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4 01:3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

唐传阳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江苏省自二轮承包以来,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累计已达558万亩,占农户总承包面积的11.1%。土地流转的速度与规模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劳动力流动状况密切相关。江苏因南北差距,由苏北到苏南大体上呈逐渐加速之势。苏北许多县流转面积占农户承包地的的比例不到5%,而苏南不少地区已超过20%。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有效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了农业投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土地流转的操作程序不够规范。目前,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还没有建立,在完备流转手续、规范流转程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农户采用“口头协议”,私下进行自发性的流转,不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履行必要的手续,未通过流转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纠纷隐患较多。二是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不够健全。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流转中介组织较少,流转信息传播渠道不畅。一些地方尽管建立了流转中介组织,但真正按市场经济法则对土地流转进行运作的并不多。流转市场发育不良,中介组织匮乏,信息不灵,往往出现农户有转出土地意向却找不到合适的受让方,而需要土地的人又找不到中意的出让者,影响了

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三是土地流转中政府定位不当。一些乡村组织直接充当土地流转的主体,不尊重农民的意愿,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搞强制性的土地流转。有的把土地流转作为增加乡村收入的手段,或者作为突出地方政绩的形象工程,损害农民利益。一些地方热衷于搞“反租倒包”,由于流转的动机和做法各异,在操作中曲解甚至违背土地政策,如有的强行反租,有的租金补偿过低,有的明着“反租”,暗着“倒包”,土地租金的收益分配缺乏透明度。四是非农建设用地存在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倾向。目前,非农建设用地绝大多数实行国家征用,没有区分公益性、经营性的不同性质。征地与供地采用双轨制,征地沿用计划经济时的强制办法,但供地却采取 市场经济的有偿出让,政府“以地生财”。伴随着房地产热、大学城、开发区、小城镇建设的逐步升温,征地失控,“圈地运动”不断升级。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方法不合理,采取“一次性买断”,且补偿费不能全部到位,层层截留,农民只能得到一点安置补助。现在每亩土地征用费已高达7-8万元,而农民得到的不足1万元。这对农民是一种剥夺。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又不能从土地上得到赖以生活的经常性收入,成为无业游民,威胁社会稳定。

农村土地流转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属于生产关系调整的范畴,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且矛盾纠纷多。因此,对农村土地流转亟需明确原则,规范发展。

1.农村土地流转必须把握基本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稳定农村土地政策、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以及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是土地合理流转的前提条件,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土地流转的中心任务,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则是土地流转的根本目的。这三者其实都离不开“以农民为本”的原则。一是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的原则。这一原则是保护农民当前和长远利益的根本保证,是确保农村稳定的政策基础。在此前提下,土地流转只是使用权的转让,农民不会由于土地流转而失去土地,土地流转的收益不是一次性支付,也不是永久固定的,农民应始终有一定的收入来源。二是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即农民所有的原则。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实际已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权。这种承包权是“准所有权”,应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土地权利。只有赋予农民充分的土地权利,并保证不受侵蚀,才能有效建立土地流转机制,逐步形成农地要素市场,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坚持土地流转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流转的主体是农民,流转主要应在农户间进行,流转的收益应归农民。以农民为流转主体的原则是坚持上述两条原则的必然结果,也是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的具体体现。

2.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管理。土地流转涉及土地所有者、土地经营者、中介组织等多方面的利益,流转必须按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土地流转关系确立后,流转双方要签定流转合同,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合同要经过有关部

门的鉴证。要全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制度,使流转管理工作正常化、规范化。对于土地流转的形式,要坚持多样化,但应重点推广租赁制。这是因为土地租赁制简便易行,农民容易接受。土地租赁制在世界上也较为流行,更符合我国农村土地不能买卖又必须流转的现实。土地租金也比“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更为明确、清晰和规范。土地流转的时间一般不宜过长,因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市场的发育,土地的远期价值难以准确评估。土地流转时间过长,难以保护农民的长远利益。

3.大力培育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动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必然趋势,而完善中介服务组织是农地市场化的关键。中介服务组织在农地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起媒介和桥梁作用。乡镇可以依托农经站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负责土地流转的管理及中介,包括土地流转规划,收集发布土地供求信息,进行项目推介,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指导办理土地流转手续,协调处理各方关系,搞好土地流转的服务。

