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QC工厂检查基本要求
CQC工厂检查基本要求
第一条 工厂是保证获证产品符合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第一责任者。
第二条 工厂应按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生产与经认证机构确认合格的样品一致的认证产品。
第三条 工厂应及时了解认证机构在网上公开文件中的信息及要求。
第四条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至少包括以下文件化的程序或规定,内容应与工厂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相适应:
(一)认证标志的保管使用控制程序;
(二)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四)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五)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
(六)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
(七)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
(八)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九)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
(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十一)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十二)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
此外,还应有必要的工艺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
第五条 工厂应保存至少包括以下的质量记录,以证实工厂确实进行了全部的生产检查和生产试验,质量记录应真实、有效:
(一)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记录;
(二)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验证记录及供货商提供的合格证明;
(三)产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记录;
(四)检验和试验设备定期进行校准或检定的记录;
(五)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运行检查的记录;
CCC认证通用申请指南
CCC认证通用申请指南为了使申请人方便、高效地到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申请CCC认证。
(一)新申请的提交
目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受理CCC认证申请是通过网络在线和书面两种方式(主要以网络在线为主);在线申请(第一次)时需要在网站上注册用户.cn,成为合法用户。注册时,需要详细填写用户信息,这样可以简化以后再次申请所填信息;注册成功后网络将自动提供申请人所需认证有关公开性文件、申请指南、其他资料信息。
在进行申请时可根据申请的情况来填写申请书:
1.CCC证书是根据需要来选择中文、英文版本,因此需要用正确的简体中文、英文填写申请书;国内申请人需要英文的认证证书,境外申请人需要中文的认证证书时,要求申请人准确翻译有关内容。
2.申请人同时申请CCC+CB或CQC+CB认证时,只要在CQC网络上选择CCC+CB或CQC+CB即可同时提交两份申请书。申请CB时需注意填写翻译准确的英文信息。
3.请认真阅读各类产品的划分单元原则和指南,以保证在一个申请中申请多个型号规格产品时,这些型号为同一个申请单元。
4.在一个申请中一个型号规格产品具有多个商标或多个型号规格产品具有多个商标时,应注意确保这些商标为已注册过或经过商标持有人的授权。
5.在申请多功能产品时,确定产品的类别时应以产品的主要功能的检测标准来确定。
6.初次申请:由于初次申请需要进行工厂审查,因此填写申请书
时应选择“首次申请”,在备注栏中注明需要进行《初次工厂审查》、希望工厂审查时间。
7.再次申请:再次申请不需要进行工厂审查,因此填写申请书
时应选择“再次申请”,在工厂编号栏中填上相应的编号。
8.变更申请:变更申请是在获证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改变,因此填写申请书时应填写原证书编号,获得新证书时需要退回原证书。
9.派生产品申请:派生产品与已获证产品为同系列的,同一安全单元的产品。填写申请书时应注意在备注栏中填写与原产品的差异尤为重要,这样可以有助判断出是否需要进行送样进行型式试验。
填写申请信息中的申请人,制造商,生产厂名称应填写法人名称,不应填写个人名称。对于书面申请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收到申请人提交CCC书面申请书后,将相应申请信息(厂家+产品)录入到CQC网站上,并将用户名和密码告知申请人,并将网上的电子版本的认证有关公开性文件、申请指南、其他资料信息等转化成纸面形式传真或其他媒质通知给申请人。申请人填写CCC书面申请书也应注意上述问题。
(二)新申请的受理
申请人填写完申请信息后,根据产品的类别,就会被相应的产品处室的认证工程师所受理,该申请就会被赋予一个唯一的申请编号,即表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正式受理该申请,在该申请获证之前,申请人应及时、经常地进入自己的用户内查询该申请代码,就可以了解到该申请的全部信息和进程。申请人书面申请书提交后,产品认证工程师受理后,会将相应的申请编号通知申请人。新申请获得唯一的申请编号后,产品认证工程师通过网络会在申请人的注册用户内发给申请人一个该申请的“产品评价活动计划”此项内容包括从提交申请到获证全过程的申请流程情况:
1)申请认证所需提交的资料(申请人、生产厂、产品等相关资料);
2)申请认证所需提供的检测样品型号和数量以及送交到的检测机构;
3)认证机构进行资料审查及单元划分工作时间;
4)样品检测依据的标准、预计的检测周期;
5)预计安排初次工厂审查时间,根据工厂规模制订的工厂审查所需的人天日数。
6)样品测试报告的合格评定及版发证的工作时间;
7)预计的认证费用:申请费、批准与注册费、测试费(包括整机测试、随机安全零部件测试)、工厂审查费;
申请人按照“产品评价活动计划”规定提交技术资料和样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个型号规格产品申请,应提供各型号规格产品的差异说明,样机应是具有代表性型号,覆盖到全部的型号规格避免送样型号重复;
