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签名法读书报告
《电子签名法》读书报告
【摘要】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 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85 万亿,同比增长30.83%。[1]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签名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对电子商务签名法进行初步解读,结合国外电子商务签名法的相关法律,分析我国的电子商务签名法的现状及其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关键词】 电子签名法 电子商务 促进作用
1电子签名法概述
1.1电子签名概述
所谓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通俗地说,也就是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件所进行的电子形式的签名。电子签名运用一定的加密技术,将签名人信息转化为加密状态,并在需要时进行解密还原。电子文件在经过电子签名后,就可以用来识别签名人的身份以及文件内容是否是签名人所认可的原本内容。
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电子签名,就没有电子合同的规范签订,就没有今天繁荣发展的电子商务。因此,电子签名是电子商务开展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网上交易对合同的签订提出了新的要求,如电子签名的安全性、电子签名人的行为规范、电子交易中的纠纷认定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由电子签名的出现与成熟得到了解决,并且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1.2 电子签名法
为了规范电子签名行为,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急需一步可以维护正常秩序的法律。因此,电子商务产生不久,一些发达国家就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范。
1995 年美国犹他州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子签名法,1996年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制定了《电子签名示范法》,1999年欧盟制定了《电子签名指令》,2000年美国制定了《国际国内商务电子签名法》,日本出台了《关于电子签名及认证业务的法律(电子签名法)》,新加坡、韩国等许多国家也制定了相关法律。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制定了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对规范电子签名活动、保障电子交易安全、维护电子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为了维持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正常运行,我国的《电子商务签名法》也应运而生,在起草《电子签名法》的过程中,我国充分借鉴了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及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立法,并广泛听取了国内电子商务和法律方面专家的意见。
我国的《电子商务签名法》于2005年4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规定的部门可以依据本法制定政务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具体办法。
2.我国的《电子签名法》
《电子签名法》的出台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它对保证电子商务交易、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且对今后电子政务以及未来全面的社会信息化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1我国《电子签名法》的内容
我国《电子签名法》明确和规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明确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电子签名便具有与手写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同时承认电子文件与书面文书具有同等效力,从而使现行的民商事法律可以适用于电子文件。
明确了电子签名所需要的技术和法理条件。电子签名必须同时符合“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等若干条件,才能被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对电子商务认证机构和行为做了规定。考虑到目前中国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为了确保电子交易的安全可靠,《电子签名法》规定了认证服务市场准入制度,明确了由政府对认证机构实行资质管理的制度,并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出了严格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条件限制。
明确了电子商务交易双方和认证机构在电子签名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如对电子合同中数据电文的发送和接收时间、数据电文的发送和接收地点、电子签名人向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申请电子签名认证证书的程序、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的原则、电子签名人或认证机构各自应承担的法律义务与责任等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明确了“技术中立”原则。这次立法借鉴了联合国电子签名示范法的“技术中立”原则,只规定了作为可靠的电子签名应该达到的标准,没有限定使用哪一种技术来达到这一标准,这为以后新技术的采用留下了空间。
