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网络购物中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试论网络购物中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2013-03-15 10:12
网络购物不正当竞争的规制
(一)对于网络购物不正当竞争的立法规制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其发展壮大要有一定的过程,故而人们对其深入认识也要有一定的过程。综合考量,我们不难发现,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有效规制遏制网络购物不正当竞争的当务之急。
1.立法模式的设立
对于网络不正当竞争,世界各国的相关立法模式,主要有专项立法模式和混合立法模式。专项立法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而混合立法模式则是通过制定多个法律来协同规制、联合规制。选择立法模式应根据本国国情、国家现有法律基础,结合网络购物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现状,从而使所制定出来的法律真正有效地规制网购中不正当竞争的问题。
专项立法虽然有专业性和针对性,但将网络购物分解为各个部分,进行专门的立法,无疑显得有些小题大做。对于网络购物的规制,不合适通过若干个专门立法来规制,这样做容易造成立法体系的重复和立法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网络购物中产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传统不正当竞争在网络技术中的新的表现形式,仍然适用反不正竞争法的基本原则,综上,可以通过对现有法律进行立法完善或法律解释来应对此种情况。
比较而言,混合立法模式就较为适合我国的国情与现状。“一法为主”的混合立法模式比较适合我国立法体系的习惯,这种立法模式既节约法律资源,又能通过法律修改及时补充法律规范出现漏洞,进而完善法律规范体系。另外,对于该模式“主法”之外的法,可以对其进行修改或解释完善。总之,只要是有利于构建有效法律模式的方式,都可以采用。
2.网购中不正当竞争规制制度的设计
当今社会的不正当竞争的模式早已不同于传统表现形式,故而需对不正当竞争法设立“一般条款”。“一般条款”的设立应包括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原则、不正当竞争的实施主体(即经营者)、不正当实施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以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危害。对于这一条款,可以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总则中设置,如德国;也可以概括出法律通过列举方式外不正当竞争行为,如台湾地区。只有对“一般条款”进行设立,才能有效地对不断出现在网购中各种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制。
增加有关网络购物的规范制度。我国现行法律中,尚没有对网络购物法律问题的明确规定,应该对相关法律进行必要的修改,将网络购物纳入其调整范围。每一个国家的法律都是在其国内有效力,而对于网购这种可能涉及跨国交易的行为,如果与国外的经营者进行恶意竞争,损害本国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则难以受到本国的法律所约束。故而要加强国际协作对网络购物的不正当行为进行全面有效地约束,实现网络广告的国际保护。
(二)规制网络购物不正当竞争的执法与司法的改进
1.建立健全监管网络
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完善群众监督投诉机制,使广大群众可以对网络经营者的不法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举报投诉。同时,执法机关可以通过及时在网站上公布违法主体、违法行为以及对其实施的不同处罚,加强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预防网络经营者的不法行为。在必要的时候,可加强对非法者的处罚力度,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2.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
网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既需要具备扎实而全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更需要较为丰富的网络专业素质和敏感性、与网络相关的专业手段和方法。因此,执法人员应提高自身能力,加紧相关专业学习,以有效处理各类网上购物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3.建立网购不正当竞争者资料监管数据库
监管数据库就是各个工商执法部门,将本单位查获的网络购物不正当竞争者的资料建立成统一有效的动态数据库,工商执法人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相关数据,将其录入统一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而方便
各行政单位及时沟通信息,提高执法效率,扩大监管巡查范围。
4.发挥公众力量,规制网络购物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要组织网络经营者认真学习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其自觉守法观念。同时,加强企业网络技术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其诚信经营意识、加强依法约束自身行为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培训活动,提高网络经营者公平竞争的意识。
同时为减少网络购物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部门要强化经营者反不正当竞争和自我权利保护意识。通过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深化公平的竞争观念,为规范网络环境中经营者行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网络购物的商业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经营者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也是在所难免的。基于此,研究规制网络购物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范就颇显价值。要在深入理解这一行为的基础上,分析其法律问题,同时借鉴国外规制网络环境中不正当竞争的先进方法,从法律适用多个环节提出对策,完善我国网络购物中反不正当竞争的相关法律制度,推动司法实践进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以使我国网络购物经营向着高质有效方向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 经济秩序的建立,推动我国经济向着更好更快方向发展。
原文来自:http:///ZuoWen150Zi/
第二篇:浅论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浅论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发布日期:2010-09-28 文章来源:互联网
