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少华的演讲稿

时间:2019-05-14 01:4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给少华的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给少华的演讲稿》。

第一篇:给少华的演讲稿

创新是年轻的翅膀

----我与浏阳农商行共成长

钟少华

(2011年4月29日)

当朝阳洒下万丈霞光,树木萌生绿芽 生命光华初现,万物濯新生而璀璨,一座城池,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趟过了九道弯,五十里绵延水路到我家,古城浏阳如同一幅华美壮丽的宏大画卷,点染起晕(晕读第四声),无法忽视浓墨重彩的一笔----浏阳农商行,翻开浏阳历史发展的乐章,农商行就是乐曲中拔高的音节,响亮的声部,最年轻和欢快的节奏!

一O年五月五日,浏阳农商行正式挂牌成立,经历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它终于孕育新生,生机勃勃,成熟不失朝气,它是湖南省首家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也是浏阳市唯一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更是“浏阳人民自己的银行”。

能留住的是成长的辉煌印记,留不住的是社会发展潮流的起伏翻涌,过去,我们在自己的长征中迈出了成功关键的一步,所有农商行的一份子都会倍感自豪。但我们深知,在获得成就的同时,也意味着市场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意味着客户、股东和社会各界对我们寄予了更加殷切的期望,意味着我们肩负着一份更加艰巨的责任。

高标准,严要求,创新颖,增活力,浏阳农商行的领导本着不断提高青年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打造商行人性、统一、朝气的发展形象,发动全行上下一起为青年员工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期开展青年员工会议,搜集每个青年员工的新想法、新点子,提出每天读书一小时的活动,不断丰富员工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每个季度组织一次闭卷考试,让农商行形成一个学习的大氛围,我们还举办青年员工技术比武,让每一个青年员工在竞争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查缺补漏,共同经历、共同成长。

当我们全体员工穿着统一的制服,面带微笑地迎接每一个客户,送走每一个满意的身影,我们从内心里感觉到无比的自豪,这无处不体现浏阳农商行管理有序,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对内体现出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工作状态。这既能为我们农商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便于客户识别,又能提升我们员工的精神面貌,增强我们的归属感、责任心和忠诚度。

追求完美、永不满足,是浏阳农商行每个人遵奉的不变定律,今年,科技部经过两个多月对各个岗位的考核指标进行修订,制定了最科学的考核标准。这次对考核的大胆改革,彻底打破了以往吃大锅饭的现象,也彻底打破了以往“做与不做都一个样”的工作状态。这次绩效考核不单纯是为了薪

酬体系的规划,更是为了我们员工和农商行的共同进步;通过绩效管理实现“共赢”,农商行赢得管理与效益,我们员工则赢得自我认识、改进与发展。

从农信社到全省首家农合行,再到全省首家农商行,每一次进步都昭示着商行全体员工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去年,我行推出了惠及全市农户的小额农贷评级授信机制。截至2010年12月底,共计对全市28.47万户进行信息采集,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4.76%,已发放《农户贷款证》16.94万本,发证授信金额高达29.03亿元,有效突破了农户贷款难题。

大河泱泱,山高水长;岁月不居,时不我待,作为农商行的一份子,身在农商行这个大家庭,调整心态、学习和自我超越是我们每个青年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几代人用辛勤的双手缔造了农商行这个宏伟大厦,在我们的手中,年轻的头脑和创新的思维,还有一颗与农商行共成长的恋恋决心,定会托起浏阳农商行灿烂的明天!

第二篇:刘少华简介

大草原激情的歌者

--记内蒙古日报首席记者、第七届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刘少华

在内蒙古大草原,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既是新闻人又是新闻人物。作为一名新闻人,他用手中的笔纵情讴歌民族团结,弘扬草原文化,使悠扬的马头琴声飞过长江大河,飘荡在阿里山间;作为新闻人物,他两次登上人民大会堂,用心灵讴歌大草原,用真情写意草原儿女的情怀。他和很多草原牧民和边防官兵是好朋友,他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现场解说词的总撰稿,他即兴赋的一首诗现已成为流行民谣,他写母爱的纪实散文《丁香花开的时候》曾让“党的好干部牛玉儒”感动落泪,他曾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过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当然,他的新闻稿更是获奖无数,魅力四射!

