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药应用汇报材料文档
澧县澧阳镇卫生院
中医药应用现状汇报材料
澧阳镇卫生院位于澧阳镇解放中路,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现有医务人员234人,主要担负澧阳镇近20万人口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任务。近几年来,医院业务迅速发展,2010年,门诊达10万人次,住院6500人次,全年手术1300多台次,医疗收入1249万元,药品收入1185万元。同时,医院中医药应用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壮大,现将我院中医药应用现状汇报如下:
一、我院中医科、中医药现状
我院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4人,其中中医药专业人员25人,占12.2 %,现有中高级职称 63 人,其中中医药中高级职称12人,占19.0 %。医院开设有中医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中西医结合,中医针灸理疗门诊,并开设有中医疼痛科住院部。2010年中药销售711638元,占药品收入的6.0 %,中医疼痛科开设病床10张,占医院开设病床的7.7 %,2010年医院中药加工收入12742元,药品代煎20776元,理疗按摩收入57200 元,疼痛科住院收入95万元,加上中药药品收入,占医院全年业务收入的7.2 %。
二、我院中医科发展方向与前景
祖国医学是一座伟大的宝库,值得发掘与研究。我院是一所基层卫生院,历来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现中药品种达405种,从事中药加工炮制、调剂的中药专业人员有8人,为我院中医药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当前西风东进,中医药市场日益萎缩的情况下,中医药发展要调整方向,要针对中医药有确切疗效的疾病进行诊治,针对病人易于接受的治疗项目进行拓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中医临床治疗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既是患者的热切期盼、也是医院中医药
发展的诊治方向,更是传承和开拓中医药文化的迫切需要。另外,现代生活中的亚健康状态是围绕医学的一大难题,中医药在这方面可以所作为。中医理论阐示治病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与当前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殊途同归,也可以加以研究。相信中医学能在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有更大作用。
三、我院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中医药人才后继乏力
上世纪80年代出现医疗机构和市场化的倾向后,中医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难以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中医药工作者收入微薄,愿意从事中医药的人越来越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周期长,中医西化严重,真正的中医药人才没有培养出来。
2、临床上医药脱离,西化严重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看起来不少,但真正能掌握中医理法方药运用的人不多,中药讲的是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和中医的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八纲辨证相呼应,正确辨别证候,确定治法治则,合理用药,对疾病才能凑效。但现在很少以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去诊治病人,望闻问切形同虚设,看病时切脉,开出的却是输液,抗生素,激素。西医检测手段高超,精细化制药技术规范,手术或急救时疗效直观。中医药在某些疾病治疗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但不能将有效药物成份集中作用于病灶,使疗效较慢,为追求疗效、满足病人需要,中医西化不可避免。
3、中医药在群众中的信任度下降
中医药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劣,当前医疗市场上,打着中医旗号进行非法医疗活动的广告铺天盖地,专治不治之症,这些多是伪中医,完全依靠群众的善良和对中医的信任,进行坑蒙骗,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相当部分医务人员应用中医药以病索方,致方不对症,服用中药疗效不显著,病人中医药失去信任;中医药以治疗慢性病见长,有时服中药疗效会长达数月方可见效,基层患者的经济条件或认识意识根本跟不上;现代人生活节奏增快,中药的服用方法仍停留在煎汤口服
方式上,没有跟上时代步伐。传统中药剂型如蜜丸是用蜂蜜作为粘合剂制成,仅仅是中药材的粗制品,存在服用量大,吸收不完全,携带不方便等不足,久而久之,人们对中医药也就失去了信任。
4、中药材质量退化
中药疗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中药的炮炙方法,药材的产地。当前中药炮炙未能完全遵循标准,随意性大,人工栽培药材多,道地药材少,不法商人唯利是图,以次充好,以假当真时有发生,医院的中药加工人却因为不准生产加工饮片不得不改行,这些也是中医药发展的障碍。
四、中医药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中医,让人们了解中医药的历史渊源,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肯定的疗效及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优势。
2、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国家要落实一系列的倾斜政策,一是明确规定中医事业费增长比例高于卫生事业费;二是引导扩大中医药业务的进一步开展,如农合将全部中医药治疗项目纳入报销范围,增加报销中成药品种,比西药治疗报销高出百分比;三是财政支持基层中医药队伍建设,委培代培中医药人员,保障中医药人员福利待遇,师带徒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培养方式,应予以支持。
3、对疗效确定的中医药治疗项目要制定标准,全国推广。与西医治疗效果无法比拼的中医治疗方法应该舍弃。
4、在中医广告审批,医疗机构设置,行医监管和管理上,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中医药的健康有序发展。
5、活跃中医药学术空气。如成立中医学会,经常开展中医药交流活动,组织中医药技术比武和观摩活动,抓紧抓好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整理和传承。
澧阳镇卫生院
2011年7月
第二篇:中医药调研汇报
XX县中医药调研工作汇报
2014年,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的单位的成功创建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我县将继续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先将我县中医药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我县通过中医院整体搬迁,乡镇卫生院开展国医堂建设,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已初步形成了以县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2、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县乡镇卫生院共开设中医药科室61个,平均每个单位有中医科室2个;其他中医临床科室3个;11个乡镇卫生院都建立康复治疗室,144个规范花卫生室都开展了5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社会贡献率有了进一步提升。
3、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发挥中医院“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的带动作用,为我县适宜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可靠保障。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中医临床技术、中医全科医师、西学中等培训,报考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多,中医药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中医药工作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匮乏制约着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我县中医院缺乏高学历、技术型、科研型人才,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现象较为普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现有人员年龄普遍偏大,补入途径较少,退休后出现无人可补的现象。同时,由于中、西医师收入差距较大,且无老中医人员带领,还出现了中西医类别医师普遍从事西医岗位的现象。
