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管理

时间:2019-05-14 11:2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工气道的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工气道的管理》。

第一篇:人工气道的管理

2012年临床ICU护理辅导资料:人工气道的管理 人工气道的管理:

1、新入科的有人工气道的病人,准确记录插管位置妥善固定并记录在特护单上。

2、每班评估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

3、长期插管的病人,每日8—4班口腔护理、检查气囊充气情况(若需放气者,放气前必须认真吸净口咽部痰液)、更换固定的胶布及布条,胶布污染随时更换,插管外口有分泌物及时行囊上吸引。

4、评估病人气道痰液的粘稠度,合理滴入气道湿化液,一般情况使用0.45%盐水。对于痰液粘稠的患者选择微量泵泵入,10ml/h开始,根据吸痰情况适当增减;凡脱离呼吸机而未拔除人工气道患者常规使用人工鼻;一般情况应保证200~300ml/d(微泵5~12ml/h;滴速2~5滴/分)

5、认真做好胸部物理治疗。

6、严格按照电吸痰的正规操作做,非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后应使用呼吸气囊膨肺,防止肺不张。

7、发现有气道不通畅的迹象,必须马上报告小组长和值班医生,积极采取措施。

8、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胶布+布带双固定法(清醒或烦躁病人),胶布法(昏迷病人)。

9、插管病人必须制动,防止自行拔管。

10、气管切开病人,保持局部清洁(包括纱布、布绳、固定氧气管的胶布),管腔内有血迹,必须清理干净(深部冲洗,管口处用消毒棉签擦拭)。

第二篇:人工气道管理制度

人工气道的管理

在救治危重患者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救治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人工气道的建立能有效维持呼吸道通畅,方便清除分泌物,保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迅速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是抢救的重要手段,所以,有效、细致的气道维护保证了人工气道建立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也是疾病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一、人工气道的概念及种类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口腔或鼻腔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机械通气、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

人工气道的种类:㈠简易人工气道:口咽、鼻咽通气管;㈡喉罩;㈢经鼻气管内插管;㈣经口气管内插管;㈤气管切开置管。目前

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

二、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目的㈠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㈡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㈢保护气道,预防误吸;

㈣利于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

㈤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效率;

㈥利于气道雾化及气道内给药等。

三、人工气道的维护

㈠环境的管理

1、病房注意定时通风、消毒,净化空气;

2、限制探视及陪护人数,减少病房流动人员;

3、病房的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在55%~65%;

4、病室内地面、桌椅、床头(尾)、床栏每天至少一次用消毒液擦拭,护理人员操作前要进行洗手消毒。

㈡气管的有效固定

气管插管:(详见附件1“人工气道有效固定操作指引”)

1、对于经口插管者,完成插管后用湿纸巾擦净面部的油渍、汗渍,先用一条短胶布固定牙垫与气管插管,然后用两条长胶布“x”型固定,胶布要保持干净、粘贴结实,两端覆盖3㎝透明贴膜。因贴膜与皮肤粘膜严密,且能防止胶布因面部油渍、汗液、口腔分泌物而致潮湿松脱,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只用两条长胶布行“x”固定即可,余同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相同。

2、固定后注意听诊双肺呼吸音动度是否一致。每24小时更换牙垫,并将气管导管位置从口腔的一侧移至另一侧。

气管切开置管:

1、将两根寸带,一长一短,分别系于套管两侧,将长的一端绕

过颈后,在颈部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或打手术结,以防脱出;

2、松紧要适度,以一指的空隙为宜,在间隙处垫纱布。翻身时

最好有两人合作,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且注意对气管导管的压力减小到最低。

㈢气囊的管理

1、气囊的作用:使气管导管固定在相应部位,使导管与气管壁之间严密无隙,既防止呕吐物、血液或分泌物流入肺内,又避免机械通气时漏气。

2、气囊的充气:充盈程度以气囊有弹性,如触口唇,一般充气8~10ml,气囊压力保持在25~30cmH2O,不需要气囊定期放气、充气,可有效的防止通气时泄气和管壁受压坏死。

3、气囊漏气判断:将听诊器放在患者颈部气管旁,听诊是否有漏气声音。若要进行测压、充气或放气,操作前都应先吸引气管及口鼻腔分泌物,清除气囊上方的滞留物,以防吸入性肺炎或加重肺部感染。

㈣气道的湿化维护

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加温加湿的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出不畅,做好气道的湿化是至关重要的。

正常状态下:鼻咽,呼吸道粘膜对吸入体内的空气有加温和湿化的作用,吸入干冷的空气到达肺泡后可变得温暖湿润。

人工气道形成:吸入的空气绕开了具有温暖和湿润功能的额窦和

上呼吸道,直接从下呼吸道本身吸收水分而导致呼吸道水分和热量丢失增加,粘膜干燥,分泌物粘稠,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分泌物排出障碍,加上呼吸道阻塞,影响气体交换,造成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只有合理恰当地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进行湿化维护,才能保证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判断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

⑴ 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引管,导管内没有结痂,病人安静,呼吸通畅。

⑵ 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又忽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

⑶ 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度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及气管内痰鸣音多,病人烦躁不安紫绀加重。

2、湿化的方式

湿化方法

机械通气

湿化方法

非机械通气

湿化方法

人工鼻

加热型湿化幻器

湿纱布覆盖法

气管内间断滴注法

气管内持续滴注法

雾化吸入法

喷雾器加湿

空气的湿化

输液管持续滴注

微泵或输液泵

持续注入

3、湿化液的选择(详见附件2“人工气道湿化操作指引”)

㈤有效排痰

人工气道建立后,有效排痰对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控制感染极为重要。

1、氧疗:为防止造成缺氧和低氧血症,吸痰前后各给予给2~3分钟高浓度吸氧;

2、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长度应选择比气管套管长

4—5

厘米,而以深入气管导管下方

1—2

厘米为宜,吸痰管的粗细宜选择气管插管内径的1/2

粗度或略小于人工气道内径的1/2,一般以能被顺利插入的最大外径为妥。

3、吸痰时机的选择:⑴患者咳嗽有痰,听诊有痰鸣音;有气道不通畅或通气功能低下或障碍;⑵直接听见痰鸣音,听诊呼吸音粗糙或肺部有湿啰音;⑶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容量控制模式气道风压增加或采用压力控制模式时潮气量减少;⑷患者不能进行完整有效的自主咳嗽;⑸气道压力增高或气道内可见痰液;⑹呼叫机流量或压力曲线呈锯齿状震荡,排除呼吸机管路积水;⑺怀疑误吸;⑻明显的呼吸费力;⑼血氧饱和度降低;⑽需留痰标本。

