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颁布单位)
20101116(颁布时间)
20101116(实施时间)
吉政发[2010]31号(文号)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优势,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巨大潜力,近年来取得明显成效,但整体水平与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各地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
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遵循中医药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快培养中医药人才,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强做大中药材特色品牌和中药企业,为维护和增进全民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作为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西医并重,在学术发展和实践应用上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政府扶持和主导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保障中医药科学发展的领导协调机制、行政管理体系、投入补偿机制、运行保障机制。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加突出,服务水平和可及性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学术水平显著提高,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与效益进一步扩大,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重大疾病防治、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创新药物开发等领域取得突破。造就一批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和中药名企、名药、名店,包括现代中药在内的医药产业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中医药健康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中医药在保障群众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中医药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三、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
(一)健全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各地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设立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以省、市、县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院,下同)和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为主体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提高中医医疗机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努力将各市(州)中医医院建设成为区域内中医医疗、保健、医学科研和教学中心;各县(市)中医医院建设成为区域内中医医疗、保健中心,并指导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中医工作。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中医科室和中药房,中医病床数不少于总床位数的5%,到2015年,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不少于2个,达到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中医科室和中药房,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不低于医师总数的20%,配备基本的中医诊
疗设备和中药;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要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村卫生室要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二)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加强示范型中医医院、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点民族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医院内涵建设,建成一批中医医疗水平高、功能完善、管理科学、服务一流、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的知名中医医院。省级、市级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要建设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群,培育国家级、省级示范品牌;县级中医医院要建设2-3个中医特色突出的重点专科,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模式,重点强化30-50个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提高中医医院急诊急救、传染病防治能力,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临床基地)建设,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加强中医医院中药制剂室建设,市级以上和有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要建立标准制剂室,县级以上中医医院要设立煎药室。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建设,有条件的民族地区中医医院要设置民族医科室,提供民族医药服务。到2015年,每个市(州)至少建设1所三级中医医院,县级中医医院要争创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三)强化基层中医医疗服务。加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开展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创建活动,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促进中医医疗集团建设与发展,建立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与大中型中医医院的协作机制,完善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县级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级中医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帮扶制度。建立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机制,制定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引进和推广规划,筛选一批符合实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分层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西医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到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面要达到95%以上。
(四)推进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改革。按照公立医院改革有关要求,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确定公立中医医院布局和功能定位。要改革公立中医医院管理体制、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应用中医药诊疗技术和方法,调动医务人员应用中医药诊疗技术和方法的积极性。加强中医诊疗常规、出入院标准、用药指南、临床诊疗路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建设,促进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规范公立中医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五)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与技术,开展疾病预防和康复、食疗药膳、运动调摄等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建立健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积极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广运用中医方药、技术和设备,开展中医药对城乡居民健康实施干预的措施。加强对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体检与体质辩识,加强对慢性病中医药干预、社区居民运用中医药保健养生的指导。严格执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到2015年,每个县(市、区)要建立1个中医“治未病”基地。
四、做强中药产业,发展医药经济
(一)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强中药资源的有效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开展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开展长白山区域常用中药资源普查,掌握全省中药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及发展变化状况,建设吉林省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数据库。在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集中
分布区建设保护区,重点支持5个具有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代表性的保护区。促进资源恢复与增长,加强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中药农业,推进道地药材良种优化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力争在3年内将按照GAP标准建设的道地中药材基地扩大到50个。推进GAP道地中药材基地认证,对已认证的GAP道地中药材基地做好复核。在50户中药企业和500个中药品种中示范使用道地中药材。
(二)健全中药生产与流通体系。加强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制定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优化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药出口产品附加值,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加强中药管理。推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国家限制使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原料入药以及中药饮片生产质量和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监管。制定实施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的管理。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与经验,形成技术规范,促进传承推广。支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和使用,鼓励将名老中医验方开发为使用方便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并按照绿色审批通道快速审批,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调剂使用。
五、加强继承创新,促进科技进步
(一)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对中医药古籍资料的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挖掘整理全省历代医家医案,研究其学术思想、技术方法和诊疗经验。依托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药科学院等,设立一批名老中医、中药专家学术研究室,系统研究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技术专长。挖掘整理民间医药知识与技术,认真总结和利用。
