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十二五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前景

时间:2019-05-14 10:3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十二五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前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十二五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前景》。

第一篇:浅析十二五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前景

浅析十二五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前景

论文摘要:本文从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现状分析和国家十二五对电子商务服务业的重要规划,探讨电子商务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大家族中的前景。

1、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概念

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技术,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以商务活动为主体,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本身是传统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是传统商务活动升级的实现;其实质依然是商务,属于服务业的范畴,是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理解,是指传统服务业自身的电子化,即传统服务业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升级后实现服务的电子化。

狭义的理解,是指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衍生出的专门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服务的新兴服务行业体系。

2、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现状与趋势

2.1、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整体现状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时间不长,但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形成了中大型的规模和相当的竞争力。而在另一个方面,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典型的块状经济特征,东南沿海属于较为发达地区,北部和中部属于快速发展地区,西部则相对落后。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时间不长,但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形成了中大型的规模和相当的竞争力。而在另一个方面,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典型的块状经济特征,东南沿海属于较为发达地区,北部和中部属于快速发展地区,西部则相对落后。

自2005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稳定增长。一方面,2007年国家“十一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颁布标志着政府推动电子商务的总体布局已经形成,这个时期,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突破17000亿元;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应用成效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

2.2、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2.2.1、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将不断完善,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2.2.2、电子商务应用将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2.2.3、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加大,加速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

2.2.4、电子商务服务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2.5、移动电子商务正成为电子商务新的应用领域

3、电子商务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在重大作用及面临的问题

3.1、重大作用

3.1.1、电子商务对出口的积极影响

1.拓宽信息渠道

传统的进出口贸易中,由于各种途径的限制,买卖家往往需要中间人或者代理人的参与才能够完成交易,而恰恰就是中间人容易导致问题产生,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中间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凭借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为买卖家设置障碍。而电子商务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不对称,至少使得买卖家可以面对面的交流,让买卖双方有了更多的选择,避免了之前诸如手续费,中介费等一系列不必要的成本。如阿里巴巴网站,就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信息的平台。

2.降低经营成本

企业开展了业务后,能够更加准确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根据需求进行生产,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生产的调整,除此以外,企业借助网络这一低成本的宣传平台,在国际市场中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以上所提及的,正是借助电子商务来有效地减小生产成本,仓储成本,广告成本等一系列之前无法避免的损失。

3.1.2、电子商务对消费的积极影响

由于外部需求严重萎缩,我国的经济策略的重点由之前的大力鼓励出口业务,改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时下经济危机导致民众削减开支,民众在购买产品时必然考虑其消费成本,而消费成本小,价格的低廉和品种的丰富将成为网络购物和传统购物竞争消费者的利器。曾经制约网络购物的诚信问题,送货问题在网络购物经过几年的发展后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因此网络购物逐渐被大家所接受。而据统计,目前在国内网络上销量较好的商品诸如,服装玩具等,也都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出口贸易的损失。因此,国家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来刺激国内消费。

3.1.3、电子商务对投资的积极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个体将会是消费主体。中国的网民目前有1.7亿,未来的B2C市场可以得到充分释放。虽然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巨大,但是网络购物相对日常购物而言,消费成本较低的优势明显,必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在网络上购买自己满意的产品,进而推动B2C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相关的一些大型交易平台如淘宝能逆市发展。这样的势头必然会吸引大量的资金注入。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网络交易形式等一些传统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是,一些老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有新的问题产生,急需政府的解决

3.2、面临的问题

3.2.1、健全的法制

虽然电子商务已经逐渐融入了活动中,但是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还不能让人满意,还有很多的空白有待于填补。具体地说,需要从网络安全和金融安全两个方面立法,网络安全就是保证数据保护、安全认证、知识产权等。比如,淘宝的新规事件,便引发2011年10月11日,近7000名网友结集YY语音,有组织性的,对韩都衣舍、欧莎、七格格、优衣库等淘宝商城大卖家,实施“拍商品、给差评、拒付款”的恶意操作行为。上述四家店铺多数商品均已被迫下架,其中,韩都衣舍商品曾一度全部下架。这就是缺乏健全的法制而导致的利益纠纷。因此,电子商务的立法必须要得到重视,保证电子商务经济健康良好的运行。

3.2.2、产权的保护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在传统市场中的问题如盗用注册商标,商品名称等,在虚拟世界中,转化为了类似域名和版权的非法使用。通过域名抢注和商标侵权为某些商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网上大量无授权,非法的软件及资料下载,未经授权使用的他人作品,链接其他网站、网页,网络原创作品下载和转载等侵权行为和纠纷大量存在。另一方面,国家应该规范网络经营行为,畅通商品销售渠道,建立规范的网络商业秩序,从源头上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还应该积极应对新技术对版权保护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及时更新相关的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丰富管理手段,提高执法效率;加强有关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的宣传培训,提高电子商务网站经营者和网民法律意识,鼓励和引导行业自律。

4、国家在“十二五”中对电子商务服务业的重要规划与其前景分析

4.1、加快发展服务业

在此项总体规划中提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国家十五规划开始尤其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其中,把电子商务服务业更是提出了专项规划。目前我们正处于以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服务业进入快速扩张轨道的条件基本具备,服务业的快速扩张将成为经济增长和就业

机会的主要来源。在此的同时也会因此而增加许多的就业岗位,解决许多是失业人口,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会带动物流业的速度发展。

