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90后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

时间:2019-05-14 00:2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90后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90后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

第一篇:对90后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感恩挫折”

征文

主办单位:计算机系青年党总支

承办单位:计算机系青协 MMD 记者站

2014年3月31日

一、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对90后学生实施挫折教育与感恩教育

意义:

90后大学生成长的条件优越,受挫较少,言行自由散漫,个性突出,抗挫折能力弱,对别人的帮助、关心,认为理所当然,缺乏感恩意识。因此,必须通过“两课”、人文素养以及实践活动等形式来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与感恩教育,以培养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学会感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及人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此,请同学们 积极踊跃的参加此次论文比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我们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快快舞动你们手中的神笔吧。

二、活动目的90 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相对优越,这为他们提供

了较好的成长机遇,为他们多才多艺提供了保障。但这

也使他们减少了面对挫折与克服困难的机会,以致对挫

折的承受力普遍较弱。正因如此,他们对现实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第一反应是抱怨和失望,而不是想办法解决,如果有人帮他们解决,他们就会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觉得他们的帮助还不够,应该给予更大的援助和帮

助。这种情况不仅在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中出现,不少贫

困生也是如此,这与缺乏挫折教育有关,更与因此衍生

出来的缺乏感恩教育有关。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技能和心理的训练,使受教育者正确认知和处理挫折,增强其承受挫折、应对挫折能力的教育。

三、作品要求:

1.任选主题,主题鲜明,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正文2000—3000字;

2.文章要展现大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内容充实;

3.严禁抄袭,一经查出,取消其比赛资格;

4.作品为电子版,最后注明姓名、专业班级以及联系方式。

5.作品发到电子邮箱:*******@sina.cn

四、活动时间

截稿日期为****年**月

五、活动对象

计算机系全体同学

六、活动流程

1.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宣传

将活动的大致流程和活动的大致方向确定下来,并大致计算下活动所花的财政预算。以宣传板的形式面向13级新生宣传本次活动。

2.活动实施阶段:

1),将作品发到统一的邮箱里。

2)活动期间对每一位同学的作品都要严格评判,做到公平公正,找老师负责评判。

3)最后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3.活动后期

1、活动结束后可以把获奖作品展示出来,并做好总结。

2、奖品:一等奖:证书+精美笔记本×3

二等奖:证书+精美笔记本×2

三等奖:证书+精美笔记本×1(待定)

七、活动预算

证书(六份)元

展板(四平米)元

总计元

第二篇:“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在社会快速发展价值观面临多元化的背景挑战下,德育教育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90后”大学生在感恩方面出现了忽视亲人养育之恩、忽视师长教育之恩、忽视社会给予之恩的不足。“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需要在家庭中全面塑造,在校园中强力培养和在社会中提倡奉献,才可以全面提升“90后”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感恩教育 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096-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要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其重要内容就是做好感恩教育。当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构成的主体,在他们中开展感恩教育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在文化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背景和冲击下,“90后”大学生在感恩方面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本文就“90后”大学生感恩的现状表现进行探讨,探索对“9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感恩教育途径,以期促进高校感恩教育取得实效。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一词最早出现是在我国的历史名著《三国志》中的“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感恩是一种报答,在现代的社会中感恩是给予其他人帮助。“感”是感动的意思,“恩”是恩惠,感恩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对他人的积极回馈过程。在我国感恩被作为一种传统的美德被推崇,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美好品质。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感恩教育是一种氛围的教育,在遵循一定的德育教育规律下,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等,通过感恩内容,形成一种在教育过程中的全面性感悟,促进知恩、感恩和报恩,形成在教育过程中人文情怀的积极塑造过程。在高校内部来看,感恩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塑造,以及能够全面性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的活动[1]。

二、“90后”大学生的感恩缺失现状

如前所述,“90后”大学生由于受多元文化影响,加之他们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从小缺乏“分享”、“担当”、“感恩”教育,造成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在思想、心理和行为上更加追求自主性,认为一切所得均是合理的,无需回馈的。总体而言,他们的感恩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父母:忽视亲人养育之恩

