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政务考试资料
电
17、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1电子政务建设是中国深化改革、子政务
1、电子政务的概念:从字面上来理解,政务是指与国家政权有关的公共性事务。
2、电子政务的特点:“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政务数据为中心:以业务应用国动力,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3、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
4、电子政府: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一个“虚拟政府”,从而使民众能够随时随地地享受各类政府服务。
5、政府上网:其重要任务是建设政府网站,推动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
6、政府信息化:是指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7、电子政务基本内容可以分为
1、网上信息发布。2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3实现网上交互式办公。4各个政府部门
资源共享、协同工作。
8、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是指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政务领域。
9、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政务就是通常所说的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子政策法规。2电子公文流转。
3电子财务管理。4电子办公。5电子培训。6公务员业绩评估。
10、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首脑机关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组成部门之间、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政府与公务员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
11、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网络进行采购与招标,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企业通过网络进行税务申报、办理证照等事务。
12、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众提供的各种服务。
13、开展协同政务的迫切性:是打破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中各为政现象的必然要求,是连接目前电子政务信息孤岛的必然要求,是避免电子政务投资黑洞的必然要求,是改革政府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
14、协同政务的关键技术:是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CSCW)技术和工作流管理技术。
15、CSCW技术和工作流管理技术:是针对日常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16、我国电子政务的历史背景:是政府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网络化的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整个过程。
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2电子政务建设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然要求。3电子政务建设是中国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的必然要求。4电子政务建设是发展信息产业、拉动内需的必然要求。
18、发展电子政务应该遵循的原则:1目标明确、分步实施。2资源整合、建设门户。3应用主导、注重实效。4基础扎实、保障有力。
19、发展电子政务的对策:1走市场化、产业化之路。2充分发挥社会中间组织的作用。3跨越数字鸿沟、关注弱势群体用户。0、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再造运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为迎接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历了解场被称为“政府再造运动”的公共管理革命。
21、电子政务与国家信息化的关系:国家信息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22、电子政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和前提。
23、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是指企业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商务及运作管理的整个过程。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使交易双方面临的商业机会迅速扩大。
24、什么是企业资源规划:企业资源规划是一种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实行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优化配置。
25、什么是政府资源规划: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协同,使得各政府业务流程无缝平滑的衔接,从而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
26、政府关系管理有何意义:是指电子政务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拓展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为其他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改善了政府在企业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27、政府供应链管理:政府部门作为一个实体单位,必然要求采购物资以满足政府部门正常运转的物资供应,并对物资采购进行信息化管理,这就是政府供应链管理。
1、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
答: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完成以前智力、体能所无办完成的工作。行政人员应用信息技术,能及时获得大量信息,有助于逻辑地辩证地和系统地思考问题,提高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节约行政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精力。
2、政府决策支持系统。
答:政府决策支持系统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政府决策支持系统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削弱以至取消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分界;其次,改善行政决策者的限理性。
3、电子政务产业模型分析
答:电子政务建设项离不开电子政务软件、硬件设施、数据以及IT服务。因此,笔者把电子政务产业划分为电子政务软件产业、电子政务硬件产业、电子政务数据产业、电子政务IT服务产业。值得指出的是,电子政务数据产业涉及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存储设备以及数据库管理软件,实际上可以纳入电子政务软件产业和电子政务硬件产业,这里单独列出来是强调政务数据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4、我国电子政务的市场细分?
答:电子政务系统基本上由用于机构内部信息化的政府内网、用于机构之间电子化沟通的政府外网、用于政府与民众双向沟通的互联网3个部分构成。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加上因政府级别、职能部门不同的导致的电子政务的层次,构成了电子政务市场细分和各IT厂商争雄的市场格局基础。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类:(1)信息基础设施。(2)行业系统集成。(3)区域系统集成。(4)通用IT产品。5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法?
答: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们有此政府机关无论在思想上、管理方式上,还是在运作手段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条块分割、推诿扯皮、官僚主义、效率低下等问题,这既容易导致暗箱操作、滋生腐败,也会导致脱离群众,脱离企业。因此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渐进而持续的过程,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此使中国各级政府发挥统一、高效、透明、廉洁的职能。
6、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
答:在推动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应用领域的确定和选择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按照中国的国情,在确定电子政务的应用中,既要考虑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也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好重点和突破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各类应用。(2)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类应用。(3)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
7、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答:政府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国家资产。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的目标是使政府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以保证各个政府机构有效履行各自的职责,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政务数据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1)政务数据管理制度决定政务创新能力。(2)政务数据存在形式决定政务运行效率。(3)政务数据分析质量决定政务决策效
果。(4)政务数据响应速度决定服务满意度。(5)电子政务总体规划是以政务数据资源规划为基础的。
8、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答: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应该以“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24字方针为根本指导,根据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目前情况和实际需要,制订以下原则:(1)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原则。(2)统一协调、联合建设原则。(3)统一标准、注重质量原则。(4)互联互通、高度共享原则。
9、政务元数据的构成?
