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届成都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满分60)
姓名学号班级
--------------------装----订---线-------------------
2014届成都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满分60)
8.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1.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CO2溶于水C.实验CO2的密度D.自制过滤器过滤液体 2.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时充入防腐 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燃烧
C.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因此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一定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下列是小明课堂笔记中记录的有关化学用语,其中准确无误的是()A.氦的元素符号:Ha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 C.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
3D.镁在空气中燃烧:Mg+O2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系的是()A.读液体体积B.引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D.取固体药品
5.2008年在中国市场闹得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消费者对奶粉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3A.白色晶体B.无味,密度1.573g/cm C.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D.在高温下会分解放出氰化物 6.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是人们的愿望。我国 科学家在寻找光解水的催化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BaTi4O9是最新研究的催化剂之一,该物质中钛元素(Ti)的化合价为()A.+4B.+3C.+1D.+
57.如图是我国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用墨书写的作品。墨的主要成分为炭黑,用墨汁写的字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具有()
A.氧化性B.还原性C.吸附性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0.t℃时的硝酸钾溶液200克,蒸发20克水后,析出晶体8克,又蒸发20克水后析出12克,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A.60克B.50克C.40克D.100克
二、填空与简答(共34分)
11.(4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你知道下列化学原理吗?(1)要证明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来检验;(2)使用久了的水壶内壁会形成水垢,用可浸泡除去;
(3)白糖与红塘,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4)燃煤时,将煤球做成蜂窝煤的原因是。12.200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1)有人认为,天然气作燃料可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你的意见是,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泄露,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露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乙硫醇充分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SO2和NO2都能溶于雨水形成酸雨而破坏环境。请举一例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13.小明为了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将鸡蛋放入广口瓶中又不被打破?;
(2)反应开始时,鸡蛋沉入瓶底,鸡蛋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广口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随着反应的进行,鸡蛋表面附着大量气泡并逐渐浮出液面,原因是。
(3)由上述实验现象,小明断定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海则认为不一定是碳酸钙,小海的理由是。
14.过氧化钠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药品,它是浅黄白色颗粒粉末。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水中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方程式:Na2O2+2H2O=2NaOH +H2O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
(1)区分水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2)某同学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导致溶液先变红再褪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甲同学“可能是无色酚酞溶液变质导致溶液褪色”;
猜想2:乙同学“可能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实验与结论:
a.甲同学提出的猜想,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因为;
(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分)
猜想3:; 15.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
后采用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某同学按右图装置探究甲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①请标出仪器名称:a;b。
②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实验结束时,冷却到室温,松开止水夹,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
子容积的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肯定含有,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4)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
三、计算题(共6分,计算所需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Cl-35.5)16.某校学习小组测定酸碱中和反应,他们向50g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0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pH=7。请你帮他们计算: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二篇:2014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
复习:
若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2SO4溶液的颜色
B、向CuSO4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消失
C、向CuSO4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氯化钡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CuSO4溶液蓝色变浅
201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u:64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B.用液氮祛除面部的小瘤、痣
C.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D.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2.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D.分子间空隙增大
3.据报道:“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铬酸铅(PbCrO4)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铬元素(Cr)化合价为+6,则铅元素(Pb)的化合价为()
A.+1B.+2C.+3D. +
44.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学科素养,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A.橘子B.葡萄
C.牛奶
D.玉米粥
6.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右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A.氯化钠和水B.硝酸铵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铜和稀硫酸
7.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镁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D.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氢氧化钠溶液可直接用作厨房清洁剂D.长期用硬水洗涤的衣物会变硬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常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凡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10.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NO3NaClH2SO4B.CaCO3NaOHNa2SO4C.BaCl2NaNO3CuSO4D.AgNO3Na2SO4NaCl来源学|科|
12.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小洞,向小洞中注入饱和食盐溶液,过一段时间后将洞内的食盐溶液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食盐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食盐溶液()
A、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B、氯化钠溶解度降低C、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D、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13.如右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
A、稀盐酸和铁B、水和生石灰C、水和氢氧化钠D、水和氯化钠 14.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A、某白色化合物固体溶于水,向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证明该白色固体物质一定是碱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盐
C、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铜和硝酸钾这五种溶液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15.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不一致的是()
二、不定项选择(本题有1-2个答案,选对一个得1分,选错不得分)(6分)16A.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C.根据铁的含碳量,将其分成生铁和钢: D.物质形成溶液的pH:
0纯碱食盐酸奶
17.以下是我们熟悉的几种气体,其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是(省略了铁架台等仪器)()
生铁
钢含碳量/%
pH
①H2②O2③CO2④SO2⑤CH
4A、①②B、③④C、①⑤D、①②⑤
18.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27分)19.(6分)现有H、O、N、C、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个(用化学式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3)食醋中含有的酸__;(4)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碱。(5)发酵粉成分之一的小苏打________;(6)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20.(5分)环境问题是2011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①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是;乙硫醇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含硫煤燃烧后,排放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主要是SO2,它遇到雨水后可形成酸雨降落到地
面上会带来极大危害。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对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SO2可用足量烧碱溶液吸收处理,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1(5分).为烹饪出味道鲜美的鱼,厨师通常将鱼煎过后,再加少许食醋和酒,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反应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每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个原子构成的,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在乙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是;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22.(4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______(填写“能”或“不能”)。(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填写选项序号)。A.c>a=bB.a=b>cC.a>b>cD.b>a>c
23.(7分)A、B、C、D、E、X、Y、Z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X、Y、Z是单质,B、C、D、E是氧化物,常温下C是液体,Y是黑色固体,E是红色粉末。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为,X为,C为。(2)B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7分。)
24.(6分)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右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 实
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和蒸馏水中的一种。(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
H(2)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5%
(1)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
;(2)如果该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则步骤一中产生的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5.(13分)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⑴ 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尽可能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而小明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⑵ 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
⑶小强用15.8g高锰酸钾(化学式KMnO4)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生 成氧气的质量为g; ⑷ 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制取氧气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后。
⑸ 小明要制取少量CO2,他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收集CO
2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选用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CO2的方法是。⑹ C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便于。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必须使长颈漏斗。
26.(8分)小立在家洗衣服时,发现一瓶刚过期的漂白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还有漂白作用产生了疑问。于是将其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展开探究。【查阅资料】
①制取漂白液的原理:Cl2+2NaOH==NaClO+NaCl+H2O,起有效成分是NaClO;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NaClO在空气中很快发生反应:2NaClO+H2O+CO2==Na2CO3+2HClO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③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提出问题】刚过期的漂白液是否失效?
