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摩学习体会(xiexiebang推荐)
观摩学习体会
庞运凤
在网上观看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座,我的最大的体会是人要会“享受”。曾经我是这么看的,教师这一职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有时真想不明白,为何有人对教育却还津津乐道,珍爱有加,师生关系如此融洽,每天工作得如此潇洒和轻松,自己的认真和负责为何就不能起到与别人相同的结果呢,学习了魏先生的思想,终于解了这不解之迷。
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是在总结先进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提示出来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师凭借这些理论的显微镜,常常能发现许多经验认识不到的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的提升和升华,读了魏书生的书才知道什么是教书育人,什么是为人师表。就单从魏书生“育人先知人”这一节的收获来看已是受益匪浅,经过一期在教学上的应用效果也是有目共睹。读完魏书生的书,我相信,往后的教学生涯将不再是枯燥无味,更不会是苦与累的集合,正如他所说,应该是一种幸福和享受。
第二篇:观摩学习体会
观摩学习体会
9月25号这天我们大三和大二的一共十四名同学,与学校的国培班的老师们一起去重庆巴蜀幼儿园和渝中区机关幼儿园观摩学习,很高兴自己能有这次机会。
这天早上我们是七点从学校出发的,到巴蜀幼儿园的时间是九点左右,大家在门口集合后就纷纷进园了。我们在巴蜀幼儿园首先是和重庆师范大学的国培班老师们一起听了一节中班数学示范课——看电影,老师上课前先给我们说了她这次上课的目标是为了让孩子在看电影这个情景中学会数排和号,并能找到自己的排号。上课开始了,老师让孩子们入场,并没有先说排号怎么数,而是先问:“宝贝们,你们看看这一共有几排啊,一排有几个号啊。”孩子们数了一会,告诉了老师他们自己的答案,这时老师并没有说他们对或错,而是让他们拿着自己手中的电影票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过来一会儿,很多小朋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有些小朋友还是没找到,这个时候在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帮助下,他们也很快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最后老师拿出一张票让孩子们帮她找位置,找到后老师坐下和孩子们一起看电影。电影的内容是两个小朋友在帮小动物找看电影的座位,一个小朋友问另一个小朋友是怎么找到的,她说:“从下往上数排,从左向右数号。”电影结束了,老师给小朋友们重复了一次找位置的方法,然后让小朋友们帮小动物们找,过来一会儿,老师为了更加让孩子熟悉,所以又看了一次刚刚的电影然后再帮小动物们找座位。最后让孩子们说出找电影座位的方法,讲课结束。这节课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老师没有一上课就教孩子们位置怎样数,而是让孩子们发散思维,在生活情境中先去感受、思考,然后再自己去找,在看电影学习,之后通过给小动物找位置巩固等等。老师在这节课中敢于尝试创新,打破常规上课方法,让孩子在平时的生活情境中去学习数学,把生活融入课堂。
在十点十分的时候,我们听了一个讲座,主要是讲关于“构建基于专业学习的园本教研网络”。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巴蜀幼儿园对于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的培训方法,让老师们在工作中去找到自信,最后主讲老师柠檬老师给我们说:作为一位女性,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不仅是在学校教育引导其他的孩子,对自己以后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也会有很多的收获和帮助,还有一定要多看书,提升自己的内在美和涵养,这样在以后家庭中会更有利于家庭的和谐美满。最后就是参观幼儿园教室环境,在参观的时候我发现,在走廊上有不同的版块,孩子们的照片或者是老师的近期计划,还有一些用废旧物品做的一些玩具,很好看,也很创新,真的很佩服这些老师们,也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想巴蜀
幼儿园之所
以好,是因为有一支创新勤奋的老师队伍。
