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4 11:1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第一篇: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对上海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战线,尤其是上海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努力进取,不断开展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效。

一、认真总结研究上海市的工作经验,努力探索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规律

近年来,上海市各级党政组织积极应对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影响和心理变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们的经验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为广泛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打好基础。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上海市十分注重发挥各级心理咨询协会、心理学会等社会团体和党政各委、办、局的作用,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在全市各学校、社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网络。在学校,构建了市、区、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由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协会、中小学心理学会协调指导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在全市中小学探索建立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体系。在街道社区,以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开辟专门场所,设立心理服务站点,配备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器材,开设心理咨询专线电话。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融入文化建设和业务工作,实行站点与项目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工作网络建设。目前,全市已有10多个企业实施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如上海宝钢集团开展员工心理辅导培训,为员工寻找“心灵鸡汤”;上海电信公司开通心理热线、网上心理咨询,对接员工需求,线上与线下联动,推进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等。

2.加强专业工作队伍建设,为有效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近年来,上海市十分重视心理疏导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采取专人与招募志愿者相结合的办法,形成了一支以心理咨询专家为指导、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为骨干、心理服务志愿者为主体的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全市62所高校按照师生比1:3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职教师不足的学校,按照3名兼职教师折算1名专职教师的比例配备。各区县积极组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教师、公安干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等参加心理专业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专业培训。据统计,全市每年约有1500人参加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目前共有2.5万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同时,通过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社会心理学会、高校心理咨询协会、中小学心理学会、心理健康研究会等130余个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社会团体加强心理疏导工作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

平。

3.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为顺利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上海市在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整合区域资源,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卫生、文化、司法、民政、信访、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推行规范化、标准化服务运行模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运行体制机制。在经费保障方面,采取“政府拨一点、单位出一点、社会筹一点、有关职能部门给一点”的投入机制。市教委连续5年设立专项经费,着力建设区域示范中心和达标中心;区县或乡镇财政负责本辖区内的社区心理咨询场所建设和设施配备;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活动经费。如虹口区凉城街道每年设立专项资金10万元,并通过街道心理协会会员单位、承接有关部门的公益服务项目等方式筹集资金,维持心理服务组织的正常运行,走出了一条经费保障的新路子。

4.创立品牌、发挥示范效应,不断增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上海市从市、区到基层单位,注重贴近群众需求,集成服务功能,将基层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建设与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服务结合起来,培育形成了一大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作品牌。如市公安局的“上海公安心理健康驿站”,团市委的“今天我们怎样成长”和“12355热线”,市妇联的“白玉兰开心家园”、杨浦区妇联的“非因病辍学初小学生心理关爱项目”和“军嫂心理关护项目”,虹口区开展的“百名心理咨询师下社区”社会公益活动,徐汇区的“放飞心灵、快乐生活”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等。同时,也形成了一批高知名度的心理服务品牌工作室,如市民政局的“离婚劝和工作室”、普陀区帮助群众解决就业问题的“启航工作室”,以及“心灵坊”、“心灵彩虹”、“榕树湾”等。这些品牌,在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上海市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经验做法,具有典型性和推广价值。上海市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做到了以下四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群众的心理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三是尊重心理科学规律、把握心理疏导工作特点,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四是坚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实践创新,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运行体制机制。

二、从上海市的工作实践看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从上海的实践及其工作效果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迫切需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不

仅强调经济的发展,更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更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培育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上海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更为繁重,对干部群众的综合要求也就更高;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给人们的思想影响更为深广,精神压力也就更大、心理状态更为复杂。有鉴于此,上海市各级党政组织,通过富有成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使这些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缓解,奋发进取成为社会的主流心态。上海的经验表明,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能动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劲力量;有利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身利益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做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者。

2.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就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更需要思想文化的教育引导、人文关怀的滋养、心理疏导的排解。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社会群体构成更为复杂,利益诉求更加多样,思想观念碰撞更为激烈,社会管理难度更大。上海市各级党政组织,注重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结合起来,贯穿于改革调整、运用于城市管理、渗透于城市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和“两新”党组织联建共创,推动心理疏导工作进社区、进家庭、进心灵,营造了快乐、健康、有序的和谐社会氛围,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的经验表明,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自觉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合法的手段处理矛盾,用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对于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塑造良好社会心态的需要。良好的社会心态是一个社会文明健康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表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城市生活中,由于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们的压力感、紧张感加重;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动,人们交往减少、隔阂感加深;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开,人们的失衡感、失落感加剧;有些人身上表现出焦虑、浮躁、冷漠、怀疑、怨恨、偏执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经过长期的累积发酵,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不仅伤及个人身心健康和幸福,也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作为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市的生活成本比较高,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开支比较大,给普通市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要,上海市在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注重对接民生需求,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化解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

