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史文化成就知识总结(高三复习)
中国古代史文化成就知识总结
类别 时期 代表者 春秋 战国 汉武帝 西汉 天 文 历 法 东汉 唐 北宋 张衡 僧一行 沈括
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成就
①《春秋》BC613“有星孛入于北斗”,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
地位或影响
①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②历法已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 19 年 7 闰的原则。②比西方早 160 年。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制订较完整历书“太初历” 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① 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② 地动仪 ①《大衍历》 ② 测量子午线长度 ①《梦溪笔谈》 ② “十二气历” ①创制简仪和高表等 20 件观测仪器 ①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 位,“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②“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授时历》里一年的周期现行公历 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 300 年 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地动仪比欧洲早 1700 多年 世界上最早 中国第一部 是世界上有关黑子的最早记录
元
郭守敬 东汉
②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③《授时历》 《九章算术》 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①精确计算出圆周率 ②《缀术》 四诊法--我国中医传统诊病法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发明麻沸散 《伤寒杂病论》 《千金方》全面总结、创见 《四部医典》 《唐本草》 《本草纲目》 《齐民要术》 《农政全书》 《禹贡地域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 《水经注》 《徐霞客游记》
数 科 学 学 技 术
魏晋 南朝 战国
刘徽 袓冲之 扁鹊
东汉
比外国早近一千年
被称为“脉学之宗” ①现存较早的②奠定理论基础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①“神医”②比西方早 1600 多年 ①“医圣” ②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在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全面总结了 16 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 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是中国现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华佗 医 学 东汉 张仲景 孙思邈
元丹贡布
唐
唐高宗 明 农 学 地 理 物 理 北朝 明 西晋 北魏 明 战国 李时珍 贾思勰 徐光启 裴秀 郦道元 徐霞客 墨子
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两个世纪。
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声学及“《墨经》光学八条”
隋 建 筑 北宋
宇文恺 李春 李诫 辽 金 元
大兴城 赵州桥 《营造法式》 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榙 卢沟桥 大都,《天工开物》 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 105 年改进造纸术 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金刚经》 11 世纪中期发明活字印刷术 已有制成火药的配方
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发明管形火器“突火枪” 13 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对世界 13 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 阿拉伯传入欧洲。“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 世纪传播到朝鲜、越南、日本,8 世纪传到中亚,经阿拉伯传到非洲 和欧洲 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明末 造 纸 印 刷
宋应星
西汉前期 东汉 蔡伦 隋唐 南宋 毕升 唐末 北宋 南宋 宋代 西汉 史学 东汉 北宋 司马迁 班固 司马光 秦 雕 塑 东汉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 艺 绘 术 画 东晋 隋 唐 宋 东汉 曹魏 书 法 东晋 曹不兴 顾恺之 展子虔 阎立本 吴道子 张择端 蔡邕 钟繇 王羲之 王献之 北魏 隋末唐初
为世界文明做出重要贡献。比欧洲 早 400 多年。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到埃及欧洲
唐中期 火 药 指 南 针
航海上已经普遍使用。
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新航路 的开辟起重要作用
《史记》 《汉书》 《资治通鉴》 四川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兵马俑 成都说唱俑、洛阳杂技俑 砖瓦、瓦当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 楚国《妇女凤鸟图》 《御龙图》 长沙马王堆汉墓彩色帛画,画像石、画像砖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中国第一部断代史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春秋战国
中国雕塑艺术的珍品
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我国现在最古老的帛画
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游春图》 《萧翼赚兰亭图》 “唐画之祖”
《清明上河图》
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有名的书法家
把隶书转化为楷书 《兰亭序》 《黄庭经》 “书圣” 与其父合称“二王” “魏碑”及“龙门十二品”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主要受王羲之的影响
颜真卿 唐 柳公权 张旭 怀素
《颜氏家庙碑》 《神策军碑》 草书 《自述帖》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青铜编钟及其他乐器 《大面》 《城舞》 九部乐 十部乐,分健舞和软舞,《秦王破阵乐》 《霓裳羽衣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 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离骚》 《九章》 《九歌》 《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东门行》《陌上桑》,,曹操《蒿里行》 ;王粲《七哀诗》 ;蔡文姬《悲愤诗》 《归园田居》 《桃花源记》 《登池上楼》 《拟行路难》 南方《采桑度》 北方《敕勒歌》 《木兰辞》
创立了“颜体” 创立了“柳体” “草圣”
音 乐 舞 蹈
春秋战国 魏晋南北朝 隋
隋 唐 西周至春秋 春秋 汉 东汉 东晋 南朝 屈原 乐府诗
建安文学
对后世文学有重要影响 我国伟大的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 人之一
特点:形式朴实自然,内容丰富
多彩,语言通俗深刻
特点:风格苍凉而富有生气
山水诗的代表作 对后世影响较大
陶渊明 谢灵运 鲍照 乐府诗 陈子昂
诗 歌
南北 朝 初唐
特点:缠绵婉转 特点:慷慨激昂
唐诗革新的先驱
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人 盛唐 高适、岑参:边塞诗人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陆游
诸子散文 司马相如
《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 “三吏”“三别” 《新乐府》50 首 小“李杜” 以诗为主,词也很出色 “诗仙” “诗圣”其诗为“诗史”
文 学 散 文 赋
中唐 晚唐 南宋 先秦 西汉 东汉 南唐 北宋 北宋 两宋 南宋 南宋 元 曲 小 说 元 元末 明初 明 清
杜牧、李商隐
《示儿》 老子,墨子,孟子,庄子《秋水》 《逍遥游》韩非子《五蠹》 《子虚赋》 《上林赋》 《两都赋》 前期多描写宫廷生活,后期主要是南唐亡国之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雨霖铃》
孟子:刚柔相济 庄子:文字优美,想象丰富 特点: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 缺点:辞藻过于华丽