据相关数据统计,当代“90后”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高达90%,在“6+1”的家庭背景中长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造就了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享乐的思想充斥在他们的头脑中,在习惯了自己的要求能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为所欲为,认为自己的一切要求都是合理和无需回报的,将父母的辛劳、付出和照顾等看做一种理所当然。中华美德的“孝为天下先”等传统美德已经被彻底的遗忘[2]。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对家长要求苛刻,对自己要求很低,大多数大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只有在“断奶”时才想起给父母打电话。所有这些都是忽略亲人养育之恩的表现形式。

2.对学校师长:忽视师长教育之恩

高校是知识的殿堂,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抑或神龛上供奉的“天地君亲师”,虽有封建社会的影子,却阐释了恩师的神圣,教育世人应懂得尊敬师长。对师长的教育需要一种求知的渴望,对师长要有一种尊重的态度,当今社会上一些腐朽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正逐步腐蚀着“90后”大学生的心灵[3],他们上课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置讲台上的老师于不顾,上课吃零食、玩手机、聊天,课后给老师取绰号;随意品论老师,缺乏敬意,有时竟然能对教师大打出手,一味地索取不知回报,使得他们渐渐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准滑坡。

3.对社会:忽视社会给予之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市场经济极大的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受到功利因素影响,当代社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4]。由于在校“90”后大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这些负面价值观直接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出现了唯我化、功利化、利己化等不良倾向。具体表现上,他们怀揣好人无好报、明哲而保身的思想,时常将集体和社会对他们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以十分冷漠的态度回应社会关怀[5]。

三、培养和提升“90后”大学生感恩的对策

“90后”大学生的感恩思想教育应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仅要依赖于学校的课程教育、家长的言传身教,更应该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考量,影响和督促“90后”大学生主动树立感恩思想和理念,为学生搭建实现感恩行为的活动平台,在多方合力的作用下共同营造“90后”大学生感恩思想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

1.在家庭中全面塑造

父母是孩子的最早、最好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明显的。作为“90后”大学生家长必需明白,孩子的成长、孩子的优秀并不是仅仅依靠一些成绩来说明,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90后”虽然从小就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意识到孩子只不过是家庭的一员,而不是家庭的中心,更不是核心,不能过度的溺爱,使他们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也使其缺乏分享精神和社会责任感[6]。家长在关爱“90后”的同时教给他们以一种感恩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同时需要家长自己做好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推动“90后”大学生的感恩的塑造,促使他们形成对父母感恩,对社会感恩,以及对于他人的感恩。

2.在校园中强力培养 首先,学校提升感恩教育的意识,强化思政方面课程的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感恩教育评价机制,将感恩教育的可行性进行细化。学校可以将感恩教育课程纳入到必修课的范畴,通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把感恩教育同生命教育、人生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感恩教育的内涵,为感恩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证。

其次,利用新媒体平台建设灵活的教育模式。“90后”大学生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在互联网+环境下随着“微应用”的普及和推广,各种教育宣传新途径如微博、微信、微电影等逐步走进大学生并成为他们日常沟通、交流、学习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学校中进行感恩教育,必须利用有效途径建设灵活的教育模式,以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利用微宣传的手段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的时效性不强,就目前而言,众多高校均建设了微博系统,但是没有专门的人员管理造成微博更新速度慢,时效性不强,对“90后”学生而言就失去了新鲜感;二是缺乏挖掘身边的正能量,指引性不强,在各校的微博信息中,往往都是和本校学生“距离”较远的先进事迹,而忽略了校内学生正能量的挖掘和宣传,让学生感到正能量的作用遥不可及,从而弱化了正能量的指引作用。

最后,以实践教育为手段,内化“90后”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也是磨练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于感恩教育而言,学校在建立感恩教育机制的同时应重视实践教育手段,重在抓落实。在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环节中,可以开展诸如在大一新生入校后开展“心存感恩,成就人生”的征文活动、“感恩你我,书信传情”、“我给家长的一封信”、“感恩,不让爱我的人失望!”等主题班会活动。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对身边的人主动关爱、积极帮助。

3.在社会中提倡奉献

古训“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时刻提醒我们要懂得感恩和学会感恩,良好的氛围可以使“90后”受到感染和熏陶,我们要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强感恩思想的宣传,借助现代网络媒体进行感恩主体教育,例如网站、视频、微博、贴吧、空间、论坛等宣传感恩故事举办感恩活动,传播感恩。同时,积极开展“感动人物”评比活动,在社会层面充分挖掘典型、宣传典型,使他们的感恩典型事迹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引导“90后”大学生意识到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追求。

