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冬田村镇小学六年级第二次月考文科试卷

时间:2019-05-14 01:3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冬田村镇小学六年级第二次月考文科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冬田村镇小学六年级第二次月考文科试卷》。

第一篇:2011年冬田村镇小学六年级第二次月考文科试卷

2011年冬六年级文科第二次月考试卷

品德与社会部分

一、填空:(12分)

2、1839年6月()虎门销烟,1840年()爆发了,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5、1931年9月日本关东军挑起了震惊中外的()事变,占领了

我国东三省。

6、()年()月,日军侵占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在南京大屠杀中南京超过30万军民先后被杀害。()是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制造的血腥惨案。

7、()年()月()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把北平改为(北京),作为首

都,以《》为代国歌,以()国旗。

二、简答题:(8分)

谈谈吸毒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语文部分

一、积累运用。(36分)

1、把不正确的音节划去。(3分)

阴谋(mómóu)数(shùshǔ)量宝藏(zàngcáng)

逃窜(cuànchuàn)咳(héké)嗽端详(xiángxián)

2、比一比,再组词。(5分)

暇()恋()隔()板()谨()瑕()峦()融()版()勤()3、填补天窗。(19分)

(1)、()己()人弄()成()()()吞枣

张()李()()经风()()然大()

()不及()一如()()()心所()

环视()仰视()注视()

()雪球()雪人()雪景

(2)、横眉冷对千夫指,(3)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4)“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后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

4、把正确答案选在括号里。(4分)

①.“斗塞夹和卡”中有()个多音字。

A、2个B、3个C、4个D、5个

②.在“理屈”中“屈”应()解释,在“坚强不屈”中“屈”应选()。

A、弯曲,使弯曲B、屈服C、理亏D、委屈

③.与“改进”相搭配的词语是()。

A、错误B、作风C、工作D、关系

5、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①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

人?改为陈述句:②公园里的花开得很美。改为比喻句:

③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改为反问句:

④张家界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缩句:

⑤张老师对王宇说:“你的作文有两处错误,让我讲给你听。”

改为直述句: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流浪汉和时光老人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呢?”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打玻璃球,青年时代打纸牌,中年时代搓麻将,家产都败光了!如今

我如云雾山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着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

老还童?”流浪汉头做起,干一番事业!”“好(吗、吧、呢)!只要你好好努力,你就能获得

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

包(吗、呢、吧)。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他看到一群孩子正玩

玻璃球,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他仍然按照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

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起来。正巧,他又碰到了时光老人。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2分)

(1)试探:A暗中打听;B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C看望

(2)返老还童:A交还原主;B回报;C恢复。

2、在短文()内选择恰当的词,在下面画“△”。(2分)

3、联系上下文,在短文的“ ”上填上合适的内容。(1分)

4、短文1、2自然段可分为一段,请概括这一段的段意。(2分)

5、你对时光老人所说的“真正的生命”是怎么理解的?(2分)

6、给短文续写结尾。写在文后的横线上。(5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童年趣事

要求:

1、记一件事,把经过写清楚,写具体,注意重在“趣”字。

2、500字左右。

第二篇:河南省商丘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试卷(范文模版)

河南省商丘二中高二上学期

A.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代表作”,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B.破坏公共设施的犯罪行为,使广大干警荡气回肠,下决心打击这伙罪犯。

C.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D.《水浒传》英译本名为《发生在河边的故事》,《西游记》西方通行本名为《猴》,《红楼梦》的俄译本名为《红色阁楼的故事》,中国读者对此简直不可理喻。

5.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惹事生非轰堂大笑瘦骨伶仃雕梁画栋 B.貌合神离标新立异迫不及待相形见拙 C.莫可名状和颜悦色凤毛麟角赴汤蹈火 D.直接了当发扬光大漠不关心分崩离析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些企业效率低,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如果不压缩生产规模,就难以扭亏为盈。B、鉴于《金瓶梅词话》自身的缺陷,问世不久便被禁,只有少数批评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开发行的书。C.北京雷锋小学累计30年来5000名学生不停地续写雷锋日记,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D.经过几年试行,实践证明,颁发“考试说明”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也有利于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7.下别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热爱足球事业,即使已经是40岁的人了,仍驰骋在绿茵场上。B、你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不按科学的态度办事,终于会犯大错误的。