吸痰前必须正确评估吸痰指征,遵循最小吸痰频次原则,做到按需吸痰,以尽量减少吸痰对患者造成的刺激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吸痰的负压:保证负压吸引装置各管道连接正确、紧密、通畅,保证有效的负压,成人300-400mmHg(40-53.3kPa),小儿250-300

mmHg(33-40kPa)。

5、吸痰的方法:吸痰前,应拍背松解痰液,吸痰时戴无菌手套,倒入冲洗液,严格无菌操作,关闭负压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内,若遇到阻力稍退1㎝后打开负压,轻轻左右旋转进行抽吸,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0~15秒,吸痰操作要柔、准、稳、快,每次吸痰最多连续3次。

6、痰液的观察与记录:

Ⅰ度:痰如米汤,容易咳出;痰液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Ⅱ度:痰液外观黏稠,需用力咳出;痰的外观较1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容易被水冲净

Ⅲ度: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呈黄色,附于气管壁上,不易咳出,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常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吸痰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表示:

痰粘稠度

区别

Ⅰ度(稀痰)

Ⅱ度(中度粘痰)

Ⅲ度(重度粘痰)

痰液性状

稀痰

较Ⅰ度粘稠

明显粘稠

痰液颜色

米汤或白色泡沫状

白色或黄白色粘痰

黄色伴血丝痰、血痰

能否咳出

易咳出

用力咳

不易咳出

吸痰后玻璃头内壁痰液滞留情况

易被冲净

大量滞留,不易冲净

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

补加湿化液时间及量

2ml

/

h

3ml

/

1h

4-5ml

/

h

备注(湿化程度)

1.湿化不足:痰痂形成湿化过度:呼吸急促、痰液呈水样、SpO2下降3%以上

7、注意事项:(1)吸痰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每次均须更换无菌吸痰管;⑵

吸痰时先吸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分泌物,再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3)

吸痰的同时要观察心律、心率、血压、血氧以及患者的神志。如有明显的脉搏氧饱和度下降或颜面紫绀要立即停止操作;⑷吸痰后将吸痰管弃于医用垃圾桶中,储液瓶内吸出液要及时倾倒,不得超过1/2满。(具体操作详见附3

“有效吸痰操作指引”)

㈥气管切开伤口皮肤护理

1、局部皮肤观察:检查局部有无渗血、红肿、炎症、感染、皮

下气肿等。

2、清洁消毒:保持切开部位皮肤清洁,换敷料时先将气管内痰液吸净,管口分泌物喷出时要随时清除、擦净。切口部位皮肤按无菌技术原则处理,每日用0.9%氯化钠棉球清洗后,再用75%乙醇棉球消毒切开皮肤及套管翼,清洁伤口自内向外消毒,感染的伤口自外向内消毒,最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使其保持干燥,避免与分泌物接触。如局部敷料污染则随时更换,如有切口感染,则增加换药次数。(详见附见4“气管切开伤口皮肤换药流程”)

3、气管套管口仅需覆盖一块无菌干纱布,每2小时对准套管口在纱布上缓慢均匀地滴注湿化液。不但可以增加吸入气体的湿度,防止致病菌的侵入,也能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气管切开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切口处皮肤如果长时间处于污染、潮湿状态,容易引起真菌感染、湿疹等,一旦发生会迅速蔓延,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加强皮肤护理,能显著降低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恢复。

㈦常见并发症的观察

切开部位出血:切口渗血。

感染:切口处及敷料可见黄色或绿色分泌物,常伴体温高。

气胸:呼吸困难,胸痛,口唇及指端紫绀,听诊呼吸音减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

皮下气肿:切口周围皮肤肿胀,可扪及皮下捻发音。

纵隔气肿:头晕头痛,呼吸快且费力,口唇及指端紫绀。胸片示肺叶萎缩,纵隔移位。

气囊高压:盲目给气囊注气,造成气囊内气量不断增加,若压力大于35 cmH20,则形成高气囊压,可以引起明显的气管损伤,应用专用的气囊压力表,每4~6小时测量一次气囊压力,调整气囊压力维持在20 cmH2O~30 cmH2O为宜。

㈧非计划性拔管的处置

1、概念

是指管道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管道拔出,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

2、非计划性拔管的处置

注意导管的有效固定,烦躁病人应适当约束,必要时使用镇静剂、肌松剂等药物约束,一旦发生脱管,通知医生的同时,应立即给予吸痰、吸氧或简易人工呼吸气囊面罩通气,若是气管套管脱出,可用凡士林纱块和干纱块覆盖气管切口,同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详见附件5“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流程”)

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后,当班护士或责任护士应在8小时内填写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逐级上报护士长、科护士长、科主任,后果严重需抢救的应同时电话报告医务科及护理部。护士长要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或专科护理小组对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补充改进并落实相关措施。

㈨拔管后护理

1、拔管后,床边继续备吸痰用物,按需吸痰;

2、鼓励患者咳嗽和深呼吸,若是气管切开患者,应教会病人用手按压气管切开部位进行进行咳嗽,同时观察患者的依从性,咳痰能力及效果;

3、鼓励患者拔管后8小时内少说话,观察有无声带损伤(表现为声音嘶哑);

4、气管切开皮肤切口用凡士林纱块和干纱块加压覆盖,观察敷料有无潮湿、渗血等,定时更换。

5、观察患者的吞咽能力及说话能力,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㈩心理护理

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患者精神状态及情绪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有否认、焦虑、烦躁、躁动、沟通障碍等,因此,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人工通气的目的及需要其配合的意义,尽量满足患者生活照顾需要,对清醒患者要注意有效沟通,耐心解释,解除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

附件:

1、人工气道固定操作指引。

2、人工气道湿化操作指引。

3、有效排痰操作流程。

4、气管切开伤口皮肤换药流程。

5、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流程。

END

第三篇:气道管理

护理查房

主题:颅脑外伤后的气道管理 主讲:徐灿

患者4.19高处坠落,头胸部外伤,CT示右颞SDH,左颞脑挫裂伤,双肺挫伤,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右肺少量积液。急诊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返回病房后口插管接呼吸机,CPAP模式,氧浓度40%。GCS2-5-插。4.21CT双肺渗出影,两肺胸腔积液,脑外伤术后改变。4.25患者行气切,接呼吸机。4.27痰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肺炎克雷伯菌3+。5.8患者GCS4-6切。5.13CT示右侧胸腔积液伴右侧部分压缩性肺不张,行胸腔引流,当日引流出800ml血性液体。5.23患者撤机,气切接氧气。5.27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T示右侧液气胸伴右下肺部分不张,左侧少量胸水。5.29拔除胸腔引流。5.30更换金属套管。6.1封管并拔管。6.3出院。

建立人工气道,及时准确地应用机械通气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防止重要脏器的组织损害和功能障碍。而作好人工气道管理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人工气道的种类①口咽、鼻咽通气道,临时及简易的改善通气方式②经口气管内插管,尤其适用于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插管时患者往往处于无意识状态③经鼻气管内插管④气管切开置管