小组同学对失效后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很感兴趣,纷纷提出猜想并作进一步探究。【提出猜想】 小立猜想有:NaCL
小英猜想有:NaCl、Na2CO
3小洁猜想有:NaCl、Na2CO3、NaOH【设计方案】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用足量的稀盐酸就可以验证的猜想成立。为验证另两位同学的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三:计算题(共
10分)
27(3分)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等被营养专家称作“垃圾食品”,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且食物中还会产生一些强致癌物质,故此类食品不易多吃、常吃。如在食物的煎炸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一丙烯醛。化学式为C2H3CH0。试回答:
(1)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丙烯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112g丙烯醛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28(7分)某班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到碱厂参观,该厂主要产品之一是小苏打(碳酸氢钠)。参观结束,同学们带回一些化验室里废弃的小苏打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取样品9.3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结果精确到0.1%)
⑴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⑵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三篇: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
北师大二附中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用木材制桌椅 C.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硫酸 B.胆矾 C.碘酒 D.空气
3.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错误的是()A.氧化镁(MgO)B.氯化铝(AlCl)
C.硫酸亚铁(FeSO4)D.氧化钠(Na2O)
4.盐是一类物质,有的能食用,有的不能食用.误作食盐使用会引起中毒死亡的是()A.NaNO3 B.Na2CO3 C.KCl D.NaNO2
5.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6.下列情况中,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燃烧氢气②燃烧烟煤③工业废气的排放④植物光合作用⑤燃放鞭炮⑥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7.某同学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种物质制取的方法不一定相同 B.式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D.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9.下列各组中的气体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收集的是()A.H2、O2、CO2 B.H2、O2、CO
C.CH4、CO2、CO D.H2、CH4、CO2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
11.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A.蓝色、红色、紫色 B.红色、无色、蓝色 C.无色、蓝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12.下列四种物质中,其中有一种物质能和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A.石灰石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烧碱溶液
13.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应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量取等操作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14.下列每组中的两种气体混合后,遇火可能发生爆炸的一组是()A.N2、O2 B.N2、H2
C.CO、CO2 D.CH4、O2
15.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腐蚀的速度最慢的是()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16.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方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
B.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 D.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17.只用一种试剂将NaOH、Ca(OH)
2、稀H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A.BaCl2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D.碳酸钠溶液
1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FeCl3、NaOH、稀盐酸 B.AgNO3、NaCl、稀硝酸
C.MgSO4、NaNO3、石灰水 D.CaCl2、Na2CO3、稀盐酸
19.(1分)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Zn→ZnSO4 B.CaCO3→CO2
C.MgO→MgCl2
D.BaCl2→BaSO4
20.(1分)相同质量的CaCO3、MgCO3、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的是()A.NaHCO3和MgCO3 B.CaCO3和Na2CO3 C.CaCO3和MgCO3 D.Na2CO3和NaHCO3
21.(1分)过氧化氢(H2O2)可以按下式分解:2H2O2→2H2O+O2↑.若将H2O2、MnO2、CaO、MgCl2混合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2.(1分)下列物质溶于水,pH大于7的是()A.NaCl B.HCl C.CaO D.CO2
23.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A.①或③ B.②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24.CO和X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则X是下列气体中的()A.CO2 B.NO2 C.SO3 D.SO2
2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经过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①苛性钠②碳酸钠晶体③浓盐酸④浓硫酸()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26.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振荡,可得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A.AgNO3、BaCl2、HCl(过量)B.MgCl2、Na2CO3、NaOH(过量)C.CaCO3、NaOH、HNO3(过量)D.CuO、Na2SO4、H2SO4(过量)
27.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 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
28.现有氯化钠溶液140克,当蒸发掉20克水或向原溶液中加入4克氯化钠,均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钠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是()A.30克 B.24克 C.20克 D.16克
29.(1分)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为()A.Fe和Cu B.Fe和Ag C.Ag D.Cu 和Ag 30.在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已知氧的质量分数为42%,则混合物Fe的质量分数为.()
A.21% B.32% C.37% D.无法确定
二、选择题
31.对于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分别与氧化铜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水生成 B.都有还原剂参加反应 C.都是置换反应 D.都有红色的物质生成
32.(2分)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属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FeCl3 B.ZnCl2 C.CuCl2 D.MgSO4
33.下列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4.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的H2还原CuO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D.用CO还原Fe2O3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35.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 B.加入7.5g硝酸钠固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硝酸钠溶液30g 36.(2分)向工厂排放出的一澄清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废液中一定含有Ag+
B.废液中一定含有CO32﹣
C.废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废液中一定含有H2SO4
3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甲.有关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AlO2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g C.甲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甲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9% 38.取式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A.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其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D.其化学式为CH2O2
39.一定条件下,氮的某种氧化物与NH3反应只生成N2和H2O.若生成N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7:12,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2 B.NO3 C.N2O D.N2O5
40.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减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Y>X>Z B.相对原子质量:Y>Z>X C.X、Y、Z可能是Hg、Zn、Cu D.X、Y、Z可能依次是Cu、Zn、Hg
三、填空题(24分)
41.(4分)从固体烧碱、纯碱、盐酸、氢氧化钙、浓硫酸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写化学式).
