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资模式与温州模式之碰撞
由温州市森泰公司出资十二万余元组织的——眼镜、锁具、烟具、卫浴等制造厂商与电镀加工企业,免费赴广东参观考察活动(共23家企业26名负责人),使受邀参与者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深受业界同仁欢迎与赞誉。森泰公司系温州市眼镜商会主要创会单位之一,对电镀行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及眼行业和本会的成长、壮大,作出一定的贡献。为此,特发李伟森总经理
与市电镀协会会长董方钰先生合作撰写的参访纪实,与会员及读者朋友共享。为了提升我市电镀企业新技术应用与电镀流程管理水平,由温州市森泰工贸有限公司主办,市电镀协会协同组织温州市泰恒集团、鸿升集团、天宇集团等我市23家卫浴洁具、眼镜、锁具、烟具企业所属电镀厂及专业电镀企业相关负责人,一行26人于4月17~19日赴广东省江门、中山、佛山、南海等市学习考察自行车、五金、卫浴洁具生产基地及专业电镀企业。承蒙台资企业瑞期精细化学工程有限公司、中共江门市杜阮镇委员会、镇人民政府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款待,使得考察圆满成功,收获甚丰。对此,代表团成员均深表感激与欣慰。抵达广东后,我们首先赴瑞期公司参观考察,听取了瑞期公司董事长洪条民先生所作的本企业发展概况及《当今国外电镀技术发展趋势》专题演讲。该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还就近半年新推出的铜、锌、铁、铝无氰镀铜,三价铬电镀,三价铬钝化,油酸切水剂及系列挂具、各种金属不良品剥离剂等作了工艺流程、技术应用报告。同时展开疑难技术问题互动交流及免费设计电镀流水线(自动、半自动、手动)。瑞期精细化学工程有限公司为跨国集团台湾玉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的子公司。该公司不仅拥有全套国际先进的检测仪器及生产设备,而且更具有一批高素质核心技术研发人才。拥有高品质的前处理、铜镍铬、贵金属、A、PC/A添加剂、后处理剂等电镀工艺技术配套药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较多品质优良的产品居于世界同行前列,领导表面处理技术行业高科技发展潮流。18-19日我们先后在杜阮镇、中山、佛山、南海等市参观考察了天任车料集团、冠隆电镀公司、美标卫浴洁具公司、吉事多卫浴洁具公司、台冠金属制品公司等台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冠隆公司专业电镀本地生产的灯饰制品。台冠公司占地350亩,有数十项镀种,专业电镀世界名牌产品。其他几家企业均以全部自己制造、自己配套、自己电镀、自己销售的方式,形成了‘高、大、全’的一条龙供产销内部大协作生产体系。吉事多卫浴洁具公司占地600亩,专业生产制造、销售高品质卫浴洁具产品。而天任集团公司一期占地1500亩,从铝锭溶化成铝合金型坯,经热室压铸成型材,机械抛光、整型、到自行车总成、电镀、检测、出厂。(连橡胶轮胎、包装纸箱都是自己生产的)美标卫浴洁具公司,仅电镀设备专项投资就达250万美元,(含废水、废气处理装置)采用美国进口的龙门式电脑控制电镀加工自动线,电镀工序中的用水全部采用去离子水,电镀车间空气净化,地面整洁如新。生产流水线采用5S管理法,使流程管理科学有序。参观后令人眼界大开,由衷的感叹、赞誉之声不绝于口。上述企业的电镀工艺流程、技术、药品提供,镀液稳定性控管均由瑞期公司全方位配套支持与服务。瑞期公司驻地——江门市杜阮镇是国家级“中国五金卫浴产业基地”。众多的五金、卫浴洁具制造国际大牌企业落户于此,领导着市场最新潮流。目前,该镇又新开发了一个占地3000亩的五金、卫浴洁具、电镀加工产业园区,已完成五通一平,欢迎业界同仁前往投资设厂。当地政府服务良好,地价低廉,税收等政策非常优惠。通过参观、考察、交流,使我们对温州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反思:温州众多行业(尤其是电镀行业)相比之下处于“低、小、散”现状。而广东方面台资企业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典范,显现出一种时兴的当代经济学概念。相比之下,台湾跟温州地理相近,习俗、文化相同,早期经济发展的思维动态、企业运作模式更相似。现在,台湾人已经走出去了,并且将自身很好地融进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圈,形成了鲜明的台资企业模式。而温州人也正在大踏步地走出去,温州模式与其对比应有较大的相对机动性和优势互补性。有所区别的是:观念基点不同——即理性与感性的差异。如何融会贯通并加以学习、利用和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今后,两种模式的互动结合与逐步完善定属必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现代化的企业运作理念很快会被温州企业界、经济界的先进们所消化和吸收。继而将赋予温州模式一种崭新的面貌,使其再次著称于世。探究其中之必要前提和关键因素,仅仅只是有待于人们理性观念的超前升华!