摘要:网络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运用法律对该虚拟市场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适用更为复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尚不完善在规范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实务中造成严重阻碍。为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维护网络经营者的利益,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修改与完善,加强对网络不正当行为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不正当竞争行为;表现形式;法律规制;完善
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市场,在这个虚拟的市场中市场主体的竞争激烈程度比真实市场环境下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形式,竞争永远具有双重性,既包括正当竞争,也包括不正当竞争。网络环境中存在大量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危及网络交易的安全,最终将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在本质上仍然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应由《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其进行监管和约束,但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是1993制定的,由于当时没有考虑到互联网特定经营模式与传统环境下的区别,因此,该法调整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存在诸多缺陷,法律的滞后性凸显出来。因而。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分析,适当修改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与表现形式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的定义是: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其本质的特征是采用违反商业道德、商业惯例的手段进行竞争。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在市场竞争中违背诚实信用的商业原则,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可见,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在网络环境下违背诚实信用的商业原则,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破坏公正经营秩序的行为。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侵犯商标权及商业混同行为。在网络世界中,由于物体、字符、标识等表现形式的电子化和网络易模仿、易复制等特性,增加了制造市场混淆的机会和手段。由于信息网络平台的快捷性和多变性,网络环境下新型的侵犯商标权及商业混同行为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将他人的注册商标尤其是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利用他人商标的知名度进行不正当竞争。
商业混同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从事市场交易,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混淆,造成购买者误认误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三种类型的商业混同行为,以及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的行为;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行为;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的行为。
(二)不正当模仿行为。不正当模仿行为是恶意对他人商品形态不做任何盲从模仿,直接破坏了市场竞争规则,对竞争对手与消费者的利益造成损害,有必要运用法律加以规制。不正当模仿行为的构成应当具备以下几个要素:1.被模仿商品须具有市场价值。通常情况下被模仿商品需为知名商品;2.模仿者的模仿行为直接侵犯了被模仿者的商品利益:3.模仿者完全模仿或仅作细微模仿,足以引起混淆。总的来说,模仿者主观上处于模仿他人商品形态的行为,并造成其商品与他人商品相混淆的后果。
(三)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所谓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是指在他人的商品上擅自使用自己商标的行为,即未经他人许可,在自己所有的他人生产的商品上使用自己商标的行为。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构成要件如下:1.反向假冒商标只有在被反向假冒商标是注册商标,即他人依法对该注册商标享有商标专用权的情况下,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才构成商标侵权;2.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本质上构成不正当竞争。反向假冒商标行为中,行为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通过擅自替换其竞争对手的商标,构成购买者对其竞争对手的产品误认为是行为人的产品而予以购买。反向假冒商标行为在网络购物中最为常见,人们总是期望自己能以较为实惠的价格买到高档商品,往往是由于存在企图心,是网络商户一味的追求低价还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消费者盲目地跟从名牌而不谈真假就此顺利成交。在一定程度上是消费者纵容了网络商户的不法行为,必然危害市场竞争秩序。
(四)商标与企业名称混同行为。商标和企业名称都用于本产品与其他产品在生产、制造、加工或者经销等个环节相区别,一旦商品和企业名称相混淆,从而造成消费者的误认,直接表现为盗用该产品生产制造商的商业信誉。此类商业混同行为实行,为人谋得了利益,因此,构成不正当竞争。构成商标与企业名称混同行为,需满足以下条件:1.商标与企业名称相混淆,损害在先权利人的合法权利;2.商标已注册和企业名称已登记,商标与企业名称混同行为一般是针对知名商标和企业,对该地区的经济秩序有较大范围的波及。因此,社会危害性较大。
