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和重大项目

时间:2019-05-13 14:1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台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和重大项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台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和重大项目》。

第一篇:台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和重大项目

台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和重大项目

现实基础和发展背景

“十一五”以来,我市服务业取得较大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总量初具规模。“十一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87.8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50.5亿元,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结构逐步优化。金融、商贸、旅游、物流等重点行业发展迅速,其中金融业发展尤为突出。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职业培训、中介咨询、文化娱乐、会展、社区服务等都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布局渐趋合理。服务业向中心城市集聚态势明显,椒江、路桥等地已实现“三、二、一”产业结构。顺应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规律,物流园区、生产性服务集聚区、新型专业市场、总部基地等各类集聚区建设开始起步。城市服务业逐渐向农村延伸,农村服务业发展加快。地位明显提升。2009年全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1%,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2009年,服务业为地方财政贡献税收58.37亿元,占全部地税收入的56.8%,成为地方财税的主要来源。2009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138.31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36.5%。

总体上看,“十一五”我市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不少积极的变化,但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占比有待提高。二是结构有待优化。三是发展不够平衡。四是企业规模偏小。

值此步入“十二五”之际,台州服务业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从国际看,服务经济迅速崛起,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从国内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服务业发展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从省内看,省委、省政府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从台州看,“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处于人均GDP5000至8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服务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四大战略”的全面实施,将为我市服务业加快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

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

总体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市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施“四大战略”的总体要求,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完善布局为导向,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均衡化发展,推进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发展,突出重点领域,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施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培育和引进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互动,加快推动台州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有效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互促共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目标:

经济总量目标。到2015年,争取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以上,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500亿元以上。结构调整目标。到2015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提高到55%左右。空间发展目标。逐步构建“一核引领、两翼拓展、多极支撑”的服务业空间布局。吸纳就业目标。到2015年,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超过155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达到40%,就业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空间布局:

以台州城市群架构为依托,结合我市资源禀赋、产业特征以及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构建以台州中心城区为核心,临海、温岭两市为两翼,玉环、天台、仙居、三门四县为重要增长极的“一核引领、两翼拓展、多极支撑”的服务业空间布局。

——“一核”引领

“一核”的范围包括椒江、黄岩、路桥及台州经济开发区组成的中心城区,是台州市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是市域内服务产业最为集中、层次最高、具有中心城市标志性功能的发展空间,对市域范围的服务业发展起引领、辐射作用。重点构筑金融集聚区、核心商务区、商贸会展区、产业服务区以及生态休闲区,努力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南翼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两翼”拓展

临海发挥历史文化和港口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港口物流、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全力打造台州北翼服务业中心。温岭依托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商贸市场、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科技信息,全力打造台州南翼服务业中心。

——“多极”支撑

玉环依托大麦屿港和玉环新城建设,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和现代商贸。天台、仙居发挥山水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和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三门发挥海洋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和海岛旅游。

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贸市场、科技信息、休闲旅游、房地产、商务服务、家庭服务等八大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步伐,优化发展模式。

金融服务。积极推动对外金融合作,引进国内外优质金融资源,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和风险创业(基金)市场,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不断提高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加快构建政府性项目资本市场融资平台,大力推动民营企业采取各种方式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发展,加快构建由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创投、租赁、典当等多业有序竞争的区域金融格局。扩大村镇银行试点,推动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重点推进中央商务区台州银行、泰隆商业银行、民泰商业银行金融总部大楼建设。

现代物流。全面构建物流信息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两大平台”,着力打造货运配载和多式联运、港口国际物流、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城乡物流配送和物流信息应用 等“五大体系”。重点发展公路物流、港口物流、铁路物流,培育发展钢材、粮食、医化、汽车等专业物流。大力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骨干企业,积极引导山鹰物流、天天物流、江南物流、陆通物流等向“第三方”物流转型。重点推进台州市物流园区、葭沚物流园区、大麦屿物流园区、台州头门港物流园区、温岭市公路物流中心、台州市瓯华医化物流配送中心、台州湾循环产业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商贸市场。大力发展新型业态,积极推广现代营销方式,以连锁经营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精品店、专业店等。鼓励运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理念改造提升专业市场,推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鼓励以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的新型专业市场建设。加快生产服务型商贸业发展,根据产业特点和城市特色,重点发展一批生活资料市场的集聚区;依托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优势,建设和提升一批生产资料专业市场。重点推进台州银泰百货城、路桥小商品市场改造工程、台州市机电五金城东扩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路桥西市场园区一期工程、中国汽车用品市场等前期项目。

科技信息。围绕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积极推进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玉环省级汽摩配分平台建设。着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和地方重点实验室。加快科技中介、知识产权中介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的渗透,大力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服务的网络服务、软件业和计算机系统集成。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全力促进社会事业信息化,积极推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加大与中科院、长三角清华研究院的合作,启动运行浙大台州研究院自动控制等三个研究所,联合浙大和浙工大建立农机研究所。重点推进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椒江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黄岩模具博览中心项目前期工作。休闲旅游。凸显我市的山海资源优势和人文自然资源优势,加强旅游的区域合作,促进旅游

和休闲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两带三区”的旅游空间布局。加快整合现有各种旅游资源,加强旅游要素的联手合作。打造“佛宗仙境、曙光台州”品牌,扩大国内外的知名度。重点推进台州绿心生态休闲旅游区、天台山风景旅游区、神仙居风景旅游区、临海古城文化旅游区、温岭长屿-方山世界地质公园、大陈岛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

房地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房地产结构,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适度扩大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全面实施廉租住房制度,多层次多渠道地建立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不断提升住宅房产品质,完善社区购物、娱乐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加强农村住宅建设规划管理,引导农民集中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的多层住宅小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重点推进浙能绿城城市综合体、新明半岛等项目建设。

商务服务。培育经济鉴证、法律事务、咨询、知识产权、信用、仲裁、评估、质量检验等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协会对人员资格、机构资质、执业行为、执业道德、竞争行为、服务质量等监督功能。培育一批有实力、有信誉、有品牌、有特色的商务服务机构,引进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分支机构落户台州创业服务园,重点推进中央商务区、温岭市总部经济基地建设。

家庭服务。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满足家庭的特色需求。大力推进社区便民、便利连锁网络建设,增强商业网点服务功能,方便居民日常生活。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服务。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多渠道、多方式整合社区资源,兴办家政服务项目,创立服务品牌,形成规范有序的家政服务市场。建立健全以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加快台州绿意·怡和山庄、黄岩颐天休养乐园项目前期。

重点举措

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选准发展重点,立足发展基础,坚持集约节约,完善保障措施,突出特色优势,加快创建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将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新型专业市场、总部经济、创业服务、文化创意等集聚区,加以重点培育扶持,鼓励、引导服务业企业进入集聚区发展。招商活动中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行重点推介。

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发挥重点项目对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升服务业综合实力、发展后劲和发展层次,在建项目抓进度,新批项目抓开工,储备项目抓前期。充实服务业重点项目库,争取更多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列入省重点。建立项目责任制,明确项目的责任主体,加强对服务业项目建设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加强部门协调,密切跟踪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责任到位。

加强重点企业培育和品牌创建。鼓励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和形成一批知名度高、品牌响、竞争力强的服务业大企业。鼓励通过兼并、联合、上市、重组等形式,发展一批以服务品牌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的服务业企业集团。加大对重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加企业商标注册量,大力发展和培育省级名牌,积极争创国家级名牌,保护和发展“老字号”与知名商号。推行服务标准体系,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

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联动发展。推进制造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引导企业根据业务流程分工,实施制造环节和生产性服务环节的主辅分离,发展专业性的物流、金融、研发设计、培训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提高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以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业拓市场,以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加强服务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进一步明确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建立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格局。增强市服务业办的综合协调能力。建立全市服务业工作协调例会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业工作责任制、报告制度、考核制度。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督,规范服务业企业经营行为。加强服务业各行业协会建设,引导行业自律。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分析工作。