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 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 是婉约派的主要代表 属于婉约派
班固 李煜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辛弃疾 陆游 关汉卿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曹雪芹
词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钗头凤》
继承和发展了苏的豪放词风
元曲:元杂剧与散曲的合称
《窦娥冤》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最杰出的代表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 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吴敬梓 蒲松龄 类 书 书 籍 丛 书 道 家 明 清 清
春秋 战国
《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 《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 《四库全书》 ①创始人②学说较深奥,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③无为 ①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②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①创始人。②思想核心:仁。③维护周礼。④教育:“有教无类”的思想。⑤编订整理了“五经” ①发展孔子学说②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①具有唯物思想。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①发挥儒学思想 ②独尊儒术 ③思想核心: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①“理”是万物本源,是第一性 ③“存天理灭人欲” ①《论衡》②万物由元气构成 ③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 ①代表平民利益 ②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①历史是向前发展的②“以法为本”来治国,且“法不阿 ②“气”是第二性
我国古代
优秀的讽刺小说 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解缙 官修 纪昀
老子 庄子
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 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对保存文化 遗产贡献很大。政治思想对后世影响大
春秋 战 国 西汉 南宋 东汉 墨 家 法 家 战国 战国
孔子 孟子 荀子 董仲舒 朱熹 王充 墨翟 韩非子
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 育家
儒 学
被称为“亚圣” 使儒学处于统治地位
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古代杰出的唯物思想家,对神学展 开了深刻的批判
贵” ③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佛教经中亚传入内 派人求佛法,建白马寺 佛教盛行 西行取经,《佛国记》 《神灭论》的反佛思想 ①北魏太武帝 ②北周武帝
法家集大成者。主张有积极意义,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西汉末 思 东汉明帝 想 佛 魏晋南北朝 哲 教 学 南北朝 法显 宗 齐梁间 范缜 教 反佛 东汉 道 教 东晋 萧梁 明 葛洪 陶弘景 李贽 黄宗羲 明 末 清 初
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是对我国古代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
①东汉时形成 ②主要经典《太平经》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 ①结合儒家思想改革道教 ②《抱朴子》 ①道教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 ②在我国古代化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神仙体系 ①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反对孔子是“天生圣 人” ②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①激烈批判封建君主制度,是天下之大害 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思想带民 主色彩。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 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影响。
进 步 思 想
②提“法治”,反对“人治” ③提出“工商皆本” ①强调“经世致用”,写出《天下郡国利病书》
顾炎武
②反对君主专制政治,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 ①唯物观点:“气”是物质,“理”是客观规律
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 很大
王夫之
②辩证法思想,否定理学 ③发展观:看待历史,提出“趋时更新”
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第二篇:中国古代史文化总结
中国古代史文化总结
一 天文历法成就
1.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
2.商朝干支纪日法
3.夏商——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4.春秋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
5.战国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甘石星经
6.秦汉汉武帝时第一部较完整的吏书 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西汉时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时张衡最早科学解释月食并发明地动仪
7.隋唐唐朝僧一行(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制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
8.北宋沈括“十二气历”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
9.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创制简仪(测量天体位置)和高表(测量日影长短,推算节气和时间),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
10.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承古萌新,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具有总结性,科学技术发展停滞。
二。古代医学
1.商和西周时期医药学知识丰富石砭镰
2.战国扁鹊“脉学之宗” 望闻问切四诊法
3.秦汉时期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 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 神龙本草经 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
张仲景“医圣” 写 伤寒杂病论。
4.隋唐唐朝孙思邈写 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的医药学成果吐蕃元丹贡布写 四部医典。
唐高宗时编修的 唐本草 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5.明后期李时珍 本草纲目 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这部书反映了作者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
第三篇:中国古代史复习试卷
中国古代史上(远古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C1、距今约五六千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B2、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
A.山顶洞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
D.父系氏族公社遗址
A3、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就是指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他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秦始皇
D4、夏朝统治中心在今天的
A.河北北部
B.山东南部
C.陕西东部