(二)加快中医药科技平台建设。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一批适合中医药特点、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符合国际规范、开放共享的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建设。支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将其打造成知名的现代化中医临床研究中心。依托省中医药科学院建设吉林省创新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中药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研究室、实验室建设,强化市级中医医院中医药科技平台建设。
(三)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各地要将中医药科学研究纳入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和市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按照不低于年度业务收入的1%设立中医药科研基金。中医药科学研究要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吸收借鉴现代科技成果和方法,强化临床应用研究,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产业发展水平。要扶持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标准的系统研究,强化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尤其是重大疾病、传染病和“治未病”的研究。重视中药质量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研究,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中医诊疗仪器和设备研究,加强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和开发研究。建立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鼓励中医药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强跨地区、跨行业和跨领域科技合作,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与应用。
六、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整体素质
(一)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支持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加大中医药院校生均经费投入,实施国家中医临床类本科生招生与培养改革试点项目。落实国家规定的中医药职业教育工作任务,加快中医药技能型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加强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二)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总结中医药师承教育经验,落实师承教育标准和政策措施,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培养,实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妥善解决取得执业资格的师承人员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等方面的问题。探索推进民族医师承工作。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加强登记、考核和评估管理,建设一批继续教育基地,健全继续教育网络。开展住院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中医临床技术骨干。
(三)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博士和硕士授权点建设,促进中医药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建设。实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育一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以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等为载体,培养和引进学术造诣高、国内同行公认的中医药学科带头人,造就学术领军人物。探索青年名中医培育机制,实施西医师学习中医的人才培养项目,培养一批青年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人才。
(四)加快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完善城市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农村的中医药人才工作机制。开展面向基层医生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适宜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为农村和社区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的适用型人才。将农村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实施乡村医生中医专业学历教育项目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加强城市社区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五)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推行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评价标准,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的中医药专业考试方法和标准。实施国家中医药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术鉴定工作。建立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开展省名中医评选活动,适时开展基层优秀中医评选活动。
七、促进文化繁荣,推动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传承和普及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全省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重点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体现中医药特色,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使之成为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建立吉林省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库。面向乡村、社区、家庭和中小学校出版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举办“中医大讲堂”等大型文化科普宣传活动。依托长春中医药大学建设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创建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吸引海外人员到我省学习中医药技术、境外机构到我省合作办医办学,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人员走出去。确定一批具有技术、产业、市场优势的中药重点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支持一批有实力的中药企业成为我省中药出口骨干企业,发展中医药对外贸易。吸引世界知名制药企业在我省建立中医药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组织开展的国际性中医药和传统医药活动,争取国际性中医药展会等重大项目。在我省对外援助、政府合作项目中增加中医药项目,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发挥社会组织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
八、完善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环境
(一)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医药产业发展要求,编制实施中医药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工作部门联席协调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区域中医药工作,把发展中医药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要按要求在各级卫生局加挂中医药管理局的牌子,明确领导,理顺职能,完善中医药行政管理体系。
(二)强化各部门的中医药管理责任。中医药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卫生、中医药部门要履行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职能;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中医药发展专项规划编制的指导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信部门要做好医药产业规划和行业管理,推进医药产业合理布局,抓好中药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科技部门要牵头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加快构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中医药科研立项和资金支持力度;财政部门要研究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中医药投入,加强资金监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在基本医疗保障、职称评定、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中医药给予扶持。编制、教育、民族事务、农业、林业、文化、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物价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扶持。
(三)完善中医药投入和补偿机制。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的倾斜政策,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药特色服务开展、创新研究、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公立中医医院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及政策性亏损等项补贴,由本级政府承担,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项任务,由本级政府给予专项补助。要对国家级、省级中医药建设项目积极筹措安排配套资金。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投入。
(四)制定实施鼓励中医药服务的倾斜政策。在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中,要制定和实施引导参保人员有效使用中医药服务、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措施。要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在城镇医保中将中医医院起付线降低一个档次,提高临床疗效确切的中医诊疗项目的支付比例,在医保费用结算支付标准上将中医综合医院与同级西医综合医院等同对待。要完善中医药价格政策,建立起体现中医药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体系,适当调整特色突出的中医诊疗技术、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价格标准,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
