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_资料档案(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06:5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子政务_资料档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子政务_资料档案》。

第一篇:电子政务_资料档案

电子政务_资料档案.txt一个人 一盒烟 一台电脑过一天一个人 一瓶酒 一盘蚕豆过一宿。永远扛不住女人的小脾气,女人 永远抵不住男人的花言巧语。本文由zydbdtb5200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一、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25 资源与档案——车辆管理

二、实验目的

1、了解车辆管理的目的、内容

2、体会车辆管理的意义

3、掌握车辆管理中的参数设置环节与操作

三、实验内容

1、记费科目的设置

2、车型代号的设置

3、司机登记和管理

4、车辆登记和管理

5、用车的申请操作

6、用车的审批操作

7、车辆调度操作

8、申请单查询操作

四、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1、如何确定司机编号和司机姓名? 答:进入车辆管理 登记司机基本信息 进入车辆管理 车辆登记 输入车辆基本信息 司机登记 增加 然后从人事库选择司机确定司机编号 姓名

一、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26 资源与档案——会议管理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在电子政务系统中日常资源管理的流程

2、熟悉会议管理中的会议室的登记与管理操作

3、熟悉会议管理中的申请、审批及安排操作

4、熟悉会议管理中的记录及决议审核操作

三、实验内容

1、会议室的登记

2、会议室的管理

3、会议申请

4、会议审批

5、会议调整

6、会议记录

7、决议审核

四、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1、会议审批后,是否立即生效?

2、怎样查看会议申请单的状态?

3、会议记录应由具有怎样权限的人进行填写? 答 1:否 超级用户批准以后还需要主任批准 2.进入会议审批 点击查看申请单内容 3.超级用户 然后可以进行批复

一、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27 资源与档案——办公用品管理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办公用品管理的参数维护的操作

2、了解参数维护在办公用品管理中的作用

3、了解电子政务中的办公用品管理的特点

三、实验内容

1、用品管理参数设置

2、办公用品的入库管理

3、办公用品申请

4、办公用品审批

四、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1、如果办公用品已经出库,那么怎样查看原来的记录? 答:入库统计报表 记录: 输入统计时间 统计类别为库存明细 统计报表 可以看出所有

一、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28 资源与档案——档案管理的参数维护

二、实验目的

1、了解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档案管理

2、熟悉档案管理参数维护操作

3、掌握档案管理中的相关概念及其含义

三、实验内容

1、档案文件的分类设置

2、档案文件的分级设置

3、档案文件紧急程度的设置

4、档案公文种类设置

5、部门设置

四、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1、档案管理参数维护操作有哪些?

一、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29 资源与档案——案卷管理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案卷库和案卷管理在档案管理流程中的地位于作用

2、掌握案卷库和案卷管理的操作

三、实验内容

1、案卷及卷中文件的管理

2、案卷及卷中文件的查询

3、封卷及借阅权限管理

4、案卷库的管理(新建、删除)

5、待组卷文件的管理

四、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1、案卷和案卷库的管理是待组卷文件和文件之后进行的流程吗?答:不是 案卷管理不用待组卷文件和文件之后才能进行

第二篇:档案专业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深入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公民对政府各项服务提出高效率、优质量、快节奏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无缝隙”服务要求。而政府机关的改革和职能转换,也要求开展网上施政、优化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

电子政务是当今世界潮流,也是我国政府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和近20年内的努力发展方向。我国自1999年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政府网站累计已有过万所。但各地区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更新少、互联互通差,实际应用效率普遍偏低,大多停留在信息发布阶段,较少能实施与服务对象的双向互动和“在线事务处理”。今后,我国将陆续投入近万亿元,用于构建门户网站、制订相应法规、统一技术标准,健全电子政务建设。故各级政府急缺懂得电子政务战略和运作的人才。

开展电子政务的高层次教学,有利于拓宽眼界、培养人才,总结经验教训,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为民众、企业服务。

本课对报考政府公务员大有裨益。

第一章 绪论

课时:1-2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就是:通过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将政府对内部和外部的管理业务和服务职能,借助于现代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集成并转移到网络上完成。得以跨越时间、空间的制约,突破行政机关的部门分割和地域界限,为社会(包括社会团体、企业、公众、公民个人)以及自身(包括本级政府各部门与其他政府),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一体化、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

简称“网上施政”。

二、电子政务的互动模式与服务对象

从行为者角度辨析,电子政务的类型可区分为: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但如就接受方的角度辨析,三种模式中的后者,分别是电子政务的三个服务对象。

三、电子政务的功能层面与发展程度

根据各行为主体在网上是否进行“交互”,以及“交互”的复杂程度,可以把电子政务区分为由低到高的四个功能层面:(1)发布层面;(2)单向互动层面;(3)双向互动层面;(4)交易层面(亦称事务处理层面)。

电子信息服务与电子事务服务所基于的功能层面之差异。

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可以从服务深度和服务广度两方面考察。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同异辨析。(1)建设过程相同。随着“电子政务”建设趋于全面和深化,当政府的绝大部分业务项目都已实现了高功能层面的网上作业时,(出于国家安全等考虑而明确规定不须上网的除外),就是实现了“电子政府”。(2)发展程度不同。反之,仅仅实现了少数政府服务项目的电子化;或者,电子化渗透的政府服务项目虽然较全,但未达到高功能层面,只可称为实现了“电子政务”;却不能称之为实现了“电子政府”。

四、电子政务的实施条件与建设内容

主要方面有:

(1)技术基础环境建设。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建设;政府网站建设;安全技术环境;应用技术环境。(2)技术生态环境建设。包括:法律、法规环境;配套的技术标准;人员培训与人才培养;服务对象自身的条件。(3)相关技术环境建设。包括:电子银行的建设和电子帐户的设立;公钥基础设施(PKI)和证书管理机构。(4)行政业务流程建设。

五、正确认识电子政务

将电子政务列入国家整体战略;对电子政务视为三重意义的“行政革命”;把电子政务作为长期建设目标。

六、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1)主流化趋势。包括:主流业务观念;主流渠道观念。(2)集中化趋势。集中化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IT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决策(以美国的电子纳税为例)(3)集成化趋势(以加拿大一窗口整合与多项电子服务为例)。(4)整合化趋势(以新加坡的行政流程整合为例)。(5)平民化趋势(以英国电子政务的“平民化”色彩为例)。

第一章思考题: 1.什么是电子政务?

