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电影《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22:0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思故我在——电影《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思故我在——电影《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第一篇:我思故我在——电影《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我思故我在——《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向来最厌恶将一部电影分成几段,总觉得会破坏电影的连续性。无奈,出于种种原因,这部《苏菲的世界》却是分成3次,才最终看完。作为改编自名著的电影,《苏菲的世界》算不上优秀,整体制作比较粗糙,多数哲学人物以其经典台词出现,对于许多哲学问题并未做深入探讨,而是浅尝辄止……不过,有一点却令我很感动。记得原著中苏菲和艾伯特来到席德的世界,他们如同透明人一般不被人发现、不能与人交谈、不能移动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故事里戛然而止。而在电影中,苏菲和艾伯特回到了书中的世界,他们见到了原来的朋友,在哲学历史中出现的各种人物纷纷向他们打招呼,就好像是戏剧落下帷幕,演员们回到后台狂欢庆祝时的场景。我思故我在,正因为他们是思想,苏菲和艾伯特就可以永远存在于这个少校眼中的虚拟世界,不会消失。

最近正在读霍金的《时间简史》,里面有谈到虚时间,在虚时间的宇宙里不存在奇点,这恰恰符合了霍金的设想。他在书中写道,“上述这些也许暗示所谓的虚时间是真正的实时间,而我们叫做实时间的东西恰恰是子虚乌有的空想的产物。”这里的实时间构成的宇宙就好像是苏菲和艾伯特的世界,对于他们自己是如此真实,但却是少校创造的虚拟世界。可是,就算虚时间是真实的,它也不能够否认我们“创造”的实时间,利用实时间我们得以正常的生活,并创造了这么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对于我们来说,是存在的。《苏菲的世界》里曾谈到,只有被人意识到的东西才存在。当苏菲戴上红色眼镜的时候,她眼中的世界就成为了红色,她无法认识到真实的世界。人们或许本不能够完全正确地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而只是认识我们“眼中”的世界。也就是说,一个人认识到的一切构成了他的世界。这个认识,便是思考的过程,人们利用人体感官和各种工具认识世界(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构成自己的世界观。人因为思考而存在,倘若人不思考,便如行尸走肉,没有灵魂,世界于他为无物。

快节奏的生活常常会让人们无暇思考,甚至人生意义这样的话题会被人嗤之以鼻,说什么与其在这儿想这些没用,还不如多接几份单子、多写几篇策划,赚钱来得实在。殊不知,不懂得思考的人才是真正的浪费生命,钱不能伴你终生,而思想却无时不刻不充实着你的生活,一个正确完整的世界观会指引你人生的方向,不会整日空虚。所以,请不要忘记思考,无论每天多么忙碌,请留出一点时间——思考。

第二篇:《苏菲的世界》电影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电影观后感

由于形势政策教育的关系,我有幸看了《苏菲的世界》这部发人深省的电影,在此分享下我对《苏菲的世界》的浅层解读。

哲学,难懂的词汇,但是导演却把它拍的充满悬疑,奇妙,有趣。

《苏菲的世界》是一个叫克纳格少校写的一篇关于哲学的小说,是作为他女儿希尔德.马勒.纳克15岁的生日礼物。镜头转到苏菲和她闺中密友左瑞的聊天,是关于人与动植物本质区别和对外太空有什么的遐想的谈话。苏菲是一个对许多东西都充满好奇并且爱思考的一个女孩子,起初看影片的时候会认为所有一切好似科幻片是苏菲的想象,只是这种想象太过真实因此连苏菲自己也陷入这种不可思议的想象之中。但是这不是想象,却是少校笔下奇异的画面,有许多场景是引人深思的,越看到后面,谜团逐个解开!

带着和15岁的苏菲一样的疑问,我认真的观看了经典的哲学电影《苏菲的世界》。你是谁?相信大家的不二回答都会像苏菲的妈妈那样:“你是苏菲,我是XX,苏菲的妈妈„„”但大家是否想过,苏菲这个名字,她可以叫,你可以叫,我们大家都可以,这仅是大家的一个代号。现在请认真的回答我,不要用名字来敷衍,你是谁?相信大家不再认为这是个简单的问题了吧!