ICU患者常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气管插管是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有效通气最有效的方法,因此紧急气管插管多,困难插管也较多见,常至少出现一种并发症,且过长时间和过多插管均会增加ICU患者病情恶变的危险。气管插管并发症:误入食管;误入一侧支气管;心律失常;低氧血症;误吸;口腔、牙齿、声带损伤;低血压。

减少ICU患者气管插管出现并发症的风险(1)加强对气管插管用物的检查,使之处于备用状态,一旦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要及时要查找原因,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做好插管用物及药品的准备,尽量缩短插管时间。(2)护士要熟悉气管插管的工作流程,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要点,对医师在插管时碰到问题要及时给予协助处理。(3)做好插管时的病情观察并做好记录,尤其要注意心电及血氧的变化,发现心跳骤停要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抢救。(4)ICU的患者在入室时签好紧急置管协议,以免在需在紧急置管时须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而延误插管时机。(5)接收术后患者应检查导管插入的深度、经口气管插管深度一般在22~24cm,气囊的充盈度,听诊两肺呼吸音,做好交接班,及时发现导管滑入一侧支气管或脱出。重新固定导管时要防止导管插入过深或脱出。如患者一般情况好转,病情稳定,自主呼吸增强,常与呼吸机对抗,可撤机观察,如患者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呼吸平衡,血气正常,可予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前先向患者做好解释,吸尽气管内及口鼻腔内的分泌物,解开固定导管的胶布,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内至气管,再将气囊放气,边吸引边拔出导管,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并给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防低氧血症。拔管后

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会厌炎、喉痉挛等并发症.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 造成患者意外拔脱管的原因

1.1 缺乏有效的约束

(1)约束带绑的过松、位置过高,患者可以自行解开。(2)患者的双手未包裹。

1.2 舒适的改变

(1)内源性的因素:活动受限、人机对抗、口干口渴、痰分泌物过多、疲劳、噩梦、睡眠障碍等均可造成患者不适。(2)外源性因素:吸痰、物理约束、抽血、不关灯、多人睡眠互相干扰、噪声、不能说话缺乏信息,医护的服务和探视制度等亦可造成患者不适。

1.3 缺乏有效的沟通

(1)气管插管患者无法进行语言交流,其需求得不到满足,加重了焦虑不安的情绪。(2)当身体出现不适,而护理人员又不在床旁监护时,患者表现急躁的神情,不断扭动躯体,想通过吐管、拔管以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

1.4 缺乏有效的镇静

(1)气管插管后鼻腔或口腔异物、导管对咽喉壁黏膜的刺激和局部压迫、失音使护患交流障碍。(2)患者意识不清、烦躁、躁动,难以接受和耐受气管插管,如不予以持续镇静可导致自行拔管。

1.5 缺乏有效的固定

(1)油渍、汗渍可使胶布黏性减弱;(2)剧烈咳嗽,吸痰过程中固定不牢也可使插管脱落。

1.6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巡视不够

1.7 意外拔管的高危时期

(1)大脑皮质在夜间一般处于抑制状态,中枢神经敏感性降低。(2)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故夜间患者睡眠时易出现神志恍惚、乱动现象,容易发生意外。有报道23∶00~02∶00,06∶00~08∶00是患者拔管的高危时段。护理对策

2.1 加强有效的约束

(1)清醒且烦躁者,有拔管倾向时用约束带固定四肢并加手套固定。约束患者时手腕的松紧度要适宜,以能容纳下一指为宜。要经常检查约束带有无松散。(2)约束带放置位置不能离头面部太近,不要轻易相信患者而解除约束带。

2.2 加强有效的交流

(1)向患者和家属解释,了解插管的必要性、引起不适和不能说话的原因,了解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性。(2)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

2.3 加强有效镇静

(1)长期留置气管插管患者,若神志清醒且烦躁不安,可给予异丙酚或安定镇静。(2)术后患者创口疼痛要给予止痛处理,长期带管者要气管切开。

2.4 规范护理操作

(1)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2)搬运途中要合理固定插管,动态掌握病情及拔管指征,如病情许可及时建议医生给予撤机、拔管。

2.5 预见性护理

(1)根据病情的进展及患者的心理反应,确定护理要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2)在意外拔管的高危时段,应提高警惕,加强巡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增加该时段的护理人员,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2.6 开展业务学习

分析讨论意外拔管的原因、过程,制订有效防范措施。3 意外拔管的应急程序

(1)立即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通知医生。(2)患者如有自主呼吸,立即准备好置管用品,应重新置管。(3)严格监测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4)神志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5)检查意外脱管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痰液的湿化及超声雾化

气管插管一般可置3~7天,超过者应行气管切开。气切后,呼吸道水份丢失增加可达800ml~1000ml/d。气管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长时间吸入干燥的气体可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导致肺顺应性下降、缺氧加重、肺部炎症,还可使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使分泌物粘稠结痂不易排出,甚至形成痰栓阻塞气道,导致窒息。所以要加强湿化,使用机械通气者,经常检查呼吸机湿化器是否工作正常。调节加热器使气道口气体温度维持在32℃~35℃,气流进入呼吸道后,渐升至体温水平,可使相对湿度达到维持纤毛活动的生理要求,不宜超过40℃。自主呼吸者可向气管内持续滴入生理盐水200~250ml/d。

湿化效果归为以下三种:

湿化满意

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引出或咳出;导管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患者安静。

湿化过度

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患者频繁咳嗽,烦躁不安,人机对抗;可出现缺氧性紫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等改变。

湿化不足

痰液粘稠,不易吸引出或咳出;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导管内可形成痰痂;患者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紫绀及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等。

超声雾化吸入能使药物随深而慢的呼吸均匀地达到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充分发挥稀释痰液的作用,使痰液及时排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效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常用雾化药物:、氨溴索、糜蛋白酶、庆大霉素、普米克令舒等。

普米克令舒是一种非卤化的糖皮质激素,具有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从而降低气道反应性,修复气道上皮炎症损伤,改善临床症状和通气功能。局部选择性高,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抗炎作用强,全身吸收少,不良反应少,可缩短病程,不增加气道阻力,直至迅速减轻粘膜水肿作用。

氨溴索是祛痰药物,它可以使黏痰溶解、痰液稀释,恢复纤毛活动空间,增强纤毛的摆动频率和强度,使痰液易于排出,改善呼吸功能,还能刺激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和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稳定。它还有协同抗生素作用,以增强其抗感染能力,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

糜蛋白酶为蛋白分解酶,能分解变性蛋白质,促进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液化清除。庆大霉素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一广谱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阴性杆菌如肺炎杆菌、绿脓杆菌、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通过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肺部,从而对预防和控制支气管肺部感染具有较好的作用。

气管切开后护理

1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出入量等并及时记录。观

察潮气量、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人机是否协调等。听诊两肺呼吸音,常规检查血气,调整呼吸机参数,保持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及时处理呼吸机报警的原因。术后要注意有无出血现象,术后数小时内从气管内吸出少量血性分泌物是正常的,如持续局部渗血,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切口处如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术后24h无出血现象应及时拔出纱条,同时换气管纱布垫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动作要轻柔、敏捷,防止切口出血。术后1~2d内应观察颈部及胸部有无气肿。金属套管导管护理

