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公众环境状况满意度调研活动总结
2011年公众环境状况满意度调研活动总结
2011年公众环境状况满意度调研活动从9月20号至9月30号共进行了十天,调查员共16名,在长沙市三区四县(雨花区、岳麓区、开福区、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县)调研共收回300份左右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75,农村卷75份,城市卷200份,于10月4号录入完毕。
成功之处:基本完成问卷,并达到有效问卷的标准,但不排除有水分;16位调查员在协会忙于招新工作之时还能抽出时间做调研,其精神可嘉,且在人员分组时加入的团队融合的因素,使得之前不太熟的人在经历此项活动之后,熟悉起来。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紧张,问卷的质量不是很高,又有一部分人并不是完全愿意加入到调研之中,导致基本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并没有认真深入基层的了解民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对于自身对社会状况的了解的提升未起到很大帮助,且问卷专业性太高,题目多,题型复杂,致使调研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力。
此类调研活动如果做好了,不管对民众还是对个人都要很大的作用,也能对环境状况的改善起到一定的帮助,没有做好,那就是耗费人力物力的一项活动。我们在做类似于这种工作的时候,不能只想着是为了项目资金,是为了完成任务,既然接了,耗费了时间也耗费了精力,就要把它做好,一件事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感受,总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今后开展此类活动之前,须按照自愿原则招调查员,须对调查
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调查员须对整个问卷有清晰的认识,也须对整个活动有清晰的认识,以体验为目的,以获得经验,得到收获为目的,要深刻的认识到活动的意义,须正视活动。在活动开始时就应对活动做好整体规划。
陈霞
2011年10月2日
第二篇:2011年公众环境状况满意度调研活动总结
2011年公众环境状况满意度调研活动总结
2011年公众环境状况满意度调研活动从9月20号至9月30号共进行了十天,调查员共16名,在长沙市三区四县(雨花区、岳麓区、开福区、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县)调研共收回300份左右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75,农村卷75份,城市卷200份,于10月4号录入完毕。
成功之处:基本完成问卷,并达到有效问卷的标准,但不排除有水分;16位调查员在协会忙于招新工作之时还能抽出时间做调研,其精神可嘉,且在人员分组时加入的团队融合的因素,使得之前不太熟的人在经历此项活动之后,熟悉起来。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紧张,问卷的质量不是很高,又有一部分人并不是完全愿意加入到调研之中,导致基本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并没有认真深入基层的了解民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对于自身对社会状况的了解的提升未起到很大帮助,且问卷专业性太高,题目多,题型复杂,致使调研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力。
此类调研活动如果做好了,不管对民众还是对个人都要很大的作用,也能对环境状况的改善起到一定的帮助,没有做好,那就是耗费人力物力的一项活动。我们在做类似于这种工作的时候,不能只想着是为了项目资金,是为了完成任务,既然接了,耗费了时间也耗费了精力,就要把它做好,一件事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感受,总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今后开展此类活动之前,须按照自愿原则招调查员,须对调查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调查员须对整个问卷有清晰的认识,也须对整个活动有清晰的认识,以体验为目的,以获得经验,得到收获为目的,要深刻的认识到活动的意义,须正视活动。在活动开始时就应对活动做好整体规划。
陈霞
2011年10月2日
第三篇:“2011年公众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研究”-项目说明
《2011年公众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研究》项目说明
各项目负责人:
首先非常感谢各单位在过去几个项目中的辛苦努力,为我们的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代表项目组真诚地感谢你们!