答:政务元数据是关于政务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政务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也可译为描述数据或诠释数据。政务元数据分为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三层。元数据元素是元数据的最基本的信息单元,元数据实体是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元数据子集是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10、政务元数据的内容?
答:政务数据基本信息包含政务数据集标识,及说明其部门和时间范围、状况、法律限制和保密限定等所需的信息。同时,政务数据基本信息也包括政务数据质量信息、。同时,政务数据基本信息也包括政务数据质量信息、政务数据志信息、政务数据表示信息、政务数据分类信息、政务数据参考信息、引用文献信息、负责单位信息、地址信息等。
11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意义?
答:电子政务开放性、虚拟性、网络化等自身特点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严格要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具有以下特殊之处:(1)既是部门安全又关系到国家安全。(2)既是政治安全又关系到经济安全。(3)既要求信息保密又要求政务公开。(4)既要求互联又要求隔离。12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对策?
答:考虑建立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和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问题的特殊之处,我们提出如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对策:第一,迅速健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护的组织机构。第二,尽快完善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坚定地确立信息安全产业的策略。第四,权衡考虑安全、成本、效率三者的关系。第五,在安全技术方面,应该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第六,健全电子政务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第七,开展电子政务安全宣传教育。
第二篇:电子政务考试
四、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4.1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特点
从电子政务在全球的发展来看,在政府推动下,电子政务在各国都呈现阶段式发展,大多数国家发展起步时间大致相同,各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目的大都集中在简化政府管理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以满足本国人民对政府经济事务的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要求为主。从国外当前的情况来看,电子政务的发展有下面几个比较重要的特点:
(1)领导人的政治意愿与具体实现的结合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不仅意味着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可以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管理成本。同时,这种新的生产力工具的使用将不断改变政府管理结构和管理方式。这就意味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必将引发传统官僚由于数字鸿沟而产生的对新事物的恐惧,以及基于传统观念与习惯的抵制,传统官僚体制的利益部门化所形成的“信息孤岛”也将顽强抵制信息共享。事实上,电子政务发展较好、较快的国家大都首先源于国家或政府领导人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政治意愿,和有力的领导。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领导人已经认识到电子政务是治国不可缺少的工具,而电子政务具有向公民提供真正切实有效的服务才能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这些领导人认识到了电子政务对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从政治上确定了电子政务的目标并勾画了其所应实现的蓝图;同时,也落实了相应的实施部门和所需的资源。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明确地定义电子政务的目标,以及通过做哪些事情或完成哪些项目来达到这些目标。电子政务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洞察力、政治意愿和踏踏实实地组织实施。
(2)以用户为中心,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技术
将公众视为政府的“客户”,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是21世纪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客户关系管理”是近年来在企业界非常流行的一种通过改善与客户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掌握客户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来留住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技术。现在,这种技术也开始用于电子政务之中,帮助政府管理与其“客户”,即企业和居民的关系。因为,政府比任何企业或单位都有更多的“客户”,将“客户关系管理”引入到电子政务之中,可以体现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的意向来设计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这样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为有特殊需要的“客户”服务,从而建立新的、更好的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在电子政务实现的早期阶段,各个政府部门的网站都是按照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过程来设计的。换句话说,是以政府结构为中心来设计政府的网站。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这并不能提高政府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水平。要真正的为用户服务得好,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的意向,即用户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来设计政府的网站。新加坡政府的电子公民(eCitizen)网站就是按照一个居民由出生到入殓的生命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所可能遇到的、需要与政府打交道的全部问题来设计的,是一个完全以居民为中心的政府服务网站。
(3)门户网站成为主要趋势
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即通过一个门户网站可以进入到政府的所有部门,或者可以进入任何一个由政府向用户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对于那些需要几个政府部门同时介入才能完成的事务处理,这种门户网站对用户来说极为方便。这种通过门户网站形成的用户与政府的互动,使得对于用户来说,政府的纵横交错的官僚结构是“看不见的”,或者说是“不存在的”。用户只需要在网上完成他所需要的与政府互动的事务处理,根本不需要知道在这件事情完成的过程中,他与哪些政府部门、哪些政府官员打过交道。这种通过门户网站实现用户与政府互动的形式,为政府形态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改造提供了一个过渡的机会。
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建立的一个这样的门户网站是FirstGov。这是庞大而复杂的美国联邦政府向居民提供的第一个简单的,便于使用的,单点进入联邦政府的网站。通过这个网站,居民可以进入大约二万个联邦政府各个部门的网站,搜索大约三千万个网页。网站按行政、立法、司法提供16个主题的分类政府信息,并且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风险不大的业务处理。这个网站目前每天大约有一万二千个访问者,被浏览的网页达每日十万页以上。加拿大政府的门户网站,即)研究人员分析,今年由于政府大力推广电子政务,我国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对IT市场的需求迅猛扩张。去年全国政府采购的总量为640亿左右,其中预计有1/5为IT产品和服务采购。今年采购额度将突破1000亿,其中IT业所占的份额还要大,至少可以达到200亿以上的规模。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电子政务建设的推进将为我国民族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和市场商机,进而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
总之,互联网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时代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之间的关系和原有的流动特征,而且由于信息疆界的全球化、自由化,使信息本身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力。信息势能大小所形成的权力、利益差别使互联网将具有财富的重新分配和权利秩序的重新确定功能。因而,未来信息社会的权力中心将位于信息中心和资本中心。
第三篇:电子政务资料总结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发展现状
一 电子政务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共识,为实施电子政务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电子政务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上升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三,在重点业务系统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开始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四,实施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得到改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步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第五,电子政务与IT产业的互动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市场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六,学术界在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问题及三大难点
