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合同法修正案重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重点内容
在本月底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将首次审议《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深入多个省区市对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进行了多次调研,最终形成的报告显示,劳动派遣存在诸多问题。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建敏表示:劳务派遣在部分单位被滥用,用工单位在主营业务岗位上长期使用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派遣人员同工不同酬、损害派遣工合法权益等问题比较突出。
派遣用工岗位范围将被严格限制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于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增加了实现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规定、劳务派遣用工岗位范围将被严格限制、对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实行行政许可,并提高了开办劳务派遣公司的准入门槛。
进一步界定“三性”含义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岗位上实施。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说,“劳务派遣正逐渐异化为一些用人单位降低用工成本、逃避法律责任的手段。”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日图表示,不符合规定的滥用劳务派遣,容易引起用工混乱。
乌日图在作草案说明时表示,现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快速增长,部分企业突破“三性”岗位范围,在主营业务岗位和一般性工作岗位长期大量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乌日图说,当前,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劳务派遣单位过多过滥、经营不规范;许多用工单位长期大量使用被派遣劳动者,有的用工单位甚至把劳务派遣作为用工主渠道;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同工不同酬、不同保障待遇的问题比较突出,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参加工会组织等权利得不到很好落实,一些被派遣劳动者长期没有归属感,心理落差较大。
乌日图说:“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滥用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对常规的用工方式和劳动合同制度造成较大冲击。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必然给和谐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为严格限制劳务派遣用工,修正案草案将“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岗位上实施”,改为“只能”在上述岗位上实施。草案同时对“三性”岗位的具体含义作了进一步界定:临时性是指用工单位的工作岗位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辅助性是指用工单位的工作岗位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替代性是指用工单位的职工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该工作岗位上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被派遣劳动者替代工作。全国政协委员欧成忠认为,法律应该进一步明确规定劳动派遣制度的属性。
对劳务派遣实行行政许可
现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
乌日图在作草案说明时说,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从事劳务派遣的单位增长较快。一些劳务派遣单位经营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健全,侵害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由于劳务派遣单位准入门槛低,承担责任能力差,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难以获得有效赔偿。为促使劳务派遣单位依法经营,草案规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办理行政许可。草案对取得许可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包括将注册资本要求由不得少于人民币50万元提高到不得少于人民币100万元、劳务派遣单位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等。
草案还增加规定,对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欧成忠:我国劳动法承认劳动派遣是一种合法的用工形式,但是对它的实施有规定,是在临时性,辅助性的工作,但是由于法条的模糊性,现在是大量使用在全行业,我认为应该出台相关的劳动法的细则,什么叫做替代性,临时性,辅助性的工作,明确的做出规定。
实现劳务派遣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现行劳动合同法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乌日图说,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多数企业对本单位的劳动合同制职工逐步做到了同工同酬,但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劳动合同制职工实行不同的工资福利标准和分配办法,有的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企业福利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合同制职工相比差距较大。
为更好地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修正案草案增加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以及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同工同酬的规定。
草案还进一步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处以罚款,并适当提高了罚款额度;对劳务派遣单位并可吊销其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行政许可。
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强调,要禁止用人单位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下属单位派遣劳动者。同时,还应该对不具备资质的劳务派遣公司进行清查。
杨志明:解决中央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劳务派遣规范的问题。目前,劳务派遣规范主要是“五清理”:第一,虚假派遣;第二,变相派遣;
第三,不签订劳动合同;第四,不参加社会保险;第五,不同工同酬。规范劳务派遣,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凡是有一定规模的劳务派遣,都要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一定规模的场地建设和一部分的专业人员,借此把“皮包公司”挤压退出。
6月26日听取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议案的说明,6月29日下午3时将分组审议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
第二篇:劳动合同内容
一、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二、劳动合同其他条款
1、试用期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4)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5)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服务期条款: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2)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3、保密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4、竞业禁止条款:1)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2)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3)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5、违约金条款:除违反服务期支付的违约金和违反保密和竞业禁止支付的违约金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三、劳动条款的解释: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y)
第三篇:劳动合同包括哪些内容
劳动合同包括哪些内容
1、劳动合同情况:
包括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包括哪些内容,劳动合同的期限,有关标准是怎样确定的,签订的是集体合同还是个人合同,等等。
2、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情况:
包括劳动报酬的标准,标准确定的方式,有无拖欠、克扣,节假日加班加点的报酬给付情况,等等。
3、劳动保护情况:
