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泛读教程4unit 2 Three Days to See课文和译文
Three Days to See
by Helen Keller
Helen Keller, blind and deaf from infancy, became a successful lecturer, author and educator with the help of her teacher.In the following essay, she discussed how people should value their ability to see.All of us have read thrilling stories in which the hero had only a limited and specified time to live.Sometimes it was as long as a year;sometimes as short as twenty-four hours.But always we were interested in discovering just how the doomed man chose to spend his last days or his last hours.I speak, of course, of free men who have a choice, not condemned criminals whose sphere of activities is strictly delimited.Such stories set us thinking, wondering what we should do under similar circumstances.What events, what experiences, what associations should we crowd into those last hours as mortal beings? What happiness should we find in reviewing the past, what regrets?Sometimes I have thought it would be an excellent rule to live each day as if we should die tomorrow.Such an attitude would emphasize sharply the values of life.We should live each day with a gentleness, a vigor, and a keenness of appreciation which are often lost when time stretches before us in the constant panorama of more days and months and years to come.There are those, of course, who would adopt the Epicurean motto of “Eat, drink, and be merry;” but most people would be chastened by the certainty of impending death.In stories, the doomed hero is usually saved at the last minute by some stroke of fortune, but almost always his sense of values is changed.He becomes more appreciative of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its permanent spiritual values.It has often been noted that those who live, or have lived, in the shadow of death bring a mellow sweetness to everything they do.Most of us, however, take life for granted.We know that one day we must die, but usually we picture that day as far in the future.When we are in buoyant health, death is all but unimaginable.We seldom think of it.The days stretch out in an endless vista.So we go about our petty tasks, hardly aware of our listless attitude toward life.The same lethargy, I am afraid, characterizes the use of all our faculties and senses.Only the deaf appreciate hearing, only the blind realize the manifold blessings that lie in sight.Particularly does this observation apply to those who have lost sight and hearing in adult life.But those who have never suffered impairment of sight or hearing seldom make the fullest use of these blessed faculties.Their eyes and ears take in all sights and sounds hazily, without concentration, and with little appreciation.It is the same old story of not being grateful for what we have until we lose it, of not being conscious of health until we are ill.I have often thought it would be a blessing if each human being were stricken blind and deaf for a few days at some time during his early adult life.Darkness would make him more appreciative of sight;silence would teach him the joys of sound.Now and then I have tested my seeing friends to discover what they see.Recently I was visited by a very good friend who had just returned from a long walk in the woods, and I asked her what she had observed.“Nothing in particular,” she replied.I might have
been incredulous had I not been accustomed to such responses, for long ago I became convinced that the seeing see little.How was it possible, I asked myself, to walk for an hour through the woods and see nothing worthy of note? I who cannot see find hundreds of things to interest me through mere touch.I feel the delicate symmetry of a leaf.I pass my hands lovingly about the smooth skin of a silver birch, or the rough shaggy bark of a pine.In spring I touch the branches of trees hopefully in search of a bud, the first sign of awakening Nature after her winter's sleep.I feel the delightful, velvety texture of a flower, and discover its remarkable convolutions;and something of the miracle of Nature is revealed to me.Occasionally, if I am very fortunate, I place my hand gently on a small tree and feel the happy quiver of a bird in full song.I am delighted to have the cool water of a brook rush through my open fingers.To me a lush carpet of pine needles or spongy grass is more welcome than the most luxurious Persian rug.To me the pageant of seasons is a thrilling and unending drama, the action of which streams through my finger tips.At times my heart cries out with longing to see all these things.If I can get so much pleasure from mere touch, how much more beauty must be revealed by sight.Yet, those who have eyes apparently see little.The panorama of colour and action which fills the world is taken for granted.It is human, perhaps, to appreciate little that which we have and to long for that which we have not, but it is a great pity that in the world of light the gift of sight is used only as a mere convenience rather than as a means of adding fullness to life.If I were the president of a university I should establish a compulsory course in “How to Use Your Eyes”.The professor would try to show his pupils how they could add joy to their lives by really seeing what passes unnoticed before them.He would try to awake their dormant and sluggish faculties.Suppose you set your mind to work on the problem of how you would use your own eyes if you had only three more days to see.If with the oncoming darkness of the third night you knew that the sun would never rise for you again, how would you spend those three precious intervening days? What would you most want to let your gaze rest upon?
I, naturally, should want most to see the things which have become dear to me through my years of darkness.You, too, would want to let your eyes rest long on the things that have become dear to you so that you could take the memory of them with you into the night that loomed before you.I should want to see the people whose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and companionship have made my life worth living.First I should like to gaze long upon the face of my dear teacher, Mrs.Anne Sullivan Macy, who came to me when I was a child and opened the outer world to me.I should want not merely to see the outline of her face, so that I could cherish it in my memory, but to study that face and find in it the living evidence of the sympathetic tenderness and patience with which she accomplished the difficult tasks of my education.I should like to see in her eyes that strength of character which has enabled her to stand firm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and that compassion for all humanity which she has revealed to me so often.I do not know what it is to see into the heart of a friend through that “window of the soul”, the eye.I can only “see” through my finger tips the outline of a face.I can detect laughter, sorrow, and many other obvious emotions.I know my friends from the feel of their faces.But I cannot really picture their personalities by touch.I know their personalities, of course, through other means, through the thoughts they express to me, through whatever of their actions are revealed to me.But I am denied that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m which I am sure would come through sight of them through watching their reactions to various expressed thoughts and circumstances, through noting the immediate and fleeting reactions of their eyes and countenance.Friends who are near to me I know well, because through the months and years they reveal themselves to me in all their phases;but of causal friends I have only an incomplete impression, an impression gained from a handclasp, from spoken words which I take from their lips with my finger tips, or which they tap into the palm of my hand.How much easier, how much more satisfying it is for you who can see to grasp quickly the essential qualities of another person by watching the subtleties of expression, the quiver of a muscle, the flutter of a hand.But does it ever occur to you to use your sight to see into the inner nature of a friend or acquaintance? Do not most of you seeing people grasp casually the outward features of a face and let it go at that?
For instance, can you describe accurately the faces of five good friends? Some of you can, but many cannot.As an experiment, I have questioned husbands of long standing about the color of their wives' eyes, and often they express embarrassed confusion and admit that they do not know.And, incidentally, it is a chronic complaint of wives that their husbands do not notice new dresses, new hats, and changes in household arrangements.The eyes of seeing persons soon become accustomed to the routine of their surroundings, and they actually see only the startling and spectacular.But even in viewing the most spectacular sights the eyes are lazy.Court records reveal every day how inaccurately “eyewitnesses” see.A given event will be “seen” in several different ways by as many witnesses.Some see more than others, but few see everything that is within the range of their vision.Oh, the things that I should see if I had the power of sight for just three days!
(1634 words)
译文 假如我有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自幼就又盲又聋,在老师的帮助下成为一名成功的讲师、作家及教育家。在这篇文章里,海伦·凯勒讨论了人们应该怎样珍惜自己 的视觉能力
我们大家都读过这样一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 能活的时间有限而具体,或长达一年,或短至24小时。但是我们总是感兴趣的是,行将死亡的人究竟愿意怎样度过他的最后时光。当然,我说的是能进行选择的自由人,而不是活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的囚犯。
这些故事启迪我们思考,诱发我们想象,当我们处于 此类情况时,该怎么做呢?作为常人,我们在最后的时刻会急于想干些什么,体验些什么,联想些什么呢?回首往事时,我们又能领略到何种快慰,何种悔恨呢?
有时我想,如果我们度过每一天时都假定明天即将去世,这 会是个极好的准则。这样的处世态度会强烈地突出生命的价值。我们会亲切地、朝气蓬勃地、感受强烈地来度过每一天,而这一切却往往在 日复一日延续的时光与岁月之中消失。当然,有些人会奉行享乐主义“吃喝玩乐”的信条,但是大多数人则会因死亡就在眼前而 心灵得到净化。
在故事中,那死神呼唤的主人公通常在最后时刻交上好运而获得拯救,但他的价值观几乎总是发生了变化。他更加珍视生命的意义及其永恒而神圣的价值。人们常常注意到,那些生活在或者曾经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的人,对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赋予甜美的色彩。
然而,我们中间大多数人则把生命视为理所当然。我们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死去,但通常我们又把那一天想象为遥远的未来。当我们身体健康时,死亡是件难以想象的事,我们几乎不会想到它。岁月无穷,因此我们忙于种种琐事,几乎意识不到我们漠然的生活态度。
我们在使用感觉功能时,恐怕也持同样的冷漠态度。只有聋者才知道听觉的重要,只有盲人才理解视觉给人带来的各种恩赐。这一观点特别适用于那些在成年后才丧失视觉和听觉的人。而那些视觉和听觉从未受到损害的人,则很少充分利用这些神圣的官能。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模糊地、漫不经心地、不加欣赏地纳入所有的景象和声音。还是那句老话: 东西丢失后方知珍贵,直到生病时才思健康。
我常常想,如果每个人在刚成年时某个时候能失明或失聪几天,这或许将是件喜事。黑暗将使他更加珍视景象;而寂静则将教他领略声音的欢乐。
我不时考一考我的有视力的朋友,以了解他们 看到了什么。最近一位好朋友来看我,她是在林中溜达了好一会儿才回来的,我问她观察到了些什么。“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她答道。要不是我对类似的反应已习以为常的话,我是会觉得难以置信的。其实,我早已深信:有视力者所见甚少。
我问自己,在林中溜达了一个小时而竟未看到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这怎么可能呢?我这个看不见东西的人,仅凭触摸就发现千百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我感觉到树叶精致的对称。我用手爱抚着光滑的白烨树皮,或是粗糙的松树皮。春天里,我满怀希望地触摸树枝,寻找 一个幼芽——大自然经过冬日沉睡重又苏醒的最初征兆。我摸着花朵上那可爱的天鹅绒般的质地,以及它那叠合巧妙的花苞,于是我领略到了某种大自然的神奇。偶尔,如果十分幸运的话,我把手轻轻搭在一棵小树上,能感到一只小鸟儿尽情欢歌的颤动。我非常高兴让清凉的溪水流过我张开的手指。对我来说,那厚密的松针层或茂盛松软的草地比豪华的波斯地毯更惬意;对我来说,四季的变幻多姿宛如一出动人心弦永不尽止的戏剧,它的情节似流水从我指尖缓缓流过。
我的心时时在呼号,渴望能见到所有这一切。如果我单靠触摸就能获得如此多的乐趣,那么通过视觉则能领略到更多美景!可是,那些视觉完好的人显然所见甚少。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与千姿百态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对已获得的不以为然,而对未获得的却期盼不已,这一点或许是人类的特性,可是,非常遗憾,在光明的世界里,天赐的视觉只被当作一种单纯的方便,而不是一种使生活日益完美的手段。
如果我是大学校长,我就要开设一门必修课,“如何使用你们的眼睛”。教授应尽力向学生演示,如何做到真正看见那些从他们面前不知不觉溜掉的东西,从而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快乐。他将尽力唤醒他们那些昏睡懒散的感官。
假定你在开动脑筋研究这一问题:如果你只有三天的视力,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呢?如果你知道,当第三天的黑夜来临,太阳就永远不再为你升起,你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天呢?你最想让你的目光落在何处?
我当然最愿意看的,是那些在我整个失明岁月里对我已变得亲切的东西。你也会想让你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那些对你已变得亲切的东西上,这样你就可以把对它们的记忆带进那悄然而来的漫漫长夜中去。
我要看看那些待我仁慈、温和、友好,从而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首先,我要好好地端详我的恩师安·沙利文·梅丝夫人的脸。她在我年幼的时候就来到我身边,替我打开了外部世界。我不仅想看她的脸形,以便能把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还想细细揣摩这脸容,为她那柔情与耐心找到活生生的证据,她正是怀着这种柔情与耐心完成了教育我的艰巨任务。我想在她的眼中看到那种使她坚定地面对各种困难的个性的力量,以及那种经常在我面前流露出来的对全人类的同情心。
我不知道,透过“心灵之窗”,即眼睛,来探视一个朋友的心是怎么回事。我只能通过我的指尖来“看”一张脸的轮廓。我能探察到欢笑、忧伤和许多其他明显的感情。我根据触摸脸庞的感觉来辨认朋友,但是我的确不能靠触摸来描绘出他们的个性。当然,我通过其他手段,通过他们向我表达的思想,通过他们向我表现出的行动来了解他们的个性。但是,我无法对他们有更深的理解,因为我确信,要达到这种更深的理解,必须要目视他们,观察他们对各种所表达的思想及情况所作的反应,留意他们眼睛里和脸上那种转瞬即逝的反应。
我熟悉和我亲近的朋友,因为长年累月他们向我显露了自己的各个方面;然而对于偶尔结识的朋友我只有一种不完全的印象,这种印象是仅凭一次握手,一些言语获得的。我用指尖触摸他们的嘴唇,或是靠他们叩击我的手掌而获取这些言语。
相比之下,你们这些能看见的人,通过观察表情的微妙变化、肌肉的颤动和手的摆动来迅速地把握别人的本质特点,就容易得多,也令人满意得多。但是,你们可曾想到要用自己的视觉去看透一个朋友或熟人的内在性格?你们这些有视觉的人中的大多数,不就是随便 看到一张脸的外部特征就到此为止了吗?
举例来说,你能准确地描绘出五个好朋友的脸形吗?你们中有些人可以,但许多人不行。作为试验,我曾向一些结婚多年的丈夫询问过他们妻子眼睛的颜色,但他们常常表现出尴尬困惑,承认不知道。顺便提一下,妻子们老是埋怨丈夫不注意她们的新衣服、新帽子以及房间布置中的变化。
有视觉的人,眼睛很快就习惯了周围的日常事物,因此他实际上只见到一些惊人的、壮观的景象。但是,哪怕是在看最壮观的场面时,他们的眼睛也是懒洋洋的。法院记录天天都表明“目击者”所见是多么 地不准确。某一事件可能被几个目击者从几个不同角度“看到”;有些人比别人看得多些,但几乎没有人看到他们视野之内的一切。
哦,如果我能有即使仅仅三天的光明,我将能见到多少我想看到的东西啊!
第二篇:英语泛读教程3第三册课文翻译UNIT11
UNIT11 非言语交际
话语的影响力受说话的方式影响。在讲话的时候,非言语交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你可
以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面部和身体运动。
设想你在参加一个晚会。晚会期间你对周围的人有了种种印象。艾伦看上去悠然自得,性情平和。玛格丽特却是神经紧张,性格暴躁。卡伦落落大方,直言快语;而埃米却是心存芥蒂,言
辞含糊。埃里克见到你很高兴,而马克则明显不是。
你是怎样得出这些结论的?令人吃惊的是,你得出这些结论并不是基于人们说了些什么话,而是由于他们以非言语方式,――即通过他们的姿势、手势,和面部表情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假设你坐在马克旁边,他说,“这个晚会太棒了。非常高兴今晚能和你在一起。”然而,他的身体却微微 挪到一边,并不断地看屋子对面的某个人。不管他嘴上如何说,你知道那晚他并不高兴和你在一起。
在进行演讲时,类似的事情也往往发生。下面一则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学生最初两次在教室里所作的演讲,以及每次演讲时他的非言语行为所产生的效果:
丹·奥康纳的第一次演讲并不很成功。尽管他事先选择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做过仔细的研究,并非常认真 地练习过,他却没有考虑到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轮到他讲时,他的脸掠过惊恐的神色。他像个死囚犯似的从椅子上站起来,步履沉缓地走上讲台,那样子像是走向断头台。他说的相当不错,可演讲的同时他的那双手却自行其事。他的手一会儿摆弄他的演讲稿,一会儿抚弄衬衫上的扣子,一会儿又在讲台上敲打。整个演讲过程丹低着头,并不断地看表。不管他嘴里在讲什么,他的身体在表明,“我可不想在这儿!”