1.电子政务一体化即业务关联性较强的政府信息化系统之间的一体化
2.数字鸿沟的出现同样困扰着电子政务的建设。随着政府“E化”的加深,电子政务反而可能进一步强化社会不均,因为最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人往往是那些无法上网、无力应用高科技手段的弱势群体。
3.电子政务计划成功率的低下同样困扰着建设者。作为一个新兴项
目,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初期,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也还在探讨之中。
三大滞后
1.对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认识滞后。电子政务打破了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部门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思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2.电子政务统一规划滞后,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世界主要发达
国家,都把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工作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3.对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明显地滞后于电子政务实践。
今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
首先,电子政务将继续保持当前这种较好的发展势头
其次,信息资源整合将成为未来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重点 第三,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将沿着两条主线展开,政府门户网站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四,实施电子政务的外部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将因此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将要求电子政务获得其他方面的法律地位和保障;
第四篇:电子政务总结重点资料.doc
3.电子政务框架体系:电子政务的网络体系,电子政务
资源体系,电子政务支撑平台,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政府门户网站,系统维护管理体系,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4.我国电子政务“三网一库”的基本框架:三网为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政府内网);与政府内网有条件关联,实现地区级政府涉密信息共享的办公业务资源网(政务专网);以因特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务外网);一库即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政务资源数据库。
5.中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总体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管理标准
6.中间件及其类型: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
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
类型:事务式中间件,过程式中间件,面向消息的中间件,面向对象的中间件,web应用服务器,web services中间件
7.云计算及其特点:狭义的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的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
特点: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及其廉价,潜在的危险性
应用形式:SaaS(软件即服务),实用计算,网络服务,平台即服务,MSP(管理服务提供商),商业服务平台,互联网整合8.工作流:就是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即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简单的说,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
主要功能:工作流引擎,工作流过程建模工具,流程操作,工作流客户端程序,流程监控,表单设计器,与表单的集成,与应用程序的集成。
9.密码技术分为:对称密码技术和非对称密码技术
实施密码技术的目的:防止信息被剽窃,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
10.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
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中,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特征: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表现性
11.一站式服务:利用计算机对传统政务进行业务流程重
组和再造,以便将其职能通过网络来实现
12.办公自动化: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13.公文流转模式:直流 分流 合流 回流
14.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关系:(P11)
相同点:支撑体系是同一个结构,开展电子政务是为了实现政府的办公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从另一个方面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业务流程上:电子政务是政务流程再造,电子商务是商务流程再造;
客户关系管理上:电子政务是政务关系管理电子商务是商务关系管理;
信息门户网站上:电子政务是政府的信息门户,电子商务是企业的信息门户;
跨部门合作 上: 电子政务协调政务,电子商务协同商务;不同点:
(1)主体不同: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电子商务的主体是企业;
(2)目的不同:电子政务是为了让政府更好实现自己的职能,让政府更好为大众服务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联系:都是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实现,都是为了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具有业务往来的。
17.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现状:
缺乏全国性的管理协调机构;政府部门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很差,独占很强;重硬件,轻软件
措施: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统筹规划政府协调机制,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开放的运行机构,探索符合我国的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
15.电子政务基本模式和功能:
基本模式: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例如:电子公文,电子办公,业绩评价),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电子采购与
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教育与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电子税务)。功能:
1.降低工作成本,可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2.加快部门整合,有利于政府部门优化; 3.提高工作水平,便于公众监督;
4.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5.提高了行政监管的有效性,加强了政府部门对经济监管的力度;
6.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从另一个方面,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加快了企业的决策速度,促进的经济的快速发展。
1.政府改革运动是电子政务的政府发展背景。
(1)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发达国家面对经济危机和社会发展停滞的社会局面,开始了一场影响比较广泛的政府改革运动。
(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开始迅猛发展,为政府改革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革命与政府改革运动开始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性的政府改革运动的发展。
(3)
以最早提出电子政务概念的美国为例,其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就是政府改进、完善其行政方式的过程。
(4)
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在政府计划经济计划和统计汇总等方面的应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建设重点放在了“金卡”、“金卡”和“金税”等“三金”工程的建设上。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特别强调了电子政务在政府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5)
可以说,政府改革不仅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环境背景,还是电子政务发展的 内在动因之一。
2.金卡、金关、金税是“三金”工程,是电子政
务与社会信息化融合的产物。
3.变革传统政务关系中业已存在的G to G(governmenttogovernment)、G to B(governmenttobusiness)、G to C(governmenttocustomer)等联系方式和运行结构,以支持高效率的政府运行。
4.政府的四大职能: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5.从外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中,我们可以
得到哪些经验?