C、校长决定成立以班主任、总务处职员和学生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住校生工作。D、做工作不但要考虑到今年,而且还要考虑到明年,以至今后几年。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最近,美国向伊朗施加压力,企图伊朗放弃其核努力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核查。

2、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3、充分正视,积极应对,中国出版产业必然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应该成为文化信息产

业中的一大亮点。

A促使披露只有/而且

B迫使透露只有/而且 C促使透露只要/并且

D迫使披露只要/并且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下列句子文字书写正确,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是()

A.某些以“承包”、“租赁”为幌(huǎng)子的所谓经济“改革”,其实是化公为私,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B.栅(shān)栏外一片醉人的浓绿中,“一品红”开得像热情的火把。

C.“名人出书”,反映不一:有人认为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人认为无伤大雅(yǎ),也有人认为不过是商业炒作。

D.对于“犯而不校”(jiào)的“恕道”,先生的态度很鲜明:“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自刭

陷阱

脖颈

杀一儆百

美好憧憬 B.梦魇

俨然

衍变

奄奄一息

偃旗息鼓 C.缔造

孝悌

谛听

瓜熟蒂落

递交申请 D.椒兰

跌跤

暗礁

一代天骄

骁勇善战

11.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侦破“12.6”特大银行抢劫案,我公安人员________了大量目击者,从中发现了一些破案的线索。

②加入世贸组织后,由社会结构变革而产生的各种新社会组织,也将逐步改变现有的社会格局,________出新的社会形态。

③我们必须重视出口工作,在________国内市场新的增长点的同时,重视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A.查访

派生

培育 B.查访

衍生

培植 C.察访

衍生

培育 D.察访

派生

培植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老师和同学的误解让班长感到十分___________,他把头扭向一边,不愿让同学们看见自己的眼泪。

②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政府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___________,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③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___________的色彩,但也有一些内容健康,格调明朗。

④该公司去年曾有过一次违规不论,单说这一次查出的偷税款竟达几十万元,就该依法制裁。A.委屈基础上神秘尚且

B.委屈前提下神秘姑且 C.委曲基础上神奇尚且

D.委曲前提下神奇姑且

1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回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A.迟疑逐渐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 C.犹豫逐步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1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②中央财政部称,中国政府每年必须花费几十亿来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③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的义务。

④只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西华一高完全有希望有实力为国家级示范高中。A.与其遏制抚养进升 B.宁可遏制扶养晋升 C.与其遏止扶养进升 D.宁可遏止抚养晋升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15.(本小题满分4分)

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红楼梦》

简述最能体现觉民性格和觉醒程度的事件和情节。

19.(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黛玉葬花的情节。

20.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本小题满分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有体力的,也有脑力的。我们自己是劳动者,也是别人劳动的见证者。劳动存在于现在,也存在于过去和未来。劳动的人有

不同,劳动的对象有不同,劳动的方式有不同,劳动的环境有不同„„于是,劳动的滋味也有不同。

劳动很重要,品味劳动的滋味也很重要。

你对劳动有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品味劳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第三篇:六年级月考试卷

六年级语文(下)月考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1.看拼音,把汉字规范匀称地写在田字格里。(5分)

yūsāopúfǔɡuō

()泥()动()()()噪

kànzǔzhòuyùnhán

俯()()()()()

2.查字典填空。(6分)

“载”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也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字典中的解释有: a年;b记在书报上;c用交通工具装;d充满。下列词语中的“载”各是什么意思?请填序号。怨声载道()满载而归()三年五载()登载要闻()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但不能含有“看”字的词语(不得重复填写)。(6分)

