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东莞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发展模式[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22:2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中国东莞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发展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中国东莞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发展模式》。

第一篇:2014年中国东莞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发展模式

智研咨询 2014年中国东莞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发展模式 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东莞集群的动态模式是有台湾接单(包括研发与运筹)、东莞生产加工、香港出口,其发展基础是对国际信息产业转移的承接口¨。

东莞是比较典型的卫星平台式集群模式。卫星平台式集群模式是指集群内的企业大多是由共同的平台衍生而成的一种模式,集群内所有企业均是基于同一平台进行生产、研究与创新,不存在明显的价值链分工啪1。其中,平台主要是指基础设施平台、研发平台以及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包括网络语运输等基础设施、公共实验室等,多由政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基础而组织建设的;研发平台主要由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的科研机构与高校等组成,通过这一平台,企业能够迅速的将科研成果转换成为新产品,有效的降低创新成本;服务平台分为生产性服务平台与生活性服务平台,生产性服务是指咨询、金融保险服务等为集群内生产的正常运行提供的服务,生活性服务则是指为集群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如餐饮、酒店等服务。此外,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提到的“衍生”一词代表新企业的产生。

东莞集群是中国发展最早且比较成熟的信息产业集群。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台湾内部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升级,大量的实力、财力相对较弱的台资IT企业迁移指东莞,随后,部分较大规模的企业也相继转移至东莞,同时,这些大企业的配套小工厂也陆续落户东莞,最终形成了产业集群。目前,东莞已然发展成为重要的电子零部件采购中心,九成以上的台式电脑零部件均可以在东莞采购齐全。

东莞集群的动态模式是有台湾接单(包括研发与运筹)、东莞生产加工、香港出口,其发展基础是对国际信息产业转移的承接口¨。这种集群模式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大的规模上、以较低的成本嫁接台湾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通过企业间发达的网络化联系来实现十分灵活的生产协作,集群内各企业间相互配合,上下游联动,构成了典型的卫星平台式集群结构。

内容选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信息传媒市场调查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第二篇:2014年中国长江三角洲信息产业集群

智研咨询 2014年中国长江三角洲信息产业集群 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上海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其软件产业增长速度逐年上升,2010年其销售收入已超过亿元,并且由于大量集成电路厂商入驻,上海已逐步成为全国集成电路芯片行业的领头人。

长三角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其占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2%,该经济区内有10个城市在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列。位于该经济区内的长江三角洲信息产业群,以沪宁信息产业走廊为核心,集中分布在上海、杭州、南京、无锡等地区,以笔记本电脑、集成电路、半导体和零部件等为主要产品。近几年来,随着大量软件、通信企业入驻上海、南京等地,使得长江三角洲信息产业群逐步发展成了三大产业基地,即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昆山、无锡等地已经成为了笔记本电脑的制造中心;江苏是重要的软件生产和出口基地,其省内相继建立了多个软件园,江苏软件园更是成为国务院公布的十大软件园之一,其入围的企业多达200多家;上海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其软件产业增长速度逐年上升,2010年其销售收入已超过亿元,并且由于大量集成电路厂商入驻,上海已逐步成为全国集成电路芯片行业的领头人。

内容选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地理信息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

第三篇: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

一、农业产业化企业集群的概念

从产业集群实践和已有的理论研究看,产业集群有两个基本特征:地理邻近性和产业关联性。地理邻近性反映了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主体在空间上是相邻的,产业的关联性反映了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产业集群的优势于集群内部各主体的互动,理论界对产业集群内在机理的各种解释,如协同效应、网络效应、合作创新、知识溢出和外部效应等都是产业集群各主体之间互动的结果。波特认为,产业集群代表着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合作与竞争一般是建立在它们之间交易的基础之上,目标应该是促进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质量。地理的邻近不仅有利于交易主体之间相互了解,增加互信,加强合作,而且也便于了解竞争对手,知己知彼,营造了一种竞争气氛。可见,地理邻近性为产业集群的互动创造了条件,而产业关联性是集群内部互动的基础。产业集群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产业集群互动不仅包括集群内部互动,也包括集群内企业与集群外企业以及集群与集群内成员之间的协作与竞争。

相比传统规模经营和产业环境优化理论,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组织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农业产业化集群是在地理相近地域出现的、农业与相关产业相互支持的组织结合体,故农业产业化集群也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但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既具有农业生产的技术特征又具有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组织化特征。从目前典型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历史来看,农业产业化集群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所依托的组织形式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在一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针对本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产业集群模式,使该产业集群模式能够更充分地促进该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提升涉农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提倡农业产业化集群现实意义

