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1:0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夏张镇妇联

夏张镇辖六个管区71个行政村,总人口6.3万人,其中妇女人口3.12万人,留守妇女110人。共有儿童5301人,其中留守儿童120人。留守妇女中,31-45岁的75人,45-60岁的35人。按照上级妇联的统一要求,近期对我镇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摸底,我镇有留守妇女110名,其中31-45岁的75名,占总数的68%,45-60岁的35名,占总数的32%,文化程度初中85人,高中及以上25人。丈夫省外务工的25人。全镇共有留守儿童120人,其中小学45人,中学75人,男75人,女45人。

(一)、留守妇女的基本特点;

务工收入仍是留守妇女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80%以上的留守妇女认 为丈夫外出打工后,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变化,照顾家人成为留守主要原因。留守妇女对家庭和丈夫的满意度比较高。在调查中可以看 出,留守妇女虽然独自在家承担着照顾老人小孩和从事家务 劳动的责任,但是她们对当前家里的状况是比较满意的。80%以上的妇女认为跟家里老人相处十分融洽,对丈夫的家庭责任心很满意。农村留守妇女在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起了 很大的作用,虽然在农村收入较高人群中,大多数外出务工丈夫的绝对收入高于妻子,但如果把留守家 乡妻子所承担的家务劳动,以及抚育孩子和赡养老人所付出 的劳动价值化的话,妇女为家庭所作出的贡献与男子比较,应该评价为平分秋色,甚至更胜一筹。

(二)留守儿童的基本特点

基本生活有保障。父母外出务工,带给留守儿童经济上的 改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调查中,90 %以上的孩子 有零花钱。可见,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物质上的需求已在较大程度上 得到满足。自理能力较强。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现状,使留守儿童不得 不学会自立自理,能够较为独立地生活和照顾自己,已经成 为留守儿童的明显特征。留守儿童不仅要照顾自己,有 些还要照顾年迈或有病的祖辈,在家里负担着主要责任,心 理和身体上的压力过早地压到了他们稚嫩的肩膀上。能够理解父母打工的行为。当“留守”在农村社会成为一 种普遍的现象,加上学校教育的引导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留 守儿童们大多数都能够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行为,而且在精 神上给予了父母一定的支持。孩子表示对外出的父 母很满意,有90%的留守儿童明白父母为什么打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是为了给他们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丈夫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妇女承担着家庭中的 生产劳动、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责任,忍受着与丈夫长年 两地分居的孤寂,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留守 妇女问题主要存在于五个方面: 第一,劳动强度大。第二,精神负担重。一是独自面对责任的压力大。二是 牵挂丈夫的忧心大。三是 夫妻情感交流的影响大。第三,卫生保健差。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荷,留守妇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 放在农业生产上,放在赡养老人、教育 子女上,无暇或无经 济能力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之文化素质偏低,缺乏自我 保健意识,这个群体普遍存在卫生保健较差的现象。第四,致富能力弱。留守妇女感到生产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科学知识和生产 技能,由于家庭的牵绊,她们不能外出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挣钱,在家也只能从 事传统农业,收入较低,劳动强度大。第五,维权意识有待提高。少数留守妇女对于国家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政 策了解较少,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维权,也 不知道怎么维权。

(二)务工带来的经济上的宽裕使农村留守儿童对物质的 需求已经不再重要,心理问题、安全问题等正悄然成为农村 留守儿童问题中的难点。一是亲情严重缺失。幸福的家应该是能和父母在一起,让自己感受被关心的滋味。二是人格性格发展出现障碍。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正 确教育引导,加上有些孩子总认为自己是留守儿童而显得自 卑,有事不爱与人交流,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 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 意,在自我保护上容易出现过激行为。三是漠视亲情友情。亲情的缺失,导致了情感上的冷漠。

