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北亚开发区人才调研
大力培养外经贸人才队伍
提升东北亚经贸合作的规模与水平
2010年4月14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做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的战略部署,抢抓拓展东北亚市场发展机遇。为此,我们开展了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大庆人才发展情况调研,这为进一步拉动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基本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市外贸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步伐逐步加快。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市初步建立起了面向东北亚国家以及其他重要贸易伙伴国家的具有较高素质、较大规模的外贸人才队伍。
(一)对东北亚国家贸易概况。2009年全市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1.03亿美元,同比增长34.58%。其中,对东北亚地区进出口达到
5.77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52.3%。由此可见,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对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对东北亚外贸人才结构。据统计,到2009年末,1
全市外贸人才总量为3.1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占1.4万。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0.2万人、中级职称的0.8万人,初级职称的0.4万人。在全市外贸专业人员中,对俄、日、蒙、韩、朝等国家的人才约为0.8万人,占外贸人才总量的25.8%。这一比重与省委、省政府大力开发东北亚市场的战略部署还有很大差距。
(三)外贸人才结构的需求预测。近年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冲击,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外经贸企业扩大进出口,因此,直接导致外贸人才需求的上涨,对外贸人才的需求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发展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来看,亟需培育以下六类人才。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外贸经理、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报检员等。
二、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近几年来,我市外贸人才流失现象比较突出,主要流向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虽然我市出台了一系列稳定人才、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但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人才流失问题将愈加突出。
一是环境和条件限制。目前,我市现有涉外人才,不再单纯讲待遇,而是注重能够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受到体制、机制、地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市国际贸易环境还不够完备,尤其对东北亚贸
易而言,人才相对匮乏,如日语、韩语翻译短缺。
二是缺少复合型外贸人才。如熟悉世贸规则、了解国际惯例、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国际化经营人才、国际商务谈判人才、电子商务人才、法律人才和外语人才的缺乏,影响了我市外向型经济的跨越发展,从而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
三是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我市涉外人才和劳动力配臵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实现人才优化配臵仍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因此,提高我市外贸人才配臵的市场化程度,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臵人才资源,不仅是我们遵循WTO原则和顺应国际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的迫切需要,是保持我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三、推进措施
第一,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围绕全市外经贸“十二五”规划,进一步谋划和明确东北亚外贸人才定位。深入研究和强力推进东北亚外贸人才发展方略,制定东北亚外贸人才建设规划,明确人才市场发展的目标和步骤,根据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大商务部批准我市设立的“国家外派劳务培训中心”等涉外人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东北亚外贸人才的快速发展。根据产业布局和特点,“十二五”期间,对全市所辖四个县五个区相应设立外贸培训机构。
第二,加大人才市场建设的创新力度。一是鼓励涉外人
才服务机构拓展市场服务领域,如探索开展流动人才国内和国际培训、外派劳务等业务。立足大庆,面向世界,突出东北亚,逐步开展全方位的人才服务,以增强其竞争力;二是探索扩大人才市场建设渠道,倡导涉外人才服务机构跨区域间的强强联合, 整合资源,实现共享,如与我省边境口岸城市开展多种多样的人才交流与合作等。此外,尽快熟悉和借鉴外国猎头或人才咨询公司的运作方式、管理经验,提高我市涉外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三是加强高校学生实习实训。依托石油学院、八一农大、大庆师院等高校,对具备培养涉外管理人才的院、系认定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大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四是密切地企合作,推进东北亚开发区人才建设。发挥油田公司、石化公司、炼化公司等中直企业人才密集的优势,通过海外工程承包等方式,带动地方企业开展国际经贸业务,进而壮大我市涉外人才的实战能力,扩大直接对外经济贸易规模。
第三,促进东北亚人才市场机制建设。一是构建东北亚人才市场供求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和调控,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涉外人才市场导向机制,使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抓好信息建设,充分发挥涉外人才供求信息在市场调节中的作用,为政府决策、企业用人和个人择业以及涉外人才培养上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反馈和指导。
第四,提高涉外人才信息化服务水平。一是开展“东北
