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心用情,无缝连接干群关系
用心用情,无缝对接干群关系
--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心得体会
近期全市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让监察支队再一次从思想上、行动上、制度上、流程上统一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回顾当前我们工作存在的问题不足,本着劳动者无小事,劳动者利益大如天的态度,我觉醒有针对性的改善自己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态度。具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思想上挖根源,正本清源,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可否认,当前确实存在一些为老百姓办事 “底层板结”、“中层梗阻”的现象、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究其原因,是我们部分机关工作人员,脱离了群众,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思想中还存在官本位、官老爷的思想。这种思想严重危害了当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必须坚决摒弃。作为公务人员,本职工作就是为公众服务,为群众谋利益,因此决不能一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的姿态,而应该俯首甘为孺子牛,以一种奉献的精神,一种为民做主的心态,努力做好劳动监察工作。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追求,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工作理念,才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获得群众的礼赞,实现个人的价值。
二、作风上找不足,查漏补缺,改善机关工作作风。在机关干部队伍中,存在极少部分干部,习惯于推诿、扯皮,习惯于享乐在前,吃苦在后,习惯于得过且过,当一天的和尚撞一天的钟。这种骨子里的懒政和庸政思维,破坏了集体团结向上的氛围,影响了百姓办事的效果,这是一种不正之风,应该坚决抵制和打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身作则,围绕群众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访民情、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学会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雷厉风行,敢于担当,勤于奉献,善于落实,把百姓的事情办到最好。真正成为能吃苦、善攻坚、打不垮、锤不扁的人民忠诚卫士。
三、工作上找方法,勇于革新,提高业务素养和个人能力。为民服务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以群众看得见、能接受的方式做工作,对于不配合工作的群众,要有耐心,有策略,要有理有据处理问题,要学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进案件调处。要以根本解决问题为工作出发点和着眼点,不留尾巴、不留隐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工作中还要坚持把案子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起来,把案子的情理和法理统一起来,凸显案件的示范作用,警示作用和教育意义。真正让群众满意,让企业服气,让劳动者信赖。
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是百姓与政府行政机关架起的一道沟通桥梁,让政府部门及时了解到民情、民意及民声,是“民心工程”,有利于帮助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去纠正改善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的为百姓服务。作为劳动监察工作人员,我将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以一个为民服务的真心、勇担重任,当仁不让,为改善徐州的劳资关系,优化用工环境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二篇:用心、用情、用力
[键入文字]
用心 用情 用力
——阿克苏教育学院双语教师培训情况汇报
根据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项目的总体规划,我院从2010年10月开始承担2年制地区35岁以下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任务,计划用五年时间对地区5000余名35岁以下少数民族教师进行“双语”培训。
目前,阿克苏双语教师培训中心现有35岁以下少数民族“双语”参训教师1235人,主要分在阿克苏双语教师培训中心和库车职业技术学校两个基地开展培训,设有小学语文、数学、汉语及体育4门学科。其中2010级参训教师300名,共分为8个班,在校本部参加培训,现刚刚结束为期四个月的实习工作;2011级学员964名,其中在本部培训的666名,分设18个班级,库车培训基地268名,分设7个班级。承担浙江援阿培训班教学任务的共有94名教师,其中浙江支教教师62人。同时,学院还专门安排了14名责任心强、有丰富带班经验的教师担任浙江援阿培训班的班主任。
一、“双语”教学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援疆指挥部、阿克苏地区教育局地区“关于35岁以下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项目”的指示和精神,我院
[键入文字]
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把“双语”教学作为学院重要的政治任务;同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阿克苏教育学院关于地区35岁以下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实施方案》,统一安排,扎实部署,以确保“双语”教学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一)建立健全制度,有效落实双语教学
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制度保障是前提。根据自治区及地区教育局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先后制订了《阿克苏教育学院“双语”教学管理办法》、《阿克苏教育学院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浙江援助阿克苏地区35岁以下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考核办法》等,根据培训内容合理配置师资,并对培训内容、任务、培训形式、方法等都作了详细的部署与安排。同时,根据教师培训工作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方案、规章制度等,为学院“双语”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学校为了规范双语教学工作,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了培训工作规划,在日常教学中从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试考核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严格教学环节管理。整体上做到了了双语教学工作有规划、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
(二)围绕培训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
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教学指导意见和地区少数民族教师的实际需求,在首批浙江援助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
[键入文字]
师培训试点实验的基础上,结合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两年制”培训指导方案(修订稿)》,我们重新修订完善了教学计划,并根据地区少数民族汉语学习的需要和特点,增加了80课时。目前,新修订的“教学计划”总课时为2730学时,每周35学时,其中基础课1120学时,占41.03%;专业课680学时,占24.90%,教学实践710学时,占26.0%;公共课220学时,占8.07%。
新修订的“教学计划”更侧重语言环节的学习与训练,力争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学员掌握汉语基础知识,最终达到能进行双语教学的目标。还调整了课程开设顺序,培训第一年,全部开设语言类课程,重点培训学员语言能力。课程以听说为重点,兼顾阅读和写作。目标是让学员能在培训后基本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
培训第二年,根据学员原教学专业或特长,增设专业汉语课程,并根据学员学习情况,逐步增加教材教法课程。目标是让学员能做到用国家通用语言备课,能够做到30分钟的授课。
(三)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教学效果 1.分层次教学,提高培训实效。
