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由作家》观后感
10300720073—李振民—PTSS119005.01—英美电影思想解读
电影背后的人性纠葛
——观《自由作家》有感
摘要:电影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启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作为一部好电影,《自由作家》所涉及到的种族歧视问题,教育问题等问题背后,都隐藏着诸多人性的纠葛。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能敏感的捕捉到其背后对于人性的体现,并据此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才能体现一部电影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电影人性排斥接纳教育价值
一,电影的价值
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将活动的物体用摄影机拍摄到胶片上,再用放映机将这些画面投射到荧屏上,于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就诞生了。到20世纪末的一百年间,电影已经逐渐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遣和娱乐的重要选择,也因此具有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于是乎,电影的作者开始以各种各样的方法吸引我们的视线,华丽的动作场面,新奇的科幻想象,唯美的爱情故事,或者是搞笑的喜剧元素,各种绳索将我们与电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观众在看电影时所经验到的几近真实的情境,绝对比阅读小说、观赏喜剧或欣赏人像画为甚,电影带给观众的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过程(很少人会对看电影感到厌烦),电影很容易就挑起观众的认同感。”1 这是我们喜欢电影的原因,同时也是电影的价值所在。无论我们观看什么类型的影片,最终体现出来的都是情感的波动。观看喜剧让我们开怀大笑,悲剧让我们伤心难过,励志影片让我们情绪激昂。或许我们并没有在意,但真正有价值的影片都或多或少的触及到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个领域,当看到战争到来,国破家亡,我们感到伤痛;当看到善恶有报,和谐幸福,我们也会感到欣慰。这就是共鸣,是电影与人性的共鸣,只有产生了共鸣,电影的价值才得到了体现。
产生共鸣的下一个阶段就是进行思考。倘若我们走马观花,那么短暂的共鸣也只会是昙花一现,或一笑而过,或者短叹而过,我们内心的感受马上就会被忘记,一切也就都结束了。如果我们将这份共鸣保持久一点,将心里的情绪沉淀一下,思考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到电影1,[法]克里斯蒂安·梅茨 《电影的意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9-1P17
背后那些人性的纠葛,或许这与电影本身没有直接的联系。比方说,看了《到梦空间》之后,我思考了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纠结,而避免了许多无谓的妄想;看了《金陵十三钗》,商女也知亡国恨,被她们感动地同时,也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对国家社会做自己应有的贡献,等等。哪怕最终这份思考也终将被忘记,但我们已经在这思考的过程中成长了。如果能从思考中得到些启发,那电影的价值可以说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当然,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我们并不需要怀着纠结的心情来观看每一部电影,在这里只是说明一下如何理解电影的价值。
二,《自由作家》背后地人性纠葛
《自由作家》是一部涉及种族歧视,教育问题等多方面问题的影片,但我觉得它主要还是讲述了教育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其特殊性在于整个故事是发生在有着强烈种族歧视和帮派争斗的大环境下的。当然,一部好的电影多所表现的内容和说明的问题一定是多方面的,而各方面就其价值而言并没有优劣之分。下面就结合具体的剧情,讨论一下其背后地人性纠葛。
首先,我想谈一下人内心深处对外界的排斥。这种排斥恰恰就是《自由作家》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无论是不同种族之间的黑帮争夺,还是黑帮对于白人(包括艾琳)的痛恨和仇视,或者是学校领导对黑人学生的抵触和轻视,虽然表现形式和作用对象都不同,但其根源无一例外的都是内心深处的排斥。我想说的是,这种排斥不是某一个时代,某一种人群独有的,而是在任何人心里,任何时候都有的对外界的排斥,只是更多的时候这种排斥并未显露出来。我们虽然生活在社会这样的集体中,但更多时候考虑到的还是自我的感受和利益,当具有共同利益的人遇到一起,便产生了团体,就像电影中各个种族之间的圈子一样。所以哪怕只是一个外族的人走近他们的圈子,“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部落悄悄的侵入到另一个部落的领地,不带尊重,就好像是要宣布那是自己的领地,局外人是看不到这些的,但是我们能感觉到。”2 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他们内心对外部的排斥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于是逐渐演变成了暴力,他们只是以为暴力才能让他们生存,甚至不知道这种暴力的真正目的和由来,只是一种习惯和宣泄。而黑白两种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和抵触,更是使这种内心的排斥开始了恶性循环。彼此排斥的两者,白人瞧不起黑人,黑人痛恨白人,于是他们之间的排斥只会愈演愈烈。所以说,尽管电影《自由作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但人内心对外界的排斥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这些矛盾的根源所在。