那么大家再来思考,世界从何而来?从大爆炸到宇宙形成再到太阳再到地球最后到人类形成,又有谁看见这世界如何出现形成?我不知该怎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这些看似寻常的问题,一直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没有办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断定这么浩瀚这么伟大的世界。

在这部电影中,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的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怪异、更离奇。

Part one:苏菲的家。苏菲收到哲学家诺克斯莫名的来信,第一封:你是谁?第二封:世界从哪里来?第三封: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这些奇怪的问题引起苏菲的思考。

Part two:教室。苏菲没有写作文,但是一直强调句法的杰克伯逊老师却说苏菲写了一篇对世界来源的神话故事,苏菲每念一句画面就随着出现雷电狂风。会是苏菲在梦游状态写的作文吗?不是,是少校安排的情节。第二次与老师的谈话时苏菲在思考中世纪的托马斯奎尔德.海德格——伟大的音乐家,把人的神性融入宗教音乐。老师感到这小女孩知道许多历史,对她刮目。第三次谈话是关于女性自由的问题,苏菲知道的史实比老师知道的还多,老师感到他的权威地位受到威胁和挑衅,非常不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尽管你对任何人多么友好,只要你的地位、权威受到威胁,那又另当别论了。

Partthree:哲学家诺克斯给苏菲寄来了一个影碟,苏菲半夜偷偷看碟,却是随着诺克斯到雅典游了一番,苏格拉底在雅典人民大会堂上为自己辩护(他强调爱思考的人比别人聪明),人们害怕苏的思想太过前卫而毒害了年青一代,最后判他死刑。尽管苏那从容优雅的谈吐,人们依然不能理解他,一种不被世人理解的共鸣油然而生。在监狱里明明可以逃跑,但苏选择了为哲学而死,他说他做错了,但我不明白他错哪了。柏拉图将继承苏的思想,他著名的影子理论——洞穴之微笑:事物的本质是永恒的想法。比如洞穴人在墙上看到影子却从来不问是什么创造出影子,他们只满足与虚伪的影子(这句话不明白)。他们不敢发现真理,逃避真理。我认为真理就在我们身边,但是一般的人不轻易看见本质,只有那些爱思考的人能发现真理,真理就像藏在洞穴中对着我们微笑但我们不知道。Part four:诺克斯让苏菲去看艺术,艺术家和哲学家是兄弟,两者都认为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形态,艺术家在普通的大理石中雕刻挖掘大理石的本质,艺术家把他对生活或对哲学的理解化成有形的形态,使雕塑栩栩如生。两者都是追求虚无的东西。本质之所以为本质,就是它能以不同形式表现,就如哲学家诺克斯,在影片中一下是雕塑家,一下是送信的狗,虽然这也是少校的“杰作”但这承认了这一点。而苏菲参悟到,人与动物也是事物的不同形态表现,但人与动物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思想。

Part five:苏菲来到树林里的小木屋——那是诺克斯的所在地,同时也是连接少校写的小说与现实的连接地。屋瓦有一只“咩”叫的羊,我认为是宗教(羔羊是耶稣的象征)与哲学的联系的象征体,也与苏菲在作文里写道:“三只山羊拉着车从天而降,于是雷电就产生了„”有关。还有那个小红帽男孩,总是躲在密林里瞪着大眼睛望着苏菲,那纯洁的眼神,是象征着真理吗?因为真理总是藏起来的啊„后来才知这也是少校笔下的人物之一„„(汗!)苏菲在木屋里发现了希尔德(这个长得和她一模一样的女孩)的照片和十字架。苏菲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对着镜子问:“你是谁?”苏菲看到镜子里的另一个自己,用手伸过去发现竟然可以穿进镜子里面„„

(回到家后苏菲哭了,探寻真理的过程可能会让人走火入魔,苏菲为什么会哭泣?)