4.2、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在此规划中提到: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信息化对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发展和电子商务发展之间是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增加,就可以带动电子商务发展指数的增加。信息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相关主体间的动态联盟,实现信息的共享,消除地域上的劣势,形成新的竞争格局。电子商务的实质并不是通过网络购买东西,而是利用Internet技术,彻底改变传统的商业动作模式。因此,国家对信息化水平的规划也深刻的影响着电子商务服务业。

4.3、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此规划中提到: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在十二五中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他是解决就业的重大举措。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商务的应用也变得更加的宽领域。

参考文献:

(1)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2)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6 - 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R] 2006 年

(3)龚炳铮“十一五”至2020 年信息化发展目标与战略”[J].《中国信息界》2004 年 第10 期p7-11

(4)网上各种关于十二五对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扶持的视频、新闻、期刊。

第二篇:电子商务服务业内容

电子商务服务业包含哪些内容 电子商务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

1现代服务业及其发展现状分析1.1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比较发达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济与管理体系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包括由传统服务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和经营模式更新而形成的现代服务业,以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服务业,如金融业、保险业、不动产业(房地产业)、咨询业、信息服务、科技开发、商务服务、教育培训等。在国外也被称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KIBS)。现代服务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专业化的必然结果。

1.2现代服务业的特点与特征现代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强等特点。因此,现代服务业具有五大基本特征:

(1)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性,即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高。例如,现在银行的部分业务可以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相关的应用系统提供电子银行等网上服务,人们可以在网上进行查询或交易,就是现代服务业的具体表现。

(2)现代服务业具有知识性,即现代服务业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服务,使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如教育服务、科研服务、文化传媒服务、专业技术服务、计算机软件应用服务等。

(3)现代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性和集群性,即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使服务过程产生知识的增值,而且可以产生服务的规模效应和各种服务相互融合的聚集效应,引起服务的大幅度增值。如企业将物流的职能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代理,可以使企业不必在物流的硬件设施上花费大量的投资,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4)现代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具有高素质性,即现代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大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基础和技术、管理能力,从而构成了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能力。

(5)现代服务业的新兴性,即在时间上是现代兴起的或从过去演变而来的。如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就是新兴的,以电子商务和第三方集中配送为基础的物流服务业就是从传统商业、运输业中发展起来的。

1.3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义从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和特征可以看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意义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传统行业转向服务业、传统服务业转向现代服务业。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义在于: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在新世纪,一个国家的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成为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体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可大大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2)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大力发展教育、科研、文化等服务业,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们的素质,使之更加容易就业。

(3)是提升国民经济素质和运行质量的战略举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对服务业本身,而且对提升其他产业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是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5)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使先进技术在应用层次上实现跨越发展。

第三篇:滨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滨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滨城区服务业发展局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率先崛起、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潜力所在和重要基础,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更好的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区服务业取得较大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1、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6.07亿元,年均增长23%。“十一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09%,较“十五”末提高5.45个百分点,为我区第一产业的加强和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2、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房地产、旅游、信息、通讯、中介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产生。

3、特色街区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先后培育建成省级服务业园区1处,市级服务业园区5处,特色专业街7条,大型专业市场5处,大型超市8处,改造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规模档次,挂牌命名渤海十路特色餐饮、黄河二路电动车、渤海五路汽车贸易、渤海六路美食街,带动了汽车销售、地方名优小吃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增强了服务业集聚效应,改变了服务业布局分散的状况,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4、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8.89亿元,服务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供给能力明显提高,逐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服务。

(二)制约因素

全区服务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投入加大、升级加快、后劲增强的良性发展轨道,但与发达地区、先进城区相比,无论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还是产业贡献,都存在很大差距:

1、规模总量不大。缺少“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服务产业,缺乏有辐射带动力、承载力强的集聚区、特色园区和龙头骨干企业。

2、结构不合理。现代新兴服务业比重较小,尤其是物流、研发、营销、咨询、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中介和社区服务等生活公共服务业也发育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规划定位不高。发展定位不够清晰,缺乏全局性的发展规划,商圈布局比较分散,部分业态竞争相对激烈,部分新建大型商业设施布局对交通、环境考虑不够周全。

4、体制机制不完善。服务行业开放度较低,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完善;发展环境仍不宽松,政策落实难、难落实的问题相当突出。

(三)潜在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臵。滨城区位于黄河下游,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是滨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鲁北地区物流集散地。滨城区处于渤海湾的地理轴心,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天津滨海新区两大经济区的的结合部,环渤海经济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的叠加地带。在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规划中占据重要位臵,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区域。

2、便捷的交通优势。滨城区是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境内有三座大桥、两座浮桥跨越黄河。220、205国道,滨博高速、滨大高速、济青高速、荣乌高速、津汕高速、滨德高速,滨港铁路、胶济铁路和即将建成的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距北京、天津、青岛、济南3小时以内路程半径,物资流通便捷。

3、宽阔的空间优势。西区崛起,东区建设步伐加快,老城区改造效果显现,城区建设为滨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载体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蓬勃发展的西区面积200万平方米,日新月异的东区诸多大项目纷纷上马;老城区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资源的功能臵换也势在必行。

4、优良的政策环境。国家、省、市正加速服务业对外开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资和民资参与发展服务业。省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服务业,并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意见,市委、市政府和我区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区委、区政府“1241”总体工作部署,立足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中心商务区定位,转变发展观念,优化资源配臵,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市经济的主攻方向,把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速集聚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楼宇总部等现代服务业业态,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共赢。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定位、任务目标、政策措施,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不断拓展新兴领域,进一步做大规模、调优结构、做足特色,突出抓好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形成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加速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四大载体”建设,全力打造“五大板块”、“十大园区”,完善政策和投资环境,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内生活力和竞争力,努力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城市经济新格局,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谐生态宜居区、城市文化繁荣区、现代商贸物流区。