三、意见建议
充分发挥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特色优势,拓展培养中医药人才工作平台,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协调人社部门提高中医药门诊报销比例,向中医药倾斜,减轻老百姓就医负担。强化中医药技能培训渠道,定向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养得起的“土生土长”的中医药人才。
第三篇:关于全市中医药工作情况的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这次“三湘农民健康行”新闻采访团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是对常宁人民的厚爱,是对我们工作的鼓舞与鞭策,在此,我代表常宁市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近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常宁的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尤其在“保障农民健康权益,改善农民健康状况”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我就我市“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开展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一、“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我市位于衡阳市西南部,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全市总人口90万人,现有各类中医医疗机构53个,能够不同程度地开展中医药服务。其中常宁市中医院2010年元月被确认为省级“农村示范中医医院”,并荣获“湖南省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今年来,我市把“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个重要内容,认真研究,精心部署,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做到了“四个到位”:
一是安排部署到位。认真贯彻省、衡阳会议精神,层层召开动员会议,对“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印发了具体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要求。成立了高规格的组委会,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加强了对农村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组织了中医医疗骨干组成的农村巡回医疗队,深入到农村集镇和田间地头,为农民送医送药送健康知识。开展各类义诊、科普宣传活动70余次,发放科普宣传册等宣传资料1.8万余册,发放各种中医药健康处方1万余张,免费赠送医院自制药品价值10余万元。
三是工作落实到位。建立健全了工作责任制,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了各成员单位,明确到了内部承办股室和具体人员,确保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突出了工作重点,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狠抓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资金,95%的乡镇卫生院设置配备了中医门诊和中药房。全市增设中医药住院床位230张,发展培训中医药人员120人。
四是经费保障到位。市政府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明确活动开展所需的经费要按照上级要求和工作需要予以保障,从市财政中专项列支。同时,要求每个乡镇和市直有关单位安排了5000元至10000元的专项活动经费,切实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二、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农民健康
“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我市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重点来抓,积极开展中医技术创新,大力拓展服务范围,切实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我们的主要措施是“五抓”:
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我市以建设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为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投入 1200万元,用于改造中医住院病房,购买原地税大楼改扩建成急诊大楼,基本完成21个乡镇卫生院的建设项目。同时,加大医疗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市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通过向上争取、对外引进与单位自筹的方法,筹资300余万元,新增电针灸仪、穴位治疗仪以及中药柜等医疗设施208台件。积极开展乡镇卫生院中医兴院示范单位创建活动。2010年,我市柏坊镇卫生院成为衡阳市9个农村中医兴院示范单位之一。
二是抓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科技兴医、人才强卫”的工作思路,狠抓中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近两年,城区医院引进中医专业技术人员10人,乡镇卫生院引进中医专科学历人员5人。鼓励培养人才。计划三年内投入120万元建立中医人才培养基金,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20人。传承教育人才。开展名老中医“师带徒”活动,对年轻医生实行传、帮、带的师承教育,培养了一批中医业务骨干。业务培训人才。认真开展业务培训,采用远程医学教育、专家授课、工作交流等形式,切实提高中医药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申报科研课题。市中医院的《葛根素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和《三角架固定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临床研究》分别获省中医药科研立项,为加快中医事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是抓业务技术建设。各医疗单位对照建设中医先进市标准,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市中医院以“詹派正骨”传统手法复位,杉木皮小夹扳外固定及理筋刀为特色,业务收入占全院业务总收入的60%,区域外的病人达到50%以上。该院的针炙推拿科、中风治疗单元、中药制剂配制能力等被纳入国家特色与科室建设项目。骨伤科、急诊科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1个乡镇卫生院针对群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先后建成了针灸、风湿骨病、皮肤等17个中医专病专科,有16个村卫生所开展热疗、针灸、穴位注射、中药敷帖等基本的中医药服务,目前,我市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为加快中医事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是抓中医药政策落实。近年来,我市对中医药事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医事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每年至少一次调研中医药工作,现场办公,听取汇报,解决实际问题。高度重视中医药经费保障。财政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中医院的中医专项经费实现逐年递增。为支持中医院发展壮大,协调将价值1400万元的原宜阳镇机关大院以800万元的评估价卖给市中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对中医技术人才在政治、生活待遇上给予关心照顾,5名技术骨干当选为县、市一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卫生局党组班子和医院管理团队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中医技术人才,各级各类医疗专家组都邀请中医人才参与。高度重视中医药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中医非药物疗法(针炙、推拿、火罐、理疗等)纳入可报范围,降低了中医医疗机构起付线,提高了可报比例,广大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中准予报销的中成药达92种,占总目录的23.4%。
