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上册第十二周上午教案
第十二周上午教案
周一:熊猫胖胖的梦想熊猫胖胖的梦想
活动内容①:熊猫胖胖的梦想(讲述活动)
活动目标:
能根据画面清楚地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结合亲子手册《芭蕾舞》的内容,用通俗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芭蕾舞的主要特点,学习简单的芭蕾舞动作。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熊猫胖胖的梦想》,幼儿活动操作材料《语言·熊猫胖胖的梦想》,亲子手册《领域活动·芭蕾舞》。活动过程:
1、以美好梦想的话题引入活动。
2、出示教育挂图《熊猫胖胖的梦想》①,引导幼儿观察和讲述图片的内容。
小结:熊猫胖胖很喜欢芭蕾舞,它天天学着电视上的芭蕾舞演员勤练动作。它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
3、出示教育挂图《熊猫胖胖的梦想》②,引导幼儿观察和讲述图片内容。小结:听说森林芭蕾舞学校开始招生了,熊猫胖胖心情很急切,马上来到学校报名,它要为实现梦想勤练舞蹈,可是,报名处的山羊和小兔都耷拉着脸,不理睬它。
4、围绕问题讨论,启发幼儿想象,讲述图片事件的发展结果。
5、组织幼儿给图片取名,结束活动。
活动内容②:熊猫胖胖的梦想(区域活动)
活动目标:
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梦想。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操作材料《语言·熊猫胖胖的梦想》,画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1、与同伴一起看看、讲讲操作材料上的内容。
2、将自己的梦想画在图画纸上。
3、张贴画好的作品,有幼儿自己向他人介绍“我的梦想”。
4、将作品装订成一本图画书,一起取名,教师将书名写在书的封面上。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二:可爱的小瓢虫山林或公园真美
活动内容①:可爱的小瓢虫(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巩固对10以内数的点数。
2、能做到数物的对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带有秋天背景的七星瓢虫图片,课件《可爱的小瓢虫》、数字卡片、数字胸卡。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手册《主题活动·可爱的小瓢虫》。
活动过程:
1、观看七星瓢虫图片,进入课题。
小结: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点,所以我们叫它七星瓢虫。
2、观看课件,加深认识。
小结:小瓢虫身上有几个点,我们就叫它几星瓢虫,如二星瓢虫,四星瓢虫,七星瓢虫,十星瓢虫等。
3、游戏“我是小瓢虫”。
规则:幼儿喜欢几星瓢虫,就去找相应的数字胸卡,取下来挂在脖子上,教师依次出示不同的数字,请相同点数的“瓢虫宝宝”飞到教师这儿来。
4、完成操作材料,锻炼数物对应的能力。
活动内容②:山林或公园真美(手工)
活动目标:
学会运用建构材料及辅助材料进行小组合作的主题建构。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建构材料、辅助材料,山林和公园的图片或照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山林和公园的图片或照片,引题。
引导幼儿充分讲述山林里有什么?公园里有什么?即时小结山林和公园的景色、设施等,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自由组成小组,商量小组建构事项。
引导幼儿讨论,确定本组建构的主题内容,如建构山林可以有树木、野花、流水、房屋、小动物的家等,建构公园可以有亭子、游乐场、湖泊、小桥、小路、草地、鲜花等。
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各成员的建构任务,以及使用的建构材料。
3、引导各组自主选择材料,分工制作,集中组合,共创作品。
4、展示各组创作的作品,共同欣赏和分享。
周三:对不起,是我错了有趣的蚂蚁
活动内容①:对不起,是我错了(人际交往)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伤害或影响了别人时应向别人盗取。
2、能在做醋事时向别人道歉。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用于幼儿练习道歉的相关生活情境照片或视频。
资源利用:事先请两名幼儿排练情境表演。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社会·神奇的对不起》。
活动过程:
1、听小故事,体验“对不起”三个字的神奇魔力。
出示教育挂图,讲故事《神奇的对不起》。
小结:“对不起”三个字有神奇的魔力,能够让别人原谅自己不小心犯的错。
2、讨论生活情境,学习道歉的技巧。
小结:生活中的我们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不小心干扰或影响了别人,这时候我们要主动向别人道歉,而当别人不小心干扰或影响了我们时,他也要向我们道歉,我们才愿意原谅他,这样大家在一起才能和睦、愉快地相处。
观看情境表演,判断对错。
3、看生活情境照片或视频片段,联系怎样道歉。
小结:自己有错的情况下,要态度诚恳,看着对方真诚地说声“对不起,是我的错,请你原谅我”。
4、欣赏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小结:当我们做错了或影响了他人时,可以像歌词里唱的那样,勇敢地向人家道歉,说声“对不起”。这是多么具有神奇作用的三个字啊!无论别人多么生气,他也一定会转怒为喜向你说“没关系”的。
活动内容②:有趣的蚂蚁(动植物)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
2、养成认真、仔细观察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活动准备:
经营准备:幼儿已了解一些有关蚂蚁的知识。
物质准备:放大镜,大黑蚂蚁,蚂蚁头、胸、腹的图片,记录表。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蚂蚁》,亲子手册《领域活动·蚂蚁》。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引发兴趣。
谜语:远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蚂蚁)。
2、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组织幼儿利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并交流观察结果。
小结:小蚂蚁由头、胸、腹三个部分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一张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蚂蚁有棕色、黑色、白色等。
3、观看教育挂图《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①蚂蚁的食性:有的蚂蚁喜欢肉食,以昆虫为主食,有的蚂蚁是杂食偏肉食,可吃素也可吃荤,有的蚂蚁杂食偏素食,特别容易被甜食所吸引,有的蚂蚁则以素食为主,不吃荤食。
②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的?
