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分析(含五篇)

时间:2019-05-14 01:4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分析》。

第一篇: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分析

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分析

发布时间:2009-5-12信息来源:

[摘要] 产业集群是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是浙江特色经济发展方式。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集群概念及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的概述,分析了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并试图为提升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提出一些思路。

一、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发以来,浙江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形成一个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小商品生产企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浙江省拥有800多个中小企业集群,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区519个,囊括纺织、机械、电子、塑料、医药等175个大小传统产业,如大唐的袜业、嵊州的领带、温州的打火机等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使浙江经济充满活力,推动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但同时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也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低、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分析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水平对浙江中小企业发展乃至全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

1.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

(1)低成本优势。首先,生产成本低。小商品是浙江工业产品的核心,如领带、袜子、手表、打火机、纽扣等等。与重工业产品相比,小商品的生产具有低成本优势。一方面,小商品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浙江人多地少,大量劳动力闲置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小商品生产对技术要求不高,生产工艺相对比较简单,为企业节约了相当的技术开发成本及员工的培训成本。再者,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生产为企业降低了中间转移成本,如苍南县金乡镇是全国最大的徽章生产基地,这种小商品生产有设计、熔化金属、写字、刻模、钻孔等10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由独立的企业加工,中间产品通过市场进入下一厂商。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的流通时间缩短了,流通费用节省了,从而企业节省了相当的中间转移成本。其次,交易成本低。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是密切联系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型企业。一方面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搜寻成本,如搜寻竞争对手、产品及市场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专业化市场的形成,降低了企业的购买成本,如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等等。这种独特优势是单个中小企业所无法获取的。

(2)区域品牌优势。区域品牌具有广泛、持续性的品牌效应。企业可以共享集群品牌效应,即集群内企业可以依靠区域品牌效应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是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浙江产业集群以其小商品见称,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经济格局。中小企业的集聚形成了浙江独特的区域特色经济,造就了许多享有很高声誉的区域品牌。例如,温州鞋业、嵊州领带、义乌小商品市场、大唐袜业等。中小企业集群的品牌优势为提高浙江产业竞争力,推进浙江经济发展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

(3)规模经济优势。众多小商品生产企业的聚集形成了单个企业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形成了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交易成本的下降也形成了整个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另外,共同承担成本所带来的单位成本下降,也是集群企业取得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之一,规模经济的形成提升了中小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2.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劣势分析

(1)自主创新能力低。浙江95%以上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产业,其对技术的要求低、工艺相对简单。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淡薄,往往通过模仿创新来改良产品及技术,相互模仿创新削弱了企业内部的创新动力,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缺乏懂管理和精技术人才。浙江的小商品产业起源于家庭小作坊,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低,缺乏引进人才的意识;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对企业核心技术的掌控和创新能力,导致企业内部缺乏创新的动力。例如:根据2000年调查嵊州市20多家骨干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6%,具有初、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仅占职工总数的5%,反映了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另外,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利润低等原因普遍存在着融资困难,导致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缺乏资金,也是企业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竞争过度。首先,由于小商品生产成本低、投资少,而且产业对技术的要求低,工艺相对简单,致使产业内企业过度进入,造成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另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的无差异产品,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不得不采取非正常的竞争形式,竞争异常激烈,如非常规的价格战、广告战等。

其次,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的过度竞争。集群内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及组织协调机构,企业往往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例如,大唐袜业企业多数仍是小作坊式企业,内部必要管理体制的缺乏造成企业压价竞销,偷工减料等过度竞争行为。

最后,企业的转换成本高也是企业过度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生产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企业的设备只能生产某一特定环节的产品,如果转产,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设备重置成本,过高的退出壁垒致使企业泥足深陷,从而导致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

(3)国际竞争力低。近年来,浙江产业集群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也有部分企业走向了国外市场,但总体来说浙江产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很低,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企业的创新能力低,不能为市场提供高质量、高服务的产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浙江产业集群的品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浙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高知名度的产品很少,得不到国际市场的认可。最后,因为浙江小商品生产的成本及技术含量低,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不能克服相关技术壁垒及贸易壁垒,这直接导致了国际竞争力不强,如2003年上半年的温州打火机遭遇欧盟CR法规事件。

三、提升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思路

1.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创新能力

(1)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企业只有通过持续快速的技术创新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科技创新:第一,加大研发投入,为产品创新及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第二,积极引进技术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装备。第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管理者素质,为企业创新提供内在动力,如为员工提供再学习机会及环境,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学习型组织等。第四,企业积极与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即产学研相结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2)制度创新。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如为企业技术开发提供技术及咨询服务;为企业引进外部创新资源和高技术人才;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或者提供融资途径,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

2.提升核心竞争力,避免过度竞争

竞争可以促进发展,但过度竞争会阻碍集群的发展。企业集群应在合作和竞争共存的状态下有序的发展,在有效的市场机制中展开合理竞争,减少产生过度竞争的因素,推进行业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去取得竞争优势。如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或者引进新技术来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服务,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以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行业利润,避免过度竞争。

3.“走出去”战略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格局下,企业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即采取主动出击,开拓国外市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如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差异度等方式;加强区域营销能力及区域品牌推广,如加大广告投入;利用低成本优势,在国外投资办厂以开拓国外市场。

4.加强区域品牌建设

区域品牌反映区域的产业优势和经济特色。浙江产业集群的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却很少,企业应加强对区域品牌的建设。第一,转变企业家观念,树立区域品牌信念,积极参与品牌建设。第二,企业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依靠科学技术为市场提供高质量,高服务的产品,建立有区域特色的品牌。第三,加强区域的品牌营销,塑造区域品牌。第四,利用已有国际品牌带动国内品牌的建设,提升集群的国际品牌效应。

■ 王 荣

《商场现代化》 2007年第9期

第二篇:河北省中小企业竞争力分析

近年来,河北省经济保持了持续平稳较快的增长,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名不断提高,生产总值稳步增长,成为全国经济大省之一。目前,河北省中小企业已达到16.7 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创造了全省58.1%的工业总产值,从业1382.94 万人,提供了全省80%以上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对全省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河北省的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城乡劳动力就业,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构建稳定发展的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小企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认识自己所处环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环境分析是由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及国际环境所构成。通过对企业环境的系统综合分析,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首先从企业的外部环境着眼,利用PESTEL 模型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这也是深入剖析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难题、制定合理扶持政策的首要任务。PESTEL 模型是分析宏观环境的一种有效工具,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六大因素: 1)政治环境(Political):主要指制约和影响企业经营的各种政治要素及运营环境。2)经济环境(Economic): 主要指组织外部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3)社会环境(Social): 主要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主要包括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5)文化环境(Environmental)主要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6)法律环境(Legal): 主要指组织外部的法律、法规、司法状况和公民法律意识所组成的综合系统。