留守儿童往往在现实中朋友显得比较少,有事喜欢闷在心 里。其次,留守儿童安全缺乏必要的保障。未成年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对 于留守儿童,监护人和学校肩负着主要安全责任。但学校面对的是未成年人 群体,不是哪一个两个孩子,不可能事无巨细。这种状况造 成学校、家庭之间存在留守儿童安全管理衔接上的“真空”。第三,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盲区。留守儿童的 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监护人的能力问题。缺乏科学的 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甚至 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缺少道德上的教育引导。二是家长的 价值取向问题。很多务工族因长期在外,偶尔打 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孩子好逸恶劳、奢 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 等思想。

三、对策 及建议:

(一)抓住机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加快 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 村经济。一是积极引进居家就 业。党委政府应加大对外界信息的吸纳力度,多方寻找 合作伙伴,努力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联系一些例如加 工、编织等适合居家从事生产的产品订单,使农村留守妇女 能够就近挣钱,有效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二是出台有利于 农村创业的政策。增设农民创业贷款项目,放宽限制,减化 贷款手续,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相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要用好用活政策项目,财政部门、金融机构要按照 政策规定给予全力配合,使对农村自主创业的资金支持能落 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充分发挥村级妇女组织在留守妇女、留守儿童 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妇联组织能否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服 好务,重点是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配齐配强农村妇代会主 任则是抓好基层工作的关键,抓住农村两委换届契机,确保 妇代会主任在村级组织换届中 100%进“两委”,争取政策,合理提高村妇代会主任政治和经济待遇,真正做到农村妇女 工作的组 织覆盖、工作覆盖和凝聚力覆盖,把农村妇女组织 建设成为“坚强阵地、温暖之家”。

(三)建立农村妇女健康保健长效机制。财政、卫生、计生、妇联等部门要整合项 目经费,把农村妇女免费健康普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措 并举,确保农村妇女能够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免费的健康普 查。同时,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健康知识宣传,经常性组织健康知 识讲座,特别是加强对一些健康常识、妇 科保健知识的教育,有效提升农村妇女的健康意识,使她们 能够主动关注健康、关爱自我。

(四)强化留守妇女维权意识。加强对留守妇女维权知识 培训,加大《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较为专业的心理疏 导和法律指导。

(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第一,淡化“留守儿 童”观念。学校要多开展各类交流互动活动,由政府 各个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 参与,构建一个有利于留守儿 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大环境。第二,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 题的调研和针对性举措。避免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六)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七)引导农村家长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和义务。一是强化 农村家长的责任意识。二是利用农忙或 者春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黄金时节,由村委会联合乡镇、村学校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三是学校要与 留守儿童家长建立联系平台。与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互留 电话,经常交换意见。二是利用农忙或 者春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黄金时节,由村委会联合乡镇、村学校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八)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 德教育,加大对传统美德的宣扬,对农村家庭教育、农村创 业发展、农村敬老爱亲方面的优秀典型,要大张旗鼓地进行 宣传,引导农村社会群体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努力营 造有利于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生存的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

2011.5

第二篇: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状况情况调研报告

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状况

情况调研报告

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状况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县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在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和提升农民纯收入的同时,也衍生出农村大批留守妇女和儿童,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给我们做好农村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有效帮助她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近日,锦屏县妇联通过走访座谈、下发统计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

下:

一、基本情况 留守妇女现状 县总人口万人,其中女性万人,占总人口的%。留守妇女28890人,占妇女总数的27%。此次调查情况显示,目前留守妇女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在年龄特征上,31-45岁的留守妇女比例较大,为%。30岁以下的大多因生育、照顾年幼子女而暂时没有外出务工,或是夫妻双方共同外出,45岁以上的一般因年龄较大、男性外出较少,留守比例较低。二是在文化程度上,留守妇女大多文化程度偏低。31-45岁的留守妇女中,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45-60岁的以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在生活中认为自己最大的困难是子女教育压力大。三是在留守原因上,客观因素是需要在家务农、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主观因素是本人不想外出务工或家人不支持。四是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上,主要是生活劳动强度太大和生产发展缺资

金、缺技术。五是当留守妇女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的留守妇女选择向邻居亲友求助,因为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低,不懂法律,很少有留守妇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留守儿童现状