加大服务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用足用好用活现有政策。土地供应方面,调整用地结构,提高服务业用地比例;加快中心城区、县城“退二进三”,增加服务业用地储备和供应。财政扶持方面,在市财政每年安排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2000万元基础上,根据财政状况及服务业发展需要逐年增加;加大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的扶持力度。税费优惠方面,加快研究出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优惠政策,针对不同类型的集聚区和集聚区内的企业、机构,制定差别化的税收、水电价格以及各项收费政策。□

第二篇:滨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滨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滨城区服务业发展局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率先崛起、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潜力所在和重要基础,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更好的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区服务业取得较大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1、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6.07亿元,年均增长23%。“十一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09%,较“十五”末提高5.45个百分点,为我区第一产业的加强和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2、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房地产、旅游、信息、通讯、中介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产生。

3、特色街区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先后培育建成省级服务业园区1处,市级服务业园区5处,特色专业街7条,大型专业市场5处,大型超市8处,改造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规模档次,挂牌命名渤海十路特色餐饮、黄河二路电动车、渤海五路汽车贸易、渤海六路美食街,带动了汽车销售、地方名优小吃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增强了服务业集聚效应,改变了服务业布局分散的状况,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4、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8.89亿元,服务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供给能力明显提高,逐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服务。

(二)制约因素

全区服务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投入加大、升级加快、后劲增强的良性发展轨道,但与发达地区、先进城区相比,无论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还是产业贡献,都存在很大差距:

1、规模总量不大。缺少“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服务产业,缺乏有辐射带动力、承载力强的集聚区、特色园区和龙头骨干企业。

2、结构不合理。现代新兴服务业比重较小,尤其是物流、研发、营销、咨询、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中介和社区服务等生活公共服务业也发育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规划定位不高。发展定位不够清晰,缺乏全局性的发展规划,商圈布局比较分散,部分业态竞争相对激烈,部分新建大型商业设施布局对交通、环境考虑不够周全。

4、体制机制不完善。服务行业开放度较低,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完善;发展环境仍不宽松,政策落实难、难落实的问题相当突出。

(三)潜在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臵。滨城区位于黄河下游,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是滨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鲁北地区物流集散地。滨城区处于渤海湾的地理轴心,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天津滨海新区两大经济区的的结合部,环渤海经济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的叠加地带。在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规划中占据重要位臵,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区域。

2、便捷的交通优势。滨城区是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境内有三座大桥、两座浮桥跨越黄河。220、205国道,滨博高速、滨大高速、济青高速、荣乌高速、津汕高速、滨德高速,滨港铁路、胶济铁路和即将建成的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距北京、天津、青岛、济南3小时以内路程半径,物资流通便捷。

3、宽阔的空间优势。西区崛起,东区建设步伐加快,老城区改造效果显现,城区建设为滨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载体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蓬勃发展的西区面积200万平方米,日新月异的东区诸多大项目纷纷上马;老城区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资源的功能臵换也势在必行。

4、优良的政策环境。国家、省、市正加速服务业对外开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资和民资参与发展服务业。省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服务业,并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意见,市委、市政府和我区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区委、区政府“1241”总体工作部署,立足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中心商务区定位,转变发展观念,优化资源配臵,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市经济的主攻方向,把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速集聚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楼宇总部等现代服务业业态,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共赢。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定位、任务目标、政策措施,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不断拓展新兴领域,进一步做大规模、调优结构、做足特色,突出抓好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形成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加速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四大载体”建设,全力打造“五大板块”、“十大园区”,完善政策和投资环境,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内生活力和竞争力,努力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城市经济新格局,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谐生态宜居区、城市文化繁荣区、现代商贸物流区。

(二)主要目标

——服务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2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2015年达到230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至2015年累计完成22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5%以上。“十二五”末三产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

——服务业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十二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万人,到2015年达到2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到58%,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使服务业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

——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比重不断提高,传统服务业得到进一步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逐步拓宽,产业素质不断增强;城市服务业全面快速增长,农村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经济结构。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健全,服务功能设施完善,运作机制规范,现代化水平较高,辐射能力较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三、“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突出服务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四大载体”建设为平台,围绕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商务区总体目标,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区域特色经济,推进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

(一)空间布局

依据市场资源优势和产业前景,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高档住宅、休闲观光、物流配送、商务金融,形成五个功能区。

1、中部重点发展中心商务区。以渤海七路为中轴线,西起渤海十路东至渤海五路,南起黄河一路,北至黄河十路,培植发展商务金融区。逐步提升现有渤海国际、银座商城、潍坊中百、大润发、王府井商贸城等一批旗舰店规模档次;逐年培植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商贸企业5家,争创“省级服务名牌”2个;大力提升金融服务业,在东营商业银行、恒丰银行成功入驻的基础上,推动齐商银行、招商银行落户开业,完成农信社改革任务,组建区农村商业银行,逐年引进股份制银行1家,发展典当、担保等金融机构9家,进一步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的招商聚商能力。

2、西部重点发展高档住宅生活区。以市西、彭李办事处为主体,西起渤海十八路东至渤海十路,南起长江三路北至黄河十六路,打造高档住宅生活区。推进阳光政务小区、绿都花园、德坤华府、安康花园、完成张八棍、亚药刘、棒槌孙等旧村改造项目,引进富尔玛、家乐福、沃尔玛、银座等大型超市商场,招商建设以生活资料为主的市西物流园区,打造黄河三角洲文化创意产业园,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3、东部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群。以北办、市东、梁才为主体,西起渤海五路东至东外环,南起南外环北至北外环,打造大型专业市场群。全力推进东区重点专业市场建设,提升改造传统型商贸服务业,推进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东海国际新天地、洋货大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运营进度;力促京博城市综合体、黄河三角洲创业城等项目尽快开工;争取国际家纺交易城、银座商城成功落户入驻,提升全区家纺市场档次;改造提升鲁北蔬菜批发市场、新兴市场、滨州纺织品、义和石材、北镇大集等一批大型市场;集中整合东区汽车4S店,规划建设鲁北汽车交易市场。

4、南部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带。以市西、市中、梁才为主体,沿黄河滩涂一带,重点发展以城郊型观光农业、生态采摘、自耕园及沿黄旅游为主,抓好市西休闲小街、创业就业园建设,开辟梁才大高黄金梨、草莓采摘,做强做大“采摘节”;积极配合“三蒲”景区开发,推进黄河楼及蒲湖周边开发建设,加快黄河温泉度假村建设。

5、北部重点发展仓储物流陆港。以秦皇台、梁才、市东为主体,加快总投资100亿元的陆港物流园区规划,力争早日招商建设;完善东城物流园区布局,完成铁路货场、银河物流、鑫盛鑫煤炭等物流项目建设,对东王钢材、滨州汽车城、滨岭商贸园加快整合扩容。

(二)产业结构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强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通过品牌引领、产业集聚、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打造黄河三角洲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介服务中心。

1、优先发展三大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以德大、黄大、滨港铁路为依托,重点发展滨城区东城现代陆港物流、滨州工业物流两大物流园区;培植一批物流骨干企业。金融保险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进驻或设立分支机构,争取设立滨城区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性金融机构。鼓励发展信托、租赁、典当、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科学引导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信息服务业:实施社会信息化系列工程,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综合服务信息、劳动力就业、社区服务、托老服务、数字城管、城市运行监测、一卡通、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校园信息等社会信息化服务工程建设。逐步推行“三网融合”,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2、改造提升四大生活性服务业。旅游业: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和市场深度开发,建成都市旅游、人文古迹风景、沿黄生态观光旅游三大旅游风景区。到2015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5亿元。商贸餐饮业: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商业零售点和商业街,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实行餐饮企业的分层次管理,规划建设集餐饮、休闲、演艺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开发“一区”,即东城现代商务区,改造提升“两路”,即:以渤海七路、渤海十路为轴线的中心商务金融区。房地产业:合理引导商业地产开发,科学发展楼宇经济;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科学安排高中低档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供应比例,搞好拆迁安臵房、农民多层公寓和创业人才公寓等专项用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引进著名房地产中介企业,加快住在产业现代化。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家政、保洁、物业等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鼓励创办社区服务业实体,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健全社区服务组织。