(二)主要目标

——服务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2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2015年达到230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至2015年累计完成22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5%以上。“十二五”末三产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

——服务业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十二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万人,到2015年达到2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到58%,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使服务业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

——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比重不断提高,传统服务业得到进一步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逐步拓宽,产业素质不断增强;城市服务业全面快速增长,农村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经济结构。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健全,服务功能设施完善,运作机制规范,现代化水平较高,辐射能力较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三、“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突出服务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四大载体”建设为平台,围绕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商务区总体目标,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区域特色经济,推进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

(一)空间布局

依据市场资源优势和产业前景,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高档住宅、休闲观光、物流配送、商务金融,形成五个功能区。

1、中部重点发展中心商务区。以渤海七路为中轴线,西起渤海十路东至渤海五路,南起黄河一路,北至黄河十路,培植发展商务金融区。逐步提升现有渤海国际、银座商城、潍坊中百、大润发、王府井商贸城等一批旗舰店规模档次;逐年培植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商贸企业5家,争创“省级服务名牌”2个;大力提升金融服务业,在东营商业银行、恒丰银行成功入驻的基础上,推动齐商银行、招商银行落户开业,完成农信社改革任务,组建区农村商业银行,逐年引进股份制银行1家,发展典当、担保等金融机构9家,进一步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的招商聚商能力。

2、西部重点发展高档住宅生活区。以市西、彭李办事处为主体,西起渤海十八路东至渤海十路,南起长江三路北至黄河十六路,打造高档住宅生活区。推进阳光政务小区、绿都花园、德坤华府、安康花园、完成张八棍、亚药刘、棒槌孙等旧村改造项目,引进富尔玛、家乐福、沃尔玛、银座等大型超市商场,招商建设以生活资料为主的市西物流园区,打造黄河三角洲文化创意产业园,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3、东部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群。以北办、市东、梁才为主体,西起渤海五路东至东外环,南起南外环北至北外环,打造大型专业市场群。全力推进东区重点专业市场建设,提升改造传统型商贸服务业,推进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东海国际新天地、洋货大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运营进度;力促京博城市综合体、黄河三角洲创业城等项目尽快开工;争取国际家纺交易城、银座商城成功落户入驻,提升全区家纺市场档次;改造提升鲁北蔬菜批发市场、新兴市场、滨州纺织品、义和石材、北镇大集等一批大型市场;集中整合东区汽车4S店,规划建设鲁北汽车交易市场。

4、南部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带。以市西、市中、梁才为主体,沿黄河滩涂一带,重点发展以城郊型观光农业、生态采摘、自耕园及沿黄旅游为主,抓好市西休闲小街、创业就业园建设,开辟梁才大高黄金梨、草莓采摘,做强做大“采摘节”;积极配合“三蒲”景区开发,推进黄河楼及蒲湖周边开发建设,加快黄河温泉度假村建设。

5、北部重点发展仓储物流陆港。以秦皇台、梁才、市东为主体,加快总投资100亿元的陆港物流园区规划,力争早日招商建设;完善东城物流园区布局,完成铁路货场、银河物流、鑫盛鑫煤炭等物流项目建设,对东王钢材、滨州汽车城、滨岭商贸园加快整合扩容。

(二)产业结构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强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通过品牌引领、产业集聚、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打造黄河三角洲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介服务中心。

1、优先发展三大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以德大、黄大、滨港铁路为依托,重点发展滨城区东城现代陆港物流、滨州工业物流两大物流园区;培植一批物流骨干企业。金融保险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进驻或设立分支机构,争取设立滨城区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性金融机构。鼓励发展信托、租赁、典当、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科学引导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信息服务业:实施社会信息化系列工程,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综合服务信息、劳动力就业、社区服务、托老服务、数字城管、城市运行监测、一卡通、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校园信息等社会信息化服务工程建设。逐步推行“三网融合”,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2、改造提升四大生活性服务业。旅游业: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和市场深度开发,建成都市旅游、人文古迹风景、沿黄生态观光旅游三大旅游风景区。到2015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5亿元。商贸餐饮业: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商业零售点和商业街,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实行餐饮企业的分层次管理,规划建设集餐饮、休闲、演艺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开发“一区”,即东城现代商务区,改造提升“两路”,即:以渤海七路、渤海十路为轴线的中心商务金融区。房地产业:合理引导商业地产开发,科学发展楼宇经济;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科学安排高中低档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供应比例,搞好拆迁安臵房、农民多层公寓和创业人才公寓等专项用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引进著名房地产中介企业,加快住在产业现代化。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家政、保洁、物业等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鼓励创办社区服务业实体,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健全社区服务组织。

3、培育发展两大新兴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鼓励发展动漫制作、广告策划、数字传媒、工艺品设计、文学作品、绘画等创意产业,扶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会展业:积极承办国内会议,发展以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继续举办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会展,培育会展业得知名品牌。

(三)重点园区

1、商务金融园区:以市中办事处为主体,沿渤海七路主轴,黄河二路至黄河八路,渤海八路至渤海六路为主要范围,重点发展大型商场超市、金融证券、星级酒店等业态,抓好黄金国际大厦、清怡国际、新悦国际等项目建设,促进渤海国际、王府井商贸城加快招商,引进齐商银行、招商银行,兴建旅游产品、温州名购购物街。