其次,与排斥相对的,我想谈谈理解和包容。“我们把我们由感性上所给予的符号而认 识一种心理状态,——符号就是心理状态的表现过程,称之谓理解。”3 电影中的理解开始于艾琳对她的学生们真的的关注,而所获得的回报,则是同学们对她的理解和支持。与排斥心理一样,对外界的包容和接纳同样是人性中本质的部分,不会随时间和空间的转移而消失。而之所以大多数时候排斥心里并没有显露出来,正是因为我们内心对外界的接纳占据了上风。当不同的团体或者个人之间不存在什么利益冲突,他们之间的排斥就没有激烈的理由,而所谓排斥的不可抹杀性则仅仅是体现在区分单纯的空间独立而已,仅仅是这样的排斥并不会影响和谐的状态。艾琳很敏感的发觉了203教室中这群孩子之间相互的敌意,于是采取了各种办法力求能够让这些孩子彼此理解,但都失败了。原因在于她开始只是作为一名教师,想单纯的缓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并没有从根本原因上着手。当然,消除种族歧视并不是一个老师可以做到的。记得影片中有一句对话“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废话!”4 这确实是废话。尊重是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的,艾琳对学生们的生活根本就没有理解,谈何彼此尊重?其他种族只是学生们心中的假想敌,艾琳知道他们的人性并没有完全抹灭,于是才开始试图真正去理解她的学生们,并通过学生们的日记真正的理解之后,情况开始出现了转变。她的各种措施,无论是参观博物馆,还是请人做演讲,都是针对性极强,无一例外的是在唤醒学生们内心的理解和包容。结果是显然的,真正的理解换来的是真正的尊重,同学相互也在艾琳的引导下看清了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的矛盾。于是,理解占据了主旋律,尽管这样的和谐只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不过这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最后,我想简单谈谈生命的价值。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只是结合电影中的内容谈一些自己的理解。在遇到艾琳之前,她的学生们为什么而活?“所以当你死的时候,你就得到尊重,是吧?”“没错,对„„”“你们知道死后会怎样吗?你们的身体回腐化,人们继续生活,而你们却被遗忘。当你们的身体腐化了,你们之前是不是帮派成员还重要吗?你们都死了,记住,没有人会记得你们的,因为你们留下来的东西,是这种(漫画)”5 学生们生活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他们所追求的少的可怜:生存下去,或者是死的壮烈。这就是他们心中生命的价值所在。显然,这样的追求,到头来只会被遗忘!就是在他们最迷茫,最容易因一念之差而万劫不复的时候,艾琳的出现无疑是他们命运的重要转折。教书,育人,艾琳将教育诠释的淋漓尽致。同学们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不是单纯的生存,不是壮烈的3,[德]狄尔泰 《理解与解释》 东方出版社 2001年版 P76
4,电影台词 32分钟处
死亡,更不是讽刺的漫画,而是真正可以被世界记住的东西:是真实的证言换来的问心无愧,是真情流露写出的书作,更是作为社会成功人士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我们走过,重点不是我们得到了什么,而是留下了什么。相比与艾琳的学生们,我们生活的环境不再那么险恶,他们苦苦追求的生存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但我们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了吗?“我们放眼观望四周,人人被社会和文化裹胁着忙这忙那。我们追求名利,我们风潮逐浪头,追明星,赶消费求时髦,没完没了,以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殊不知这是在茫茫人潮茫茫社会中迷失了自我。我们求来求去仿佛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人之物质欲望是一个永无满足可能的变量,而以我们每个人之能力而言,我们所获总是一个有限的定量,以有限追求无限,岂不殆矣!”6 多么贴切的描述!物欲横流,欲望膨胀,无限的追求虚无的名利。比起简单追求生存的他们,我们或许更可怜!“探索有意义的存在是实存的核心。”7 所以,我们应有的状态应该是不断的思考,不断思考自己可以给世界留下什么,这样的存在才有价值。
三,总结
电影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启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教育会对思考进行引导,而思考会让人们逐渐感悟生命的真谛。我们可以没有电影,但那不能没有对人性的感知。思考电影背后地人性纠葛,收获颇丰。
参考资料:
[法]克里斯蒂安·梅茨 《电影的意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德]狄尔泰 《理解与解释》 东方出版社 2001年版
郑晓江 《穿透死亡》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德]威廉·赫舍尔 《人是谁》 州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电影 《自由作家》 6,郑晓江 《穿透死亡》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P122
第二篇:《自由作家》观后感
《自由作家》观后感
这个星期四上午是我第一次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上课,我真实的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感觉。恰巧在下午我们看了《自由作家》这部电影,这让我想到了许多问题。
影片中的女主角的确是个非常成功的老师,她的成功我想主要归于两点。第一点是她对教育的热情。这里我不是想让大家学习她,因为对于一名准备走上三尺讲台的人来说,绝不缺乏对教育的热情。我是想说热情是需要“刺激”的,不是意志所能决定的。具体来说吧,女主角的一次次付出换来了学生们的一次次思考,一次次成长,一次次变化,同时学生们的一次次思考,一次次成长,一次次变化也带动了老师的热情,推动他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付出。但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是有滞后性的,学生不可能这么快接受,体会老师的用心,这就使得老师对教育的热情大大打折了。所以我认为好的教育体系不仅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也要保持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热情!