他叫刘少华。他不是蒙古族,却十分了解内蒙古的每一片土地和风土人情;他不是蒙古族,却创作了许多深受蒙古族同胞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在他32年坚韧不拔的新闻长征中,在他挚爱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凭借一股生生不息的长征精神,获得了草原人民的真爱,书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草原之歌。草原人民称赞他是“大草原激情的歌者”,他把自己定位为草原的儿子。

“你的报纸通讯和报告稿我都看了,写得很感人。你为宣传牛玉儒同志先进事迹做了许多工作,做出了贡献!”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牛玉儒先进事迹报团成员时曾经这样评价刘少华。

“《内蒙古日报》的通讯很感人,充满激情,催人泪下。”在刊登着刘少华执笔撰写的长篇通讯《勤政为民的光辉典范--牛玉儒》的《内蒙古日报》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写下了这样的批示。“刘少华同志忠于党的新闻事业,32年如一日,不改初衷,守土有责,朝气蓬勃地战斗在新闻宣传的前沿,跑遍了自治区的农村、牧区、林海、边防、厂矿。用强势的规模,力抓典型报道、系列报道和深度报道,创造性地完成了一项项重大战役性报道任务,获得了不凡的业绩,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新闻战线富有影响力的品牌记者。”在参评第七届长江韬奋奖的推荐书中,内蒙古日报社如此评价。

对于刘少华来说,掌声和赞誉已不陌生。

在喝彩和光环中,刘少华心态依然那般平和坦诚,他说:“草原的路有多长,妈妈对儿女的恩情和祝福就有多长。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其实,永远没有走出草原这顶母爱的毡房……我要不忘本,不忘恩,不忘人民,要用如火的激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草原母亲、为和谐内蒙古而纵情歌唱!” 被新闻感动,被感动的新闻

“长江新闻奖是辉煌的,获得长江新闻奖是荣耀的。但辉煌的不是我,是内蒙古大草原。荣耀的也不是我,是我笔下报道的人物,是戴成钧,是牛玉儒,是草原人民。是他们给了我力量,给了我激情。” 2001年8月29日凌晨,一个34岁带领着乡亲们治山治水脱贫致富的年轻镇长在倾注了生命的最后一丝心血后轰然倒下,他就是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副镇长戴成钧。

奉命采访他先进事迹的刘少华带着厚厚的材料,来到戴成钧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戴成钧的办公室里留下了他生前画就的一幅图,图上画着一架天平,天平的支架上写着“基层干部”,两头分别是“群众”和“国家”(党和政府)。刘少华把这幅图认认真真地描摹下来。戴成钧的工作日记中写着这样一句话:“把平凡事干好就不简单,把简单事干好就不平凡”。这句话对刘少华触动特别大。在戴成钧最后睡过的床上,刘少华静坐良久陷入沉思;在戴成钧的骨灰盒前,刘少华为本来不抽烟的戴成钧敬上了一支香烟;邻居大妈告诉刘少华,冬天每次下雪,邻居门前的雪都是戴成钧扫干净;隔壁大嫂向刘少华回忆,每到冬天生炉子,街坊的烟囱都是戴成钧给倒炉烟。

最让刘少华铭心刻骨的是护林的杨大爷讲述的他和戴成钧的两次“亲密接触”。采访者的采访始终在被采访者的抽泣和哽咽中进行,采访者的记录始终在泪眼朦胧中书写。采访结束时,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携手肃立在回响大地儿子心声的平顶山上。

杨大爷和戴成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山上。当杨大爷发现树丛后有一人影追过去时,惊疑地发现戴成钧正脱下褪色的球鞋用一根酸枣刺挑破脚下的水泡。见到杨大爷,戴成钧恳切地说;“大爷,我托您件事,一定要护好山,护好林子,等山绿了,果熟了,我给您披红戴花。” 杨大爷与戴成钧再次“亲密接触”时,戴成钧已溘然长逝。听到噩耗的杨大爷跌跌撞撞跑下山,冲进一家杂货店,店主听说买香纸是要去祭典戴成钧时说:“你去祭典戴镇长,香纸我不要钱,再搭一瓶酒,代我也尽尽心!” 杨大爷告诉刘少华,他现在没钱,但他想攒点钱,他要给戴镇长在山上立块碑。

结束在戴成钧家乡的采访那天,已经是农历腊月小年。就要返回了,采访团的其他记者马上要上车,刘少华在戴成钧的家里还是迈不动步。泪光莹莹中,他抚着戴成钧年幼的女儿的头,轻轻地嘱咐她好好学习、听妈妈的话,随后悄悄地把500元钱塞进孩子手里。尽管他刻意避开众人,但这一幕还是被当地一位宣传干部看到了,当即提出让电视台的记者拍个镜头。一向温顺和蔼的刘少华一脸严肃地说:“我是一个记者,我是来采访的,是来受教育的,不是来作秀的!” 回到呼和浩特的刘少华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他一会儿从卫生间冲出来趴在茶几上记下些什么,一会儿从被窝中扭亮台灯写下一段。除夕下午5点多钟,祥和的呼和浩特鞭炮声响成一片。仍在办公室伏案疾书的刘少华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妻子关切地说:“置办年货你不管不问我没意见,我知道你在忙正事,可今天是除夕,你回来吃顿团圆饭吧,全家人一起看看春节晚会,初一你再忙。” 2002年春节七天长假,刘少华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办公楼里值班的年轻人们被感动了,跑来给刘老师倒水沏茶,帮着打印校对稿件。正月初八,节后上班第一天,长篇通讯《大地的儿子》送上级部门审阅,待稿件转回编辑部时,编辑们惊奇地发现,洋洋万言的通讯,只改了3个字。