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从电子政务在国外的发展来看,由于国情和发展重点不同,各国在电
子政务的具体建构方面有许多差异。但一些共同特征还是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的,如:都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相应地制定了电子政务由易到难、分段实施的发展原则;多管齐下,努力缩小数字鸿沟;重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整合;把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从根本上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的目的。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
(1).电子政务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影响:a,电子政务给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行为方式带来变化;b,电子政务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素质能力的新要求;
(2).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a,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目标的影响;b,电子政务削弱以致取消了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分界;c,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政府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3).电子政务对行政方法的影响;改善现有行政方法信息基础和信息通信手段:创立全新的行政方法和行政行政措施
(4).电子政务对行政组织的影响:a,中间管理层的缩减;b,管理幅度的增宽;c,行政组织绩效的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当前 阶段,我国电子政务的功能具体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它可以减缓甚至是杜绝传统组织形态下经常出现的官僚主义现象,消除信息传递的障碍;
(2)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政府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改变了传统政务高成本、低效率的粗放管理方式,可以通过先进生产力来解放管理能力,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3)使公众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电子政务通过政府公务活动的电子化,将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流程向社会公开,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方便、及时准确了解到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规程,并获取相关信息。
(4)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使社会公众更好地参政议政。它可以通过灵敏有效的网络渠道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5)增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的能力。比较充分的电子化、网络化,使政府可以有切实的手段和措施为社会有关方面建立或者促进建立相应的专业交易市场,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三金工程的实施,在客观上极大地加强了政府部门对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
(6)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由于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和应用者,因此,电子政务也就成为社会信息化的中心环节,发展电子政务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网上信息资源,而且成为社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17.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民主理念、法
治理念、公平理念、科学理念、责任理念、服务理念、效能理念、系统理念、创新理念、安全理念。
20.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挑战:
(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2),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3),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4),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
中国电子政务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通过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促进了经济发展
我国电子政务若干“金”字等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都证明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加强了政府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稳定了物价,保持了国际收支平衡,增加了财政收入,促进了俄和保障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良好市场秩序的建立。(2).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降低了行政成本 网上建立的虚拟机关、虚拟办公室、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简化的管理程序等,减去了多余、重叠的机构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得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方便地获取政府的信息及服务,节省了人们的精力和时间,降低了行政费用支出,提高了办事效率。(3).政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电子政务在政府与公民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实现了更多高效便捷的沟通联系,推动政府理顺整体的工作流程,为政府机构处理事务提供了优化方案,从而显著提高政府部门为社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
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重要力量。
(5).带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
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通常是电子政务发展关键性的第一步和启动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效益更直接的体现 31..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一是统一规划,共建共享;二是分阶段,分层建设;三是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四是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五是充分发挥多种机制作用。
32.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政府信
息资源的规划;二是政府信息资源元数据的管理;三是政府信息资源的分类;四是建立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五是建设信息资源库。
29.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
大资源。
21..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是:(1)在使用对象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定位比较广泛;(2),在功能范围上,较为完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不仅包括传统的公文处理,还会包括文档资料管理,各种行政事务处理功能,日常办公管理功能,以及辅助领导决策的功能。(3),在信息内容上,办公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管理事务管理信息,而且可以和具体的业务系统相结合,直接对业务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兼顾了决策信息的管理。(4),在表现形式上,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以web端作为普通客户端,通过web端让普通用户直接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这种开发模型也具备了相当的灵活性、安全性。
功能是:.提供电子邮件服务,(2).具有强大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3).具备多种共享方式和强大共享能力,(4)优化政府工作流程,(5)具有完备的安全特性 23..政府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管理职能:
外化知识、内化知识、中介知识、认知过程
根据公务处理系统覆盖范围不同,专用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可以分为专门机关系统、专门部门系统、专项业务系统、专项功能系统四类。24.电子化公共服务与电子政务的关系
(1).电子政务的基本目标----改革公共服务。一个政府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子政务的进展,它是电子政务建设的衡量器。