2.概述电子政务的互动模式与服务对象。3.辨析电子政务区的四个功能层面。

4.比较电子信息服务与电子事务服务所基于的功能层面之差异。5.从服务深度、服务广度两方面,分析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以及“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关系。

6.概述电子政务的实施条件与建设内容。7.如何正确认识电子政务?

8.了解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

第一编 效益编 加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

第二章 提高政府效益

课时:3-4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电子政务将会建立高效的政府。所谓高效,包括了政府反应的敏捷性、政府决策的针对性、政府执行的有效性、政务成本的低廉性。

第一节 提高政府效能

一、推动政府组织结构转变

在电子政务背景下,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将会推动行政组织的结构形态从科层制向扁平化、网络化转变。

科层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行政职能的专门化与工作分工。其合理性主要表现,是使政府成为一个严密的组织系统。将政府工作人员区分为:职责专一的高层决策者;中层管理者和信息传递者;基层的执行人员。以便形成一整套职责行为规范体系,有利于技术性、专业性、规范性地开展职能业务活动。

科层制的不足是:存在一个基本上以上传下达为主要工作内容、充当信息驿站功能的中间管理层,使政府组织架构演变为臃肿庞大的非人格化的机器。我国曾经从两方面作过行政改革的努力:调整条块关系、实施机构人员的精简。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网络给政府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传统垂直组织中的中间层级信息传递功能,将部分地被网络所替代,从而使中间管理层的存在失去必要。通过减少组织层级、撤除重复的工作职位,增宽管理幅度,大力压缩中间管理层,将从根本上导致政府消肿,为减少机关行政编制、精简机构和人员创造了可能性。

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

电子政务对完善政府决策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拓展决策信息源,改变决策者的有限性。第二、缩短决策周期。第三、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保真率。第四、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应用。

三、网络提升办公自动化技术水平

在手工抄写、书面传递的传统政务处理模式下,大量行政人员身陷于文牍事务,大量事务性活动必须经由行政人员手工作业来完成。电子政务使大量复杂的政务信息能够得到迅速、及时的传递,缩短了公文运转、处理的时间,增强政令推行的时效性,全方位地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

诸如:第一,支持协同和移动办公拓展了管理活动的空间。第二,人机结合,提升了公务人员的办事承载能力。第三,实行自助式服务。

第二节 降低行政成本

行政成本是指:政府及其行政过程中所直接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开支,以及由其所带来的未来一段时间的间接性负担。

一、降低行政设施成本

较之传统政府的施政模式,电子政务建筑在大规模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高科技产品的基础之上,其行政设施成本的增大不言而喻。

在电子化施政模式下,行政设施成本仍然可以相对地缩小:第一,与传统政府的规模越大、成本越高的正向比例关系有所不同的是,政府电子化的规模扩张与成本增大呈递减趋势。第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设备共享。第三,实施电子采购,降低政府的行政设施成本。

政府采购指:为适应日常政务活动的开展或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

当今世界的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支出实际由两方面组成。(1)对采购标的物(指所要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支出;(2)采购活动自身的支出。

电子政务对改进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是:通过推行政府网上采购,既保留了公开招标会使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价格支出降低的优越性,又克服了传统的公开招标会使采购活动自身支出增高的缺陷。

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下,成本巨大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规模庞大,人力资源成本的花费惊人,被戏称为“吃饭财政”。推行电子政务的必然结果就是:会导致政府人力资源成本的降低。

第一,随着办公自动化技术在行政系统内部的普遍运用,许多例行性和常规性的日常事务,可以为计算机系统支持的电子平台编制成标准化的简明程序,由程序按事先设定自动操作,实现无人化管理。

第二,电子政务所营造的电脑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运作环境,预示了对臃肿的机构和冗余的人员精简一大批行政机构的裁撤、省并和行政人员的削减。

三、降低行政活动成本

此外,推行电子政务将大幅度提高国家税收收入。

第二章思考题:

1.什么是科层制?简要分析科层制的不足。试述电子政务将如何推动政府组织结构转变。

2.试论证电子政务将如何完善政府决策机制。

3.网络对办公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升,将如何提高政府效能?

4.什么是行政成本?推行电子政务将从哪几方面来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

5.如何理解电子政务将会导致政府行政设施成本的降低?

6.什么是政府采购?试述当今世界的政府采购制度。试论政府推行网上采购的优越性。辨析电子采购对改进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7.举例分析推行电子政务将降低政府的人力资源成本。

第三章 革新服务模式

课时:5-9周,共10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或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承担的职责和功能。推行电子政务,将促使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化。

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现代政府,本质上是为公民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组织;政府行政行为,是直接满足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需要而从事的活动。这为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根本性质所确定,也应是其行政价值取向的最直接体现。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下,行政手段的落后制约着行政目标的实现。

推行电子政务,将从过去以行政职能为重心的“管制型政府”,向以服务职能为重心的“服务型政府”转变。

二、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运作主要是面向管理和控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运作则应围绕公共服务展开。前述定义中,“根据国家或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语,揭示了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在经济发展上的必要性。

三、技术发展的可行性

既然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我国又没有其它现成的管理模式可以照搬套用。那么,采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探索一条管理模式的创新之路,塑造新的政府管理模式,符合以高新技术发展为代表的新经济要求。这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客观要求。诚如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所指出的:“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助推器’。”

第二节 实现“一站式”电子服务

一、“一站式”服务的动因

传统政府结构的经常形态和显著特征是:条块分割、等级森严、部门林

立。往往就一个机关主管的多项职能业务分设多个下属机构,让他们各自分管其中一项。作为接受公共服务客户的公民个人或企业法人,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搞不清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权限、处室分工。为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服务,他们在同政府部门打交道时,首先必须清楚地知道:该服务事项属于政府哪个部门乃至其下设置的哪个分支机构的管理职能(“know-who”);这些部门或分支机构的办公地点在哪儿(“know-where”);以及怎样与他们打交道(“know-how”)。知晓这些行政方面的知识乃至“官僚化”的交往技巧等,以便自己去辨识和寻找所办事项的对口部门。这就在无形中额外地加重了民众或企业接受公共服务所应承受的负担。

二、物理环境下的“一站式”服务的实践与启示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部门注意改善政府服务,尝试采用以民众为中心的集约化提供方式。围绕企业或公众所需要的一项或密切关联的几项服务,针对政府机构设置和部门办公地点分散的状况,由相关的各政府职能部门派出人员,集中到同一个办公场所(如在同一个审批大厅或缴费大厅),提供“一条龙服务”,流水线地办理面对公众的服务事项。