每期开班前,我们利用学生报到注册和军训的时间,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HSK摸底考试(今后改为mhk考试),并在此基础上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分班,以便于教师因材施教。2011年下半年,第二期培训班开班一个月后,我们针对学员的实际情况,又进一步对教学
[键入文字]
计划进行了调整,实行了大分层教学,即学科打通,将学员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班级进行组织教学。并对高班、中班学员进行以“演讲”、“朗读和说话”为形式的测试,使任课教师及时了解学员情况,在教材处理、把握课堂教学进度等方面更能满足学员要求。同时,我们在教学形式上采取以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学员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 “提高参训教师的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在把培训学员按汉语水平分成高、中、低三种类型的基础上,第一年主要是对其进行汉语语言的强化学习与训练。第二年进行专业汉语学习,在完成课时量的前提下,采用重新分班教学、选修教学等多种方式。在学习后期和实习期间,加强教学模拟训练,做到每周人人上讲台。
2.注重听说教学,营造汉语学习氛围。
针对参训学员听、说基础薄弱的现状,我们把听说训练作为培训的一个重点,把正确运用汉语教学用语作为口语课的突破口,把提高学员的听说能力作为培训的关键,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鼓励他们多听、多说。一是在各班教室内,配备了“拼音字母”、“汉字偏旁”、“笔画笔顺”、“说绕口令”等挂图,营造环境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开辟“汉语角”等,创设语言学习环境。如分时段播放新闻和《汉语情景会话》、《汉语入门》等录音带,使学员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汉语、了解汉语、学用汉语。三是开展班级汉语学习活动。为了营造学习汉语的良好氛围,让学员常常开口说汉语,[键入文字]
给学员搭建展示语言学习成果的平台,学院决定从2012年4月开始,每周抽出半天时间(普通话一节、口语两节),开展班级活动。口语老师和管理班主任共同组织参与,组织学员开展讲故事、做游戏、演讲、朗读等各类语言展示活动。各班都制定了每一周的活动方案,并能从实际出发,适当调整。四是细化落实五十百千万工程。首批学员一年多来的培训证明,学员的具有了初步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一般的阅读能力,能与人沟通和交流了。但对于一个以非汉语为母语的老师来说是非常不够的。据了解,学员在实习中对教材中的古诗词很难阅读理解,对古诗词的教学更是难以进行。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国文化史的教育,完善学员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学员老师的阅读量。《五十百千万工程》要求学员两年培训期内,在规定学科学习任务以外,分期完成以下任务: 一是学会五首汉语歌曲或会讲五个童话故事(寓言故事); 二是背诵十首自由体诗歌、观看十部经典影片、熟练朗诵十篇散文、聆听十位教育专家讲座、熟悉十位名师教育思想; 三是通读百本中小学生必读书籍; 四是会认3000个常用汉字,会写2500常用汉字;五是国家通用语言词汇量达到10000个。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大部分学员愿说汉语,敢说汉语,逐渐减少了“上课学汉语,下课说母语”的现象。
(四)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提升双语教学能力
在双语教学工作中,我院积极开展了双语听评课、公开示范课活动,多次召开“双语教学研讨会”,鼓励双语教师互相学习、互相讨论、把合
[键入文字]
作、研讨等新教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同时,我院还充分利用浙江支教专家在我院支教的优势,先后开办了“科研课题的选题及研究方案的设计”、“从教师责任心建设走向积极而幸福的职业人生”、“普通话培训”等等讲座,并组织他们与学院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在结对中互相交流,共同成长。在浙江教师的带动下开展双语教师培训的相关课题研究,使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和双语教学能力不断增强。
(五)强化管理体制,营造和谐氛围
在培训管理上,通过军训加强参训教师的组织纪律性,并实行全封闭半军事化式管理。参训教师参加早读午读和晚自习,正常开展“两操”(早操、课间操)活动。同时,按照阿克苏地区关于《浙江省援助阿克苏地区35岁以下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参训教师管理办法》和《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教学管理办法》,对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后勤服务方面采取严格管理,确保参训教师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培训环境,安心愉快地度过培训生活。
为了全面提高培训质量,落实过程化管理,2012年4月我们还制定落实了月考方案,月考试科目定为读写、口语、听力。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氛围,促使学员重视月考,月考时间定在每月最后一个大周举行并统一安排在晚自习。
二、“双语”教学工作取得的成效
我院在承担地区35岁以下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任务的两年来,[键入文字]
为不断加强“双语”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办学条件大改善
为进一步优化双语教学环境,提升我院双语教学工作的综合实力,两年来,浙江省教育厅为我院捐赠了30多套多功能设备,全部用于浙江班教学,基本满足了学院在校浙江班的教学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浙江班学员学汉语的兴趣和效果,浙江教育厅还为每个学员配备了一台语音电子词典,学员们利用它为学习汉语扫除障碍,利用它反复聆听普通话语音和朗诵。同时,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院浙江援建项目一期工程于2012年3月竣工并陆续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我院双语办学条件,现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二)科研成果促教学
1.科研课题研究,引领双语教学。
在浙江教师的支持下,到2011年10月,我院已有1个省部级课题、6个厅级课题、20个校级课题通过评审并立项,填补上学院办学以来没有科研课题的空白。今年上半年,已完成三批科研项目申报工作:1)4月10日完成浙江省2012教师教育课题的申报,支教共有三位高校教师申报;2)5月初完成2012浙江省教育厅的课题申报,支教团共有三位高校教师申报;3)5月17日完成2012自治区校本课题的申报,支教团共有四位中小学教师申报。上述各位老师分别从各自的学科专业出
[键入文字]
发,联系双语教师培训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课题研究。他们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将有效推动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提高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切实推进浙江省教育援疆项目的开展。阿克苏教育学院的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正在进行,支教团共有八位教师申报。
同时,在浙江支教教师领队黄伟同志的带领下,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在自治区教育厅两年制双语培训教学计划和我院双语教师培训教学计划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浙江援助阿克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教学计划》,确定了适合于本项目的双语培训教材,为后继双语培训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2.编写校本教材,补充双语教学。
阿克苏地区的民族教师双语培训工作,在全疆是走在前列的,还没有一套可以完全参照的培训模式和教材。因此,我们的老师不仅仅是教学者,也是探索者,更是研究者。他们在上好自己课的同时,研究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培训的教学管理策略,研究校本教材的开发。
自2010年10月至今,支教团依靠教师的力量先后编写了《普通话实训教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拟训练》、《五十百千万工程学员手册》、《体育专业汉语培训教材》、《如何上好体育课》和《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等校本教材,弥补了当前双语培训教材不足的措施,也成了提高双语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
《普通话实训教程》由首批援疆的温州大学宋一帆、嘉兴学院熊芬兰主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拟训练》也是首批湖州支教教师胡沈军等
[键入文字]
