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行贸易金融部2013年工作重点
XX分行贸易金融部2014年工作重点
2014将认真落实总分行对贸易金融业务的战略定位和规划目标,坚持发展主题和市场导向,结合XX市场区域特点,加快客户拓展,依托个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和可复制性的产品组合,服务实体经济,在把握实质风险的前提下,推动分行贸易金融业务健康运行、平稳发展。
XX分行贸易金融业务2014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分行贸易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分行贸易金融业务经过一年半的快速发展,各项主营指标运行良好,业务发展出具规模,截至2013年10月末,各项经营指标情况如下:
1、业务拓展方面,贸易融资业务量41.95亿元,其中人民币贸易融资38.2亿,外币贸易融资3.75亿元,新增贸易融资客户29户;
2、国际业务方面,本外币国际结算业务量1.24亿美元,其中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989万元,资本业务8111万美元,经常项下收付汇3966万美元;
3、综合收益方面,贸易金融客户项下外币日均存款1336万美元,实现国际结算、结售汇和国内信用证业务产生的中间业务收入508万元。
依托总行贸易金融产品体系、业务系统、审批流程的逐渐完善,分行贸易金融条线专业化经营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相关业务发展指标持续增长,业务发展更显扎实,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分行贸易金融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与区域经济特色相结合的客户挖掘、产品创新等工作仍需加大推进力度,还要结合总行战略部署加快发展速度。
二、2014年分行贸易金融业务总体工作思路
2014年XX贸易金融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授信铺底、贸金跟进”业务策略,围绕“增长上量、提升效益”业务发展主题,以核心企业、重点产品、特色业务为抓手,有效扩大基础客户群,促进贸易金融业务纵深发展,通过贸易金融业务增进与客户的合作粘度,加
大对国内、国际贸易金融重点产品运用推广,继续推动传统型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包括对保证金存款带动作用明显的保兑仓等预付类业务,以及相对降低担保条件的应收类与存货类业务,全力推动创新型贸易金融业务,减少占用信贷规模、资本规模与行业限额限制。
三、2014年分行贸易金融业务工作要点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贯彻落实“沙盘作业”营销模式为抓手,扩大贸易金融客户基础。
1、认真分析XX市场区域经济特征,制定2014年贸易金融客户营销沙盘,明确国内贸易金融、国际业务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客户。
按照分行制定的进出口沙盘客户,要求各经营团队及营销小组必须围绕区域沙盘客户进行营销,并在条线专项考核中对各部门负责人进出口沙盘客户授信新增加大考核力度,加强经常项下授信客户拓展,并在每周周报中对于各部门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强调进出口业务对贸金业务利润贡献,为2014年业务发展做打好基础。针对我行国际结算客户少,增长慢的问题,强调拓展支柱型国际结算客户,以国际结算客户数的增长带动国际结算业务量及供应链融资业务量的稳步健康增长。充分了解企业本身及其与上下游客户的业务往来、结算方式和需求的基础上,配套合适产品和服务,开展有针对性地营销,实现重点目标客户的业务落地。
2、围绕区域特色汽车金融业务拓展,促进业务和客户增长。根据上级行发展区域特色主题贸易金融业务的要求,推进汽车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汽车行业客户合作模式,加大营销力度,深化银企合作,实现批量式、集群式上下游客户开发,进一步扩大贸易金融客户基础,推动业务增长上量。重点关注如何以汽车金融业务提升贸易金融业务利润贡献度,现已将XX汽车工业园内客户名单,根据经营状况分为三类:已投产经营的、在建的、已经签约的。2014年初主要目标客户为已投产经营的中型企业和优质的已有授信的在建客户,如XXXXXXXXXXXXXXXXXX等。
3、加大贸易金融产品的营销推广力度,优化业务结构,促进业务均衡发展。
应收、存货、国际业务四轮驱动,引导和支持经营机构注重全方位营销,以立体化、交叉化的服务方案,均衡发展全链条贸易金融业务。重点营销推广票据池、国内证福费廷转卖、内保外贷、国际保理等产品。
1、应收类业务:一是以票据池业务为营销突破口,选准目标客户,做好国内保理池、票据福费廷转卖等产品推广,加快推动应收类业务拓展和落地;二是围绕核心企业、政府采购平台、汽车金融等主体拓展其上游供应商的应收类业务。
2、存货类业务:一是以港口物流金融业务为营销突破口,推动XX港存货类业务发展;二是持续加强第三方监管方合作渠道建设,与中外运、中储、广东南储、南汽物流等大中型监管公司建立定期联系沟通机制,共享客户资源,依托优质监管方实现存货类业务的批量开发。
3、国际业务:一是引导各机构贯彻落实沙盘作业,以授信为突破口,扩大国际业务客户的授信面;二是积极挖掘存量客户的潜在业务需求,提高授信客户国业渗透率;三是在合规和保障收益前提下,优化产品创新方式,灵活运用产品组合,特别是加大外汇资金产品运用,利用有限外币资源,扩大外币负债规模;四是积极营销跨境人民币业务,找准业务增长点,提升市场份额。加强对各部门及营销小组的中台支持作用,进一步提升贸金条线联络人的专业化能力。
1、定期、不定期在全行实施多层次、多种形式业务培训与业务交流,引导和提高各经营机构和客户经理对贸易金融业务的认知和认同,调动业务部门积极性。
2、着力提升贸易金融(包括国际业务)条线团队业务联络人的普及广度,提高联络人对贸易金融发展的专业化支持力度。
3、根据分行发展营销小组要求,我部作为中台部门,将在产品、营销、培训、考核等方面加强对各营销小组的支持,加强对业务发展缓慢部门的支持,缩小全年业务指标差距,提升经营部门贸易金融业务利润贡献。
第二篇:金融服务贸易
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金融服务贸易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参与国际金融业的基础情况,因而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甚至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韩国于与中国同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新兴经济体的杰出代表,因其在金融服务业领域有着较快较好的表现而备受关注。本文选取韩国作为比较对象,原因在于两国同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在发展水平上属同一梯队,对比的意义较为明显。通过对比非常有助于发现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弱项和不足,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业在东北亚以及亚太地区的国际地位,从而实现我国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综合战略目标。