从理论上具体分析,物理环境下的“一站式”服务,受到两方面的先天性制约。第一,具有不能无限组合的缺陷。第二,仍然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以实体形式在物理环境下的“一站式”办公,虽然存在效果上的诸多不足,但却突出地反映了服务接受者的诉求。很自然的想法就是,创建一个“完美”的虚拟服务窗口,公民只需一次性地向其提出服务请求和必要的信息,它就能够跨越职能分工,集成式地完成各项政府服务。

三、“一站式”电子服务的机制分析

从机制分析,政府的公众电子服务被分为前台(front office)和后台(back of fice)两个部分。公众电子服务的前台,是政府网站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办事入口。公众电子服务的后台,指政府机关内部职能部门的执行机构和人员,构成实际服务流程的各个运作环节,负责服务的具体执行、处理或审批,并得出服务结果。

传统服务过程机制与电子服务过程集成机制的比较。

与传统的服务模式相比较,电子服务过程集成机制的特点是:强调了电子服务在政府内部的屏蔽化、集成化处理。

第三节 实施政府行政流程重塑

“流程”是一项工作或活动所流经的若干环节组合状态及其先后排序。

政府行政业务流程是根据某一行政事务的性质、内容、特点所设置的各具体办理环节及这些环节之多寡、组合状态和办理的先后顺序安排。

一、“一站式”电子服务两种解决方案的启示

仅就理论上分析,“一站式”电子服务的具体解决方案有两种。第一种,是建立在电子系统管理能力基础上的“强前台”解决方案。第二种,是建立在政府组织自身能力基础上的“弱前台”解决方案。

比较两种解决方案,两者都强调对行政业务流程的重塑。不同点是:他们分别强调了实施行政业务流程重塑的两条不同途径。一条是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一条是通过政府实体组织的变革。

二、政府组织变革,不是行政流程重塑的唯一途径

以政府组织结构形式的变革,来显现业务流程重塑时,会遇到诸多障碍。从技术层面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业务流程重塑,阻力势必比前者为小。这说明,不应将政府组织变革,作为行政业务流程重塑唯一途径。因为,行政业务流程重塑,并不总是适宜以政府组织结构形式来显现。

就总体上看来,同一政府内组织结构的状况通常是:一部分机构按服务项目设置机构(往往集合了该服务项目办理中的专属办理环节);一部分机构不按服务项目设置机构(往往合并了不同服务项目办理中基本相同的一般办理环节)。从而,不可能完全按各服务项目的行政业务办理流程来设置所有机构。

就理论上分析,在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实施行政业务流程重塑,政府组织变革与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两种手段往往是并行不悖,经历一个不断地相互调适、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渐进过程。这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所提出的要求。譬如,在美国税务信息化的进程中,联邦政府国税局对税务征管流税进行的根本性改革。就是使两者殊途同归。

三、行政业务流程重塑的类型

基于变革的深度差异,可以将政府的行政业务流程重塑辨析为重组、优化、整合三个类型。

四、行政业务流程重塑的指导思想

第一点指导思想: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规划,应以政府业务流为依据,而不是以政府部门为归宿。

第二点指导思想:从电子政务的推进策略考虑,电子政务建设的起步与政府电子化服务的实施,不必坐等所有业务流程行政业务流程重塑完毕。

第四节 公共电子服务的效果

一、快捷方便

在信息社会,政府的各项服务可以通过电子化方式进行,电子政务建立的政府将是一个无缝隙的政府。期望达成这样一个理想状态:政府服务将朝 “全天候”、“跨地域”、“跨部门”、“自助式”服务的方向发展。使政府服务更为快捷、方便、畅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极大地方便了民众办事。

二、公正公平

政府公共服务,是社会公众纳税后所得到的回报。这种服务的基本精神应该是:真正做到无偏私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应当贯彻普遍的国民待遇。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非排他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公共服务模式对某部分人的身份歧视或特别优待的状况,为公平理念的实现,创造了技术条件。

三、完善周备

公共服务电子化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大政府服务透明度,实现政府与公众双向、直接的沟通和互动。从而,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备而引发的政府行为失范。

服务程序透明化,经办人员屏蔽化,办理结果公开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政府公共服务技术手段落后和公共服务难以到位的问题。

第五节 公共电子服务的导向

一、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

一方面,社会信息化的显著特征是,服务业高度发达,服务项目增多,社会自我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另一方面,由于许多社会公共服务具有特殊性,仍然需要由政府来承担提供的责任。政府可以采用“外包”形式或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等,引入社会服务组织的力量。使他们在政府所应该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领域中,充当实际的系统设计者、具体操作者和运行维护者,借助于其技术、资金和客户管理经验,更好地完成公共服务。

二、以“客户为中心”“以公众服务为导向”

作为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政务工作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新公共管理的服务化。把企业和公众真正视为政府的“客户”,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是21世纪政府管理基本理念的核心,也是公共管理变革的重要部分。

第六节 我国政府公共电子服务的发展与差距

一、我国政府公共电子服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具有外向型信息服务功能,可以通过高效可靠的政府信息网络,向社会公众传递政府信息。以快速、方便、廉价、准确的方式,为公众提供动态、全面、及时的信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一切公共领域的知识和信息。

上海市政府的门户网站“中国上海”。据有关统计,“非典”期间各级政府网站的人气陡然上升。以上海市的政府网站“中国上海”为例,四月份的日点击率最高达6.2万人次,日页面访问量最高达33.5万页,日均点击率和日均页面访问量分别比以前提高了44%和20%。

二、政府公共电子服务的差距

就世界电子政务的总体发展水平看,事务处理远远落后于信息服务。

与国外相比,我国电子服务存在很大差距。(以美国为例)

三、推行公共电子服务满意度的测试

在电子化的信息服务与事务服务方面,应十分注重用户满意度。

美国华盛顿州构建“电子税收申报系统”在系统设计理念中确立了

“32/10规则”。

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国家质量研究中心负责的“全美顾客满意指数”统计。

加拿大安大略省电子化建设中,公民对省政府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达到70%。

第三章思考题:

1.什么是政府职能?试从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三方面来论证电子政务将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2.什么是“一站式”? 试析我国推行物理环境下“一站式”服务的实践与启示。

3.剖析“一站式”电子服务的机制。

4.什么是“政府行政业务流程重塑”?为什么说政府组织变革不是行政业务流程重塑的唯一途径?

