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6-2010世界宜居城市统计
2006-2010世界宜居城市统计
2006年:
1、苏黎世(瑞士)
2、日内瓦(瑞士)
3、温哥华(加拿大)
4、维也纳(奥地利)
5、奥克兰(新西兰)
6、杜塞尔多夫(德国)
7、法兰克福(德国)
8、慕尼黑(德国)
9、悉尼(澳大利亚)
10、伯尔尼(瑞士)
2007年:
1、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
2、挪威斯塔万格
3、澳大利亚悉尼
4、加拿大安大略湖
5、爱尔兰康尼马
6、瑞典斯德哥尔摩
7、瑞士日内瓦
8、日本东京
9、荷兰利瑟镇
10、法国沙慕尼市
2008年:1、温哥华(加拿大)
2、墨尔本(澳大利亚)3、维尔纳(奥地利)4、珀斯澳大利亚)5、多伦多(加拿大)6、赫尔辛基(芬兰)7、阿德雷德(澳大利亚)
8、卡尔加里(加拿大)9、日内瓦(瑞士)
9、悉尼(澳大利亚)
9、苏黎世(瑞士)2009年:
1、维也纳(奥地利)
2、苏黎世(瑞士)
3、日内瓦(瑞士)
4、温哥华(加拿大)
5、奥克兰(新西兰)
6、杜塞尔多夫(德国)
7、慕尼黑(德国)
8、法兰克福(德国)
9、伯尔尼(瑞士)
10、悉尼(澳大利亚)
2010年:
1、慕尼黑(德国)
2、哥本哈根(丹麦)
3、苏黎世(瑞士)
4、东京(日本)
5、赫尔辛基(芬兰)
6、斯德哥尔摩(瑞典)
7、巴黎(法国)
8、维也纳(奥地利)
9、墨尔本(澳大利亚)
10、马德里(西班牙)
入围统计:苏黎世
4、日内瓦
4、维也纳
4、悉尼
4、温哥华
3、慕尼黑
3、奥克兰
2、杜塞尔多夫
2、法兰克福
2、伯尔尼
2、斯德哥尔摩
2、墨尔本
2、日本东京
2、赫尔辛基
2、冰岛雷克雅未克、瑞典斯塔万格、加拿大安大略湖、爱尔兰康尼马、荷兰利瑟镇、澳大利亚珀斯、加拿大多伦多、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加拿大卡尔加里、丹麦哥本哈根、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
两次入围城市的经纬度:苏黎世(东经 8:32北纬47:23)、日内瓦(东经 6:09北纬46:12)、维也纳(东经16:20北纬48:13)、悉尼(东经151:13南纬33:52)、温哥华(西经123:07北纬49:16)、慕尼黑(东经11:34北纬48:08)、奥克兰(东经174:45南纬36:53)、杜塞尔多夫(东经6:47北纬51:20)、法兰克福(东经14:32北纬52:20)、伯尔尼(东经7:26北纬46:57)、斯德哥尔摩(东经18:03北纬59:20)、墨尔本(东经144:58南纬37:49)、日本东京(东经139:46北纬35:42)、赫尔辛基(东经24:58北纬60:10)
第二篇:宜居城市标准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他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2005年,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宜居城市”概念。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
宜居城市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宜居城市应该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
因为城市是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是经济要素的高密度聚集地,是各种非农产业活动的载体。城市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才能为宜居城市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保证。宜居城市应该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
只有在政局稳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各阶层融洽、社区亲和、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居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城市生活,才能将城市视为自己物质的家园和精神的归宿。
宜居城市应该是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
城市的文化丰富厚重有如下含义: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频繁;城市文化氛围浓郁。只有具有文化丰厚度的城市,才能称之为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中心,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环境育人造人的职能,才能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
宜居城市应该是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
生活的舒适便捷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居住舒适,要有配套设施齐备、符合健康要求的住房;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质量良好,供给充足;生态健康,天蓝水碧,住区安静整洁,人均绿地多,生态平衡。