编写。这两本教材已投入使用,并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2012年4月,由第二批湖州支教教师沈春芳主编了《五十百千万工程学员手册》。现也已投入使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得教师和学员喜爱。在早晨的校园里,常常能看到我们的学员拿着手册练习朗读。
另外,由第二批宁波支教教师王挺主编的《体育专业汉语培训教材》、《如何上好体育课》,绍兴支教教师尉水华等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现都已完稿,准备下学期供2011级学员专业课使用。
3.探索评价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用什么方法评价学员的学习,是双语教师培训过程中一项尚未突破的难题。我们参照了疆内一些培训院校的诸多做法,提出了用mhk考试和“人人开口说话”的面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努力引导学员树立“mhk等级是基础,张口说话是前提,上台讲课是目标”的学习评价观,做到不以单一的mhk考试为评价标准。
(三)培训效果初见成效 1.汉语活动闪亮登场
2010年12月29日浙江班首批学员在进校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准备了迎新年汉语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在演出汇报会上学员们以汉语歌舞、小品、合唱为形式的精彩表演不仅博得了有关领导的好评,也极大地鼓舞了学员们学汉语用汉语的兴趣和信心。2011年12月9日,2011级学员在库车培训点进行了“纪念12。9文艺演出”,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
[键入文字]
年4月2011级学员开展了班级汉语学习活动,学期末各班都组织了朗诵、小品等语言类的比赛,学员的汉语水平明显提高。
2.hsk等级更上一层楼
根据首批学员hsk等级统计,先后平均提高 3.00级。以下数据仅以参加了入学初摸底考试,且参加了2011年HSK考试的210名学员为对象。(因部分学员参加了2012年5月的HSK考试,仍未拿到成绩,还有后期补录学员没有参加入学初的摸底考试)
hsk等级提高1级的有13.81%; hsk等级提高2级的有29.53%; hsk等级提高3级的有20.00%; hsk等级提高4级的有13.81%; hsk等级提高5级及以上的有19.05%; hsk等级没有提高的有3.81%。
3.首批学员顺利走上讲台
通过一年多的语言学习和专业培训,2012年3月首批学员走进阿克苏市的十所汉族学校,开始实习生活。在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的辛勤努力下,双语教师们一个学期的实习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这期间,学员们在浙江总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听指导老师的课,参与实习学校的教研活动,每位学员都能走上讲台给学生上课,并且在评比推荐的基础上开展了优秀课堂展示活动。本次展示活动,共展示语文数学课22节,并且拍了课堂实录。与此同时,学院还让第二批的每个学员都参与到听课的过程中来。从中他们让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明确自己今后的学习目标。
[键入文字]
三、存在问题及困惑
1.没有对口的教材可使用。首批双语培训试点,我们选用的是自治区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指定教材,但这些教材是自治区为双语骨干教师培训而编写的,它起点高,难度大,根本不适应以“全员为对象”的浙江班学员。因此,在使用中,教师们只能对教材灵活地整合,适时调整进度,努力寻找教材和学员之间的结合点。但实际教学中还是给培训造成许多障碍。
2.课外双语环境还不理想。从目前的学习氛围来看,学员们依然改变不了课上说汉语、课下说母语的习惯。常常发现学员除了在上课与教师交流、完成学业时用汉语,但是平时他们之间交流都是使用维语。针对这种状况,教师们都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和引导,力求学员用汉语交流,营造汉语交流氛围,但是由于学员汉语水平和基础有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他们用汉语交流,所以收效甚微。
3.由于各县教育局选派培训教师时没有按要求专业选派,非语数学课的老师在实习时非常吃力。有个别学员非语文、数学学科,是音乐、体育等学科老师在学习汉语是很吃力,在实习时很难进入角色。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两年的培训实践,无论在教学经验的积累上,还是在学员们学习汉语的方法上,都取得很大的收获。我院和浙江教师们继续以浙江省教育厅刘希平厅长提出的“用心”“用情”“用力”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
[键入文字]
方式,构建生态校园文化,力争高质量完成浙江援助阿克苏地区35岁以下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任务。
阿克苏教育学院 二0一二年六月十四日
第三篇:用心用情做班主任
用心用情做班主任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高尚的人格和真挚的情感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用真情唤起真情,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爱心培育爱心,用心灵照亮心灵。
情感育人——我如此坚信,且永远坚信。
在担任小学班主任的27年里,我带过数以千计的孩子。我爱他们,也感谢他们。因为,正是他们把我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锻炼成为一名省市名师、省特级教师并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教师(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回眸自己27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想说:“因为用心用情用智慧耕耘了,所以我收获颇丰。”我和一批又一批孩子共同度过了他们的童年生活。徜徉在他们以童言童语、童心童趣构筑起来的童话世界里,我尽情地收获快乐,收获纯洁的童真,达到了“我工作,我快乐;我生活,我阳光”的人生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在什么时候进行得最鲜明、最积极、最深刻呢?这就是在教师的情感接触了学生情感的时候。”20多年来,我就是依据这种情感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班主任工作。
其实教育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学习和生活,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曾这样写道:“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有人情味的人。”教育者的人格、智慧、爱等对学生有着缓慢而持久、细腻而深入的影响。只有用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用爱心才能培育爱心,用心灵才能照亮心灵。
只有沐浴着人性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成为具有人性的人。我认为,对于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来说,用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感与学生交朋友,无疑能使教育充满更多的人情、人性和人道。这就是我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探索以情育情、情感育人教育理念的原因所在。
回首27年的教师生涯,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收获颇丰。下面主要是我在工作方面的总结,包括“因生给爱”十法、续写《雷锋日记》、“学生进步,老师家访”等经验,还有一些生活感悟,愿借此文与广大同行共享。
“因生给爱”十法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爱”。真正的爱是“智慧的爱”,是恰到好处的爱,是能够激发学生真挚情感的爱。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我感到,像因材施教一样,爱也应该“因生给爱”,由此我总结出了班主任工作“因生给爱”十法。
1.体弱生爱在关心。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在轰轰烈烈,而在细微之处,特别是对那些身体状况不佳的孩子,我们更应关怀备至,以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平时,我除了特别关注体弱生的身体状况外,还将一些零钱硬币放到讲桌右边抽屉里,并对班上体质较差的几个小家伙说:“我的‘小银行’里有钱,如果你们需要加餐或是下雨天没人送饭,就去我的抽屉里拿。”钱虽然不多,但足够应急。
我还将好几种牌子的卫生巾放到我办公桌左边抽屉里,悄悄告诉部分女生,我那儿有“救急站”,需要时随时去取。多年来,我的学生拿了钱或卫生巾后,90%以上会如数还回来。
