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养老服务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4 06:0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武汉市养老服务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武汉市养老服务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第一篇:武汉市养老服务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武汉市养老服务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为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口老龄化水平相适应,按照《武汉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拟定《武汉市养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回顾及现状

截止去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21.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58%,老龄化城市特征明显。为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市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加大养老服务社会化推进力度,养老机构数量和床位数持续增长,供养功能不断提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骨干,各类服务机构协调发展、多种服务形式相互补充的“五位一体、城乡统筹”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初具雏形。

----政府主导,国办养老机构示范作用日益凸显

“十一五”期间,市、区国办城镇养老机构持续推进新、改、扩建工作,提升服务功能,农村福利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提档升级。各类国办养老机构在保证“三无”和“五保”老人保障“兜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面向全社老人的代养服务。到2010年6月底,我市城镇国办养老机构15家,床位总数4846张,入住总人数4567人,床位利用率94.24%;农村养老机构87家,床位总数10521张,入住老人9513名,床位使用率90.42%。全市“五保”、“三无”对象自愿集中供养率达到100%。

----政策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明显加快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通知》、《武汉市社会养老机构管理实施办法》、《关于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引导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截止2010年6月底,我市社会办养老机构129家,总床位数13620张,分别占全市养老机构总数、总床位数的55.84%、47.51%,分别比2005年底提高27、19个百分点,社会办养老机构逐步成为我市机构养老服务的主体。

----资金扶助,养老机构服务功能持续提升

2006年起开始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实行运营补助、2008起开始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实行建设补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共下拨运营补助资金3800余万元、建设补贴2000余万元。在资助资金的帮助下,武昌区阳光福利院、侨亚老人村、武钢南山老年公寓等一批居住环境良好,服务功能齐全的中高档次养老机构正在成长壮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实行运营补助和建设补贴从2009年起纳入长效工作。

----试点先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所突破

以创建“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城区”为契机,以“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为平台,以“四到社区”服务内容为抓手,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2010年6月底,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面试点建设,建成60余个社区日间托老照料站、床位数3000多张,向居家老人提供日托、就餐、洗衣、休闲、娱乐等多方位服务。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养老服务业在此期间机遇与挑战并存。

——扩大内需政策拉动。中央出台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在领域上突出了改善民生的投资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如何借国家加大社会投入之机,科学合理建设和提升我市老年人群基础保障设施,实现我市养老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是养老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之一。

——专项规划驱动。民政部和省政府将把养老事业发展列入专项规划,把养老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将会组织、调度和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扶持养老事业的发展,为养老服务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也将从时间节点、目标任务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市场需求调动。据测算,到2015年,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60万。受现代生活方式、“四二一”家庭结构、城市化聚焦等客观因素影响,需要专业养老机构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的老人数量将会激增,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增大。在市场的调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将会涌入养老服务市场,我市养老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适度普惠推动。“十二五”期间,养老服务业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保障对象将会从“三无”和“五保”老人等特殊群体向全社会老人逐步延伸。也就意味着国家、省、市将会出台更多强力政策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升和拓宽养老服务保障水平和方式,使更多老年群体能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生活更有幸福感。

——“1 8”城市圈带动。“1 8”城市圈的建立,将会更加整合、优化各类资源,养老服务业也迎来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市作为城市圈的中心,“十二五”期间养老服务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带动整个城市圈的共同发展。

三、“十二五”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7号文件精神,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多元化养老、专业化介入、社会化互动、人性化服务”的要求,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养老机构国办、社会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四轮齐驱”格局,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拓展养老服务功能,丰富养老服务内涵,形成“失能、失智、失后、失保”等个性化服务格局,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不断完善养老事业发展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加快“五位一体,城乡统筹”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使我市养老服务业处在中西部城市前列,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履行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内容,在保证政府公共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的同时,通过市场调控,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养老服务业中来,形成多元投资、多种建设方式竞相发展的格局。

2、政策扶持与资金扶助相结合。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养老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并结合实际,制订突破性优惠政策、重点扶持政策,通过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信贷支持等资金扶助手段,正确引导和激励养老服务业发展。

3、基础保障与适度普惠相结合。在切实保障 “三无”、“五保”和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养老需求的基础上,向高龄老人、单亲老人、空巢老人倾斜,推进普惠发展,以政府购买服务、医疗补助等措施,充分发挥企事业团体和社工、志愿者服务的作用,逐步扩大老年人群的养老服务受惠面。

4、机构建设与服务提升相结合。按国家有关行业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新改扩建一批养老机构,支持发展一批多层次、多档次、多服务的养老机构;推行失能、失智、失后、失保各类人员分区、分类护理,推行养医结合、康护结合的养老方式,推进机构养老社区化,完善文体设施;加强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保证养老床位数稳步增长和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不断提升和拓展养老服务功能。

(三)发展目标

大力推行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努力适应我市老龄化发展趋势,通过市级国办、区级国办、社会办、农村区域性中心福利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等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积极构建“五位一体、城乡统筹”养老服务体系。争取到“十二五”末期,全市实现“9055”的养老服务格局即:全市90%的老人在家庭养老、5%的老人在社区养老、5%的老人在机构养老。到2015年底,全市城乡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超过8万张,其中市级国办养老机构0.5万张,区级国办养老机构0.8万张,农村福利院1万张,社会办养老机构4.8万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床位1万张,实现城乡每百名老人拥有5张床位的目标。

四、“十二五”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步伐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公办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档升级步伐,进一步提升医疗康复和服务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保障和康复手段,大力推行和探索“养医结合、康护一体”及城镇老人到农村进行“候鸟”式养老的新模式,推进全市养老城乡统筹发展。到2012年底,每个城区要有一所功能全,档次高的综合性国办养老机构,总床位数达到2.2万张以上,并充分发挥在建设标准、功能配置、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

——提升市级国办养老机构档次,发挥示范作用。按照“国内一流、世界领先、适度超前”的思路,整体改造、新建市第一、第二社会福利院,力争市级养老机构总床位数达到5000张以上。严把施工进度和质量关,确保在2013年前建成位于汉口发展大道198号,设置床位数2200张的市社会福利院综合大楼;在2012年前建成位于东湖高新区流芳街,设置床位总数3000张的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在建机构的同时,加强管理和服务,面向“三无”、高龄、单亲、空巢老人服务,打造“三无”供养、带资养老和老年病治疗的示范。

——加快区级城镇养老机构升级换代步伐,发挥“兜底”保障作用。要充分拓展1号议案、10件实事效应,加快推进区级国办养老机构发展,确保本辖区内“三无”对象自愿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并建立“三无”对象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加快区级国办福利机构建设的同时,强化功能分区、管理分级,形成各具特色的区级国办养老机构发展格局。

——推进新一轮农村敬老院提档升级,发挥基础作用。用2-3年的时间,采取多元投资方式,持续改善和提升农村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增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等服务功能,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转变,建立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保证“五保”对象的自愿集中供养率达到100%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开展社会代养服务,加强农村养老机构与城镇养老机构之间的互动,实现城乡互联、优势互补、功能互补,发展互动,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大力推进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不断加大养老机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力度,运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投资主体、投资方式的多元化,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机构。同时根据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支付能力和服务需求,开展不同档次的服务,使老年人及其家庭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服务项目,实现高、中、低档不同服务档次的组合,让各种收入的老年人都能得到满足各自需求的养老服务,到2015年,全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床位总数达到4.8万张以上。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助、服务扶持,重点发展一批生活照料与医疗护理结合型的中、高档次养老机构;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到2015年,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的地点建设几所大型高端养老社区,满足部分经济宽裕且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老年人的需求;发挥远城区的土地资源和价位优势,引导社会资本在远城区建设多功能的养老院,面向中心城区低收入、特困、高龄、单亲、空巢老人开展代养服务,以缓解中心城区的养老压力。

(三)稳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

按照“社区服务 居家养老”模式,构建以社区为基础,辐射街道的“10分钟养老服务圈”,到2015年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数量发展到300家以上。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化。到2015年,全市各街道要建有一所示范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有条件、有需求的社区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对社区单亲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全覆盖。