如使用的是金属套管导管,外套管固定应打死结,松紧要适宜,以通过一指为限,系带发现污染随时更换,内套管每6h消毒1次,消毒方法是煮沸-消毒-再煮沸。管腔清洗完毕应检查是否通畅,以防棉球遗留在管腔内,放回时应先将外套内壁的痰液吸净再放入。加强营养支持,改善内环境,提高机体抵抗力

加强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早期(伤后2 d~3 d)下胃管行胃肠道营养支持,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耗流质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保存自体呼吸道免疫功能。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阻断脑—肺—脑的恶性循环

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肺部通气,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加强气道管理和雾化工作,进行充分有效吸痰,吸痰时要选择适宜的吸痰管,动作要轻柔,吸痰要彻底,对于昏迷较浅的患者可刺激胸骨上凹处的颈部气管,诱发咳嗽反射,促进排痰。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

加强口鼻腔护理。对分泌物多者,用吸痰管吸净,下胃管鼻饲时,应抬高床头30°,鼻饲前充分吸痰,确实证实胃管在胃内方可鼻饲,鼻饲后0.5 h内禁止翻身,叩背、吸痰,以免引起胃内容物返流而误吸入气管内导致吸入性肺炎。

6心理护理 对于神志清楚的患者应说明机械通气的目的、需要配合的方法等。询问患者的自觉感受,可用于手势、点头或摇头、睁闭眼等方法交流。经常和患者握手、说话,服务态度和蔼,操作轻柔,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有书写能力者可以让其把自己的感觉和要求写出来。

转运途中呼吸道不安全因素和安全管理 不安全因素

1人工气道的移位

转运过程中由于体位改变、搬动时牵拉或固定的胶布松动等原因,易致管道扭曲,或与气管内壁成角,或移位(深度不够或过深至一侧支气管),从而影响到气道的通畅,致气体交换受损。

2气道阻塞致通气障碍

其主要原因为呼吸道分泌物抽吸不彻底,搬运时体位改变或牵拉人工气道刺激患者咳嗽致使分泌物涌入主支气管,或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套囊充气不足,口鼻分泌物流入气道引起阻塞。

3肌松药物的应用

镇静肌松药物可抑制中枢和呼吸肌致使自主呼吸不规则甚至消失,且易出现缺氧。

4原发疾病的影响

脑挫伤、脑内血肿等患者由于牵拉气道等原因刺激患者咳嗽或搬动、转运时震动使颅内压上升,诱发脑疝。颈椎损伤累及颈髓时,可因延髓呼吸中枢受损或受到刺激而致呼吸抑制,亦可因膈神经、肋间神经功能受损而使呼吸运动受限。

安全管理

1转运前评估

重症患者转运可能发生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转运前需主管医生认真权衡,作为责任护士也应充分评估转运的可能性,如果患者转运前生命体征不稳定,必须检查或治疗,责任护士应坚持有医生同往并做好充分准备。

2呼吸系统评估

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痰液量、性状、气道有无阻塞、呼吸音是否对称,对建立人工气道者,应妥善固定,气囊适度充盈,评估脉搏、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值、临床症状(如皮肤颜色)和状态,判断氧合是否有效,转运前充分吸净痰液及口鼻腔分泌物,呼吸不稳定者应暂缓转运,或认真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3循环系统评估

通过心电图所示心率、心律、外周脉搏以及血压、皮肤颜色等来评估,对转运途中持续用药或补液的患者,还需要评估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必要时保持两路静脉通道。在转运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循环系统不稳定应得到处理。

4神经系统的评估

通过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应、肢体活动等进行评估。急性颅脑损伤、颅脑手术、脑室引流48 h以内者尤应注意观察,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应急处理。烦躁者适当镇静。

5全身其他情况

如有无应用影响呼吸的药物,如镇静、肌松药;胸腔闭式引流,脑室外引流,负压球等的妥善固定。

6用物准备 便携式监护仪,充足的氧源,简易呼吸气囊以及连接设备,必要时备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脱水剂、注射器等抢救药品、物品。

7转运中护理

转运途中注意保护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时注意与自主呼吸同步。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氧饱和度、心率、意识状态、瞳孔等变化,呼吸道有分泌物时应及时吸痰,如患者烦躁不安,手足躁动时用约束带进行协调约束,以防坠伤、擦伤、碰伤。保持管道通畅,发现管腔阻塞、皮管扭曲、受压等情况及时处理。搬动患者时先夹闭引流开关再搬动,防止引流液逆流。颈椎患者搬运时应注意搬运方法;搬运时至少3人,1人在头顶双手托住下颌及枕,保持轻度向头方向牵引,另2人在患者身旁一侧,1人手托住胸背部,1人在头顶双手托住臂部及下肢,3人同时将患者平抬移动,防止头颈伸屈及旋转。一旦发现呼吸不规则等情况,应严密观察,必要时做紧急处理。

胸腔积液,肺不张形成原因及处理

机械通气可以引起胸腔血液和淋巴回流障碍,可促使胸腔积液的形成。气管切开行呼吸机支持通气患者原发疾病严重,需要较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出现胸腔积液后,加重了患者的呼吸困难。并发胸腔积液时患者常出现气促、胸闷、呼吸加快、潮气量偏低,应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更改通气模式,改呼吸机自主模式为控制模式,减轻呼吸疲劳,保证潮气量,改善缺氧。注射安定、吗啡等镇静剂,应对胸腔积液患者在有效全身治疗及改善全身状况的基础上,充分排除胸腔积液,解除胸腔压迫,促使肺膨胀。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胸水蛋白含量很高,易发生堵管现象。故应协助患者改变体位,常挤压引流管,观察波动,使其保持通畅。导管外用胶布盘好,防止牵拉、滑脱。引流管固定在床上,引流瓶始终保持在低于胸腔引流口60~100cm的位置,并妥善安置,以免被踢倒。保持穿刺部位清洁,经常观察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液、渗血等情况,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防止感染。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质的变化。每次引流量不超过1000ml,每小时维持在50~100ml,防止复张性肺水肿发生。

肺不张 支气管阻塞是导致肺不张的主要原因,造成阻塞的物质主要有浓稠的分泌物、痰栓及血凝块。其形成的原因多见以下几种:

1长期卧床或机械通气导致和加重肺部感染,气道分泌物增多

2外伤及手术创伤导致支气管粘膜水肿,管腔变狭窄,并可能残留血凝块 3胸腹部手术后麻醉剂和伤口疼痛对咳嗽的抑制

4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易误吸入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COPD患者消耗性脱水使气道分泌物粘稠易形成痰栓,且肺功能下降导致排痰能力减弱