上个星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爬山活动。站在山顶,同学们有的()蓝天,有的()山下,有的()远方,有的()四周,有的()着身边的一朵小花„„我们()着那充满生机的春景,满心喜悦。

4.本学期我们积累了很多名言诗句,请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填空。(8分)

①麦子打完了,该松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②诗句“。”为我们描绘了夏日农村的宁静,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③自古以来,人世间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正如苏轼所说:“。”

④在生活、学习中,当你遇到挫折、困难时,是哪一句名言激励你,请你把它写下来。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密西西比河风光》一文,作者先用“”一句对全文进行概述,然后采用的结构,分别写出了西岸的特点和东岸的特点,课文最后用“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表达作者对密西西比河风光的赞叹之情。(5分)

(2)《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中,作者以_______为顺序,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4分)(3),布谷声中夏令新。

(4)更无柳絮因风起。(5)沉舟侧畔千帆过。

(6)好雨知时节。(7)天意怜幽草。(5分)

6、综合改错:下面一段话中有错别字、用词不当、词序颠倒、词义重复、标点不当各一处,请你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把它们改正过来。(每处1分,共5分)

转眼间。你即将六年愉快的小学生活度过。你就要告别母校,告别自己亲爱的老师和同

学。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想要顷诉吧?来,让我们怀着一颗诚挚而真诚的心,拿起手中的笔,表达对恩师的感动之情,留下对母校的美好祝愿吧!

二、口语练习(6分)

品学兼优的小刚近来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作为小刚的知心朋友,你应

该尽力说服他迷途知返。规则:用上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等2处以上,话语要简明。

三、阅读语段,按要求做题。(20分)

(1)、阅读《唯一的听众》片段,回答问题。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从我紧闭

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温、舒罗德的基本练习曲。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作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

每天清晨,我都来到树林,要面对这位老妇人全力以赴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

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她常常对我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而我我也常常忘记她是个可怜的聋子!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聋子?!”妹妹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她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而你竟说她是聋子!”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常常()平静()指点()珍藏()

2、“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使妹妹大吃一惊,妹妹大吃一惊是因为以前 _____,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她常常对“我”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你读出了什么?。(2分)

4、如果你是“我”,当你知道真相后,你会对老人说些什么?(2分)

(2)、阅读下文,按要求做题。(12分)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他无名无姓,随身

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zhuàn)身拿来叉和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眼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请求乞求)饶命。但是,以打猎为生的他早已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措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难以入眠,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那只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措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上。(2分J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1分)

3.“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一词来概括。(1分)

4.请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近义词:颤抖——()懊悔——()

反义词:清晰——()消失——()

6.读句子“夜里,他难以入眠,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想一想:老猎人当时想些什么?(2分)

8.“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2分)

9.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请把它写下来。(2分)

四、作文(30分)

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粗心、懒惰、暴躁、叛逆、娇气、胆怯„„

但是你一定会尽力去战胜它们吧!请你以《我终于战胜了________》为题,用一两件具体事例

把自己改正缺点的经过告诉大家。(不少于500字)

第四篇: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分析

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本套试题考试时限为45分钟,满分100分,共分为六大题。第一题,填空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空1分,共34分;第二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第三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小题,1分,共10分;第四题,表格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新能源的认识和了解,分值20分,第五题,简要回答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书本上所涉及的知识加以正确的理解,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语言表述能力,每小题8分,共16分;第六题,完成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研究电流的大小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值为10分。

二、学生答题情况逐题分析

第一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本题学生出现偏差较多的是第1-4小题,这几道小题属于期中考试的范围,这次没有着重复习,学生失分较多。第二题,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本题学生失分不多,少数同学由于审题不认真,导致失分。

第三题,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不错 第四题,表格题,共20分,本题学生失分的原因在于新能源对于环境的影响,学生没有使用准确用语,而导致了失分。

第五题,简要回答问题,每小题8分,共16分。本题学生得分情况14分左右,答题情况较好。

第五题,完成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研究电流的大小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分值为1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都在6分以上,个别同学在实验方法写的不完整,导致了失分。