(五)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所谓商业秘密,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居于实用性并经权利人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其目的是借此获得并维持竞争的优势地位。商业秘密的特性是:第一,商业性,表现为它具有实用价值并能够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第二,秘密性,表现为它不为社会公众所知悉,并且权利人还采取了保密措施来维持这种保密性。上述两个特征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六)域名抢注。域名是一种用于互联网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地址结构,是对应于互联网数字地址(IP地址)的层次结构的网络字符标识,是进行网络访问的基础。由于在网络领域中具有唯一性、专有性、识别性,其法律性质类似于商业范畴中的商标,因此,域名也成为唯一识别某个特定组织或个人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标志。在电子商务开展中,由于它是企业在网络中的名称,通过它才能开展电子商务,并且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他又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作为商品出售。
(七)虚假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虚假宣传如今延伸到服务领域,特别是可以延伸到网站的技术平台和服务领域。虚假广告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公众知道的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如1999年发生的北京市某市场拓展服务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被告因使用“最权威、第一家”等虚假宣传用词受到提供同类在线服务的起诉。
网络虚假宣传的目的在于通过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来引诱消费者购买服务,电子商务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欺诈、不实广告、虚假宣传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应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禁止和制裁。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缺陷
目前,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大多涉及网络著作权、商标权、域名等侵权纠纷。由于现有法律对网络环境下侵权行为的界定并不十分清楚,因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常常作为知识产权法的“兜底”法予以适用。然而,由于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解决网络经济不正当竞争纠纷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一)适用主体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只适用于经营者的行为,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网络环境下从事电子商务或其他营利性活动的阿站、个人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上都是没有障碍的,但一些公益性网站或不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个人网站如果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是适用民法通则的有关原则,现有法律并无明确规定。
(二)适用范围。传统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只在一国领域内具有效力,至于互联网上《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的地域范围,一般认为,至少在两种情况下的行政机关和法院可以行使管辖权:一是网站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注册登记所在地;二是实施侵权行为或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但由于互联网缩小了地理距离,可能会出现在国外设立网站或注册域名而向国内提供服务的现象,以逃避国内《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和管制;或者利用各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非同步性,在国外的网站上主要针对外国经营者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两方面都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盲区。
(三)责任承担。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该法第20条规定了民事责任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式,即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或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这一规定对网络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致损害赔偿同样适用。但在审判实践中,计算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侵权赔偿额是非常困难的。例如,侵权人抢注他人商标、名称等注册域名后并未使用,而是待价而洁。因此,在未转让和出租前无法计算侵权人的侵权所得;被侵害人的经营损失同样难以确定。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力不从心。
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在网络环境下的完善
我国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配套法规进行规制,但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尚未对网络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直接、特别规定,在援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止网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过程中,已产生了现实法律不能满足网络发展需要的矛盾。在此仅就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网络环境下的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一)修改和补充《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范围。目前,《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列举了10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对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未做具体规定。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范围,既要针对网络空间的特性,又要与传统法律相协调,在基本法学理念和法律规范的指导下进行修改。通过分析传统法律在网络环境下的适用及其缺陷性,可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列举实例法与概括相结合的立法模式。首先,可增加利用网络实施的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条款,以增大法律的涵盖面,以利于执法部门有法可依。其次,明确网络环境下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普遍性、跨国性、不确定性、隐蔽性、社会危害性、复杂性的诸多特点,增强“一般条款”的效力,以扩大适用范围,加强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持法律的稳定性。