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我国学者主要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决定金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因素等方面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不同的专家、学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的视角会不一样,即便是同一视角进行研究,他们所得出的观点也是各不相同。aa在研究提升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问题时采用多种方法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的相当清晰;bb从东北亚经济圈的角度分析中国如何吸收借鉴日本、韩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并很好的借鉴其将二者的优势变为自身发展的资源;cc通过中国与东亚及世界金融服务贸易西方国家之间的比较分析,研究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对策。dd认为竞争优势理论适用于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他分别对证券行业和银行业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e在对金砖四国金融服务贸易指标的对比中发现,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不仅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在金砖四国中比较中也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与者和顾客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是世贸组织的12个服务部门之一。按照世界贸易组织《金融服务附件》的规定,金融服务包括两个分部门: 保险及其相关服务,还包括所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保险除外)。下文中引用相关数据,分别对中韩两国的保险服务贸易和金融及其他服务贸易做比较分析,可以从中得到中韩两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呈现不同特征。
我国近年来在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但规模仍然偏小,为了去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本文选取2007年及其以后4年即到2000年的相关数据。
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口额偏大,出口额偏小,进而造成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即维持着出口逆差,且逆差每年逐步扩大。银行保险服务贸易额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金融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保险服务贸易对我贸易总量的提高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表中统计数据来看,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相对平稳,这反映了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问题有待解决。我们还可以看到银行金融服务贸易占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还是相对比较小,这说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类型结构暂时发展的不平衡,需要进一步
调整和优化。
近几年来,韩国在推动本国金融服务业自由化上做了很大努力,为了能够成为东北亚地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其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样是非常迅速的。从表
【2】可以看出,韩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7年的8.1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11.8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46.3%,世界排名升至11位。世界金融危机后,韩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速度开始放缓。在世界主要金融服务贸易国家和地区中,韩国进出口总额发展较为稳定。与中国一直处于逆差相对的是,韩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始终维持着较大的且逐年扩大的顺差,尤其是2007 年顺差高达33 亿美元。另一方面,韩国金融服务贸易总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百分比也呈逐年增长,金融服务贸易对整个服务贸易总额贡献比重逐年提高。
不管是从总体还是从结构上进行对比,中国和韩国在金融服务贸易上都有不小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首先,同韩国相比,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总值较低,尤其是出口额远远小于韩国。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金融服务贸易鼓励对外出口的这一政策的努力实施和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出口缩水的双重影响,中韩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差距在逐步缩小。虽然差距的绝对值仍然较大,但是从2007年开始两国的差距渐渐减小。而作为韩国优势产业中的金融服务业,造成这一优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服务进出口总额逐步提高,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仅次于运输服务的第二大顺差的经济来源。金融服务行业加大重组合并力度,民营化程度逐步提高。为了调整金融结构,提高银行的对外信誉度,提升国家信用等级,韩国将金融业的盈利指标化,同时将自有资本充足率基准引入到银行经营中。政府资金力推金融改革。政府注入资金主要通过两大机构进行:一是韩国储蓄保险公司,主要负责向金融机构重新注资,弥补亏损,保护存款人利益;二是韩国资产管理公社具体执行清理不良债权工作并负责收购不良资产。银行业务逐渐向证券、投资业等金融衍生行业延伸。近几年,韩国银行正致力于拓展其业务范围,金融产品的创新,增加衍生金融产品的销售与服务。金融业正从传统业务逐渐向金融衍生业务转移。