[1]
在百度搜索:台资模式与温州模式之碰撞
第二篇:台资模式与温州模式之碰撞
由温州市森泰公司出资十二万余元组织的——眼镜、锁具、烟具、卫浴等制造厂商与电镀加工企业,免费赴广东参观考察活动(共23家企业26名负责人),使受邀参与者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深受业界同仁欢迎与赞誉。森泰公司系温州市眼镜商会主要创会单位之一,对电镀行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及眼行业和本会的成长、壮大,作出一定的贡献。为此,特发李伟森总经理与市电镀协会会长董方钰先生合作撰写的参访纪实,与会员及读者朋友共享。为了提升我市电镀企业新技术应用与电镀流程管理水平,由温州市森泰工贸有限公司主办,市电镀协会协同组织温州市泰恒集团、鸿升集团、天宇集团等我市23家卫浴洁具、眼镜、锁具、烟具企业所属电镀厂及专业电镀企业相关负责人,一行26人于4月17~19日赴广东省江门、中山、佛山、南海等市学习考察自行车、五金、卫浴洁具生产基地及专业电镀企业。承蒙台资企业瑞期精细化学工程有限公司、中共江门市杜阮镇委员会、镇人民政府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款待,使得考察~成功,收获甚丰。对此,代表团成员均深表感激与欣慰。抵达广东后,我们首先赴瑞期公司参观考察,听取了瑞期公司董事长洪条民先生所作的本企业发展概况及《当今国外电镀技术发展趋势》专题演讲。该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还就近半年新推出的铜、锌、铁、铝无氰镀铜,三价铬电镀,三价铬钝化,油酸切水剂及系列挂具、各种金属不良品剥离剂等作了工艺流程、技术应用报告。同时展开疑难技术问题互动交流及免费设计电镀流水线(自动、半自动、手动)。瑞期精细化学工程有限公司为跨国集团台湾玉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的子公司。该公司不仅拥有全套国际先进的检测仪器及生产设备,而且更具有一批高素质核心技术研发人才。拥有高品质的前处理、铜镍铬、贵金属、ABS、pC/ABS添加剂、后处理剂等电镀工艺技术配套药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较多品质优良的产品居于世界同行前列,领导表面处理技术行业高科技发展潮流。18-19日我们先后在杜阮镇、中山、佛山、南海等市参观考察了天任车料集团、冠隆电镀公司、美标卫浴洁具公司、吉事多卫浴洁具公司、台冠金属制品公司等台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冠隆公司专业电镀本地生产的灯饰制品。台冠公司占地350亩,有数十项镀种,专业电镀世界名牌产品。其他几家企业均以全部自己制造、自己配套、自己电镀、自己销售的方式,形成了‘高、大、全’的一条龙供产销内部大协作生产体系。吉事多卫浴洁具公司占地600亩,专业生产制造、销售高品质卫浴洁具产品。而天任集团公司一期占地1500亩,从铝锭溶化成铝合金型坯,经热室压铸成型材,机械抛光、整型、到自行车总成、电镀、检测、出厂。(连橡胶轮胎、包装纸箱都是自己生产的)美标卫浴洁具公司,仅电镀设备专项投资就达250万美元,(含废水、废气处理装置)采用美国进口的龙门式电脑控制电镀加工自动线,电镀工序中的用水全部采用去离子水,电镀车间空气净化,地面整洁如新。生产流水线采用5S管理法,使流程管理科学有序。参观后令人眼界大开,由衷的感叹、赞誉之声不绝于口。上述企业的电镀工艺流程、技术、药品提供,镀液稳定性控管均由瑞期公司全方位配套支持与服务。瑞期公司驻地——江门市杜阮镇是国家级“中国五金卫浴产业基地”。众多的五金、卫浴洁具制造国际大牌企业落户于此,领导着市场最新潮流。目前,该镇又新开发了一个占地3000亩的五金、卫浴洁具、电镀加工产业园区,已完成五通一平,欢迎业界同仁前往投资设厂。当地政府服务良好,地价低廉,税收等政策非常优惠。通过参观、考察、交流,使我们对温州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反思:温州众多行业(尤其是电镀行业)相比之下处于“低、小、散”现状。而广东方面台资企业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典范,显现出一种时兴的当代经济学概念。相比之下,台湾跟温州地理相近,习俗、文化相同,早期经济发展的思维动态、企业运作模式更相似。现在,台湾人已经走出去了,并且将自身很好地融进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圈,形成了鲜明的台资企业模式。而温州人也正在大踏步地走出去,温州模式与其对比应有较大的相对机动性和优势互补性。有所区别的是:观念基点不同——即理性与感性的差异。如何融会贯通并加以学习、利用和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今后,两种模式的互动结合与逐步完善定属必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现代化的企业运作理念很快会被温州企业界、经济界的先进们所消化和吸收。继而将赋予温州模式一种崭新的面貌,使其再次著称于世。探究其中之必要前提和关键因素,仅仅只是有待于人们理性观念的超前升华!