最后终于讲完了。丹跑向他的座位,一下子瘫在位置上,如释重负的样子。不用说,他的演讲不怎么成功。
幸运的是,人们指出他在非言语交际方面的问题时,丹认真地去改正。他的下一次演讲就完全两样。这次他从座位上站起来,迈着大步很自信地跨上讲台。他控制着双手,集中注意力与听众进行目光接触。这确实是个进步,因为丹和上次一样紧张。不过,他发现自己越是显得自信,就越变得自信。演讲结束后他的同学都非常热情。“讲得真棒,”他们说。“你看上去真正关心你所讲的话题,而且你把这种关心传给了听众。”
事实上,丹第二次演讲的措词并不比第一次特别好。他的非言语信号改变了一切。从他离开座位到又回来,他的行为表明,“我有自信,能稳住阵角。我有些值得一听的话要讲,我想要你们也这样认为。”
姿势、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这些都影响着听众对演讲者的反应。我们如何运用这些和其它一些身体动作来进行交流,是一个叫做身势学的令人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所要研究的课题。它的创始人之一雷·伯德惠斯特尔估计,身体运动可以传达出超过七十万个可能的身体信号。临床研究证明,在一些情况下,这些信号占了很大一部分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现代研究也证实了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两千四百多年前所讲的:“人们信任自己的眼睛甚于自己的耳朵。”当一个说话者的体势语言与他或她的话不一致时,听者倾向于相信体势语言,而不是说出来的话。下面是会影响你说话效果的非言语交际的几个主要方面。
个人外表
如果你是切尔,你可以穿着一身头饰比衣服还要多的奇装怪服,上台做奥斯卡金像奖授奖致辞。如果你是艾伯特·爱因斯坦,你可以穿着一条皱巴巴的裤子、一件运动衫,和一双网球鞋在一个国际科学会议上发表讲话。虽说听众肯定会对你的穿着评头论足,你的声望却不会受到损坏。事实上,它还能提高你的名气。你会成为不受常规约束,人们期望与众不同的极少数人中的一个。
现在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公司的总裁穿戴得像切尔一样,在股东会议上讲话,或者美国的总统穿着皱巴巴的裤子和一双网球鞋在全国电视节目上讲话,将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这两位老总很快就会失业的。除去个别的古怪之人,听众期望每一个演讲者应该外表与演讲的场合一致。美国总统周末在戴维营接受简短的采访时,可以穿高尔夫球运动服或骑马的装束拍照。但同是这位总统,向国会联席会议发表讲话时却要穿传统的西服,戴领带。同样,一位商业主管在阿卡普尔科的冬季销售会上可能会穿休闲裤和便衫,因为在此氛围中,穿着西服会显得太正式。但是回到旧金山、芝加哥或纽约,同一位商业主管将会穿上光洁而笔挺的西服。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个人的外表在做演讲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听众总是先看到你,而后再听到你讲话。正如你要使你的语言适应听众和当时的场合,你也应合适地穿戴打扮。尽管你演讲的感染力有时可以克服个人外表所造成的坏印象,但事情往往难遂人愿。(在一项对高级商业主管的调查中,有百分之八十四的人透露说,他们的公司干脆不雇用那些在招聘会上穿戴不整的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演讲,你都应当尽力去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会使听众对你的演讲更加接受的第一印象。
身体的动作
新手们在演讲时往往不知道该拿自己的身体怎么办。有的人在讲台上不停地走来走去,害怕一停下来,就会把什么都忘掉。另外一些人则像一台恒动机,不断地把身子的重力从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晃动肩膀,摆弄演稿,或把口袋里的硬币弄得叮当响。还有一些人变成了雕像,自始至终面无表情直挺挺地站着。
这些古怪动作通常都是由于紧张。如果你易于慌乱无措,你的教师将会发现这一点,以便你在以后的演讲中努力加以控制。只要稍稍集中精力,这些毛病就会随着你在众面前讲话渐渐从容而消失。
在开始演讲前和结束演讲后那一刻怎么做,这与你在演讲中怎么做同等重要。在你站起来演讲时,要尽力显得镇静、从容、自信,虽然你紧张得直恶心。走上讲台时,不要靠在讲台上,也不要慌忙开讲。给自己一点时间先平静下来。把演讲稿按你的需要摆放好。在你等待听众注意的时候,要静静地站好。与你的听众进行一下目光接触。到那时――只有到那时――你才能开始演讲。
到演讲结束时,停止讲话后要与听众保持片刻的目光接触。这会给人一定的时间来理解你的结束语。除非你要留在讲台上回答问题,不然就收起讲稿回到座位上去。这样做时,要保持镇静自若的风度。不管做什么,不要在结束演讲之前就开始整理讲稿;不要以一声如释重负的长叹或像“哟!总算讲完了!”这样的话来结束你的演讲。
所有这些建议都是常识性知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太多的人都需要这种知识。在练习演讲时,花一点时间演练一下你在开始和结尾 的表现。这可能是你提高在听众心目中的形象所能做的最容易,也是最有效的事情之一。
手势
演讲中很少有那些方面比决定手该干什么会给学生们带来更大的苦恼。“我应该把双手紧握起来放到后面?让它们垂放在身体两侧?把它们放进口袋里?放到讲台上?手势怎么办?我该什么时候打手势――怎样打?”即使那些通常在日常会话中能富有表现力地运用手势的人,在听众面前讲话时也觉得双手成了笨拙的附属物。
多年以来,人们写的关于打手势的废话,比演讲的任何其它方面的都要多。熟练的手势能够增加演讲的影响力;但是普遍认为的公众演说家必须掌握一整套优雅的手势这一点却是无稽之谈。有些出色的演说家经常打手势;有些则从来不打。首要的原则是:不管打什么手势都不应把注意力吸引到手势本身上去,从而分散了你要传达的信息。手势应该显得自然,由衷而发,应该帮助阐明或进一步证实你的观点,还应该适合于听众和场合。
在你从事演讲的这一个阶段,有比如何打手势更重要的事情值得你注意。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信心的增强,你会自然而然地学会打手势。在这同时,注意不要使打手势和表达思想本末倒置。不要使劲儿地挥动双手,不要把双手绞在一起,不要压指关节,或玩弄指环。一旦你消除掉了这些分神之事,忘掉你的双手。考虑考虑如何和你的听众交流,你的手势可能就会随之而来――就像在谈话中的手势那样。
目光接触
眼球本身并不表达什么感情。然而通过运动眼球和它周围的面部――尤其是上眼睑和眉毛――我们就能够传达一系列复杂的非言语信息。这些信息是如此地深刻,以至我们把眼睛看成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依靠双眼来判断一个演讲者的真 诚、智力、态度和感情。
与你的听众建立一个交际纽带的最快的办法,是亲切而愉快地正视他们。避开听众的目光最会失去听众。最好的情况下,不愿同听众进行目光接触的演讲者,会被看成是犹豫不定,心神不安。最坏的时候,他们会被看成是言不由衷或不诚实。难怪教师们要求学生,在演讲中百分这八十到九十的时间都要看着听众。
起初,你会觉得这样令人惊惶不安。不过经过一两次的演讲,你就应该能像在随便的谈话中那样比较自在的迎接听众的目光了。在看你的听众时,要注意他们的反应。他们能听见你吗?听懂你的话了吗?他们是否醒着?你的眼睛会帮你回答这些问题。
仅仅看着你的听众还是不够的;你如何看他们也很重要。目光呆滞地盯着看,几乎和不进行目光接触一样糟糕。恶狠狠地瞪着眼睛或一连串受惊吓的、迷惑的瞟视也是如此。同时也要警惕死盯着听众的某一部分看而忽略其余的人的倾向。在演讲课上有些学生只看老师所在的那一处。另外一些人则避着不看靠近老师的地方,而是把目光盯着看一两个有同情心的朋友。你的目光应与所有的听众接触。当在一小群人(比方在班里)面前演讲时,你通常可以很快地从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对于很大一群人来说,你可能要扫视听众,而不是竭力与每个人都进行目光接触。不管你的听众的规模有多大,都要让你的眼睛传达自信、真诚和 信念。它们应该表达出这样的意思:“很高兴能和你们在一块儿谈话。我深信我所说的话,我希望你们也能相信这些话。” 你的行为更重要
梅尔文·施纳伯
一名和平队成员被紧急召往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小镇,去处理志愿者把埃塞俄比亚人当狗一样对待的 有关报道。那个志愿者做了什么,以至会传达出这样的信息?
一个在尼日利亚的志愿者很难在课堂上维持纪律,据说学生们不尊敬他,因为他不自尊。这是怎么回事?
这两个志愿队员都没有在言语上得罪当地人。但他们俩都没有意识到他们通过非言语行为所传达的信息。
在第一例中,那个在健康中心工作的志愿队员要到候诊室叫下一名病人。她叫人时像在美国做的那样――用手指点着下一位病人,并招手让他过来。这在美国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埃塞俄比亚她用指头指的手势是对小孩们用的,招手的手势则是对狗用的。在埃塞俄比亚,人们指人时,伸出一只手臂和手,招呼人时伸出一只手,手掌朝下,连续不断地握起。
在第二例中,那个志愿队员坚持要让学生们直视着他,以表示专心致志,而在埃塞俄比亚,人们认为持续的目光接触是不尊敬人。
英美人一个极其简单的手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可能会带有侮辱性的,令人尴尬的,或者至少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含意;同样,事情反过来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外国客人在一家纽约的餐馆里咚咚地擂桌子,并朝着服务员嘘嘘,那么如果他们只被扔出门外就算很走运了。如果外国的学生鞠躬,美国人会觉得他们过于礼貌。
接受语言的武断性――狗在法语里叫chien,在约鲁巴语里叫aja――比接受非言语交流中那些富 有感情的行为举止的差异要容易得多。从许多方面来说,这些差异和语言一样具有武断性。
我们总以为,我们谈话和打手势的方式是“自然的”,而觉得那些行为方式与我们不同的人有点 违背自然。这种想法使我们对跨文化的行为举止视而不见。个人很可能会对自己以非言语方式表达的信息漠然不知,因为主人往往很少说他们又犯了一个社交上的错误。说别人无礼也是无礼的;因此主人给予来访客人一个“外宾特许状”,容许他们在社交礼仪上出些错误。他们也从不知道哪些会酿成大错,到知道时已为时太晚。
另外,还有一点不利因素是,客人还没有融入新的环境,不能作为一个自由的行为者发现和采用话语之外的新的交流方式。他们受自己的文化限制,只能在自己的文化体系里作出反应。而事实上要想最大限度的理解,说另一种语言的客人也必须学会运用那个文化中非言语交流的工具。非言语交流――教授并测定其效果――这比进行正式的语言指导更难。但既然语言作为成功的关键要素已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就应该对那些定期居住在别国的人讲授非言语行为方面的知识,给他们提供实际的经历,意识和知觉。事实上,正是语言流利性的增强使得现在非言语方面的熟练更为重要。一个语言流利的客人如果不懂面对面交往的礼仪,会比那些说话不那么流利的客人更得罪人;当地人会把这种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之间的不一致,看成是对跨文化交流中更为微妙的方面不尊重。因为非言语信号反映人们的感情状况,客人和当地人也许都无法说清楚到底在发生什么事。虽然很难弄清楚和平队教授的每种语言的所有非言语细节,我们可以希望让客人意识到非言语渠道的存在和重要性。我在此列出以下五种渠道:身势,空间关系,语速,视觉和触觉。
身势学――身体的运动(头、臂和腿等)。最初那个埃塞俄比亚一个健康中心的例子,是由于使用了在不同文化里有不同含意的身势语引起了问题。再举个例子。美国人扯喉咙的手势表示“我知道了”或“我遇到了麻烦”,而在瑞士却传达一个截然不同的信息。它的意思是“我爱你”。
美国人并不区分向大人和小孩示意要安静的手势。他们把一个手指放在嘴唇上就可以了,而埃塞俄比亚人对小孩示意安静用一个手指,对大人要用四个。对大人只用一个手指是不尊敬的。另一方面,埃塞俄比亚人对表示着重否定的手势则不加区分。他们对大人和小孩都来回地摇动食指,而美国人只对小孩使用这个手势。因此,如果客人意识不到这样的手势的含意,不仅会得罪主人,主人也会得罪他们。
吸进面颊和把手臂僵直地放在身体一边,在阿姆哈拉语里表示“瘦”的意思。注重节食的美国人如果听别人说他们苗条,会感到受了恭维,因此许多人就自然而然地以为这样对一个埃塞俄比亚朋友说也是恭维。殊不知在埃塞俄比亚和许多其它国家,这是轻蔑之意,因为体胖被认为更好,它象征着健康和地位,也表示一个人有足够的财富来获得这两样东西。
空间关系――人际空间的利用。站立、坐着或与人谈话时,美国人觉得近得令人难以忍受的距离,南美洲人、希腊人以及其它一些地方的人却觉得很自在。我们把他们这种异常的接近,在社交上解释为咄咄逼人和过于亲呢,使我们产生敌对、不适或受到威胁的感觉。如果退后到我们觉得舒服的距离,我们则被认为是冷淡、不友好或是不信任人。索马里看待我们,就像我们看待南美人一样,因为他们面对面之间的距离比我们更远。
语速――谈话时讲话的速度。作为美国人,我们希望对方能马上回应我们的话。在其它一些文化里,人们控制着交谈的速度,前后两句对话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对美国人来说这段时间让人感到不安。在我们看来,它会意味着对方害羞、漫不经心、厌烦或紧张。它会让我们重复、解释、提高嗓门,以及“纠正”我们说的话以适应对方。在跨文化的情况下,客人最好容忍交谈时的间隙,等待对方回应。
视觉――眼与眼的接触或回避。美国人相信目光接触是注意听的表现。我们认为没有目光接触,就谈不上人类的交往。而在许多国家,却有我们认为不适当的各式各样的目光回避。触觉――交流的触觉形式。人们谈话时在什么地方、怎么样,以及隔多长时间才可以接触对方,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形式。我们不必走出国界,就可以看到比我们盎格鲁血统的美国人相互接触更频繁的人群(比如印第安人和黑人)。在国外,美国人常常感到拥挤,被人推来推去,那里的人对公众场合身体接触更为宽容,甚至还需要它作为相互交流的一部分。如果当地的朋友在正式的招呼之后仍握着客人的手不放,那么他(她)就会感到很困窘。
非言语交流的这五个方面在每个文化里都存在着。其表现形式完全是武断的。对于什么具有普遍行,什么是某种文化特有的,没有定论。
当然,这并不是说增加了知识就能改变行为举止。事实上,在有些情况下,客人不应改变他们的行为举止,这取决于社交场合中地位、人物,和价值观。但是,本方法是想让人们意识到人际交往活动的一个领域,长期以来,这个领域一直无人问津,或是认为到外国去的人会小心处理,因为他们置身这个领域。
第三篇:涉海英语读写教程工科卷课文译文
世界渔业资源概况 1、1996年全球海洋捕捞渔业产量达到
8630万吨高峰,接着是巨大的波动,到2008年稍稍减少到7950万吨。2008年,西北太平洋的产量最高,为2010万吨(全球海洋捕捞量的25%),随后是东南太平洋,为1180万吨(15%),中西部太平洋为1110万吨(14%),东北大西洋为850万吨(11%)。
2、处于低度或适度开发的种群比例预计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14%下降到2008年的15%(图19)。相反,过度开发、衰退或恢复中的种群从1971年的10%增加到2008年的32%。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完全开发的种群相对稳定在大约50%,1985年和1997年之间处于稍低水平。2008年,粮农组织监测的15%的种群组被预计为低度开发(3%)或适度开发(12%),因此,这类种群能够提供高于现有水平的捕捞量。这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记录的最低百分比。预计有刚过一半的种群(53%)被完全开发,因此,其目前产量达到或接近最大可持续产量,没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余下的32%预计被过度开发(28%)、衰退(3%)或从衰退中恢复(1%),由于以前的过剩捕捞压力,其产量低于最大可持续产量,需要实施恢复计划。这一百分比是时间系列中最高的。尽管这些预计可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过度开发、衰退或恢复中的种群百分比增加的趋势显而易见,低度开发和适度开发种群下降的趋势的确引起了关注。
3、占世界海洋捕捞渔业产量
30%的排名前十名物种的多数种群被完全开发,因此没有增加产量的潜力,而一些种群被过度开发,增加产量只能在有效实施恢复计划时才有可能。东南太平洋秘鲁鳀鱼的两个主要种群、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狭鳕和大西洋的蓝鳕被完全开发。大西洋鲱鱼的儿个种群被过度开发,一些种群衰退。西北太平洋的日本鳀和东南太平洋的智利钓一筴鱼被认为己完全开发。在东太平洋被适度开发的日本鲭的一些不多的种群可能还有一些有限的扩大机会,而预计西北太平洋的种群正在恢复。2008年,西北太平洋主要渔场的细尾带鱼预计被过度开发。2008年金枪鱼和类金枪鱼总产量约为630万吨。金枪鱼主要经济种类一长鳍金枪鱼、大目、蓝鳍(二个种类)、鲣鱼和黄鳍一贡献了420万吨,比2005年的高峰下降了约20万吨。约70%的产量来自太平洋。鲣鱼是最多产的热带经济金枪鱼(2008年占主要金枪鱼产量约57%),黄鳍和大目金枪鱼是另外的多产热带物种(分别贡献了约27%和10%)。
4、在23个金枪鱼种群中,大多数或多或少地被完全开发(可能多达60%),一些被过度开发或衰退(可能多达35%),只有不多的种群显示为低度开发(主要是鲣鱼)。但是,由于可能对大目和黄鳍金枪鱼有消极影响,日前增加鲣鱼产量是不可取的。不了解资源状况或了解不多的主要金枪鱼的种群很少,由于对金枪鱼的大量需求和金枪鱼捕捞船队的能力严重过度,如果不能改进金枪鱼资源管理,金枪鱼种群状况(以及产量)可能进一步恶化。
5、对蓝鳍种群糟糕状况以及对许多金枪鱼管理组织管理这些种群面临困难的关注,事实上导
致摩纳哥在2010年建议,根据CITES禁止大西洋蓝鳍的国际贸易。尽管在该高价值食用鱼资源状况满足列入CITES附录I生物学标准方面几乎没有争议,但该建议最终被拒绝。反对将其列入的许多缔约方认为,ICCAT是管理这类商业开发的重要水牛物种的适当机构。
6、在西北太平洋,小型中上层种类是最丰富的类别,2003年日本鳀产量约为
190万吨,但随后下降到2008年的120万吨。该区域对总产量有重要贡献的细尾带鱼被认为己过度开发,阿拉斯加狭鲣和日本鲭被认为己完全开发。鱿鱼、墨鱼和章鱼是重要物种,产量为140万吨。
7、在中东部和东南太平洋,种群开发状态没有大的变化,在国家和国际一级对一些关键鱼类种群的评估和管理有了一些改进。在国际合作方面,经过3一4年的密集谈判,拟议的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一些成员方(智利、哥伦比亚、库克群岛、新西兰和秘鲁)于2009年11月14日在新西兰奥克兰通过了《养护和管理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公约》。该公约促进对非高度洞游渔业的国队、养护和管理,保护从南印度洋最东部穿越太平洋到南美洲EEZ的区域的牛物多样性。中美洲国家也改进了在其区域沿海重要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的区域合作。此外,2009年厄尔尼诺现象适度,2010年前几个月继续出现在太平洋赤道区域。