可用来配制石硫合剂的是___________;可用于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___________;将纯碱与熟石灰相混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
42.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可以加入适量的(只选一种试剂)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3.大麻是一种毒品,我国政府严禁生产、销售和吸食.大麻的主要成分是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可生成CO2和H2O,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4.经测定某生石灰样品中含有25%的碳酸钙,现将此样品在高温下充分煅烧至反应完全反应,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原样品的质量的___________%.
45.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等糖类化合物是人们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已知核糖的式量为150,其中含碳40%,含氢6.7%,其余是氧.则核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6.(2分)现称取质量相等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配成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定质量盐酸恰好完全中和,将等质量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呈___________色.
四、实验题
47.某化工场排放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Fe3+、Ba2+、Na、OH、Cl、CO3、SO4;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3)用pH试纸测定污水pH值,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五.计算题(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8题4分,49题7分共计13分)
48.(4分)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9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13克CO2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49.(7分)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该温度下,将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17.2克,放入19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36.5克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
2﹣
2016年北师大二附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用木材制桌椅 C.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用木材制桌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用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硫酸 B.胆矾 C.碘酒 D.空气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解答】解:
A、稀硫酸是溶液,是混合物,故错误. B、胆矾是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故正确. 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故错误. D、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
3.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错误的是()A.氧化镁(MgO)B.氯化铝(AlCl)
C.硫酸亚铁(FeSO4)D.氧化钠(Na2O)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由所写化学式计算其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0,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解答】解:MgO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2、﹣2,代数和=(+2)+(﹣2)=0,化学式正确;故A书写正确;
B、AlCl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3、﹣1,代数和=(+3)+(﹣1)=+2≠0,化学式不正确;故B书写错误;
C、FeSO4中亚铁(+2价)与硫酸根(﹣2价)的化合价代数和=(+2)+(﹣2)=0,化学式正确;故C书写正确;
D、Na2O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1、﹣2,代数和=(+1)×2+(﹣2)=0,化学式正确;故D书写正确; 故选:B.
【点评】铁元素有+
2、+3价两种化合价,当铁为+2价时,称为亚铁;当铁为+3价时,称为铁;因此硫酸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
4.盐是一类物质,有的能食用,有的不能食用.误作食盐使用会引起中毒死亡的是()A.NaNO3 B.Na2CO3 C.KCl D.NaNO2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分析】白色工业用盐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但是它有毒,不能食用.
【解答】解:NaNO2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但是它有毒,能使人中毒,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食品安全不容忽视,要了解甲醛、亚硝酸盐、黄曲霉素、三聚氰氨、二氧化硫等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5.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因为pH表示酸碱度,pH值越小酸性越大,所以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则人体的血液pH值将会变小.
【解答】解: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越多,则酸性越强pH值越小;所以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值将会变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且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6.下列情况中,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燃烧氢气②燃烧烟煤③工业废气的排放④植物光合作用⑤燃放鞭炮⑥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氢气燃烧生成水,煤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光合作用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燃放鞭炮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 【解答】解:燃烧氢气、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不能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
燃烧烟煤、工业废气的排放、燃放鞭炮、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等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物质. 故选C.
【点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保护环境,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
7.某同学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B、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
【解答】解: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不一定都是单质,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物均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
Cu+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合物不需要加热也可以发生分解反应,如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种物质制取的方法不一定相同 B.式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D.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分析】A、制取一种物质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如氧气的制取就有工业制法和化学实验室制法;
B、不同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相同;
C、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就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 D、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化学性质相同.
【解答】解:A、制取一种物质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如氧气的制取就用分离空气法和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不同方法; 正确;
B、不同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相同;因物质的结构不同,但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否相等没关系; 正确;
C、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就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正确;
D、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看似简单,其实涉及知识面很多,跨度较大,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解题能力.
9.下列各组中的气体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收集的是()A.H2、O2、CO2 B.H2、O2、CO
C.CH4、CO2、CO D.H2、CH4、CO2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分析】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如图所示,它主要有“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三种.
【解答】解:
A、H2、O2可用排水法收集,而CO2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O2、CO2可用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而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只能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H2、O2、CO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C、CH4、CO可用排水法收集,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CO有毒,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H2、CH4可用排水法和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需用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故选B.
【点评】收集气体选取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等.如果气体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并且不与水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排水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该气
体可选取“向下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分析】A、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B、烧杯底面积大,不能直接加热,会受热不均,炸裂; 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会发生事故; D、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
【解答】解: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则会污染药品,故A错误;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炸裂,故B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操作错误,故C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及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
11.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A.蓝色、红色、紫色 B.红色、无色、蓝色 C.无色、蓝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分析】根据物质的酸碱性进行分析,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生石灰的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解答】解:生石灰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石蕊为紫色,观察选项,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下列四种物质中,其中有一种物质能和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A.石灰石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烧碱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应用.
