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我国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应对方法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及应对方
法
姓名:杨进芬
指导教师:陈少克
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年级:2011级
层次:业余专升本
完成时间:2013年 5月7日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①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及应对方法
[摘 要] 诚信体系作为一切商务活动的基本准则,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但是,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中却出现了诚信严重缺乏的问题,且已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之一,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所以探索解决我国电子商务中诚信问题的基本方式,具有现实的意义。文章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电子商务中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原因,并就此提出一些应对之策,以求为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诚信环境服务。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诚信问题 原因对策
一、绪论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信网络进行的一种商务活动。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和运用的产物;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人类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晶。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在全球贸易市场上异军突起,并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中的各个角落中。在电子商务领域,企业、消费者、银行等任何一方诚信缺失,交易就不能顺利实施。电子商务企业必须把诚信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深入到企业文化的核心。消费者利用电子商务完成自己的消费活动,是电子商务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其诚信问题是个社会性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通过各种方法从根本上解决电子商务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建立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信用环境,对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二、我国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现状分析
诚信,从电子商务登陆中国以来,一直都是电子商务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瓶颈。由于消费者同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络交流,双方很难有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机会。对于彼此的信任一般都是通过感受和体验等比较初级的手段,并没有成熟的体制或者适合的载体来支持开放性的真实信息的传递。于是,消费者无法准确的知道经营者的信用状况,只能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进行消费;经营者无法完全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程度,只能遵循着对方的需要和要求实现销售。在双方互相探索和尝试信用程度的集合之中,中国的电子商务难免有许多尴尬和无奈,千分之一的交易成功率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欧美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有很大的不同。欧美国家的企业经由MRP、ERP再到CRM,其信息化程度高,并且网络普及率高,社会信用体系良好,这些都为电子商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没有欧美国家企业高,企业应用意识不强,社会应用整体水平较低;中国的电子商务尚未形成成熟的法律体系和统一的标准;还没有形成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社会的信用体系也尚未建立起来。
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流动性,其格式和媒体可以分离,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的诚信问题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难以保障。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相比对信用的要求更高,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先加强信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问题,最终将会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三、电子商务诚信存在的问题
1、网络商务信息的不真实
网上销售商品主要是以销售商的描述为主,有的网络销售商在网上夸大他们所售商品的质量,对商品的性能指标等描述模糊或者夸大其词,导致消费者不能得到与预期相同的产品。有些商家甚至出售假冒伪劣产品,使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
2、消费者的诚信意识淡薄
消费者不诚信的现象主体要表现有:注册提交的信息不真实,给企业的业务处理增加难处。恶意竞拍情况屡屡发生,有的人竞拍买下商品后不付款,由于会员注册的匿名性,他们可以通过另一个注册账户进行网上购物,所以对其恶意的竞拍没有任何惩罚性。同样,对于卖方,在网络交易的平台上,某个网络交易者大多具有多个较强的竞争对手,他们可以故意注册多个身份或者利用家人、朋友的虚拟身份与竞争对手以及自己发生虚假的交易行为,凭借诚信信息系统对对手诚信进行恶意的评价,对自己的诚信进行高度的评价,达到诋毁对手诚信,提升自身诚信的目的。
3、产品的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
在售后服务方面,顾客购买的产品一旦出现问题,便很难享受到应有的售后服务。其一,由于地域限制和法律未涉及到网上维权的问题,致使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过高,卖家会因此销售不合格的商品。其二,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坏究竟由谁来承担尚且没有定论。虽然许多卖家在买家必读里面注明“如无质量问题概不退换,请购买前仔细斟酌”。然而质量问题并没有相关部门出示的统一标准,买家在收货后觉得有缺陷、残损,也会因证据不足而息事宁人。此外,网购普遍存在交货延迟的现象。这些都导致消费者对网购产生不良的印象。
4、通过网络进行诈骗
目前有许多网站并没有取得网络经销的资格,但却在网络上声明销售商品,当消费者在网站选购商品后,便让顾客向指定帐户汇款,因为绝大多数的网络销售是先付款后发货,等收到款项后便销声匿迹,因为其在网站上所留存的联系方式都是假冒的,消费者无法联系经销商,这些网站以此手段来骗取顾客的钱财。
5、客户隐私受到侵害
消费者在进行网上购物时需要将自己的个人资料提交给网站,例如姓名,联系方式和住址等等,以方便收货和接受服务。但是有些网站却将客户的资料随便散播,给客户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对客户的隐私造成了很大的侵害,而且这种侵害有时会持续很长时间。
四、电子商务中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1、我国的诚信基础薄弱,导致电子商务社会信任度低
