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要对民族负责读后感
教育要对民族负责读后感
葛志勇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正是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基础教育才有了校舍、器材等办学条件的大幅度改善和师资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应该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还没有哪个时期像今天这样兴旺发达。作为亲历了改革开放后教育变革全过程的一名中学教师,面对在过去简陋平房废墟上拔地而起的教学楼,我既欣慰,却又有一种深深的忧虑。
忧虑来自近年亲见亲历的诸多事实。
忧虑来自一个盘桓心中让自己越来越感到痛苦的思考: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究竟要为中华民族、为我们的祖国培养怎样的一代人或几代人?我们拿什么来不断提高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以确保中华民族有一个繁荣昌盛的光明未来?
如果我们不自我陶醉在学校扩建规模、毕业生数量等一连串数字的光环里,如果我们肯冷静地审视教育为社会输送的人才质量,那么,看看从今日校园走出去的高中和大学毕业生,究竟还有多少是像我们的前辈一样胸怀祖国、志在苍生、不计名利去服务人民大众的?
自己在初中讲台上站了多年,一届届考入高中深造继考上大学而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有时回校和我聊起未来,话题已经越来越多地由过去的报效祖国,变为工作单位福利、加班费、住房。
作为教师,我们自己又怎样呢?我无法在良心上为自己开脱。
我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习惯于一边课上课下痛斥腐败官员的见利忘义失格失德,一边在假期偷偷摸摸地办班收费捞外快;我们常常感慨今日师生关系淡漠如水,学生不知感恩,自私自利漠视他人和社会。
前人有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旦自身发生异化,甚至开始在不知不觉间“污染”校园,又如何要求不谙世事的学生去抵制校外花花绿绿的诸多诱惑?
如今风行于部分校园的,再不是“好男儿志在四方”的理想,取而代之的是努
力学习考名牌大学热门专业,毕业后有一份条件优越薪酬优厚的工作;是不管老板是谁,有月薪5000元的活儿就绝不跟着月薪只开4000元的主儿去干。平心而论,讲究实际没有错,人不能不切实际地只活在理想里;考虑报酬看重金钱没有错,在今天,兜里没钱起码生存就有麻烦;多元价值观也没有错,它是对主流价值观的补充。可是,面对社会历史,面对现实生活,总有个判断是非的标准,总不能让金砖与卵石等价。今天,如果有谁在课上课下对学生讲报效祖国、舍生取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之类与中 高考关系不大的话题,恐怕不是被人视为另类,就是被人看作不识时务。可是,这些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之所在、魂之所在啊!
翻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绵延几千年,历经坎坷曲折而始终向前发展,靠的就是“仁者爱人”、“舍生而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靠的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靠的就是这些中华文明中最可宝贵的精神!我还是愿意呼喊出心头的切盼——教育啊,别丢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第二篇:爱孩子,就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爱孩子 就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文/夏光清
(2006年南京图书馆 “智慧父母”公益讲座系列之六,原题为《创建与幸福相约的学习之家》)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内容跟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关——《爱孩子,就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如今,家庭从教育的边缘逐步成为教育的中心,母亲温暖的怀抱是孩子的第一座教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同,以爱作为基础,是家庭教育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其它任何方式的爱都无法取代的。
每每说起孩子,父母心中都装着一本关于孩子成长的“无字个案”,记录着孩子每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变化和进步,什么时候孩子喊“爸爸”啦,什么时候长牙啦,什么时候说了一句令全家人捧腹大笑的话啦,谈论起这些变化和进步,父母常常眉飞色舞,为之动容,这就是为人父母才能体会到的快乐和幸福。
我们成人往往对自己婴幼儿时期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记忆,时间越早忘得越快,我们只能从父母那儿零星了解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而孩子的出生,恰恰为我们补上了这一课。因此,我把孩子看作父母的转世灵童,教育孩子的过程,就变成了我们人生的又一个轮回,又一次机遇,抓住了这次机遇,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完整,更加充实,更加美好,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也在成长。
然而,老天爷似乎总是在捉弄成年人,随着孩子长大,教育的本能便向经验转化,教育的神圣也便向世俗转化。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花草树木、明月清风,便成为习以为常的东西。感动过我们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我们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我们的一切不能再激怒你。我们做父母的时常忘记孩子儿时的特点,教育渐渐多了一点严肃,少了一份自然;多了一点急躁,少了一份等待;多了一点说教,少了一份鼓励,父母们凭着自己成长的经验,依据父辈给予我们的教育之法,往往主观地希望孩子怎样怎样,过高的期望值妨碍了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失当的教育方式妨碍了我们正确对待和帮助孩子,孩子如同火花一般的天赋似乎在迅速地燃烧起来的同时,也往往开始慢慢地熄灭下去。
我想,通过今天这样的讲座,我们能够共同交流育子的心得,调整教育的心态,具备孩子的情趣,寻求教育的良方,让我们一起寻找熟悉地方的风景,创建与幸福相约的学习之家。
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件趣味无穷的事
社会上各种行业要有资格证书才能获得从业资格,惟独缺少了“父母”证,因为没有任何机构对父母教育孩子进行约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说得多,做得少;对孩子限制得多,对自己严格得少;承诺得多,兑现的少。“父母”这样的“职业”有绝对的自由,该做的可以不做,计划好的事比变化的还快,既没有人检查,也不会受到什么制裁,所以往往容易忽略自己身为父母的职责,一忙起来就忘记了孩子的存在,常常错过孩子可以轻而易举掌握主要东西的教育时期。