8、热带深对流继续增强在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流动,据报告在东太平洋对种群状况和渔业的影响相对温和。
9、中西部太平洋总产量持续增长到
2007年1140万吨最高峰,2008年稍有下降。该区域产量占全球海洋捕捞量的约14%。尽管有明显积极情况,但有理由担忧多数种群被完全开发或过度开发(许多在衰退)的资源状况,特别是在南中国海西部。通过在新区域扩大渔业可能维持高产量,也可能是产品在渔场之间转运重复计算,导致产量预计偏差,潜在掩饰种群状况的消极趋势。在东北大西洋,蓝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恢复,日前产量约100万吨,尽管可能由于最近的低补充量使管理的资源短期下降。由于对鳕鱼和鲽鱼的主要种群实施恢复计划,捕捞死亡率下降。2008年北极鳕鱼产卵种群特别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低水平恢复。同样,北极绿青鳕和黑线鳕种群增长到高水平,尽管别处的种群依然被完全或过度开发。玉筋鱼和毛鳞鱼的最大种群依然被过度开发。对数据有限的平鲉和深海物种的担忧依旧,这类物种可能更容易受过度捕捞影响。北方对虾种群一般处于良好条件,但有迹象表明一些种群正在被过度捕捞。对许多种群,己经或正在实施基于更为一致的最大可持续产量政策的捕捞量控制规则,包括蓝鳕、鲭、北极黑线鳕、北极鳕鱼和更大的鲱鱼以及鲽鱼种群。
10、尽管西北大西洋渔业资源继续处于以前和/或日前开发压力下(约
35%的种群预计在2008年衰退),对应过去10年改进的管理计划,一些被过度开发和衰退的种群最近显示出恢复迹象(例如马舌鲽、黄尾黄盖鲽、庸鲽、黑线鳕和白斑角鲨}。但大西洋鳕没有这种情况,这一曾经在西北大西洋最重要和丰富的商业鱼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急剧崩溃,尚未恢复。
11、自2006年进行评估起,东南大西洋的种群状况有了若干重要变化。重要的无须鳕资源依然是从完全开发到过度开发。但由于良好补充年份以及自2006年起引入严格管理措施,南非海域的深水无须鳕和纳米比亚海域的南非无须鳕出现一些恢复迹象。沿岸鱼类的多数种群状况依然为完全开发或过度开发,一些正在衰退。南非拟沙丁鱼的显著变化是2004年有很高生物量,预计被完全开发,但日前在不利环境条件下,丰量大大下降,在整个区域被过度开发,这一情况在2008年的回顾中做了说明。相反,由于系列年份的良好补充条件,南非鳀的状况从完全开发改进到适度开发,而瓦氏脂眼鲱继续处于从低度开发到适度开发状态。南非竹筴鱼和短线钓筴鱼种群条件恶化,特别是在纳米比亚和安哥拉海域,这两种鱼类日前被过度开发。安哥拉海域的小沙丁鱼(圆小沙丁鱼和短体小沙丁鱼)依然从适度开发到完全开发状态。米氏鲍种群条件继续令人担心。有大量非法捕捞,日前被过度捕捞,可能衰退。
12、另一个关注的区域是西南大西洋,在16个己评估的物种中有超过一半的被认为处于衰退或被过度捕捞,其中包括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南蓝鳕(Micromesistius australis)、小鳞犬牙南极鱼(Dissostichus eleginoides)和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中东部大西洋2008年产量约为340万吨,稍低于2000一2008年平均的约350万吨。小型中上层种类构成上岸量的大部分,随后是其他沿岸鱼类。在上岸量方面最重要的单一物种是沙丁鱼,过去9年每年上岸量在60一80万吨范围。在从博哈多尔角向南到塞内加尔的区域,沙丁鱼依然被认为处于适度开发中,而多数中上层种群被认为处于完全开发状态。一些种群被认为处于过度开发状态,例如西北非沿岸和儿内亚湾的沙丁鱼种群。在很大程度上,多数区域的底层鱼类资源从被完全开发到过度开发,塞内加尔和毛单塔尼亚海域的白纹石斑鱼依然处于严酷的条件。深水对虾一些种群状况似乎得到改善,被认为处于适度开发中,而该区域其他对虾种群处于从完全开发到过度开发状态。商业上重要的章鱼和墨鱼种群依然被过度开发。
13、在地中海,总体情况维持稳定,但在上次全面评估后情况变得困难。尤须鳕和羊鱼的所有种群被认为处于过度捕捞中,鳎鱼的主要种群和酮鱼的多数种群情况可能也是这样。评估的小型中上层鱼类(沙丁鱼和鳀鱼)的主要种群处于完全开发或过度开发状态。
14、在黑海,小型中上层鱼类(主要是黍鲱和鳀鱼)状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急剧衰退中稍有恢复,可能是由于不利的海洋条件,但其依然被认为从完全开发到过度开发。
15、东印度洋产量依然高度增长,从
2007年到2008年增长10%,日前总产量660万吨。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区域总产量稳定增长,产量没有平缓迹象。但该区域产量中高白分比(约42%)属于“未确定的海洋鱼类”类别,在需要对种群状况和趋势进行监测方面,这引起关注。增加的产量可能在事实上是由于扩大新捕捞区域或物种。澳大利亚专属经济区渔业产量下降部分原因是由于结构调整减少努力量和产量以及2005年的旨在停止过度捕捞并使过度捕捞的种群得以
恢复的部令。预计该区域的捕捞经济在中长期将得到改善,但对单个渔民来说,短期内还可预计得到更高利润,原因是正在生产的船舶不多。
16、西印度洋2006年总上岸量达到445万吨高峰,但2008年下降到412万吨。金枪鱼和类金枪鱼在所有物种组中产量最高一2008年为88万吨或总上岸量的21%。最近的评估显示,康氏马鲛种群被过度捕捞。该区域的产量数据往往不详细,不足以进行资源评估,但西南印度洋渔业委员会在2008年基于最佳可获得的数据对其管辖区域的140个物种进行了资源评估,发现29%的物种被过度捕捞或衰退,53%的为适度或完全开发,18%的为低度开发,比全球平均数要高。
17、应当指出,过去几年全球产量下降,在世界范围内过度开发、衰退或恢复中的种群百分比增加,低度和适度开发的物种比例下降,捕捞渔业产量不能增加的可能性加大,除非实施有效管理计划来恢复过度捕捞的资源。对只在或部分在公海开发的一些高度洄游、跨界和其他渔业资源来说,情况似乎更为严峻。2001年生效的联合国鱼类种群协定(UNFSA)应当作为公海渔业管理措施的法律基础。
18、令人鼓舞的是,一些区域通过有效管理行动,在减少开发率和恢复被过度捕捞的鱼类种群以及海洋牛态环境方而已经取得良好进展。例如,在澳大利亚管理的鱼类种群方而,被分类为过度捕捞和/或受到过度捕捞影响的鱼类种群数量从2005年的2 4个下降到2008年的18个;相反,被分类为完全捕捞一低度捕捞的种群数量在同期从19个增加到39个。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纽芬兰一拉布拉多大陆架、美国东北大陆架、南澳大利亚大陆架和加利福尼亚海流等生态系统显小了捕捞压力的实质性减少,这些生态系统目前处于或低于模式开发率,即生态系统的多物种能够提供最大可持续产量。
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 世界上许多鱼类种群过度捕捞,导致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逐渐退化。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这会给渔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包括对非目标鱼种栖息地的破坏及其意外死亡,对鱼类种群数量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的变化。2 目前,渔业管理一般效率较低;它着重于某一单一目标鱼种的捕捞最大化,往往忽略了栖息地,天敌,捕食的目标鱼种和其他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集中捕捞单一品种可能会付出巨大的间接社会和经济代价。例如,由于箭鱼和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误捕造成白色旗鱼的年死亡率超过90%,白色旗鱼已申请列入美国濒危物种法案名录。3 为了满足形成更加有效、更加全面的管理方法的迫切需求,许多咨询专家都建议在渔业管理中广泛考虑生态系统。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BFM)是渔业管理的新方向,从根本上扭转了渔业管理的优先顺序,注重生态系统管理的管理而不是目标鱼种的管理。4 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BFM)总体目标是维持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和相关的渔业。特别是EBFM应避免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是通过环境质量和系统状态指标来衡量的,最大限度地减少物种和生态系统过程的不可逆变化的风险,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获取和保持长期的社会经济利益,充分掌握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了解人类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在缺乏这些知识时,应采取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健全的渔业管理预防措施。5 我们需要像建立单一品种的决策标准一样建立和发展社区和系统的标准、参考点和控管规则。我们可能需要确保,在了解其他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要求后,所有渔业在生态系统中捕获的总生物量不超过该系统总生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系统的特性,可保护生态系统复原能力,避免不可逆变化。6 EBFM必须在了解诱捕和其他人类活动如何影响环境脆弱性的背景下描述人类所利用所有海洋生物栖息地,找出这些影响潜在的不可逆转性,并阐明对于种群数量变化至关重要的栖息地。保护鱼类和其他重要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栖息地,避免其遭到破坏性的捕捞的损害,从而增加鱼类的丰富多样性。因此,海洋分区将是EBFM的关键因素,它规定了在指定的时间和空间人类活动的类型和级别。7 我们要设法通过EBFM方法,消减渔业对濒危和受保护的物种的影响,包括影响对其恢复至关重要的生态过程。在某些情况下,单一品种在减少对受保护鱼种误捕方面的管理一直是成功的,但EBFM还将考虑到其他间接影响。8 EBFM的另一个目标是减少过高的副渔获物量,因为处于生命初始阶段的鱼类和滞销品种往往在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全球范围内,商业渔业丢弃渔获量估计为27.0万公吨,约占
世界海洋渔获量的四分之一。误捕的问题可以通过海洋分区来解决,这将禁止在关键区域使用非选择性或破坏性的渔具,开发和部署更多的选择性和减少破坏性的捕鱼技术。9 最后,EBFM必须根据整个系统的状态、鱼种栖息地、受保护鱼种和非目标鱼种的情况来管理目标鱼种。单一鱼种的目标和极限参考点仍然适用,但需结合这些因素进行调整。10 我们相信可以通过采用合理的预防措施,在不同的信息和不确定性水平的系统中实施EBFM。这就意味着若信息缺乏或不确定,在制定管理目标和管理限制时,应小心谨慎。不确定性越大,管理措施应越严格。因为生态系统的管理涉及一系列广泛的目标,生态系统的高度复杂性,影响预测的高度不确定性,必然要求谨慎实施EBFM。理想情况下,EBFM将免除举证责任,除非能够证明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否则将不能捕捞。在缺少相关信息数据,对目标物种的状况或生态系统过程了解不多的情况下,EBFM可能仅利用自然历史和一般常识建立预防措施或安全界限,如减少捕捞限额或扩大封闭区域。而对于具有适量数据的系统,EBFM可以除了单一物种的有效管理,还可以增加对未知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预防管理。采用定向管理和改进数据收集,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中优先考虑生态系统,这些可以促进未来EBFM更全面。随着数据信息不断丰富,渔业管理可逐渐发展为以每个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客观性能指标监测系统。数据越多,我们采取的措施可以越大胆。适应性管理和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如何应对替代捕捞战略,将有助于从数据贫乏发展为数据详实的EBFM。例如,可预留某些地区来对照衡量捕鱼对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此外,EBFM应根据管理能力不断改进,并允许循序渐进。同时也需要运用新的分析模型和管理手段。必须不断完善和扩大多物种模型和生态营养模型,更好地应对系统级的不确定性,制定系统层级的参考点,并评估拟议EBFM行动对生态系统影响。因为EBFM强调栖息地和生态系统在波动的情况下的功能,所以先进的EBFM模型应该包括空间结构和环境变化的过程。EBFM可能需要从单一物种的渔业管理计划向综合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渔业管理计划(EBFMP)演变。在EBFMP中,通过对生态系统以及个别品种的监测来评估管理行为的影响。很可能从单一品种来看,并不是过度捕捞,但从整个生态系统来看则是过度捕捞(生态系统的过度捕捞)。当某些饵料鱼既作为海洋食肉动物的猎物资源,也作为渔业的捕捞目标或当过度捕捞大型食肉动物导致食物网变化,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重建不断退化的生态系统反过来可能会造成渔民的短期经济困难。因此,向EBFM转向可能涉及补偿渔民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奖励,这样他们才能支持把EBFM作为一项长期战略。
例如,补偿(以配额买断计划的形式)是新西兰用于鼓励渔民接受渔业管理政策根本性转变[个别可转让配额(ITQs)]的一个主要机制。从已有的以个别品种产量最大化为基础的管理系统过渡到以生态系统为重点,承认海洋生态系统中固有的不确定性管理方法并不是轻而易举的。然而,这并非不可逾越的困难,因此我们不能举足不前。尽管目前生态系统和其对人类行动的反馈存在不确定性,我们依然应该大力发展EBFM,因为现在实施EBFM的潜在收益等同于甚至大于不实施EBFM的潜在风险。这已经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近海渔业凸显出来,对已允许渔获量进行预防性限制,因为人们知道随着生态系统的相关信息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会逐渐缓解。在阿拉斯加,渔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已包括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渔业管理措施,如控制直接捕捞和误捕;禁止捕捞饵料鱼(其他鱼类,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都以此为生);保护鱼类、螃蟹和海洋哺乳动物的栖息地以及控制捕捞的时间和地点。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正在草拟法例,并有可能很快出台相关法案,落实皮尤海洋委员会和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的建议,包括通过立法要求实施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方法。人们正在考虑以此为手段,兑现渔业在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所作出的承诺。我们将敦促各方将此处所述的原则作为以上措施和其他努力措施的基础。
气候变化对渔业和水产养殖的影响
1、气候变化大大改变了世界捕捞渔业,世界捕捞渔业由于过度捕捞和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巨大压力。内陆渔业-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尤其面临着高风险,这威胁着世界上一些最贫穷人群的食品供应和生计。同时也会对水产养殖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亚洲的居民。各国必须采取行动,确保以鱼为食物和和依赖渔业生存的人们有能力,有新的政策和资源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水域。
2、气候变化导致海洋正在变暖,但这种变暖在地理的分布并不均匀。由气候变暖造成的温度和盐度变化的共同影响,预计将降低表层水密度,从而增加垂直分层。这些变化可能会减少表层养份,从而改变温暖区域的初级和次级生产。
3、此外,有证据表明,季节性上升流可能受到气候变化影响,进而影响整个食物网。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浮游生物和鱼类种群的群落构成、生产力和季节性过程。世界海洋酸度的逐渐增加(逐渐降低PH值)普遍对珊瑚礁产生重大长期的威胁。短期内,与珊瑚白化有关的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珊瑚礁和其他生态系统稳步退化。长期来看,我们预计酸化程度会逐渐增加,珊瑚礁结构将完全弱化。而珊瑚礁系统能否适应这些环境的变化还不得而知。
4、随着气候温暖,向两极范围的海洋鱼类种群丰量增加,而朝赤道方向的范围种群丰量下降。一般情况下,预计气候变化将驱动大多数陆地和海洋物种的分布范围向两极转移,温水物种分布范围扩大,而冷水物种分布范围减少。鱼类群落最快速的变化将发生在深海物种,它们向更深水域转移以应对海洋表面温度的升高。此外,许多动物的迁徙时间也会受到影响。海洋变暖还将改变掠食-被掠食的匹配关系,因为浮游生物会有不同反应(一些响应温度变化,另外的响应光照强度)。
5、证据表明,内陆水域也在变暖,但气候变化对流入这些水域的河流径流有不同影响。一般而言,高纬度和高海拔湖泊将经历冰盖减少、水温增加、生长季节增长,因而,藻类丰量和生产力也会增加。相反,热带区域的一些深湖将经历藻类丰量减少和生产力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营养物质供应减少。对一般淡水系统而言,在考虑气候变化的结果是要特别关注洪水发生时间、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变化,这些是许多鱼类物种在洄游、产卵、运输鱼卵等方面要适应的。
6、预计依赖渔业的经济、沿海地区和渔民以不同方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中包括:人口移居和迁移,由于海平面上升和热带风暴频率、分布或强度变化而对沿海地区和基础设施造成的影响;渔民生计不如以前稳定和食用鱼可获得性和数量变化。