[1]
第三篇:有感温州经济发展模式
温州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竞争优势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对此许多学者进行了分析、总结和阐述,指出了诸如民营企业经营的灵活性,遍布全国的销售网,“小商品大市场”等方面的因素。我认为上述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充分。温州经济的成功发展主要得益于四个关键要素作用的发挥,这四个关键要素是:核心生产要素作用的发挥、产业集群
及民间商会作用的发挥、温州文化(温州人吃苦耐劳的社会文化)及企业家精神(温州人“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精神)作用的发挥、温州市政府促进作用(在各个时期正确大胆的政策导向)的发挥。这四个关键驱动因素就像是一辆汽车的四个轮子,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高速前进。从理论上讲,这四个关键驱动因素形成了温州民营经济的钻石模型。
温州模式是在不断发展的,我总结为--过去的模式、现在的模式、将来的模式。三种模式的简单描述见下表。------------------------------
模式/定义/生产要素整合/产业集群/温州文化与企业家精神/政府作用
过去/资本积累/劳动力/块状经济/重商 创业/保护、扶持
现在/产业提升/资金、技术/优势产业/进取 学习/政策引导
未来/全球竞争与合作/区域品牌/集群优势/开放 创新/市场规制
------------------------------
一、过去的模式(1978—1992年),是原始资本积累模式
1.生产要素作用:对劳动力进行合理的配置,一部分人员从事家庭工业,一部分人员走出温州形成遍及全国的销售大军。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民从耕地上转移出来,温州人坚持“自我改革、自求发展、自我投资、自我建设”的方针,采用简单的、分散的、以外延扩大为主的数量增长式的粗放型经济与温州手工业小城市的传统经济相结合,大力发展家庭工业;还有近10万农民跨出家门从事个体供销服务,他们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搜集市场信息,签订供货合同,采购温州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和机器设备等物资,推销温州产品,开拓新市场。
2.产业集群的作用:表现为精细的社会化分工和协作而形成的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特色的块状经济。温州的企业在产业内部分工协作方面,体现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价值链的垂直协作形式。由于温州企业在发展初期的自有资金、人员、技术都较低,只能从事经过充分细分的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的产品制造,促使产业价值链的分工非常细,形成“块状经济”。
3.温州文化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温州的文化是瓯越文化,提倡经世致用,讲求事功,反对离开“功利”而言“道义”,主张“功利与仁义并存”,强调个性、个体和能力,表现为对富裕生活的追求,以及为拥有财富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企业家精神表现为艰苦创业精神,很少有企业进行分红,资金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
4.政府的作用:表现为对民营经济予以保护和扶持,明确个体私营经济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
二、现在的模式(1993—2003年),是正在形成的模式,即产业提升模式
1.生产要素作用:是资金和技术的驱动,对厂房和设备的大量投资,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设备,技术水平随之提高,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温州企业具有了资金优势。温州的企业将资金投资于建造现代化的厂房和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设备的引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促进了企业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手段的进步,从而保证了生产的标准化和质量的稳定提高。
2.产业集群与民间商会的作用:产业集群的作用表现为以低压电器、服装、鞋革、打火机和眼镜五大优势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的雏形,相关的配套产业尚未具备产业优势,产业集群的外在规模经济性开始体现。民间行业商会作用体现在行业自律、拓展市场、协调关系等方面,促进了五大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行业自律工作:质量认证,质量检测,制订实施地方性行业技术标准,新产品维权,同行议价。拓展市场工作:举办展览会,组团参加国际展销会等。协调关系工作:协调企业与政府关系以及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
3.温州文化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温州文化表现为富而思进,不小富即安。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强烈的学习精神及灵敏的市场反应速度,不断模仿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方式,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政府的作用: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对优势产业进行引导,建立相关的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将来的模式是全球竞争与合作模式