下午两点的时候我们去渝中区机关幼儿园,进入这个幼儿园年会感觉到它的历史比较长了,这个幼儿园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外形都很特别,我们进园后就先观摩他们的教室环境创设,当我进入第一个小班教室的时候,真的很惊讶,教室比较大,很多区角,手工区,娃娃家等,整个教室给人的感觉就像在童话世界一样,教室外面是老师用一些废弃的瓶子做的三轮车还有一些纸盒做的玩具,看着这些玩具,真的心里好佩服他们,更加觉得自己需要更加努力了。然后在楼上我看了大班的教室和一个美术室,在美术室里好多作品,有孩子们用废弃瓶子做的手工,也有用纸盒做的门帘,还有孩子们自己画的一些作品等。在大班的教室里没有一张张桌子和板凳很整齐的排列,而全是区角,比如超市、医院、建构区、美工区等,我开始以为他们不用全坐在一起学习,但后来我发现在他们睡觉的教室里有整齐的桌子板凳和多媒体。而且他们的自然区角并不是在固定的班级外,而是在园内有阳光有条件的空地上都可以用来当做自然区角。而且院长还告诉我们孩子们一个星期都有一次机会自己动手学做饭、包饺子等,孩子们很喜欢吃自己弄出来的东西,即使没什么味道。在三点的时候我们听了一个讲座,主要讲的是环境创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并不是全是老师去完成的,而是开学后大多有孩子完成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动手思考得能力,也能减轻老师一定的负担,而且家长们也很支持。到下午五点时我们就坐上了返程的车。
观摩了这两个幼儿园,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们能做得这么好,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特色,不断地在创新发展。他们能做得这么好,并不是说他们比我们学的东西多,其实不是,而是在于他们敢于挑战自己,创新、发散思维,把生活融入了教学中,让孩子在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学习。这次观摩,不仅是让我看到了两所幼儿园的外观很漂亮,更让我感受到了他们良好的办学理念和老师们创新,也更加提醒自己,自己需要更多的扩宽知识面,更加动脑动手,去创新,去发现。
第三篇:小学教师观摩听课学习体会
小学教师观摩听课学习体会(精选多
篇)
本周三,我跟随教育局考研室几位老师一起到xx市xx中学参加观摩听课学习,我们认真听了在节课,分别是xx老师的xx及xx老师的xx和xx老师的xx,下面我就xx老师上的这课xx谈一下我的学习体会的。
一、兴趣领先,乐于表达。
开课前,老师出示了一些关于动作和神态的四字词语,依次通过“摸大脑,快速记忆”和“把词意读书,把大家逗笑”的游戏形式,使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积累了大量描写童年趣事的词语。
而在习作指导的第一环节“说说你 的童年趣事”,老师的一句话”看谁说的能把大家逗笑”,诱发学生打开记忆的匣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起来说自己的童年趣事,孩子们不仅说的好,听的也认真,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二、片段赏析,领悟写法。
在习作指导的第二环节“如何写好文章”。老师问学生:“你们刚才说的趣事把大家都逗笑了,就这样写作文行不行?”通过比较,使学生悟出口头语和书面语的不同。接着便引领孩子回顾复习写好作文的方法,并梳理板书: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修辞手法、四字词语。然后通过阅读范例片断,让孩子在思考“是怎样写得好”中领悟写法,如: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使文章更真实生动等。
三、创设情境,想象表达。
老师出示图片精心创设的情境,引导孩子想象他们可能说什么或怎么想
等,短短几分钟,使孩子知道如何把简单的事情写具体,在这个过程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同时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得以提高。
四、学以致用,体验写法。这个环节可以说是课堂上高潮部分。老师的设计非常有层次有梯度。刘老师本着由扶到放的原则,在现场修改作文的环节采用了先“集思广益”说说在例文的哪些地方还需加上什么描写,然后再用“一人现场修改一处”的方法为全体同学和听课老师展示“作文大变身”的精彩过程,经过孩子们的修改,一段枯燥无味的话变得有声有色,生动具体,整个体验过程使孩子对如何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写有趣有了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增强了习作自信心。需要指出的是,现场修改作文环节,老师电子白板的灵活运用恰到好处的为本节课提供了时效性,方便快捷。
最后的练笔环节“把童年最有趣的部分写具体”,伴随着老师入情朗诵的
“童年的梦”把孩子们引进了童年的回忆中,虽没能课堂上一一展示作品,但我相信这节课每个孩子心里的收获都是满满的。
听完课后,我思考良久,什么是有效的作文课。我想让孩子愿意习作、热爱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会写”,这就是大家追求的真谛吧!
