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人的读后感
读《人》的读后感
没想到“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这句我最喜欢的话会在高尔基的《人》中体现的如此淋漓尽致„„《人》这篇文章是俄国伟大的作家,评论家,政治家和学者高尔基写的,有句话叫做:苦难往往是经过化装了的幸福„„
正如:一路走来有太多的话要说,一程的漂泊总感觉有些孤独,回首往昔的岁月,或许泪水多于欢笑,眺望未来的日子或许坎坷还有许多,人生的书不用书写的太仓促,青春的路,不愿走的太孤独,也许狂风会在幼嫩的容颜上刻下无奈,也许骤雨会在柔弱的翅膀上留下痕迹,却依然倔强的踏着孤独,一路上寻梦百度。
还有人说:“黑暗并不可怕,或许,它隐藏着生命之水的源头。”是的,苦难是令人心酸的,但在经过苦难磨练后的人们,他们的品格往往也会变得更加完美,意志也会变得更加坚强,这也是对待生命的态度吧!那些在困难面前唉声叹气,悲观绝望,怨天尤人的生活态度对于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来说是无济于事的,那是一个懦夫的变现!不同的人,在对待生活的不幸和厄运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来说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来说却是一个万丈深渊”因此,我们不应成为与世无争的颓废之人,犹如一个个被隐形线拉扯的木偶,在黑暗阴霾的社会里彷徨的挣扎,或者在寂寥,愚昧中去消遣地度过人生,应该是一个“向着前方,向着高出迈进!不断向前,不断向上!”的“不肯安静的人”,应该成为人生旅途中不懈的攀登者。
真正的人,真正的人生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的“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燃烧起来„„”让我们手握坚强,奔向远方,学习高尔基的人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第二篇:《史记》读后感:读史使人明智
读史使人明智—《史记》读后感
韩师20172311班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先谈《史记》。读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司马迁,好人。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书,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罗多德之于希腊,我们也是把司马迁当“史学之父”。但此书之意义,我理解,却并不在于它是开了纪传体的头。相反,它的意义在哪儿?我看,倒是在于它不是一部以朝代为断限,干巴巴罗列帝王将相,孳孳于一姓兴亡的狭义史书,像晚于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现在称为“正史”的书。我欣赏它,是因为它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做了总结;晚于它的事,它开了头。它是一部上起轩辕,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大历史”。当时的“古代史”、“近代史”和“当代史”,它都讲到了。特别是他叙事生动,笔端熔铸感情,让人读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司马迁作《史记》,利用材料很多。它们不仅有“石室金匮”(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收藏的图书档案,也有他调查采访的故老传闻,包含社会调查和口头史学的成分。学者对《史记》引书做详细查证,仅就明确可考者而言,已相当可观。我们现在还能看得到的早期古书,它几乎都看过。我们现在看不到的古书,即大家讲的佚书,更是多了去。这些早期史料,按后世分类,主要属于经、子二部,以及史部中的“古史”。经书,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官书旧档,年代最古老。它们经战国思想过滤,同诸子传记一起,积淀为汉代的“六艺之书”和“六家之学”。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是我们从汉代思想进窥先秦历史的重要门径。不仅如此,它还涉及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包含后世集部和子部中属于专门之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它于四部仅居其一,但对研究其他三部实有承上启下(承经、子,启史、集)的关键作用。借用一句老话,就是“举一隅而三隅反”。据我所知,有些老先生,不是科举时代的老先生,而是风气转移后的老先生,他们就是拿《史记》当阅读古书的门径,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从这里入手。比如大家都知道,王国维和杨树达,他们的古书底子就是《史》、《汉》。所以,我一直认为,这是读古书的一把钥匙,特别是对研究早期的学者,更是如此。读《史记》,除史料依据,编纂体例也很重要。这本书的体例,按一般讲法,是叫“纪传体”,而有别于“编年体”(如鲁《春秋》、《左传》、《纪年》及后世的《通鉴》)和“纪事本末体”(如《国语》、《国策》和后人编的各种纪事本末)。