1.生产要素作用:创立国际品牌和区域品牌,此阶段的竞争已经不是生产能力的竞争,而是产品附加价值的品牌竞争,只有具备更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才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结合温州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状况,应该塑造区域品牌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2.产业集群和民间商会的作用:产业加工区的国际竞争力已经确立,五大优势产业成为世界加工中心,并建立了全球经营网络,相关配套产业也具备了产业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现实显现,区域经济持续繁荣;民间商会在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同业商会将企业组织起来,统一参加相关的活动,向国际推出“温州制造”概念,创立区域品牌。
3.温州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温州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变封闭为开放,开始与世界不同文化融合,表现为温州人不再仅仅是依靠温州人自己形成的网络,而是融入国际经营网络。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创新精神及成就欲,对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的不断创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4.政府的作用:发挥市场规制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环境。
温州模式是资源约束性模式,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方式,与苏南模式和珠三角模式不同,是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如何从没有资源、交通不便、没有国家资金扶持、没有外资的投入,能够成功地从农业经济转型到工业经济的典型。四个关键驱动因素——生产要素的作用、产业集群及民间商会的作用、温州文化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形成的温州经济发展的钻石模型具有普遍意义,对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第四篇:报刊发行创新的“温州模式”
报刊发行创新的“温州模式”
吴锋
温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这里孕育了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和“温州人精神”。温州虽是一个地级市,但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年收入过5亿元,报刊期发行总量达80万份,集团所属《温州都市报》日发行量突破30万份,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地市级报纸。“在小地方做大报业,在小城市做大发行。”报刊发行创新的“温州模式”值得关注。
一、市场化体制
所谓体制,即经济学上的“制度安排”,是一个组织单位的管理与运营机制及其分配模式。体制创新是报刊发行改革的先决条件,所谓“好的体制能使坏人变好,坏的体制能使好人变坏”、“体制决定体力,体力决定能力”。国内大多数报刊社发行部仍沿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这虽然能够合理利用行政资源,规避部分税费,但作为报社的附属机构,发行部缺乏自主经营权和决策权,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报刊发行经营徘徊不前。温州报业发行有限公司在改制前也存在有编制和无编制两种身份,虽然两者的工作业绩并无明显差别,但前者年薪可达7万元,后者不到2万元。这种只看身份不看业绩的“身份偏见”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2003年起,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大胆改革,将原来的发行部改制为温州报业发行有限公司,主要进行了三项改革:一是授权制度,即发行部由附属部门向市场主体转变,集团授予公司独立的人财物支配权,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集团对公司实行宏观绩效与目标考核,微观经营决策权全部由公司决定,这就明确了集团与公司之间的权责关系;发行公司总经理对社长负总责,具有独立的用人权和财物支配权,这样就可以放活思路,放开手脚,大胆改革。二是聘任制度,即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在公司内实行全员聘任制,以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方式对员工进行重新洗牌,彻底打破身份差别,实行同工同酬。三是激励制度,即分配模式由平均主义向按劳分配转变,以奖励先进、多劳多得、末位淘汰的制度对员工进行动态管理,确保团队战斗力。报业发行公司化改制带来了两个巨大变化:一是发行公司领导层观念的变化,对发行部门的定位也由过去的后勤部门转变为前沿部门、由耗利部门转变为创利部门。公司成立4年来,在集团发行费率不断降低、员工收入不断提高、办公硬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公司自筹资金,自找项目,经营业绩不断升高,自主创利能力不断增强,彻底扭转了“等靠要”式的发行经营,开创了“自主造血”式发行的新路径。
二、高层次团队