【分析】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时,要注意对反应物溶解性的要求,盐与碱或盐发生反应时,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的.
【解答】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该物质不溶于水,与碱或盐不能发生反应,故A与D或C不能发生反应,排除得出答案为B,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要完成此类题目,需要同学们掌握住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以及对反应物溶解性的要求.
13.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应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量取等操作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先计算出所需溶质与溶剂的量,而后进行根据所知的量进行称量、量取及溶解
【解答】解:配制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先知道用溶质氢氧化钠多少克,溶剂水多少克,故首先是计算.计算完后,先称固体氢氧化钠,后量取水,最后是溶解,故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溶液配置实验的考查,重点复习配制溶液的步骤,对强化学生对溶液配制的知识有一定帮助
14.下列每组中的两种气体混合后,遇火可能发生爆炸的一组是()A.N2、O2 B.N2、H2
C.CO、CO2 D.CH4、O2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包括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解答】解: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A、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氧气只具有助燃性,二者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不正确;
B、氢气是可燃性的气体,但氮气不能助燃,二者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不正确; C、一氧化碳是可燃性的气体,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者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不正确;
D、甲烷是可燃性的气体,氧气能助燃,二者混合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正确. 故选D.
【点评】安全重于泰山,生产、生活安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特别是食品安全、饮水安全、易燃易爆物的安全问题等,不但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
15.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腐蚀的速度最慢的是()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分析】铸铁生锈的条件是铸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铸铁生锈.据此判断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条件.
【解答】解: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铸铁管道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铸铁管道与酸性物质充分接触,容易生锈;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铸铁管道的生锈速率很慢;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和水,铸铁管道不容易生锈; 通过对比可知,D种情况下铸铁管道腐蚀最慢. 故选D.
【点评】在了解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缺一不可的同时,丰富了生活知识.
16.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方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
B.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 D.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对于本题中的杂质氧化铜,铜与盐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虑即可. 【解答】解:A、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把原物质除去了,故选项错误; B、铜和氧化铜都不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C、铜和氧化铜都不能与铁粉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铜与盐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虑即可,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是中考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除杂质的条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还要加强记忆除去常用离子的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17.只用一种试剂将NaOH、Ca(OH)
2、稀H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A.BaCl2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D.碳酸钠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BaCl2溶液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与NaOH和Ca(OH)2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故A不适合;
B、由于NaOH、Ca(OH)2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B不适合;
C、由于NaOH、Ca(OH)2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C不适合;
D、Na2CO3溶液与NaOH不反应,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H2SO4反应有气体生成,故D适合.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1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FeCl3、NaOH、稀盐酸 B.AgNO3、NaCl、稀硝酸 C.MgSO4、NaNO3、石灰水 D.CaCl2、Na2CO3、稀盐酸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不能得到无色的溶液;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A、FeCl3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沉淀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但氯化铁溶液显黄色,故选项错误.
B、AgNO3、NaCl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溶液变浑浊,不能得到无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C、MgSO4能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溶液变浑浊,不能得到无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D、CaCl2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但是碳酸钙沉淀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能否得到无色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9.(1分)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Zn→ZnSO4 B.CaCO3→CO2
C.MgO→MgCl2
D.BaCl2→BaSO4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和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即可.
【解答】解:A、锌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但锌和硫酸铜溶液等反应也可以生成铜和硫酸锌;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但高温下分解也能生成二氧化碳,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C、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镁只有与稀盐酸反应才能生成MgCl2,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钡与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反应均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和酸的化学性质、抓住关键词“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0.(1分)相同质量的CaCO3、MgCO3、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的是()A.NaHCO3和MgCO3 B.CaCO3和Na2CO3 C.CaCO3和MgCO3 D.Na2CO3和NaHCO3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Na2CO3、K2CO3、MgCO3、Ca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分别找出Na2CO3、K2CO3、MgCO3、CaCO3与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比,由Na2CO3、K2CO3、MgCO3、CaCO3的质量可表示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方法一)直接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假设CaCO3、MgCO3、Na2CO3、NaHCO3的质量都为1g,则:
设1克Na2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1g x
x=g 设1克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y. NaHCO3+2HCl═2KCl+H2O+CO2↑ 84 44 1g y y=
设1克Mg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z.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44 1g z z=
设1克Ca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a.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g a a=
根据上述计算可以知道:MgCO3、NaHCO3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CO2质量相等. 故选A.
方法
(二):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守恒来完成解答,结合这四种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碳酸盐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即碳酸盐中碳元素含量相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就相等;设碳酸盐的质量为m,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可以判断碳酸盐中碳元素的质量为:m×,根据该计算式可以知道,当碳酸盐的质量相等时,碳
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就相等,分析所给四种碳酸盐可以知道:M(Na2CO3)=106,M(NaHCO3)=84,M(MgCO3)=84,M(CaCO3)=100,所以可以判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相等的为碳酸镁和碳酸氢钠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计算要细心、准确.
21.(1分)过氧化氢(H2O2)可以按下式分解:2H2O2→2H2O+O2↑.若将H2O2、MnO2、CaO、MgCl2混合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若将H2O2、MnO2、CaO、MgCl2混合,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故可能发生的反应有3个.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1分)下列物质溶于水,pH大于7的是()A.NaCl B.HCl C.CaO D.CO2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解:A、NaCl溶于水形成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故选项错误. B、氯化氢溶于水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故错误;
C、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正确; D、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溶于水后的酸碱性,以及溶液酸碱性与pH大小的关系.