但更准确地说,它却是以“世系为经”,“编年”、“纪事”为纬,带有综合性,并不简单是由传记而构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贵族的谱牒。司马迁作史,中心是“人”,框架是“族谱”。它是照《世本》和汉代保存的大量谱牒,按世系分衍,来讲“空间”(国别、地域、郡望)和“时间”(朝代史、国别史和家族史),以及“空间”、“时间”下的“人物”和“事件”。它的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讲“本”,即族谱的“根”或“主干”;“世家”是讲“世”,即族谱的“分枝”;“列传”是讲“世”底下的人物,即族谱的“叶”。这是全书的主体。它的本纪、世家都是分国叙事、编年叙事,用以统摄后面的列传。本纪、世家之外,还有“十表”互见,作全书的时空框架。其“纪传五体”,其中只有“八书”是讲典章制度,时空观念较差,属于结构性描述。原始人类有“寻根癖”,古代贵族有“血统论”,春秋战国“礼坏乐崩”,但“摆谱”的风气更盛(“世”在当时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很多铜器铭文,都是一上来就“自报家门”,说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孙”。司马迁虽生于布衣可取卿相的汉代,但他是作“大历史”。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联贯,还是以这样的体裁最方便。这是我们应该理解他的地方。司马迁作《史记》,其特点不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以“互文相足之法”,节省笔墨,存真阙疑,尽量保存史料的“鲜活”。比如初读《史记》的人,谁都不难发现,它的记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与篇之间会有这种问题,就是一篇之内也能摆好几种说法,让人觉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记》体例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是作者“兼存异说”,故意如此。它讲秦就以秦的史料为主,讲楚就以楚的史料为主,尽量让“角色”按“本色”讲话。这非但不是《史记》的粗疏,反而是它的谨慎。如果吹毛求疵,给《史记》挑错,当然会有大丰收,但找错误的前提,首先也是理解。
《史记》这部书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定要读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当然很重要,因为只有读这篇东西,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笔也老道。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还有一封《报任安书》。如果我们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其辗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内俱焚、汗发沾背的心理创伤,非身临其境者,绝难体会。小时候读《古文观止》,我总以为这是最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一篇。司马迁为“墙倒众人推”的李将军(李陵)打抱不平,惨遭宫刑,在我看来,正是属于鲁迅所说敢于“抚哭叛徒”的“脊梁”。他和李将军,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将,趣舍异路,素无杯酒交欢,竟能舍饭碗、性命不顾,仗义执言,已是诸、刿之勇不能当。而更难的是,他还能在这场“飞来横祸”之后,从命运的泥潭中撑拄自拔,发愤着书,成就其名山事业。读《报任安书》,我有一点感想:历史并不仅仅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也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这种人生体验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贯穿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历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类“超越”中尤为重要。它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虚有数”的众多生命汇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首先就在于,它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司马迁之为司马迁,《史记》之为《史记》,人有侠气,书有侠气,实与这种人生经历有关。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我以为,“大历史”的意义就在通古今,齐生死)。以个人荣辱看历史,固然易生偏见,但司马迁讲历史,却能保持清醒客观,即使是写当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肤之痛,也能控制情绪,顶多在赞语中发点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历史,写史和评史,绝不乱掺乎。