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安全和有害健康的因素,是否有劳动保护措施、技术安全和生产卫生规则以及预防监督制度,对女工和未成年工是否有特殊的保护措施,对劳动保护问题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有着怎样的认识,各种标准是怎样确定的,等等。
4、各种类型的企业和经营单位中工会的情况:
包括工会的产生方法,地位、作用,劳动者对工会的认识,劳动力使用方对工会的认识,工会的主要活动,等等。
5、劳动者的劳权意识情况:
包括劳动者是否有劳权概念,是否知道自己享有怎样的权利,在劳动关系中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有了问题或不满,一般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去解决的,等等。
6、劳动争议的情况:
是否发生过劳动争议?如果发生过,争议的内容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争议是如何解决的?等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
(5)劳动纪律;
(6)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除这些必备条款外,当事人还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即包括法定必备条款和协商条款。法定条款的具体内容,有些也需要协商而定;协商条款的具体内容,有些也需要依据有关规定协商。总之,两种条款的制定,均不能违背合法原则和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两种条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篇:政治学重点内容
名词解释:
1.政治: 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周延性、确定性、本质性)
2.政治学: 政治学就是研究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3.政治关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4.利益: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5.利益关系:不同利益主体基于利益而形成的社会联系
6.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就是人们结成群体后形成的利益,即群体利益;或者是不同群体结成更大群体后形成的更大群体的利益
7.利益矛盾: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
8.政治权力: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公共力量(社会公共权力)
9.权利: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主张其利益的法定资格。10.政治权利:是权利的一种,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11.政治行为:人们在特定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12.政治统治:在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权力的主体为了维护其在特定政治关系中的支配性地位,进而实现其利益要求而建构起来的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威-服从关系。表现为政治权力主体对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
13.政治管理:在政治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驱使下,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社会共同利益、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而实施的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行为。
14.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形式参与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5.政治体系:由社会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有机构成的系统,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组织制度的体现,包括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
16.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按照地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组织。
17.政党:本质上是基于特定的阶级利益,由特定阶级的政治先进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权,进而实现阶级利益而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它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
18.政治社团: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国家政权机关政策制定、变更和执行的社会团体。
19.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反映或精神表现,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认知、情感、思想、理论及其政治伦理、道德和习俗的总和。20.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基于经济关系的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来的政治行为、政治过程和政治体系等社会政治现象的一种直观、自发的心理反映。21.政治思想: 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观念、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高级表现形态。
22.政治社会化: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政治学习和社会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或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23.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本质上就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量变与质变辩证统一的过程,政治发展的量变通过政治改革(政治改良)实现,政治发展的质变通过政治革命实现。
24.政治革命: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新的社会政治力量为改变政权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剧烈社会活动。
25.政治改革:本质上是统治集团对政治关系的调整、变革和完善,从现实看是统治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要求和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政治体系进行改进,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26.政治民主: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简答,论述:
1、利益的形成:(1)“利益”起源于人的“需要”,(2)“生产”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基本途径,(3)共同的生产使人们结成社会关系,(4)受到社会关系制约的“需要”就是“利益”
利益的构成要素:(1)人(社会群体)——利益的主体,(2)需要——利益的心理基础,(3)生产活动——利益实现的基本途径,(4)社会关系——利益实现的本质途径。
2、利益的内在矛盾:
① 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② 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 ③ 利益的目标性和手段性之间的矛盾
④ 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3、政治权力的形成:(1)政治权力形成的物质基础——利益,(2)政治权力形成的社会条件——利益关系,(3)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力量对比关系的非均衡状态,(4)政治权力的最终形成——纵横力量对比关系的交汇。
逻辑过程:利益→利益关系→力量对比关系(非均衡状态)→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
4、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客观要素:(1)主体对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2)主体对社会财富的占有,(3)主体对暴力的占有(暴力执行者、暴力组织和暴力工具)。
主观要素:(1)主体自身的能力素质,(2)主体的身份资格,(3)主体的理论与策略,(4)主体的组织化
5、政治权力的特性:(1)主体利益性,(2)强制约束性,(3)专属排他性(垄断性),(4)扩张延展性,(5)多重职能性
6、政治权利的形成:(1)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共同利益,(2)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社会成员和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对共同利益主张,或对实现各自利益的共同规范的主张,(3)政治权利所主张的共同利益的范围层次——全社会范围层次的共同利益,(4)阶级社会政治权利具有阶级性
7、政治权利的特性:(1)主体的相对个体性,(2)法定规范性,(3)权利主体的自主性,(4)权利-义务的统一性,(5)自由价值性