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差异影响着未来中韩FTA中金融服务部门自由化的水平。为了反映中韩两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状况,本文选用了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两个指标来进行具体的对比。
显然可以从表【3】中看出,韩国贸易竞争力明显高于中国。韩国银行服务贸易始终维持顺差,特别是TC指数显示,中国的保险服务贸易逆差相对偏大,而韩方逆差较小。TC指数在0 70左右,而中国的TC指数则为负数,所以根本没有与韩竞争的优势。RCA指数也可以看出相同的问题,中、韩两国的差距明显,这说明我国银行金融服务贸易呈现出明显的竞争劣势,国际竞争力较弱。通过RCA指数对比,虽然中国和韩国在金融服务贸易上的竞争力都是没有比较优势的国家,韩国有一定波动但其总体相对平稳,和中国整体相差不多,并没有明显优势。中国RCA指数虽较低,但总体却呈上升趋势且逐步超越韩国,这说明我国在保险服务贸易领域上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利用上述两指数作为指标对中韩两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中韩两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整体呈提高的趋势,但提高速度并不显著,尽管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净进口额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因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仍十分低,金融服务贸易净进口没有得到改善,这在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市场上几乎上没有竞争力。
通过对两国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相关数据,通过计算TC指数、RCA指数比较两国国际竞争力,发现相对与韩国我国竞争力的远远不足,基于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金融服务业现有的基本特征提出以下若干对策:
1.完善金融体制,优化发展方式
我国金融服务业尚未完全市场化,市场机制仍不完善,政府在这方面的监控 管理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中国应继续保持有序、自主的开放策略,分阶段逐 步对金融服务贸易实现自由化改革。调整我国的金融结构,建立相对有竞争力的 金融体系,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应提高在金融服务贸易中的引导作用,针对我国当 前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趋势,应加大股份制、合作制中小银行的建设, 同时通过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创业投资基金等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满足广大中 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要。当前银行业应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 如何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上,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不断提 高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有效性和普惠性。在有效支持实体经济转型过程中,增强 银行业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及防风险能力。
2.加强政府及机构间交流,强化贸易关系
中韩应该加强金融机构在对方市场的渗透,这不仅成为两国贸易、投资等实 体经济运行的润滑剂,而且也是金融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宏观上两国金融当局 之间加强合作的同时,金融机构更要积极加强在对方金融市场的扩张和发展。在 韩资金融机构与欧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中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中国金融企业 也应该加强在韩国的业务活动,中国金融企业也开始逐步以香港等地为跳板走向 国际化,在国际化过程中,中资金融机构不应忽视韩国,毕竟韩国经济规模巨大。
3.增强创新能力,开发优势金融产品
由国际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来看,金融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可以积极增强金融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并将其作为提升金融服务贸易附加值的主要手段,以此来提高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加快发展模式转型,提高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发展战略转型就是要明确合理的市场定位,积极培育核心客户群和利润增长点,建立差异化发展战略。同时,着力开发多样、富有特色的金融产品,提高产品研发的市场应急速度和产品研发的深度,以此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要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
4.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良好培养环境
我国目前在金融相关的领域人才培养数量多但是质量不精,缺少高层次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传统体制加上陈旧的教材下培养出的金融人才与现代金融企业需求不匹配,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因此教育机构及社会要立足将培养与引进互相结合,进一步也可以把业务骨干送到外国金融企业培训和实习来提高员工的素质;同时在引进方面,通过建立优越的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可以引进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国际专业人才,打造一支全球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高水准管理工作团队,从而更好地为我国金融服务业做贡献。金融服务传统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正逐渐变成知识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人力资本的密集度和信息资源的多寡在现代金融业中基本决定着金融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金