Part six:愤世嫉俗者。苏菲和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人家看的是凄美爱情片,但苏菲看到的却是:两个愤世嫉俗的枪手,像等待戈多那两个人一样滑稽,A朝着B的车开枪,B吵着说为什么要朝他的车开枪,A骂B是辆愚蠢的车子,B说我不是车子。场面滑稽搞笑,愤世嫉俗的人对什么都不满意,但对阳光感到满意。这是什么意思?因为阳光是实实在在感到温暖的存在吗?愤世嫉俗者什么都不需要,逍遥而自在,他们是在追求事物的本来面目吗?无为思想?

Part seven:中世纪教堂。诺克斯带苏菲来到中世纪,谈到宗教里伟大的音乐家——海德格,这个和上帝谈过话的被上帝悦纳的女子,把她对神性的理解融入宗教音乐中。中世纪流行黑死病,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对苏菲说:“你总有一天会死,让我来吻你!”苏菲感受到人无法改变一些命定的现实。

Parteight:文艺复兴时代——中世纪历史发展进程的争论时代。苏菲看到莎士比亚再排练《哈姆莱特》,看到哥白尼在思考地是方的还是圆的?达芬奇在画充满迷惑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看到莎士比亚的对手米开朗琪罗在雕刻苏菲的画像(我认为那是表示哲学家代表本质,表现本质的形态诸多),看到约翰尼斯古腾堡在研究印刷„„文艺复兴就像15岁生日,许多新思想的涌现对教会产生冲击„看到历史转轮一幕幕上演,苏菲想自己是不是真正真实的存在的,存在这个问题让她困扰,“你认为我们存在吗?如果我们真的不存在,只是历史的过客,那怎么办?”直到苏菲的母亲说一句拉丁语:“我思故我在!”

诺克斯与苏菲的谈话发现他们居然是少校的笔下的人物!真不可思议!自己活了15岁,居然是不存在的。“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不存在,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

继续回到小木屋,苏菲看见油画上的男人—迪卡尔从画中走出来了,并说灵魂与身体的联系。灵魂这个有思想的虚无的东西是怎么附在身体上?这也说明了如果有思想,那么我就存在,灵魂与身体是不会独自运作的。

也就是说,苏菲和诺克斯虽然是少校笔下的人物,但是苏菲有思想,只要少校继续写故事,那么苏菲就还会存在。苏菲必须在少校写的最后一章到来之前逃跑!在故事里,少校就像是上帝,无所不能,主宰一切,但少校不是上帝!

苏菲想验证眼见不一定为实,于是带上红色眼镜看周围的世界,也明白了庄周梦蝶的道理(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蝴蝶也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最后庄子不知道究竟是庄子是蝴蝶还是蝴蝶是庄子)。这样模糊不清让苏菲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只是少校笔下的人物,但是尼采说对人生有选择才有价值。于是苏菲决定逃,逃出少校的“法网”。

苏菲继续文艺复兴的哲学之旅,看到歌德写下《少年维特之烦恼》(我看过这本简版,但仍然看不懂与哲学有什么关系,只是说维特写给一个女子表示爱意的信件然后自杀死了,这女子想必是哲学的化身,维特想象的女子),诺克斯向苏菲谈起黑格尔辩证思想——第三种思维,就像是苏菲决定逃但诺克斯认为不好,事物既有正面又有反面。苏菲说:“我们可以用次要的人格来欺骗少校。”次要的人格是什么?钻少校还未拟定情节的漏洞而逃跑吗?