蚂蚁有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它就会释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开自己家多远,都会跟着这个气体找到自己的家。
③蚂蚁的家。
原来蚂蚁的家是一个大家庭,人们都喜欢叫它“蚂蚁王国”。
④蚂蚁的分工。
母蚁(蚁后):是蚂蚁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原先有翅膀,生完蚁宝宝后翅膀就会脱落。
父蚁(雄蚁):是小蚂蚁的爸爸。
工蚁:负责找寻食物,照顾蚁宝宝。
兵蚁:负责保护蚂蚁的家,防止敌人来袭。
4、布置任务,引发再探索的愿望。
小朋友回家去找找还有哪些有关的蚂蚁知识,下次来园时再分享。
周四:认识前与后夹夹乐
活动内容①:认识前与后(空间)
活动目标:
1、能以自己或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
2、能用前后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按指定的前后方向运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动物玩具。
环境创设:营造森林情境。
材料配套:亲子手册《领域活动·前与后》。
活动过程: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
2、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
①游戏“找方向”,组织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行动并说说自己躲在教师的前面还是后面。
②游戏“找迷藏”,请幼儿找出并说出“动物”躲藏的位置,准确运用“前面”“后面”的方位词进行描述。
3、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4、游戏结束,教师总结。
活动内容②:夹夹乐(区域活动)
活动目标:
感知7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的图形卡7张,衣夹若干,1-7数字卡。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察,介绍游戏玩法。
2、根据图形卡上的图形夹上相同数量的衣夹,并贴上相同数量的数字卡。
3、教师示范,幼儿进行游戏。
4、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五:化蝶
活动内容:化蝶(欣赏)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旋律,能较合拍地做出蝴蝶飞舞和花的造型。
2、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营准备:丰富幼儿对蝴蝶、花卉的认识,引导幼儿掌握小碎步和蝴蝶飞基本动作。
物质准备:音乐《化蝶》、播放器。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化蝶》。
活动过程:
1、出示教育挂图《化蝶》,引导幼儿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欣赏乐曲《化蝶》,感受旋律的优美抒情,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随乐表现。
3、引导幼儿学习分辨乐句,较合拍地做蝴蝶飞和花的造型动作。
4、教师与配班老师随乐示范完整的表演,并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跟随音乐表演,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第二篇:第十二周上午教案
第十二周周活动计划表及教案
体育活动
1、早操系列活动
2、分组活动:跳绳、竹蜻蜓、踩高跷、降落伞、大型器械 学习、游戏活动
一、晨区活动
1、必选区:语言区:动物食品区
2、自选区:美工区:南极的小伙伴(剪贴)
阅读区:幼儿读物
建构区:钢琴
科学区:沉和浮
二、集体教育活动
1、语言:动物食品店(看图讲述)艺术:娃哈哈(歌曲)
2、科学:认识交通工具
艺术:飞机(折纸)
3、语言:摇篮(诗歌)
艺术:猜一猜,什么牛?(歌曲)
4、科学:5的加法
健康:跳绳(体育)
5、科学:5的减法
艺术:轮船(绘画)
活动内容:早操系列活动。
分组活动: 跳绳、竹蜻蜓、踩高跷、降落伞、大型器械 活动目标:
1、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大肌肉群的发达和发展柔韧性身体素质。
2、通过早操活动,加快血液循环,加大血流量,为大脑输送更多的氧气,从而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3、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从而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激发活泼、愉快的情绪。活动指导:
1、律动、歌表演有一定的运动量,使幼儿在形态和动作上有合适的表情,培养幼儿的韵律感。
2、队列练习:踏步、齐步、跑步有机地结合在早操的活动中。
3、基本动作:许多基本动作用于调节运动量编插在各个内容中,如四散跑,单双脚跳等。
4、早操:加大幼儿运动量,有利于发展肌肉力量。
5、分组活动:以体育游戏为主,大密度,运动量要大,幼儿按自己意愿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例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腿越过椅背跳下等等,鼓励幼儿合作游戏。活动反思:
周一:在活动中,把大部分的时间让给幼儿活动,如给每个幼儿一张椅子,以减少等待,减少不必要的整队,从而使活动具有一定的运动密度和强度。当幼儿利用小椅子进行走、跨、跳等练习时,我们要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相结合,分类指导,注意幼儿的安全。
周二:在早操活动中提醒幼儿做操要精神饱满,动作到位。器械操结束后,快速把器械放到指定位置。在放松部分时提醒幼儿放松心情,跟着音乐翩翩起舞。
周三:在滚轮胎活动中,幼儿已经懂得控制轮胎了,不会出现把轮胎对着其他幼儿滚过去了,爱捣蛋的几个幼儿也很欢心地玩着滚轮胎的活动,能够与小朋友们友好的合作了。
周四:在活动中,孩子们体会到活动的乐趣,对走平衡木、踩高跷、椅子游戏、滚轮胎都能很好的把握活动的规则,现在不会出现刚开始的那种混乱的场面,都能够耐心的等待排队、不插队,不互相推搡,有时还会有礼貌的对小朋友们说对不起。
周五:活动中安全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还要时时刻刻的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不要挤来挤去,不要用曲棍球的棒子打人,不要说脏话,不要把器械乱扔一把,现在不存在这些情况了,孩子们进步了,我们也开心了。
晨区活动
1、必选区:语言区:动物食品区
2、自选区:美工区:南极的小伙伴(剪贴)
阅读区:幼儿读物
建构区:钢琴
科学区:沉和浮 活动目的:
1、有感情地复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发展幼儿的动手、分辨能力,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认真阅读的习惯。
4、培养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小手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5、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录音;各种颜色的卡纸、彩色笔;各种幼儿读物;正方形折纸,彩色笔;水杯,石头、棉花、筷子。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带着明确的问题听故事,并能用连贯通顺的语言对故事进行复述。
2、指导幼儿先将南极的小伙伴在纸上画出来,并用剪刀进行裁剪,最后用彩色笔进行涂色。
3、培养幼儿认真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
4、通过折纸(钢琴)让幼儿了解钢琴的基本特征,并能合理添画钢琴。
5、提供材料,进行观察:引导幼儿根据各种材料的特征进行观察。启发幼儿将各种物品放在水中时的现象记录下来。活动反思:
周一: 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为了让幼儿适应区域活动能独立地参与,我班两位老师在区域开放时间分散到各个区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对幼儿每一点创造都表示欣喜,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周二:在区域指导中,我们加强区域间的配合,渗透,相互促进。不同区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联系起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
周三: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幼儿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在做做玩玩中轻松地得到了相应的知识。
周四:《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恰到好处的师幼互动是最重要的。活动前,我与幼儿共同回忆上次活动中碰到得问题和获得的经验,以便使幼儿能在原有得基础上得到更大得发展。
周五:活动材料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始终保持一定的新鲜感,获得新经验。而且在设置区域时,能注重引导幼儿参与,根据幼儿的认识特点、兴趣及月份目标,通过与幼儿共同探讨来“生成”活动区域内容,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集体教育活动教案
语言活动:动物食品店(看图讲述)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图片,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动词以及相关量词。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及带各种食品的小动物:大象、松鼠、小白兔、小猴、大白鹅、乌龟等贴绒教具。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图,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认识“动物食品店”,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2)这个地方有间什么店?(3)动物食品商店布置得怎样?