(一)农业产业集群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引致产业的提升,带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发展。在产业集群化过程中,由于相关产业不断聚集,所以人口与资本也不断向产业区集中,使农村城镇化与产业集群化的关系明显呈正相关性。产业集群化与农村城镇化是一种互动互利、相互依存、同生同长、共生共荣的关系。2.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产业化集群的不断发展,促使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发展。特别随着生产销售等网络化的发展,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诸多环节逐步配套,产业化集群所带来的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必将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样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就地转化和劳动力价值提升。3.农业产业化集群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向深度进军的过程。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

(二)农业产业化集群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现规模经济,形成区域企业和产业竞争优势。Isard(1956)认为集群经济其中一个形态就是地方化经济(localiozationeconomics)。许多相同性质或相近产品间的关联关系使企业集中在一个区位中,使该地区因某一产品或者若干产品增加而获得经济的发展。集群中的纵横交织的产业联系和合作,容易使企业获得产业竞争优势。产业通过在地理空间集聚并相互联系而形成产业集群,并产生集群效应,这种集群效应既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基础,也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和集群竞争力提高的内在动力。

2.充分利用外在效应,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集群效应的优势集群内各企业共同分享公共资源从而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分享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形成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农业产业集群有利于集群内组织形式创新。产业集群是在共同的区域和产业文化背景下,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经济网络关系,其可以强化合作,增强诚信度,形成良好的集群社会资本,降低企业间合作和交易成本。集群社会资本,即指集群内企业间长期互动形成的、基于网络关系的信任与合作的能力,是集群企业互动的“黏合剂”,从而使得集群企业发挥单个分散企业无法发挥的群体合作优势,是产业集群可持续成长的关键要素。农业产业化集群的社会资本实质上是一种能力,其基石是信任。集群的社会资本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而且伴随着市场的需要更有利于集群内的产权激励和其它组织形式的出现。

4.农业产业集群能够促进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进而实现区域创新。首先集群加剧区域内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追赶效应”;其次,知识外溢和扩散有利于相关企业采用新的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并能够引起生产率提高。对于默示知识,一般只能通过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来传递,有理由相信农业产业化集群使企业能够充分运用区位邻近优势,获取有关知识。越来越多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发现,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成功创新非常重要;再次,众多企业集群在一个地区内,互相竞争又互相学习,能够降低匹配费用,使协作成为可能,这样加强了区域创新能力和提升了区域竞争力。5.农业产业化集群有利于塑造地域品牌。大量企业集群容易产生地方品牌效应。产业集群生产的一些主要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特别是新兴产业集群(包括农产品服务等涉农产业的发展)生产的产品因其创新活动更具影响力,具有更高的知名度,从而形成地域品牌。当农业产业集群在某一个地方进一步集中,会反过来提高和促进当地农产品品牌化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提升品牌化地域产品的知名度,提升品牌化地域在投资者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促进品牌化地域的综合协调发展。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

在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已经较为成熟,一些依托农业产业集群的特色农业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如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产业集群等。

波特(1998)分析了加利福尼亚葡萄酒集群的结构及其竞争优势。该集群包括了680家商业酿酒企业和几千个葡萄种植园,以及众多的葡萄储存、灌溉和收割设备、包装器材提供商、专业化的公共关系和广告公司、消费类租贸易类的酒类出版物企业。文献显示国外已被广泛研究的农业产业集群包括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丹麦的养猪产业集群、比利时的养鸡产业集群、智利的苹果产业集群。

与国外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相比,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的许多地方出现了农业产业集群现象,如河北清河羊绒集群的羊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云南斗南的花卉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1/

3、山东金乡的大蒜占到了全国产量的1/4和出口额的70%等等。这些产业集群是以某种农产品为核心,集中了专业的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以及科研、服务机构,它们以专业化和规模化取得独特竞争优势。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基本模式