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景。因此,有必要继续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多渠道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业务考核办法和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发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
第三篇:交通银行苏州分行科技金融部简介
交通银行科技金融部简介
科技金融部服务对象为苏州全市范围内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已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创新型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家、省、市、区各级人才)创办的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部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技术、高成长性的特点,创新设计出“创业一站通”、“展业一站通”和“卓业一站通”三大系列涵盖了“科贷通”、“税融通”、“信用履约保证保险贷款”、“投贷通”、“股权质押贷款” 等主打产品在内的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
科技金融部对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除了给予信贷支持,还积极利用自身资本信息中介的平台,为企业寻找合适的财务投资者或战略投资者;对于即将上市的企业,积极介绍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对成熟企业提供公司理财服务、战略并购财务建议等。此外,对企业主和公司员工,他们还提供包括代发工资、信用卡、个人网银、理财顾问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科技金融部在延续科技支行用创投的眼光,积极但不激进,通过“团队、产品、市场、现金流”四要素法评判科技企业,专业、专注地服务中小科技企业的同时还加强了交行科技金融品牌在各区县的延伸。
依托交通银行首家、苏州地区首家科技支行,创新推出了“银行+政府+担保+保险+创投”的科技金融“苏州模式”,整合资源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贴心、全面的金融服务。实现了银行从“单一债权供给者”向综合化
“金融集成商”的转变。
截至2012年4月末,苏州分行科技金融部依托创新平台,对接大市范围内的科技型企业466家;与362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建立了授信业务关系,贷款余额74.05亿元;其中给予258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授信额度39.08亿元,贷款余额13,86亿元,户均729.47万元。
第四篇:国土部2012工作重点
国土部明确2012年工作重点及贯彻落实措施
发布时间:2012-02-10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 2月2日~3日,国土资源部2012年明确重点工作及落实措施汇报会紧锣密鼓召开。经过两天的汇报、点评、总结,2012年国土资源工作大局敲定,无论是重点工作任务,还是细化落实措施,以及对困难的分析、预估,均一一到位。
改革创新,国土资源今年工作大有看点
改革创新,是2012年国土资源工作的灵魂,几乎贯穿了每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汇报会上,各司局负责人简短精练的汇报发言,无一不将目标锁定改革创新。
规划司提出,2012年将建立健全计划指标体系,加强计划总量、结构和布局的调控,改进计划编制下达办法,推进计划的精细化管理。耕保司提出,将进一步深化土地审批制度改革,构建部省联动新机制,因地制宜扩大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激励性补偿。利用司提出,建立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体系,坚持用途管制,通过供地约束节约集约用地,同时规范农村集体用地流转工作。总督办提出,将更加突出推进地方政府土地治理方式的完善,促进土地管理新格局构建。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提出,要完善矿产勘查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制度,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继02C星上天后,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今年还将开展一系列开拓性的工作,如继续探索陆海观测业务卫星发展机制,实现卫星工程与应用领域紧密衔接;按照业主市场化机制,建立卫星业主与研制等相关企业部门职责明晰、分工明确的办法和机制。
调控司、人事司、财务司在制度创新和改革层面,给出了明晰的任务清单。调控司提出,将继续深化研究探索加强和改进土地调控的思路和措施,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起草《国土资源部改革创新试点指导意见》,探索建立推进重点改革事项的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社会参与机制,为推动各项改革有序开展创造条件,并深入总结成都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组织开展重大改革问题调查研究。人事司表示,将紧紧围绕国土资源改革发展大局,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为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财务司则表示,将探索研究各项改革试点的配套经济政策,包括研究“三旧”改造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政策,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开展综合改革试点,落实好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的相关工作,探索研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税费政策,探索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
围绕国土资源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司局未雨绸缪。今年,国土资源部将全力做好“两法”修改相关工作;基本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为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提供保障;稳妥开展土地权利制度建设和土地统一登记试点,为土地权利立法和促进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创造条件;全面完成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全国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加强地籍调查和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夯实现代地籍管理基础;加快全国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建设,完成系统软件开发并试运行;充分发挥一张图和在线监管平台在执法监察中的作用。