研究发现,由父母教的孩子比较守规矩,有礼貌,学习比较扎实;由爷爷奶奶带的孩子比较聪明,富有创造性,学习容易浮躁。一位孩子的话也道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在爷爷奶奶家,我从10岁变成了3岁,连刷牙洗脸都呆在床上;一回到爸爸妈妈这儿,我立即从3岁变成了10岁,什么事都要我自己做。”疼爱孙子的奶奶直截了当地说:“那当然,宠孩子是爷爷奶奶的责任,教育才是爸爸妈妈的事。”
我曾在浙江文艺电台“教子有方”栏目做了为期一年的节目,与近200位家长就孩子的教育进行了沟通、交流,我的感受是,如何做好父母是一门学问,而这门学问似乎还停留在部分人的口头和案头,没有形成天下父母的共识,可以说,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在一家电视台做关于孩子教育的节目,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女硕士研究生,她对我提出的教育方法几乎都提出了异议,而反驳的理由没有一条不是引经据典的。她从“唐朝如何培养神童”、宋朝“方仲永‘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悲剧”到“科技大少年班”出现的教育问题,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到联合国儿童公约赋予儿童的权利,仿佛在告诉人们,任何对孩子有心的早期教育都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的。我开始听了觉得有点道理,也怀疑自己的教育是否真的存在问题,无论怎么说,人家的理论水平高啊,我便真诚地问她:“您的孩子多大啦?您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她的回答出乎我的预料:“我还没有孩子。”一句话让我放了心。当时,我也毫不客气:“您是孩子教育的专家,但您没有孩子,就没有什么体验可言,虽然有孩子教育的发言权,却谈不上有教育孩子的发言权。试想,当我们抱着哭闹不停的孩子,再翻翻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读读专家学者的话语,恐怕找不到一条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你想,面对这么一个小生命,和你有着血肉的联系,每天回家都能看见他,他会对着你笑。这种东西是不可言传的,单凭理解力、想象力是无法领会的,必须靠亲身体验,你如果没有亲自经历过,跟你说什么都白说,你都理解不了。一位初为母亲的告诉我,以前没有孩子的时候,她最讨厌的就是听人讲自己的孩子,全是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有什么可讲的。可是,孩子生下来后,她的感觉就全变了,真觉得眼前有了一个“新大陆”。
我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后来也得到了验证。一位教授在一次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请他对就如何教育好孩子的谈谈自己的高见,他的一番务实的话语让我深有感触,他说:“在这里,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我的小孙子的教育就让我头疼不已。我只能说一句话,那就是,当我们一个孩子都没有的时候,我们会拥有六个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当我们有了六个孩子后,一个方法也没有了。”
我把孩子的教育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述:教与不教,教得对与不对;爱与不爱,爱得对与不对。这是两个不同的教育境界。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教与不教”、“爱与不爱”。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教育是趣味无穷的。一位母亲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她的女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怎样做家务几乎一窍不通,甚至家里的东西放在哪儿都弄不清楚,什么事都依赖父母,当她有了自己的女儿后,在孩子面前却变成了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母亲,女儿身上的出现的任何问题,女儿的任何要求,她都能想出办法解决。这就是母亲的伟大。
有一家四口人,家里有三间房,中间是堂屋,姐妹俩住一头,父母住另一头。上小学了,父母定下了必须按时起床的规矩。当时,家里没有闹钟,早晨六点,爸爸就吹哨子,一听到哨音,孩子“哧溜”一下就穿衣起床了,并自此养成了好习惯。另一个孩子上学总是迟到,原因很简单,一是学校离家近,不用起得那么早;二是父母起床时,总是用脚蹬孩子,“起床,起床!”自己却纹丝不动,结果,一觉醒来,孩子和大人依然躺在床上。时间一长,孩子也养成了习惯。
一个十岁的男孩,每天晚上都要父母抱着“把小便”,否则就会在床上“画地图”;妈妈苹果削得不圆就坚决不吃。就是这样,父母还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的孩子将来一定能出国留学。一次,孩子到人家做客,因为口渴,主人便倒了一杯开水,他端起来便喝,结果烫伤了自己的舌头。原来他家里的开水总是奶奶倒,而且总是“凉”的,没想到别人家的开水竟然是“烫”的,他怎么也不明白:同样是开水,怎么冷暖的差别就这么大呢?瞧瞧,十岁的孩子还不知道开水是“烫”的。
另一位母亲每天都替上中学的儿子擦鞋子,而儿子一回家就把鞋子扔在地上,穿着母亲擦的鞋子毫无感恩之心。这天,母亲擦了一只鞋,因为事急就走了,儿子穿着这样的鞋子到学校闹了笑话,回家后赶忙擦起另外一只鞋。母亲是个有心人,此后便只为儿子擦一只鞋,而儿子每次都擦另一只鞋,时间一长,即便母亲不擦鞋,儿子也自觉地擦鞋子了。这位母亲正是通过这样的小事培养起孩子的好习惯、责任心的。
这几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父母真心爱自己的孩子,那就应当把心用在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对待孩子的教育上。
我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请老师多关照呀,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看来,这绝对是不行的。
年轻的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工作忙”等“借口”让我们把孩子交给了老人,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也托付给了老人。这样,父母就很少有和孩子一起交流的时间,一起谈话的时刻,一起阅读的时机。孩子生了病,我们的父母才会心疼不已,才会不惜代价抽出时间陪陪孩子,才会对孩子有说不完的知心话,才体会到平常对孩子的关心太少太少,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也的确让孩子感受到什么是幸福。
对于孩子在精神上的需求,父母更应该多关注。每次家访时,我最喜欢看一个家庭有几本适合孩子看的书,有几张适合孩子看的光碟。有人说,一个爱看书的孩子就不会坏到哪儿,有道理呀,这样的孩子往往不会成为光顾游戏室、网吧的常客。父母不能等孩子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无法驯服时,还不明白这是孩子家庭精神生活枯竭的表现。真正温暖而有幸福的家庭一定不能缺少三种声音——谈话声、欢笑声、读书声,当一家人一起看书,一起下棋,一起聊天,一起锻炼身体,那情景才是最和谐的。一位父母曾记录教育孩子的趣事:
孩子出生第6天,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播放一些优美的钢琴曲和摇篮曲给他听,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这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但看到孩子嘴角抽搐一下,露出只有父母才能觉察的笑意,一家人开心至极,这一‚听‛的习惯延续至今。