(一)政治因素(p)和法律因素(L)分析

我国的政治稳定局势为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随着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地位中日益凸显,也大大提高了我省的经济发展,为此国家及我省对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河北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2月26日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了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意见,强调指出,优化发展中小企业环境,放宽市场准入,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等。为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宽松,合理,优质的政治环境。

法律环境影响企业的发展,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提出了着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中小企业作为独立的问题逐渐成为立法工作的焦点。2000年国家经委发布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诺干政策意见》文件;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于2006 年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随即旨在进一步完善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河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已于2007 年7 月1 日开始实施等。这些法律开始了中国在法律层面直接针对中小企业的立法进程,并且从法律的高度明确了中国对中小企业的立法工作是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法律法规的规定从原则上确定了中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态度,奠定了中国中小企业法律促进体系的基调。到目前为止,中国围绕中小企业,应经在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国际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初步的法律促进和扶持框架。

(二)经济环境(E)分析

(1)社会经济结构分析

经济结构又称国民经济结构,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等,其中产业结构最为关键。总体上看,河北省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支柱产业支撑作用继续加强,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中小企业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从数量上来看河北省中小企业已达到16.7 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创造了全省58.1%的工业总产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专业分工日益细化,需要更多中小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来优化我省的产业结构,使得河北省经济健康发展。

(2)经济体制分析

经济体制是指国家组织形式,它规定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部门的关系,并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调控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范围内容和方式。自中国加入WTO后,客观上要求我们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规范和法律体系,依法办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这些要求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但2008年的经济危机给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在有优良发展环境的前提下,我省中小企业应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努力改善自己的不足,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创新能力,实施品牌战略,拓宽融资渠道,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合作联盟。

(3)国家经济政策

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是经济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发挥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经历全球经济危机之后,融资,信贷问题依然是制约河北省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金融机构多元化程度不高、银行业信贷资金运用率降低、金融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不尽发挥,内加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企业性质及实力所限, 常常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担保单位和抵押物, 致使社会上出现了中小企业担保难、贷款难的现象,资金短缺严重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 能否提供有效担保已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关键, 广大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解决担保难的问题。虽然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紧缺问题,但是实际操作中,新办和小企业债券融资时普遍缺乏可抵押的不动产,融资困难; 多数企业缺乏资金无法扩展市场、无法转型或创新,甚至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有些地方组建了一些担保公司,但由于缺少担保金,能够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数量有限。针对此情况,河北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2011年省财政将安排1亿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规定各社区市不少于2000万元,各县(市区)不少于500万元,并逐年增加。《意见》指出,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民营积极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税务部门应及时办理税收减免手续。对年薪增销售收入30000万元以上的民营

企业,由县(市、区)按期当年新增地方税收地财政留成部分的20%给予支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在总量和增量计划上,单列中小企业信贷指标。这项政策大大鼓舞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技术环境(T)分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仍存在资源短缺、管理不善、竞争实力差、能力弱等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弥补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不足。河北省制定了全省2007-2010 年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工作方案,总结推广了建设创业辅导基地的7 大类型、20 个模式。鼓励中小企业引进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要求企业密切关注与本企业产品有关的科学技术现有水平,发展趋势及发展速速。对于新的硬技术,如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企业必须跟踪掌握。在人才教育培训方面,河北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全面实施中小企业远程教育培训工程,在2007 年建成100 个远程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又在产业集群和创业辅导基地内新建100 个,扩大了远程教育的覆盖面。二是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六次“河北中小企业发展名家讲坛” 巡讲活动,开办了中小企业卓越管理高级研修班,协调IT企业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三是积极组织各类人才招聘活动,在河北大学组织了“河北省中小企业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与省人事厅举办了“全省自主择业人才招聘会”、开展了“全国百日网上招聘高校毕业生” 活动,达成就业意向近万个,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四是组织开展了中小企业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建立健全了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先后完成2 万多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四)社会(S)和文化(C)环境分析

大多数中小企业还处在自发的企业文化管理阶段。除少数中小企业已进入自觉推行企业文化管理的阶段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对认真推行企业文化管理,还不太在意或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小企业文化具有过分多元化的不良特征。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形成积极的主导企业文化,并由主导文化统率多元文化,导致企业缺乏文化特色,造成企业经营效率低下。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部分,企业文化也只有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才能发挥作用。民企文化塑造要求以企业文化理念与价值为导向,制定管理制度,变家族管理为社会管理,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中小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的发展状况,内部环境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内部环境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遇分析、威胁分析。

(一)优势分析

(1)结构优化产权清晰、信息畅通、机智灵敏、反映敏捷

河北省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清晰简单,企业家有明确的利益激励制度和强烈的创新倾向。多数企业采用扁平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和人员流通,信息传递快且不易失真;企业经营规模一般较小,运营灵活,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而调整企业的技术战略。积极开发中小市场,完善市场的开发程度。

(2)成本优势技术创新成本低、障碍小

中小企业运作灵活,技术创新成本低,障碍小。我省人口稠密,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由于近年来国有企业裁员精简,中小企业吸收了大企业的溢出的科学家,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本的支出。中小企业及时适应市场所需调整技术创新战略,致力于开发见效快,容易成功的项目,经济效益比较显著。另外,在设备革新过程中,中小企业的设备往往以小型居多,而小型设备的技术改装、改造相对容易,浪费少,成本低。

(3)创新优势动力强, 速度快, 时效优势突出

中小企业内部信息畅通, 员工易于形成为生存而创新的忧患意识, 促使生成企业创新的内部动力。企业一般是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 个人的创新意识能够迅速成为具体的实施计划, 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 加快新产品投人市场的速度, 使企业在技术创新效率和时间上优于大企业。另外, 企业在技术创新方向的选择上比较重视应用型技术创新, 尽量选择投资少、规模小、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 以发挥比较优势, 扬长避短。

(二)劣势分析

(1)管理不善。

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我国加入WTO、走向全方位开放,中小企业无论是否选择进入国际市场,是否进行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竞争都将是国际性的,都将遭遇到具有强劲实力的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中小企业无论与国内大型企业还是与跨国公司的管理相比,其创新能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就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从总体而言,现在中小企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管理水平低,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现场管理混乱、组织制度建设滞后、生产经营粗放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了中小企业社会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2)资金不足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第一,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第二,国家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使之长期处于不利地位。第三,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国有企业,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其贷款不够热心。第四,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