2、大型专业市场园区:以北办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渤海一路到渤海六路,黄河一路至黄河八路为主要范围,促进新兴市场、姜家副食品、六街蔬菜、滨州纺织品等存量市场改造提升,引导海得汽配、海虹商贸城、金茂商都、环亚一家、洋货大市场等新建市场招商运营。

3、餐饮娱乐园区:以彭李、市西办事处为主体,渤海八路至十二路,黄河二路至八路为主要范围,建设东方文化商业街、学生用品街等专业街,做强做大华夏一品特色餐饮集聚区。抓好东方商都、滨州中关村、龙腾数码等重点项目。

4、东城物流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铁路和东外环线两侧,抓好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东海国际新天地、义乌国际商贸城大型市场项目和银河物流、海华物流等物流项目建设。

5、三河湖休闲度假园区:围绕三河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核心区面积2500亩分为文化体验区、水上娱乐区、餐饮服务区、观光农业区四个区域,建设温泉酒店、百果园、笔架山、水上生态餐厅等项目,宣传推介“森林公园”品牌,打造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6、杜氏文化园区:以滨北办事处南街为主体,依托杜氏故宅开发总体规划,完成杜受田居住院落、后花园、大同客栈等一期建设,加快二期10000平方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AAA及旅游风景区。

7、黄河文化绿色观光园区:以市西、市中、梁才办事处为主体,结合生态农业开发,抓好休闲小街创业生态园、黄河生态园、“三蒲”开发、明清一条街、亲母亲河观光园、黄金梨采摘园等重点项目,打造沿黄生态农业绿色长廊。

8、中海风景游览园区:以彭李办事处为主体,建设中海东部水系景观,引进水幕电影、音乐喷泉、高尔夫练习场及景区服务中心。推进滨州市“三馆一院”、“一馆三中心”、御景园等项目建设。

9、东城现代商务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白鹭湖周边规划建设写字楼、星级酒店等商务设施。兴建金博商厦和金博酒店项目,抓好香格里拉.水岸绿城、白鹭湖大酒店、东区客运中心、火车客运站广场等建设,繁荣发展现代商务园区。

10、汽车贸易园区:以市东、滨北办事处为主体,沿205和220国道两侧培育汽车贸易园区,抓好市东汽车商贸城、滨岭商贸园、铂焱汽车商贸城以及汽车4S店集聚整合。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政策倾斜

强化服务意识,由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对涉及服务业发展项目的立项登记备案、规划、土地审批、工商登记等,要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实行政务公开、网上审批,对重大项目优先进入“绿色通道”,并进一步简化手续,缩短流程。加快研究制订滨城区服务业发展导向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引导资金投向重点领域,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滚动发展”的原则,筹划、论证、筛选、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重点项目,建立服务业大项目储备库。

(二)规划引导,扶优扶强

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按照服务业“专职专责”、“一业一责”的原则,完善金融、商业网点、旅游、物流、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专业规划。要按照“分工合作,功能互补,适当错位”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编制服务业发展的各类分规划,尽快形成上下贯通、衔接一致的规划体系。服务业企业享受与制造业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进一步扶强扶优,大力推进跨行、跨业、跨区域的大集团、大企业的组建,鼓励服务类企业做强做大。对服务业行业扶持资金,由分散变为集中,实行通盘考虑、统筹使用。同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对服务业中的优势产业、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支持。

(三)技术创新,提档升级

鼓励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参照制造业技改贴息的政策,对优势明显的传统服务业和新型现代服务业给予贷款贴息。开辟投融资渠道,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服务业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募集社会资金。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界限的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等多种改造、改组方式,促进服务业由粗放型的外延扩张向集约型的内在素质的提高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引进一批重点领域、新兴行业和薄弱环节的重大项目,通过改造提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全面提高我区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档次。

(四)品牌引领,人才支撑

加快服务业专业化、品牌化提升步伐,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创新。重点支持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管理理念新、经营规模与业绩在行业中排名前列的服务业企业争创名牌。加快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特别要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会展策划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与引进科技人才相同的激励政策。加强岗位职业培训,重点吸引国内外著名培训组织建立培训机构,健全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培训考核,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实行职业技术岗位的技能竞赛与定级。

(五)完善统计,健全决策体系

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充实统计力量,如实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建立定期服务业结构体系、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的评价通报制度,促进现代化服务业向纵深加速推进。

第四篇:滨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滨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率先崛起、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潜力所在和重要基础,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更好的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区服务业取得较大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1、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6.07亿元,年均增长23%。“十一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09%,较“十五”末提高5.45个百分点,为我区第一产业的加强和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2、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房地产、旅游、信息、通讯、中介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产生。

3、特色街区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先后培育建成省级服务业园区1处,市级服务业园区5处,特色专业街7条,大型专业市场5处,大型超市8处,改造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规模档次,挂牌命名渤海十路特色餐饮、黄河二路电动车、渤海五路汽车贸易、渤海六路美食街,带动了汽车销售、地方名优小吃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增强了服务业集聚效应,改变了服务业布局分散的状况,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4、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8.89亿元,服务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供给能力明显提高,逐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服务。

(二)制约因素

全区服务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投入加大、升级加快、后劲增强的良性发展轨道,但与发达地区、先进城区相比,无论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还是产业贡献,都存在很大差距:

1、规模总量不大。缺少“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服务产业,缺乏有辐射带动力、承载力强的集聚区、特色园区和龙头骨干企业。

2、结构不合理。现代新兴服务业比重较小,尤其是物流、研发、营销、咨询、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中介和社区服务等生活公共服务业也发育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规划定位不高。发展定位不够清晰,缺乏全局性的发展规划,商圈布局比较分散,部分业态竞争相对激烈,部分新建大型商业设施布局对交通、环境考虑不够周全。