增加了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法律责任的条款。“负责电子认证服务业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行政许可、监督管理职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立法明确指出追究不依法进行监督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这是国外电子商务立法中所没有的,也是针对目前我国市场信用制度落后、电子商务大环境不完善而特别需要加强监管的国情而实际做出的。
2.2我国《电子签名法》的特点
根据电子商务交易方式的特殊性,结合国外《电子签名法》制定的内容以及我国的基本
国情,我国制定的电子签名法主要具有一下特点:
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每个人只有一个专有的电子签名,就像每个人的身份证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正是这一特点才保障了网上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防止他人随意篡改交易信息。
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因为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所以电子签名的数据必须保密,除了电子签名人以外不能由另一方得知,以保证操作的可靠性。
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电子商务的网上操作虽然收到各方面的数据保护,但还有会有数据外露的风险,为了防止电子签名被别人改动后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特别应用相应技术,签名人可以得到任何被改动的信息并且及时晚会损失。
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不仅要保证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也应该注意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是否有任何改动,这也是会严重影响到交易后果的一步。
3《电子签名法》与电子商务
3.1我国《电子签名法》的作用
《电子签名法》的出台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它解决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这一基本问题,并对电子商务认证机构、电子签名的安全性、签名人的行为规范、电子交易中的纠纷认定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有了《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规定,电子商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就有了解决的依据,真正的网上交易将会逐步发展起来,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些问题也会在发展中逐步解决,我国电子商务将会很快走出无法可依、盲目无序的状态。
3.1我国《电子签名法》存在的不足
虽然《电子签名法》已经出台,但是也要看到,电子签名应用要真正铺开还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认证标准问题。[2]现在国内已经有多家各类的电子商务认证机构,这些认证机构采用的认证标准并不统一,有以非对称密钥加密系统为基础的电子签名系统,有以生物识别技术为基础的电子签名系统,还有其他一些标准。这些采用不同标准的电子签名认证系统要实现互联互通,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电子签名还只适用于企业电子商务活动。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电子签名同样适用于电子政务领域,今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子签名。不仅如此,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领域越来越宽,应用也越来越深入,电子签名的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阔。
3.2《电子签名法》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签名法》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子签名法》制定的宗旨就是为了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利益,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3]有了《电子签名法》,就可以解决电子商务参与方交易的不可否认性,提高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可以实现网上自动在线支付,解决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姚建芳.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检测报告[R].杭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
[2] 沈昌祥.信息安全产业化思考与建议[J].计算机安全.2003(24): 17-21.[3]刘海艳.我国《电子签名法》和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的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06(下)
第二篇:电子签名法
【电子签名法】欧盟与美国电子签名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欧盟关于建立电子签名共同法律框架的指令》(EU Directive on a Community Framework for Electronic Signatures)