五是抓服务领域拓展。我们紧紧抓住国家积极构筑城乡群众健康保障新机制的有利时机,不断拓展中医药的服务范围和领域。坚持向基层倾斜。把发展中医事业与社区卫生服务结合起来,在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时,把能否开展中医服务作为一项重要条件,明确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全部开展中医服务项目;对中医技术人员的资质、比例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社区卫生医务人员当中,中医专业或接受过系统化中医培训的占总人数的34%。坚持向传统项目倾斜。市中医院的“南詹正骨”传统手法享誉三湘大地。我市坚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倾斜,支持其加快发展,做成特色品牌。近年来,该院的就医病人不断增加,业务收入大幅递增,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坚持向适宜技术倾斜。在考核乡镇和社区卫生工作时,非常重视中医技术的应用,目前,有11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开展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穴位注射、中药敷贴及中医康复指导等中医服务。通过以上措施,我市选择中医药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加,中医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我市各医疗卫生单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11.9万人次,增长30.8%;收治住院病人10290人,接受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1966人,占住院病人总数的19.1%,增长20.5%。
三、问题及建议
前段,我市“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和中医药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有的地方和部门没有认真组织开展“农民健康行”活动。二是财政对中医药事业的经费投入仍然不足。三是农村中医药医疗卫生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人员老化,中医队伍人才总量不足与素质偏低的问题同时存在。建议:一是加快中医立法,用法律来保护和发展中医事业。二是建议上级政府增加对中医事业的投入,制定优惠倾斜政策,加快引进和培养中医人才。三是我市中医院正在兴建一幢XX0平方米的医疗综合大楼,资金严重短缺,工程进展缓慢。请求上级有关部门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第四篇: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面,我将xxxcx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情况,和创建工作实施以来的一些体会,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xxx简介及社区中医药工作发展概况
xxx处于城市中心部位,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8652人,其中0-6岁儿童1025人,65岁以上老年人2490人,高血压1803人,糖尿病608人,街办包含8个居民委员会,7个自然村。
xxx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属事业单位,法人xxx,地址位于xxx。主营科目为全科医疗,设有全科诊室、中医诊室、预防保健室、检验室、康复室、计划生育指导室、药房、B超室和心电图室1个,X光室1个。
中医药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特色所在。加强社区中医药工作,是加快社区卫生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上级领导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从体制机制、硬件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加强社区中医药工作,围绕“三好一满意”服务理念,努力搭建布局合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通过加强中医科建设,开展中医特色诊疗,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广 1 泛运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手足口病等部分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向居民群众提供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喜爱。
经过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xxx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正在提高,中医药服务特色日益凸显,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二、在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过程中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夯实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基础。一是认真执行上级规划引导。坚持科学引导,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明确中医药发展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目标和各责任单位的工作任务,动员有关科室全力开展创建工作。三是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强化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中医药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使这项惠民政策覆盖全区。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利用现有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整合和优化了辖区卫生资源。努力达到设置科学、功能完备、环境温馨的要求。形成了一个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覆盖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我区中医药服务的整体水平。
(三)强化中医科室建设,提高了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设置中医诊室、康复理疗室和中药房,配备了中药饮片、常用中成药和基本的中医诊疗设备如:自动煎药机、牵引床、神灯等设备。药房均配备了中药柜、中药药斗等,基本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人员、技术、设备三配套。配备了电视、DVD、轮椅、微波治疗仪、减重步态训练器、医用慢速跑台、脑循环系统治疗仪等设备,使xxx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能够开展特色中医治疗。此外,把中医药服务辐射到村级卫生室,并集中对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四)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打造了中医专业人才队伍。中医进社区,人才是关键。为了满足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强化社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专家坐诊。采取引进、返聘等手段,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2名中级职称中医师。我们特聘请xxx主任定期和不定期到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进行技术指导。二是加强学历教育。三是开展了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通过经常化的学习培训,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形成了临床医师懂中医,从业护士学中医、中医师努力向全科医师发展的浓厚氛围。六是实现培训的常态化。先后多次聘请省、市中医专家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目前,我社区卫生机构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都能开展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敷贴等中医药服务,并应用中医药,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进行康复治疗。运用中医理论对社区亚健康人群、老年 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工作。目前我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均参加了省市相关机构组织的中医药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通过经常化的学习培训,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五)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了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制作了中医药人员简历,统一制定了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标准和各项工作制度,并通过定期督导抓好落实。使中医科门诊有登记,用药有处方,出诊有记录,收费有发票,传染病有报告记录,促进了中医服务的规范发展。