“他从草天一色的牧野走来,又向含情的大草原深处走去。他走了,彩虹为他致意,长歌为他萦回,哈达为他深情,金风为他呼唤。他走了,钢城记着,青城记着,黄河记着,草原记着!”、“他乘着蓝天白云远去,却把爱民为民的英名和党的浩浩恩德留给了草原,留给了一座座青春的城市,留给了一个个热泪浸透的心田。” 在《勤政为民的光辉典范--牛玉儒》一文开头,刘少华这样写道。

牛玉儒英年早逝的消息一经发布,全国各大媒体的记者云集呼和浩特。

牛玉儒是刘少华的老朋友,刘少华的《丁香花开的时候》发表后,时任自治区副主席的牛玉儒打电话约刘少华下班去他办公室后激动地说:“你怀念母亲的文章我太有同感了,有几处看得我直掉眼泪。我小时候的家境与你家差不多,也是兄妹6个,母亲在我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俗话说,七十有个妈,八十有个家,这也是天伦之乐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是要讲孝顺、讲回报的。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敬,怎么能对党、对生活、对家庭、对朋友讲忠诚呢!我们不论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事,母亲的恩德不能忘,老百姓的恩情不能忘,否则就是忘本!” 牛玉儒不幸逝世以后,担纲主笔牛玉儒事迹报道的刘少华深感责任重大。尽管对牛玉儒的生平事迹比较熟悉,但他还是认真采访写作,细心地捕捉着每一个体现牛玉儒品格的场景和瞬间。

2004年8月19日,是牛玉儒骨灰从北京运回呼和浩特的日子。回民区环卫局职工高银春凌晨4点来到中山路,把她分管的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刘少华采访中了解到,她是牛书记重点解决的“4050”下岗再就业的对象之一。当牛玉儒灵车开过来的时候,高银春放下手中的扫帚,深深地向牛书记三鞠躬。

“我想让牛书记再看一眼整洁漂亮的中山路”,一个环卫工人质朴的语言深深地震撼着刘少华。之后,他和同伴们踏遍牛玉儒战斗生活过的地方,遍访牛玉儒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圆满地完成了牛玉儒事迹的报道任务并被选入牛玉儒事迹报告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

“牛玉儒书记,知你有共产党,爱你有老百姓。你走了,身后没有墓碑,但你把共产党人'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丰碑,树在大山之巅,树在老百姓的心间!”刘少华含泪倾吐着草原人民的心声。草原孺子牛感动了中国,也激起了无数人对草原的向往和追求。而刘少华出色地担当起使者和歌者的角色,让所有聆听报告的人们领略了内蒙古草原的博大和宽广。他饱含深情撰写的《丁香花开的时候》,是一篇献给自己母亲的纪实散文,更是一篇献给天下母亲的深情之作。作品在《内蒙古日报》发表后,分别获自治区新闻副刊奖和内蒙古政府文学最高奖--索龙嘎奖,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30多家报纸、杂志、电台、网站转载、转播,入选《人民文学》、《当代散文精品》。他个人收到的表达共鸣和赞美的信件和电话更是多不胜数,有人甚至提议,《丁香花开的时候》应该入选中学教材。几乎每个人都是含泪读完此篇,感受着天下母亲人格的伟大。

刘少华常说:只有心中有爱,才能笔下有情。对于一个记者来说,“三贴近”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个口号。只有置身人民群众中,用心去步量每一个新闻素材,才能找到激情的“源头活水”。

他热爱大草原,大草原更爱他

细心的读者和新闻同行不难发现,刘少华的作品几乎全是正面报道。业界也不乏有不同意见者,而刘少华却理直气壮地说:“作为一个记者,唱响主旋律没有错,讴歌人民没有错。不拥抱太阳,自己不会有蓝天白云;只有弘扬正气,方能涤荡污泥浊水。” 当然,他的正面报道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来自火热的生活,来自人性的深处,来自采访中的一次次感动。