亚人才市场信息网”建设,增强实用性,提高覆盖面。利用2至3年时间,逐步辟建多国语言种类的网页,争取实现与中、俄、日、蒙、韩等商务部门实现网络连接,搭建综合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二是建立涉外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及时、准确地反映涉外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变化情况,引导涉外人才合理流动,调节涉外人才的流量和流向,为东北亚经济贸易区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第五,加大东北亚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在年度外贸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专项经费,用于涉外人才培训工作;二是对与我市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参照我省外贸资金使用的奖励机制办法,每年给予拓展东北亚的贡献较大、影响力比较突出的企业法人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一次性引导性奖励金。三是推进“人才强商”工程,积极参与国家商务部开展的涉外人员培训、援外以及选派研修生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涉外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大力进军东北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我市构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优势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苗春水
单位:大庆市商务局
第二篇:开发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开发区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协助入园企业做好人才工作,**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对开发区人才队伍现状、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思路进行了认真调研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开发区管委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开发试验区于2006年7月设立。2010年12月,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控制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近几年经济开发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升级不断加快,适应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人才得到重用,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开发区管委会现有在编人员37人,聘用13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有(硕士以上学历以上人才)2人,大学本科学历的有21人,高级工程师2名,中级工程师2人。
(二)开发区内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截止2013年底,在开发试验区注册工业企业26家,用工总数达到3800人。其中硕士生20人,本科生540人,高职高专1080人,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2100余人。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管委会内部主要做法:
1、做好管委会职工的培训工作。开发区管委会党委每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督促职工学习先进理念和观念,学习规划建设园区、招商引资的理论、理念、知识、方式;
2、为管委会柔性引入专业人才。通过聘请、兼职、借用等方式,柔性引优秀专业人才,为我经济开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优质服务;
3、注重管委会内人才的使用。近几年,开发区党委对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人才委以重任、大胆提拔、优先发展入党,并广泛宣传“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高人才的地位和声望。
(二)园区内企业主要做法:
1、与区内有关部门沟通,为企业招聘合格员工。主动与区人才服务中心、区就业局、镇政府、等部门联系沟通帮助企业发布招聘人员信息,协调就业局安排就业登记人员,有针对性的为有用工需求多家企业招录操作工、技师等人员;
2、认真组织企业参加人才招聘会。积极组织入园企业参加区就业局组织的各期招聘会;组织入园企业参加**人才交流中心召开的春、秋季招聘会,效果良好;
3、主动为企业和院校牵线搭桥,通过校企对接进行招录或培训员工。如与**学院联系,促成了该校与**有限公司的合作,开办了两个定向班。再如与**大学联系,签订了“**大学人才服务基地”协议书,促进了毕业生的供给与需求业务开展。另外开发试验区管委会主动邀请**技工学校与开发区内企业对接,就人员供需和培训达成了共识;
4、主动与本市外旗县沟通,协助有需求的企业招聘专业型人才。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拓宽了企业招工途径,招收了部
分员工,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的压力;
5、召开关于入园企业劳动用工工作的座谈会,引入30名储备人才,分配到适合的7个不同企业,建立档案保管制度,维护储备生档案材料的完整,并向企业发放了2013年7至12月人才储备就业见习期毕业生工资补贴共计126000元。
6、改善区域内就业环境,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联系协调住建局、教育局、公安局,帮助企业职工买房、租房、办理户口迁移和子女转学入学手续等。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改善工资福利待遇、优化劳动关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手段不断提升人才竞争力;
7、协助入园企业做好员工培训工作。根据企业需求,积极帮助其联系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员。
三、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层次人才短缺。从调查的行业汇总情况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比例不高,适应建设开发区的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高层次人才比例较小,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二)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低。目前经济开发区体制不尽完善、经济条件较差、人才吸引力低,难以支撑产业快速发展和开发区经济建设需要。
(三)综合环境不理想。虽然经济开发区发展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教育设施、文化生活设施、信息交流渠道等方面还有待改善提高。目前,开发区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自身政治、经济、以及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追求高雅精神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同时,工资偏
低,消费偏高,物价尤其是房价不断攀高,而工资水平却没有同比例跟上,使得人才在我开发区的生存成本大幅度增加。