“2011年公众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贵单位很荣幸被选为该项目的承担单位,现将项目资料(详见附件)发放给各位负责人,请认真阅读,有不明白之处可随时来电咨询。
“2011年公众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研究”以全国公众为主体,从公众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描绘出特定时间内公众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对环保工作的评价、对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行为的满意度,是体现社情民意的调查指数。此项研究以专业的调查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总结公众对环境满意度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通过持续若干年的数据对比分析,从公众的角度反映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及取得的成绩,探索提高公众对环境质量状况满意度提高的方式方法,为国家在环保法规政策制定和发展方面提供参考。
“2011年公众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研究”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现有环境社会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指标体系、问卷设计、抽样方法、统计分析等环节进一步定性化和科学化,把握不同区域环境状况,反映公众对环境质量状况的感知度、满意度及基本诉求。同时,为环境质量工作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1年公众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研究”将实现以下目标:
(一)帮助相关政府部门了解公众对当前中国环保工作的评价;
(二)掌握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模式和态度;
(三)从公众的角度反映环保工作重点与难点及其主要因素,在农村环境调查领域对监测工作进行补充;
(四)利用“满意度研究”的传播来吸引社会大众对于环保工作的广泛参与。“满意度研究”成果可作为专栏内容,编入《中国环境公报》。
根据我们之前组织的调查经验来看,部分合作单位在调查对象的认识上有个误区,此次调查不是让咱们的调查员找学生填问卷,而是要让学生带着问卷到城市/农村对公众开展调查,之前调查项目中部分单位提交的数据显示,被调查者某一种职业的比例太高,到最后又不得不重新开展调查,重新反馈数据,这给各单位和项目组都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请各单位一定要注意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要尽量分布均匀,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该项目注意事项如下:
(1)项目覆盖面:市区、农村。
(2)调查问卷数量:每个城市最终提交有效城市卷400份;农村150份(具体每个单位的分配任务见“问卷分配表”,如两个单位承担一个城市,则各分担一半)。
①请各单位认真阅读“城市编码和问卷编码表”与“问卷分配表”,查看本单位负责的调查问卷的编码、数量和分配情况(以当地“区”为主,“县市”为辅),请各单位根据结合“问卷分配表”根据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分配问卷数量。
②有效问卷的标准:请参看《培训讲义》。
(3)调查对象:各种职业的群体(职业群体可参考调查问卷中的职业选项,但城市卷的调查对象职业分布要尽量均匀,特别是学生群体的数量不能超过15%,否则因其不具有代表性而导致整个城市的调查数据无效。
(4)问卷填写要求:问卷均须填写完整,不能有空项。
(5)项目调查实施过程:可自由掌控,比如调查员的选拔可以由各单位决定,调查区域可根据各单位具体情况来开展。总之,我们将问卷提供给你们后,调查过程由各单位全权负责,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调查结果反馈给我们即可。
(6)项目调查结果提交时间:单独承担该项目或承担该项目与核项目的单位请务必于2011年10月7日前反馈电子录入结果;如承担2个项目,则务必于2011年10月12日前反馈电子录入结果;如承担3个项目,则务必于2011年10月20日前反馈电子录入结果。(调查完成后就可尽快将调查结果提交给项目组,待项目组验收后等待通知快递纸质调查问卷,或者有问题再完善调查。)
(7)项目调查结果反馈:
a.将调查结果录入到项目组提供的“录入系统”中并反馈给我们(录入说明见“培训材料”,录入时需输入的城市编码和问卷编码请各单位认真阅读“城市编码和问卷编码表”,查看本单位负责的城市的编码和相应的问卷编码,并填写于问卷开头的“问卷信息”中)
b.纸质调查问卷通过快递(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均可)的方式反馈给我们:在项目组确认贵单位的电子结果(录入表格)没有问题后,被告知可以将纸质调查问卷快递给项目组,贵单位即可将纸质调查问卷反馈给项目组。(调查过程中产生的打印复印发票、交通费发票、快递发票等可与纸质调查问卷一并邮寄给我们,开具发票的抬头是“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备注:如提供票据不符合报销规定不予报销。
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安德里北街恒通伟业大厦7层711房间(100011)收件人:于晨(收),办公电话:010-64472609,电话:***。
(8)项目资料反馈:各单位可将调查过程中的录像、照片资料及调查感想以邮件的形式发给我们,这将会对各单位最后的评优提供帮助。
(9)咨询
若有疑问请来电来函咨询: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社会事业部
电话:010-64472609,***于晨 QQ:环促会(1660247329)
电子邮件: shierwuxiangmu@126.com
第四篇:关于公众环境意识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众环境意识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全世界对环境状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不断的重视。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整治力度,但是由于其它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这次的调查旨在于了解公众环境意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宣传与推动环境保护的作用。