采访戴成钧的事迹时,他在当地偶遇一位老人,得知他是记者时,老人向他深深地鞠躬,千叮咛万嘱咐:“戴镇长是一个好官,你一定要好好写写他。” 采访牛玉儒事迹时,有一天他乘出租车去采访牛书记关注的呼市重点工程二环路。在车上,他一边看,一边问,一连记。出租车司机问他是干啥的,他说是采访牛书记事迹的记者。司机说:“牛书记为老百姓办实事,他是人民的好官,你写他我不要你的车费!” 在《来自珠江的爱》的采访中,一位受助学生的老师对他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而一个资助者却感慨的说:“帮助一个草原女孩,就是帮助两代人。因为女孩长大了也要成为母亲,母亲有文化了,决不会让自己的后代没有文化!”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刘少华就是要做这样一个美的发现者、挖掘者、赞颂者、传播者。

1998年,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内蒙古呼伦贝尔等许多地方成为“泽国”,洪灾现场断壁残垣一片狼藉。此时的刘少华恰在采访遭遇车祸一年后,粉碎性骨折的大腿里还打着钢板,但他毅然请缨上了抗洪前线采访。他走泥泞、住帐篷、划小船,吃尽了苦头。在他发回的报道中,有对灾害损失的及时反映,但更多的内容是党和人民军队在大难临头与人民生死与共,是飘扬的国旗,是“共产党万岁,解放军万岁!”的声音。

“亲爱的台湾同胞,您去过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吗?您听过《蒙古人》这首歌吗?今天,我们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剧院的艺术家,从茫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走来,从古老的额尔古纳河走来,从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走来,从神圣的鄂尔多斯高原走来。在这里,我们把成吉思汗崇高的祝福献给青青的阿里山;我们把马头琴深情的歌唱献给绿绿的日月潭……” 这是刘少华为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剧院赴台湾演出撰写的开场解说词的片段。有人说它像一首诗,有的说它像一幅画,有人揣度,这必是灵感突发时的妙手偶得。而刘少华本人却说:“这是大草原的深情馈赠,是反哺草原的心仪回响。” “刘少华是位汉族记者,他扎根大草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情歌颂民族团结,与边疆牵手,与草原同行。”内蒙古日报社给过刘少华这样的评价。

“如果给我发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奖,我会欣然接受”。

这是刘少华的一个夙愿。多少年来,刘少华左手托着情,右手携着爱,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草原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作为一个记者,他把对大草原的一往情深倾注笔端,写出了许多反映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品力作。《一路豪情看赤峰》、《巴彦淖尔写雄浑》、《春到准格尔》、《崛起的科尔沁》、《满洲里,向世界问好》、《你好,中国二连》、《五虎山,矿工的山》、《呼伦贝尔,我要这样对你说》、《走进青青阿尔山》、《乌兰浩特,我心中的城》……

刘少华为宣传内蒙古做出的突出贡献是新闻界公认的。包钢建厂50周年,他写下了热情洋溢的献礼篇《永远的草原晨曲》;巴彦淖尔撤盟设市,他奉出了回味悠长的朗诵词《巴彦淖尔,可爱的家乡》;自治区50周年大庆,他是庆典解说词的总撰稿;歌曲《牵手草原》多次被著名歌唱家在晚会上歌唱,在自治区内外引起共鸣。人们知道作曲的是内蒙古音协副主席王晓弘,而词作者正是他。

人民大会堂,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向往的地方,作为记者,能到人民大会堂采访已是很光荣的事,而刘少华已两度走进人民大会堂--不是采访,而是作为牛玉儒事迹报告团的成员,为中央领导人和首都各界人士作报告。“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刘少华,是内蒙古日报社的记者。”伴着激情的追求和草原的祝福,刘少华在2006年记者节进京摘取了中国新闻界的最高桂冠-范长江新闻奖杯。

刘少华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是在人民大会堂却显得尤其浑厚,他的声音回响在人民大会堂。每次演讲,这个声音都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跨越万水千山,都随着中央电视台的音画走进千家万户。刘少华匠心独运地这样设计演讲稿的开头,意图很明显:他想让人们记住牛玉儒,记住呼和浩特,记住内蒙古大草原。

上世纪6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内蒙古草原牧民收养了3000名上海汉族孤儿。淳朴的草原额吉(母亲)把他们接进了蒙古包养育成人。这个真实的故事前几年被拍成电视连续剧《静静的艾敏河》,震撼了《羊城晚报》总编辑张宇航。他联系广东的热心人开始了帮助3000名草原失学孩子重返校园的行动。获得这一信息的刘少华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弘扬民族团结的重大主题。隆冬季节,他深入苏木嘎查,遍寻每一位被资助者,又远去南国大地,寻访每一个资助者,追寻着一次次催人泪下的感动,采撷着一个个泪花滋溢的佳话,撰写出了荡气回肠的长篇通讯《来自珠江的爱》。通讯发表后好评如潮,《内蒙古日报》连续发表14篇“读后感”和后续报道,形成了“草原和珠江相连”、“蓝色与绿色对接”的社会效应。不少广州人盛赞说,草原记者的激情震撼了羊城,让南国的人们感受到了草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要当记者,就当好记者