对司马迁的赞语和文学性描写,我很欣赏。因为恰好是在这样的话语之中,我们才能窥见其个性,进而理解他的传神之笔。例如,在他笔下,即使是“成者为王”的汉高祖也大有流氓气,即使是“败者为贼”的项羽也不失英雄相。就连当时的恐怖分子,他也会说“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连李斯这样的“大坏蛋”,他也会描写其临死之际,父子相哭,遥想当年,牵黄犬,逐狡兔的天伦之乐。很多“大人物”写得就像“小人物”一样。同司马迁的“发愤着书”有关,《李将军传》也值得一读(有趣的是,它是放在《匈奴传》和《卫将军传》的前边)。他讲李陵之祸,()着墨不多,对比《汉书》,好像一笔带过。这种省略是出于“不敢言”还是“不忍言”,我们很难猜测。但他在赞语中说: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第三篇:读《人啊人》有感
《人啊,人》读后感
姓名:郭莹学院:旅游管理学号:2010130101
42这是一本以文化大革命后解放的中国以及知识分子的心理描述和内心思想为背景的小说。在图书馆那么多书中选到它纯属偶然,不过没想到我却深深被它吸引。
小说中带有哲理性的语言确实超乎想象的多,不过不同以往,我竟然是被这枯燥的哲理所吸引。小说的主人公并未通过作者具体指出来,不过我以我的理解将其划分。孙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判却偏偏有在此时受到离婚协议书,这对她的打击足以让她失去生活的希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子独自养育女儿,在平反后留在自己就读的大学当中文系党支书,生活的不幸让她从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变成内向,从不吐露心声的领导。但她的热情与思想却一直在上升。
何荆夫,一个智者。文化大革命中被开除学籍,做了十几年的流浪汉,这是别人眼中的他。而在他自己看来,这十几年的实践让他更对自己以前的坚持与信仰肯定不已。他与孙悦的感情上升到思想,超越世俗却又困难重重。孙悦早已被他的思想所吸引,却又不能接受他,因为她怕世俗的眼光,怕流言的重伤,所以她仍然与青梅竹马的赵振环结婚。但由于赵振环的背叛以及为了跟她划清关系免遭文化大革命的牵连,他们走到了婚姻的尽头,但是她挽救过,却无济于事,所以她也恨他的绝决。终于文革结束后,平反开始,何荆夫来到大学中文系成为一名老师,缘分就是这样奇怪的东西。由于他的经历与独到见解从而获得广泛好评。而赵振环却在自己新的婚姻中发现孙悦的好。他们之间的故事我不愿多说,但他们身上体现的个性我不得不佩服。孙悦原谅赵振环的背叛,她永远忠于自己的思想,与赵振环是同学与朋友。而与何荆夫,她不必掩饰,不必牺牲就可以相处的很和谐,因为他们的思想永远在一起。
小说中始终谈论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与阶级斗争。以我来看,马克思主义宣扬社会主义、全世界人民解放,它与资本主义不同,但文革时期却将人道主义与资本主义等同,导致社会出现无比的冷漠,甚至自己制造阶级来斗争以表达自己忠于社会主义,更为套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个公式。文化大革命本身的好坏我评判不了,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许多党领导的错误政策和路线来看,他们满嘴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也许他们从没懂过
这些,或者是不敢懂。但他们却说得头头是道,更令人气愤的是害了一批知识青年,打击人们的爱国热情,文化大革命中留下了后遗症,书中说得好,文化大革命不可怕,可怕的是文革过后人们心中的阴影,它让人心有余悸。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人本身的奴性与惰性表现的相当突出,一直以来,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是事情出来后互相推诿,没几个真正为老百姓做主好官,即使有也顶不住上级的压力吧!也许是我太过悲观,我一个小老百姓过的幸福就好,是吧?书中有一段描述的很好,说你去面试,很长时间没有结果,那肯定是某个领导不喜欢你,那其他人还敢喜欢你吗?这就是事实,就像何荆夫发表那本《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书一样,校领导不想它发表,即使很多人反对,那又怎样,不是结果还是一样吗。
不过,我相信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就想何荆夫说的那样正是由于好人多,社会才会不断发展,法制才会不断健全。不管中国如何,我们都是它的子女,我没理由嫌弃它,我们更不能背叛它。最后还是要正义的发扬一下爱国情怀,为我们的祖国努力吧!
第四篇:读 读后感
读完<<海豚救人>>以后,我学会了什么叫见义勇为.在课文里,我还学会了怎样帮助别人,学会怎么在别人有困难时伸出缓助之手而不是落井下石.就是别人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也不应该害别人.如果这次是别人错了,还可以帮助他,改过的话我也会帮别人不取笑他,让他改正过来.可是现在要别人帮,提高我的学习成绩.举事例来说也难,我要好好学习,让我也做做帮人的,看有什么滋味.