自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以来,诚信问题一直存在于整个经济体系,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现实社会中,假冒伪劣商品肆虐、虚假广告泛滥、合同履约率低、经理人缺少诚信、信用卡诈骗、对欠债追讨不力等诚信问题每天见于报端,几乎成了普遍现象。此外,在我国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的环境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的意识也非常淡薄。电子商务参与者的诚信观念、规则意识的不强,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人与人之间防范多于信任,势必会干扰电子商务的正常交易,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2、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虽已颁布了部分的网络法律法规,但有关于电子商务的认证体系、支付结算、交易规则和电子支付安全、隐私权保护、售后服务、网上打假等问题的解决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且我国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规范立法比较晚,还没有能对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形成强有力的法律保护。除此之外,我国缺少和信用制度直接相关的立法和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因此难以对社会经济中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而有力的法律打击与规范。失信行为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大大的阻碍了诚信问题的解决。
3、电子商务秩序至今尚未形成作为一个新型的商务活动空间,网络市场所具有特征决定了一些传统经营准则在网络市场中缺乏网民的认同,而一种能够被网民普遍认同的、具有广泛约束力的网络经济秩序尚未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市场中的商务交往必然将处于缺乏规则约束的无序状态,因此在不知不觉中违背了商务运作的诚信原则。
4、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特殊性,导致客户的知情权难以保证
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但是也有其不足,那就是交易双方不能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顾客对自己所要购买的商品只是感性认识和想象。因此对购买商品的质量也就不能鉴定,只有当货物到达顾客手中时,才知道商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有些商家在收到客户的汇款后,便销声匿迹,或者以次充好,以假冒商品骗取顾客。顾客有过这种购物经历后,势必对交易的诚信度产生怀疑。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诚信缺失根源颇深,强烈地制约着企业电子商务各方面的发展,由此可以观察到,在我国信用评价与监管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的意识还非常淡薄,因为人们失信成本很低,甚至说有时还不存在失信的成本,这使得部分人越来越不诚实、越来越不守信。但是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诚信缺失,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诚信缺失的对策研究
1、提高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自我保护意识
诚信消费是在人们诚实守信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消费者和企业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习惯于使用电子信用支付手段,如电子信用卡或电子汇款方式支付货款,电子商务的进程会大大加速。然而,由于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观念的差别,中国大多数人还不会在短期内将使用电子信用支付手段购买商品的行为演变成习惯。千百年来,中国人在消费时,习惯于绝不借钱消费,习惯于用现金支付。如果让人们在网上购买商品并用电子信用卡支付,就等于让国人从用现金消费跨越到了用信用卡消费的阶段,直接进入了电子支付阶段,这未免强人所难。因此,需要积极稳妥地引导消费者采用先进的诚信消费手段。如果更多人接受了这种电子信用支付模式,就会逐渐将这种消费行为演化为习惯,而这种习惯会大大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会推进电子商务诚信机制的日益完善。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建设
信用是一个多视角、多范畴的概念,既然它是一个法学概念,就应该在理论和立法上不断完善它,因此完全有必要加强信用法制的建设。法律、法规作为诚信的最后一道保障,在不断完善现行法律体系的前提下,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建立和修改,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同时,根据电子商务的环境和交易特点,建立电子交易法律和制度、电子支付制度、信用卡制度等。
3、建立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评价和监管机构
因为电子商务在虚拟环境交易的特点,诚信问题成为公众或商家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然而信用评价就是对卖方诚信的评估,因此公众与商家在网上交易前,很是关注卖方的信用评价。我国的信用系统严重滞后,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缺乏对失信行为的监督惩罚机制。对于电子商务这一新型的网上交易活动而言,建立起以政府为背景跨部门(包括银行、公安等部门、工商管理、税务),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评价和监管体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六.总结
中国的电子商务是一个“市场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市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对于扩大贸易机会,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应变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通过对客户的调查和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不仅有利于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降低企业呆、坏账损失,提升企业的经济竞争力,而且还有利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使我国早日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诚信国家。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子商务必将成为商务活动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叶依如,叶晰.浅析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商场现代化,2007.2、张凤,张平.电子商务诚信机制建立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6.3、石滨.网上交易的信用缺失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5(2)
4、张卫东.网络营销理论与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谢鹏.[3]许雄奇.赖景生.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探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6、高维.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安全技术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7、杜江.电子商务中网上支付方式分类研究.商业研究.20068、杨德礼,王茜.电子商务的安全体系结构及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3,29(1).
