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海关以人为本 求实创新 反腐倡廉 促和谐发展
xx海关以人为本 求实创新 反腐倡廉 促和谐发展
近年来,在xx海关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地方党政的大力支持下,xx海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忠诚公正、兴关强国”的海关精神,紧紧围绕“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海关工作16字方针,以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为统领,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用科学的思想武装人,用创业的精神鼓舞人,用共同的理想凝聚人,用阳光的关风塑造人。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化,我关两个文明建设保持了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和谐创建与推进把关服务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
一、以人为本,推动海关内部和谐
xx海关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要务”紧抓不放,坚持“以人为本、严管厚爱”的理念,积极倡导人文关怀、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突出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素质建设,努力实现海关与关员的全面发展和和谐共进。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xx海关组织全员共同探讨新时期海关精神,提炼海关人员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海关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塑造海关准军事化纪律部队“把关”、“服务”的良好形象。xx海关先后深入开展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弘扬海关精神,争做强关先锋”的主题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员大讨论活动及“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海关作贡献”主题教育,引导关员自觉践行海关精神,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和责任意识。针对队伍的实际状况,xx海关结合岗位练兵、争先创优等活动,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先进典型的挖掘、培养力度,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及时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关员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士气。xx海关还不断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强关之路,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积极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学习型海关建设,鼓励岗位建功、岗位成才。xx海关队伍整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持续增强,忠诚公正、兴关强国的海关精神和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逐步呈现。
二、求实创新,促进海关和谐发展
xx海关不断加大行风建设力度,对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等内容上墙公示,实行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建立了“管理、监督、评议、考核、查处”五位一体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开展宣传引导、强化效能监察、加强共建协作、实行行风测评,在服务上突出一个“优”字,切实转变作风,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在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方面做文章。实行“5+2”工作制、节假日预约通关制和海关监管区24小时值班制等,推进分类通关改革,不断提高通关效率。
三、反腐倡廉,净化海关和谐环境
坚持从严治关,严格执行“海关人员六项禁令”、“海关外勤工作九不准”等各项廉政规定,实行党风廉政责任制,科室与党组签订责任书,党组书记与党组成员签订责任状。加强海关作风建设,定期走访管理相对人、商务部门和行风主管部门,通过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签订廉政共建协议书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努力打造“科学、文明、廉洁、高效”的海关形象。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倡导树立廉洁奉公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通过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堵塞廉政漏洞,降低廉政隐患;通过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清除违纪行为及违反作风效率问题,净化执法环境。同时,还积极引入外部监督力量,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和广大进出口企业的互动,聘请一定数量的海关特邀监督员,共建廉洁海关。近年来,xx海关的惩防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树新风,促和谐”等各项教育活动辐射面更广,监督制约机制也不断创新,纪检监察跟班作业机制初显成效,队伍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也明显增强。
四、文明创建,努力构建和谐海关
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把构建和谐海关作为文明创建成果的重要举措,坚持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八荣八耻”和海关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精神;开展“青年月”活动、“向祖国献礼•强关先锋在行动”实践活动、“学理论、知国情、建强关”知识竞赛、“迈入海关门,走好青春路”主题宣讲会、“荐书寄语”活动,关员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不断提高;积极参加“文明窗口”、“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号”和“党员示范岗”等创建活动,开展城乡结对帮扶,与新农村建设帮扶点桂平市南木镇黎明村开展帮扶活动,积极为该村小学捐献水泥、电风扇等物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以“爱岗敬业、公正执法、高效服务、文明廉洁”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把关服务”水平,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朝着科学、有序、良性的方向发展。