题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上海的经验表明,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人们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有效调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障碍,是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社会心态,提升人们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4.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需要。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社会条件、工作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的生成特点、表现形式、传播规律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选择、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舒缓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的要求更加迫切,对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在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积极探索实现工作科学化的路径,遵循心理科学规律,把握心理疏导工作特点,规范心理服务标准,明确工作流程,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工作运行和保障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上海的经验表明,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人文精神和科学要素,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当前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效,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精神心理需求,还有明显的差距,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推进,还有大量的现实问题需要解答。加强新形势下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保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本质上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在地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要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遵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体现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之中。要善于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人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善于注入高尚的精神力量,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精神品格;要善于渗透良好的道德追求,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积极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结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都强调要坚持和发扬群众路线,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

现。解决群众困难、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最有说服力的举动。要树立群众观点,深入基层听民声,深入实际察民情,深入群众访民忧,切实把握好新形势下群众的思想脉搏、精神需求和心理期待,使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更好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中肯綮”,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来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要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增进群众感情,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着力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使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后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文明创建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让人民群众从中得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端正心态。

3.注重在中心城市开展工作,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重点突破。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化质量的重要时期,城市的综合集聚、辐射带动功能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城市社会结构变化加快、社会问题引发的矛盾增多、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压力加大,城市化面临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的现代化,即人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首先要把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要积极把握城市居民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针对社会结构变化导致部分社会群体归属感降低,企业改制、城市拆迁、贫富差距拉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心理失衡,工作生活压力加大导致人们的心理负担过重等情况,加强心理疏导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潜在因素,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要结合城市的特点,发挥好社区(街道)、学校、企业、媒体等单位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的作用,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把心理服务融入文化建设和业务工作。要探索建立城市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有效机制,优化整合典型群体资源、志愿服务资源和区域文化资源,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作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舆论引导、文化消费、志愿服务、心理医疗等各个方面。

4.深化理论研究,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科学知识来支撑,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辅助,需要丰富的方式方法来实施。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深化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论研究,探索规律、把握特点,开展科学创新。要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加强、改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点课题,组织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开展研究工作,加强社会舆情的汇集和分析,加强对新形势下社会思想意识发展变化的研究,加强对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思想道德观念变化、价值理想追求和心理情感诉求等方面的研究,推出一批有价值的成果。要加强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式方法、途径载体的研究,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兴传播手段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的途径,丰富完善调查走访、热线电话、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方式方法,编辑出版一批科学性、操作性和可读性强的心理疏导读物,如心理疏导基础知识、心理咨询技巧、心理疏导典型案例等。要适时组织理论研讨活动,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增强

工作效能,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原稿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调研

第一部分 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与运作

当前,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心理问题也随之纷繁而至。如何解决这种社会矛盾,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本调研组采取与不同层次的职工座谈、调查问卷、查阅资料、咨询专业人士等手段,从如何正确认识、企业管理者必须掌握的内容和方法、企业组织、个人等不同角度,阐述和介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落实。

一、首先要正确认识和面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很多人一听心理疏导就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是心理疾病。其实,人人都需要心理疏导。我们平时出现的焦虑、失眠、脾气暴躁、孤独、头疼、强迫症、多疑、懦弱等等都是心理不正常的表现。

国有企业改制、“转方式、调结构”等关键时期,均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有些职工心理压力过大需要疏导和排解。还有因贫富差距大、住房、婚姻等社会困难造成部分人心理失衡造成的偏激思想和行为。还有一些职工因为知识水平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产生焦虑情绪;领导要求标准高受到批评、周边同事做出了成绩而自己没有业绩,有了紧迫感;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是我们正在面对的挑战。这些大众情绪虽未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但对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产生抵触。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有联系,也有区别。政治教育注重普遍性,解决的是大多数人的思想问题;心理疏导注重特殊性、个体性,解决的是具体的心理问题。二者虽有交叉之处,但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果事先没有认真调查,仔细分析,就急着开“方子”,生搬硬套拿政治教育的“药”,来治心理上的“病”,那么,不仅收不到预期的“疗效”,而且可能会加重“病情”。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应更加重视心理疏导。从大的方面说,塑造和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国民心态,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企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从小的方面说,心理疏导既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在新时期只有把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解决有机统一起来,关注人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关注社会公众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关注和尊重教育对象的实践主体地位及其主观能动性作用,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突出“以人为本”。因此,人文关怀是心理疏导一种方式,而心理疏导更体现了人文关怀。