第12天,我们开始训练孩子按时大小便,虽然孩子不断昂首挺胸表示‚抗议‛,但我们坚持着自己的做法,那天,孩子小便14次,尿布少用了若干条,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其中的趣事多多,也许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激励。
稍大一点,只要孩子醒着,我们就轮流抱着他‚游览‛家中的风景;我们录下孩子妈妈的声音,说的是孩子熟悉的事物,每个重复7、8遍:‚布娃娃、窗帘、彩灯、‘难得糊涂’‛等等,孩子躺在摇篮里,听着母亲磁性般的熟悉的声音,眼睛不时地搜寻着,每每找到‚布娃娃、窗帘、彩灯‛,并手舞足蹈,摇篮也会一阵颤动,这就是智力曙光的闪现。
孩子用积木搭了一个摩托车,问妈妈怎么样?妈妈问:‚你高兴吗?‛‚高兴!‛‚对,这就是对你最好的奖励呀!‛孩子开心之余,又用泡沫做了一个小手枪给妈妈,妈妈发现不太像,就掰去一个角,没想到孩子反而哇哇大哭起来,原来是自己心爱的东西被妈妈毁坏了。妈妈赶忙道歉,用透明胶把掰去的一角粘上,孩子才破涕为笑,并希望妈妈保存好。孩子小,我们更要珍视孩子对我们的‚爱‛,这样的小‚爱‛才能汇聚成日后的大‚爱‛,博爱。
记得给孩子抓痒,抓了半天也不解痒,急得小家伙直叫:‚爸爸,痒!痒!‛‚究竟哪儿痒呀?说!‛孩子急中生智:‚黑龙江痒!‛我们往他的右上背一抓,好舒服。平时我们喜欢带孩子看地图,时间一长,中国地图了然于心,没想到孩子用到这里来了。临了,他还开心地说上一句:‚爸爸,‘曾母暗沙’不能抓!‛‚为什么?‛‚那是脚板底呀!哈哈哈!‛如果没有与孩子的朝夕相处,就得不到这些快乐。
孩子读《鲁滨逊漂流记》时,其中有这么一句话:‚鲁滨逊回家的念头日趋淡薄了!‛什么叫‚日趋淡薄‛?究竟是表示想回家,还是不想家。我们写了若干个‚回家‛,颜色一个比一个浅,还没写完,孩子便大叫:‚我知道了,鲁滨逊不想回家!因为‘回家’颜色越来越淡,最后都看不见。‛孩子又画了几个茶杯,说:‚‘日趋淡薄’的意思我也懂了,正像茶杯里的茶一样,开始特别浓,我们不断地加水,加水,结果味道越来越淡了。是不是呀?‛
初一时,孩子对地理中的‚等高线‛学得很吃力,他不明白书上的一圈圈究竟是什么意思。孩子的妈妈买来土豆,分成若干等分,一段一段地切开,切一块,就在纸上画一圈,最后就形成了土豆牌‚等高线‛,把土豆片摞在一起,与图形作一比较,为什么等高线有的地方疏,有的地方密一目了然,孩子也恍然大悟。当然,这需要父母的教育智慧,孩子需要的也不是‚您怎么这么笨‛ 的指责,而是生动形象、恰到好处的帮助。
因此,致力于教育好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许你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那么你得拥有教育孩子的热情;拥有了教育的热情,教育的方法便会随之而来。如果父母认为自己没有时间照料孩子,没有能力教育孩子,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是不能原谅的。如果我们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都感兴趣的话,陪伴孩子定会趣味无穷。
让孩子多一双认识世界的眼睛
一个人作为生活能力所必须的基础能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基本体力。身体不健康就谈不上什么生活能力,把孩子的身体锻炼得结结实实大有好处。像《红楼梦》中林黛玉那样的学生,即使再有才华,我看小朋友也是不会评她为“三好学生”的,原因就是身体太差。
②表达能力。我们不仅要能听懂别人的话,还要能向他人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能力在人在交往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在教孩子学说话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他说话内容的正确与否,还要关注他表达方式的多样。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您能让孩子说上十句不同形式的话吗:“树叶儿像蝴蝶一样从枝头飞下来啦!”——这是打个比方;“枝头上的树叶儿有的扭着腰肢跳起舞,有点哗啦啦地唱着歌,有点干脆玩起了高台跳水。”——这是排比句式,有时拟人;“树叶儿娃娃离开了妈妈,躺在了大地的怀抱。”——这是把树叶当作了人。
③基础学力。主要反映在读、写、算等方面的能力,也是孩子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学力的形成需要“反复”,不断回到学习的起点。我们成人会唱《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没有人刻意地教我们,而是在不经意中通过反复地听,渐渐学会的。孩子小的时候,学习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反复”,越是反复的东西越喜欢,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是如此。孩子会喊“爸爸妈妈”,也是因为我们对他说了千万次的“爸爸妈妈”。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他每次教孩子学小提琴,不管孩子学到什么层次,总是从最简单的《闪闪的红星》拉起;数学大师华罗庚说,学习数学的一大诀窍就是不断地回到学习的起点,学好最原始、最重要的地方。
可以说,教育开始得越早,教育的方法越巧,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如,0~6岁的教育过程本身对孩子理智的发展将产生显著的但往往又是觉察不到的影响。因为在学习上,准备得最充分和最不充分的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等孩子上学时再来缩小这种差距就太迟了。因此,作为孩子的教育,既不要“等待”、也不要“放任”,更不要“强迫”,我们需要的是润物无声的“渗透”,日积月累的“熏陶”,这样不仅会使孩子多方面的智力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非智力品质也会得到同步提高,还会使我们一次次感受到教育带来的惊奇与快乐。孩子从出生后的第一分钟起,就开始适应来自自然界的一切刺激,不管是什么样的刺激,从教育的角度看,都将是孩子接受和学习的信息。因此,我们就从“听”入手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声音刺激,我们认为这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耳濡目染”、“耳聪目明”等词汇正说明“听”的重要。我们发现“听”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我的孩子许多知识的习得都是源于多听。专家也建议,如果母亲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就不要唱歌给孩子听,否则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往往五音不全。虽然有些夸张,却不无道理。
训练孩子的听觉决不是让孩子听响亮、刺耳的乐曲,我们极少让孩子听摇滚歌曲,不用劣质的磁带或质量不好的录音机播放乐曲、歌曲,而是让孩子听一些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包括来自大自然的潺潺的流水声、啾啾的鸟鸣声,甚至录下母亲柔和的说话声。
如果我们要培养一个有艺术天赋的孩子,学习一样乐器固然不错,殊不知,首先让孩子多听名曲才是最佳的选择,没有这些音乐的熏陶,孩子学习乐器就不会顺利,就会觉得苦不堪言。这正如我们教孩子学说话,不能等孩子长大了再去教,而是从小让他多听别人说话,时间一长,不用你教语法,不用你讲修辞,孩子自然而然学会了说话。