欧盟委员会1997年4月提出著名的《欧洲电子商务行动方案》(European Initiative in E-commerce)之后,欧盟各国又于同年7月在波恩召开了有关全球信息网络的部长级会议,并通过了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部长宣言。宣言主张政府在电子商务立法中应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帮助民间企业自主发展,促进网络商业竞争。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了在欧洲的层面上制定一个统一的电子签名法律框架,克服各国对互联网市场规制上出现的互不协调局面,并与国际上各国的行动保持同步,欧盟委员会于1999年12月13日制定了《关于建立电子签名共同法律框架的指令》(以下简称《指令》)。其主要目标是:
1、推动电子签名的使用,促进法律承认;
2、协调成员国之间的规范;
3、提高人们对电子签名的信心;
4、创设一种弹性的、与国际的行动规则相容的、具有竞争性的跨境电子交易环境。
《指令》提出一个涉及电子签名和”认证服务商”(CSPs)的法律框架。它依据交易的敏感度的不同,将电子签名依其安全水平的高低分为“基本电子签名”(the basic signature)和“高级电子签名”(the advanced signature),前者适用于低水平交易,后者用于需要较高安全水平的交易。《指令》没有提出具体的技术导向,但偏向于采用数字签名(第二条第二款、第五条)。
在法律承认方面,《指令》提出了电子签名的非歧视原则。但它要求“高级电子签名”必须满足国内法的形式条件,而且事实上只将数字签名视为效力等同于手写签名的电子签字方式。此外,它规定电子签名作为证据不得因其为电子形式而被拒绝具有可强制执行力和可采证力(第五条第二款)。但这种承认仍然有限,因为所有关于合同或非合同义务的规定被排除在《指令》的范围之外,关于合同订立、效力的问题也必须符合国内法或欧盟法律所规定的条件。
在市场进入方面,《指令》规定各成员国不得将电子签名认证服务纳入“强制性许可”(mandatory licensing)范围,应由各成员国自行决定引入“民间认证方案”(voluntary accreditation schemes)。但它要求必须客观、透明、非歧视和适当的。
《指令》规定了认证服务商的责任规则(第六条)。对于因为泄漏数据而给任何机构造成的损失,以及对于其所签发的合格证书产生的“合理信赖”(reasonably relies)而造成的损失,认证服务商应承担责任,除非其能够证明其没有“疏忽行事”(act negligently)。此外,《指令》承认第三国认证具有与欧盟的认证服务供应商所签发的证书同等的法律效力,只要其与欧盟存在连结关系(如欧盟的民间认证),或欧盟与该第三国之间有双边或多边协议(第七条)。
总的说来,《指令》采用了“双轨”模式,集合了各成员国的不同趋向和政策。它确立了电子交易安全的最低要求,注重电子签名和认证服务商应具备的条件,但调整范围却较为狭窄(第一条)。其次,《指令》承认电子商务的扩展应由市场力量来决定,但又认为“商业现实不能清楚地为私营业界提供前进的方向,不论是采用国家调整还是自律调整方式,国家仍然是主导的力量。”再次,数字签名被视为具有完全等同于手写签名和签章的效力,其它电子签名形式也在法律上也得到承认,但其法律约束力却要取决于各成员国的国内法规定。最后,《指令》详尽地规定了认证服务商的责任,对于认证证书持有人的责任没有作出具体规定,也没有规定消费者对认证服务商(通常是银行)所享有的权利。
(二)美国《全球和国内商业法中的电子签名法案》(Electronic Signatures in Global and National Commerce Act)(E-Sign Act)
美国的电子签名立法起步较早,《犹它州电子交易法》(UETA)是涉及电子签名的第一个立法,并被奉为二十多个州的示范法。这部“技术中立(technology-neutral)”的法案规定:1)电子签名符合手写签名的各个要求,并且可在法院诉讼中接纳为证据;2)电子合同得以强制执行;3)不存在对特定技术的特别待遇,但法院可以将不同技术纳入考虑范围。
2000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全球和国内商业法中的电子签名法案》(以下简称《法案》),并由总统克林顿以电子方式签署为法律。它是一项重要的电子商务立法,其突出特点是,采纳了“最低限度”模式来推动电子签名的使用,不规定使用某一特定技术。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在电子签名的适用范围方面,规定适用于一切影响到州际的或外国的商业合同、协议和记录,以及《1934年证券交易法》管辖范围的事项。也即是说,电子签字可以广泛适用于消费者申请抵押或贷款、在网上购买汽车,开立佣金户头或处理与保险公司的事务等领域。
对于电子签名的效力,《法案》将重点放在查证签名人的意图上,而不是签名的形式和规则。《法案》赋予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和电子记录与传统形式和手写签名相同的法律效力和可执行力。它不但承认了“数字签名技术”,而且也授权在未来可使用其它任何类型的签名技术。但它同时也明确,《法案》的规定不影响现有关于合同、记录必须采用书面、签名或电子形式以外的其它形式的法律要求。
《法案》规定了通过选择“加入”系统而自愿使用电子签名或记录的规则。消费者可以自由地选择交易形式(即“当事人自治”);如果同意进行在线交易,则以电子方式确认其意思表示。《法案》规定,公司必须提供一种“清楚、明晰的陈述”,并在消费者作出意思表示之前,告知其有权获得一份非电子形式的记录和撤回其意思表示,以及有权取得保留电子记录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第101条)。至于消费者的“意思表示”,必须“合理地表明”消费者获得电子形式的信息,该信息用以证明消费者意思表示(同意)的客体。
在《法案》与州一级的电子签名法的相互关系上,法案规定,州法只有在采用犹他州《电子交易法案》(UETA)的“清洁”版本,或通过一部专门的技术中立法时,州法才能优先于该法案。《法案》因此确立了为全国所接受的统一标准,同时修补了所谓的“犹他州法的漏洞”。至于电子签字的国际性效力,《法案》的规定与联合国的电子商务示范法是相一致的。它消除了以纸质为基础的对电子交易造成的障碍,对来源于其它国家的电子签字和认证方法采取了非岐视的原则。
《法案》的特点在于:第一、与欧盟的《指令》相比,最具积极意义的部分是在私营部门和自律政策方面。它试图为电子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一个法律框架,对政府的不适当干预进行限制,放弃对电子签字和认证的强制性规制方案,采取了自由化的和非岐视的市场导向方法。第二、《法案》通过“技术中立”的规定,明确表明,保障在线签约安全不只存在一种单一的技术或方法,尽管数字签名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承认。第三、《法案》预先制止了可能出现的指定特定技术方案的州一级的电子签字法的出台,为创设互通性的电子签约系统创造了条件。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简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简评