7、渔业和渔业地区的脆弱性取决于其面临变化的程度和敏感度,还取决于个体或系统预测和适应的能力。适应能力是由不同的地区状况决定的,受到文化、当前体制和治理框架或不能有
效获得适应资源的影响。国家和地区之间、某一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脆弱性都存在差异。总体上,较穷和权势不大的国家和个人更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资源捕捞过度、生态系统退化以及生活贫困,社会服务及必要基础设施缺乏的社区,渔业更加脆弱。
8、渔业是富有活力的社会-生态系统,经历着市场、开发和治理的快速变化。这些变化加上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的联合作用使我们很难预测气候变化对未来渔业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包括个人或公共机构的反应或预测行动,包括完全放弃渔业寻求其他替代职业,确立安全保障和警告系统以及改变捕捞生产。渔业治理将需要灵活处理种群分布和丰量的变化。一般认为,改进渔业适应性能力最好的办法是确立基于生态系统的合理、可持续渔业,以应对其固有的不确定性。
9、与其他领域相比,渔业和供应链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多,但可采用已有措施进一步减少排放。在许多情况下,减缓气候变化影响与现有的改进渔业可持续性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技术创新包括在捕捞生产中减少能源消耗,建立更效率的捕捞后流通系统。
10水产养殖现占人类水产品消费的近50%,预计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增加,以满足进一步的需求。人们日益关注能否长期为捕捞业生产提供鱼粉和鱼油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现在,很多替代品如大豆、玉米粉、稻糠等的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满足鱼的需求。此外,随着水产养殖的扩大,对这些农产品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这也会产生很多问题。
11、全球水产养殖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其中亚洲内陆淡水产量占总产量的65%。大量的水产养殖活动集中在主要河流的三角洲。未来几十年海平面上升,这将增加更远的上游的盐度,影响咸水和淡水养殖生产。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需将水产养殖生产转移到更远的上游或转为养殖更耐盐的物种。这类措施代价较大,并对相关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温带水产养殖更易受水温变暖的影响,这会超过许多养殖物种的极限,从而需改变养殖的物种。
12、极端天气的增加可能从这几方面影响水产养殖:水产养殖设施毁坏、种群丧失和病害扩散。这类危险性在开阔地点更大。预计气候变化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静止的水体,一些化学品在水中的浓度增加到有毒水平或改变水体分层,这些导致水体缺氧,增加养殖种群的死亡率。但如果认真监测,并采取合适的战略,可应用适应性措施。
13、同时,气候变化也给水产养殖带来了机遇。一些内陆水域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会有所增加,这将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尽管三角洲的盐度增加将使一些水产养殖转移到上游,但在许多额外区域可进行高价商品对虾的养殖,当然这样需消耗更多的能源。
14、与占全部人为甲烷排放量37%的陆基畜牧业不同,养殖的水生物种不排放甲烷。养殖软体动物和大范围海澡养殖排放的二氧化碳很少(如果不是根本没有),同时这类养殖在一定程度上
有碳封存的作用,还可为生物燃料(海澡)提供原料。这就提高了水产养殖的价值,即可作为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但产生更少的碳痕迹,以及具有进一步减缓大气碳排放的相对潜力。
15、池塘半精养是亚洲分布最广的养殖系统之一,这些池塘产量很高。如加以良好管理,这些池塘可增加吸收碳的能力,可以为淡水和半咸水系统的碳封存做出极大贡献。
应对非法、不受管制和不作报告的捕捞(非法捕捞)的贸易措施
1.贸易措施正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非法捕捞)。这些措施的目的是防止非法捕捞所得的鱼和鱼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日益严格的与贸易有关的措施往往伴随着重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那些来自于小规模渔业的鱼和鱼产品。无论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产品是否合法,由于缺乏资源和基础设施,他们往往不能参与到鱼和鱼产品的国际贸易中。换句话说,合法来源的鱼和鱼产品也有可能被排除在国际贸易之外,因为他们不能实施与贸易措施相关的行政要求。这也可能会为进口国的渔业加工部门带来问题,因为这些渔业加工部门依赖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来供应生产。
2.非法捕捞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并且发生在几乎所有范围内的捕捞渔业中,包括国家管辖海域到公海。人们日益认识到,非法捕捞破坏一个国家和国际渔业养护和管理,甚至将导致资源枯竭,转而使得渔业部门不能满足这个国家以及全球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目标而且也会威胁到依靠捕鱼为生的人的生计。最近的一项研究估计每年非法捕捞的成本约为100亿到235亿美元。
3.针对非法捕捞的贸易措施会对源自非法捕捞的产品采取行动,会禁止从破坏渔业养护和管理的国家进口产品,会禁止缺乏所需合法文件的船只运货。大约百分之三十七的全球渔业产量会进入国际贸易的流通,因此必须要执行国际法规或措施来确保国际贸易中所流通的鱼不是来自非法捕捞。
4.应对非法捕捞的贸易措施主要是通过区域渔业管理组织(RFMOs)来执行。可喜的是,应对非法捕捞的贸易措施已经在国家层面上开始执行由,比如说智利,美国和欧盟。5.智利
2009年12月,智利对进口的水生物种或副产品引入新要求。进口产品必须能提供证书来证明产品的合法来源以及证明被捕获的进口物种符合原产国的国家和国际条例。对于渔业产品而言,用于生产的水生物种或原材料也必须依照上述规定。
6.美国
2007年1月以来,美国发布一份两年期报告来通报拥有从事非法捕捞的船只的国家。该报告还包括了曾被点名的国家之后所作出的补救,以及国际渔业管理组织针对非法捕捞所作出的努力。美国还试图加强国际渔业管理组织对于非法船只的管理,对港口国的管制,并采取与市场有关的措施和其他行动。7.欧盟
《欧盟限制非法捕捞规定》于2010年1月开始生效。该规定旨在确保任何有意从欧盟以外进口鱼和鱼产品的个人或企业必须进口有合法来源的产品,必须进口保护、养护和管理其海洋资源的国家的产品。除以上措施外,《欧盟限制非法捕捞规定》还禁止欧盟成员国进口以下产品:没有捕捞证书的产品;曾被发现从事非法捕捞的船只;曾被欧盟非法捕捞名单列出;或被不合作的第三国的船只所捕捞的产品。
8.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特别是缺乏行政基础设施的国家,创造条件来满足欧盟要求并执行相关贸易措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欧盟限制非法捕捞规定》带来的两个主要挑战皆与他们的能力有关:
实施和执行法律、法规,养护与管理措施来应对非法捕捞这一问题;
实行与《欧盟限制非法捕捞规定》相匹配的报告制度。《欧盟限制非法捕捞规定》要求所有的货物都必须有捕捞许可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在实施捕捞许可证制度方面的能力有限,欧盟已经制定了一个简化的捕捞证书制度来降低对小渔船的报告要求。尽管如此,对于小规模渔业而言,障碍仍然存在—收集和编制个体户船只的捕捞许可成本巨大。
9.由于欧盟对欧盟的捕捞船只是否参与非法捕捞的界定采用的规则不尽相同,因此一些国家质疑《欧盟限制非法捕捞规定》是否世界贸易组织的国民待遇条款相抵触。
10.应对非法捕捞的贸易措施包括两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与贸易措施相关的行政程序。第二部分涉及到国家如何实施和执行法律、法规,养护与管理措施来应对非法捕捞这一问题。11.根据现有的国际协定,各种国际组织和其他相关机构必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财政援助来帮助它们遵守国际协定,特别是那些与世贸组织协定和粮农组织的《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捕捞的国际行动计划》(IPOA-IUU)相关的国际协定。粮农组织2001出台了IPOA-IUU。
12.IPOA-IUU明确要求各国制定出符合国际规范的市场措施来防止,阻止和消除非法捕捞。这
些措施必须依照世贸组织所规定的原则,权利和义务并在公平,透明和非歧视的环境下加以履行。IPOA-IUU还要求各国在粮农组织以及相关国际金融机构和机制的支持下保证培训和能力建设。各国还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其他援助来帮助他们充分履行IPOA-IUU和其他国际法所规定的义务。
13.改善现有的方案和发展新的贸易措施均是是为了满足要求欧盟和其他国家的要求。尽可能不要对鱼类贸易流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在不久的将来,也要确保私营部门也可以从合法渔业中获取鱼类及鱼类产品。国家政府可鼓励私营部门采取主动。
14.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措施的预期困难,发展机构和捐助者可能会密切监察有关情况,协助各国执行非法捕捞规定和相关的贸易措施,特别是发展能力建设来满足规定的要求。15.上述贸易措施可以特别有效地防止非法捕捞所得的鱼类和鱼产品进入受调控的市场。然而,他们几乎不能对供给国内消费的鱼类和鱼产品以及不受调控的市场中流通的鱼类和鱼产品产生影响。与非法捕捞作斗争的一个前提就是对于渔业捕捞部门加以严格管理。因此,为了有效应对非法捕捞,大多数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控制和制定来保护和管理海洋生物资源。
第四篇:新编英语教程7课文翻译_(Unit_1-14_Text_I_译文)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Unit 1 英国人和美国人的空间概念
人们说英国人和美国人是被同一种语言分离开的两个伟大的民族。英美民族之间的差异使得英语本身受到很多指责,然而,这些差异也许不应该过分归咎于语言,而应该更多的归因于其他层面上的交流 :从使很多美国人感到做作的英式语音语调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处理时间、空间和物品的不同方法。如果说这世上有两种文化间的空间关系学的具体内容迥然不同,那就是在有教养(私立学校)的英国人和中产阶级的美国人之间了。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一个基本原因是在美国人们借助空间大小来对人或事加以分类,而在英国决定你身分的却是社会等级制度。在美国,你的住址可以很好的暗示你的身分(这不仅适用于你的家庭住址,也适用于你的商业地址)。住在纽波特和棕榈滩的人要比布鲁克林和迈阿密的人高贵时髦得多。格林尼治和科德角与纽华克和迈阿密简直毫无类似之处。座落在麦迪逊大道和花园大道的公司要比那些座落在第七大道和第八大道的公司更有情调。街角办公室要比电梯旁或者长廊尽头的办公室更受尊敬。而英国人是在社会等级制度下出生和成长的。无论你在哪里看到他,他仍然是贵族,即便是在鱼贩摊位的柜台后面。除了阶级差异,英国人和我们美国人在如何分配空间上也存在差异。
在美国长大的中产阶级美国人觉得自己有权拥有自己的房间,或者至少房间的一部分。当我让我的美国研究对象画出自己理想的房间或办公室时,他们毫无例外的只画了自己的空间,而没有画其他人的地方。当我要求他们画出他们现有的房间或办公室时,他们只画出他们共享房间里自己的那部分,然后在中间画一条分隔线。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研究对象,都把厨房和主卧划归母亲或妻子的名下,而父亲的领地则是书房或休息室,如果有的话;要不然就是工场,地下室,或者有时仅仅是一张工作台或者是车库。美国女性如果想独处,可以走进卧室、关上门。关闭的门是“不要打扰”或“我很生气”的标志。如果一个美国人家里或办公室的房门是开着的,则说明他现在有空。在这样的暗示下,人们不会认为他想把自己关闭起来,而会认为他正处于一种随时响应他人的准备就绪的状态中。关闭的门是用于会议、私人会谈、生意往来、需要集中精力的工作、学习、休息、睡觉、穿衣服和性的。
相比之下,中产阶级和上流阶级的英国人从小是在和兄弟姐妹共享的儿童室里长大的。最大的孩子一般独占一个房间,直到他9岁10岁左右去上寄宿学校时再空出来。拥有自己的房间和很早就习惯于共享房间之间的差异似乎并无重大意义,但这却对英国人对待自己空间的态度有着重大的影响。一个英国人可能从来都不曾有过永久的属于自己的房间,他也很少会去企盼或者认为自己应该有权拥有这样的房间。即使是下议院的议员也没有自己的办公室,他们通常在俯瞰泰晤士河的阳台上处理事务。所以英国人会对美国人需要一个安稳的地方去工作(即办公室)这样的需求感到困惑不解。在英国工作的美国人如果没有得到他们认为适当的封闭的工作空间,也许会非常生气。就出于保护自我的目的而将墙壁作为屏蔽物的需求而言,美国人应该位列德国人和英国人之间。
英国人和美国人的行为特点之间的显著差别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我们假设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有时也有一种内在的封闭自己的需求的情况下。我的研讨班的一个学生生动的刻画了当这种看不见的行为特点之间产生冲突时可能发生的情状。很显然他在和美国人交往中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仿佛没有什么是正常的,而且从他的评论里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他认为我们美国人不知道如何举止得体。通过分析他的抱怨,我们发现他烦闷的一个根源是似乎没有哪个美国人能够辨别出这样的细微的暗示:即有时他不想让别人扰乱他的思绪。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在公寓里漫步,好像每次当我想独处的时候我的室友就会和我搭话。很快他就在问‘你怎么了?’而且想知道我是否生气了。这时我真的生气了,然后就会冲他说些什么。”
尽管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最终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出在这个事例的冲突中,美国人和英国人各自所遇到的不同的麻烦,以及这些特征之间的明显差别。当美国人想独处时,他会进到自己的房间里并且关上门——他借助于建筑物来屏蔽他人。对美国人来说,拒绝同在场的人谈话,对其采取“冷处理”,是最极端的拒绝形式,同时也是非常不高兴的明显的表示。而另一方面,英国人由于从小就没有自己的房间,从来没有利用空间作为躲避他人的避难所的习惯。他们实际上在潜意识里设立了一系列的屏障,他们认为这些屏障其他人应该能够理解或辨别。因此,当英国人和美国人在一起时,他越不想和这个美国人说话,这个美国人就越可能找他说话,因为他想确保一切正常。这种冲突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这两个人开始互相了解彼此。重要的是双方对空间和建筑的需求并不一样。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Unit 2 游客/旅游者/观光客
我曾对游客最深入细致的研究,是在托塞罗做的。在这里,你想要躲开游客是不可能的。托塞罗是威尼斯环礁湖中的一个小岛:在这里,三十多所农舍,环绕着一个威廉王(诺曼帝国)征服英国(1066年)时建的大教堂,隐现在葡萄架和野花丛中,一条运河和一条小路从环礁通向小村。葡萄园被一条条运河切割成豆腐块。红的黄的船帆在葡萄架间缓缓行驶。钟楼的钟每天要响三次(钟呀,钟呀,神明的谴责),与周围小岛的钟声大合唱交织在一起。那儿有个客栈。有一年夏天我在那住过。在那写书,观察游客。在过去,托塞罗象一朵天空的孤云。现在却成了威尼斯的一个出游胜地。游客多得很。他们从班船,从租的机动船,从豪华的游艇,一下子涌进小岛。小岛都要容纳不了了。一天到晚,都有游客在纤路上漫步。他们在找什么?哥特式教堂贴着古老的马赛克,装饰成一幅地狱的景色。大部分已经重修了。还有一幅表情忧伤而庄重的圣母玛利亚象。拜占庭艺术是高品位的,要有专门知识的人才能欣赏的。游客中大概十有八九没有这个欣赏能力。他们信步走进教堂,随便看看。他们走出教堂,到村子的绿茵上。在石椅上互相照相。这石椅据说是阿提拉的宝座。游客们无情地撕扯着野玫瑰。人们看着带花古朵的野玖瑰,盼着看它开放。这玫瑰花使小岛一天到晚沉浸在芳香中。可是它们一被摘取下来,这花就蔫了,所以就被扔进了运河。美国游客到饭店去吃喝。英国人说他们付不起账。所以他们自带食物,钻进葡萄园去吃。实在遗憾,等他们走时,就留下一片狼藉。每个星期四,德国人在一个领导的率领下,排队走在纤路上,好象是上战场的部队。在饭店,他们订下五十人的中餐,边吃边听领导用手提喇叭给他们上课。吃完饭,他们排队进教堂,在那儿又听一番讲解。至少,他们知道他们看了点什么。他们排队回去上船。他们利利落落,不随地丢果皮杂物。
然而,和游客比起来,岛民的行为更有意思。不管他们意识到没有,他们被迫整个夏天要生活在游客的眼皮底下。他们自然就要从这情形中得到一点经济利益。意大利人是天生的演员。在11点的头班威尼斯客轮开来到下午6点的末班船离开之间,全岛变成一个舞台。岛民都是演员,扮演一个角色色。隔壁布拉诺岛上的年轻人,穿上船夫装,摇起平底船,把从汽艇上下来的游客摆度到村子里。有一个还带了一个顽皮地令人生畏的小弟弟。他叫埃里克,总是死缠着每一个人,要他们买他的染成金色的死海马。“祝你好运!”他唱道。我特别喜欢他。满脸堆笑、笑容可掬的老太太们,坐在家门旁,卖明信片和小饰物,还当众做着威尼斯式样的枕套花边。实际上,花边是她们从布拉诺拿的货,是那里的姑娘们做的。老妇人卖不出去,还可以退货。老太太的一双手,饱经风霜,净是老茧,是做不了这种细活的。她们之所以这样做,据说是因为要是游客看见它们是怎么织出来的,他们就更愿意买。但可惜没有几个人光顾,欣赏那做工。小小孩蹒跚地递上四叶苜蓿,想讨地点小费。又是一片“祝你好运!”的叫声。教士们也按轮船的班点,安排他们的宗教活动。戏就是这样上演着。游客们是不可想象地小气。除了空烟盒和飞舞的每日邮报,他们不留任何东西。花边太贵了。他们不买情有可原。但他们本可以买几张明信片,买几根贝壳项链,给上小孩几个便士。但他们看起来都是铁公鸡,一毛不拨。
