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调查策划书
关于大学生校园“课桌文化”的调查策划
书
一.活动背景:
我们国家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继承先祖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每一国人的义务。可真实的我们大学生在校园又是怎么做的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古人之言入木三分。大学校园本是一个神圣的求知殿堂,而如今大学生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却屡见不鲜。网上甚至有人惊呼大学生须恶补小学生文明行为规范这些诸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之类小校学生都知道的文明行为规范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却是缺失的。这不禁让人们心生疑惑“大学校园为何会变成这样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文明是我们素质的体现。没有了文明,就如唇齿之寒,素质就不能保证,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更甭提担任四化建设的重任。
二.活动主题:文明的呼唤——校园不文明现象之“课桌文化”
三.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大学校园如同画宁静而美好,然而在我们身边总是有些不文明的现象给这和谐的画面平添了一点不和谐色彩,我们这次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公共素质为目的,以建设“和谐、平安、严格、”校园为目标,人人参与到治理校园不文明行为来,改变陋习,让讲卫生、爱清洁成为我们的习惯;学好技能,自信上进,让自强、奋进成为我们的追求。全体师生人人践行文明行为,共创一个“和谐、清洁、整齐、优美”的校园环境。
四.策划原则
1.整体策划,分级负责,协调合作,务求实效。
2.活动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现实性。
五.活动地点: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第四教学楼
六.活动时间:2014.5.01——2014.6.10
七.调查形式、方法
本次活动,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教室,食堂,图书馆乃至宿舍发放问卷,对周围的学生展开随机调查,共发放
10份问卷,征询他们对农院校园“课桌文化”的看法。最后,进行统计和汇总,最终完成这次活动,做出报告。
八.活动流程
此次调研基本上分为三个步骤:
(一)策划期:确定要调查的主题、目的、目标,以及活动的意义,策
划人员拟定一份简短实用的调研计划,确定各组员的工作、任务以及活动的进度,确定调研形式,制作一切便于统计的表格以及调研实施中用到的工具。
(二)调研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调研,调查人员采用问卷调查、走
访的形式进行调研,被调查的人员具有代表性、普遍性,问卷应包含是否进行过涂鸦、是否经常涂鸦、涂鸦的原因、涂鸦的地点等,当看到别人涂鸦时的感受、想法。
(三)总结期:根据调查的结果,总结人员写出总结报告,报告要求主
次明确、简洁。
九.此次活动人员安排
策划人员名单:杨小军 麻启寿
调查人员名单: 陈道汉 张霞
总结人员名单:马秉千 扎西卓玛
十.活动的必要性
校园文明的建设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对于我们学生而言,都有重要意义。对于学校来说,有助于学校良好氛围的形成,推动学校校风等各方面建设,有助于校园健康文化的发展,提升学校在整个社会的形象;对于学生来说,可以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环境,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等。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需要我们一起去努力,行动起来,从小事,身边做起,让我们的大学校园依旧美好。
第二篇:马克思调查问卷
1.你知道什么叫农民工吗?()
A.非常清楚B.清楚C.不太清楚C.一点也不了解
2.在你眼中,大多少农民工的从事的行业是?()
A.制造业B.服务业C.建筑业D.住宿餐饮业
3.如果在车上和农民工坐在一起,你会感到?()
A.非常不愿意,嫌弃他们
B.无所谓,并不介意
C.可以与其轻松愉快地交谈
4.在深夜独自遇到农民工是否会感到恐惧?()
A.非常害怕其会对自己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B.害怕,会提高一些警惕感
C.与遇到其他路人一样,没有特殊感觉
6.你认为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如何?()
A.他们的收入无法使他们的温饱得到满足
B.他们的收入可以使他们有温饱的生活
C.他们的收入不仅可以使他们的温饱得到满足,也可以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7.你觉得农民工对社会安全是否有影响?()
A.非常有影响,社会上很多犯罪行为、影响正常秩序行为是由农民工造成的B.有影响,农民工确实给社会带来不安全因素
C.没有太大影响,社会不安全因素与农民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D.完全没有影响,农民工是一种非常普通的职业类型
8.下面对农民工的评价你更倾向于选择哪一个?()
A.是城市的建筑者,对城市建设有着巨大的贡献,是值得尊敬的一群人
B.和普通职业者一样,也是城市的从业人员之一,没有什么特殊看法
C.觉得他们从事的是初级工作,属于社会的下层人员
D.觉得他们本身就不属于这个城市,非常排斥他们
9.是什么因素最主要影响你对农民工的评价?()
A.他们对城市作出的贡献
B.他们的教育程度
C.他们的言谈举止
D.对他们的接触了解
10.你愿意农民工成为你的家庭成员吗?()
A.愿意,并不在乎农民工的身份
B.不是很愿意,但是如果出现类似现象也可以接受
C.不愿意,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
11.如果有需要你是否愿意关怀农民工?()
A.非常愿意,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尽全力帮助他们
B.愿意,但是不要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利益的基础上
C.不是特别愿意,但是出于单位、学校或其他方面的要求,也会关怀他们
D.特别不愿意,无论如何都不会关怀他们
第三篇:马克思调查问卷心得
马克思调查问卷心得
调查问卷,这四个字并不陌生,进入大学后我们都做过了或多或少的调查问卷。但是,一直以来都作为被调查的样本的我,这一次居然也充当了问卷的设计者和发放者。
调查问卷,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想要做好却很难。调查问卷每个细节都融入了我们小组的反复思考和推敲。从一开始调查主题的确立,问题的设立、收集和归纳,再到调查问卷的发放,调查结果的回收,到最后的调查报告的撰写。每一个部分都与我们组长和组员的辛勤努力不可分割。