(3)人才劣势人才匮乏、整体素质低

专业人才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重要的动力基础。造成我省中小企业人才匮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内部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偏差,也有聘用人才方面的缺陷;既有行业自身的制约,也有资金待遇方面的困难。主要体现在:思想重视不够、人才留守环境差、受困企业资金实力不强、企业主自身素质有限、人才观念落后、缺乏人文关怀。

(4)技术劣势技术源缺乏、创新能力弱

创新的基础除了技术能力外,相关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至关重要。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存在不足:首先是信息的来源渠道有限,没有大公司那样强的社会组织能力,也难

以为之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这导致多数中小企业在创新的方向上凭感觉或者为了减少成本将有限的创造力集中在如何复制和模仿大企业的产品上,完全放弃了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的挖掘。高质量的创新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技术成果商业化经验欠缺缺乏知识产权事务经验,综合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欠缺,资金支持缺位等都造使企业无法及时创新,创新水平落后。

(三)机遇分析

(1)政策上鼓励和扶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相继出台

(2)社会上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深

专业化分工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它所选择的产业及它在产业中所处的地位。中小企业在企业定位和技术战略上可以突破资金、人力和环境的局限, 集中资源于一个特定领域进行技术创新, 从而赢得市场。

(3)技术上技术信息交流迅速, 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技术进步加快了技术更新换代速度, 降低了产业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 增加了中小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中小企业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更及时、准确和迅速, 使中小企业的运作和业务流程更具开发性, 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四)威胁分析

目前国际环境复杂,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障碍,对国际环境进行分析有助于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人才强企战略、走出去战略。努力发展,积极谋求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道路,并进一步促进河北省对外经济的发展。影响我省中小企业的国际发展因素主要表现在:

(1)国际市场低迷,需求减弱。

欧盟、美国、东盟、韩国、日本和俄罗斯,是我省的主要出口国家,较上年同期美国下降15.6%、韩国下降57.1%、俄罗斯下降43.3%、欧盟下降23%。我省外贸出口总值增速已连续几个月下降,月度进出口规模、增速均呈连续下滑态势。

(2)世界国币的影响

世界主要货币兑换美元大幅贬值,造成进口国货币对人民币的大幅贬值,抬高了进口我国产品的价格,给出口带来了困难,严重积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人民币的升值意味着外商对华投资成本的增加,影响对我省三资企业的资金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省的中小企业发展。

(3)保守的贸易政策

外贸保护主义威胁增大。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延伸,贸易量萎缩和失业率的上涨,使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

(4)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产品缺乏自由品牌,市场竞争能力弱。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不足,普遍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出口产品基本全部用于贴牌生产,贴牌出口率占65%,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比重小,大多数为低端产品,加之出口产品中知名品牌少,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5)外贸资金困难

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渠道少,市场开拓乏力。企业要从事外贸经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开拓,建立销售渠道、组织规模化生产,这对于没有雄厚资金积累的中小企业来说困难很大。在对外贸易和跨国经营中融资难导致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6)中介机构不完善,缺乏产业组织

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组织,尤其是缺少提供公共的专业技术服务中介机构,大多数中小进出口企业基本上是单打独斗,自行其是,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企业间缺乏相互联系、合作、产业组织性差,更谈不上形成产业内企业间的规模经济和专业协作。中小企业缺乏产业组织,形成低质、低价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企业产品严重重构,技术进步缓慢,主导品牌难以建立,国际竞争力受影响。

第三篇:毕业论文纺织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模版

文献综述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两大趋势背景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已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国际经验表明,产业集群是激烈的全球产业竞争的产物,是国家和地区回应全球化挑战的必由之路。美国有些机构与媒体甚至认为:“中国制造”的成功秘诀就是产业集群。经过改革开放的20多年发展,浙江省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并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随着国际间茧丝绸产业的快速转移和国内“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历来素有“丝绸之府”美名的浙江省湖州市,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丝绸却没有成为浙江产业集群中的明星集群,行业中突出的问题制约了湖州纺织业集群集聚效应的充分发挥,也使集群内企业难以健康成长。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规避湖州纺织业集群发展中“盛极而衰”的致命弱点,保持和提升湖州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成为学者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因而,通过GEM模型构建一个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湖州纺织业集群竞争力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关键词:纺织产业,产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

前言

丝绸作为湖州的传统支柱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在湖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农民增收、居民就业、出口创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国际间茧丝绸产业的快速转移和国内“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湖州丝绸行业发展面临新的严峻挑战。2009年浙江省湖州市把特色纺织业纳入湖州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对纺织业的诸多细分产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取舍”——重点培育发展真丝、羊绒、产业用化纤产品、家纺四大细分产业,以此带动纺织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随着国际间茧丝绸产业的快速转移和国内“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行业中突出的问题制约了湖州市纺织业集群集聚效应的充分发挥,也使集群内企业难以健康成长,湖州纺织产业集群品牌的竞争优势难以发挥。因而,科学地分析与评价湖州丝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对增强集群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提升湖州丝绸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 实现集群内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题

产业集群是在特定技术、资源、市场条件下历史演变的产物, 是企业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的重要组织保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国际经验表明,产业集群是激烈的全球产业竞争的产物,是国家和地区回应全球化挑战的必由之路。美国有些机构与媒体甚至认为:“中

国制造”的成功秘诀就是产业集群。“浙江制造”就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绍兴轻纺、海宁皮革、温州皮鞋、永康五金、柳市的低压电器、嵊州领带、诸暨袜业,星罗期布,各具特色。但在提及浙江的产业集群时,鲜少有人提及“湖州丝绸”。国内外发展经验已证明“纺织服装业的产业集群是纺织服装行业的突出特征。所以,走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创建集群品牌,打造丝绸特色名城已是湖州丝绸业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国外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

迈克尔·波特(1998)的“钻石模型”,从定性的角度,以国家为研究对象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认为如果将一个集群看作一个整体其竞争力取决于相互关联的六个因素:1.要素条件,产业集群必备的竞争要素;2.需求条件,即市场对该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判断产业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指支配企业如何创建、组织与管理的国内条件,以及该国的国内竞争性质;5.机遇作用,偶然性事件和机会也会对地区竞争优势产生影响;6.政府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节来创造竞争优势。这六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