苏菲参与了俄国十月革命,每个人互相喊同志,表示人人平等。有名的心理分析家弗洛伊德给苏菲催眠,说要转移少校的视线,只有深入研究无意识,苏菲才能逃。

苏菲和诺克斯决定进入镜子里的世界,越往里走,苏菲之前经历过的事情都给颠倒了,那应该是少校的写作素材吧?最后他们出现在希尔德——少校的女儿的家,不可思议!尽管看着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但苏菲无法与之有任何交集,听到希尔德问少校世界的起源,少校说是宇宙爆炸产生原子,分子,物质,细胞,然后有人、动植物、然后有国家、社会,直至发展至今。不知苏菲和诺克斯听了这些作何感想,他们辛辛苦苦追寻的哲学,被他们这样轻易地说出来,看他们感到不是滋味,又回到那个被编辑的世界,苏菲感到很开心,所有的人并没有因为少校写的大结局而消失,苏菲的思想也将存在,苏菲成为了真正的哲学家。

我很开心,能够理解那么一点有关哲学的学问,在以前看来那么难的问题,但在现代的我们看来是多么容易理解的原理。彩虹说过,提出的观点人人都能理解,因为举一个反例就能让它不攻自破,但是自己真正能提出观点的却没有几个。

思想真是个好东西,它让你自己存在过,而不是随波逐流的浮萍一样过活,它让你对世界充满好奇,人的求知欲是无限的,人想发现世界,改变世界,因此人才会显得有价值吧。

2013年4月22日

第三篇:我思故我在-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财务部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思故我在。世界好奇,故世界在。”

当第一条泥盆纪鳍鱼过腻了泥水中的生活,为绚丽多彩的陆上世界所诱惑时,它便挣扎着从泥水中爬上岸。这就是好奇。当第一只森林古猿过腻了在树上爬上爬下的生活而对陆上平坦的生存环境感兴趣时,他爬下树木,试探着走向林边的空地。这就是好奇。

是的,是好奇心让地球有了更高等的生物。

当第一个北京人从地上拿起被“天火”烧焦的野味,颤颤地把它放入口中时,他感到的不再是“茹毛饮血”的感觉,便有了再吃一口的念头,从而使他的部落走出了生食的境地。这也是因为好奇。

当古人看到石块砸在一起冒出奇妙的火花时,猛然有了“钻燧取火”的念头,便产生了“人火”,从此他们告别了靠“天火”生活的束缚。这还是因为有了好奇心。

是的,是好奇心让人类走向文明,让生命看到多彩。

当有两个人看到天空的鸟儿能自由自在的飞翔,便也想如鸟儿一样飞在空中,他们开始致力于飞翔的研究。终于,有了飞上天的工具。这仍是因为好奇。

牛顿生活在地球上,然后他想飞到天上去找上帝,可是他慢慢发现这个想法不现实,因为很多东西都是很难飞起来的,鸟类有羽毛,而且身体轻巧是不争的事实。有一天,他在苹果树下思考问题,树叶落了他一书,他很生气,但忍住了,然后看了看远方,想起了当时已经确认的事实——地球是圆的,然后苹果就掉下来,砸了他的头,他一向不聪明,可是这一下把他砸聪明了,他觉得有种力量不是来自虚无的上帝,而是地狱,这种力量让他无法躲过苹果的袭击!他很生气,就大骂了一句:“你这来自地狱的魔鬼,让苹果砸到我的头了!”于是他把这种来自地狱的力量,成为——地心引力。

是的,正是因为好奇心,才使人类进步得更快,有了更高的文明。

当人们仰望高远的太空,看着那满天的星斗、圆圆的月亮时,产生了玄妙的幻想:天上到底有什么?星星是不是也和我们居住的地球一样?月亮上是不是真有广寒宫?嫦娥和玉兔生活得怎么样?„„于是,便有人以毕生的精力和百倍的努力去研究。终于人类可以在月球上迈开步子,在太空中建立“家乡”了。这些都是因为好奇心。当人们面对0-9十个数字组成了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这一现实时,便有人去幻想它们的妙处,也有人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这个猜想,终于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些也是因为好奇。

善于发现,你也是那群星中的璀璨。爱因斯坦说:“百万人看见苹果掉落,只有牛顿问了为什么。”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注重联想、分析和应用,观察到别人“视而不见”的景象。

牛顿从不自高自大。他说:“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这不仅是科学家的谦逊之辞,更提醒我们,首先要充实自己的基础知识,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与业界巨人多多交流。这样才能看得远、看得准,才能有所成就。

在通往成功的阶梯上,他们之所以爬得高、走得远,是因为他们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努力。