3、培育发展两大新兴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鼓励发展动漫制作、广告策划、数字传媒、工艺品设计、文学作品、绘画等创意产业,扶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会展业:积极承办国内会议,发展以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继续举办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会展,培育会展业得知名品牌。

(三)重点园区

1、商务金融园区:以市中办事处为主体,沿渤海七路主轴,黄河二路至黄河八路,渤海八路至渤海六路为主要范围,重点发展大型商场超市、金融证券、星级酒店等业态,抓好黄金国际大厦、清怡国际、新悦国际等项目建设,促进渤海国际、王府井商贸城加快招商,引进齐商银行、招商银行,兴建旅游产品、温州名购购物街。

2、大型专业市场园区:以北办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渤海一路到渤海六路,黄河一路至黄河八路为主要范围,促进新兴市场、姜家副食品、六街蔬菜、滨州纺织品等存量市场改造提升,引导海得汽配、海虹商贸城、金茂商都、环亚一家、洋货大市场等新建市场招商运营。

3、餐饮娱乐园区:以彭李、市西办事处为主体,渤海八路至十二路,黄河二路至八路为主要范围,建设东方文化商业街、学生用品街等专业街,做强做大华夏一品特色餐饮集聚区。抓好东方商都、滨州中关村、龙腾数码等重点项目。

4、东城物流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铁路和东外环线两侧,抓好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东海国际新天地、义乌国际商贸城大型市场项目和银河物流、海华物流等物流项目建设。

5、三河湖休闲度假园区:围绕三河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核心区面积2500亩分为文化体验区、水上娱乐区、餐饮服务区、观光农业区四个区域,建设温泉酒店、百果园、笔架山、水上生态餐厅等项目,宣传推介“森林公园”品牌,打造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6、杜氏文化园区:以滨北办事处南街为主体,依托杜氏故宅开发总体规划,完成杜受田居住院落、后花园、大同客栈等一期建设,加快二期10000平方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AAA及旅游风景区。

7、黄河文化绿色观光园区:以市西、市中、梁才办事处为主体,结合生态农业开发,抓好休闲小街创业生态园、黄河生态园、“三蒲”开发、明清一条街、亲母亲河观光园、黄金梨采摘园等重点项目,打造沿黄生态农业绿色长廊。

8、中海风景游览园区:以彭李办事处为主体,建设中海东部水系景观,引进水幕电影、音乐喷泉、高尔夫练习场及景区服务中心。推进滨州市“三馆一院”、“一馆三中心”、御景园等项目建设。

9、东城现代商务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白鹭湖周边规划建设写字楼、星级酒店等商务设施。兴建金博商厦和金博酒店项目,抓好香格里拉.水岸绿城、白鹭湖大酒店、东区客运中心、火车客运站广场等建设,繁荣发展现代商务园区。

10、汽车贸易园区:以市东、滨北办事处为主体,沿205和220国道两侧培育汽车贸易园区,抓好市东汽车商贸城、滨岭商贸园、铂焱汽车商贸城以及汽车4S店集聚整合。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政策倾斜

强化服务意识,由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对涉及服务业发展项目的立项登记备案、规划、土地审批、工商登记等,要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实行政务公开、网上审批,对重大项目优先进入“绿色通道”,并进一步简化手续,缩短流程。加快研究制订滨城区服务业发展导向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引导资金投向重点领域,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滚动发展”的原则,筹划、论证、筛选、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重点项目,建立服务业大项目储备库。

(二)规划引导,扶优扶强

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按照服务业“专职专责”、“一业一责”的原则,完善金融、商业网点、旅游、物流、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专业规划。要按照“分工合作,功能互补,适当错位”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编制服务业发展的各类分规划,尽快形成上下贯通、衔接一致的规划体系。服务业企业享受与制造业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进一步扶强扶优,大力推进跨行、跨业、跨区域的大集团、大企业的组建,鼓励服务类企业做强做大。对服务业行业扶持资金,由分散变为集中,实行通盘考虑、统筹使用。同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对服务业中的优势产业、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支持。

(三)技术创新,提档升级

鼓励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参照制造业技改贴息的政策,对优势明显的传统服务业和新型现代服务业给予贷款贴息。开辟投融资渠道,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服务业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募集社会资金。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界限的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等多种改造、改组方式,促进服务业由粗放型的外延扩张向集约型的内在素质的提高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引进一批重点领域、新兴行业和薄弱环节的重大项目,通过改造提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全面提高我区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档次。

(四)品牌引领,人才支撑

加快服务业专业化、品牌化提升步伐,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创新。重点支持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管理理念新、经营规模与业绩在行业中排名前列的服务业企业争创名牌。加快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特别要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会展策划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与引进科技人才相同的激励政策。加强岗位职业培训,重点吸引国内外著名培训组织建立培训机构,健全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培训考核,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实行职业技术岗位的技能竞赛与定级。

(五)完善统计,健全决策体系

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充实统计力量,如实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建立定期服务业结构体系、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的评价通报制度,促进现代化服务业向纵深加速推进。

第三篇:滨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滨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率先崛起、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潜力所在和重要基础,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更好的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区服务业取得较大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1、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6.07亿元,年均增长23%。“十一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09%,较“十五”末提高5.45个百分点,为我区第一产业的加强和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2、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房地产、旅游、信息、通讯、中介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产生。

3、特色街区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先后培育建成省级服务业园区1处,市级服务业园区5处,特色专业街7条,大型专业市场5处,大型超市8处,改造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规模档次,挂牌命名渤海十路特色餐饮、黄河二路电动车、渤海五路汽车贸易、渤海六路美食街,带动了汽车销售、地方名优小吃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增强了服务业集聚效应,改变了服务业布局分散的状况,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4、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8.89亿元,服务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供给能力明显提高,逐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服务。

(二)制约因素

全区服务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投入加大、升级加快、后劲增强的良性发展轨道,但与发达地区、先进城区相比,无论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还是产业贡献,都存在很大差距:

1、规模总量不大。缺少“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服务产业,缺乏有辐射带动力、承载力强的集聚区、特色园区和龙头骨干企业。

2、结构不合理。现代新兴服务业比重较小,尤其是物流、研发、营销、咨询、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中介和社区服务等生活公共服务业也发育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规划定位不高。发展定位不够清晰,缺乏全局性的发展规划,商圈布局比较分散,部分业态竞争相对激烈,部分新建大型商业设施布局对交通、环境考虑不够周全。

4、体制机制不完善。服务行业开放度较低,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完善;发展环境仍不宽松,政策落实难、难落实的问题相当突出。

(三)潜在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置。滨城区位于黄河下游,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是滨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鲁北地区物流集散地。滨城区处于渤海湾的地理轴心,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天津滨海新区两大经济区的的结合部,环渤海经济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的叠加地带。在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规划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区域。

2、便捷的交通优势。滨城区是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境内有三座大桥、两座浮桥跨越黄河。220、205国道,滨博高速、滨大高速、济青高速、荣乌高速、津汕高速、滨德高速,滨港铁路、胶济铁路和即将建成的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距北京、天津、青岛、济南3小时以内路程半径,物资流通便捷。

3、宽阔的空间优势。西区崛起,东区建设步伐加快,老城区改造效果显现,城区建设为滨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载体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蓬勃发展的西区面积200万平方米,日新月异的东区诸多大项目纷纷上马;老城区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资源的功能置换也势在必行。

4、优良的政策环境。国家、省、市正加速服务业对外开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资和民资参与发展服务业。省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服务业,并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意见,市委、市政府和我区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在其规模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推广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理念和现代管理,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完善政策措施、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拓展生产性服务业,规范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城区服务业,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整合服务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规范服务市场,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提升产业素质和竞争力,推动服务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服务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0亿,年均增长16%,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左右,到2015年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以上,使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服务业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十二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到2015年达到2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到58%,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使服务业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

——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比重不断提高,传统服务业得到进一步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逐步拓宽,产业素质不断增强;城市服务业全面快速增长,农村服务业不断拓展。