加拿大学者Padmore 和Gibson(1998)对钻石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GEM 模型。GEM 模型确定了影响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6 大因素,包括“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外部市场”。该模型从定量的角度,以企业集群为研究视角分析区域产业竞争力。优点在于把握产业集群的关键症状,并提供解决这些症状的分析框架。

二、国内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

(一)对产业集群竞争力来源的研究

魏守华(2002)构造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机制,把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另一类是基于集群创新系统的优势,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论证:低成本优势和区位品牌优势来源于外部经济机制的作用,价值链分工和市场议价优势来源于合作机制的作用,技术垄断和产品技术差异化优势来源于技术创新和扩散机制的作用。

金祥荣(2002)从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和社会化来解释企业集群优势形成的原因。认为企业集群导致专业化“块状经济”的形成,在块状经济中,由于中间产品的转移成本很低,分工的精细化以及资产专用性的提高带来机会主义难以实现等原因,生产同类产品的各种可分割性操作功能不断从企业内部剥离出去并达到最佳生产规模,并且由于企业之间空间距离小、各种联系网络密集,所以块状经济能够实现知识与技术的有效外溢。

蔡宁(2002)从资源的结构性整合角度探讨了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单个企业控制和占有资源的能力是及其有限的,通过企业集群这种中间组织实现对资源的占有和企业能力的完善,是企业发展、提升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张辉(2003)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而产业集群竞争力就是经济规避能力。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经济机理在于:一方面因具有学习效用和利用区域资源而获取正面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是规避柠檬问题和负外部性,从而获取规避负面效应而产生的竞争力。

傅京燕(2003)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来源于国家,集群,企业三个层面因素作用的结果。认为产业集群组成要素的整体运作往往会表现出集群的涌现性。这种涌现性是由产业集群的自组织系统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产生的,其结果表现为产业集群的整体价值大于集群内各个企业价值的简单加总。

(二)对产业集群竞争力创新机理的研究

王缉慈(2001)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聚理论与新产业区域理论,并结合中国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以营造区域创新环境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战略思想。并指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营造区域竞争环境,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是增强国力的关键。只有当本地区形成真正的产业文化,即全社会具有创新的共识,才能促进科技、教育的快速进步,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成功升级。

王郡(2002)认为,自发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的衰退不仅因为构成集群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创新能力弱,更重要的是,传统企业内的中小企业的模仿动机远远超过创新动机,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陷入“囚徒困境”。主张由政府出面引入创新源,并提出了三套具体方案:一.政府重点扶持创新性大企业;二.由政府主导建立技术创新与推广的公共机构,提供新产品设计与开发实验等方面的技术服务;三.由政府主导建立股份制或政府全资的技术开发公司,专门经营与开发引入的创新资源。

胡太山(2002)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和创新机理作了专门研究。认为众多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强化创新氛围,使群聚的厂商更愿意共同去追求具有风险的创新目标。集群有利于创新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知识的外溢。

(三)对产业集群竞争力构建的研究

盛世豪(2004)运用产业集群及相关理论,对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进入了深入分析,剖析了产业集群与浙江区域经济的相关性,揭示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内在机制,为产业集群研究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实证资料。认为浙江纺织工业逐已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纺织大企业大集团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市(县)镇纺织产业集群相结合的产业组织格局。集群式发展成为浙江纺织工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产业集群是“浙江活力”的核心,也是“浙江现象”的标志。

常亚平(2005)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中国丝绸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衡量,认为丝绸大国的国际地位稳固,丝绸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丝绸业存在部分薄弱环节将影响竞争力的提高,政府政策是丝绸业竞争潜力释放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以服装为龙头、以丝绸为特色、以化纤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战略设想;产业集聚、集团化和虚拟化的产业组织战略方案以及品牌化、信息化和技术进步的产业升级战略规划。

张国权等(2005)从环杭州湾地区纺织产业的现状作为研究出发点,提出环杭州湾纺织产业集群的三大问题,并提出集群发展的四大目标,最后提出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依托、推广电子商务、构筑创新平台、和构建区域特色文化体系四个对策,促进环杭州湾纺织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保持持续的国际竞争力。

查志强(2006)认为杭州丝绸产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一个产业集群发育和演进的过程。在分析杭州丝绸产业集群组织构架的基础上,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提出通过区域整合、产业整合、产品差异化战略、自主创新战略、市场互动战略、区域品牌战略、人才强业战略进一步提升杭州丝绸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

周颖、金婧(2006)从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借鉴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框架,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新钻石模型”,对具典型意义的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于深入了解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现状以及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龚世文(2006)认为中国纺织品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低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但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品牌知名度,以量取胜,其绝对竞争优势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要改变这种情况,仅依靠单个企业自身的努力,或政府产业政策扶持,都是不现实的。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产生。利用产业集群重新构造中国纺织行业产业空间结构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纺织工业组织结构的重要形式,利用产业集群战略进行产业空间结构再造已成为提升中国纺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赵广华等(2009)以营销和品牌管理理论为主线,分析了中国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的演进机理和集群品牌发展的三个阶段,集群品牌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提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通力服务配合,三方以市场需求为纽带而联结,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三螺旋发展路径”,创建了集群企业快速、低成本构建强势品牌的“PIEE”钻石模型,搭建了一个产业集群品牌提升的框架体系,为中国产业集群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潘百翔(2009)结合产业集聚特征明显、纺织产业发展较具代表性的浙江省五地市(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进行实证分析,了解纺织产业集群发挥独特“集群效能”的内在机理以及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认为浙江纺织业应通过自主创新能力、品牌建设、专业市场建设推动浙江省纺织集群的产业升级;把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有效融进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发挥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服务作用;政府为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各类平台支持;提升纺织企业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有效性五个方面提高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冯芳等(2010)对我国丝绸外贸出口所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进行了分析,结合浙江丝绸产业的现状,从提升附加值、拓展新领域、培育自主品牌、提高应变能力四个角度,探究了现有经济形势下浙江丝绸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范作冰,于威,顾国达(2010)在丝绸贸易“后配额时代”的特殊时代背景下,运用态势(SWOT)分析法对中国的丝绸产业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产业的竞争优势、自身存在问题以及当前所面临国际环境中的机遇和挑战等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要尽快完善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链、推进行业技术改造、实施品牌战略、扩大丝绸最终产品出口等战略选择。