(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了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能力。
为了将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我区以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突破口,围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广泛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一是重点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目前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够开展包括中成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穴位注射等在内的至少8种中医药服务。二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进行筛查。同时结合病人个体情况,制定了从心理干预、饮食养生、运动保健、药物治疗到康复保健等方面一整套相应的中医保健干预措施,定期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康复服务。三是认真完善建立城乡 居民健康档案,开展中医药一体化防治。截至目前共建立居民信息纸质档案录入15591份,电子档案15698份,建档率达到90%,并增加中医体质标识的管理内容。按照市疾控的安排认真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乙肝疫苗免费补种,截至10月底共补种469人次,孕产妇保健方面,为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1135瓶,妇女住院分娩补助187人。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服务管理工作。其中老年居民保健管理 426人次,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540(居民307)次,糖尿病规范管理161人(居民86),完成重性精神病规范管理167人的任务。
(七)宣传中医药特色优势,扎实开展了中医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宣传,确定宣传主题,突出中医药内容,并通过组织开展健康咨询等活动,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水平和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抓好中医药应用工作,向社区居民宣传要未病先防的中医治疗理念,强调防患于未然。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健康教育室,定期组织社区医师和聘请专家讲授中医药卫生知识;在门诊大厅、观察室、候诊室安置电教器材,播放中医健康教育光盘,随时随地对社区居民进行中医药知识健康教育。
三、对创建工作的认识
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我们体会到,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是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良好载体和有效抓手,通过创建,中医药事业将实现快速发展。
(一)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中医药事 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政策扶持和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和通力支持。目前我社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一方面是依靠市卫生局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同时,与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有关方面给予的宝贵支持,更是分不开的。
(二)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功能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基础。结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我们要想在社区中医药工作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发挥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应功能,才能为更好地广大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三)中医药队伍素质的提高、技术的创新和普及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关键。社区中医工作的滞后归根到底是中医药人才的缺乏。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创建全国社区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工作以来,加强了社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了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总体水平。
(四)抓好工作结合点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手段。中医药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把中医药工作融入卫生格局之中加以审视,找准工作支点,选好突破方向。通过开展专项整顿活动,切实发挥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医药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半年来,我们在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创建的深度、广度和内涵建设上还有很多欠缺,与上级领导与专家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学科队伍培养等长期性任务上还有待完善和提高。下一 步,我中心将在现有基础上,对照创建工作标准,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进行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在硬件建设上,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服务区,能够综合开展中医药服务,方便群众就诊;在氛围营造上,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介绍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营造传统医学氛围;在内部管理上,重点按照相关规定规范中医科煎药室建设,推广中医药服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中医药服务与预防保健、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实时交互、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中医药特色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健康需求。
xxx二〇一三年八月
第五篇: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同溯岐黄古道 共建和谐建邺
建邺区创建江苏省社区中医药工作
先进单位工作汇报
建邺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谨代表建邺区政府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区检查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区卫生工作特别是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和关心,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区卫生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建邺区概况