五、把关服务,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始终以促进自身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自觉将中心工作放在地方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去谋划,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步伐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不断掀起高潮以及“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战略的实施,xx海关将支持辖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优化监管和服务、实现稳健发展的立足点,与地方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向地方领导通报海关工作。在海关总署、南宁海关出台重大政策规定时,均及时与地方沟通,方便地方全面了解掌握政策信息,有针对性的调整外经外贸工作重点;对地方需要海关支持的工作,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协助办理。同时,xx海关与口岸联检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xx口岸的整体通关效率。xx海关还把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作为工作着力点之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
服务,努力改善服务质量。实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的快速通关监管模式,为企业创造宽松便捷的通关环境。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除上门进行政策服务外,还建立了海关咨询热线,便于企业随时与海关进行沟通。
第二篇:“以人为本”促校园和谐
“以人为本”促校园和谐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创建和谐校园。校园和谐与否,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校园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在此赖以进行,如果没有一个和谐的环境,领导与老师关系不和谐,老师与老师关系不和谐,老师与学生关系不和谐,学生与学生关系不和谐,那么一切美好的教育理想都将是一句空话,永远无法实现。
一、团结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班子是关键,校长是灵魂。只有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全校师生员工才能团结一致,有共识,同努力,形成最大的合力。因此,抓好包括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在内的班子建设,就成了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学校的工作纷繁复杂,比如安全工作、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卫生工作乃至校园美化工作等等,千头万绪。校长作为这些工作的总执行者,想独自把这一切都做圆满做精致是不可能的,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校长要善于把自己的目标变为学校全体教师的目标,让所有教师都成为自己的助手。拉紧教师的手,携手共进,这样一则缩短了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把学校的发展与困难让教师有充分的了解与认同,营造一种宽松、协调、体恤、包容的氛围,就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合力。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教职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因此,加强教工队伍建设是保证创建和谐校园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
在校园里,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建立在如何共同教育好学生之上。如果大家都是亲密的伙伴,在工作中学会分享,在工作中学会给予,在工作中学会宽容,时时处处事事从教育教学的需要出发,形成良好的群体环境,这样不但老师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同时这也能给学生一种示范性的作用,成为对学生一种示范性的和谐教育。
同时,学校必须从教职工的长远发展出发,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和业务培训,为教师提供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任何一所学校,必须通过全体教师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学校应大力提倡同心同德,团结乐群的协作精神。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校园里,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讨老师喜欢,但老师如果在学习上、生活上只关注和照顾这些班里的“佼佼者”,忽视或冷落那些学习困难的弱势学生,那么这些学困生势必会给学校和老师添麻烦,要给和谐的校园之曲添一些杂乱的音符。要想校园永远和谐就要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生命的精彩,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实现和谐的发展。
学校是一个舞台,一个给孩子提供学习知识的舞台,一个给孩子提供学习做人学习生活的舞台,同时也是一个给孩子提供交流互助共缔友好的舞台,孩子一天中在学校和同学相处的时间最多。学生的性格行为就在成长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因此应该培养他们如何与人进行人格的交流,如何宽容与尊重别人,如何与人和谐快乐相处。
在同学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平等互助的新型同学人际关系。一个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他只有与周围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一个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归宿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爱好、个性上的差异,在待人接物上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他们很容易由于趣味相投而形成一个个小群体,对班产生一定的影响,若不加以引导,往往会产生磨擦,破坏彼此间的关系。对待差生,则应教育学生不要歧视、疏远他们,应该伸出温暖的手拉他一把,给他一个悬崖勒马,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跟着班集体一同进步,共同搞好班集体。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只有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习上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双方都有莫大的得益。
此外,学校还要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总之,一个和谐的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教育,而和谐的教育正是通过创建和谐的校园去实现的。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的学校文化、创建和谐的课堂才能去创建和谐的校园。在和谐的校园里教师有职业的幸福感,学生生活学习愉悦而满足,那么这样的学校便是成功的学校,这样的教育便是成功的教育。
第三篇: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刍议和谐校园的构建
洛江区河市溪山小学 石松巍