当代报刊发行的竞争已不是某一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发行价值链的竞争;已经不是某几个发行精英之间的血拼,而整个发行团队之间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国内正规的报刊发行专业教育尚未起步,报刊发行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为打
造一流的发行团队,温州报业发行有限公司落实了四项措施:一是不断引进专业人才,使发行公司的管理日趋规范化、专业化,使刊发行的流程得以优化,管理效率得到提高,新的发行管理理念得以实现。二是挖掘内部潜力,把技术人员放到生产的第一线,参与到公司管理中去,技术与业务得到了充分的融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三是重视发行人才的学历背景,要求管理层必须有大专以上学历,基层发行员必须有初中以上学历,公司通过考核辞退了数十名学历比较低的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发行员队伍,改变过去以外来工为主的做法,主要聘用本地户籍员工,并适当提升进入门槛,实现了由“丐帮式”发行队伍向发行“正规军”的转变。四是为员工提供有吸引力的待遇,公司管理层的待遇与同级编辑记者基本相当;基层发行员平均月收入达1600多元,优秀发行员达到3000元(不包括订报收入),在全国报刊发行界处于较高水平。此外,发行公司还致力于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为所有管理人员配备手机并享受套餐话费;公司投入100多万元,为所有发行员配备了自行车和工作服,大大提升了发行队伍的品牌形象。
三、数字化技术
传统发行观念认为报刊发行是体力活,报刊发行挣的是血汗钱。但实际上,现代发行业是一个更需要智慧、需要科学技术介入的行业,利用当代先进的计算机对传统的报刊经营管理进行全面提升已经当务之急。为了落实数字化管理理念,温州报业发行公司投入数百万元购置了电脑设备,公司管理人员人手一台电脑;购置了北大方正报刊发行管理系统,使发行业务实现数字化管理;配备网络硬件建设,内部发行网服务器达到11台,为全部发行站点的信息互联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硬件设施齐全,发行站无论是地处偏远的高山、海岛,还是坐落在繁华闹市,都可以做到信息无障碍对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良好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温州报业发行公司在管理和业务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突破:
一是逐步在30多个发行站全部安装监视器探头,这样公司领导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全站的工作状态,大大改进了管理监督的效率。
二是利用内部局域网和OA系统,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包括公司新闻、内部文件、管理制度、业务进展、财务管理和上下沟通全部实现数字化。在局域网上,只要点击鼠标,便能对温州全市发行站工作情况一目了然,包括当天报纸的增减、报纸进站出站的时间、运输车辆的线路安排和运输时间、报纸出PS版和印刷的时间、投诉的处理、报款回笼、征订进度、站务管理等,报纸发行管理效益有了质的飞跃。
三是利用报社的发行网站开发出电子订报卡。该技术是基于目前宽带普及、短信人人会用的现状,采取让订户通过网络自行录入或发送手机短信录入的方式进行报纸订阅。较之传统订报卡需要订户将户名、地址等资料填写在卡片上,再将其送至各发行站进行数据录入的陈旧方式,新型订报卡的便捷操作既可以为订户提供方便,又可以减轻发行中心的录入压力,并且有效提升发行的网络附加值。
四是建立呼叫中心,充分利用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的多项集成功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电话系统中,并与数据库连为一体的完整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完成传统人工电话所无法进行的多种增值服务。同时,呼叫中心与发行公司的管理、服务、调度、生产等结为一体,可以把从用户那里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尤其是数据库信息)全部储存在庞大的数据仓库中,供领导者作分析和决策之用。此外,利用呼叫中心这一完善的网络体系,还能开拓附加产业的发展,如机票代购、市场调查等业务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开放化运营
传统的报刊发行是“为发行而发行”的封闭式经营理念,但在市场越来越开放、报刊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这种思路只能越走越窄,最终必然是死胡同。现今的报刊发行要求我们走出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者”思维模式,摆脱单一报刊发行业务局限,合理开展多种经营,以产业化的、开放的、“大发行”的经营思路开创报刊的“蓝海市场”,进而实现发行由耗利部门向创利部门的转型。从2007年开始,为改变基层发行站的破旧面孔,温州报业发行有限公司投入巨资,陆续将全市30多个发行站、发行分站的门面进行全新的包装设计装修,统一塑造品牌新形象。依托这些面貌全新的终端站点,发行公司开展全方位的经营活动,挖掘发行渠道的经济价值。
一是发展DM广告业务。传统的报纸广告主要是大版面的工商广告,它是一种面向所有读者的大众传播模式;但有的广告主希望做面对特定区域读者的“精确广告”,DM广告恰好满足了这种分众传播的需求。国外报业发展实践证明,由
二是代理分类广告业务。分类广告具有规格短小、价格低廉、信息丰富、行业细分等特点,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甚至普通消费者的信息需求,虽然每笔广告额少,但它“面向每一个普通的人,满足每一个人的立体生活需要”,是典型的广告“长尾市场”。温州各报的分类广告非常火爆,《温州都市报》单日分类广告可达7个版面,年分类广告收入达到4000多万元。但传统的广告代理站点少,客户到报社广告部办理时还要排队等候,不够便利,发行公司借助呼叫中心和发行站点遍布温州各个角落的优势,代理各报分类广告业务,并采取“只要客户一个电话打到呼叫中心,发行员便上门取回分类广告的内容”,次日就可马上见报,发行公司从中获取10%左右的代理费,又增加了不少收入。
