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艺术教育渗透地方人文精神元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艺术教育渗透地方人文精神元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知东阳“情”、做东阳“人”、兴东阳“艺”
摘要:在学校艺术教育中渗透地方人文精神元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美术价值目标与符合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人文精神渗透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渗透人文精神的益处。并从了解东阳历史名人、感悟东阳艺术家的“人文精神”、将东阳民间艺术元素引入以及引领实践、勇于创新等方面论述了学校艺术教育渗透地方人文精神元素教学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艺术教育人文精神元素民族艺术
一、人文精神渗透教育势在必行
1、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前,东阳市委、市府审时度势、针对当今社会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的倾向,顺应东阳社会发展而发起“东阳人文精神”的大讨论,正在三乡大地如火如荼而又有条不紊地展开。教育是上层建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的艺术教育也应顺应潮流,渗透人文精神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是实现美术教育价值目标的要求:
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得到重视。艺术教育的价值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要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果说前者着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那后者就是在于观念的形成。要让优秀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就需要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启发思维,培养 创新意识;而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的发展中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尊心。
3、符合初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中要求: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按 10-20% 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初中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人文精神渗透教学必有所得
由于应试教育等多种原因,当今学生很少了解家乡。不知道家乡“艺术”,更不知“人文精神“。调查发现:有相当学生不清楚东阳处在浙江省的哪个位置;不清楚市内有多少个镇、乡和街道;不知道东阳迄今已有多久历史;不知道中国百年新闻史上有位用“自己的一支笔,抵过千万军”的邵飘萍;物理学家,我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的严济慈也日渐陌生;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大地之子》的主人翁,长达50年的生活历程,为植物学、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无数贡献,可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就是东阳骄子——蔡希陶;有60%的学生说不准 “三乡”的具体内容,更不知道东阳有多少“工艺美术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更不了解东阳人文精神。
今天的初中生,很快就是东阳的建设者,只有了解东阳,才能立志勤奋学习、回报家乡、做好“东阳人”。补上这一课,对学生、对社会无疑是“及时雨”。东阳的民间艺术是东阳乡土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民间艺术元素的教学更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东阳的民族文化精神;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三,在学校艺术教育渗透地方人文精神元素教学的方法
1,了解东阳历史名人
东阳是“龙的故乡”。不但具有悠久历史,且艺人辈出。二十世纪至今,如著名美术家王之英,深受徐悲鸿指染,擅长于画人物、肖像画和风景画。50-70年代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等地画伟人像的金石;笛艺生涯70年,人称“笛王”的赵松庭。文革后,刻苦学习美术、自学成才,现为上海市美术协会副主席、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的卢辅圣。他们都是挂着东阳名片的全国艺术界的“精英”,他们艺高品更高,他们无不蕴藏着一种无价的高尚的情操,他们所代表的就是“东阳人文精神”。
2,感悟东阳艺术家的“人文精神”
卢辅圣的《故乡重影》、郑金城的《山村情》、任龙魁的《老屋的泪水》、吴季生的《老家印象》、蒋天耕的《深山美人》、张杨明的《江南民居数东阳》„„欣赏这些东阳画家画东阳的一张张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的力作,让学生用心去感悟画家们真真切切的家乡情怀。正如蒋天耕先生在(代序)中所述:“画家,对于家乡可以用最苛刻、最贪婪的眼光来审视、评判。然而用最宽容、最热烈的笔触来描绘、宣扬,因为她无论是地理上的错觉,还是心理上的虚幻总是位居中央。”“感谢画家深入到东阳毛孔里用心触摸了东阳的肌理,并且展现了东阳的肌理,但愿能诱引大家欣赏东阳、创造东阳、享受东阳”这正是东阳艺术人的内心表白,这正是东阳艺术家的人文精神之所在。
3,将东阳民间艺术元素引入
东阳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为学校加强地方乡土教材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美术课程改革还要求在各册设计中留有20%左右的课时,由老师根据本地区、本校师生的实际需要安排教学。我早在1990年就加入了浙江省根艺研究会,根艺作品多次在省级拿过大奖。我利用自身优势,把“根艺”搬上了课堂。还在课堂上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八面山传奇》。根据横店八面山金水牛的传说而作的作品,反映了改革开放中的横店人不畏艰难、敢为人先、造福百姓的创业精神,感动了佛主,放出了金牛。
直观的教学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我详细地把根艺制作的要领以及步骤介绍给学生,让他们明白“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还其自然”的创作理念。
4,引领实践、勇于创新
平时指导学生创作,我常启发学生,作品应体现时代精神、体现地方特色,要怀着一颗热爱家乡、宣传家乡、表现家乡的“家乡情怀”,让自己融入到社会,作品应该体现时代与地方风貌。去年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学生包素洁的根艺《盼》获全国一等奖;本人获指导教师一等奖;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作品比赛,方俊萍同学的作品获“铜奖”;2008年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有两位同学取得“西画B级”证书。最近,从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的以“祖国,校园”为主题的第14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又传来佳音,我校申屠笑笑的《青春风采——服装设计,我的最爱》荣获一等奖;方雅倩的《外婆家》荣获二等奖;马伊婷的《我 和小鹿共成长》、申屠诗晴的《哺》两件根艺作品又都获得二等奖。
四,结语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美术教学引入人文精神元素的教学,将定会使广大学生在学得一定绘画技术和美术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自己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人格情感和良好的思维品德,从小知道东阳情,立志做“东阳人”,为振兴东阳艺术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浙江出版社
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4,顾华,乡土文化 生机盎然,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年11。
5,陈哲,农业考古,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2007年3月。6,杨芳,论艺术素质教育的科学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
