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比较分析(提纲)(写写帮推荐)
目前对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们这篇文章只谈有效性,不谈可控性和可测性)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一部分学者对我国当前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怀疑(夏斌,廖强 2001;吴晶妹2002,封思贤2006),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仍然十分重要,特别是其对通货膨胀变化的有着明显影响(范从来 2004,刘明志2006),同时有些学者则认为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强于与物价的相关性(何林,吕红娟2010)。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大部分学者通过采用M2的季度或年度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此来研究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和产出之间的长期关系。这篇文章通过采用频率较高的月度数据和采用较新的计量模型来实证检验出M0,M1和M2三个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从而试着从三者中比较分析出最优的一个中介目标,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第二篇: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
金融数学10本黄小听17
摘要: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货币政策已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在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货币政策的优缺点,从而给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金融;建议
一 有关概念的界定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影响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作为非独立的内生变量,被动受制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货币替代是指国内居民为了回避风险或追逐高利,会将本币换为外币或将外币替换为本币。外币本币化是指在宏观紧缩条件下,不能从国内获取足够人民币资金的企业通过资本流入在国内结汇换取人民币。
二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货币政策已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论述,西方经济学家主要集中在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上。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凯恩斯主义理论、货币主义理论和理性预期学派理论。现在主要谈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传统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货币在短期和长期都是非中性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央银行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中央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可调节货币供给量,并通过货币供给量的改变来调节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的变化,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由于经济运行特征和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将时间序列数据以1997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通过比较发现,在后期,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量作用的时滞缩短,且利率工具对各层次货币供给量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利率政策是有效的。同时,实证研究还揭示,货币供给量对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货币政策在我国具有非中性。
(2)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说明了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有效性。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并没有低到不能再低的程度。并且,从我国的通货比率和货币的流动性指标来看,这两个指标并没有显著上升,而是稳中有降,即人们的流动性需求并没有达到完全弹性,特别是我国的实际利率对投资和储蓄仍有相当大的影响,说明投资的利率弹性并不等于零。因此,从
利率水平、货币的需求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等方面来判断,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3)我国经济中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性质,中央银行除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控制再贷款、政策性贷款外,与对外经济活动相关的货币供应及其变动已经不能为中央银行所控制,而是取决于经济增长状况、进出口状况、资本流动状况和国际市场波动。货币供应越来越内生于国民经济运行。例如,资本项目由于其趋利性和投机性较强,对国内外金融市场上各经济变量变化的反应灵敏,易造成短期内大规模资本的流进流出,导致汇率较大幅度的波动。国家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或者国内货币供求的平衡,必然会被动地在外汇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外汇,从而引起外汇储备的变动,进而影响国内货币供给。“货币替代”和“外币本币化”现象也是央行无法控制和预测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不仅从货币投放的渠道影响货币供应,而且通过外资的配套资金等渠道影响国内资金供求。这些配套资金是保持我国外债使用率的前提下,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中央银行货币供给不能减少的一部分,这又进一步削弱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性。总的来看,一国与对外经济活动相关的货币供应所占的比重越大,货币供应的内生性越强,于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性就越低,现行货币供应量指标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将越来越低,货币政策在控制货币供应方面的有效性也就越低。从最近的新闻可看到,自16日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区间由之前的千分之五增加到百分之一。这一重大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对我国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4)货币政策在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下的无效性。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我国地方政府还未完全认识到自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职能,仍然较普遍地存在着直接插手企业投资决策,急于表现其政绩的现象。政府又将银行视为其下属机构,政府从而主导着投资的规模和方向,形成了政府与银行相结合的“银政关系”下的金融资源混合配置机制。这种有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的混合配置机制,既缺乏对政府行政权力的有效约束,又缺乏对企业贷款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管。当银行按政府意志将“意志贷款”贷出之后,特别是发放那些缺乏科学论证的项目和领域的贷款,致使银行一方面是投资的高失误率。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止2005 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 759.4 亿元。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与政府迫使银行更多的顺从其行政指令意向发放贷款有关,而货币政策对此往往表现出无效性。
三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因此,要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快汇率制度改革,改变汇率过于固定的现状,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实行更加积极和
更有应变能力的汇率政策。但由于我国市场体系仍不完善,完全市场化的自由浮动汇率容易受短期的市场预期影响,形成过度的汇率波动,从而对我国贸易和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要循序渐进,近期仍应该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扩大汇率浮动的范围,加大汇率波动的弹性。远期来看,在我国金融市场机制完全成熟之后,则可以逐步确立完全自由的浮动汇率制度。
(2)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在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进展缓慢,利率水平仍然受到政府较大的管制,利率对经济行为的调节效应微弱。因此,应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使利率真正由市场决定,切实反映产品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均衡,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利率的市场导向功能。从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经验来看,我国利率市场化总体改革思路是:“先债券市场,后信贷市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最终建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最重要的是从微观主体和宏观环境诸多方面入手,创造利率市场化的条件,防范利率市场化后可能出现的风险。
(3)在资本完全流动和利率、汇率水平由市场决定的条件下,利率与汇率的联系十分密切,不适当的利率政策有可能会对汇率稳定产生不良影响,汇率政策目标和利率政策目标有时会产生冲突,这些都有可能会成为引发危机的因素。因此,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当局必须高度重视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在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配合中建立起灵活的反应机制。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国际经济因素对本国调控的制约和本国措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充分关注汇率、外债、外汇储备等外向性经济变量,注重国家货币协调,注重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的差异及其可能产生的溢出效应。与此同时,在制定汇率政策时也要充分考虑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凯文.多德,默文.K.刘易斯著. 金融与货币.