D.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A5、列关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名称和建立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朝、禹
B.夏朝、启
C.商朝、汤
D.商朝、武王
C6、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开始于 A.尧传位给舜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位给启
D.商汤灭夏
B7、西周时,周王通过
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C8、西周的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制陶业
B.纺织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煮盐业
A9、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
A10、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
D.大兴水利工程
D11、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B12、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
A.黄河流域
B.岷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辽河流域
D13、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相当成熟
B.金文刻在青铜器上
C.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D.小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A14、《论语》记载“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中所指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B15、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A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B17、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B18、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C19、庄子代表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C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孔子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D21、下列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书的是 A.《春秋》
B.《诗经》
C.《尚书》
D.《论语》
B22、秦王赢政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时间是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0年
A2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
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刘秀
D.曹操
C24、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大规模地反击匈奴取得胜利的帝王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汉武帝
D.唐玄宗
D25、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A26、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挑,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长平,东到临挑
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B27、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C28.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开凿的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淮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A29、西汉第一个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D30、汉武帝为了提高儒家学说地位采取的措施是 A.巩固中央集权
B.建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
C.颁布了推恩令
D.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
C31、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是 A.中央盐铁专卖
B.削藩
C.推恩令
D.发行五铢钱
C32、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C33、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D34、公元105年,总结劳动人民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的是 A.张仲景老派 B.华佗
C.黄帝
D.蔡伦
A3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班固
C.司马光
D.孔子
B36、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C.《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
D.《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
B37、《史记》叙述了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B38、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B39、秦汉时期杰出的雕刻作品是
A.马王堆汉墓画
B.秦始皇兵马俑
C.龙门石窟
D.敦煌莫高窟
D4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期
B.西周C.商朝
D.秦朝
D41、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C42、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A.夏朝末期
B.商朝初期
C.商朝后期
D.西周初年
D43、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专权,外戚临朝
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A44、《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书总结了秦汉以来农业生产经验 ②该书有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 ③提出了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思想
④为北魏贾思勰所著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B45、维系一个统一的大帝国,通畅的交通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秦统一以后,在交通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A、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B、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C、修筑万里长城
D、设置专门管理交通的官职
D46、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共同之处在于:
A、开创大一统的局面
B、重视改革政治制度 C、发展官办教育事业
D、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D47、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与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表现
B48、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D49、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下列制度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等级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C50、秦统一后,右图的字体成为全国的标准字体,称为: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第四篇: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一.先秦时期: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木、石、骨、蚌);土地公有制;壁画、彩陶画。2.奴隶社会:
(1)商、西周时期: ①经济:
农业:石器锄耕、青铜农具,懂得灌溉、除草、沤制绿肥、治虫等技术。耕作方式: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开始瓦解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末期,这是一种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度,实质是国王代表贵族占有土地的土地私有制。
手工业:官府垄断,青铜制造;官营手工业为主:产生于西周时期。特点:官府统一经营管理,资金、原料由官府供给,规模经营,产品不入市场,职业世袭,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工商食官”政策 ②政治:
夏朝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即王位世袭制。商朝内外服制度。周朝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度。三者的关系: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形成了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其中宗法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③文化:甲骨文、金文。
(2)春秋战国: ①经济:
农业,A铁犁牛耕,精耕细作,这是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B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土地向私有制。C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产生时间:春秋。瓦解: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简单概括为: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地位: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明清以后时,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出现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冶炼业,冶炼生铁和块炼钢。丝织业,有大量的锦、绢、罗、纱丝织品。
商业兴起,商品市场、大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队的主体。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营工商业兴起,与市场联系紧密,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了早期的“机工、机户式”的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分封制崩溃、诸侯纷争,战乱不断,秦商鞅变法。③文化:
A诸子百家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张 B文学:《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多反映社会现实。《离骚》,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浪漫主义杰作。采用楚国方言,感情奔放,想象奇特,句式灵活。
C数学: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筹算计算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记数法的国家。
D天文:战国:甘德、石申,《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石申,《石氏星表》,120多个恒星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星表。E司南(指南针)F帛画《人物龙凤画》
二.封建社会时期 1.秦汉时期:(1)经济:
农业,土地私有制,自耕农经济,汉代《汜胜之书》、赵过推广耦犁、代田法、区田法,水利有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汉初“与民休息”。
手工业,东汉制瓷技术成熟;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冶炼,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汉代:“丝国”之称,丝绸之路商业,统一货币(秦朝使用圆形方孔铜钱作为统一货币。)、度量衡,驰道。(2)政治:中央,“皇权至上”为核心,三公九卿、刑法严酷、中央集权体制建立;地方,郡县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又废除秦朝苛法,有所损益。汉武帝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推恩王侯。(3)文化: A统一文字,“小篆”为统一的文字,后来“隶书”作为新字体流行。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李斯《泰山刻石》;汉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石门颂》;实用性文字。B法家思想,焚书坑儒。西汉初的黄老之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C印宗秦汉,秦汉时代是篆刻艺术的一个标志性时期。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明中叶以后,文彭等的创作为代表,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夫妇宴饮图》。
D天文,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比欧洲早1700多年。E中医学,《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由东汉张仲景撰写,论述四诊疗法,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东汉华佗是当时的名医,他精通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发明了五禽戏。中药学,《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专著。F造纸术。E数学,《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G汉赋。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经济:农业,黄河流域的精耕细作技术日臻成熟、轮作和推广绿肥。手工业,冶炼业,灌钢法。商业,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2)政治:天下纷争。
(3)文化:佛教传入、道教兴盛、儒教衰落。中国书法开始自觉阶段、书法艺术的定型时期。行书虚玄灵动,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士大夫画家活跃,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顾恺之《女史箴图》。刘微首创割圆术。祖冲之圆周率,早1000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提出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我国现在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3.隋唐时期(1)经济:
农业,曲辕犁、南方经济逐渐赶超北方、筒车、大运河;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隋唐时制瓷业成熟,白瓷进入成熟阶段,唐代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丝织业,唐出现缂丝技艺。
商业,商业都市(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农村集市(草市)、柜坊、飞钱,外贸(广州,设市舶使)。唐代以前的城市商业格局(政治中心),交易场所的限制,市坊分开的限制,交易时间的限制。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2)政治:中央,三省六部制、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3)文化:唐诗;绘画,敦煌壁画;代表画家:展子虔《游春图》、“吴带当风”的吴道子《天王送子图》、阎立本《步辇图》;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高峰;人物画占主要地位。书法,草书: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楷书:笔画完备,结构严整;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书法艺术的高峰。火药;雕版印刷,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雕板印刷的《金刚经》;唐代僧一行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实测子午线的长度,世界最早用科学方法实测子午线;制成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三教合一。