4、体制机制不完善。服务行业开放度较低,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完善;发展环境仍不宽松,政策落实难、难落实的问题相当突出。

(三)潜在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置。滨城区位于黄河下游,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是滨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鲁北地区物流集散地。滨城区处于渤海湾的地理轴心,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天津滨海新区两大经济区的的结合部,环渤海经济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的叠加地带。在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规划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区域。

2、便捷的交通优势。滨城区是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境内有三座大桥、两座浮桥跨越黄河。220、205国道,滨博高速、滨大高速、济青高速、荣乌高速、津汕高速、滨德高速,滨港铁路、胶济铁路和即将建成的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距北京、天津、青岛、济南3小时以内路程半径,物资流通便捷。

3、宽阔的空间优势。西区崛起,东区建设步伐加快,老城区改造效果显现,城区建设为滨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载体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蓬勃发展的西区面积200万平方米,日新月异的东区诸多大项目纷纷上马;老城区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资源的功能置换也势在必行。

4、优良的政策环境。国家、省、市正加速服务业对外开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资和民资参与发展服务业。省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服务业,并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意见,市委、市政府和我区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在其规模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推广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理念和现代管理,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完善政策措施、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拓展生产性服务业,规范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城区服务业,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整合服务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规范服务市场,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提升产业素质和竞争力,推动服务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服务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0亿,年均增长16%,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左右,到2015年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以上,使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服务业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十二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到2015年达到2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到58%,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使服务业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

——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比重不断提高,传统服务业得到进一步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逐步拓宽,产业素质不断增强;城市服务业全面快速增长,农村服务业不断拓展。

三、“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突出服务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四大载体”建设为平台,围绕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商务区总体目标,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区域特色经济,推进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

(一)空间布局

依据市场资源优势和产业前景,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高档住宅、休闲观光、物流配送、商务金融,形成五个功能区。

1、中部重点发展中心商务区。以渤海七路为中轴线,西起渤海十路东至渤海五路,南起黄河一路,北至黄河十路,培植发展商务金融区。逐步提升现有渤海国际、银座商城、潍坊中百、大润发、王府井商贸城等一批旗舰店规模档次;逐年培植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商贸企业5家,争创“省级服务名牌”2个;大力提升金融服务业,在东营商业银行、恒丰银行成功入驻的基础上,推动齐商银行、招商银行落户开业,完成农信社改革任务,组建区农村商业银行,逐年引进股份制银行1家,发展典当、担保等金融机构9家,进一步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的招商聚商能力。

2、西部重点发展高档住宅生活区。以市西、彭李办事处为主体,西起渤海十八路东至渤海十路,南起长江三路北至黄河十六路,打造高档住宅生活区。推进阳光政务小区、绿都花园、德坤华府、安康花园、御景苑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完成张八棍、亚药刘、棒槌孙等旧村改造项目,引进富尔玛、家乐福、沃尔玛、银座等大型超市商场,招商建设以生活资料为主的市西物流园区,打造黄河三角洲文化创意产业园,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3、东部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群。以北办、市东、梁才为主体,西起渤海五路东至东外环,南起南外环北至北外环,打造大型专业市场群。全力推进东区重点专业市场建设,提升改造传统型商贸服务业,推进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东海国际新天地、洋货大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运营进度;力促京博城市综合体、黄河三角洲创业城等项目尽快开工;争取国际家纺交易城、银座商城成功落户入驻,提升全区家纺市场档次;改造提升鲁北蔬菜批发市场、新兴市场、滨州纺织品、义和石材、北镇大集等一批大型市场;集中整合东区汽车4S店,规划建设鲁北汽车交易市场。

4、南部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带。以市西、市中、梁才为主体,沿黄河滩涂一带,重点发展以城郊型观光农业、生态采摘、自耕园及沿黄旅游为主,抓好市西休闲小街、创业就业园建设,开辟梁才大高黄金梨、草莓采摘,做强做大“采摘节”;积极配合“三蒲”景区开发,推进黄河楼及蒲湖周边开发建设,加快黄河温泉度假村建设。

5、北部重点发展仓储物流陆港。以秦皇台、梁才、市东为主体,加快总投资100亿元的陆港物流园区规划,力争早日招商建设;完善东城物流园区布局,完成铁路货场、银河物流、鑫盛鑫煤炭等物流项目建设,对东王钢材、滨州汽车城、滨岭商贸园加快整合扩容。

(二)产业结构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强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通过品牌引领、产业集聚、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打造黄河三角洲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介服务中心。

1、优先发展三大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以德大、黄大、滨港铁路为依托,重点发展滨城区东城现代陆港物流、滨州工业物流两大物流园区;培植一批物流骨干企业。金融保险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进驻或设立分支机构,争取设立滨城区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性金融机构。鼓励发展信托、租赁、典当、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科学引导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信息服务业:实施社会信息化系列工程,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综合服务信息、劳动力就业、社区服务、托老服务、数字城管、城市运行监测、一卡通、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校园信息等社会信息化服务工程建设。逐步推行“三网融合”,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2、改造提升四大生活性服务业。旅游业: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和市场深度开发,建成都市旅游、人文古迹风景、沿黄生态观光旅游三大旅游风景区。到2015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5亿元。商贸餐饮业: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商业零售点和商业街,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实行餐饮企业的分层次管理,规划建设集餐饮、休闲、演艺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开发“一区”,即东城现代商务区,改造提升“两路”,即:以渤海七路、渤海十路为轴线的中心商务金融区。房地产业:合理引导商业地产开发,科学发展楼宇经济;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科学安排高中低档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供应比例,搞好拆迁安置房、农民多层公寓和创业人才公寓等专项用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引进著名房地产中介企业,加快住在产业现代化。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家政、保洁、物业等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鼓励创办社区服务业实体,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健全社区服务组织。