三是进军旧报回收业务。旧报回收既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再利用,又可以辅助订户数据库的建立,还可赚取适当的利润。温州报业发行公司自2007年起开始大规模介入旧报回收,目前月回收量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
四是挺进票务递送业务。温州商人遍布全国,温州机场客流量已超过300万人次,机票市场潜力巨大。温州报业发行公司发行网点覆盖全市城乡,具备开展机票配送的网络优势。并且,机票配送服务的是高端消费群体,这就为“三高”读者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数据来源。温州报业发行有限公司从2007年起开始积极谋划机票配送业务,力图在高端消费者市场抢占先机。
五、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强调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管理理念。它要求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细节创造价值,细节决定成败。在报业利润不断摊薄、经营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发行精细化管理尤为迫切。温州报业发行有限公司开展精细化发行管理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倡导节约型发行理念。一方面在日常开支上精打细算,严格控制非必需花费,采取适度从紧的支出政策。如发行公司规定领导到基层检查或督导工作时就餐费自理,发行站人员到总公司办事的,由公司办公室统一安排在集团餐厅就餐。另一方面,从细节入手改进经营模式,减少习惯性浪费,发行公司对发行中的运输路线进行重新设计,淘汰了6辆耗油大、维修费用高的“老牛车”,大大降低了发行运输费用。
第二,引入精细化管理软件。发行公司站点分布广泛,每年要消耗大量办公用品。为加强对办公用品的科学管理,公司专门引进一套仓库管理软件系统。该软件具有强大的库存分析功能,能够随时掌握当前办公用品的库存情况和各发行站材料的消耗量,并有直观的图表显示。此外,软件还能跟踪材料品质并提出有效的办公用品采购计划。利用这套软件的智能控制功能,发行公司减少了库存积压,降低了库存资金占有,节约了发行成本。
第三,践行日志式管理。精细化管理要求工作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不断提升。温州报业发行有限公司在发行局域网上开辟《站长日志》,要求公司所有管理人员和各发行站站长每天(双休日除外)必须亲自撰写“网络日志”,总结当天工作,并及时在网上发布。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八大科室负责人,及时在网上给予“回复”,纠正《日志》中涉及工作无关的事项以及错别字等等,使《站长日志》渐渐规范成熟。网络日志纳入工作考评范围,每月进行一次打分,并分“优、良、中、下”四个档次评比,并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通过网络日志,公司每天便知晓各站都在做什么工作、有什么工作思路、公司出台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得怎样、征订工作存在什么题等详细情况。网络日志不仅加强了上下左右的密切联系,加快了解决问题处
理事务的速度,锻炼了行管人员语言表达和工作总结的能力,而且积累了大量难以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是国内报刊发行界落实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大创新。
第四,延伸管理末梢。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到末梢,从业务流程的源头开始处理,一直到流程结束,报刊发行的网络末梢即报刊零售终端,不少报社为减少管理费用,对零售人员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导致零售发行人员处于无政府主义状态。为突破发行末梢困境,温州报业发行有限公司将原来的游动报贩改造成专职零售员,街头零售发行从散兵游勇转变为发行正规军;与公交集团合作在市内设置117个公交便民兑币售报点,使公交站成为零售品牌终端。由于管理措施得力,温州日报业集团报刊日零售量超过10万份,有力地支撑了分类广告的发展。
我们可以把报刊发行创新的“温州模式”概括为:体制激发活力,团队保障执行,技术提高效率,开放搞活经营,精细创造价值。这种模式也暗合了人们常说的“温州人精神”,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的自主精神和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温州报业发行有限公司秉承温州人精神,在活力温州创造了发行奇迹:《温州都市报》的日发行量由创办之初的5万份,到2006年达到31万份,成为当地零售量最大、自费订阅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平面媒体。伴随着发行量的攀升,《温州都市报》广告收入快速增长,2001年为0.47亿元,2005年为1.48亿元,2006年突破1.5亿元,在国内地市报中处于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鲍剑胜.报刊发行的公司化运作探析.中国记者.2005(1)
[2]鲍剑胜.报纸零售与分类广告经营的互动关系.新闻实践.2004(6)
[3]黄建敏.自办发行实行“制度管人”探析.新闻实践.2004(2)
[4]冯向荣.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网络信息化之路.中国记者.2006(9)(作者为武汉工业学院传媒发行研究中心主持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博士研究生,本文是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我国报刊社发行管理及其信息系统开发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为2007q034)联系方式:027-67166509;***