阿拉木斯
2004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首次赋予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明确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该法共五章三十六条,它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电子商务法,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里程碑,它的颁布和实施必将极大地改善我国电子商务的法制环境,促进安全可信的电子交易环境的建立,从而大力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交易及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不可抵赖性等问题一直是关系到电子商务得以顺利开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目前以非对称密钥系统为主的电子签名技术的应用可以基本解决交易及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不可抵赖性等问题,该技术在电子认证机构的支持下得到快速应用和发展,其安全可靠性已经过大量实践的检验。所以,从法律的角度给予电子签名以传统签名、盖章同等的法律地位就成为电子签名得以广泛应用和发挥功效的前提,也是近十年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核心内容。从1995年至今,已有三十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先后制订了电子签名法或以确立电子签名法律地位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商务法,从根本上为其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已成为国际立法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我国,从2000年开始,来自业界和学界的关于电子签名立法的呼声开始出现,并且这一需求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深化而更加突出,大量电子商务交易由于无法在电子文件、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等方面得到法律的有力支持而受到阻碍,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电子合同的合法性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之一。虽然海南省、广东省和上海市先后进行了地区性的电子商务立法,但受区域性的局限,这些地方立法发挥的作用有限,并且由于缺乏更高层次立法的指引,地方立法之间存在一些冲突和需要协调的地方。
我国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一些关键性的法律问题,实现我国电子签名合法化、电子交易规范化和电子商务的法制化,并为我国今后的电子商务立法奠定坚实的基础。该法以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明确电子签名规则,消除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障碍,维护电子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子交易安全,为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为总体目标,很好地借鉴了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经验,充分考虑了我国电子商务及认证机构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些法律问题,从确定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规范电子签名的行为、明确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及电子签名的安全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这些条款较好地运用了电子商务立法中“功能等同”、“技术中立”等立法技巧,将不特定技术解决方案的功效很好地与其法律效力相衔接,使法律的出台即促进了技术的应用,又不至于对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造成限制。该法定位准确,立法宗旨明确,结构简洁、紧凑。可以预见,该法的出台及实施,必将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极大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乃至电子政务的发展。
当然,一部篇幅有限的电子签名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它还需要实施细则和配套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规章乃至行业性规范的支撑,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其他电子商务法律的配合,以形成我国系统的电子商务法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只是我国电子商务法制建设的一个开始。