(2).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全心全“E”为公众服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电子化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它的水平与效果,就是电子政务的水平与效果。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必须重视且花大气力发展电子化公共服务。
25.按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电子化公共服
务可以被划分为:对公众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对企业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对其它政府部门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
26.就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政府网站而言,其所提
供的公共服务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政府公开信息的提供;二是在线办理相关事务;三是为社会公众参与政务特别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提供条件。
27.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
(1).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条件
(2).政府门户网站可以成为全社会理解、支持政府工作的窗口,进一步密切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联系(3).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对整个电子政务建设与运作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和拉动的作用
28..三网一库是指:(1)机关内部办公网,机关内部
办公网(简称“内网”);(2)办公业务资源网络,办公业务资源网(简称“专网”);(3)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简称“外网”)。
34.当今社会,政府信息公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二,全面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三,有力地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四,充分实现政府的服务职能。
36.制约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因素分析:
(1),相应政策法规供给不足;(2),现行体制下部门利益泛化;(3),信息资源获取的不对称性;(4),政府数据管理混乱问题严重。
37.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
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政务活动对信息安全的基本需求和要求。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来自于电子政务的外部环境,也取决于信息化背景下政务活动的特点和方式。
一,电子政务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电子政务环境
中的安全威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为因素,(2),技术系统因素,(3),安全管理因素,(4),自然因素。
二,电子政务安全方面的需要和要求。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电子政务整体有效运行和行政秩序的需求,(2)保障基础设施安全的需求,(3),保障电子政务系统运行安全的需求,(4),保障政务信息资源安全的需求。
38.电子政务安全目标:
(1),通过技术自主化保障安全;(2).保护信息资源;(3).持续安全保障;(4),电子政务功能指标。(保密性指标,完整性指标,真实性指标,可用性指标,可塑性指标)
39.电子政务安全的总体策略是:国家主导、社会
参与、全局治理、积极防御,等级保护、保障发展。电子政务安全防范技术:
1、反病毒系统
2、防火墙系统
3、虚拟专用网络(VPN)
4、入侵检测系统(IDS)
5、物理隔离系统
40.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关电子政务发展所需要的外部法制环境建设,主要是制定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法规:
一,关于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二,关于惩治信息犯罪与信息安全的维护;三,关于政务信息公开;四,关于电子商务;五,关于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41.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建设发展的基本原
则:
(1),突出重点,层层推进;(2),在立足现实需要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需要;(3),保持必要的动态适应性;(4),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228)广州市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43..政府流程最为重要的属性是:约束性,确定
性,稳定性,可操作性。
44.政法流程的种类:
(1),依照其法定的效用,可分为强制性与选择性两种
(2),依照其效力范围,可分为内部流程与外部流程两种
(3),依照工作行为的性质,可分为立法性、执法性、司法性流程三种
(4),依照其精细的程度,可分为一般流程、作业流程、动作流程三种。
45.政府流程设计的程序:
一,明确目的、任务,制定计划 二,认真调查研究 三,分析评价既有流程 四,规划新流程
五,实验平价审批新流程方案 六,正式确定新流程
46.政府流程优化的方法技巧:
一,政府流程优化前的准备工作
二,政府流程优化中认识改进必要性的方法技巧 三,政府流程优化中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技巧 四,政府流程优化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48..与此相适应,所制定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也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以电子行政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二,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三,以电子社会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49..同时,这份重要的中国信息化纲领性文件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还对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规定了具体的指标性要求:
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 三,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四,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0.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
法律政策基础、管理基础、信息资源基础、信息基础设施、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基础。
51.与电子政务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管理基础应当具有如下特征:
一,树立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管理理念 二,熟悉并正确运用新的管理方式 三,全面实施管理的规范化。
名字解析:
1.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OA)或者是办公信
息系统可以看作是政府信息化或者电子政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是解决政务过程与流程问题的信息化方式,可以提供自动化处理政务信息的技术功能,可以认为是政务活动的技术应用方式和技术组织方式。
2.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指各种公务机构通过广泛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活动方式的变革,提高行政效率,发展民主决策进程,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的过程和结果。
3.电子政务的实质是: 电子政务既是社会信息化
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转变职能、改革政府体制机制形成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形态,这就是电子政务的实质。其中,电子政务覆盖政务活动的全过程,二是电子政务是政务活动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三是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务方式变革的信息化过程。
4.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为了提高政府
工作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政府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政府机关向社会公开有关政府信息的过程或行为。
5.政法流程:是指政法在实施管理时,为达成特定目
标所经历的,体现工作规律的稳定的活动步骤的集合。
第五篇:电子政务作业(上传)资料
《电子政务》作业
(仅供复习时参考)
考试题型: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1.什么是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重要门类,是政务活动中反映政务工作及其相关事物的情报、情况、资料、数据、图表、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等的总称。
政务信息应当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由政府机关掌握的信息,是指政府机关合法产生、采集和整合的;二是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信息,三是由特定载体所反映的内容。
2.什么电子政务?