申屠华浙江东阳防军初中 E-mail:
Tele:***
第二篇: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太行路学校
王立伟
新课程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而法制素质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正确的观念与意识,明确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伸张正义,惩恶扬善。化学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同样也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化学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意义 1.化学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密不可分
化学教学中涉及易燃、易爆、腐蚀性、毒性等物质很多;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污水处理方法、光化学污染、臭氧层破坏、重金属污染等污染事件原理分析与对策;涉及到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国家法规要求,一次性快餐盒、方便袋的卫生标准,新装修房屋中常会有的超标物质———甲醛,工业酒精为何不能勾兑白酒等。这些教学内容无不与生活、生产中的法制紧密相连。化学教学中如能联系实际案例适时地切入法制教学,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二者相辅相成。
2.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德才兼备人才。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法制素质已经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真正的人才必然是专业能力与法制素质二者同时兼备,才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有效的贡献。反之如果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法制理念,那么教师的化学专业知识方面的“传道解惑”最终无疑是为犯罪分子添上了罪恶的翅膀,当今的许多高科技犯罪,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化学学科教学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学科知识,同时肩负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法制意识;形成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评价能力,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懂得以法律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起到预防、减少甚至杜绝违法犯罪的效果。
二、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化学是法制教育的隐性课程,但依托化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教学材料,抓住适合的契机、寻找最佳切入点,就能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
1.进行人身安全等法律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安全问题重于泰山,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而言,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时常发生,危害自己甚至累及他人。生命意识、安全意识教育时刻都不能放松。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教会他们如何避免伤害,学会自救与救人,避免有意或过失犯罪。为以后走上社会进行安全生产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一些危险品,如易爆炸、易燃、易挥发,有刺激性、腐蚀性、放射性及剧毒性,在对这些物质的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性质,更要教会学生在生产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贮存、运输这些物品,熟悉易燃物、易爆物、剧毒性物品的常见标识。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如金属钠的性质实验中,如果把用剩的钠随便仍到水池中,立即就会发生爆炸。在学习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时,讲述了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不慎被洒上浓硫酸,不能先用水冲洗,而要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浓硫酸打击报复伤害他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益,是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向学生指出:不仅用浓硫酸伤害人是违法犯罪行为,而且携带爆炸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压缩气体、自燃物品、毒害品等乘车、船、飞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要掌握基本安全法律常识,以免不小心造成无意伤害,误触法律,遗憾终生。
在学习可燃物的燃烧条件、爆炸概念时可适时联系2010年“2·26”广东烟花爆炸事故,普宁市军埠镇石桥头村村民杨某非法燃放烟花,引爆家门前堆放的烟花,造成21人死亡,48人受伤。两名涉嫌肇事人员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肇事责任人已先行交纳事故处理费800万元,事件目前仍在处理中。这个案例警示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安全意识不强,最终可能导致血的代价,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而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后果及应当承担的责任,对法律产生一种敬畏。
教材中其他可结合进行安全教育的切入点列举如下:灭火器的使用白磷必须保存在水中隔绝空气以防止自燃实验室的药品不能用手摸,不能口尝,也不能私自带出实验室进入菜窑、薯窑要进行灯火实验进入加油站等特殊地方严禁烟火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扑灭实验中给试管中液体加热,首先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其次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以防液体飞溅造成对自己或他人的人身伤害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决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实验室制取有毒气体要在通风橱中进行闻气体气味应该用招气入鼻法,仅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2.进行环保等法律教育
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热点问题。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规范学生行为,废弃液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中,因为化学废液情况复杂,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含有重金属离子、有的是易挥发的有毒液体,应根据具体情况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经处理后再排放;也可同时联系社会现实中水质污染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如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导致水源水质被污染,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造成经济的巨大损失。