23.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A.①或③ B.②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分析】根据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所选物质不能和氯化钠反应,不能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钠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加.
【解答】解:①二氧化碳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
②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时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此项正确; ③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且生成氯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
④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但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带入新的杂质,此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除杂的试剂选择,在使用化学方法分离混合时选用的化学试剂应只与混合物中杂质反应,并且反应后不带来新的杂质.
24.CO和X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则X是下列气体中的()A.CO2 B.NO2 C.SO3 D.SO2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该题可以利用极端假设法,来分析求解.即首先,假设原物质是CO;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某元素质量分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原子个数的乘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计算出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用已知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即55%)与之相比较,如果大就从选项中找个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其更大的;如果小就从选项中找个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其更小的;使已知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即55%)处于中间.最后,分别计算出选项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寻找合适的选项即可. 【解答】解: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7.1%.
由于已知数55%<57.1%;所以X只能是氧元素的质量分数<55%的物质才有可能. 同理可得,A、C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B、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S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D、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9.6%; =60%; =50%.
=72.7%;
由此可见,只有D选项中的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已知数55%.
故选D.
【点评】本题既考查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又考查了据此推断混合物的组成成分.解答此类题目时,常常采用极端假设法来分析推算.即假设原物质是纯净物,根据题意的信息,求算出相应数值来,然后,通过比较大小后,再进行推断物质的可能组成.
2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经过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①苛性钠②碳酸钠晶体③浓盐酸④浓硫酸()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苛性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变质从而质量增加,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会失掉结晶水发生反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而使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质量增加.
【解答】解:苛性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变质从而质量增加,故①正确,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会失掉结晶水发生反应,自身质量减小,故②错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而使质量减小,故③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质量增加,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保存与质量的变化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在空气中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26.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振荡,可得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A.AgNO3、BaCl2、HCl(过量)B.MgCl2、Na2CO3、NaOH(过量)C.CaCO3、NaOH、HNO3(过量)D.CuO、Na2SO4、H2SO4(过量)【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物质在水中电离成的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沉淀,则生成沉淀时会得到浑浊液,还要注意无色溶液这一信息. 【解答】解:
A、因物质在水中电离产生的Ag+、Cl﹣能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则不能得到溶液,故A错误; B、因物质在水中电离产生的Mg2+、CO3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碳酸镁的沉淀,则不能得到溶液,故B错误;
C、因硝酸过量,可将碳酸钙完全溶解,可以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故C正确;
D、因硫酸过量,可将氧化铜全部溶液得到溶液,但得到蓝色的溶液,与无色不符合,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物质溶于水能否得到溶液,学生应熟悉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及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来解答.
27.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 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信息:足量稀盐酸,投入等质量的锌和铁可分析出关键在于产生氢气的多少,来判断天平偏转情况.
【解答】解:由于投入等质量的锌和铁,所以关键看谁产生氢气多,哪一边就轻,由于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所以最后偏向于锌. 故选:A.
【点评】在学习中我们应记住一些常用的数字,如要得到两份质量的氢气,需要铁56份,锌65份,铝18份,镁24份,以便在做题时能方便使用.
28.现有氯化钠溶液140克,当蒸发掉20克水或向原溶液中加入4克氯化钠,均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钠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是()A.30克 B.24克 C.20克 D.16克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由蒸发掉20克水或向原溶液中加入4克氯化钠,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钠溶液,利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设原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
×100%=x=20g
×100%
故选C.
【点评】明确外界条件变化后溶液的组成,利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29.(1分)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为()A.Fe和Cu B.Fe和Ag C.Ag D.Cu 和Ag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在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铁粉,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在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铁粉,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由题意,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银溶液,即加入铁粉的量很少,只发生了铁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故析出的少量金属为银.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考虑各种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0.在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已知氧的质量分数为42%,则混合物Fe的质量分数为.()
A.21% B.32% C.37% D.无法确定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根据FeSO4和Fe2(SO4)3两物质的组成特点,可知混合物中S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1:2,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混合物中O元素质量分数为44%,则可计算混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 【解答】解:
在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32:(16×4)=1:2,由于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42%÷2=21%
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21%﹣42%=37% 故选:C.
【点评】根据混合物组成中两化合物的中组成元素的特别关系,确定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此类问题通过存在这种特点.
二、选择题
31.对于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分别与氧化铜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水生成 B.都有还原剂参加反应 C.都是置换反应 D.都有红色的物质生成
【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A、根据生成物分析; B、根据还原剂的定义分析; C、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D、根据生成物的性质分析分析.
【解答】解:A、氧化铜与木炭、一氧化碳的反应中没有水生成.故A错误;
B、氢气、木炭和一氧化碳在适当条件下分别跟氧化铜反应,夺去了氧化铜钟的氧,是还原剂.故B正确;
C、氢气、木炭在适当条件下分别跟氧化铜反应,都是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一氧化碳、木炭和氢气还原氧化铜具有相同的现象:黑色变红色.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考点探究了铜的冶炼原理,实际上也是考查了一氧化碳、木炭和氢气的还原性,考查了反应的现象,又考查了反应的基本类型,希望同学们加强记忆、认真把握.