5外周神经、肌肉疾病导致呼吸肌和膈肌功能障碍,减弱了咳嗽能力

以上原因所致的肺不张,临床上经口鼻或气管导管吸痰的常规方法难以有效彻底地清除痰液和痰栓,且仅使用抗生素及祛痰药物治疗不易好转,甚至可导致呼吸衰竭。纤支镜是目前临床上对于肺部和支气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其操作简单、安全、创伤性小。在直视下经纤支镜吸痰及灌洗,可避免盲吸时负压造成的黏膜损伤。对黏稠液及痰栓进行灌洗稀释后再抽吸,能彻底吸净细支气管及肺泡内分泌物,对局部黏膜的刺激,可增加患者咳嗽反射,有利于痰液排出,解除阻塞。灌洗后注药可提高局部抗生素的浓度,能直接迅速杀菌,促使炎症吸收。

纤支镜术后护理(1)检查术后2~3 h方可进食,因为咽喉部麻醉后患者的吞咽反射减弱,易使食物误入气管造成误吸,并指导患者检查后的第一餐以半流质少辛辣刺激性饮食。(2)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和口唇的颜色,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3)痰中带血或少量的血痰,是因为检查中支气管黏膜擦伤,一般不必特殊处理,1~3天可以自行愈合,如出现大咯血,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治疗抢救。

疗效判定

①气急、气促症状缓解,咳嗽、咳痰量减少;②患侧肺呼吸音增强,肺部痰鸣音减少或消失;③PaO2≥2.6kPa;④复查胸部X线片肺部病灶消散,肺复张范围≥50%。具有以上任何3项为显效,2项为有效,少于2项为无效。

颅脑外伤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因,病原菌及护理对策

下呼吸道感染是颅脑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早明确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原菌及选择敏感抗生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增加,尤其是蛋白质呈高分解使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因禁食、高热等因素,致机体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细菌蔓延。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使定植于鼻咽部的正常菌群有所减少,而耐药菌株易于繁殖,这些细菌或真菌吸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激素的应用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堵塞致排痰不畅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吞咽及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使细菌易于繁殖;患者卧床使肺活量减少,肺泡膨胀不全,致分泌物不能排出引起坠积性肺炎;脑干或下丘脑功能受到影响,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肺部对细菌的清除功能减弱。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

上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开口之处,鼻腔滞留的分泌物常成为肺部感染的直接原因。患者因意识障碍,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呕吐物吸入下呼吸道。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后经鼻饲胃肠道营养过程中,胃液返流误吸与肺炎有密切关系。侵袭性操作及污染

吸痰时无菌操作不严格,雾化器及其管道、呼吸机环路、吸引器贮液瓶等消毒不彻底;病室内空气污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者尤其是行机械通气者易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屏障功能降低,使肺部感染机会增加,据报道,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

颅脑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氏不动杆菌为主。这与细菌普遍存在于医院环境中和常寄生于人的呼吸道、消化道中,同时对理化因素耐受力强等特性有关。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优势,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真菌的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患者基础病严重,机体低抗力下降,长期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关。

鲍曼不动杆菌来源及感染率

不动杆菌属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只有醋酸钙不动杆菌一个种,由DNA杂交研究确定17个杂交群,其中6个已命名,11个尚未命名。鲍曼不动杆菌是6个已命名的杂交群之一,其氧化酶呈阴性、无动力,能在44℃环境中生长。近年来,不动杆菌在ICU的医院感染率不断增高。已成为医院肺部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据文献报道,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不动杆菌的比例高于20%。鲍曼不动杆菌往往与其它病原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真菌等)形成混合感染,容易被忽视。约70%的阳性标本来自呼吸道、尿液、分泌物、血液、脓液、脑脊液,甚至胸、腹水中也有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报道。由于不动杆菌为人体的正常菌群,常寄生于皮肤、泌尿生殖道及肠道,约7%的正常人咽喉部能检出不动杆菌,医护人员手部的带菌率约为29%。在水、土壤、医院等环境均有广泛的分布。鲍曼不动杆菌对湿热、紫外线、各种化学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常规消毒只能抑制其生长而无法将其彻底杀灭。因此,家属、探访者、医护人员甚至消毒不力的医护用具都可能

携带该菌。当各种原因导致病人体内菌群紊乱形成菌群替代及进行侵入性操作(尤其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不动杆菌易成为致病菌,导致下呼吸道感染。

护理对策

1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与培训 在ICU、呼吸科等鲍曼不动杆菌易爆发性流行的护理单元,对全体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相关预防知识的宣教,为有效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奠定知识基础 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和激素

尽量避免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用药时间不易过长,避免耐药菌株形成及菌群失调,出现肺部感染征象,早期行痰细菌学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激素的应用则应权衡利弊,应小剂量使用,且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不超过1周。

3对易感染人群作好保护性隔离 由于鲍曼不动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存在的环境很多。因此,应严格病房管理制度、降低病人陪护率、减少病房人流量,对易感人群做好保护性隔离以预防感染。

4严格各项消毒灭菌措施 加强医护人员的手部消毒及效果检验,对不同病人进行护理时应该严格执行洗手、戴手套等基本隔离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严格各类医护用具的消毒灭菌工作,尤其是呼吸机、雾化器等重点设备。定期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及空调、空气净化器、湿化器等相关设备的消毒、微生物监控工作;严格控制进入ICU的人员和数量,进入ICU要更衣、换鞋、戴帽子、戴口罩并清洗双手,病室定时开窗通风,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保持室温24 ℃左右,用含氯消毒液拖地,拖把固定使用,用后洗净悬挂晾干备用;用消毒液擦拭桌椅床架;病人转出ICU后做好终末消毒处理等。

5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各项医护活动 对自身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的易感人群尤其应注意实行保护性隔离措施,在进行侵入性诊疗或监护活动频繁时,应尽可能减少对病人的损伤,减少或预防感染的发生。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积水,防止管路受压,重视呼吸机的每一次报警。

6增强易感人群的自身抵抗力、免疫力 通过对高危人群基础疾病的积极治疗,加强营养、锻炼等增强易感人群的自身抵抗力、免疫力,并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

第四篇:人工气道患者护理新进展解读

人工气道患者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是导管经口或鼻插入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有能够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误吸,并能经行辅助性和控制性机械通气的特点,但是由于破坏了自然机械性防御机制,增加了肺部和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病率。常见的人工气道为: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现将一些国内外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1.保持人工气道的通畅

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的自主加温、湿化、过滤和咳嗽功能减弱,防御能力减弱,造成气道干燥,易形成痰痂或血痂,导致气管堵塞、缺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对此类患者保证足够通气和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是合理的气道温湿化和有效吸痰。1.1气道的温湿化。1.1.1气道温湿化的意义

气道正常时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的作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失去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造成下呼吸道失水、粘膜干燥、分泌物干燥、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易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加强气道的温化和湿化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1.2气道温湿化的方法