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解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无不告诉我们和谐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是的,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物质文化的巨大进步与飞跃,但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人们过多地注重了科学教育,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从目前我国现状来看,科技进步了,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但人文精神却严重缺失了,年轻一代的心理健康、道德水准却直线下降了。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面临的尴尬与隐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意识到,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学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构建和谐校园需要 “以人为本”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也就是说,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坚持以人为本,让教育体系各种要素和关系处于一种相互融洽的状态。它是教育发展的统筹,是教育综合实力的平衡,也是教育管理、分配、效率、透明等方面的协调。它是公平、法治、诚信、人文的教育,是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本身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造就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孜孜以求的理想。孔夫子提倡为学生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的全面课程的教育;古希腊有“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的培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力图通过教育使人的主观上的知、情、意的发展,与客观上的真、善、美的要求结合起来,培养一种“完人”;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也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明确规定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方面“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二十世纪末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不仅重申了关于全面发展的方针,而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1 以“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当今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与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的发展。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阳光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师应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无私奉献。
二、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文化熏陶”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并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校园文化是把学校凝聚成为一个整体的基础,它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时时刻刻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文化的力量是深入而持久的,因为它植根于每个人的意识当中,成为稳定不变的基因,进而影响人的一生。进入21世纪,读书是提升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方法,也是一个人跟上时代步伐的唯一途径。学校应该成为教师博古通今、畅想教育理想的学习型组织,成为学生奋发向上、乐学好学、书香浓郁的乐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又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根本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它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2 方向、精神实质及深刻内涵。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和灵魂。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才能深刻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校园文化建设可分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硬环境建设一般包括学校建筑、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标志性文化载体如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建设。硬环境建设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同时本身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优美、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对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激励作用。让每一株花草都能育人,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处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操的沃土,这是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学校的墙壁、橱窗都可以成为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的实践阵地,让每一个人都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校园里、草坪里、花坛上一块块风格迥异、样式新颖的“格言牌”“警示语”,建筑上各种励志标语,不仅巧妙地点缀着美丽的校园,而且无声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各年级教室走廊里的励志标语、温馨言语„„适时的宣传让学生们耳濡目染,化作无穷的学习动力。
如果说硬环境建设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形象,那么软环境建设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主观的内在气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无疑应将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具体说来应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教学环境,既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开拓创新的局面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教与学”的良好氛围。二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即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
三、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关系和谐”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师生关系也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等。师生关系必然同一定的经济 3 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而和谐师生关系则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学生会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因此,让我们多一份关爱,少一些固执,多一份真情,少一些矛盾,让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通通消失!为我们的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为他们建立一个完美的人格、正确的荣辱观。