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2012年国土资源工作当仁不让的焦点。今年是实现“358”行动第一阶段任务的关键一年,勘查司表示,今年的重中之重是夯实工作基础,实现良好开局。为此,他们将抓全面动员,打牢战略行动的思想基础;抓统筹布局,打牢战略行动的业务基础,要分层次编制战略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整装勘查,加强油气资源勘查;抓机构建设,打牢战略行动的组织基础;抓制度建设,打牢战略行动的管理基础,不仅要抓组织实施的制度建设,还将抓行业管理的制度建设,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此外,储量司、开发司、科技司、地调局等司局和单位,也都将配合这项重点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创先争优,国土资源部已经创立了品牌——联创齐争。党建和业务相结合,是联创齐争的特点和亮点。通过联创齐争,地质环境司在宁夏固原实施了找水打井、地灾防治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开发司的五省磷矿开发联创齐争行动,促进了矿区和谐。今年,更多司局将加入这个活动,形式也将更加丰富多彩。
画龙点睛,龙年国土资源工作更具风采
国土资源部今年的重点工作汇报会仍续旧例,部领导对各司局和事业单位的汇报进行即时点评。但今年部领导的点评,比往年更具针对性,思路更清,要求更明,谋划更深,着眼更远。
关于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新机制和“358”目标,坚持市场机制制度平台。眼下最重要的是持续深入动员,要开阔思路注重动员行业协会关注战略行动,要同全国工商联一起对民企进行深入动员。要加强行业管理,借战略行动之机进一步深化地勘行业服务和监管,保障地质找矿健康有序推进。
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贠小苏强调,找矿技术支撑要紧紧围绕“358”实施方案,要深入组织各地广泛开展调研,到地调单位、地勘单位、科研单位调研,按照方案阶段性任务要求,搞清楚地质找矿中的问题和各地需求,科技司要牵头会同相关方面,共同研究,围绕任务总结推广一批先进方法技术,同时根据找矿需要,对外合作引进一批世界先进方法技术。要明确找矿突破技术支撑主体是地调地勘单位和企业,制定一套鼓励各方面积极主动开展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鼓励政策,鼓励地调系统、地勘系统和社会企业在地调地勘工作过程中,在落实“358”方案中,积极投身技术推广和创新工作。
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调局局长汪民指出,今年的主线是全力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做好服务。在这个平台上,一方面要做好服务,一方面要完善政策措施,等到工作结束,不仅为国家提交一批找矿成果,培养一批人才,还要形成制度,保证矿产勘查市场不断繁荣,实现找矿不断突破和矿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改革,徐绍史强调,审批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最为关键,势在必行。要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要总结经验,积极配合中央政府出台集体土地征用条例。贠小苏强调,要加快新机制建设,加大制度供给力度,特别对涉及全局性事业或者改革,要特别重视,要加快土地规划调整和修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世元指出,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和耕地补偿机制改革等涉及法律等问题,要求改革呼声很高,要积极调研,总结好经验。
成果转化是部领导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徐绍史强调,抓新制度供给,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今年的重点。新制度的收获期已经来临。要抓住时机,抓各项试点总结、提升和规范,形成新的制度供给。一是被实践证明可行且比较成熟的,要总结提炼规范形成新的制度在面上推广。二是在局部地区比较成熟的但未必适应全局,在相同地方可因地施策、推广。三是一些试点方向正确但还不够完善,就要在实践中修改,不断完善,有些还可以放大试点范围。四是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当中的难点问题、焦点问题,再安排部署一批新的探索试点。新的制度供给能释放的能量不可估量。贠小苏强调,卫星是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手段,要开展专题研究,提出以业主制和市场化为基础的资源卫星管理新机制。部党组成员、副总督察甘臧春也强调,督察工作开展5年来取得了一批成果,要提高督察各项成果集成度。
关于创先争优,徐绍史强调,要继续深化联创齐争,从部省联创齐争扩展到部委联创齐争,促进业务和党建结合,提升国土资源保障服务能力水平。业务工作、党建工作的重点工作都要有抓手、平台,有路径安排,要多沟通协商,促使重点工作真正落地。要抓管理,带队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少农指出,要扎实做好有关准备工作,从思想政治组织上为党的十八大召开提供有力支持。要总结推广国土资源部门基层组织先进党员先进事迹,产生更大社会影响。要破解“两难”,克服“两张皮”、“一般化”,深化联创齐争,将其打造为成为国土资源系统的品牌。要进一步贴近业务工作难点,使联创齐争为化解业务工作难点服务,为构筑新格局服务。要进一步强化党建育人作用。
胸有成竹,才能胜券在握。有人评价,新年谋新篇,部领导的点评犹如画龙点睛,会让龙年的工作更具风采。
直面难题,国土资源工作迈上新台阶
对今年的重点工作汇报会,徐绍史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汇报发言胸有成竹,体现了水平。一是总结成绩如数家珍,恰如其分,令人鼓舞;二是分析问题高度自觉,实事求是,值得称赞;三是抓住重点,制定措施具体可行,令人欣慰;四是全面谋划,两手并举,业务党建结合值得肯定;五是所提建议切中要害,中肯实在,确实难得。
勇担重任,是国土资源系统的风格;敢于直面困难和不足,并努力化解,谋求更好地为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更是国土资源系统的宝贵品质。在今年的工作汇报中,各司局和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不回避问题,对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深刻的思考。徐绍史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政策和措施针对性和有效性还需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需要增强,调查研究的力度以及成果转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转变管理理念、职能、方式还需进一步到位。