宜居城市应该是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
城市是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景观的优美 怡人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既需要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又要求人文景观如道路、建筑、广场、小品、公园等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人文尺度,体现人文关怀,从而起到陶冶居民心性的功效。宜居城市应该是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
公共安全度是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雨、温疫,防御和处理人为灾害如大**、恐怖袭击、突发公共事件等,确保城市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能力。公共安全度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只有有了安全感,居民才能安居乐业。
第三篇:“世界统计日”由来
“世界统计日”由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在重建和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官方统计对于政府决策、企业投资和发展、学术研究、媒体传播、公众知情和参与等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国家进行决策、管理的重要基础,成为现代社会运行的支柱。为了促进全社会对于官方统计的理解并动员全社会对于官方统计予以配合和支持,一些国家开始设立统计日、统计周或统计月,对官方统计开展集中宣传。到目前,全世界共有约80个国家设立了统计日,每年均开展庆祝活动;另有一些国家举办统计周或统计月,每过若干年集中开展一次庆祝活动,或举办一次性的庆祝活动。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是协调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统计工作最具权威性的组织,积极倡导并支持各国开展统计日活动。1997年,在其第29届会议上,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对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展国家和地区层次的统计日活动表示支持”,并“鼓励其他国家也开展国家统计日的活动”。
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支持下,联合国统计司自2008年起开始推动庆祝世界统计日的工作。2008年9月,联合国统计司请各国以及各区域机构和国际机构就关于在2010年10月20日庆祝世界统计日的提案发表意见。2009年2月,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40届会议期间,联合国统计司报告称,约有75个国家和国际机构表示支持。2010年2月,在其第41届会议上,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审议了联合国秘书长提交的关于世界统计日的报告,决定将2010年10月20日定为世界统计日,并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同各国政府首脑进行沟通,转达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决议,并请各国政府支持开展世界统计日的庆祝活动。
2010年5月,阿曼常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提交关于确定和庆祝世界统计日的决议案,包括中国在内的55个国家作为共同提案国支持该决议草案。2010年6月3日,第64届联合国大会第90次会议通过第A/64/267号决议,将2010年10月20日定为世界统计日。根据联大决议,世界统计日的主题是“庆祝官方统计的众多成就”,要在庆祝活动中体现官方统计的核心价值:“服务、诚信和专业”。
7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致函联合国各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请求各国政府重视统计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要作用,加强各国统计能力,推动此次“世界统计日”庆祝活动取得成功。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官方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简述如下:
第一,官方统计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方法取得了全球性共识。1994年4月,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总结了这些原则,具体内容包括:官方统计应该生产和发布各类用户所需要的公正的统计数据;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统一的标准收集和处理统计数据,并保证数据的质量;应该在发布数据的同时,解释指标的涵义、公布数据的来源和所使用的统计方法;应该在统计工作中尽量减轻调查对象的负担,尽量利用其他政府机构掌握的行政记录;应该在统计立法中规定数据提供方、数据收集方的权利,同时严格保守调查对象的个人私密和商业秘密。