第二点是女主角对种族平等的信念。从这一点来说,是社会背景给了她发挥才能的机会,这个机会不会有第二次。就拿我们现在的环境说吧,社会和谐,人人平等,社会主体没有较大的意识冲突,这就让我们缺少了信念的力量。试想把女主角放到我们现在的教育岗位上,发挥不了这种信念的作用,她还能那么成功吗?
从女主角身上我还看到了作为一名新老师的优势,她不会因为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认为,不会被别人的教条困住,我想这也是本剧的闪光点吧。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被别人影响,冲破教条的人也不少,而不被自己的习惯,经验捆绑的人却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老师在执教前几年都会有自己厚厚的备课本,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说课方式。但社会是进步的,学生的喜好,接受能力是会变的。再回头看看那些执教五六年的老师,他们的备课本已经积上了厚厚的灰尘。不知道十几年后的女主角会不会也一样呢?
这部电影是感人的,但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个人认为这是个过去式,是个特例(特别的背景,特别的学生,特别的学校)。它只是再一次验证了教育问题上永恒不变的真理,那就是老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爱,才会有收获!
第三篇:自由作家
《自由作家日记》
刚刚在网上看了一部电影,名字是《街头日记》,又名《自由作家日记》。看完片子后,觉得《自由作家日记》更加符合故事的感情。
一群在种族歧视和帮派纵横的地区生活的孩子们,被生活压迫的无所适从。他们就读于曾经只有白人就读的一级中学,可想而知,学校因为混班制而失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也因此成为了帮派战火的常发地。一天格老师来到学校接管了这个班,她觉得这些孩子不应该受到歧视,应该得到公平的待遇,但现实是残酷的,于是她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孩子们。其中一个重要的引线就是他送给孩子们一人一个本子,希望他们能写下每天的想法,什么都可以。从孩子们写的东西里,她觉得自己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后来因为孩子们要升到三年级而她只能教一二年级,他们要分开了,所以格老师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日记编成一本书-----《自由作家日记》。不过,学校董事会最终还是让她和孩子们走完了高中。
就是这样一个为了做好老师这一份工作而去兼任内衣销售员和酒店服务生的女人,让一群所谓的社会垃圾、罪犯、下等人走进了大学校门,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动力、希望。信任、坚持、关爱。这就是我在个老师身上看到的。也许这也是我们这些不存在这些问题的人们所需要的吧。
《自由作家日记》-改变人生的日记
这是10月23日就看的一部片子,10月24日就开始写看后感,可是因为忙都腾不出时间真正写完它。直到,今天才将后面的几段写完.....2007-10-24自由作家-The freedom writer,改变人生的日记
这段时间工作突然的繁重起来,也给自己找足了不写日记的借口。除了工作之外,我的业余生活除了看电影和听音乐外,就是睡觉了。还是如以前般,我依然抵触欧美的音乐,一直都对韩国的音乐情有独鈡。人都是一个很恋旧的动物,看了最近的韩国歌曲,发现不如从前,抑或是我落伍了。像张佑赫等的舞曲,神话组合的经典老歌,以及实力派的SG-Wannerbe的抒情歌曲。不过,最近也听了一两首好听的歌,如俄罗斯歌手vitas的opera,日本歌手中孝介的hana《花》的歌曲,很是好听。所以,音乐真的是无国界的。
现在宿舍装了数字顶盒,虽然可供选择的频道增多,但是值的一看的精品电视和电影却为数不多。不过,昨天,还是看到了一部好片-中文名叫《自由作家》,英文名—The freedom writer。因为个人的喜好,我一直都不是很喜爱看欧美片,看的为数不多的,也只是像《阿甘正传》类的奥斯卡得奖片。虽然之前也一直知道美国的种族歧视严重,但是因为我是一个很抵制看类似,战争、暴力、阴谋等展示社会阴暗面的片子,所以这方面的片子也是涉猎的很少。可能潜意识里,我是希望这个社会还是明亮一点,温馨一点好。但是这个初看关于美国种族冲突的片子,还是吸引了我。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只是一群高一学生和老师。