在学习水资源内容时,分析“节水标记”的寓意,呼吁学生“从我做起,保护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我们有哪些浪费水的行为?如何节约水?应怎么做?同时,通过“日本的水俣病和痛痛病”、“赤潮”和“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泄漏事件”等案例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和植物营养物质的污染,以及石油污染都严重的违背了《环境保护法》、《水法》。污水处理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主要有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和氧化还原法。社会生产用水中不应盲目追求GDP的增长,目光短浅而忽略科学发展,常常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这样让学生产生爱水、惜水意识,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打下基础。
3.进行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等法律教育
苏教版选修3《化学与生活》的“食品添加剂”的学习中,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即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等要符合国家标准。严禁将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当作添加剂使用,或者超量使用添加剂等。结合《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适时用图片和视频素材介绍引起大头娃娃和肾结石的添加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不法分子以三聚氰胺和麦芽糊精为原料,研制出专供在原奶中添加、以提高原奶蛋白检测含量,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危害。
学习乙醇、甲醇的性质与用途时,适时列举不法分子利用工业酒精制造劣质假酒,发生中毒事件屡屡发生。而食品卫生法中明确规定严禁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饮用后能使人视力降低、失明,严重的可使人中毒致死。类似的案例有酒店的地沟油食用问题、霉变的过期大米加工消售、吊白块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明矾粉丝问题,等等。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等有关法律法规,也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给消费者造成极大的潜在威胁。通过图片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让学生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使学生认识到不义之财不可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同时,在乙醇的教学中,指出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如果过度酗酒,会引起神经麻痹,反应迟钝,自制力下降,无故寻滋闹事,导致违法犯罪。尤其不能酒后驾车。适时介绍2009年南京张明宝醉酒驾车至5死4伤惨案,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
联系这些鲜活的案例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遵守《道路交通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社会生活中矛盾产生、激化导致违法犯罪,往往与个人人格的不完善、偏执、不善于协作、协条、沟通、不会换位思考有关。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分组实验,有意识地进行组织纪律性和协作性教育,积极为学生这方面的煅炼提供平台、创造机会。这里教师要借用绘画的布白艺术,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合作、交流与磨合。
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道德不仅是人们信赖法律的客观依据,也是人们进行法律活动的动力,没有道德的支持,法律便会陷于瘫痪。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将德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化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工业上合成氨的教学中,教师顺其自然的谈及合成氨的发明者弗里茨·哈伯,他不懈追求与探索最终成功地设计出一套适于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的工艺流程,这是具有世界里程碑意义的人工固氮技术的重大成就,给世界农业发展带来福音。人们说:“他是天使,为人类带来丰收和喜悦,是用空气制造面包的人。”191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因哈伯合成氨的杰出贡献,授于他诺贝尔化学奖。同样是哈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首先研制出军用氯气罐,一次战役中德军将上百吨氯气吹放至法军阵地,致使5千多人死亡,一万五千人中毒,哈伯遭到各国科学家的强烈谴责。从此各国竞相开启研制化学武器的先河,哈伯成为人类的罪人。聪明的罪犯比无知的笨蛋对社会的危害性大的多,而如今的一些高科技犯罪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失败。
三、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要树立大局意识
当前应试教育制度和学校对教学的考查项目导致教师更看重显性的纯学科成绩,而对隐性的、长期性的学生素质的提高无暇过问。这一方面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具有科学的精神,战略的眼光,合理设置学校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积极引导教师全面教学,真正地进行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站在更高视角: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从人文教育角度、素质教育角度出发,以负责任的态度在学科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融入法制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要提高法制意识,加强法制修养
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如果教师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就很难在化学教学中自觉主动地融入法制教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教师了解法律知识,提高这方面的修为,才能信手拈来把法律知识和化学知识融合,找到更适合的切入点,春风化雨,而不是为了宣传法制而生硬拼接。
3.要讲究方式方法,基于化学,联系实际
化学教学实践中,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法制教育常常不是独立呈现,而是以具体的化学知识、技能、注意点为载体,形式常常为“什么具有哪些特性,应用时注意什么,若不这样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这种后果应如何处理”,再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正反面案例,如报纸、期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关于瓦斯爆炸、化工厂危险品泄漏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将法律知识有机融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与学生行为规范相结合,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与科学人生观相结合,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法制意识和水平。
总之,科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知法、守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建构人对社会的责任心。
学生法制意识的提高不是某一门学科的责任和义务,各门学科均要适时、适度的渗透,从而形成一种合力。作为化学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较高科学素质、具有战略眼光、遵纪守法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尖端人才。
第三篇:小学科技教育学科渗透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教育论文大赛”
小学科技教育对学科教学渗透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徐鸿江苏省赣榆县石桥镇第二中心小学
