通畅的一个途径。
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迎来了时代性的机遇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有三个方面的标志:
第一个,我们国家党和政府空前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把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中央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要拿出100个亿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建设。二是从07年的秋季入学开始,每一年将拿出164个
亿资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所有来自农村的中职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学生,都能得到国家助学金。这么大的经费投入是空前的。
第二个标志是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将近15000所,招生已经突破了800万,提前实现了“十一五”的目标。这个意义很大。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已经突破了2000万。高等职业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目前,高职高专将近1200所,2007年招生将近300万,在校生860多万。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和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目前已分别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一半。
第三个标志,就是我们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在发展方向上,明确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这是2005年温家宝总理提出来的。在办学方针上,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培养模式方面,明确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教学方面,明确了“两个加强”,即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我国现在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说是有了非常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与环境。那么,在这么好的发展条件之下,我们应该抓住时代机遇,通过恰当的改革,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做精做强。
三、目前制约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问题
机遇到来,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我们首先要思考和理清目前阻碍中职教育发展的问题和不足。以期寻求对策。
1、我国国人的价值取向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文化影响,很多家庭往往把读书当作子女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并不是把教育当作一种就业的手段。中等职业教育则是培养有一技或数技之长的技术型劳动者、无法满足这种读书出人头地的心理需求,这就是很多学生即使上不了高中也不愿上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原因。就当前社会用工情况而言,部分企业用工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得大学本专科生干一些中专生也能干的工作。这种“高才低就”现象不仅给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极大浪费,而且对整个劳动力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从投资和收益的角度来分析,个人教育成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育费用,二是学生生活的费用。教育费用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政府拨出的经费,二是个人负担的学费。学生估价自己受教育后的收益分为个人未来较高的收入和个人未来较大的职业机动性以及个人未来较大的自我发展空间。现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实际上就是学生花费了较大成本,难以获得较大收益的原因。
2、前些年,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下,盲目放开管理,无限制补充低水准生源,导致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现象更为严重,造成大量的无效教育,从而使得职业教育发展更为艰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和专业结构应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所决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相适应,并不是高水平人才资源越多越好。目前“高才低就”现象就是教育资源无效配置的一种表现。一方面我国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企业中经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工人的比例很低;另一方面却又出现中职生就业普通困难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等职业教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很多受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所具备的技能并不是社
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教育具有间接性、滞后性和长期性特点,现在的专业、课程设置、招生效量要适应的是三、四年后的市场需求。而很少有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市场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和预测。更为严重的是,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各自为政,缺乏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使得各学校之间专业设置交叉重复,招生恶性竞争。特别是近年来,在利益驱动下,各校一窝蜂地开办经济类课程、计算机专业等热门学科,导致低层次人才重复培养,从而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3、教育质量下滑,招生困难与就业困难互为因果、相互推进,使得中等职业教育雪上加霜。就业困难本身就是社会对目前教育质量的一个总体评价。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一是职业学校招生因难制约了学生素质,加上对教学缺乏强有力的约束相激励机制,造成毕业生质量滑坡;其二是大多数学校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技能放在首位,没有突破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其三是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使得教育质量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其四是社会力量办学缺乏必要的办学条件和质量约束。
四、加快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建议
要抓住目前中职学校发展的机遇,摆脱中职学校目前发展所面临的困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需要做为教育系统最基本组成部分的政府、学校、老师这三者的协同配合,共克难关。这样才能在中职教育发展的春天里快速成长。
(一)、首先是政府层面,政府需要制定政策、组织、加强宣传和投入资金。
1、强化政府的统筹管理职能,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协调机构。
第一要统筹政策。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政策要先行,要有促进性的政策为指导。制定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经费扶持、经费筹措渠道、招生就业、实习安排、师资聘用和培训;大力扶持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免费入读中职学校;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等等,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二要统筹资源。以省市地域范围作为统筹范围,促进一定区域范围内中等职业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避免有限的资源浪费同时整合资源以形成效益最大化。基本建立总量适当、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专业门类齐全、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代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第三要统筹招生管理。前几年在放开招生的后果很明显,在无序的状况中只能是导致整个中职学校的恶性竞争和双输的局面,同时也造成家长学生对中职学校教育的不信任。所以,必须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统一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统一组织实施招生工作,建立公开、公平、有序的招生环境,对违反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2、政府还需要做到是加强正面宣传,改变国人的教育观念。