我国许多地区已经产生和正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其以乡村农民企业家、城市科技实业家、外资、港台资本家和国有企业等为驱动主体,在不同的背景下,以不尽相同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农业产业集群基本上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两种,其中以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存在的农业集群总数已达到440多个。从主要类型和相关问题角度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模式: 1.通过农业工业化生存方式建立涉农业产业化集群,并形成专业化小城镇。例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蔬菜生产、蔬菜批发、种子生产等不同生产企业、服务企业集群;广东东安的农林牧渔产业群,已形成的优势农产品规模集聚区有淡海水产品、畜禽产品、林果蔬产品、特经产品和粮棉油产品五大板块和相应等级群群落。2.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化示范集群。陕西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杨凌的农科教整体优势,经过6年多的发展,从开始的17家企业发展到现在的680多家,逐渐形成基础农业、高新技术农业和农业服务化及科技创新群落。、3.通过新兴的贸易集群带动生产集群。这类形式的典型代表是都市农业服务业集群。例如信宜市发展就是以典型的新兴的贸易服务集群为代表,带动周围城乡农业生产集群发展。4.关联产业发展的农业集群发展模式。如台商在福建农业投资范围由原先的种植业、水产业和畜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到农业关联企业乃至观光休闲农业,特别是出现了整个农业产业上中下游一体化配套投资的现象,除农业生产领域之外,还投资产后的加工、贸易、销售和产前的种苗业、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和食品加工包装设备、农产品运销设备等领域。这种农业集群化生产组织模式促进了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带动投资地产业提升和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竞争力不断加强,效益不断提高。5.大企业繁衍和小企业集聚形成农业企业集群。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资源的有限,很多企业为了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不得不剥离某些业务,这样形成了很多小企业。也有些小企业以前是作坊式劳作,在获得了新技术和资本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一家或几家核心企业的集群发展模式。

(二)农业产业化集群未来可利用模式

1.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农业跟其它产业相比一个显著不同点是农业的区位性和生物依赖性。农业走产业化集群发展的道路,形成农业企业集群产业化发展模式,首先必须定位当地的可利用的特色资源,这是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的必然选择,通过突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依托地方农业优势,实现农产品强势布局,致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突出区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同时通过新的龙头企业和辅助性产业发展,逐步奠定特色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2.以园区与市场带动的“谷”模式。产业集群有个重要特点是如何降低相关成本,而以园区与市场带动的“谷”模式必然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另一种可选择模式。从规划建设“谷”到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首先要有相应政策将企业引入其中,即筑巢引凤,还要有相应政策将已入园的企业留住,光有土地和税收的优惠政策还不够,重要的是在入园的企业之间建立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形成一个建立在合作竞争基础上的互动机制和完善的社会化市场组织网络,使企业融人到当地的文化环境当中。只有企业集群在当地具有根植性时,集群中的企业才能获得外部经济和创新优势,从而使“谷”模式的产业集群具有持续的生命力。3.“小商品大市场”的“一村一品”模式。以家庭作坊和民营企业手工生产以村为单位集聚,可注册形成农产品加工的优势行业,促成以外销为主的“一村一品”产业集群模式。“小商品大市场”的专业村集群模式,其产品的成本和质量是集群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专业化分工与企业间网络化联系以及经济总量等问题,是该模式中值得深思之处。

4.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由生产链和生态系统构成。通过每一条生产链、每一个生产链上的联结点上企业的集聚,构造一个比较完整的多门类农业结合的集聚生态系统。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和闭合的农业生态集群网络,使农业生态集群网络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5.其他模式。有关农业产业集群模式还有很多,诸如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发展的“航母”模式、有计划有选择地利用外资以形成本地产业链的“效应”模式、具有共用产品特性的“网络化”模式等等。但总的来说,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应适应不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要求。

四、目前农业产业化集群存在的障碍及解决措施

(一)目前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障碍 1.农业生产过程连续性难以形成中间产品。产品生产过程的可分割性,离散性和中间产品的交易市场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条件。在非农产业集群中,大量的中小企业都是“工序型”企业,每一个企业仅完成最终产品的一道工序或者仅生产最终产品的某个零部件,形成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工序型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依赖性强,形成了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密切关系。农业与制造业相比,农业生产过程虽长,但农业自身的生产链却很短,仅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一个节点;农产品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有时分离,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与劳动时间的间断性并存,这一特点限制了农业生产链自身的延伸。2.农业对其关联产业的依赖性比较弱。产业关联性是产业集群的基础特征,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协同效应,成员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是协同效应的基础。我国农业处于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并存阶段,农户在无需任何主体帮助的情况下也可以独立完成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绝大多数既可以无需加工直接进入消费市场,也可以经过加工后进人市场。农产品本身具有两面性,决定了农户生产和经营方式具有两面性。从传统观点来看,农户可以一家一户地完成生产过程,也可以联合起来完成生产过程。这样农业的生产经营容易走向封闭性。这一特点导致农业对其关联产业的依赖性可强可弱。使农业产业关联性产业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丧失了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一个基础。3.农产品生产技术相对稳定,企业之间的合作又容易受到农产品生产周期的影响,决定了农业集群容易被复制和合作关系容易破裂。产业集群的优势于集群内部相关企业之间密切关系’形成知识共享和知识溢出效应,但是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业技术开发必须和当地环境有效结合,决定了农产品生产不确定因素远远高于工业产品生产,影响了技术在农业生产集群中积累和创新,这样集群本身容易产生,迁移。合作是产业集群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行为方式。集群企业之间的广泛联系便于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群内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性带来了企业间行为的长期性,基于合作中获得的远期利益,合作伙伴都会尽量避免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加强了企业对于未来行为的预期。但是农业以动植物为劳动对象,这种特殊资产的专有性高,(例如果业,畜牧业),生产周期长,生产关系的柔性差,生产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存在时滞。这些因素不仅使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机构之间难以形成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且也加大了他们之间的交易成本,所以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这一优势较欠缺。