5.解剖行政业务流程重塑的三个类型。6.论述行政业务流程重塑的指导思想。

7.试从快捷方便、公正公平、完善周备三方面,来概述公共电子服务的效果。

第四章 促进政治民主

课时:10-11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权利平等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两大基石。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民主与法治完善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推行电子政务的角度考察: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是政府信息化的核心。它既是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前提,又构成电子政务的一项特定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及所控制的有利于实现公民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政府信息。它既是直接对民众负责的体现;也是用法律手段规范、监督行政行为的有效途径。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催生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诸如:

(1)实现行政权力监控的需要。(2)实现人民知情权的需要。(3)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4)推行引导行政的需要。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

“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是世界各国处理政府信息所奉行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 1.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行政公开的内容,实质上涵盖三个方面。即:

第一个方面,对行政决策活动的公开。即向社会公开:行政机关就行政事项的决策,所进行的议事活动及其全过程。包括行政决策的方式与程序、阶段,决策的依据、理由等。

第二个方面,对行政决策结果的公开。

第三个方面,对行政执行活动的公开。2.政府信息公开的控制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对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控制,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

(1)出于国家安全和利益考虑,对不宜公开的政府信息施以控制。

(2)对涉及个人隐私、企业商务秘密的政府信息施以控制。

就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本身而言,公开与控制既是一对矛盾,又是相反相成的统一整体。从总体上把握,应当做到“二者并重,宽严有理,收放有力,互动有方”。

3.政府信息公开的权衡

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权衡包含取舍和救济两个方面。

(1)对政府信息公开与否的取舍

取舍,是当满足申请者知情要求,可能与第三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就要由被申请的政府部门对该部分信息,以国家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就是否公开作出判断和决定:或者决定公开,从而对第三人利益施以适当调整;或者适用“除外”,即决定切实保护第三人利益,从而拒绝申请者要求。

(2)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

所谓“政府信息公开救济”是指:围绕政府信息处理机构就公开申请所作的取舍决定,有关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依循一定方式和途径寻求帮助的,从而求得重新审定。

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主要有两种途径:①行政救济途径。②司法救济途径。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 1.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综合国内外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主要有五种。即:旁听、报道与转播、刊载、查阅、网上发布与检索。

2.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

政务公开是近年来党和国家的一项重点工作。其中,规定比较详细、改革举措较大、成绩最为显著的集中于村务公开、警务公开、检务公开三个方面。

以上海市政府为例,加以介绍。

第二节 电子政务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一、公民政治参与的障碍分析

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大多数国家所实行的却是间接民主,直接民主还只是遥远的理想,狭义上的公民参与,往往局限于政治活动过程中的投票选举环节,即选出代议制机构及人员;而其余政治环节,则交由这些人代行人民的民主权力。尽管代议制民主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还存在诸多弊端。

我国传统的政府决策,是典型的领导者决策;而行政下级和社会公众,则往往无缘参与。在以往的政治生活中,公民直接参与的障碍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陈旧观念的阻挠。其潜在假定,一是社会公众无能力治理自己,应将权力委托给官僚;二是官僚们大公无私、客观公正。

第二个原因,缺乏合适的手段。以往的农业技术社会和工业技术社会中,由于信息传递手段落后,缺乏低成本、大范围、多层面、经常性交流的平台。在行政系统与公众之间、政府系统内部的高低层次之间,双向互动和沟通渠道不畅。决策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依靠下级层层汇报的口头或书面材料,从而历来存在着两个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其一,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二,政府高层与低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这就需要从基础着手,推行“网上施政”,改变政府与公众打交道的方式。同时拓宽民众政治参与的渠道和范围,增进民众政治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将行政决策更为直接地置于社会舆论的评判之下。

二、电子政务促进公民政治参与

对于政府与民众关系创新的意义而言,网络的开放性本质不仅意味着政务公开和接受公民督促,关键还在于政府的快速回应和公民广泛、深入地直接参与政治生活。将以往社会公众与政府的“迂回沟通”改变为“直接沟通”,增强了公共参与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能一定程度地缓解公众的政治冷淡和消极参与,激励公众关注重要政治事件和一系列施政问题,大大提高民众参与政治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现代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提供了无中心的自由领域。这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利于唤醒、激发并充分发挥他们政治参与的自主性,从而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企业、团体等社会组织或公务员、民众个人,可以通过网络广泛地参政议政,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一次性投票。

网络的虚拟性技术提供了良好的信息环境,这也是电子政务促进民众政

治参与的独特优势。它减少了实际参与政治的不安全感,使人们可以抛开种种现实的顾虑,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乃至进行网上举报。

电子政务将建立起一种更加合作和谐的新型政民关系。

三、电子政务强化政府民主管理

就施政者的角度而言,电子政务将促使行政组织积极转变管理理念,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实现政府管理、运作方式的民主化和行政决策科学化,避免、减少和纠正失误,推动政策实施,取得具体的政策效果。并方便相关事务的处理,有效地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改进政府工作之目的。

1.行政组织内部运作方式民主化。2.行政组织外部运作方式民主化。

四、电子民主是今后的发展趋向

所谓电子民主就是利用IT技术所体现的民主。具体指:在实现民主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通讯技术,进行关于价值理念、政治立场或或其他个人意见等的电子交流。电子民主所包括的内容和涉及范围很广。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在线民意调查、在线投票、在线选举、在线立法,以及选举人与被选举人的电子交流等。此外,政府通过网络向民众公开信息,及公民个人以电子形式提请查询政府信息,都属于政治“电子民主”范畴。从而大大丰富和推动民主化进程。

第四章思考题:

1.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两大基石是什么?

2.什么是政府信息公开?试析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3.行政公开的内容涵盖哪三个实质性方面?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控制主要围绕哪两个方面?

4.概述政府信息公开救济的两种途径。

5.试析以往公民政治参与的障碍。剖析电子政务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

6.为什么说电子民主是今后的发展趋向?