[2] 李斌著.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J ]. 金融研究.2001(7).
[3] 李春琦著.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 托马斯.梅耶等著.货币、银行与经济(第六版).
[5] 曹龙骐著.金融学(第三版).
第三篇: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决策程序的科学合理和政策工具的正确使用是货币政策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在本文中,力图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字:货币政策 有效性 利率 准备金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变化来改变民间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一)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中央银行可以连续地、灵活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自由决定债券买卖的数量、时间和方向,而且中央银行即使有时会出现某些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得到纠正。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所以想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预期的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再贴现率政策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但是,通过贴现率变动来控制银行准备金的效果是有限的,并且再贴现率政策不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政策。而我国再贴现操作实行总量比例控制、期限比例控制和投向比例控制,再贴现所占基础货币的比重偏低。这一操作规则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管制下,显得缺少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贴现政策的活力。
(三)利率政策。
利率是影响社会货币供求、调节市场货币供给总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利率与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中央银行可随时观察利率的动向,间接调节
市场利率。但是利率政策在我国存在以下问题:
1、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加息虽然可以回笼流动性,但还不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状况,难以灵活有效地带动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非常之小。
2、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扩大,人们存钱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单是储蓄,资金还会向其他金融市场分流。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和财富的积累,消费需求逐步升级以及提前消费的观念,带动了对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使居民更愿意采取银行消费贷款的行为。因此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得不敏感且利率弹性较小,从而货币政策失效。
3、央行调高准备金率而未采取加息,也是对当前经济“把脉”的结果。因为,人民币在不断升值的同时美元连续降息,中美利差进一步加大,国际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因此缩窄了人民币加息的空间,制约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空间。
(四)法定准备金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此项政策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但是中央银行一般不愿轻易使用该政策,因为其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备率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从历史经验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都在2%以上。因此,目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已相对不足。而目前大型金融机构 20.00%和中小金融机构 16.5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历年来最高,商业银行的头寸显得不足,未来提高法定存款准金率的空间已经很小。
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根据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针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仍存在的现实,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应更加有效地运用货币政策,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利率市场化必须统筹安排、科学推进。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先大后小,先外后内,先贷后存,先农村后城市,先市场后信贷”其中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利率市场化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1、精心培育市场基准利率;
2、强化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与风险管理机制;
3、提高居民储蓄和消费利率的敏感程度,使居民在面临收支非预期性变化时,能够通过类似渠道进行一定程度化解。
(二)保证央行决策的独立性。
央行是我国的货币当局,负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责任。新的货币政策体系明确后,央行停止了对非金融部门发放贷款,停止了对财政透支和借款,财政赤字主要通过发债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权力集中到了总行并转变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商业银行总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利润留成制度已为预算制所代替。这一切都为中央银行独立行使职能
创造了条件。尤其在2003年成立了中国银监会,提高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
首先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企分开的前提是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关键是合理界定政府的职能。其次塑造国有资本市场经营主体。
(四)改革外汇制度,提高外汇利用效率。
首先扩大企业支配外汇的自主权。其次减少贸易顺差。再次加快引进世界一流的技术人才。最后建立不同的外汇储备投资组合或组建外汇管理公司来管理外汇。
总之,货币政策有效性是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的重要的概念。分析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然后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对策,是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有效宏观调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桂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探析[J].华北金融,2008,(2).[2]周茂平.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探讨其有效性[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12).[3]何静.关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牲的对策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6).[4]徐冰.货币政策透明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金融与经济,2008,(1).[5]孙晶,李涵硕.货币市场的完善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6]李思敏.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内生性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08,(1).