4.宋元时期(1)经济:
农业,精耕细作进入全面成熟时期,稻麦两熟;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手工业,冶炼业,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碳冶铁。纺织业,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之具”,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并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松江成为元明时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制瓷业,宋代瓷窑遍布全国,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生产彩瓷。
商业,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朝时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推行,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流通的时期;宋代城市的商业格局:坊市界限不复存在,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商品种类众多、出现专业性、时令性集市;边贸发达:榷场;外贸发达:元大都、杭州、泉州。
(2)政治:宋,中央,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这两个机构合称“二府”。参知政事;三司使。地方,文臣做地方官,通判,转运使。元,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行中书省。
(3)文化: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个多世纪。北宋时期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得到广泛应用,火器种类增多。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学界推崇;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农桑辑要》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书;《农书》。宋书法,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徽宗的瘦金体;宫廷画;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更加注重意境;马远《山径春行图》、夏圭《山水十二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王冕《墨梅》。民间风情画出现,《清明上河图》;绘画艺术全面发展。宋词(豪放派与婉约派);元曲(散曲与杂剧,关汉卿、马致远)。宋代南戏。程朱理学的兴起,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南宋朱熹。“理”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知”。陆王心学,陆九渊“心即理也” “发明本心”,进行内心反省。(王阳明:“致良知”。)
5.明清时期(1)经济:
农业,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一条鞭法;地丁银。
手工业,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丝织业,鼎盛,官营和民营,丝织中心苏州和杭州,丝织技术高超“妆花锻”和“金宝地”;江苏松江在明代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棉布日益流行。陶瓷业,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
商业,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A商业市镇兴起,B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C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D劳动力成为商品, E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大商帮。明清时期,形成以银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流通体制。明清时期的城市(经济功能为主)松江——棉纺织业;景德镇——陶瓷业;佛山——冶铁业;汉口——商品转运码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清:发展缓慢;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表现: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国力的强盛。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2)政治:中央,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清,康熙: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中央机构一分为三,集权于皇帝);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地方,明废行省,设三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3)文化:阳明心学(“致良知”;“宇宙便是吾心”)。李贽,反对权威;男女平等;赞颂改革。三大进步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政治主张“人民为主”,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经济,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思想,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思想,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小说,“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京剧,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汉剧进京,相互融合;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成熟,“同光十三艳”;京剧的表演内容、表演艺术,影响至全国、全世界。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祝枝山、文徵明;印,明中叶以后,文彭等的创作为代表,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风格奇特,不拘成法。民间绘画兴盛。朱耷《松鹰图》、徐渭《黄甲图》、郑板桥《墨竹图》。士大夫文人写意画成就最为突出;晚明:朱载堉提出“理由数显,数自理出。” 明代:《农政全书》徐光启;《本草纲目》李时珍;明长城;郑和宝船,那时已使用牵星术导航,代表着当时利用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明北京城。
(注:关于中古重要知识点的规律性的东西,对照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五篇:中国古代史专题知识整合
中国古代史专题知识整合一、先秦史
二、中央集权的建立与加强
三、民族关系
四、对外关系
五、经济发展
六、科技七、四大发明
八、文化教育
专题一:先秦史(秦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
(一)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1、此时期的历史都来源于传说。
2、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炎帝:是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设人,因此称神农氏。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即原始商业)。黄帝:让下属发明文字、历法、算术、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3、远古时代存留的先民活动遗址禹文物,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
4、距今约4000多年前,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了南方的蚩尤部落。
5、炎黄争夺中原地区,炎帝战败归附,炎黄二部族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汉族前身)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禅让制:盛行的时期是:尧、舜、禹时期。标准是:才德。
(三)分封制
1、西周土地所有制是国有制(周王所有)。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统治
3、分封制的内容:(1)周王“授民授疆土”给亲属、功臣、贵族,封其为诸侯;(2)规定受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保卫周王;朝觐、纳贡、服役;抵御少数民族。