据说,婴儿分辨母亲的脸并不是对脸型进行仔细分析比较才记住的,也不是抓住某些特征才记住的,而是经过反复观察后把妈妈脸的印象作为一个整体印进了大脑,而且,幼儿依靠这种动物的一种直觉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识别能力,是大人远远所不能及的。这种掌握事物的“整体识别能力”,或者叫做“一瞥学习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天资,这种天资的开发在孩子的早期启蒙阶段是至关重要的。
在家里可以创设这么一个让孩子倍感舒心的环境。墙上的画、挂件虽然不多,但哪一件都让人感觉非常美。这些“小布丁”并不像大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只知道吃喝”,他们除了味觉的乐趣之外,还有视觉和听觉的乐趣,大一点的孩子对精神享受恐怕会有着更高的要求。了解了这一点,父母就不会整天忙着给孩子买好吃的了。
拿孩子识字来说,我们决不要一个一个地教孩子去认,而是在赋予汉字一定情境的基础上,让孩子在快快乐乐中接触这些文字。
对于汉字而言,它是一个个魔方,是可以玩的;它是一幅幅图画,是可以“画”的;它是一个个故事,是可以说的。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汉字对开发孩子智力所起的重要作用。
对于孩子而言,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部分,这是孩子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是认识汉字的特点,我们是没有必要把认识汉字和认识生活这两件事分开来教的。时间一长,这些汉字的“整体形象”,连同认识汉字时产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情境,都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孩子的血液之中,孩子记住的不只是汉字,还有认识过程中愉快的体验。
一个孩子最早识的汉字是“爸爸”、“妈妈”、“天天”三个词,这也是孩子最早明白意思的词语。在孩子将汉字与人一一对应后,父母便把词卡贴在不同的房间,开始玩起游戏来。父母喊了一声“爸爸”,孩子先是看了一眼爸爸,然后就掉头寻找“爸爸”两个字在哪里,每次找到“爸爸”的时候,他总是眼睛一亮,看上爸爸一眼,发出开心的大笑。这样的“玩字”孩子自然乐此不疲,而每每看到这三个词,小家伙便又要你和他一起玩捉“字”迷来。
由于平时工作忙,上班期间根本无暇顾及到孩子,因此,每次吃饭的时间也成了一家人学习的最佳时机,并美之名曰“厨房学习法”。吃“臭豆腐”的时候,父母事先写好“臭豆腐”词卡贴在墙上,孩子通过眼看臭豆腐、手摸臭豆腐、鼻闻臭豆腐、嘴尝臭豆腐,口说“臭豆腐”,很快地,“臭豆腐”的音、形、义印入孩子的脑中,下次再吃“臭豆腐”时,他很轻易地就从墙上找到“臭豆腐”这三个字了。父母把这样在生活中渗透汉字学习的方式命了个名,叫做“一瞥学习”。
外出玩耍,父母总会带上一两张卡片。孩子喜欢狗尾巴草,父母就互相用狗尾巴草挠对方的痒痒,欢笑声在田野里荡漾。而父母则在卡片上画上狗尾巴草,写上“狗尾巴草”四个字。当孩子回家,一路上总会有人问:“宝宝,你拿的是什么呀?”孩子总是喜滋滋地回答:“狗尾巴草!”正因为父母带孩子认识的每一个汉字,都会有一幅情境,一个故事,一番体验,孩子便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了汉字,进入了阅读状态,由此多了一双认识世界的眼睛。
“吃牛肉,吃狗肉,吃下去变成自己的肉”。孩子有自信心,才会努力学习。我们每天都会让孩子切实感受到自己做成功了一件事,特别是要看到孩子的成功和进步。我们常说的“努力”应该是第三者说的话,并不是孩子自觉自愿的行为,对孩子来说应该是“愿意”。带孩子读书,也有学问。如“享受学习”四个字,怎么读?不能带孩子一个字一个字点着读,而要一个词一个词划着读,这样才能读出语言的感觉来。
可见,良好的教育就在于先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不断助长他的兴趣和热情,不要随意中断孩子对事物表现出来的兴趣,也许就是父母无意的一个动作,无心的一声责骂,就会使孩子丧失了其固有的好奇心,而好奇心一旦丧失,就等于丧失了追求学习的源泉动力。
一座小岛上有一个婚俗,用“牛”作为聘礼,长得最漂亮的姑娘会得到六头牛。一个相貌平平的姑娘,居然得到未婚夫家的八头牛,全岛引起轰动,人们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姑娘得到这么贵重的聘礼?一年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位姑娘竟然真的成为小岛上最漂亮的人。原来,这位姑娘自从得到八头牛后,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越来越自信,说话、走路也与众不同。是自信改变了她的气质,是气质让她越来越美丽。在带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给孩子“八头牛”——父母的热情与孩子的兴趣。
一个家庭渐渐贴满了孩子 “阅读”的材料,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活泼。有时候,孩子喜欢做什么事,父母就把这件事笔录下来,因为是他自己做的事,这种阅读材料最让他激动了。如:“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妞妞坐在爸爸的背上(牛背),拿着一支竖笛胡乱地吹着,向牛圈走去。”让我们惊异的是,孩子是在不知不觉、愉愉快快的游戏、玩耍之中学会汉字,开始阅读的,没有半点勉强,没有丝毫强迫,而且孩子总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这又是许多孩子难以得到的幸福。这就是“生活识字”的魅力。
在孩子的玩耍中渗透一点教育的因素
研究认为,天才儿童是可以从小培养出来的。一个孩子能否成为天才儿童主要取决于遗传、营养、环境和良性刺激四大因素。遗传是前提,科学合理的营养是物质保证,越早感知人为环境,越早接触自然环境,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越有利,而良性的刺激以启发感官思维能力为目标。
有人说,人类的婴儿,都是生理的早产儿,还有人说,人类早产了十个月。的确,动物的新生儿刚出生,就能马上东倒西歪地走动了。只有人类的婴儿,要是没有母亲细心的照顾,就无法成长,到能走路大概要一年的时间,和一出生就能走路的哺乳动物相比,似乎早出生了一年。而正是在这一年的时间,婴儿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刺激——教育才逐渐成熟起来的。因为婴儿和成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在数量上是不变的,但是神经纤维的构造都有质量的差异,所谓大脑发达,就是指构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在不断地产生,这一过程主要是由外来的刺激和良好的情绪影响完成的。这一时期的教育如同给大脑“布线”,线布得如何,是会影响到今后灯亮得怎样。布好线后一按总开关,很多灯都会亮起来。而单纯的知识性早期智力开发,只为孩子布了一根线,用一根线来完成亮很多灯的任务,就是强孩子之所难了。
大家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只要进了学校就没有好日子。在入幼儿园前,父母们怀着许多梦想,让孩子弹琴、画画、唱歌、跳舞,欢声笑语总陪伴着孩子;一进学校,进了考试圈,很多父母就退出先前的游戏。到了初中,这些美丽幻想中的爱好便被斩尽杀绝。剩下的是“苦”。正如孩子们所说:“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孩子对待学习,如同生活需要阳光、空气、水一样,应该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享受教育的幸福应该是教育的一种境界。追问孩子幸福吗?答案是不。可孔子《论语学记》首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应当是快乐的呀。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游戏、活动、玩耍中学习呢?