【内容提要】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加强和改进小学科技教育,已成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实施科技教育的渠道有很多,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科技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有效实施科技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学校教育管理中值得研究的一门课题。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的策略:情感驱动策略、因势利导策略、实践体验策略、场物感染策略、学科合作策略、以点切入策略、思维训练策略、交际沟通策略等。
【关键词】科技教育 学科渗透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的增强离不开教育的振兴与发展,离不开一代具有高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小学科技教育还相对薄弱,学生的科技素质普遍较低。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加强和改进小学科技教育,已成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那么,什么是科技教育呢?学术界对此有多种定义。①科技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和训练 青少年一定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科学素质、科学能力等为目的系统的教育活动。②是指传授科学技术知识 和培养科技人员的社会活动。③是一种有目的地促进人的科学化的活动。④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养的教育。⑤科技教育是塑造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使他们懂得科学、技术与社会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教育活动。
作为一线教师,通过多年来的实践与体验,我们比较赞同下列定义:科技教育是以基础教育为依托,由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协同结合,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技知识和方法、科技实践能力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活动。这种定义从结构、功能的角度,较全面地表述了科技教育的特征。
在小学科技教育中形成学科渗透,其教育优势是科技教育其它途径无可比拟的。第一,具有地位优势。在目前客观存在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实施小学科技教育同样不可能逾越
1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教育的学科渗透是进行小学科技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也是实施科技教育的必由之路。第二,具有数量优势。学科课程主导地位,决定了它在学校教育中的数量也是最多的。在小学各项教育中学科必修课的数量在整个小学学科课程中占绝对优势,它表明了教育的广泛和深入,抓住了学科课程就是抓住了科技渗透的主线。第三,具有时间优势。学科课程在时间的优势上也是突出的,学科课程占周总课时的75 %以上,因此,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全面渗透科技教育就有了时间上的保证。
我们学校作为一所农村实验小学,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科技教育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全体教师在学习基础理论和他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践证明,要使科技教育在各学科中有效渗透,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抓好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科学素质。
科技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科学素质及其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科技教育的渗透,都直接左右着小学科技教育的质量,实施科技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于提高全体教师的科学素质。因此,学校在实验初始阶段重点要抓好教师的培训,组织多层次的理论学习和操作方法培训,如:通识培训、专题讲座、读书摘记、参观取经、教学观摩等等。通过各种培训,以求在以下几方面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
1、树立牢固的科技意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全体教师都应时刻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要对国家、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三尺讲台成为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传授科学技能、培养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精神的基地。每一位教师应在观念上重视科技教育,把学科教学与科技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科技教育的意识融合在自己的教师角色意识中。
2、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小学科技教育的目标,概括地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这个目标有五个达成度,即: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作为这个综合目标达成的具体执行者,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必须超前地、自主地、能动地予以提高。
3、了解学科渗透的特征,掌握学科渗透的方法。为了促进科技教育学科渗透的有效进行,必须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如:学科渗透的特征、学科渗透的原则、学科渗透的内容,以及学科渗透的方法。使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能适时、适度、有效地进行科技教育的渗透,既明晰方向,又减少盲目性。
二、挖掘开发,寻找学科教学中的科技因素。
现代小学科技教育从整体上看不是单独的一种组织形式,而是以学校各类教育活动为载体,有意有机地结合各类教材中潜在的科技因素,使小学生在学习本科知识的同时,也有效地接受一些科技内容的教育。
科技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科学认知,即隐藏在学科知识内或
和学科知识相关的知识点。其二,科学情感,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兴趣了。其三,科学行为,主要指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习惯。
为了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科技教育因素,我们组织教师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学习各科课程标准,仔细分析各科教材,查找并列出各单元教学中科技教育因素,制成表格,以便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合理寻找渗透切入点,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科技教育的有机渗透。
三、讲究策略,使科技渗透润物无声。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科技常识课,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科技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特点,凭借学科教材,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在学科渗透科技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