(二)完善法律责任的规定。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可概括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三种。一方面,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民事责任属一般民事责任,当发生网络侵权行为时,明显应按侵权责任处理的案件仅按照一般民事责任,不足以震慑不正当竞争行为人,应考虑对于严重危害当事人利益的恶性行为,从法律上规定其承担民事责任的惩罚性措施。另一方面,我国对于行政责任的规定中行政处分的部分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虚拟空间的违法行为情节与处分力度对应性不明确,存在以行政处分代替追究刑事责任的现象,往往责任单位或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处理,建议在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该项内容。
(三)完善司法解释。司法实践中,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是在充分利用现行法律资源的基础上,以法律解释为重要补充的。针对我国网络立法无法短时间出台,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十分猖獗的状况下,当务之急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关于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适用的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主要包括责任主体、行为要件、典型形态、处罚与赔偿等方面,以应付日益增多的纠纷与诉讼,改变法律适用混乱的局面,促进法律理解与适用的统一。
(四)紧跟国际立法趋势。在信息时代各项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迅速更新是其显著特点,仅仅依靠一个国家的立法机关的立法规制永远不可能赶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因此,我国应当适应各国立法发展趋势,建立完善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反限制竞争法》、《反垄断法》在内的《竞争法》体系。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网络的特殊性,并使之在相关条款中有所体现,例如增加关于第三者责任的规定,通过立法明确网络服务商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中承担的责任原则与标准。
四、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制约和危害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也给我国的法律适用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其表现形式,通过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它进行规范与制约,为网络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第三篇:论电视购物广告的法律规制(本站推荐)
论电视购物广告的法律规制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刺激了电视购物行业蓬勃发展,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商场购买商品,电视购物的出现刚好迎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然而,电视购物行业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虚假宣传、缺乏监管和责任承担不明确等等。
关键词:
构成要件 法律责任 引言:
电视购物广告就是商家利用电视传播速度快和覆盖面广的作用直接传达产品信息给消费者的一种营销手段.这种营销的手段在沟通商家与消费者,促进产品的现场销售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据调查,49.32%的消费者看到电视购物就换台认为电视购物可信度较高的观众仅占17.65%。这说明电视购物的公信力是非常低”,○2这有碍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国策。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电视购物广告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些不道德的商家利用电视这一平台,散布一些不真实的信息,诱使消费者上当受骗利益遭受损害,并且出现维权难、督管理不力、法律缺失等问题? 电视购物广告的核心问题是虚假广告。
一、导论
(一)、问题研究的原因 目前,我国电视购物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电视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 其方便、快捷、时尚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准入门槛低、监管不严、利润空间大等原因,随之而来的是商家、电视台和代言人为盈利,不顾自身的形象、名誉和诚信,大肆的作虚假广告,使消费者受到侵害等问题日益严重。
(二)、问题研究的意义
根据上述的内容,我们将从虚假广告这个小视角入手,从虚假广告的原因、违法构成、责任承担等方面探究,如何对电视购物虚假广告进行规制,进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个笔者认为,一方面有利于电视购物行业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现在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点建议,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
二、电视虚假广告的相关概念
(一)、电视虚假广告特征
“广告是一种高度开放的大众传播行为,在信息时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虚假广告作为广告的的一种非法形式,于合法广告具有本质上的区别,我认为一般广告具有真实性、特定性、广泛性、传播载体多样性等,但虚假广告不仅具有这些特征,他还有内容的欺骗性、行为的违法性和后果的消极性等特征。
(二)、电视虚假广告成因
1.电视台片面追求收益,无视产品质量验证有别于传统渠道的销售模式,电视购物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铺路,以累计足够的品牌知名度。但这如同银行的预支贷款业务,其风险也比传统商业模式高出很多。