全县中小学共计留守儿童10350名,其中小学6344名,占在校生比例%;初中4006名,占在校生比例%。从此次留守儿童调研情况来看,目前留守儿童有以下主要特点:在全县中小学留守儿童中,有6233名留守儿童在校住宿,占留守儿童比例%;有1146名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占留守儿童比例%;生活上的“单亲家庭”的有2215名,占留守儿童比例%;隔代抚养和上代监护的有6322名,占留守儿童比例%。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留守妇女

1、体力劳动加重。青壮年男劳力外出务工后,农村只留下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妇女甚至部分老人转变为农业生产劳动的主力。在抓好劳动生产的同时,留守妇女还要教育子女、赡养老人,有限的精力与高强度的劳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在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妇女表示“一个人难以单独承担农活”,“希望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平日里希望有丈夫的体贴帮助”等。

2、精神负担加重。留守妇女除了长期承担繁重体力劳动而健康堪忧外,还普遍存在精神负担重,安全感低;夫妻交流少,婚姻关系脆化等。调查显示,丈夫外出后,4%的留守妇女常常觉得没有安全感,60%的留守妇女常常感到孤独。留守妇女与丈夫主要的沟通方式是打电话。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情感的交流以及性交流,导致感情危机,久而久之婚姻难以维系。二是婚姻纠纷中“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当

夫妻出现婚变时,大多留守妇女因无法掌握丈夫在外的收入和财产情况,因丈夫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使得留守妇女的权益得不到合法保护。70%的留守妇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并且缺乏有效的排解方式和渠道。

3、教育子女能力低。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留守妇女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家务劳动繁重,除了在经济上、生活上能为子女提供一定的帮助外,无力或无过多的时间在子女学习上、做人上给予有效教育与监管。80%左右的留守妇女认为对子女的教育就是拿钱给他们上学,只要他们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行;有近50%的妇女几乎从未同子女谈过理想与抱负,有近65%的妇女不知道平时孩子在想什么、盼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主要表现在吃饭穿衣上。调查还发现有的留守妇女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对子女上缺乏科学的教育和监管。同时由于孩子缺少父爱,家

庭角色缺位,留守儿童多数学习成绩平平,自身特长不明显。部分孩子因父母离婚家庭破裂,造成心理、人格有缺陷,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

1、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较少导致学习问题。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很少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相对要少了很多。

2、缺乏亲情的抚慰导致生活问题。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生活的满意程度上,留守儿童的满意度更高;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

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多数留守儿童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许多留守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隔阂,即使父母回家时也难以与父母正常交流。一些孩子寄人篱下的感觉,又会使他们出现心理偏差,带来负面的心理感受。孤独感、紧张感、失落感和焦虑感,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感受。

三、采取办法法及措施 针对留守妇女儿童的现状,锦屏县妇联立足“党政关注、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积极探索服务留守妇女儿童的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成立留守妇女互助组织,关注留守妇女生产生活。自开始,我们在部分外出人员较集中的村试点成立了留守妇女互助组织。这个组织使广大农村留守妇女在农忙时,通过互助组搭伴实现了互帮互助,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节省了劳动时间,在农闲或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她们聚在一起,娱乐谈心,交流

沟通,消除烦恼,成为情感交流和娱乐活动的平台;当她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她们能通过整体来维权,成为互相维护权益的机构;当她们有什么需求和服务时,又成为了她们诉求表达的渠道。目前,我们已成立15个留守妇女互助组织,使广大农村留守妇女有了倾诉和维权的依靠、她们的心灵沟通的平台,得到了广大留守妇女的拥护和支持。二是充分运用农村妇女培训基地,积极开展适合农村留守妇女特点的实用致富技术培训,通过妇女小贷政策引导留守妇女发展特色农业增收致富,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同时加强普法宣传,进一步扎实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依托妇女儿童青年维权服务站,畅通留守妇女信访诉求渠道,发挥12338维权热线的作用,为留守妇女提供便捷优质的维权服务,增强和提高留守妇女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三是打造“妇女之家”县级示范点,要充分发挥“妇女之家”的作用,让其成为留

守妇女最可依赖的温暖之家;要特别关注特困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困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多措并举,关爱留守儿童。