1、情感驱动策略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秉赋大概只能影响人的成就的四分之一,另外的因素要在智商之外去寻找。人的情感因素,常常主宰人的学业和事业的成败。历史上许多有所作为的名人名家都能证明这一点。比如四年级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年轻的徐悲鸿在巴黎学画时,常常受到外国学生的歧视和嫉妒,徐悲鸿被激怒了,他决心发愤努力刻苦学画,要让那些瞧不起中国人的外国学生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三年以后,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的结业考试,而且,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又如《天火之谜》一文,富兰克林根据长期观察作出了大胆的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却遭到了人们的取笑。为了解开雷暴之谜,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在雷电交加时进行了风筝实验,结果证明了他的推断。后来,他又不懈研究,发明了避雷针,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语文教材和思品教材中像这样的名人事例有许多,教师可以用这些人物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引导他们逐步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培养他们信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以及刻苦勤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帮助他们从小以科学家为榜样,树立科学报国的远大志向。情感驱动策略也可以表示为学生创设一个情趣交融的学习情境,它常常用在数学教学和英语教学中,可以创设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引发学习动机。例如数学课上,讲一个三年级学生小明直到现在才过两个生日的故事,让大家猜一猜:小明今年几岁?生日是哪月哪日?由此引入“年、月、日”的认识。
2、因势利导策略
语文课文、品德与社会课中都有许多介绍科技知识的小品文,新课程中的艺术教材中也以音像的形式渗入了一些自然现象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教这类内容时,教师可以顺应科技之“势”,帮助学生弄懂其中的科技原理。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雾凇》等等。
学生对其中的科学奥秘往往深感兴趣,特有好奇心,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去阅读、探究,培养他们自觉观察自然奥秘、关注科技发展的良好习惯。美术教师在教学生画动物时,不仅让学生知道动物外形特征,而且适当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如《画长颈鹿》时,给学生介绍长颈鹿是现存陆地上最高的动物,主要生活在稀树草原和森林边缘地带,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学生既学习了画画,又能了解更多动物的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又如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一课,教师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认识方面:列举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实例,说明社会方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方化知识,从而勉励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二是行为方面:以教材中的人物行动为榜样,引导学生讲究学习方法,愿意从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能分辨是非,学会选择有益的信息。使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学习水到渠成。
3、实践体验策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才有深刻的认识。《夜晚的实验》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现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使后人得到启发,发明了超声波,从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惠。通过学习,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研精神,也懂得了科学实践的重要性。实践体验策略也广泛用于各科教学。如英语课上,教水果类单词,可创设一个模拟水果店的情境,学生多种感观同时并用,学习时更有兴趣。又如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让多种在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以受到良好的渗透效果。比如,在学习“米”这一概念时,学生知道了1米等于10分米、100厘米,但是1米到底有多长,他们还是不清楚。如果让学生通过对实物量一量来建立“米”的长度单位概念,学生对“米”的认识就会深刻得多。多感官参与是小学科技教育一贯倡导的教育手段。这种方法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动手实验等,边想边做来感知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会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如,在教学“体积”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一概念,教师事先学生准备装有水的量杯及鸡蛋、石子等。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把鸡蛋或石块放入量杯中,观察到水面明显上升,明白“物体占有空间”,从而形象地理解了“体积”这一概念。整个学习的过程在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观察的基础上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得轻松,学得扎实。这种学习方法体现了“做中学”、“在活动中学”的思想,不失为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4、场物感染策略
当今社会已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课堂教学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场物感染策略,一是指教师利用现代科技设施,使学生在学习学科内容的同
时,感受到科技的威力和魅力,从而产生“学习离不开现代科学与技术,现代科学与技术能促进学习”的深切体验。二是指教师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把课本上静态的内容生动化,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能创造极为丰富和生动的形象,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现在已广泛用于科教学。学校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添置了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对教师进行了多层次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目前,本校青年教师基本上都会自制课件,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科技渗透的策略还很多,如以点切入策略、思维训练策略、交际沟通策略等。在具体的教学中使用何种策略最有效,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我们觉得不管使用何种策略,都要遵循以下原则:有意性原则、有机性原则、有趣性原则及有效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渗透科技教育收到最佳成效。
实践证明,小学科技教育进行学科渗透不仅在教育方向上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国情的需要,而且在行动策略上也是切实可行的,学科渗透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
1、学科渗透有利于丰富学科知识。
科技教育的学科渗透是课程综合化的一种趋势。在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科技因素,通过教师的有意开发和有机渗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科技意识,而且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学科教材的理解。
2、学科渗透有利于激发探索热情。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探索未知,较好地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根据课文教学的需要,教师们常有意地设计一些有关科技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读物,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热情,学生在探索中学会了思考和发现,并从中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满足。
3、学科渗透有利于培养严谨思维。