——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逐步在我市推行智能化的居家养老系统,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为居家老人提供实时、便捷的服务,实现安全卫士、护理专家、亲情使者“三位一体”发展,为社区老人提供方便、高效、全程优质服务。

——推行居家养老服务长效化。每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安排1-2个公益性养老服务岗位,并给予适当的运营补贴,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成为政府为居家高龄、独居老人购买服务的平台,确保居家养老服务站长效运营。

——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培植一批稳定的居家养老服务团队、中介组织,建立专业社工、志愿者和社区义工团队,依托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居家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和应急救援等具体服务。

(四)加强养老服务制度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结合机构增加、床位增长和服务增厚的特色,切实调度资源、聚焦管理,使管理与发展合拍。

1、加强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各类养老机构的准入、经营、管理、转让、退出、年检等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实动态管理,运用市场调节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带动发展。在五年内,培植5-10家五星级、10-20家四星级、30-50家三星级养老机构,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2、加强市场监管。大力整肃养老服务市场,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按照“规范一批、改造一批、转化一批”思路,坚决依法依规取缔无证(照)经营养老机构,将所有养老机构纳入行业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3、加强行业交流。通过直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帮助我市实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弯道超越”,争创全国一流。以社会福利促进会为平台,加强与国内养老服务先进城市的交流,提升我市养老服务整体功能。

4、实行持证上岗。联合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市、区两级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基地,实行轮训制度,开展职业技能认定工作,大力推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用两至三年的时间,使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5、建立意外伤害保险。按照“保床位、无责任、低保费”的原则,逐步推行入住养老机构老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规避养老机构的运营风险和减免入住养老机构老人因意外伤害而产生的医疗费用,使养老机构轻装上阵,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服务。

6、推进养医结合。鼓励并扶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设院内医疗点,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站与社区公共医疗设施的有机联合,逐步使全市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都配有医疗服务机构,实现医保覆盖。与江汉大学开展合作,招收一批有医护技能的人才从事养老行业,同时加大对现有护理人员医护知识的培训力度,提升我市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

7、运用智能化信息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一批专业人员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步伐,依托我市社区服务中心网络平台,逐步建立市、区、街道、社区的养老信息服务网络,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建立服务对象信息库和资源库,将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公共服务优化组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和资金投入使用效益。运用远程通讯、电子监护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提供人性化服务,实行智能化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加大政府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服务事业。政府投入坚持分类资助、分级负担、引导投资的原则。各级财政资金使用的方向为:

1、市级财政投入。市本级财政主要用于保障市级养老机构的“三无”老人供养经费;市级国办养老服务机构项目建设、运转;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对列入中央、省资助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项目进行资金配套支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各辖区公办养老机构的建设进行资助扶持;按1:1的比例配套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助;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资助高龄、困难、空巢和失能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或进入养老服务机构接受社会服务;资助其它需要市级财政支持的为老服务项目。

2、区财政投入。各区财政主要用于保障本辖区内“三无”、“五保”对象的供养;区级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运转;对民办养老机构提供建设和运营资助;购买为老服务公益性岗位;为高龄、困难、空巢及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或入住机构养老提供政府购买服务。

(二)建立政策扶持和长效管理机制

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十二五”期间,在切实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武政办〔2009〕130号)中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各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制订出台促进本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有效推动本地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低息或免息的信贷支持。特别新建、改建小区,要预留养老设施用地,以保证养老服务的覆盖面。除继续执行对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建设和运营补贴外,“十二五”期间,市级将遴选一批社会公共效益良好的养老机构进行重点扶持。各区要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扶助力度,在市级给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助的基础上,适当安排辖区内每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个公益性养老服务岗位,落实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必要的管理费用,以确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长效性、持久性。

(三)建立规范管理和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大力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建立“三无”、“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力争不低于低保标准的2倍。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通过制定养老机构设施建设、管理、服务标准,建立机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要全面制定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规范,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在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卫生康复、教育、娱乐、心理关爱等具体服务项目和服务行为等方面的服务、管理规范,全面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护理人员轮训制度和流动管理档案,全市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的体制优势,加强圈内城市养老机构的交流、合作,形成合力,探索候鸟式养老、一体化养老的新模式,带动圈内养老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第二篇:武汉市十二五水务发展规划

武汉市“十二五”水务发展规划

武汉市水务局政风行风建设公开承诺

以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务精神 创人水和谐环境

● 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城市防洪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 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全面启动;汉阳六湖基本实现连通。

● 继续提高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实现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远城区城关镇污水处理厂确保100%运行。

● 强化排渍工作,通过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和改造,实现排水设施完好率达到85%以上,泵站开机率达100%,应急排渍抢险率达100%。

● 年内解决4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现累计解决226万人农饮安全目标。

● 继续实施“两江四岸”防洪及水环境综合整治,续建汉阳江滩二期、新建汉江江滩三期防洪及综合整治,开工建设天兴洲生态堤防工程。

●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13座大型农村排涝泵站主体工程进行更新改造,对2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 加大湖泊治理力度,建立湖泊水环境考核机制,完善落实“湖长制”,确保湖泊水环境改善和岸线保护取得新突破。

● 依法行政,强化管理,热情服务,做到行政“零投诉”、干部“零违纪”。

● 设立“政风行风局长接待日”,预约电话82853110。

承诺

本版撰文 何四平高山 祝飞

图片提供 邹幼勤 梅涛 ■“两型社会” 亮 点

●总投资158亿元的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启动实施;

●我市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通过水利部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城市;

●我市被国家住建部和发改委授予“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成为南方丰水城市创建节水型城市的示范;

●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全世界湖泊治理的学者和专家齐聚江城,发表《武汉宣言》,武汉市政府被环保部授予特别贡献奖,市水务局被授予贡献奖;

●武汉水资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加快了我市水环境治理进程;

●我市获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双试点城市。

江城“水文章”精彩纷呈

全市安全度大汛 百湖改妆靓都市

“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务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水务安全,着力改善民生,强化水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完善水务公共服务体系,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做好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水环境改善和水生态修复等工作,充分发扬了“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作风,以人为本,负重拼搏,全面推动和谐水务、民生水务建设,以务实的精神干出了实绩。几年来,市水务局先后被评为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全国水利系统水资源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全省水利系统“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市委、市政府绩效管理优秀单位,武汉市文明单位。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些荣誉的取得是群众对水务工作的肯定和鞭策,将激励全体水务人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让群众满意。

坚守防汛重责,确保防洪安全。

始终将防汛安全作为水安全的第一要务,确保大武汉安澜。完成长江、汉江干堤397公里和府河、举水123公里连江支堤堤防整险加固,全市堤防防洪能力有了质的提高。

今年,我市遭受近10年来最为严重的汛情,全市普降暴雨,江、河、湖、库同时持续高水位运行,面临雨洪同期、两江夹击、外洪内涝的严峻形势。水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履行防洪保安职责,发挥指挥调度机制、应急抢险机制、军民联防机制的作用,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救灾。

防汛期间,全市上堤防守人员合计1.6万余人,驻守哨棚600余个,大型城排泵站累计运行1.5万余台时,抽排量4亿余立方米,农排泵站抢排涝水16亿余立方米,共转移安置群众4.3万余人,没有发生一例因灾死亡事件,全市长、汉江干堤没有一处溃破,无一座水库出现溃坝、严重漏水等大的险情,涵闸没有一处垮塌。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降低了财产损失,取得了防汛抗洪的新胜利。

夯实水利基础,解决安全饮水。

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实现连续大规模投入,先后实施“十大”抗旱补源工程、远城区15座大中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134座病险水库应急整险加固、150多平方公里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等水利工程。治理全市27万亩易旱农田,惠及53万人;完成6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中央扩大内需水利项目14个;重点实施了17个骨干灌溉水源工程建设;落实市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以奖代补”1500万元。全力推进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全市七个远城区建设完成新改扩建集中供水厂50座,转压站27座,新铺设管网到户约16925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92.5万立方米,总投资29亿元,基本实现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城乡统筹供水体系,基本解决226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