建邺区是南京市6个老城区之一,位于南京城区西南部。为加快南京的现代化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2002年,南京市进行了新一轮区划调整,河西新城的主体部分划入建邺区,同时,老建邺区的新街口部分划出。目前,建邺区东临外秦淮河与老城相连,西隔扬子江与江北新市区相望,南迄秦淮新河与雨花台区相邻,北起汉中门大街与鼓楼区相接,下辖南湖、滨湖、兴隆、南苑、沙洲、双闸、江心洲七个街道,42个社区、1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2.7万人。
经过“十运会”、“绿博会”和“世界城市论坛”等多项活动的洗礼,面对迎“青奥”、迎“亚青”的重大发展机遇,建邺人正以“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新建邺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产业强区、环境建区、现代化立区”四大战略,坚持国际化标准,把握高端定位,致力建设一个既适合投资创业 1 又适宜居住生活的现代滨江生态新城,一个功能完备、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南京标志区正在崛起。
在大力发展新区经济城建的同时,建邺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新区民生服务与配套,尤其是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2002年区划调整后的建邺新区,卫生资源非常匮乏,尤其是河西中部和南部地段没有一所医疗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区委、区政府优先考虑卫生公共配套建设,根据新区建设整体规划,制定了“规划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区域卫生资源发展和配臵策略,将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政府重点工作,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到目前为止,辖区内有综合性三级医院1所,三级中医院1所,二级综合性医院1所,二级中医院1所,二级专科医院1所,一级中医院和中医门诊部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区的满足居民群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大病进医院,小病回社区”的就医格局,有效缓解了辖区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建邺卫生先后荣获“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江苏省妇幼卫生先进区”、“江苏省卫生应急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建邺区的卫生工作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积极借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国家、省、市鼓励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机遇,围绕“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完善服务网络、突出人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等工作重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使我区中医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滨湖社区卫生服务、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先后获得“江苏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称号,兴隆、双闸、江心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南京市中医 2 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我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建邺区社区中医药工作汇报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5000年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和璀璨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提升建邺区中医中药发展水平,我们紧紧围绕“提升中医内涵,惠泽社区民众”的目标,着力打造中医特色项目,普及中医适宜技术,营造中医文化氛围,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完善中医药基础设备设施建设,有力推动了我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2010年,区政府把创建江苏省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纳入了建邺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下面由我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简要汇报我区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有关情况。
1、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措施。建邺区政府始终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原则,把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将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社区中医药工作作为政府重点工作,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工作目标。为推动“省级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与相关部门和街道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区领导还多次对社区中医药工作进行调研,听取中医药工作情况汇报,并就加强中医药继承创新、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转变中医药服务模式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卫生系统也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成立了创 3 建办公室,创建办多次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基层,进行现场指导、督查、考核、讲评、反馈等,分步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卫生局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签署了创建工作责任状,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创建工作推进小组,确保组织无缝对接,任务项项明确,责任层层分解,措施步步落实。区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建邺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邺区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各成员单位会议,协调创建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为我区创建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是完善卫生配套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根据河西新城建设总体规划和功能定位,建邺区政府制定了《建邺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臵规划》,按照一个街道设臵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覆盖不到的地区设臵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和要求,重点抓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点建设和改造提档升级工作。06年区级医疗卫生中心(包括建邺医院暨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大楼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成使用,07年新建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开诊,08年又调整近300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改建为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9年增建了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大楼和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病房楼,明年初,双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沙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将迁入新址。