2.病残生爱在得体。作为班主任,我特别关注那些残疾学生或有特别病史的学生。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告诫我必须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因为我深知,这类学生生理心理不同于普通学生,自卑感强、敏感。对待这类学生,太热情,他觉得你是同情;太冷淡,他觉得你是嫌弃。因此,对他们的关爱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爱得科学、爱得得体,否则事与愿违。2000年,我班的女生小吕不幸患了癌症,因为经常做化疗,她满头的黑发脱落了。复学前夕,面对自己的容貌,她犹豫了。这时,我悄悄给她送去一顶小红帽。第二天一早,戴着小红帽的她,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羞涩地来到学校,却在教室门口止住了脚步。这并不是一个该戴帽子的季节,如此模样走进教室,她显得有些犹豫。我鼓励她大胆走进教室,当她终于鼓足勇气踏进教室的那一刻,她愣住了,因为教室里每个同学都戴着一顶跟她一模一样的小红帽。在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中,小吕灿烂地笑了。从那天起,我们班总有同学戴着小红帽上学,直到小吕重又长出满头秀发,我们班的小红帽才正式“下岗”。
3.过失生爱在信任。对待有过失的学生,采取简单的惩罚手段,往往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因为改正错误需要勇气和力量,而这些常常来自教师的信任和期望。老师一般不喜欢学生犯错,我虽然也不愿意看到学生犯错,但我认为不犯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反而学生犯错的时候往往正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们急于求助,这个时候我们教师不仅要宽容学生的过失,而且要相信他一定会改正,最重要的是为学生保密,免其自尊受损,这会使学生终生难忘。
4.屡错生爱在耐心。对于常犯错误的小学生,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因为这些学生常常是基本行为习惯不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正起来必定需要时间和过程,我们绝不能像包公审案那样对簿公堂,然后拍板定罪。态度上要特别有耐心,语言上讲究严宽结合,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进而逐步改正错误。
5.向师生爱在珍惜。我的学生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有些学生特别喜欢跟老师接近,表现出极强的向师心理。我非常珍惜学生对我的这种信任和爱,所以工作起来也格外仔细认真,生怕一不小心伤了学生纯洁无瑕的心。
6.背师生爱在主动。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言语不多,在班级里只和少数同学往来,基本上不和老师交流;有的则看见老师就远远避开。对这样的学生,我总是主动接近他们,努力和他们做朋友,以期最终走进他们的心灵。
7.个性生爱在尊重。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些个性十分鲜明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我从不压抑其个性的发展,也不把他们当作“另类”看待,而是在不影响班集体全局的前提下,尽量尊重他们,使他们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放飞个性,自由成长。
8.普通生爱在鼓励。学习成绩、行为表现都一般的学生,最容易被老师忽视。我深知这些学生其实特别需要老师的鼓励,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一声亲切的抚慰,都可能让他们信心倍增;即使在犯错时,他们也会因为老师的鼓励而乐于接受批评,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争取进步,所以,我非常重视抓住时机对普通生进行鼓励。
9.学困生爱在赏识。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我都真心诚意地倍加赏识,以不断增强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心。正因为如此,在我的班级里,优生没有所谓的“霸气”,差生也没有所谓的“沮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亲密无间、平等和睦、情感融洽。
10.后进生爱在鞭策。我在处理某些后进生的问题时,总是从善意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鞭策他们,将自己的良好愿望变成一种精神渗透力,使那些不思进取、丧失自信的学生重获前进的动力。在恰当的时候运用鞭策的方法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这远比惩罚来得更深沉、更强烈、更有力。
续写《雷锋日记》,让雷锋精神陪伴孩子们一生10年前,我偶然看到《中国青年报》上一篇令人非常尴尬的报道,记者来到一所中学问一名学生:“你知道雷锋吗?”结果学生回答:“雷锋是谁?我们这儿只有郭锋。”说完,那位学生啥事也没有地望着记者。这件事使我感到羞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教育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雷锋以他短暂的青春年华和优秀的思想品质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可现在的孩子竟不知他的英名。联想到独生子女中出现的“人人为我,唯我独尊”等自私心理和其他不良现象,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我,决定从《雷锋日记》入手,在班上开展“续写《雷锋日记》”活动,这项活动将教育与教学相结合,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又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师生认真阅读《雷锋日记》,释放《雷锋日记》“潜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雷锋叔叔虽然早已离开了我们,但他未竟的事业应该有人继承,他的伟大精神应该发扬光大,他未写完的日记应该有人继续写下去;第二,学写《雷锋日记》续篇。我要求学生像雷锋那样,将自己为他人做好事或看见别人做好事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真实具体地写下来。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学生做好事、做小事,同时指导学生写好事、写小事,把事情写具体。这个过程中我一直鼓励学生坚持做、坚持写;第三,开采“学生雷锋”宝藏。即评选交流班级优秀雷锋日记,使学生在评选和交流活动中相互倾诉、相互倾听、相互宣传,从而达到相互接纳、相互感染、共同成长的目的。
在活动过程中,我一方面教育孩子们崇善向善,乐于助人;一方面提醒孩子们擦亮眼睛,认真观察,不被某些居心不良者所利用,因为这不仅会影响活动正常开展,还会极大地伤害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孩子们在续写《雷锋日记》的过程中,不仅深深体会到了做好事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快乐,心灵得到净化,自觉形成了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品质,而且还提高了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同时,日记交流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了解,融洽了学生之间的关系。
近十年来,一批又一批学生在“续写《雷锋日记》,继承雷锋遗志”活动中受到教育,不断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认知上,更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上。徐媛媛、张萌、黄聪等同学主动拿出自己的零用钱为班集体购买清洁用具,从不声张;王菲同学瞒着家长、老师、同学给烈士程兴安家里寄钱,直到感谢信寄到学校大队部,大家才知晓;肖锦星同学利用星期天,从家里提来小水桶,拿来抹布,将老师办公室前后门擦得干干净净,直到小学毕业;黄杰同学个子虽小,却四年如一日,天天早早到校,将教室门窗擦得干干净净,桌椅排得整整齐齐。楚天台的记者采访她:“你这样做,累吗?”她笑着回答:“雷锋叔叔行车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我这算不上累。”
续写《雷锋日记》活动的另一个成果——《优秀日记选集》获得了“当代活雷锋”吴天祥同志的高度称赞和亲笔题词,他鼓励我们将这一活动坚持下去,并通过这一活动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学生家长也为我们班级的日记专集题词:“小事不小,教育学生责任大;难事非难,着眼点低成效彰。”学校还组织其他班级的中队长、班长到我班观摩,并向全校提出了续写《雷锋日记》的倡议。现在,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已在全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一朵学习雷锋的小花,从我班起始,如今已开遍钟家村小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生进步,老师家访能否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我用自己的真诚与热情,与每一位学生家长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达到了高度一致。每接一个新班,我都利用假期进行家访,与每个家长取得联系。开学初,我会抢在第一时间召开家长会,告诉家长我的电话,并宣布我家访的四条原则:一是学生进步了,老师家访,学生再进步,老师再家访;二是家访时间不超过40分钟;三是家访地点在孩子的房间,因为我要查看孩子学习、睡觉等情况;四是家访时,决不接受家长请吃饭、送礼品,只需一杯白开水或者一两个苹果。除了第一次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家访外,我一般都是在学生进步时才去家访,而且从不在家长面前告状,所以学生都把我的家访当成一种荣耀,非常欢迎我去家访。