此外,我们还看到,在这部法律中所体现出来的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几个重要趋势或立法原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首先,我们看到,这部法律相当简练,只有36条,但就在这36条中,确立了数据电文、电子签名在我国的法律效力,指出了数据电文在何种条件下满足我国法律所规定的“书面形式”、“原件形式”、“文件保存”,明确了数据电文的发送、接收及证据力在法律上的认可方式,规范了法律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要求和行政管理模式,作为我国第一部电子商务法,这36条及其体现出来的原则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电子交易与电子商务的法律基础。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如果从一部全面的电子商务基本法的角度衡量,与国外的相关立法比较(如美国的《国际与国内电子签名法》、新加坡的《电子交易法》等),目前我国的这部电子签名法至少还缺乏三个领域的基本内容:电子合同、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与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虽然目前我国的这部电子签名法相当精练,但还不是一部全面的电子商务基本法,数据电文、电子签名之外的其他的电子商务法律基本问题还需要通过其他法律予以解决;第二,笼统地看,目前我国的电子签名主要应用于两大领域,即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而在电子政务中,又有政府间电子政务及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个人间电子政务的区分。虽然在这些领域电子签名的使用方式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其应用的范围、对安全性的要求程度及所引发的法律关系形态却有明显的差别,一部简练的电子签名法很难同时调整这些不同类型的法律关系,这样我国的这部签名法的调整对象是电子商务还是电子政务,是政府间电子政务还是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个人间电子政务就成了我们判断这部法的方向的一个指标。而根据目前的这部签名法的第三条和第三十五来看,该法侧重于电子商务领域,关于这一点,从其名称是“电子签名法”而非“电子签章法”也可以得出结论;第三,与一些国家较早出台签名法再建设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不同,我国电子签名法的出台是在国内已经有了70多家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及已发出去上百万张数字证书之后的,这些认证机构有行业的、区域的,也有完全市场化的;这些数字证书有发给企业的、个人的,也有发给服务器的,那么我们的这部签名法如何面对这些“既成事实”就成了我们关注它的另一个方面。在这一点上,我们发现目前的这部签名法对于电子认证服务机构采取了通过登记许可政府集中管理的模式(目前国际上在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管理上主要有三种模式,即登记许可模式、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和行业自律模式),而履行这一职责的国家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还将担负起制定相应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重任,对于现有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和证书的详细规范我们将在这部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中找到更具体的答案;第四,如何有效地在一部法律中融合技术解决方案和法律解决方案一直是各国进行电子签名立法时都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之一,或者说在一部电子签名法中我们将看到很多法律化的技术元素或受到技术方案影响的法言法语,直接看有些显得晦涩或拗口。如该法第三条中“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的规定,以及第七条中“数据电文不得仅因为其是以电子、光学、磁或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而被拒绝作为证据使用”的规定,都使用了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表述方式,给人的感觉比较别扭,但其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虽然都叫做电子签名或数据电文,但由于技术解决方案的多样性,导致由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生成的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在表现形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对其法律效力的认定也无法“一刀切”,在这样的情况下,委婉的否定之否定的表述方式显然就比直接肯定的表述方式科学合理得多。在该法中类似的地方还很多,如其最后很具体的名词解释等结构,都提醒我们这是一部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法律。最后,虽然该法的出台曾多次征求专家及业界的意见并反复修改,但和任何一部法律一样,它总会有一些不是很完善的地方。比如,其第十三条对于什么是可靠的电子签名做了详细的规定并明确“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同时又在该条中明确规定“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而从技术的角度,能完全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的可靠的电子签名应该是具备相当严格的条件的(如该法十三规定的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由当事人任意设定的条件都可以使之成为可靠的电子签名的理由,那就会使可靠电子签名的认定条件形同虚设,容易在具体运用中造成混乱;还有,其十七条规定了提供电子认证服务应具备的五个条件,但太笼统,没有具体的数字,这样的不确定的规定不利于今后的执法工作;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在2004年8月28日我国电子签名法出台的当天,《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拍卖法》也完成了修订工作,颁布了新的版本,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在这些法律中找到可以与电子签名法衔接的地方,而相应的衔接我们认为对于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如何,在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出台之际,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这样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还是让我们再一次真诚祝愿中国的电子商务得到更好、更快、更全面的发展!