孩子的学习不需要成熟的大脑,而孩子的大脑正是在不断接受刺激,不断探索事物中成熟起来的。生活中的孩子几乎就是一个小问号,这是他适应生活,探索事物的需要。父母可以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从孩子的经验出发,帮助孩子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在孩子的玩耍中渗透一点教育的因素,给孩子一个向上的动力,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幸福与成长的快乐。
在孩子在玩耍、嬉戏的同时,我们可以让他听“加减乘法”歌,这既不要父母刻意地教,又不影响孩子的玩,“20以内加减法、乘法口诀”很小的时候就烂熟于心,绝不会出现孩子到了三年级还掰手指计算的现象,如果说孩子数学学得不好,正是最基础的地方没有学好的缘故,数学中形象的问题变成孩子眼中枯燥的数字,不知道数学问题正是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实,家里的人口、家人坐的位置、一日生活的安排、早中晚气温的变化,无一不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好素材。
孩子认识“时间”,父母不要让他背诵什么时间单位换算,而是先让孩子有规律地生活。早晨6:30起床,5分钟上厕所,10分钟刷牙洗脸,20分钟吃早饭,这种“先行体验”对孩子的学习大有益处。孩子认识“时间”变得轻而易举,反之,孩子生活没有规律,父母只是机械地教孩子学习钟表的运转和计算时间的方法,这反而是件无意义的事。
学习9的乘法口诀,我们和孩子一起唱起“手指歌”——伸出十指,手心面向自己,弯曲左手第一个手指,口念“一九得九”;伸出十指,弯曲左手第二个手指,自然分隔成“一”和“八”,口念“二九十八”„„看,动脑、动手又动口。
我们问孩子:“假如老鼠比猫大,而猫又比狗大。那么,究竟老鼠和狗哪个大呢?”这里没有一个数字,却是一个有意思的数学问题。孩子自然不假思索地回答:“狗大。”我们让孩子边听边比划,终于明白应该是“老鼠大”,明白了“假如”的含义。
一次,我的孩子做有关缆车的数学题,因为他没有乘坐过缆车,我们只有动员一家人,用线表示缆绳,挂上扑克牌代表缆车,问题虽然解决了,却给了我们以思考:应该多带孩子到外面的世界开阔视野。于是,一到星期六,我们便带着孩子到珍珠泉风景区乘坐了一次缆车,弥补了这一遗憾。从那一年起,我们每年假期都会带孩子外出旅游一次,每次旅游前,我们总会和孩子一起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
上学的路上,看到雨点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父母问孩子:“落下的雨点像什么?”“像一朵朵花。”“听到的声音呢?”“像雨点在唱歌。”我们和孩子一起创作了小诗《雨花》:“嘀嗒嘀嗒,一朵朵雨花,变成流动的音符,飘进万户,千家。” 我们把这样的学习方法命名为“马路学习”。
孩子问:“妈妈,这个碗为什么打碎了?”大人往往会答:“因为它是陶瓷的。”这样的回答没有错,但我们失去了继续和孩子进行谈话的机会,失去了为孩子提供探索的机会,失去了训练孩子积累生活经验的机会。相反,如果父母问:“你是怎么想的呢?碟子能打碎吗?花瓶能打碎吗?”这样,我们就能带孩子找出陶瓷的共同特性。
我们发明了“说作业法”,对于孩子学得好的学科,跟老师协商,不让他重复机械地写作业,而是说一遍就通过,遇到难题才让孩子认真地做一下。一本练习册可以很快地做完。在选择一两本加以巩固,课堂学习不存在任何问题。
孩子有了宽裕的时间,我们就带他锻炼身体,发展特长,培养爱好,外出游览。吹笛子、下象棋、骑自行车、溜冰、游泳、打乒乓球,小的时候,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会喜欢什么。拿C语言来说,家中有一本孩子表哥读大学时丢在这儿的《C语言设计》,我们看起来如同天书一般,但孩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每次都会缠着表哥问一两个问题,几次下来,孩子就开始自己尝试着进行程序设计,几个月下来,水平大增,特别是他设计了“求一个数的质因数”的程序还真的管用,让表哥也吃惊不小,他说,就是大学生也未必能设计出来。我们也觉得奇怪,孩子哪来这么大的动力学这么枯燥的东西?但这正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是孩子最乐意做的事,父母在其中也享受到被孩子关注的乐趣。我们关注的是,让孩子的家庭作业生动起来,给孩子的书本增加些“营养”,不让孩子成为学习上的“运动者”,而要成为学习上的“思想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也渐渐学会了关心父母的心情,关心父母的生活,这样的教育才是和谐的。
预防式教育把孩子的成长变得轻松
一个3岁的孩子认识的第一个字不是“娃哈哈”,不是“爸爸妈妈”,二是“中”,原因就是他的妈妈经常带着他坐在麻将桌前,耳濡目染,红“中”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看到中学的校牌,孩子马上就会联想到红“中”。一位妈妈发现女儿近几日喜欢用脚勾倒下的凳子,每次总会跌一交,而邻居同班的孩子也喜欢用脚勾凳子,她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她到幼儿园开家长会才明白,她们班的老师就喜欢用脚勾凳子。可见,我们即使没有教孩子什么,孩子学习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
我们常看到爷爷奶奶喜欢孩子时,嘴巴里经常这样说话:“这个小狗东西真可爱!”当孩子手上有东西不给奶奶吃时,也许奶奶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家的小坏蛋长大喽,有东西知道不给人吃了!”当孩子把东西递给婆婆吃时,也许公公在一旁会说:“甩萝卜,不给婆婆吃,给公公吃!”这样的语言污染体现了老人对孩子的“爱”意,恰恰是不可取的“爱”。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可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而对人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得到人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步,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的东西,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要不得。
因此,做父母的最大成功是成为孩子的朋友,最大失败不是成为孩子的对手和敌人,被孩子视为对手和敌人,而是被孩子视为上司或奴仆。在中国的家庭里,这种状态偏偏是最常见的。许多家长实际上既是孩子的上司,又是孩子的奴仆,是这种最可悲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溺爱孩子,把孩子当宠物,甘于为孩子当牛做马。另一方面又对孩子寄予厚望,已经不是望子成龙了,是逼子成龙。溺爱是一种动物性,那是最容易的,难的是赋予亲子之爱以精神性的品格。溺爱的结果是使孩子失去能力,功利性寄予厚望的结果是给孩子造成巨大压力,两者合起来,宠物变成了外强中干的小皇帝。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就应该立下这样一个规矩:决不对孩子说一句粗话、脏话,让孩子从小对污言秽语产生“免疫能力”,因为这一“能力”获得的最好方式就是在早期不让孩子接触这些语言。我们首先把“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些文明礼貌用语逐步渗透于孩子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交流的习惯,并“教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到礼貌待“娃”,用“理智”这样一块纱布,擦掉“文明”玻璃上的灰尘,让“道德”的阳光射进孩子幼小的心田。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做到说话算数,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家庭成员的对孩子教育方法和态度也尽量一致,不感情用事。因为很多行为、习惯、品德是父母“做”给孩子看的,而不仅仅是“说”给孩子听的。要想孩子有礼貌,父母对孩子说话要有礼貌;要想孩子收拾玩具,家中每个人都要自觉收拾,将玩具放在固定的地方;要想孩子爱学习,父母就要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我喜欢在写作是抽上一支烟,打孩子出生起,就再也没有抽过烟„„
孩子第一次分吃的东西,父母就要他亲手把东西先“分给婆婆、爸爸、妈妈吃”,最后才轮到自己吃。记得第一次分吃西瓜,我们要孩子把西瓜给婆婆吃,走到中途,小家伙就要把调羹往嘴里送,我们赶忙拦住,并一路“护送”,直至婆婆吃到这一口西瓜。孩子急得不行,但规矩不能破坏;婆婆借口不吃,我们也绝不答应。当轮到孩子吃一口的时候,他不由得叫了起来:“哈!轮到天天吃喽!”下面的奇迹出现了:小家伙一边念叨着“给婆婆吃,给爸爸吃,给妈妈吃,给天天吃”,一边把西瓜端送到各人跟前,轮到自己时自然又是一阵欢呼。试想,如果让孩子吃独食,恐怕就没有这种“等待”后的欢呼与“品尝”后的香甜了,所以说,给,是一种教育;不给,也是一种教育。
可见,爱孩子,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如果父母连自己都不爱,还指望孩子会爱你吗?而溺爱播下的是甜蜜的种子,收获的是苦涩的果实。许多老人含辛茹苦把孩子抚养成人,结果自己年老时却得不到孩子的爱,原因在于我们把爱倾注给孩子的时候,没有注意培养孩子去爱别人。
我们一家人到市民广场玩,坐在凳子上休息的时候,我们分享了可口的食物。我们把果皮放进一个随身携带的塑料袋里,让天天把它扔进垃圾箱里。等了好一会儿,天天还没来,我们跑过去一看,小家伙正蹲在地上捡别人乱扔的果皮呢。道德教育不光是说给孩子听的,有时也是父母做给孩子看的。
一天晚上,我们骑着摩托车带天天回家,走到十字路口,见没有人,就闯了红灯,孩子却把这件事看在眼。回到家里,天天一本正经地责问:“红灯停,绿灯行,你们怎么能闯红灯呢?赶快承认错误!”我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说:“天天说得对,我们不该闯红灯,那样做是很危险的,下次一定改正!”听了我们的话,孩子笑了。“做人不可以这样!”不啻为最好的教育方法。
孩子跌倒了,就自己爬起来,哭是没有用的,加上父母“不会看上一眼,不去心疼一番”,因此小天天选择的只有“坚强”二字,即使腿跌破了,流了血,那也是“一朵坚强的小花”打针是很疼的,我们直接告诉孩子生活的真实:打针疼,那疼痛就如同被蚂蚁咬了一口,但只要忍耐一下,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坚强的男子汉。事实果如我们说的那样,孩子也挺过了这一关。而以后,孩子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变得更加从容,决不像有的孩子那样哭得死去活来。