第四篇: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浅谈做好稳定工作是构建和谐一局的前提
摘要:
电力一局现处于主辅分离阶段,内部深层的问题凸现,在此情况下应如何稳定工作,构建和谐一局成为棘手问题。本文简述了从企业现状出发,浅述以人为本重视信访工作构建和谐企业,需面对的问题与见解。
关键词:
以人为本稳定和谐
概述:
2011年一局处于企业的特殊时期,主辅分离成为企业的必然形式。在一连串的改制中我局也在今年5月初收到国资委下发的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有关工作的通知。从社会转型经济的发展到企业主辅分离改制重组,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种思想矛盾相互交织且日益凸显,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影响企业和谐稳定,如何在这风口浪尖做好企业稳定成为当前重要的工作。只有企业稳定,才能和谐发展。在此时期做好企业稳定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广大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善于发现不稳定因素、善于分析不稳定因素、善于化解不稳因素。为此,就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因如何做好维稳工作,如何处理信访问题,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
正文:
亲近群众,和谐企业,是企业的必修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企业十分困难的生存环境下,我们因该以何等淡定的心态,沉着的应对每一件事情。细无再细,严无再严,将企业员工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亲近员工,了解员工,融入员工。确保企业稳定、促进企业发展。在这纷乱的时刻我们,让员工相信我们,面对员工的信访言之有用。确保每位企业员工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保证企业正常稳定的运行。
做好维稳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以亲制动
信访工作是贴近群众的,是直观的了解企业员工需求的,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到信访的重要,对员工的问题不予以解决,而是采取哄、推、拖的办法,掩盖矛盾。职工来访,空头承诺,再次来访,仍以各种借口进行推拖,能够在基层解决的上访案件也不及时处理,最终导致越级上访,激化了矛盾,企业人心涣散。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提高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真正形成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齐抓共管的全方位的工作格局。以此看来亲民是尤为重要的,所以要从细节上做到与员工相互帮扶,维稳工作人员的责任也是重大的。
1、充分认识稳定工作的“四性”
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到稳定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近年来,企业经济日渐紧张矛盾日益突出,处理好稳定关系日显重要。稳定工作不同于企业效益,它是一项软
2指标,是于人思想上的连接,故显复杂和艰巨。这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稳定工作的重要性,要把稳定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从而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做好稳定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是每一名干部的基本职责”上来。
2、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做到团结一心
企业是员工的支柱,员工是企业的基石,基层维稳人员是企业与员工的桥梁,所以要加强与职工的沟通。体谅和帮助职工,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困难。做到亲情接待,有效控访。开展各种帮扶活动。让领导与员工一条心,劲往一处使。
3、深刻积极反思反省,换位思考
深刻反思企业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反省一下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应该怎么办,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领导干部和员工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考虑考虑,遇到同样的问题,自己该怎么办?管理人员要转变工作作风,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树立服务意识“以笑对人、以礼对人、以心对人”。对前来办事的职工要热情、周到,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属或朋友,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转变他们的思想,把公司领导的关心、关怀及时传达到员工当中,干群之间要心平气和,培养他们对企业的信任感、责任感。
(二)以人为本,以情制动
人们常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这就是说用情、用理、用法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不外乎追求合情、合理、合法。合情、合理、合法是信访人的心理需求,在处理矛盾纠纷上,要重点从信访人的心理需求入手,采用情、理、法的办法去化解矛盾。
1.动之以情。在矛盾纠纷的发生上,因情而访的不乏少数,主要是由于基层干部在执行政策、落实政策上,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缺乏耐心和热心,没有更好的去便民、利民,结果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对于这类问题就要多用“情”去化解,解开群众心里的疙瘩,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往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晓之以理。在处理信访问题工作中,常出现有理和无理的现象。对于有理的,就要本着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去尽力帮助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说明事实情况,争得理解。相信广大群众是讲道理的。对于无理的,就要通过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劝返工作,使之明白无理访的利害关系,自然就会不访而归。
3.明之以法。因法而访的,有的是不懂法,这就要求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做好法律的宣传和讲解工作。对于有些弱势群体,就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帮助弱势群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对于涉法访问题,就要引导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现实中合理采用情理法或单用或交互使用,去化解问题的也不乏少数,所以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掌握用情用法用理化解矛盾的方法,增强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协调能力。
基层维稳工作人员不但要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还要透过个案,准确了解民情、社情、政情,为党委和企业当好参谋。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
(三)以人为本,以学制动
“非学无以广才”,就是说不学习就不能增强自已的才能。“多读胸中有本”,也是说不学习就没有做事的本领和基础。所以作为
4维稳工作人员更应该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增强本领。应该重点学理论、学法律、学政策。