4.农业产业化集群缺少相应的集群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和制度。首先农业产业化集群需要与集群相对应的相关制度保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由于历史原因,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滞后,同时企业缺少有关市场、技术开发和农产品生产等方面的相关标准,而这些标准的缺失,直接影响了集群内企业无序竞争和产品本身的缺陷;其次,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导致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容易脱节,这要求农业产业化集群经营要以农产品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来建立农业产业化的运作体系和方式;再次,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分配机制是制约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瓶颈因素。由于农民比较注重短期收益,而有关龙头企业又受到农业生产投资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建立农户短期利益和有关组织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机制是当前十分突出的问题。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措施

1.农业产业化必须依赖于农业关联性的非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生产过程的不可分性使农业的生产链短,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两端延伸农业生产链,实现农业生产服务的系列化和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农业产业化要依靠与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集聚,发挥集群效应。因此,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不能仅仅从单一产业自身发展来看,必须把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复合化(从几个涉农产业整体来看)发展结合起来才可以形成产业集群。可见,与农业相关联支持产业的充分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条件,只有农业产业关联的支持产业均得到发展时,才可能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群。

2.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平台,提升传统农业科技含量。要根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产业关联上,不断创建新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并抓好产业的拓展和延伸。既要重视提高整个企业集群在规模、设备、资本、产品等方面表现出的“硬竞争力”,也要重视企业集群在管理、信誉、品牌、服务、理念等方面表现出的“软竞争力”。要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通过要素重组和联合,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和主导。

3.搞好早期规划,打造地域品牌。在农业集群的初建时期,各地区在统筹研究和制订地区发展规划,应以市场为基础,选择具有一定发展的本地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因为只有内生的企业集群冻具有优先发展的独特优势,才可能形成本地的竞争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应围绕“特色、优势、潜力”展开,重点发展区域特色强、竞争优势强、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大的农业产业集群。4.优化市场环境,打造物流平台。现代物流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加速器。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就必须打造现代农业物流业,做到货畅其流。要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通过专业市场,把更多的农产品生产者、企业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现代农业物流的作用:一是使集群内生产的农产品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二是使农产品通过物流过程产生增值;三是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第四篇:东莞动漫产业集群调查报告

东莞动漫产业集群调查报告

前言

在漫博会平台的催化下,不少知名的动漫原创企业将产品研发基地搬到了东莞,这些企业首先被东莞优厚的政策环境所吸引,而背后的主要原因却是希望与东莞强大制造业产业走得更近,通过帮助传统产业产品植入动漫元素,提升产品竞争力。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下东莞动漫产业集群。

一、东莞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东莞发展动漫产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动漫衍生品制造,政府部门重点扶持动漫衍生品制造,以此作为撬动东莞动漫产业的政策支点。在漫博会上,诸多传统的动漫衍生品生产企业也悄悄转型,在原创上寻找自己的出路。不论是曾经做代工的衍生品制造企业,还是曾经专注创作的文化公司,都努力将发展方向瞄准原创,其中知名玩具生产企业,为日本万代玩具有限公司代工17年的东莞研达动漫,近年来也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

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动漫产业也由于拥有潜在的庞大市场被推上经济热点的舞台,逐渐演变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代名词。而东莞则举办过多次动漫展,且成绩斐然。