我还想说的是,教育不能有体罚,但不能没有惩罚,因为没有适当的强制性就没有教育,对于还不明事理的孩子,我们有必要在倾听的同时,让孩子对自己所做的事承担一些责任。在预见到孩子有可能发生错误之前,父母还可以通过暗示、提醒的方式告诉孩子,使孩子尽可能不犯或少犯同样的错误,这也是“预防式”教育,正如婴儿打疫苗一样,那是越早越好;反之,孩子犯了错误,我们总是靠不断地纠正来改变他,这就是“挽救式”教育了。
有这样一篇文章,大意是“美国的孩子也罚站”,孩子在学校里犯了错误,自由受到了限制——两只脚在一个规定的圈子里不准越过,但上身及双手可以随意乱动。看到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孩子,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这些孩子是在观摩其他孩子上课呢。
“孩子,别吵吵闹闹的,把作业做好了,我带你们出去玩。”这样的一句话能不能说?答案是否定的。孩子的行为出现了不当(吵吵闹闹的),父母给他许诺(我带你们出去玩),这样做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你不给奖励,孩子就没有必要乖乖听话。用奖励的方式制止孩子顽皮,无异于贿赂,这也表明父母定下的规矩是多余的。
实际上,孩子做对了,父母才给予奖励,这才是正确的。如,孩子把桌椅摆好,你给他们适当的奖赏,这不是贿赂,而是赞许的表示。时间一长,孩子主动做事的热情就被调动起来了,从做事中获得满足感。
一个孩子犯了错误,被爸爸罚站在屋子里,他不无委屈地说:“我一犯错误,就站在这里,为什么我做了好事的时候,就没有一个地方让我站站呢?”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让他坐在凳子上反思自己;当孩子做了一件成功的事、好事时,我们让他站在屋子中间,全家人都来欣赏他的风采。每次考试,我们不是看孩子分数的多少,不是批评一通,而是给予他最大的帮助。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学习和成熟,而这种学习和成熟需要父母的保护、鼓励、等待、宽容、信任,不少父母教育方法的简单化,喜欢孩子不知道怎么爱他,打起来是不讲究任何策略,这种忽冷忽热的教育更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有时,杀鸡给猴看,得到的不是猴子害了怕,而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这正如铃木镇一所说:“如果每天生气,训斥孩子的话,由于反复刺激,就会使孩子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骂也会忍受的能力和满不在乎的能力。结果,就会培养出一个具有坚强的反抗能力的孩子。”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孩子的技巧在于先赞赏后责备,因为先受赞赏的事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还有不足之处,他们也会依靠自己的意志拼命努力克服。孩子在家里,难免有淘气的时候,有让父母头疼的时候,我们可以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运用我们的智慧,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巧和策略,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我想,赞赏和管教孩子的比例可以定为3:1。方法如:①强制隔离。让孩子坐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使他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时间因人而异。②撤消权利。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让孩子停止为大家服务,让他知道自己犯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从而减少或避免常犯同样的错误。③置之不理。孩子哭闹喊叫,这无非是要引起父母的注意,有时你不加理会,孩子自然就不再吵闹下去。我曾给孩子上了学的父母提出“三不”方法,即每次写作业时“不喝水,不上厕所,不叫喊父母”,受到家长的欢迎。
虽然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着诸多的不如意,父母的教育也存在着许多困惑,但我们坚信这一点:只要孩子的心没有问题,他的成长就没有问题。
第三篇:哈佛新任女校长:大学精神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
哈佛新任女校长:大学精神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
“如果今天是超越普通日子的一天,如果今天是我们为数不多的、不仅是作为哈佛人聚集在一起,而是与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教学与学问的世界站在一起的一天,那么,现在就是哈佛以及像哈佛这类大学去思考的时候了:在这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007年10月12日,是哈佛为历史学家德鲁?福斯特(Drew Faust)就任哈佛大学校长举行就职大典的喜庆日子。
成千上万的师生、校友以及周围的居民云集哈佛,不顾阵阵风雨和潮湿,来参加这一历史性的活动。三位前任校长与来自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地大学的220位代表参加了这一历史性的仪式,其中中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等也都派了代表参加这一盛典。
哈佛历史学教授西德尼?维尔巴在代表教师发言时说,“我从未见到过教师们如此团结一致,他们是来欢迎新校长德鲁?福斯特的。”前来祝贺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女校长艾美?古特曼说:“我们现在都是历史变革的见证者。371年来,哈佛第一次选择了一位南方人和一位女人。”
“校长椅”:“现世中最不舒服的一把椅子”
校长就职典礼演绎了哈佛最初的礼仪:哈佛所搜集的古代银器、钥匙和印章,早期的学校记录,当然还有那把庄严的“校长椅”。当詹姆斯?豪顿陪同福斯特走向这把象征性的座椅时,他说,“有谣言说,这可是现世中最不舒服的一把椅子。”
此言不虚,因为有前车之鉴。福斯特的前任就是从这把最不舒服的椅子上摔下来的。
2005年1月14日,上任才3年半的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的发言称,男女天生有别,是导致女性在科学与工程领域难以像男性那样作出突出成就的原因之一。
此言一出,谴责之声不绝于耳,这位心直口快、口无遮拦,同时态度强硬、坚持己见的铁碗校长,不得不数次公开道歉认错。但众人依旧不依不饶。2006年2月21日,萨默斯在四面楚歌之中,黯然宣布辞职,从而成为哈佛历史上校长任期最短的一位。
自2006年春天,哈佛大学开始寻找一位新校长。在2007年2月11日,哈佛大学宣布,将任命历史学家德鲁?福斯特为哈佛大学的第28任校长。2007年7月1日,福斯特走马上任,她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校长。还是第一位非哈佛毕业生担任哈佛校长的人。
哈佛大学的校长招聘委员会委员、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Susan L.Graham这样评价福斯特:她是“一位眼望未来的历史学家”。
从第23任校长的一封信中,福斯特接过了历史。
福斯特在就职演讲中给人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她说,就在不久前,她收到了一封信,是1951年由哈佛大学的第23任校长詹姆斯?柯南特委托给哈佛档案馆保存下来的。老校长留言说,要请下一世纪开始时的哈佛校长打开它。福斯特在其中发现了一封不同寻常的信。他在信中说,时局使他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很有可能使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以及剑桥遭到破坏。”“我们都想知道,”他继续写到,“自由世界在未来的50年里会如何发展。”但是,当他想象哈佛的未来时,柯南特还是抱有坚定的信念。如果“厄运的预言”证明了是错的,如果有一位哈佛校长活着能读到这封信,他相信,收到这封信的校长,一定“会带领一个比我荣幸地执掌时更加繁荣、更有影响的大学„„哈佛将坚持学术自由、容忍异端的传统,我确信是如此。”
福斯特从这封信中接过了历史。但是,作为校长,她还要面对未来,面对这所世界顶尖大学的未来。
她说,“柯南特的信,就像我们今天在此聚会一样,标志着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有一块引人注目的交汇地。在这个仪式上,我接受了我对他来自历史的声音所祈求的传统应付的责任。与此同时,我也与你们大家一道,确认了我对哈佛现在和未来的责任。正如柯南特所处的时代一样,我们也处于一个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忧虑不安的世界,我们面对的是不确定。但我们同样要对这所大学的目的和潜在发展保持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她终究会尽其所能地去设计从现在起之后的半个世纪内世界将会怎样。”
“放飞我们最富挑战性的想象力”
就职典礼,是一位校长声明和阐述个人思想以及治校理念、方针、政策的绝佳机会。但福斯特却说,“当我在考虑今天意味着什么的时候,这样的罗列似乎过于束缚人,它们限制了而不是去放飞我们最富挑战性的想象力,限制了我们去思考我们最深远的责任和义务。
在就职典礼的庄严仪式上,斯特福发表了充满智慧而又意味深长的的演讲:“放飞我们最富挑战性的想象力”
在福斯特看来,美国人对高等教育有一种焦虑感,可谓爱恨交集,但这其中最深层的问题却是:公众要求大学担负起责任来,但是,要大学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却又模糊不清。福斯特说,大学是要承担责任,但从事高等教育的人需要首先搞清楚我们为了什么去承担责任。“想要说服一个国家或是世界去尊重——不要说去支持了——那些致力于挑战社会最根本的思维设定,这很不容易。但这,恰恰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既要去解释我们的目的,也要很好地去达到我们的目的,这就是我们这些大学在这个新的世纪生存和繁荣的价值所在。”