本次听区班会课,让我大开了眼界,受益匪浅,授课老师那种从容自信份淡定,让我自愧不如。各位老师的选材都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德育教育,但是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题目在他们手中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堂丰富有意义的主题班会课。能真正做到用有效方法对班级所发生的事情进行及时教育,让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进行体验,得到训练,从而真正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我的收获:
一、老话题,新感知
许多老师所执教的班会课主题其实都是我们平时必不可少的德育教育。
话题虽老,但这些老师新颖的设计实在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在江丽老师执教的《走进电视》这节课中,通过电视节目《开心辞典》在课堂上的真实还原,让孩子自己体会到电视有利的一面。并通过开展了丰富有趣的辩论赛,举例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全方面的认识电视,真正做到走进电视。
二、动真情,晓道理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班会课的重要核心。注重情感教育,以情诲人的班队会,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何吸引学生动之以情,则关乎我们如何设计班队会可。从本次班会课比赛中可以看出来,老师们对教学设计都是下了大工夫的,一段段精心准备的视频,一个个精彩有趣的游戏,一幅幅漂亮的图画,一句句沁人心脾的话语,都让孩子毫无顾忌的走进了课堂。
我的启发:
通过对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的学习,让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班会课。往往是老话题,老思路,抓住了目标就直奔主题,很多道理是老师将给学生并强加给学生的,教育的持久性太差。我认为一节优秀的班会课应是这样的:
1、有着鲜明的主题。主题如同班会课的眼睛,眼睛明亮是上好课的前提。主题不能大而空,应找准切入点,尽量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在一个侧面或一个点上具体深化,达到以点带面的教育效果。
2、参与形式多种多样。配合课堂教学举办一些益智培能方面的主题班会。如诗歌朗诵会、理化小魔术、讲故事、书法竞赛等,为学生创造可以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一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丰富和拓宽第一课堂知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贴近学生的生活。班会的每个环节,都要尽量贴近学生自身实际,注意层次性,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课堂环节中要激发每位同学参
与的热情,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交流、表达。
通过本次班会课的活动,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如何上好班会课应该也是一门学问。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都会很好地利用班会课的时间,来解决一些班级中的问题,如果每一个班主任老师都能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班队活动课而不流于形式,都能细致深入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那么对班级工作的管理,效果定是事半而功倍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在二〇一四年五月初,我有幸参与了市教育局组织的远赴**的非师范类教师的培训。在5月26日,我有幸去**北碚区人民路小学参加了“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了罗建华和王鸿老师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在此之前,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也听过许多老师的报告,也当了十几年的学生,但从来没有想到课竟然可以这么上,试想以前自己在小学的上课方式,差距自己都可以感受的到。感触最深的就是上课的方式灵活多样,他们的教学设计也是环环相扣,顺畅自然,让我们听下来还意味犹尽。下面我就听课的收获和反思谈一谈我的几点感受和想法:
一、真实对话,互动交流。
对于上好一堂课,课前的准备是很关键的,尤其像这种有上百人参加的大型观摩课,学生往往会由于很少见到这样的场合而十分紧张,这样就势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也会影响这节课顺利进行。这次观摩课首先听了王鸿老师的二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在上课之前,王老师首先和学生进行课前交流,和他们建立初步的师生关系。罗建华老师面对的是四年级学生,内容是五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上课初就结合实际情况,巧妙的与学生展开亲切的交谈,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记得他是这么和学生展开谈话的。
师:“同学们,你们好,谁能说说你们自己都有什么爱好对什么感兴趣呢?” 生:我们喜欢跳舞、唱歌、画画??学生七嘴八舌的说着。
师:“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可真多!不过,现在大家都一起说,老师听不清楚,谁能单独站起来说一说?”