阿拉木斯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电子商务法律网总裁 2004年9月12日
第四篇:电子签名法之意义
电子签名法之意义
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签名法》。签名法是我国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扫除电子商务发展障碍的重要步骤。
《签名法》起草工作的正式启动可以追溯到2002年5月,当时由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次年4月,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开始接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的起草工作。该《草案》于2004年4月2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首次审议,经第十次二读后,便于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
该法被认为是中国首部真正电子商务法意义上的立法。因为自1996年联合国颁布《电子商务示范法》以来,世界各国电子商务立法如火如荼,有的国家颁布了电子商务法或交易法,有的国家颁布了电子签名或数字签名法,也有的国家兼采两种立法方式。而我国电子商务立法最终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引导下出台,可以说是业内人士期盼已久的举措,也受到了各相关企业乃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那么,电子签名法要解决什么问题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电子签名法无疑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现在,人类的一切信息表达、信息记载均可数字化,信息生成、传输、修改、再现等亦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得以实现,数字形式愈来愈多地替代纸面形式,成为人类活动和意思表示载体。但是,现行法律体系是以纸面记载为基础的。譬如,法律在许多情形下直接规定只有书面证据才具有直接证据效力。所以说,在倡导无纸化办公和无纸化交易的今天,电子化对传统法律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于法律的调整和统筹。
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扫除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首要的任务便是解决数据电文(其核心为计算机生成、处理和网络传输的电子记录)等同于纸面证据的问题。只有扫清电子记录在证据学上的法律障碍,信息化战略才能在实践中大力开展,政府和企业在推进电子化进程时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电子签名法重点要解决的是数据电文如何等同于传统书面证据这一问题。传统法律有一套成熟的规则判定什么样的纸面记载(书面)具有直接的证据效力。例如,书面形式、手书签名和原件这三项规范性要求是一项有效的书面证据基本要求。但是,在电子环境下,几乎不存在原件,也没有手书签名,如何确认一份电子文档是某人所签发,认定为“原件”,必须有相应的规则。缺少这样的规则,一遇到纠纷打起官司来,当事人一般不能说服法官直接认定电子记录的证据效力。规则的缺失所导致的尴尬局面是:我国《合同法》已经确认数据电文为书面合同了(《合同法》第11条明确规定数据电文是合同的书面形式之一),法院还不能认定电子记录的证据效力。这里的问题不出在法院,更不能归咎于当事人,主要在于没有相应的规则。
电子签名法便是旨在确立此种规则的法律。它主要解决数据电文和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电子签名法》第二章规定了数据电文,第三章规定了电子签名。其中对于数据电文法律效力规定所采用的方法仍然是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的功能等同原则。功能等同原则,由三项等同内容构成:
一、一项数据电文所含信息可以调取以备日后查用,即满足书面要求(书面等同);
二、只要使用一种方法来鉴别数据电文的发端人并证实该发端人认可了该数据电文的内容,即可达到签字的基本法律功能,也就是说,电子签字在法律效力上可等同于传统的签字;
三、数据电文首次以最终形式形成后保持了完整性且可视读,即满足原件标准。可以说,我国签名法的主要内容便是确立这些规则,以便为电子证据的认定提供规则。
但是,不管是联合国示范法的功能等同原则,还是我国电子签名法所确立的规则,都是比较粗的原则,它离操作规则还有一段距离;而且它只是确认使用电子签名(主要是数字签名)的法律效果,并未强制任何从事在线交易或通信的人均使用电子签名,并未规定只有使用电子签名的法律文件才具有法律效力。而在现阶段,电子签名应用还非常有限,大量的电子交易仍然不采用电子签名方式。因为电子交易的参与方必须考虑经营的成本,如果使用电子签名的花费远远大于事后举证的花费,那么,多数人宁可在出现纠纷后亡羊补牢而不是防患于未然。而且,电子签名法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少电子化的领域不能直接适用其规定。所以说,出台电子签名法,对电子签名效力加以确认,这只能增加人们对电子签名的信心,并不必然导致从事电子交易的人都会使用电子签名。从这一意义上推断,电子签名法出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电子商务活动并不会有直接或非常明显的影响,除非有相关的配套立法进一步对其进行补充和细化。
事实上,电子签名并不是解决数据电文具有书面证据效力的唯一途径,电子签名并非记录归属的惟一方式。在不使用电子签名的情形下,一项电子记录只要达到功能等同标准,就可以被认定为有效的电子证据;如果有其他信息(如ID、Password或Pin等)可以证明一项电子记录的归属,那么,也可以达到电子签名的功效。因此,解决电子记录证据效力的关键在于如何结合电子商务实践,进一步发掘和确认这样的规则并应用于司法实践。电子签名法为我们探索这样的规则确立了前提,提供了依据,这也算是电子签名法的影响和意义吧!