目前,建邺区已建成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覆盖率达到100%。一个网络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基本设备配套、就医环境舒适、服务功能齐全、管理程序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随着青奥会的成功申办,建邺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契机,社区卫生服 4 务体系建设的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区还将新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从而更好的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2010年,区政府把创建江苏省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纳入了建邺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按照创建标准要求,又对全区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中医中药业务用房改造、扩建,将中医药诊室相对集中或独立设臵,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成立了中医氛围浓郁的中医科、中药房、针灸、推拿、理疗等科室,配备了中药饮片柜、药架、调剂台、消毒锅等设备,中药饮片300至500余种,并提供中药代煎、打粉、装胶囊、切片等服务,受到辖区居民的欢迎。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对卫生的财政投入,逐年加大卫生支出,用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区财政平均增长幅度。2009年对卫生的投入是为4800万元,2010年为5400万元,2011年将突破6000万元。同时,区财政加大了对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投入力度,中医药工作专项投入经费逐年提高,有力保障了我区中医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工具的作用,加大对社区中医药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发展社区中医药的良好的舆论氛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中医专家和业务骨干深入家庭、社区、广场、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义诊咨询和中医健康讲座、大力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日常科普,展示中医药在卫生领域的优势特色,介绍中医药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享受中医药,使中医药文化逐步贴近百姓、融入生活,为促进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 5 的氛围。2011年全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94次,累计受教育35152人次,发放健教处方和宣传材料9万余份,举办社区宣传义诊咨询16次。
2、普及适宜技术,打造特色专科
一是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药适宜技术既能体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又能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我们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解决群众“看病贵”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区大力推广。区卫生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建邺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责和推广的内容、方式和实施步骤。依托区中医院较为雄厚的中医优势,在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成立了建邺区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推广专家组,专家组精心筛选了10余项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合基层医生使用的中医适宜技术在全区进行推广,分批分次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所有医师展开了专题培训,培训率达到100%,目前,所有中心都能开展拔火罐、中药外敷,中药熏蒸,中药涂擦、按摩、推拿,针灸、温灸,艾灸,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赖。同时,我们还组织专家开展了《中医处方书写》、《中医门诊病历书写》的培训,并将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相关内容有机的融入“三基”培训中。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结合《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专家组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 》培训计划,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所有医师展开了专题培训,培训率达到100%,有效提高了中成药合理应用水平。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 6 医务人员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率达到100%,两年来针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全体临床执业人员进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及相关知识培训累计达1529学时。目前,随着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推广和渗入,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提高,部分中心原来西医“一统天下”的局面已明显改观,简、廉、便、验的中医药治疗手段也逐步得到了患者认可和欢迎,达到了“技术得推广、居民获益处”的良好效果。
二是发挥名医效应,打造特色专科。现任区卫生局局长长周秦汉同志,主任中医师,是江苏省333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每周坚持在社区坐诊,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其科研课题《速效溃结散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课题充分体现中医专科、专病、专药的优势,在省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由周局长亲自主诊的结肠炎专科可以说是一号难求。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拿科李云峰副主任医师从医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独创的指震、点穴推拿法,治疗颈、腰、腿痛及内、外妇、儿科疑难杂症疗程短、疗效突出,结合针灸、拔罐、中药熏蒸等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信赖。膏方,是中医的精华,既博采了民间传统医药方之长,又融入了历代名医经验的结晶。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冬令膏方门诊”,充分彰显了中医中药治病、防病的优势和魅力,不仅体现了中医的顺时养生观,更是调已病、治未病的有效方法。在辨证施予个性化膏方的同时,也推出补气调血、滋补肝肾等养生保健膏方,满足了百姓冬令进补的健康需求,受到辖区居民欢迎。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肛肠科,突出中 7 医特色,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肛裂、直肠息肉等肛肠病变,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中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唐乌香同志,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瘫和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她两年如一日坚持“南京党员志愿者”网上健康咨询答疑,为近3万人次进行了回复解答,被网友亲切称为“网上卫生部长”。