生:“我爱跳舞,还爱画画。”
师:“真好,还有谁能说一说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又有学生站起来说,到最后突然有一个学生问到了老师的年龄,此时我们的罗老师这样问“大家猜猜看!”于是大家又兴高采烈的猜起来了。
师生之间距离拉得更近了。当同学们猜得兴高采烈时,老师抛出了一句:“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学生回答准备好了。老师说:“那我们开始上课吧!”
这样很自然的就打发了上课前等待的空闲时间,消除了学生进入陌生课赛场面的紧张情绪,为接下来的上课做好了准备。
二、有效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巧妙的开讲,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兴趣是动机的先导,是思维的源泉。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
要一环。在这次观摩课中王鸿老师则创设了纯数学问题情境,王老师讲的是“小时、分的认识”,她直接是运用课件展现儿歌《时间像小马车》,从直观上认识时钟并让学生说出时钟的作用。然后揭示课题,展开新知讲授新课。这种情境的导入,虽没有引人入胜的情境画面,但却达到了简捷、流畅、实用之高效。
罗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他
制作了课件,是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图片,有的是获得金牌的,有的是比赛的,还有银牌获奖的场面。课件播放这些图片后,再通过谈话引出课题,老师说:大家知道2014年北京奥运会得了多少金牌,多少银牌,多少铜牌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又问:那你们知道2014年雅典奥运会又获得多少金牌、银牌和铜牌吗?就有学生摇头了。这时老师说:老师有个近几年奥运会的获奖统计图,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折线统计图。接着板书课题,进入新课。罗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求和欲;同时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此次观摩课中的两位老师都创设出了富有“童趣”性的情境:针对二年级学生要学习的《时、分的认识》创设的情境是动画片儿歌《时间像小马车》的一个小截断;而对于五年级学生的《折线统计图》,则创设的是北京奥运会的情
境。这些教学情境富有趣味性、思考性、指向性和针对性,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接受新知识,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时、分、秒》时,王老师让学生自己活动,如跳绳、拍球、写字等,让学生真实的感受一分钟到底是多长的知识,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活动的器材和活动场地,让学生数在一
分钟的时间内可以做几下自己喜欢的运动。这样的活动既让稍有疲惫感的学生放松了自己又让学生自己自身的时间观念得到了体悟,让学生从动手,动脑探索经历的过程中学习的知识更为深刻。还有罗老师所教的《折线统计图》,在学生认识和了解了折线图之后,在他的带领下,让学生用手势比划一个人从出生到老的牙齿颗数的变化,让学生从自身的生长过程中来体验所学的知识。后来还比划了树叶从春天到秋天的数量的变化,从学生的身边找到实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既使学生学习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电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沉闷氛围,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也要
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上《时、分、秒》老师采用了flash制作的钟表,有一定的动画效果,有利于低年级教学,这也说明王老师有很好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我想这方面是我所欠缺的,我要向这些老师们好好学习。
五、处理知识点的阶梯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
问题启发阶梯化问题的启发是课堂教学发展的高潮阶段,也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紧扣教学实际,设计一些阶梯式、应用化的问题,就会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一步步走向课堂高潮,当学生饶有兴趣的走向教师设计的台阶时,实际问题就解决了,学生既获取知识又满足了好奇心,成功的喜悦则油然而生。
六、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不再是以前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个过程,而是一个统一
体。每一位老师都能让学生独立的去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老师都能耐心的去启发引导,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理念。同时,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总之,我对这次的活动感触颇深,同时也使自己认识到了在工作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找出自己在教学管理方面的不足,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争取使自己的工作在这一学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观摩学习体会
从季敏
2014-10-22我们数学组的十几位
教师一同赴宿州学院参加观摩学习,听了三位优秀教师的授课及其讲座,令我受益匪浅。从他们精彩的讲座和课堂教学观摩中我学到了很多。并且从他们的教学活动中我反思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下面是我通过学习获得的几点感受:
一、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创设教学情景.教学活动中,王奇老师很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教学中他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点,教学活动中看得出学生们对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也体现了教师们平时对基础知识抓的很扎实,他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情境中、生活中提炼出练习,让学生在愉快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主动的探究、实践和推理数学知识。
二、教学设计新颖
王奇老师的这节课整体设计很好,无论是课件的制作、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师的点拨启发还是小组的合作,都遵循着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习题的设置有很好的梯度,在学生完成了题目后,让学生口述解题过程和思路,可以看得出这样的训练方式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学生非常熟练,思路非常清晰。我们的课堂应该加强这方面训练,以便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
这次听课活动中,印象最深的是孙老师的一节课。孙老师的课堂,让人感觉很轻松,基本都是学生在讨论、交流、展示,老师在倾听和引领。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问题都由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解答。在教学组织上,鼓励学生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
师引领和自主探索下的自学过程。教学特色是: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创设情境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学生与教者教材的关系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更多的是主动的探求,甚至是质疑。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理解。让学生真正深入到自主的探索活动中,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从他们几位教师的精彩讲演上,我更加看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也更加了解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做到扎实有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带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扬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也会更加珍惜每次的学习机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观摩学习山丹体会
刘冬梅
这次赴山丹培训学习,听了九位优秀教师的课和三位专家的讲座,令我受益匪浅,这些课堂教学设计精彩.讲座精辟实用有针对性。短短两天的观摩学习中我时常被他们精彩的设计所折服,被课堂的情景和氛围所感染。从精彩的讲座和课堂教学观摩中,我反思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他们的教学活动中让我学到了很多。下面是我通过学习获得的几个方面的感受各体会:
一、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创设教学情景.在我所观摩的这几节课中,教师都很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在这次所听的七节课中有五节就是复习课,复习课本身是枯燥无味的,但是他们却将较为枯燥的数学复习课设计的富有乐趣,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点,教师再引导学生回顾。看得出学生们掌握的非常好,也体现了教师们平时对基础知识抓的很扎实,他们从
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情境中、生活中提炼出练习,让学生在愉快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主动的探究、实践和推理数学知识。
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生本课堂
这次在山丹听的所有课中,印象最深的是张潇老师的课。张老师的课堂,让人感觉很轻松,基本都是学生在讨论、交流,老师在倾听和引领。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所有的问题都由学生自己提出和解
答。这种教学模式是什么模式呢?下课后,我迫不及待的和张老师了解了这种模式,原来这种课堂叫生本课堂,生本课堂就是充份地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再据泥于传统课堂中老师所设定的条条框框,而使其思维具有了主动性与发散性。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
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南关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啰嗦的言语极少,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领和自主探索下的自学过程。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的、素朴的、无形的德育过程。生本课堂的特色是: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创设情境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学生与教者教材的关系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更多的是主动的探求,甚至是质疑。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理解。让学生真正深入