坚持人水和谐,改善滨水环境。

开展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双试点,并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水生态试点验收的城市。实施“两江四岸”江滩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总长26公里、总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生态亲水空间,成为国内唯一处于市中心的水利风景区,汉口江滩被评为全国人居环境奖,全国体育公园;总投资158亿元的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启动实施;汉阳六湖连通工程基本具备通水条件,六湖连通雏形将基本形成;实施“清水入湖”截污工程,中心城区40个湖泊共281个排污口实现截污,截住入湖污水量40万吨/日;全面实施中心城区湖泊水质提档升级工作,完成投资逾十亿元,16个湖泊水质提档升级;中心城区湖泊岸线固稳全面启动。

发展民生水务,推进节水减排。

加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由2003年的6.4%提高到2009年的89.8%,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

节水型社会创建深入开展,节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整体节约用水水平不断提高,全市计划用水管理率100%,在武钢、神龙等重点企业,以及香格里拉大饭店、百步亭小区、湖北经济学院等宾馆饭店、小区、大专院校推广中水和雨水回用示范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管理服务。实施城市排水管网改造,累计改造社区排水管网714.8公里,惠及400多万居民。启动城区34条主要明渠规划,对汉阳1号明渠等7个明渠进行整治。汉口江滩“两型社会”集中展示区建设初具规模。

建设

刘晓东: 倒在防汛岗位上的“千里眼”

7月29日9时09分,市水务防汛信息中心通讯管理科科长、工程师刘晓东同志因工作过度疲劳,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倒在了自己防汛抗灾的工作岗位上,过早走完了55岁的人生„„

20年来,刘晓东的身影一直活跃在防汛第一线。为了确保防汛期间的通讯万无一失,需要特别建立一套由上千部电台、移动视频系统、视频会商系统构成的通讯系统,确保信息畅通无阻。这套系统被称之为防汛决策的“千里眼”。

刘晓东为打造“千里眼”付出毕生心血。他制定《无线电台管理人员操作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他利用业余时间编写教材,用最简单通俗的办法,教大家操作;他在汛前对所有的防汛通信设备进行检修;他开着监测车沿着大堤监测电磁环境„„

每到汛期,老刘总是一次带一周换洗的衣服,一周后回来再匆匆换走下一周的干净衣服,“在家里心里也不安,还不如到现场去。”老刘常说。

今年7月,我市迎战两江洪峰,刘晓东连续6天奔波在各区现场,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

“勤勤恳恳做事,不慕虚荣,只期有功;坦坦荡荡为人,不计回报,但求无过。”这是刘晓东遗体告别仪式上的一副挽联,也是他无怨无悔为防汛事业奉献一生的真实写照。

金帮红:

33年“疏通”万家烦心事

每天与下水道、化粪池及臭气、蚊蝇打交道,汉阳区水务局排水队疏捞二班班长金帮红,却33年坚守这一岗位。他说,一条下水道,连着千万户,我们的劳动“疏通”了万家的烦心事。从一双手、一把漏瓢、一个泥桶这些最原始的工具,再到高压清洗、自动疏通绞车的机械作业,金帮红穿行在街巷里弄,无怨无悔地躬身苦干,作为“元老级”疏捞班班长,他熟悉汉阳主次干道上那3000多个窨井、城区方圆300多公里地下水道,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掌。

为了城市的洁净,金帮红33年如一日,下窨井、疏化粪池,与污泥、粪水、恶臭打交道。夏日里,柏油路面的高温蒸得人大汗淋漓酷热难耐;三九天,刺骨的寒风吹得人瑟瑟发抖。金帮红冬战严寒,夏战酷暑,他常说,疏捞工作再脏再累也需有人干,“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

金帮红辛勤的劳动,得到了社会的尊重。他被评为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感动汉阳十大人物”„„

高和平:

地下管网的“活地图”

高和平是江岸区水务局排水站副站长,自1982年起,他20多年与污水为伍。

高和平总是一脸的微笑、一身的朴实、马不停蹄地奔波于江岸辖区的158个大大小小的社区。

只要一下雨,高和平就与别人不一样。别人往屋檐下躲,而他不管当不当班,都往站里跑,往路上奔,往渍水处赶。在他的日历中,没有节假日。街上渍水时,高和平就成了最忙的人。这个跟地下管涵打了20年交道的人,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作地下管网的“活地图”,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活雷锋”。

高和平要求自己做到“三不三全”,即不分地域全方位服务,不分昼夜全天候服务,不计报酬全过程服务。

多年的辛勤工作赢得无数掌声。他先后荣获“武汉市劳动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省“吴天祥小组积极分子”、“十佳公仆”等称号。

疏捞女工:

把脏累留给自己的“铁娘子”

本是一群爱美、纤秀的女子,却成天与污水、垃圾、废水打交道,工作忙起来还没日没夜,她们却任劳任怨:“脏了我们,洁净了大家,值!” 洪山区水务局城市排水队有一批从事排水疏浚的疏捞女职工,每天精心维护城市排水设施,清理社区化粪池,更换、修复排水井盖,面对脏臭苦累丝毫不比男同志逊色,她们是排水工作者中的“花木兰”。

当社区化粪池堵塞、排水不畅时,她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奋力疏通。遇到管道太小、疏捞工具无法疏通的情况,她们就强忍脏臭,把手伸进管道内清理堵塞物。每次疏通管道后,她们都不忘把疏捞现场冲洗干净,还社区居民一个干净、和谐的生活环境。当出现持续降雨,辖区路面渍水时,她们顶风冒雨奔波于各个渍水点,设立警示牌,揭井盖,疏导渍水,提醒行人、车辆避让。

在多年的工作中,她们始终秉承“精心服务、群众至上”的服务宗旨,把干净留给民众,把脏累留给自己,得到了民众的一致好评。

楷模

服务

服务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水务110进社区解水忧

市水务局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制度建设,落实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认真开展“一案一考评”,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清理行政许可事项,加强信息公开,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把好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关,认真做好全市重点工程服务工作,为企业排忧解难。

规范高效实施涉水项目许可,做好项目的咨询论证、技术审查工作,为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做好服务工作,并同步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使绿色通道更为畅通,办理速度提升。

为支持80万吨乙烯工程和武石化800万吨炼油工程的建设,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冒雨查看现场,快速做出防洪设计,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市水务局积极与省水利厅、长江委等上级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尽早通过和批复。为江北快速路、二七大桥、鹦鹉洲大桥、天河机场二通道工程、武汉城际铁路、桥孝高速公路、天然气管道穿越滠水、轨道交通3号、4号穿越长江汉江工程、武汉新港武钢江北码头等20余项重点工程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务110联动是服务民众的重要窗口之一。多年来,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严格践行“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服务承诺,及时、高效地办理市民群众诉求。接到电话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一般问题24小时内解决,复杂问题48小时内解决。在重大节假日或重大活动前,开展水务110联动走进“千家万户”便民服务活动,现场及时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诉求。今年1-9月,共办理回复市民各类涉及水务方面的诉求2966件次,办结率、回访率100%,满意率96.5%。

科学管理,打造江滩“人民乐园”。实现网格化管理,主动发现问题,满足群众诉求;打造江滩绿色能源、亮化、管护工程,发挥了生态文明和教育示范效应;为各种社团扎根江滩做好服务,设立爱我湖泊志愿者服务基地,绿色讲坛月月开讲,开辟手语角、电影角、武术角等等。低碳婚礼、七夕文化艺术节,民族文化艺术周好戏连台。江滩已成为武汉市民光顾率最高和最具魅力的景点。

按照“以水定城”、“依水兴市”的理念,以“生态、文明、宜居、特色”的城乡发展目标为方向,保护“江、河、湖、库、渠”生态水域格局,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促进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包容性发展,努力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务、可持续发展水务的转变,力争实现我市水生态、水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实现建设具有滨水特色的现代化文明、宜居城市和我市实施中部地区崛起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十二五”水务发展指标体系分为4大类36个指标,着力完善“四个体系”——