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更迅速、更准确理解学科的教学内容,严谨的思维方法能使智力得到发展。学科渗透科技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抽象、概括、归纳、比较、对比、分类等思维方法。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字、词、句、篇的分析,加强对文章内容、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的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定理、定律、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独立地梳理所学知识,并能把这些方法正确地用于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这种思维习惯,能使学生变得更聪明。
4、学科渗透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
学科的多样性使得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探索的园地。由于各个学科涉及科技内容的广泛性,教师常常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和与其相应的思维方法去认识、看待知识世界。事实上知识的探
求需要多种途径和方法的交互作用,由于不同学科教学体现出不同的学习、钻研和探索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熟悉、积累、学会许多科学的方法。这些科学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进一步发展都十分重要的。
5、学科渗透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现代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更广泛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教育专家。教师在进行这种渗透性教育学习和钻研的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领域,掌握了更多的科学技能,提高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学科渗透科技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极好的途径。
实践的过程,也是反思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也同样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必须引起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深思。
1、科技教育涵盖面广,几乎每门学科都有渗透点,所以和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都有关系。尽管在理论学习时有一定认识,但在具体实验过程中,仍有部分老师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为与自己所任学科关系不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而科技教育学科渗透就得不到全面落实。所以,要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提高科技教育的认识,增强科技渗透意识,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教师作为一种社会群体,其个体当然也存在一定差别。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各种渗透策略,并能自觉地、因材应时地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进行科技渗透教育,是值得学校管理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3、学科渗透科技教育,要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因素,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科教材经常在更新,使科技教育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渗透序列,因此,也需我们全体教师加强学习研究,增强对科技因素的敏感性,自觉、及时、准确地挖掘教学中的科技教育因素,认真计划,写进教案,并落实在课堂上。
主要参目录:
1、朱纪华《现代小学科技教育》
2、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
3、中陶会课题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第四篇:“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的是在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但是这里所指的“艺术实践”并非是专业艺术院校内学生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充满实践性与不断互动的美育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让学生躲在房间里苦练绘画,而是要求学生把美育的思想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的目的。因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的过程。
关 键 词:艺术实践 艺术欣赏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
自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开始实践之后,美育教学(或者说艺术审美教育)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通过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学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应该说,现有的美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专业本科艺术学院教学方法的“简化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中。对于上述的教学方式,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因为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艺术史的知识或者美学思想,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非艺术类的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从专业美术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要在这些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行为之外加入“润滑剂”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个“润滑剂”就是指一定的“艺术实践”。
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一些美学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同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
二
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①把艺术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家都曾谈到过,他们反对把艺术当作在博物馆里供奉的某种物品,或者是停留在美学家们著作内的一些文字,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艺术品并不是只有进入博物馆才能够成就为一件艺术品。很多人过分迷恋那些所谓成为经典的东西,而忽略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事物。但是实际上,艺术本来应该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语言。就视觉艺术而言,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在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绘画就已经作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的形式而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甚至还演变成为象形文字。人类早期具有的简单的造型能力,使得儿童在没有进入人类的符号化的文字系统之前就已经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艺术的语言性的特征表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与各个时代,它除了是一件让人欣赏的物品之外,还是对某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或者某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既然艺术是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件艺术品在成为历史之前,它都是具有当代性的,都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一个艺术作品首先是从那个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了某个艺术家特别渴望表达的内容,而后才脱离了那个时代变成一个被传颂的“标本”。忽略了上述意义,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无异于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因此,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某一个既定的图像或幻灯片(指作品),“对号入座”地说出一大堆诸如艺术大师的姓名、所生活的时代、生卒年月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即便从记忆规律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因为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会快速地被大脑“删除”。