1、凝聚力量,倾心尽力,“三关爱”暖冬行动成效显著。近年来,我会组织团县委、县民政局、县关工委、县教育局等单位的负责人,前往大同乡、彦洞乡、隆里乡等乡镇开展发放暖冬物资、免费义诊、义务抢修线路、亲情聊天室聊天等活动。

2、以“三?八”晚会为契机筹集“留守儿童基金”。活动邀请了全县所有的县级领导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在锦客商和在外创业的锦屏籍老乡,晚会通过歌舞、小品、联唱、朗诵等文艺表演形式,搭建“爱心平台”,动员全社会力量为贫困留守儿童奉献爱心,共收到来自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元。目前县妇儿工委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为契机,慰问留守儿童735人,物资6万余元。各乡镇和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也相继充分发挥职能作

用,积极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贫困学生慰问帮扶等活动,发放慰问金及体育用品、文具、图书等物资共计42400元。

3、凝聚各方力量,创建县级农村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儿童之家示范点。,经过不懈努力,我县获得亲情聊天室项目资金10万元,为把此项工作组织好、策划好、开展好,我会与团委、教育、关工委等部门共同斟酌酝酿,出台了两室共建实施方案,凝聚各方力量,创建了偶里、平秋、河口3个县级农村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儿童之家示范点。今年我会将继续开展实施2014年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新建敦寨、启蒙、大同3个县级“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儿童之家示范点。

四、对策及建议

1、高度重视,创造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尤其是要发挥好妇联等群团组织优势,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关爱留守妇女儿

童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利用“三八节”、“六一节”等重大节日,广泛宣传妇女儿童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的良好氛围。

2、要出台相应的帮扶政策和措施。如针对留守妇女文化素质低,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中心校及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期授课,引导其当好合格家长及培养合格子女;针对农村妇女创业风险大,有关部门应帮助有条件的农村妇女、女能手、女企业家给予信贷扶持和项目扶持;对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妇女所从事的种植、养殖行业项目应给予重点扶持,积极为她们提供政策支持和市场信息,帮助她们搭建创业平台。针对留守儿童,加大价值观念的引导、亲子之间沟通交流、家庭教育与心理疏导的工作力度,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开通家长热线,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

3、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

犯罪活动,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一是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严厉打击侵害女性农民工、留守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要成立相应的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为留守妇女提供生活、生产、身心健康、法律等方面帮助,改善农村妇女的生活环境。三是各级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维权法律服务站等机构作用,为遇到婚姻问题的留守妇女提供能倾诉、能得到帮助的地方,使其尽快摆脱困境,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和纠纷发生,尽可能地帮她们办实事、办好事,切实维护好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关于我镇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镇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 研 报 告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镇留守妇女儿童日益增多,针对这种形势,做调研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总人口75246人,其中妇女37624人、留守妇女20693人,占妇女总数的55%;18岁以下8569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953人,占同龄儿童的7.2%左右。

调查情况显示,目前留守妇女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在年龄特征上,18--40岁的留守妇女比例较大,接近60%。参加问卷调查的十几个村5000名妇女中,18--30岁占调查人数的36%,31--45岁的占22%,45-60的占16%。30岁以下的大多因生育、照顾年幼子女而暂时没有外出务工,或是夫妻双方共同外出;45岁以上的一般因年龄较大、男性外出较少,留守比例较低。二是在文化程度上,留守妇女大多文化偏低。45岁以下的留守妇女中,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45—60岁的以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被调查者高中文化程度不到20%。三是在职业技能上,绝大多数留守妇女没有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有技术特长的很少。四是在留守原因上,客观因素是需要在家务农、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主观因素是本人不想外出务工或家人不支持。

从此次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来看,目前留守儿童有以下主要特 点:一是留守儿童人数比例较大。统计数据显示,全镇留守儿童人数占儿童总人数的7.2%左右,其中调查的镇中心小学和镇中学在校生分别为560人、1100人,父母双方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均为96人,父母单方在外务工的分别有45人、19余人,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的比例较大。二是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两种类型。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这种隔代抚养的方式,除了“代沟”问题,还容易产生老人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上代监护情况较少。