第二编 建设编

第五章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

课时:12-13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准备阶段

一、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

1.组织准备

在基础准备阶段,我国政府信息化的组织准备主要体现在: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推进机构、专家咨询机构。

我国政府信息化领导机构的建立、健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的综合性机构到分别设置信息化领导机构和国家信息化职能部门的过程。而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具体推进机构,则往往设置为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其实际状况,又受前两者相互并合、调整、分工的影响。

2.思想准备

在基础准备阶段,我国政府信息化的思想准备主要体现在,对信息化建设地位的认识不断提高:从信息化为“四化”建设和国民经济服务,到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全面实现国家信息化。这与本世纪初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行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一脉相承。

(1)首先,是对信息的高度重视。

(2)其次,是对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视和部署。

(3)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二、技术进步和实践积累

1.国家经济信息主系统的建设

国家经济信息主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和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2.十二项应用系统工程的建设

在重点建设国家经济信息主系统的同时,从1984年至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先后重点实施了十二项应用系统工程,即邮电通信系统、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银行业务管理系统、电网监控系统、京沪铁路运营系统、天气预报系统、科技情报信息系统、民航旅客服务计算机系统、航天实时测控与数据处理系统、公安信息系统、财税系统、军事指挥系统,有43个部、委(局、总公司)先后成立信息机构,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引进了大、中、小型计算机1391台,安装了微机约6万台,用户终端3万台,开发了各类经济信息数据库174个,各类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252个。这些系统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国家骨干互联网的建设

第二节 我国电子政务的全面启动与重点建设阶段

一、“政府上网工程”——我国电子政务全面启动

1.政府上网工程的背景

2.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

我国电子政务全面启动的显著标志是1999年1月开始的“政府上网工程”。

3.政府上网工程的成就

二、中国电子政务战略框架——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重点

按照“十五”期间全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重点,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展开;并进一步加快建设政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统一平台,统一标准;而政府招标和外包托管模式等,也将逐步进入轨道。

1.“两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2.“一站”—— 政府门户网站。

3.“四库”—— 人口数据库、法人单位数据库、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数据库、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

4.“十二金”——(1)办公业务资源系统;(2)宏观经济调控系统;(3)金财工程;(4)金税工程;(5)金关工程;(6)金金工程;(7)金审工程;(8)金盾工程;(9)金保工程;(10)金质工程;(11)金水工程;(12)金农工程。

第三节 高层领导的全力推动

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二、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

三、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

第五章思考题:

1.试阐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阶段划分。了解我国政府信息化领导机构的建立、健全的过程。

2.我国电子政务的全面启动以什么为标志?试概述我国政府上网工程的成就。

3.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三次会议为主线,论证我国高层领导对电子政务的全力推动。

第六章 金财工程建设

课时:17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财工程的总体状况分析

为适应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目标,借鉴其他国家财政信息化管理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在总结我国财政信息化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套先进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称为“金财工程”。

建立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外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

我国“金财工程”建设的意义。

“金财工程”建设的关键任务:一是按照高可靠性的业务需求,建成覆盖全国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大型信息网络系统,以提供财政业务应用所必需的运营环境。二是逐步开发对应于各种财政业务的应用

系统;及保障数据转换、互通共享的辅助系统。

“金财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分期实施总体规划。

第二节 金财工程的具体项目建设介绍

金财工程开发的12个业务管理系统:

一、预算编制审核系统

我国部门预算编制的既往程序与改革,以及对预算编制审核计算机化管理的推动。预算编制审核系统的子系统构成、开发试点、逐年升级与推广应用。

二、国库支付管理系统

我国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和支付方式的改革。集中支付中所涉及的巨量信息,绝非简单的手工操作所能满足。为此,须建设覆盖全国的支付信息网络。

国库支付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构成、试点与推广。

三、现金管理系统

四、工资统一发放管理系统

推行工资统一发放管理必要性。工资统一发放管理系统的实施、推广与发展。

五、国债管理系统

六、政府采购管理系统

实施政府采购管理的必要性。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构成。

七、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八、收入管理系统

政府预算内收入系统和政府预算外非税收入系统。构成收入管理系统的两个支系统,又是其主要管理功能。从电子政务建设的角度,看两个支系统的地位。

九、财政经济景气分析系统

实施财政经济景气分析的必要性。财政经济景气分析系统的子系统构成与功用。

十、标准代码库系统

十一、外部接口系统

十二、总分类账管理系统

第六章思考题:

1.什么是金财工程?试从国外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论述我国建设“金财工程”的意义。

2.概述建设“金财工程”的关键任务、指导原则、分期实施规划。3.试分析我国部门预算编制的既往程序及其改革与效果;阐述预算编制审核系统的开发试点、逐年升级与推广应用。

4.简要分析我国建设国库支付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5.试论我国实施工资统一发放管理的意义。了解工资统一发放管理系统的推广与发展。

6.概述我国实施实施政府采购管理的必要性。

7.从电子政务建设的角度,辨析政府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非税收入两个支系统在收入管理系统中的地位。

8.简述我国实施财政经济景气分析的必要性。9.了解“金财工程”各应用系统的子系统构成。

第七章 金税工程建设

课时:14-16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税工程一期的启动

一、我国的增值税制改革与金税工程一期启动的背景

流通领域环节增多,滋生了增值税这一新税种;针对增值税的监控需求和工商税收制度改革,是构成启动金税工程的特定背景。

二、金税工程一期的启动与设计

1994年3月底“金税工程”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成立跨部门的“国家税控系统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金税”工程办公室,具体负责系统建设的组织、协调。

金税一期的设计内容包括三个系统。即: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税控收款机系统。

三、金税工程一期的实施与效果

承担金税工程一期设计、开发的公司,金税一期工程的试运行,金税一期的实施效果。

第二节 金税工程二期的建设

一、金税工程二期的系统完善 1.金税工程网络的完善

网络的总体结构包括:作为一级主干网的骨干层;作为二级主干网的分布层;作为三级接入网的接入层。

金税网络实施分布式管理模式。

金税网络实施层次化网络结构的优点。2.金税工程的四个软件系统的完善

(1)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

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的功能是:运用数字密码和电子信息存贮技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向税务机关提供开票的明细数据。

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由插有企业开票金税卡和微机安全保护卡的普通

PC计算机、税控IC卡、打印机和运行在DOS环境下的开票软件共同构成。

(2)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

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由普通微机、CCD扫描仪和运行在DOS环境下报税金税卡、IC卡及认证软件构成。

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的功能是:可以判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真伪,从而能有效地防止阴阳票、头小尾大的发票。

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的具体运作方式。

(3)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子系统

为了保证发票信息的准确性,销项发票信息由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自动生成,进项发票数据通过税务机关的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自动生成。在进项、销项发票信息采集完毕后,就据之进行“票票比对”的发票信息交叉稽核。“票票比对”就是指:同一份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项发票信息与进项发票数据进行交叉稽核。