等到最后一班船一走,大舞台的帷幕就落下了。平底船夫脱掉亚麻夹克,摘下笨重的草帽,带上埃里克,回布拉诺。小埃里诺非常不满意他所挣到的钱。他说要是这样下去,他就要饿死了。慈祥的老太太也收起了她们的笑脸,把花边枕头放在一边,开始干起每天要干的溺死小猫之类的工作。卖苜蓿小孩的父亲,趴在地上,去找第二天要卖的四叶苜蓿。最后一次教堂钟声响过,月亮也出来了。飞舞的每日邮报刮进了湖中,托塞罗又恢复了原样。Unite 3 地铁
在某种程度上,地铁无疑是纽约所有缺乏身分的因素的生动象征。几乎每一站都有疯狂和令人迷失方向的气息。地铁站的天花板很低,远景很长,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荧光灯管、电灯泡和霓虹广告的光线融合成光怪陆离的混合体。整个站台对人的感观是极大的伤害。列车停止和转弯时发出的噪音之尖锐刺耳实在让人无法描述。人们在感到拥挤时毫无顾忌地乱推乱搡。你的触觉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煎熬。当天气暖和时,气味会让人无法忍受。在站台之间,唱片行会播放45转/分的重金属唱片,供应午餐的柜台会提供热狗,如果你咬下去一口,你会先感受到有如橡皮般有弹性的外壳,然后会吃到柔软多油的棉籽饭般的中心部分。顾客们坐在那里,嘴边糊满了热狗皮和面包屑之类的东西,他们会不时打个饱嗝,而他们的腮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帮子也会随之不时鼓起。
地下的空间似乎能够吸引每一种怪异的激情。一个身材矮小、穿着古旧的人总会拿本圣经、带着一面美国国旗和一个扩音器出入于曼哈顿的地铁。他会翻开圣经,用沧桑而又单调的声音引述上面的经文。因为周围的噪音太大以至于他的正常嗓音不能被人很好的听见,他在每一站都使用扩音器,并且总是号召人们进行救赎。
还有乞丐。在这令人无比厌恶的地铁上,在乞丐之间,纽约的身份竞争得到了光大和发扬。这种竞争在第七大道的城际快车上达到了癫狂的程度。在一些夜晚,一些乞丐互相撕斗,相互咒骂并且互相警告对方滚回到自己的车厢去。一个拿着拐杖和杯子的普通盲人只能算是平庸的乞讨者。人们需要的是娱乐表演。有两个男孩,其中一个拿着一只小手鼓,上了车。大点的男孩在列车起步时开始击打手鼓,小点的男孩就开始跳通常认为是土著舞的舞蹈。然后,如果车厢内有空间的话,他会开始进行空翻表演。他从车厢的一头跑到另一头,先顺着车行驶的方向在空中来一个完整的空翻,双脚着地。然后他会逆着车行驶的方向奔跑,再来一个空翻。他会来回做上好几次这样的空翻,其间穿插一些土著舞表演。这样的表演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很好的完成,例如列车从第42街行驶到第72街期间。表演完毕后,两个男孩会拿着装饮料用的纸杯沿着车厢索要小费。
装饮料用的纸杯是传统的容器。在第七大道的线路上有一个年轻的黑人,他通常在第42街上车,然后开始唱“我希望我已经结婚了”这首歌。他很年轻,看起来身体非常健康。但他会上来唱这首“我希望我已经结婚了”,并且在唱到最高音的时候从他经久不变的防风外衣里掏出一个装饮料用的纸杯,然后沿着车厢来回走动,希望能得到一些小费。我从未见到他得到一分钱。然而最近由于他开始了解身份竞争,他的生活开始有了改观。现在他上车后只会在他解开防风大衣时唱“我希望我已经结婚了”这首歌,他不但会拿出他的纸杯,还会露出一块纸板,上面写着“我母亲患了硬化症,我的一只眼是瞎的”。他最出彩的地方是“硬化症”这个词,他故意拼错这个词,在中间加上很多多余的辅音字母,很好的营造出一种骇人的德国生理学课本般稳固的感觉。所以现在他干得好多了。他似乎可以以此谋生。他不再是懒惰者、消磨时间者或者是游荡者。他可以带着超然的态度看待他人的没落。
在东部的城际快车线路上,比如说第86街,列车停下后人们互相拥挤,成群地挤出车厢,而在灰绿色阴影中的一条长凳上,在那些大梁和1905年铺设的瓷砖下面,有一位懒散地斜靠着椅背的老人似乎在酣睡,他穿着一件棉风衣,衣服的袖子已经被扯掉了。他就穿了这么多东西。他的肤色死灰,间杂着苍白的斑点。他双腿以一种绅士般的方式交叉,他酒鬼特有的脸耷拉在长凳的后面。显然那些同时又身为臭名昭著的小偷的其他酒鬼曾经扒光了他的所有衣服,只剩下这件风衣,他们也曾试图把这件风衣扒走,(但最终没有成功),只能够将袖子拽掉,然后任由这位老人裸坐在长凳上人事不省,但他们还是给他保留了一个绅士般的姿态。经过的路人都会短暂地凝视一番,看看他灰白斑驳的躯体,但没有人停下脚步;没人知道到底要经过多久才会有警察过来屏住呼吸将他从阴暗中转移出来,并将他安置在法律的温暖怀抱中去。那样的话,他至少会穿上一件普通的绿色工作服,重新拥有在夜晚的地铁长凳上值得尊敬的一席位置。Unit 4 文体与目的
使用语言的协调过程错综复杂,正如我们在前一章节看到的,部分原因是口头语和书面语中的种种限制。但是,正如我们所熟知的,这些限制并不能很好的被划分到“说”和“写”这两类范畴中去。英语的文体范围非常宽泛,其分层也可以无穷无尽。当我们在谴词造句时,我们必须确保它们和我们对其在这种层次上的特定部分的期待一致,而且它们应该符合搭配和语法的传统习俗――我们考虑的应分层上的同一点。
如此强调在使用英语时符合传统习俗似乎很荒谬,因为我们很可能会觉得那些使用英语时有创造性和非传统的人往往获得那些大奖。我们决不能确切地说那些大奖都是这样颁发的,但是无论我们的观点如何,大家似乎对以下事实没有什么异议:在我们还没有正确地掌握传统搭配之前,诸如“看,妈妈:没有手!”这样的表达方式对我们不会有丝毫的印象深刻的感觉。在我们试图像格特鲁德·斯坦(Gertrude Stein)那样写作之前,我们必须学会按照最严格的传统习俗学习和使用英语――而且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上一章引用的罗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先生的话语里得到支持。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如果没有规范,要辨别和实践创造性将变得极为困难。也许你曾经品尝过多种含有姜糖的冰淇淋,也许你曾经碰巧见到它们被冠以非常吸引人的名头:“冰冻热冰淇淋”。这是一个因偏离传统搭配而非常有效的例子。诺埃尔·科沃德(Noel Coward)的戏剧的名称“苦涩的甜蜜”是一个更著名的例子,而我们大部分人有时也曾被类似“The hand that rocked the cradle has kicked the bucket”(注:直译为“晃动摇篮的人蹬腿了”,即“母亲死了”)这样古老的俏皮话逗乐。在以上这些例子中,我们都偏离了传统的搭配方式――但是我们并没有忽视它们。正是由于我们了解“苦涩”和“甜蜜”相互排斥而且通常不在一起使用,这样的组合才会有效。“冰冻热冰淇淋”的有效性取决于这种组合和对“冰冻的”和“热的”的常规搭配(比如说“冰冷的”和“滚烫的”)之间的对立。
因此,我们的策略应该是首先学习常规搭配以及这些搭配所属的文体范畴:这里有必要再次强调和实际用法保持一致的重要性。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尊敬的人以“亲爱的琼斯先生”开始一封信的话,他们会用“您的真诚的”来结尾,而如果他们用“亲爱的先生”开始的话,他们在结尾会使用“您的忠诚的”这样的语句。有经验和有教养的人不会混淆这些公式――而且他们会看低那些确实混淆这些惯用套路的人。当然,不光是开头和结尾不能混淆:语法结构的类型以及词句的选择――整个文体――在这两类信件中都趋向于(而且始终如一的)截然不同。的确有一些有远见的公司已经摒弃了那种曾经使得商业信函越来越糟糕的更傻气的、更僵化的俗套(类似“Further to yours of the 23rd ult.”这样的表达方式):但是一种明显的形式感还是保留了下来。现在寄往或来自公司或政府部门的信函会使用(在“亲爱的先生”后)类似于“鉴于您6月23日的来信„„”之类的语句。它不会以诸如“谢谢您最近的来信”这样非正式的不准确的语句开头,这样的开头更适用于以“亲爱的琼斯”开头的书信。更不用说其他适合别的类型的书信的表达方式了,从极端僵硬正式型(尤其是和一些机构往来的书信,这里书信人的个性特征并不重要)到非常熟悉亲密型(这里书信人的个性特征无比重要):“亲爱的弗兰克,收到你那天的便函真是太棒了。”在每个例子里,有经验的书信人都采用了适合自己信件所要求严肃程度的文体并且自始至终保持这种文体。他不会在一封以“亲爱的先生”开头的信里说“替我问候你的妻子”,也不会在一封以“亲爱的琼斯先生”开头的信里以“先写这么多/就此搁笔”作为结尾。
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前面章节里提到过的关于期待搭配的问题。在使用于需要相对精确和相对不太罗嗦的场合时,通常情况下经常反复使用的期待搭配(如“冰冷”)最有可能给与我们陈词滥调的印象。正如在使用语言时经常发生的情况一样,一个没有语境的具体表达方式到底算不算陈词滥调通常不是问题所在。例如我们在剧院的幕间休息时散步,我们的同伴说“我仰慕品特(Pinter)在这出戏里表现出的非凡的洞察力”,我们不会有任何构成我们通常对陈词滥调的自然反应的那种厌恶感。实际上,我们可以想象出很多非正式的场合,在那里“非凡的洞察力”不但不是陈词滥调,还很可能听起来很高调和专业:凡事都取决于我们在文体范畴的特定部分到底期待什么。但如果“非凡的洞察力”适用于非正式场合的口头评论,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词句同样适用于正式的评论文。
大多数时候我们常常随意选取那些最经常听到的评论搭配,然后不加选择的加以使用,而没有意识到在一个需要精确的场合这样的词句有多么空洞。在最近我的本科班学生的作文里,以下这些是在严肃的文学评论里必须被称为陈词滥调的一些最常见的搭配:
崇高的想象力;无法效仿的叙事技巧;有机整体;精湛的技艺;完美的艺术;威严的高度;悲剧的高度;内在氛围;本质氛围;内在吸引力;本质吸引力;本质特征。
这里还忽略了那些从陈腐的到诸如“基本基础”的累赘的搭配。我们必须发展我们的批判意识来辨别出这样的表达方式,它们也许会唬住没有经验的人,但实际上却非常机械,在我们写作时既不反映任何精确的判断,也没有向读者传递任何准确的信息。事实上读者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没有能力给出判断,想通过一些赘述糊弄过去:这样的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是完全正确的。在写作时运用陈词滥调通常伴随有含糊不清的表述,这会加深读者的这种印象,即作者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他的诗充满了特别的意思”;“他的诗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画出了英国工业生活的身体和灵魂”,“他的修饰性的想象力总是追随一条结构化的主线”。这些到底反映了懒惰还是有意糊弄?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Unit Five The Santa Ana Joan Didion圣安娜飓风
洛杉矶今天下午的空气中存有某种不安,某种不自然的平静,某种紧张的气息。言下之意,今晚将刮起圣安娜飓风。这股热风将从东北呼啸而下,穿过克侯恩关口和圣哥根尼奥关口,沿着66号高速公路吹起一场沙尘暴,将沿途的山林干化到燃点。不消几天我们将能看到峡谷里的浓烟,听到夜里的警报。虽然我没有听说或者读到圣安娜飓风要来了,可是我知道它会来,而且我今天见到的所有人几乎都知道。我们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人人都有切身感受。婴儿会烦躁。女佣会愠郁。而我则重燃了一场和电话公司之间本要熄灭的口舌之战,然后收拾败局躺了下来,彻底臣服于空气之中的某种莫名其妙的气氛。和圣安娜飓风一起生活就得接受它,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地看,这都是种顽固的人类行为机械论。
我想起当我初次搬到洛杉矶,住在一个孤单的海滩旁时,有人告诉我,说过去本地的印第安土著会在这种恶风刮起的时候投身大海。我可以想见原因。在圣安娜飓风期,太平洋会泛起不祥的光泽,而且在夜晚人们不但会因为橄榄树上孔雀的尖叫声,而且会因为那没有风浪的怪诞海面感到烦躁不能入眠。热度出乎人们的常识。天空泛着一层黄光,这种光有时叫做―地震天气‖。我那唯一的邻居好多天都不肯出门,夜晚也没有灯,她丈夫带着把弯刀在附近走动。一天他跟我说他听到非法入境者的声音,第二天说是条响尾蛇。
在那样的夜晚,雷蒙德·查恩德乐曾经写过圣安娜飓风的情况,―每一个聚众酗酒的集会最后都演变成了一场斗殴,原本温和的小妻子会摸着餐刀的刀刃研究研究丈夫的脖子。什么事都可能发生。那就是这种风带来的影响。我当时还不明白飓风对我们大家带来的影响有什么依据,可是最终它证明来自民间的智慧中存在着科学道理。圣安娜飓风是以它经过的一个峡谷的名字命名的,它是一种焚风,就象奥地利和瑞士的焚风一样,或者象以色列的哈姆辛风(译者注:春季从沙哈拉大沙漠吹向埃及的干热风)。世上有多种强有力的恶劣大风,可能最著名的是法国的米斯特拉尔寒风以及地中海的西洛可热风。但是焚风有其显著特点:它出现于山脉的下风坡,虽然一开始空气团是寒冷的,但是它在下坡的途中升温,从而最终形成热干风。不管焚风起于何时何处,医生们都会接诊到头痛、恶心、过敏等症的病例,如―神经过敏症、―抑郁症等。在洛杉矶一些教师不会试图在圣安娜飓风期间进行正式的课程,因为此时孩子们变得无法管教。在瑞士自杀率会在焚风期间上升,瑞士某些州的法庭认为此风是给罪犯减刑的一个考虑因素。据说外科医生十分注意焚风,因为焚风期间血液不会正常凝固。数年前一名以色列物理学家发现不仅仅是在焚风期间,而且在此前的十或十二小时内,空气中所带的正负离子的比率之高远胜平时。似乎没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说是因为摩擦所致,有人认为是太阳干扰。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有正离子在那里,而过量的正离子所产生的结果,用最最简单的话讲,就是令人不愉快。再怎么认为这是机械论的观点都不过分。
东部人普遍抱怨说,在加州南部根本没有―天气‖,说日子和季节无情地溜走,温和得使人麻木。这是一大误解。事实上加州的气候的特征是具有少见的恶劣天气:两个亚热带强降雨期延续数周之久,洪水冲垮许多小山,将各个支流送入大海;在出现圣安娜飓风的年份,大约有不连续的二十天由于飓风引起的干燥天气而无法幸免火灾。在对圣安娜飓风的第一次预报时,林业局便会从加州北部空运人力和物力到南部的森林中,而且洛杉矶消防部也取消常规的非消防任务。圣安娜飓风曾在1956年造成马利布失火,1961年造成贝尔空失火,1964年造成圣巴巴拉失火。1966-1967年冬,十一名消防队员在和圣安娜大火的战斗中丧身,此火烧遍了圣加百利山。
只用看看洛杉矶在圣安娜飓风期间的头版新闻就能了解到这个地方的概况。近年来最长的一次圣安娜飓风期发生在1957年,通常它只持续三四天,而那年却持续了十四天,从十一月二十一日持续到十二月四日。第一天圣加百利山上的25,000英亩地着火,风速达每小时一百英里。圣安娜飓风席卷城镇时,风力达十二级,也就是蒲福风力等级中的台风级。油田井架被刮倒,市民们接到命令不准上街以免被飞行的物体打伤。十一月二十二日,圣加百利山上的火势一发不可收拾。二十四日有六人在车祸中丧生。到了那个周末,洛杉矶时报报道的车祸死亡人数达到了二十人。十一月二十六日,加州帕萨迪纳市的一位著名律师由于经济因素而意志消沉,枪杀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并饮弹自尽。十一月二十七日,加州南门市的一名离异者,二十二岁,被谋杀后从一辆行驶的小汽车内抛尸。十一月三十日,圣加百利的火势仍然失控,市内的风速达每小时八十英里。十二月的第一天,四个人死于非命。到第三天大风才渐弱。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对于没有在洛杉矶生活过的人们来说,他们是很难想象圣安娜飓风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形象的。燃烧中的城市就是洛杉矶自身最深刻的形象。那桑尼尔·韦斯特认为,在电影《蝗虫之日》中,以及在1965年华特暴动期间,洛杉矶最难以磨灭的形象就是大火。在哈博高速公路上行驶几天的路程都能看到这座城市陷入一片火海,这种结局正是我们能预料到的。洛杉矶的天气具有大灾难、大天灾的特性,而且,就如同新英格兰地区的漫长的严冬天气决定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那样,圣安娜飓风的狂暴剧烈和不可捉摸同样也影响着洛杉矶生活的整体品质,突显了它的无常、它的反复。大风向我们揭示:我们离危险的边缘并不太远。 Unit Six How to Get Things Done Robert Benchley如何把事情办好
许许多多人都来问过我,问我是怎么做到完成这么多事情还能一直保持着看起来很沉迷于酒色似的。(译者注:直译,我猜他大概是说看起来一直在浪费时间)整个国家成百上千的人都奇怪我怎么会有时间去完成我的绘画、工程、写作和慈善工作,当我——根据影印业部分(译者注:大概代指新闻媒体)和社会记录——把时间统统花在骑马打猎,打扮成路易十四参加衣着华丽的舞会,或是和三千名洛杉矶学生一起、一个字一个字读出《向加利福尼亚问好》上面。―又工作又玩。‖他们说。
我在完成工作这方面难以置信的精力和高效的秘密很简单。我把它小心地置于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原理之上并且精炼它以至于它现在几乎过于精练了。我很快将不得不开始重新让它变得粗俗易懂。
那个心理学原理是这个:任何人可以完成任何量的工作,只要那工作不是他当时被希望去做的。让我们看看这在实际中是怎么体现的。比如说我有五件事要在这周结束前完成:(1)一筐子等待回复的信件,其中有些是1928年10月的(译者注:作者时间1949年)(2)几个等待被安装好并被排好书的书架(3)要剪个头(4)一堆科学杂志要看完并剪裁截取(我在收集整理我能找到的所有关于热带鱼的参考文献,想着哪天给我自己买一条)以及(5)给这报纸写一篇稿子。
现在。有这么五项工作在周一早晨直盯着我,那么我会吃完早饭直接就上床,为了接下来的几乎是超人的精力付出储存健康和力气就不怎么奇怪了。―健全的精神寄寓于健全的肉体‖是我的座右铭,并且,不是说笑,我要假装我不知道这拉丁语意思。我觉得当我的身体不得不为我这种贪得无厌的头脑服务的时候我至少要正确的对待它。
当我在周一的早上躺在我的床上储存力量的时候,我排出了一个日程表。―我首先要做什么?‖我问我自己。好吧,那些信真的需要回复了并且那堆科学杂志也得剪。现在我的秘密程序进来了。我把它们放在需要完成的事物清单里的最后而不是最前面。我自己骗自己说:―首先你必须要为那个报纸码字。‖我甚至把这个大声的说了出来(小心没有人听见我,要不然他们会让我一直躺在床上)并且糊弄我自己,使我真的相信我那天必须要写完那篇文章而其他事可以等着。我有时候自我欺骗的太厉害以至于用铅笔列了个单子在上边写―第一,新闻稿件‖,下边画了红色的下划线。(画红色下划线太难了,因为在床边的桌子上永远也没有一只红色铅笔,除非我周日晚上上床时带了一支。)
当计划表列好之后,我跳下床,开始享用我的午餐。我发现一顿可口丰盛的午餐——最好再来点糯米类的点心——将会是一日工作的最好开始。因为午餐和甜点可以使人有效避免紧张或兴奋过度。我们学者最需要保持冷静,否则我们就会把时间浪费在焦虑和不安中。
酒足饭饱之后,我坐到书桌前,对着我的英文打字机,开始削铅笔(这些削尖的铅笔是用来在吸墨纸上戳孔的,而且我发现一支铅笔最多也只能戳破六个洞)。然后我对自己说道(有可能的话大声说出来):“开始动笔吧,伙计!”