到自主的探索活动中,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明白了计算的方法,更让学生的思维在自主的探索中体验了策略优化的美妙。总之,张老师整节课,都是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
三、教学设计新颖
这几节课虽然是复习课但整体设计很好,无论是课件的制作、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师的点拨启发还是小组的合作,都遵循着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每节课的习题都设置了很好的梯度,分为基础练习、对比练习和深度练习,使学生从简到难的一步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并在学生完成了题目后,让学生口述解题过程和思路,可以看得出这样的练习方式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学生非常熟练,思路非常清晰。我们的课堂应该加强这方面训练,以便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锻炼
学生的解题分析能力。
这次外出观摩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从他们几位教师的精彩讲演上,我更加看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也更加了解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做到扎实有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带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扬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也会更加珍惜每次的学习机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4月25日,荆门市举行了湖北省小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我有幸观摩了这个活动,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在这十二堂课中,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一,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
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才认识到《女娲补天》这篇文章原来也可以这样设计的,那精美的多媒体更让我心动!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语文的教学。
第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何先成老师在《匆匆》中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学生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自己表达心中的感想。
第三,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比如:张老师在《匆匆》中让学生反复诵读描写环境的句子,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了课文中语言的描写手法。
第四,注重有效地延伸,领悟其义。在拓展延伸这一部分,刘敏老师为大家
出示了《黄鹤楼送别》这首诗歌,让学生更加深刻透彻地体会到了离别也是美,只要我们有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世间万物一切皆美。课堂上只有教师的精心指导才能造就课堂深层次的延伸。
第五,就是老师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说教师的语言。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这些老师的语言魅力深深的折服了了我;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而在这一环节,老师也都
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评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听了这些教师的课之后,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慢慢地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地充实。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 26 ~
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提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不断成长。
~ 27 ~
第四篇:《千课万人》观摩学习体会
“千课万人”观摩学习体会
一回来我就马上开始写我的体会,因为担心这几天的观摩学习的容量之大让我这小小的脑袋记不住。首先,最大的体会就是感恩,感谢学校能够信任我这个新老师,给我这样一次认识小学数学界大家的机会。尤其是随着这几天见到的老师越来越多,越来越优秀,这种感谢之情也愈发深刻。
虽然我本就是一个教数学的老师,但是刚转到现在的班级和开始真正数学教学让我慢慢产生了很多困惑,发现自己就像一只井底之蛙,遇到的见到的都只是课本上的知识,甚至于对课本知识研究的还不够透彻,更确切的说,是不知道从哪个方面,以什么为重点去研究、去学习。所以在学校提出有学习机会的时候,我马上报了名,就是想解决这些疑惑,去看看真正的数学课是怎样上的。同时,因为自己本身的局限性,想要见识一下,新的数学教学的模式是怎样的,新的理念又是什么。