4.准确定位乡村组织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的角色。乡村组织是农村土地的管理者,它监督土地资源的合理运用,监督农户土地使用权的流动,监控土地供需总量的动态平衡,而不应用行政手段去调整土地资源,去干预甚至取代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因此,乡村组织在土地流转中的定位应该是加强管理和搞好服务。要做好涉及土地流转的资格审查、合同鉴证、档案管理和动态监测等工作;要为土地流转提供信息、中介、组织、协调等服务工作;要制定土地利用与流转的长

远规划,做好土地的集中连片和整理工作,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农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

5.切实维护非农建设征地中农民的合法利益。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不仅具有生活保障功能,还具有不断增值的资产功能。对非农建设征地,要区别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用地方式。对国家公益性建设用地,可采取征用的办法,但征地补偿款不应层层截留,大部分应归农民。对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宜再采取征用和“一次性买断”的做法,应学习广东、上海等地的经验,采取租赁或土地入股经营的形式,使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6.加快土地流转的立法。应尽快制定和出台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细则,制定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对于农民土地权利的界定,使用权流转的补偿标准及收益分配,土地流转的管理,土地纠纷的处理等基层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加以规定,使农村土地流转纳入法制化轨道。要以法律形式确保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和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篇:对当前形势下农村土地流转的思考

对当前形势下农村土地流转的思考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强调了“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土地向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按照镇人大年初确定的调研课题,在县人大的指导下,镇人大主席团从5月中旬开始调研,历时45天,对全镇31个行政村土地流转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发生统计表册,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永安、大屋、小嘴、群乐等8个村进行实地走访、登记、座谈,同时组织人大代表到自贡市富顺纺织产业园学习考察。基本掌握了我镇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县讲调查情况与意见建议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增加,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不断形成,农村全家外出及新增劳动力外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在客观上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平台。

1、基本概况

响石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位于四川省隆昌县西南部,距离城区19公里,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辖31个村2个社区,共367个社;

总人口5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45000人;有耕地面积30942亩(田面积25000亩、土面积5942亩),林地面积15340亩。

2、当前土地流转情况

据统计,该镇成功完成土地流转6760亩,占总面积21.85%,其中:田1240亩、占4.96%,土3120亩、占52.5%,林地2400亩、占15.65%,引进规模化龙头企业2个(川东友联野生动物园、隆昌县田园特种养殖园)。群乐村实现整村土地流转1340亩。调查显示,业主规模承包基本未出现土地流转纠纷。

三、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仍有不少“瓶颈”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土地流转的速度、过程,概括起来响石镇土地流转存在以下值得重视和对应的问题。

1、恋“地”情节比较重,流转速度慢。40、50时年代出生的农民,经历过饥寒交迫的日子。长期以来,他们都依靠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实现经济增收,从而脱贫致富。所以,他们视土地为“命根子”,造成恋地情节比较严重。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无门路,只有守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维持生计。虽然这一些人是少数,但现在田土分散、划分零乱,只要有少数几家坚持不流转,流转方却无法实行整片流转,从而达不到机械化、规模化发展种、养殖业,突显不出流转优势。

2、流转机制不规范,散户流转纠纷多。一是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多数农民采取口头和不规范的民间合同。二是土地流转协

议不规范,部分流转采取协议方式,但仍在权责方面不够具体,争议性大。三是土地流转法律效应不强,很多土地流转没有司法公正、违约预定,租赁方的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担心农民随时回收,不敢大量投入;如果租赁方精英不善,农民有限的土地租金得不到保证,将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给当地政府“转嫁”风险。有的出现“租赁方不放心、承租方不安心”的现象。

3、流转保障稳定性差,流转难度大。现在务农的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受知识、技能、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外出务工存在着工作难找,工资不高,岗位不稳等问题,部分已经土地流转的农民又重新返回家中,想继续经营土地,土地流转后,将成为“被居民”现象,失去了经济来源保障,这也是土地流转的最大障碍,必须解决土地流转后农民干什么这个问题。据统计,全镇45-55岁外出务工回乡人员达350人,“重操旧业”务农养家。