(1)蒸汽加温法:将水加温后产生蒸汽,与吸入气体混合可达到温化和湿化的双重作用。呼吸机上一般都有加温湿化装置,其湿化的效果受吸入气量、水温、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气流量越大、水温越高,水的蒸发就越快,一般吸入气体的温度在32~37℃之间为宜。加温加湿器内的水不可太少或烧干,应经常添加无菌蒸馏水。加热后的蒸汽进入气道以前遇到较低的室温,部分会凝集在管路中造成管路积水,应经常将管道积水和集水瓶内的水排倒干净。

(2)雾化器雾化:现代呼吸机一般在吸气管路中接一雾化器,利用射液原理将药液撞击成微小的雾滴,悬浮在吸入气流中,随病人的呼吸进入呼吸道起到湿化的作用。雾化器主要用于间断的药物雾化治疗,用来稀释痰液,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α糜蛋白酶,沐舒坦、爱全乐、普米克令舒等。

(3)气道内直接滴注:可采用间断或持续气管内滴注法进行气道湿化,常用溶液为0.9%生理盐水、无菌注射用水或稀释后的碳酸氢钠溶液。间断注入就是每次吸痰前根据上次吸痰的粘稠程度判断是否进行湿化以及所需湿化液的量,一般每次量2~3ml如痰液粘稠可注入4~6ml。也可采用微量泵持续气管内滴入,须严格无菌操作,湿化液所设置的量应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随时进行调节。1.1.3 判断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

(1)根据痰液的粘稠度调整气道湿化,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能顺利过吸引管,导管内没有结痂,病人安静,呼吸通畅。

(2)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又忽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3)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度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及气管内痰鸣音多,病人烦躁不安紫绀加重。1.2 有效吸痰 1.2.1吸痰的指征

当患者有明显气道分泌物潴留的表现时,才有抽吸指征:患者听诊闻及痰鸣音、对呼吸机有抵抗、呼吸道压力升高报警、病人咳嗽、PaO2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但抽吸痰液易造成病人不能耐受和对抗;同时因吸痰次数过多也带来不必要的气道粘膜损伤。听诊痰鸣音可及时发现气道内痰液蓄积,及时清理效果良好,可作为最佳吸痰指征。尽量避免无效吸痰、反复插管刺激。吸痰可导致反射性迷

走神经亢进,导致吸痰过程中易发生心跳骤停.1.2.2吸痰的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分别用于气管、口腔、鼻腔吸痰。操作者吸痰前后洗手或戴手套。一般使用1个侧孔吸痰管,对痰多、稀薄、听诊痰鸣音多着,使用2-3个侧孔。对痰干、结块者,宜用剪断顶部的直孔管。(2)吸痰管插入时勿带负压,使用中心吸引装置时,应避免阻塞吸痰管的侧孔,无侧孔的吸痰管则用左手折闭后右手轻缓插入;使用电动吸引器吸引时,先不要踩脚踏。插入时动作应轻柔,插入后利用负压边吸边退出,适当捻转导管,吸及痰液时稍做停留以吸净。吸力适宜,一般负压15-20kpa,不可超过33.25kpa,以免负压过大发生气胸。插管长度应超过气管套管长度的1/3或更长,成人可以达吸痰管的2/3长度。

(3)每次吸痰插管不超过15s,吸痰前后加大氧流量,及吸痰前后各给5min纯氧吸痰时胸外按压辅助呼吸,吸痰管拔出后迅速接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或者呼吸机不停机。以防缺氧及肺泡萎陷,维持呼吸6-10次再吸痰1次,反复进行,直至吸净。

(4)气管切开者有69%出现胃内容物误吸,因此,吸痰应避免在患者饱食时进行,待患者休息后再进食或鼻饲,以减少患者恶心、呕吐造成的食物反流。夜间睡前吸净痰液,尽量保证患者睡眠。

(5)气管套管每个患者备2套,及时更换消毒,内管6-8h/次,外管7-10天/次。可以采用煮沸法、高压蒸汽灭菌法、高效化学消毒剂浸泡、双氧水浸泡等方法消毒套管。消毒之前应刷净套管内外壁的痰迹,用毛刷彻底清刷,痰液稀薄时可用棉球穿过内腔擦出痰液,痰液干结时先用双氧水浸泡、再用毛刷洗净。只用流动水冲洗的方法极易有痰迹存留在内壁,不可取.(6)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配合,应鼓励有咳嗽能力的患者自行咳嗽。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面色、脉搏,有无缺氧征象,观察吸出痰

液的性质、颜色、量,定期监测血气分析、痰细菌培养,以指导治疗。2.气管插管的护理 2.1气管插管的常见并发症 2.1.1 误入食管

误入食管是插管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部分患者因声门暴露不清或遇到肺水肿、严重颅脑外伤、颅底骨折时,不断从呼吸道涌出分泌物或遇到消化道频繁溢出胃内容物遮盖咽喉部,使操作者看不清声门,致气管导管误入食管。2.1.2声音嘶哑

声音嘶哑插管经过声门,可使声门创伤及声带受压。引起声带及杓间黏膜水肿,同时也对外展肌的神经末梢有影响,使声带运动而发生声音嘶哑。2.1.3误入一侧支气管

误入一侧支气管多为插入过深或插入后未及时固定移位所致。2.1.4溃疡、肉芽肿

局部严重损伤多次插管,可反复损伤气管内黏膜,插管固定不妥当,上下移动,反复摩擦,损伤黏膜,使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肉芽形成,瘢痕愈合,管腔变窄,造成局部黏膜形成溃疡和肉芽肿,影响通气。2.1.5声门、声门下及气管狭窄

声门、声门下及气管狭窄多发生在较长时间的插管者。声门下组织疏松,尤其是儿童,黏膜上皮脆弱,损伤后易引起水肿、出血、感染致声门下狭窄。2.1.6气管食管瘘

气管食管瘘多发生在较长时间的插管者及气囊压力过高。插管气囊过于膨胀,压力过大,使局部组织供血不足,形成缺血性坏死。如气管黏膜淋巴管受压的压力超过30cmH2O,使气管黏膜血流中断,黏膜坏死脱落,甚至造成气管穿孔、破裂等并发症。

2.1.7心律失常多发于心动过缓或心搏骤停。

主要由于镜片顶端导管刺激会厌,反射性使迷走神经或交叉神经兴奋所致。2.2常见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措施 2.2.1误入食管预防及护理措施

在插管后可通过按压胸壁、挤压简易呼吸气囊、听肺部呼吸音等方法确定是否误入食管,气管导管误插食管的第一征象是听诊呼吸音消失和“呼出气”无CO2施行控制呼吸时胃区呈连续不断的隆起;脉搏氧饱和度骤降;全身发绀;同时在正压通气时,胃区可听到气泡咕噜声。如果误入食管,需立即拔管,吸净口内分泌物后重新插管。重在预防和及时处理,严禁暴力,防止反复多次插管,并充分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合适导管等。2.2.2声音嘶哑预防及护理措施