第五篇:读经典读后感 (范文)
读经典读后感
近日欣接网络作家文一虫(原名杜崇斌)先生的书评精选集《品茗读经典》,同样怀着对文字的虔诚,不舍昼夜,连日苦读,不知不觉被杜先生的文字深深吸引,读后颇有所感,顿有所悟,落笔为文,略表心意,读经典读后感。
首先,我很佩服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学素养,许多中外名著,似乎信手拈来,从容不迫,娓娓而谈,妙语连珠,灵活多变的结构方式和熟练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令我辈难以望其项背!
其次,我很喜欢他充满诗意的表达方式,在许多文章的开头,他总是那么优雅从容地营造出一种浓浓的诗意,然后把要评说的作品置于这种氛围之中,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来感受作品,理解作品,这样,文章似乎就是作者与读者亲切随意的谈话。如《秋夜读童话》的开头:“夜幕降临了,淅淅沥沥的秋雨还在窗外缠绵,在夜风中,一片枯败的梧桐叶飘零到我的窗台上。窗口送来几许夜雨的清新。”这样的开头,本身就是很优美动人的诗句。还有《美文的影响力》的开头,也是如此充满诗意.我们读这样的文章,也正如作者自序里所说的那样:陶醉在无尽的诗情画意之中,读并快乐着。
还有,他看问题的视角很独特,对于那些文学经典,他从不囿于前人的成见,往往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令人读来耳目一新。同时,他对不同类型的作品,有不同的解读、赏析或点评的手法,这样全书就有了很丰富的内涵。既有对个别作家作品的微观评析,又有对普遍文学现象的宏观把握。使读者真正领悟到文学艺术的博大精深的魅力,读后感《读经典读后感》。
总之,我感觉作者是一个真正致力于纯文学事业的人,也是一个很富有生活情趣的人.相对与当时那些只追求商业价值的畅销书作者来说,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的是文学对真善美的诉求,他的写作是在竭力维护文学的圣洁和典雅。并且,他能在繁忙琐碎的生活中保持着一种阅读状态,追逐着自己的文学梦想,这种执着的坚持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近日欣接网络作家文一虫(原名杜崇斌)先生的书评精选集《品茗读经典》,同样怀着对文字的虔诚,不舍昼夜,连日苦读,不知不觉被杜先生的文字深深吸引,读后颇有所感,顿有所悟,落笔为文,略表心意。
首先,我很佩服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学素养,许多中外名著,似乎信手拈来,从容不迫,娓娓而谈,妙语连珠,灵活多变的结构方式和熟练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令我辈难以望其项背!
其次,我很喜欢他充满诗意的表达方式,在许多文章的开头,他总是那么优雅从容地营造出一种浓浓的诗意,然后把要评说的作品置于这种氛围之中,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来感受作品,理解作品,这样,文章似乎就是作者与读者亲切随意的谈话。如《秋夜读童话》的开头:“夜幕降临了,淅淅沥沥的秋雨还在窗外缠绵,在夜风中,一片枯败的梧桐叶飘零到我的窗台上。窗口送来几许夜雨的清新。”这样的开头,本身就是很优美动人的诗句。还有《美文的影响力》的开头,也是如此充满诗意.我们读这样的文章,也正如作者自序里所说的那样:陶醉在无尽的诗情画意之中,读并快乐着。
还有,他看问题的视角很独特,对于那些文学经典,他从不囿于前人的成见,往往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令人读来耳目一新。同时,他对不同类型的作品,有不同的解读、赏析或点评的手法,这样全书就有了很丰富的内涵。既有对个别作家作品的微观评析,又有对普遍文学现象的宏观把握。使读者真正领悟到文学艺术的博大精深的魅力。
总之,我感觉作者是一个真正致力于纯文学事业的人,也是一个很富有生活情趣的人.相对与当时那些只追求商业价值的畅销书作者来说,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的是文学对真善美的诉求,他的写作是在竭力维护文学的圣洁和典雅。并且,他能在繁忙琐碎的生活中保持着一种阅读状态,追逐着自己的文学梦想,这种执着的坚持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