三、主要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相关问题似是而非、张冠李戴。

2、语言表述不过关。

3、学生实验理解能力较差。

四、今后改进措施

1、夯实基础,加大平时的检查、指导力度,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学习。

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指导学生“动手做”,让学生亲历、体验学习探究过程。

3、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执笔人:刘忍忍

:司丽萍 刘欣欣 2014年12月1日

第五篇:初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15初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测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姓名---------------班级--------------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C)(3分)A、虬枝 qiú 秀颀 qí 婆挲订(xiào)恹恹欲睡yān ...suō 校..B、涸辙hã 皲裂jūn 漪郁yī 谄媚chǎn 瘦骨嶙峋......línxún C、禀赋 bǐng 熠熠崖zhǔ 矜持 jīn 颓垣断壁yuán ...yì 渚...D、脊梁而不舍qiâ ..jí 狡黠.jiã 穷匮.kuì 哽咽.yâ 锲.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3分)A.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丢失性命)..B.这些都证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毫无根据)..C.来“告帮”的,“求情”的,普通人,都得从侧门入。(请人助以金钱)..D.即使是一次不完全的尝试也会起到消除疑虑和鼓励的作用。(因怀疑而顾虑)..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3分)①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 南岸。

② 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 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③ 上帝久久地伫立 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

④ 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 和认真。

A.渡过 肃穆 凝视 专注 B.度过 肃静 凝望 专心 C.度过 肃静 凝望 专注 D.渡过 肃穆 凝视 专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3分)A.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

B.第一回合取胜后,丁辉同学没有自满,决心卷土重来,拿下第二回合,直到夺取最后的....胜利。

C.“成乐高铁”一旦开通,那么在乐山,水运的顺畅与高铁的快捷相得益彰,这将大大提....升乐山经济发展 的速度和质量。

D.在激烈的辩论场上,正方第四辩表现出色,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胜作出了主要贡献。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3分)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B、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C、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了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D、目前,一种先进的电脑公文管理系统已经面世。

6、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D)(3分)

辩论时,发言者要善于听取对方的发言,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片面、论据不足的地方,使自己的发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A.从而提高的认识 B.进而理清自己的思路 C.从而了解对方的情况 D.从而抓住对方的要害

7、下列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如毕淑敏的《一厘米》,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是小说。B.《秋水》这则神话故事,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闻见骄傲自大。C.《捕蛇者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近似现代的杂文,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叙议结合,核心是议。该文选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柳河东集》。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典范的驳论文,成功地运用了驳论证和驳论据两种反驳,不仅批判了错误论调,而且盛赞了“中国的脊梁”,旨在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

8、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D)(3分)A.而 任重而道远 富而可求也 ..B.是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小人反是

C.行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D.省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吾日三省吾身

9、背诵默写(6分)(1)《使至塞上》一诗中,能够体现诗人“诗中有画”这一特点的诗句是:。(2)《浣溪沙》“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 ”一词表达出作者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之情,“ ”突出了作者凄凉寂寞之感

(3)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的是“

。”

(4)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美丽的神话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5)《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有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终生遵守的准则,它是。

(6)饮酒是古人非常喜欢的活动,请从你积累的诗词中写出表现这一内容的诗句。“ ”

10、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2分)

中午12点过,趁着午间休息,简阳市三岔中学17岁的叶富源,背起爸爸叶春柏在学校附近的小路上散步。阳光透过枝丫,照在两人的笑脸上,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四年前,一场事故之后,叶春柏高位截瘫。两年后,无法忍受生活压力的妻子离家出走,只剩下一对儿女。姐姐叶东梅在外上大学,为了方便照顾爸爸,弟弟叶富源到三岔中学上高中后,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民房,背着爸爸去上学。尽管每天安顿好爸爸,深夜11点过后才能坐在床上靠着墙壁复习功课,但叶富源的成绩却很优秀,经常考到年级第一名。父子俩对未来充满希望:“熬过这几年,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2013年11月14日《华西都市报》)

(1)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答: 17岁的叶富源背着父亲上学(意思对即可,1分)

(2)叶富源的事迹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是三位网友发帖的内容,请你以“热爱生活”的网友身份跟帖,写几句赞美、鼓励的话。要求不少于3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书虫:养育恩,不能忘。亲情浓于水,孝心感天地!相比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你是巨人!相信困难是暂时的,祝愿你们一家幸福!