本次调查于2006年7月25日至8月3日在通州市城乡完成。为考察环境意识的相关影响因素,本次调查对被访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政治面貌、公共意识等背景信息进行了调查。调查者共128人.经过一周走访与访问,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一.基本情况:
多数公众认为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严重。但把环境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相比较,则显现出公众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较低。认为污染“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的人数比例为53.7%,远高于认为“不太严重”和“没有问题”的26.3%。
公众对本地的环保工作认为做得一般。认为在废气排放与污水治理方面应该加的力度。
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其次是土壤污染,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废物,化学肥料和杀虫剂。
公众对我国环境状况变化趋势的认识趋于乐观。大多数的人认为本地的环境状况会“好转”,少部分人认为会“恶化”。
多数公众愿意配合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在涉及个人利益上,相当一部份公众则表现出消极态度。
二.深入分析:
本次调查包括了城乡居民,社会各界人士,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环境知识水平越高,参与环保活动的程度越高,环保意识越强。年轻人的环境意识高于年龄大的人,收入越高的人越关心环境问题。城乡差别也是影响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因素。城市人的环保知识水平、环保活动的参与程度、环境意识都高于小城镇和农村的被调查者。城乡的差异还体现在对环境状况的评价上,城市人对我国环境状况的总体评价远低于农村人。女性的环境意识显著低于男性,女性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源泉,个体环境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不是来源于公共教育,而是家庭教育,因此女性的环境意识相对较低。
调查中,问及环保知识来源时,学生一般来自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学校与媒体的宣传。文化程度较高的公众有一定的环保知识与自觉性,对这方面的内容也表现出一定兴趣。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环境意识明显偏低,这些公众多为体力劳动者,也常常是被环境宣教工作忽略的群体,但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并且,其直接生产对象与环境的关联最密切,因此,有必要充分重视该群体环境意识的提高。我认为,政府应该多致力于对这部分人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使全民的环保意识都有所提高。
少年的环境意识在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环保行为等各个方面均明显高于成人。在“对世界面临问题的重要程度”、“我国面临问题的重要程度”排序中,少年均把“环境保护”排在第一位,而成人对“环境保护”的排序则居第四、第五。受环境教育程度堤影响公众环境
意识水平的一个突出因素。近些年来,中小学生在学校受到的环境教育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这一群体无论是在环保知识方面,还是在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上,都明显高于成年人。可见在学校组织开展与环保相关的活动,把环保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大有成效的。但是成年人相比就不容乐观。社会各界在抓青年人的同时,也不该忘记成年人。单位,社区应该大力宣传教育。使之整个个社会都参与到全民环保运动当中来。公众对政府近年来采取的环保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我国环境状况的进一步改善充满信心。52。3%的人认为目前环境亏染状况有所好转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采取一些环保措施;43%的人认为未来环境污染会有所好转的原因也是政府会进一步采取环保措施。
在回答“谁在保护环境方面起最重要的作用”时,45%的人回答是公民个人,其次分别是地方政府(31%)、中央政府(15%)、企业(7%)、民间环保组织(2%),表示当地公众还是认为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41%的人认为造成环境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公众环境意识差,其次是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15%)、政府环保执法不严(15%)、环保宣传教育不够(8%)。公众对政府近年来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评价。认为环保工作做得最好的是宣传教育工作;
在回答政府最应大力加强的环保措施时,提到最多的也是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到最少的是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说明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还是没有引起公众应有的注意。公众主要通过政府主渠道来获取环保信息。绝大部分的人主要通过电视、广播获得;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和阅读报刊杂志也是获得环果知识的重要渠道。
公众对本地的环境污染成因的认识。33%的人认为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是造成当地污染的。55%的人认为企业只注重自身发展是造成当地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67%的人认为人们的环境意识差是造成当地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