二、企业管理者:必须掌握心理疏导的内容、方式、方法,体现人文关怀

对心理疏导常用的知识、方法,领导干部要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力争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行家”。

(一)心理疏导的基本内容

通过调研,企业职工心理疏导需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减压疏导。心理减压是指通过身心放松,从而保持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针对家庭矛盾、工作紧张、经济条件、个人情感等原因产生的心理压力,深度汇谈倾诉、读书、音乐、帮助他人做好事做善事、积极休息、适宜运动等都是进行心理减压的有效方法。通过电台节目、接听热线电话等,进行互动交流也是减压的方式。

2、择业观就业观疏导。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有关,也与有些大学生不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有关。正确的职业观要求客观地审视自己,在客观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做好长远规划。

3、认知疏导。心态问题的解决,归结到一点,就是重构人们的认知。不科学、非理性、缺乏合理价值观指导的思维或认知方式,可以说是导致种种不良心态出现的直接原因。心理失衡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一种是不分是非的逆反和抵触,不问对象的疯狂报复,不遗余力地谩骂攻击,这是心理外向投射的表现,是一部分青年求得心理平衡的畸形手段。另一种表现为情绪消沉,悲观厌世,自怨自艾,自我封闭,从否定自己的价值进而否定人生的意义。还有些青年为求得内心的宁静,在一切问题上无原则地顺应,终于养成了逆来顺受、无求无争的庸人性格。心理失衡是精神遭受压抑的结果,成为一种精神负担,由此形成的潜意识必然要影响到人的思想行为。压抑感、忧虑感、孤独感、自卑感等发展过度都可造成心理创伤和生理上的病变,有可能导致变态的人格。

4、情感疏导。培养人们正确的爱憎感情、强烈的自尊心与正确的荣誉感、追求真理、追求婚姻幸福和美好前景的情感、成熟的义务 感与责任感等。加强理智驾驭情感的能力锻炼,在受到突然刺激、情绪要发作时能保持镇静。

5、社会环境疏导。当前,由于金融危机影响造成的物价上涨和收入降低的矛盾问题、90后独生子女独特立行的思想个性问题,使青年人成为需要关注的群体。他们面临相同生存压力,有着相同或近似的心理状态,如迷茫困惑、心理失衡、抱怨不满,甚至意志消沉等。

6、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突发事件产生的后果可以看到,突发事件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长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3天到1个月之内,幸存者的心理问题会表现出来,会出现极度悲观、绝望等情绪。通过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突发事件,了解突发事件的性质、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帮助人们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二)心理疏导掌握的方法

1、以通俗的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对职工进行引导。

语言是心理疏导的基本工具。以准确、鲜明、生动、灵活、亲切、适当、合理的语言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形成过程、本质和特点,授以战胜心理的方法,激励自我领悟、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促进自身心理压力的转化,减轻、缓解、消除、改造个性缺陷,提高主动应付心理应激反映的能力。《黄帝内经.素问.师传篇》专门讲到了心理疏导:“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其 中的“告之、语之、导之、开之”等就是语言疏导的方法。

从五个方面引导:

引导职工实事求是、讲究理性的科学思维方式,以理性驾驭情感,矫正情绪化、非理性的思维习惯;引导人们做到宽容大度、求同存异,能包容他人的缺点和冒犯;

引导人们学会转移注意力,能够在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陷阱时及时转移注意力。通过学会自我对话(写日记等)、放松练习、冥想或禅定练习、沟通谈心、调整生活方式、开发自身潜能等方法和技巧,在遇到突然刺激时及时有效地疏泄负面情绪、缓解压力。

引导职工学会用联系、发展、变化的哲学辩证思维来看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使思想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对个人问题要区分内外因,以内因为主、外因为辅,多从自身找原因,发挥主体能动性来解决问题;

引导职工学会运用基于平等心、利他心的换位思考,矫正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做好沟通,消除误会,积极心态与人交往。

引导职工学习运用中庸的方法论原则,防止思想和行为走极端;学会与他人进行合理的比较,不盲目攀比,要认识到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做好自我激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等等。