第二,官方统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共同的经济、社会、环境统计的基本框架、指标、方法。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经成为各国开展经济统计的总体框架,《千年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社会统计的重要参照指标体系,世界各国积极参与世界银行协调的《国际比较项目》;世界各国的统计工作大都以共同的或相似的统计分类、统计标准、统计指标为基础,收集和发布统计数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参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或者《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
第三,官方统计的成果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各国政府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开展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决策;企业利用统计数据决定投资方向;学术研究机构利用统计数据开展分析和预测,提出决策建议;媒体和社会大众通过统计数据了解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GDP、CPI、失业率等不仅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成为媒体和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指标。
第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统计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网上直报已经受到各国统计机构的重视,既便利了调查对象,也降低了调查机构的成本。在数据的发布方面,许多国家统计机构以不断完善的数据库和元数据库技术为基础,通过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数据发布网络平台,满足各类用户的一般数据需求和特殊数据需求。
综上所述,世界统计日确有众多成就值得庆祝,然而归结到一点,即官方统计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前所未有的便利深入到社会的各类用户,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官方统计不再是政府部门的专用品,也不再是学者书斋里的神秘密码,而是全社会乃至一般公众认识社会、了解世界、参与管理的一般工具。
中国积极支持世界统计日的庆祝活动。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历届会议上,中国统计代表团均大力支持设立世界统计日的动议;中国是联合国大会第A/64/267号决议案的共同提案国;中国同意联合国的提议,在2010年10月20日世界统计日当天,双方在上海世博园联合国馆共同举办全球性世界统计日庆祝活动。
为庆祝世界统计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展一系列配套活动:为“世界统计日”设立了中国国家主题,即“统计和您在一起”和“走向公开透明的中国统计”,强调中国官方统计为各类用户服务;组织开展了广泛、深入、富有声势的系列宣传活动,编写介绍中国统计工作的文章,制作宣传片,印制宣传海报,安排主流媒体的采访和专访;在9月20日组织了“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邀请用户和媒体访问国家统计局;要求全国各地统计机构举行相应庆祝活动。
第四篇:世界统计日演讲稿精选
我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共和国希望田野上的一株麦穗,点缀了祖国丰收年景里的一抹金黄;是共和国壮丽山河的测距仪,丈量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寸变迁;是共和国时间齿轮上的一个刻度,印证了祖国六十年光辉历程中的每一个光芒。我们,用数字抒写人生,用严谨捍卫忠诚,用一生奉献统计,报效祖国。
我们中,有满头银发的老者,经历过创业的艰难,走过困苦的岁月,用一生浇灌了新中国统计事业的坚实根基;我们中,有干练坚毅的中年人,见证了经济体制转型下的百业振兴,亲历了中国统计发展、创新、走向世界的每一步,用坚实的脊梁抗起统计事业的辉煌今天;我们中,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成长于新世纪,拥有新思想,用年轻不服输的干劲创造统计事业更美好的明天。
六十年风雨兼程,统计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历经坎坷的路上,我们与祖国一起走过。无论是九八抗洪抢险,还是零八抗震救灾,夜晚堤坝上手执明灯巡逻的值夜人,震区废墟上手扒人抬的救助者,有我们统计人;献血车旁等待献血的排队人群里,邮局窗口等待往灾区汇款的人群中,有我们统计人。洪水刚刚退去,余震还在发生,统计人的身影就出现在灾区第一线,统计调查受灾情况,《汶川大地震后社会思想动态调查》,统计人用自己的铮铮铁骨构筑中国的钢铁长城。