32.(2分)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属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FeCl3 B.ZnCl2 C.CuCl2 D.MgSO4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解答】解: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亚铁盐,不是氯化铁,故A错误; B、锌在氢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故B正确; C、铜在氢后,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故C错误; D、镁在氢前,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的性质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33.下列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生成物只能是化合物.故错误;
B、分解反应中有些没有单质生成,例如高温煅烧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故错误. C、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故正确;
D、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单质生成,因为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故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反应中的物质的所属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34.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的H2还原CuO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D.用CO还原Fe2O3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以及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判断.
B、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及铜的金属活动性判断.
C、根据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铁和水判断.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产物及铁的金属活动性判断.
【解答】解:A、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故能用盐酸除去,所以正确.
B、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固体物质是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不能通过与盐酸反应而除去,所以错误.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铁和水,故能用盐酸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氢氧化铜,所以正确.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固体物质是铁,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亚铁和水,故能用盐酸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铁,所以正确. 故选B.
【点评】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是教学难点,也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透彻理解掌握酸、碱、盐及氧化物的化学性质,了解反应现象、物质状态和颜色,明确各类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解题的前提条件.
35.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 B.加入7.5g硝酸钠固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硝酸钠溶液30g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过两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60g10%的硝酸钠溶液中硝酸钠钠的质量为:60g×10%=6g,含溶剂60g﹣6g=54g
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60g﹣x)×20%=6g,x=30g,应将溶剂蒸发掉溶液质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剂质量的一半,故A错误;
B、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60g+y)×20%=6g+y,y=7.5g,故B正确; C、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60g﹣x)×20%=6g,x=30g,故C正确;
D、向60g10%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30g20%的硝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小于10%,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浓缩问题,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6.(2分)向工厂排放出的一澄清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废液中一定含有Ag +
B.废液中一定含有CO3
2﹣C.废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废液中一定含有H2SO4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分析】根据题干叙述进行分析解答,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产生的沉淀含有碳酸钡,可能含有硫酸钡,不可能含有氯化银,据此解答.
【解答】解: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产生的沉淀含有碳酸钡,可能含有硫酸钡,不可能含有氯化银;
A、废液中一定不含有银离子,错误; B、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正确; C、废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错误;
D、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一定不含有硫酸,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离子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离子的性质结合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
3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甲.有关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AlO2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g C.甲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甲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9%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Al,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是O,形成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Al2O3;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进行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Al,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是O,形成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Al2O3,因此甲的化学式为Al2O3;故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不是g,故说法错误;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甲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7×2):(16×3)=27:24;故说法错误; D、甲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
38.取式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A.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其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D.其化学式为CH2O2
×100%=52.9%,故说法正确.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利用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可求C、H两种元素的质量,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等于4.6g,则有机物不含有O元素,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小于4.6g,则有机物中含有O元素,然后利用质量来求原子个数之比来确定有机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
一种物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肯定含有碳和氢元素. 是否含氧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确定: 8.8g二氧化碳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8.8g×6.4g=2.4g;
5.4g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5.4g×
=4.8g,含氢元素的质量为:5.4g﹣4.8g=0.6g;
=6.4g,含碳元素的质量为:8.8g﹣则4.6g某纯净物中含氧的质量为:4.6g﹣2.4g﹣0.6g=1.6g; 则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此有机物中原子个数比为C:H:O=(故选:B、C.
【点评】本题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和对元素守恒以及质量守恒的运用,属于很典型的习题,但对氧元素的确定及含量容易出错.
39.一定条件下,氮的某种氧化物与NH3反应只生成N2和H2O.若生成N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7:12,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2 B.NO3 C.N2O D.N2O5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分析】先确定氢原子的个数是由NH3提供的,它的系数应为8,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该氮的氧化物中氮的个数与氧的个数比,即可推断出其化学式.
【解答】解:由题意知,生成7个N2分子和12个H2O分子,故反应物中H的个数应为:12×2=24个,故反应物NH3的系数为:24÷3=8;那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氮的某种氧化物中氮的个数为:2×7﹣8=6,氧的个数为:12,氮的个数与氧的个数比为:6:12=1:2,故可推断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2. 故选A.
:
:)=2:6: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找准突破口,得出含未知数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正确解答.
40.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减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Y>X>Z B.相对原子质量:Y>Z>X C.X、Y、Z可能是Hg、Zn、Cu D.X、Y、Z可能依次是Cu、Zn、Hg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质量关系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
【解答】解:A、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则Y>X,X投入Z(NO3)2溶液中,X溶解,则X>Z,说明Y>X>Z,故A正确;
B、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只有当X、Y的化合价相同时,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X,所以,Y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大于X.故B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铜>汞,根据A判断,Y>X>Z,符合不活动性顺序.故C错误;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铜>汞,根据A判断,Y>X>Z,符合活动性顺序,根据B判断,符合相对原子质量关系,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以及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质量关系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三、填空题(24分)
41.(4分)从固体烧碱、纯碱、盐酸、氢氧化钙、浓硫酸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写化学式).
可用来配制石硫合剂的是 Ca(OH)2 ;可用于作干燥剂的是 NaOH、H2SO4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 Na2CO3 ;将纯碱与熟石灰相混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Ca(OH)2+Na2CO3═CaCO3↓+2NaOH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氢氧化钙能与硫磺混合配制石硫合剂,其化学式为:Ca(OH)2.