第一天的学习我就被深深震撼到了,不管是吴宁中老教授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传递,还是吴正宪和刘德武两位老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让我有所反思:真正好的课堂教学并不是看起来热热闹闹的,而是激发学生去思考,用正确而恰当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思考和进行合适的表达。让我明白了,数学培养的是让孩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还有一点值得我去反思的是,有些情况下的教学设计我甚至不是很懂,这点是需要请教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我明白这是由于我的数学教学素养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黄爱华老师一出场,大家都认识他,唯独我不认识,但是一节课过后,我也深深被这位老师的教育机智所折服,并且将这个名字和这堂课深深的记在心里。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学生最开始就把老师应当在最后得出的结论说出来了,如果是我,我想我就会草草讲完。但是,黄老师依然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讲,并没有生拉硬拽到自己的预设上去。而且还以幽默的方式化解了这个问题,以“你会用a来表示一个数,那么你知道a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吗?”这个有意思的问题衔接转承,一步步将学生引导到自己的思路上去,并且最后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场雷鸣般的掌声说明了一切,让我看到了一位优秀的老师的教学智慧。然后就遇到了我另一位特别喜欢的老师:罗鸣亮,一位讲道理的数学老师,用孔凡哲教授的话说就是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师,在他的课堂上完全感受不到学习的压力与任务感,而是完全放松的一种状态,在罗老师轻松的话语间就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并且学到了知识点,而且一节课下来我作为一个听课者甚至都很快乐。
由于千课万人的容量很大,所以遇到了很多很多名家大家,包括郑毓信教授的一次令人深有感触的讲座,不同于吴宁中教授高屋建瓴的高理论层次,郑教授从最开始就在说,如果一个讲座一堂课下来对听者没有任何的影响和反思的话就是一次失败的报告。然后他就从生活实际中告诉我们,数学思考要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让孩子不要觉得数学离我们很远。同样传播这种思想的还有来自台湾的洪雪芬老师的《数学步道》,就是从数的方面教我们要从实际来看数学,通过“数字魔术卡”这个非常有趣的一张纸,让学生在动脑筋想要拼成方块的同时还能看到以学校之景为高中低年级精心设计的题目,这些题目并不是像我们平时数学课本上的题目那样抽象,而是要求学生亲自去校园里动手去测一测,数一数,量一量,并且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明白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四天的学习结束后,我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记住什么东西,可能连哪位老师讲的哪一堂课都不能一一对应,但是,在写这次体会时我才发现原来他们要传播的并不是一堂课的知识点,使我在键盘敲打时思如泉涌,恨不得把每一个细节都完全讲出来,就像张齐华老师说的,公开课有时传播的就是一种思想,一种启示。说到张齐华老师,给我最大的印象是粉丝特别多,一到会场就有很多老师要求合影。让我不禁猜想这位老师的课堂肯定特别精彩,果不其然,《小数的初步认识》让我见到了又一种不同的风格,张齐华老师见微知著,尊重儿童学习规律,通过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符合儿童认知规律,从经验到图形到抽象,用几何直观明确教学,让概念教学动态化。接着,斯苗儿老师的非常犀利的访谈使我们了解到,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并不是像别人看到的那么一直光鲜亮丽,“苦行僧”一般的张老师每日沉浸在数学专著里,“虽然看似苦闷,但是我很享受这种状态,很喜欢研究数学里的问题”,张老师如是说。也就是说,必须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兴趣来看待才会将看似无聊苦闷的事情令自己甘之若饴。所以说,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要有兴趣,老师工作也要有兴趣作为推动力才能使我们坚持下去。
偶然的机会要到了徐长青老师的签名,这件事令我开心了好久,也炫耀了很多次,之所以这么高兴不只是因为徐老师是一位大家都知道的名家,而是因为仅仅因为一堂课就爱上这位有风格的老师。来自天津的他曾跟相声演员姜昆学徒研究语言的幽默,并且成功把它应用于自己的课堂,如果非要和同样幽默的罗鸣亮来对比的话,那应该听他的课就真的像听一次相声那样,充满各种各样的包袱,而且会让人在听完之后有深深的思考。在他讲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中,传达给我们的不像是解决数学问题,而是生活哲理,要“知难而退”(华罗庚),生活不只是前进的过程,有时候要“回头看”不断反思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前进。好多次我都感动得想哭,每每在徐老师给学生讲到如何学数学,如何认识人生时,这是我觉得自己最幸运的时刻,犹如醍醐灌顶,我也在想,能够坐在会场里听徐老师一节课的学生也是幸运的,也许就因为这样一节课,从此改变的不只是他对数学的看法,而是整个人生价值观的升华,这么说来似乎有点夸张,但是的的确确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正如评课老师孙晓天所说,徐老师的讲课风格是谁也学不来的。我们只能取长补短,学习我们能够学来的部分。