二、现状及问题

(一)留守妇女

1、体力劳动加重。青壮年男劳力外出务工后,农村只留下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妇女甚至部分老人转变为农业生产劳动的主力。在抓好劳动生产的同时,留守妇女还要教育子女、赡养老人,有限的精力与高强度的劳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在调查中,有些妇女表示“一个人难以单独承担农活”,“希望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平日里希望有丈夫的体贴帮助”等。

2、精神负担加重。留守妇女除了长期承担繁重体力劳动而健康堪忧外,还普遍存在精神负担重,安全感低;夫妻交流少,婚姻关系脆化等。调查显示,丈夫外出后,67%的留守妇女常常觉得没有安全感,60%的留守妇女常常感到孤独。留守妇女与丈夫主要的沟 通方式是打电话。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情感的交流,导致感情危机,久而久之婚姻难以维系。

3、文化生活匮乏。留守妇女大多年龄在30岁以上,初中以下文化,同时又没有一技之长,在城市难以立足,在流动竞争中被社会选择留守乡村。在农村闲暇时节,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最多的娱乐便是串门聊天,看看电视,偶尔打打麻将,精神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匮乏。

4、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普遍提高。调查发现,丈夫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有一定提高,生活质量提升不少。同时留守妇女的对自身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近95%的妇女参加了新农合。

(二)留守儿童

1、生活水平较低。据调查,35%以上的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条件困难。所调查的镇中学留守儿童的每周生活费人均40元,除去吃饭花销,留守儿童几乎没有零花钱。

2、家庭教育缺失。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主要都是母亲或祖辈进行隔代抚养,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限制,无法对留守儿童的知识学习进行适当的辅导,无法担负起抚育儿童健康全面成长的重责。

3、亲情关怀缺失。多数留守儿童每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打电话成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淡漠,他们无法得到足够的来自父母的关爱。据学校老师反映,学习不认 真的往往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长的监视力度不够,他们的学习就无人过问,很容易成为差等生。

三、建议及对策

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的调查研究,把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计划之中,积极发展本地经济,扶持本地创业。大力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

2、加大农村教育体系建设。针对留守妇女,进行包含知识、科技、技能、法制、道德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重点培养一批留守妇女致富带头人。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学校建设,开通家长(监护人)热线,有条件的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

3、实施好“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行动”。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尤其是要发挥好妇联等群团组织优势,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的社会氛围。利用农闲时节或“三八”妇女节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以评选“平安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 邻里”、“守法公民”、“和谐家庭”等为抓手,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打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对留守妇女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大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教育,提高妇女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积极探索有特色的农村妇女协会组织(互助组织),充分发挥妇女群体自身互帮互助的作用。在“政府支持,妇联牵头”的前提下,成立乡镇村农村妇女协会或农村妇女合作小组,“生产联合互助组”以减轻劳动强度;“生活联合互助组”以互相关心实现情感上的诉求;“文化活动联合组”以共同分享娱乐等。

第四篇:仙桃市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仙桃市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仙桃市妇女联合会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部的江汉平原,国土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150万,妇女数42.6万,儿童数21.34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个数目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据统计,我市农村留守妇女数7.86万,农村留守儿童数2.87万人,结合“万名干部下万村入万户”活动,我们市妇联选取驻村点陈场镇徐梁岭村进行了专题调研,发放留守妇女调查问卷50份,留守儿童调查问卷50份,采取统计调查、干部座谈、调查对象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现将调查情况与我们的思考建议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本次调查采用了两种问卷,分别针对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及其临时监护人进行调查,留守妇女是指年龄在20-60周岁之间,丈夫外出打工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留守儿童是指导年龄在14周岁以下,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自己单独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我们调查的陈场镇徐梁岭村有8个小组,人口1632人,妇女人数734人,占人口总数的45%,其中留守妇女人数40人,占妇女总数的5.5%;儿童人数为456人,占人口总数的28%,其中留守儿童125人,占儿童总数27.5%。多数家庭夫妻双双外出,子女留在家中由老人抚养和照顾,少数没有老人的家庭才由女性留在家中照顾孩子。