地址:武汉市常青花园武汉工业学院报刊发行研究所 吴锋收,邮编430023
博客:http://wufenghao.blogms.com/
第五篇:关于“破产审判的温州模式”的考察与思考
关于“破产审判的温州模式”的考察与思考
漳州市金融办以积极、审慎的态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推动漳州“僵尸企业”的妥善处置和破产审判工作向前开展。
2017年3月16日上午,由漳州市金融办、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的“漳州市企业破产重整经验交流会”在漳州宾馆水仙楼海峡厅会议室召开。在听取浙江嘉瑞成(温州)律师事务所介绍了这十年来,温州乃至全国各地的破产重组和清算的情况,尤其是温州地区破产重整工作的创新和经验后,与会者围绕破产重整的前置程序,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方式及联合破产管理人的资源整合方式,法院与破产管理人的衔接与合力,战略投资人的进入与退出方式,破产并购基金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交流互动,取得很好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借鉴“破产重整的温州模式”,漳州市金融办二次组织漳州市各地金融办和漳州市两级人民法院法官到温州参观、学习和培训。尤其是2017年4月8-9日,漳州市金融办、龙海市金融办、龙文区人民法院、福建簪华律师事务所共8位参加了温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在温州铂尔曼酒店举行的“2017第一次破产业务培训”、聆听全国律协破产与重组专业委员会委员严洪祥、浙江国税局公职律师徐战成、温州中院民六庭庭长方飞潮、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博士叶建平等人授课。期间,与温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项军权、名誉会长周光、顾问叶连友、副会长刘旭海、徐宏图、马文兵、叶智焕,秘书长潘成波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参访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与瞿韶军主任、马文兵副主任、陈勇副主任、戴盛律师、孙万里律师等就破产预重整及破产重整成功案例等进行学习和了解。
一、温州破产工作走在前列
特色经验值得发扬光大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压力叠加之下,温州遭遇了2011年以来最近一轮由民间借贷**引发的债务危机的重创,但党委政府积极迎战,社会各界积极应对。在推动企业破产、重整过程中,温州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五年来,温州市法院新收破产案件956件,审结670件,分别占浙江全省的41.8%和50.9%,均约占全国的7%左右。盘活土地2238.8亩、厂房132.8万平方米,清理企业债权债务261.4亿,化解不良资产117.5亿,安置企业职工1万多人。不仅有序清理了债权债务,有效化解了经济风险,更高效促进了资源重新配置,有力地推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在大力推进破产审判工作中,进行了简化程序、执行转破产、司法网拍等诸多探索和开创性工作。同时,培养了一大批破产审判专业骨干法官和管理人队伍,广大破产审判法官探索创新,为全国同行提供了温州经验;钻研理论,在国内国际会议上亮出温州特色;积极倡言,为全国人大、最高法院完善制度提出温州思考,为完善破产制度、推进破产工作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赢得理论和实务各界好评。温州破产管理人在全国率先成立专业协会,建立了全国性管理人网站。可以说,温州破产审判,走在了全省、全国同类工作的前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重大贡献值得肯定,其特色经验应加发扬光大。2013年,温州率全国之先,大力推进破产审判,“我们打出公益广告:‘与其跑路、跳楼,不如申请破产保护’,以此宣传破产理念。”
二、发挥破产制度功能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当前形势下,“去产能”,处“僵尸”,化风险,促转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综合改革,着力发挥破产制度功能,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既是危机对策,也是时代命题。温州破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仍然存在对破产工作的一些模糊认识与误解偏见,社会认知以及支持环境仍不乐观,亟待更新制度认知,优化环境建设,充分运用破产的机制功能,促进温州经济在切除风险毒瘤、激发代谢能力的情况下,更加理性健康发展。破产审判成为打击企业逃废债的有力工具。温州市通过破产审判,从刑事和民事两方面依法打击逃废债。“股东侵占企业财产或转移资产,一旦查出,就可以判刑事责任。”股东将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或者公司大量资金去向不明的,在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后,债权人可以依法起诉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要求其承担清偿责任。2014年,市法院作出打击破产企业逃废债行为的首例刑事判决,有效震慑了企图通过破产程序逃废债务的人员。近年来,温州法院先后将18件涉嫌逃废债企业的22名企业负责人或相关人员移送公安机关侦查,这让广大人民群众得知,逃废债具有严重的法律后果,将面临坐牢的风险。此举使得“企业家跑路”后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得到一定的恢复。让破产审判成为企业家的保护伞。温州市通过执行程序转化为破产程序,通过破产程序打击逃废债,树立市场信用,加快破产企业财产的处置。“以前,对面临破产的债务人来说,他的多项债务,肯定会根据亲疏关系清偿,一些人担心债务不清偿,就会非法逼债。”破产审判推行后,法院掌握了企业资产,监督管理人公平公正地处置企业资产,对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一种保护。债权人不必去逼债,债务人不用担心人身安全。破产审判的“温州模式”起到的社会效益非常大,解决了企业家生命安危的问题。温州市积极推进破产工作,温州就有可能最先恢复生机活力;大胆开创破产特色,温州就能在市场化治理上先人一步,继续站在全国的领跑位置。