○2 陈鸥.电视广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商业文化,2010年,第4期 :167页.1 杨忠军.中国电视购物广告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0年,第七期:13页.○
2.法制不完善,管理部门执法不严,做虚假广告的企业有暴利可图我国在法律上对虚假广告的认定不够完善,于1995年施行的《广告法》关于虚假广告的规定较为原则和简略。
3、电视台对广告审查制度存在严重的不足,在我国由于电视购物是新起的行业,对于在这方面的监管是比较缺失和不足的,基本上对广告不进行审查。
4.成本低、高利润是虚假广告的根本动力。对虚假广告的实施主体惩罚力度太小,违法成本较低。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规范广告宣传的法律法规,国家也三令五申要求对虚假宣传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但工商部门即使按照法律规定处以广告费用的五倍罚款,但与其违法所得相比也仅仅是九牛一毛,不能伤其根本。
(三)、当前电视虚假购物广告违法构成要件
我国《广告法》没有对虚假广告进行正面直接的界定,而只是对广告真实性作出规定。如广告法3、4、5条,应当根据现行的立法对电视虚假广告进行合法、合理的解释。在此,我们从认定电视虚假广告的构成要件进行分析,“第一,主体要件,包括广告主和广告经营者。此处广告主和广告经营者应采纳《广告法》第2 条之规定。第二,主观方面,行为主体必须具有故意,即在明知或应当知道其所从事的是虚假广告行为的情形下,仍作出该行为。第三,客观方面,行为主体通过电视媒介对商品或服务作出了虚伪不实、引人误解的宣传。第四,虚假广告可能损害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的合法利益,而不论它是否已经造成消费者受骗的事实”。○1
(四)、电视虚假购物广告,怎样明确法律责任
1.经营者,我国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39条明确规定, 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 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49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2.电视台,作为媒体应当进行审查,在明知其广告具有虚假性、误导性而并未采取什么措施,当消费者受到在本频道受到的侵权时承担一部分的责任。
3.产品代言人,代言是电视购物广告中使用非常普遍的策略。产品代言可以分为明星代言、专家代言、消费者代言等。在民事责任上,把代言人、和生产者、销售者列为连带责任人,方便消费者在受到侵权时能够得到受偿
1.邵冠鸣李亮辉.电视虚假广告及其法律规制.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05 月.第○20卷.第三期.三、规制虚假电视虚假购物广告中的建议
(一)、明确对虚假广告的认定
根据上述违法构成要件认定,在这里不多做叙述
(二)、完善电视虚假广告规制
如立电视法,在法规层面完善电视购物的审查。“在诉讼中能否把电视台作为被告能否让电视台承担补充连带责任,电视台承担什么责任,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①
(三)、完善广告审查制度
笔者认为,在审查上必须经过,经过两个程序: 1.电视购物广告必须经过行政机关的严格审查;
2.电视台也要自己的审查机制,如果在审查上,电视台不严格执行造成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加大处罚力度,商家、电视台和代言人
1.对商家而言,将其违法所得全部收归国有,如发现其产品跟广告所描述的产品根本不就不符,消费者提起诉讼的,由商家进行举证,如果不能证明其没有虚假行为的,以其商品售出时的价格5倍进行赔偿。如果对消费者照成损害的,根据上述的内容赔偿并承担所有的医疗费用和承担刑事责任。
2.对电视台而言,如电视台未经严格的审查或明知是虚假广告依然进行播放、宣传的,消费者有权也有权向电视提起诉讼,如果电视台不能举证证明自己已经严格审查的,电视台承担补充连带责任并对相应的负责人进行相应的处罚,严重者可以追究刑事责任。3.对于代言人而言,代言人在明知其代言的广告是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在提起诉讼时依然由代言人举证,如举证不能的,代言人承担也连带责任。(五)、加强广告行业的自律
“涉及电视购物的行业主要有电视台、电视购物公司、生产厂家等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每个主体首先必须规范自身。”①第一、电视台主动对电视购物实施监测,对监测不当的电视台施加法律责任:第二、电视购公司应当坚守诚信,不虚报价格、公平交易:第三、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的检测标准和行业标准。
①.赵英男.矫立刚.电视购物消费者的维权探究.社会与法制.2009.3(中).经济与法
(六)、行政机关加强执法力度
1.行政机关应当设立关于电视购物公司的准入门槛,设定其资质并进行审查。2.对发现由虚假行为的电视购物公司进行行政处罚,依法取缔其经营许可证,并对其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严重者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3.建立虚假电视购物举报平台并且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等
(七)、在诉讼中相关方的责任承担
1.在诉讼中能否把电视台作为被告能否让电视台承担补充连带责任,电视台承担什么责任,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
2.在诉讼中能否把电视台作为被告能否让电视台承担补充连带责任,电视台承担什么责任,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
3.在诉讼中能否把电视台作为被告能否让电视台承担补充连带责任,电视台承担什么责任,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
(八)、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1.当消费者选择电视购物时,应该先详细阅读该该电视购物平台的资料,查看该平台是否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
2.不要轻易相信与现实商品严重不符的夸大性语言,如一颗钻石紧要998这类的宣传词
3.如消费者发现有虚假、夸大的宣传,向工商部门举报
4.如果在电视购物受到损害可以想消协举报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电视需要全方面的进行改进,监督机关、电视台、经营者都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消费者应该起到监督的责任,让我们共同齐抓并举,为规范电视购物行业经营管理、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①.赵英男.矫立刚.电视购物消费者的维权探究.社会与法制.2009.3(中).经济与法
第四篇:银行卡法律规制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取得了
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银行卡 业务经营机构、有关专家、学者等社 会各界共同研究,为银行卡的健康发 展出谋划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 策制度,创造良好的银行卡发展环境。银行卡在我国支付工具中的地位