六十载阔步前进,统计人与祖国同发展共奋进,收获春华秋实的日子里,我们与祖国一起走过。无论是2008北京奥运会,还是2010上海世博会,我们既是观看者,同时又是参与者。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沿途摇旗呐喊的人群中有当地统计人的身影,10余万奥运志愿者中有北京统计人的身影。上海世博会前期准备工作中,《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内参加者意向调查》在全国52个城市同时展开,统计人用自己的默默努力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
六十年,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六十年,一首激昂壮丽的宏伟史诗;六十年的历史长河,我们经历了风雨,也沐浴了暖阳;六十年的沧桑岁月,我们燃烧了激情,也实现了梦想。六十个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统计事业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一代代统计人,用责任和忠诚在中华大地上谱写辉煌。在继往开来的日子里,我们必定不忘历史使命,肩并肩与祖国一起前行。
滴水光辉太阳
——献给共和国和共和国的统计人
有人说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我想说
统计的历史反映了共和国的辉煌历史
60年里
统计走的是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道路
从算盘时代到计算机时代
从砖混结构余震就摇摇欲坠的老式办公楼
到巍然屹立我自岿然不动的现代办公大楼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mps核算体系到sna为基础的核算体系
60年里
统计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统计与共和国一起走过
建国的百废待兴
文革的万马齐喑
改革的千红万紫
60年里统计就象共和国分娩的婴儿
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
从含苞欲放的花蕾
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从单一的统计报表
到社会经济方方面面
判断风速和航向的坐标
统计的地位一跃千里
似羽翼未丰的雏鸟
成长为搏击长空九万里的大鹏
统计你迎难而上
统计你无愧共和国的历史
雪后方知翠柏贞
60年里
统计与共和国
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60年里
统计与共和国
不离不弃 相依为命
60年里
统计与共和国
同呼吸共命运
60年里
统计与共和国
结下了钻石般的感情
60年里
统计就像一颗煤
为共和国奉献了最后一丝光和热
统计就像一片绿叶
为共和国求真务实的参天大树
添缀一抹绿意
60年里
统计就像一矩蜡烛
为共和国灿烂的经济
燃尽自己的身躯
照亮共和国最混沌困难的经济年代
60年里
多少统计人春蚕蜡矩般的生命
似一枚螺丝钉
融入了共和国的大厦
虽无声无息
却谱写了统计人无私的奉献之歌
伴随着新中国六十华诞,我和新中国共同度过了四十四个春秋,我们调查人也迎来了建队二十五周年。1984年7月,我满怀激情,带着希望,走出校门,被分配到基层供销社做统计工作。之后,我被调入新成立的XX县农村抽样调查队(简称农调队)。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使我对调查事业倍加热爱,我没有选错我的职业。记得刚进入农调队时,我和老统计局局长共同挤在一间阴暗潮湿的房子里办公、住宿。尔后,又搬迁到三间大一点的办公室里,寝办合一。下乡就是坐公共汽车到达乡镇所在地后,再找熟人借辆自行车。有的调查点远,需要的时间长,借别人的车子不方便,就自己骑自行车去,晚上住乡镇政府招待所,次日再接着下乡调查。面对这种局面,我曾经犹豫过,也彷徨过。心想,我怎么那么傻呢?以前,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外号年轻干部,能一呼百应,自己清福不享,来到这可怕的地方,干起无权无钱的调查工作。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可如今我们每个人都有固定的注室,办公室也是宽敞明亮,窗明几净,十分漂亮。我们不但拥有了现代交通工具,而且基本上是办公自动化。过去是每一季度去省队报一次手工表,去一趟得一两天,现在是坐办公室鼠标一点,就可以到总队、国家。多少次,我们冒着雨雪,踏着泥泞到农户家访贫问苦,关注民生,反映社情民意,老百姓说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单位,下着雪还在一户户摸底搞调查;又有多少回,我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写出大量有数据,有情况,有建议的调查报告,受到了各级领导的批示,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认可。
我自豪,是调查人。我从基层供销社的文书统计,到县调查队搞社会经济调查;从过去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到现在变得日渐成熟;从当时的风华正茂到如今的夕阳西下层林尽染;从一个见人矮三分的二级机构到名正言顺的政府一级机构;从一棵无名小草到暂露头脚;每一个脚印无不留下艰辛的足迹。是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写下了人生美丽的篇章,铸就了扶沟调查队的辉煌:“全省基础工作过硬单位”、“全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9月国家统计局颁发),哪个不浸透着我们辛勤劳动的汗水。