(五)加强中医药行业规范化管理。加强中医药行业的统一规划,按照中医药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管理中医药。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综合统计制度。加强中医药法规体系建设,规范中医药行业标准。加强中医药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推行中医药同行评议制度。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要在编制内配备中医药执法人员,严格中医药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假冒中医名义非法行医、发布虚假违法中医药广告及制售假冒伪劣中药行为。加强中医药管理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来源)
2(级别)
第二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冀政[2009]193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我省卫生事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中医药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经过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省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实还不到位,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投入不足,部分中医药机构基础设施简陋、设备陈旧;中医药人才匮乏,特别是具有深厚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医药临床技术骨干短缺,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未得到有效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药高等教育和科研体系还不健全;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中药饮片质量参差不齐,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得不到保障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中医药工作。认真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把中西医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政府为主导,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为中医药发展与提高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立足于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中医中药相互促进,发挥各自优势;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
(三)目标任务。到2015年,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完成设区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任务,建设好一批县级中医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建立包括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建立较为先进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技术平台,取得一批高水平的中医药科研成果。中药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打造一批中药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到2020年,全省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医药文化得到有效继承与弘扬,中医药产业规模与效益居全国前列,实现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的跨越。
三、健全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一)加强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各设区市政府在区域卫生规划中要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机构(包括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各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办好一所能够承担本行政区域中医基本医疗任务、代表本行政区域中医医疗水平的中医医院。实施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年前完成设区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任务;合理规划县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使其逐步达到国家《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规定的各项标准。
(二)提高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制定评价标准,开展示范中医医院创建活动,推出一批办院方向明确、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中医医院。定期遴选具有中医
药特色优势的专科(专病)进行重点建设,打造中医品牌。继续开展名中医评选活动,省级名中医享受省管专家待遇。
研究制定中医诊疗常规、出入院标准、用药指南、临床诊疗路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研究制定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规范,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三)完善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大力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服务规范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诊疗设备和必备中药,基本实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
(四)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兴办中医医疗机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审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五)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研究整理一批符合我省实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积极推广使用,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与技术,提高运用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积极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疾病预防和康复、食疗药膳、运动调摄等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
四、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一)做好中医药理论与技术传承。系统开展历代医家医案及其学术思想、技术方法、诊疗经验的整理研究。对名老中医著书立说、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给予政策支持。组织实施国家和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定期遴选具有较高资质的中医药人员作为国家和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室创建工作,依托现有中医药机构设立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室,为系统研究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技术专长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老药工经验,形成规范,传承推广。有计划地挖掘搜集民间医药知识、单方、验方和技术,加强民间中医独特诊疗技术的筛选、评价、利用和保护。
(二)推进中医药理论与技术创新。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整合中医药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科研基地特别是国家和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实施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搭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体系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加强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医药研发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加快中医药成果转化。推行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评审同行评议制度。
(三)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完善中医药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重点做好中医药科研、生产、经营、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申请中医药专利、商标、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保护,妥善保护不宜申请专利的中医药工艺、方法。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加强中药道地药材原产地保护工作,将道地药材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
五、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
(一)建立健全中医药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需求,加快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恢复组建独立建制的省中医药学院。积极推进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加
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建设一批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和中医药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建立健全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组织,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登记、统计、评估等相关制度,建设一批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加强各层次、各类别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
(二)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总结中医药师承教育经验,完善师承教育标准和相关政策措施,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落实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妥善解决取得执业资格的师承人员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等方面的问题。
(三)实施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培养。组织实施国家和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有计划遴选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造就新一代中青年名中医。通过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继承、重大课题研究、重点研究室建设等途径,着力加强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组织开展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选拔一批中青年西医临床骨干进行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培育新一代中西医结合学术带头人。