很快,我的计划表就开始奏效了。我的余光先是瞥见了那一叠报刊,这是我事前特地放在那里的。我用打字机在纸张的抬头上敲出我的名字和地址,便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那叠杂志触手可及(这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我抬头扫了一眼以确定没有人在注意我,然后便悄悄从那叠杂志中摸了一本。天呐!看看这是什么!第一篇文章就让我霍地站了起来,这是威廉·毕比博士写的一篇文章,还配上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插图!很快,我就彻底忙碌于剪报工作了。
关于argyopelius——一种被称为“银斧头”的深海鱼——可有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它们的眼睛竟然长在腰上!光知道鱼还有腰就足够我震惊的了,更别说还发现腰上长着眼睛!我简直都无法下手剪那张图片。你看看,仅仅是随便翻翻插图版的周末画报都能让一个人获益匪浅!不过说起来这终究是一件苦差事,6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任何一个意志薄弱的人都有可能半途而废,只是当你手头上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完成的时候,它就绝不会是件难事(看到了吧,我始终在进行自我催眠,让我自己相信写报社约稿才是正事)。
所以,我花了半个下午就把所有的科学杂志都通读了一遍,还做好了一份干净整齐的剪报(包括一种“毒蛇鱼”,我真希望你能看见,你肯定会笑翻的),然后我又开始痛苦地琢磨起那篇报社约稿来了。
这一次,我进展到了写标题的阶段。当我心满意足地写好标题之后,才发现我竟然拼错了个单词。于是我只好把整张纸取出来,再换一张新的进去。就在此时,我瞥见了信篓里的那堆信。
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是我最憎恶的话(你可以很确定,当然有),那就是回信。不过,当我还有一篇约稿要完成的时候,我突然有种很想写信的情绪,于是我偷偷用手指从信篓里拈了一封未回的信来。我想如果我先写几封信练练手的话,也许我写约稿时会更有灵感。这一封信,无论如何是该回了。这封信是一个在安特卫普的朋友写给我的,那是1929年的夏天,当时我还在欧洲,他写信希望我能顺道过去看望他。他当然不会就这么巴望着邮轮等待我的回音,但出于礼节,我仍然得给他回封信。所以,我没有往打字机里送入新纸,而是从我的个人文具中抽出几张体面的信笺,飞快地给我的朋友写了一封回邮。趁着兴致,我把信篓里的信件一一回复了。对于那尚未动工的约稿,我心里着实感到有些愧疚,但一看到一整摞贴好邮票的信封,还有那一叠整理好的剪报,我的心里多少得到了些慰藉。明天我就认认真真地写约稿,真的!
第二天早晨,我起得晚了些,不过在中午之前,打字机里已经放入新的纸张,上面干净利落地打上了我的姓名和地址。我简直精力充沛得像台发电机!我已决意写一篇关于“吹笛戏蛇”的文章,并且我对自己拟定的题目——戏蛇者说——感到十分满意。不过,想要写好“吹笛戏蛇”,我必须读它的历史有所了解。又有什么能比书本更能提供历史资料呢?也许在墙角那一摞书里,就有一本是关于“吹笛戏蛇”的!我是为了手头的研究工作才去看那些书的,这一点谁也无法指责我,何况也没有那个学者能把所有有用的知识都牢记于心。
于是,我光明正大地离开我的书桌,开始浏览那一摞书的书名。那一摞书已经在墙角里堆了好几个星期了,想从里面找出一本书,特别是关于“吹笛戏蛇”的书,简直是不可能。现在最迫切的事情就是把它们安置到书架上,那么一切就会一目了然了。书架正好就在边上,就在这一摞书的旁边!我仿佛听到一道圣旨在耳边说:“要是想写好那篇文章,就得先架好书架、整理好图书!”这简直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物理学原理告诉我如果想要架起书架,我需要钉子、锤子还有类似托架一样东西来使它固定在墙上。你总不能伸出舌头舔一舔就把它粘在墙上吧。但是家里没有钉子和锤子(也许有,但这会儿也不知放在什么地方),所以接下来我得戴上帽子出门去买。尽管我把约稿一再拖延,但我感到戴上帽子去买钉子是此刻最合理的事情。不过,当我戴上帽子的时候,我很不爽地发现我实在该去理发了。我倒是正好可以一箭双雕,或者起码是二箭双雕,在回来的路上顺便去理个发。我想去外面呼吸点新鲜空气会有助于我的文思的,所有医生都会这么建议。
几个小时之后,我一身清爽地回来了,带着钉子、托架、晚报、黄油饼干还有淡淡的丁香花香。我吃了点饼干,又扫了两眼今天的晚报(这也许会使我改变写“吹笛戏蛇”的初衷),然后开始干活,不一会儿,书架就架好了——虽然有些晃——书本也按首字母排好了序,以便于随时查阅。这里面没有一本是关于“吹笛戏蛇”的,不过有一本关于贺加斯画作的倒有些意思,还有一本书深入阐释了电影发展史,也很不错。电影事业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了,也许什么时候我会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不过,当然不会是现在,因为现在都过了六点钟了,而我手头还有一篇关于“吹笛戏蛇”的约稿要完成。明天一早立刻就写!千真万确!
所以,你看,在短短的两天内,我就完成了四项任务,而这一切只不过是让自己相信第五件事才是我必须完成的正事。到了明天,我会另外选一件正事来做,例如把书架拆下来再装到别的地方去什么的,那么我的第五项任务就能顺利完成了。
唯一麻烦的是,按照这个速度,我很快就会完成所有的任务,又得愁眉苦脸地面对那篇报纸约稿,那件星期一早晨就定下来的第一件正事。
Unit Seven The Aims of Education Alfred North Whitehead教育的目的
人文修养是种思维活动,是对美与人文情怀的学习。而割裂的知识对此毫无帮助。仅有满腹经纶的人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是普天下最无趣的废物。我们所要培养的人应是在某领域人文修养与专业知识兼备的人。专业知识赋予他们发展的起点,人文修养赋予他们哲学的深度与艺术的高度。我们必须牢记自我发展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发展,而自我主要发展于16至30岁之间。而在孩子12岁之前,母亲对于孩子的培养至关重要。有的人年少时在学校平平无奇,后来却功成名就,人们往往对此感到惊奇。对此,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一句话阐释了我的观点,他说:―18岁前难窥端倪,18岁后大气方成。
要培养孩子去思考,我们最应该警惕的是避免灌输一种我称之为―惰化‖的思想,即,不经应用,证实或相互结合,合陈出新,一味灌输给孩子的思想。
教育史上最骇人听闻的现象莫过于某一时代曾经一度天才辈出的学府,数代人后充斥着的却只有迂腐,循规蹈矩之士。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被灌输了太多的 ―惰化思想‖。以惰化思想教育学生不仅无益,而且有害------corruptio optimi,pessima(最坏的事情便是使最好的事情变坏)。除仅有的几次知识变革之外,过去的教育从根本上受到了惰化思想的侵蚀。有些见过世面的聪慧女子虽未接受过教育,却在中年之际成为社会中最为有人文修养的人。其原因便在于她们免于惰化思想的骇人重荷。每一次为人文带来巨大飞跃的知识变革都是对惰化思想的强烈抵制。但而后,教育机构竟可悲地忽视了人类的心理作用,再一次使人文学科为新惰化的思想所束缚。
面对这灵魂的枯竭,我们的教育体系应如何是好?我们要阐明两条教育戒律:―不可教太多学科‖和―教学要深入‖。
教太多门学科,但每门却只教一小部分会使学生消极的接受互不相关的思想,这些对学生们来说没有丝毫启迪作用。教育中所灌输给孩子的思想应当少而精,并尽可能多的使之相互组成新思想。孩子们应能消化所学,并能理解在这些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育伊始,孩子就应能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有新发现时,所学思想将会使他理解生活中的种种事件。尽管这里的理解需要逻辑分析,并不仅仅指的是逻辑分析。这里的理解指的是法国谚语―理解了缘由,也就宽恕了一切‖ 中的理解。迂腐之士讥笑学以致用的教育。但教育不学以致用,那又是什么呢?是天分,要小心翼翼的藏在手帕里吗?当然,不管一个志向为何,教育就应当是学以致用的,教育对圣奥古斯汀有用,教育对拿破仑也有用。学可致用因为理解可致用。
对于文学教育对理解力的贡献,我并想多谈。我也不想评判古典或现代文学的教育价值。我只想说我们所需要的理解是对于―今―的理解。过去的知识为当下的我们服务,这是它唯一的用处。而厚古薄今是对于年轻人的伤害是最致命的。―今‖包含了过往的一切。―今‖是一片圣土,因为―今‖既是过去的终点,又是未来的起点。同时人们应当明白两千年前的时代并不比两百年前的时代―古‖。不要被迂腐的时代考究所欺骗。萨福克里斯和维吉尔的时代并不比莎士比亚与莫里哀的时代 ―古‖。各个时代圣人之间的交流自是一次振奋人心的伟大盛会,但如果说有一间会议厅能化想象为现实,那就只有―今‖;而各个时代的圣人为来此参会而跨越的那些时间,或长或短没什么区别。
现在谈一下科学与逻辑教育。像我之前所说,科学与逻辑教育中也存在着惰化思想,这些不经应用的思想有害无益。应用某一思想,我的意思是使之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与其中的感性认识,感觉,愿望,欲望和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思维活动联系起来。我知道有些人凭借消极的吸收互不相干的思想来巩固自己的内心。但人文修养并不是那样提升的(可能除了某些报社编辑之外)。
在科学教育中,对于某一思想,应先证明它。但容我先拓展一下在这里―证明‖的意思-----我是指证明某一思想的价值性。除非某一思想具有正确的论点,否则它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因此,不管是通过逻辑论证亦或是实验证明,证明某一思想的本质之处在于证明其论点是正确的。虽教师们对于某思想论点正确与否的证明不甚重要,但德高望重的教师们的论断的确具有权威性,这些论断能为我们创造一个论据充足的起点。当我们第一次接触某一组论点时,我们应先评断它们的价值,这也是我们所有人在后半生都要做的。从严格意义上说,除非某件事比较重要,否则它并不值得我们去尝试证明它正确与否。狭义上讲,我们并不需要在时间上严格将这两个证明和评价步骤分开,这两步几乎可以同时进行。但以能否致用而言,应优先评判其价值。
而且我们并不应孤立地应用某一论点。特别是不能只为某一论点而进行一系列实验1,再为论点2进行一系列实验,如此直到学完一本书。没什么比这更无聊了。相互联系的正确思想应当结合起来使用,各种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各样的论点也应可以任意顺序不限次数地应用。从理论主题中选出一些重要的实际应用,而后以系统的理论阐述研究它们。理论阐述要保持简短,但要保证阐述的严格与规范。阐述也不应太长,太长则不利于他人深刻准确地理解。吞下太多理论知识却不消化完只会是徒劳无获。而且理论也不应该与实践相混淆。孩子应当明白什么时候是在证明思想,什么时候是在应用思想。我的观点是所证明的应被应用,而只要条件允许,所应用的也应被证明。总而言之,证明和应用是一个事物的两面。Unit 8 Fifth Avenue, Uptown: A Letter From Harlem James Baldwin 第五大道住宅区:一封来自黑人的来信。The projects in Harlem are hated.They are hated almost as much as policemen, and this is saying a great deal.And they are hated for the same reason: both reveal, unbearably, the real attitude of the white world, no matter how many liberal speeches are made, no matter how many lofty editorials are written, no matter how many civil rights commissions are set up.哈莱姆的居民憎恨住房的建设计划和警察的巡逻,其原因在于两者都令人难以忍受地揭示了白人世界对黑人的真正态度 The projects are hideous, of course, there being a law, apparently respected throughout the world, that popular housing shall be as cheerless as a prison.诚然,这些工程(建筑)丑陋不堪,从表面上看也符合一个世界公认的法则:普及型住房应该和监狱一样令人郁闷。(民众的住房应当像监狱那样单调阴郁)They are lumped all over Harlem, colorless, bleak, high, and revolting.The wide windows look out on Harlem’s invincible and indescribable squalor: the Park Avenue railroad tracks, around which, about forty years ago, the present dark community began;the unrehabilitated houses, bowed down, it would seem, under the great weight of frustration and bitterness they contain;the dark, the ominous schoolhouses, from which the child may emerge maimed, blinded, hooked, or enraged for life;and the churches, churches, block upon block of churches, niched in the walls like cannon in the walls of a fortress.宽大的窗户俯瞰着哈莱姆的破败,它一成不变,难以描述:那里有帕克大街的车轨,在此周围,大约40年前,现今黑暗的社区就开始形成了;那里有无法修复的房子,耷拉着,似乎在承载着其中失败与痛苦的巨大压力;那里有黑暗的、带来坏运气的学校教室,因为从这些校舍里出来的孩子可能是伤残的、瞎眼的、吸毒的或一生愤怒的人;那里还有很多教堂,街区连着街区,教堂的墙壁都装饰着神像,就像加农炮加在堡垒的堞垛上。Even if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projects were not so insanely humiliating(for example: one must report raises in salary to the management, which will then eat up the profit by raising one’s rent;the management has the right to know who is staying in your apartment;the management can ask you to leave, at their discretion), the projects would still be hated because they are an insult to the meanest intelligence.对于智力最低的人都是一种侮辱。Harlem got its first private project, Riverton--which is now, naturally, a slum--about twelve years ago because at that time Negroes were not allowed to live in Stuyvesant Town.Harlem watched Riverton go up, therefore, in the most violent bitterness of spirit, and hated it long before the builders arrived.They began hating it at about the time people began moving out of their condemned houses to make room for this additional proof of how thoroughly the white world despised them.And they had scarcely moved in, naturally, before they began smashing windows, defacing walls, urinating in the elevators, and fornicating in the playgrounds.Liberals, both white and black, were appalled at the spectacle.I was appalled by the liberal innocence--or cynicism, which comes out in practice as much the same thing.1 Other people were delighted to be able to point to proof positive that nothing could be done to better the lot of the colored people.They were, and are, right in one respect: that nothing can be done as long as they are treated like colored people.The people in Harlem know they are living there because white people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do not think they are good enough to live anywhere else.No amount of “improvement” can sweeten this fact.Whatever money is now being earmarked to improve this, or any other ghetto, might as well be burnt.2A ghetto can be improved in one way only: out of existence.4 Similarly, the only way to police a ghetto is to be oppressive.None of commissioner Kennedy’s policemen, even with the best will in the world, have any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lives led by the people they swagger about in two’s and three’s controlling.Their very presence is an insult, and it would be, even if they spent their entire day feeding gumdrops to children.3They represent the force of the white world, and that world’s real intentions are, simply, for that world’s criminal profit and ease, to keep the black man corralled up here, in his place.The badge, the gun in the holster, and the swinging club make vivid what will happen should his rebellion become overt.Rare, indeed, is the Harlem citizen, from the most circumspect church member to the most shiftless adolescent, who does not have a long tale to tell of police incompetence, injustice, or brutality.的确,哈莱姆区的居民,从最谨慎的神职人员到最懒散的青年,无一不对警察的无能、不公和粗暴抱怨连连。I myself have witnessed and endured it more than once.The businessman and racketeers also have a story.And so do the prostitutes.(And this is not, perhaps, the place to discuss Harlem’s very complex attitude towards black policemen, nor the reasons, according to Harlem, that they are nearly all downtown.)5 It is hard, on the other hand, to blame the policeman, blank, good-natured, thoughtless, and insuperably innocent, for being such a perfect representative of the people he serves.He, too, believes in good intentions and is astounded and offended when they are not taken for the deed.He has never, himself, done anything for which to be hated--which of us has?--and yet he is facing, daily and nightly, people who would gladly see him dead, and he knows it.而他知道这一点。There is no way for him not to know it: there are few other things under heaven more unnerving than the silent, accumulating contempt and hatred of a people.天底下没有几样东西比一个民族的沉默和日渐增长的轻蔑和仇恨更加令人胆寒的了。4He moves through Harlem, therefore, like an occupying soldier in a bitterly hostile country;which is precisely what, and where, he is, and is the reason he walks in twos and threes.And he is not the only one who knows why he is always in company: the people who are watching him know why, too.Any street meeting, sacred or secular, which he and his colleagues uneasily cover has as its explicit or implicit burden the cruelty and injustice of the white domination.And these days, of course, in terms increasingly vivid and jubilant, it speaks of the end of that domination.The white policeman, standing on a Harlem street corner, finds himself at the very center of the revolution now occurring in the world.He is not prepared for it--naturally, nobody is--and, what is possibly much more to the point, he is exposed, as few white people are, to the anguish of the black people around him.5Even if he is gifted with the merest mustard grain of imagination, something must seep in.He cannot avoid observing that some of the children, in spite of their color, remind him of children he has known and loved, perhaps even of his own children.He knows that he certainly does not want his children living this way.He can retreat from his uneasiness in only one direction: into a callousness which very shortly becomes second nature.他只能够朝一个方向逃避他内心的不安,那就是变得冷漠无情,而这很快就成为他的第二本能。He becomes more callous, the population becomes more hostile, the situation grows more tense, and the police force is increased.One day, to everyone’s astonishment, someone drops a match in the powder keg and everything blows up.Before the dust has settled or the blood congealed, editorials, speeches, and civil-rights commissions are loud in the land, demanding to know what happened.What happened is that Negroes want to be treated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like men. Unit Nine Roots of Freedom Edith Hamilton自由的根基