八成日美动漫玩具产自东莞。东莞有着得天独厚的动漫衍生产品生产加工完整体系,仅玩具生产厂家就多达几千家,这是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具备的。从官方提供的数据来看,东莞目前只是全国最大的动漫衍生产品制造基地。据了解,东莞共有1000多家动漫衍生品生产企业,其中95%以上的企业为欧、美、日等地的动漫衍生品品牌做代工,许多世界一流的玩具产品都是在东莞制造。比如芭比娃娃,全球平均每秒钟售出3个芭比娃娃,其中就有一个产自东莞。东莞有着得天独厚的动漫衍生产品生产加工完整体系,仅玩具生产厂家就多达几千家,这是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具备的。

但这些都是动漫产业利润最薄的部分,代工企业并没有享受到整个产业链条的丰厚利润,钱都被欧美那些拥有品牌的企业赚去了。因此东莞需要漫博会这样的平台,来衔接动漫以及文化创意上下游产业,“东莞不仅有庞大的制造能力,也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在动漫界有个不成文的共识,那就是70%的利润来自产品。动漫原创开发是一个烧钱的事,最赚钱的却是衍生品的开发和生产。以国内动漫力作《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这部动画片从2004年开始创作,前后大约投资2000多万元,可是目前衍生产品已经开发出几大类数十个品种,收入已过亿元。而有人估测这只“羊”的市场价值已超过10个亿,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值钱的动漫形象,堪称“一只会生财的羊”。

作为东莞第一部被央视挑中的原创动漫,《小蘑豆》也希望模仿“喜羊羊”走出一条创富之路。在其制作者、东莞市瀚领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继生看来,动画形象与“东莞制造”结合的最好方式,就是与东莞的玩具企业合作,共同推出一些故事机、点读机等“小蘑豆”的衍生产品。目前,已有东莞的部分服装、玩具企业跟瀚领进行了洽谈。

东莞重点动漫产业基地和项目:东莞松山湖云计算电子信息创新平台;东莞松山湖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东莞市网络新媒体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国家软件与

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东莞分中心);东莞大朗镇现代信息服务业园;东莞市国际商贸平台;“东莞制造”电子商务平台。

二、东莞动漫产业集群特点

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月3日,东莞已举办首届中国国际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

当首届“动漫博览会”落户东莞的消息传开后,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东莞也有动漫?”的确,东莞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发达的制造业,原创动漫似乎跟这座“世界工厂”搭不上边。不过,原创动漫确实并非东莞的强项,但是东莞具备强劲的衍生品生产能力,而动漫产业70%的利润来自产品,这正是东莞发展动漫产业的优势所在,即让作品变成商品。

外界曾用“原创动漫欠火候,玩具制造抢风头”来形容东莞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多年来,“东莞制造”闻名遐迩,人才结构也倾向于制造业。而动漫土壤的不足和专业人才的缺失,确实使得东莞的原创动漫显得悄无声息。

尽管起步晚、底子薄,东莞的动漫产业仍在踯躅前行,而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优势,那就是发达的衍生品生产能力,许多著名动漫作品的周边产品,如人物模型、毛绒玩具等均是“MADEINDONGGUAN”。曾有一位动漫爱好者说,自己收藏的许多日美动漫模型,80%产自东莞。

东莞有着得天独厚的动漫衍生产品生产加工完整体系,仅玩具生产厂家就多达几千家,这是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具备的。

更让不少动漫人士和动漫衍生品生产企业欣慰的是,东莞已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第9支柱产业,目前,东莞拥有粤晖园文化产业基地、东莞市创意产业中心园区、永正图书创意产业园等创意产业园区。值得关注的是,松山湖目前已聚集了一大批工业设计、动漫设计、网络科技、智能玩具开发等文化创意企业,包括华南工业设计院、瀚领软件、东影传媒公司有限公司、雨林木风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等,文化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并逐渐向相对完整的文化产业链迈进。东莞可以借这次国家级动漫博览会的“东风”,推动动漫产业链的发展,打通创意、原创、产权及周边产品开发的“任督二脉”。通过本次博览会,可以为东莞的衍生品企业和参展的原创动漫企业搭建起一座桥梁,促使动漫行业的上下游对接和融合。此外,东莞也希望吸引更多原创企业和动漫人才了解东莞、进驻东莞,从而与东莞的制造企业合作。

三、东莞动漫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调研组有关专家分析指出,金融危机催生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这次危机的爆发除了外部因素以外,东莞这么多年来产业发展模式确实也存在问题,在后危机时代,东莞应该更加强化产业升级的作用。对一些传统的、落后的产业只有“舍”才能“得”。这些产业不淘汰,东莞产业调整就会受到拖累。