2.需要进行整机和元器件随机试验时,除整机外还需提供元器件技术资料和样品;
3.派生产品申请应提供与原型机之间的型号规格产品的差异说明,必要时提供原型机的试验测试数据。
4.境外工厂需要初次工厂审查时,应填写《非常规工厂审查表》,提供产品描述,产品描述经实验室确认后,即可在型式试验阶段进行工厂审查。
5.变更申请应将变更申请书与原证书一同退回。
实验室验收样机,样机验收合格后,申请人应索取“合格样品收样回执”以便试验周期是否超期的查询;若样机不符合要求实验室将“样品问题报告”发给申请人。申请人整改后重新补充送样,验收合格后发给申请人“收样回执”。
认证工程师收到寄送的申请资料,经审核合格后,并获知到样品已送到指定实验室后,向实验室下达检测任务。样机的检测周期进入到倒计时阶段。样机在进行检测过程中,若出现可整改的不合格项,实验室填写《产品检测整改通知》,描述不合格的事实,确定整改的时限,同时还向申请人发出“产品整改措施反馈表”,由申请人在落实整
改措施后填写并返回检测机构。实验室对申请人提交的整改样品、相关文件资料和填写好的“产品整改措施反馈表”进行核查和确认,并对原不合格项目及相关项目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检测机构继续进行检测。只有当全部不合格项整改合格,检测周期才重新开始计时。
申请人应及时登陆网站.cn了解到申请的信息、进程。申请人应配合认证工程师的工作,及时提交所需的认证资料和样品,申请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和认证工程师联系。
书面方式申请的,认证工程师也会将上述提到的信息转化成纸面形式传真或其他媒质通知到申请人。
第二篇:CQC产品认证工厂检查指南(本站推荐)
(CQC产品认证工厂检查指南)
(下述内容旨在为认证产品生产厂提供指导,以便其在获得或保持产品认证证书的过程中持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认证技术要求。具体要求根据不同的认证产品可能略有差异,应以该认证产品相关的法规和技术文件要求为准)
第一条 工厂是保证获证产品符合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第一责任者。
第二条 工厂应按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生产与经认证机
构确认合格的样品一致性的认证产品。
第三条 工厂应及时了解认证机构在网上公开文件中的信息及要求
第四条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至少包括以下文件化的程序或规定,内容应与工厂质量
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相适应。
(1)认证标志的保管使用控制程序
(2)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3)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4)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
(6)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
(7)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
(8)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9)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
(10)不合格产品控制程序
(11)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12)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
此外,还应有必要的(工艺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
第五条 工厂应保存至少包括以下的质量记录,以证实工厂确实进行了全部的生
产检查和生产试验,质量记录应真实,有效。
(1)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记录。
(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验证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
(3)产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记录
(4)检验和试验设备定期进行校准或检定的记录
(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运行检查的记录
(6)不合格产品的处置记录
(7)内部审核的记录
(8)顾客投诉及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9)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记录
(10)标志使用执行情况记录
(11)运行检验的不合格纠正程序
记录的保存期限应不小于两次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即至少24个月,以确保本次检查完之后产生的所有记录,在下次检查时都能查到。
第三篇:GS工厂检查基本要求
工 厂 检 查 内 容 简 介
一、工厂检查的文件要求
1、首次工厂检查
工厂检查前,工厂需准备以下文件以备检查:
- 公司组织机构图
- 质量控制流程图
- 生产流程图
- 产品更改流程图或文件
- QC人员及关键岗位人员培训记录
- 来料检验相关文件(如标准、作业指导书等)
- 制程(生产)检验相关文件
- 出货检验相关文件
- 设备管理相关文件(如校准证书、设备台帐等)
- 不合格品控制
届时, BV工程师将对文件和现场进行检查并和贵司进行交流。
2、工厂检查 工厂检查需要准备的资料与检查的过程与首次工厂检查基本相同,但工厂检查必须进行产品一致性检查,工厂需提交一致性检查所要求的文件,具体要求见工厂检查用户手册。
三、工厂检查内容
1、组织机构和品质系统
-质量部门在工厂中所处的地位,职责和工作情况
-人员情况(QC人员及关键工位的实际认知和操作)
2、来料检验
-检验条件(环境、设备、计量/校准情况、人员)
-待检物品、合格品及废品的堆放及标识
-来料检验的实施(作业指导书:包括抽样标准、AQL水平、检验方法和判定依据;人
员操作能力、测试记录、判定和放行等)
-供应商的审核
3、仓库
-仓库条件(整机和零部件)
-零部件和成品的存放及标识;成品的保存和交递
-领发料的过程,领发料控制文件
-BOM文件(零部件清单)的检查
4、生产过程
-重要岗位的作业指导书和人员操作情况
-产品的标识及可追溯性
-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处理