三
其实从一个个体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愿望可能会被某种形式限制住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时期对绘画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画家”,因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能够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方法。由于成为一位专业的画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因而使得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技术与非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进入艺术世界的一道很高的门槛。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发生了某些改变。复制客观世界的工作由照相机、DV等工具承担了大部分,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经说过:“只要按一下快门,普通公民,无论是业余摄影者或旅游者,就可以将身边空间组织成一幅画并丰富文化记忆库。”②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单纯的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艺术的堕落,而是并不背离当代艺术教育宗旨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变化——艺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享受的权利。有很多人尽管不是从事艺术专业,但他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丧失自己的艺术感受,但是又没有途径去很好地表现这些感受,上述方式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种较好的途径。而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而只会产生倦怠。
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发现,一旦想象力之门被打开,那么个体所存在的潜力是无限的。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其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人为地设置了一些与快乐主义相违背的障碍。过分偏重技巧或者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使得课程显得并不那么充满趣味,甚至有些令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对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是每时每刻的。文学前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中关于中国文学和哲学的见解是有启发意义的。他说:“当人们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的时候,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没有逻辑,没有学院式的胡说,没有学究式的专横的假定主义,这里只有一种对生活的亲切感觉,而没有一个设计精密的哲学体系。这里没有一个康德或黑格尔,而只有文学家、警语作家、佛家禅语和道家譬喻的拟议者。”“我们所看到的大概是一次对人生遭遇的评论,对邻村中一个女子的记载,或对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的记载,再加上一些这种时节各个谈话的记录……所有的著作每篇不过四五百字,有时单用一句诗文即能表达出整个的人生哲学。”③从林语堂的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文人虽然没有美学的长篇巨论,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却是明显的美学化的。这一点很像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尽管它作为一种传统而已经被神圣化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文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来创作,而大多把它作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或者是带有游戏性质的绘画实践,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所束缚,相反他们“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完全是源于他们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
四
上文谈了这么多,笔者实际上想表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美育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那么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也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它们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像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和90年代的综合艺术课程都强调了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批评的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这就比较符合美育教学的初衷——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
上述理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美的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肯定。从具体操作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欣赏日常化的问题;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艺术化)的问题。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联。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过分艰深和晦涩的知识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加以“软化”,从而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并且找到这些作品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形象化的思维,也就是通过眼睛和形象的表达所进行的思考。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他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先对这种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分析,或者动手做一个简单的临摹,加深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认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上加入大胆的改造,从而使这幅作品产生新的效果。