21世纪是我们青春执笔,郑重描写的时代。“天空没有痕迹,我们用青春划过”。

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旅途中一道美丽的风景;青春是奋发,青春是创造,青春是迈步进取,永往之前,青春是美丽的,它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盼,充满着求知的渴望和竞争的豪情。青春是迈步进取,勇往直前的时期。

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为了更好的明天拼命努力,前方没有终点奋斗永不停息。

好奇心来去无踪,好奇心没抓没挠。它刁钻古怪,逗你紧跟猛跑。每当你抓住它时,你心中就会出现不少谜团。好奇心一本正经,好奇心滑稽可笑。它有时很没劲,但有时又很火爆。好奇心很刺激,好奇心很深奥。好奇心很古老,好奇心很新潮。好奇心千变万化,让你捉摸不定。但有一点不变,好奇心永远很好奇,使你的心永不变老,让世界向着未来猛跑。

青春岁月,春暖花开。我们踏上人生的旅程还不久,前方还会有无数的挫折需要我们去克服,有无数的难题需要我们去面对,风雨也好,艳阳也好,挫折也罢,让我们充分珍惜和利用青春年华,见证生命天空中一道道亮丽的彩虹。

青春不朽,青春万岁,让我们的青春一起闪光吧!

第四篇:我思故我在(哲学论文)

我思故我在

(刘倩 公共事业管理 20120253023)

【摘要】“我思故我在”出自法国哲学家勒奈·笛卡尔(Rene Descartes)。“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他正是以此作为根基而构建起整个形而上学体系的。“我思故我在”这句话说出了“我思”与“我在”之间的关系。而这句话至今仍然在沿用,并且延伸出更多的寓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且存在于各个角落。

笛卡尔生平

笛卡尔(1596—1650),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先驱,是理性哲学的开启者。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被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是理性主义和二元论的奠基人,与培根并称为近代哲学之父,在西方影响深远。在笛卡尔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命题就是“我思故我在”,也是近代哲学开启的标志,所以对这个命题含义的把握不仅对于笛卡尔思想的理解而且对于近代西方哲学的理解都有重要的意义。

笛卡尔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上,笛卡儿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这样一句话:“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他的代表作品有《方法谈》、《几何学》、《屈光学》、《哲学原理》、《论光》等。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方法是以“怀疑”开路的。他的第一步是主张在一开始时我们应该对每一件事都加以怀疑。笛卡尔声明自己从来不怀疑当前的自明,只是对过去自明的回忆,有所怀疑。我们可以对一切存在物进行怀疑,有一样东西却是不可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因为即使对“我在怀疑”进行怀疑,仍然证明了“我在怀疑”。怀疑就是思想。“我思”就是自明,即思想的主体,对其自身存在的意识。“我思”是第一存在真理,有了它,才允许我们演绎其它的存在。笛卡尔说:“当我怀疑一切的时候,有一件事却是不可怀疑的,就是:我在怀疑,这也就是说,我在思想。既然肯定我在思想,那么就必须也肯定‘我思’是真实的。”这里所说的“我”是一个主体,一个思想的主体。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我”,而“我”是极有可能怀疑即“思”的。我的思考与年龄是无关的,只是思想的简单与复杂区别而已。即使一个人疑惑,说明他在思想;一个人不管他是在梦中还是清醒的,是婴儿还是成年人,他们只要在思考,不管真实还是虚假的,都是“思”。

“我在”,这里的“我”依然是指思想的主体。“我在”不是指身体的存在,因为在“我思”时,没有考虑到身体是否存在的问题。由此“我在”应当是“思想”的存在。即怀疑的存在。指精神体、智能、或理智的存在。圣奥斯定证明思想之主体存在时说:“我们存在,我们亦知道我们存在。如果我错了,我存在。我存在才能错。”苏格拉底也曾说过:“我知道一件事,就是我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