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均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其化学式分别为:NaOH、H2SO4(浓).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指纯碱,即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分别是Na2CO3、Ca(OH)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答案为:Ca(OH)2;NaOH、H2SO4;Na2CO3;Ca(OH)2+Na2CO3═CaCO3↓+2NaOH.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42.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可以加入适量的(只选一种试剂)氯化钡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aCl2+Na2SO4═BaSO4↓+2NaCl .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实质就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可利用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溶液,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 故答案为:氯化钡溶液;BaCl2+Na2SO4═BaSO4↓+2NaCl.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3.大麻是一种毒品,我国政府严禁生产、销售和吸食.大麻的主要成分是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可生成CO2和H2O,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21H30O2+55O242CO2+30H2O .
【考点】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进行书写,大麻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解:大麻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2C21H30O2+55O242CO2+30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燃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44.经测定某生石灰样品中含有25%的碳酸钙,现将此样品在高温下充分煅烧至反应完全反应,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原样品的质量的 89 %.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样品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原样品的质量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样品的质量为m,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CaCO3CaO+CO2↑,100 44 m×25% x =x=0.11m,所得固体的质量为:m﹣0.11m=0.89m,所得固体质量是原样品质量的质量分数为:故填:8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100%=89%,45.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等糖类化合物是人们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已知核糖的式量为150,其中含碳40%,含氢6.7%,其余是氧.则核糖的化学式是 C5H10O5 .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分析】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求出碳和氢的原子个数,再根据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该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求出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从而写出化学式. 【解答】解: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150×40%÷12=5 一个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150×6.7%÷1≈10 一个分子中氧原子个数为:(150﹣10×1﹣5×12)÷16=5 故核糖的化学式为:C5H10O5
【点评】以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所学知识,体现了科学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特点.
46.(2分)现称取质量相等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配成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定质量盐酸恰好完全中和,将等质量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呈 红 色.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所显示的颜色. 【解答】解:
NaOH+HCl═NaCl+H2O;KOH+HCl═KCl+H2O 40 36.5 56 36.5 观察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消耗相同的盐酸需要氢氧化钾的量多,当使用相同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来与盐酸反应时,盐酸有剩余,故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故答案为:红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以及指示剂的性质,解答时,可以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实验题
47.某化工场排放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Fe、Ba、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3)用pH试纸测定污水pH值,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Ba、OH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Fe、CO3、SO42﹣,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Na+、Cl﹣ .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物质能否共存的问题,若物质在水中解离成的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时,物质就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污水为无色透明溶液,则应注意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
【解答】解:污水无色,说明不含铁离子,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含有钡离子,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说明废水呈碱性,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存在与否无法确定,所以本题答案为:Ba、OH,Fe、CO3、SO4,Na、Cl.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共存问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
五.计算题(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8题4分,49题7分共计13分)
48.(4分)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9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13克CO2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根据提供的数据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设一氧化碳质量为x,CuO+COCu+CO2,气体质量增加
2+
﹣
3+
2﹣
2﹣
+
﹣
2+
﹣
3+
2﹣
3+2+ 28 44 44﹣28=16 x 13g﹣9g=4g,=,x=7g,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100%=77.8%,答: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77.8%.
【点评】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49.(7分)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该温度下,将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17.2克,放入19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36.5克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进行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和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然后计算溶液是否饱和,再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73 117 44 z 36.5g×20%y x = x=10.6g y=11.7g z=4.4g(2)生成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17.2g﹣10.6g=18.3g 溶液质量为:17.2g+19g+36.5g﹣4.4g=68.3g 所以水的质量为:68.3g﹣18.3g=50g,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1)4.4g;
×100%=26.5%. =
=
(2)26.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第四篇: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一
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一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C—12 S—32 N—14 K—39
Cl—35.5 Ca—40 Mg—24 Zn—65 Na—23 Cu—64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干冰气化
(B)牛奶变酸(C)镁带燃烧
(D)碱使酸酞变红
()
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和物的是
(A)氧气
(B)新鲜的空气(C)液态氧
(D)二氧化碳气
()
3.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荷兰的启普
(C)英国的道尔顿
(D)意大利的阿佛加德罗
()
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A)冰和水
(B)金刚石和石墨
(C)氧气和液氧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SO4=H+SO(B)Ba(OH)2=Ba+(OH)
(C)MgSO4Mg+SO
(D)Na2CO3=2Na+CO
()
6.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价
(B)+5价(C)+7价
(D)0价
()
7.下列各物质中能导电、并属于电解质的是(A)金属铝
(B)酒精溶液(C)熔化态食盐
(D)蔗糖溶液
()
8.下列反应方程中属于正确的置换反应是
(A)Cu+H2SO4=CuSO4+H2↑
(B)Zn+2HCl=ZnCl2+H2↑
(C)2Fe+6HCl=2FeCl3+3H2↑
(D)2Ag+2HCl=2AgCl↓+H2↑
()9.在3H2+WO3=W+3H2O反应中,氧化剂是
(A)H
2(B)WO(C)W(D)H2O
()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酸类的一组是
(A)氯化钠、氯化氢(B)烧碱、消石灰
(C)氢硫酸、硝酸
(D)生石灰、硫酐
()
1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组是
(A)HCl、NaOH
(B)AgNO3、NaCl
(C)CuO、H2O
(D)Hg(NO3)
2、Cu
()
12.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EOH^^-#全部都是阴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D)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
1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的是
(A)NaCl
(B)HCl(C)NaOH(D)SO
3()
1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CO2气比空气轻,不溶于水,但能灭火。
(C)H2是未来社会高能燃料中最理想的气体。
(D)CO气(煤气)有毒,但有还原性;CO2气无毒,但无还原性。
()
15.下列各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2KMnO4K2MnO4+MnO2+O2↑
(B)Ba(OH)2+2HCl=2BaCl+2H2O
(C)CO+Fe2O3=Fe+CO2↑
(D)NaOH+KCO3=KOH+NaNO3
()
16.下列各物质中,氮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A)NH4Cl
(B)CO(NH2)(C)(NH4)2SO(D)KNO3
()
17.下列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手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
(B)用洗干净的手去拿砝码。
(C)滤纸高出漏斗边缘。
(D)粗盐提纯时有溶解、过滤、蒸发和洗涤四个主要实验步骤。
()
18.欲将80克浓度为20%的NaOH溶液稀释到10%,需加水多少克?