结论

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中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以情境教育为载体,以实践教育为手段。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角度进行联动、全方位、多渠道进行教育,最大限度营造“中华传统,感恩有我”的氛围。激发他们的感恩心、责任感,让“90后”大学生从心底迸发出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魏连.孔子德育思想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9):2-4.[2]谢琴.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 [J].教育探索,2012(6):137-138.[3]刘峰.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 [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71-73.[4]袁玲丽.网络化视域中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策略选择――以高校外语教育为视角 [J].江淮论坛,2010(5):153-159.[5]彭洋.大学生感恩教育探索 [J].江苏高教,2010(3):119-120.[6]丰根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6):38-39.作者简介:魏巍(1983-),女,四川岳池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篇:挫折教育视阈下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挫折教育视阈下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李学昌(菏泽学院资源与环境系,274015)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来自校内外的压力,如情感、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显得异常的重要。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挫折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提高90后大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使其形成健全的心理品格。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麦灵格尔说过:“心理健康的人应该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健康不仅在生理上要健康,而且在心理上必须是健全的。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自我定位模糊。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意味着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对于上大学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自己的人生之路该如何往前走等问题的思考使他们一度迷茫,充满疑惑。

2、爱情挫折承受力弱。大学生恋爱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如单恋、失恋、爱情波折等种种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其中失恋是最严重的一种挫折。如果个体的承受能力较强,就能比较好地给予应付,如果所受到的挫折超过承受能力而得不到合理的情绪疏导,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少数大学生因一时冲动,或早恋早婚而荒废学业,或未婚先孕而痛苦不堪,或触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而留下终生遗憾。莫里哀曾说过:“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歌德因为得不到其初恋情人绿蒂的感情回报,而一度陷入了感情的危机,但他后来因此而写下了《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用文学的创作来表达其受挫的情感,使自己的情绪得以升华。

3、就业压力大。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面对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思想、心理压力,也使部分大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作为心理品质“高危人群”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是有普遍性的,这既不利于就业,也严重威胁到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联系

1、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需要。90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逐渐形成需要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当前,90后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容乐观,部分学生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他们不是努力思考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方式方法,而是采取消极回避或者过于激进的行为,此时往往消极的情绪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不当处理会严重挫伤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要全面提高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讲授轻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综合能力不高,受挫能力不强,导致毕业后走上社会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这也是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造 1

成的结果。因此,加强和提高9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能力,是形成健康心理,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抗挫能力,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受教育者的心态得以正常发展,保持良好的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技巧充分发掘自身心理潜能,有意识的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性情,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保持自信、乐观、真诚、豁达和坚忍不拔的心理品格。培养大学生抗挫能力要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不只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多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教育的结合和他人帮助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三、透过挫折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积极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消除其心理挫折所带来的焦虑和痛苦,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首先,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所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显得就尤为重要,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大学生还应保持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遭遇挫折,比如考试失利、恋爱受挫、人际冲突、就业压力大等,这些问题均会引发焦虑、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这时他们必须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要学着自我调节,适度地宣泄或者控制情绪。

3、引导90后大学生合理利用心理防卫机制。为了减轻甚至摆脱受挫而引起的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恢复心理平衡,避免行为失常,应当引导90后大学生合理利用心理防卫机制。一是有意识地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有的大学生因失恋极度悲伤,甚至萌发轻生念头,经疏导后,专心于学习,成为佼佼者,也可视为升华作用。我们平时说的“化悲痛为力量”,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升华。如一个不擅长吹拉弹唱无法在晚会上一展风采的学生,可以刻苦攻读,成为品学兼优者来赢得同学们的敬重,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东方不亮西方亮。二是当遇到挫折,感到强烈痛苦,焦虑不安时,不妨采用合理化机制,类似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是最典型的两种合理化机制。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宣泄不良情绪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受挫的90后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往往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因此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建议受挫学生通过心理热线、个别谈话、意见征求会等方式,给其提供宣泄受挫情绪的场所和机会,把受挫的经过和目前的心境讲述出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汪道之.心理医生[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2]吴江皓.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C].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3]从玉华,徐宏.社会应普遍开展心理门诊[N].中国青年报,2003-03-11(2).