声音嘶哑多为短暂性的,在拔管、声带休息、抗生素及激素治疗,选择敏感性强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保护局部黏膜组织的正常恢复。同时给予口腔护理2次/d,防止感染。2.2.3误入支气管预防及护理措施

在插管前评估患者支气管开口位置,选择大小、粗细合适的导管,插入后要即时固定,记录插管距门齿的距离,成年男子一般为22~25cm,成年女子为22~24cm,并固定牢固,防止固定不牢导致下移入一侧支气管造成一侧的肺部感染。插管时,密切观察呼吸活动的频率、幅度、方式,观察皮肤黏膜的颜色等,严格交接班。

2.2.4溃疡、肉芽肿预防及护理措施

熟练操作技术,严格操作规程,掌握要领、方法得当、动作轻柔。插管时,应选择生物相容性好,气囊壁柔软,囊压较低的硅橡胶插管。并熟记各年龄组合适的插管型号和合适规格的喉镜。在不影响通气量的前提下,宁小勿大,以防损伤气管黏膜。气囊压力应该保持在15~25cmH2O,班班交接无漏气。

2.2.5声门声门下及气管狭窄预防及护理措施

对于插管时间过长的患者可以拔除气管插管,给予气管切开;对于小儿声门、声门下及气管狭窄的处理,尚无标准和特效的方法,根据病情区别对待,必要时选择气管切开或其他方法加以治疗。2.2.6气管食管瘘预防及护理措施

每天加强气管的护理,定时检查气囊,避免气囊压力过大压迫气管使组织坏死;要定时放气,在放气囊前先吸净口腔和咽部的分泌物,充气套囊一般2~4h放气1次,每次5~10min[6]。可缓解气囊对气管黏膜的压迫。2.2.7心律失常预防及护理措施

插管时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应立即汇报病情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发现心搏骤停后,要立即行心肺复苏,同时要继续完成气管插管。在不需紧急插管时,插管前可向咽部喷入1%地卡因可减少或避免对会厌的刺激。3.气管切开的护理 3.1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 3.1.1出血

气管切开术后,伤口及套管内有少许血性物是正常的,一旦观察伤口及气管套管内不断地渗血,咯出鲜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3.1.2皮下气肿

皮下气肿是气管切开术后较常发生的并发症,多是因手术的处理不当或病人剧烈咳嗽所致.一般发生于颈部及胸部,严重的可蔓延致头部、外阴和四肢。3.1.3伤口感染

伤口感染是气管切开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引起局部组织的破坏,也可引起大血管溃破出现大出血,甚至还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而造成病人死亡。3.1.4内套管堵塞

气管内套管可被痰痂、血痂和其他异物阻塞,病人均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气道阻力高,吸痰管下入受阻,检查气管内套管均被痰痂堵塞。

3.1.5脱管

造成脱管的原因很多,如套管大小不合,皮下气肿,护理人员操作不熟不慎,外套管系带过松等等都会引起外套管脱落。外套管脱落直接引起喉梗阻,它将危及病人的生命。3.1.6纵隔气肿和气胸

纵隔气肿、气胸是气管切开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如果观察处理不及时准确,可在短时间断送病人的生命。3.2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措施 3.2.1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经常巡视,重点观察病人伤口出血情况,气管切开术后,伤口及套管内有少许血性物是正常的,一旦观察伤口及气管套管内不断地渗血,咯出鲜血,应及时报告医生。随即将病人送手术室,按气管切开术重新打开伤口,结扎出血部位,防止血液流入气管引起窒。3.2.2皮下气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轻度皮下气肿一般24小时内停止发展,35天可自动吸收消退。临床中注意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皮下气肿的范围,有无发展趋势等都要记录清楚。严重皮下气肿大约要2周左右才自行吸收。护土发现病人出现皮下气种,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病人做胸部透视,排除纵隔气肿,气胸的可能。还要注意随时防止因皮下气肿而发生脱管,当皮下气肿逐渐吸收时,及时调整好管系带,防止因脱管发生窒息.3.2.3伤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经常保持伤口清洁,这是防止伤口感染的主要措施。临床护理中要做好以下几点:遵医嘱给强有力的抗生素静脉输入,预防和控制感染.手术切口消毒,换敷料,套管外口以单层生理盐水纱布覆盖,纱布层数不可超过2层,以免影响呼吸。气管切开处敷料采用中间剪开Y型纱布加垫,每日换药

2次,敷料有污染应随时更换,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并仔细观察伤口情况。保持气管切开护理包的清洁干燥,无菌状态。保持吸引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吸引管,吸引用的无菌水定期更换,一般8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切开护理包每日晨更换一次,一旦污染随时更换。

3.2.4内套管堵塞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行气管切开术后,气管造瘘口是病人呼吸的唯一通道,保持气导管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环节.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情况,经常倾听病人的呼吸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后一周内由于套管刺激,伤口疼痛、剧咳都会使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护士在术后一周内要经常巡视病房,发现痰液及时抽吸,保持气导管通畅。术后禁用吗啡,可待因、阿托品等镇咳剂或麻醉剂.因吗啡、可待因可抑制病人的咳嗽反射,阿托品可使痰液变粘稠形成干结不易咳出,造成诸管。每日取出内套管清洁煮沸消毒1-2次。分泌物粘稠时,可从内套管内滴入生理盐水或0.05%的a糜蛋白酶溶液,也可蒸气吸入,每日2次。3.2.5脱管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临床中务必要密切观察脱管现象,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保证病人生命安全。(1)脱管现象:①吸痰时吸引管不能深入外套管远端.②原有急性喉梗阻病人又立即出现呼吸困难、烦操、出汗、紫组等危象。③置棉花丝于套管口不随呼吸上下飘动.④外套管明显向外移动等等。(2)救治措施:护士发现病人脱管,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将病人超仰位,试行放入原气套管,若不成功,迅速打开气管切开包,拆去伤口缝线,用拉勾对称拉开伤口,在照明及吸引器帮助下撑开原气管切开处,放入合适套管。套管采用双带打手术结法固定,松紧以能容1指为宜,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防止牵拉过度导致脱管,半脱管等并发症,更换敷料时勿解开系带,系带污染及时更换,及时系好。3.2.6纵隔气肿和气胸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在临床护理观察中,如术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经检查气导管通畅,分泌物少易抽吸,病人又无脑水肿时,应考虑有纵隔气肿或气胸发生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协助病人立即做胸透和摄胸片,尽早明确诊断,同时急请内科、胸外科会诊,争分夺秒抢救病人.4.拔管护理 4.1拔管指征

导致气管切开的原因解除;通气功能足够;有效的吞咽及咳嗽反射存在;能吞咽口腔分泌物而不流口水;有效的心理支持;已成功通过放气实验。4.2拔管注意事项

拔管前1~2天用胶布制作小圆塞堵住气管导管口,经鼻呼吸;拔管前充分吸氧并吸除气道、口腔内分泌物;抽尽气囊内气体后迅速拔管,拔管后即让患者咳嗽,咳出气道内分泌物以确保通畅,以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外覆无菌纱布。5.小结