三、“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突出服务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四大载体”建设为平台,围绕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商务区总体目标,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区域特色经济,推进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

(一)空间布局

依据市场资源优势和产业前景,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高档住宅、休闲观光、物流配送、商务金融,形成五个功能区。

1、中部重点发展中心商务区。以渤海七路为中轴线,西起渤海十路东至渤海五路,南起黄河一路,北至黄河十路,培植发展商务金融区。逐步提升现有渤海国际、银座商城、潍坊中百、大润发、王府井商贸城等一批旗舰店规模档次;逐年培植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商贸企业5家,争创“省级服务名牌”2个;大力提升金融服务业,在东营商业银行、恒丰银行成功入驻的基础上,推动齐商银行、招商银行落户开业,完成农信社改革任务,组建区农村商业银行,逐年引进股份制银行1家,发展典当、担保等金融机构9家,进一步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的招商聚商能力。

2、西部重点发展高档住宅生活区。以市西、彭李办事处为主体,西起渤海十八路东至渤海十路,南起长江三路北至黄河十六路,打造高档住宅生活区。推进阳光政务小区、绿都花园、德坤华府、安康花园、御景苑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完成张八棍、亚药刘、棒槌孙等旧村改造项目,引进富尔玛、家乐福、沃尔玛、银座等大型超市商场,招商建设以生活资料为主的市西物流园区,打造黄河三角洲文化创意产业园,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3、东部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群。以北办、市东、梁才为主体,西起渤海五路东至东外环,南起南外环北至北外环,打造大型专业市场群。全力推进东区重点专业市场建设,提升改造传统型商贸服务业,推进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东海国际新天地、洋货大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运营进度;力促京博城市综合体、黄河三角洲创业城等项目尽快开工;争取国际家纺交易城、银座商城成功落户入驻,提升全区家纺市场档次;改造提升鲁北蔬菜批发市场、新兴市场、滨州纺织品、义和石材、北镇大集等一批大型市场;集中整合东区汽车4S店,规划建设鲁北汽车交易市场。

4、南部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带。以市西、市中、梁才为主体,沿黄河滩涂一带,重点发展以城郊型观光农业、生态采摘、自耕园及沿黄旅游为主,抓好市西休闲小街、创业就业园建设,开辟梁才大高黄金梨、草莓采摘,做强做大“采摘节”;积极配合“三蒲”景区开发,推进黄河楼及蒲湖周边开发建设,加快黄河温泉度假村建设。

5、北部重点发展仓储物流陆港。以秦皇台、梁才、市东为主体,加快总投资100亿元的陆港物流园区规划,力争早日招商建设;完善东城物流园区布局,完成铁路货场、银河物流、鑫盛鑫煤炭等物流项目建设,对东王钢材、滨州汽车城、滨岭商贸园加快整合扩容。

(二)产业结构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强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通过品牌引领、产业集聚、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打造黄河三角洲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介服务中心。

1、优先发展三大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以德大、黄大、滨港铁路为依托,重点发展滨城区东城现代陆港物流、滨州工业物流两大物流园区;培植一批物流骨干企业。金融保险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进驻或设立分支机构,争取设立滨城区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性金融机构。鼓励发展信托、租赁、典当、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科学引导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信息服务业:实施社会信息化系列工程,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综合服务信息、劳动力就业、社区服务、托老服务、数字城管、城市运行监测、一卡通、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校园信息等社会信息化服务工程建设。逐步推行“三网融合”,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2、改造提升四大生活性服务业。旅游业: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和市场深度开发,建成都市旅游、人文古迹风景、沿黄生态观光旅游三大旅游风景区。到2015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5亿元。商贸餐饮业: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商业零售点和商业街,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实行餐饮企业的分层次管理,规划建设集餐饮、休闲、演艺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开发“一区”,即东城现代商务区,改造提升“两路”,即:以渤海七路、渤海十路为轴线的中心商务金融区。房地产业:合理引导商业地产开发,科学发展楼宇经济;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科学安排高中低档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供应比例,搞好拆迁安置房、农民多层公寓和创业人才公寓等专项用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引进著名房地产中介企业,加快住在产业现代化。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家政、保洁、物业等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鼓励创办社区服务业实体,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健全社区服务组织。

3、培育发展两大新兴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鼓励发展动漫制作、广告策划、数字传媒、工艺品设计、文学作品、绘画等创意产业,扶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会展业:积极承办国内会议,发展以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继续举办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会展,培育会展业得知名品牌。

(三)重点园区

1、商务金融园区:以市中办事处为主体,沿渤海七路主轴,黄河二路至黄河八路,渤海八路至渤海六路为主要范围,重点发展大型商场超市、金融证券、星级酒店等业态,抓好黄金国际大厦、清怡国际、新悦国际等项目建设,促进渤海国际、王府井商贸城加快招商,引进齐商银行、招商银行,兴建旅游产品、温州名购购物街。

2、大型专业市场园区:以北办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渤海一路到渤海六路,黄河一路至黄河八路为主要范围,促进新兴市场、姜家副食品、六街蔬菜、滨州纺织品等存量市场改造提升,引导海得汽配、海虹商贸城、金茂商都、环亚一家、洋货大市场等新建市场招商运营。

3、餐饮娱乐园区:以彭李、市西办事处为主体,渤海八路至十二路,黄河二路至八路为主要范围,建设东方文化商业街、学生用品街等专业街,做强做大华夏一品特色餐饮集聚区。抓好东方商都、滨州中关村、龙腾数码等重点项目。

4、东城物流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铁路和东外环线两侧,抓好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东海国际新天地、义乌国际商贸城大型市场项目和银河物流、海华物流等物流项目建设。

5、三河湖休闲度假园区:围绕三河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核心区面积2500亩分为文化体验区、水上娱乐区、餐饮服务区、观光农业区四个区域,建设温泉酒店、百果园、笔架山、水上生态餐厅等项目,宣传推介“森林公园”品牌,打造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6、杜氏文化园区:以滨北办事处南街为主体,依托杜氏故宅开发总体规划,完成杜受田居住院落、后花园、大同客栈等一期建设,加快二期10000平方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AAA及旅游风景区。

7、黄河文化绿色观光园区:以市西、市中、梁才办事处为主体,结合生态农业开发,抓好休闲小街创业生态园、黄河生态园、“三蒲”开发、明清一条街、亲母亲河观光园、黄金梨采摘园等重点项目,打造沿黄生态农业绿色长廊。

8、中海风景游览园区:以彭李办事处为主体,建设中海东部水系景观,引进水幕电影、音乐喷泉、高尔夫练习场及景区服务中心。推进滨州市“三馆一院”、“一馆三中心”、御景园等项目建设。

9、东城现代商务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白鹭湖周边规划建设写字楼、星级酒店等商务设施。兴建金博商厦和金博酒店项目,抓好香格里拉.水岸绿城、白鹭湖大酒店、东区客运中心、火车客运站广场等建设,繁荣发展现代商务园区。

10、汽车贸易园区:以市东、滨北办事处为主体,沿205和220国道两侧培育汽车贸易园区,抓好市东汽车商贸城、滨岭商贸园、铂焱汽车商贸城以及汽车4S店集聚整合。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政策倾斜

强化服务意识,由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对涉及服务业发展项目的立项登记备案、规划、土地审批、工商登记等,要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实行政务公开、网上审批,对重大项目优先进入“绿色通道”,并进一步简化手续,缩短流程。加快研究制订滨城区服务业发展导向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引导资金投向重点领域,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滚动发展”的原则,筹划、论证、筛选、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重点项目,建立服务业大项目储备库。

(二)规划引导,扶优扶强

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按照服务业“专职专责”、“一业一责”的原则,完善金融、商业网点、旅游、物流、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专业规划。要按照“分工合作,功能互补,适当错位”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编制服务业发展的各类分规划,尽快形成上下贯通、衔接一致的规划体系。服务业企业享受与制造业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进一步扶强扶优,大力推进跨行、跨业、跨区域的大集团、大企业的组建,鼓励服务类企业做强做大。对服务业行业扶持资金,由分散变为集中,实行通盘考虑、统筹使用。同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对服务业中的优势产业、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支持。