2、密切关注职工情绪变化。

运用科学的工具和“望闻问切”的方法,发现职工情绪变化的苗头,未雨绸缪。发现有职工心理失衡,首先要查明失衡的原因,如果是工作中的失误造成的,就应及时纠正;如果是当事者自己 不能正确对待生活,就应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在网上浏览心网互助吧,让曾经有同样想法的人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如果是工作压力过大,组织大家玩一些减压游戏,运用宣泄法,为对象提供正确的途径和适当的机会,让他们将心中的郁闷、不满等倾吐出来,从而减轻心理负担,缓解心理矛盾。运用代偿法,即让“对象”此有所失而彼有所得,从而获得心理补偿。但应注意,代偿法不等于“精神胜利法”。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虽也有可求得心理平衡,但这种人格是不美的。

案例:新区2#连铸机的职工情绪指数测评方法。

3、坚持“六必谈六必访”。

与职工增进了解、相互沟通的有效渠道。通过访谈这种传统的、富有成效的方式,即可让职工在熟悉的环境中放松心情地倾诉内心感受,缓解心中苦闷、烦躁、抑郁情绪,也可通过家访,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真切地感受职工的所想、所需和所求。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职工,要抓住他们自尊心强、遇到困难不愿寻求他人帮助的特点,主动热情地找上门去关心他们的内心苦闷,做好排忧解难工作。如果交流双方感受到彼此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相互的信任关系就有了基础,职工也就愿意袒露心扉,倾诉衷肠,在聊天的轻松环境中缓解压力。

4、借鉴和学习医学手段。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鲁龙光教授创立心理疏导疗法。1988年被评为国家科委科技研究成果,是我国建国以来唯一荣获国家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他以辨证施治为原则,以中 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心理疏导的思想方法为主导,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支柱基础,各类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精神病康复期预防复发及青少年适应障碍等进行心理疏导及治疗,效果显著。

5、对突发事件中的心理疏导。

1、舆论的正面引导。传播媒体普及知识、动员公众、告知真相、协调各方的信息,将突发事件中的各种有用信息传播给公众。整合社会目标,及时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2、宣传民族精神和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公众志趣,充分发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民族精神;创造心理相容性,妥善处理善后工作,培育人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发挥其渗透力、感召力和战斗力的作用,使人们形成积极应对突发事件、重新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心理动机和精神力量。

三、企业:创建和谐企业和具有幸福感企业,体现人文关怀

1、企业改善管理,履行社会责任,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5月19日人民日报社论提出,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才是消除非理性最有效的解药。

发挥工会联系职工的优势,健全完善劳动关系矛盾预警和调解工作机制,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有序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工会和人力资源科加大劳动法律监督力度,督促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保障职工休息权、知情权等权利;不断扩 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覆盖面,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抓好劳动关系矛盾的排查和化解,严格落实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努力消除隐患;

企业文化和教育部门建立和完善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引导职工寻找工作的快乐、幸福和意义。

安全部门、技术设备部门为职工创造良好优越的生产工作环境,降低职工劳动强度。

车间、班组在职工工作安排、奖金分配、工作考核、请假等方面的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按照制度办事。关心职工的情感诉求,深入细致地管理好职工八小时之外的生活。

办公室、人力资源科和保卫科建立信访和应急反应与协调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部署。

2、加大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

可以在两个层面实施。一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实施素质教育计划时,引入心理健康培训课程,帮助职工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提高认知能力,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应对压力能力。帮助职工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淡化对名利得失的计较,豁达心胸,减少烦恼,愉悦心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应考虑在我厂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首先考虑建立心理疏导的专门机构,使具有理论素质的政治思想工作者通过各类培训,取得心理咨询的资质,培养较专业的一支心理疏导师,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定期进行心理压力的测试,组织心理压力 的研究,提出疏导方案,向职工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加强职工心态状况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职工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的工作体系。汇集和反映调节企业职工心理情况,定期的形成评估报告,根据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政策调整和心理疏导,帮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消除不平衡感,促进职工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的不断累积,引导职工心态朝良性方向发展变化。

3、坚持心理疏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职工反映的、需要单位解决的合理要求,不能光说不做,或者应付敷衍,而应该把“公平正义、民主亲和”的和谐的文化理念真正落实到行动中,让心理上有各种想法的职工其观念和思维逐渐软化或者改变。如莱钢房价问题,公司采取团购的形式就很受职工欢迎,这项民心工程避免了房价进一步攀升,平息了职工群众的一些怨言。

4、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职工释放心理压力。

一些心理调适能力比较强的人,就是通过玩乐来释放情绪的。通过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陶冶性情的文体活动和心智体验式的拓展训练,能为职工发泄情感创造空间,益智强身的文化娱乐活动,能让职工以平和愉悦的心情面对工作和生活,在困难面前不气馁,从挫折中反省自我,最终达到心理平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效果。