比如在我国香港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采用马蒂斯的风格来为自己喜爱的CD设计封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让学生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国外的一位学者Klaus Sliwka就提出视觉沟通(Visual communication)的主张,认为绘画、电影、电视、广告、照片等形式,充分体现视觉艺术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功能,使艺术成为比文字语言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动手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安全”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形式,表达对自身安全的注意。学生作品的成败、好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促使他们就一些问题不受限制地展开思维。就像另一位外国艺术家奥托所提出的现代艺术具有实验性的功能,即实验新的理论,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促成新的社会和新的文化的产生。奥托的理论表明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技术与艺术的同步发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或者美育也必须具有开放性,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或者能够容纳他们的创造力。
美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它是一个针对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人”的工作,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它,不能以学生记住了多少著名的作品、多少大师的名字来衡量,而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有没有激发起对生活的兴趣,有没有激发对艺术的兴趣。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变化的美育课堂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些因素虽然与“记忆”所产生的效果相比是一种“隐性”的,不太那么直接反映出来的效果,但是对学生而言,也许是更持久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效果。
注释:
①(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页.②(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9页.③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47页.参考文献:
[1](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美)沃尔夫 吉伊根著.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3]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山东大学出版社.[4]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文化艺术出版社.[5](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第五篇: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从自身做起,让学生喜欢化学,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来服务于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的重任。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而法制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正确的观念与意识,明确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伸张正义,惩恶扬善。化学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同样也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化学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意义1.化学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密不可分化学教学中涉及易燃、易爆、腐蚀性、毒性等物质很多;涉及大气污染、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污水处理方法、光化学污染、臭氧层破坏、重金属污染等污染事件原理分析与对策;涉及到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国家法规要求,一次性快餐盒、方便袋的卫生标准,新装修房屋中常会有的超标物质———甲醛,工业酒精为何不能勾兑白酒等。这些教学内容无不与生活、生产中的法制紧密相连。化学教学中如能联系实际案例适时地切入法制教学,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德才兼备人才。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法制素质已经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真正的人才必然是专业能力与法制素质二者同时兼备,才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有效的社会贡献。反之如果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法制理念,那么教师的化学专业知识方面的“传道解惑”最终无疑是为犯罪分子添上了罪恶的翅膀,当今的许多高科技犯罪,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选择或设计问题时要考虑以下因素:①问题是否具有生活性,把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还原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可以改变知识给人的枯燥乏味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如学习反应速率的情境材料,可用牛奶的保鲜方法来引出;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时可用一张验血单:先让学生看验血单中数据单位,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单位?与初中学的质量分数相比有哪些优点?可如何表示?②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能否激励小组讨论,过于简单和抽象深奥的问题都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跳一跳”的感觉;③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是否符合学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特点,能否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如讲到从太阳能、生物能和氢能的利用时,我们就不适宜让学生去研究物理学中的一些非常艰深的内容(如核能、黑洞研究),因为缺乏知识的铺垫和实际研究过程的可操作性。《学习的革命》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育不是把学生越教越死,不是由教师设置好各种框框,让学生去钻、去套,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自由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让学生去展示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从自身做起,让学生喜欢化学,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来服务于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的重任。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而法制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正确的观念与意识,明确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伸张正义,惩恶扬善。化学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同样也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