老师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依次有序地讲述。学习讲上述有关的形容词。最后教师做示范小结。
(4)柜台后站着谁?他是干什么的?他的脸上表现怎样?
2、逐一出示小动物,让幼儿观察讲述。
(1)大象买了什么?他是怎样对熊猫营业员说的?熊猫营业员是怎样回答的?大象怎样拿走西瓜?
(2)小松鼠买了什么?熊猫和小松鼠说了什么?它是怎样回家的?
(3)小兔子买了什么?熊猫营业员和小兔子说了什么?小兔子是怎样回家的?
(4)小猴子买了什么?他们怎么说?小猴是怎么把桃子拿回家的?
(5)大白鹅兄弟俩买了什么?它是怎样回家的?
教师每出示一个动物动态,就让幼儿学习一个动词和量词。幼儿可以通过看看、说说并学着做做,加深对词意的理解。
3、玩《百货商店》的游戏。
老师事先准备好玩具、用具、食品等,让幼儿来买商品,说出相应的量词和怎样拿东西的动词。
活动反思:
看图讲述活动是利用图片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常用的教学形式。然而,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外在的、显性的内容,而忽略隐性的一些东西,我主要培养幼儿仔细地观察图片,用连贯恰当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乐于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懂得同伴之间遇到困难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艺术活动:娃哈哈(歌曲)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娃哈哈》,熟悉歌曲旋律,学习有节奏地做手腕转动的动作。
2.在教师语言提示下,学习手腕由内向外翻转,并创编不同方位的手腕转动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张
2.录音机,《娃哈哈》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知道本次活动是什么领域?<音乐活动> 二.发音练习,从C-F,F-C。
3 4 1 5 –
5 4 3 2 1 1-1 1 小朋 友们
好,X老 师您
好.三.新教歌曲《娃哈哈》第一段。
1.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新疆民歌,歌名叫《娃哈哈》。2.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后提问:图片上有谁?
3.教师有表情地完整地唱歌曲两遍,刚才老师唱了一首什么歌曲?你最喜欢听哪一句?<幼儿自由回答> 4.教师范唱第一段,帮助幼儿边熟悉曲调边理解歌词内容。5.师清唱幼儿跟唱歌词两遍。四.学习手腕转动
1.今天我要为你们跳一段新疆舞,请小朋友注意看我手上做了什么样的动作?在我表演的时候,请小朋友为我拍手伴奏好吗? 2.师:请你们说说,我跳新疆舞时手腕是怎么动的?你们做给我看看!
师:我们用手心当镜子,先自己照一照,再转过去给别人照一照,注意手心由里向外翻出去。
教师和幼儿共同听音乐,完整地做手腕转动。教师可用照镜子的游戏语言提示幼儿。
3.引导幼儿创编不同方位的手腕转动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做不同方向手腕转动的动作。
教师:我们除了可以在胸前做手腕转动,还可以在什么位置上做手腕转动呢?
教师不断反馈幼儿创编的动作,并及时带幼儿集体练习。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小朋友创编的动作。
五:幼儿随音乐边表演边离开活动室。活动反思:
本节音乐活动中,我针对大班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娃哈哈》这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喜爱音乐。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歌与舞的结合,是为了让幼儿们能用欢快的情绪去边歌边舞,大胆地来变现自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但在上完整节音乐活动课后,我总体感觉并不太满意,虽然幼儿都能在我的引导下认真地欣赏音乐,但气氛欠缺。我觉得在教唱环节较少了些,应该增加幼儿的学唱时间,并且要让幼儿学会听音乐的前奏与间奏部分。在教授舞蹈动作的时候,我的动作没有做到规范到位,这方面有些欠缺,以后应多加练习,努力做到规范。
科学活动:认识交通工具
活动目的:
1、通过操作和探索,了解一些交通工具的简单的科学道理;
2、通过交通工具的归类,培养探索的精神。活动准备:
1、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交通工具的玩具、构建玩具、图片、图书资料。
活动过程:
1、交通工具展
师生一起规划创设展览区,请热心的家长一起参与,引导幼儿在展览区内开辟一个小博士栏。
将小朋友的疑问、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的秘密和信息,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后展示在博士栏内,以供伙伴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幼儿探索的热情,如:车轮为什么总是圆的?火车怎样调头?汽车前窗为什么要装雨刷?船为什么会载那么重的货物?
组织幼儿介绍自己所知道的交通工具的名称、用途,帮助幼儿根据交通工作的不同种类进行归类,说出他们的共性和优点。
2、探索活动:
(1)提供建构交通玩具,车、船、飞机等实物玩具让幼儿拆拆装装,探索其内部结构;
(2)提供不同纹路的车胎让幼儿在沙上、玻璃上玩,看有什么发现。想一想:汽车轮子为什么都要做成圆形的呢?
3、小制作:
提供各种材料启发幼儿学习制作小木筏、汽车、橡皮泥船、飞机等交通工具。
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重点是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因此活动设计首先采用讨论的方式引起幼儿的求知欲。然后安排探索活动让幼儿自己设法获取答案。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教育要有意识地了解幼儿探索的情况,并帮助幼儿完成探索结果的表达。最后可以通过集体活动交流探索的经验,扩大知识面,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艺术:飞机(折纸)
教学目标:
1,会用中心线、对折、内折等折纸飞机,并作简单的装饰。2,会看图折纸,促进空间的知觉能力的发展。3,培养认真、细致、有条理的做事的习惯。教学重点:
1,中心线对折,内折准确。能按照不走完成作业。
2,能独立完成这纸飞机,并简单的装饰。(所绘图案、标志的变化与不同)。教学难点:
1,飞机机身通过两次外折和一次内折成型。2,所绘图案、标志有创新。教学准备:
折纸2张,记号笔,蜡笔盒半成品和成品飞机,飞机步骤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有许多会飞的鸟类,聪明的人类不断地向大自然学习,在一百多年前,飞机诞生了。我们来欣赏各式各样的飞机好吗?(老师展示飞机各式图片)
(二)新授---折纸飞机
(1)老师把自己的理想折成了大飞机,它漂亮吗?(飞机展示学生)(2)你们想知道它是怎么折的吗?(出示折飞机示意图,教师讲解示意图)。(3)教师带领幼儿同步来进行折纸飞机。(4)飞机的装饰。
①飞机除了各种样子,还有各种色彩和图案。看一看,自己说一说,飞机上的色彩和图案。(放图片)
②飞机上的图案,色彩可真漂亮!我们小朋友设计的飞机,就更漂亮了。看幻灯机放的图片,欣赏小朋友的飞机。边看边想,他们用了什么方法使飞机更漂亮了?