灵魂与肉体。“我思”的主体,应当是“自我”存在的意识或自明,即“实体”,但只是思想的实在性,说明的确有思想这一回事。人的灵魂,不管在何处,即使在海底,也时常在思想;就如光常常照耀,热常常温暖,即使没有人注意。笛卡尔认为,当我们还不知道身体是否存在时,我们已确定我的精神存在。且还拥有灵魂的观念,说明了灵魂与肉体是相互独立的,而且还是彼此对立的。他认为“我”的存在不需要有什么地域,也不需要有什么物质为凭借。如此,这个我,即灵魂,是我之所以为我的理由。他和肉体完全不同,也比肉体更容易认识,而且,假使肉体不存在了,仍然不停止他本来的存在。

笛卡尔认为既然我在思想,那么就必须也肯定思想着的我必然应当是某种东西,这就意味着肯定我存在,因为如果肯定一个思想的东西在思想着的,可是却否定它的存在,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是荒谬的。由此断定——“我思故我在”。“我思”说明“我在”是一思想的存在;比如说:“我”所看见的这座山可能不存在,但是看见这座山的“我”,是不能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只能说“我思故我在”,不能说“我在故我思”。

“我思故我在”的影响,黑格尔曾经说过“笛卡尔事实上是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他是一个彻底从头做起,带头重建哲学基础的英雄人物,哲学在奔波了一千年之后,现在才回到这个基础上,也就是每一个能够产生真理的人心”。

“我思故我在”对后世的影响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笛卡尔对西方哲学的贡献主要有两个:一是他主张将追求真理作为哲学的根本任务,肇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二是他系统提出了心身二元论的形而上学观点,成为近代以来西方关于心身问题的一切讨论的缘起。笛卡尔的上述贡献是西方哲学中不争的事实。不过,当我们理解和阐明笛卡尔的有关观点时,却不应忽视他为提出这些观点所诉诸的直觉和演绎方法。在他那里,直觉和演绎是根本的方法论选择,是哲学研究的真正起点和进路。根据这种方法,他为近代理性主义认识论奠定了方法和原则的基础,并为一切知识提供了一个形而上学的框架。可是,恰恰在这一方法的选择中,蕴涵着使笛卡尔哲学瓦解的因素。尤其当他试图进一步说明心身结合和相互作用的形而上学问题时,他陷入了与其方法论原则相背离的困境。

“我思故我在”,作为笛卡尔哲学体系的第一原理,且不论它的对或错,它对反对当时禁锢人们思想的经院哲学,“我思故我在”,这里是人的世界,神的启示让位于人的思考了。人自己要思考,要说话,要以自己的理性为自己的生活提供坚实的证明,要以清楚明白的思维去判断事物,去发现物质世界的真理,为自己谋得幸福,它使人们从各种偏见中解放出来,促进理性的解放,具有重大的意义。笛卡尔杰出地完成了历史所赋予他的扫除经院哲学,为近代,为新科学提供总原则的伟大使命。由此,笛卡尔开辟了近代主体论哲学的先河,他提出的主体性原则对后来的休谟、康德以及胡塞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也奠定了笛卡尔在哲学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吾之“我思故我在”

我思想,所以我存在。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一个能够思考并且有思想的人,才能够存在于这个世界。“存在”,是指灵魂和精神的存在,而不只是作为一个肉体存在,那样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柏拉图曾说过:“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有了思维才算是有了灵魂,有了灵魂才能够证明我的存在。我思故我在,思考使我们变得更睿智,更理性,变得更开阔的学习或生活,更能领悟生命存在的真谛。

“不要以为死去的人死了/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是还活着”。这是梵高为他的作品《盛开的桃花》题写的诗句。梵高相信,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总会存在于世间,哪怕当人们真正意识到的时候,这个人已然不在,但他的灵魂依旧。他用他的生命和思考,创造出了一幅又一幅的真正艺术作品,虽然没有人欣赏,没有人鼓励,但他始终如一。