3、培育发展两大新兴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鼓励发展动漫制作、广告策划、数字传媒、工艺品设计、文学作品、绘画等创意产业,扶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会展业:积极承办国内会议,发展以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继续举办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会展,培育会展业得知名品牌。

(三)重点园区

1、商务金融园区:以市中办事处为主体,沿渤海七路主轴,黄河二路至黄河八路,渤海八路至渤海六路为主要范围,重点发展大型商场超市、金融证券、星级酒店等业态,抓好黄金国际大厦、清怡国际、新悦国际等项目建设,促进渤海国际、王府井商贸城加快招商,引进齐商银行、招商银行,兴建旅游产品、温州名购购物街。

2、大型专业市场园区:以北办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渤海一路到渤海六路,黄河一路至黄河八路为主要范围,促进新兴市场、姜家副食品、六街蔬菜、滨州纺织品等存量市场改造提升,引导海得汽配、海虹商贸城、金茂商都、环亚一家、洋货大市场等新建市场招商运营。

3、餐饮娱乐园区:以彭李、市西办事处为主体,渤海八路至十二路,黄河二路至八路为主要范围,建设东方文化商业街、学生用品街等专业街,做强做大华夏一品特色餐饮集聚区。抓好东方商都、滨州中关村、龙腾数码等重点项目。

4、东城物流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铁路和东外环线两侧,抓好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东海国际新天地、义乌国际商贸城大型市场项目和银河物流、海华物流等物流项目建设。

5、三河湖休闲度假园区:围绕三河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核心区面积2500亩分为文化体验区、水上娱乐区、餐饮服务区、观光农业区四个区域,建设温泉酒店、百果园、笔架山、水上生态餐厅等项目,宣传推介“森林公园”品牌,打造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6、杜氏文化园区:以滨北办事处南街为主体,依托杜氏故宅开发总体规划,完成杜受田居住院落、后花园、大同客栈等一期建设,加快二期10000平方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AAA及旅游风景区。

7、黄河文化绿色观光园区:以市西、市中、梁才办事处为主体,结合生态农业开发,抓好休闲小街创业生态园、黄河生态园、“三蒲”开发、明清一条街、亲母亲河观光园、黄金梨采摘园等重点项目,打造沿黄生态农业绿色长廊。

8、中海风景游览园区:以彭李办事处为主体,建设中海东部水系景观,引进水幕电影、音乐喷泉、高尔夫练习场及景区服务中心。推进滨州市“三馆一院”、“一馆三中心”、御景园等项目建设。

9、东城现代商务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白鹭湖周边规划建设写字楼、星级酒店等商务设施。兴建金博商厦和金博酒店项目,抓好香格里拉.水岸绿城、白鹭湖大酒店、东区客运中心、火车客运站广场等建设,繁荣发展现代商务园区。

10、汽车贸易园区:以市东、滨北办事处为主体,沿205和220国道两侧培育汽车贸易园区,抓好市东汽车商贸城、滨岭商贸园、铂焱汽车商贸城以及汽车4S店集聚整合。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政策倾斜

强化服务意识,由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对涉及服务业发展项目的立项登记备案、规划、土地审批、工商登记等,要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实行政务公开、网上审批,对重大项目优先进入“绿色通道”,并进一步简化手续,缩短流程。加快研究制订滨城区服务业发展导向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引导资金投向重点领域,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滚动发展”的原则,筹划、论证、筛选、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重点项目,建立服务业大项目储备库。

(二)规划引导,扶优扶强

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按照服务业“专职专责”、“一业一责”的原则,完善金融、商业网点、旅游、物流、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专业规划。要按照“分工合作,功能互补,适当错位”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编制服务业发展的各类分规划,尽快形成上下贯通、衔接一致的规划体系。服务业企业享受与制造业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进一步扶强扶优,大力推进跨行、跨业、跨区域的大集团、大企业的组建,鼓励服务类企业做强做大。对服务业行业扶持资金,由分散变为集中,实行通盘考虑、统筹使用。同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对服务业中的优势产业、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支持。

(三)技术创新,提档升级

鼓励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参照制造业技改贴息的政策,对优势明显的传统服务业和新型现代服务业给予贷款贴息。开辟投融资渠道,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服务业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募集社会资金。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界限的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等多种改造、改组方式,促进服务业由粗放型的外延扩张向集约型的内在素质的提高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引进一批重点领

域、新兴行业和薄弱环节的重大项目,通过改造提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全面提高我区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档次。

(四)品牌引领,人才支撑

加快服务业专业化、品牌化提升步伐,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创新。重点支持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管理理念新、经营规模与业绩在行业中排名前列的服务业企业争创名牌。加快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特别要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会展策划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与引进科技人才相同的激励政策。加强岗位职业培训,重点吸引国内外著名培训组织建立培训机构,健全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培训考核,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实行职业技术岗位的技能竞赛与定级。

(五)完善统计,健全决策体系

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充实统计力量,如实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建立定期服务业结构体系、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的评价通报制度,促进现代化服务业向纵深加速推进。

第五篇:电子商务就业前景

“编辑你好!我是一名学电子商务的学生,现在读大一。自从我选择了这个专业,我就经常到图书馆去看有关电子商务的书籍。很多书上都说电子商务的前景很好。于是我也一直都认为我选对了专业。