③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还可以怎么设计装饰你的飞机,使它更漂亮?
(三)幼儿独立操作,完成作品。
(1)提示作业要求。折出教师示范的飞机,画出自己的飞机。(2)教师巡回观察,进行个别指导。
(四)课下延伸。
小朋友们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看!(放课件)这是我国的展会上展出的,中国人自己设计的超-7隐形战斗机。空军叔叔用它可以更好的保卫我们的祖国了。小朋友们设计的飞机也有很多新的功能,希望你们长大之后把你的这些理想和愿望一一实现。现在把你的理想大声说出来,让飞机把它带上蓝天吧!
活动反思:
折纸是一门艺术,可以激发而又的创造力,同时,通过折叠,能锻炼幼儿手指,促进大脑发育,飞机能在空中飞翔,它本身就对幼儿充满吸引力,幼儿都喜欢玩纸飞机,折纸飞机能很好的满足幼儿的兴趣,对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录也有一定的作用。
语言活动:摇篮(诗歌)
活动目标:
1、通过电脑课件和动作,理解诗歌的语言,并初步学会朗诵诗歌。
2、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比拟手法。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图片和已有经验进行诗歌仿编。
准备:
1、电脑课件。
2、图片。
3、背景图:蓝天、大地、小河、单个动物图样:小鱼、小草、月亮、小鸟等。
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睡觉的?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宝宝也要睡觉,他们都是谁呢?让我们来听听吧。‖
二、出示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第一遍录音: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摇篮里都有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出示课件,欣赏第二遍诗歌:
——―刚才小朋友听的可认真啦!现在,我们来看着图再欣赏一遍吧。‖ 欣赏后提问:
——―这些宝宝都睡在摇篮里,他们的摇篮是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背景图)
三、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这首诗歌这么好听,刚才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跟着学了,还做好看的动作呢,你们想不想学呢?那我们边看图边轻轻的说好吗?‖
―小朋友说的真不错,会说的小朋友声音再大点,我们再来说一遍吧。‖
―为什么诗歌中说‗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轻轻的呢?‖(引申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也要动作轻轻的,在家里,爸爸妈妈睡觉时也要轻轻的)。
―小朋友真聪明,一学就会了现在,我们开始比赛了,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四、运用已有经验仿编诗歌:
1、小结:
——―这首诗歌真有趣,把星星比作小宝宝,把小鱼比作小宝宝。你们想想还可以把什么比作小宝宝呢?‖(幼儿回答)
―老师想把月亮比作小宝宝,还把它编到了诗歌里。你们想听听吗?‖
―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风儿轻轻吹,月亮宝宝睡着了。‖(边说边出示月亮图片)―你们能把刚才想的编到诗歌里吗?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动脑筋编了。‖
2、幼儿创编,教师指导鼓励。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真是能干,编出了这么多好听的诗歌,有的小朋友还想编呢,请你们回家后编给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听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通过电脑课件和动作,使得幼儿理解了诗歌的语言,并初步学会了朗诵诗歌,感知诗歌中的比拟手法,然后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图片和已有经验进行诗歌仿编。
艺术活动:猜一猜,什么牛?(歌曲)
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会一问一答的演唱方式。
2、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活动准备:
1、在学习歌曲之前,教幼儿认识歌中的3种动物,知道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2、事先学会问答对唱《响声》。活动过程:
1、幼儿在音乐“小鸟飞”伴奏下,自由飞入活动室坐好。
2、问答对唱《响声》。
3、出示节奏卡符号,教师敲击发出各种声音,幼儿用嘴发出有节奏的声音;第二遍配上相应动作。
4、教歌曲《猜一猜,什么牛》。
(1)教师清唱歌曲,引起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2)教师利用响板,按歌曲节奏,边打响板边念歌词,念决不能猜一猜时,停下让幼儿猜。
(3)教师完整地清唱歌曲,唱之前先提问:“什么牛会飞?什么牛会爬?什么牛会游泳?”让幼儿带着问题再听教师演唱。
(4)逐句教唱歌曲二遍。
(5)幼儿随伴奏完整地跟唱歌曲一遍。幼儿可边跟唱边表演动作,帮助记忆歌词内容。
(6)教师问,幼儿答,演唱歌曲一遍。
5、复习音乐游戏:《十个小矮人》。活动反思:
这首歌是根据一首脍炙人口的成人流行歌曲《爱情鸟》改变后重新填词而成的。本歌韵律简单,曲调多重复,朗朗上口。并且我结合了主题―小问号‖,抓住孩子探索好奇的心理,从孩子生活的兴趣点出发,以猜谜―天上飞的天牛‖,―地上爬的蜗牛‖,―水里游得水牛‖导入活动,帮助理解歌词。在学习的过程我帮助掌握切分,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激起幼儿演唱的欲望。
科学:5的加法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5的加法的练习。
3、幼儿能在游戏中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
2、学具: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生互相问候。走线,线上游戏:找朋友。幼儿每人持一张1---10的卡片走线,老师举起一张数字卡如5,它的相邻数好朋友(持有数字卡4和6的幼儿)向圈中跳一步再回到线上,游戏可反复进行。
二、活动过程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碰球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师: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1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5的组成,引出5的加法 师:看,看这张图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5只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
二、引出新游戏
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三、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2)5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5)算式接龙
四、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
活动反思:
“5以内的加法”是大班上学期学习的数学内容之一。我们知道,数学活动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也是一门培养和锻炼人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而幼儿数学教育向幼儿进行的是一种启蒙教育,它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新《纲要》中强调“应引导幼儿在生活或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感知数学,形成数学意识”。也正因为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导致在教学中容易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到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我这次选取的是“5以内加法”的活动内容,以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第二课时的整个活动中,小朋友只有通过了一关关的游戏,掌握了知识。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只有游戏中的幼儿才能充分地与同伴及材 料互动,才能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从而促进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健康活动:跳绳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探索不同的跳绳方法,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发展跳跃能力,增强动作的协调性。活动重点:用不同的方法练习跳绳。活动难点:幼儿合作跳绳。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根跳绳,学会基本跳法及边跳边跑。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幼儿站成六路纵队,做教师自编的跳绳。
2、自由探索: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用不同的方法练习跳绳。
(2)、鼓励幼儿在学会跳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变换花样,尽量与别人跳得不一样。请有创意的幼儿示范,大家都来学一学。
(3)、两人一根绳,幼儿结伴跳绳,教师指导幼儿合作跳绳:两幼儿同时甩绳同时跳;一幼儿站着不动,一手甩绳,另一幼儿边用一手甩绳边跳;引导幼儿把一人跳绳的方法迁移到两人合作跳绳过程中。
(4)、请成功合作的幼儿示范,让大家也变换花样试一试,看两人合作学会了几种跳法。
(5)、幼儿分成四组,跳绳赛跑。
3、放松身体:放松整理活动:“我愿和你跳个舞” 每个幼儿领一根绳子绕好放在规定的地方。
活动反思:
跳绳作为一项体育活动,无疑是积极的、健康的,它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在比赛过后弃之不用,未免可惜,如果能把它作为大班的一个体育活动的项目延续下去,会更好的发展跳绳这一活动。
科学活动:5的减法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理解,提高运算及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2、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培养幼儿动手动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减法板,有情节的减法图卡、数字卡片及符号卡片。
2、学具准备:加减法板、瓜子若干、小星星贴纸若干,笔、纸。
3、《幼儿操作册》第7册第37页、第38页。活动过程:
1、经验准备:
(1)走线。
(2)线上游戏:快快蹲下来。
2、分享交流:(1)老师出示图片
提问:图中有几个苹果?吃掉了几个?现在还剩几个?(2)引导幼儿说出5根香蕉,吃掉了一根,还剩4根,并出示算是5-1=4。
(3)依次出示其他有情节的图卡,让幼儿说出其他的5的减法算式,并理解“-”号表示减掉或拿走。
3、操作探索:
幼儿自己操作减法板来练习5的减法运算。
4、实践应用:(1)游戏:吃瓜子。(2)游戏:摘星星。
(3)收拾学具,老师小结,减法就是从总数中减少,拿走或去掉几个,并计算出还剩几个的方法。
活动延伸:完成《幼儿操作册》第7册第37页、第38页的内容。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蒙氏数学《5的减法》,活动开始时,为了让幼儿注意力集中,所以我以走线的游戏,把孩子们带到了课堂上来。在分享交流环节,我以有情节的减法图卡让小朋友的注意力一下被我吸引住了,并能按照老师的口令来操作加减法板。设计安排课堂活动时我注意到几点: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的学,愉快的学。但是这节活动上完后,我发现还是存在了很多问题:在游戏环节太过仓促,没有交代清楚游戏规则,预想的效果没有达到。
通过这次活动,对于蒙氏数学,我会做到每一节课后进行反思总结,做到以孩子发展特点为主体,重视个体差异,关注每位幼儿,使蒙氏数学让孩子们学有所用.我以后在常规的培养以及教学方法、策略的改善方面还需要多加强,让孩子在快乐中学,我在快乐中教。
艺术活动:轮船(绘画)
活动目的:
让幼儿运用简单的线、形表现轮船的形象,并结合成大幅的画面。体验集体组合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在大纸张上用广告颜料画上海洋的背景图;蜡笔,剪刀,浆糊,湿布。
活动过程:
1、出示轮船的模型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其基本结构:船头、船身、船舱。
2、让幼儿说说可以用什么形状来表现轮船的基本形(梯形表现船身,不同大小的方形表现船舱)。
3、教师讲解,演示作画步骤。
(1)用梯形表现船的身体,船头稍向上翘起。(2)用不同大小的方形表现船舱。(3)涂上色彩。
(4)画完后将轮船剪下,贴到海洋背景图上。
4、幼儿作画。提醒幼儿将轮廓线画粗些,着色时用力均匀。让能力强的幼儿多画几艘,或添画海洋动物,丰富画面内容。
5、活动结束。指导幼儿整理工具材料、共同欣赏画面,感受大幅画面之美,体验集体创作地乐趣。
活动反思: 通过比较观察,培养了孩子辨别、分析、概括的能力,同时孩子在作画时也能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生动的描绘。孩子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绘画,每个孩子找好一个位置观察,所画出的轮船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表现的是轮船的前部,有的坐在轮船后边,画出的是轮船的后部。孩子都能按照顺序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进行绘画。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上册十五周上午教案
第十五周上午教案
周一:山羊种菜
菜地里的歌
活动内容①:山羊种菜(语言活动)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种植蔬菜需要科学的方法。
3、大胆参与表演故事。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山羊手偶,山羊、山羊奶奶、兔伯伯头饰若干,故事(山羊种菜)录音,播放器等。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主题活动·山羊种菜》。活动过程:
1、手偶激趣。
你们想知道山羊是怎么种菜的吗?
2、观察挂图,猜测画面内容。
3、欣赏故事。
结合教育挂图,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山羊种菜》。
小结:山羊种了南瓜、丝瓜、白菜、萝卜等许多蔬菜,可是,由于它没有文化知识,不能用科学的方法种菜,所以它的菜成长得很不好,有知识、有本来对一个人非常重要。
4、表演素食。
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幼儿分组,自选山羊、山羊奶奶、兔伯伯头饰,边听故事边表演故事。
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活动内容②:菜地里的歌(儿歌)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及生长环境。
2、理解儿歌,体验用对答方式念儿歌的乐趣。
3、初步学会续编儿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豆角、萝卜、黄瓜、辣椒、西红柿、南瓜等蔬菜实物或图片。②3~6种蔬菜小卡片(每组一套)。③儿歌《菜地里的歌》录音、播放器。活动过程:
1、观察蔬菜。
你认识这些蔬菜吗?它们叫什么名字?长在哪里?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2、组织幼儿集体交流,你认识哪些蔬菜,它们分别长什么样子?长在哪里?