(三)技术创新,提档升级

鼓励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参照制造业技改贴息的政策,对优势明显的传统服务业和新型现代服务业给予贷款贴息。开辟投融资渠道,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服务业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募集社会资金。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界限的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等多种改造、改组方式,促进服务业由粗放型的外延扩张向集约型的内在素质的提高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引进一批重点领

域、新兴行业和薄弱环节的重大项目,通过改造提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全面提高我区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档次。

(四)品牌引领,人才支撑

加快服务业专业化、品牌化提升步伐,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创新。重点支持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管理理念新、经营规模与业绩在行业中排名前列的服务业企业争创名牌。加快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特别要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会展策划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与引进科技人才相同的激励政策。加强岗位职业培训,重点吸引国内外著名培训组织建立培训机构,健全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培训考核,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实行职业技术岗位的技能竞赛与定级。

(五)完善统计,健全决策体系

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充实统计力量,如实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建立定期服务业结构体系、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的评价通报制度,促进现代化服务业向纵深加速推进。

第四篇:台州市椒江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台州市椒江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初稿,供讨论)

“十二五”是椒江建设发展新平台、提升总体竞争力和实现更高标小康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谋求科学发展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而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是奏响这一主旋律的最强音。制定和实施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对于推进全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二五”科技发展的背景、基础和现实问题

1、发展背景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科技工作做出了系列重要部署,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危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中央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分别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科院建院60周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等系列重要讲话中,都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务院还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世界范围来 看,科技对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回暖振兴的作用,大大超过了历次经济危机。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大投入,着力推进。从国内看,金融危机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应对金融危机的一大重要启示是,加强科技支撑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十二五”期间,科技在国家、地区、城市间发展竞争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将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一个城市如果没有真正转型到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那么其竞争力就不可能得到质的提高,整个城市的发展模式也不可能发生根本性转变。椒江作为台州中心城市的主城区,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酝酿、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型国家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联动和我省“创新强省创业富民”总战略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温台沿海产业带开发等多重叠加机遇,充分把握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遇,是发挥科学技术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支撑作用的重要前提。

2、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两创”战略,各项科技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为“十二五”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经济科技综合实力提升。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为**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为**亿元,“十一五”年均分别增长**%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科技事业高强度投入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区连续5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和全省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第三次通过省科技强区复评。“十一五”末,我区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位,比“十五”末上升*位。

(2)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0年,全区共有各类科技机构**个,比2005年增加了**%。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个,其中省级研发中心**家,市级研发中心**家,海正集团组建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全国**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地方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为**%。全社会科技活动人员**人,比2005年增加了**%,其中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人,比2005年增加了**%。

(3)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加。2010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高于同期生产总值**百分点。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10年,本级科技经费支出达**万元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的**%,争取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资金支持近**万元。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为**亿元,占当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比例为**%,企业已成为科技活动投入的主体。(4)科技创新平台扎实推进。截止2010年,医化产业和缝制设备两大支柱产业建立了省级区域创新平台。引进大院大所共建创新载体也取得较大的进展,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了华东船舶设计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建了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与浙工大化机研究所共建了化工机械研究所,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在椒江设立了办事处,中科院合肥分院自动化所在椒江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台州市盐碱地绿化研究所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台州(上海)科技园已经成功入驻,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已经开工建设。

(5)创新主体能力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有**个项目列入国家攻关引导项目,**个项目列入国家“863”专项,**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个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个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全区共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项,台州市级科技进步奖**项,共有**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全区共申请专利**项,授权专利**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项。

(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2010年,全区实现高技术产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椒江高新技术产业特色明显,化学原料药已成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缝制设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已上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全区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1家,市级7家。其中海正集团入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

3、现实问题

在充分认识科技发展现有基础和认清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科技事业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存在的现实问题。

(1)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长期以来,椒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投入与投资拉动,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制约全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全区可供用地只能满足当地用地需求的40%左右;供水紧张和频繁拉闸限电,导致企业和部分居民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致使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亟待转变。

──民营经济体制优势减弱。改革开放30年来,椒江民营经济先后经历了从家庭作坊、小本经营到股份合作制的积极改造,再到规模培育、集群发展、企业上市的跨越腾飞,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进入新的发展期后,椒江民营经济体制机制先发优势逐渐减弱,而来自市场、资源、环境等的“压力”非常之大,家族制管理模式、自主创新活力等问题也越发显现,“压力” 和挑战前所未有。

──科技资源争夺日趋激烈。在吸引科技资源区位优势原本就不明显的背景下,一方面一些大城市凭借其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对科技资源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周边区域也都越来越重视集聚科技资源,特别对高新技术项目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争夺,使椒江吸引优势科技资源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引智聚才成本日益加大。椒江区是台州市的中心城区,土地等要素制约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发机构进入、科技人才入户的成本不断上升,导致椒江集聚和整合科技资源的难度日益加大。

(2)当前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在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教育和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椒江长期处于较落后状态,风险投资机制尚待完善,这些都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椒江城区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具有“大企业偏少,小企业偏多,中型企业实力偏弱,制造能力有余,科研实力不足,中低端产业发达,高端产业欠缺”的经济特征,难以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上取得突破。目前,椒江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医化和电子信息领域,由于医化行业发展曾经造成环境污染且这种污染至今未彻底消除,区域产业政策及规划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升级缺乏技术人才支撑。以低端产业、低附加值产品、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路子已难以为继,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而技术创新则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人才难以留住已经成为椒江企业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据一家大型企业集团的高管介绍,他所在企业的发展曾得益于聘用国有同行企业的技术人员,目前他们却深受国内其他同行挖角的困扰,所在企业基本找不出工龄3年以上的一线技工。以研发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熟练技工等三类人才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较弱,高质量的创新成果不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多,大部分中小企业仍然习惯于被动模仿或者依赖外部技术力量解决自身的技术需求。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还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水平,重规模扩大轻质量提高轻科技含量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科技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加强。我区技术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以技术产权为核心的技术市场交易体系尚未建立,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的创业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融资机制、科技企业的孵化器运作模式处在谋划探索之中,孵化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尚未显现,以科技咨询业为主导的科技服务体系很不健全。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建设“五区”为战略导向,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谋求科学发展为主线,突出科技进步和高端人才的支撑作用,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奋力推进椒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2、基本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紧紧围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 中心任务,将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区科技工作的突出位臵,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市场主导,政府推动。要遵循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规律,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强化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3)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大力集聚和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研发机构,培育具有“临界质量”的研发团队,增强主要产业或行业的创新能级,形成具有椒江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4)倡导合作,开放集成。要树立通过合作参与竞争的理念,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开放合作、联合创新的发展道路。既要立足本地实际,更要充分集成区内外研发力量,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金”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技术嫁接、合作研发、战略联盟等多种途径,不断积累创新能力、获取竞争优势。

3、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 “十二五”全区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显著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倾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努力建设科技强区和创新型城区,为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具体目标

到2015年,科技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科技进步和创新水平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位居全省科技强市(区、县)前列。

──主导产业技术竞争力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达到**家,民营科技企业数量达到**家;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明显增加。

──社会及企业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全区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比重超过**%,年均增长**%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以上。

──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建设有新进展,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究开发中心的比例达到**%;新引进大院名校共建企业科技创新载体3**家,培育科技服务机构**家,引进各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项以上。

──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较显著。科技在城区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程度明显提高,科技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作用 明显加强,科技对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用显著。

──全区公民科技素质有明显提高。全区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达到**%,每万人拥有专业科技人员超过**人。

三、“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及其主要任务

(一)战略重点

贯彻指导思想,围绕总体目标,“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实施三大工程,促进三大战略性转变”,具体是:以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工程,促进经济发展从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以区域创新体系完善工程,促进创新模式从模仿创新向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向结合的模式转变;以创新发展环境营造工程,促进科技扶持从鼓励产品开发项目向营造创新发展环境转变。

(二)主要任务

1、实施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工程

围绕我区主导优势产业,培育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全面提升产业的技术竞争力。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制药、智能传感、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超前谋划、突出重点、内联外引,培育椒江产业发展新引擎。