4、土地流转规模较小,示范带动弱。在实施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是按照“按人分配”、“分级切块”的原则将土地分割到户,使得土地零碎化和经营分散,农业种子效益低,并且农闲没事做,农村青壮年大部分都弃农打工,导致部分土地在低效益的状态下粗放经营或撂荒,一旦流转他就坐地抬价,造成了农村土地流转总量较小。大部分土地流转,都还是传统种、养殖户流转,产出的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所有小规模、传统农业的土地流转质量不高、示范带动能力不强,很难实现产业带动就业、增收等实际问题。

四、加快土地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应在提高农民流转意识、加强流转工作服务指导、完善流转工作体制等方面狠下功夫,以确保农村土地流转流得动、盘转得活,流出效益,转为实惠,真正实现出让方和受让方共赢的目的。因此,建议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确保土地流转顺利进行。

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土地流转。一是不断加强宣传培训,让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充分知晓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程序。二是积极引导农民以市场观念、发展观念、效益观念来看待土地流转,消除“土地是农民必须生活资源品”的观念顾虑。三是加快推进“两化”互动,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促进农民就业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商业者,切实解决农民不愿转的问题。

2、健全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一是建立健全合同制和备案制。根据《信托法》,建立信托公司。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村民将土地委托给村民委员会向信托公司提出信托申请,通过市场化运作,择优确定租赁方,并与租赁方签订合同,向其收取费用,承担相应风险,从而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规范、有序流转。二是建立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以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为载体,积极探索完善仲裁制度、程序和办法,提高调处土地流转纠纷的水平。三是构建流转帮扶机制。对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进行奖励,并从资金、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为土地流转和相关产业开发创造条件。

3、完善保障体系,促进土地流转。一是加强分类管理。按年龄、文化等信息,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培训指导,实现一人至少掌握一项技能。二是建立土地流转体系。按照土地流转量,给予农民办理新型土地流转社会保险,解决农民对土地的依护,让他们放心流转土地。三是解决再就业问题。有劳动力的租赁方就近安臵;无劳动力的,办理保险。同时,出台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

4、发展规模产业,推进土地流转。一是培养现代农民。加强各种农业技术培训,快速提升职业农民的文化结构,变兼职农民为职业农民。二是加大农业投入。抓好“小农水”、田型调整等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抓好农村产业路、断头路的硬化工作,促进农村通达、通畅,大幅降低农业成本,彻底解决龙头公司或种植大户不敢接受土地流转的问题。三是发展规模农业。强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发展空间和潜力。

第三篇:关于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

关于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

定远 12春法本 1234001214815 韩 毅

内 容 提 要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针对农村当前在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应积极探索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市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本文从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处于的现状与特点着眼,从我国法律和法规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析和思考,并借鉴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和方法,分析土地流转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土地承包 土地改革 土地流转

目 录

一、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特点„„„„„„„„„„„„„„„„„3(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3(二)主导产业带动型„„„„„„„„„„„„„„„„„„„„„„„„„4(三)合作组织带动型 „„„„„„„„„„„„„„„„„„„„„„„„4(四)专业大户带动型 „„„„„„„„„„„„„„„„„„„„„„„„4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思考„„„„„„„„„„„„„„„„„„„„„4

(一)土地流转的法律意义„„„„„„„„„„„„„„„„„„„„„„4

(二)土地流转的法律依据 „„„„„„„„„„„„„„„„„„„„„4

(三)土地流转的法律原则„„„„„„„„„„„„„„„„„„„„„„4

(四)土地流转的权利及义务„„„„„„„„„„„„„„„„„„„„„4

三、现阶段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5(一)流转进程趋向提速„„„„„„„„„„„„„„„„„„„„„„„„5(二)流转形式趋向以转包和租赁为主 „„„„„„„„„„„„„„„„„5(三)流转规模趋向做大 „„„„„„„„„„„„„„„„„„„„„„„5(四)流转主体日趋多元化 „„„„„„„„„„„„„„„„„„„„„„5(五)流转期限趋于延长 „„„„„„„„„„„„„„„„„„„„„„„6(六)流转效益趋于增长 „„„„„„„„„„„„„„„„„„„„„„„6

四、存在以下问题„„„„„„„„„„„„„„„„„„„„„„„„„„6(一)集中连片难度大,部分土地流转困难 „„„„„„„„„„„„„„„6(二)流转形式不规范,缺少稳定性 „„„„„„„„„„„„„„„„„„6(三)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缺失,农民对土地流转尚存担忧 „„„„„„„„„6(四)金融、财税等涉农政策扶持力度不到位,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 „„„„6