第二篇:浅谈电子商务诚信问题
浅谈电子商务诚信问题
【摘要】古语云:“人无信则不立”,可见,古人早就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如今也成为企业经营、生存之本。但是,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中却出现了诚信严重缺乏的问题,且已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之一,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本文旨在浅析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原因,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诚信问题 原因对策
一、对诚信的理解古语有云:“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行,行必果”,可见古人对诚信的重视。在中华民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诚信被证实是一种品行,一种责任,一种道义,一种准则,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是立人立国之本源。在现今经济市场中,诚信必须是全方位的,企业商家要讲诚信,消费者也要讲诚信,政府更加要讲诚信,务必做到取信于民。
在电子商务领域里面,消费者、企业、银行等只要有任何一方缺乏诚信,就不能顺利进行交易。电子商务企业必须把诚信灌输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消费者,利用电子商务完成消费活动,是电子商务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之一,其诚信问题是社会性的,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界共同努力。银行、认证中心、保险公司等电子商务的中介机构在参与电子商务的活动中必须做到诚实守信,确保为电子商务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可靠服务平台。政府部门、法律机构等更应为电子商务的诚信发展出台相应的政策规章。
二、诚信缺失的表现
1、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得不到保护。网络是具有公开性的,商家和消费者的个体信息在未征得同意时不能够随意公开,否则就侵犯其隐私权。而现今存在着很多商业性网站对客户信息的保护不大注重,甚至有时将客户的资料,如营业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公司经营信息、公司员工资料、个人的家庭住址、电话、个人工作信息等作为商品出售。可见商业秘密和隐私遭受到侵犯。
2、网络诈骗。有些人伪造网站并利用虚假的公司名称、地址等欺骗消费者。因为网站本身既没有通信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也没有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但是却在网站上提供虚假的商品信息,以其便宜的价格诱骗消费者,等到消费者向指定的银行账号汇入款项,发现被骗后商家早已不知下落。
3、说一套做一套。有些网站承诺消费者在购物后一定时间内送货上门,但总不能在承诺的时间内及时送到,要知道有些东西比如食物之类的迟了那么几天质量
可能就会有所变化;或是承诺在消费者购满多少钱后会赠送礼品,可是当送达时却发现只有消费者购买的商品,这种的行为无疑打击了消费者对网购的信心。
4、商品质量瑕疵。消费者在购买网上商品签订电子商务合同后,最为关心的就是商品的质量问题。网上购物与现实生活中购物有很大的区别,最明显的就是网上购物不能像现实生活中购物那样可以对商品进行实际的选择、鉴验,网上购物只能通过网站上提供的商品信息来了解商品从而作出是否购买商品的决定,这样,网上商品购买者确实难以把握商品的真实情况。不少电子商务经营者就利用这一特点,恶意出售与网上商品宣传所不相符的瑕疵商品,结果是,网上商品购买者在网上购买商品时感到非常满意,而收到商品时却垂头丧气。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这些违背诚信的行为,严重打击了网上商品购买者继续在网上购物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致使网上商品购买者在进行网上购物时顾虑重重,甚至完全放弃了网上购物的念头。
三、原因分析
1、诚信基础薄弱,导致电子商务交易社会信任度低。商人逐利,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商人往往渗售伪劣商品,“无商不奸”的思想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扎根太深,导致一些传统的社会诚信道德与伦理的缺失。而电子商务交易恰好不可避免地存在的虚似性及间接性,这就又使得互联网在诚信问题上具有双重压力,更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2、利益的驱动。网络社会现象不难发现,诚信缺失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根源。正是由于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利润驱使人们藐视道德和法律而在网络这个“自由时空”中为所欲为。此外,一些网站的经营者仅仅注重短期效益,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经营网站,结果在商品质量、物流配送和服务承诺等方面很难让人满意。
3、立法不够完善,难以应对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想要正常运行就不得不需要法律的护航,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行也不例外。立法不够完善必然使得对违背诚信者的制裁不够到位,这对严守诚信者保护不够,结果就反而使得失信者成本低却获得更大的收益,守信者反而成本高收益小。尽管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但从整体上来看仍然需要完善,尤其是关于诚信方面的法律法规。
4、网店经营要求过低。企业和公众的诚信意识淡薄,开办电子商务的企业资格审批容易,只需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便可开张营业,资产投入少、资产专用性低;对流动资金的要求不高,对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低等这种低进入壁垒,加之网络的虚拟性和全国性的商业信用体系的缺位,为电子商务的诚信埋下了伏笔。
四、对策措施
1、加快立法,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电子商务立法工作,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明确参与电子商务各方的法律责任,遏制交易商和服务商的不良行为和不法行为,使电子商务有法可依。《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
施就迈出了很好的一步。立法,不仅能够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良发的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能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培养人们的信用消费习惯。信用消费概念不局限于贷款消费,还包括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的互相信任和采用先进的电子信用支付手段,如信用卡、支付宝等。这些意识或习惯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推进电子商务诚信机制的日益完善。