1、留守妇女的基本特点

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妇女人数相对较少,多数家庭夫妻双双外出。妇女外出,男人在家的情况更少。我市是轻纺城市,多数妇女就近在城区附近就业。部分家庭因没有老人或老人身体有病才让妇女在家照料。

男人外出农村家庭的收入除了农业收入以外,主要的经济来源仍是务工收入,家庭里如有外出打工的男人,家庭经济状况会有很大变化。

留守的主要原因为照顾家人。在留守妇女中,75%的人有过外出打工的经历,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不得不放弃打工,回家务农,照顾老人和孩子,让男人安心在外务工。其次是因为工资太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家庭里,必须有一个留下来的情况下,妇女选择了回归家庭。

留守妇女对家庭和丈夫的满意度比较高。在调查中可以看出,留守妇女虽然独自在家承担着照顾老人和小孩和从事家务劳动的责任,但是她们对当前家里的状况是比较满意的。30%以上的妇女跟老人相处十分融洽,对丈夫的家庭责任心很满意,70%的妇女对丈夫的家庭责任心选择满意。

农村留守妇女在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成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多数留守妇女承担着养殖和种植业。

2、留守儿童的基本特点

在接受调查的儿童中,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2岁。这些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正需要父母的照顾和抚慰,在思想上渴望和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父母的外出务工,对他们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在外务工的占79%,一方在外务工的占21%。务工地点遍及广东、深圳、青海、四川、黑龙江、云南、福建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外出父母从事的职业包括建筑、服装加工、电子加工、餐饮服务以及服装、建材经营等方面。

基本生活有保障。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经济上比其它孩子有明显的改善,在物质

上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自理能力较强。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现状,使留守儿童不得不学会自理自立,有些还可以照顾年迈或有病的祖辈。

能够理解父母。有30%的孩子表示对外出务工的父母很满意,70%的孩子认为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为了给她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父母不外出打工,我们就不能上学了。

留守儿童监护人除父母或老师外,其他的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最高的文化程度也只有初中水平。

二、现实问题

1、留守妇女面临的现实困难

丈夫外出打工,留守妇女承担着家庭中的生产劳动、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责任,忍受着与丈夫长年两地分居的孤寂,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留守妇女问题主要存在于五个方面

第一、劳动强度大。我们调查的徐梁岭村七组的陈想枝,男人到深圳打工,自己一人在家有一口渔池,种十多亩田,年收入在3万多元,还要照顾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的生活,她感觉很劳累,希望爱人还打两年工之后回家和自己一起种这些田,把渔池经营好。

第二、精神负担重。面对责任,多数留守妇女表示,自己没有安全感,压力很大,担心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担心农活,担心丈夫对自己的感情发生变化等等,很多家庭一年才能团聚一次,还有些家庭几年才见一面。夫妻长期分居两地,导致夫妻感情疏远,精神上得不到相互的慰藉。

第三,致富能力弱。留守妇女感到生产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只能从事传统农业,收入较低;有些留守妇女根本不从事农活,男人在外务工的收入是家庭的主要收入,全靠男人的务工收入支撑家庭。

第四,参与民主管理意识不强。70%的留守妇女不参加村委会的活动,在村务管理中,不主动参加并提出建议,认为那是男人的事。选举干部时也不自己作主投票。

第五,维权意识有待提高。85%的留守妇女对于国家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了解很少,很多妇女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维权,也不知道怎么维权,感到茫然无措。

2、留守儿童面临的现实困难

务工带来了留守儿童经济上的宽裕,但儿童的心理问题、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难点。

一是亲情缺失。82%的留守儿童一年或一年以上才回家一次,一年中,相处的日子也只有10来天,72%的孩子认为,春节父母在家中自己是最快乐的,留守儿童对于亲情都无比渴望。