还有很优秀的一线女老师女教研员,比如刘燕老师,她的《方程的意义》前后贯穿,用一节课的时间教授给四年级学生如何用字母表示数,什么是方程,方程的意义是什么,以及解方程的一部分思想。如此之大的课容量令人叹为观止,刘老师用自己的理解创造了这样一堂新的课程,让学生通过小华和小明的故事从低年级的问题一步一步到高年级,层层递进,深入理解。并且横向的让学生明白了用方程去解决问题的优势,就是可以顺向考虑问题,明白直接。并且通过对天平的直观感受明白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掉一个数,方程的等式保持不变。
这次学习还让我见识到了多种多样的课型,让我知道原来数学还可以这么教。比方说王炜老师的绘本课,教会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规律,从数字、颜色、大小、方向等方面都能找到,让孩子感觉到这不是一堂数学课,而是一堂侦探课,在王老师的课堂里,孩子们都变成了一个个小侦探,并且绘本的画面符合儿童的视觉捕捉特点,在这样的氛围里就完成了数学教学任务。还有表演硕士王昆杞的戏剧课,抛弃了现在课堂里桌椅的限制,放松学生手脚,通过表演与活动学习到十以内数字的认识以及加减法,非常有趣。最值得借鉴与采纳的还要数吴如皓的魔术课,来自于宝岛台湾的他可能受刘谦的影响,成功将魔术引进数学课堂,运用扑克牌的特点(字母和花色),把数学规律隐藏其中,学生在惊讶于魔术现象的同时产生好奇心,在老师慢慢揭秘魔术现象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完全不用老师去强调,就已经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了,而且对老师下一步的教学充满了期待。而且在通过自己动手去制作魔术本身,让别人去猜的过程,教师的目的就达到了。也就是吴老师说的,让学生学会“在混乱的世界里看到永恒不变的规律”,使学生产生这样的感觉“当数学跟我有联系时,好奇的门槛就降低了;当我用规律开始做数学时,我对数学就充满了期待。”
我觉得在这些教师名家中让我找到最大动力的不是年过七十教学经验丰富的刘德武老师,也不是年过八十充满智慧的的李大潜教授,而是正值年轻就走上各种公开课舞台的刘伟男,年纪轻轻就成为博士后当上大学数学老师的刘东文,既有颜值又很年轻的郭骥,他们的状态激励着我,而且刺激到了我,让我知道原来年轻教师还可以这样做,打破了我对原来工作岗位的认知。从前我一直在想,只要埋头于学生之间,认真教好自己的学生,默默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个耕耘者就可以了。现在发现,原来走上公开课的舞台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就像同行的一位老师说的“你应该把讲公开课当成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我想,要想走上公开课的舞台不仅仅是“敢于”这么简单,还需要“认真钻研”这股力量,真正走进数学,走进学生的发展水平中,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真正刺激到学生,教授“教了就会”的知识。
其实,每位老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如果一一回顾的话我想怎么都说不完。最近有人问我杭州之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总是回答,不想回来了。其实我心里又是想赶紧回来的,因为杭州“千课万人”带给我的太多太多,我总觉得待在杭州可以继续感受名师们带给我们的思想与感动,但是又很想赶快把所见、所听、所想、所得带到我的课堂上,去实践最新的教学思想。惟愿这份感动与影响一直持续在我整个教学生涯里,给予我动力,指引我不断前行。最后分享活动上抬头就见的一句长标语:大道至简三尺讲台精耕细作立新化人大教育,知易行难百年事业宁静致远继往开来创新篇。
第五篇:高效课堂观摩学习体会
高效课堂观摩学习体会
杨蕴梅
本学期,学区组织开展了有效课堂教学活动。3月11日下午,学区二年级,五六年级的语数老师在我校观摩学习各校推荐的优质课。听了头墩小学老师周玉华的五年级语文《牛与鹅》,六年级胡晓芳老师的一节语文课,感受颇深。
这两位老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中体现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对此我对高效课堂有下面的认识
第一: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就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量和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备课深入细致,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二: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层次性,注意他们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以“人人会学”为宗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改变单纯依赖课本的陈规陋习。选择一些难易适度、形式活泼、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材料与学习辅导作业,同时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枯燥的形式,组织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学生上讲台等教学形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师生配合默契、热烈和谐融洽、心理呼应,让课堂活而不空,实而不死,生机勃勃、趣意盎然。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与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内在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不断探索、研究的永恒课题。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以及理论修养水平,将其更好的利用到教学工作中去,不断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