五、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与建议„„„„„„„„„„„„„„„„„„„„7(一)进一步把握政策导向,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7(二)进一步规范流转行为,适度控制单一主体的流转规模 „„„„„„„„7(三)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7(四)准确定位乡村组织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的角色 „„„„„„„„„„„„7(五)进一步加大土地改革力度,创新土地流转新机制 „„„„„„„„„„7 参考文献 „„„„„„„„„„„„„„„„„„„„„„„„„„„„„8

关于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

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农村土地流转明确了根本依据,维护了新时期农民的权益。

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鼓励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安徽省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我省实际,适时出台了《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任务和措施。针对农村当前在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应积极探索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市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

因此,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成为广大农村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现以定远县张桥镇为例,对上述课题作一初析。

一、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特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土地的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成为当时农村土地改革的一项创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整个农村的产业结构、农民就业结构和农村生产力水平与80年代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定远县张桥镇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辖16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现有耕地面积109481.67亩,人口5.8万人,目前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19842.87亩,占耕地总面积18.2%。其中:租赁9450亩,占47%,转让5330亩,占27%;转让455亩,占3%,代耕等其他形式4607亩,占23%。经调查发现,早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初期,就出现了零星农户①之间为便于耕作而进行的小面积的互换、转包。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张桥镇农民负担相对过重,粮食价值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导致大面积农田抛荒,为改变这种状况,镇村在土地流转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将抛荒田转包给种田能手②,特别是近期,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农村土地流转逐渐呈现出面积大、规模化的趋势。土地流转呈现如下特点: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纽带,以特色农业为主导,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规模经营,如张桥镇管李村的佩璋葡萄有限公司、禾田蓝莓③有限公司、马湖农场等企业的流转面积达到3790亩以上。

①②零星农户:就是极少数农户的意思。

种田能手及为有农业专业特长或技术人员。

③佩璋葡萄、禾田蓝莓均为姓名加上产品命名方式。

(二)主导产业带动型

主导产业带动型即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结合区域优势,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带动和辐射周边,形成规模效益。全镇稻、麦等优质产业流转面积达1万多亩,占耕地流转面积的49%。高塘村的花卉苗木,南杨村的茭白④和多彩马铃薯、街南村的小龙虾等土地流转面积达1000亩以上。

(三)合作组织带动型

合作组织带动型即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采取统一产供销等方式,变分散经营为组织化、集约化经营,如张桥为民苗木植保专业合作社、徐江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土地流转均在200亩以上。

(四)专业大户带动型

专业大户带动型即种养大户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流转周边农户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据统计张桥镇50亩以上种养殖大户约194户,共流转土地15077亩。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思考

(一)、土地流转的法律意义。农村土地流转指的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其实质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即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在市场支配下,根据自己的意愿转让其所承包的土地使用权,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的承包者仍然享有分配土地收益的权利,这种权利通常会在转让时流转双方协商处理。2008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明,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各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土地流转的法律依据。我国早在2002年8月29号,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并于200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对农村土地流转作出了规定。第十条: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第十六条第一款:(承包方)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第二十六条第二款: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⑤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该法第五节专门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作了明确规定;该法第三十二条则指出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方式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

(三)、土地流转的法律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确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的五个原则有:第一是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第二是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第三是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第四是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第五是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四)、土地流转的权利及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发包方在合同期间所应遵守的义务,第三 ④⑤茭白俗称茭瓜草,是一种水生植物。落户及为长期居住于某一个地方。

十六条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第三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流转书面合同,并对合同所应包含的七个格式条款做了归纳,第三十八条流转的登记制度,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分别规定了承包关系不变、互耕和承包关系发生变更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十二条: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可以自愿联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这则表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农业规模化生产将走上一条合法的途径。第四十三条这样说: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时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这就鼓励农民放心对土地加以投入,即使以后转让也能得到相应的报报酬。

我国在2005年1月19日农业部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于200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为根据,围绕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自主权,土地流转当事人、流转方式、流转合同、流转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规范。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出台及逐步完善,标志着中国农村土地改革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三、现阶段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

(一)流转进程趋向提速

近几年来,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绝大多数的青壮年劳动力走出家门,外出打工挣钱,农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锐减,不少村庄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名符其实的“空心村⑥”;另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纷纷出台,使部分企业或大户到农村创办专业合作社、农业示范园、家庭农场,发展规模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土地经营权的加速流动。以张桥镇为例,截至2013年底,全镇土地流转总面积超过19842.87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18.2%,自2010年以来张桥镇土地流转明显加快,仅2012年就新增流转面积5100亩。