四、职工:自我心理疏导,自我关怀。

职工搞好自我心理管理,有助于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耐挫能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自我心理压力消除

1、换位思考。当个体在认识、思考和评价客观事物时,要注意从多方面看问题。

2、一吐为快。向知心朋友倾诉你的感受,或把你的感受写成信,然后扔到一边,给自己留有一定的“忧虑”的时间,随后再去解决。

3、接受帮助。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当你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你最好能请别人帮忙,与其花几个小时的无谓劳动,不如找朋友聊聊,寻求事情解决的办法。

4、降低生活标准。对生活的过份完美追求,会使一个人的心理负担加重。

5、不要同时做几件事。与其同时做几件事,不如做好一件事。

6、积极从事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放松自己的身心,缓解紧张情绪。

(二)如何学会正确评价自我

一个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从而出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学会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应'以人为镜',从环境和心理条件相近的人比较中认识自己,从全面听取别人的综合分析评价中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三)克服自卑心理的自我疏导

1、积极与他人交往。

2、提高自我评价注重自我激励。要对自己进行全面正确的分析,要多看自己的长处,要经常回忆你过去的成功经历,借以激发你的自信心:“我一定会成功”、“不要怕,我错了别人也不会去笑我,他们也有失败的时候”、“人人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我一点儿也不比他们差”;“以前比这更难的事情我都能干好,何况这点事情”。

3、增加成功的体验。刚开始的时候,要选择那些自己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作为突破口,力争首次行动成功。另外,不要忽视小小的成功,随着成功体验的不断增加,自卑感便会逐步被自信心取代。

(四)克服自虐心理的自我疏导

美国心理学家彼特认为:世界上大概有一半人具有自虐狂倾向。有自虐心理的人常有以下表现:不敢坦然陈述自己的意见,因为害怕引起争论。觉得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人误解。躲着困难走,生怕自己插手事情会更复杂。不敢对任何人不敬,生怕被对方怀恨。常对人心存妒意。一旦自己犯了错误,就只会生闷气。不敢享有别人给自己太多的恩惠,宁愿多付出。

积极心态和做法有:

1、学习多赞美自己。

2、面对生活,做你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幻想。

3、正视你面临的问题,不要欺骗自己。

4、勿使他人对你抱有奢望,也勿对他人抱有奢望;

5、坦荡地指出他人的缺点,而不把他人的过失记恨在心,6、也不要让相互关系中的不协调因素影响相互间的接触。

7、改变你的兴趣,通过其它兴趣来恢复自信心。

8、允许他人比你更成功,更有能力。

第三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特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彰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正确认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

所谓人文关怀,指的是人文精神的关怀或人道主义的关怀,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真心地关心一个人的生存和命运,它的核心是关心人、尊重人。从医学角度来讲,心理疏导是一种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早有“心病还需心药治”的说法,疏导疗法也可称为“排泄法”。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讲,心理疏导体现的是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即通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通过解释、说明、支持、同情、理解等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来改变对方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疏导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内心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创造和谐心理的过程。这两种工作方式中,人文关怀侧重于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心理疏导则侧重于解决人们的心理障碍问题。

二、企业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这也是各类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的危险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同样,尤其是在企业中,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着良好机遇,又面临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贫富差距扩大导致企业员工心理失衡问题凸显。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按劳分配”“先富带动后富”政策的带动下,我国经济得到了长久迅猛的发展,由此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扩大。而在企业,贫富差距的扩大逐渐导致一些员工心理失衡,“仇富”心理日渐显露。在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员工的收入差距也较大,使得员工对利益分配的不平等感逐渐增加。如何引导员工群众正确认识贫富差距扩大问题,正确认识企业利益分配格局,防止心理失衡发展为心理问题,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二是员工价值观嬗变导致信仰缺失。几十年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物质利益在人们心中占据了很大位置。一些企业中,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逐渐抬头。虽然近些年来企业也在下大力气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但在一些企业中,还是有一些员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比较模糊,尤其是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时,他们信仰动摇进而缺失,冲击着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是员工对企业文化价值的差异感增加。当前企业人员的变化速度加快,老领导与新员工,新领导与老员工;老观念与新规范,新观念与老规范,在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会产生空白,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会产生摩擦,在文化价值的认同上会产生差异,这一切都给员工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和迷茫。