3、发挥中医优势,开展公卫服务
中医中药不仅在治疗疾病方面确有疗效,更在预防保健“治未病”领域有其独到之处。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重心已经从“治病”转向了“防病”,中医药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将更有作为。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国中医药函[2009]145 号)要求,我区进一步调整医疗服务模式,优化整合医疗资源,探索建立中医药和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将中医药融入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工作中。一是全科团队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中,同时开展中医体质辩识服务,用中医理论对居民进行健康指导;二是将中医药纳入社区康复体系,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三是以老年人、妇女、儿童等人群为重点,利用体质辨识、养生保健、食疗药膳、运动疗法等特色方法,深入开展中医药保健与健康指导服务;四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五是开展3种以上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老年骨关节病等)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的服务,对社区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行为干预;六是利用 8 全科医师团队进社区的机会,以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为骨干,成立健康教育讲师队伍,在各责任社区向群众普及中医药知识,2011年全区印制发放中医健康教育处方达 11 种10多万份。通过将中医药工作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工作中,中医药优势得到发挥,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中医药服务范围得到拓展。
4、加强人才建设,提升服务品质
进一步加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制定政策,引进人才。区政府制定了《建邺区卫生系统优秀人才选拔、奖励、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激励政策,设立了每年200万的人才建设奖励基金。向社会公开招聘中高级人才和业务骨干,营造“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氛围;二是全力吸引名、老中医进社区。充分利用我省名医云集的优势,聘请省、市名中医、名专家来我区定期坐诊、目前,已经有周仲瑛、徐荷芬、陆正兴、金妙文、郭立忠、郭慧红、沈建平、梁明达等名、老中医到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坐诊,不仅带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医名家的优质中医服务,也有效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将中医精湛技术传授给了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三是开展优秀中青年中医药人才培养。通过参加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外派进修、学历教育、在岗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完善中医师培养体系,逐步培养了一批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精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优秀中青年中医师。目前,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别医师已逐步完成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四是鼓励西学中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利用全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中 9 医药适宜技术理论和实践培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运用,明确要求中医向专科特色钻研,西医能够合理使用中成药,并掌握部分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五是和省市中医院联合协作。和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市中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中医院专家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业务进行指导,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有力提高了我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水平。目前,我区已基本形成老中青结合、高中低搭配的多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体系,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医师总数为193人,其中中医类别人员72人,占医师总人数的比例约为37.3%,中级职称以上45人,达到了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2 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医师,服务站配备1 名中医类别医师的要求,有效提升了社区中医药医疗技术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医药事业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创建促进了我区中医药工作由中医院一枝独秀向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百花齐放的方向迈进。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本色,以此次创建活动为契机,以创促建,充分开发利用中医药这一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努力推动中医药医疗、康复、预防、保健、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一是加强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积极发展中医医疗康复与预防保健服务,提高我区“中药饮片”使用能力,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把中医“治未病’理念更多地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强居民健康意识,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二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 10 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专科人才;三是进一步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抓好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培训,实施分层分类推广,强化工作督导和效果评估,探索鼓励运用适宜技术的激励机制,提高推广应用效果;四是着力繁荣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及建设,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通过语言、文字、图片、多媒体及营造中医药文化环境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宣传中医药的健康理念和养生保健的独特优势,倡导中医药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广泛普及中医药知识,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的良好环境。
创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有圆满结束的一天,但我区的中医药工作不会停下脚步。我们将共铭悬壶济世,上下求索;我们将同溯岐黄古道,传承经典。我们有决心,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的有力指导下,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不断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和领导对建邺区中医药工作的关心和爱护,请专家在现场检查中予以批评指教。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