“这反映出高度自觉的心态和作风。”徐绍史欣慰地说,同时,绝大多数单位都讲到党建工作,谈了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这是今年汇报会一大特色,重大进步。
思路清晰,不避难题;改革为魂,新制出台;找矿突破,胜利在望;联创齐争,服务民生。一年之计在于春,龙年之春,万物更新,国土资源工作展现出更多新气象、新风貌。我们相信,2012年的国土资源工作必将迈上更高的平台,迎来更好的发展空间。
第五篇:金融与贸易系论文(范文)
2012届金融与贸易系毕业论文选题
一、金融专业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研究商业银行个人零售业务发展的探析 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研究 发展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难点与对策 中外汽车消费信贷比较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措施及对策思考 乡镇企业信贷的难点与对策 拓宽中小企业的投资融资渠道 商业银行开展零售业务研究 我国银行卡业务的风险与防范研究 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网络银行的风险控制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对我国的启示 全球金融业并购及分析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及研究 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性的分析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对策 金融控股公司制----中国金融业的未来 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的选择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比较研究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与对策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经验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自身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用缺失问题及解决 关于建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思考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混业经营的风险分析
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当前储蓄存款情况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决策与风险防范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 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市场退出机制 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我国应暂缓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 大学生助学贷款调查 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试点情况调查 某企业的信用分析报告 网络银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策探讨 完善中国证券市场退出机制的思考 开放式投资基金的风险与防范 我国沪深股市的投资风险及与防范 中国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分析 我国典当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典当行经营风险管理 民品典当业务操作及风险控制 房地产典当业务操作及风险控制 XX地区典当发展的调查报告 XX地区财产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XX地区人寿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农村保险营销队伍建设 农村保险营销对策及其方法分析 农村保险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
二、国际贸易专业
1.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武汉制造业振兴问题研究
2.湖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3.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4.湖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评价和对策
5.国际制造业转移给武汉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6.中部地区对FDI吸引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7.利用FDI促进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
8.外商直接投资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9.关于扩大中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思考
10.外商直接投资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
11.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现状与对策
12.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及对外开放战略研究
13.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区域政策
14.湖北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贫困化增长”调查报告
15.湖北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调查报告
16.绿色壁垒对湖北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17.湖北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查报告
18.湖北劳务出口调查分析
19.湖北服务贸易竞争力调查报告
20.湖北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21.湖北劳务出口调查分析