家访一般只能在晚上或休息日去做,耗时耗力,但我却乐此不疲,坚持不懈。27年来,我走访了多少个家庭,实在无法统计。与家长经常性的联系与接触,不仅使我更多地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情况,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的家庭送去了老师的关爱,这种真挚的情感有着巨大的感染作用,不仅令家长们深受感动,更能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关爱他人。
一位如今已在国外留学的学生给我写信说:“我的好老师啊„„如今您已是四十开外的人了,尽量不要晚上去家访。我告诉您一个秘密,有一次雨夜您到我家家访之后,已是十点多了,您不让我们送,我们不放心,一家三口跟在您后面60米悄悄护送,直到前方雨中出现了接您的家人,我们才放心地回家。从小我就知道您有两个‘酷爱’,一是我们这些淘气包;二是优美的音乐。在此,我在太平洋彼岸为您点上一首俞丽拿的小提琴独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然远隔万水千山的您听不到,但我一定要这么做,因为我知道您特别喜欢这首音乐经典!就借助这首曲子延续您与我们在一起时那种充满亲情的氛围吧。”
做真正幸福的班主任现在常常听到“做幸福的班主任”这种说法,我认为,做幸福的班主任就应当是真正的人生美满,除了工作上做出成绩,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肯定,自己的小家也一定不能置之不理,为大家舍小家虽然崇高,但前提必须是迫不得已。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业,教师工作应充满新意和情趣。对我来说,我不是在“做”教育,而是在享受教育。我从来不愿做苦行僧式的教书匠,而更愿成为一位有思想、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师。同样我也爱自己的家庭,时刻注意维护自己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因为这些能为我的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学校,我是一名老师,有老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家里,我是一名妻子和母亲,也有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两者并不矛盾。我敬重那些为工作付出巨大代价的老师,但我更钦佩那些能将工作和家庭兼顾得很好的老师。事实上,在我成长为优秀班主任的过程中,家人支持我的工作;我也尽最大的力量照顾好我的家人,教育好我的女儿,我和女儿一起成长,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后来她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成了我的骄傲。我一直主张,老师应该凭着自己的职业良知,将满腔的热情和聪明才智投入到工作的每一分钟,但应按时下班(特殊情况除外),拥有自己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教师工作是烦琐的,许多老师深感压力太大,那么工作之余就更应在休闲中放松身心,放飞快乐。8小时以外,我也有享受生活、孝敬长辈、相夫教子的需要和义务。只有会工作、会生活的老师才能成为一名融入当代社会、和谐健康成长的教师。
第四篇:用心关爱 用情感动
用心关爱 用情感动
——农村留守儿童案例分析
郑路镇明德小学王红
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学生家长都外出打工或在外经商,留守儿童数量迅速增加,有很多的“留守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学习成绩、纪律表现普遍较差,“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案例:班内有一个“淘气包”——小琨,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真让人头疼,任凭你磨破嘴皮子,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可气的是,有时候干脆不做,软硬不吃。怎么办?放任自流,就会成为学习上的“拖油瓶”。班上有这样一名学生,作为班主任老师我是非常着急的,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操之过急。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我特别关注小琨。我发现:因为他成绩不好,习惯差,班里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讨厌他、疏远他,几乎没有人愿意和他玩;下课的时候,活跃的他有时也会作在座位上发呆;放学、上学是也是独自一人。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事后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决定对他进行家访,从家访中我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小琨的父母在李强两岁时就出外打工了,一年只回来一次。小琨交给他奶奶看管。奶奶要干农活,平时都不怎么管他。而且本身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不高,觉得上学了,一切交给老师就行了,对他的学习都放任不管。因此,小琨养成了散漫的生活态度。他的父母要是一听说他学习成绩差,就打电话把他痛骂一顿。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还要经常遭到责骂,再加上遭到同伴的排斥,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
评,从而让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他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每每看到他“孤独”的身影,我都暗暗发誓,一定要带他回到班级的大家庭里来,一定要让他重拾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并起到一定的效果:
一、用“爱心”唤起信任。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孩子还小,对父母的依赖更强烈,然而,父母的依赖没有了,孩子的心灵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呀!为了让小琨对我有依赖感,我努力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主动和孩子亲近,和他做朋友。对他的情绪表示理解。当他愤怒时,摸摸他的头,让他慢慢的平静下来再探讨原因。让他那颗孤独的心得到安慰。渐渐地他对我解除了戒备心理,把我当成了朋友,甚至妈妈。
二、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与其父母多联系、沟通,正确对待孩子,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通过电话与她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当让他接受正确的批评,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做家长的更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关心;家长更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现在他父母虽然还远在外县,可每隔两三天总会抽出时间来,给孩子打电话,了解孩子的学习及生活,同孩子沟通交流;过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打来一次电话,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三、融进集体 培养自信。
为了让小琨很快的融入到班集体中,在一次班会上,我让同学们互相说彼此的优点,而且是不记名的,在交上来的纸条中,唯独没找到同学对他的评价,为了维护他的自尊心,我偷偷写了一张纸条:小琨同学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他劳动积极,热爱班集体。在宣读纸条的过程
中,我看到他期盼的眼神,当纸条快读完时,我又看到他失落的表情,当最后读到我写的纸条时,分明看到他眼中噙满泪水,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当着同学们的面下了保证书:以后一定改正错误,努力学习,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陆萍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陆萍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陆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陆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陆萍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陆萍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陆萍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在爱心与赏识的精心转化下,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小琨同学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
