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饱学者无知论有感

时间:2019-05-14 12:0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饱学者无知论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饱学者无知论有感》。

第一篇:读饱学者无知论有感

哈兹利特散文《饱学者无知论》赏析——做自己,不做学问的奴仆 作者简介

哈兹里特是19世纪英国文坛上与兰姆齐名的散文作家。特兴趣广泛,个性倔强。他的批评往往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尖锐而充满激情,富有想象,流露着智慧。他对所处的时代思潮作了颇具洞察力的评论。威廉·哈兹里特(William Hazlitt,1778-1830)——英国散文作家兼评论家。早年潜心绘画,后来转移至写作。除了政论及剧评之外,他创作了大量优美的散文,这些散文被编成两个有名的文集:《席间杂谈》与《直言集》;其它主要著作有:《莎士比亚戏中人物》(The Characters of Shakespeare’s Play,1817),与 利·亨特共著的《圆桌对论》(The Round Table,1817),《英国剧场之我见》(A View of the English Stage,1818),《英国诗人综论》(Lectures on the English Poets,1818)与及其思想大成、打动人心的《时代精神》(The Spirits of the Age,1825)。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文艺批评和小品随笔。随笔中有他的一些最优秀的作品,如《论青春的不朽之感》。在文艺批评中,有论述戏剧的《英国戏剧概观》(1818),《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1817),《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文学》(1820);《有关英国诗人的演讲》(1818),主要涉及18世纪,也讨论了斯宾塞和莎士比亚;《英国喜剧作家》(1819),讨论了几种类型,并对18世纪小说家作了有趣的评论;《时代的精神》(1825),评论了当时知识界的头面人物。这些和极有影响的《席间闲谈》(1821~1822)一书确立了他的批评家和散文家的地位。生平著作编成《哈兹里特全集》十三卷,于一九〇二至一九〇三年出版,他如今被公认为是英国散文大家。哈兹里特著作面较广,有历史、哲学和政论等著作,如 4卷本的《拿破仑传》(1828~1830),涉及18世纪的各种思潮及其相互关系的《论人的行为准则》(1805),针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回答马尔萨斯》(1807)等。1812年在伦敦当记者,并为《爱丁堡评论》撰稿。从其作品来看,他热衷于争论,擅长撰写警句,漫骂和讽刺性的文字。他的散文以直言不讳,富于论辩性为特色,论人论事不讲情面,剖析事理常见锋芒,无论在题材上或风格上都独树一帜,他最著名的散文集是《席间闲谈》和《时代精神》。《饱学者无知论》真的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散文。在读了这篇散文后我心里有很大的触动,越看越觉得有道理,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一篇好的散文总是在不经意间及深入人的心里,作者的睿智思想也让人难以忘怀,有时候你读一篇好的散文就好像在和作者对话一样,你触摸到了他的灵魂,他的思想给了你极大的触动。然后认识得到了升华,也开始思考我们的生活,也开始反思我们的过去,也开始期待我们的未来。

一、语言为妆,思想为魂

语言只是思想的载体,虽然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达到的效果不同,但我们写文章最初的目的只是表情达意,绚丽华美的辞藻也许可以使文章美丽,但思想的空洞却使得本该闪光的地方变得黯然无味。我们的母语给予我们骄傲。几乎不需要我们怎样去转化,就能够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任何语言都只是思想的载体,只要有话说,不愁写不出东西,如果脑子里一片空空,即使有很好的语言驾驭能力也写不出发自肺腑的文字。母语我们每天都使用,或许其中的美妙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但不可否认的正是这种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载体真实地记录了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用我们最熟悉的语言去写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那才是语言真正的魅力。

我们把语言转化成文字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文字语言。现代语言的表达形式已经越来越多,除了母语,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掌握着另外一种语言,我们曾经深深引以为豪,但越到后来越发现还是母语更让我们自在。我们无比确信当我们用我们的母语写东西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欣喜的感觉藏在心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别的都不用去管,语法句式什么的因为每天都在使用,即使不清楚具体的定义也能够很好的使用,这就是语言,以使用为章。我记得经常在电视电影里看到很小很小的孩子说很流利的英文,当时很好奇,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想来也是自然。就好比我们中国孩子说中文也很顺畅一样,即使是不会写,但语言环境摆在那里,无需过分地去强求就自然而然地会了。我们使用语言形成文字写东西也只是在表达我们的情感,并不是在硬生生地堆砌文字。语言再美,没有强大的思想作支持,就想豆腐渣工程盖成的高楼大厦,外表金光闪耀,内里缺少牢固的梁柱,很难成形,即使侥幸盖好,却经不起岁月的磨损,实用的推敲,一瞬间就化为废墟一片。漂亮的空架子,甚至不及那些青砖石瓦的平房。“一个人会讲的语言愈多,愈益暴露其才学的漏洞。这儿那儿把心血呕,总免不了大打折扣。希伯来文、加尔蒂文和叙利亚文,一如其写法,让人理智颠倒,若要竭力研读它,就像用左手写字,令人心智左右颠倒。”——巴特勒。左手写字还是右手写字根本不重要,我们看的是语言本身,是文字表现出来的思想性,并不是以何种形式,经过怎样花哨的方式写出来的。就想有句话说的好,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因为我们评判的标准是事物最后能够达到的效用,并不是事物本身所存在的迷惑人的外观。左手写字还是右手写字,只是个人习惯而已。而恰恰大多数人习惯了右手写字,于是左手写字的人就成了传奇,就被人们所羡慕,这就是一种病态了。甚至于有人研究说左手写字的人右脑发达比常人聪明,也许这两者有一定的关系,但事实究竟是怎样的,谁人又能说得清了,仅仅从几个个例中得出的结论,又仅仅因为研究的都是出名的人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其可信度到底有多大,还真是让人怀疑。我们其实想要看的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用哪只手写字,我们只是想知道他写出来的文字是不是具有可读性。和这个人是否右脑发达,是否左手写字半点关系都没有。我们拼了命地去挖掘那些很可笑的所谓的左手右脑论,得出了结论,难道也因此让很多习惯了右手写字的人现在为了发达右脑而改为左手写字吗,且不说是否行得通,光是这样想就显得很荒谬了。