(二)流转形式趋向以转包和租赁为主

由于转让涉及土地权属变更,入股又涉及到股权收益不确定情况和风险性,大多数农户在流转中采用转包和出租方式,张桥镇这两种方式流转面积达14780亩,占总流转面积74%,其中转让5330亩,租赁9450亩。

(三)流转规模趋向做大

近年来,土地流转呈现面积大、流入主体数量多、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截止2013年底,张桥镇土地流转规模在百亩以上的达7833亩,其中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面积达4379亩,最大流入主体是安徽省马湖农场,流转土地达3279亩;100亩至1000亩流转面积达4554亩;50亩至100亩流转面积达7240亩。随着“美好乡村”和农村土地整治的不断推进,以村民组、行政村整体流转成为新趋势。

(四)流转主体日趋多元化

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原先的农户之间小规模代耕代种现象逐渐被改变,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返乡农民、种粮大户参与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农业 ⑥空心村意同空城,在此指没有青壮主要劳动力。

产业化、生产订单化、经营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到2013年底,张桥镇流转的土地:流入企业3789亩;流入家庭农场2357亩;流入专业合作社3996亩;流入专业大户8450亩。土地经营权逐步向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动成为必然趋势。

(五)流转期限趋于延长

仍以张桥镇为例,土地流转期限在10年以上的7260亩,占总流转面积的37%;土地流转期限在10年以下5年以上的5430亩,占流转总面积的28%;流转期限5年以下的约7150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5%。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大户成为土地流转主体的中坚力量⑦,今后,延长土地流转期限是农民与流入主体的共同意愿和主要趋向。

(六)流转效益趋于增长

据定远县张桥镇农经站统计分析,土地在实行流转前,农户经营一亩田地的净收入最多也就五六百元,再加上劳动力成本后基本上就所剩无几了,据调查统计,土地在流转后,农民不但从土地流转中得到直接流转租金,而且在租赁土地的企业务工还可赚到劳务费,比过去自己经营土地经济效益增加3-5倍,经济效益得到大大改善。

四、存在以下问题

(一)集中连片难度大,部分土地流转困难

1995年二轮地改时由于土地的好坏差异较大,各村组为了减少纠纷,将好田和差田按统一比例搭配调整,绝大多数农民的耕地被分散于不同地段,难以集约化经营,在客观上加大了土地流转的难度和成本,同时也导致部分零散土地流转困难。

(二)流转形式不规范,缺少稳定性

按照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土地流转没有承包方的书面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农户的承包地流转。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是以村社或者流转合作社为单位造具花名册,农户在花名册上签字表示自己的意愿,以签字代委托,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农户反悔,部分农户私下流转,代耕代种,只有简单口头协议,随意性较大特别是在当前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流转纠纷,也使土地流入户顾虑重重,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只能经营一年算一年。流转程序、手续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未充分征求流转双方的意愿,流转双方的合理要求未能及时协调解决;二是部分流转协议条款不齐全,双方权利义务不够明确,合同未能鉴证和公证;三是合同双方未按法律规定的程度签订合同,引起纠纷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方式。这些问题和情况的存在,将使流转双方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影响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缺失,农民对土地流转尚存担忧

长期以来,土地一直是中国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户普遍存在惜租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让土地受让人对保障缺乏积极的心理预期,不敢加大投入,影响农业生产效益。

(四)金融、财税等涉农政策扶持力度不到位,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

一是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过程中,由于金融、财税等涉农政策扶 ⑦中坚力量即为主要力量。

持力度不够,造成土地流入主体发展后劲不足;二是粮补等国家惠农政策仍由原流出地农户享受,农业保险理赔比例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三是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暂不能抵押,融资困难也制约了土地流转规模。

五、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把握政策导向,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要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在大方向上鼓励推进,在具体实施中力求稳妥,避免因盲目追求土地流转主体规模上的“大”和土地流转数量上的“多”,从而导致生产要素和管理水平跟不上而失败,影响农村稳定,真正做到群众自愿、政府引导、操作规范。