片子大致讲述的年轻的女教师艾恩.格鲁维尔(希拉里.斯旺克饰演)来到威尔逊学校任教。她所任教的班级是由来自不同种族、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年轻人组成的,其中有非洲裔、拉丁裔、亚裔美国人、少年犯、帮派成员以及来自社会底层的穷困学生。他们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希望,只是迫于美国的教育体系,来学校混过18岁之前的时光而已。他们这群人各自为派,井水不犯河水,彼此之间除了冷漠和相互憎恨外,对于学习没有半点兴趣可言。作为学校方,因为有色人种和这些所谓的“社会渣子’进入学校,给他们也带来了莫大的恐慌。学校的读书阅览室里有大量的好书,可是却不对他们这样的人开放,因为他们认为这群学生根本看不懂这些书籍,而且因为自身素质低下也不会好好的对待这些书本。连白人教导员也认为,如若学生来到她的班级接受教育,但是不及格的话,这只是因为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好好准备,这是他们自身的原因,与学校和老师本人无关。
很显然,这是一个从本片开端,就在一种紧张冲突的氛围下展开。也就出现了:艾恩讲课的时候,学生们各自嘻嘻吵闹,纪律混乱;也出现了在上课的中途,因为校园暴力冲突,校园里乱作一团。艾恩也曾试图和学生拉好关系,可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一天,艾恩没收了一幅针对非洲和美国种族讽刺黑人的漫画,这副画让艾恩联想到了二战时,德国纳粹对待犹太人的情形,被激怒的艾恩和学生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正是这次争执,艾恩才意识到了学生的真正想法和状态。虽然,面对社会大环境,我们不能做任何改变,可是每个人却是可以选择自己要过的生活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艾恩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这些学生。她给学生派发日记本,希望学生们能用日记本记录他们自己的故事,她也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度,只有在他们自己愿意的基础上,艾恩才可以看这些日记。在看这些日记的过程中,艾恩开始走进这些学生真正的生活,了解到在他们身边所发生的事。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说到底都是孤独的,所以都有倾诉的意愿。学生们开始在自己的日记本中记录自己的想法和经历。电影中如同放记录片一样,在学生的旁白声中,一幕一幕重现„。我对于学生的名字已经记不清了,只好用甲乙丙丁来代替。甲:是一个黑人学生。他所有生活的开始只是源于他十几岁的时候,好朋友搞到了一把手枪,高兴的说从此以后再没有人可以欺负他们了,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枪走火,好朋友死了。还没有从好朋友的死亡中脱离出来的他被带到了警察局,他和犯事的人关在一起,那些人漫骂、诅咒,而他却在恐惧和害怕中渡过了这个他一生都不能忘记的黑夜。此后,他天天和社会上的混混在一起,不思进取。最终,绝望的母亲放弃了对他的劝导。乙:乙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她在日记中写到。所有的人都知道她的美丽,可是从来没有人知道,当掀开她的衣服,她的身上全是被虐待后留下的伤疤。因为对社会无望,对自己无望,她开始放纵自己,因为没有人是关心她的好与坏的。丙:丙是随父母偷渡来美国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她和父母姐妹们都生活在难民营中,从一开始她就开始遭受身边人的蔑视,她的父母们在这个国家卑微的生活着,也希望她也能保持现状就好。她很愤怒,可是她却没有办法。丁:丁是艾恩班上最沉默寡言的一个女孩,她的日记中描述了她生活在一个暴力的社会中。小时,一个男人就经常的欧打她的母亲,她想反抗,可是最终的结果是她也挨了打。她和弟弟没有固定的家,每次总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有时还得流落街头,她希望能改变这样的生活,可是连吃饭和住都存在问题的她,实在茫然和不知所措„„.有倾诉的地方,就有倾听的一方。在读这些日记的过程当中,艾恩被深深的震撼了。为了让学生们有所改变,她给学生介绍了胡德的音乐、介绍犹太人的文化、介绍《安妮·弗兰克日记》(The Diary of Anne Frank),用这些简单的工具拓宽了学生的眼界,让他们有机会去体验那些生活在他们种族之外的人正经历着怎样的偏见和斗争。也带学生去参观纪念馆,让他们了解过去的人们在经历苦难时,如何成长。也带他们听那些从二战中存活下来的幸存者讲述过去的日子。在这一系列的努力之下,学生们也在逐渐的作出改变,他们变得开始积极面对自己的生活。生活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富有希望的生活总是能挤进几缕阳光。