读来读去:感念爱,懂得爱。好娃娃,想捐钱给你!

观天下:不懈的努力,点燃亲情的颂歌,一路的跋涉不仅担起了一个家庭,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而且树立了品学兼优、自强自立、坚强乐观的典范。叶富源:你的奋斗感人至深!

热爱生活: 为了父亲的生活,你背负压力;为了家庭的未来,你勤奋读书;为了人生的梦想,你自强不息。你的行动温暖了亲人,感动了世人!——叶富源,没有困难能难倒你!(通顺,有鼓励赞美,修辞)

11、阅读下面名著片断,完成后面各题。(3分)

洪教头恼恨林冲来,又想赢得这锭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把棒从地下一挑,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挑里,林冲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小腿骨上,洪教头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

(1)这个文段选自我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2)从两人比武中,可以看出洪教头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答:①急躁;②冲动;③争宠(嫉妒贤能);④好利。任答2点即可

(3)根据选段的人物形象,续写下联。上联:(林教头)内敛果敢获胜 下联:(洪教头)狂妄急躁落败

12、诗歌赏析(4分)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冷寂的景象。(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理解。(31分)

(一)阅读下面小说选段,完成1—5题。(10分)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已,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已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2分)(甲)_(甲)孔乙已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乙)范进因中举而发疯。(意思对即可)

2.孔乙已和范进都是的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已的态度是:冷嘲热讽(冷漠无情)___,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是: 趋炎附势(阿谀奉承)___(2分)

3.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_偷东两被打,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因中举而喜极发疯,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 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文化的毒害,封建社会的毒害等)(意思对即可)。(2分)

4.甲段文字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表明作者对孔乙已的态度是:_既批判又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乙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尖锐的讽刺,无情的嘲弄。意思对即可(2分)

5.(甲)文“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议论文阅读(11分)

“舌尖”上的争议

常江

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最终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所谓树大招风,与第一季几乎是一边倒的赞美相比,第二季争议颇多。最大的争议有两个。一是食物与故事之间的关联性。不少观众批评该片在一味用痕迹明显的故事大肆煽情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主题:食物。一些食物被指做法错误,一些食物匆匆登场又匆匆离场,令人直呼“看都没看饱”。第二个较为隐晦,不少观察者和评论者认为该片一味追求对各种菜系的“全面”、“公正”呈现,其实已演变成了一种国家主义的教育,背离了其作为美食节目的初衷。其实无论哪种争议,最终都可归结为一个命题:在“好看”的前提下,电视节目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教化的功能。

②这个命题并不新鲜,它几乎伴随着中国电视发展的全部历史。早在第一季中,“舌尖”便已流露出与上世纪80年代的“文人电视”十分相似的气质:唯美的画面、华丽的解说词、借物咏志的手法,并最终落脚于知识分子的家国意识。在多数人将看电视首要地视为娱乐的背景下,这种气质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甚至矫情。当解说词把“去买菜”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动作,说成是“去市场上挑选新鲜时令食材”时,很多观众就崩溃了。而这种表达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改造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美学化的重要手段。虽然有些浮夸,但对快节奏的、粗鄙的现代生活,未尝不是一种矫正。

③很多人说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因为它变“复杂”了,创作者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这话说得对。任何事情都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个节目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也需要面对很多随之而来的东西:权力的介入、资本的力量、观众的干预,以及创作者微妙的心态。就像一个无人问津的穷小子突然中了巨奖,身边一定会冒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亲戚朋友簇拥着他一样。因此,渴望“舌尖”在中国的电视经济与电视文化领域保持纯粹几乎是一个悖论。