虽然动漫正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但中国动漫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不仅缺乏优秀原创作品,且尚未找到适合的产业发展路径。未来的中国动漫作品将会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表现独有文化特质。未来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或将结合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即以传统产业投资带动动漫产业发展,而动漫产业的发展又给网络、3G等新兴产业带来机遇。

经营动漫就是经营知识产权,而版权是基础,更是核心。动漫产业的发展正遭遇到盗版侵权之痛,要让动漫产业健康地发展,只有打击盗版侵权。

动漫节中,越旺的人气为参展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家本土原创卡通品牌公司的展位前顾客不断,工作人员忙得没空吃午饭。这家在东城樟村的公司看中了东莞动漫市场,近年来力推一两个原创卡通,每年在动漫节上都赚得钵满盆满

在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原创动漫被许多人当作衡量一个地区动漫产业发达与否的标准。在《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周边城市的原创动漫竞争下,尴尬中前行的东莞动漫该何去何从?

现在东莞漫产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产业链还在发育阶段,上下游协同效率亟待提高、漫玩具中日系产品占了多数、漫土壤的不足,让不少有能力的创作人才出走。

(一)对策和建议

1、建设动漫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

2、创办各类培训学校,加快动漫人才的培养。

3、实行关联互动战略,延伸产业链。

4、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打造优势特色动漫产业集群品牌。

5、加大投入,形成动漫产业集群园区。

6、建立动漫产业协调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7、实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化战略。

(二)政府扶持政策

以松山湖为例,政府有意将该区域打造成“两中心一基地”:衍生品研发交易中心、原创设计中心和创意产业基地。这些基地将以动漫为主的文化创意产品。且文化创意已被列为东莞的四大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推动。

今年,东莞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城战略,计划在未来五年时间内,投50亿元进行文化名城建设。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动漫产业无疑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这不是政府扶持动漫产业的全部。在把文化创意产业列为东莞第九大支柱产业后,东莞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东莞的动漫企业如何抢抓政策优势?政府又该如何使政策实现预期目标? 钱不是政策扶持的全部,“企业吸引进来后,还要留得住”,在引进来后,还要让其扎下根来。政府扶持企业,并不一定是资金补贴,“可简化贷款程序”,让企业在遇到资金难题时,避免断流。东莞扶持动漫产业的决心不容置疑,但重点是要细化这些政策和资金扶持。政府应加深对动漫的了解。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对动漫产业不是很了解,甚至很陌生。现在政府下决心扶持动漫产业,相应的管理部门,也要加深对动漫行业的了解。武汉光谷就专门成立了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只有5个工作人员,但都是动漫专业人才,对动漫企业的帮助非常大。

四、解决对策

(一)重点融入中国风格

中国发展动漫产业,中小企业多,产品同质化程度比较严重,因此,要避免同质化,展示中国特色。我国体制和市场结构的缺陷,使我国动画企业缺乏创作的动力,缺乏自身的特色。日本有日本的风格,美国有美国的风格。中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美学精神,能够走出去,用中国的人文思想影响世界。

此外,教育应该全面系统,培养更多的人才去加入这行业。让更多的人才走出去,而很多国外企业也正在寻找这些人才,来开发更多有中国风格的动漫。,中国的动漫创作人要多到国外去吸收各国元素,发现世界动漫的大趋势。

(二)打造“正版=高品质”的观念

正版动漫产品的价格高,但是质量却和盗版差不多。正版要跑到离家较远的正规大商店、大商场买,盗版就在身边的小店就能买到,销售点多、购买方便、灵活。很多时候盗版比正版还早上市。

要打造“正版=高品质”的观念,动漫产品的相关产品一定要在质量上和一般盗版区别开来。明确的版权标识除了能够在广大受众、消费者中培育起动漫品牌形象,更能够体现高品质的概念。有一点是明确的,未来将利用那些大众已经熟悉的动漫卡通形象,打造一批高品质的衍生品,赋予经典动画作品新的生命力,不久的将来大家能够看到一些产品。

(三)东莞动漫企业要加强原创

作为全国最大的动漫衍生品制造基地,东莞95%以上却都在为欧美品牌加工。博览会要能将广东的创意产业和制造业结合起来,东莞生产的大部分也将是中国原创动漫企业设计的形象。这个平台同时也是全球的原创和衍生品企业碰撞、合作,释放动漫思想火花的舞台。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被列为东莞新的支柱产业,东莞将把玩具、鞋业、服装、家具等传统产业与影视、动漫等创意产业对接,提高传统产业的文化品牌附加值,这条道路机会无限。松山湖有完善的产业链、很强的政策支持力度和优异的人才基础,这将为动漫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很好的契机。