2、增强消费者网上购物的保护意识。网上购物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购物方式,不少消费者欠缺必要的网上购物经验,因此,很有必要提高消费者网上购物的保护意识。消费者要认真区分网上商城所提供的平台的真实性,以及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应尽量选择熟悉的购物网页,要求卖家提供货到付款的服务以降低风险。在购物之前,要了解网上商店是否在当地工商部门备案,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就便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强化第三方认证。被信任的第三方属于独立运作部门,只要在严格的管理监控和行业规则下,就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防止带有商业利益色彩的一切外界影响认证流程,有力地保证认证结果的公证性和真实性,有利于促进整个信用行业甚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建立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明确电子商务信用评估指标,制定统一的电子商务信用评级标准,规范信用评估的方法步骤。推动各方交易平台的信用信息的公开共享,诚信资源共享,建立跨行业、跨区域的在线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各资信机构或个人的信用信息互联,并保证资料的及时更新,以便消费者可随时查询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
5、加快建立电子商务便利的物流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含盖全国的网络商务物流体系和支付体系。由于电子商务经营者大多采取自营方式,即自己建立仓库、自己直接卖东西,却无法保证物流的及时与畅通,造成网络商务不能保证货源供给。令外,产品过于广泛,也使销售的成本增加。建立系统化、专业化、全国性的货物配送中心,形成一套高效、完备的网上配送管理系统,俨然已成当务之急。
只有在良好的诚信环境之下,电子商务领域才能得到的良性发展。在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模式、电子商务产品不断增长的形势下,诚信是立足之本,因为诚信,才能通天下。
【参考文献】
1、刘珂尘.诚信,中国电子商务的前途.电子商务世界,20042、瞿燕萍.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策略.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73、邱业伟.电子商务诚信缺失与诚信的构建.政法论坛.20084、傅莉萍.采购电子商务诚信缺失分析.2009年 第5期
第三篇:浅谈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及应对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及应对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出新面貌,城市的环境质量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普遍呈现恢复态势。但也应该看到,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各种污染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业环境受到严重冲击,农民利益受到极大伤害。农村的环境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己经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研究的热点问题。农业环境保护是我国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很重要的领域,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农业环境破坏及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发展的后劲。
【关键词】:农村环境现状 农村环境问题成因 对策
【正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环境正在逐步的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遭受破坏。经济发展了,农村的环境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一、我国农村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产力下降、水资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对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农民的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同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一样,农村环境问题也处于某种弱势。由于城乡差距大以及政府过多地把精力放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保护上,导致农村的环境问题比城市更加突出和严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在逐步瓦解着中国农业的基础条件,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一定的混乱。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正在急速退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壤污染严重、土地质量退化,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给食品安全构成隐患。由于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及其他农业化学物质,以及工厂企业“三废”超标排放,导致我国1.5亿亩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呈现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复杂情况,土壤质量退化,农产品欠收和有毒物超标的情况屡有发生,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二)、农村水源污染问题突出,对农民身体和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我国目前近3亿农民都在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农村有6300多万人在饮用含氟量严重超标的水。水污染不仅仅严重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水土流失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使4 540万hm2耕地受损,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34.3%。水土流失使我国可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从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生存环境恶化,威胁农民健康。据有关统计表明: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城市工业的转移,导致近郊污染加重;村镇及工业建设无规划或不按规划实施,使得农民生活条件雪上加霜。
(五)、农村环境污染事故、环境纠纷增多。环境污染引起的矛盾激化,尤其是工厂企业的“三废”排放和污染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日趋增多,农民往往难以寻求法律途径,而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