它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3.电子政务与电子治理的关系? 二者联系 1)电子政务和电子治理都是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的透明度,都致力于为公众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
2)电子治理是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高级阶段。二者区别
1)单一主体与多元主体
电子政务的主体是单一的,即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强调的是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主要集中于政府、政府管理和政府服务范围内的虚拟政府形式及活动。
电子治理是多元主体的,即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由公众、社区、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参与治理活动。在电子治理中,政府部门的权限不断减小,政府部门要求依赖其他主体的合作,才能完成电子治理工作。
2)政府导向和公众导向
电子政务是政府从其自身角度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目标,如何提供良好公共服务,尽管卡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些都是政府导向的。
电子治理更加关注公众参与,强调政府的开放性,要求政府以公众和社会需要为运转的轴心。电子治理强调政府活动和政策决策的民主性。
4.简述“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
“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覆盖了我国电子政务急需建设的各个方面,涉及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整合、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特点各异,又相互渗透和交融,将初步构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框架。
“两网”,是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是政府门户网站;
“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
“十二金”,则是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
这12个重点业务系统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对加强监管、提高效率和推进公共服务起到核心作用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第二类是增强政府收入能力、保证公共支出合理性的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第三类是保障社会秩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金盾、社会保障、金农、金水、金质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
5.什么是政府流程再造?如何进行政府流程再造?
政府流程再造是指在引入现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学思想、经济学市场机制原理和现代信息技术,以“公众需求”为核心,对政府部门原有组织机构、服务流程进行全面、彻底的重组,形成政府组织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以适应政府部门外部环境的变化,谋求组织绩效的显著提高,使公共产品或服务更能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满意。
必须按以下原则进行政府流程再造
1、合法性原则。政府流程再造必须以依法行政为前提,无论是对原有流程的梳理还是对新流程的设计,都需要对前置条件、程序等进行合法要件的审查。在实施政府服务流程再造中应特邀法律顾问参加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流程再造的合法性咨询和审查。
2、创新性原则。流程再造追求的是一种彻底的重构,而不是追加式的改进或修修补补的改良,它要求转变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发挥组织的创新能力,突破现存的结构与流程,重新设计完成工作的另类方法。故政府部门流程再造不能够简单地依靠减少几张申报表、缩短个别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更要根据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组织管理原则,对政府部门内部职能进行整合,简化中 4 间管理层,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职能的相互区隔与协调。
3、绩效原则。政府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实现绩效的飞跃,即非常显著地减少作业时间、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生产力、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这就要求政府流程再造过程应着重搞好规划、程序建设和行为监管,尽量减少部门摩擦,实现便捷互动。
4、便民原则。政府流程再造的根本目的是“便民、利民”。源头一次捕获信息。任何信息只需要输入一次,消除不必要的数据重复输入,同时也消除了两次或者多次输入数据的误差和不匹配,避免信息格式的重排和转换。一站式服务,在流程设计中应尽量实现“全程代理” 和“并联式”服务,以部门职能整合或通过授权组建跨职能的联动团队,压缩决策——执行间的传递过程,减少公众往来于各职能部门间的消耗,为公众提高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并且业务流程应更加具有柔性,可以根据公众的需求不同,处理不同的情况。
其基本步骤为:
1、流程再造前的准备。
2、审视原有流程
3、定义政务流程再造的远景。
4、对政务流程重新设计。
5、启动、实施新的政务流程。
6、评估反馈并持续改善
政务流程再造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政务流程的表达。即建立合理、实用的政务流程模型。准确、清晰的流程建模是理解、5 表达、分析和优化政务流程的基础。政务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活动和关系中把政务流程表达和认别出来,这是非常重要
6.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关系?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不是两个完全对应的概念,不能互相替代。电子政府,是现有的政府机构在开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所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
电子政务,则是从政府业务角度上讲的,是政府机构应用电子信息化和网络通信手段,将管理与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突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府包含着电子政务,也代表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或目标;决定了电子政务并不必然地、自然地导向电子政府。可以这么直观地认为,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适用于任何性质的制度、体制下,只要具备良好的电子、信息、通讯硬件及相应软设施,加上政府的适当引导,电子政务就可以成为政府实现 6 科学高效的公共管理、提供优质全面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电子政府的发展与现实社会政治的性质有着某种直接的、确定的关联性。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两个名称和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包含了一定的差别。但从根本上来说,电子政务、电子政府都意味着信息时代政府行政和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电子化,促发了政府体制结构与功能、方式的极大创新和改造。
7.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1、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
2、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机制的影响;
3、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职能的影响;
4、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内容的影响;
5、电子政务对政府组织的影响;
6、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目标的影响;
7、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绩效的影响;
8、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人员的影响
8.什么是“数字鸿沟”?