-巡检人员的作业指导书及原始记录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
5、例行检验
-作业指导书和人员操作情况及测试记录
-安全测试设备的计量/校准和日常功能检测记录
6、出货前的抽样检验(最终检验)
-抽检的作业指导书(抽样标准:AQL水平及检验方法)
-抽检记录
7、设备检验
-安全测试设备台帐
-主要设备的校准证书
-内部校准方法和记录
8、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检验
建立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产品的结构、安全零部件和材料、包括商标、型
号、技术参数的铭牌和标识变更和说明书上警告语的变更批准)。所有变更均需在生产前得到BV的确认(同样适用于首次厂检)。
建立认证产品检验规程(同样适用于首次厂检)。
建立认证产品档案(包含认证产品型号明细,CDF结构数据表、确认信,照片,每种产品的检验规程等)。所有这些文件应能在厂检时提供给检验员。(适用于检查)。
采购的零部件和材料应有内部监控和检查,要求必须与最新的CDF结构数据表、确
认信保持一致(适用于检查)。
所涉及的每个产品门类都应进行一致性检查。
建议工厂进行首样检查或至少在生产时进行整机的一致性检查(适用于检查)。 保留内部检查记录以供检验员到现场检查(适用于检查)。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
第四篇:CQ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简略介绍资料(共)
CQC工厂检查介绍
第一条 工厂是保证获证产品符合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第一责任者。
第二条 工厂应按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生产与经认证机构确认合格的样品一致的认证产品。
第三条 工厂应及时了解认证机构在网上公开文件中的信息及要求。
第四条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至少包括以下文件化的程序或规定,内容应与工厂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相适应:
(一)认证标志的保管使用控制程序;
(二)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四)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五)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
(六)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
(七)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
(八)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九)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
(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十一)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十二)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
此外,还应有必要的工艺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
第五条 工厂应保存至少包括以下的质量记录,以证实工厂确实进行了全部的生产检查和生产试验,质量记录应真实、有效:
(一)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记录;
(如合格供应商目录、采购单、供应商评比报告、供应商检查表)
(二)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验证记录及供货商提供的合格证明;
(如进料检验记录、供应商出货检验报告)
(三)产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记录;
(如首检报告、例行检验记录、成品检验记录、出货检验记录)
(四)检验和试验设备定期进行校准或检定的记录;
(设备清单、仪器校正计划。仪器校正证书)
(五)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运行检查的记录;
(设备清单、日常保养表,保养计划)
(六)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报废单、维修单)
(七)内部审核的记录;
(内部审核计划、会议记录、内部审核检查表、不符合报告、审核报告)
(八)顾客投诉及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九)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记录;
(供应商提供的测试报告,通过CCC认证的供应商要验证证书的有效性,并保留验证)
(十)标志使用执行情况记录;
(十一)运行检验的不合格纠正记录;
记录的保存期限应不小于两次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即至少24个月,以确保本次检查完之后产生的所有记录,在下次检查时都能查到。
第六条 工厂应配合完成认证机构作出的工厂检查活动安排。对于初始工厂检查,工厂应该按与认证机构约定的计划时间进行工厂检查;对于监督检查,工厂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同时,认证机构可以按国际惯例在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进行工厂监督检查(如飞行检查,特别监督检查),工厂应给予配合。否则,认证机构有权暂停认证证书。
第七条 工厂应允许检查员进入产品认证所涉及的所有区域进行抽样或检查,调阅有关记录和访问相关人员(如有特别需保密的区域,应向认证机构申报)。
第八条 工厂应该配合检查组根据产品特点和工厂的具体条件要求的项目进行现场指定试验,现场指定试验是在检查组目击情况下,由工厂安排相关人员进行。
第九条 工厂应该配合检查组进行产品的一致性检查,检查过程中若涉及到对整机的拆解工厂应安排人员执行。
第十条 在工厂检查时,若获证产品发生变更或有不一致情况时,工厂应主动向检查组说明。第十一条 当产品需要抽样时,工厂应该配合检查组在现场进行封样,并按规定的时间将样品送到指定的检测机构。
第十二条 工厂应为检查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方便。