──全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国际新兴产业调整的重大机遇,以高端研发团队、国际知名企业和新兴领域国际发明专利为重点,加大招才引智的力度,力争落实一批具有发展前景和带动作用的战略 性新兴产业项目。

──大力实施产业化示范项目。围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应用项目推进和新产品研发,实施一批产业化示范项目,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力扶持,加快推进海正生物材料公司的聚乳酸产业化项目、椒光集团LED节能路灯研发产业化项目等相关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促进新兴产业尽快形成产业、壮大规模、提升水平,不断提高新兴产业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完善高技术风险投资体系。充分利用椒江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建立由财政资金引导的风险投资基金,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2)加强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继续发挥医化、缝制设备、家用电器等重点产业对整个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技术改造、创新与升级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对全区中小企业技术应用的扶持力度。

──推进高端化技术改造。落实有关企业技术改造的扶持措施,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使企业质量品种、节能减排、装备水平、安全生产等方面实现新的提升,增强综合竞争力,切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内涵式发展。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研发机构,增强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引导企业注重培育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以及差异化的优势品牌。争取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拥有发明专利**项,力争国际发明专利授权取得突破。──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应用。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创新力度不足,技术知识的需求与供给联系不紧密,科研机构研发未能考虑到市场的需求等特点,实施创新券(Innovation Vouchers)制度,促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与椒江中小企业对接。设立中小企业技术成果应用扶持基金,力争100家以上中小企业获得资助,产生出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

──促进信息化标准化进程。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广泛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支持具备较强行业优势的企业积极争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编制。鼓励行业协会牵头制定行业区域标准,以提升区域块状经济的竞争力。

(3)推广节能生态环保技术。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广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打造生态城区。

──鼓励企业循环低碳发展。推进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创建,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组织实施一批能耗水耗低、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高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积极使用太阳能产品、新型墙体材料等环境友好的建筑材料和雨水资源化技术、中水回用技术等节水节能的新技术。严格执行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加快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绿色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

──加强环保生态城区建设。加快城乡生态化步伐,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工地等绿色系列示范活动。开展城区生态监控技术,污水、污泥集中处理与在线监测监控技术研究,建立重大污染预警机制。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河流的污染物降解能力和自净能 力。

(4)推动知识型服务业发展。集成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推动知识型服务业发展。

──加强物流产业科技支撑。借助特色产业优势,依托海门港物流中心,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服务手段,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重点加强现代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鼓励企业积极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依托台州市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着力发展包括科技中介咨询、会展、文化创意、信息服务、工程咨询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的高端现代服务业。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抓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银行、远程教育、数码娱乐、数字家庭等信息平台的示范建设,提高全区服务业信息化水平。

(5)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重点领域,从保障农产品安全、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和农业支柱产业,重点扶持结构调整、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加快实施种子种苗工程,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

──推进特色示范基地建设。继续抓好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扶持培育一批种养科技专业户、专业村和专业乡镇,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品牌 建设,推广优质农产品认证标识制度,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培育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培育和发展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形成政府公益型推广机构、农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科技中介公司等各类推广服务组织相互协作的格局,提高推广服务效率。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服务的有效模式,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合理开发利用浅海滩涂。积极推进海洋渔业科学化开发、产业化生产,重点发展深水养殖业,进一步抓好大陈岛深水网箱规模化养殖技术开发和人工鱼礁建设。

2、实施区域创新体系完善工程

椒江经济已进入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的阶段,技术创新的模式也将相应地改变。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开放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以激发企业及其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和活力。

(1)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机构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创造出具有竞争力产品必不可少的平台。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研发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机构,扶持培育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自主品牌的行业骨干科技型企业研发机构。

──注重科技创新临界能级。重点抓好省、市级企业高新技术研 发中心建设,提升技术研发中心创新资源集聚的能级,促进研发的“临界”效果。

──深化研发中心制度创新。不断深化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的内部改革,在弹性工作制、分配等方面开展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制度创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

(2)发挥产业集群创新效应。依托医化、缝制设备、家用电器等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促进产业集群成为技术创新的发源地。

──提高产业集群技术层次。以缝制设备和化学原料药两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为基地,培育高技术产业集群。

──联合共建共用技术平台。促进现有以加工、组装为主的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发展成为先进制造业中心和产业发展中心,大力推进多家联合共建开放共享的信息、实验、检测等共用技术平台。

──构建产业集群学习园区。加大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使产业集群成为学习园区,提倡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引进全球文化,开阔员工视野。

(3)注重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构建共性技术研发新体制。椒江大多数企业的技术是从模仿起步的,而企业的组织结构又以小企业为主,单个企业无力组建研发机构,制约椒江主要产业发展的众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要努力构建以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研究实体为基础,以政府主导、政府和企业合作联动为核心,以投资多元化为基本特色的共 性技术研发的新体制。

──制定共性技术研发计划。制定和实施共性技术研发的专项计划,对与本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要组织重点攻关。

──合理安排共性技术产权。对于公共产品属性强的共性技术研发成果可采用政府收购的方式,对与专有技术相结合紧密的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可由政府授予企业,政府保留一定的强制推广权。

(4)发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共性技术研发是R&D投资领域中的“死亡谷”,各国或地区的政府对共性技术研发都给予积极的支持。

──提供科技发展公共产品。采取有效措施成建制地从外地引进科研院所,增加椒江科技资源的总量。依托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充分利用上海丰富的科技资源,为椒江科技经济发展服务。

──矫正科技投入市场失灵。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一些需要比较长时间才能见效的战略性项目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投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矫正科学与技术研究中的短期行为。

3、实施创新发展环境营造工程

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方式和政策选择上要有根本性的转变,营造公平竞争、高效运作的发展环境,为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的延续创造条件。

(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企业要把保护知识产权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院所要把保护知识产权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 内容,科技主管部门要把保护知识产权的状况作为考核干部业绩的重要指标。

──宣传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各种方式,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大幅度地提高社会公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使其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和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组织知识产权规则培训。适应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需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业务培训,使企业、科研单位都有精通知识产权业务、熟悉知识产权法规,了解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人员。

──加强知识产权指导管理。指导和支持企业、科研单位对具备申请专利条件的自主知识产权及时申请专利,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的计划项目与有关人员签订保密合同,建立保密制度,落实保密责任。

──深入开展保护专项行动。采取专项整治与经常查处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方法,查处打击专利侵权、假冒专利行为,净化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各方面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引导支持行业协会组建。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行业协会,对按照政府模式运作的行业协会进行重组,以真正发挥好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以及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中的作用。

(2)优化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机构、专利代理和群众科技组织等科技服务机构的作用,为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提供各类技术服务。──健全技术成果市场体系。积极推动技术市场发展,以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为目的,发挥网上技术市场和各类科技信息网站的作用,为企业开展科技交流,进行技术、成果、专利等交易搭建服务平台。

──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建立和完善区、街道两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络系统,创造条件拓宽服务领域,逐步开展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企业诊断、技术经纪人等服务,并努力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深化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整合特派员资源,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整体功能,组织引导其将服务范围由龙头企业和典型示范户向面上延伸,实行高位嫁接,互联互动,平衡推进。

──建立创业投资服务机构。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打通科技成果与资本结合的通道,使科技成果的发明者成为创业者。

──健全科技资源评价体系。转变科技成果现有的评价机制,实现由政府组织评价向由中介机构来承担转变。

(3)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普和人文教育,鼓励各类形式的科普文化活动,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普及科学文化科学精神。以学科学、用科学为主题,以科普图片展、科普讲座、专家咨询、科普大蓬车进社区等为主要形式,组织开展科技知识下乡进村入场所活动。选择群众最为关心、与他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宣传普及,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科学精神和应用科技知识的能力,使学科学、用科学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 向,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的良好风尚。

──发挥科普示范基地作用。依托各类科普示范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加强民众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理念教育。提高科普场所的社会服务能力。在居民区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创建一批科普型示范社区。