8、政治统治的特性:
(1)政治统治的出发点——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2)政治统治的基本内容——构建政治权威-服从关系,(3)政治统治的道义依据——社会公共伦理的正当性,(4)政治统治的基本功能——控制和约束矛盾和冲突于政治秩序范围内,(5)政治统治的首要价值取向——政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9、政治统治的作用:
① 维护和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权力和利益,② 保持和维护既有政治权力制约关系,③ 保证政治权力的作用效力,④ 保证和维护社会和政治安全,⑤ 保障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管理创造条件,⑥ 确认和保障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
10、政治管理的基本特征:公共性,组织性,责任性,服务性,以效率和公平为其基本价值取向
11、政治管理的职能:
(1)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确定社会共同利益,实现社会共同利益(核心环节),维护社会共同利益(重要保障),分配社会共同利益,发展社会共同利益
(2)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矛盾:把握利益矛盾,分析利益矛盾,解决利益矛盾
12、政治参与的特性:
(1)政治参与的主体——普通公民,(2)政治参与的内容——普通公民对于社会共同利益提出自己主张的行为;公民对于个别利益的主张不属于政治参与的内容,(3)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普通公民与政治权力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4)政治参与概念的外延——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5)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不局限于政府立法和决策,还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与政府组织和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13、政治参与的作用: 在政治生活中:
(1)影响政治权利主体的利益主张的实现——通过影响政治权力实现利益要求
(2)影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通过政治参与体现公民对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认可和支持(合法性参与)
(3)影响政治管理的民主化——通过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4)影响政治文化的发展——通过政治参与提高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从而培育其政治人格
(5)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通过政治参与协调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从而增加政治和社会稳定因素
在社会生活中:
(1)影响社会公正与公平——通过政治参与影响社会利益分配政策、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2)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作用(3)影响社会流动与自治——通过政治参与促进社会流动和社会自治的发展
(4)影响社会进步与发展——通过政治参与推动政治变革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4、组织化与个体化参与的不同:
个体化参与:政治权利主体以个体形式参与政治活动; 组织化参与:政治权利主体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参与政治活动
组织化参与的优势:
(1)政治参与需要付出成本,持续不断的政治参与要消耗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常个人难以承受;
(2)个体化政治参与缺乏足够的分量,难以引起决策者的重视;
(3)个体化政治参与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最后导致谁都不参与;(4)组织化参与在精英人物的引导下,更有利于实现和维护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15、国家的本质:
①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②国家是按地域来划分其国民的。③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16、政党的基本特征:
(1)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2)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3)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4)政党以谋取、执掌政权作为实现其纲领的根本手段,(5)政党有正式的组织章程和健全的组织机构
17、政党的作用:
① 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愿,② 集合和壮大阶级政治力量,③ 影响或领导国家政权,④ 培养本阶级的骨干分子,⑤ 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18、政治社团产生原因:(1)社会重组——社会转型期社会公众的心理需要(2)社会利益分化——多元化利益表达的需要(3)政治权力扩张——对政治权力的利用和制约的需要(4)政治权利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扩大的需要
19、政治社团的功能: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性功能,沟通性功能,工具性功能,政治社会化功能 20、政治心理的特点:
① 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现象的感性认识,② 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现象的反映,③ 政治心理的存在形式具有潜在性和隐秘性,④ 政治心理反映特定利益主体自身的利益倾向
21、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
外部因素:
① 物质环境:社会生产力水平是影响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政治心理客观基础的决定性因素
② 社会关系环境: 在各种社会关系和利益中,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对于人们的政治心理具有决定意义;规定了社会心理的社会内容和社会取向。
③ 政治制度环境:社会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政治心理,其变化必然导致社会政治心理的变化
④ 思想文化环境:思想文化环境对政治心理的作用,往往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实现的
⑤ 动态环境:动态的政治过程中的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公共政策等,也是政治心理的产生的重要因素
内在因素:(1)社会成员的自身特征,(2)社会成员的心理背景,(3)社会成员的社会经验,(4)社会成员的个性倾向
21、政治动机的含义:是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实施某种政治行为,以达到特定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是隐藏在政治行为背后、推动政治行为发生的内驱力。
政治动机的产生:(1)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产生特定的利益需求,(2)将这种利益需求与政治联系起来,确立某种政治目标,(3)这种利益需求及其向政治目标的转化,形成了政治行为的内驱力,即政治动机
22、政治思想的特性:
① 政治思想是人类对于政治现实的理性认知,② 政治思想反映着政治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层的逻辑关系,③ 政治思想集中体现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④ 政治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
23、政治思想的作用:
① 支持并服务于特定的利益主体,② 维护或破坏特定的政治统治,③ 指导并帮助人们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④ 主导和统领人们确立特定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
24、政治社会化的作用:(1)传播、维持和改变特定的政治文化,(2)培养和塑造“政治人”,(3)维持或改变政治体系,(4)影响和制约政治发展
第五篇:七一讲话(重点内容)
七一讲话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行了系统总结,我们必须牢牢记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敢为事业用人才,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件大事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大成就
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基本结论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四大考验
1、执政考验;
2、改革开放考验;
3、市场经济考验;
4、外部环境考验
四大危险
1、精神懈怠的危险;
2、能力不足的危险;
3、脱离群众的危险;
4、消极腐败的危险
新的历史起点
1、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2、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两个宏伟目标
1、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