护理工作关系着病人的健康,要求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十分熟悉,专业技术十分熟练,人工气道要严格科学的管理,确保人工气道通畅,从而为治疗和抢救提供有利的条件。规范护理流程,护士必须熟练掌握人工气道的护理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概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通过有效的护理,减少并发症,为早日拔管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五篇:集束化护理在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在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人工气道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82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9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06%,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76%,VAP发生率为8.25%,也低于对照组的14.63%,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6.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建立人工气道病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人工气道;重症监护;并发症

人工气道是指通过 鼻腔或口腔或直接在上呼吸道置入导管而形成的气体通 道,它是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气道堵塞的重要措施[1]。人工气道的建立是 抢救成功的关键,在危重病抢救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维持人工气道期间, 往往会发生意外拔管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严重威胁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集束化干预(Bundles of care)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2]。我科自2014年初将集束化护理引入人工气道的管理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82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9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58例,女39例;年龄18岁~72岁,平均(52.9±8.2)岁;其中气管插管患者68例,气管切开29例;原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25例,脑血管意外44例,心肺复苏后12例,多发复合伤10例,其它6例。对照组男45例,女37例;年龄20岁~75岁,平均(53.7 ± 7.9)岁;其中气管插管患者57例,气管切开25例;原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22例,脑血管意外35例,心肺复苏后10例,多发复合伤5例,其它6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人工气道种类、原发病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洗手制度,妥善固定导管,保持气道通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⑴采取合理体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规定:为预防VAP的发生,应将病人的床头抬高30°~45°[3];⑵加强人工气道管理:包括注意气囊压力、合理气道湿化、持续声门下吸引等措施;⑶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控制口腔护理质量:研究证明: 口腔卫生状况的好坏与VAP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及良好的口腔护理可降低VAP的发生率[4]。⑷严密生命体征监测,观察药物疗效及副反应,监测血电解质、血液生化、血气等各项指标[5];⑸注意心理护理,及时与病人家属交流和沟通,条件允许时可让家属探望或视屏通话,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6]。⑹医务人员手卫生。加强对实习生、进修生、低年资者的培训, 每月随机进行2名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1.3 评价指标:在患者拔出人工气道或转出ICU时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VAP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非计划拔管依据人工气道治疗期间的记录进行统计;肺部感染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7]判断;满意度调查参照张会芝等[8]编制的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问卷分为5个维度共12个条目,该量表12 个条目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内容效度各条目CVI为0.8~1.0,全部条目的平均CVI为0.98。总分低于70分为不满意,70—85分为基本满意,高于85分为满意。所有问卷均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79份,回收179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 <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06%,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76%,VAP发生率为8.25%,也低于对照组的14.63%,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6.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比较[n(%)] 组 别 例数 非计划性拔管 VAP发生情况 对照组 82 8(9.76)2(2.06)4.894 <0.05

满意度

12(14.63)72(87.80)5(5.15)94(96.91)4.646 <0.05

5.466 <0.05 观察组 97 χ

2P 3 讨论

集束化护理是积极有效实施循证实践指南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充分应用已 被临床实践 证实了的人工气道管理方法,促进并落实循证实践指南在临床中的具体操作,从而达到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的目的[9]。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正常的加温、湿化、清洁、过滤等功能基本丧失,呼吸道 黏膜干燥,纤毛运动功能减弱[10],加上口咽部植入菌的增加和机体自身防御能力的降低,极易引发肺部感染。集束化护理从循证护理的角度出发,对能够引起肺部感染的一系列因素采 取相应的护理 干预措施,从而达到预防VAP的目的。

ICU处于隔离的环境,当患者 因生理危机住进监护病房时,家属也同时陷入了 心理危机。目前护理人员的照顾重点 大多是维持患者的基本生理需求,忽略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而和患者沟通、健康教育等隐性工作得不到落实或落实不到位, 易引起患者和家属满意度降低。在运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有助于我们主动去关注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需求,尊重病人及家属的内心感受,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中观察组中高达93.81%的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满意,这说明我们的护士在工作中注意到了对患者及家属心理需要的满足并赢得了他们的认可。参考文献:

[1]何英,李晓娟,罗映红.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集束化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98-100.[2]陈永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89-891.

[3]Bambi S.Accidental extuba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what 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care? [J].Assist Inferm Ric.2008,23(1):36-47.

[4]El-Solh AA,Pietrantoni C,Bhat A,et al.colonization of dental plaques: a reservoir of respiratory pathogens for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in institutionalized elders [J].Chest,2004,126(5):1575-1582.[5]刘鸿芹,杨方英,汪和美.食管癌术后并发吸入性肺炎致ARDS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5):448-449.

[6]傅巧敏,罗惠,邹丽华,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212-21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5):314-320.[8] 张会芝,姬萍,叶芳.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初步编制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0,31(2):34-31.[9] 梅盘琴.ICU 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6):953.[10] 陈永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197-200.

下载人工气道的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工气道的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工气道意外脱出的应急预案Microsoft_Word_文档_(6)

    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护理及处理方法 胸内吻合口瘘发生原因 1 吻合技术欠佳 由于吻合技术和操作失误发生的吻合口瘘多发生于术后早期3 d内。多与术者吻合技术和术中......

    困难气道病例讨论

    胸科麻醉困难气道病例讨论 郑 晖1 苏 跃2 阅读: 2831 【评论】【推荐】【打印】 次 摘要: 无 病例一: 患者,男,27岁,身高:185cm,体重:97kg。2006年1月因“气短”就医,发现气管内肿......

    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大全5篇)

    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2 年版) 支修益 卫生部临床路径审核专家委员会胸外科专家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 北京 100053) 关键词:......

    对气道内吸引的总结

    对气道内吸引(ICU核心技术)的总结 曾安会 【摘要】:气管内吸引术是人工气道建立后的一项基本护理措施,通过对各种文献的参考及临床实践的分析,对气道内吸引技术做以下总结:气管......

    气管切开置管是在紧急危重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种急救方法

    气管切开置管是在紧急危重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种急救方法,由于它具有能有效地解除呼吸道梗阻、便于吸痰、使患者舒适以及可以长时间留置等优点,因此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

    气瓶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气体钢瓶安全管理 1、《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瓶帽应满足下列条件:有良好的抗撞击性;不得用灰口铸铁制造等。 A、正确 2、《气瓶安全监察规定》规定,充装单......

    加气站管理规章制度

    加气站站长安全职责 一 加气站站长是本站安全第一负责人,对本站安全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 认真落实国家、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 三 全面执行安全生产“......

    加气站管理手册

    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 第一章 员工管理 第一节 岗位职责 1.1.1加气站经理岗位职责 1.组织和领导全站员工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和服务工作。 2.负责加气站的经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