三、政府、法院、破产管理人协同创新
1、政府层面: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企业破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在金融办),由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两个“企业破产处置工作联席会议纪要”予以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在于着重解决“企业破产处置”中的政策与法律边界问题,即做到“法无禁止的可为范围”的界定,又做到“法无授权的政策弯道”衔接。如:温州市地方税务局、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破产程序和执行程序中有关税费问题的会议纪要”;温州市国家税务局、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破产程序和执行程序中有关税收问题的会议纪要”;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协助人民法院执行企业破产相关登记操作规范”;企业破产处置工作联席会议纪要的印发执行等。中共温州市委专题会议纪要【(2016)9号】就推进企业破产处置工作有关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出台执行意见。如:关于重整企业在人行征信系统的信用修复问题;关于企业重整前所开立的基本户的撤立问题;关于重整企业税务登记证变更的问题;关于建筑类等特殊行业的重整企业参与招投标的问题;关于破产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的恢复的问题;关于破产企业工商注销登记的问题;关于刑民交叉的问题;关于破产财产处置的办理过户问题;关于办理抵押物登记注销手续的问题;关于合力打击逃废债行为的问题。会议同时强调:
一、要建立健全创新负责机制;
二、要严格落实到位;
三、要定期不定期研究会商。企业金融风险处置工作专题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必要时召开临时专题会议。
2、法院层面:除了与政府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外,还单独发文。如: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试行简化破产案件审理程序的会议纪要》的通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通过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处置企业破产财产的会议纪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使用企业破产援助资金支付破产费用及管理人报酬的意见》的通知;温州市市级企业破产援助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等。温州以破产法程序去产能出清500余僵尸企业,通过破产审判促成海鹤药业、中城建设集团、庄吉集团等44家企业重整、和解成功,发布虚假破产十大典型案例,严厉打击假借破产逃废债行为,追回破产企业资产4.0亿元破产审判创出了“温州模式”。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批示:要认真总结推广温州法院通过破产程序去产能出清僵尸企业的做法和经验。
3、破产管理人层面:温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于2016年1月9日正式授牌成立,成为浙江省首个、全国第二个地市级破产管理人自治组织。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监督和指导协会日常工作。会员单位由温州市入选法院破产管理人名册的35家管理人单位和3名个人管理人自愿组成。旨在为管理人提供互助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平台。同时,搭建管理人与法院之间的对话交流平台,更好地推进温州破产审判工作。温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学习与培训;整合中外破产业务资源共享与破产业务人才的优势互补;积极尝试开展预重整、集体重整、庭外重整、类破产协商机制等方法探索。
“毫不客气的说,破产审判的温州模式,让温州企业家跑路、跳楼的问题,得到了根本的遏制,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社会价值。”这是温州瑞安法院院长鞠海亭2017年3月19日在澳大利亚举行的跨国司法研讨会上一语惊人,破产审判的“温州模式”,唱响了世界舞台。
破产审判的温州模式,对漳州法院目前正在受理的三起破产审判案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为进一步推动漳州企业破产审判落地有声,破产重整力促成功,稳定漳州的金融秩序,漳州市政府有必要将其列入议事日程,尽快成立企业破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相关规定。漳州市金融办福建簪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