(六)、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乡镇企业为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安置富余劳动力,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环境问题。
(七)、农村的贫困伴随着落后的生活方式。由于粮食与燃料的压力,贫困地区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以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靠山吃山”,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盲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粗放式现代化农业生产是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农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等特点。其次,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最后,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已经不容忽视。
(二)、环境立法缺位是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首先,我国目前的环境法律体系,是以城市污染和工业防治污染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而农村的面源污染与城市污染、工业污染相比有着极大的差异。其次,由于我国许多环保法规出台时间较早,因此内容滞后、惩戒力度小。已经难以满足解决我国目前环境问题的实际需要。
(三)、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环保部门缺乏最起码的管理经费。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四)、农村人口压力过大,导致了人口、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恶性循环。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的迅速膨胀,加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由于人口数量的剧增,产品需求过大,造成了重压下的毁林开荒、毁草种田,致使水土大量流失,水涝灾害日趋严重。
(五)、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工业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城市生活污染的转移工业和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加重了农村的环境污染。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而且,由于资金、技术有限,人口分散、污染物难以集中等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生活废弃物的专门处理机构难以建立。
(六)、公众环境意识欠缺,对农村环境问题宣传上的不足,导致农民环境意识淡薄。我们国家的环保宣传设计是以城市为重点的,而对农民的环保需求,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宣传。农民对农村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
(七)、在农村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观。相对于环境问题而言,农民更看重的是经济利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八)、落后的农村环境,主要是由于城乡之间环境差距不断加大造成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是农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深层原因。很多农村居民无论从绝对意义上,还是从相对意义上,都还处于贫困状态,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改善生活的压力,从而无力顾及污染控制。
(九)、农村与乡镇建设缺乏环保意识,规划布局不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致使环境综合质量低。
(十)、农村环保执法的监督机制需要建立。环境保护机制与制度因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极少关注农村,随着环境执法的发展,监督机制显得更加重要,它是保证环境执法依法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环境执法责任机制、执法监督机制、权力制衡机制的建设还十分不足,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缺乏制度性保障。
(十一)、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不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存在严重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证。
1、农村环境立法不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还存在立法上的空白,目前还没有一部独立的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法规已难以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变化和需要。
2、农村环境法制体系不健全。现行的传统环境法很少顾及农村环境系统的安全性,环境法律制度在农村的成效是有限的。我国现行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三、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概括起来,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禁止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村转移。对于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建立起专门的垃圾清运处理系统。
(二)、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农村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必须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唤醒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认识和能力。要使农民认识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心。树立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促使农村人口、环境与经济三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大力营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使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立足于广大公众的参与,充分发挥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生态环境、时时注意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使公众成为中国环境保护的主力军,环境保护工作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农业生态环境法制还要适应农业国际化、贸易自由化的要求,与国际环境立法接轨。各地应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强农村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乡镇工业污染防治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规划等。