起初,调查主题的确立就是一个难题。主题可选择的余地较多,我们都各抒己见,讨论的热火朝天,最终还是由我们组长一锤定音定下了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这个主题。接下来,就是调查问题的设立,小组组员各自查找资料,设立问题,再由组长进行问题的挑选和整理,又经过小组内部的试做,反复的修改、删减,我们的调查问卷终于水到渠成。而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我们小组组员积极配合组长,通力合作,效率极高,仅仅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收集到了80多份调查问卷。然后,再由我们组长导出数据,完成了第调查问卷的分析图表。这样我们小组的调查报告的撰写就按部就班的开始了。组长总揽全局,提纲挈领的划分大小标题,并且向组员下达任务,我们组员积极配合组长,按照组长的要求,一丝不苟的完成任务。就这样,我们小组的调查报告在大家的共同奋斗下形成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我们小组的调查任务也取得了圆满成功。
我在我们小组中担任调查问题的设立、问卷的发放、ppt的修改和调查报告的部分撰写等工作。我的任务虽然不比小组长的艰巨,但也不易。我从任务下达的最初就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并尽早提交任务,以便于组长有充分的时间对于小组作业进行修改和润饰,为组长减轻负担。与此同时,我还需要发现问卷和报告中的纰漏,及时与组长和其他组员进行调整。而且,我经常与组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与其他组员讨论问题,集思广益,让我们小组更加出色。在任务不懂的地方我也经常请教组长,组长十分热情的为我答疑解惑,帮助我更快的完成。
小组的沟通和合作研讨是在这次学习过程中体会最深的部分,在大学这个强调自主学习的小社会里,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共同完成这次考验十分难得。雷锋曾经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我和群众事业融合在一齐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的确,在这次小组合作协作中,个人主义是难成事的,唯有小组成员的群策群力,才有我们调查问卷的面面俱到。唯有我们的齐心协力,披荆斩棘,才能描绘出调研报告这张完美的答卷。因此,我很感谢这次机会让我深刻体会到团结的力量。我坚信,这股凝聚力能够伴随我走完接下来的人生路。
第四篇:马克思调查课题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调研小组就“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展开的调查,调查以问卷的形式,持续了一个星期,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就我个人来说,经历了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
过去常一句话概括大学生,“大学生是有学问的人”。再提高一点概括即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热血青年、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现在有人却说:“现在的大学生跟过去不同了,谈情说爱、打架斗殴、酗酒闹事、懒散成性”。当然,这种说法以偏盖全未免是太片面了。即使存在这些问题,也是缺点错误问题,不是本质问题。他们的本质是爱国的,是拥护社会主义的。但缺点错误也要引起重视,人言可畏,别忘了“舌头底下压死人”。
我认为大学生的确是特殊的群体,我们和成人不同,在教室、在饭厅、在会场上都与成年人的表现不尽相同,大部分人谈学习、谈工作和在日常生活中是大方自然的,但也有一部分“男女异常”,各自扎堆的现象,要不就是表现过于亲昵,旁若无人。
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状态的形成,并非仅靠几次活动、几个讲座、上好几门课就可以完成,而必须靠包含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的深层次影响来实现。高等学校应从智能文化教育入手,把“教风”建设与转变教育观念有机结合起来,组织一系列高品位的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良好物质文化环境中,主动接受先进的精神文化和规范文化的陶冶。更重要的是,如果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占领了校园文化的主阵地,那么,来自校园之外的低级的、不健康的垃圾文化就失去了在校园里的生存空间,这无形中给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健康发展增加了一个大砝码。
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殛待改正,还大学生的本来面。要树立大学生的光辉形象。大学生做到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健康的体魄,做学习的尖兵。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我学到的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向他人虚心求教。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身边的人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次实践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第五篇:马克思实践调查心得
调查心得:
这次我和宿舍其他的三个同学和一个男生一起做了这份实践报告,现在来总结一下一些心得体会。
我们大家都有做实践报告的经验,去年思修有过类似的实践,大师我觉得有没有经验无所谓,关键的是大家要互相配合,小组成员之间分配合理,这样才能将报告完成好,这一点我从这次实践报告完成过程中深有体会,我们这次选择了以问卷调查的的形式显示我们实践内容的真实性,并且我们在老师所给的课题中选择了很少有人选的唯物论与唯心论,因为任务比较多,如果不分工的话大家肯定手忙脚乱、各做各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估计这实践报告就做不成了。可能因为我们这组成员比较特别,全班只有两个男生,我们组就占了一个,我和其他三个女生在一个宿舍,比较好合作,所以分工的时候我们让男生去找问卷调查的题目,再去打印,而我们其他人则来完成剩下的其他任务。
再其次我觉得选题也很很重要,在我看来老师一共教三个班,很多学生的思维肯定也差不了多远,我觉得要不选自己拿手的或比较热点的、贴近生活的,再要不要写不容易跟大家重复的题目,这样的调查报告写的比较有意义。我们组的题目是大家一起商量讨论决定的,我们大家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讨论的很火热。
再者完成报告的计划和完成的时间都应好好地考虑,或者你打算用多少时间,你有那些事是要做的,是可以做的,更重的是成员的相互配合,我觉得如果成员之间离得比较远,这样讨论起来比较麻烦,对小组来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再者时间、计划要安排好,我们的报告要求11周交,所以我们要把握时间,将计划定好,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报告。还有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强项,伙伴之间要相互信任,要分好工,并分得公平点,最后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督促一下。我觉得这次的实践报告很有意义,问卷调查是我们从未尝试过的形式,我们上网找题目,找大
一、大二的还有同学完成问卷,最后由我们宿舍的两个女生配合统计,而我则在构思实践报告的大概轮廓。这一次大家的收获都比较丰富。
卢倩 11文秘三班 11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