日益上升,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个人使 用最为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银行 卡发卡量持续增加,信用卡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量 14.7亿张,其中:借记卡发卡量为 13.8亿张,同比增长28%;准贷记卡 发卡量为1750万张,同比减少14%; 贷记卡发卡量为7000万张,同比增 长140%。银行卡业务135亿笔,金 额1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 67%。2007年,银行卡消费额占同期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1%,比 2006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2007年底,全国银行卡特约商户74万户,POS 118万台,ATM 12.3万台,同比分 别增长41.9%、44.4%和25.8%。银 行卡受理范围不断扩大,2005年开始 推出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将银 行卡跨行网络延伸到14个农民工输 出大省的农村乡镇。2004年,人民 币银联卡首先在香港地区实现境外受
理。目前,已有26个国家和地区可 以使用人民币银联卡,对满足境内居 民出境支付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体来看,我国银行卡应用取得
了明显成绩,但也应看到,随着银行 卡应用快速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新业务、新 情况层出不穷,而相配套的银行卡法 律法规却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银行卡业务管理的基本制 度主要是人民银行1999年发布的《银 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其对推动我国 银行卡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办法效力层级偏低,调整范围较 窄,特别是近年来银行卡运行和管理 中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无法通过该办 法进行规范,其已不能适应目前业务 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顺应发 展形势,制定新的、更高层级的与银 行卡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和促进银 行卡市场的有序发展。
为此,在国务院法制办的支持下,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开始组织起草 《银行卡条例》,以后又根据各方意见 多次对《银行卡条例》草稿进行修改、完善。目前,《银行卡条例》相关工 作仍在积极开展中。
在《银行卡条例》的制定中,我 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坚持规范和发展并举。银
行卡业务作为一项新兴金融业务,市 场创新层出不穷,发展潜力巨大,但 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风险管理有 待加强等问题。因此,《银行卡条例》 作为行政法规,应坚持规范和发展并 举的原则。一方面《银行卡条例》要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够对相关业务 进行有效规范管理,切实防范风险,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也要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留给市场足够的 发展空间,鼓励创新、鼓励竞争,使 银行卡市场更具有活力。
第二,保障持卡人的合法权益。
实践证明,银行卡业务要发展,必须 取信于持卡人,切实保护持卡人的合 法权益。在银行卡业务中,持卡人与 商业机构相比,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银行卡条例》从保护持卡人 利益出发,要求银行卡业务经营机构 更多地履行义务和责任。
第三,尊重中国实际,借鉴国际
惯例。我国银行卡业务起步相对较晚,虽然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市场已 初具规模,但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结构还不完整,市场秩序仍有待完善。因此,我国银行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到,我国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居民消费意识、风险偏好等 与国外有所区别,所以,我国银行卡 业务的发展不能完全照搬国外,而应 尊重我国实际,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同 时,走中国特色的银行卡发展之路。第四,平等互利,充分竞争。银
行卡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营 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银行卡 条例》应使各业务经营主体有法可依,公平、有序、充分竞争,实现共赢。基于以上原则,《银行卡条例》 将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明确银行卡业务的基本概念,如银行卡分类、银行卡业务经营机构 的定义等。
(2)明确银行卡发卡和收单业务 的市场准入门槛,规定银行卡的申请、发放程序、使用和计息规则。(3)维护交易秩序,防范银行卡 业务风险。规范收单和特约商户的行 为规则,对银行卡密码和签名确认、机具检测和认证、交易凭证的保存、交易差错处理等方面提出要求。(4)保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对
持卡人和发卡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关 系进行规定,明确发卡机构的查询服务 以及公示、投诉处理、风险披露和保密 等义务,持卡人的挂失程序和法律效力、免责情形以及争议的救济手段。(5)建立多部门的协作机制。银 行卡业务涉及面较广,政策性强,与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财政、税收、商业、公安、司法、旅游、交 通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各有 关管理部门应明确权责、各司其职、密 切配合,共同规范和促进银行卡业务。当前,在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的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方共 同探讨。
一是规范信用卡发卡业务。信用
卡作为一项创新业务,越来越得到商 业银行的重视。商业银行投入了大量 的人力、财力宣传和营销本行信用卡。这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信用卡的认 识,促进消费信贷。但有些商业银行 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重发卡,轻管 理”、“跑马圈地”、损害持卡人利益 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业务发展留下 了隐患。因此,商业银行要重视发卡 业务管理,完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 流程,特别是收费项目要清晰、明确,要尊重持卡人意愿,不应硬性发卡、变相收费,并要做好客户服务,减少 纠纷和投诉。