四是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大都实行岗位竞争制,几乎每年都要举行种类繁多的竞争上岗。此举确保了企业发现人才、留住人才,但同时也给企业员工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速度逐渐加快,企业在紧缩调整或引进新技术新工艺过程中,必然会精简冗员或淘汰落后的技术,这就使员工在掌握岗位新知识、新技能等问题上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员工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和日益增大的工作压力,必然会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同时,在社会整体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员工家属的就业、子女的学业,加之物价的上涨,以及住房、医疗等生活成本的提高,都成为员工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的源头。以上种种现象和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精神和心理的和谐状态,使其产生剥夺感、焦虑感、挫败感、不公正感等负面情绪。特别是当事情不遂人意时,更容易产生焦躁、郁闷、激愤甚至仇恨等情绪。这些不良的社会心理、社会心态影响着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安定,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创新的着力点放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上,帮助员工解决思想困惑与矛盾,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

三、企业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实现途径 其一,坚持“三贴近”,注重人文关怀。在企业中,加强人文关怀就是要把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立体地对待每名员工的多层次需求。即不仅要考虑员工知识、技能的丰富和提高,更应关注员工个体人格的完善、生命价值的提升。在肯定与重视员工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想方设法为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条件,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人的潜能,使干部职工进步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就是从员工的现实处境和切身利益出发,关注他们的价值、权益和需求,关注他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有效缓解员工的思想矛盾、心理冲突和情感困惑;贴近生活,就是跟上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生活变化的新信息,针对员工在学习、成才、婚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开展教育;贴近群众,就是要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办员工之所盼,真诚倾听员工群众呼声,真实反映员工群众愿望,真情关心员工群众疾苦,努力满足员工群众需求,并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讲究教育的层次性,注意工作的渐进性,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

其二,加强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和谐。注重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和谐,应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责任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向深入。大力营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风尚,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在全社会形成和衷共济、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员工学会心理调节,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完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员工心理心态的预测和预警,加强社会沟通,畅通交流渠道,防止不良心态积累恶变,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其三,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文化生活。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起到帮助人们舒缓心情、调整心态、滋养心灵的“润滑剂”和“减压阀”作用。面对员工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应积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公益活动、创建共建活动、评先创优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等,生动反映家庭亲情、人际友情、社会真情,给员工提供展示才华、交流情感、锻炼能力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放松心情、发挥才能、陶冶情操,进而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感受社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积极情感体验。

其四,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运用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一是正面教育法。就是对员工进行正确引导和正面激励,以培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情感体验法。就是从员工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实际的教育主题,设置富有意义的教育情境,引导他们自主思考、自我体验。三是沟通对话法。就是在教育者与员工之间建立和谐的交往关系,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通过平等沟通、互动交流,达到教育的目的。四是自我教育法。就是引导员工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生活实际,通过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养,逐步实现自我完善。(作者单位:西部区域无线电网控中心)

第四篇: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感染力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感染力

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道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把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原、本体,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动力和标志的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在钢材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在巨大的指标压力下,邯钢出台了系列争夺市场的挖潜增效措施,给职工压上了沉重的担子。因此,“以人为本”如何“为”,关系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干部队伍面临的一道重要课题。因此,要把以人为本的要求和理念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最主要从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入手,通过对职工心理、身理等多方面的关注与关爱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一、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途径

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在职工中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职工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员工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职工自尊自重、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

二是关注职工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关注需求我们就要抓住要害,就要依据需求合理实施相应的疏导措施,达到稳定职工心里的目的。邯钢的发展必须充分依靠广大职工,为职工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薪酬保障,为职工提供职业发展通道。一要树立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对于职工的合理化的建议,应予以积极采纳,对于职工取得的成绩应大力表彰。二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通过岗位竞聘、项目提成制、组织考察等形式,让合适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让每块金子都能发光。

三是掌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式。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掌握职工的心理需求,了解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关心职工的疾苦,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形之以身,交之以心,这样才能从职工那里得到理解,得到信任,从而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功效。

四是关注职工价值取向,要对职工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促进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发挥。

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无非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拥有的社会地位和荣誉;另一方面,就是获得较高的个人收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不能忽视对职工的正确价值引导功效。正面的教育与职工价值的自我实现,有利于职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当职工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企业利益相联系在一起时,就能焕发出无穷无尽的创造精神,支撑这种精神的,就是职工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我们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就必须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进行探究。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该建立便于各级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机制,发现员工的“闪光点”。对综合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人才,要大胆启用。压担子,给待遇。要唯才是举,举贤选能,打破论资排辈用人的条条框框,让他们在充分发挥潜能的同时,得到与工作质量、工作效益、工作责任相适应的待遇。此外还要用政治提拔杠杆,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二、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现实意义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一种工作理念的创新,也是方法的创新。人文关怀中渗透着心理疏导,选择心理疏导方式本身就体现着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是实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手段。以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时不尽如人意,原因可能多种多样,而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单