例如:甲重新回到家里,寻求母亲的原谅开始新的生活„.在得知将安妮(《安妮.弗兰克日记》中的主人宫)藏在阁楼中的女士还在人世,学生们都愿意见见本人。为了筹集往来的费用,学生们组织了游园会和开办舞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见到了自己心中的英雄。当学生将这种想法告诉那位女士的时候,那位女士却对学生们说了句:“我并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虽然安妮最终还是被杀害了,但是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的人,只要努力过就不会感到后悔。你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自由作家》观后感
贵州省黎平县尚重小学吴仟生ID:00021587
电影《自由作家》主要内容:是一个把自己的爱和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的白人女教师和她的孩子们的感人故事。这是一段发生在种族歧视严重和社会阶层等级观念强烈,充满暴力的复杂社会大背景下的震撼心灵的改变。
女老师爱琳从事的第一份教育工作,是在美国威尔逊学校一个糟糕透顶的班级里任教。这里有着给老师们带来噩梦的学生:他们虚度光阴,消磨时辰,把学校当成18岁之前的游乐场;更混乱的是,学生们来自社会里的不同种族和各类底层阶级,分帮结派互相斗殴。爱琳想方设法让仇恨远离孩子们的心,消解他们之间的敌意,可是,作为一名白人老师,孩子们对她树起了重重心墙,爱琳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地碰壁。
但是她最终还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引导这群孩子走向了光明。她用自己的爱、耐心和执着来感染他们,用书本来激励他们,用日记的方式让他们记录自己的生活,宣泄自己内心压抑的情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认识到世界,认识到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爱。当影片最后孩子们不再认为自己是个屡屡失败者的时候,到最后他们能够留在学校继续读高中三四年级的时候,到他们愿意学习,愿意把班级当作自己人生的第二个家的时候,我的心灵受到了很深的触动。是爱琳的努力,是爱琳对这帮孩子的爱和付出,触碰到了他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强大起来,获得涅磐重生。
爱琳做的是一项极为崇高的事业。而她也为她的事业付出了代价。爱琳选择了自己的事业,选择了她的孩子们。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多么大的牺牲!同时,爱琳的理想,也受到了教育体制的冲击。203教室的孩子,是一群被教育体制抛弃的孩子。学校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学习知识通过奋斗实现梦想的地方。而在爱琳的努力下,203教室变成了他们的天堂,变成了他们转变腾飞的地方,变成了一个他们可以自由而有希望地活着的圣洁土地。
最深的感触就是这群学生的改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作家,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一本奇特的书。毫无疑问,爱琳是一个好老师。看了这部影片,内心触动很大。我们每一个老师,是否也能有这份爱心、耐心和执着,这份信念和力量,去感化,去影响我们面对的孩子们?也许他们不会像影片中的孩子们经历那样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残酷的威胁生命的环境,但是现在的孩子在成长中肯定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做一个有责任心,引导他们改变的老师,怎样获得孩子们的尊重和信任,怎样担负起祖国的未来?我想,这该是看完这部影片后我们该深深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的说法?我深信,一个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孩子一生的转折点,或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四篇:自由作家最终
打开《自由作家》(Freedom Writers)快半个钟头时,我几乎要按动调控板,行使否决权。情节是这样的老套:一个混乱的班级,来了一个菜鸟级女老师,叫艾恩;这位女老师一直微笑着,很好脾气地面对着讲台下乱作一锅粥的学生们,那帮学生视她为无物。