有一天我在期刊阅览室看到了你们的杂志,看到了标题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的文章。我开始觉得有些担心了,在此我想请你帮我分析一下我们以后的就业情况及应怎样学好这个专业。”

这是其中的一封邮件,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这也是我近期郁闷的主要原因。一是,我该如何给这些学生回复邮件?我只是电子商务类杂志的编辑,并不是教育领域的专家,怎么能给别人指导。二是,我们本没有想过给学生增加思想包袱,收到这些邮件让我深感不安。

但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媒体的作用就是发现问题,陈述问题,但能解决问题吗?事实就是如此。新的热门专业毕竟有很多学子“趋之若骛”,但总会有诸多问题,处在不断的改良过程中。我们报道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的重视,期望借助他们的力量做一些实际改善工作。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国教育系统犹如一艘大船,船大难掉头,等若干年后教育体制改革了,想必现在的在校生估计也已成家立业,“小三儿都会打酱油了”。

但是该说的话不能不说,不说就是我们渎职。时值第一届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毕业了,我能做什么?”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话题。

「“香饽饽”不香」

从2001年6月教育部批准首批13所高等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以来,至今已经有180多所高校。即使没有电子商务专业的也要定一个“电子商务方向”划在某一个专业或系院的下面,等待慢慢“转正”。

学校的“强烈响应”和莘莘学子的“激情涌入”形成共鸣。平均来说,每个高校每届招收1个电子商务班,每个班50人,如今已经有了四届学生,共180所学校。这样粗略算起来,如今在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共有50*1*4*180=36000名学生,而每年进入社会的学生人数为9000名,再加上专科毕业生和社会自考的学生,顶多也就2万人。

不知道哪位专家学者曾放言,国家未来10年将有1万亿资金投入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由此将会引发超过200万的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缺口,这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规模化发展的软肋之一。平均一下,每年社会上就需要20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这与每年不到2万的人才输入有很大落差。对于毕业生来说,这是何等巨大的“卖方”市场。每一个人都是“香饽饽”哩!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委员会(中国)研发中心作为非赢利性组织在2004年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和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了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15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20%,但在2003年6月中旬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

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曾在北京表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力争2004年全国应届毕业生在9月1日前平均就业率达到70%以上。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距此目标差距很大。

“关于毕业生的就业率现在还不是很好评测”,中央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系主任林政博士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拿我们学校来说,今年有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其中2/3考研,虽然也在找工作,但如果考上研究生就继续上学了。”

对待就业率或许还有另一种看法。仔细分析一下,就业的学生中又有多少是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呢?笔者接触过一些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我的同学中多数都找到工作了,但很少是自己满意的,基本上是做前台、文秘、助理和销售什么的,比较贴近的就是做网站维护。”一名非名牌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说,“有公务员证的能进政府部门,还有准备自己创业的,找到工作的八成都是靠关系。其实不仅仅电子商务专业,大学毕业生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此大学生的一番话虽有些片面,但多少显露一些现状,这让记者感到无奈。难道刚从象牙塔走入社会的学生就要靠“关系”来生存?如此大的“卖方”市场,“香饽饽”为何如此遭人冷落?

「校园里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毕业生难找工作,社会舆论达成了两点共识:一是,毕业生没工作经验,现在的用人单位都不愿意花费时间金钱去培养,只想找“拉过来就能用”的人;二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都有些傲气,高不成低不就。

对于第二点,想必有些偏颇。刚进入公司的毕业生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工作的节奏不比在学校“悠闲”,那一点点“傲气”估计很快就会消失。对于第一点,没有经验就很难找到工作,没有工作那来的经验呢?这有点“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论调。

而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不好找工作似乎有其“客观”原因。目前,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上一直都很走俏。说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是复合型人才一点都不为过,这可以从他们的课程设置看出。

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学生4年(准确时间应该是3年)要学的课程分为三类,管理、技术、营销。管理包括:管理学、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管理;技术包括:网页制作、asp、数据库、编程;营销包括: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等,还有很多遗漏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的课程如果学生都能够学得精通,那一定是复合型人才了,但问题是学生们能学精通吗?众所周知,管理、技术、营销都是博大精深的领域,也都有相应的院系专门讲授,而电子商务专业博众家之长集于一身着实不易,学生学起来又谈何容易?

“4年时间我们学了很多门课,但大多都是理论基础,什么我们都懂一点,要用它们来找工作,却有些底气不足。”学生的话是朴实的,面对人生的转折,他们不得不谨慎从事。

毕业生都向往去大公司工作这是无可厚非的。一般的大公司都是分工明确,“一个萝卜一个坑”,竞争上岗是不变的法则。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有何竞争优势呢?做网站建设和维护,竞争得过学网络通信专业的学生嘛?做管理,竞争得过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吗?做市场拓展,竞争得过公共关系专业的学生吗?我们不能枉加断言。

「用人单位的话多少有些苛刻但却现实。」

“电子商务其实并不需要什么专业,和其他网络公司一样,我们需要网站建设维护、营销、渠道这样的人才。”6688网络公司市场总监毕敬枫告诉记者。

“其实我们招人就跟其他公司一样,没什么区别,每个工作要求的专业性都不一样,对于应届毕业生,我们也经常参加重点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推荐会。”eBay易趣市场部经理刘薇也持同样观点,“据我们了解,有的电子商务专业里面有专门学计算机应用等技术的,那么我们的技术部门就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总的来说,电子商务即商务,我们对人员的需求跟别的商务公司没什么区别,市场、公关、技术都需要,这跟是不是电子商务专业关系不大。”