(四)打击盗版要有长效机制

由于各动漫画的知名度广受欢迎,已经遭受到疯狂的盗版侵权,维权迫在眉睫。

盗版音像制品的源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地下生产线侵权盗版、境外生产线侵权盗版、合法厂进行烫毁处理的非法音像制品。其中地下生产线侵权盗版问题最为严重,占到50%。我国从1996年打掉第一条侵权盗版地下生产线开始,到2006年共打掉了227条地下生产线,其中广东省在这10年间就打掉了。在管住市场,重拳打击侵权盗版源头的同时,在遏制境外走私专业厂家涉嫌盗版问题上,我国也将采取更为严厉的手段和措施加以遏制。

09级国际商务1班

张玉姗200930207140

2011/6/2

第五篇:关于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几年,我市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近期,我们深入信息产业有关部门、企业,了解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现 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信息产业发展历史

聊城市电子工业始于1968年。1973年,全市有电子企业35家、产品20种。1974—1977年,电子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盲目上马的企业因产品无销路而渐次被淘汰,电子企业减少到13家。

二、全市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近两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信息产业得到了更快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基础性作用日益强化;信息化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大大提高。

(一)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XX年以来,全市信息产业发展迅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明显提升。截止到XX年底,全市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46家,比XX 年底增加8家。XX年全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列全省第3位。今年上半年全市信息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87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通信业11.9亿元,同比增长33%;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27.9亿元,同比增长43%;计算机服务业7900万元,同比增长 32%;软件业2800万元,同比增长12%。随着光纤预制棒、光纤拉丝、汽车行驶记录仪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成,产业链进一步拉长,产业规模迅速膨 胀,全市信息产业呈现出良性发展势头,实现了“xxx”良好开局。

(二)信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通信光缆 2100公里,线路总长度达27452公里,城域网覆盖了全市所有城乡及85%以上行政村,近60%的行政村接通了光缆;全市固定电话(含小灵通)总用户 达145.2万;移动电话总用户达225万;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40万,入户率达35%;村村通有线电视和家家通电话工程正在紧张实施;互联网出口总带宽 超过5g,互联网注册用户达20万,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增长。

(三)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聊城政务网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八 个县(市、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绝大部分市直部门建立了门户网站,政府工作效能得到明显提高。

二是实现了全市政府系统电子公文传输。今年7月1日 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启动以来,实现了公文及时发送,缩短了公文运转周期,提高了公文运行效率;规范了政府工作行为,有效地避免了丢文、漏文现象,也有效地避 免了越级行文、逆行文,使文件处理日益规范;降低了行政成本,实现了全市政府系统无纸化办公,预计当年可节约行政成本300多万元。

三是网站信息发布再上 新水平。今年上半年聊城政务网共发布各类图文信息5000多条,实现了XX市人大政协“两会”文字、图片、视频直播,“五一”文化旅游节图文直播,“聊城 市双拥共建合唱汇演”图片、视频直播,在第二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比活动中荣获“特色与创新”提名奖。四是网上招商效果良好。XX年6月组织开展了网上招 商活动,据统计,截止到今年7月份,通过网上洽谈,全市共落实项目202个,实际到位资金33.45亿元人民币。

(四)信息技术扩大应用不断深入

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改造进展顺利。截止到XX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传统企业80%以上经过不同程度信息化改 造,投入信息化改造资金超过了9亿元,主要用于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投入产出比平均在1∶5以上。通过信息化改造,降低了生产 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

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后发优势明显。信息技术现已普及到旅游、销售、住宿、金融、保 险、物流、房地产等行业,为业者带来诸如市场信息、资源整合、数据分析、财务管理、库存管理、安全管理等诸多便利。其中昌润大酒店的信息化应用项目——楼 宇自动控制系统,获得了省内专家的一致好评,被信息产业厅立项并予以资金支持,现已施工完毕并投入使用。