二是信用卡信贷风险控制。据初
步统计,截至2007年底,信用卡(含 贷记卡、准贷记卡)应偿信贷余额达 750亿元,信用卡总授信额度6300亿 元。这一方面说明信用卡发展迅速,信用卡信贷功能逐渐增强;另一方面 也提示我们,在大力发展信用卡的同 时,要采取措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控制不良贷款,完善呆坏账核销制度。三是不法中介虚假申请信用卡和
信用卡套现。目前,不法中介(个人)虚假申请信用卡与信用卡违规套现问 题,也已对信用卡业务的正常发展产 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成为困扰信用 卡业务健康、持续发展较突出的问题。信用卡套现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收单机构的责任,也有发卡机构 的责任。收单机构拓展商户不规范,缺乏对商户的持续性管理,发卡机构 信用卡发卡审核不严,对自身风险控 制和管理不到位,将发卡业务不规范 外包,都是导致信用卡套现的重要原 因。对此,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应各 司其职,严格内部风险控制和业务操 作流程;中国银联要积极会同成员机 构建立联合防范机制,明确相关风险 责任和利益赔偿机制;同时,有关管 理部门也应完善与虚假申请和信用卡 套现相关的法规制度,为打击这类不 法行为奠定法规基础。
四是银行卡定价机制。关于商业
银行对持卡人的收费,根据《商业银 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除 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本票、支 票等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实行政府 指导价外,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其 他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商业 银行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企业,为保 证日常业务顺利开展,满足社会需求,可在国家价格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下,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市场定位、服 务对象和内容,依法制定自己的银行 卡收费策略,以实现差异化竞争。当 然,商业银行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要 注重社会责任和社会影响,银行卡收 费项目不应一哄而上,要考虑客户的 承受能力,应广泛听取客户意见,并 做好定价测算、收费公示和宣传等工 作。对涉及多方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 费,如商户刷卡手续费,不仅涉及不 同参与主体的利益,也涉及不同行业 利润水平差异以及对银行卡受理的政 策导向等问题,定价相对复杂。因此,我们应从促进银行卡市场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积极、慎重地研 究刷卡手续费等银行卡定价问题。
第五篇:网络购物法律维权途径之探索
网络购物法律维权途径之探索
关键词:网络购物 消费者权益 维权 法律
2012年5月,一淘宝用户因给了差评而收到卖家寄送的寿衣,此事件在网上爆出后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作“淘宝寿衣门”。从之前的送大便、公开买家信息,到如今的送寿衣、恐吓买家,买家俨然成为最大的受害一方。动辄整蛊报复的行为不仅激化买卖双方的矛盾,还可能会影响整个网购的健康发展。隐藏在这些“门”背后的是严重的道德缺失和法律制约的缺失。我国互联网购物发展步子迈得太大太快,以至于忽略了重要的网络立法制约。如果再不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没有一个可信的、健康的网络法制环境和维权方式,明天不知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门”?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4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寄送大便、寄送寿衣的行为,明显是对于消费者人格尊严的极大损害。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等人身、财产权益。消费者人格尊严在法律上归在名誉权内,可以依据名誉侵权要求商家承担侵权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商家行为造成消费者严重的精神损害,如神志恍惚、精神衰弱等,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承担精神损害赔偿。
4、《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情节较严重的„消费者生认为自己受到了恐吓,可以报警。例如“寿衣门”中送寿衣可以被归入“其他方法”一类。若卖家主观意识不良,在法律上来说可能会构成恐吓,轻微的则属于《治安管理条例》处罚范围,严重的属于刑事犯罪。
5、上升到法的价值来看,笔者认为“淘宝门”卖家行为还违背公序良俗原则,其基本理论依据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权利不可滥用”意味着对民事主体权利行使时,其行为应符合善良风俗习惯,并不损害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一般的公共秩序要求。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一贯注重“德行教化”的作用,由此造就了中华法系偏重伦理性的法律精神。尤其是在法律不足以评价主体行为时,公序良俗原则可以限制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及权利滥用。
二、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维权的尴尬现状
经营者强势地位
1、狡兔三窟,利用网络平台的虚拟性来逃避各种实名认证的规制行为,如用多个名称,网址,在自己的工商备案登记中写正在变更受理中等。
2、经营者不以真实姓名交易,消费者发现问题,难以找到商家。监督部门也由于无法得知经营者真实身份而不能对其进行查处。
3、霸王条款,往往声明不承担三包,没有退换货,不随产品开具收款凭证等,发生纠纷时,消费者重要证据无法获取。
消费者弱势地位
1、消费者对商家的情况和经营实力不够了解,经营者是否能提供其承诺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无从得知的。
2、由于信息偏差,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有限,对产品的实际质量和产品本身可能存在的瑕疵无法得知。
3、现在诉讼法中也少有对网络消费者权利的规定,网络消费者请求司法救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消费者通过司法途径维权的困惑
1、立法水平低
目前鲜有法律规定网络购物消费者的权益保障问题。而且在仅有不多的立法中也存在着立法水平低、立法滞后、立法层级低的状况,且多头管理,规制冲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个局面导致了消费者不能依据现有的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责任主体难确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识。但是网络交易环境下,销售商一般不告知其企业名称及标记,至于是否在工商部门登记,在哪登记,能否对外独立承担责任,公司住所地等问题,对消费者来讲茫然无知,一旦产生纠纷,责任主体难以确定。