四、加快经济开发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研究和完善管委会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加强管委会工作人员管理,规范档案管理。按照区人事局要求,做好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调整,职称评定等工作。按照“凡进必考”的原则,做好管委会工作部门工作人员招聘工作。深化单位内部考核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岗位责任制。在实施绩效工资以后,内部收入分配方案要着眼有效保证任务目标的实现和有利于吸纳和稳定人才。敢于大胆启用年轻人才,委派他们在关键岗位承担责任,激发他们潜能,形成良好的用人风气。
(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着力帮助企业吸纳高层次人才。主要措施有:一是对企业需要的有文凭的新毕业生,采取带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同志到相关大学校园直接招聘或组织企业参加其它形式人才招聘会等方法直接录取。二是对企业急需的专业人员,采取帮助发布广告、联系熟人介绍等形式招聘。三是继续搭建高校与入园企业对接的桥梁,促进有关高校为企业供给人才定向培养人才。四是继续协助入园企业做好员工培训工作,根据企业需求,帮助其联系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员。五是改善园区受聘环境。主要解决企业职工买房、职工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困难。
五、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需求
(一)企业引进的全国性知名同行一流人才(如**生物的热电项目经理、淀粉项目经理)需要政府帮助解决子女上学问题、在**购房享受优惠政策问题以及制定“特殊人才津贴”等问题,以稳定人才、留驻人才。
(二)对于到企业工作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政府能否给予一定津贴,期限为1-2年,增加他们的稳定性。
**开发试验区管委会
**开发试验区管委会
推荐单位名单
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润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九联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篇:开发区调研(本站推荐)
领导到开发区调研
近日,调研组就开发区城建及旅游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首先到详细了解了镇区的规划建设情况,听取了精品农业国际合作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介绍及配合镇区建设的具体规划。
开发区领导就开发区基本情况、2014年城建及旅游工作安排向调研组进行了汇报,在听取汇报后,调研组指出,目前要加大小城镇建设,充分提升软实力。管委会还应该加大开发区的旅游业发展,需要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具体规划方案,盟直各部门要全力配合和服务开发区的发展。
第四篇:青岛开发区区外人才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外人才引进办理程序
一、办理依据
《人事部关于印发〈干部调配工作规定〉的通知》、《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关于贯彻执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的通知》
二、人才引进的范围
1、按照国家人事部《干部调配工作规定》要求,我区企事业单位拟引进的国内在职人员,具有国家干部身份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成年未婚子女可在工作所在地落户:
(1)年龄50周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
(2)在开发区内有接收单位,年龄40周岁以下,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3)男年龄50周岁、女年龄45周岁以下,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聘用期或签订劳动合同3年以上并已履行满一年,由该用人单位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满一年以上的。
(4)年龄40周岁以下,在开发区有接收单位,大专学历且在现单位聘用期满三年的。
2、注意事项:
(1)以上落户条件中规定具有本科或大专学历系指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专科毕业;中专系指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2)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调入后需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3)调动后不会造成人为的夫妻两地分居。
三、申请材料
1、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
1才流动登记表》(表格可以从青岛开发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网站——政策一栏打印,如实填写,经单位法人或人事主管签名、签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2、未婚者由单位出具未婚证明,已婚的需提供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配偶的户籍证明原件;
3、符合第二款第1条第(1)(2)项的,企业单位提供近期的《招用人员登记表》原件及复印件,如后期和单位续签合同还需提供续签《劳动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
4、符合第二款第1条第(3)(4)项的,企业单位提供被调人的《招用人员登记表》、连续三年的《劳动合同》、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以上所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专科学历需提供连续三年的接续卡,由开发区社保中心开具);
5、被调人的毕业证、学位证和职称证的原件和复印件,被调人员缴纳保险的社保编号。
6、开发区人才中心需被调人员提供的其它相关材料。(保险至少缴纳3个月)
注:以上所有材料的复印件需加盖接收单位的公章,申请异地调动材料可由单位负责人事的同志向开发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2号窗口提报。
四、办理程序
1、提报材料3个工作日审批通过后,提报人持被调人的身份证原件到开发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开具干部商调函(有效期1个月);
2、持商调函到档案所在地人事局(人才中心)将档案以机要的形式转至青岛开发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3、开发区人才中心自收到档案1个工作日审档合格后,被调人员还需提
供以下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被调人的毕业证、学位证、户籍证明、职称证、结婚证、女性和随迁子女的调动人员还需出具户口所在地计生部门开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和随迁人员的户籍证明;
4、持以上材料到开发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2号窗口开具调令(有效期1个月)和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
5、持以上3、4步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到青岛开发区户政处开具户口准迁入证明;