(四)开展城乡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为农村定向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政策措施,在工资待遇方面给予适当优惠,鼓励各类中医药人才到基层工作。选拔一批中医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支持乡村医生参加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将中医药基本知识与适宜技术纳入基层医生在职培训和执业考核内容。鼓励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以及符合条件的中医执业医师带徒培训。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将农村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
六、加强中药管理,壮大中药产业
(一)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开展全省重点药材品种资源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尽快提出包括药用植物在内的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保护药材物种的多样性;在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集中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繁育基地,加强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和替代品研究,促进资源恢复与增长。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建设,以燕山、太行山区为依托,落实国家农村土地流转和山区、草原保护开发的政策,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在优势区域内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积极探索药材种植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生产模式,逐步改变药材分散种植局面,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业规范化生产和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中药材无公害基地建设,开展技术培训,实施无公害中药材地方标准,推广优良品种及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技术。以规范化药材生产基地为基础,大力发展药材初加工与深加工,建立并完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质量标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
(二)加快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加强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制定和落实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鼓励中药创新,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选择经过长期中医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具有特色的经方、验方,开发现代中药产品。综合运用现代中药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我省优势企业的中药注射液、软胶囊、超微粉胶囊、颗粒剂等中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和质量再评价,进一步提高中药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完善质量标准,巩固、扩大优势地位;积极开展中药饮片剂型创新研究,推进中药饮片加工业的改造升级。在中药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现代中药物流中心。合理调控、依法监管中药原材料出口。优化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药出口产品附加值,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完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管理。推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加大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抽验力度,积极探索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快速鉴别方法;制订《中药材、中药饮片名称及基源标准》,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推进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分级、分类管理,规范中药材市场;推进中药饮片的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规范中药饮片的经营渠道;完善中药饮片包装规范,积极推广规范包装的中药饮片,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购进和使用规范包装的中药饮片;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要配备中药材、中药饮片高级鉴别师,准确提供购药指导和用药咨询。
(四)支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研发使用。鼓励医疗机构将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验方开发为使用方便的中药制剂。验方在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药事委员会的备案记录、调剂记录和临床病历,均可以作为使用历史的证明资料;对于在本医疗机构使用5年以上的传统名方及验方申报医疗机构制剂的,依法简化申报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扶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配制生产,鼓励医疗机构委托GMP达标的药品生产企业和GPP达标的医疗机构制剂室加工配制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经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以在技术协作、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同使用。
七、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文化积淀,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具有我省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扁鹊庙、刘守真祠堂等中医药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在中医药机构建筑风格、环境建设、管理理念、制度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弘扬中医药行业传统职业道德,树立“大医精诚”的价值观,不断提高中医药人员的文化修养。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增强广大群众健康保健意识。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尊重保护中医药、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开展的传统医药活动,扶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在对外援助、政府合作项目中增加中医药项目,积极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对外宣传,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
八、完善保障措施,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中医药发展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和项目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厅际协调小组的作用,定期召开中医药工作协调会议,研究部署中医药工作;厅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各设区市、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健全中医药工作协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合理加大中医事业费占同级医疗卫生事业费的比重。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完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
(三)完善政策措施。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按照中西药并重原则,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价格制定、临床应用、报销比例要充分考虑中药特点,鼓励使用中药。
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评价标准,改进和完善中医药人员专业资格考试方法和标准。落实国家中医药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建立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
(四)强化行业管理。各级政府要按照有关规定,健全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强化中医药行业管理职能,加强中医药行业统一规划,按照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管理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社会团体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综合统计制度。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标准体系。严格中医药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假冒中医名义非法行医、发布虚假违法中医中药广告,以及生产、销售、使用假冒伪劣中药行为。
二○○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三篇: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一、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四、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五、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六、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七、加快民族医药发展
八、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
九、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第四篇:《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读后感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读后感
一、对中医药长期以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所起到的作用予以充分的肯定,尤其指出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一大特征和显著优势。同时指出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
另外,对于目前我国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由于中医药诸特点及优势,其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卫生健康问题是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必须面对和不可回避的。
我中华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传统的中医仍具有无可替代的特点和优势。过去,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后也还能为人民健康、为国家经济发展出力。
二、国家看到了中医药发展的困难、不足及某种程度上的萎缩及困境,并相应提出了若干建议性的政策和措施。
其实,长期以来,诸如中医药特色优势淡化,服务领域萎缩;老中医学术、经验得不到传承,很多时候,成了人一走,技便灭。
三、基本原则中,强调了中西医并重,把中医的地位抬高了。这是一件值得高兴、值得庆贺的大喜事!