3、播放儿歌《菜地里的歌》让幼儿欣赏。
4、提供各种蔬菜小卡片,让幼儿续编儿歌。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二:蔬菜营养知多少?
小公鸡
活动内容①:蔬菜营养知多少?(科学活动)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能按食用部位对蔬菜进行分类。
2、初步学会择菜,体验劳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各种常见蔬菜食物及其植株图片,如:菠菜、芹菜、马铃薯、丝瓜、西红柿等。②塑料筐若干。③代表蔬菜根、茎、叶、果实、花、种子等食用部位的标志图片。活动过程:
1、任务激趣。
出示蔬菜实物,提出任务,厨师买了很多菜,要请小朋友帮忙择菜,留下可以吃的部位,去掉不能吃的部位。
2、了解蔬菜的食用部位。
结合图片进行小结:不同的蔬菜我们吃它们的部位是不一样的,有的吃花,有的吃茎,有的吃叶子,有的吃根,有的吃果实。
3、分类蔬菜,按蔬菜能吃的部位进行分类。
4、体验择菜。
活动内容②:小公鸡(动作发展)活动目标:
能单脚站立和躲闪跑,提高腿部力量。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狐狸头饰一个。
环境创设:在场地上画一角作为公鸡的家,再画一角作为狐狸的家。活动过程:
1、引题。
引导幼儿分别模仿小兔跳,大象走,小猴爬,小鸟飞等动作到森林里玩。
2、介绍玩法。游戏开始,扮公鸡的幼儿单脚站立,两臂侧平举或自然下垂,同时念儿歌“我们都是小公鸡,每天早晨喔喔啼。喔喔喔!喔喔喔!”教师适当停顿,接着喊:“狐狸来了!”当听到“狐狸来了”之后,“小公鸡”可边跑边躲避,也可跑回“家”,游戏重新开始。
3、交代规则。
听到“狐狸来了”后“小公鸡”才能开始奔跑、躲避。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三: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
怎么排都是7 活动内容①: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数学活动)活动目标:
1、发现7以内前后两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2、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铃铛、教师用的1~7的点卡、操作材料中的1~7的点卡和数卡。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卡片1~7》、活动过程:
1、听铃声拍手,感知7以内数量。
2、感知7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
①出示1~7的点卡,请幼儿分别自测点数。
②出示4的点卡,提问:点卡上有几个点子?比4少1的点卡是几?比4多1的点卡是几?请幼儿出示相应点卡并互相检查。
③引导幼儿用同样的方法逐一比较7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
小结:不管是什么数,排在它前面的数比它少1,排在它后面的数比它多1。
3、按数量多少牌点卡或数卡。
4、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活动内容②:怎么排都是7(区域活动)活动目标:
能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以及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的物体数量。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大小不同的纽扣(7个),分类盒。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玩法:
从分类盒中取出各种纽扣归类摆放好,比较纽扣的异同。用不同的纽扣排成各种图案(一种纽扣排成一种图案),比一比所有图案中纽扣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四:小菜籽
纸桥
活动内容①:小菜籽(语言活动)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蔬菜的种子。
2、学会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几种常见蔬菜的种子、展台。②青菜一株,西红柿、青椒、四季豆、南瓜等有籽的蔬菜及其种子实物每组一份,塑料刀。活动过程:
1、倾听故事《小菜籽找妈妈》。
2、观察菜籽。
小结:蔬菜的种子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蔬菜种子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颜色也不一样。
3、帮小菜籽找妈妈。
幼儿一组为单位,将蔬菜与种子配对,并为菜籽做标签。交流自己的发现。
4、欣赏课件,教师总结。活动内容②:纸桥(区域活动)活动目标:
感知同一纸张不断变形后的承重能力的差异,并能使用计数方法比较试验结果。
活动准备:
质地与大小统一的纸张若干,多米诺骨牌小蚂木片、笔、记录表等。活动过程:
1、观察记录表,根据表格提示,逐一将纸张折成一个折角,第一个折角、卷曲围合三种不同的状态当成纸桥。
2、逐一在三种不同状态的纸张上叠放小木片,并点数,记录各自承载木片的数量。
3、比较记录表中同一纸张在各种状态下的承载数量,判断不同状态下纸张承重能力的强弱。
4、幼儿自由探索,将同种纸张变成不同于以上三种状态的其他状态,进行实验。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五:蔬菜哪个部位可以吃?
活动内容:蔬菜哪个部位可以吃?(主题活动)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能按食用部位对蔬菜进行分类。
2、初步学会择菜,体验劳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常见蔬菜实物及其植株图片。②塑料筐若干。③代表蔬菜根、茎、叶、果实、花、种子等食用部位的标志图片。活动过程:
1、任务激趣。
出示蔬菜实物,提出任务,帮厨师择菜。
2、了解蔬菜的使用部位。
小结:不同的蔬菜我们吃它们的部位是不一样的,有的吃花,有的吃茎,有的吃叶子,有的吃根,有的吃果实。
3、分类蔬菜。
引导幼儿将提供的蔬菜进行分类,如芹菜,马铃薯分为一类,我们吃它的茎„„
4、体验择菜。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第四篇:幼儿园中班上册十六周上午教案 (精选)
第十六周上午教案
周一:快乐的一家 为集体做事真光荣
活动内容①:快乐的一家(听说活动)
活动目标:
1、能较自然、大方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家人。
2、喜欢自己的家人,乐意与他们一起活动。
活动准备:
经营准备:幼儿已做好了亲子活动的心里准备,愿意大方、主动地与他人交往。
物质准备:“快乐的一家”视频、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全家福”照片。环境创设:与幼儿、家长一起布置聚会的环境。
资源利用:根据幼儿家庭的实际情况,事先做好联系工作,邀请部分家长来园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鼓励幼儿大方、主动地用响亮的声音与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们互相问好。
2、组织家长与幼儿观看一段“快乐的一家”视频。
3、引导幼儿与家长分小组交流,介绍自己的家人:这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的爸爸(妈妈)是教师??
4、鼓励幼儿分散自由交流,重点引导幼儿向他人介绍自己家庭生活中的趣事,如“我们家喜欢??”