第四篇: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2009-04-25 08:42:15|分类: 教育阵地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包 蕾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 感恩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既有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大学感恩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引导学生识恩、知恩,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施恩,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

【关键词】 大学生感恩教育思考

一、感恩教育的涵义

由于中国社会的主体文化始终是儒家文化,所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皆以儒家的伦理思想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儒家经典著作中感恩的准则比比皆是:从孟子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到张居正的“感恩图报,当有激于衷矣”;从血缘家庭领域的孝道到政治领域的忠君;从汉代的察举孝廉到对孝妇的彰表„„都把感恩看成是根本的道德原则,感恩意识成为中国传统的根本价值信念与基本文化立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主题,是一个人正常的、被世俗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思想感情状态。有学者提出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社会学家把这种回馈特别是精神的回馈称为“内在报酬”。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人们训练发现美好并对其感恩的眼光。从个人角度而言,常怀感恩之心,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从社会角度而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这“情愫”的其中之一便是恩情。感恩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道德价值的源泉,也是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所以,开展“感恩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关键环节,它将使整个社会稳定、校园和谐,是整体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例如把父母的付出看作理所当然,孝心和赡养观念淡漠;对素未谋面的个人或集体给予的帮助只知接受,不知责任。尤其是一些贫困生申请助学贷款,只知拿钱而不知还贷,毕业离校后便杳无音信,欠下的债款无从催促,给国家、学校的工作造成了很大损失;还有一些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惟“我”

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不知回报„„感恩意识的缺失既有家庭、学校教育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1、从家庭方面看,家长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家长围着孩子转,视考试为 “重中之重”,把上名牌、读重点看成 “人生大事”,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的权利。久而久之,家庭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心态和习惯,也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体验。

2、从学校方面看,缺乏感恩教育。我国学生从小接受的都是“填鸭”式的知识教育,德育课往往拿一些“高、大、全”的人物来给孩子做榜样,孩子养成的是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情结,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因此,我们的教育系统没有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对身边的人与事感恩的种子。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也就不具备感恩之心。

3、从社会方面看,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现代市场经济强调的多是权利义务关系、契约关系,加之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和利益的权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相助,蚕食了他们的良知,感恩意识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被削弱。

当代大学生基本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他们所接触和感受的多是经济社会中个人的存在价值,而对“知恩图报”等传统美德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把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应该通过向大学生进行传统的感恩思想教育来引导和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呵护,并使感恩成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

1、认识层面。感恩教育就是要教会大学生识恩、知恩,了解自身所受的恩惠,并在内心认可这些恩惠。从心理学角度说,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有什么样的认识,便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感恩的前提是识恩和知恩,感恩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恩惠并非天经地义,更不是理所当然。

2、情感层面。感恩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细心地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在认识基础上,唤起大脑中的情绪记忆,产生一种温暖的幸福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产生回报恩情的自觉意识。

3、实践层面。感恩教育还要教会大学生将内心的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或施恩的实际行动并形成一种习惯。

四、大学实施感恩教育的对策研究

1、大学感恩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

(1)正确的感恩意识。大学生既要懂得知恩图报,又要懂得如何把握正确的感恩意识。不

要因为自己受他人之恩而时时刻刻想着如何报恩,把报恩变成思想负担甚至变成负罪感。感恩意识应当是由于受到他人恩惠而带来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2)正确的感恩方式。感恩应当在自己力所能及以及社会道德和法律所许可的范围内,感恩不是讲哥们义气。更不能因对某些人的感谢而损坏了他人或社会公众的利益。感恩不仅仅是报答施恩于己的人,最重要的感恩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时候或者在必要的时候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报答社会。

(3)正确的施恩心态。一个人不仅要知恩图报,还应当有施恩不图回报的心态。带着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个人的情感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表现。正如华罗庚所言“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施恩的前提是不图回报,这样施恩者才有会帮助别人后自身所获得的愉悦感,才会真正拥有感恩意识和感恩品质。

2、感恩教育的实施。心理学家大多把思想品德结构看作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要素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三个层面来实施感恩教育。

(1)引导学生识恩、知恩。感恩的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教育者可以通过大学思想品德、语文、专业课等课程,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教育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2)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将感谢变成习惯。学会感恩首先要从“感谢”做起,感谢教育的活动形式可以包括:倡导大学生算一笔感恩账、写一封感谢信,举办精彩感恩电影展,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征文或演讲比赛等,引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感恩情感。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施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开展社会实践,感恩教育同样要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施感恩行动,鼓励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实践行动中。例如:志愿者行动,利用周末时间为社区清扫一次楼道,或者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等。