(四)对湖州纺织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

于敏捷(2008)通过将湖州丝绸产业集群构架与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构架进行比较,以拓展产业链和提升产业架构为手段,探讨如何发展湖州丝绸产业,并切实规避产业集群发展中“盛极而衰”的致命弱点。认为只有政府合理地招商引资、用文化服务经济,企业积极地融入环杭州湾纺织产业集群以及自主创新、建立品牌,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完善的湖州丝绸产业构架,切实可行地发展湖州丝绸产业。

尹晨沣等(2010)从产业集群角度,通过对湖州丝绸发展现状的了解,深入剖析湖州丝绸衰退的原因,分析湖州丝绸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并提出通过整合块状经济,形成有层次的产业集群和整合品牌从而振兴湖州丝绸产业。

结语

经过阅读文献,产业集群作为当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大关注。产业集群给湖州的纺织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产业集群重新构造湖州纺织业,如何利用产业集群战略进行产业空间结构再造已成为提升湖州丝绸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当充分认识产业集群在湖州丝绸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科学地分析与评价湖州丝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有效制定和实施区域集群发展政策, 增强集群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提升湖州纺织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 实现集群内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湖州纺织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评定成绩: 评阅教师:

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内容提要: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将上述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途径和表现方式进行组合,形成类似“品牌优势+难以模仿的技术研发能力+获取稀缺资源”的组合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任何一家企业没有强大的不被挑战,任何一家企业没有弱小到不足以去竞争。优秀可以生存,卓越才能发展,唯有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才能使中小企业在商海中脱颖而出。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及作用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企业组织中长期积累所形成独有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具体包括科技价值创新、创新品类缔造品牌、构建独特的营销网络、抢占稀缺资源、实施战略管理、虚拟经营、区隔定位、整合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商业模式、灵活运用赢销之道、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等等能力的组合。

(二)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积累性、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单一的基本要素,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构成核心竞争力基本要素协同运作,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而且核心竞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竞争和环境因素变化进行同步升级。

(三)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中小企业所拥有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或者模仿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现象和主要问题以及中小企业 的优点

(一)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现象和主要问题

1、企业缺乏战略规划、定位模糊,企业小而弱、大而散。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重战术、轻战略、依赖经验决策的思维定式,经营的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特点比较明显。由于缺乏明确的战略意图和经营理念,多元化经营被很多中小企业认为是企业寻求规模扩张、利润增长、分散风险的策略。而事实上,盲目多元化导致了许多中小企业经营方向迷失,将有限的资源分散,跌入盲目多元化的陷阱。

2、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资金来源的渠道比较溃乏。

3、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用人唯亲“家族式”管理现象,组织结构设置很不合理。凭经验管理企业,管理方式陈旧,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产品质量不太稳定。

4、企业人员素质偏低,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小。

5、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差,科研开发投入较少。

(二)中小企业拥有大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两大优点:

1、产权明晰和利益主体分明。

2、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和高度灵活的运营机制。

三、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途径和表现形式

(一)科技创新,研发高新技术

其核心竞争优势是拥有生产核心产品的技术设备、核心专利技术和拥有门槛很高的行业技术标准。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构建的灵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研究,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开发和技术引进等方式形成一定的技术储备,独家买断科研技术成果,以 2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创新应该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价值创新为基础。创新最忌讳企业闭门造门。

1、拥有生产核心产品的技术设备。例如:拥有生产牛奶包装设备的利乐公司在激烈的竞争市场能做到“高枕无忧”特牛,中国乳业巨头蒙牛和伊利的牛奶所用的利乐枕包装就是源自利乐公司。

2、拥有核心专利技术(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的保护)。例如:英特尔公司就是靠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处理器而大获成功的。深圳朗科公司拥有闪存盘、闪存应用及移动存储领域多项基础性及核心发明专利,朗科每年收取的专利使用费就达到上亿元。

3、拥有门槛很高的行业技术标准。例如:微软研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

(二)创新品类,缔造强势品牌;不做第一,就做唯一

企业是把产品铺到货架上,而品牌是把产品铺到消费者心里。做销量解决的是企业目前吃饭的问题,而建设品牌解决的是企业将来吃饭的问题。企划鼻祖史蒂芬金说过:“产品是工厂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购买的东西。”缔造强势品牌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创新品类,不做第一就做唯一。例如:雅客V9开创了富含维生素糖果的品类先河,利郎商务休闲男装开创了“商务也休闲”的品类先河,从而使企业效益蒸蒸日上。

(三)构建独特的营销网络,渠道为王、终端致胜。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联盟(整合上、下游的资源或通过异业战略联盟)或者直营、特许经营连锁加盟的方式来独占稀缺的渠道资源,从而构建起排它性、独占的营销网络。渠道是受利益驱使的,而终端致胜就像战场最后拼刺刀一样显得尤为关键。

例如:娃哈哈公司通过与经销商利益捆绑形成“联销体”,并展开蜘蛛网式的营销网络布局,从而能达到在矿泉水、茶饮料、果汁饮料方面后发致人的市场效果。也可以通过异业联盟的方式来获取竞争优势。例如:苏泊尔和金龙鱼进行联合促销,用好锅为健康加油。合作双方签订排它性的协议来巩固双方的利益。

通过跑马圈地的直营或特许经营方式来抢占市场。在行业集中度不高的情况下,跑马圈地抢地盘比企业“练内功”要重要的多。渠道有很强的排它性,先入为主。

(四)获取稀缺性的资源或者用赢利模式来获取风险投资基金进行资本运营,使企业焕发更旺盛的生命力。

拥有稀缺性的资源就像在游戏规则中拥有王牌一样,使企业无往不利。

例如:天威保变公司就是拥有新能源的原材料晶硅胶,在原材料晶硅胶水涨船高时,企业的赢利能力与日俱增。

原产地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和积极或消极的看法受原产地的影响。而企业若掌控了这种能产生原产地效应的稀缺资源,那么就能更好的统治市场。

例如:同样价格同样原材料的排毒养颜产品,消费者更愿意购买青藏或云南生产的,而不选上海生产的,原因就在于青藏或云南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土生土长的药材药用价值比较高,药材好药才好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

用良好的赢利模式来吸引风投注资,进行资本运作,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企业通过资本运做才会乘数效应,快速发展。

例如:江南春创办的分众传媒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就遭遇了同行好耶广告公司的市场阻击。后来江南春就是通过风投资金把好耶公司收购于“芽胞”状态,从而成就了分众传媒户外楼宇广告市场占有率NO1的业绩。

(五)充分运用产品差异化竞争战略和集中化竞争战略

必要时调整产品结构和业务结构,适时的采用同心多元化战略。企业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找到并能够实施蓝海战略。