(4)发票协查信息管理子系统

凡发现有疑问的增值税发票及经证实属于虚开的发票,由税务系统内部网络逐级传递信息进行协查。

3.金税工程的四个辅助子系统

金税二期的四个辅助子系统:税务发行子系统;企业发行子系统;发票发售子系统;报税子系统。

二、金税工程二期的进程与建设成果 1.金税工程1998年的正式立项 1998年6月8日,金税工程项目建议书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正式下达批复、同意立项。

2.金税工程二期的实施

(1)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生成角度着手,大力推广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并将其覆盖到全国所有地区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解决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问题。

(2)从税务机关自身信息化角度着手,强化另外三个子系统的建设,以解决全面监控税源的问题。3.金税二期的建设成就

通过对金税二期2001年到2003年实施的总体评价:运行情况良好,已基本实现原定目标。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值税征收率上升;增长数逐年加大;整个国税系统税收的纳入国库总额明显提高。

第三节 金税工程三期的未来展望

一、金税工程三期的提出

从2003年上半年起,由国家税务总局牵头,开始规划“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问题。到2005年金税三期成功立项。

二、金税工程三期的建设目标与内涵

“金税三期”的总体建设目标是:根据一体化的原则要求,用四至五年时间,建立一个基于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税务系统计算机广域网,以总局为主、省局为辅,实现高度集中处理信息,功能覆盖各级税务机关和各税种的税收征管业务、行政管理、决策支持、外部信息交换等应用职能,扩展成为全方位的中国电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内涵是:“一个平台、一个平台、三个覆盖、四大应用系统。”

1.一个平台

所谓“一个平台”是指:通过对国税系统主干网络进行改造升级,及对地税系统四级广域网的建设,金税三期工程将建设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

2.两级处理

金税工程三期提出的“两级处理”是指:对税收征管的数据信息,依托统一的信息技术基础平台,逐步实现税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在总局和省局两级集中处理。其中应注意:(1)税务信息“集中处理”是关乎IT整体战略的重要决策。(2)慎重选择集中模式。(3)稳步推行集中处理。

3.三个覆盖

金税工程三期提出的“三个覆盖”,其内涵是指:税务信息化的应用内容,逐步覆盖更多的税种,乃至所有税种;税务信息化系统的功能设计,要覆盖税务管理的主要工作环节;税务信息化建设的范围,覆盖到国税、地税两个系统的各级机关;并与其他政府部门的网络实行互联。

覆盖所有税种的必然性;覆盖税务管理主要工作环节的意义;覆盖国税、地税两大系统的必要性。4.四大应用

金税工程三期提出的“四大应用系统”,其内涵是指:通过应用软件开发,及业务流的重组、优化和规范,逐步形成以征管业务为主的四个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以全面满足税务工作多层面、全方位的应用需求。具体内容包括:税收业务管理应用系统;税务行政管理应用系统;决策支持管理应用系统;外部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其中:税收业务管理应用系统是四大应用的重中之重;税收业务管理系统应注重功能整合。

三、金税三期面临的三大瓶颈

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形成瓶颈的三方面因素;经过多年的磨合,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的社会环境已经大为改观;税控收款机的产业前景与机遇。

发展电子身份认证,是实施个人网上报税的瓶颈。

拥有经验丰富的战略合作伙伴、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是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税务信息化的瓶颈。

第七章思考题:

1.什么是金税工程?试阐述金税工程在我国启动的特定背景。2.了解金税一、二、三期工程的软件系统完善。

3.简述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的功能、构成和原理。4.简述增值税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的功能、构成和原理。5.简述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子系统的原理和功用。6.简述增值税发票协查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功用。7.概述金税二期的实施与效果。

8.金税三期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是什么?试论述“一个平台”、“ 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大应用”的内涵。

9.金税三期工程建设的三大瓶颈是什么?试加以阐述。

第八章 金关工程建设 课时:18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关工程的总体状况

一、金关工程建设的意义

海关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金关工程”是以推动海关报关业务的电子化,取代传统的报关方式以节省单据传送的时间和成本为目的应用系统工程。

金关工程建设的三个领域。

二、海关系统信息化建设综述

海关是国内较早使用计算机的行政执行部门之一。海关信息化系统的硬件、软件建设。

海关系统的网络建设。“电子底账+联网核查”的新思路。H2000系统的应用。

第二节 “电子海关”建设

一、“电子海关”建设的基础

“电子海关”建设的主要基础。在通关作业网络化方面的建设;在物流监控智能化方面的建设;在职能管理数字化方面的建设。

二、“电子海关”建设的近期目标

“电子海关”的近期目标,是建设好配额许可证管理、进出口统计、出口退税、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四个应用系统,实现外经贸相关领域的网络互连和信息共享;中长期目标,是逐步推行各类对外经贸业务单证的计算机网络传输,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国际电子商务,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介绍四个应用系统。

第三节 “电子口岸”建设

一、电子口岸的基本状况

“中国电子口岸”的涵义。“电子口岸”的地位与参建单位。电子无纸通关。

二、中国电子口岸的应用项目介绍

“进口付汇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的建设:参建单位;先期试点;全面运行。

“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的建设:中心成立;技术人员队伍构成;铺开进度。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系统的特点。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香港原产地证明联网项目”介绍。

海关与其他部门合作开发的项目介绍。

第四节 “电子总署”建设

“电子总署”建设的意义。“电子总署”建设的主要内容。

“电子总署”建设的项目介绍:通关决策参数库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分析和预测监测系统;执法评估系统;关税分析监控系统。

海关总署《“十五”期间海关科技发展计划纲要》确定的目标。

第八章思考题:

1.什么是金关工程?简要分析建设金关工程的意义。2.比较金关工程建设三个领域的不同性质。3.试阐述海关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状况。4.“电子海关”建设的主要基础是什么?