防洪减灾体系:

以堤防、分蓄洪区、中小河流、水库、山洪、排水排涝等方面的建设为重点。

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

以水源地保护、主城区供水、农村饮水、农田灌溉和节水型社会等方面的建设为重点。

水生态水环境保护与修复体系:

以水污染控制为基础、以水网构建为核心、以湖港整治为手段、以滨水环境整治为特色,打造生态健康、功能全面的城乡水生态环境体系。

水务综合管理体系: 完善水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务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推进水务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水务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加快水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水务信息化系统建设。

蓝图

第三篇:滨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滨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滨城区服务业发展局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率先崛起、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潜力所在和重要基础,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更好的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区服务业取得较大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1、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6.07亿元,年均增长23%。“十一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09%,较“十五”末提高5.45个百分点,为我区第一产业的加强和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2、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房地产、旅游、信息、通讯、中介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产生。

3、特色街区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先后培育建成省级服务业园区1处,市级服务业园区5处,特色专业街7条,大型专业市场5处,大型超市8处,改造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规模档次,挂牌命名渤海十路特色餐饮、黄河二路电动车、渤海五路汽车贸易、渤海六路美食街,带动了汽车销售、地方名优小吃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增强了服务业集聚效应,改变了服务业布局分散的状况,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4、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8.89亿元,服务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供给能力明显提高,逐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服务。

(二)制约因素

全区服务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投入加大、升级加快、后劲增强的良性发展轨道,但与发达地区、先进城区相比,无论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还是产业贡献,都存在很大差距:

1、规模总量不大。缺少“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服务产业,缺乏有辐射带动力、承载力强的集聚区、特色园区和龙头骨干企业。

2、结构不合理。现代新兴服务业比重较小,尤其是物流、研发、营销、咨询、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中介和社区服务等生活公共服务业也发育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规划定位不高。发展定位不够清晰,缺乏全局性的发展规划,商圈布局比较分散,部分业态竞争相对激烈,部分新建大型商业设施布局对交通、环境考虑不够周全。

4、体制机制不完善。服务行业开放度较低,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完善;发展环境仍不宽松,政策落实难、难落实的问题相当突出。

(三)潜在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臵。滨城区位于黄河下游,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是滨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鲁北地区物流集散地。滨城区处于渤海湾的地理轴心,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天津滨海新区两大经济区的的结合部,环渤海经济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的叠加地带。在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规划中占据重要位臵,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区域。

2、便捷的交通优势。滨城区是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境内有三座大桥、两座浮桥跨越黄河。220、205国道,滨博高速、滨大高速、济青高速、荣乌高速、津汕高速、滨德高速,滨港铁路、胶济铁路和即将建成的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距北京、天津、青岛、济南3小时以内路程半径,物资流通便捷。

3、宽阔的空间优势。西区崛起,东区建设步伐加快,老城区改造效果显现,城区建设为滨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载体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蓬勃发展的西区面积200万平方米,日新月异的东区诸多大项目纷纷上马;老城区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资源的功能臵换也势在必行。

4、优良的政策环境。国家、省、市正加速服务业对外开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资和民资参与发展服务业。省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服务业,并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意见,市委、市政府和我区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区委、区政府“1241”总体工作部署,立足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中心商务区定位,转变发展观念,优化资源配臵,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市经济的主攻方向,把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速集聚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楼宇总部等现代服务业业态,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共赢。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定位、任务目标、政策措施,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不断拓展新兴领域,进一步做大规模、调优结构、做足特色,突出抓好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形成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加速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四大载体”建设,全力打造“五大板块”、“十大园区”,完善政策和投资环境,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内生活力和竞争力,努力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城市经济新格局,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谐生态宜居区、城市文化繁荣区、现代商贸物流区。

(二)主要目标

——服务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2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2015年达到230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至2015年累计完成22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5%以上。“十二五”末三产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

——服务业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十二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万人,到2015年达到2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到58%,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使服务业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

——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比重不断提高,传统服务业得到进一步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逐步拓宽,产业素质不断增强;城市服务业全面快速增长,农村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经济结构。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健全,服务功能设施完善,运作机制规范,现代化水平较高,辐射能力较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三、“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突出服务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四大载体”建设为平台,围绕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商务区总体目标,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区域特色经济,推进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

(一)空间布局

依据市场资源优势和产业前景,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高档住宅、休闲观光、物流配送、商务金融,形成五个功能区。

1、中部重点发展中心商务区。以渤海七路为中轴线,西起渤海十路东至渤海五路,南起黄河一路,北至黄河十路,培植发展商务金融区。逐步提升现有渤海国际、银座商城、潍坊中百、大润发、王府井商贸城等一批旗舰店规模档次;逐年培植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商贸企业5家,争创“省级服务名牌”2个;大力提升金融服务业,在东营商业银行、恒丰银行成功入驻的基础上,推动齐商银行、招商银行落户开业,完成农信社改革任务,组建区农村商业银行,逐年引进股份制银行1家,发展典当、担保等金融机构9家,进一步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的招商聚商能力。

2、西部重点发展高档住宅生活区。以市西、彭李办事处为主体,西起渤海十八路东至渤海十路,南起长江三路北至黄河十六路,打造高档住宅生活区。推进阳光政务小区、绿都花园、德坤华府、安康花园、完成张八棍、亚药刘、棒槌孙等旧村改造项目,引进富尔玛、家乐福、沃尔玛、银座等大型超市商场,招商建设以生活资料为主的市西物流园区,打造黄河三角洲文化创意产业园,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3、东部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群。以北办、市东、梁才为主体,西起渤海五路东至东外环,南起南外环北至北外环,打造大型专业市场群。全力推进东区重点专业市场建设,提升改造传统型商贸服务业,推进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东海国际新天地、洋货大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运营进度;力促京博城市综合体、黄河三角洲创业城等项目尽快开工;争取国际家纺交易城、银座商城成功落户入驻,提升全区家纺市场档次;改造提升鲁北蔬菜批发市场、新兴市场、滨州纺织品、义和石材、北镇大集等一批大型市场;集中整合东区汽车4S店,规划建设鲁北汽车交易市场。

4、南部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带。以市西、市中、梁才为主体,沿黄河滩涂一带,重点发展以城郊型观光农业、生态采摘、自耕园及沿黄旅游为主,抓好市西休闲小街、创业就业园建设,开辟梁才大高黄金梨、草莓采摘,做强做大“采摘节”;积极配合“三蒲”景区开发,推进黄河楼及蒲湖周边开发建设,加快黄河温泉度假村建设。

5、北部重点发展仓储物流陆港。以秦皇台、梁才、市东为主体,加快总投资100亿元的陆港物流园区规划,力争早日招商建设;完善东城物流园区布局,完成铁路货场、银河物流、鑫盛鑫煤炭等物流项目建设,对东王钢材、滨州汽车城、滨岭商贸园加快整合扩容。

(二)产业结构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强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通过品牌引领、产业集聚、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打造黄河三角洲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介服务中心。

1、优先发展三大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以德大、黄大、滨港铁路为依托,重点发展滨城区东城现代陆港物流、滨州工业物流两大物流园区;培植一批物流骨干企业。金融保险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进驻或设立分支机构,争取设立滨城区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性金融机构。鼓励发展信托、租赁、典当、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科学引导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信息服务业:实施社会信息化系列工程,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综合服务信息、劳动力就业、社区服务、托老服务、数字城管、城市运行监测、一卡通、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校园信息等社会信息化服务工程建设。逐步推行“三网融合”,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2、改造提升四大生活性服务业。旅游业: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和市场深度开发,建成都市旅游、人文古迹风景、沿黄生态观光旅游三大旅游风景区。到2015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5亿元。商贸餐饮业: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商业零售点和商业街,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实行餐饮企业的分层次管理,规划建设集餐饮、休闲、演艺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开发“一区”,即东城现代商务区,改造提升“两路”,即:以渤海七路、渤海十路为轴线的中心商务金融区。房地产业:合理引导商业地产开发,科学发展楼宇经济;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科学安排高中低档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供应比例,搞好拆迁安臵房、农民多层公寓和创业人才公寓等专项用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引进著名房地产中介企业,加快住在产业现代化。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家政、保洁、物业等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鼓励创办社区服务业实体,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健全社区服务组织。