大学应该通过感恩教育树立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进而升华我们的人格魅力,辉煌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2] 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

第五篇:大学生感恩教育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 报。”它教诲世人,当我们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然而,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日渐为当代大学生所遗忘。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漠视 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这种现象折射出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一、感恩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目前,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显得十分薄弱,尚需大力加强。

1.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再苦再累也心 甘情愿,根本不求什么回报,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在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强烈愿望需要 去博弈实现的背景下,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学习成绩优异。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似乎就能“一俊遮百丑”。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 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父母的过度溺爱,使不少孩子对来自长辈的爱麻木了;孩子过分依赖父母,使他们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 力。现在有,许多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惟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 动的“冷漠一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父母应教育子女不能只会接受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家庭教 育的必备内容。它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

2.学校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惟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 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人中学教育教学范围。学生在考人大学后,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关心最多的是就 业问题。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这与高校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感 恩教育本来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普遍的情形是感恩教育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既 然中学感恩教育没有落到实处,高校德育理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 接班人,这是高校德育的重点所在,也是感恩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3.社会教育变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现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加,社会风气的败坏,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答,给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少 负面效应。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社会应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倡导、弘扬感恩文化共同营造知恩报恩的好风 气,从而使人们在感恩的氛围中共同走向和谐。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才会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 漠,我们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才会更加有效。

总之,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感恩教育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做到“三位一体”,互相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

二、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懂得什么是感恩。

1.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我们每个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母的爱。生育我们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一天天将我们养 大,养育我们的父亲用宽厚的肩膀将我们高高地托起,让我们看见外面的世界,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爱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我 们首先要感恩父母。对父母的养育,我们应心存无尽的感恩与报答之情。如果连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来自社会的体恤、来自祖国的培养和来自自然的赏赐。

2.大学生对师长的教诲应有感恩之意。当今社会,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反映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然而,在大学校园 里,课间不擦黑板、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已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对老师的辅导答疑,连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的学 生并不鲜见;更有甚者还给老师起外号。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的成长中,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今 天的大学生更应该像毛泽东当年尊重、感激徐特立那样,来尊重、感激自己的老师,要学会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及尊重老师的创造。

3.大学生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每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 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大学生更应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 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的真正涵义。每个大学生都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努力塑造完美人生,努力把孝心留给父母,把关心留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留给祖国,把信心留给自己。

不难想像,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对教导自己的老师都不在意、对自己的恩人都不感激,何谈今后关心民生、贡献社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无疑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这其中既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一颗感恩的心及完善的人格。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懂得珍惜老师的启蒙、教育之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体会国家、社会与他人的资助之恩。只有这样,将来才有能力担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需感恩教育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 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然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对如何找 到待遇好的工作、如何享受生活成了众多大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而对于如何承担责任、奉献社会他们却很少涉及。一些人总是抱怨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亏欠”,却不想自己给予了他人和社会什么。为了虚荣心,他们不愿谈及受过国家和他人的资助。每个大学生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 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不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人与人的和谐。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的大学生们,受到许许多多恩泽,有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 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等。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应当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我们应该通过感恩 教育,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进而升华我们的人格魅力,辉煌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养

[摘 要]感恩是社会个体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感恩意识的培养,对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感恩教育的滞后,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感恩意识缺失背后隐藏的是道德教育的弱化问题。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必须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教育合力”作用。[关键词]青少年;感恩;感恩意识;缺失;培养

一、感恩:一个传统与现实的话题

说到感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西方感恩节。据说,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北美新大陆寻求宗教自由。在第一个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活下来的人们生活十分艰难。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为了感激上帝的恩典,按照宗教传统习俗,他们决定选一个日子来永远纪念它,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这就有了美国感恩节。感恩节体现了西方那根植于人们灵魂深处的感恩意识。在我们的记忆中,犹太人那种感恩意识同样让我们感受到刻骨铭心。十九世纪末的时候,伴随着苏联政权的建立,犹太人纷纷从俄国领土上迁出。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犹太人陆续来到中国东北的哈尔滨。肆虐欧洲的反犹浪潮妄图灭绝犹太民族的时候,哈尔滨曾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居中心,居住人数最高曾经达到2.5万人,并具有完整的社会体系。虽然二战后,犹太人大多离开了哈尔滨,但是哈尔滨一直是他们感恩的地方。同样,二战期间,上海市民曾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一千多名犹太难民免遭法西斯杀害。为了教育后代不忘中国人民的恩情,以色列政府把这个历史事实写进了他们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