“如果让我再一次选择,我还选择当记者。” 刘少华197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他的同学中,有的当了厅长、盟市长,有的成为了企业家,有人出了国,而他却始终是一名记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始终处于战斗状态”、“始终充当战士角色”。

“人固然需要钱,但幸福应该是一种心灵享受;百万富翁固然风光,精神贵族也别有一番风味。其实,写作和创作也是人生非常美好的生活方式。”作为一家自治区级媒体的首席记者、高级记者,刘少华没有汽车坐,家里的陈设也很一般。办公室更是简陋,桌椅电脑之外,只有两个单人沙发,接待3位客人就得到隔壁借椅子。倒是办公桌上的资料、书籍往往是堆得老高老高。

唯一值得“炫耀”的只有他的作品,他能大段大段地背诵20年前自己作品的片段。谈起他报道过的人物和采访过的场景,许多年前的往事他都如数家珍。同事们惊奇于他的记忆力,开玩笑说少华的大脑里有软盘。他却说:“文章不仅是用笔写出来的,还需要汗水、泪水、情感甚至鲜血和生命,爱到深处,方能牢记在心。” 前几年,一位天津某集团公司的总裁与刘少华在呼市邂逅,倾慕于他的口才和文笔,这位总裁以月薪10万元邀请刘少华到他的公司工作。刘少华告诉这位老板:“我的根在草原,我的一切都来自草原的绿色源流、绿色情缘。我的热情、真诚都是草原给的,离开草原,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草原,我就会才思枯竭,一蹶不振。我没有激情的原动力,我还拿什么赚钱?” “挺单纯,挺可爱。”这是妻子给刘少华的评价。因为痴迷新闻,脑子里老想着文章的内容,刘少华在家常常“坐立不安”。灵感突发时,他会丢下手中的家务伏案疾书。遇到好素材没写出来,他会如鲠在喉、辗转反侧。一篇新闻作品发表后,他会小孩似的喜不自禁,竟然花钱专门到报摊上买份报纸,回来后再一遍遍阅读。

在许多朋友眼里,少华“有点傻”、“不知道经营”,别人看来许多赚钱的机会,他却只懂得作文章、写报道。别人看来许多升迁的当口,他却跑到远方去采访了。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文章才能体现人格魅力,只有文章才能表明人生态度,只有写出的人物和事件才能潜移默化出正气、品位、精气神儿。刘少华说:“人生来就是追求美的,美是一种境界,灿若云霞是美,静谧如画也是美,寥廓是美,悲壮也是美,执着更是美。”“不当百万富翁,就当精神贵族。其实,写作和创作也是人生非常美好的生活方式。” 岁月无痕,人生有情。从1981年黄河洪峰到1998年呼伦贝尔嫩江抗洪抢险一线报道,从包头大地震到抗“非典”大战役,从“八千里边防行”到西部大开发,他都主动担当重任。他三下800米井下,写出了长篇通讯《五虎山,矿工的山》,曾作为范文被自治区多部新闻集收编。1998抗洪系列篇《呼伦贝尔,我要这样对你说》等抗洪纪实报道,为呼伦贝尔的抗洪军民带来极大的鼓舞。他用20多篇连续报道和“内参”,把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解放军好、民族大团结好的组曲唱得格外响亮,作品获全国和自治区抗洪报道综合奖,本人被评为“抗洪英模”。按照中宣部指示,将残疾女青年寒星办的“心灵之旅”热线事迹作为重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推向全国,由刘少华执笔写出长篇通讯《心桥如虹》,获全国残联好新闻大奖。据统计,他共有近百篇作品分别获全国、自治区、报社和行业好新闻奖。

翻阅刘少华的新闻作品,字里行间随处可以感受到巴丹吉林沙漠叮当的驼铃声,鄂尔多斯高原浓浓的长调情,大兴安岭挺秀无言的白桦林,满洲里国门庄严的国旗红。这扑面而来的浓郁生活气息,是他作为一个人民记者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的形象诠释。

辽阔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不仅造就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孕育了英勇无畏、热情豪放、歌舞优美的蒙古族文化。刘少华最大的心愿,就是当好草原的使者,传承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草原,拥抱草原!当笔者结束对刘少华的采访成稿时,给他打电话,想让他提点“指导意见”的时候,他已经踏上采访之路,他给笔者发来短信:我正在草原深处老阿妈的蒙古包里喝奶茶……

[人物小传] :刘少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1月内蒙古大学毕业分配到内蒙古日报社,曾任编辑、记者、工交组长、工商部主任,现为内蒙古日报社首席记者,高级记者职称。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佳记者、劳动模范,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获中国记者最高奖--长江新闻奖,当选为内蒙古记者协会副主席。主笔采写了全国重大典型《勤政为民的光辉典范--牛玉儒》,作为牛玉儒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刘春)