④尽管第二季还没有播完,且已经播出的几集水准并不完全一致,但我本人总体上还是对这一类型的纪录片持欢迎的态度。“舌尖”的成功,意味着在电视文化领域,几乎消失殆尽的文人气质的强势回归,尽管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商业、娱乐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博弈。毕竟,它在梳理一项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建设性的力量。如果你是家长,你更希望自己的孩子看美轮美奂的益智片,还是那个名叫“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卡通片呢?答案不言自明。

⑤在时下浓重的商业主义氛围中,“舌尖”透露出的十分稀薄的文人气质,我们应当珍惜。

6.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我们应当珍惜“舌尖”的文人气质

7.阅读①②段,说说“舌尖”第二季的“教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哪两点?(4分)进行国家主义(家国意识)的教育;(2分)矫正快节奏、粗鄙的现代生活。(2分)8.第③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请作简要分析。(4分)

得出的结论是:渴望“舌尖”在中国的电视经济与电视文化领域保持纯粹几乎是一个悖论。(2分)以无人问津的穷小子比喻默默无闻的“舌尖”节目,以中了巨奖的富小子比喻名满天下的“舌尖”节目,(1分)富小子身边一定簇拥许多亲戚朋友,成功后的“舌尖”必定面对很多随之而来的东西,无法保持纯粹。(1分)

(三)读下面两则古文,回答问题。(10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 说苑》)

9、甲文的作者是 战国 时期的 思想 家、政治 家、教育 家。他主张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提出了“ 民贵君轻 ”的主张,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世称“ 亚圣 ”。(3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故患有所不辟也 ① 患 ② 辟 祸患,灾难;通“避”,躲避 ..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③赐 ④骄 赏赐、傲视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①不仅贤人有之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②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要(城),别人主动送您一座城,为什么不接受呢?

12、〔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舍身取义 ;

〔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 廉洁自律 的高贵品质。(2分)

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

示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分)

下载2011年冬田村镇小学六年级第二次月考文科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冬田村镇小学六年级第二次月考文科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答案

    六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碧绿闭幕完璧归赵毕竟铜墙铁壁 清正廉洁浮想联翩舌绽莲花怜悯连续 据理力争聚精会神拒之千里声色俱厉3、qiǎnghuòjiàng hè......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

    一、字词拼音。(38分)(一)拼读写字我最棒,(10分)qīnɡshuǎnɡkǎoròujìnɡmìyùnhánàomì()()()()()qínmiǎnzǔnáoménɡlónɡxiūzhùzhēnzhì()()()()()(二)正......

    六年级下册月考试卷范文合集

    六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 一 .看拼音写词语。(8分) tóu xiánchōngjǐngjiàn wēi zhī zhùqīn shíjuān zèngjīng bīn jiǎn zhèng()()()() ()() 二.选词填空。(2分) 充满充盈充溢充......

    六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生字乐园(10分) (1)读拼音,写词语(四分) yīn yùn ào mī níjiāng qīliáng ( ) ( ) ( ) ( ) (2)给带点字选......

    六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六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看拼音,写问语。(6分) yāo qǐng pù bù yùn hán shī gōng méng lóng qī liáng ( ) ( ) ( )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6分) 峭( )......

    月考试卷六年级语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 读拼音,写汉字。(12分) xiōng dípìhuò( )涌澎湃 荡( )尘埃 偏( )荒凉 满腹疑 ( ) jǐn shìtǎnfén 小心( )慎 海( )山盟 ( )忑不安......

    四年级下册第二次英语月考试卷

    四年级下册第二次英语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选出与所给单词属于同类的一项。(10分) 1.( ) A. potato B.tomato C. sheep 2.( ) A. those B.goat C. cow 3.( )......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科试卷分析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科试卷分析 第二学期一、试卷特点: 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科的特点,注重知识的整合,加强学生对“双基”的训练,也着眼于考查学生的思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