福斯特说,“我们需要更好地去理解和推进大学的目的——不单单是向总持批评立场的公众加以解释,更要为了我们自身的价值而坚持自我。我们必须要付诸行动,不仅是作为学生和教工、历史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律师和医生,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更是作为大学中的成员,我们对这个思想共同体负有责任。”
在谈到大学精神的时候,她说,“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者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learning),“影响终生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大学是要对永恒做出承诺。”
那么,在明确了大学精神之后,就应该知道大学是干什么的了。福斯特说, “大学是那些活生生的传统的管理员——在Widener图书馆与Houghton图书馆以及我们另外的88个图书馆,在Fogg与Peabody博物馆,在我们的古典学科的系科,在历史与文学的系科,都有活生生的传统。我们追寻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它们自身”,因为正是它们,千百年来界定了我们何以为人类,而不是因为它们可以提升我们在全球的竞争力。”
我们作为人类同样需要寻找意义。我们努力去理解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原因何在。对许多人来说,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但对意义的找寻,是没有尽头的探索,它在不断地阐释,不断地干扰和重新阐释现状,不断地在看,从不会满足于已有的发现。事实上,这就是所有学问的真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概莫能外,因此,它也就成为了“大学是干什么的”之核心所在了。
联想到中国大学
像哈佛这样已经办了371年的大学还在思考大学是什么,那,中国的大学应该怎么办?
当代中国,一个难以回避的现象是,教育的功利性太强,太浮躁。有人说,中国教育功利的背后是整个制度的功利,而教育浮躁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浮躁。这话不假,但是否也应该反问一句: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大学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当今在知识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大家喜欢谈西南联大,喜欢谈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梅贻琦时代的清华大学,那个时代的大学校长以其博大胸怀和对中国教育的卓越贡献为后人所怀念,但问题是:现如今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所处的大环境,比民国时期、国民党时期不知要好到哪里去了,但为什么我们就出不了当代的蔡元培和梅贻琦呢?
福斯特说,一所大学,要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这话对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近20年来,中国的高校“升本”、“改大学”成风,但毫不客气地讲,大学越来越成为了职业技术学院。不仅经、法、商、工、农、医等使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强调实用性,就连人文学科都在强调其实用性,“有用”与“无用”似乎成了衡量学科的标准。如此一来,我们的高校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地方,办学的目的无非就是使学生将来服务于社会的某一职业,谋求自己的生存。
应该牢记的是:大学是思想交集的场所;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大学若是随波逐流,大学精神将会荡然无存,大学也将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哈佛大学虽为世界顶尖大学,也有其苦恼。福斯特说,“人们要求我们报告毕业率、研究生院的入学统计数字、标准考试的分数,目的是为了在大学评价中提高‘附加值’”,是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的“美国大学排名”,对美国大学形成的冲击波越来越大,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所有大学都无法忽视。据“大学排名”称,普林斯顿大学已经取代哈佛,连续7年在全美大学排名中名列第一。
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新上任的哈佛校长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说,“这些硬性指标本身并不能说明所取得的成就,更不要提大学所渴望达到的目标了。尽管了解上述指标很重要,但我们的目的要远比这些宏大得多。”
看当今中国的情况,虽然大学排名的冲击还没有那么大,但美国高等教育所遇到的问题我们都有,而且甚至比美国更严重。面对困难,如何去思考大学的功能乃至高等教育的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让我们再来听听福斯特的说法:“就其本质而言,大学培育的是一种变化的文化甚至是无法控制的文化。教育、研究、教学常常都是有关变化的——当人们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当我们的疑问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时,它改变了世界;当我们的知识运用到政策之中时,它改变了社会。”
是啊,是大学改变社会,而不是社会改变大学!这就是大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大学,任重而道远„„(陆乐)
(福斯特1968年毕业于Bryn Mawr学院,1971年和1975年分别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她在宾大工作了25年。1984年成为教授。2001年1月起,到哈佛大学创办Radcliffe研究院,任首任院长。早在1994年,她就成为了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院士。)
第四篇: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何为进行感恩教育呢?“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这是牛津字典的定义。它有一个来历: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徒遭到迫害。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帆船,于12月26日到达了美国的普利茅斯港,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些移民根本不适应当地环境,第一年冬天过后,只有50人幸存。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人送给他们很多必需品,并教会他们如何在这块土地上耕作。这一年秋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11月底,移民们请来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鸡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谢他们的帮助,感谢上天赐予了一个大丰收。自此,他们把这天定为感恩节。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将它定为国家节日,规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美国的“感恩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就是要使青少学生知恩,报恩,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使感恩行为发扬光大。虽然“感恩”是一个舶来词,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具有感恩教育的元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古代“二十四孝”、“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流传至今。
为什么我们进行感恩教育呢?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各样的思潮传入进来,在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经济物质财富的生产腾飞,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但是不容否认,在思想领域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有待建立。这时思想领域显得无序而混乱,道德有所沦丧。我们看到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一些人受到恩惠却不懂得感恩,受了父母的养育、老师的培养、党和国家给予的优越的工作环境、幸福生活,而不好好工作,不知报恩,反而认为自己父母没有别人的父母能干,给他留下的东西太少;党和国家对他总是争三欠四,对现实生活不满。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幼儿如此,学生呢?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在家里,吃饭时最好的菜他一人独享;电视遥控器他一人主宰;或时不时给父母脸色,稍一不顺心就耍性子,不知体恤父母。在学校,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使用优良的教学设备,却不知感恩社会。在课堂上,老师讲课他打瞌睡,上语文课他看数学,上数学课却又看着语文,老师苦口婆心的规劝他视为耳边风,不知感恩老师。享用着大自然赐给的一切,不知感激和保护它,反而随意破坏它„„这些人常常是只顾自己的利益,将父母、亲人、师长、朋友、同学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这种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应当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教育的失误是导致这一切不正常现象的根源!我们的教育,应该回归到以育人为首要目标的体系中去。毕竟,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能热爱的人,又怎么能爱他人、爱事业、爱国家呢?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只注重空洞的说教、喊政治口号,2000年出现了大学生马加爵因不满现实而报服社会,杀害同寝室几名无辜同学事件,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从而媒体上有关缺少感恩心和加强感恩教育的事例越来越多。缺少感恩之心的年轻一代的表现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心与关注,“感恩教育”也就应势而生。