第三篇:冯少华心得体会

党员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

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和国家的奋斗历程将由此翻开新的一页。做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我最关注的是教育。在十八大报告中,我体会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我会更加努力。既然选择了当教师,就要勤勤恳恳地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选择忘我,选择无私,选择清贫,我们应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争创佳绩。

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如何在教育教学一线深刻领会与落实十八大精神,这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去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发一份光多发一份热。

学习十八大精神,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自觉把十八大精神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把这一内容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技工教育领域坚持“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的理念。

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一名技工院校教师,最根本的是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本职,并创造性地干好本职工作,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艺体教研室冯少华

第四篇:10.30华少讲稿

开场

正宗好名校正宗好海景,欢迎收看中国海景大盘领导者万达维多利亚湾为您精心打造的财富盛典,让我们和青岛最优秀小学——江苏路小学,青岛最优秀初中——育才中学、国际双语幼儿园、量身打造的万达广场、私享醉美城海双色的270°无敌海景、岛城最大单体雕塑飞翔的鸥、国际一流医院、构筑无忧生活体验的社区文体中心、皇室专用品牌圣汐游艇、全球最大不动产企业万达一起,为独揽岛城名校的万达维多利亚湾加油,接下来现场所有的来宾即将踏上维湾梦想之旅。

大家好,我是华少。今天,我不是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人,而是本次投资说明会的导师,与大家分享我的投资之道。

正面

1、侧面1

在开始讲解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钱去哪儿了?

正面2

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郎咸平说过:我们的老百姓很可怜,投资股市被套牢,买保险又被骗,被逼无奈之下把钱放进银行里赚利息。但是我要很残忍地告诉你,你的钱多半在遭受负利率的侵蚀。

侧面2

数据显示,2015年8月份CPI同比上涨2.0%,高于1年期存款利率,这意味着我国再次进入负利率时代。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1万块钱存银行,1年后反而缩水。

总结一下,我们现在面临的投资环境是:物价上涨、股市暴跌、保险被骗、人民币缩水„„ 那么,在这个隐藏投资风险越来越大的时代,还有什么值得我们一掷千金呢?

正面3

在回到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大家先看几个新闻报道。

第一则报道来自网易新闻中心,今年6月27日,烟台进入小升初报名模式,仅青华中学现场便涌进近万人,但是学校的招生名额仅有200个。

还有更夸张的呢,不少家长提前一天晚上通宵排队,衣食住行都在校门口解决了,想想这画面,我也是醉了。

侧面3 另一则报道来自中国新闻网,台州6位家长为让孩子上名校被骗180万元,最后发现孩子竟然当了4年旁听生。

侧面4

第三则报道来自中华网,北京一位母亲花135万元买了一个4.4平米的房子,这个房子根本无法居住,她只是为了给孩子买一个名校进门证,因为这个学校对口北京某知名小学。

类似这样的现象,在每个城市都有发生。

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让孩子上名校,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正面5

说到教育,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的教育。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虎妈猫爸”。

左侧5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子和母亲住在墓地旁,孟子成天和小朋友学大人跪拜、哭嚎,玩办丧事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的环境不适合孩子成长,就先后搬到了集市、屠场,孟子就跟着学商人斤斤计较、学屠夫宰猪杀羊。后来,孟母带着孟子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就学习文人官员行礼跪拜、互相以礼相待。

右侧5

《虎妈猫爸》是赵薇、佟大为主演的一部电视剧。剧中,虎妈为了让自己五岁的女儿,能够进入北京第一小学,卖掉宽敞舒适的大复式,购买9万每平米的第一小学学区房。搬进简小破旧的学区房后,不仅居住起来各种不方便,为了偿还高额的房贷,不得不省吃俭用,还经常需要父母的接济。

从电视剧走进现实生活,我们不难发现“虎妈猫爸”比比皆是,较之电视剧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面6

那么,为什么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上名校呢?

侧面7

无论是古时候的孟母,还是现在的虎妈猫爸,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每一位中国父母都有一个相同的愿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就像建高楼,只有地基打稳了,只有每一层都足够牢固,才能建造出一个稳固的高楼。同样,孩子只有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够一步步走向成功。(华少可讲一些身边朋友让孩子上名校的故事)

正面8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曾经说过:好的学校、好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一种气场,让学生在这个气场里受到熏陶,这比任何书本上的规章都更加重要。

正面9

我们都知道名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校园风气、学生素质、升学率等方面都远超普通学校。

正因如此,每一个父母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上名校,但名校数量有限、招生名额有限,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的状态。可以很肯定的说,在未来几十年,这一现状都不会改变。