公众在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公众普遍认为政府在环保方面应负更多的责任。尽管人们也承认企业和个人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者,但仍认为保护环境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可见,“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增强企业和个人的环保自律和自觉行为。
调查数据显示,在谈到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时候,分别有76%、69%、65%的公众表示“有所了解”,但自信“很了解”的人数比例,均没有超过20%。
尽管公众都清楚地知道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但是具体到日常行为上,还多多少少显得不够自觉。调查中,当问及“一年内,是否有过垃圾分类投放行为”时,50%的公众选择了“偶尔”,25%的人选择了“从不”。而在问及“采购时是否自带购物袋”时,56%的人选择了“从不”,19%选择了“偶尔”。
与之相比,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更是少有人问津。在“为环保捐款”、“参加民间环保活动”、“自费养护树林或绿地行为”这些行为中,超过70%的公众都选择了“从不参与”。
值得欣慰的是,81%的公众承认自己经常拒绝街头散发的纸质小广告,34%的人会把废电池放入指定的回收点,还有34%的人会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
无论如何,公众的每一点努力都会对改善环境有所帮助,但若想大幅度提高环境质量,工业污染是不容回避的。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面对“要经济效益,还是要环境保护”的两难命题的时候,会如何取
舍呢?
本次调查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假设您所在的地区有一个经济效益很好,给当地居民带来很多利益的工厂,但是它所产生的废水污染了下游其他地区的水源,现在要把它关闭,您作为当地居民,您的态度是什么?对于这样的假设,调查结果显示,93%的公众赞成关闭工厂。
在这个结果中,人们一边倒地选择了“环境保护”而非“经济效益”。这是一个令环保主义者们高兴的结果。但是,再问道 “假如您是工厂员工,你怎么办?”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很快就有了分歧。
“假如我是工厂员工,关闭了工厂我就失业了,一家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某工人反问。在他看来,在基本生活还没有得到保障的时候“环保是一件奢侈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有治理好环境,经济才能更好发展。
第五篇:关于公众环境意识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众环境意识状况的调查报告.txt熬夜,是因为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天;赖床,是因为没有勇气开始这一天。朋友,就是将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关于公众环境意识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全世界对环境状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不断的重视。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整治力度,但是由于其它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这次的调查旨在于了解公众环境意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宣传与推动环境保护的作用。
本次调查于2006年7月25日至8月3日在通州市城乡完成。为考察环境意识的相关影响因素,本次调查对被访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政治面貌、公共意识等背景信息进行了调查。调查者共128人.经过一周走访与访问,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一.基本情况:
多数公众认为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严重。但把环境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相比较,则显现出公众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较低。认为污染“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的人数比例为53.7%,远高于认为“不太严重”和“没有问题”的26.3%。
公众对本地的环保工作认为做得一般。认为在废气排放与污水治理方面应该加的力度。
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其次是土壤污染,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废物,化学肥料和杀虫剂。
公众对我国环境状况变化趋势的认识趋于乐观。大多数的人认为本地的环境状况会“好转”,少部分人认为会“恶化”。
多数公众愿意配合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在涉及个人利益上,相当一部份公众则表现出消极态度。
二.深入分析:
本次调查包括了城乡居民,社会各界人士,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环境知识水平越高,参与环保活动的程度越高,环保意识越强。年轻人的环境意识高于年龄大的人,收入越高的人越关心环境问题。城乡差别也是影响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因素。城市人的环保知识水平、环保活动的参与程度、环境意识都高于小城镇和农村的被调查者。城乡的差异还体现在对环境状况的评价上,城市人对我国环境状况的总体评价远低于农村人。女性的环境意识显著低于男性,女性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源泉,个体环境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不是来源于公共教育,而是家庭教育,因此女性的环境意识相对较低。