影片《自由作家》讲述了一个非常敬业的年轻教师通过让学生写日记的方式使一些原本不学无术的学生学会忍耐,并转变成为上进的好青年的故事。奥斯卡影后希拉里·斯旺克扮演的正是故事的主角——中学女教师艾琳·格鲁维尔
之后,教师艾恩的出现,作了过长时间的铺陈,似乎在告诉人们,她就是本片的主角。其后的情节推演过程中,隔一会儿就出现艾恩因热爱学生而冷落丈夫并不被父亲理解的画面,而且一直展示那个系主任与另一个优秀教师对她的学生、甚至连带她都歧视的情节,这在主观上过分地将她塑造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高大全”形象
我一直认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抗争身边这个无比冰冷世界时只能是徒劳。但是这个普通而平凡的爱琳格鲁威老师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改变了她的学生们。这是一个平凡人的成功,而这种成功在影片的表述中非常有说服力。她想方设法地令这群学生重新拾起课本,回到了书的海洋里;她鼓励学生们写日记,组织他们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她自费购买《安妮日记》给学生看;她还联系赞助商为学生们提供电脑,便于学习和写作。她把满腔的热情都倾注到这一群学生当中,她成功地为这一群迷途羔羊找到了航向。电影始终在学生的斗争和艾琳的生活之间展开。像埃娃、辛蒂还有安德鲁这样的学生,总是被种族和黑帮分为两半,而艾琳却始终打算给他们带来希望,尊重他们的观点,抵挡别人把他们当作一群无可救药的浪子这样的偏见。这也许就是平淡之中所见的神奇,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想到,但也许并不一定可以做到。艾琳还要承受丈夫斯各特以及父亲对自己教师职业的不理解,而这一切,艾琳都能乐观的对待。慢慢地,艾琳的付出有了回报,学生开始彼此理解,开始拒绝黑帮生活,开始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2] 当然,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兼剧作家理查德·拉·格拉文斯用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来使用摄像机,使得电影信息的焦点在剧本上而不是镜头的移动。一台手持的摄像机用来记录学生的生活,从而创造了一种现实主义与混乱的感觉。而一旦艾琳出现时镜头又趋于稳定。镜头的交叉变换技巧,体现在电影的很多地方,当学生开始在校外也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时,当艾琳不得不面对仇视她的老师们以及家庭问题时。[3] 另外,电影的剧本创作,也可谓天衣无缝。学生逐渐地开始尊敬艾琳老师,尊敬自己,彼此尊敬,与一开始的相互仇视,不以为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在电影中一些口语化语言甚至方言的使用,使得电影更加真实自然。
好莱坞制作了这部战胜自我的影片,一方面,这是希拉里·斯旺克对被过分渲染的“菜鸟教师”的世俗问题的一种表达方式,至少在她自己的中学时期,这一问题就被喻为一个高度戏剧化的东西。另一方面,通过这些自省作品,学生们开始反省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活。影片以鼓舞人心的场面和年轻演员出色的表演而自豪。当然,在整部影片中,斯旺克的脸上自始自终都挂着欣慰的笑容,没有那一名教师能够总是面带微笑,但这却是每一位老师始终追求的一种理想。虽然我们没有从艾琳这个角色身上看出她对这些对学习没有丝毫热情的、难以管制的学生表现出的坚定信念,但是这种夸张的微笑,能把冰雪融化。这种对学生无限的爱和理解,能点石成金。可能,由于斯旺克的加盟,这部都市剧的票房收入定会据高不下,但是从社会的影响力和影片较小的预算来说,这已然是一大成功了
Erin坐在教室里第一次读学生的日记,灯光暗下来,仿佛学生一个一个在对她诉说,那一段的轻轻的打击乐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好像Erin的面前突然打开了一扇门,里面全然不是她以前想的世界,有些沉重,有些彷徨。
相信所有哪怕只看过第一遍的朋友都不会忽略Erin脖子上那熠熠生辉的珍珠项链,那串项链可以说就是Erin本人,是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她都不会改变的闪闪发亮的执著的灵魂,同时衬托出她第一天到学校任教信心满满的样子,接待她的那位女主任也为来到这样一位老师的到来感到很高兴,但有一个细节,她称赞了Erin的珍珠项链,又接着说了一句“但是我不会戴着它来学校的”,这一点已经为电影的情节埋下了伏笔,Erin和女主任不是一类人。情节越往后面发展,她们之间的冲突越激烈,但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去争取学生的阅读书本,去董事会争取下学期继续和学生呆在一起,也不管女主任看惯看不惯,听惯听不惯,Erin始终都戴着那串项链,说自己应该说的话,坚持做自己认为对得事。