评析:爱对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特别是对留守儿童更像久旱之甘露,班主任老师作为他们的主要教育者和引导人,必须帮助他们重拾家庭温暖,用真情相伴让爱相随,让他们学会面对生活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健康地发展、快乐安全的成长。
第五篇:用心用情做班主任
用心用情做班主任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高尚的人格和真挚的情感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用真情唤起真情,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爱心培育爱心,用心灵照亮心灵。情感育人——我如此坚
信,且永远坚信。——题记
在担任小学班主任的27年里,我带过数以千计的孩子。我爱他们,也感谢他们。因为,正是他们把我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锻炼成为一名省市名师、省特级教师并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教师(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回眸自己27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想说:“因为用心用情用智慧耕耘了,所以我收获颇丰。”我和一批又一批孩子共同度过了他们的童年生活。徜徉在他们以童言童语、童心童趣构筑起来的童话世界里,我尽情地收获快乐,收获纯洁的童真,达到了“我工作,我快乐;我生活,我阳光”的人生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在什么时候进行得最鲜明、最积极、最深刻呢?这就是在教师的情感接触了学生情感的时候。”20多年来,我就是依据这种情感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班主任工作。
其实教育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学习和生活,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曾这样写道:“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有人情味的人。”教育者的人格、智慧、爱等对学生有着缓慢而持久、细腻而深入的影响。只有用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用爱心才能培育爱心,用心灵才能照亮心灵。只有沐浴着人性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成为具有人性的人。我认为,对于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来说,用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感与学生交朋友,无疑能使教育充满更多的人情、人性和人道。这就是我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探索以情育情、情感育人教育理念的原因所在。
回首27年的教师生涯,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收获颇丰。下面主要是我在工作方面的总结,包括“因生给爱”十法、续写《雷锋日记》、“学生进步,老师家访”等经验,还有一些生活感悟,愿借此文与广大同行共享。“因生给爱”十法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爱”。真正的爱是“智慧的爱”,是恰到好处的爱,是能够激发学生真挚情感的爱。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我感到,像因材施教一样,爱也应该“因生给爱”,由此我总结出了班主任工作“因生给爱”十法。1.体弱生爱在关心。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在轰轰烈烈,而在细微之处,特别是对那些身体状况不佳的孩子,我们更应关怀备至,以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平时,我除了特别关注体弱生的身体状况外,还将一些零钱硬币放到讲桌右边抽屉里,并对班上体质较差的几个小家伙说:“我的„小银行‟里有钱,如果你们需要加餐或是下雨天没人送饭,就去我的抽屉里拿。”钱虽然不多,但足够应急。我还将好几种牌子的卫生巾放到我办公桌左边抽屉里,悄悄告诉部分女生,我那儿有“救急站”,需要时随时去取。多年来,我的学生拿了钱或卫生巾后,90%以上会如数还回来。
2.病残生爱在得体。作为班主任,我特别关注那些残疾学生或有特别病史的学生。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告诫我必须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因为我深知,这类学生生理心理不同于普通学生,自卑感强、敏感。对待这类学生,太热情,他觉得你是同情;太冷淡,他觉得你是嫌弃。因此,对他们的关爱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爱得科学、爱得得体,否则事与愿违。2000年,我班的女生小吕不幸患了癌症,因为经常做化疗,她满头的黑发脱落了。复学前夕,面对自己的容貌,她犹豫了。这时,我悄悄给她送去一顶小红帽。第二天一早,戴着小红帽的她,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羞涩地来到学校,却在教室门口止住了脚步。这并不是一个该戴帽子的季节,如此模样走进教室,她显得有些犹豫。我鼓励她大胆走进教室,当她终于鼓足勇气踏进教室的那一刻,她愣住了,因为教室里每个同学都戴着一顶跟她一模一样的小红帽。在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中,小吕灿烂地笑了。从那天起,我们班总有同学戴着小红帽上学,直到小吕重又长出满头秀发,我们班的小红帽才正式“下岗”。
3.过失生爱在信任。对待有过失的学生,采取简单的惩罚手段,往往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因为改正错误需要勇气和力量,而这些常常来自教师的信任和期望。老师一般不喜欢学生犯错,我虽然也不愿意看到学生犯错,但我认为不犯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反而学生犯错的时候往往正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们急于求助,这个时候我们教师不仅要宽容学生的过失,而且要相信他一定会改正,最重要的是为学生保密,免其自尊受损,这会使学生终生难忘。
4.屡错生爱在耐心。对于常犯错误的小学生,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因为这些学生常常是基本行为习惯不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正起来必定需要时间和过程,我们绝不能像包公审案那样对簿公堂,然后拍板定罪。态度上要特别有耐心,语言上讲究严宽结合,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进而逐步改正错误。
5.向师生爱在珍惜。我的学生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有些学生特别喜欢跟老师接近,表现出极强的向师心理。我非常珍惜学生对我的这种信任和爱,所以工作起来也格外仔细认真,生怕一不小心伤了学生纯洁无瑕的心。
6.背师生爱在主动。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言语不多,在班级里只和少数同学往来,基本上不和老师交流;有的则看见老师就远远避开。对这样的学生,我总是主动接近他们,努力和他们做朋友,以期最终走进他们的心灵。
7.个性生爱在尊重。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些个性十分鲜明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我从不压抑其个性的发展,也不把他们当作“另类”看待,而是在不影响班集体全局的前提下,尽量尊重他们,使他们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放飞个性,自由成长。
8.普通生爱在鼓励。学习成绩、行为表现都一般的学生,最容易被老师忽视。我深知这些学生其实特别需要老师的鼓励,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一声亲切的抚慰,都可能让他们信心倍增;即使在犯错时,他们也会因为老师的鼓励而乐于接受批评,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争取进步,所以,我非常重视抓住时机对普通生进行鼓励。
9.学困生爱在赏识。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我都真心诚意地倍加赏识,以不断增强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心。正因为如此,在我的班级里,优生没有所谓的“霸气”,差生也没有所谓的“沮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亲密无间、平等和睦、情感融洽。
10.后进生爱在鞭策。我在处理某些后进生的问题时,总是从善意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鞭策他们,将自己的良好愿望变成一种精神渗透力,使那些不思进取、丧失自信的学生重获前进的动力。在恰当的时候运用鞭策的方法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这远比惩罚来得更深沉、更强烈、更有力。