(A)800克
(B)80克
(C)8克
(D)0.8克
()
19.在t℃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n克,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则n与a的数值关系正 确的是
(A)n>a
(B)n=a(C)n (D)无法比较 () 20.只用一种试剂来区别Na2CO3,AgNO3和稀H2SO4溶液,这种试剂是 (A)KCl (B)BaCl2(C)稀HCl (D)Ba(OH) 2() 二、判断题: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2.用符号表示: (1)5个水分子(5H2O);(2)3个镁离子(3Mg () 3.在氢气还原CuO的实验中,应先通入氢气,后点燃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氢。采用这种操作方法的主要原因是先点后通要爆炸,被还原出来的Cu又变成了CuO。 () 4.判断下列各物质的分子式是否正确: 氢氧化铜:(Cu(OH)2)氢氯酸:(HCl)碳酸氢钠:(NaHCO3) () 5.已知反应3A+2B=D,A、B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D的 质量为140克,则该反应中消耗B的质量是()克。 三、判断题(1—4题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各反应,并注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2KClO3=2KCl+3O2↑ 属分解反应 () 2.锌粒投入稀硫酸溶液中 Zn+H2SO4=ZnSO4+H2↑ 属置换反应 () 3.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属复分解反应 () 4.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 2NaOH+H2SO4=Na2SO4+2H2O 属中和(或复分解)反应 () 5.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气,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有混浊现象产生。 Ca(OH)2+CO2=CaCO3↓+H2O。 () 四、计算题: 1.10℃时,将18克饱和硝酸钠溶液蒸干,得6克晶体(不含结晶水)。求: (1)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2)10℃时,1800克饱和硝酸钠溶液中含溶质多少克? (A)50克,500克 (B)40克,400克 (C)50克,600克 (D)40克,500克 () 解: 2.某二价金属R的氧化物16克与98克浓度为20%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 (1)R的原子量?(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是多少? (A)64,28.1% (B)63,28.2% (C)62,28.3% (D)61,28.4% ()解: 参 考 答 案 一、1.A 2.B 3.A 4.B 5.D 6.C 7.C 8.B 9.B 10.C 11.C 12.D 13.C 14.B 15.A 16.B 17.D 18.B 19.A 20.C 二、1.对 2.对 3.对 4.对 5.80 三、1.错 2.对 3.对 4.对 5.对 四、1.C 解:① S= ② 设含溶质NaNO3为X克 2.A 解:① RO+H2SO4=RSO4+H2O R+16 98 98×20% ② 设生成的RSO4为X克(查知R为Cu) CuO+H2SO4=CuSO4+H2O 160 98×20% x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 16+98=114(克)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姓名学号班级 --------------------装----订---线------------------- 2014届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满分6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说法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用食醋除水壶中的水垢B.用木炭除中冰箱中的异味 C.用酒精溶解油渍D.用铅笔芯替代石墨试验导电性 2.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妈妈为小明提供的一份午餐是:米饭、炒牛肉、馒头、鸡蛋汤.这份午餐搭配中缺失的营养素是()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糖类 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的气味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稀释浓硫酸 4.最近,“镉大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了解,含镉的大米对人的肝肾损害比较大,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中子数为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g C.镉是金属元素D.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 5.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Mg“+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C. 2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D.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6.我市盛产茶叶,“雪青”“清润茗芽”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7.如图,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是3 4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8.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ABCD A.向pH=3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 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甲溶液从t2℃时降温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二、填空题(共34分) 11.如图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有C(填序号),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BDE(填序号);(2)车轮的钢圈会生锈主要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Fe2O3+3H2SO4=Fe2(SO4)3+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在食品工业上还有应用。“纳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它 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请写出鉴别过程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则完全失效; (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轮胎内空气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中分子之间的距离。 1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红棕色变成黑色,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2Fe+3CO2;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燃烧多余的CO。 13.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H溶液中的溶质是一种盐.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物质B和E的化学式为BCuO、ECO; (2(3)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Fe+CuSO4=FeSO4 +Cu(合理即可)。 14.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Ca(OH)2=CaSO3↓+H2O ;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若拆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C装置中的硬质玻璃管破裂后果发生;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防加热时爆炸。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H2。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酸。 15.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2)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写一种猜想)。【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小明猜想不合理,因为Na2CO3和Ca(OH)2能发生反应,它们不能共存。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钠能和稀盐酸反应,仅仅滴入几滴稀盐酸、量太少,不会立即出现气泡,但Na2CO3有可能存在。【反思拓展】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剩余;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道?在废液中加酸至溶液的pH=7。 三、计算题(6分,计算所需相对原子质量:Cl-35.5,Ti-48)16.钛(Ti)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的一种重要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钛由四氯化钛(TiCl4)和金属镁反应而制得:TiCl4+2Mg═Ti+2MgCl2。现有380Kg四氯化钛,可生产金属钛多少千克? 96kg第五篇:2014届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满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