第四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证券市场对于利率涨跌的反应有多快,要看大众的态度。”这句话乍听好像“有说等于没说”,但其实不然,这论点有两个含意:
1、市场突然的惊吓。央行利率有没有造成市场“突然的惊吓”,也就是说,央行的政策有没有被投资人事先预测出来。如果央行突然而来的紧缩效果事先没被市场广泛猜测命中的话,对股市与金融市场才会造成紧缩的效果。
2、市场预期心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除了看有没有造成“市场突如其来的惊吓”以外,还有一项因素是“市场预期心理”。通常会产生这种市场预期心理的主因在于“央行的政策过于扭捏作态”,譬如,1985~1990年日元汇率从1美元兑350元的价位“缓升”,一直升到1美元兑75元为止,这段漫长又巨大的升值过程,造成全世界的热钱涌入日本套利,这个例子就是货币当局的政策被大家摸得很透彻,却又扭捏作态地放缓升值的速度,于是完全被投机热钱追着打,所以造成货币政策完全失灵。比较成功的例子是,2009年美联储的那次利率调降,一口气调降到“零”的水平,既然已经到零,那意味着进一步降息的空间与可能性为零,完全消除了市场的预期心理。
第五篇:中央银行概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摘 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长期争论的主题。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有效性问题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过,在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对于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是否具有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边界,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基调。货币政策从经济扰动开始到收效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时滞,按阶段来分析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产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思路。
关键词: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有效性;时滞
一、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呈减弱趋势
2003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综合来看,近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CPI年均增长控制在3.2%以内,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控制在17%左右,可见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比较有效,对实际产出和物价变动都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与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效果相比较,近年货币政策效果有不断减弱趋势,印证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效果是非均衡的观点。主要体现为: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避免物价走低;货币政策促进投资乏力;连续降息刺激消费微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众所周知,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由此带来的重复建设不断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而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性政策,在解决总量问题方面具有优势,并且一般认为,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著,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而解决结构问题,依靠货币政策总量扩张往往无济于事,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加以解决。
2、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增强是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主要是货币乘数与准备率之间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函数关系,货币乘数出现不确定性,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能力有限。近年来,在我国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与实体经济体制的不健全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关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造成国民经济缺乏活力,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健全发展;而实体经济的不健全,势必会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储蓄与投资转化受阻,使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达不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最重要前提是货币供应量是外生的,即货币乘数是确定的,这样中央银行才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如果这一前提条件得不到满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然会受到制约。
3、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较长时期的外部时滞问题。处于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存在较长的外部时滞。当中央银行出台一系列货币政策后,由于作为直接调控对象的金融市场和企业处于特殊状况,致使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这一传导机制,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种市场时滞较为客观,它不像内部时滞那样可由中央银行掌握,而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因此,中央银行对这段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以及处于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因传递媒介行为的日渐理性,扩张性货币政策不再像传统的卖方市场条件下对经济的影响那样剧烈,对于经济的影响也不像过去那样直接迅速。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中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4、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货币政策作用是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实现的。实现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除了内部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准确反应外,还需要外部各种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利率、汇率或信贷规模等)的变动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对投资、消费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变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内外部均存在障碍,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程度不高使传导机制阻滞;企业转轨时期的特殊性使传导机制被制约;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削弱了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货币市场和票据市场的不成熟制约传导机制。
5、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承受本外币值稳定的双重压力,面临治理通货紧缩和预防经济过热的两难选择,需要解决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的协调问题。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又面临内部经济结构失衡和强烈的外部冲击而存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风险,加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缺乏,使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的时滞性原因
1、内部时滞中的有效性问题。内部时滞是指经济出现波动后着手制定政策到实施政策所需要的时间,包括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认识时滞是在出现扰动和政策制定者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之间所需要的一段时间。如果这种扰动可以预测,甚至事先考虑适当的政策行动,如针对季节性需求增加而增加货币供给。决策时滞是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和做出政策决定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而行动时滞是政策决定和实施之间的间隔。一般而言,货币政策由央行决定,一旦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制度或贴现率等政策工具几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因此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很短。