(二)进一步规范流转行为,适度控制单一主体的流转规模

对现有的流转主体进行全面调查摸排,对流转面积过大、资金相对不足、管理难到位的大户进行“瘦身”处理,控制流转面积,适度规模经营,以规避流转大户生产经营风险,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失。

(三)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今后土地流转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必须大力扶持和培育。一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升经营主体整体水平,农技、畜牧、农机等部门要积极对接,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对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家庭农场予以奖补;新增农业补贴优先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实行谁种粮,补贴谁;三是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融资机制,破解流入主体融资难瓶颈;四是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赔付比例,增强农业生产风险防范能力,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准确定位乡村组织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的角色

乡村组织是农村土地的管理者,它监督土地资源的合理运用,监督农户土地使用权的流动,监控土地供需总量的动态平衡,而不应用行政手段去调整土地资源, 去干预甚至取代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因此,乡村组织在土地流转中的定位应该是加强管理和搞好服务。要做好涉及土地流转的资格审查、合同鉴证、档案管理和动态监测等工作。要深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大力培养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要改革农村户籍制度,打破身份的限制,改变农民的“恋土⑧”观念,减少农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

(五)进一步加大土地改革力度,创新土地流转新机制

一是在规范现有流转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使得农户和流入主体成为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在土地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激励机制,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三是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的中介作用,规范流转程序,健全服务功能,提高土地流转的成功率。四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条件。五是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租金价格市场化,地方财政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基金,及时预防和化解社会风险。

⑧恋土及为依赖土地。

参考文献:

1、安海岗著《关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载自《资源与产业》第9卷第1期,2007年2月。

2、何晓丽著《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探析》,载自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王玮、梁云龙著《钦南区农村土地流转“转”出一片新天地》,转自《广西日报》2009年7月2日。

4、刘国学著《贺州市八步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探索与实践》,广西农业信息网,2009-01-24

5、林浩滨、何亦名著《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初探》,载自《农村展望》,2003年9期,P15-16。

6、班婵著《浅谈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载自《农村经营管理》2004年12期,P42-43。

7、甘敏、张敏敏著《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研究》,载自《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第四篇: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思考

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思考:

问题及对策http://.cn2009年01月20日15:06红网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使原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承包制度面临新的时代难题。十七届三中全会公布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解决新的时代难题开了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等一批学者提出改革建议,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由此可见,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对土地流转认识不够

个别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对土地流转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运用土地流转这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形式去操作,仍然沿用行政干预和强迫命令的老办法;有的地方放松

了对土地流转的管理,不闻不问,自行发展;不少群众对土地流转不重视,不了解流转程序,不了解如何流转其行为才合法有效,因而在流转中未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土地流转不规范

从调查看,不少地方还没有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发放,致使土地流转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口头协议多,缺少书面的材料,发生纠纷后没有处理依据;不经发包方同意,私自流转,致使流转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流转合同不统一,个别地方条款繁琐,操作性不强。

3、流转机制不健全

尽管土地使用权流转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土地流转无论有形还是无形的市场都未形成,转出、转入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联系,阻碍着土地流转在更多方式、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进行。转包费、租赁费缺乏科学依据,没有与之相关联的评估、咨询、公证、仲裁等中介机构。

二、土地流转的几种形式及好处

土地流转改革,有利于土地相对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也有利于农民从土地转让中获得财产性收入。

1、农户互换土地,方便各自的需要

互换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的需要,对各自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的简单交换,是促进农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2.农户出租土地,提高土地的效益

在市场利益驱动和政府引导下,农民将其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给大户、业主或企业法人等承租方,出租的期限和租金支付方式由双方自行约定,承租方获得一定期限的土地经营权,出租方按以实物或货币的形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租金。其中,有大户承租型、公司租赁型、反租倒包型等。

3.农户拿地入股,推进农业现代化

入股,亦称“股田制”或股份合作经营,是指在坚持承包户自愿的基础上,将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建立股份公司。在土地入股过程中,实行农村土地经营的双向选择(农民将土地入股给公司后,既可继续参与土地经营,也可不参与土地经营),农民凭借土地承包权可拥有公司股份,并可按股分红。该形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产权清晰、利益直接,以价值形态形式把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确定下来,农民既是公司经营的参与者,也是利益的所有者,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新突破。