1.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基层工作人员要学党的基本理论,用理论去丰富头脑,用理论去指引行动。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维护稳定工作理论,靠拢维稳领导小组。没有理论做事,就会没有方向,漫无边际,就会抓不住根本,不得要领,结果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要学理论,增强工作目的性和有效性。
2.学习法律知识,公平处事
法律是社会道德的框架,他的价值在于追求公平与正义。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当前各类矛盾纠纷错综复杂,有的合法合理,有理不合法不合理。对于合法合理的,就要用法律的手段合理解决利益冲突,对于不合理的,违法闹访的,就要依法严肃处理。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力争用法律去维护公平和正义。这样才能使当事人心悦诚服,而不能想当然,这样处理或那样处理。所以维稳工作人员要学习法律,用法律的武器去化解社会矛盾。不懂法,就没有说服力,所以要加强法律的学习。
3.学习文件,妥善办事
随着企业改革不断发展、不断深入,如何去解决现实中的企业矛盾就要依靠法律和具体政策,所以不懂政策,在处理矛盾上,就没有现实依据。通过学文件,还可以超前宣传,使群众按文件办事,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不断完善自己,面对问题才可以更好的回答,让上访者得到更理想的答案。
总结:
维稳工作人员工作意义重大,需要具有良好的意识、状态、本领,才能更好的做好桥梁工作,才能使企业稳定、和谐发展。也只有沟通良好企业才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员工的需求。完善该完善的,合理该合理的。这样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可以实现和谐一局。6
第五篇:以人为本创新发展
以人为本创新发展
西张庄镇中心小学建于1990年,占地2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826平方米,运动场地5231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生892人,专人教师40人。是泰安市规范化学校、泰安市教学示范化学校、泰安市校园文化建设AAA级学校、泰安市普通话示范校、新泰市文明单位。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坚持“管理科学化,教师专业化,学生个性化,学校特色化”的办学目标,切实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质量求生存,创特色求发展,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将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有力的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充分发挥了我镇窗口学校的作用。
一、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办学质量,我校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实行阳光政务、财务公示,在校园内设立了公示栏,保证了每位教师对学校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咨询权、监督权。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坚决杜绝乱收费。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和省、市领导的讲话精神,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一是规范课程和课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二是规范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到校、放学和在校时间;三是规范课外作业,严格执行上级关于作业的规定,对学生书面家庭作业实行总量控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四是规范考试,不以成绩高低给学生排名次;五是规范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实行日常评价和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推行考试无分数评价,用好学生成长记录袋。加强了义务教育资料和学籍管理,建立了义务教育学生电子档案。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100%。为防止学生辍学,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和辍学报告制度,保证了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安全,打造平安校园
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加大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积极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校会、黑板报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加强大型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和值班值勤的管理。严格执行意外事故报告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班主任接岗制等制度,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每学期初,校长与分管校长、分管校长与班主任及教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开展“我是安全小卫士”系列活动,利用“学校安全月”,对全体少先队员集中进行系列安全教育活动,请专业人员到校为师生进行安全消防知识讲座,每学期都进行两次安全逃生演练;组织专业人员对全校消防设施维修及更换。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使全校上下形成人人抓安全的良好局面,营造了安全和谐的育人氛围。
三、科学管理,打造和谐校园
我校结合实际,采取了真诚服务、严格制度和以人为本有机结合的管理方式。具体做到了一个宗旨、两个和谐、三个引领。
一个宗旨:即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现代学校管理不再只是对学生与教师的考核或控制,而更趋向于精细化的服务。为此,我们做到了两点:一是班子成员正确定位自己的岗位角色,以主动、平等、谦虚、诚恳的方式与师生沟通,真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二是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学校做师生发展的“服务器”,把创造还给教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千方百计为师生搭建成长的舞台。
两个和谐:即内部关系的和谐和外部环境的和谐。一是内部关系的和谐。通过集体谈话、个别交流等方式,引导大家认识到,每个教职工都是学校平等的一员,大家在一起工作就是一个缘分,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这种缘分。充分地尊重、关心、团结每一个人。在工作上当战友,生活上做朋友,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的校园。形成一种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心情舒畅的良好氛围,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向往的心灵家园。二是外部环境的和谐。引导干部教师,重视协调处理好与社会各界、关系单位和家长的关系,主动沟通交流,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创设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三个引领:即理念引领、目标引领和文化引领。管理实质上就是精神文化的引领。所以,我们领导班子对自己的要求是手里不拿鞭子,而是举着旗帜,走在前面。做了三个方面:一是理念引领。