追溯历史,总有那么一些人,用他们睿智的思考,为我们留下了文化,辉煌的历史。黄帝的思考让我们拥有了文字,得以传承。孔子用一生的思考,创造了儒家学说,他的儒学沿用至今,并且传到世界各地;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着和教育家,政治家;他周游列国,传学说道,他的学生建功立业。老子——生命的大智者,道家学派创始人,写出了《道德经》。庄子的“老庄哲学”。还有孟子、荀子、朱熹、王夫之等华夏民族的伟大哲学家。他们都是思考者,他们无一不向我们证明了“我思故我在”,哪怕千年万年,他们的名字和思想灵魂依然在我们的脑海里和心里。

我思故我在,修身养性,洗涤思想。因为思想,才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因为思想,才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因为思想,才有了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因为思想,才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思想就犹如大树的年轮,经过一代代的积淀,才融合成浩瀚的华夏文明,才凝聚成东方文明的璀璨,镌刻了中华文明的前进的足迹。

我思故我在。浩浩荡荡的历史中,我们一路走来,披荆斩棘。是先哲的思想,坚定的信念,让我们踏歌行,人未停。人生就像一场旅途,短暂且有终点,转眼间,便已多年,若我们不趁年轻,有活力的时候,去积累、思考,那我们的存在会有多少人记得。

“我思”,让我们用灵魂来书写人生,用心去行走,用智慧去创造;“我在”,让我们用文字和画面记录,用记忆来证明,我们的人生价值,我们的存在。“我思”故“我在”。

----------------

[参考文献] 【1】[法]笛卡尔著、尚新建等译:《笛卡尔思辨哲学》第一卷 第4节和第四卷,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

【2】尹星凡著:《西方哲学经典命题》,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27页。【3】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42页。

第五篇:主题班会--我思故我在

一班会主题:我思故我在。

二班会目的: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

三班会流程

主持人(男女):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拿起听诊器给病人看病,能够凭借几百万一台的医疗仪器诊断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积累若干年经验以后,照样可以拿手术刀。

所以,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那大学生究竟凭什么区别于技校毕业生并进而区别于一切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一位江西财经大学毕业生徐小姐写的关于自己毕业求职经历的文章。

徐小姐:在大学毕业后一次求职面试时所有面试的人都集中

在一个大房间里,考官给每个人发了一张试卷,上面只给了一道看起来简单的题目:英国每年买几个高尔夫球。要求在45分钟内完成。一看到这个无厘头似的题目,我几乎傻眼了。后来仔细一想,发现这道题不是要我答出一个确定的数字,而是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样的题目对我这个经济系的高才生来说并不算难,中间涉及的很多管理知识对我来说也轻而易举。所谓的“英国买”其实就是英国进口。进口的数量与市场需求有关,市场需求与人口有关。英国有多少人口,这个我脑子里要有数。最后经过计算我写下一组数字,并满意地交了答卷。

下载我思故我在——电影《苏菲的世界》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思故我在——电影《苏菲的世界》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演讲稿:我思故我在[大全]

    Dear fellow friends:Good morning. today im going to share with you the most valuable thing that i have learned at university.I was born in 1977. but my life did......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罗智 传播1201 U201217342 首先通过两堂哲学导论课的欣赏,我们看完了《苏菲的世界》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可以说让我对哲学世界的喜爱又平添一分,在电影中我......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通信1007班 雷家欢 10211161《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掩卷思索,真......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苏菲的世界》这部电影是根据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主要是讲哲学和欧洲史的。书的主人公就是名叫苏菲的16岁女孩和一位神秘的哲......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出自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是一部关于哲学的小说,讲述了从古希腊时期到康德黑格尔时期的思想的发展,深入浅出地将一段哲学的发展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 第一次看完苏菲的世界, 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 这部被称为哲学启蒙的电影带给仅仅对 哲学有初步认识的我初次发现的喜悦和惊奇, 也引发了我对......

    苏菲的世界 观后感

    国经贸11 陈毅腾 2011310953电影《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乔斯坦·贾德所著的《苏菲的世界》一书早就声名在外,却一直没有认真看过,借着此次机会我大致看了这部由艾立克古斯达夫逊......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看完了《苏菲的世界》这个视频,觉得它文学性很强的哲学视频。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