实现社会公平是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标,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之一。
践行公平理念是要消除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 7 发展的不平衡,所带来的信息强势群体和信息弱势群体的差别,即“数字鸿沟”。
9.简述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政府信息化进程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办公自动化阶段,三金工程阶段,政府上网阶段,电子政务阶段,政民互动阶段。其中,办公自动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90年代初),三金工程阶段(即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政府上网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电子政务阶段(21世纪初-2009年),政民互动阶段(2009年-至今)
10.什么是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为什么要对电子政务进行绩效评估?简述2013我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是指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特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投入和产效(产出和效益)所做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
从经济学角度,任何投入都要关注其产出,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从公共管理学角度,“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德鲁克;从实证学角度,电子政务项目失败的风险很大。它可以加强对电子政务实施的引导,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政务流程优化和制度建设,提高电子政务绩效;增强成本意识,保护既有投资。
《2013年指标体系》按照日常监测和年底综合评估两个阶段对部委网站进行评估,重点强化了对信息公开、政策引导、办事服务等方面的考评要求。其中,日常监测和年底综合评估权重分别为65和35。
1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的基本内容和颁布的意义?
公开政府信息须遵循三个原则:公正、公平、便民。
公民有权要求对关涉自身不准确政府信息记录予以更正。公民可主动向政府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应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1行政机关,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3教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9 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交通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
四类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1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切身利益的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3反映本行政机关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4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政府信息公开将定期考核评议。(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 3月31 日前公布本 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不得公开。(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它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重要内容。全面贯彻实施该条例,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实现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2.简述政府网站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发布政府的各种政务信息;(2)提供公众与政府部门 10 交流的平台;(3)提供公众访问网上政务应用系统的应用接口。
13.《电子签名法》被喻为我国首部信息化法律,主要内容是什么?颁布的意义是什么?
电子签名法的核心内容,在于赋予数据电文、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相应的法律地位,其中数据电文的概念非常广泛,基本涵盖了所有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文件、记录、单证、合同等,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信息时代所有电子形式信息的基本存在形式。
这部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拉开了数字信息化时代的立法序幕。它的出台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它对保证电子商务交易、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且对今后电子政务以及未来全面的社会信息化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4.简述网络舆情的生成与传播过程?
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网络舆论的生成传播过程一般是: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微博异军突起)--网友讨论(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成 11 网络舆论压力(“意见领袖”作用突出)--媒体跟进呼应、挖掘新的事实(新老媒体互动)--有关部门应对--再掀波澜(假如应对不当)--再次应对--网友注意力转移--网络舆论消解。
15.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正确引导?