在原子时代,向自由发起挑战是发人深省的。今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奇异的新世界,我们都在思考到底该如何生存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自由?我们所知道的世界,即西方世界,在不断开拓新的空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大约2500年前,希腊人始获自由。在那之前,这世上还没有自由。绚烂的文明和伟大的帝国散布在地球上,自由这东西却不见踪影。埃及、巴比伦、尼尼微这些国家推行专政,一人独掌大权统治无力的大众。希腊雅典这个小国家里的小城市,却没有无力的大众。那里的人们由一位无意独揽大权的人领导。帝国的统治者们坚决主张大众应对其绝对地服从。雅典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只有在战争中才应如此,而且,倘若统治者的决策是维护大众利益的,他们自会心甘情愿的服从。古希腊伟大的政治家伯利克里曾说过:―我们的政府是自由的政府,但我们仍遵守法律,尤其是那些维护被压迫者权益的法律,以及那些一旦违背便使人蒙羞的未成文的‗法律‘。‖
雅典人自愿遵守的,不仅是他们通过的那些成文的法律,还包括不成文的、自由的人们生活在一起所必须遵守的法律。他们善待彼此,互生怜悯,若无这些品质,生活将变得只有荒漠里的隐士才能忍受。雅典人从不认为,一个人能随心所欲,他就算是自由的。他若能自我约束,他便自由。服从于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即是自由。雅典人幸而未把生活看成是自己的私事。各人为雅典人的共同利益都各有其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外界向其强加的,而是缘于这座城市是他的骄傲,是他的安身之处。世界上第一个政府的信条就是,那些能自我约束和为国家承担责任的人将享有自由。正是这个理念,为日后希腊人的丰硕建树奠定了基础。
但自由的获得并不如原子弹的发明一样。一朝获得自由并不代表永远享有自由。人们若不珍视自由并为之奋斗,自由就会消亡。自由的维持,须以长久的警惕为代价。雅典带来了这种思想上的转变。这种转变虽悄然发生,但至关重要,贯穿全国。雅典人乐于、自豪于为他们的城市做贡献,从来没想过要从中获得什么物质利益。后来,雅典人的思想态度发生巨大的转变,他们把城市看成是为他们的工作支付薪酬的雇主。他们看重的,不再是人民给予国家什么,而是国家给予人民什么。人们需要的是一个能给他们提供舒适生活的国家,当这成为最重要的目标时,自由、自立和责任的观念就会模糊甚至消失。雅典越来越像是一个拥有巨大财富的合营公司,所有雅典人共同拥有这份财富。
雅典人开始认为他们需要的自由就是免于责任的自由。到了这时候,结局只有一种。人们如果坚持摆脱自立和为大众利益负责的担子,就不再自由。承担责任是每个人为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没有什么条件可言。古希腊的雅典人拒绝承担责任的时候,他们便不再享有自由。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好的东西千古流传。‖ 雅典人失去了自由,但这个世界并没有失去自由。美国著名政治家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在1776年左右提到过―人类自我统治的能力‖。可以肯定,他不知道自己说的就是希腊。也许他想不起雅典这个例子,但人类一旦产生某个念头,便挥之不去。在原子时代也是如此。这个念头存在于这个或者那个人的思想里,尽管未被付诸行动。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即将成为行动,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总有一天会这样。
Unit Ten Fear of Death Carll Tucker资源匮乏的恐慌
我讨厌跑步。每天一清早,当绕着纽约中央公园的人工湖沉重的慢跑时,我总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厌恶它。这太无聊了。有人觉得慢跑有益于思考,还有人觉得途中景色让人乐在其中。对于我而言,这根本无助于思考也并无美景可享。跑步时,我满脑子不是又有跑步就是一片空白。可惜我没法子穿过这人工湖径直到家,只能绕着跑,说来它还帮了大忙。
从许多慢跑者倦怠的神色中不难断定,讨厌跑步的人原来不只我一个,他们同样感到痛苦无奈,这没比付账单开心多少吧。即便如此,我们仍一如既往的跑,甚至死心塌地的选择跑。普天之下有这么多选择,我们却宁愿去做一件不喜欢并且巴不得赶快结束的事,这究竟是为什么?
不管什么潮流,有多少人追逐,就有多少种理由。他指望靠此降低一再飙升的血压;他希望借此逃避旁人的电话干扰,火冒三丈的配偶或是乌七八糟的家锁;他以此回避生活的艰难抉择或是人生的碌碌无为。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人人都有其烦恼和动力。我的苦衷便是体能的每况愈下,使我在网球比赛中输给两年前的手下败将。而我的动力就是挽回颜面打败他。
然而除了这些大大小小的理由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人们突然间如此痴迷于改善自身健康绝非偶然。不错,现代人都渴望健康,但仅靠此举很难使其区别于前人。
由于目光短浅,经济学家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所有问题皆由经济因素而起。庆幸的是慢跑和经济根本扯不上任何关系,也毫无理由可寻。的确,慢跑是很便宜,但不跑更省钱。慢跑带动的寥寥无几的装备需求恐怕是商人最看不上眼的买卖。
一些哲学家争论道:慢跑以及其他体能锻炼是人们给自己制定的一项任务。生活中的个人义务越来越少。工作时间减少,做礼拜也可有可无。科技为我们腾出更多的时间。但如何填补这些时间则需要去想象去努力。自由时间是一条又宽又险的河,足以使那些不会游泳的人沉没。一个人承担的义务越多,耗费时间就越多,相对危险的自由时间就越少。于是慢跑就成了一项的任务。跑步的过程中,他将不属于自己,而完全服从于他所能接受的自己。
一些神学家也许对此有更进一步的争议。他们认为正是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无神论和缺乏自信使得我们焦虑不安的想尽可能活得长久。据他们所说,我们跑步,是为了生存,相信这才是我们所要享受的人生。
所有的这些说法或多或少都有些道理。迷信的滋生以及对战争的热情复苏无不暗示着,我们渴望得到承诺。况且看到如此多的中老年人在健身的名以下深受折磨,谁还会怀疑我们对死亡的恐惧,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代呢?
但依我之见,这种现象背后还有鲜为人知的原因。它背后的驱使力更甚于对死亡的恐惧,那就是资源的匮乏。我们看到土地的流失,河流失去了孕育生命的能力,空气,即使在平流层也存有致命的垃圾。我们看到无法挽回的浪费,感受到意识中那深深的恐惧 ―― 我们正在毁坏赖以生存的地球。同时我们也或多或少的感到无助,并想方设法保护环境。我们重复利用汽水瓶,修复老房子和保护离自己最近的自然资源 --我们的身体健康,希望这种小的举动可以拯救正被破坏的地球。跑步变成了一种为我们贪婪和浪费的一种赎罪。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跑步 ―― 为了赢一场网球赛。
Unit Eleven Beyond Invalidism, Part One Norman Cousins 1 The sense of being locked into a body that is inadequate for its needs, the sense of living under a lowering ceiling, the sense of having to separate oneself from vital prospects, the sense of coming to terms with bleakness — all these are the stuff of invalidism.The person who is put on notice by the physician that he or she has a ―bad heart‖ tends to live a life of reduced expectations, to take slower and fewer steps, and to move tentatively in the outside world.2.How does one avoid the feeling of being an invalid when underlying corditions create and indeed seem to dictate it? When a physician tells you that your heart is weak and must be spared the strains that other people routinely and joyously bear, how do you go through life without flinching when you approach stairs or hilly streets or children reaching out to be lifted? 3 Perhaps the best way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is to begin by reflecting on the way the human body works.A weak body becomes weaker in a mood of total surrender.思想上先缴了械,身体便会更加孱弱。The mechanisms of repair and rehabilitation that are built into the human system have a natural drive to assert themselves under conditions of illness, but that natural tendency is deferred or deflected by an erosion of the will to live, or by the absence of confidence in one‘s physician or in one‘s own ability to play a vital part in the attack on disease.Obviously, it is absurd to suppose that there is no illness or somber circumstance that can‘t be reversed.But it is also true that under conditions of extreme illness we need all the help we can get.For the same reason it is necessary to put all our own powers to work in our own behalf.We want to get the most out of whatever is possible.An integral part of this process is respect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for the human body — an organism of astounding tenacity, resiliency, and recuperative capability.And, since the human body tends to move in the direction of its expectations — plus or minus —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at attitudes of confidence and determination are no less a part of the treatment program tha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5 The day after I came home from the hospital, I arranged with a building contractor to construct a new study and storage facility for all the Saturday Review files and other books and records that had been moved out from the East.The only place available for the new construction was above a steep hill in back of the house.This meant I would have to climb the equivalent of four flights of stairs every time I wanted to go to the study.6 The building was completed in about three months.I have never felt the slightest hesitation in making the ascent, which I have done at least twice daily.The sense of pleasurable anticipations is enough to allow me to endure any strain.I do know this, however: if I had any distasteful expectations or reactions my body would supply all the signs of chest pressure to accommodate that distaste.More and more, I am inclined to accept the notion that the body produces its own poisons under circumstances of apprehension or emotional strain and that this factor is intimately involved in serious illness, whether it takes the form of cardiac disease, joint disabilities, or even cancer.The title of Kenneth Pelletier‘s book Mind as Healer, Mind as Slayer may say it all.Nothing is more amazing or heartening to me than to see the way in which many persons with severe afflictions or handicaps nonetheless manage to affirm life.Just in the act of mobilizing their emotional resources they help to potentiate themselves physically.I am not saying here that no one ever need feel disadvantaged;all I am doing is making a distinction between being an invalid and thinking and acting like one.9 I know that I am still at risk.I know that, without warning, my heart could suddenly fail.If that should happen, I will have no complaints.As I told Dr.Shine, I have nothing but gratitude for a heart that has seen me through an eventful life and several medical ordeals, beginning in childhood.10 Death is not the enemy;living in constant fear of it is.I have no intention of swathing myself in cotton to soften a possibly fatal episode.I will continue to live and think as actively and creatively as it is physically possible for me to do, knowing that longevity by self can be sterile but that vital feelings and thoughts give meaning and depth to life and provide a true sense of possibilities of human existence.11 I have already lived more than an average lifetime, but I want to continue to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orld under law and a planet made safe and fit for human habitation.I hope, too, to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the conquest of human squalor.What stands in the way is not insufficiency o natural resources but the way people choose to think about their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In any event, I am grateful that I am able to continue working for those causes that seek to free our age from gross indignities and the fear of nuclear devastation.12 What seem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me in retrospect is that I am the beneficiary of the best that modern medical science has to offer.For many years, deaths from heart attacks have outnumbered fatalities from all other diseases.That number is now on the decline and will, I believe, decline further still with the full recognition, not just by the profession but by the general public, that a comprehensive program of treatment involves both the full utilization of medical science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and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healing system.The fact that the belief 13 I look up at the calendar as I put down these final notes and see that it is two years and five months since the heart attack of December 22, 1980 Dr.Shine has gone out of his way to congratulate me, using the word ―magnificent‖ to describe my process, even though he feels I may still be at substantial risk.The portion of the heart muscle has been strengthened and has adapted itself to my needs.Dr.Cannon says it is difficult to believe that bypass surgery could have achieved a better functional result than has been achieved without it.The original treadmill results that produced the finding of severe coronary insufficiency have been reversed.最初检测出了严重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踏车试验结果已经被逆转了。I manage to set aside time each week for the sports I enjoy — doubles or singles in tennis, and golf with old friends.Golf does not really qualify as exercise, but it is a game that offers tangible and tantalizing possibilities for measurable improvement of one‘s skill.Besides, it provides an arena for banter and the rewards of companionship in an outdoor setting.I maintain a full working schedule, and I pay visits to the hospital at the request of physicians to see ill persons in need of a morale boost.The different between what I did before the heart attack and what I am doing now is that I now maintain some semblance of control I try to run my schedule instead of letting the schedule run me.我努力驾驭时间表,而不是被时间表所束缚。Unit Twelve Charles Darwin Thomas Henry Huxley 1 Very few, even among those who have taken the keenest interest in the progress of the revolution in natural knowledge set afoot by the publication of “The Origin of Species,” and who have watched, not without astonishment, the rapid and complete change which has been effected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boundaries of the scientific world in the attitude of men's minds towards the doctrines which are expounded in that great work, can have been prepared for the extraordinary manifestation of affectionate regard for the man, and of profound reverence for the philosopher, which followed the announcement, on Thursday last, of the death of Mr.Darwin.很少有人,即使是那些对由于《物种起源》一书的发表而推动的自然知识的变革进程极度感兴趣的人,以及那些满怀讶异关注着导致科学界内外人士对待这一巨著中阐明的观点的态度发生迅速而彻底变化的人,能够预料到上周四宣布达尔文死亡之后人们对于达尔文这一思想家的异乎寻常的挚爱和崇敬之情。Not only in these islands, where so many have felt the fascination of personal contact with an intellect which had no superior, and with a character which was even nobler than the intellect;but, in all parts of the civilised world, it would seem that those whose business it is to feel the pulse of nations and to know what interests the masses of mankind, were well aware that thousands of their readers would think the world the poorer for Darwin's death, and would dwell with eager interest upon every incident of his history.In France, in Germany, in Austro-Hungary, in Italy, in the United States, writers of all shades of opinion, for once unanimous, have paid a willing tribute to the worth of our great countryman, ignored in life by the official representatives of the kingdom, but laid in death among his peers in Westminster Abbey by the will of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nation.不止是在英伦三岛,那里有如此多的人深切感受到一个无与伦比的灵魂的魅力,感受到一个比这一灵魂更加高贵的品质;在文明世界所有疆域里,似乎那些密切关注世界进程以及关心人民利益的人都能意识到他们数以千计的读者将会认为达尔文的死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大损失,并将急迫地研读他一生中的每一事件来缅怀他。