(四)、完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立法。创设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调整农村生态安全及乡村企业环境管理的法律机制。现有的环境立法也难以用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出台一系列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另外,针对我国目前环境立法内容滞后、惩戒力度小等问题。有必要加大对企业环境污染的惩治力度。针对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加强我国农业环境政策法律建设,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深度。
(五)、完善农村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正是由于体制的不完善,监督力度自然也就上不去。因执法主体繁杂,上下级形不成垂直关系。往往为了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形成了上级有政策,下级有对策的应付局面,使许多监督政策不能得到实施,法律得不到执行,监督变得苍白无力,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六)、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一改往日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首先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特点,实行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第二,结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水、肥利用效率。第三,通过在农田与水体之间设置适当宽度的植被缓冲带,在农田景观中适当增加湿地面积,在地形转换地带,建立适当宽度的树篱与溪沟以及实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在空间上的合理搭配和不同农作物的间作套种、轮作等。
(七)、强化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对于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加快企业改造升级,做好县级与乡镇级的环境保护规划,并重点制定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
(八)、环境污染防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有些地区的环境恶化是由于经济不发达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将扶贫工作和防治污染有机结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九)、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各级政府应确保环保部门的行政开支有稳定的来源,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做出排污费不能用做环保部门管理经费的严格规定。
(十)、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质量。要在农村大力推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对人口的控制,减少总需求量的增长。从而达到减轻自然生态环境压力的目的。
【结语】:总之,农村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不仅仅限制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他害直接威胁到农民的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种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主要在农村,农村环境的日趋恶化会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必须找到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从多方面入手寻求解决途径,使我国的农业得以持续发展。保障农民的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制定更加完善的、易于执行的法律制度,以利于农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实际,努力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新元:《农村环境保护与“三农”问题》,《生态环境与保护》2006年第3期。
[2]严文:《农村环境不能成弱势》,《中国环境报》2005年11月29日。
[3]詹花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生态环境与保护》2006年第2期。
[4]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农村经济》2004年第9期。
[5]乐小芳:《我国农村生活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分析》,《农村环境与发展》2004年第9期。
[6]张波:《农村的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7]王卫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江西理工大学·张兰)
[8] 李蓓蓓,张雪绸。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约束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5,8(1)。
[9] 严仍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生态管理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6(1)。
[10] 钟骏树。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法律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9(4)。
[11] 刘青松,张咏,郝英群。农村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3)。
[12] 赵亮,谭培育。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和谐之路[J]。经济论坛,2006,12(14)。(东北林业大学·杨会娟)
第四篇: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1.焦虑
被焦虑所困惑的大学生常症状是烦躁不安、思想受阻、行为不敏感、行为不敏感、身体不舒服、失眠、胃口不振等。紧张的焦虑能使人失去全部情味和希望。乃至可能产生心理疾病,在心理上摧垮一个人.不恰当的高度焦虑对心身健康的伤害是很大的。为此,应增强信心,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总会有方法的,这样可减轻焦虑;同时磨炼毅力,不怕困难,无谓地或过分地忧虑正是焦虑的本质;应开阔胸襟,不计较得失,也不杞人忧天:应抓住时机,积极行为,由于犹疑徜徉会添加焦虑。