3、培育发展两大新兴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鼓励发展动漫制作、广告策划、数字传媒、工艺品设计、文学作品、绘画等创意产业,扶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会展业:积极承办国内会议,发展以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继续举办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会展,培育会展业得知名品牌。

(三)重点园区

1、商务金融园区:以市中办事处为主体,沿渤海七路主轴,黄河二路至黄河八路,渤海八路至渤海六路为主要范围,重点发展大型商场超市、金融证券、星级酒店等业态,抓好黄金国际大厦、清怡国际、新悦国际等项目建设,促进渤海国际、王府井商贸城加快招商,引进齐商银行、招商银行,兴建旅游产品、温州名购购物街。

2、大型专业市场园区:以北办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渤海一路到渤海六路,黄河一路至黄河八路为主要范围,促进新兴市场、姜家副食品、六街蔬菜、滨州纺织品等存量市场改造提升,引导海得汽配、海虹商贸城、金茂商都、环亚一家、洋货大市场等新建市场招商运营。

3、餐饮娱乐园区:以彭李、市西办事处为主体,渤海八路至十二路,黄河二路至八路为主要范围,建设东方文化商业街、学生用品街等专业街,做强做大华夏一品特色餐饮集聚区。抓好东方商都、滨州中关村、龙腾数码等重点项目。

4、东城物流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铁路和东外环线两侧,抓好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东海国际新天地、义乌国际商贸城大型市场项目和银河物流、海华物流等物流项目建设。

5、三河湖休闲度假园区:围绕三河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核心区面积2500亩分为文化体验区、水上娱乐区、餐饮服务区、观光农业区四个区域,建设温泉酒店、百果园、笔架山、水上生态餐厅等项目,宣传推介“森林公园”品牌,打造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6、杜氏文化园区:以滨北办事处南街为主体,依托杜氏故宅开发总体规划,完成杜受田居住院落、后花园、大同客栈等一期建设,加快二期10000平方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AAA及旅游风景区。

7、黄河文化绿色观光园区:以市西、市中、梁才办事处为主体,结合生态农业开发,抓好休闲小街创业生态园、黄河生态园、“三蒲”开发、明清一条街、亲母亲河观光园、黄金梨采摘园等重点项目,打造沿黄生态农业绿色长廊。

8、中海风景游览园区:以彭李办事处为主体,建设中海东部水系景观,引进水幕电影、音乐喷泉、高尔夫练习场及景区服务中心。推进滨州市“三馆一院”、“一馆三中心”、御景园等项目建设。

9、东城现代商务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白鹭湖周边规划建设写字楼、星级酒店等商务设施。兴建金博商厦和金博酒店项目,抓好香格里拉.水岸绿城、白鹭湖大酒店、东区客运中心、火车客运站广场等建设,繁荣发展现代商务园区。

10、汽车贸易园区:以市东、滨北办事处为主体,沿205和220国道两侧培育汽车贸易园区,抓好市东汽车商贸城、滨岭商贸园、铂焱汽车商贸城以及汽车4S店集聚整合。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政策倾斜

强化服务意识,由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对涉及服务业发展项目的立项登记备案、规划、土地审批、工商登记等,要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实行政务公开、网上审批,对重大项目优先进入“绿色通道”,并进一步简化手续,缩短流程。加快研究制订滨城区服务业发展导向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引导资金投向重点领域,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滚动发展”的原则,筹划、论证、筛选、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重点项目,建立服务业大项目储备库。

(二)规划引导,扶优扶强

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按照服务业“专职专责”、“一业一责”的原则,完善金融、商业网点、旅游、物流、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专业规划。要按照“分工合作,功能互补,适当错位”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编制服务业发展的各类分规划,尽快形成上下贯通、衔接一致的规划体系。服务业企业享受与制造业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进一步扶强扶优,大力推进跨行、跨业、跨区域的大集团、大企业的组建,鼓励服务类企业做强做大。对服务业行业扶持资金,由分散变为集中,实行通盘考虑、统筹使用。同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对服务业中的优势产业、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支持。

(三)技术创新,提档升级

鼓励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参照制造业技改贴息的政策,对优势明显的传统服务业和新型现代服务业给予贷款贴息。开辟投融资渠道,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服务业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募集社会资金。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界限的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等多种改造、改组方式,促进服务业由粗放型的外延扩张向集约型的内在素质的提高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引进一批重点领域、新兴行业和薄弱环节的重大项目,通过改造提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全面提高我区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档次。

(四)品牌引领,人才支撑

加快服务业专业化、品牌化提升步伐,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创新。重点支持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管理理念新、经营规模与业绩在行业中排名前列的服务业企业争创名牌。加快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特别要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会展策划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与引进科技人才相同的激励政策。加强岗位职业培训,重点吸引国内外著名培训组织建立培训机构,健全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培训考核,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实行职业技术岗位的技能竞赛与定级。

(五)完善统计,健全决策体系

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充实统计力量,如实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建立定期服务业结构体系、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的评价通报制度,促进现代化服务业向纵深加速推进。

第四篇:滨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滨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率先崛起、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潜力所在和重要基础,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更好的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区服务业取得较大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1、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6.07亿元,年均增长23%。“十一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09%,较“十五”末提高5.45个百分点,为我区第一产业的加强和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2、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房地产、旅游、信息、通讯、中介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产生。

3、特色街区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先后培育建成省级服务业园区1处,市级服务业园区5处,特色专业街7条,大型专业市场5处,大型超市8处,改造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规模档次,挂牌命名渤海十路特色餐饮、黄河二路电动车、渤海五路汽车贸易、渤海六路美食街,带动了汽车销售、地方名优小吃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增强了服务业集聚效应,改变了服务业布局分散的状况,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4、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8.89亿元,服务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供给能力明显提高,逐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服务。

(二)制约因素

全区服务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投入加大、升级加快、后劲增强的良性发展轨道,但与发达地区、先进城区相比,无论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还是产业贡献,都存在很大差距:

1、规模总量不大。缺少“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服务产业,缺乏有辐射带动力、承载力强的集聚区、特色园区和龙头骨干企业。

2、结构不合理。现代新兴服务业比重较小,尤其是物流、研发、营销、咨询、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中介和社区服务等生活公共服务业也发育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规划定位不高。发展定位不够清晰,缺乏全局性的发展规划,商圈布局比较分散,部分业态竞争相对激烈,部分新建大型商业设施布局对交通、环境考虑不够周全。

4、体制机制不完善。服务行业开放度较低,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完善;发展环境仍不宽松,政策落实难、难落实的问题相当突出。

(三)潜在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置。滨城区位于黄河下游,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是滨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鲁北地区物流集散地。滨城区处于渤海湾的地理轴心,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天津滨海新区两大经济区的的结合部,环渤海经济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的叠加地带。在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规划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区域。

2、便捷的交通优势。滨城区是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境内有三座大桥、两座浮桥跨越黄河。220、205国道,滨博高速、滨大高速、济青高速、荣乌高速、津汕高速、滨德高速,滨港铁路、胶济铁路和即将建成的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距北京、天津、青岛、济南3小时以内路程半径,物资流通便捷。

3、宽阔的空间优势。西区崛起,东区建设步伐加快,老城区改造效果显现,城区建设为滨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载体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蓬勃发展的西区面积200万平方米,日新月异的东区诸多大项目纷纷上马;老城区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资源的功能置换也势在必行。

4、优良的政策环境。国家、省、市正加速服务业对外开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资和民资参与发展服务业。省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服务业,并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意见,市委、市政府和我区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在其规模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推广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理念和现代管理,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完善政策措施、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拓展生产性服务业,规范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城区服务业,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整合服务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规范服务市场,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提升产业素质和竞争力,推动服务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服务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0亿,年均增长16%,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左右,到2015年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以上,使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服务业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十二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到2015年达到2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到58%,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使服务业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