二是性格出现障碍。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正确教育引导,加上有些孩子显得自卑,不爱与人交流,言语少,在自我保护上容易出现过激行为。部分由祖辈照顾长大的儿童,由于祖辈的溺爱、纵容,在性格上表现出自私、霸道,蛮横等,有些由其他监护人照顾的孩子,则相对比较内向,有心事没人说。

三是家庭教育缺失。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主要是监护人的能力问题,只能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其次有些父母金钱至上,认为学习好不好根本不重要。

四是安全隐患严重。未成年人自我保持能力差,学校和家庭同时负着安全的责任,在学校内的安全尚且可以保证,出学校后,安全隐患没有保证,大多数监护人年纪大,精力有限,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五是漠视社会和亲情。亲情的缺失,导致了情感上的冷漠,在现实中朋友较少,与父母

交流少,对社会关爱不信任,不寻求社会的关爱。

三、对策及建议

1、充分发挥村级妇女组织在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妇联组织能否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服好务,重点是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配齐配强村妇代会主任,争取政策,提高村妇代会主任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把农村妇女组织建设成为“坚强阵地、温暖之家”。农村妇代会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组织留守妇女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通过看农科片、组织农村娱乐队、妇女健身队、开展节日庆祝活动,搭建留守妇女活动平台,把组织的温暖送给留守妇女。二是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织,对一些特别困难的留守妇女家庭给予帮助。三是对有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农村家庭实行档案化管理,建立相关资料档案,让联系经常化,及时反映和解决这些家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充当起党和政府与留守妇女儿童的桥梁。

2、强化留守妇女民主管理和维权意识。加强对留守妇女参与农村事务管理和维权知识的培训,加大《村务管理守则》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村务活动要积极组织留守妇女参加,妇联要汇同劳动、农业、计生等部门,组织宣传队,印制相关法律法规手册,将维权知识送到留守妇女家中,定期组织农村妇女观看电教片。

3、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定期进行走访。学校对“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后,每月进行一次摸底调查,每周填写一次家长联系卡,和临时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等,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等。同时可以开设亲情电话,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班主任老师应建立家长通讯录,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与交流。不仅可以就孩子的教育话题进行探讨,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学习等情况。二是设立“校长接待日”、“留守儿童谈心日”、“教师走访周”,提供与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给他们一些关怀和爱护,用爱来填补孩子父爱母爱的缺失。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兴趣小组,使他们在集体中得到关心和温暖。

4、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淡化“留守儿童”观念。由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要构建一个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市妇联将开展的“小孝星”评选活动融入到学校的德育主题教育中,重点在“留守儿童”中开展“孝行?雅行”教育,弘扬优良传统,让“留守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5、进一步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妇联组织和教育教部门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在广大家长和临时监护人中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的观念,通过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观看教育题材的录像和电影、免费发些教育类的书籍等,帮助他们提高素质,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更新家庭教育理念,让孩子与父母和临时监护人互动,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6、开展“手拉手”、“一帮一”爱心扶助行动。妇联组织可以结合“岗村结对”活动,定期组织“巾帼文明示范岗”单位的女职工到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中进行走访慰问,发动女职工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定期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状况进行了解,对“留守儿童”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经济条件好的职工还可以为她们提供适当的物资上的帮助,让孩子们感受妇联组织带给她们父母般的温暖,弥补她们欠缺的亲情。

7、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和美德在农家创建活动,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大对传统美德的宣扬,对农村家庭教育,农村创业发展,农村敬老爱亲方面的典型宣传,努力营造有利于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生存的健康和谐社会氛围。

8、加大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体系的建设。一是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体制机制。改变当前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分散现象,由政府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定期交流、总结经验,定期

统筹部署,使这项工作长抓不懈,收到实效。二是政府层面上给予支持,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出台一些举措。三是加大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社会关爱和参与关爱行动网络。

第五篇:留守妇女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泗纶镇留守妇女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泗纶镇妇联刘汝雯

为关注妇女儿童民生,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服务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我镇开展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调研工作,调查并了解了我镇留守家庭和留守妇女儿童的基本生活情况和生存状况,以及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现实困难,现将调研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至2011年5月,泗纶镇总人口77641人,其中妇女23426人,留守妇女660人,占妇女比例2.8%左右;17岁以下儿童18306人,留守儿童873人,占同龄儿童的4.8%左右。