──发展壮大科普旅游产业。把科普与旅游、环保、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开拓科普产业发展的新形式、新途径,促进科普产业形成和发展。

四、“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实施的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完善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区科技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提高科技决策、组织和协调水平;强化科技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抓好科技成果管理、科技项目组织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科技信息服务等职能工作;调动各街道、镇的积极性,完善基层科技管理队伍;加强软科学研究,为决策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各种科技投融

资的有效形式,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机制,到2015年,区财政科技支出达到同级财政支出的**%以上;加强与国家、省、市的各类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的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技资金的支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使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运 用担保、贴息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各界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加强科技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区内外的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各类人才特别是中高级实用型人才培养;加强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素质,优化科技队伍结构;健全广纳人才的政策措施,激励和吸引科技人才落户我区,特别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引进,构建引进科技人才的长效机制;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长期的人才交流制度,形成社会化科技人才网络;增强科技人员市场竞争意识,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创新;加大优秀科技人才宣传和奖励力度,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二种资源二个市场,开展全方位、宽渠道、多形式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技术市场建设,鼓励技术成果的交易和本地转化。创新科技对接机制,通过项目合作、技术交流、共建示范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等方式,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服务于我区科技发展。

5、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发展观,提高人民群众科技素质,建立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大对科技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科技企业、科技产品等的宣传,形成全区上下关注科技、依靠科技和应用科技的良好氛围。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

第五篇: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一五”回顾

(一)《电子签名法》配套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二)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三)电子认证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四)电子认证技术稳步发展

(五)电子认证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形成二、“十二五”面临形势

(一)电子认证服务作用更加凸显

(二)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空间日益广阔

(三)电子认证服务资源亟待整合(四)电子认证服务亟待创新与突破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四、重点任务

(一)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环境

(二)规范认证服务,突破重点领域电子认证服务瓶颈

(三)拓展应用市场,发展壮大电子认证服务业

(四)开展试点示范,推动电子认证服务创新发展

(五)完善标准规范,加强电子签名技术检测与认证服务监督

(六)开展合作交流,促进电子签名与认证跨境互认

五、重大工程

(一)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及应用试点工程

(二)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应用试点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改进行政管理模式

(二)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三)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精神,按照《“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制定《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本规划侧重指导第三方电子签名认证服务,是推进行业发展、开展行业管理、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的依据。

一、“十一五”回顾

(一)《电子签名法》配套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电子签名法》为电子认证服务奠定法律基础。2005年4月1日实施的《电子签名法》确立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电子签名法》关于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效力、原件效力、证据效力以及数据电文的存档与收发时间、收发地点的规定和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电子签名第三方认证的要求,为电子签名的应用以及相关认证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电子签名法》配套政策法规逐步完善。依据《电子签名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发布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设立、许可、服务、暂停和终止、法律责任以及监督管理作出了规定。相关部门从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密码使用及管理要求、电子政务领域的认证服务应用、电子商务领域的认证服务应用等方面制定了《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电子支付指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部分省市还出台了规范本地区电子认证服务市场,推进电子认证应用的规范性文件。

(二)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时期,电子认证软、硬件和服务市场规模增长明显。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建设、硬件介质数字证书发放、电子认证相关应用系统集成及服务等领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电子认证服务业市场总规模超过2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8%,2010年的增长率接近100%。

作为电子认证服务业的主体,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底,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许可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共30家,分布在全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总资产规模达到20.1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3.2亿元,有效数字证书总量达到1530万张,其中机构证书、个人证书、设备证书分别约为730万张、790万张、1万张。

(三)电子认证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电子认证在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应用不断扩大。电子认证在网上报税、报关、工商年检、社保缴纳、公积金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网上招投标、在线支付、在线合同等电子商务领域应用迅速增长,并逐步向知识产权保护、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扩展。

跨地区的电子认证应用稳步推进。2009年粤港两地电子签名证书互认应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基于粤港电子签名证书互认环境下的跨境电子报关支撑平台” 试点项目的实施效果逐步显现。2010年,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联合建设了“长三角数字证书应用互联互通平台”,在电子认证应用层面推进认证资源共建共享取得突破。

(四)电子认证技术稳步发展

电子认证基础技术日趋成熟。基于国产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的数字证书认证系统研发成功,国产数字证书认证系统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数字证书介质不断丰富和完善。

电子认证应用技术快速发展。电子签章系统、电子签名服务器、身份认证网关和时间戳服务系统等一系列电子签名与应用类产品进入市场,为电子认证应用提供了基本保障。可信电子凭证、可信电子记录和可信电子合同等应用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电子认证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形成证书管理、时间戳、密码协议、系统检测等技术类标准基本完善。已制定数字证书格式、在线证书状态协议、公钥基础设施组件最小互操作规范、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等22项技术类标准。

公钥基础设施系统互操作性评估准则等相关的应用支撑类标准开始研究。《电子认证系统证书分级规范》、《电子签名验证通用指南》等6项电子认证应用支撑类标准起草工作基本完成,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岗位设置、业务规则等管理规范框架基本形成。已制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规范》、《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服务规范》(试行)、《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岗位技能规范》(试行)等7项电子认证服务管理类规范。

我们也要看到,电子认证服务业目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用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律有待进一步探索。跨行业、跨地区电子认证服务存在阻力,信息化监管手段亟待建立,身份认证与签名应用有待规范,服务模式单

一、能力不足,行业结构仍不够合理,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宣传培训力度不够等等。

二、“十二五”面临形势

(一)电子认证服务作用更加凸显

构建可信网络空间的需求日益迫切。身份盗用、交易诈骗、网络钓鱼等各种安全事件频发,与蓬勃发展的网络应用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国有近1.28亿互联网用户遭遇过上述安全事件影响,初步估计损失超过150亿元,严重打击网络用户的信心,阻碍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构建可信网络空间的呼声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电子认证服务通过保障网络身份真实、网络行为可溯和数据电文可靠,为维护权益、追究责任、履行义务提供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持,是构建可信网络空间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与快速发展,电子认证服务对构建可信网络空间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二)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空间日益广阔

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2.78亿个IP地址,866万个域名,191万个网站,网民数量已突破4.5亿,网络购物用户数量1.61亿,电子商务交易额4.5万亿元。据预测,“十二五”期间,网络应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将进一步普及深化,到2015年,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将突破18万亿元,电子认证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社保、医疗、保险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将逐步深化电子认证的应用,电子病历、电子保单等更多业务将得到广泛开展。随着社会对电子认证服务的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将迅速增长,网上交易活动开展更为频繁,在线招投标、电子合同签署与电子订购等业务将蓬勃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电子商务逐步向移动电子商务转变,手机支付的应用使得商务交易更加便捷,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云计算等新模式的产生使得云端数据的安全存储、访问授权、隐私保护问题逐渐凸显,为电子认证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出现势必为电子认证服务的应用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三)电子认证服务资源亟待整合数字证书互认与认证资源整合的需求迫切。跨地区、跨行业的网络应用需求旺盛,迫切需要实现数字证书互认。电子认证服务多样性的需求渐趋突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日益提高,实施淘汰落后的退出机制条件逐渐成熟,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采用多种形式整合认证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四)电子认证服务亟待创新与突破

服务方式亟待拓展,服务质量亟待提高,服务能力亟待加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对电子认证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迫切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用户需求,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用户体验,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产品的易用性,保护用户隐私,在现有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

“十二五”时期是电子认证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勇抓机遇,大胆创新,充分发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电子签名法》为依据,以推进国家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和规范网络空间秩序为目的,以加速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统筹全局、规范发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应用牵引、服务创新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推广可靠电子签名应用,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支撑。

——统筹全局、规范发展。综合运用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统筹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加强部门协调与沟通,优化行业结构与布局,整合资源,营造环境,贯彻落实电子认证服务相关法规与标准,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电子认证服务,推动电子认证服务业健康发展。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率先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和可靠电子签名,发挥政府部门带头作用。制定鼓励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电子认证服务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满足需求、合理有序、公平竞争的电子认证服务业。