——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比重不断提高,传统服务业得到进一步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逐步拓宽,产业素质不断增强;城市服务业全面快速增长,农村服务业不断拓展。

三、“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突出服务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四大载体”建设为平台,围绕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商务区总体目标,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区域特色经济,推进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

(一)空间布局

依据市场资源优势和产业前景,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高档住宅、休闲观光、物流配送、商务金融,形成五个功能区。

1、中部重点发展中心商务区。以渤海七路为中轴线,西起渤海十路东至渤海五路,南起黄河一路,北至黄河十路,培植发展商务金融区。逐步提升现有渤海国际、银座商城、潍坊中百、大润发、王府井商贸城等一批旗舰店规模档次;逐年培植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商贸企业5家,争创“省级服务名牌”2个;大力提升金融服务业,在东营商业银行、恒丰银行成功入驻的基础上,推动齐商银行、招商银行落户开业,完成农信社改革任务,组建区农村商业银行,逐年引进股份制银行1家,发展典当、担保等金融机构9家,进一步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的招商聚商能力。

2、西部重点发展高档住宅生活区。以市西、彭李办事处为主体,西起渤海十八路东至渤海十路,南起长江三路北至黄河十六路,打造高档住宅生活区。推进阳光政务小区、绿都花园、德坤华府、安康花园、御景苑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完成张八棍、亚药刘、棒槌孙等旧村改造项目,引进富尔玛、家乐福、沃尔玛、银座等大型超市商场,招商建设以生活资料为主的市西物流园区,打造黄河三角洲文化创意产业园,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3、东部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群。以北办、市东、梁才为主体,西起渤海五路东至东外环,南起南外环北至北外环,打造大型专业市场群。全力推进东区重点专业市场建设,提升改造传统型商贸服务业,推进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东海国际新天地、洋货大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运营进度;力促京博城市综合体、黄河三角洲创业城等项目尽快开工;争取国际家纺交易城、银座商城成功落户入驻,提升全区家纺市场档次;改造提升鲁北蔬菜批发市场、新兴市场、滨州纺织品、义和石材、北镇大集等一批大型市场;集中整合东区汽车4S店,规划建设鲁北汽车交易市场。

4、南部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带。以市西、市中、梁才为主体,沿黄河滩涂一带,重点发展以城郊型观光农业、生态采摘、自耕园及沿黄旅游为主,抓好市西休闲小街、创业就业园建设,开辟梁才大高黄金梨、草莓采摘,做强做大“采摘节”;积极配合“三蒲”景区开发,推进黄河楼及蒲湖周边开发建设,加快黄河温泉度假村建设。

5、北部重点发展仓储物流陆港。以秦皇台、梁才、市东为主体,加快总投资100亿元的陆港物流园区规划,力争早日招商建设;完善东城物流园区布局,完成铁路货场、银河物流、鑫盛鑫煤炭等物流项目建设,对东王钢材、滨州汽车城、滨岭商贸园加快整合扩容。

(二)产业结构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强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通过品牌引领、产业集聚、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打造黄河三角洲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介服务中心。

1、优先发展三大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以德大、黄大、滨港铁路为依托,重点发展滨城区东城现代陆港物流、滨州工业物流两大物流园区;培植一批物流骨干企业。金融保险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进驻或设立分支机构,争取设立滨城区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性金融机构。鼓励发展信托、租赁、典当、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科学引导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信息服务业:实施社会信息化系列工程,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综合服务信息、劳动力就业、社区服务、托老服务、数字城管、城市运行监测、一卡通、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校园信息等社会信息化服务工程建设。逐步推行“三网融合”,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2、改造提升四大生活性服务业。旅游业: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和市场深度开发,建成都市旅游、人文古迹风景、沿黄生态观光旅游三大旅游风景区。到2015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5亿元。商贸餐饮业: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商业零售点和商业街,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实行餐饮企业的分层次管理,规划建设集餐饮、休闲、演艺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开发“一区”,即东城现代商务区,改造提升“两路”,即:以渤海七路、渤海十路为轴线的中心商务金融区。房地产业:合理引导商业地产开发,科学发展楼宇经济;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科学安排高中低档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供应比例,搞好拆迁安置房、农民多层公寓和创业人才公寓等专项用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引进著名房地产中介企业,加快住在产业现代化。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家政、保洁、物业等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鼓励创办社区服务业实体,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健全社区服务组织。

3、培育发展两大新兴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鼓励发展动漫制作、广告策划、数字传媒、工艺品设计、文学作品、绘画等创意产业,扶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会展业:积极承办国内会议,发展以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继续举办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会展,培育会展业得知名品牌。

(三)重点园区

1、商务金融园区:以市中办事处为主体,沿渤海七路主轴,黄河二路至黄河八路,渤海八路至渤海六路为主要范围,重点发展大型商场超市、金融证券、星级酒店等业态,抓好黄金国际大厦、清怡国际、新悦国际等项目建设,促进渤海国际、王府井商贸城加快招商,引进齐商银行、招商银行,兴建旅游产品、温州名购购物街。

2、大型专业市场园区:以北办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渤海一路到渤海六路,黄河一路至黄河八路为主要范围,促进新兴市场、姜家副食品、六街蔬菜、滨州纺织品等存量市场改造提升,引导海得汽配、海虹商贸城、金茂商都、环亚一家、洋货大市场等新建市场招商运营。

3、餐饮娱乐园区:以彭李、市西办事处为主体,渤海八路至十二路,黄河二路至八路为主要范围,建设东方文化商业街、学生用品街等专业街,做强做大华夏一品特色餐饮集聚区。抓好东方商都、滨州中关村、龙腾数码等重点项目。

4、东城物流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铁路和东外环线两侧,抓好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东海国际新天地、义乌国际商贸城大型市场项目和银河物流、海华物流等物流项目建设。

5、三河湖休闲度假园区:围绕三河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核心区面积2500亩分为文化体验区、水上娱乐区、餐饮服务区、观光农业区四个区域,建设温泉酒店、百果园、笔架山、水上生态餐厅等项目,宣传推介“森林公园”品牌,打造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6、杜氏文化园区:以滨北办事处南街为主体,依托杜氏故宅开发总体规划,完成杜受田居住院落、后花园、大同客栈等一期建设,加快二期10000平方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AAA及旅游风景区。

7、黄河文化绿色观光园区:以市西、市中、梁才办事处为主体,结合生态农业开发,抓好休闲小街创业生态园、黄河生态园、“三蒲”开发、明清一条街、亲母亲河观光园、黄金梨采摘园等重点项目,打造沿黄生态农业绿色长廊。

8、中海风景游览园区:以彭李办事处为主体,建设中海东部水系景观,引进水幕电影、音乐喷泉、高尔夫练习场及景区服务中心。推进滨州市“三馆一院”、“一馆三中心”、御景园等项目建设。

9、东城现代商务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白鹭湖周边规划建设写字楼、星级酒店等商务设施。兴建金博商厦和金博酒店项目,抓好香格里拉.水岸绿城、白鹭湖大酒店、东区客运中心、火车客运站广场等建设,繁荣发展现代商务园区。

10、汽车贸易园区:以市东、滨北办事处为主体,沿205和220国道两侧培育汽车贸易园区,抓好市东汽车商贸城、滨岭商贸园、铂焱汽车商贸城以及汽车4S店集聚整合。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政策倾斜

强化服务意识,由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对涉及服务业发展项目的立项登记备案、规划、土地审批、工商登记等,要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实行政务公开、网上审批,对重大项目优先进入“绿色通道”,并进一步简化手续,缩短流程。加快研究制订滨城区服务业发展导向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引导资金投向重点领域,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滚动发展”的原则,筹划、论证、筛选、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重点项目,建立服务业大项目储备库。