第五篇:自由作家影评
《自由作家》
剧情介绍:(偷懒一下,剧情简介是网上摘录的。这是2007年的新片,看完后的第一感觉是这部电影
有望在明年角逐奥斯卡。)
有这样一个校园,里面充斥着暴力与斗殴,不同种族的学生喋血街头只是家常便饭,如果你问其中的学生有没有朋友死于暴力械斗,他们的答案全都是Yes。学生们只能一心想着活命,老师们更没功夫理会这些来自底层的孩子的死活。只有新来的年轻女老师,决定改变他们对环境和种族歧视的不平,她引导学生们写下日记,改变了学生们对人生的态度。如果没有她,也许他们全都进了监狱或惨死街头,但150位学生最后却全都顺利从高中毕业,其中很多还考上了大学。这个故事不是GTO,也不是热血青年的理想主义,如此的艰难生活和人生改变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就发生在阳光明媚的加利福尼亚。如今,影片里的老师艾琳已经成了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客座教授,还建立了教育基金希望拯救更多底层学生的人生。真实的力量无所能敌,而电影也丝毫不弱--《马语者》《廊桥遗梦》的编剧出任编导,坚强正面的热血老师角色仿佛为希拉里·斯旺克量体裁衣,今年美国电视界大红的《实习医生格蕾》的男主角帕特里克·德普西也小
轧了一角。
一、种族歧视与帮派斗争
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帮派同时显现在这几十个学生当中,肤色的冲突、种族的冲突又几乎全部夹杂在帮派斗争中,几乎每一个学生,在小小的年纪,就生活在恐惧之中,能够平安地度过每一天,是每个学生的心愿。仔细分析电影,203班,只有一个白人,其他的全部是有色人种,而这个白人小孩,却是最游离于电影和故事之外的,在电影的学生中,他是最为沉默的一个。因此,从这个信号可以看出,编剧和导演是下了一番苦功的,通过人物的搭配来表达一个画外之音,而这个画外之音,是不能公开言论和发表的,只能用隐讳的方式去表达。种族冲突,在美国,并不局限于黑人与白人之间,导演和编剧更认为,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种族冲突已经退居其次,电影里,非法移民、下层的移民,有色人种占了大多数,有色人种欺压有色人种,有色人种之间的冲突,其残忍和激烈程度已经超越了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冲突了。这个
现象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非常形象,当下的形势是富裕的国家之间的激烈冲突很少,大部分冲突都能够通过谈判的方式获得解决;富裕国家与穷国之间的冲突,上升到暴力阶段(战争)的也不多,相反,贫穷国家之间的冲突,通常以暴力为解决手段,而且,其暴力的残忍程度并没有因为世界的进步而得到减轻,大屠杀仍然屡屡见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或内部的冲突中。我相信导演和编剧在深层次的意识里,并没有种族主义的思想,他们所揭示的只是客观的事实,越是贫穷,越是落后,越是寄望于暴力手段来获得改变,而恰恰是这种暴力,使所有得到的改变都变得毫无保障的。上个世纪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黑人能够在美国改变自身的命运,能够获得白人主流社会的让步和不得已接受,非暴力的指导原则和契而不舍的抗争精神功不可没,没有非暴力原则,等待黑人的只有子弹,没有非暴力的原则再加上契而不舍的精神,白人主流社会的同情者不会越来越多,白人的主流社会也不会重视和让步。有色人种希望在美国改变自身的地位和现状,黑人民权运动是一面镜子,非暴力的抗争和自身的努力是唯一的希望和出路,如果一直采取与主流社会敌对的态度和陷于有色人种间的暴力内斗,被主流社会遗弃和驱逐是无法改变的命运。(另一部电影《解构生活》也有类似的情形,波斯尼亚难民的小孩,寄居于伦敦,无心上学却醉心于偷盗,最终被驱逐出英国而失去改变的机会。)
二、电影之外的现实
电影之外的现实无疑是令人沮丧的,贫民区无一例外主体是有色人种,帮派、毒品、色情、枪支,验证了一条几乎是真理的事实,越穷越斗,越斗越穷,世代相传,能够有幸走出这个圈子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就如电影中一黑人男孩说道,你们(白人)就以为我们(黑人)只知道说唱(HIP HOP),只知道打篮球,除了这些,能够给我们的选择有多少呢?白人女教师面对黑人小孩的诘问,无言以对,这已经超出她的能力范围,她所能做到的,是以平常而伟大的爱心去包容这些被遗弃的底层生命,去感化他们,教他们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去重拾对生命的热爱。她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去教育这些学生,引导他们向上,可是这些学生,每一个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他们的父母或是监护人,却随时有可能望她的一切努力成为泡影,这是她无法控制的,恰恰也是她无法对她的学生明说的。如果要追究这个责任,那就要追究这些