一个时期来,中医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中医人才的培养、提高、求职、待遇等等都有着与西医不能同等对待的处境。
四、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上,国务院提出要求: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一步加大公立中医医院的改造建设力度,有条件的县以上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诊疗设备和必备中药,基本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中医坐堂。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等等。
这些措施,中医界人士呼吁已久,盼望已久,但常被忽视,或议而不决。现在总算有出头之想了。
显然,一个没有舞台,没有观众的演员是演不成戏的,有了这些基本的保障,中医人士方能大显身手。当然,现在这些还只是纸上谈兵,落实还得假以时日和资金投入。
五、在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我欣喜地发觉国家对我们中医人士长期以来不满的以西医模式来教育培养中医学生的做法有了明显改革的提法,即强调了两点:
1、中医教育要按自身特点和规律来做。
即要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按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中医师承教育是其较独有的经验,应以重视和强化。
2、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
这里,我体会到的是对中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反思和批评,即现今的中医教育中,中医随机应变异常灵活的思维被多选题考题形式所框死;中医学生还是像初高中那样的应试教育一般,整天机械地背着所谓的标准答案,背了考,考了忘,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临床应用性较差。同时,这种教育模式也极大地危害着中医本身,影响着中医的发展和壮大。
现在确实应该回到正确的中医传统教育模式中来,不是简单的重复着过去,而是遵循其客观规律,一切将为了学生今后面对患者的诊疗而进行而考量。
当然,文件中也客观地正视到其中还有很多不确定还有待探索的地方,故提出应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不要用一种凝固的行政规定式的方式来指导操作层面。
另外,文件中还提到了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加强中医药人才的考核、中药事业的发展和提高等要点。同时,我还注意到,在防止中医的不足和缺陷之处,国家也有所提及,即重视对假冒中医、伪劣中药、伪劣保健品等不法行为的查处及打击,这对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
2009年5月26日
第五篇: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藏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
【发布单位】青海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青政〔2009〕50号 【发布日期】2009-08-26 【生效日期】2009-08-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青海省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藏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青政〔2009〕50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全省中藏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中藏医药在维护和增进各族群众健康中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扶持和促进全省中藏医药事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藏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等原因,长期以来,我省中藏医与西医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各族群众健康的任务,中藏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是我省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藏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法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藏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扶持和促进中藏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各族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中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在基础设施、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学术水平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疾病谱与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省中藏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藏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传统诊疗技术、方法未得到充分利用,中藏医药理论、学术和技术创新不足,中藏医药基础条件较差,人才匮乏。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藏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中藏医药工作,努力开创我省中藏医药事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二、发展中藏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从省情的现实出发,把满足各族群众对中藏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藏医药工作的出发点。遵循中藏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藏医药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中藏医药理论和实践,促进中藏医和中藏药协调发展,为提高各族群众健康水平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藏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中藏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推动中藏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藏医药事业发展。
(三)总体目标。到2011年,全省中藏医药发展的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建立有利于中藏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体制机制,人才年龄、知识、职称、专业结构趋于合理,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整体水平,中藏医药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健全中藏医药服务体系,提高综合服务能力,逐步适应各族群众多层次的中藏医药服务需求。
三、发展中藏医药事业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一)完善中藏医药服务体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巩固和发展现有中藏医医院的基础上,到2010年,使综合医院、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藏医科、中藏药房达到中藏医科相应建设标准,使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藏医药服务。促进非公立中藏医医疗机构发展,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藏医开办中藏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藏医坐堂医诊所。
(二)加强中藏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中藏医医院的投入力度,支持州县级中藏医医院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和设备条件,使医院的基础设施与所承担的任务功能相适应。
(三)积极发展中藏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中藏医药“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中藏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藏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各级中藏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力开展中藏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要积极运用中藏医药方法和技术,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藏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
(四)加强中藏医药标准化建设。各地区要加强中藏医诊疗常规、用药指南、临床诊疗路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工作,大力开展中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单验方等整理研究,筛选推广中藏医药适宜技术,促进各级中藏医医院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制剂室规范和标准化的基础、检验等设施、设备建设,确保制剂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五)加大中藏医药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障制度中,要将符合条件的中藏医医院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将符合政策规定的中藏医药服务技术、项目、院内制剂等纳入报销范围,在价格制定、临床应用、报销比例中要充分考虑中藏医药特点,鼓励使用中藏医药。积极将中藏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定扶持中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财政补助政策和价格政策。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中,将中藏药纳入全省基本药物目录,并争取将部分中藏药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研究制定扶持中藏医院开展院内制剂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级中藏医医院开展院内制剂工作。