一、工作思路比较狭窄即为其中之一。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习惯于把问题症结锁定在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上,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人带来某种新的心理伤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失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对我们有一种勇于创新、视野顿开的感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贴近实际,贴近职工,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重在解决他们内心的实际困惑,在这个基础上,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总的看来,开展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是稳定发展,最难得的是人心思齐。注重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既实现对广大职工物质生活的关怀,也实现对广大职工精神生活的关怀,关注职工个体独特性、深层情感和发展需求,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帮助职工走出心理困惑和心理阴影,解除职工畏难情绪,树立职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推动企业形成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心态,使他们蕴藏在心底的巨大潜能喷薄而出,从而较好地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二)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意味着要遵照人性的基本规律,理顺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将人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核心,优化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就是为员工更好地生活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与支撑,它传递地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一种思想和理念,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三)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企业,是发展企业的基本要求。广大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体,以及和谐企业建设的主要力量,对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举足轻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注职工的身心健康,尊重员工的个性,激发他们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只有职工的心理

健康、生活积极进取了,才可能在企业内部打造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队伍,才可能构建和谐、稳定的企业氛围。

综上所述,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我们就必须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寻找突破口,以科学发展、和谐企业、企业文化等为理论基石,正确认识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现状、特点和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新举措、新方法,服务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为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和企业科学全面持续稳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第五篇:浅论如何加强职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浅论如何加强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响水县局(分公司)

朱鹤成

【摘要】当下,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员工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也随之逐渐增大,各种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也逐渐衍伸为社会问题,且日益突现。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先后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充分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烟草行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需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有效帮助缓解员工心理压力、实现员工心理健康、维护社会团结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行业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以谋划“三大课题”、提升“五个形象”为统领的新征程上,员工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也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员工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荷大幅增加,由此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也日益增多,一旦到某种程度就可能会转变成企业的不稳定因素,不利于推动改革创新,针对新形势下的盐城烟草,迫切需要加强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所谓“人文关怀”,通常的理解就是对人的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人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其根本指向是实现人本化生活,帮助每个人提高人生的幸福指数。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的具体体现,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体现了培养人、激励人、尊重人、塑造人的理念。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可以为员工有效地解决工作、生活、情感和精神等方面出现的困惑和迷茫,帮助陷入心灵困境的员工和家属走出阴霾,树立健康心态,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恶性社会心理事件的发生,调动员工群众投身改革和发展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更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途径。

二、对当前员工遇到的心理问题分析

(一)员工存在焦虑心理。在当前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预见因素的增多,员工表现出了一种紧张焦虑的心态。虽然市场经济体制下,就职于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烟草行业,企业和员工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全行业发展面临着“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这四大难题,就会不断对员工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员工面对竞争压力,对企业的依赖性增强,有时在达不到企业要求或在企业遇到困难时,有的会对企业和个人的前途产生疑虑,有的在体力和精神上出现严重透支,有的在心理上出现厌倦、易怒、焦虑和情绪低落等问题。

(二)员工存在着过客心理。近年来,盐城烟草在岗位竞聘上面大力倡导异地任职,这一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全市烟草队伍活力,同时也给很多上任员工造成了过客心理,当身处异地工作遇到住房、婚恋、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生活需求问题难以解决时,就会出现失落、忧虑、悲伤等不同的负面心理负担和压力,这些负面心理负担和压力,如不能及时倾诉和排解,就会超出心理承受能力,出现心理障碍,影响自身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对企业公平期待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员工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他们的需要层次也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任何一个企业,收入和晋升问题始终是员工关注的头等大事。员工在关注收入是否能根据企业发展和物价水平同步增长的同时,更加关注公平分配、竞争上岗。员工希望企业能不断创新薪酬分配制度和职务晋升机制,收入高低凭贡献、职务晋升论能力,吃大锅饭、论资排辈是最打击员工积极性的两大因素。

三、从需求入手制定员工关怀和心理疏导对策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实现自我需求五个层次。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本企业员工的主要需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物质需求,希望能有较高水平的收入,能有安居乐业的资本;二是尊重需求,希望生活和工作更加体面、更有尊严,并能融入社会主流;三是沟通需求,希望多一些的与领导及同事一起沟通的机会,能让自己在单位里找到存在感;四是职业需求,主要是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需求,希望建立公平的薪酬机制和提拔制度。