学生的父母或监护人的责任,但是,这些学生的父母或监护人,何尝又不是再上一代人的悲剧或牺牲品呢?看这部电影,二战,纳粹和犹太人,大屠杀,深刻记印于美国的社会,我想象的是另一种的悲哀,十几年前,非洲的卢旺达(现在叫刚果金),同是一种肤色的人,黑人,只是因为部族不同,可以毫无道理地杀死几百万人,六七十年前死于纳粹大屠杀的犹太人,至今时时有人祭奠,而飘荡在非洲上空的十几年前的几百万亡灵,又还有几个人在记忆呢?如果说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是富人之间的冲突,那非洲卢旺达的大屠杀则是穷人对穷人的冲突,为什么穷人对穷人下手更毒辣于富人更没人性呢?回到电影来,电影中有色人种间的帮派冲突和仇杀,为什么不敢用来对付比自己强大的白人社会呢?为什么残忍只是针对跟自己一样弱小的群体或是比自己更弱小的群体或个人?我绝对不是鼓吹有色人种对白人使用暴力,而只是揭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强者看来是弱势的群体或个人,在面对同样弱势或更弱势的群体或个人的时候,会变得比魔鬼更邪恶?如果一定要给这个问题答案,那答案只有是宗教和文明,几千年来的不同宗教和文明,累积沉淀的效应是产生这一切的根源。
三、成就了学生,牺牲了家庭
电影中的女主角(教师),不忍自己的学生没有明天,不忍自己的学生如同他们的父辈那样活在暴力与恐惧中,决心带领好这班学生,为此,她几乎倾洒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她的丈夫,一开始还是很支持她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的,但是,他的支持仅仅是希望他妻子,把JOB,当成一件工作做好,而不是付出自己的全部。由于203班是被学校和其他老师遗弃的一群,因此学校并不愿意为203班付出额外的资源,那怕是把图书馆的书借给203班的同学也不行。女主角无奈,只好去找兼职,通过兼职来赚取必要的费用。为203班的学生购置课外阅读的书籍,到后来,一份兼职不足以支付越来越多的费用,女主角就找了两份兼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丈夫在家里等待多时,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诉丈夫今天自己的学生如何进步了或是又有什么问题了,她的丈夫并不理解她全身心投入的想法,感受到更多的是妻子对他的关注的越来越少,他希望得到的只是安稳简单的小日子,两夫妻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期待完全不同。女主角察觉到与丈夫的矛盾后,希望丈夫丈夫能够体谅自己的苦衷,向丈夫保证,把203班带上高年级后就会恢复正常的家庭
生活,但是她的丈夫并没有同意她的想法,还是很坚决的走了。当然导演、现实中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权责备她的丈夫,或认为她的丈夫是非常自私的,他渴求安稳的家庭生活并没有道德上的错误,错的只是两个人都认为自己在做着正确的事情。女主角的父亲,一个黑人民权运动的同情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无疑,女主角具有的爱心壮举与她父亲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但在一开始听到女儿选择教问题学生时,他是非常反对的,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女儿将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她的学生,在他反对女儿的选择无效而无奈的那一刹那,或许他已经预见了自己女儿将来婚姻的下场。
四、善良和爱,生活的希望
影片没有刻意去制造神话,没有刻意去渲染某一个人的伟大,影片只是告诉大家,大家都是生而平等的一个平凡人,善良和爱,是人的本能,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只要以善良和爱去对待每一个——哪怕是所谓的问题学生,也会改变他们的人生态度。正如在纳粹枪口下拯救犹太人的老者在203班做客时说的那样,“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在做良心认为正确的事,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