(五)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稳步推进

在政府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信息化应用系统已覆盖全市财政、工商、税收、公安、社保、教育、金融等20多个领域,12个行业的“金字”工程全面启 动;完成空间地理信息平台的搭建,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初步建立;各行业银行的金融网络实现了同城或全省的通存通兑以及不同区域的资金结算,电子化网点 覆盖率达90%以上;电力系统已建设了供电公司营销mis(管理信息系统)。“金盾工程”进展顺利,市财政每年投入600万元用于“金盾工程”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110、119、122”报警三台合一,大大提高了多警种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能力。

(六)信息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加强了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二是加强了政策规章体系建设;三是加强了信息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对全市信息化培训机构进行了评审、登记和备案;四是加强了对互联网的管理,及时有效地监控了影响我市稳定和形象的有害信息。

三、当前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为了推进“1142”(即力推“数字聊城”建设;夯实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抓好信息化带动文化旅游业,信息化带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息化带动服务业,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化发展战略,促进全市信 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国内还没有成 熟的实践经验,研究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对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所谓信息资源整合是“系统”的理念,是 对信息资源从技术、经济和人才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全面管理,其管理特征是自上而下、集中式、可控性、个性化和实时性的管理方式。在信息资源整合中,我们 不仅要考虑到技术或物理层面,还要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指导整合全过程,包括对信息资源整体架构体系的整合,对信息资源管理组织体系的整合,对信息管理技 术的整合,对信息资源管理环境的整合以及对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的整合,通过统筹和全面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不能把信息资源整合问题 简单地看成一个专业或技术层面的问题,它其实是一个综合治理的问题,应当在政府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下组织实施。

(二)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应用

一是建立政府网站内容保障长效机制,并进一步改进网站设计,加快信息更新,增强互动功能。扩大市级电子政务网络交换平台应用范围,在已经实现上连省政 府,下连各县(市、区)政府,横连市直各部门的基础上,将网络延伸到各级党委、人大、政协,并连通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大力推进网上办公,提高党政机关办公 效率。

二是进一步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整合与完善,实现跨部门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协调指挥。

三是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和三大产业相互融合,加 快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四是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服务业、科技、卫生、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应用。

(三)创新信息资源市场监管模式

信息资源市场监管是新生事物,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当前的监管工作尚不能完全适应信息资源市场的发展。所以,必须加快对全市信息资源市场监管模式的创新。

一是加快对监管部门监管活动的分类。监管部门对信息市场的监管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生产经营行为、企业资质信用、公众权益保护、社会舆论导向等诸多领 域,复杂的市场监管活动,使得要建立职责明确的信息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必须对监管部门的监管活动进行清晰分类。

二是加强监管手段的创新性。监管手段的创新性 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探索。一是技术的创新性,即在寻求有效的信息资源市场监管手段的时候,努力研究应用新技术以实现有效的监管目标。

三是机制体制的创新,即在充分认识信息资源市场特殊性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应信息资源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新型监管机制与体制。

(四)转变理念,促进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提高和完善政府监管机构职能,完善政策法规、管理制度,加大指导力度,制定规范统一的行业标准等一系列措施。这样将会促进全市信息产业的稳定发展。二是加强与先进地市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与先进地市及国际间的技术、资金、信息交流合作的增多,对全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三是培育全市信 息消费市场。信息消费市场的成长、成熟有利于促进全市产业结构方向的调整,改变目前制造业强,软件业和信息应用服务业弱的格局。四是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增 强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竞争力。

下载2014年中国东莞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发展模式[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中国东莞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发展模式[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征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吴利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刘长全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模式之低福利竞争优势初探范文大全

    中国模式之低福利竞争优势初探 作者:姚树洁 来源:作者博客 来源日期:2011-1-24 本站发布时间:2011-1-31 20:31:59 阅读量:194次 比较2010年中英两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不难发现‘中国......

    东莞企业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

    东莞市企业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集群注册登记管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根据《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广东省市场监......

    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 一、集中一集聚一集群 (一) 集中 在集群发展的起始阶段——集中过程中,产业园区的政策环境要素和设施配套要素是吸引园外企业入驻的最大原因。 在此阶段,园内企业......

    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分析

    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分析 2012年05月02日 11:16 来源:《改革与战略》2012年第1期 作者:谌飞龙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28 摘 要:传统的集群治理模式是以关系......

    科技集群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模式

    科技集群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模式 生物医药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关键特征是知识创新在集群中的核心地位,也就是生物医药产业可以在集群这种组织形式下使知识......

    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模式探析

    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模式探析 摘 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非常有效的、非自觉的制度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面临 着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技术......

    中国石材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建议

    中国石材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建议 一、我国石材产业集群的现状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的石材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强力拉动下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