3、管辖法院确认难
被告住所地难确认,这是因为经营者不履行真实披露义务所造成的,要调查清楚网络经
销商住所地需经不少周折。
合同履行地难确认,对买卖合同来说,合同履行地有这样的规定:买房提货的,在提货地履行;卖方送货的,在买方收货地履行。网络购物属于是提货还是送货难以确定。按相关规定,若邮资由买方支付,符合提货制规定,履行地在卖方;若邮资由出卖人支付(包邮),则符合送货制规定,履行地在买方。若对邮资无约定或约定不明,则造成确认合同履行地的困难。
侵权行为其结果发生地难以确认,实际操作中,结果发生地往往由于数量众多而难以确定。
4、调查取证上,消费者处弱势群体地位
由于交易程序过分简单,一旦诉至法院,将给调查取证带来较大难度。如对方当事人基本情况难以查明;买卖双方因为缔结书面契约,对履行期限,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及售后服务等没有具体的约定;销售商不随产品开具收款凭证,重要证据无法获取;消费者自己异地取证也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困难等。
5、诉讼成本高,司法资源浪费严重
网购所涉及的标的大多不高,有的甚至只有几元,几十元,对消费者来讲若采取诉讼程序解决纠纷,需先预付案件受理费及其他开支。对法院来说,异地送达、调查取证都造成较大司法资源浪费,与司法高效原则相违背。
三、网络购物中法律维权探索之见解
1、积极推动网络购物立法
首先,应更进一步规定网上开店依法办照,经营者公开其主体信息,针对网络市场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例如信用评价体质、网站经营者和线下商家责任归属等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其次,目前我国法律中没有规定个人信息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应当以列举式加概括式的方法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内容加以规定,如消费者的姓名,年龄,住址,电话等信息都是必须保密的。然后,要规定经营者不能通过网络经营的形式进行欺诈行为;对商品的质量有权利担保义务和瑕疵担保义务;经营者未尽到对消费者信息保密义务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等。
2、明确责任主体
网络经营者要进行实名登记,必须履行真实身份的披露义务,这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经营者有标识义务相一致,这使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可能。
此外,网购中消费者接触到的经营主体主要有两个,网站经营者(网络服务经营者)和
线下经营者(网络商品经营者)。网络商品经营者,是指通过网络销售商品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自然人。网络服务经营者,是指通过网络提供有关经营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自然人,以及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网站经营者。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可以向经营者或服务者要求赔偿,所以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发生了纠纷,有权要求网站经营者或赔网络商品经营者偿。购物网站是用户直接交易和接触的对象,其交易的订单具有类似合同的效力。而商品经营者是商品的制造者或服务的最终提供者,也是应该而实际上未能为消费者正常提供服务的主体。只是目前,法律上对网站经营者和线下商家在责任归属上还没统一的标准。
3、确认网络维权管辖地
基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考虑,世界各国对消费者合同纠纷一般多实行保护性管辖,即由消费者住所地的法院专属管辖。至于网络消费合同是否适用消费者住所地管辖原则,各国有不同的看法。我国法律也并没有对此作出专门规定,实践中通常适用民诉法的一般规定,即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也可以协议管辖,显然我国立法既不符合国际有关消费者合同纠纷管辖的一般原则,也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笔者建议对于网络交易中的合同纠纷案件,借鉴国外关于消费者合同纠纷的保护性管辖,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管辖的一般规定,由发生违法行为的网站的经营者、违法行为人住所地管辖,也可以由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所在地管辖;对于网络交易中的侵权案件,以侵权行为实施地管辖为一般,以侵权结果发生地管辖为补充,由此而来诉讼过程将变的简便。
4、明确证据的取得、保管和举证责任的分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台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络经营者出具的电子化购物凭证,可以作为处理消费投诉的依据。但是电子凭据因其容易被修改、伪造,真伪难辨的特性,本身的证明力和采证程序的合法性,在现实中容易遭到质疑。其次是电子证据容易丢失,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纠纷产生,消费者不懂得保存好交易完成的网页、与卖方的沟通时记录,或没有其他发票或购物凭证,使得本已艰难的网购维权难上加难。
因此,鉴于消费者在证据调取上的弱势地位,建议网络购物纠纷中由经营者承担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
5、提交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
建议适用小额诉讼速裁程序,最好实行一审终审制。因为网络交易中,大多数是小额交易,在合同履行出现问题后,面对诉讼成本高、诉讼程序复杂、诉讼时间长等问题,消费者
往往放弃诉诸法律救济。因此,一审终审制的小额诉讼速裁程序有利于纠纷的解决和网络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更是对司法资源的节约有着重要意义。
6、加强执法联动,加大对网络市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由于网络市场违法行为的监管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内部及部门之间应建立联动机制,如彼此之间进行信息的通报,加强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进行案件的移送,线索的移交;与网络服务提供商之间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避免出现案件因信息不畅无终而果的现象。
目前,我国网络购物正步入黄金时期,除了寄希望于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关法律法规完善探索监管之外,还需要社会诚信同步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网络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体系。
维权网 http://www.yuton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