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人任何东西。其实,人生时时处处有恩感。在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即是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但那也是使人思想认识深刻:周文王被拘而演绎《周易》;孔子一度遭遇厄运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著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吕不韦被贬蜀国,世传《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秦国,才有《说难》和《孤愤》。所有的苦难、失败和痛苦都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吗?你能不思回报吗?
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空气中,社会才变得和谐。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拥有感恩之心,心存感激之情,是做人最基本的标准。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做人、感恩社会,感激父母的艰辛付出,感戴老师的培育抚爱,引导学生爱家庭、爱父母、爱党爱祖国。在这方面,我校起步稍迟,必须迎头赶上。
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学会感恩,让生命轻装,未来才会阳光。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用所能做到的一切去感谢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党和祖国,用所能及的全部力量来报答一切。那么,怎样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重视感恩教育启蒙,开启学生感恩之心 学生的心灵是一块奇异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取;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我们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在学生的心里播上善的种子,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帮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感恩不仅仅是一种认同,更是一种回报。这种认同应该是发自学生的心灵里的认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重视抓“感恩”教育。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知恩感恩 要使学生知恩、感恩,必须做艰辛、细致的工作:
(一)、营造感恩环境。有人说:“感恩之情,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剂,是美德,更是一种素养。感恩,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重要一课。当孩子们细细品味父母的付出时,一些不满就会消弭,幸福之感就会油然而生。”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们可以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受到洗礼。如:
1、组织唱感恩歌、看感恩影视,诱发学生感恩心;
2、讲述“感恩”的故事。在班里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演讲,使学生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
3、创办“感恩”小报。用新颖的排版、立意鲜明的主题,定期出刊“感恩”的内容,使学生亲眼目睹“孝心”的形象,从而受到感染。
4、编排“感恩”的节目。让学生将文化艺术融入到“感恩”活动中,从中受到熏陶。
5、算一笔感恩账。让学生将自己一个的年费算个总帐,再把父母一年的总收入算个总帐,通过比较,体会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写一封感恩信,抒发自已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创设感恩情境。感恩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他们心灵深处潜在的情感体验,以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行为的目的。要注意的是,对于内容的选择,应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活动内容,找到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组织体验活动。
1、帮助父母劳动。在家洗衣、扫地,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给父母做感恩饭,端茶递水,将感恩付诸行动。
2、组织学生与班里的贫困学生结对交友、献爱心等活动,让学生在差距中感知自己的幸福,并改变学生的冷漠,培养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增加学生的人情味。
3、将“感恩”迁移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上。开展“队旗”、“学校”、“国旗”在我心中活动,自觉维护学校、国家名利,争做护洁卫士,课余清扫“白色垃圾”,主动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老人,以此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党爱国爱社会的情怀。这样使“感恩”教育有声有色,让学生在“感恩”活动中去亲身体验,去感悟人生,去领会真理。
三、与家长要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的感恩教育能不能取得实效通常与家庭教育有重要关系。现在家长们总是显得较为急功近利,他们仍然片面强调“智育”,只想学生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就行,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在亲情教育方面,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与引导,导致亲情教育的漏洞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学校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尤其要注意解决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暴露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发展状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学校教育和家长的教育合力。
感恩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花大力气来抓,并坚持到底。使我们的接班人人人心存感恩,知恩图报,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新泰市石莱镇琵琶庄联办小学
2014.7
第五篇:《今天我负责》读后感
读《今天我负责》——观后感
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中心小学三
(四)张睿恒联系电话:***
今天班上分传着一本《今天我负责》的书,我满心欢喜的等待着,一拿到手就迫不急待打开来看,看之前,有一个小问题——“我”负责什么?怎样负责的?
里面的故事真多啊!有特殊的同桌、放飞心愿、兔子、捐款„„人物有一应俱有:周婷、赵予倩、赵天恒、张彦博„„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就是(特殊的同桌)及故事里的人物(赵予倩)。
故事讲的是赵予倩和于湛如的事:赵予倩是班上的班长,她热心帮助患有先天性听力功能障碍的于湛如。她帮他讲解不会的题目,遇到湛如听不懂的,予倩就一字一顿讲给他听,直到完全明白为止。而于湛如会耍小聪明,突然拍下班长的肩膀,伸手指向窗外意思有人在叫她,班长一中计,于湛如眼明手快的就把答案抄好了。为了这事他们俩陷入“冷战”时期,直到于湛如承认错误并道了歉。很快新学期又开始了,因为于湛如不愿跟其他人同桌写了一篇感情真挚、朴实的作文“我的心愿”——希望继续跟班长同桌,因为赵予倩真诚无私的帮助,相互之间的沟通达到了零障碍。最终又坐在一起,但老师也交给了赵予倩“特殊任务”,让于湛如不要总依赖她,因为努力还是要靠自己。
精彩的故事不断,篇篇触动着我的心灵,现在能回答刚才问的问题了,他们的认真对待,负责,责任心、责任感十分强烈,无私的帮助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优良的品德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不管在学习中生活里我们都要时刻牢记,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指导老师: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