感恩,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并不陌生。经历了五千年历史文化浸染的中华民族同样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中华文化的骨子里就有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感恩情愫。当然,传统文化中,感恩着重体现在“忠”与“孝”上,忠是对封建帝王的感恩,孝是对父母长辈的感恩,“忠”、“孝”的感恩文化把中国从一个诸侯国家推向中央集权大国,也浸润到寻常百姓心中。我国历史也不乏感人的感恩范例,从《三字经》里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名句,到孟宗“哭竹”、王祥“卧冰”、庾黔“尝秽”、“割股疗亲”等传说,足可以证明中华民族那深沉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愫。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理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感恩是社会个体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懂得感恩的人,必然会有“知恩图报”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对他们恩惠的认知和报恩行为的实施,关键在于感恩意识的培养。

一个生命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开始接受爱,从父母亲人的疼爱到同学朋友的关爱,从老师的教育到国家的培养,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倾注了无数人的关心和爱护。父母给予我们身体,给予我们生命,没有父母的含辛茹苦,我们就不可能长大成人。我们对父母感恩,就要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父母是家庭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我们就不能从“自然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人”。我们对老师感恩,就应该尊师重教,牢记老师的教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教育和就业的机会,我们感恩社会,就应该服务社会,建设好社会。周围的人给予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给予我们种种关怀和照顾,正是他们提供的服务和帮助,我们才能生存和发展,我们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我们对所有的人感恩,我们就要从内心对他们有真诚的感激之情,并把这种感激之情化为为他人服务的自觉行为。

二、培养感恩意识: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和任务 长期以来,我们对道德教育非常重视,但往往导致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远离生活,忽视个体道德的完善。感恩,是做人的基本品德。缺乏感恩意识会影响人的成长与发展,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会自觉为社会服务,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1、培养感恩意识有助于个体道德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一个人格完整、心理健康的人,会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也必定会对社会心存感激,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实施感恩教育有助于人们摆脱对利益的单纯追求,有助于人们人格的完善,有助于唤起人的感恩心和感恩情,用感恩心来融化人们的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

2、培养感恩意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社会责任感。有感恩意识,我们就能体谅父母的辛苦和来自社会的关怀,体会大自然的恩惠,增强人情味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人不至于只生活在单调而紧张的环境中。学会感恩的人,才会体会个体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帮助,离不开社会关怀,才会自觉服务社会,建设社会,树立起维护社会形象和为社会建设改造职责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感恩意识有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道德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引导被教育者对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可以培养人们积极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社会心存感恩,了解人与社会紧密相连,可以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心存感恩,领悟人与人之间关爱的真谛,可以培养人们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与他人和谐相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青少年群体中的忘恩负义现象,尽可能避免感恩心缺乏所造成的悲剧,而且可以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自立意识,帮助我们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这正是学校道德教育所追求的要义。

4、培养感恩意识可以唤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人为他人做了善事,得到他人的感激和尊重。这种感激和尊重会化为更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他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种感激和尊重会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增强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形成一个和谐而令人愉悦的心境。

5、培养感恩意识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与能量。尊重自然,感恩自然,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境界。通过培养感恩意识,引导人们对大自然的恩惠心存感激,就会对自然产生关爱、保护意识,才会自觉保护好自然环境,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隐藏在背后的是道德教育的弱化