第五篇:读书报告-四签名
《四签名》读书报告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一.作品概述
《四签名》,又作《四个签名》。它是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继《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之后,创作的第二篇中篇推理小说,其仍以夏洛克·福尔摩斯为主角。故事发生在1887至1888年之间,讲述了英国贵妇人玛丽·摩斯坦在父失踪后,每年都会收到一个匿名包裹,原来其中牵涉到一个密谋。小说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活动进行了客观的揭露和反映,一经问世便获得很大成功。与此同时,作者也因之名声鹊起。另外,还有多部同名影视作品。
二.作者介绍
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1859~1930),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歇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堪称侦探悬疑小说的鼻祖。代表作有《福尔摩斯探案集》(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等)。
柯南道尔对侦探小说的贡献是巨大的,其小说的故事结构、推理手法和奇巧的构思都给该类题材的小说树立了范本,他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他将侦探小说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可谓是开辟了侦探小说历史“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风靡全世界,是历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的侦探小说。
三.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1887至1888年之间,讲述了英国贵妇人梅丽·摩斯坦的父亲十年前失踪了。四年后,她每年都会收到神秘人寄来的珍珠。福尔摩斯与华生陪同她找到了神秘人,得知了宝藏的惊天秘密。这是,戒备森严的樱沼别墅突然发生一件命案,伴随其的是写有“四签名”的纸条、离奇的孩童脚印、鬼魅般的木腿人、来自东方的剧毒木刺、消失在泰晤士河上的汽船„„其中牵涉到一个密谋,福尔摩斯决定找出密谋的真相,最后,福尔摩斯凭借一章签名残片破了整个案子。
四.写作特点 1).人物形象
与前面读过的《血字的研究》相比,没有什么变化,福尔摩斯总能让伦敦的警察暗淡无光,这里有点像我之前读到过的一本书《X的悲剧》。其中的哲瑞·雷恩也是这么一个人,成为了最后案情进展的关键人物,成为了警察等官方人员纷纷求助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业余的。(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作者都要这么去设定人物角色——整个武侠小说看下来,发现功力最为深厚的人竟然是平时毫不起眼的扫地僧。)2).演绎推理
第二本书中的演绎推理过程与第一本书类似,因为是小说,我无法与福尔摩斯一起亲临现场,一起对案件进行推理。最后福尔摩斯对推理进行解释时都会涉及到细节,但是在读小说时,作者是没有把这些细节展现给读者的。如果,拍成电影,所有的信息呈现在画面中时,我们就有机会获得同等数量的信息,与福尔摩斯一起经行推理,没准最后也能破案也说不定。这样的话电影就不再具有趣味性了,所以,有很多电影的都时采用反转式的结局,甚至反了又反(《看不见的客人》),让观众感到意料之外。
所以,我觉得,小说是不是太过神话福尔摩斯这个人物了。难道伦敦的警察真的就那么无能吗?每次案件能够侦破似乎都是他看到了其他人看不到的线索,而且一眼就能从一个人身上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这说明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文章中的有些推理确实是太具有偶然性了,其实存在着更多的可能性。与华生初次见面,根据肤色就推断出他刚从热带回来,但是我大一军训结束后可能也是那种肤色。肤色只能说明长时间晒过太阳,他的推断显然太果断,但当时,我并没有感觉不恰当,是因为之前作者已经交代了华生的背景,产生了“锚定效应”,只觉得他的推理结果是正确的,而没有认识到他的推理可能出现偏差。但是就他的推理方法来讲是正确的。案件中的推理并不像数学中的推理那样,到最后都会有一种确定,现实中包含了太多的可能性,在小说中,这一点得到了印证。
排除法:他摇头说道:“你总是不按我的理论去研究。我不是曾经和你说过多少次吗,当你
把绝不可能的因素都除去以后,不管剩下的是什么--不管多么难以相信的事--那
就是实情吗?”(《四签名》)
“我就是利用这种淘汰一切不合理的假设的办法,终于得到了这个结论,因为其他
任何假设都不可能和这些事实吻合。”(《血字的研究》)
可能性比较:“啊!这还算侥幸,我只是说出一些可能的情况,并没想到会这样正确。”
“那么你并不是猜想出来的了?”
“对,对,我向来不猜想。猜想是很不好的习惯,它有害于作逻辑的推理。你
所以觉得奇怪,是因为你没有了解我的思路,没有注意到往往能推断出大事
来的那些细小问题。”(《四签名》)
五.阅读感想
读了两篇推理小说,我觉得应该掌握的是其中的推理方法,而不是具体的推理案件(我觉得有些具有偶然性),其次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意味着你可能比别人获得更多的信息,根据尽可能多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越接近正确答案的结果。最后,还要具有想象能力,要能够想象出所有的可能性。
读了两本侦探小说,可能具体破案、逻辑推理的方法没有学到多少,但是多少对逻辑这一块有所了解,在以后的课程中再来系统的学习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