产品差异化竞争战略可以细分为特色经营战略、缝隙战略、与领导品牌对立面的定位竞争战略。做得更好是个陷阱,绝大多数成功者不是因为做得更好成功的,而是因为与众不同成功的。如果当年的微软跟IBM一样,微软则不能能打败IBM;宝马如果和奔驰一样,宝马也不敢和奔驰竞争了。

1.特色经营战略是根据中小企业努力研发和展示具有自己独特文化内涵和使用功能的产品,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包装以及附加功能上寻找与同质产品的区别点,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优势。

例如:柒牌公司生产的中华立领服饰一经推出就备受市场热捧。

2.缝隙战略是选择一些能够发挥特长,而大企业难以或不愿涉足的经营领域。

例如:义乌双童吸管公司就是专门做饮料吸管方面的研发,是饮料吸管行业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福建浔兴集团就是专门做拉链,做到拉链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3.集中化竞争战略可以分为专精战略、(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地域集群战略、细分市场集中化战略。中小企业应在消费群密集的区域采用集中媒体投放轰炸的方法,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专精战略是指企业发挥其“小”特点,专注于做最擅长的业务,“专而精”战略是中小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战略选择。中小企业要专注于某一两个优势方面,把自己业务做到足够专业,真正做到与众不同,形成特色和专业优势。

例如:圣雅伦公司就只专注于生产“非常小器”指甲剪,做成情侣式的指甲剪,做成可供送礼的指甲剪,把小饰品做成大生意,企业风光无限。

产品生产地域集群战略(即区位优势策略)是指相关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即若干相关企都选择在某一地方建设生产设施,这样不仅降低了上、下游企业处在不同地点所带来的运输、协调费用,还大大降低了库存水平,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产品销售市场集中战略是指企业把自己的目标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子市场上。建立营销根据地,在整体没有优势时,要善于创造局部优势。

例如:史玉柱携脑白金卷土重来,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先在江苏江阴县开发市场并建成根据地,然后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来滚动开发市场,最终达到遍地开花的赢利效果。

细分市场集中化战略是指通过对市场容量、人均可支配收收入、知识文化水平、购买行为特征等参数的筛选,选择符合企业产品销售要求的目标市场和目标消费群进行针对性的研发销售,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夏新双核股票王手机诉求的是:移动炒股,赢在速度,随时随地的炒股。而金立V9游戏手机诉求的是:内设2000款游戏和电子浏览和迷你DVD、MP4功能。两者细分市场的目标消费者完全不同,各得其所。

4.同心多元化战略指企业周时经营多个项目,但运作的项目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性,都是从企业的核心技术或资源向外延伸拓展开的。

例如:当初比亚迪就是依托自身较强的发电机和充电器电板研发技术采用同心多元化战略从电动自行车业务向上发展充电式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研发业务而大获成功。

5.蓝海战略:最好的竞争就是没有竞争,不战而屈人之兵。蓝海战略是以价值创新为基石。对消费者所关注的因素进行排序,对产品功能进行创新和增减。

(六)实施虚拟经营、强化核心功能

业务板块分化、外包业务;以速度抗击规模。先市场,后工厂。实施虚拟经营,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增强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虚拟经营注重对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把握,加强对核心性中间产品市场份额的争夺,确保自己在行业中的强者地位,把握竞争的主动权。

虚拟企业是指企业仅保留少部分核心的经营功能,将大部分所需要的经营功能虚拟化,通过与别的企业进行合作以弥补其功能的不足。企业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充分的共享信息,了解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亦可利用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充分的信息进行产品开发、设计和网上营销、业务外包、跨联盟合作等。中小企业要利用自身小而灵活的特点,用速度来抗击大企业的规模效应。

(七)找准定位,形成区隔;运用攀附定位法则,善于借势、趁势、创势。

定位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定位、资源定位、消费群体定位、技术定位、战略定位的整合。企业只有找准定位,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完全注册,让自已的企业形象、产品、服务出现在消费者购买阶梯的前五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运用攀附定位法则,善于借势、趁势、创势,在竞争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优秀的公司不是贩卖产品或贩卖服务,而是贩卖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完成注册。定位的同时必须附于产品独特的卖点,而独特卖点就是企业说服消费者购买的理由,只有你这个企业有,而别的企业没有或者有作用也不大。比如说:吉列代表刮胡刀,格兰仕代表微波炉,联邦快递代表隔夜到达,使命必达。

例如:王老吉精准的定位为:怕上火,喝王老吉。一个“怕”字很精准道出了王老吉是在业界率先定位于“预防上火的凉茶”,良好的功效倍受消费者的青睐,业绩屡创新高。

当金蝶软件刚问世之初,市场反应一般,而位于北方的用友软件知名度很高,于是金蝶就运用攀附定位借势、趁势的方法,打出“北用友,南金蝶”的旗号,很快就在南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蒙牛公司在成立之初,一无资金、二无渠道、三无牛源的情况下,企业发展速度却能做到“一头牛能跑出火箭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初善于“傍大款”借势、趁势、创势。“伊利、蒙牛为乳都喝彩!”;神六宇航员专用牛奶;赞助《超级女声》节目让蒙牛赚足了眼球,得以迅速壮大起来。

(八)整合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商业盈利模式。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现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业价值链以及商业盈利模式之间的竞争。整合产业价值链就像作战时拥有航空母舰,威力无比。波特的竞争理论也着重强调了对通用竞争战略、竞争环境分析和价值链分析。任何企业的竞争规律都寓于这5种力量之中: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货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所以整合产业价值链,率先抢断行业的稀缺资源,优化升级商业盈利模式,占领产业竞争的致高点,才能运筹为幄、决胜千里。

例如:携程网在全国范围内针对飞机和酒店订票业务进行统一采购,签定排它性合作协议,将这些飞机和酒店网上订票的资源尽收囊中,然后再将统一采购获得的价格优惠提供给自己的会员。携程网不收取会员的任何费用,它的盈利途径是航空公司和酒店给它的佣金。在羸利模式上,航空公司和酒店是携程网的供应商,而携程网则成为广大旅客的服务供应商。通俗的说就是:携程网的商业盈利模式实质上就是酒店与航空公司的代理商,但它在营运中做到了价值创新。正是这种整合产业链的价值创新使携程网在该领域形成资源垄断,一支独秀。