续写《雷锋日记》,让雷锋精神陪伴孩子们一生
10年前,我偶然看到《中国青年报》上一篇令人非常尴尬的报道,记者来到一所中学问一名学生:“你知道雷锋吗?”结果学生回答:“雷锋是谁?我们这儿只有郭锋。”说完,那位学生啥事也没有地望着记者。这件事使我感到羞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教育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雷锋以他短暂的青春年华和优秀的思想品质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可现在的孩子竟不知他的英名。联想到独生子女中出现的“人人为我,唯我独尊”等自私心理和其他不良现象,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我,决定从《雷锋日记》入手,在班上开展“续写《雷锋日记》”活动,这项活动将教育与教学相结合,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又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师生认真阅读《雷锋日记》,释放《雷锋日记》“潜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雷锋叔叔虽然早已离开了我们,但他未竟的事业应该有人继承,他的伟大精神应该发扬光大,他未写完的日记应该有人继续写下去;第二,学写《雷锋日记》续篇。我要求学生像雷锋那样,将自己为他人做好事或看见别人做好事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真实具体地写下来。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学生做好事、做小事,同时指导学生写好事、写小事,把事情写具体。这个过程中我一直鼓励学生坚持做、坚持写;第三,开采“学生雷锋”宝藏。即评选交流班级优秀雷锋日记,使学生在评选和交流活动中相互倾诉、相互倾听、相互宣传,从而达到相互接纳、相互感染、共同成长的目的。
在活动过程中,我一方面教育孩子们崇善向善,乐于助人;一方面提醒孩子们擦亮眼睛,认真观察,不被某些居心不良者所利用,因为这不仅会影响活动正常开展,还会极大地伤害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孩子们在续写《雷锋日记》的过程中,不仅深深体会到了做好事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快乐,心灵得到净化,自觉形成了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品质,而且还提高了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同时,日记交流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了解,融洽了学生之间的关系。近十年来,一批又一批学生在“续写《雷锋日记》,继承雷锋遗志”活动中受到教育,不断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认知上,更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上。徐媛媛、张萌、黄聪等同学主动拿出自己的零用钱为班集体购买清洁用具,从不声张;王菲同学瞒着家长、老师、同学给烈士程兴安家里寄钱,直到感谢信寄到学校大队部,大家才知晓;肖锦星同学利用星期天,从家里提来小水桶,拿来抹布,将老师办公室前后门擦得干干净净,直到小学毕业;黄杰同学个子虽小,却四年如一日,天天早早到校,将教室门窗擦得干干净净,桌椅排得整整齐齐。楚天台的记者采访她:“你这样做,累吗?”她笑着回答:“雷锋叔叔行车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我这算不上累。”
续写《雷锋日记》活动的另一个成果——《优秀日记选集》获得了“当代活雷锋”吴天祥同志的高度称赞和亲笔题词,他鼓励我们将这一活动坚持下去,并通过这一活动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学生家长也为我们班级的日记专集题词:“小事不小,教育学生责任大;难事非难,着眼点低成效彰。”学校还组织其他班级的中队长、班长到我班观摩,并向全校提出了续写《雷锋日记》的倡议。现在,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已在全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一朵学习雷锋的小花,从我班起始,如今已开遍钟家村小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生进步,老师家访 能否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我用自己的真诚与热情,与每一位学生家长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达到了高度一致。每接一个新班,我都利用假期进行家访,与每个家长取得联系。开学初,我会抢在第一时间召开家长会,告诉家长我的电话,并宣布我家访的四条原则:一是学生进步了,老师家访,学生再进步,老师再家访;二是家访时间不超过40分钟;三是家访地点在孩子的房间,因为我要查看孩子学习、睡觉等情况;四是家访时,决不接受家长请吃饭、送礼品,只需一杯白开水或者一两个苹果。除了第一次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家访外,我一般都是在学生进步时才去家访,而且从不在家长面前告状,所以学生都把我的家访当成一种荣耀,非常欢迎我去家访。家访一般只能在晚上或休息日去做,耗时耗力,但我却乐此不疲,坚持不懈。27年来,我走访了多少个家庭,实在无法统计。与家长经常性的联系与接触,不仅使我更多地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情况,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的家庭送去了老师的关爱,这种真挚的情感有着巨大的感染作用,不仅令家长们深受感动,更能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关爱他人。
一位如今已在国外留学的学生给我写信说:“我的好老师啊……如今您已是四十开外的人了,尽量不要晚上去家访。我告诉您一个秘密,有一次雨夜您到我家家访之后,已是十点多了,您不让我们送,我们不放心,一家三口跟在您后面60米悄悄护送,直到前方雨中出现了接您的家人,我们才放心地回家。从小我就知道您有两个„酷爱‟,一是我们这些淘气包;二是优美的音乐。在此,我在太平洋彼岸为您点上一首俞丽拿的小提琴独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然远隔万水千山的您听不到,但我一定要这么做,因为我知道您特别喜欢这首音乐经典!就借助这首曲子延续您与我们在一起时那种充满亲情的氛围吧。” 做真正幸福的班主任
现在常常听到“做幸福的班主任”这种说法,我认为,做幸福的班主任就应当是真正的人生美满,除了工作上做出成绩,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肯定,自己的小家也一定不能置之不理,为大家舍小家虽然崇高,但前提必须是迫不得已。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业,教师工作应充满新意和情趣。对我来说,我不是在“做”教育,而是在享受教育。我从来不愿做苦行僧式的教书匠,而更愿成为一位有思想、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师。同样我也爱自己的家庭,时刻注意维护自己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因为这些能为我的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学校,我是一名老师,有老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家里,我是一名妻子和母亲,也有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两者并不矛盾。我敬重那些为工作付出巨大代价的老师,但我更钦佩那些能将工作和家庭兼顾得很好的老师。事实上,在我成长为优秀班主任的过程中,家人支持我的工作;我也尽最大的力量照顾好我的家人,教育好我的女儿,我和女儿一起成长,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后来她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成了我的骄傲。我一直主张,老师应该凭着自己的职业良知,将满腔的热情和聪明才智投入到工作的每一分钟,但应按时下班(特殊情况除外),拥有自己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教师工作是烦琐的,许多老师深感压力太大,那么工作之余就更应在休闲中放松身心,放飞快乐。8小时以外,我也有享受生活、孝敬长辈、相夫教子的需要和义务。只有会工作、会生活的老师才能成为一名融入当代社会、和谐健康成长的教师。
“温柔但不软弱,认真但不固执,智慧但不骄傲。对父母心存感激,常怀孝心,常有孝行;对他人心存感激,常怀仁爱之心,慈悲之心;对事业心存感激,忠诚敬业;对生命、对生活、对大自然、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心存感激,灵魂不断得到净化。”这是一位朋友对我的评价,也是我毕生的追求。我想,正因为如此,我才感到生活的美好,教育的幸福,才能充满激情地迎接每一天!
创设和谐班级之我见
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9-12-22 22:12 作者: webmaster 来源: 本站原创
查看: 124次
和谐的音乐使人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健全学生人格,能够让学生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创建和谐班级呢?