5、组织亲子活动,引导幼儿学用短句表达内容。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我们要爱这个家,听爸爸妈妈的话,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幼儿园里有老师、小朋友们,也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家。
活动内容②:为集体做事真光荣(环境适应)
活动目标:
1、知道值日生是为大家服务的,体验为大家服务的乐趣。
2、能参与值日生劳动,掌握为集体做事的一些具体方法。
活动准备:
经营准备:幼儿已参加了一段时间的值日生活动,有了一定相关体验。物质准备:值日生标志,供幼儿练习用的学具、餐具等,音乐《幼儿园里好事多》,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观察活动室,激发兴趣。
讨论:怎样才能使活动室一直保持整洁?
小结:干净、漂亮的环境要靠我们来保持。
2、理解值日生的含义。
小结:当值日生可以学习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值日生的服务可以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游戏,更有秩序地生活,从而让小朋友得到更多快乐。而自己也会很快乐。
3、讨论值日生的职责。
小结:值日生可以在分发学具,整理图书和玩具,打扫班级卫生等许多方面为大家服务,值日生要合理分工,认真负责,这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4、欣赏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知道做好值日生很光荣,要当好值日生。
5、体验、分享值日生的快乐。
6、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二:保护自己“鱼”能行 快乐的一家
活动内容①:保护自己“鱼”能行(动植物)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鱼保护自己的本领,并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2、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或图案进行记录。
3、体验游戏乐趣,积极参与角色模拟游戏。
活动准备:
经营准备:幼儿在活动前已与家长一同制作好小书《鱼的锦囊妙计》。物质准备:彩色笔若干,小丑鱼、蝴蝶鱼、电鳗、章鱼、剑鱼、比目鱼、飞鱼等图片。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你们知道鱼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吗?
2、分享自制小书《鱼的锦囊妙计》,先介绍鱼的名称,后用一句话介绍这种鱼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
3、完成操作材料,巩固认识。
4、游戏体验“保护自己鱼能行”。
玩法:请幼儿自由选择扮演一种鱼,在场地中间到处“游”,当遇到“鲨鱼”时,要利用自己.的特殊本领保护自己。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6、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活动内容②:快乐的一家(区域活动)
活动目标:
能用简短的句子,说出自己家庭成员的称谓和职业等。
活动准备:
《快乐的一家》的活动照片。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有序来到活动室。
2、选择相应照片谈谈自己的家,如:“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我的爸爸叫??”“我的妈妈在??工作”等等。
3、幼儿自由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上的时
周三:认识早晨、中午、晚上 铃儿响叮当 活动内容①:认识早晨、中午、晚上(时间)活动目标:、感知日常起居中早晨、中午、晚上的不同时段。、学会区别画面中的早晨、中午、晚上。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通过语言、科学活动丰富幼儿有关早晨、中午、晚
间概念。
物质准备:每人一张图画纸、一盒水彩笔。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认识早晨、中午、晚上》。活动过程:
1、出示教育挂图《认识早晨、中午、晚上》,幼儿初步感知早晨、中午、晚上是不同的。
2、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交流:早晨、中午、晚上有什么特征?早晨、中午、晚上你在做什么事情?
3、引导幼儿制作时段图。
4、活动结束,欣赏作品并进行评价。
活动内容②:铃儿响叮当(演奏)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学会看指挥运用乐器进行演奏。
2、培养良好的打击乐常会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经营准备:事先组织幼儿观看有关滑雪的热闹场景的视频。
物质准备:碰铃、双响筒、铃鼓等打击乐器,音乐《铃儿响叮当》,播放器。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风格。
2、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再次欣赏,熟悉歌曲旋律。
3、播放歌曲,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启发幼儿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为歌曲伴奏,体验随乐表现的快乐。
4、出示乐器,介绍乐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鼓励幼儿尝试为歌曲伴奏。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四:活动室里的颜色 吹泡泡
活动内容①:活动室里的颜色(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能观察活动室里的颜色,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美。
2、能使用简单的图案或符号记录观察的结果。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记录情况。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红、黄、蓝三个色彩手偶,记录笔,教师用的“活动室里的颜色”大记录表。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主题活动·“活动室里的颜色”调查表》。活动过程:
1、利用手偶激发兴趣。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颜色:红、黄、蓝、紫、橙??这些色彩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
2、寻找活动室里的颜色,并用简单的符号或图案记录。
3、小组交流。:你找到了什么颜色?有哪些物品是这种颜色的?并进行统计:数一数,一共有几件物品是红色的?有几件物品是黄色的???
4、集体分享,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小组调查记录的情况。
5生活
、小结:生活中有这么多颜色,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活动内容②:吹泡泡(区域活动)活动目标: 学会制作泡泡水,知道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活动准备: 洗衣粉、肥皂片、瓶子、水、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心形等吹泡泡的工具。活动过程:
1、制作泡泡水。
2、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形状也不同吗?请幼儿一起探索。结: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3、探索: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当吹泡泡的工具?
4、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五:红、黄、蓝三兄弟
活动内容:红、黄、蓝三兄弟(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
2、乐意探究三原色两两调和后的变化。
小
3、大胆表达自己对颜色变化的猜想。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用红、黄、蓝三原色颜料画的三个娃娃脸谱。②红、黄、蓝三原色颜料水,白纸,透明杯子③“颜色的变化”记录表、笔。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主题活动·颜色》。
活动过程:
1、脸谱激趣。
2、欣赏故事《红、黄、蓝三兄弟》。
3、引导猜想并做记录:怎么利用红、黄、蓝三兄弟变成橙色、紫色、绿色?