调查中,问及环保知识来源时,学生一般来自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学校与媒体的宣传。文化程度较高的公众有一定的环保知识与自觉性,对这方面的内容也表现出一定兴趣。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环境意识明显偏低,这些公众多为体力劳动者,也常常是被环境宣教工作忽略的群体,但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并且,其直接生产对象与环境的关联最密切,因此,有必要充分重视该群体环境意识的提高。我认为,政府应该多致力于对这部分人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使全民的环保意识都有所提高。
少年的环境意识在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环保行为等各个方面均明显高于成人。在“对
世界面临问题的重要程度”、“我国面临问题的重要程度”排序中,少年均把“环境保护”排在第一位,而成人对“环境保护”的排序则居第四、第五。受环境教育程度堤影响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一个突出因素。近些年来,中小学生在学校受到的环境教育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这一群体无论是在环保知识方面,还是在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上,都明显高于成年人。可见在学校组织开展与环保相关的活动,把环保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大有成效的。但是成年人相比就不容乐观。社会各界在抓青年人的同时,也不该忘记成年人。单位,社区应该大力宣传教育。使之整个个社会都参与到全民环保运动当中来。公众对政府近年来采取的环保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我国环境状况的进一步改善充满信心。52。3%的人认为目前环境亏染状况有所好转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采取一些环保措施;43%的人认为未来环境污染会有所好转的原因也是政府会进一步采取环保措施。
在回答“谁在保护环境方面起最重要的作用”时,45%的人回答是公民个人,其次分别是地方政府(31%)、中央政府(15%)、企业(7%)、民间环保组织(2%),表示当地公众还是认为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41%的人认为造成环境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公众环境意识差,其次是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15%)、政府环保执法不严(15%)、环保宣传教育不够(8%)。公众对政府近年来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评价。认为环保工作做得最好的是宣传教育工作;
在回答政府最应大力加强的环保措施时,提到最多的也是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到最少的是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说明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还是没有引起公众应有的注意。公众主要通过政府主渠道来获取环保信息。绝大部分的人主要通过电视、广播获得;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和阅读报刊杂志也是获得环果知识的重要渠道。
公众对本地的环境污染成因的认识。33%的人认为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是造成当地污染的。55%的人认为企业只注重自身发展是造成当地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67%的人认为人们的环境意识差是造成当地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
公众在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公众普遍认为政府在环保方面应负更多的责任。尽管人们也承认企业和个人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者,但仍认为保护环境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可见,“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增强企业和个人的环保自律和自觉行为。
调查数据显示,在谈到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时候,分别有76%、69%、65%的公众表示“有所了解”,但自信“很了解”的人数比例,均没有超过20%。
尽管公众都清楚地知道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但是具体到日常行为上,还多多少少显得不够自觉。调查中,当问及“一年内,是否有过垃圾分类投放行为”时,50%的公众选择了“偶尔”,25%的人选择了“从不”。而在问及“采购时是否自带购物袋”时,56%的人选择了“从不”,19%选择了“偶尔”。
与之相比,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更是少有人问津。在“为环保捐款”、“参加民间环保活动”、“自费养护树林或绿地行为”这些行为中,超过70%的公众都选择了“从不参与”。
值得欣慰的是,81%的公众承认自己经常拒绝街头散发的纸质小广告,34%的人会把废电池放入指定的回收点,还有34%的人会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
无论如何,公众的每一点努力都会对改善环境有所帮助,但若想大幅度提高环境质量,工业污染是不容回避的。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面对“要经济效益,还是要环境保护”的两难命题的时候,会如何取舍呢?
本次调查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假设您所在的地区有一个经济效益很好,给当地居民带来很多利益的工厂,但是它所产生的废水污染了下游其他地区的水源,现在要把它关闭,您作为当地居民,您的态度是什么?对于这样的假设,调查结果显示,93%的公众赞成关闭工厂。
在这个结果中,人们一边倒地选择了“环境保护”而非“经济效益”。这是一个令环保主义者们高兴的结果。但是,再问道 “假如您是工厂员工,你怎么办?”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很快就有了分歧。
“假如我是工厂员工,关闭了工厂我就失业了,一家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某工人反问。在他看来,在基本生活还没有得到保障的时候“环保是一件奢侈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有治理好环境,经济才能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