一般情况下,社会热点舆情事件基本可以分为发生期、发酵期、发展期、高涨期、回落期以及反馈期六个阶段。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受到事件本身发展方向和网民素质情绪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影响而形成各种舆论走向。大量案例表明,如果舆情处置部门和新闻宣传部门不能在舆情发生期和舆情发酵期及时启动政府响应与动态反应,必然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化,这种情况势必会导致网络舆论的失控和政府公信力的损失。(1)树立正确的理念
努力克服网络恐惧心理、坚决摒弃封堵思想、彻底打消侥幸心理
(2)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机制 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
(3)打通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形成主流舆论强势 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重叠的部分越小,舆论引导的作用就越弱。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重叠,12 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
(4)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构建健康的网络氛围 团结和培养意见领袖、重视政府网站建设、加强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构建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16.论述电子政务系统的整体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的整体安全防护可从四个层面进行防范: • 物理安全
1、物理环境中的安全隐患。(电源问题:断电导致系统崩溃,电涌导致数据紊乱。水患与火灾:进水,空气湿度过高,火灾。电磁波和磁场防护、电磁干扰与泄露:其他的环境威胁:台风,地震)
2、物理访问风险与控制。(直接物理接触到系统控制台中断系统运行,直接破坏系统设备,偷窃系统设备)
• 系统安全
1、硬件系统安全。(硬件自身问题:硬件设计缺陷,元器件质量低劣,人为留后门。硬件系统配置时的问题:安全类产品的问题:)
2、软件系统安全。(病毒及防范措施:软件漏洞与后门:软 13 件防护措施:补漏升级扫描等)
3、网络系统安全。(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的安全结构: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口令安全,网络监听,拒绝服务,电子欺骗等)• 信息安全
1、数据安全。(数据物理访问控制,数据逻辑访问控制,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数据访问认证)
2、文化安全,即信息内容安全。(反动言论、虚假信息、盗版、淫秽信息、暴力等不良内容、未经用户允许的弹出广告或自行安装的宣传程序、垃圾邮件等)• 管理安全
1、组织安全。(合理分工:在实际建设和应用电子政务系统时要把系统的设计者、系统的管理者、系统的操作者、系统的利害关系者等角色分开。角色之间的牵制和监督:避免由一人完全把持,角色之间要能相互监督,增加审核环节等)
2、人力资源管理。(安全教育和保护:安全讲座、在线培训、灾难演习,发生紧急情况时数据和人员的保护。内部成员的安全防范:合理岗位划分和健全的牵制制度、离岗管理、离任处理等)
17、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数据备份的重要性?
对一个单位来说,网络数据的安全性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其他主客观因素的灾难,一旦重要的数据被破坏或丢失,就会对日常工作造成重大的影响。
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对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各种系统故障的及时排除和数据库系统的及时恢复起到关键作用。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中,政务数据的安全性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来自自然灾害的威胁,还是认为主观因素的灾难,一旦所保存的数据被破坏或丢失,就会对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给国家利益带来重大损失。因此,数据备份作为电子政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数据资源可靠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必备的技术手段,数据备份也被誉为是保证数据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从现阶段来看,采用数据备份系统备份关键数据是解决数据损坏和丢失的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
18、如何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树立民主理念和系统理念?
社会公众的民主权利主要表现在: 1)公众参政议政的权利 2)公正平等地获取政府优质服务的权利; 3)监督政府 15 实际运作过程与结果的权利。
这些权利在传统政务环境下,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很难得到保障。电子政务为推行民主理念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政府通过网络平台公开政府信息,实现政务公开,促进政府廉政建设。政府还可利用在线访谈,电子邮件,论坛,博客,微博、领导信箱等形式,构建政府与公民信息沟通和意见反馈机制,扩大公众的民主参与程度。
此外,电子政务不仅是信息技术,也不仅仅是政务,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领导重视程度的问题,政务系统推广的问题,业务流程优化问题,管理效能问题,政府信息素养问题,服务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法律问题,评估的问题等等诸多方面。
19.有人形容电子政务的推行“不亚于一场战争”,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同意此观点。自从在十七大中首次将信息化提高到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相统一的高度,由“新四化”变成了“新五化。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潮流已经初现端倪。但同样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电子政务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相关领导对于信息化本 16 身的认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的问题: 1.不合理的体制从根本上阻碍电子政务发展; 2.陈旧的观念使电子政务建设成为“政府形象工程”这里说的“观念”:一是传统行政观念的障碍;二是重“电子”轻“政务”观念; 3.资金上的困难和专业人才的缺乏; 4.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最严峻的问题并不在于建设本身,而在于建设成型后能否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否做到全方位的投入使用。这确实是一场改革,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他会扭转多年来政府办公的模式。
20、有人说,电子政务的成败,三分在技术,七分在管理。你怎样评论这个观点?为什么?
对。电子政务是一座壮美的大厦,但如果失去了法律政策基础、管理基础、信息资源基础、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基础,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我们认为,与电子政务发展需要相应的管理基础,就必须树立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管理理念,同时熟悉并正确运用新的管理方式和全面实施管理的规范化。
电子政务意味着他需要大量电子化的信息技术,因此电子政 务事业需要生存和发展在相应的技术基础之上。电子政务对电子化信息技术的普遍依赖性决定了构建坚实、可靠的技术基础的极端重要性。我国的电子政务事业要存在,要获得健康发展,当然也需要这样一个基础。构建电子政务知识体系,应该说与电子政务的实践是分不开的。
一、信息网络技术对政府管理所产生的影响,现在想作出准确的判断还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
二、电子政务知识体系的形成,肯定要和电子政务在实践中的发展与应用相联系,会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逐步形成一个框架,这个过程是逐步完善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逐步的。因此,我认为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重点是政务,电子或者技术是为政务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