(九)市场营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达。

赢销之道在于有策略地使用营销组合拳来打倒竞争对手。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有且只有两个职能:一个是营销,一个是创新。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过剩的今天,营销创新成为了克敌制胜的法宝。要想在商业领域中脱颖而出,第一就是要找到一个趋势,第二找一个最广的市场,第三找一个最少的竞争对手领域。也就是说理想的状态就是找一个最好的趋势、最广的市场、最少的竞争对手,自己最热爱最擅长的领域。比如像当年的微软公司。严介和曾说过:企业最大的幸福就是选对行业,所以中小企业家必须对行业的集中度和所处的发展阶、对产品生命周期、对产品所处的市场阶段、对行业内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有高度清晰的认识和关注。

常用的营销方法有:系统营销、切割营销、破局营销、嵌入式营销、品类营销、深度分销、事件营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USP独特卖点价值诉求主张、品牌形象理论、品牌插位升位、错位竞争经营法则、对立面营销法则等。营销无定式,但营销的本质就是将相同的产品卖出不同,把没有差异的东西卖出差异来。低成本高效益的营销才是最贴切中小企业营销需求的突围之道。寻找行业领先者强势中的弱点,并在尽可能狭窄的阵地上发动进攻、攻击弱点。提高用户的转换成本;顾客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忠诚度才是最高的。

增加企业产品销量的方法:增加顾客的数量;增加顾客每次消费的金额;增加顾客消费的频率;逆转顾客的风险,让你的宣传比你对手的更具吸引力。聚焦企业最擅长做的事,聚焦企业的VIP客户,聚焦企业的高利润市场。

(十)企业文化是孕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和企业形象系统,其中,企业精神文化是核心,包括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管理就是价值观的引导和管理。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和价值使命决定了企业的格局。一个企业家必须对所从事的行业有足够的“专注”程度以及“狂热”程度,只有这样当企业面临困难和危机时才能坚持下来。经营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挖掘、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创新的积极性,在企业管理中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够减少企业内部的摩擦和内耗,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建立起充满活力、朝气、有凝聚力的学习型组织。一个开放的、尊重个人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最需要的。企业文化中的中的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等功能能间接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 周旭东.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战略.经济师,2002(11).[2]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 芮明杰.培养核心竞争力.管理科学,2002(2).[4] 范徵.论企业知识资本与核心能力的整合.经济管理,2001(22).[5] 王永长.核心竞争力:企业理论的新发展.上海经济研究,2001.(6).[6] 严若森.企业核心能力的角色定位与管理.经济师,2002.(6).[7] 薛永祥.如何培育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前沿,2002(5).[8] 孙春雷.独立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和关键环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4).[9] 魏杰.国企业大趋势.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10]冯奎.学习型组织: 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第五篇: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

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1]

以海门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为例

一、海门家纺产业集群的背景海门市家纺产业主要分布在三星、德胜、天补、三和、海门等乡镇,依托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形成。地处海门、通州两市交界处的叠石桥,当地群众素有从事家纺品生产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叠石桥家纺业发展驶人了快车道,家纺的品种款式由小到多,生产企业由弱到强,经营规模由小到大,生产设备由落后到先进,辐射面由狭到宽,形成了生产规模化、分工社会化、设备智能化、产品系列化和营销国际化的格局。海门市政府先后投人10亿多元,对市场经过六次扩建、改造,目前叠石桥已形成绣品城、家纺城、商贸城、名品广场等四大经营区域,拥有5000多个摊位和2000多个精品门店,营业面积达到30多万平方米,日人流量3万人次,并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物流中心、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餐饮娱乐业等。在叠石桥市场的带动下,从事家纺产业的人员覆盖周边三个县市10多个乡镇,人数20多万,生产的产品包括被套、被罩、床单、窗帘、被子、凉席、帐子等,不但畅销全国,还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叠石桥家纺市场实现成交额巧0亿元,成为全国同类行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交易额最高、市场前景最为看好的市场。

二、海门家纺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海门家纺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

1.要素条件。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可以被归纳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五类,这些生产要素一般是混合出现的,但每个产业对其依赖程度又随产业性质而定。海门家纺产业集群的生产要素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资本资源。叠石桥家纺市场强大的吸引力和产业的集聚效应吸引了全球家纺企业来到海门发展。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企业群体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成为中国最大、全球前三的家纺产品集散地。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所在的三星镇,建起了2.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园区建成三年来,已有进区企业194家,总投人35亿元,其中产值超千万元企业有103家,超亿元企业有10家。浙江、上海、广东等地资金以及美、欧、非、亚等大洲20多个国家外资纷纷涌人,争抢发展先机。在该市海门、三和、天补、德胜等紧邻叠石桥家纺市场的乡镇,外资同样纷至沓来,推动海门2005年总体利用外资列苏中、苏北地区第一,超过了太仓、宜兴等苏南老牌吸引外资强市。

(2)基础设施。为打造一流市场,海门市大力实施叠石桥家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该市先后投人近亿元对市场的配套设施进行建设和完善,扩建停车场4000多平方米,不断优化市场配套功能,有效地提升了市场的配套服务功能。目前,餐饮、娱乐、休闲一条街基本形成;金融服务、产品研发、机械维修、纺配纺机贸易、彩印包装、中介服务、信息咨询、法律援助、商贸流通等各类配套服务业较为完善。大市场需要大物流。该市投资2亿元建起占地面积200亩的物流园区,有53条营运线路,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和地区,并经附近的机场、港口码头可远运至南非、罗马尼亚、阿根廷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该物流中心货物运输量超200万件,总价值70亿元,同时实现出口供货额巧亿元。已搭建成的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信息中心,将人员、商品、资金等信息交流畅通到每一个细节,随时可以提供各类信息咨询,每间商铺均有闭路电视、宽带和电话等,代表了未来市场发展的最新理念。

2.需求状况。市场内为适应不同需要的消费者,绣品产品高、中、低档应有尽有,交易方式灵活,现金现货、订单皆可。精品城内,内地著名品牌云集,有“心愿”、“天发”、“银炯”、“凯帝”、“美罗”、“迪尼诗”、“巨丰”、“凯盛”等20多个内地著名品牌。该市场已在内地200多个城市建立了稳固的销售网站,每年至少有300多万条床罩、900多万条被套畅销内地各大、中城市;同时,产品还远销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南非、智利、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市场还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镇上有三百多人走出国门,注册和创办了二百多家境外公司和企业。现在绣品城日人流量已达到三万人次,全年营业额超过3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绣品专业市场。一直稳坐全国绣品专业市场“老大”。