(一)关注物质需求,提高员工生活水平。盐城烟草对员工队伍始终抱着倍加珍惜的态度,市局党委深刻认识到,员工队伍是企业发展历程中最大的财富,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是全体员工不懈努力的结果,企业发展的成果必须和员工一起分享。盐城烟草在企业发展有保障和政策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在住房、医疗、教育培训、带薪年假等方面为员工提供完善的福利。

(二)关注尊重需求,提高员工幸福指数。尊严与体面是现代企业员工较为普遍的一种需求,也是追求幸福的一种正常诉求。员工觉得在这个企业工作体面,自然而然就愿意留下来,和企业荣辱与共、风雨同舟,双方之间建立起无形的“心灵契约”。我们要通过盐城烟草“凝·创”企业文化作为引

领,凝聚心气。通过各种形式的宣贯教育,使企业文化理念深入每名员工心中,坚持以文化力形成感召力,形成 “凝心聚力,创新创优”的鲜明文化精神。同时,不断的推行形象视觉识别系统标准化建设,使员工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身为一名烟草人的幸福感。

(三)关注沟通需求,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员工的压力绝大多数来自工作本身。因此,企业有责任、有义务为员工减压,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要本着人本精神,切切实实关心关怀员工,倾注情感,务求实效。现实工作中,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深入基层了解民意。一线员工大多在最基层、最复杂的地方奋战,特别需要来自上级的关怀和温暖。企业领导需经常深入基层服务站开展调研活动,坚持贴近员工、依靠员工的原则,主动俯下身子,倾听员工心声。通过与员工广泛,让一线员工切身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二是搭建顺畅的沟通渠道。切实落实好员工代表大会,深化民主管理,充分吸纳员工建议意见。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恳谈会、减压座谈会等,激发基层员工与领导干部的沟通欲望,创造民主平等、相互坦诚、相互信赖的沟通环境;鼓励员工向企业提出好的建议,无论是针对工艺技术的合理化建议,还是针对企业管理的真知灼见,只要能发挥正面作用,就能受到奖励。长期以来,公司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沟通

氛围,员工敢说、领导敢听。

三是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员工释放压力的最基本“佐料”。通过开展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先进单位评比,形成了推动基层单位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良性机制。定期召开全市性的文化活动,使员工通过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达到了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效果。

(四)关注职业需求,追求员工“人尽其才”。树立紧紧围绕发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发展的理念,搭建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落实技能人才的津贴待遇,提供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机会,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持。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作为企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使绝大多数员工工作上不受委屈,学习上有条件,晋升上有机会。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进一步加大各种专业技术资格待遇的调升力度,让每个员工都能尽显才华,大展身手。

四、加强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意事项

一是要有预见性。过去,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中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工作跟着问题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原本也没错,但是当前社会上很多矛盾和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为当事人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发生的。在工作中,我们往往也可以看到,一个大的改革措施出台,一个重大政策推行,一些干部员工总会出现疑虑疑惑等反应,有的甚至产生对立

情绪或是过激行为。因此,在实践中就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改变过去被动应付的工作状况,当干部员工的思想问题处于萌芽状态阶段时,就要积极有效地进行关怀和疏导,把思想工作做到前头,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要突出及时性。如果把预见性比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事前监管的话,那么及时性就是处理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尤其是对待员工反应出来“热点”、“难点”问题时,绝不能迫于形势走走过场应付处之,更不能漠视不管,粗暴对待,激发矛盾。否则久而久之员工就会产生抗拒心理,不满和疑虑会越积越多。因此,在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员工反应的问题或困难,并热情周到、实事求是帮助解决处理这些问题困难。

三是要做好保密工作。保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保密有助于员工除去心理障碍,敞开心扉,真心接受组织的帮助。特别是在疏通引导员工婚姻家庭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时尤其要注意保密,否则适得其反,让需要接受帮助的员工陷入到更深的精神痛苦。

五、结束语

总之,当前烟草行业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当前行业员工心理健康的需要,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只要以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运用到

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尊重员工个性自由,关注员工身心健康,重视员工全面发展,就能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真正调动起来,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载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立足人文关怀_加强心理疏导

    立足人文关怀 加强心理疏导 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尊敬的各位同仁: 国家电网公司始终高度关注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大力倡导“企业以员工为本,员工以企业为......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五篇)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

    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与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人文关怀的初识与实践【摘要]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企业人文关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沈壮海 李岩 一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是思想政治工作应对当前心理问题多发多态的必然选择, 是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

    加强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加强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全面进步,职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职工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

    加强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随着社会的进步,职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职工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社会生活急剧......

    以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做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做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受到重视,但其所起到的效果却往往不及预期。本文从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对职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如何对职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职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考和实践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要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