有人估计会问,这么说来每一个职位都有相应专业的人才,那电子商务专业就没有开设的必要了?这是一个好问题,但不是笔者所能够回答的。

面对如此境况,校方似乎也已有所准备。“高校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时候,都会考虑如何办出特色。我们中央财经大学在财政、金融、会计等学科领域很有实力,所以我们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可以整合这些优势学科。”该校电子商务专业系主任林政说,“我们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架构应该是倒‘T’字型,横杠代表‘博学’,是我们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给学生一个有发展空间的专业知识平台;竖杠代表‘专攻’,这一方面要靠教师的引导,还要看学生的兴趣所在。有侧重管理的,还有偏重技术的,学生可通过高年级的选修课、就业后的再学习或考研,达到在专业领域纵深发展的目的。”

学校该如何引导,高校因材施教是否可行,都还需要研究和探讨,那么,是否本科生都要考研才能把“竖杠”补齐呢?

北京联合大学虽然不是名牌,但早在2001年就开办了电子商务专业。“我们学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定位,就是向中小企业输送人才。”该校电子商务专业系主任支芬和老师开门见山,“中国有2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上网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已成气候,人才缺口很大,更需要电子商务人才。”

中小企业分工不是很明确,一个职位有很多职能,应该是充分发挥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才华的地方。但在中小企业是否有很好的培训或者“领路人”也是个问题。

「电子商务培训“矿工”热」

在Google的搜索栏键入“电子商务培训”关键字,你会马上搜索到689,000项符合结果。各种培训机构和职业证书跃入眼帘,有政府部门办的、有公司企业办的、还有个人办的,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第一届电子商务学生刚毕业,再教育的“配套设施”就如此“健全”

让人叹为观止。

这让笔者联想到了当年李连杰的成名作《少林寺》热播之后的场景,“武术热”席卷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武术”学校如雨后春笋,带动了一方经济。

如今各领域的培训热也是一浪高过一浪,据《2004年知名外语机构调查报告》透露:截止到2004年,全国英语培训机构总数不下5万家,国内英语培训的市场总值已达150亿元人民币。

电子商务培训无疑也是一个巨大“金矿”,而那些名目繁多的培训机构和发证机关多像是“矿工”,“矿工”们除了夸耀自己的培训如何有效提升你的能力和证书的如何管用,还会说什么?他们会去关心在学校里的4年教育怎么改革吗?

近日,笔者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标题是“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将走俏京城”,心里很是高兴,看来市场起来了。当细细读完才发现这是一家培训机构(名字省去,避做广告之嫌)的广告。内容写得很好,先分析市场需求,再找几个培训的学员采访,还有用人单位发言,最后双方一拍即合,“用了都说好”,末尾是培训机构介绍和联系方式,还承诺了“包就业”。用新闻的形式做广告,可谓是煞费苦心,业内人士一眼就能看出来,但对于急于找工作的学生来说想必要一试了。

在“电子商务培训”的Google排名中非常靠前的一个链接写着“电子商务培训——你想在此做广告吗?”。这是什么意思?点进去一看,笔者愣住了,里面都是空白链接,首页用很大的字体写着“本网站以‘电子商务培训’进行搜索,排名突出,流量巨大,现排名转让。联系电话:XXX;QQ:XXX(请注明Google排名合作)我们既可以把您自己的网站做到此位置,也可以把此位置转让给您,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这网页的主人很是用心良苦但却又不失机敏,他一定是业内的超前人士了。可见关键字“电子商务培训”的搜索量之大,希望接受电子商务培训的人之多!

如此看来,是电子商务培训的市场起来了。

市场如此这般,难道要刚毕业的学生也去试着开办一个培训机构,做一名“矿工”?

「后记」

开头就说了,最近的我很郁闷。文章写完了,心情还是不怎么样,这文章又要给在校学生增加思想包袱了。

开头也说了,媒体只能发现问题,陈述问题,但解决不了问题。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

同时,也请学生们放宽心。试问有多少工作的人是在从事着所学专业呢?学校里学的在工作中又能用上多少?

社会是个“大熔炉”,这里能学到更有用的东西,更容易发现自己适合干什么。当然,在学校的时光是弥足珍贵的,是打基础的时候,好好学习,更应该好好生活。

下载浅析十二五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前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十二五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前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子商务就业前景

    电子商务就业前景 今天鲜有人接受的电子商务,多重收入,速度制胜,在家创业的机会来到你身边,你能把握住吗?市场是走出来的,机会是靠智慧的人去把握的。很多人总是埋怨自己没有机会,......

    电子商务服务业(共五篇)

    服务业 旅行服务:虚拟旅行代理可以提供所有传统旅行社的服务,从提供一般信息到预订机票、安排食宿和娱乐。此外,有些服务是传统旅行社无法提供的,如先前旅行者的经验之谈、电子......

    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一五”回顾 (一)《电子签名法》配套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二)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三)电子认证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四)电子认......

    武汉市养老服务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武汉市养老服务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为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口老龄化水平相适应,按照《武汉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拟定《武汉市养老......

    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范文]

    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根据山东省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为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服务......

    阳信县服务业十二五规划5篇范文

    阳信县服务业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是阳信抢抓黄河三角洲开发,实现追赶战略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强县目标,在......

    万年县现代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万年县现代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言 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

    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服务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三年晋位”的重要驱动力量。我市将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全力推动金融、旅游、现代物流、文化、房地产、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