5.概述“电子海关”建设的近期目标。了解“电子海关”的建设的四个应用系统。

6.什么是“中国电子口岸”? 了解电子口岸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应用项目。

7.试阐述“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的地位、作用、特点和建设状况。8.什么是“电子总署”? 概述“电子总署”建设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

9.了解“电子总署”建设的主要应用项目。

参考书目 1.(日)白井 均、城野敬子、石井恭子、永田祐一著.陈云、蒋昌建译.陈云、金晓星校.电子政府(中译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 2.周宏仁,唐铁汉主编《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3.徐晓林,杨兰蓉主编《电子政务导论》.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4.罗元铮,焦宝文主编《电子政府导论》2002年版

罗元铮,焦宝文《保证电子政府安全运行的基本方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月第5.1版

6.金江军等编著《电子政务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7.(美)霍姆斯(Holmes,D.)著:詹俊峰等译《电子政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8.王浣尘主编《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高级版》.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9.汪玉凯,赵国俊等主编《电子政务基础》.北京:北京中软电子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10.高怡新主编《公务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培训教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11.马吴星伊主编《电子政务网站技术与实务》.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12.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电子政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编.2003年4月第1版

13.赵国俊主编《电子政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14.王德成主编《农业机械化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与农业装备电子商务》.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15.《朱镕基主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中国信息导报》2002年第7期。

16.李平《电子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改善》,《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5期。17.张敏聪《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变革》,《决策借鉴》2002年第4期。

18.楼培敏《电子政府:网络时代的政府重塑》,载《改革》2003年第02期。19.《统一思想 做好准备 大力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人庆在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国家税务总局公报》2002年 第6期。

20.财政部“金财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结初战成果,研讨下一步工作》,《金财工程简报》2003年第1期,2003年4月15日。

第三篇:电子政务资料总结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发展现状

一 电子政务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共识,为实施电子政务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电子政务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上升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三,在重点业务系统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开始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四,实施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得到改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步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第五,电子政务与IT产业的互动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市场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六,学术界在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问题及三大难点

1.电子政务一体化即业务关联性较强的政府信息化系统之间的一体化

2.数字鸿沟的出现同样困扰着电子政务的建设。随着政府“E化”的加深,电子政务反而可能进一步强化社会不均,因为最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人往往是那些无法上网、无力应用高科技手段的弱势群体。

3.电子政务计划成功率的低下同样困扰着建设者。作为一个新兴项

目,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初期,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也还在探讨之中。

三大滞后

1.对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认识滞后。电子政务打破了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部门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思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2.电子政务统一规划滞后,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世界主要发达

国家,都把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工作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3.对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明显地滞后于电子政务实践。

今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

首先,电子政务将继续保持当前这种较好的发展势头

其次,信息资源整合将成为未来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重点 第三,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将沿着两条主线展开,政府门户网站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四,实施电子政务的外部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将因此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将要求电子政务获得其他方面的法律地位和保障;

第四篇:电子政务考试资料

17、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1电子政务建设是中国深化改革、子政务

1、电子政务的概念:从字面上来理解,政务是指与国家政权有关的公共性事务。

2、电子政务的特点:“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政务数据为中心:以业务应用国动力,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3、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

4、电子政府: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一个“虚拟政府”,从而使民众能够随时随地地享受各类政府服务。

5、政府上网:其重要任务是建设政府网站,推动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

6、政府信息化:是指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7、电子政务基本内容可以分为

1、网上信息发布。2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3实现网上交互式办公。4各个政府部门

资源共享、协同工作。

8、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是指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政务领域。

9、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政务就是通常所说的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子政策法规。2电子公文流转。

3电子财务管理。4电子办公。5电子培训。6公务员业绩评估。

10、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首脑机关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组成部门之间、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政府与公务员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

11、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网络进行采购与招标,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企业通过网络进行税务申报、办理证照等事务。

12、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众提供的各种服务。

13、开展协同政务的迫切性:是打破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中各为政现象的必然要求,是连接目前电子政务信息孤岛的必然要求,是避免电子政务投资黑洞的必然要求,是改革政府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

14、协同政务的关键技术:是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CSCW)技术和工作流管理技术。

15、CSCW技术和工作流管理技术:是针对日常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16、我国电子政务的历史背景:是政府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网络化的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整个过程。

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2电子政务建设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然要求。3电子政务建设是中国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的必然要求。4电子政务建设是发展信息产业、拉动内需的必然要求。

18、发展电子政务应该遵循的原则:1目标明确、分步实施。2资源整合、建设门户。3应用主导、注重实效。4基础扎实、保障有力。

19、发展电子政务的对策:1走市场化、产业化之路。2充分发挥社会中间组织的作用。3跨越数字鸿沟、关注弱势群体用户。0、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再造运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为迎接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历了解场被称为“政府再造运动”的公共管理革命。

21、电子政务与国家信息化的关系:国家信息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22、电子政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和前提。

23、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是指企业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商务及运作管理的整个过程。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使交易双方面临的商业机会迅速扩大。

24、什么是企业资源规划:企业资源规划是一种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实行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优化配置。

25、什么是政府资源规划: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协同,使得各政府业务流程无缝平滑的衔接,从而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

26、政府关系管理有何意义:是指电子政务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拓展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为其他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改善了政府在企业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27、政府供应链管理:政府部门作为一个实体单位,必然要求采购物资以满足政府部门正常运转的物资供应,并对物资采购进行信息化管理,这就是政府供应链管理。

1、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

答: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完成以前智力、体能所无办完成的工作。行政人员应用信息技术,能及时获得大量信息,有助于逻辑地辩证地和系统地思考问题,提高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节约行政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精力。

2、政府决策支持系统。

答:政府决策支持系统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政府决策支持系统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削弱以至取消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分界;其次,改善行政决策者的限理性。

3、电子政务产业模型分析

答:电子政务建设项离不开电子政务软件、硬件设施、数据以及IT服务。因此,笔者把电子政务产业划分为电子政务软件产业、电子政务硬件产业、电子政务数据产业、电子政务IT服务产业。值得指出的是,电子政务数据产业涉及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存储设备以及数据库管理软件,实际上可以纳入电子政务软件产业和电子政务硬件产业,这里单独列出来是强调政务数据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4、我国电子政务的市场细分?

答:电子政务系统基本上由用于机构内部信息化的政府内网、用于机构之间电子化沟通的政府外网、用于政府与民众双向沟通的互联网3个部分构成。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加上因政府级别、职能部门不同的导致的电子政务的层次,构成了电子政务市场细分和各IT厂商争雄的市场格局基础。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类:(1)信息基础设施。(2)行业系统集成。(3)区域系统集成。(4)通用IT产品。5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法?

答: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们有此政府机关无论在思想上、管理方式上,还是在运作手段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条块分割、推诿扯皮、官僚主义、效率低下等问题,这既容易导致暗箱操作、滋生腐败,也会导致脱离群众,脱离企业。因此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渐进而持续的过程,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此使中国各级政府发挥统一、高效、透明、廉洁的职能。

6、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

答:在推动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应用领域的确定和选择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按照中国的国情,在确定电子政务的应用中,既要考虑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也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好重点和突破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各类应用。(2)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类应用。(3)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

7、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答:政府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国家资产。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的目标是使政府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以保证各个政府机构有效履行各自的职责,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政务数据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1)政务数据管理制度决定政务创新能力。(2)政务数据存在形式决定政务运行效率。(3)政务数据分析质量决定政务决策效

果。(4)政务数据响应速度决定服务满意度。(5)电子政务总体规划是以政务数据资源规划为基础的。

8、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答: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应该以“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24字方针为根本指导,根据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目前情况和实际需要,制订以下原则:(1)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原则。(2)统一协调、联合建设原则。(3)统一标准、注重质量原则。(4)互联互通、高度共享原则。

9、政务元数据的构成?