——应用牵引、服务创新。紧紧围绕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对电子认证服务的需要,创新服务模式,健全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发展便捷、安全、可扩展、个性化的电子认证服务,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电子认证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期,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可靠电子签名认证体系,并在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模式探索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

——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

形成完善的网络身份证书策略,规范身份认证服务,满足多样化网络身份认证服务需求。依托合法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覆盖全国,网点覆盖所有省份、延伸到中东部地区80%的城镇和西部地区60%的城市,有效数字证书数量超过1亿张,网络身份认证服务在国家网络信任体系中的基础作用明显加强。

——基本形成可靠电子签名认证体系

可靠电子签名相关政策法规基本完善,可靠电子签名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建成技术精湛、职责清晰、配置合理的专业检测队伍,具备产品和系统的检测能力,基本形成可靠电子签名认证体系,满足社会对可靠电子签名的应用需求。

——初步建立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模式

形成符合法律要求的数据电文检测和认定标准,在电子合同、电子凭证、电子记录等典型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数据电文生成、传递、接收、保存、提取、鉴定等可靠性认证相关服务模式。

四、重点任务

(一)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环境

完善政策法规,规范行业运营环境。根据信息化发展对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方面的需求,完善网络身份认证管理政策。研究制定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可靠性认定规则,为电子取证、司法鉴定和法律诉讼提供支持。进一步贯彻落实《电子签名法》,推动《电子签名法》与《票据法》、《合同法》、《档案法》等法律法规的衔接。促进电子认证服务在电子商务纠纷解决中的具体应用。鼓励采用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加大执法力度,促进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行业发展。

(二)规范认证服务,突破重点领域电子认证服务瓶颈

根据数字证书标识对象不同和安全保障等级不同,针对个人、机构、设备、软件代码等分类分级制定证书策略,规范电子认证服务行为,为证书互认奠定基础。重点针对金融领域网站钓鱼、身份假冒和信息窃取等用户重大关切,培育并指导境内骨干认证服务企业,增强能力,取得网络服务器、移动智能终端、可信软件认证服务上的突破,占据网络设备等认证服务市场的主导地位。

(三)拓展应用市场,发展壮大电子认证服务业

扩大证书服务市场,丰富认证服务内容,提高企业服务能力。巩固机构证书服务市场,大力发展个人证书服务市场,重点推进个人证书在电子商务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使用。发展电子凭证、电子合同等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市场。鼓励电子签名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形成电子签名应用中间件开发和经签名电子数据的证据保全、提取、举证等全流程服务。鼓励企业发挥资本和技术优势,通过联合、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提

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规模,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打造龙头企业。

(四)开展试点示范,推动电子认证服务创新发展

建设网络身份验证门户,选择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跨境电子商务等典型应用,提供接口开放、标准统一、服务规范、安全可信的网络身份验证服务,开展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及应用试点。选择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按《电子签名法》对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的相关要求开展试点,探索形成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的技术和应用规范。探索建立证书互认长效机制,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电子认证跨区域互认。继续支持长三角地区的电子认证服务联盟试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居民健康卡等领域的跨地区证书互认。总结粤港电子签名证书互认试点经验,探索建立跨境证书互认模式和机制。针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的安全需要,选择用户基础好的移动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相关领域,开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领域认证服务试点示范。

(五)完善标准规范,加强电子签名技术检测与认证服务监督

健全电子认证标准规范体系。加快完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业务连续性、风险保障、运营管理等有关管理类规范。组织制定《可靠电子签名指南》,明确对不同格式数据电文进行签名的程序、流程和认定标准。加快制定数字证书分级分类管理、互操作规范等应用支撑类标准。研究制定电子签名设备、系统检测等技术类标准,推动制定电子签名行业应用标准。培育和发展专业化机构,对含可靠电子签名模块相关系统和产品进行检测,对认证服务过程和质量进行监督。

(六)开展合作交流,促进电子签名与认证跨境互认

加强电子签名与认证交流和合作。建立核准境外数字证书法律效力的机制,推动数字证书的跨境互认。总结粤港电子签名证书互认的合作模式和试点经验,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下的电子签名互认,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中澳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电子签名互认谈判。积极参与国际间电子签名与认证交流。

五、重大工程

(一)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及应用试点工程

开发数字证书应用接口标准、证书类别和安全等级验证系统、平台综合管理系统等,建立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平台,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验证接口,为公众开放数字证书查询窗口,为实现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证书在不同应用系统中使用奠定基础。建立境外证书验证系统、出境证书备份系统,响应境内外信赖方的数字证书验证请求,支持数字证书的跨境互认和应用。选择有证书交叉认证应用需求的领域或区域开展应用试点。

(二)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应用试点工程

为切实保障交易主体身份真实性、交易行为不可抵赖性和交易资金安全性,实施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应用试点工程。建立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服务平台。开发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检测工具,搭建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平台,与有条件的电子商务网站对接,以电子合同应用为重点,围绕数据电文生成、传递、接收、保存、提取、鉴定等可靠性认证各环节开展试点,满足电子商务对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的应用需求。

六、保障措施

(一)改进行政管理模式

依据《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指导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建立规范电子认证服务、推进电子认证应用的工作机制。建设行业监管信息化平台,发挥专业化检测机构作用,提升监管水平。成立电子认证服务专家组,建立电子认证服务行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咨询机制。成立行业组织,加强交流,推动行业自律,推广应用,促进行业发展。

(二)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将有关《电子签名法》贯彻落实所需的行政资金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争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对电子认证服务业的支持。鼓励风险投资、民营资本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电子认证服务。鼓励和支持技术实力雄厚、产品应用前景好、服务和风险保障能力强的电子认证服务企业上市。

(三)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编写电子认证专业教材,引导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电子认证专业课程。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开展《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政策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明确关键岗位人员职业技能要求,提高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专业技术和复合型人才比例。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电子认证服务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采取研讨会、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普及电子认证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利用可靠电子签名保障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开展电子签名应用典型案例调查,编辑电子签名优秀应用案例集,大力推广普及电子签名应用。

附件:

术 语 说 明

1.电子认证服务:为电子签名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证明的活动,包括签名人身份的真实性认证,电子签名过程的可靠性认证和数据电文的完整性认证三个部分,涉及数据电文的生成、传递、接收、保存、提取、鉴定各环节,涵盖电子认证专有设备提供、基础设施运营、技术产品研发、系统检测评估、专业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是综合性高技术服务。

2.电子认证服务机构(CA):作为第三方向社会公众提供电子签名人身份真实性、电子签名可靠性证明的服务机构。

3.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4.可靠电子签名:根据《电子签名法》规定可靠电子签名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5.证书策略:是一组安全规则,描述了数字证书签发和管理过程中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审计评估、赔偿和责任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为应用方选择证书提供可参考的标准。

6.认证业务规则: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声明的为满足证书策略中所列各项规范性要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7.公钥基础设施(PKI):是集机构、系统(硬件和软件)、人员、程序、策略和协议为一体,利用公钥概念和技术来实施和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PKI系统是通过颁发与管理公钥证书的方式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系统,包括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注册机构、资料库等基本逻辑部件和在线证书状态协议服务等可选服务部件以及所依赖的运行环境。

8.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基于椭圆曲线在有限域上离散对数求解困难而建立的非对称密码算法。

下载台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和重大项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台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和重大项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汉市养老服务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武汉市养老服务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为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口老龄化水平相适应,按照《武汉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拟定《武汉市养老......

    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范文]

    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根据山东省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为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服务......

    万年县现代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万年县现代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言 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

    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

    骆铁军详解《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 10月26日,在第八届中国钢铁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详细地介绍了即将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

    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5篇)

    一、省属企业编制“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客观性和实践......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思路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思路 和2011年工作重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 “十二五”规划思路 “十二五”时期,要大力实践“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

    雨花区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选5篇)

    雨花区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社区服务业是指在政府的倡导、扶持和推动下,以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宗旨,以街道(乡镇)、社区为依托,各类......

    十二五电子政务工作发展规划思路汇报

    “十二五”电子政务工作发展规划思路 市XX局电子政务日渐成为地方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管理的抓手。为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供优质、规范、透明、高水准的管理和服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