要改变职业技术教育的被歧视地位,转变国人的教育价值观念,要积极组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宣传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的作用,正确引导广大家长和学生转变“读大学才有出息”、“进机关才有前途”的传统读书观和就业观,鼓励更多的适龄学生和青年进入中等职业学校
学习;大力宣传中等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当今的社会需要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并非二等教育,职校学生也不低人一等;有志于读职校的孩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通过正确引导家长及学生合理分流。
3、加大投入,尽快完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
中等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的培养成本明显高于同级的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实验实习为主的投入型教育,其设施设备的多寡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优劣,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而决定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和来源。加大财政对公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保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适当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比例,根据培养学生数量来核拨预算内财政性经费和生均事业费。
(二)、其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在教学、就业的工作中要大胆改革和开拓尝试。
1、深化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切实培养学生职业竞争能力。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按照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标准深化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与企业岗位技能“零距离”和项目教学法、一体化教学、等新举措。真正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以期所培养的学生,在将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能很快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2、要把准市场脉搏,根据经济结构调整专业,并以特色为招牌,创建品牌。
根据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专业,积极开发面向社会的新兴产业、高新科技产业、现代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和装备业等一批适销对路的新专业,改造和优化一些传统专业,加强省级以上示范性专业建设,打造骨干专业品牌。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中,品牌意识越来越浓厚,在广告宣传中,品牌效应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中专学校的办学思维中,也必须强化这一意识。每所学校都应从本校的专业传统和教学实力出发,努力创建一两个“拳头专业”,形成品牌效应,使其在同行同类专业中有较强的竞争力。
3、主动开拓就业方式和渠道,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作为学校,应努力拓宽就业渠道,进行大胆尝试,改变以往学校只顾培养,学生自找就业单位的就业模式。学校应该有专门的机构主动地为学生联系各个企业,把学生推荐给企业,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定单式”校企合作办学在目前不失为提高就业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企业和学校都是有利的。学校还有要强化服务意识,成立专门组织,派出专门人员,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联系,保证就业渠道畅通。要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做好跟踪服务。学校要派人深入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做好信息反馈,为学校调整专业和课程提供科学依据。
(三)、提高教师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1、提高教师的职业技术能力。国家提出的“双师型”教师的科学定义是指既要具备
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胜任实习实训指导,而且在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组织协调和创新等方面有较高水平。但作为教师怎么提高职业技术能力?不到企业去,成不了“双师型”教师!学校应该利用假期,把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作为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一条必由之路。因为只有亲身走进现代化的企业和厂房里,才能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企业实习既开阔眼了界,又充实了知识,还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了解了企业生产一线的需求,这样就能让教师及时把企业中的最新信息带到教学中去,并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同时教师也会利用其长期工作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理论上的系统指导。
2、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中考中的落榜者,理论基础薄弱,层次不齐,对理论学习兴趣不大。并且现在中职的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具备一定职业技术能力的技术人才,而不是理论型人才,需要的是通过大量的实训学习来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则要由“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型;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课内外专业教室、教学工厂、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转变。要改变“重教法,轻学法”、‘重演绎,轻归纳”、“重讲授,轻操作”、“重描述,轻直观”、“重知识,轻实践”、“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等传统教学观念倾向,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方法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模式转变。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能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改变头脑中的职业偏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熟悉职业情况,明白学习为了工作,要生存必须工作,要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努力工作的道理,进而有目的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与潜能,并自觉地将社会需要与个人志趣结合起来,把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与未来的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可以创业大赛,让学生自己上台谈创业计划,进行虚拟创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校内外提供某些机会,选拔学生来管理、经营某些创业类实体。以此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或经验、抗风险能力及老板气质等。
1、《职教论坛》2008年第2、8、9期;2009年第5、6、10、11期
2、《教育学》:劳凯声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王继平副司长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