4、分封制进行的原则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5、分封制的作用 :A、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联系;B、密切了同周遍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快民族融合;C、拓展了疆域,开发了边疆。巩固了统治(根本)
(四)大变革(法家)
1、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西周时的千耦其耘---生产力低下的集体耕作(2)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生产力的提高
(2)集体耕作---个体农耕,个体小农成为社会基本生产单位
2、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与改革
A、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B,目的:富国强兵
最著名的是:B.C356年 商鞅变法。思想:法家支持者:秦孝公
内容:(1)(集权)政治改革是: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连坐制度);B、推行县制(影响直到今天)
(2)(富国三策)经济改革是:A、奖励生产(重农抑商: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B、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战国——1952年底土改完成(农民土地私有)土地私有制:战国——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C、统一度量衡(度:长度;量:体积器具;衡:轻重器具)
(3)(强兵)军事改革是:奖励军功
变法中,可以获得奖励的是:奖励生产和奖励军功(得到普通百姓支持)
变法中,触犯旧贵族(奴隶主)利益的是:奖励军功
性质:比较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
作用:秦国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打下基础
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顺应历史潮流(最重要);
(五)思想文化
1、孔子是春秋末年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的主要思想:
(1)儒家核心思想:“仁”“礼”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3)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体现教育公平)
3、思想成果:《论语》
4、教育活动:创办私学(最早)
5.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6、影响最深远的是:儒家
在当时最受统治者喜欢的是:法家。商鞅属于法家。
主张社会是发展的,要因时变革、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是:法家
被称为平民的学派,最受老百姓喜欢的是: 墨家
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有:道家的庄子和儒家的孟子主张顺其自然,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道家
7、“百家争鸣”的影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利于思想的发展。
8、治国思想:儒家---以“礼”治国;法家---“刑罚”治国; 道家---“无为而治”
《论语篇》子雍也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因材施教
专题整合二:中央集权的建立与加强
(一)秦的建立:
1、原因
(1)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主要原因)
2、经过B.C230—BC.221。先近后远,最后灭齐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称“始皇帝”
3、意义:结束了割据的局面。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秦朝加强中央集权
五大措施
1、政治措施是:(1)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和三公制
皇帝制度: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三公制度:丞相(政事)、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2)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封制)
2、军事措施是:(防御匈奴、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3、经济措施是: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
4、文化措施是:()
5、思想措施是:没有积极、进步意义)
一个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的多项制度影响深远,为后世所沿用。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2、内容:(“一迁四汉”)迁都;改穿;学说;采用(“拓拔”改为“元”);与。
3、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促进了,加快了北方民族封建化进程。
(四)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1、626年,李世民(即唐太宗)继位,627年改年号。其在位时期,较清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2、内容: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A、政治方面:(1)知人善任,虚心纳谏。用人和纳谏是唐太宗取得政治成就的两个主要原因。(2)沿用隋制,推行三省六部制。
B、经济方面: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减轻劳役,以物代役。
C、教育方面:完善科举制,大兴学校。继承并发展了隋朝开创的科举制,使之成为唐代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D、法律方面: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编撰《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E、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其拥有“天可汗”称号
F、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都称为国内国际大都市。
3、到前期(年号“开元”),唐朝进入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
4、唐玄宗的措施: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对各项制度改革。
5、表现(1)农业:和灌溉技术
(2)手工业:产品种类多,规模大,技术高。唐三彩。
(3)商业:唐都长安(今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3)人口和疆域:人口从唐初不足300万户到玄宗时过1000万,疆域辽阔。
(五)明清两朝加强专制体制的主要措施P981、加强皇权:
(1)胡蓝之狱废丞相;----废除秦以来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直接指挥六部。
(2)特务机构是厂卫(锦衣卫朱元璋、东厂明成祖朱棣);
(3)廷杖制度树权威;
(4)清雍正设军机处(皇权达顶峰)。
2、文化专制和思想控制:
八股取士和 文字狱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专题整合三:民族关系——开明的传统
(一)汉:张骞通西域的史实。
1、西域:汉朝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
2、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第一次----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之间的交往。
3、西汉在西域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B.C60西域都护府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管辖。
(二)唐:开明的民族政策
1、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即拥其为共同的君主。
2、今祖先在唐朝时叫,其首领成为
3、唐蕃和亲:(1)做赞普时,求婚唐朝,唐太宗将嫁给他;(2)文成公主入藏影
响:大大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后来嫁给赞普唐蕃形成的局面。
(三)清对边疆的管辖
1、西北: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了新疆回部(维吾尔族)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
2、西南:西藏三策