22.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就业的影响
23.外贸差额的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24.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升级
25.对××省(市)引进外资状况的调查分析
26.对如何把中国建成贸易强国的思考
27.当前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28.湖北省利用FDI调查报告
29.湖北农产品出口调查报告
30.湖北应对外资并购的调查分析
31.海尔集团公司“走出去”的策划案
32.湖北纺织品出口调查报告
33.对湖北省引进外资状况调查分析
34.非关税壁垒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研究
3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36.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新的特点研究
37.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38.环境标准与产品竞争力研究
39.对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40.浅议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策略
41.湖北服务贸易发展调查报告
42.湖北电子产品进出口贸易调查报告
43.广东玩具进出口贸易调查报告
44.武汉市纸产品进出口贸易调查报告
45.跨国公司在湖北的技术扩散调查报告
46.海尔企业产品出口目标市场选择方案
47.湖北省吸引外商投资环境调查报告
48.湖北××产品的出口优势调查分析
49.湖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调查分析
50.湖北省纺织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调查报告
51.跨国公司在鄂R&D投资趋势调查分析
52.湖北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
53.湖北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调查分析
54.对××省(市)高新技术企业进出口贸易状况的调查分析
55.对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56.浅议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策略
57.我国屡遭国外反倾销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58.中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发展障碍及对策分析
59.我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60.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及其发展变化
61.引进外资与湖北环境保护问题调查报告
62.关于XX省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调查报告
63.湖北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调查分析
64.利用外资促进湖北产业升级调查分析
65.湖北出口贸易转变增长方式调查报告
66.外商直接投资与湖北技术创新能力调查报告
67.湖北纺织品贸易的“贫困化增长”调查报告
68.湖北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调查分析
69.湖北出口产品结构调查分析
70.武汉市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71.SA8000对湖北出口企业的影响调查报告
72.湖北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73.湖北水产品进出口贸易调查报告
三、市场营销专业
1.XX企业营销理念创新的调查报告
2.XX企业市场定位方案
3.XX企业名牌战略实施方案
4.市场营销观念在XX行业实施现状的调查报告
5.XX企业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6.XX企业的营销环境分析
7.XX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一般方法
8.XX企业的品牌与商标策略
9.关于武汉市商业业态变更的调查报告
10.XX企业推行关系营销的具体做法
11.关于XX地区消费品市场发展新特点的调查报告
12.营销环境的变化对XX企业经营的影响
13.XX地区“绿色消费”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调查
14.企业市场营销典型案例分析
15.关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调查报告
16.湖北省广告业现状白皮书
17.XX企业XX产品的广告创意设计
18.XX企业XX产品广告目标与效果测定
19.XX企业广告策划案
20.我省中小企业营销现状分析报告
21.XX企业XX产品顾客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22.中部地区农村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策划方案
23.XX企业商品配送中心的建设方案
24.XX企业连锁经营选址战略的实施
25.XX企业MIS体系的构建
26.XX企业BIS体系的构建
27.XX企业VIS体系的构建
28.XX企业XX产品品牌组合战略方案
29.XX企业网络营销模式的构建
30.我国沿海新时期市场营销发展趋势白皮书
31.XX企业电子商务活动概况
32.XX企业电子商务活动中物流配送的组织过程
33.XX企业产品创新方案
34.XX企业实行代理配送制的具体做法
35.关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情消费特征的分析报告
36.对营销道德的几点看法
37.XX企业市场营销本土化实施方案
38.XX产品定位战略设计
39.XX企业定位战略与策略设计
40.XX企业营销诊断分析报告
41.武汉地区零售业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42.XX超市是如何开展市场竞争的43.XX传统百货业实现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
44.XX地区XX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
45.XX零售业连锁发展的业态选择
46.XX新产品市场投放方案
47.公共关系在XX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48.XX企业公共关系活动方案
49.XX企业营销策划案
50.XX企业广告策划案
51.XX企业新产品开发方案
52.XX企业CIS策划方案
53.XX企业目标市场选择方案
54.XX企业营业推广方案
55.XX企业促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