答:政务元数据是关于政务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政务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也可译为描述数据或诠释数据。政务元数据分为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三层。元数据元素是元数据的最基本的信息单元,元数据实体是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元数据子集是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10、政务元数据的内容?

答:政务数据基本信息包含政务数据集标识,及说明其部门和时间范围、状况、法律限制和保密限定等所需的信息。同时,政务数据基本信息也包括政务数据质量信息、。同时,政务数据基本信息也包括政务数据质量信息、政务数据志信息、政务数据表示信息、政务数据分类信息、政务数据参考信息、引用文献信息、负责单位信息、地址信息等。

11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意义?

答:电子政务开放性、虚拟性、网络化等自身特点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严格要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具有以下特殊之处:(1)既是部门安全又关系到国家安全。(2)既是政治安全又关系到经济安全。(3)既要求信息保密又要求政务公开。(4)既要求互联又要求隔离。12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对策?

答:考虑建立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和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问题的特殊之处,我们提出如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对策:第一,迅速健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护的组织机构。第二,尽快完善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坚定地确立信息安全产业的策略。第四,权衡考虑安全、成本、效率三者的关系。第五,在安全技术方面,应该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第六,健全电子政务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第七,开展电子政务安全宣传教育。

第五篇:电子政务档案信息管理实验报告

电子政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档案信息管理

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档案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点

2)了解档案信息管理所涉及的角色,以及各角色所涉及的功能

3)了解档案信息管理的相关流程

实验准备:

档案信息管理是每个企事业单位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项目,例如行政档案、会议文件等等,都是各个管理者所重视的,各部门,各类别,多样的文件,作为重要的历史与决策依据。办公中形成的各类文件可直接归档到档案信息管理,并按档案信息管理规范进行管理和利用,实现文档管理的一体化。

实战任务:

基础信息设置;系统配置项维护;系统用户设置;档案日志管理;档案收集管理;业务处理;技术处理;编研利用以及大厅用户注册;出库管理;档案检索;预警管理;档案大厅 实验要求:

通过在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上进行模拟操作档案信息管理,让实验者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传统办公带来的巨大变革,掌握档案信息管理的操作技巧。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对电子政务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档案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从而感受到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并能够初步掌握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实验内容与步骤:

任务一: 基础信息设置 1)档案馆信息维护

任务二: 系统配置项维护 1)档案性质定义 2)档案密级定义 3)档案组成形式定义 4)档案收集形式定义 5)馆藏地址定义 6)类别定义

任务三: 系统用户设置 1)角色管理 2)权限设置

任务四:档案日志管理1)档案日志查询 2)档案日志删除

任务五:档案收集管理1)档案收集 2)档案审核 3)档案编目 4)档案入库任务六:业务处理 1)档案接收 2)档案保管 3)鉴定

任务七:技术处理 1)档案加密保护 2)档案微缩处理 3)档案数字化处理 任务八:编研利用以及大厅用户注册 1)档案编研 2)档案发布 3)档案借阅 4)主题管理 5)专题管理

6)事项管理

任务九:出库管理 1)档案转出 2)档案销毁

任务十:档案检索 1)档案检索 2)档案统计分析

任务十一:预警管理

任务十二:档案大厅 1)全文检索 2)借阅管理 3)统计查询

实验结果:

通过对电子政务实践平台的模拟操作,熟悉档案信息管理的程序,认识电子政务具有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加快事务办理速度、提高办公协作程度、加强交流等各方面的优点。通过对档案信息管理的学习,解决了办公过程中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瓶颈,而且使组织中每一成员都可能成为信息网络中的一个支点,使得组织内部信息为每个成员平等享有。

实验总结:

通过对档案信息管理模拟学习,我对电子政务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在还没学习这门课时仅仅只知道电子政务这个名词,上完课后知道了什么是电子政务,现在上机模拟让我零距离的接触了电子政务的操作,让我对电子政务的实施与设计有了深刻的体会。通过这样的一次课程设计,简洁明了地让我理解了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提高办事效率,提高行政的透明度,扩展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与公众便利的交流渠道使政府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快捷和廉洁。在档案信息管理操作过程中我可以全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每个模块较为独立,分工明确,都有其相对应的任务。总之,这次模拟实践,虽然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但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还是客服了种种问题,得以顺利完成各项操作。同时这次实践也提高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模拟过程中了解档案信息管理所涉及的角色,以及各角色所涉及的功能和档案信息管理的相关流程。

下载电子政务_资料档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子政务_资料档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子政务总结重点资料.doc

    3.电子政务框架体系:电子政务的网络体系,电子政务 资源体系,电子政务支撑平台,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政府门户网站,系统维护管理体系,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4.我国电......

    电子政务作业(上传)资料(精选5篇)

    《电子政务》作业 (仅供复习时参考) 考试题型: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1.什么是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重要门类,是政务活动中反映政务工作及其相关事物的情报、情况、资......

    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一、记录的收集 1.检测人员对已完成的质量活动,按规定的记录格式认真做好记录并整理收集。 2.检测原始记录应填写完整、及时、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改,确保检测......

    档案考试资料

    公务文书的作用:法律约束作用、领导和指导作用,公务联系作用,宣传教育作用,凭证依据作用。 公文管理制度:保密制度、阅文、公布、用印、清退、归档、销毁 文书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精......

    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驻地办监理档案资料管理的职责 档案资料是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各项职能的具体反映,公路工程建设监理档案资料是公路工程建设监理的职能和工作内容;是制止公路工程建......

    资料档案简要目录(范文模版)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料档案简要目录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料档案主要分三大类:业主类、监理类、和施工类。 一、业主类: 1.资料登记 1.1按序时登记簿 1.2按性质登记簿 2.项目立项......

    资料档案管理办法

    运营部资料、信息档案管理办法为了加强档案资料工作的科学管理,逐步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不断提高档案科学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本部门各项工作服务,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本部门工......

    档案管理学资料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宗教等活动的直接形式的有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的特点:(1)档案来源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