正面10

用一句很通俗的话来形容学区房现状,就是僧多粥少!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下一代整体素养、文化知识的要求会更高,名校的优势也就会更加凸显,无疑将更一步助推学区热。那就意味着,不管房地产走势如何,学区房都依旧会继续升值,而且升值空间绝对会远超预期。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也经常关注教育、关注投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两个和教育相关的投资案例。

左侧10

这是一则来自新华网的报道,2006年,北京的周女士卖掉北五环135平米的楼房,用20万买下府学胡同小学附近一套13平米的小平房。7年后,儿子小学毕业,周女士转手将这套13平的小房子以240万的总价卖掉。

也就是说周女士短短7年时间靠这套小房子赚了220万元。

右侧10

另一个是搜狐网的新闻报道,2005年,南京的何先生用做生意赚的第一笔钱,投资了一套拥有双学区的39.8平米的房子,花了19万元。

2014年,何先生需要资金周转,决定卖掉这套房子,中介在出售信息上标注242万的总价,第二天就被一对夫妻买走。正面11

这两位投资者的投资无疑是成功的!那么,什么样的投资才能成功呢?

正面12

德国证券界教父,安德烈·科斯托兰尼曾经说过:只有看到远大的发展前景时,才可买进。

侧面12

上面讲到的这两位投资者,他们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所投资产品发展前景的准确判断。看到了学区房的巨大升值前景。

也就是说,学区是让他们投资成功的关键。

正面13

精明的投资者 总能掌舵投资航向

很多人说,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这并不是说房地产没有投资的价值,而是看你买哪儿的房子。

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投资者对楼盘的精准判断。判断准确,不仅资产会大幅升值,而且升值幅度会远超预期。

我身边也有很多投资房地产的朋友,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讲讲他们投资买房的一些经历。

侧面13

2002年那会,我家里的一些长辈们都选择买市区的房子。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市区的房子才有升值空间。

侧面14

到07、08年的时候,他们则偏向买大型商场附近的房子,因为有大型商场就意味着会有很多人到这里逛街购物。我们都知道,消费者聚集的地方才会成为城市中心,而房子也就会跟着升值。

说到大型商场带动投资升值,我想很多朋友都会想到万达广场。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投资万达的住宅和商铺。

侧面15

近两年,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大多选择买学区房,而且是拥有巨大升值空间的学区房。

新华网的一项楼市调查报告这样形容学区房:学区房堪称唯一不受楼市调控影响的产品,特别是拥有“双核”动力的学区房,保值增值能力出众。由于这种刚性需求的存在,学区房的价格一直非常坚挺,稳步上涨。即使在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低潮期,学区房的价格仍旧没有出现波动,成交也仍旧相对活跃。

可以说,学区房就是地产界的“房坚强”,坚不可摧呐。

正面16

既然讲到了学区房,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个“三核动力”的学区房。

侧面16

这是万达在青岛开发的一个楼盘——万达维多利亚湾。

我现在了解到的是,万达维多利亚湾已经成功引进了江苏路小学、育才中学两所青岛知名的学校,并规划配备国际双语幼儿园。

侧面17

我向一位青岛的老朋友了解过,江苏路小学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一直都是青岛最优秀的小学。

侧面18

而育才中学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升学率都一直堪称青岛中学的表率,有青岛最优秀初中之称。

正面19

说实话,一个楼盘可以同时拥有两所学校,而且都是最优秀的学校,我是很震惊的。

我们都知道,一般的学区房,只有对口的小学,或者是中学。因此,很多父母在孩子小学毕业后还得想办法解决孩子上初中的问题。

但是在万达维多利亚湾,孩子12年的名校教育都可以一站式得到解决,其学区价值绝对是其他学区房无法相比的。

侧面19

学区房相对于其他住宅,兼具投资和教育双重属性。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购买学区房既可以解决孩子以后的上学问题,等孩子毕业以后,转手一卖就可以赚一笔丰厚的收益。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您家楼下就是学校,孩子上学不用早起、不用挤公交,您或者老人也不用接送,孩子也不用背着大书包,您不用担心孩子遇到交通危险,也不用为上下班和孩子上学放学之间的冲突而烦恼等等。

细想一下,如果能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名校,而且是12年一站式名校,真的是羡煞旁人呐。几年后转手一卖,再大赚一笔,就更要为自己当初明智的选择喝彩了。

正面20

最让我震惊的还是价格,一般像这种拥有三学区的学区房,价格肯定会很高,这可以说是学区房里的钻石了。

但是万达维多利亚湾目前的售价仅为5958-6950元每平米,我们可以试想一下,等万达维多利亚湾的学校配套逐一投入使用后,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青岛江苏路小学、育才中学周边学区房的价格大家肯定都比我了解,一般只有一个好学校,就足以让房产大幅升值,万达维多利亚湾同时拥有三个学区房,参照现在其他学区房的售价,万达维多利亚湾简直就是一只原始股,房价这是要飙升的节奏。结语