通过组织学习、深入课堂听课、积极参与教研、亲自上课等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不仅让大家知道先进的理念、充满前进的信心,而且引导大家真正把教育当成事业,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良好心态,去感受工作的快乐,体验生命的乐趣。二是目标引领。通过全体老师的反复讨论,制定了学校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校歌、校徽,引导师生不仅要脚踏实地,也要抬头仰望星空;三是文化引领。建设了特色的校园文化。分了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绿化美化校园,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校歌,以及教师承诺、文明公约、行为规范等做成版面挂在校园,引领师生奋勇向前;第二个层面是走廊文化布置。教学楼内,每楼层一个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主题,延伸开来的是一条条文化长廊。第三个层面是班级和特色中队文化布置,各班本着“育人、美观、实效”的原则,建设了特色的班级文化;第四个层面是创建了校刊《恰同学少年》规范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四、突出中心,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1.抓细抓实常规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严格教学常规管理,抓好“备、教、批、辅、评”等过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全面抓好教学质量监控,通过抽查作业、听课询问、检查单元练习、分析学习状态、学科教师汇报等多种形式对各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和状况进行了监测。期末结束,对全体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教案、作业、理论笔记进行全面评价。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除开展好集体备课外,坚持常规教研与即时教研相结合,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讨交流活动。如领导干部下水课、教学能手观摩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充分发挥了名师的带动作用。加强校本培训。除利用教研时间进行学科培训外,还开展了电教系列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3.认真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积极倡导以“问题即课题,教育即研究,成长即
成果”为特点的教育行动研究方式,积极推进课改实验,有效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学生、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我校已有三项泰安市级课题,一项新泰市市级课题,各种层次、各种学科的课题研究成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稳步提升做了坚实的铺垫。
五、德育为首,建设优良校风
我校优化德育工作机制,强化德育队伍建设,紧扣四条主线,抓住三个载体,密切三个结合,切实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四条主线:
一是爱国教育。开展“热爱祖国,做有志队员”、“大汶河畔话西张”等主题教育,让队员从中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二是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
三是感恩教育。结合“感恩节、母亲节、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学会感恩,做快乐队员”等系列活动。
四是法制教育。开展法律进校园、进课堂系列活动,提高了全校师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个载体:
一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融入班队会、品德与生活(社会)、语文等教学之中。
二是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融德育于活动之中。(1)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全体少先队员从我做起,争当文明小公民,与家长一起小手牵大手,共育文明花。(2)积极开展“争当文明小卫士”、征文、演讲等活动,强化全校少先队员的文明言行。(3)每年都举行庆“六一”庆元旦大型文艺演出,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称赞。(4)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为突破口,全面深入实施读书活动。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和语文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根据学生特点和年段特点,各年级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上好阅读课,用好阅读摘抄本,开展好“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课题实验,将读书贯穿于各年级、各学科之中,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让书香浸染学生
心灵。
三个结合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评教、亲子运动会等活动,赢得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还注意联系社会力量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活动。这些措施,沟通了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教育合力。
六、勇于创新,突出办学特色
如何使学校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在确保常规和基础的前提下,勇于创新,突出特色,这样,才能形成品牌。通过学习,我校引领全体干部教师在工作中自觉贯彻创新的理念,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在此基础上,我们整合学校的优势,形成了“三育齐飞”的办学特色,即阳光体育强身体,养成教育促习惯,艺术教育展特长。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除上好“两操一课”外,全校学生每天利用大课间和下午的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全员哑铃操、呼啦圈、跳绳等活动;开展了冬季长跑运动;定期召开以田径为主的小型运动会;定期举办“阳光体育节”,每个年级比赛一项主题运动等。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深入开展养成教育。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于学校的上学队、放学队、上下楼梯、课间活动、课堂常规等进行严格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纪律、卫生、生活和学习等良好的习惯。
在高质量上好音乐、美术课的基础上,根据老师特长,开设了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加强了学生的艺术教育。今年获得新泰市素质教育成果展一等奖,泰安市普通话示范校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虽然学校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学校操场太小,无法满足学生活动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管理还需进一步细化、量化,目标责任还需进一步更加明确,骨干教师和名师的数量还相对较少,教师的整体素质还须进一步提高。现代化教学装配滞后。如计算机、图书资料、仪器设配等,部分已陈旧或与时代不符,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学校可供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综合素质提高的场地、器材素材不足。离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