4.建立农地市场,促进产权的交易

如山东省枣庄市通过给农民发放土地使用产权证、建立农地产权交易市场和推进农村合作社建设,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农地性质“三不变”的前提下,走出一条农村土地改革的新路子。

5.完善仲裁、调解机制,解决土地流转纠纷

可以通过加强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不断探索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长效机制。乡、村两级共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制定和规范了纠纷仲裁的各项制度和程序,加强了仲裁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仲裁机制。达到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农村社会稳定,保持了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五篇: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思考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思考

桃溪镇袁晓梅

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农村土地流转明确了根本依据,维护了新时期农民的权益。针对农村当前在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应积极探索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市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笔者就这个问题走访了我镇部分群众,基本摸清了全镇的土地流转现状,并就如何完善、规范和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做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早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初期,就出现了零星农户之间为便于耕作而进行的小面积的互换、转包。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圩畈区农民负担相对过重,粮食价值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导致大面积农田抛荒,为改变这种状况,镇村在土地流转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将抛荒田转包给种田能手,特别是近期,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农村土地流转逐渐呈现出面积大、-1-

规模化的趋势。仅就桃溪镇王泊村而言,王泊村现有耕地面积3926亩。截止2009年10月流转土地1350亩,占总面积的34.4%,其中从事种植业的面积为1190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8%,养殖业160亩,占总面积的12%。农民自行转包的450亩,占总流转面积的33.3%。

二、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流转类型单一,比例不均。一是大部分属于农户与农户之间无合同对责任田的有偿流转。二是流转后仍从事水稻种植,而从事养殖业或其它产业较少。

2、土地流转的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土地流转虽在政府引导下积极推进,但缺少有效的市场机制,土地流转的程序和管理都不规范。有些土地流转的合约仍停留在口头上,书面合约较少,且流转期过短,内容简单,易引起不必要的合同纠纷。同时也给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乡镇农综中心无法管理。如果引发土地纠纷,造成调解无依据、仲裁无凭证的被动局面,不利于纠纷及时解决,不利于土地工作健康发展。

3、土地流转具有不稳定性,由于口头合约多,流转期短,造成流转频繁,引起不稳定。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固定,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技术、身体等原因,尤其是今年受金融危机冲击,造成部分人员返乡,索要土地重新从事农业生产,造成土地流转的不稳定。

4、土地流转速度慢,规模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农民的小农经济意识严重,有后顾之忧。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部分家庭还主要依靠土地收入解决看病、入学、养老等问题,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老人,由于身体、技能等方面的制约,造成他们对土地的不舍情结,尽管其中有些人已经没有精力和能力经营好承包地,但是宁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

三、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农村的土地流转工作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发了一些矛盾,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必须做到: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推进土地流转依法有序进行。一要进一步充实农村承包土地合同专管员队伍,按职责分工,切实做好土地流转指导工作。严格按照土地流转的民主程序和行政报批程序,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依法保护农民利益。

二要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调处工作。镇、村要成立土地承包及流转纠纷的调处组织,切实承担起调处土地承包纠纷的责任,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农户对流转的担心。

三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政策宣传、供求信息等相关服务,推进农村承包

土地向市场化运作方向发展。

(2)建立政策扶持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向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流转。

政府要建立土地流转扶持机制,用于扶持具有一定规模、合法有序的农村土地流转,以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机制,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一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用于鼓励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壮大规模经营主体,培育重点产业和发展龙头企业。要通过资金扶持机制,推动财政支农资金向优势区域和主导产业整合,集中打造优势产业。

二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用大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对依托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组织,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扶持政策的土地流转给予政策扶持。

三要加大农业项目实施力度,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要结合农业项目的实施不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要从扶持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降低农业经营风险,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政府要尽快把已经放弃经营土地、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解决后顾

之忧。

一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力度,探索建立农村人口养老保险制度。

二要促进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向农村延伸,特别是要加快解决60岁以上和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养老问题,让他们放心的流转土地。

下载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四大难题(模版)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四大难题 在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如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随着沙县小吃产业的发......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 土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激活农村土地要素、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

    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思考

    核心提示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

    对甘州区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

    对甘州区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

    对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的思考[精选合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的思考 作者:黄思文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8期 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现......

    对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 开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日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向中华率农工委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深入部分乡镇、村社,对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关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5篇材料)

    关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改革开放, 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 九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A0812班 吴敦旭 内容摘要: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其中土地流转存在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