(一)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近年来,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感恩教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导致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甚至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私任性、坐享其成,对父母不敬不孝。据《北京晚报》报道,一名在北京城某高校就读的女大学生,因与父亲闹了点儿别扭,自己的电脑坏了急需用钱维修,就在其居住的地方张贴了5张“借钱启事”,目的是“寒碜寒碜我爸爸”,这位为人女儿的表现着实令人寒心。东南大学曾经对该校100多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每周和父母的通话次数、谈论话题、写信频率、是否记得父母生日等方面。调查显示,82%的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电话,主要动机是要钱,仅8%的学生保留了和父母通信的习惯,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的学生只有8%,仅9%的学生每年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有74%的学生承认有时向父母撒谎。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尚且如此,其他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2、忘恩负义,麻木不仁,获得救助不感恩回报。《中国青年报》曾刊登过一篇“他们为何忘掉恩人”的报道,讲的是沈阳沈河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13年来,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是大学生。当老人双目失明,卧病在床时,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没有人来探望了。深圳歌手丛飞耗资300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重病住院时,受过资助的个别大学生就在深圳工作,也没去看他。《中国青年报》也报道过,去年6月30日,从山东老家来沈阳的年仅17岁的韩磊,在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附近的丁香湖游泳时,发现一名溺水的男青年。他奋力游了300多米,将落水者托出水面,而自己却因精疲力竭被大浪卷出10多米远光荣献身,人们被他的见义勇为所感动。而被救者自现场离开后至今没有站出来说一声“谢谢”,又着实令人感到被救者的不可理喻。面对别人救命之恩都显得如此地麻木,社会上见死不救,为富不仁也就不足奇了。

3、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经常抱怨社会不公平。青少年喜欢拿中国和西方国家比较,生活在农村的喜欢拿农村和城市比较,生活在中西部的喜欢拿中西部和东部地区比较,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认为现存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优越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时常埋怨“生活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社会提供的学习、就业和发展的机会太少”等等,他们在抱怨社会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没有考虑过我们的具体国情,只是一味责怪家庭、学校和社会,思考问题片面化、极端化。

4、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青少年公德意识之差,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经常看到部分青年学生,不注意保护环境卫生,不爱护社会公物、学校公物和自然的花草树木,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他们乱扔垃圾、踩踏草坪、采摘花朵。公共设施被“伤残”后的无奈,旅游景点被刻上“某某到此一游”后的伤痕累累,足可以证明我们对环境、对自然的藐视和破坏到了如此残忍的程度。(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感恩意识缺失背后隐藏的是教育问题,是道德教育问题。感恩意识缺失当然与学校的道德教育有关,但家庭、社会都要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负责。

1、家庭教育观的问题。部分家庭在孩子教育上只注重智力投资,不注重基本品质的培养。孩子自幼生活在一个被爱笼罩的环境里,不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过着“衣来伸手,饭来伸口”的生活。加上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是应该的,为了孩子,即使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很多家长已习惯了为孩子默默奉献,不愿意将自己的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压力呈现给孩子,既不给孩子感知,也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正是这种毫无原则的宠爱、溺爱,无意中助长了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不顾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对父母都不尊重的人,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也就难以产生了。

2、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虽然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铺开,但新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升学考试还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方式。中小学校在考试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培养,而道德的培养和情感教育被弱化了。在大学的道德教育中,传统伦理的孝敬观念、现实生活中正确人伦关系的培养同样被忽视,感恩变得可有可无,老师的教育、父母的付出、社会的帮助,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感恩意识变成一句空话。

3、社会环境的问题。当我们进入市场经济的门槛时,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多种利益群体的出现,虽然极大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也诱发了人的求利心理。当人们长期受压抑的求利心态渐渐被“正名”而得到认可,并被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后,一些人便置良心与道德于不顾,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利益。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在资源分配、经济收入、教育机会上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情感以及无规则、无节制的攀比使一些人在接受社会或个人援助时,也会产生一种“心安理得”、“受之无恩”的心理。这些,都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起到负面作用。

四、培养感恩意识:社会教育的一个系统工程

(一)全面了解感恩的构成要素,为培养感恩意识打好基础。感恩有一个认知、情感和实践的过程。感恩的第一层次是识恩、记恩,即个体认识到其所获得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是社会与其他人恩情的结果,并且把社会与其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永远记在心上。感恩的第二层次是报恩,是在识恩、记恩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感恩的最高层次是施恩,即将感恩的意识和报恩的冲动转化成为施恩的行为。施恩不能带有功利性,它是自觉的、不图报的,否则,施恩者就不会心情愉快地去帮助别人。只有达到了施恩不图报的境界,才能真正地拥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在必要时为祖国献身的信念和品格。