(1)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形成册封制度(顺治赐五世**“**喇嘛”、康熙赐五世**“**额尔德尼”),历代**和**都要经过中央的册封。(2)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同**、**共同管理西藏。(3)清朝乾隆还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4、边疆地区行政管辖:清朝在东、西北地区设立“将军”、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等官职,管理边疆地区。
专题整合四:对外关系——从开放到闭关
(一)汉:开通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路线是: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欧洲(大秦)
2、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二)唐:开放的外交政策
1、唐代中日交流盛况空前:(1)日本十多次派来华学习交流;(2)唐玄宗时,高僧东
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文化。
2、唐与天竺(今印度半岛):时唐朝高僧西行天竺取经,研习佛法,把天竺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佛教介绍到中国(《大唐西域记》)。
(三)明清:抗击外侵、下西洋、闭关政策
1、戚继光抗倭
(1)倭寇: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形成倭
寇之患。
(2)戚家军抗倭: “戚家军”。台州九捷荡平浙江倭寇;1565年,浙闽粤三省抗倭的胜利。
2、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
3、雅克萨反击战:17世纪,沙俄侵占我国东北的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皇帝两次亲征雅克萨。
1689年,中俄签定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规定了双方东段边界,这是一个平等条约。郑和下西洋的史实1、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西洋:文莱以西的地方)
2、前提是: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3、目的: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
4、到达的地区:达到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历史意义: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1、清的外交政策是:闭关政策
2、闭关政策的表现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后来,只开放广州作为通商口岸)
3、影响:利: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作用。
弊: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专题整合五:经济发展——重心的南移
(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P641、经过:从时期开始全国经济中心南移,到时期基本南移完成。
2、原因:(1)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对经济严重破坏;(2)而南方相对和平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北民逃避战乱南迁,给南方带来充足劳动力、先进工具和技术;
3、表现:宋初南方户口是北方的两倍;两宋时,江南太湖流域“苏湖熟,天下足”谚语,说明太湖流域称重要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到长江流域。P701、社会阶层:统治阶层:皇室、官僚、地主。被统治阶级:宋四民——士农工商
(1)士人最受尊重:原因是宋的重文轻武国策,大部分官员出生科举。
(2)农: 以佃种地主土地为生。
(3)工:手工业者在官、私营手工业作坊做雇工,身份相对自由。
(4)商人:按规定相政府交纳商税,地位也有提高。
2、乡村生活:随雕版印刷的普及,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传统节日已经具备,如:春节、端
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
3、城市风貌:
(1)随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大增,南宋都城临安超过百万;
(2)宋将非农人户编订为坊郭户,是城市居民的主体。
(3)都市文化丰富,固定的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专题整合六:科技
(一)青铜器:铜、锡、铅。司母戊鼎(祭祀)
(二)医学:
1、东汉“医圣”张仲景:
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东汉医学家华佗:
被后世尊称为“神医”,发明 麻沸散
3、李时珍是明代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三)科技著作:
1、贾思勰是北、东魏著名的农学家,著作:,是我国农学著作。
2、郦道元是北魏时期地理学家,著作:,最早记载了资源。
3、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整合七: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纸的发明:西汉前期,劳动人民发明了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蔡侯纸”,3—4世纪在我国普及。
(二)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唐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印刷业中心是成都、洛阳。世界现存明确时间的印刷品是868年的。
2、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大大提高印刷效率。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三)火药
火药:唐初孙思邈在《丹经》中有最早的火药配方记录;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宋代广泛用于军事。
(四)指南针
1、战国时期的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也叫罗盘针,主要应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重要条件。
整合八:文化教育
(一)史学
1、《史记》
作者: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体例: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影响: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2、《资治通鉴》
作者:北宋司马光体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时间:战国韩、赵、魏三家分晋-----五代末
年1362年。史实:“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即提供借鉴。
(二)文学
唐诗
1、唐代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造就了我国古代诗歌的。
2、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李白、杜甫
B、李白:爱国而浪漫的“诗仙”
C、杜甫:后人称为,他的诗被为
宋词
1、词又叫长短句,主要代表人物有:苏轼(豪放派代表作)、李清照、辛弃疾。
明清小说
1、原因:工商业市镇的发展繁荣(城市经济的发展);书坊、刊刻印刷业的发展。
2、四大名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长篇神话《西游记》、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曹雪芹的《红楼梦》。
(三)科举制度
隋唐创立和完善
1、隋唐时期创立的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称科举制,标准是才能。
2、内容:科目有和。明经科记诵儒家经典。进士科考,推崇
3、作用:(1)便于普选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2)便于人才,增强国家机构办事效率;
(3)为提供平等竞争机会。
明清异化-----文化专制和思想控制的工具:
(1)八股取士:科举制到明清时期异化成八股取士(命题范围四书五经,答题必须按部就班),失去选拔人才的功能,变成培养奴才的工具。
(2)文字狱:对违背统治思想和触犯皇威的言行残酷打击。
影响: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造成思想界“万马齐喑”的局面。
(四)书法、绘画的主要成就
1、书法:东晋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代表作:行书。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
2、绘画:东晋的顾恺之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特点:人物画要“以形写神”。
完!
恭喜你~!获得一把钥匙,可以救人,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