一、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和谐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教师当中,尤以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所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同等重要。班主任作为一名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参与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你,让你也喜欢学生,我可以概括为“体贴入微。”
1、细心观察,“体”察学生
有人认为:“班主任天天与学生在一起,不用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也能了如指掌。”其实,一个班主任要真正对全班、对每个学生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不容易的事。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看孩子的眼睛、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的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工作中,我经常在仔细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如:为什么有的学生这几天神色恍惚?为什么今天他忧心忡忡、双眉紧锁?为什么她近来上课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突然下降?等等。这些重要的信息,只有班主任做一个有心人才会发觉,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及时开展教育工作。如开学初,我就发现咱们班的小潘同学上课打不起精神,课后作业也是马马虎虎、错误率明显增加。我发现了这一变化,便及时向他的妈妈了解情况,才知道他是因为爸爸身体不好,需要开刀住院才导致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于是,我就主动和孩子聊天,说几句宽心的话,并及时向他了解爸爸的身体状况。我感觉到他又慢慢恢复了原来自信、开朗的他了。情绪稳定了,学习生活才逐步恢复了正常。开学初的第三个星期开始,我发现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很大,显得特别浮躁,静不下心学习。我想,这里面肯定有原因。仔细一查,才知道最近班里面流行起了“吸铁石”和“陀螺”这股风,我从一个女孩子那里就查到了30几个吸铁石。于是,灭这股不正之风的行动开始了。光“说理”谁都懂,那就“惩罚”,发现一次扫一次地,并鼓励同学们互相揭发。因此,这次的效果显著。作为班主任的我想要洞悉学生的一切,成功地做好“育人”工作,善于观察,做个有心人很重要。记得一位名人这样说过;“只要你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一定能够见月晕而知风,见础润而知雨。”我也在努力着。
2、“贴”近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我们常说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良师易做,益友难当。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还要走近学生,像朋友一样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的益友。我们班好多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家庭教育顾不上,这几个孩子简直成了班里的捣蛋鬼,不仅仅是男孩子调皮,班中有几个女孩子更让人头疼。找他们谈话,道理说了一千遍,全成了耳边风。听到任课老师反映他们调皮的情况,请他们写检讨、写保证书,这一照虽然奏效,但好不了三天,常常是我一转身,他们又哄闹起来。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我不得不静心深省„„一天下午,我把这几个孩子留在了教室里。几个孩子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一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接着我对他们说:“老师最近碰到一个难题,一直解决不了。你们几个点子多,我想请你们帮我出出主意。”边说我边用真诚的目光盯着他们。几个孩子一下子脸红了,这些散漫惯了的孩子们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紧接着,我让他们对当前班级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向他们征求改进管理班级的意见。令我惊奇的是,这几个平日令老师头疼的“调皮鬼”竟然和其他孩子一样,他们也有关心、爱护班集体的欲望。原来,并非孩子们没有参与意识、没有责任感,是老师的习惯性的眼光遮住了隐藏在他们身上的“光环”。作为班主任的我确实应该多多走近每个学生,听听他们的心声并与他们沟通。那次谈话之后,我大胆给他们唯一一些小小的任务,如当个小门长,小桌长等,充分激发其责任感。虽然调皮鬼们还在耍些调皮手段,但是和以前比起来情况明显好转。
3、深“入”了解,挖掘其闪光点。
我曾经教过一个孩子叫小熊,是比较出名的后进生,虽然外表憨憨的,但是我现在还忘不了他。不是因为他的成绩,而是他那颗追求上进、诚实善良的心。也许,初步接触他的老师看不到他的上进心,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是在上完了第一篇语文课《给老师的一封信》,批完《一课一练》才真正了解他。他在其中一道题目《对你的语文老师说几句话》中写道:“老师,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以后我做不出题目的时候,你不要拿**的本字给我抄,我想自己想出答案。”我这才发现平时我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却引起了他的关注,其实他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上进心。我抓住熊思敏的这一闪光点及时进行了表扬。从那以后,我发现小熊上语文课特别认真,有时还会举手发言,虽然答案并不正确。但是我发现他增添了不少自信。只要相信努力,成功是有可能的。有一次,我要求学生看完迎国庆文艺汇演后写篇作文,许多所谓的好学生草草了事,而他写了语文笔记本的整整一页半。虽然文章语句不是很通顺,但细细读读他写的文章还真的有真实情感在里面,这跟他以前写一篇文章不到150字相差多大啊!后来,我还发动班的学生一起来找找小熊身上的闪光点。小熊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与赞赏,更加发奋图强了。不仅表现在学习上,更表现在各类活动中。如运动会上主动报名参加1500米;主动留下来帮助其他值日生打扫等等。我看到了他的自信,他也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爱。是的,爱孩子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哪怕在孩子做错了事,也应该在批评的同时,换一角度找一找孩子的亮点,从中激发孩子的兴趣,改正孩子的缺点,当孩子有一件事情感动你时,应马上把你所想的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其实你一直在关注他。
4、真心关怀,做到无“微”不致。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很难让人捉摸,但是我坚信,只要真心关怀,真正做到无微不致,自然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锁。当学生思考有疙瘩时;当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学生受到挫折、犯错误时„„每当这时,我的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真心实意的谈话,学生不会无动于衷,他会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与仰慕心理。小朱同学是位心理承受能力极低的孩子。当他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尤其是他与同桌以及周围的孩子关系很让我头疼,没有人愿意和他同桌。问他原因,他就一肚子的怨气,觉得他周围的孩子是串通好了欺负他。他还头头是道地举了许多发生在幼儿园时,小朋友是如何欺负他的事例来证明。尽管老师和他讲再多的道理,他还是觉得自己没有错,并和老师对峙,认为老师也在帮着其他孩子欺负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这样的孩子,班主任必须放下架子,捧出真心,时时留心,处处关心。以此来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努力帮助他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使他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通过观察,我发现他是个善于聪明的且善于表现自己的人,尤其是上公开课。他也喜欢参加一些表演活动,这是高段其他学生身上所没有的特质。于是,我就积极鼓励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英语节英文大合唱需要根据情境进行表演,我就把其中的一个名额给了他,他的表现非常好;后来,他被科学老师选去参加县航模比赛,我也积极支持,鼓励他,获得了县二等奖;他还参加了上学期县英语课本剧的表演,我也对他表现出了莫大的关心„„各种实践活动的参与,使他明白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虽然,他还会时不时地犯病,但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和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和谐起来。
二、学生与集体关系的和谐
1、和谐的环境布置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奋进。我们可以在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和他们的画像;张贴英雄、烈士经典语言和有关图片;张贴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图片;张贴学校老师、学生的精美书画作品„„这些充满精神文明的浓郁文化的创建,一定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引领他们积极向上,崇尚精神价值的追求。
2、和谐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实行轮换制,分组实施。每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要根据每组成员的实际能力做到明确分工,这样让每个学生尝尝当“官”的快乐,打破从来没有当过“官”的神秘感,同时让他们增强当班干部的责任感。总之,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
3、和谐的班级舆论
健全和谐的班级需要一套适合班级学生成长的科学和谐的班规文明公约。对于这些公约,作为班主任,完全可以将任务教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起草班规班纪的内容,然后班长收集各组内容,整理后交班主任审阅。班主任整体把握,指出不足和遗漏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学生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民主讨论、修改,再提交给班主任过目。待这项管理制度通过后,方公布于众。一份交班主任保管,一份由班长保存,另外一份张贴在教室。这样的班级文明公约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约定的,没有老师的强加成分在里面,因此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和谐氛围里面规范他们的言行,也大大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4、和谐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设计。不过,活动一定要符合当时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等。每次活动可以由当时所任班长牵头,全班参与的办法进行。至于搞什么活动,怎样搞由学生自己去确定。这样学生参加活动时没有心理压力,相反有更多的活动自主权,没有过多的限制性条规,他们一定会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活动能力一定能得到和谐锻炼。
三、学生与学生关系的和谐
1、学生与班干部关系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主要是班干部与普通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首先得让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懂得只有以身作则,赢得同学们的信任,在同学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普通学生,班主任更应该给以关心,经常谈心,妥善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
2、学生与学生关系的和谐:经常开展一些有意的集体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力量,促进同学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的班级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这些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和谐的教育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