(二)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家庭是个人社会化进程的起点,它自然的教育方式,生活化的教育内容,让人们获得关于善恶、真假、好坏、是非等做人的最初观念。父母是孩子最初教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培养感恩意识方面,起着学校和社会道德教育所无法代替的奠基作用,应该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一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做感恩的典范。共同的家庭生活空间,使家庭感恩教育具有“言教”和“身教”的同步性。“身教”对孩子来说,是对父母“言教”的印证。对别人的恩情,家长要善于言谢,善于回报。父母要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孝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主动与邻居搞好关系。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进行心理和情感上的沟通,对孩子要正确施爱,而不是宠爱、溺爱。家长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不能放任自流。家长的示范,必然会换来孩子对家长的感激和孝敬。二是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顺境,有逆境,特别是不能一味地溺爱孩子,适当让他们从事一些家务劳动,让他们体验到家务劳动的琐碎和繁杂,为父母的长期付出而感动,慢慢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三)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道德教育。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对感恩意识的形成起着生根作用。针对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不强的现状,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重新定位,加强感恩教育,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化,道德教育目标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一要把培养感恩意识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要把感恩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长,在家里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学校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之恩,工作生中离不开社会、单位、朋友的帮助。只有心存感恩,知恩图报,一个人才有可能立足社会。二要找准感恩教育的切入点。学校的感恩教育不要定位过高,要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小事抓起,如培养学生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体会劳动过程的艰苦;帮助老师擦黑板,尊重老师;关心周围的同学,搞好与同学的关系;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踩踏花草、不虐待动物等等,慢慢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三要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逐渐认同和接受社会性规则,积极走向社会,把校园教育转变为社会教育。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能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在活动中升华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如南京大学组织学生算一算父母一年在家的花费和自己每年在学校的花费,河海大学要求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则要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这些教育方法都值得借鉴。

(四)营造一个有利于感恩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学会“感恩”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要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才有利于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一是全社会都要形成一个有利于感恩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要利用好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媒工具,大力宣传感恩教育,报道开展感恩教育的情况,对一些典型事例进行推广和宣传,对一些知恩不报、忘恩负义的典型也要适当暴光,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大力弘扬感恩精神的良好氛围。二是设立中国感恩节。西方的感恩节虽有其宗教内涵,但我们完全可以吸收其积极成分,融入传统美德中,并赋予新的涵义,设立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这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举措,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感恩意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抓手’。通过设立中国感恩节,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让成年人互相体谅,人际关系更和谐。

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实施感恩教育的基本途径,虽然在感恩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各有特点,但由于它们在对青少年施加教育的影响上具有同时性,因此,在功能上它们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只有三者的教育目标、要求等方面在方向上基本一致时,其教育合力才会使教育整体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所以要将感恩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对家庭、学校、社会进行调适与协调,以期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参考文献: [1]黄平.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形成探微[J].教育评论,2006,(1).[2]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3]胡虹霞.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3).[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下载对90后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90后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90后大学生教育的时代特征

    90后大学生教育的时代特征 “90后”是指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

    挫折教育

    在非洲大草原的奥兰治河两岸,生活着许多羚羊。动物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东岸的羚羊不仅奔跑速度比西岸的羚羊快,而且繁殖能力也比西岸的羚羊强。 为了研究两岸羚羊的不......

    浅谈挫折教育

    浅谈挫折教育 人的生活和工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人的生命历程难免风风雨雨、坎坷不平。挫折是高中生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均无法避免的面临着挫折,它影......

    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 作者: 许 晶日期:2010-05-29 15:30:40 新近碰到一些事,令我很惊奇,让我这个当了多年的教师也觉得有些不知所措了。 事件1.房山区某“名高中......

    挫折教育

    挫折和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实和心理现象,是个体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阻碍或干扰,使需要和动机无法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增强抗挫折能力,是一......

    挫折教育

    让挫折教育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 把挫折和难题还给孩子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 所谓“挫折教育”,准确讲应该是“抗挫折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受挫折后,能够适应挫折、抗御和对付挫折......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新探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新探 [摘要]挫折是生活的常态,挫折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问题,在挫折教育途径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认为:思......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挫折(定稿)

    挫折,源于人生的巨大前进动力 学号:XXXXXXX 姓名:XXX人生如山,唯有经历挫折才能登上那绚丽的珠峰之巅;生命如画,唯有经历挫折才能绘出那斑斓之作;人生如诗,唯有经历挫折才能涌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