(六)积极实施中藏医药“三名三进”工程。继续开展中藏医药育名医、创名科、建名院和中藏医药进农牧区、进社区、进家庭工程,到2011年,培养50名中藏医名医,建设8―10所中藏医名院,20―30个中藏医名科,使中藏医药在各族群众医疗、预防、保健中得到普遍运用。
(七)进一步支持中藏医医院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中藏医医院的倾斜支持,积极鼓励并扶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藏医药技术服务,研究制定扶持中藏医医院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建设、重点专科建设、中藏医药人才培养以及开展中藏医药适宜技术的优惠补助政策,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医学教育、医疗广告发布、医疗事故鉴定、科研成果评审等方面,要与综合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八)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地区要将中藏医药服务列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藏医药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机制,加强州县级中藏医医院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提高中藏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九)做好中藏医药继承工作。继续开展中藏医药古典医籍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到2011年,整理、出版100部具有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藏医药古籍文献。对省内历代知名中藏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技术方法等进行系统研究整理,深入总结全省中藏医药发展史上重大学术创新和规律。建设10―15个名老中藏医专家研究室,全面总结名老中藏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技术专长及高尚的医德医风,向全省推广学习并积极使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民间中藏医药传统知识、技术、验方的研究整理工作并推广使用。
(十)加强中藏医药科研工作。加强省藏医药研究院和高原糖尿病肾病温阳通络重点研究室建设工作,以中藏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建立多学科多领域相结合的中藏医药研究队伍,着力加强中藏医药基础理论、临床诊疗技术、疗效评价标准等的深入系统研究和中藏药新药以及中藏医诊疗仪器和设备的研究,重点加强对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以及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藏医药防治和“治未病”预防保健研究。支持藏医药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建设,集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中藏药企业等多方面力量,通过整体布局、资源重组、机制创新,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藏医药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形成辐射整个藏医药产业的资源共享网络,为藏医药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十一)建设中藏医临床研究基地。加强省中医院、省藏医院省级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力争将两所医院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级中藏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加强州(地、市)级中藏医医院的业务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并指导、辐射全州(地、市)中藏医药的发展,至2011年,将各州(地、市)中藏医医院建设成为全省中藏医临床研究基地。
(十二)加强中藏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中藏医药事业的需求,充分发挥中藏医药高等院校的作用,坚持以中藏医药为主体,调整教育结构与规模,强化本科生中藏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开办中藏医药管理、护理、经济等高等教育,加强现有藏医藏药博士点建设,加大藏医药高层人才培养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全省师承教育工作,研究制定我省中藏医药师承教育学历、学位、职称晋升扶持政策和财政补助政策。加大对基层中藏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2009―2010年对县以下医疗机构1000名中藏医药人员进行中藏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开展州县级医疗机构200名中藏医药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培训100名中藏医药制剂人员,提高中藏医医疗机构制剂能力。
(十三)促进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强对高原特有动植物中藏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组织开展全省中藏药资源普查工作,建立全省中藏药资源信息库。结合农业结构调整,设立中藏药资源保护区,建立中藏药繁育基地,加强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和替代品研究,促进中藏药资源恢复和增长。
(十四)加大中藏药新药研发力度。鼓励中藏医药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之间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实施现代中藏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研发中藏药新品种,促进中藏医药产业发展。对传统中藏药进行系统整理,开展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增加药物的使用指征。鼓励中藏医医疗机构研发新制剂,并对新研发的制剂进行注册,广泛用于临床。
(十五)繁荣发展中藏医药文化。将中藏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全省文化发展规划。加强中藏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做好中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大对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藏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良好的传习条件。大力开展中藏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中藏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藏医药文化品牌。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藏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藏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发展中藏医药事业的保障措施
(一)依法开展中藏医药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青海省发展中医藏医蒙医条例》,依法行政,加强对中藏医药机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促进中藏医药事业持续协调发展。
(二)加强对中藏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区要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医疗卫生事业、医药产业发展要求,编制实施当地中藏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对中藏医药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中藏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三)完善中藏医药事业管理体制。各州(地、市)卫生部门要设立中藏医科,做到中藏医药工作有机构管,有专人抓,保证发展中藏医药事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顺利贯彻和落实,为中藏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四)增加对中藏医药事业投入。各地区要将中藏医药事业发展列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对中藏医药事业的专项投入。各级财政要逐步建立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的多渠道的中藏医药事业投入机制。在卫生事业费和卫生项目经费中,提高中藏医药经费的比例。要注重政府投入与吸引社会资金相结合,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调动社会资金融入,促进中藏医药事业发展。
(五)加强中藏医药行业管理。按照中藏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管理中藏医药,推进中藏医药信息化建设。严格中藏医药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假冒中藏医药名义非法行医、发布虚假中藏医药广告以及制售假冒伪劣中藏药行为。
青海省人民政府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