3.相关、支持性产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叠石桥家纺业进人了鼎盛发展时期。目前,叠石桥已成为全国家纺系列产品的生产基地、销售场所和物流中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生产规模化。仅叠石桥所在的三星镇就有家纺工业企业150家,个体加工户3078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0家,亿元企业3家,加上周围的乡镇家纺工业企业,总量超千家。分工社会化。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已形成专业分工,即使生产加工,一户也只做其中一道工序。设备智能化。枕套、床罩等家纺产品起初靠手绣,后来在缝纫机上绣。90年代起普遍用电动绣花机绣。目前已向电脑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叠石桥家纺产业已拥有电脑绣花机8000多台、电脑多针绮缝机3000多台、工业缝纫机25000多台、喷胶棉生产线35条、其他相关设备2800多台,设备总价值20多亿元。产品系列化。起初,叠石桥的家纺业主要生产枕套和电视机套等家用电器套。后来又开发了床罩、窗帘、云丝被、沙发座垫、靠背等。现在其家纺产品,不仅品种多,而且质量高,有200多个品种,能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消费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海门家纺业的不断做大做强,商机不断扩大,家纺产业链也不断拉长,形成了一个以家纺主导产业为中心,集纺织、研发、加工、机械、包装和销售为一体的有特色的产业链。如今,小到一根针、一束线,大到几十万的家纺生产机械,叠石桥都有专门的生产厂家。家纺生产需求量最大的是布料及填充物,由此,天龙印染、金雪化工等企业应运而生。

4.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竟争。海门市不断推进家纺生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从传统的缝纫机到今天高速绮绣一体机、智能化电脑绣花机、电脑多针绪缝机等现代化设备普及。设备的更新改造和科技进步,大大促进了海门家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提档升级。海门还大力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不断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截至目前,累计注册商标200多件,60家企业通过了1以刃000质量体系认证和15014000环境体系认证,获各类商标名牌产品巧个。此外,海门家纺的蓬勃发展,吸引了“鳄鱼”、“金利来”、“老爷车”、“华伦天奴”、“红豆”、“恒源祥”、“波司登”等国内外驰名品牌加盟。激烈的产业竞争,促使海门家纺产品始终保持着与国际同步的设计品味。现在,海门每天都有100种新品完成设计,1000多个家纺品种能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已有200多个产品获国家专利。目前,市场绣品也由家庭生产的“无牌式”绣品逐步发展成有60多种品牌的系列产品。然而,绝大部分产品仍默默无闻。但是叠石桥绣品城经济增长点,还是要靠品牌带动的销售量来实现,以将原来隐蔽在叠石城绣品城内的那种分散的无形资产“有形化”,让它与现有的显性销售网络相结合,形成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最佳组合,最终形成“ 叠石桥”品牌,向品牌要效益。

5.机会。机会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打断事物的发展进程,使原来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竞争优势无效,而落后国家的企业如果能顺应局势变化,利用新机会获得新一轮竞争优势。随着中国加人W联),海门家纺产业的前景更加广阔,同时跨人全球市场,如何把握市场先机获得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

6.政府角色。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因而它不能靠政府的行政干预而形成,但政府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对产业集群加以正确引导。海门家纺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产业政策的倾斜和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叠石桥绣品城每间面积一米二的摊位,一年租金为4000元人民币,精品房一间(面积20至30平方米),一年租金为20万元人民币。当地对于海内外客户前往投资、经营无不欢迎,经营户可获所得税第一年免征、第二年减征;工商管理费第一年免交、第二年减半;房租半年免收以及无偿为经营户在市场有线广播、电子显示幕上进行广告宣传等优惠政策。此外,对海外投资者,实际投资额满一百万美元的企业,奖励投资者四百平方米土地用于别墅建设;实际投资额满二百万美元的企业,奖励投资者别墅一套;实际投资额满三百万美元的企业,奖励投资者叠石桥中心地带营业用房一间;实际投资额满四百万美元的企业,优先安排一块商业用地供投资者开发。

7.产业规划。三星镇党委和镇政府依托“绣品城”不断开拓进取,终于走出了一条集体工业和家庭工业“一业两化,比翼齐飞”的新路子。近年来,海门叠石桥绣品城在三星镇党委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场带动战略,按照“城”(绣品城)、“街”(农民街)、“区”(工贸区)、“带”(绣品经济带)为一体的总体规划,努力工作,以形成绣品城、商贸城、托运城三城鼎立,互为依托的大市场格局。投资900多万元,建造了6080平方米的绣品城、精品楼、名品广场;投资1050万元,建造了占地17亩的托运城,下设26个托运站,能快捷地把三星绣品托运到全国各大中城市。

三、美好前景

随着中国家纺产品与W丁工)成员自由贸易的发展,叠石桥家纺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预计将在2010年前把叠石桥建设成为中国家纺产业的研究发展中心。数量实现大规模扩张。计划到2010年,叠石桥市场交易量达到500亿元,叠石桥区域交易量达到800亿元,家纺生产企业数量达到3000家,从业人员数量达到50万人,国际贸易额达200亿元,形成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比翼齐飞的格局。质量实现大幅度提升。2010年,叠石桥家纺业要形成全国驰名商标3一5个,全国名品8一10个,创造出国际品牌。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00家,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2一3家。配套实现全方位完善。外部条件日渐成熟。宁启高速通车、苏通大桥建成,沪崇苏通道、崇海大桥和沪通铁路以及宁启高速叠石桥互通陆续开工建设,叠石桥与全国各地的交通更加便捷。内部环境也更加优越,建设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三期工程和家纺国际物流中心,使叠石桥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好、服务质量最优的家纺产品集散地。

下载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分析(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分析(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及创新路径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及创新路径摘要:创新型产业集群并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集群,此外许多创新型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即使是创新型大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研究1导言 1.1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1.2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1.4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有关概念的界定 2产业集群研究理论综述 2.1产业......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程丽霞杨洁1(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130012)[内容摘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它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近年来引起了经济理论界的......

    浙江中小企业调研材料

    中小企业新情况新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受复杂多变经济环境影响,今年以来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又遇到新困难。近期,媒体多次报......

    陕西果业集群发展分析

    [提要]近年来,陕西果业集群快速发展,进一步借助集群化发展发挥陕西果业的优势,对于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陕西果业集群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促进技术革新、繁荣市场供给的重要力量。有关统计资料......

    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论文

    浅析提高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方法及意义陈天骄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作为经济市场化基本力量的中小企业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小企......

    中小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在面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竞争中,只有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达到提高企业整体价值的经营目标,迎接时代挑战,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