我骄傲,我是调查人。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在总队党组和市、县队的正确领导下,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土气,为调查事业的美好明天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第五篇:世界火灾统计 2
世界火灾统计
火灾统计的主要部分
全球火灾统计的来源:世界火灾统计中心(WFSC)和消防统计中心(CFS)WFSC:成立于1981年,属联合国,WFSC分析火灾损失比如火灾造成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损失,灭火的所有种类以及消防防灾减灾费用,每年一次报告。CFS:CTIF(国际消防技术委员会)于1995成立的(CTIF成立于1900年),CFS研究世界消防经验以及世界消防的各个方面,每年一次报告。
概括与总结:
1:这次报告的最新版本是首次消防经验的研究,这次研究大约覆盖80个国家,代表全球3/4人口,90个最大城市。消防经验最初是在21世纪初出现的,用于分析消防活动和这些活动所表现的参数。2:21世纪初,全球的人口数量是6.300.000.000 inh.,每年报道有7.000.000-8.000.000的火灾,其中包括70.000-80.000的火灾死亡人数以及500.000-800.000的火灾受伤人数。
美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英国和中国的火灾死亡人数的动力学分析
俄罗斯的火灾死亡人数的动力学分析
3:现在,全球大约有2.500.000的职业消防员和20.000.000的志愿者消防员。他们使用大约350.000消防站,500.000引擎以及50.000梯子。每年大约有500消防员去世,有250.000消防员受伤。
4:在发达国家,每年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用于防火的费用占总的GNP的1%,这两个部分中,防火这部分的费用要高于火灾损失的2倍多。
消防成本经济统计评估
5:通常,建筑火灾和交通火灾几乎占所有火灾的一半。然而,交通火灾和室外火的所有报告在各个国家之间变化特别大。建筑火灾和交通火灾占所有致命火灾的95%。
世界各国由于各种起火原因造成死亡的大体分布图
世界各国起火原因的大体分布图
6:在许多国家有许多原因的故意火灾包括纵火。具有代表性的,这些火灾占已报道的火灾和涉及到生命和财产损失火灾的15-25%。7:少数国际消防组织提供医疗救助比如紧急服务队(德国,美国,芬兰)。
世界各国消防警情的基本结构
8:在许多国家,在已报道火灾中大约10%的火灾是在消防队到之前就可以灭了的,大约60%-70%的是通过灭火器或简易方法或喷雾水枪灭了的。少于3%的是需要超过3只或者3只以上的喷雾水枪才能灭掉的。
世界各国消防灭火方式的大体分布图
9:尽管笔者相信这些可行性的火灾数据为全球的火灾评估提供了帮助,但是这些报道清楚表明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没来得及报道的、漏报以及不同条件不同标准下的报道。
10: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发展出一个共同的标准来报道消防经验以及消防活动,适合每一个国家,为了更快的提高,更细致的,更准确的,更完整的世界火灾统计。
问卷调查表的数据记录表
世界火灾形势重建和预测
F-公司纵火数目;CF-公司破产数目。
联邦州麻布公司纵火与公司破产间的关系(德国1964-1989)。
各大洲的起火原因
R1-每个人遇到火灾的风险评估;R2-火灾中造成人员死亡的风险评估;R3-火灾间接死亡的风险评估。
为什么我们需要火灾风险统计
火灾对象的火灾分布(F,%)和火灾死亡人数(D,%)。
A-住所;B-其他建筑;C-运输系统;D-火灾死亡人数;E-深林;F-火灾;G-其他。
为什么我们需要火灾风险统计?全球13个国家火灾原因
A-自然的;B-技术的;C-科学的;D-其他;Ø-平均。
俄罗斯火灾风险
R1-1.000居民火灾;R1B-1.000居民住宅火灾;R2-100起火灾中死亡人数;R2B-100起居民住宅火灾中死亡人数;R3-100.000居民火灾死亡人
数;R3B-100.000居民住宅火灾死亡人数;R4-住宅中直接火灾损害。
美国火灾风险
R1-1.000居民火灾;R1B-1.000居民住宅火灾;R2-100起火灾中死亡人数;R2B-100起居民住宅火灾中死亡人数;R3-100.000居民火灾死亡人
数;R3B-100.000居民住宅火灾死亡人数;R4-住宅中直接火灾损害。
风险R1“1.000居民火灾” 苏维埃/俄罗斯、美国和德国1996-2002
风险R2“每100场火灾中火灾死亡人数” 苏维埃/俄罗斯、美国和德国1996-2002
风险R3“每100.000居民中发生火灾死亡人数”
苏维埃/俄罗斯、美国和德国1996-2002
风险R1“1.000居民火灾” 多特蒙德、伦敦和莫斯科1965-2000
风险R1“1.000居民火灾” 柏林(德国)1900-1999
城市的火灾风险的发展
R1-每个人遇到火灾的风险评估;R2-火灾中造成人员死亡的风险评估;R3-火灾间接死亡的风险评估。
俄罗斯火灾形势重建和预测
R1-每个人遇到火灾的风险评估;R2-火灾中造成人员死亡的风险评估;R3-火灾间接死亡的风险评估。
世界火灾形势重建和预测
世界火灾形势重建和预测
F-火灾数量;D-火灾死亡人数;Y-年。
世界火灾形势重建和预测
R1-每10.000人火灾;R2-每1.000.000人火灾死亡人数;Y-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