从留守妇女情况来看,目前留守妇女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在年龄特征上,31--40岁的留守妇女比例较大,接近60%。30岁以下的大多因生育、照顾年幼子女而暂时没有外出务工,或是夫妻双方共同外出,45岁以上的一般因年龄较大、男性外出较少,留守比例较低。二是在文化程度上,留守妇女大多文化偏低。大部分留守妇女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三是在职业技能上,绝大多数留守妇女没有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有技术特长的很少。四是在留守原因上,客观因素是需要在家务农、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主观因素是本人不想外出务工或家人不支持。

从留守儿童情况来看,目前留守儿童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

1留守儿童人数比例较大,据统计,14岁以下留守儿童人数占留守儿童总数的74%左右,中学阶段的留守儿童的比例占超过在校生的1/5。二是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两种类型。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这种隔代抚养的方式,除了“代沟”问题,还容易产生老人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三是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多为中等,统计显示,学习优秀的占15%;中等的占77%;较差的占18%。

二、现状及问题

(一)留守妇女

1、体力劳动加重。青壮年男劳力外出务工后,农村只留下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妇女甚至部分老人转变为农业生产劳动的主力。在抓好劳动生产的同时,留守妇女还要教育子女、赡养老人,有限的精力与高强度的劳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在调查中,大部分妇女表示“一个人难以单独承担农活”,“希望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平日里希望有丈夫的体贴帮助”等。

2、精神负担加重。留守妇女除了长期承担繁重体力劳动而健康堪忧外,还普遍存在精神负担重,安全感低;夫妻交流少,婚

姻关系脆化等。调查显示,丈夫外出后,大部分留守妇女常常觉得没有安全感,并且常常感到孤独。留守妇女与丈夫主要的沟通方式是打电话。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情感的交流以及性交流,导致感情危机,久而久之婚姻难以维系。

3、文化生活匮乏。留守妇女大多年龄在30岁以上,初中以下文化,同时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农村务农。在农村闲暇时节,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最多的娱乐便是串门聊天,看看电视,偶尔打打牌,精神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匮乏。

(二)留守儿童

1、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欠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大多数与他们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注的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解决方法不得当、不及时。由于存在年龄和文化的差异,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的父母不一样,“代沟”问题更加明显。且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挣的钱,用于补偿孩子和老人,致使很多留守儿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物质生活优越感较强,加之长辈长期存在“溺爱”孩子的做法,家庭教育方法不得当,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2、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4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我们对100名学生问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80%以上,有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10%以上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20%以上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3、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8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人担忧。

4、留守儿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如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夏季去水库游泳,而家中无人制止,导致事故;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等意外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5、留守儿童存在行为缺陷。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

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三、建议及对策

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的调查研究,把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本。发展本地经济,扶持本地创业。大力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镇创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

2、加大农村教育体系建设。针对留守妇女,进行包含知识、科技、技能、法制、道德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重点培养一批留守妇女致富带头人。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开通家长(监护人)热线,有条件的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

下载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永源镇关于农村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状况调研报告(5篇)

    永源镇关于农村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社会分工逐步细化,大批村民脱离土地从事二、三产......

    某区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xx区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调研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民家庭夫妻分居,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的一系列问题。最近,区妇联成立了专题......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情况调研[定稿]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情况调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男劳动力大规模的外移,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大批“留守妇女”群体,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在我区达1万余人,并持续增多。由于......

    关于我县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民家庭夫妻分居,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的一系列问题。最近,县妇联......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调研和思考(5篇范例)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调研和思考 临淮镇妇联 高奎花近年来,经济在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差别也在逐渐缩小。中央三令五申加快建设社......

    关于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全区留守流动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准确把握他们的实际需求,近期,连云港市连云区妇儿工委办公室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相关单位了解等方式,开展了对连云区留守流动儿童生......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 中国家庭教育 | 时间: 2012-10-24 | 文章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 中国家庭教育 | 时间: 2012-10-24 | 文章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