好了,说了这么多,大家不难发现,尽管现在的投资环境不像前几年那么明朗,但是精明的投资总能掌舵投资的航向,找到最适合投资、升值空间巨大的投资产品。

而无论你生活在哪个城市,教育永远会被排在最重要的位置。那么,父母们对于名校的需求就一直会如此强烈,这也就意味着学区房一直会成为房地产一颗闪亮的明珠,也会成为投资者们重要的投资产品。

如果,您也能精准的掌舵投资航向,您也能抓住机会,选择一个升值前景广阔的投资品,您还用担心钱去哪儿了吗?

想要更全面、更仔细、更透彻的了解万达维多利亚湾学区臻品,您可以关注微信公众账号万达维多利亚湾或者@新浪微博万达维多利亚湾,还可以打电话053283157777,更可以直接联系现场置业顾问。相信万达维多利亚湾是献给所有对家门口学区房、对资产大幅升值拥有至高追求的鉴赏家的最好馈赠。谢谢!

第五篇:2018.7月工作计划 董少华

工作计划

非常荣幸的成为沈阳蓝海金融赤峰分公司的一员,相信在总公司的宏伟蓝图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必将开启美好的征程。新的开始需要有一个全面细致的工作计划,目标的制定,指导七月份的规划。

第一:人员构架

只有一个优秀的销售团队才能撑起一个公司的新发展,特别是从事过金融行业的销售人才更是力之所求努力挖掘的,我们要注重招聘的每个销售人员德行,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虽然目前招聘到合适的人员比较困难,但是每一个销售的加入必须都是精英,这样才能快速的形成团队的战斗力。我计划七月份销售团队至少招聘到三个合适的人员。这样在业务开展就有了人力,工作中可以相互帮助支持,也能提供更多的想法和思路。到八月份要搭建起完整的销售团队即5+1人员模式。

第二: 业务开展的方向

我们从事的是新型的健康的有着美好发展前景的行业,所以我们面对的客户来源也是广泛的。

首先我们可以在自身的朋友圈中跟有头脑有眼光有经济实力的年轻人介绍我们的业务,他们的思路更加开放,做事果敢,他们不仅在业务方面可以给与支持,而且还可以更好的为公司宣传,扩大影响力。

其次我们也可以向有着丰富阅历的中年人开展业务。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更有广泛的社会资源,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挖掘他们背后的人脉资源,更有利于业绩的提升。

第三:七月份目标业绩

一个公司的发展必须需要销售业绩的支撑,评定销售人员的优秀与否业绩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每个月末的评比总是要靠业绩说话。在业绩的制定中每个人每个月也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不能太少,这样工作没有动力和压力,也不易过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我个人制定的业绩目标是五万元,三个人的团队是十万到十五万。力争每个销售人员七月份都开单,以增强团队的信心凝聚力和荣誉感。

虽然说万事开头难,但我们相信在公司的各位领导大力支持下,每个人的努力拼搏中,我们一定有一个美好的开始,七月份的目标我们一定完成。

业务部:董少华 2018年7月2日

下载给少华的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给少华的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柯少华先进个人工作总结

    柯少华先进个人工作总结 2011年本人在开发区、罗桥街办党工委、办事处和市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罗桥所同志们的关心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技术总结(吴少华)

    技 术 总 结 本人吴少华,男,汉族,1979年2月出生,籍贯莆田市,2002年7月毕业于福建省中华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专业,大专, 2002年至2005年在福州威耐特有限公司做技术员时负责公司内......

    陕西少华汇报材料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 120万t/a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单项工程质量认证 施工单位汇报材料 陕西少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四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侯少华自强不息材料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在困境中实现自我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事迹材料个人信息:侯少华,1986年生于辽宁凌源,热能工程学院建环071班学生,现任山东建筑大学广播电视中心副主任,山东建筑大......

    赵少华在讲话中指出

    赵少华在讲话中指出,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文化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全面、具体、深入的部署,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坚持社会主......

    李少华同学个人事迹材料

    李少华同学个人事迹材料 李少华,男,汉族,中共党员,于1985年3月14日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现就读于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07美术设计本科班,曾担任青海师范大学学生......

    王少华同志先进材料

    王少华同志先进材料 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分别于93-94、97-98、00-01、02-03年度担任了电气专业12、20、28、30等多个专业班级班主任,2010年暑假担任了中职师资培训的教......

    狼 教学设计 刘少华

    用理想的农村教育实农村现教育的理想 18.《狼》教学设计 四川省剑阁县剑门中学校刘少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通过诵读课文,掌握本文的通假字“止”、一词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