4、验证猜想,教师利用三原色跳出橙色、紫色、绿色。
请幼儿利用所调的颜料为操作材料《变色》中的橘子、葡萄、青蛙涂上相应的颜色。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上册十六周上午教案(推荐)
第十六周上午教案
周一:快乐的一家
为集体做事真光荣
活动内容①:快乐的一家(听说活动)活动目标:
1、能较自然、大方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家人。
2、喜欢自己的家人,乐意与他们一起活动。活动准备:
经营准备:幼儿已做好了亲子活动的心里准备,愿意大方、主动地与他人交往。
物质准备:“快乐的一家”视频、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全家福”照片。环境创设:与幼儿、家长一起布置聚会的环境。
资源利用:根据幼儿家庭的实际情况,事先做好联系工作,邀请部分家长来园参加活动。活动过程:
1、鼓励幼儿大方、主动地用响亮的声音与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们互相问好。
2、组织家长与幼儿观看一段“快乐的一家”视频。
3、引导幼儿与家长分小组交流,介绍自己的家人:这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的爸爸(妈妈)是教师„„
4、鼓励幼儿分散自由交流,重点引导幼儿向他人介绍自己家庭生活中的趣事,如“我们家喜欢„„”
5、组织亲子活动,引导幼儿学用短句表达内容。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我们要爱这个家,听爸爸妈妈的话,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幼儿园里有老师、小朋友们,也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家。
活动内容②:为集体做事真光荣(环境适应)活动目标:
1、知道值日生是为大家服务的,体验为大家服务的乐趣。
2、能参与值日生劳动,掌握为集体做事的一些具体方法。活动准备:
经营准备:幼儿已参加了一段时间的值日生活动,有了一定相关体验。物质准备:值日生标志,供幼儿练习用的学具、餐具等,音乐《幼儿园里好事多》,播放器。活动过程:
1、观察活动室,激发兴趣。
讨论:怎样才能使活动室一直保持整洁? 小结:干净、漂亮的环境要靠我们来保持。
2、理解值日生的含义。小结:当值日生可以学习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值日生的服务可以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游戏,更有秩序地生活,从而让小朋友得到更多快乐。而自己也会很快乐。
3、讨论值日生的职责。
小结:值日生可以在分发学具,整理图书和玩具,打扫班级卫生等许多方面为大家服务,值日生要合理分工,认真负责,这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4、欣赏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知道做好值日生很光荣,要当好值日生。
5、体验、分享值日生的快乐。
6、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二:保护自己“鱼”能行
快乐的一家
活动内容①:保护自己“鱼”能行(动植物)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鱼保护自己的本领,并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2、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或图案进行记录。
3、体验游戏乐趣,积极参与角色模拟游戏。活动准备:
经营准备:幼儿在活动前已与家长一同制作好小书《鱼的锦囊妙计》。物质准备:彩色笔若干,小丑鱼、蝴蝶鱼、电鳗、章鱼、剑鱼、比目鱼、飞鱼等图片。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你们知道鱼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吗?
2、分享自制小书《鱼的锦囊妙计》,先介绍鱼的名称,后用一句话介绍这种鱼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
3、完成操作材料,巩固认识。
4、游戏体验“保护自己鱼能行”。
玩法:请幼儿自由选择扮演一种鱼,在场地中间到处“游”,当遇到“鲨鱼”时,要利用自己.的特殊本领保护自己。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6、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活动内容②:快乐的一家(区域活动)活动目标:
能用简短的句子,说出自己家庭成员的称谓和职业等。活动准备:
《快乐的一家》的活动照片。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有序来到活动室。
2、选择相应照片谈谈自己的家,如:“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我的爸爸叫„„”“我的妈妈在„„工作”等等。
3、幼儿自由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三:认识早晨、中午、晚上
铃儿响叮当
活动内容①:认识早晨、中午、晚上(时间)活动目标:
1、感知日常起居中早晨、中午、晚上的不同时段。
2、学会区别画面中的早晨、中午、晚上。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通过语言、科学活动丰富幼儿有关早晨、中午、晚上的时间概念。
物质准备:每人一张图画纸、一盒水彩笔。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认识早晨、中午、晚上》。活动过程:
1、出示教育挂图《认识早晨、中午、晚上》,幼儿初步感知早晨、中午、晚上是不同的。
2、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交流:早晨、中午、晚上有什么特征?早晨、中午、晚上你在做什么事情?
3、引导幼儿制作时段图。
4、活动结束,欣赏作品并进行评价。活动内容②:铃儿响叮当(演奏)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学会看指挥运用乐器进行演奏。
2、培养良好的打击乐常会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活动准备:
经营准备:事先组织幼儿观看有关滑雪的热闹场景的视频。
物质准备:碰铃、双响筒、铃鼓等打击乐器,音乐《铃儿响叮当》,播放器。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风格。
2、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再次欣赏,熟悉歌曲旋律。
3、播放歌曲,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启发幼儿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为歌曲伴奏,体验随乐表现的快乐。
4、出示乐器,介绍乐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鼓励幼儿尝试为歌曲伴奏。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四:活动室里的颜色
吹泡泡
活动内容①:活动室里的颜色(主题活动)活动目标:
1、能观察活动室里的颜色,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美。
2、能使用简单的图案或符号记录观察的结果。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记录情况。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红、黄、蓝三个色彩手偶,记录笔,教师用的“活动室里的颜色”大记录表。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主题活动·“活动室里的颜色”调查表》。活动过程:
1、利用手偶激发兴趣。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颜色:红、黄、蓝、紫、橙„„这些色彩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
2、寻找活动室里的颜色,并用简单的符号或图案记录。
3、小组交流。:你找到了什么颜色?有哪些物品是这种颜色的?并进行统计:数一数,一共有几件物品是红色的?有几件物品是黄色的?„„
4、集体分享,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小组调查记录的情况。
5、小结:生活中有这么多颜色,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
活动内容②:吹泡泡(区域活动)活动目标:
学会制作泡泡水,知道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活动准备:
洗衣粉、肥皂片、瓶子、水、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心形等吹泡泡的工具。活动过程:
1、制作泡泡水。
2、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形状也不同吗?请幼儿一起探索。小结: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3、探索: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当吹泡泡的工具?
4、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五:红、黄、蓝三兄弟
活动内容:红、黄、蓝三兄弟(主题活动)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
2、乐意探究三原色两两调和后的变化。
3、大胆表达自己对颜色变化的猜想。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用红、黄、蓝三原色颜料画的三个娃娃脸谱。②红、黄、蓝三原色颜料水,白纸,透明杯子③“颜色的变化”记录表、笔。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主题活动·颜色》。活动过程:
1、脸谱激趣。
2、欣赏故事《红、黄、蓝三兄弟》。
3、引导猜想并做记录:怎么利用红、黄、蓝三兄弟变成橙色、紫色、绿色?
4、验证猜想,教师利用三原色跳出橙色、紫色、绿色。
请幼儿利用所调的颜料为操作材料《变色》中的橘子、葡萄、青蛙涂上相应的颜色。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