6、被调人持户口准迁证到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青岛市五市七区除外),持青岛开发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调令到档案调出地的人事部门开具调出干部介绍信;
7、持户口迁移证和调出地开具的调出干部介绍信到青岛开发区人才中心开具干部介绍信和准保户口证明信,后到派出所落户,回单位报到。
五、友情提示
1、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交流部(rencai.qda.gov.cn)电话:0532-86887882传真:0532-86896216详细地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江支路58号(1、15、25路车到中国人寿保险站下车,数码港南100米)
2、青岛开发区公安局户政处地址:管委大楼东,乘1路车到区政府站下,110指挥中心西侧门综合服务大厅。电话:66581136、665811373、青岛开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官厅农贸市场南面)电话:86882209
第五篇:开发区调研报告
2月18-20日,省发展改革委沈卫国主任率委国民经济综合、产业协调、高技术产业和地区经济等处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赴宣城市调研开发区工作。调研组在宣城市召开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座谈会,实地考察了宣城经济开发区、宣州经济开发区、广德经济开发区、广德新杭经济开发区、郎溪经济开发区、郎溪十字经济开发区和宣城市的市政建设。现将有关情
况报告如下。
一、宣城市开发园区基本情况
宣城市现有省级经济开发区13个(含筹建),其中:国家核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4个,分别为宣城经济开发区、宣州经济开发区、宁国经济开发区和广德经济开发区,核准面积14.22平方公里;省政府批准筹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9个,分别为郎溪经济开发区、泾县经济开发区、绩溪生态工业园区、旌德经济开发区、宣州狸桥经济开发区、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区、郎溪十字经济开发区、广德新杭经济开发区、泾县云岭经济开发区,9个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批准规划面积69.96平方公里。
近年来,宣城市抢抓机遇、先行先试,以打造开发区载体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把区位转化为优势,把后发彰显为先行,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显著成效,开发园区建设各具特色,如火如荼,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市13个省级开发区(含筹建)实现工业增加值125.66亿元,占全市43.5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74.98亿元,占全市37.65%;完成财政收入30.76亿元,占全市36.3%。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在实地参观和座谈中,宣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发展,不断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方法、好做法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具体可以概括为“六新”:
1.出台承接产业转移新政策。
在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基础上,宣城市制定了含金量较高、操作性较强的《关于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40条。其中:市本级产业投资专项基金2亿元已基本到位,运作方案正在拟定;企业运营应急互助资金3000万元也已基本到位。市财政从起连续6年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市开发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飞地经济”发展的意见》,积极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广德县还出台了《广德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二十条》、《广德县加快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广德县pcb产业园发展扶持政策》。郎溪县用足用活省示范区建设“40条”政策,充分运用先行先试权,结合该县实际,分产业、分行业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强化政策引导和产业导向。
2.突出集群补链招商新方法。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宣城市注重“产业链招商,集群式承接”,多措并举促进产业集聚。一是补链配套招商。在全面分析本地主导产业上下游及其关键环节的基础上,编制产业需求目录,开展针对性招商,促进产业集聚。二是委托合作招商。通过委托商会、工商联、龙头企业等,采取定向招商、驻点招商等形式,利用客商的人脉资源等承接产业集群。三是园区合作共建。先后建立了宣城玉环机电产业园、郎溪经都产业园等合作共建园区,整体承接对方产业集群。四是设立专项资金。市国投公司、希达公司(国有独资)各出资1-2亿元,专门用于宣城开发区重大产业项目的跟进投资。郎溪县按照“四个招商、三个紧盯、五个不招”的总体思路,把整体对接、集群承接作为重点用力方向,主攻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大力度开展集群式招商,注重产业链招商,推动和实现“平行转移”和“反梯度转移”,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新引进项目678个,实际到位内资115亿元,增长114%。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2个。落户十字经济开发区、总投资273亿元的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一期已动工建设。
3.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载体。
以“园区建设推进年”活动为抓手,全力主攻园区建设,提高园区配套承载能力。,省政府批准宣城市筹建了5家省级经济开发区。根据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该市把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布局和提升产业层次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要任务,全力推进区域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的编制。宣城市高起点规划了总面积63平方公里(起步区近15平方公里)的《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规划》,现已上报省政府待批。目前,宣城市承接平台建设速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见效快。开发区内道路框架全面拉开,路网基本形成,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区内功能配套齐全,居住、购物、宾馆均以较高标准定位建设。供水、供电、天然气、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进展快,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建设步伐加快。
4.产业集聚效应显现新雏形。
通过设立产业投资专项资金,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