在法国,在德国,在奥匈帝国,在意大利,在美国,所有持不同观点的作家在这一刻一致同意为我们这一伟大同胞的价值表示致敬,尽管他一生都不被英国当局认同和尊敬,他死后还是遵由这一国家中智者的意愿被安葬在西敏寺的其他伟人之间。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3 It is not for us to allude to the sacred sorrows of the bereaved home at Down;but it is no secret that, outside that domestic group, there are many to whom Mr.Darwin's death is a wholly irreparable loss.And this not merely because of his wonderfully genial, simple, and generous nature;his cheerful and animated conversation, and the infinite variety and accuracy of his information;but because the more one knew of him, the more he seemed the incorporated ideal of a man of science.Acute as were his reasoning powers, vast as was his knowledge, marvellous as was his tenacious industry, under physical difficulties which would have converted nine men out of ten into aimless invalids;it was not these qualities, great as they were, which impressed those who were admitted to his intimacy with involuntary veneration, but a certain intense and almost passionate honesty by which all his thoughts and actions were irradiated, as by a central fire.我们不应提及在唐宁镇那失去亲人的家庭的沉重的悲伤;但有一点已不是秘密,那就是除了达尔文的亲友,还有很多人认为他的死是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不仅是由于他亲切、率真和慷慨的本性;也不仅是由于他愉快生动的谈吐,以及他庞杂而准确的信息量;而且由于人们对他了解的愈多,就愈感到他是科学工作者的典范。他的推理能力极为敏锐,他的知识面极为宽广,他的坚毅勤奋令人叹为观止,他身体的困难十有八九会让普通人沦落成没有生活目标的病弱之人;使那些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达尔文的亲切并因此而尊敬他的人们印象深刻不是他这些伟大的品质,而是如火焰一样照亮他思想和行为的那种独特的强烈而近乎热烈的诚实。It was this rarest and greatest of endowments which kept his vivid imagination and great speculative powers within due bounds;which compelled him to undertake the prodigious labours of original investigation and of reading, upon which his published works are based;which made him accept criticisms and suggestions from anybody and everybody, not only without impatience, but with expressions of gratitude sometimes almost comically in excess of their value;which led him to allow neither himself nor others to be deceived by phrases, and to spare neither time nor pains in order to obtain clear and distinct ideas upon every topic with which he occupied himself.正是这种极其稀有的伟大的天赋使得他的生动的想象和伟大的推测能力处于合理的范畴内。这种态度使得他能够不被只言片语迷惑,并且能够不辞辛苦地尽力对他所从事的每一个议题取得清楚明确的看法。不同的是,面对大自然这一几乎没有任何破解希望的难题,我们的现代哲学家没有退缩不前,以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的理论为基础,他把全部的生命奉献到了攻克这一难题的事业里,得到的结果和他们早先提出的理论相似甚至完全一致。One could not converse with Darwin without being reminded of Socrates.There was the same desire to find some one wiser than himself;the same belief in the sovereignty of reason;the same ready humour;the same sympathetic interest in all the ways and works of men.But instead of turning away from the problems of Nature as hopelessly insoluble, our modern philosopher devoted his whole life to attacking them in the spirit of Heraclitus and of Democritus, with results which are the substance of which their speculations were anticipatory shadows.对达尔文所取得成绩的正确评价,甚至正确的定位在当前来说是不现实甚至不应该期望的。凡事都需要时间――为我们对自然不断扩展的征服感到欣喜需要时间,哀悼带领我们取得胜利的英雄同样需要时间。6 The due appreciation, or even enumeration, of these results is neither practicable nor desirable at this moment.There is a time for all things–a time for glorying in our ever-extending conquests over the realm of Nature, and a time for mourning over the heroes who have led us to victory.7 None have fought better, and none have been more fortunate, than Charles Darwin.He found a great truth trodden underfoot, reviled by bigots, and ridiculed by all the world;he lived long
/ 16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enough to see it, chiefly by his own efforts, irrefragably established in science, inseparably incorporated with the common thoughts of men, and only hated and feared by those who would revile, but dare not.What shall a man desire more than this? Once more the image of Socrates rises unbidden, and the noble peroration of the “Apology” rings in our ears as if it were Charles Darwin's farewell: 8 “The hour of departure has arrived, and we go our ways–I to die and you to live.Which is the better, God only knows.” 他发现了深藏在我们脚下的、被偏邪之人攻击、被全世界嘲笑的真理;他活着的时候看到了这一真理,主要通过他自己的努力,无可争议地在科学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并成为普通人思想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被那些想攻击却又不敢攻击的人憎恶和恐惧。
Unit Thirteen The Scopes Trial Frederick Lewis Allen(暂缺)品读密西西比
河的脸,迟早幻化成一本神奇的书——这书于未经训练的旅人是死的语言,却毫无保留地告诉我它的思想,如同有声述说般将其最珍藏的秘密公布。这不是一本读过一遍就弃置一旁的书,因为每一天它都有新故事要颂。绵延一千二百英里,每一页均不无趣味。。读不懂它的旅人总为水面上一种独特隐约的酒窝所着迷(那也是在少数几个偶然间,他没有完全忽视酒窝的时候,才有的事)对于水手而言,那却是一段印成斜体的文字;事实上那不仅仅是酒窝,而是最大号字体的图例,且还要在末尾附加一连串呼号的感叹符,因为它意味着那里埋藏着一艘沉船或一块暗礁,随时都有可能将漂流而过的最坚固的船舶摧毁。这是河水所能作出的最模糊,最简单的表达,在被水手视作最可怕的信号。事实上,不能读懂此书的旅人,只能从中看到形形色色的美丽图画,阳光为画笔,云朵绘阴影,而对于受过训练的眼睛,这些丝毫不是图画,而是最无情,最严肃的读物。
而今我已掌握此河的语言,开始了解构成大河的每一个琐碎特征,我认识它们,如同认识字母表的每一个字母,我获得了一份宝贵的财富。但我同时遗失了某件东西,我遗失了某件在我有生之年都无法再恢复的东西。所有的优雅,美丽,诗情,均不复存在于此壮丽的大河!犹记得我初当汽船水手时所目睹的一次奇妙的日落。河中很宽一部分区域被夕阳染成血红。远处和中央的红光耀成金黄,一根独木穿越金光漂浮而来,乌黑且显眼,有一处水面上闪现一道斜长的记号;另一处水面则为沸腾翻滚的漪所击碎,那多彩的涟漪仿佛一块蛋白石;在微红的赤晕最淡的地方,有一处光滑的地方覆有优雅的圈纹并放射状的线条,精美勾勒,无与伦比;左岸是茂密的灌木丛,这林里投下的昏暗的荫在一处被一条长且参差的痕迹阻断,那道痕迹像银子般闪耀着;在林墙上方的高处,一棵秃杆儿的死树摇曳着唯一一根带叶的枝条,在夕阳无阻倾泻的流动光辉中如火焰般闪耀着。优雅的曲线,倒映的影像,葱笼的高地,和缓的远处;在整个背景之上,远近处处,持续地浮动着光芒,那光渐渐消融在夜色中,每一刻都为河流缀以新的色彩奇迹。
我如同着了魔般久久伫立,在一种无言的狂喜中沉醉其间。世界于我是崭新的,在家我从未见过此等景象。但正如我所说的,从某天开始,我不再留意月亮太阳和暮光在河的脸上的杰作,不再留意那种灿烂和魔力;又有一天,我停止注意这所有。从那天起,即使日落的奇景再重复,我也将不带任何狂喜之情地看过,还会暗自这样评价:―这个太阳预示明天要起风;那段浮木显示河水在上涨,情况不妙;水面上倾斜的记号恰是一个陡峭的沙洲,若是这沙洲像那样继续延伸,这几天夜里必会有汽船要遭殃;那片翻滚的‗沸水‘显示那里有一片消融的沙洲或是一段变道的河床;远处平滑水域里的线条和圈纹警示着那片棘手的区域正十分危险地慢慢变浅;树林的阴影里银色的条纹,是一条新增残桩的突出物,这截树桩占据了所能找到的最有利于他给汽船造成麻烦的地形;那棵仅有一条带叶树枝的死树,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不知道没有这位指路的老朋友,一个人还如何在夜间穿越他的盲区?‖
不,所有的浪漫和美丽都离这河远去了。它的任何特征于我的价值不外乎那些对于安全掌舵汽船有益的可用之处。自那些天起,我从心底里同情医生。美人双颊的可爱红晕对一位医生而言除了伏于某致命疾患之上的征兆外还能意味着什么呢?她那耀目的魅力于他而言不正充满一种隐匿萎败的标志与象征吗?究竟他有否瞧见她的美,还是他看她仅是以一种职业的眼光,且兀自只对他不健康的状态予以评价?他可曾犹疑自己在掌握了技能之后是得到更多还是遗失得更多呢?
/ 16
第五篇:高级英语课文译文
Lesson2
The Game of the Name
By Peter Farb
Here comes John Smith walking toward me.Even though he is but a passing acquaintance, the American greeting ritual demands that I utter a few words to reassure him of my good will.But what form of address should I use? John? Smith? Dr.Smith? A decision such as this is usually made unconsciously.As native speakers in the American speech community, we have grown up learning the rules of address at the same time that we were acquiring the grammatical rules of American-English.At first thought, it might seem a trivial pursuit to examine the ways in which we address one another.But forms of address reveal many assumptions we make about members of our speech community.Our initial decision about the appropriate address form is based on relative ages.If the person being addressed is a child, then almost all the rules that we have unconsciously assimilated can safely be ignored, and we use the simple formula First Name.The child, in turn, addresses an adult by using the formula Title plus Last Name(TLN).But defining a “child” is not always easy.I address my son's roommate at college by Uneven though he is an adult under the law.I, too, have the relative age of a child to a 75-year-old acquaintance who calls me Pete.Let us assume that John Smith is not a child who can be addressed by FN but is either my contemporary or my elder.The next important determiner for the form of address will then be the speech situation.If the situation is a formal one, then I must disregard all other rules and use social Identity plus Last Name.John Smith will always be addressed as Dr.Smith(or sometimes simply as Doctor, with Last Name understood)in the medical setting of office or hospital.(I am allowed to call him if my status is at least as high as his or if we are friends outside of our social roles, but the rest of my utterance must remain respectful.)
We are also obliged to address certain other people by their social Identity in formal situation: public officials(Congressman: Your Honor),educators(Professor or Doctor),leaders of meetings(Mr.Chairman),Roman Catholic priests(Father Daffy)and nuns(Sister Anna),and so forth.By the way, note the sexist distinction in the formulas for priests and nuns.The formula for a priest is Father plus Last Name, but for a nun it is Sister plus Religious Name(usually an FN).Most conversations, however, are not carried on in formal speech situations, and so the basic decision is when to use FN to TLN.A social acquaintance or newly hired colleague of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ge and rank is usually introduced on an FN basis.“Pete, I’d like you to meet Harry.” Now a problem arises if both age and rank of cone of the parties are higher:“Pete, I’d like you to meet Attorney Brown.”
Attorney Brown may, of course, at any time signal me that he is willing to suspend the rules of address and allow an FN basis.Such a suspension is his privilege to bestow, and it is usually handled humorously, with a remark like,“I answer quicker to Bruce.”
Complications arise when relative age and relative rank are not both the same.A young doctor who joins a hospital finds it difficult to address a much older doctor.They are equal in rank(and therefore FN should be used)but the great disparity in ages calls for TLN.In such cases, the young doctor can use the No-Name(NN)formula, phrasing his utterances adroitly to avoid using any term of address at all.English is quite exceptional among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this respect.Most European languages oblige the speaker to choose between the familiar and formal second person singular(as in the French tu and vous), as English once did when“thou”was in use.This is the basic American system, but the rules vary according to speech situations, subtle friendship or k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peakers, regions of the country, and so forth.Southern speech, for example, adds the formula Title plus First Name(Mr.Charlie)to indicate familiar respect.Southerners are also likely to specify kin terms(as in Cousin Jane)whereas in most of the United States FN is used for cousins.Address to strangers also alters some of the rules.A speaker usually addresses a stranger whose attire and behavior indicate higher status by saying sir.But sometimes speakers with low status address those with obviously higher status by spurning this rule and instead using Mac or buddy—as when a construction worker asks a passing executive, socially identified by his attaché case, “You got a match, buddy?”
第二课 名字游戏
约翰·史密斯正朝我走过来。虽然他只是我的一个很平常的熟人,但按照美国人的问候习惯,我得说出那么几个字来(如:“你好!”或“早上好!”之类的话。)向他表示我的好意。然而,我该怎么叫他呢?叫他约翰?或是史密斯?或者史密斯医生?像这样的问题在平常,是不用思考的事情。
对于在美国土生土长讲美语的人来说,我们长大后,学会语法规则的同时也学会了称呼别人的规则。乍一想,我们会认为仔细去考察我们称呼的方式是一件不值得做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些称呼的方式揭示了我们对同一个语言社区的人们的主观看法。
首先,我们会用讲话者的年龄关系去判断使用的称呼是否合适。如果我们招呼的是个孩子,那么我们就可以毫无顾虑地忽略那些无意之中学来的规则,而简单地直呼其名(FN)。然而,孩子却要用“头衔+姓氏”的方式来招呼大人。
但“孩子”一词却不是那么容易界定的。我直呼其名地招呼我儿子的大学室友,即使他已经是法定的成人了。我也一样,相对一个叫我乳名(Pete)的75岁的老人来说,我也是个孩子。
假定约翰·史密斯不是一个可以直呼其名的孩子,他既不是我的同龄人,也不是我的长者,那么怎么招呼他就主要看语境了。
如果是在一个很正式的场合,我们就会用“社会身份+姓氏”的方式来招呼他,而不会考虑其他规则。这样一来,在与医学有关场合,如医生办公室或医院里,约翰·史密斯就会被称呼为“史密斯医生”(或者有时,在已知姓氏的情况下,直接叫他“医生”)(如果至少与他地位相当或者除开社会地位的因素我们是朋友,而且我对他的称呼又要保持一份敬意,这时我就可以叫他“Doc”)
在正式的场合,我们还不得不用社会身份来称呼其他的某些人:如出入公众视野的官员(议员;阁下),教育工作者(教授或博士),会议的领导(主席先生),罗马天主教的牧师(达夫神父)和修女(安娜姊姊)等等。顺便提一下,要注意,对牧师和修女的称呼差异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的倾向。对牧师的称呼是Father(父亲)+ 姓氏,而对修女的称呼却是Sister(姐妹)+ 教名(通常情况下就是名字)。
然而,大多数谈话都不是在正式的场合进行的。因此我们最基本的考虑就是什么时候直呼其名,什么时候用“头衔+姓氏”的方式。如果是一个社会上的熟人或刚刚雇来的一个与你年龄和级别相仿的同事,就有可能用直呼其名的方式介绍他:“皮特,过来见见哈里”如果那个人的年龄比你大,级别比你高,这样介绍也是没有问题的:“皮特,请过来见见布朗律师。”
当然,布朗律师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向我表示愿意抛开那些客套的规矩, 让我直呼其名。这种放弃是他的一种特权,通常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来处理。比如说句这样的话:“你如果叫我布鲁斯,我会反应快些。”
当彼此的年龄和级别这两个方面不是都相仿的时候,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一个刚到医院来的的年轻医生就会感到不太好称呼一个年龄比他大很多的医生。他们级别相当(因此应该直呼其名),但是他们年龄的差异又要求他用“头衔+姓氏” 的方式打招呼。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年轻医生就可以用避开姓名的方式打招呼,巧妙地措辞,完全避开那些称呼的形式。
英语在这方面是世界其他语言不可比拟的。大多数欧洲语言都要求说话的人对第二人称单数作出“随和用语”和“正式用语”的选择(比如法语就用“tu”和“vous”这两个词分别表示非正式场合和正式场合中的“你”),就如英语曾经用过“thou”这个词一样。
上面所谈到的只是美国人打招呼的基本规则。根据说话双方微妙的朋友或亲缘关系,语境以及地区差异等因素,这些规则也有所改变。
例如,南方话就用“头衔+名字”的形式(如:查理先生)来暗示关系亲近。同时,南方人也会使用很确切的亲缘名称(如:简表妹),而在美国大多数地方,表兄妹常常是直呼其名的。给陌生人打招呼时,这些规则也会发生变化。当那个陌生人的衣着和行为举止显示他的地位高一些的时候,说话的人就会用“sir”(阁下)去称呼他。但是,有时,一个地位低一点的人也可能忽视这个规矩,用“老兄“”“伙计”等语言去招呼一个明显比他低位高些的人——比如,当一个经理走过来,一个建筑工人凭社会经验从他夹着公文包看出了他的身份, 而他却这样打招呼:“你有火吗? 老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