2.抑郁:心情低落,思想缓慢,郁郁寡欢,郁郁寡欢,爱好损失,短少活力,反应迟钝,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不肯参与交际,成心逃避熟人,对平常日子缺乏信心,体会不到平常日子的高兴,并伴有胃口减退,失眠等。他们看上去厌倦疲倦,表情冷酷,面色暗淡,好像陷人了苦楚的深渊而无力自拔。长时间的抑郁会使人的心身遭到紧张危害,使人无法有效地学习、工作和平常日子。要防止抑郁或从抑郁中摆脱出来,就需求正确地评估个人,看清个人的利益,树立自负,增强信心;调整认知方法,不把事物当作非黑即白,多注重事物的光明面;扩展人际往来,多与人交流,多交兄弟姐妹。若是抑郁心情较紧张,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协助。
3.: 冷酷: 冷酷是一种对人对事冷酷、漠然置之的消沉心情体会.人与人之间需求豪情的交流,尤其是性格内向、情感宛转的大学生更应自动走出个人的情感世界,完成彼此交流;战胜张望、等候或被迫心情,意识到个人是平常日子的主人和创造者,个人要对个人负责任,积极地投身于各项活动,从中去取得热心、趣味和本身价值。
4.易怒: 易于发怒,就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消沉热情。要学会尊重和宽恕他人,胸襟开阔.。当感到个人难以操控愤恨时,可选用转移注重力或转移环境的方法
5.妒忌: 要学会进行正确的比较,,每个人都既有有事,亦有劣势,应当学习别人的长足来弥补自己的的不足,同时要化消沉的妒忌为积极的进步,“你行我也行”,发奋尽力,缩小差距。
6.压抑:心情的压抑也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情问题.选择恰当的发泄方法是防治抑郁的有效途径
第五篇:电子商务诚信问题论文
摘要:本文从C2C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出发,以淘宝网的“支付宝”为例,通过分析当前电子商务的实务操作流程,对其所采用的信用交易手段——第三方支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C2C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诚信 C2C电子商务 支付宝 信用体系
近年来,C2C电子商务在我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诚信问题成了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各种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在C2C电子商务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建立我国C2C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为C2C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信用环境,对推动我国C2C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一、C2C诚信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网络交易双方不实际接触,在货物和货款交付上就出现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空隙带来了网络欺诈的可能。解决货款交付时间差目前采用的方法是第三方担保、支付,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是eBay易趣的“安付通”和淘宝网的“支付宝”,二者在费用收取、监管方式、结算时间等技术层面有着很多细节问题上的不同,但其基本的思想是一样的,都是作为交易的第三方完成资金结算。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交易双方在网上是匿名的,由第三方就充当信誉证人即保护了个人隐私,又能实现公平交易。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商家为网络商务的安全性头痛的时候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针对网上交易推出的安全付款服务,“支付宝”可在买家确认收货前,替买卖双方暂时保管货款。因为收货后卖家才能拿到钱,所以不存在买家货款被骗的情况;而对卖家而言,交易资金实时划拨,点点鼠标就能完成交易。目前,“支付宝”已经同工、建、招、农几家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资金安全和网络支付问题。通过约束买卖双方的经营行为,从而建立起诚信经营环境。
采用了第三方支付和信誉担保方式后,电子商务交易中的网络欺诈和交易投诉仍然不断,其存在的问题诸如:独立于网络之外的物流活动的诚信风险依然存在;影响电子商务活动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支付宝”业务防止网络商业欺诈起到的作用仍然停留在“防君子不防小人”层面上的;买卖双方对标的商品的描述认知的差异和卖方寄售低劣产品“以次充好”的欺诈行为;C2C网站自身的诚信问题可能导致电子商务流水线的雪崩。
二、提高C2C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信用对策
电子商务,首先应该是安全的电子商务。要解决安全问题,就必须全面系统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用机制,兼顾平等、公正和效率,简要谈以下两点。
1.信息流、资金流、商流一体化
由于“支付宝”等第三方信用支付手段的采用,C2C在信息流和资金流上的一体化已基本形成,但商流问题却成了C2C电子商务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C2C网站设法切入物流,构造物流联盟。这里所谓物流联盟,是指电子商务网站以及邮政、快递等物流企业组成的物流产业链(SCM),电子商务网站在其中扮演产业链的催生及带动者,对目前物流资源进行合理而高效的整合与利用。当然,让C2C来切入物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作为最能体现互联网精神C2C,如果把这一块工作做好了,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循环链,获取超额利润,挑战传统商业将只是时间问题。
2.第四方监管
实际上,尽管支付宝公司与工、建、农,招等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但其协议内容只是停留在企业经营层面上的“托管”而非“监管”。这些银行对“支付宝”账户上的资金是否“专款专用”并没有监督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就导致支付宝公司本身“类银行”的相关业务处于监管真空状态,这给使用“支付宝”的资金安全留下财务隐患。因此,这就需要建立起对其的严格监管,即政府条件下的第四方监管,在操作实务上,可否参照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方式值得探讨。
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对于电子商务领域,诚信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声誉和资源。网络交易诚信安全建设未有穷时,但前途光明,这便足以为这个潜力无限的新生行业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杨坚争:电子商务营销案例子,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2]吕延杰: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3]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Jeffrey f.rayport,bernard j.jaworski,introduction to e-commerce,McGraw Hill,2003
[5]Gary.p.Schneider,Electronic Commerce,Machine industry publisher,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