我国货币政策的决策并非由中国人民银行自主决定,而是各个利益集团经多方谈判、博弈达到利益均衡的结果,这种决策过程降低了中央银行的目标独立性,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能受到各方的干扰。这使得内部时滞中的决策和行动时滞加长。我国央行自1984年开始独立行使货币政策职能,自1996年年开始公开市场业务,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尚未市场化(采取“命令利率”)的制度背景下,公开市场业务占比例小,不成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目前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传导。决策过程中,已有的认为正确的经济模型和相应的参数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采取的相机抉择和临时性的政策措施,这降低了政策有效性。
2、外部时滞过长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外部时滞是指一旦采取政策行动,对经济的影响需要时间,即刻影响很小,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显著影响,通常是分布时滞(distributed lag)。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通常较长,需要通过货币传导机制来影响实际变量。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最初主要是影响利率而不是直接影响收入,利率变化后对投资产生影响还需要时间,对消费的影响要通过对财富价值的改变来进行。
经济研究者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导机制的阻塞,央行到商业银行、银行到企业和个人这两个环节存在缺陷。银行体系对央行政策特别是利率变化不敏感,因此无法合理将利率变化传导给企业及个人,导致政策对投资和消费行为影响有限;银行应对价格风险的能力和动力有限,各商业银行出现信贷过度集中,惜贷及信贷紧缩,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等问题,使政策作用被弱化;国有企业不必承担偿债后果,个人信用消费有限使得
企业和个人对资金成本缺乏敏感性,银行到企业和个人环节的传导不畅;再加上央行及政府对信贷的行政影响,使得市场机制扭曲。传导机制的阻塞延长了外部时滞,抵消和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央行货币政策主张、实际操作与现实经济互动效应的实效性,不仅受到政策体系外部相关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决定于货币政策自身决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传导效果。因此,在确定今后央行货币政策主张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在充分考虑货币政策与其他相关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的同时,必须坚持货币政策自身高度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其次,要通过合理选择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通过疏通和提高传导机制的实效性,强化金融货币变量与实体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现实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改善欠发达地区金融结构,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第一,适度增强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性,增强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贯彻实施货币政策的效力。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准备金率时,总行可规定出标准及浮动区间,由基层据实确定并及时调整;再贴现的使用,可试行利率浮息制度,并授予基层一定的执行浮动权,以区别对不同产业、行业及企业的政策态度;改进再贷款管理模式,完善浮息制度,拓展支农再贷款使用范围,只要涉农即可,扩大政策效应。还应明确界定用支农再贷款投贷于农户的利率上限,或对其予以贴息,明确体现国家支农的政策意图。
第二,创造条件,降低门槛,成立地区性商业银行。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是疏通基层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题中应有之义。包括给予中小金融机构国民待遇,为其开展和参与一些利润率高的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扫除障碍,改善其结算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其资产保全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三,推动金融市场建设,强化货币政策传导载体。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有序地参与货币市场,培育和壮大交易主体。发展票据市场,在稳步推进银行承兑汇票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估制度和商业承兑汇票签证、市场准入、退出等制度;推广使用商业本票、银行本票、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其他票据新品种。推进利率市场化,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探索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第四,规范金融客体行为,提高其对货币政策反应的灵敏度。首先,要通过各种渠道将相关的货币政策提供给当地政府,争取最大理解和支持。其次,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财产独立和产权明晰的制度,创造融资条件,提高融资能力。再次,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合理设计消费信贷制度,稳定发展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促进国家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大幅度增加。
(二)、准确定位,把握实施货币政策的着力点
基层央行要正确认识自身在金融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克服“无权作为”、“无所作为”的观念,充分发挥其在履行货币政策中的“神经末梢”作用,发挥好上传地方金融经济信息,下达总行货币政策意图的作用。积极做好对辖内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的监测分析,积极反馈货币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为货币政策在地方上的贯彻执行找到相应的切入点,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效力。
(三)、完善机制,增强实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是建立更为全面的监测统计机制。在现有金融统计监测数据基础上,探索建立包括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多个方面,能为分析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信息支撑,实现宏观与区域信息相结合的经济金融运行监测统计体系。二是建立效能的协调机制。基层央行要认真做好与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通过不同途径与形式,构建起常态
化的信息交流、交换和互动平台。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基层央行要设定完备的指标体系,对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与货币信贷政策导向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价反馈,以适时调节货币政策实施技术手段。
(四)、强化调研,提升实施货币政策水平
一是拓宽区域经济金融分析视野。以金融统计系统、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银行家问卷调查系统、企业景气调查系统等经济金融信息系统为依托,从宏观经济的广阔视野和高度去深入分析区域经济金融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二是建立完善区域经济金融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建立包含对信贷、现金、房地产、投资、消费以及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在内的经济金融分析体系,提高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反馈的灵敏度。三是改进分析方法和流程。要由事后统计分析向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经济金融指标进行预测性分析转变,由偏重存量分析向存量与流量并重转变,由孤立分析向纵向、横向综合对比分析转变。
(五)、统筹兼顾,提高实施货币政策的针对性
一是构筑区域性货币政策操作平台,适当给予央行分支机构二次调节的空间,采取“统”与“活”相结合的调控政策,根据地区、对象、条件和要求的不同,组合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更贴近各地实际地实现信号、引导、标准、惩戒和激励等的不同目标。二是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地方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协调运用再贴现、再贷款、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贴息、担保、税收减免等财政政策工具,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助学、增加就业等方面的贷款投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民生的改善。
(六)、改善环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一是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担保体系。三是组建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搭建起为县域服务的金融体系。四是完善多种保障制度,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财富效应,促进生产与消费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熊鹏.货币政策传导梗阻的成因探析——以货币政策实施的制度环境为研究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04;
[3]崔建军.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述评[J].经济学家.2004;
[4]姚孝勇.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商业时代》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