第十三条 工厂应与持证人沟通及时交付监督检查费(包括监督审查人日费和路途人日费)、年金和产品监督抽样检测费(如有)。
第十四条 工厂不得放行如下产品:
(一)不合格品;
(二)获证后发生变更,但未经认证机构确认的产品;
(三)超过认证有效期的产品;
(四)已暂停、注销、撤销的证书所列的产品;
(五)工厂检查结论判为现场验证或不通过时,检查员在现场要求工厂封存的认证产品。第十五条 工厂应及时将联系方式的变更通报认证机构。
第五篇:消防控制室检查基本要求
消防控制室检查基本要求
一、消防控制室档案
(一)每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要求持证上岗,证件存档备查;
(二)每日巡查记录;
(三)定期检查记录;
(四)应有值班记录及系统运行记录、控制器日检查记录。
二、消防控制室管理
(一)消防控制室应制定消防控制室日常管理制度、值班员职责、接处警操作规程等工作制度;
(二)消防控制室的设备应当实行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并准确处置火灾和故障报警;
(三)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当在岗在位,认真记录控制器日运行情况,每日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自检、消音、复位功能以及主备电源切换功能,并填写的相关内容;
(四)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当经消防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五)正常工作状态下,报警联动控制设备应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严禁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联动控制的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设置在手动控制状态。其他联动控制设备需要设置在手动状态时,应有火灾时能迅速将手动控制转换为自动控制的可靠措
施。
三、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
(一)各种消防控制设备的监视和运用,不得擅离职守,做好检查、操作、记录等工作;
(二)熟悉本系统所采用消防设施、功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协助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维护,不得擅自拆卸、挪用或停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三)掌握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理程序,发生火灾要尽快确认,及时、准确启动有关消防设备,正确有效的进行扑救及人员疏散,并直接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不得迟报或不报,消防队到场后要如实报告情况,协助消防人员扑救火灾;
(四)对消防控制设备及通讯器材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定期做好各系统功能试验,以确保消防设备各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五)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及系统运行记录和控制器日检查记录;
(六)宣传贯彻消防法规,遵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七)应保持消防控制室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堆放杂物;
(八)积极参加消防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四、消防控制室现场人员操作
(一)熟悉消防供电设施供电功能和主备电源切换功能,检验供电能力;
(二)熟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每层、每回路报警系统和联动控制设备的具体位置;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末端放水,进行系统功能联动试验,水流指示器报警,压力开关、水力警铃动作。对消防设施上的仪器仪表进行操作;
(四)消防给水系统最不利点消火栓(消防炮)出水,分别会使用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泵供水;
(五)通过报警联动,进行模拟气体灭火喷气操作;完成气体保护区内灭火操作;
(六)通过报警联动,操作电梯迫降功能;通过报警联动,完成防火卷帘门及电动防火门关闭的功能;通过报警联动,实现消防广播切换功能;通过报警联动,打开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通过报警联动,启动正压送风或者机械排烟系统功能;
(七)对每只灭火器选型、压力和有效期检查每12个月不少于1次。
附件6:
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
一、消防控制室必须实行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2人。
二、消防控制室的日常管理应符合《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A587)的有关要求。
三、消防控制室应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四、消防控制室应确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气压水罐等消防储水设施水量充足;确保消防泵出水管阀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确保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开关处于自动(接通)位置。
五、接到火灾警报后,消防控制室必须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
六、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必须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七、消防控制室必须立即启动单位内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应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