(二)规划引导,扶优扶强

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按照服务业“专职专责”、“一业一责”的原则,完善金融、商业网点、旅游、物流、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专业规划。要按照“分工合作,功能互补,适当错位”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编制服务业发展的各类分规划,尽快形成上下贯通、衔接一致的规划体系。服务业企业享受与制造业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进一步扶强扶优,大力推进跨行、跨业、跨区域的大集团、大企业的组建,鼓励服务类企业做强做大。对服务业行业扶持资金,由分散变为集中,实行通盘考虑、统筹使用。同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对服务业中的优势产业、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支持。

(三)技术创新,提档升级

鼓励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参照制造业技改贴息的政策,对优势明显的传统服务业和新型现代服务业给予贷款贴息。开辟投融资渠道,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服务业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募集社会资金。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界限的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等多种改造、改组方式,促进服务业由粗放型的外延扩张向集约型的内在素质的提高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引进一批重点领

域、新兴行业和薄弱环节的重大项目,通过改造提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全面提高我区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档次。

(四)品牌引领,人才支撑

加快服务业专业化、品牌化提升步伐,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创新。重点支持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管理理念新、经营规模与业绩在行业中排名前列的服务业企业争创名牌。加快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特别要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会展策划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与引进科技人才相同的激励政策。加强岗位职业培训,重点吸引国内外著名培训组织建立培训机构,健全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培训考核,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实行职业技术岗位的技能竞赛与定级。

(五)完善统计,健全决策体系

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充实统计力量,如实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建立定期服务业结构体系、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的评价通报制度,促进现代化服务业向纵深加速推进。

第五篇: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一五”回顾

(一)《电子签名法》配套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二)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三)电子认证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四)电子认证技术稳步发展

(五)电子认证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形成二、“十二五”面临形势

(一)电子认证服务作用更加凸显

(二)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空间日益广阔

(三)电子认证服务资源亟待整合(四)电子认证服务亟待创新与突破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四、重点任务

(一)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环境

(二)规范认证服务,突破重点领域电子认证服务瓶颈

(三)拓展应用市场,发展壮大电子认证服务业

(四)开展试点示范,推动电子认证服务创新发展

(五)完善标准规范,加强电子签名技术检测与认证服务监督

(六)开展合作交流,促进电子签名与认证跨境互认

五、重大工程

(一)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及应用试点工程

(二)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应用试点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改进行政管理模式

(二)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三)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精神,按照《“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制定《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本规划侧重指导第三方电子签名认证服务,是推进行业发展、开展行业管理、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的依据。

一、“十一五”回顾

(一)《电子签名法》配套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电子签名法》为电子认证服务奠定法律基础。2005年4月1日实施的《电子签名法》确立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电子签名法》关于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效力、原件效力、证据效力以及数据电文的存档与收发时间、收发地点的规定和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电子签名第三方认证的要求,为电子签名的应用以及相关认证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电子签名法》配套政策法规逐步完善。依据《电子签名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发布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设立、许可、服务、暂停和终止、法律责任以及监督管理作出了规定。相关部门从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密码使用及管理要求、电子政务领域的认证服务应用、电子商务领域的认证服务应用等方面制定了《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电子支付指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部分省市还出台了规范本地区电子认证服务市场,推进电子认证应用的规范性文件。

(二)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时期,电子认证软、硬件和服务市场规模增长明显。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建设、硬件介质数字证书发放、电子认证相关应用系统集成及服务等领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电子认证服务业市场总规模超过2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8%,2010年的增长率接近100%。

作为电子认证服务业的主体,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底,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许可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共30家,分布在全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总资产规模达到20.1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3.2亿元,有效数字证书总量达到1530万张,其中机构证书、个人证书、设备证书分别约为730万张、790万张、1万张。

(三)电子认证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电子认证在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应用不断扩大。电子认证在网上报税、报关、工商年检、社保缴纳、公积金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网上招投标、在线支付、在线合同等电子商务领域应用迅速增长,并逐步向知识产权保护、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扩展。

跨地区的电子认证应用稳步推进。2009年粤港两地电子签名证书互认应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基于粤港电子签名证书互认环境下的跨境电子报关支撑平台” 试点项目的实施效果逐步显现。2010年,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联合建设了“长三角数字证书应用互联互通平台”,在电子认证应用层面推进认证资源共建共享取得突破。

(四)电子认证技术稳步发展

电子认证基础技术日趋成熟。基于国产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的数字证书认证系统研发成功,国产数字证书认证系统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数字证书介质不断丰富和完善。

电子认证应用技术快速发展。电子签章系统、电子签名服务器、身份认证网关和时间戳服务系统等一系列电子签名与应用类产品进入市场,为电子认证应用提供了基本保障。可信电子凭证、可信电子记录和可信电子合同等应用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电子认证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形成证书管理、时间戳、密码协议、系统检测等技术类标准基本完善。已制定数字证书格式、在线证书状态协议、公钥基础设施组件最小互操作规范、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等22项技术类标准。

公钥基础设施系统互操作性评估准则等相关的应用支撑类标准开始研究。《电子认证系统证书分级规范》、《电子签名验证通用指南》等6项电子认证应用支撑类标准起草工作基本完成,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岗位设置、业务规则等管理规范框架基本形成。已制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规范》、《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服务规范》(试行)、《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岗位技能规范》(试行)等7项电子认证服务管理类规范。

我们也要看到,电子认证服务业目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用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律有待进一步探索。跨行业、跨地区电子认证服务存在阻力,信息化监管手段亟待建立,身份认证与签名应用有待规范,服务模式单

一、能力不足,行业结构仍不够合理,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宣传培训力度不够等等。

二、“十二五”面临形势

(一)电子认证服务作用更加凸显

构建可信网络空间的需求日益迫切。身份盗用、交易诈骗、网络钓鱼等各种安全事件频发,与蓬勃发展的网络应用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国有近1.28亿互联网用户遭遇过上述安全事件影响,初步估计损失超过150亿元,严重打击网络用户的信心,阻碍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构建可信网络空间的呼声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电子认证服务通过保障网络身份真实、网络行为可溯和数据电文可靠,为维护权益、追究责任、履行义务提供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持,是构建可信网络空间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与快速发展,电子认证服务对构建可信网络空间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二)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空间日益广阔

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2.78亿个IP地址,866万个域名,191万个网站,网民数量已突破4.5亿,网络购物用户数量1.61亿,电子商务交易额4.5万亿元。据预测,“十二五”期间,网络应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将进一步普及深化,到2015年,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将突破18万亿元,电子认证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社保、医疗、保险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将逐步深化电子认证的应用,电子病历、电子保单等更多业务将得到广泛开展。随着社会对电子认证服务的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将迅速增长,网上交易活动开展更为频繁,在线招投标、电子合同签署与电子订购等业务将蓬勃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电子商务逐步向移动电子商务转变,手机支付的应用使得商务交易更加便捷,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云计算等新模式的产生使得云端数据的安全存储、访问授权、隐私保护问题逐渐凸显,为电子认证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出现势必为电子认证服务的应用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三)电子认证服务资源亟待整合数字证书互认与认证资源整合的需求迫切。跨地区、跨行业的网络应用需求旺盛,迫切需要实现数字证书互认。电子认证服务多样性的需求渐趋突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日益提高,实施淘汰落后的退出机制条件逐渐成熟,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采用多种形式整合认证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四)电子认证服务亟待创新与突破

服务方式亟待拓展,服务质量亟待提高,服务能力亟待加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对电子认证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迫切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用户需求,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用户体验,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产品的易用性,保护用户隐私,在现有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

“十二五”时期是电子认证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勇抓机遇,大胆创新,充分发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电子签名法》为依据,以推进国家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和规范网络空间秩序为目的,以加速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统筹全局、规范发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应用牵引、服务创新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推广可靠电子签名应用,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支撑。

——统筹全局、规范发展。综合运用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统筹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加强部门协调与沟通,优化行业结构与布局,整合资源,营造环境,贯彻落实电子认证服务相关法规与标准,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电子认证服务,推动电子认证服务业健康发展。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率先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和可靠电子签名,发挥政府部门带头作用。制定鼓励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电子认证服务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满足需求、合理有序、公平竞争的电子认证服务业。

——应用牵引、服务创新。紧紧围绕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对电子认证服务的需要,创新服务模式,健全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发展便捷、安全、可扩展、个性化的电子认证服务,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电子认证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期,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可靠电子签名认证体系,并在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模式探索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

——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

形成完善的网络身份证书策略,规范身份认证服务,满足多样化网络身份认证服务需求。依托合法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覆盖全国,网点覆盖所有省份、延伸到中东部地区80%的城镇和西部地区60%的城市,有效数字证书数量超过1亿张,网络身份认证服务在国家网络信任体系中的基础作用明显加强。

——基本形成可靠电子签名认证体系

可靠电子签名相关政策法规基本完善,可靠电子签名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建成技术精湛、职责清晰、配置合理的专业检测队伍,具备产品和系统的检测能力,基本形成可靠电子签名认证体系,满足社会对可靠电子签名的应用需求。

——初步建立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模式

形成符合法律要求的数据电文检测和认定标准,在电子合同、电子凭证、电子记录等典型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数据电文生成、传递、接收、保存、提取、鉴定等可靠性认证相关服务模式。

四、重点任务

(一)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环境

完善政策法规,规范行业运营环境。根据信息化发展对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方面的需求,完善网络身份认证管理政策。研究制定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可靠性认定规则,为电子取证、司法鉴定和法律诉讼提供支持。进一步贯彻落实《电子签名法》,推动《电子签名法》与《票据法》、《合同法》、《档案法》等法律法规的衔接。促进电子认证服务在电子商务纠纷解决中的具体应用。鼓励采用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加大执法力度,促进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行业发展。

(二)规范认证服务,突破重点领域电子认证服务瓶颈

根据数字证书标识对象不同和安全保障等级不同,针对个人、机构、设备、软件代码等分类分级制定证书策略,规范电子认证服务行为,为证书互认奠定基础。重点针对金融领域网站钓鱼、身份假冒和信息窃取等用户重大关切,培育并指导境内骨干认证服务企业,增强能力,取得网络服务器、移动智能终端、可信软件认证服务上的突破,占据网络设备等认证服务市场的主导地位。

(三)拓展应用市场,发展壮大电子认证服务业

扩大证书服务市场,丰富认证服务内容,提高企业服务能力。巩固机构证书服务市场,大力发展个人证书服务市场,重点推进个人证书在电子商务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使用。发展电子凭证、电子合同等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市场。鼓励电子签名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形成电子签名应用中间件开发和经签名电子数据的证据保全、提取、举证等全流程服务。鼓励企业发挥资本和技术优势,通过联合、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提

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规模,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打造龙头企业。

(四)开展试点示范,推动电子认证服务创新发展

建设网络身份验证门户,选择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跨境电子商务等典型应用,提供接口开放、标准统一、服务规范、安全可信的网络身份验证服务,开展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及应用试点。选择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按《电子签名法》对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的相关要求开展试点,探索形成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的技术和应用规范。探索建立证书互认长效机制,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电子认证跨区域互认。继续支持长三角地区的电子认证服务联盟试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居民健康卡等领域的跨地区证书互认。总结粤港电子签名证书互认试点经验,探索建立跨境证书互认模式和机制。针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的安全需要,选择用户基础好的移动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相关领域,开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领域认证服务试点示范。

(五)完善标准规范,加强电子签名技术检测与认证服务监督

健全电子认证标准规范体系。加快完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业务连续性、风险保障、运营管理等有关管理类规范。组织制定《可靠电子签名指南》,明确对不同格式数据电文进行签名的程序、流程和认定标准。加快制定数字证书分级分类管理、互操作规范等应用支撑类标准。研究制定电子签名设备、系统检测等技术类标准,推动制定电子签名行业应用标准。培育和发展专业化机构,对含可靠电子签名模块相关系统和产品进行检测,对认证服务过程和质量进行监督。

(六)开展合作交流,促进电子签名与认证跨境互认

加强电子签名与认证交流和合作。建立核准境外数字证书法律效力的机制,推动数字证书的跨境互认。总结粤港电子签名证书互认的合作模式和试点经验,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下的电子签名互认,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中澳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电子签名互认谈判。积极参与国际间电子签名与认证交流。

五、重大工程

(一)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及应用试点工程

开发数字证书应用接口标准、证书类别和安全等级验证系统、平台综合管理系统等,建立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平台,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验证接口,为公众开放数字证书查询窗口,为实现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证书在不同应用系统中使用奠定基础。建立境外证书验证系统、出境证书备份系统,响应境内外信赖方的数字证书验证请求,支持数字证书的跨境互认和应用。选择有证书交叉认证应用需求的领域或区域开展应用试点。

(二)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应用试点工程

为切实保障交易主体身份真实性、交易行为不可抵赖性和交易资金安全性,实施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应用试点工程。建立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服务平台。开发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检测工具,搭建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平台,与有条件的电子商务网站对接,以电子合同应用为重点,围绕数据电文生成、传递、接收、保存、提取、鉴定等可靠性认证各环节开展试点,满足电子商务对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的应用需求。

六、保障措施

(一)改进行政管理模式

依据《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指导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建立规范电子认证服务、推进电子认证应用的工作机制。建设行业监管信息化平台,发挥专业化检测机构作用,提升监管水平。成立电子认证服务专家组,建立电子认证服务行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咨询机制。成立行业组织,加强交流,推动行业自律,推广应用,促进行业发展。

(二)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将有关《电子签名法》贯彻落实所需的行政资金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争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对电子认证服务业的支持。鼓励风险投资、民营资本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电子认证服务。鼓励和支持技术实力雄厚、产品应用前景好、服务和风险保障能力强的电子认证服务企业上市。

(三)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编写电子认证专业教材,引导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电子认证专业课程。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开展《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政策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明确关键岗位人员职业技能要求,提高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专业技术和复合型人才比例。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电子认证服务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采取研讨会、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普及电子认证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利用可靠电子签名保障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开展电子签名应用典型案例调查,编辑电子签名优秀应用案例集,大力推广普及电子签名应用。

附件:

术 语 说 明

1.电子认证服务:为电子签名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证明的活动,包括签名人身份的真实性认证,电子签名过程的可靠性认证和数据电文的完整性认证三个部分,涉及数据电文的生成、传递、接收、保存、提取、鉴定各环节,涵盖电子认证专有设备提供、基础设施运营、技术产品研发、系统检测评估、专业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是综合性高技术服务。

2.电子认证服务机构(CA):作为第三方向社会公众提供电子签名人身份真实性、电子签名可靠性证明的服务机构。

3.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4.可靠电子签名:根据《电子签名法》规定可靠电子签名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5.证书策略:是一组安全规则,描述了数字证书签发和管理过程中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审计评估、赔偿和责任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为应用方选择证书提供可参考的标准。

6.认证业务规则: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声明的为满足证书策略中所列各项规范性要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7.公钥基础设施(PKI):是集机构、系统(硬件和软件)、人员、程序、策略和协议为一体,利用公钥概念和技术来实施和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PKI系统是通过颁发与管理公钥证书的方式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系统,包括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注册机构、资料库等基本逻辑部件和在线证书状态协议服务等可选服务部件以及所依赖的运行环境。

8.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基于椭圆曲线在有限域上离散对数求解困难而建立的非对称密码算法。

下载武汉市养老服务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武汉市养老服务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范文]

    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根据山东省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为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服务......

    万年县现代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万年县现代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言 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

    雨花区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选5篇)

    雨花区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社区服务业是指在政府的倡导、扶持和推动下,以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宗旨,以街道(乡镇)、社区为依托,各类......

    台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和重大项目

    台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和重大项目 现实基础和发展背景“十一五”以来,我市服务业取得较大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为进......

    河北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北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排放、高倍增、高渗透”的特征,是信息化与工业化......

    市养老服务业“十二五”工作情况及“十三五”专项规划(精选5篇)

    市养老服务业“十二五”工作情况及“十三五”专项规划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与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业,努力把**建设成......

    什么是养老服务业

    什么是养老服务业 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行业。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当前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持家......

    养老服务业调查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发达国家已于上个世纪中后期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于2000年也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