以前,我喜欢典雅的文字,华丽的语言,觉得很美,甚至感觉这种文字读起来都是一种享受。后来读得多了,却越来越无法忍受这种只是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空洞渲染。我更喜欢那些浅显易懂却是自己所思所想写出来的文字,没有华丽之美,却有真实之感,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虽然绕了很多弯路,读了很多无病呻吟的文字,但这却是我必要走的一个阶段,正因为有所比较,改变了我最初盲目的审美观,让我对文字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从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如果文字只是一种无病呻吟的穷酸,一种无事生非的强求,一种为堆陈的寡淡。那么,文章就没有可写的必要了。因为要论美的文字比不过名家的散文,要论辩说,睿智之士的独到见解也比比皆是,要论真实甚至比不过家长里短。我情愿看更多具有生活气息的文章,也不情愿只在虚幻中捕风捉影。

二、教育的病态,孩子的伤痛

“凡是经过正规的传统教育的人,即使若没有被教成一个傻瓜,也会有劫后余生之感。”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只需最初层次的记忆功能去糊弄,而中国似乎对这种传统教育情有独衷。从目前的情况看,和中国其他“欣欣向荣”的事业相比,中国的教育事业似乎更为“欣欣向荣”,却也让人更为无奈。我们不说长大,不说以后,单单就泛滥成灾的小学生寒暑假培训来说,就足以看清中国的教育事业是怎样的“欣欣向荣”了。

我曾在培训班待过,来补课的都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些戴着眼镜了,还有很多人甚至比大人还忙,一上午英语补习,下午作文,晚上还要练舞蹈。多才多艺是我们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但如果是这么个求法,我想知道什么时候是可以停下来休息放松的一天。很多孩子在课堂学习中最想要得到的奖励竟然都是能少写点作业,少背点课文。他们常常感叹“学习真是累啊,我根本没时间玩,我爸妈给我报了很多培训班。”每每听到这样的感叹,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似乎现在只有课间短短的十分钟可以给孩子们拿来休息了,而很多作业未完成的孩子连这十分钟的休息时间都被剥夺了。他们玩没玩好,学习自然也不痛快。很多人为了上补习班连晚饭都是啃的面包。教育已经变得这样严苛了,大家都补课,只有你不补,这是难以想象的,成绩不理想的想提高,成绩优异的要更进一步。还真是培优补差,只是无论如何补,如何努力,差的也还是差的,因为无人停下来。这是个拼命的年代,你的懈怠就是他人的反超,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没有人轻松,学生累,老师同样累,因为工资和学生的成绩挂钩了。“学分,学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似乎越演越烈,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小学生还是孩子,却过早地被学习的重压磨去了天真活泼的个性。这么小的孩子,不是去培养他对生活的热爱,不是去培养他对世界的那种灵动,不是去让他接近大自然的美妙,不是去让他尽情发挥孩童的天真可爱,不是去培养他对周遭世界的好奇,而是让他上很多培训班,每天除了课本还是课本,除了公式单词课文,还是公式单词课文。确实太过残酷,这已经不是拔苗助长的问题了,而是一种教育的扭曲。

在当今的中国,中国人特别是那些持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人,对教育的重视已经完全到了违背人性的程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的家长们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却让很多孩子的精神永远的残废了!虽然这些孩子比起以前的孩子,长得又高又大,很多人提起成绩来都是顶呱呱,但很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知道《长恨歌》怎么背,却不知道帮爸妈做一件家务;他知道应用题怎么解,去不知道韭菜和麦子的区别;他知道背诵整篇的英语课文,却不会在别人给予帮助时说声谢谢,所谓的知识水平提高了,精神人格上却变得残缺了,生活自理方面更是无能。中国的家长一到节假日,主动给孩子报很多培训班,表面上看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为他做出明智的选择,实则是在内心深处间接地推卸责任,他们的理由是:父母为你做了一切,父母该做的都做了,为了给你报各种班,加了很多班,累死累活,如果你还是学不好,那就是你自己的原因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更可恨。

父母们能花几百上千为孩子报个培训班,却不愿拿哪怕十分钟的时间给孩子报下听写。他们情愿次次被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作业完成情况,却不愿花2分钟检查给孩子签个字。他们可以在每次开完家长会后追着老师问东问西了解孩子的情况,与不愿平时哪怕多打一个交流电话给老师。

这就是家长对教育的态度,也是孩子被教育折翼的叹息了。孩子当有更大的自由去做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事。而不是被教育束缚。爱幻想的孩子都曾逃过学。而幻想最终经过努力也会变成现实,只有给予教育足够的空间,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呼吸的空间。我相信学习也不会变成一件让很多人都头疼的难事。

三、宁做真世人,不当“学问人”

我们总是对于学者,对于那些某一科的所谓权威充满了敬畏,他们离我们太远了,我们

没有办法去近距离接触,于是有些理论接受得不明不白。而从来没有想过这些理论的由头到底有多少是经过实践推敲的。毛泽东概论,邓小平思想,思修这类的课从来不受学生的喜欢,作为曾经深受其害的一员,我清晰地知道我从来不喜欢这些虚得不能再虚、大得不能再大的政治范畴与术语。为什么毛概就一定得作为必修课,思修就一定地背得滚瓜烂熟?难道这些死的理论背熟了就证明我们真的道德高尚了,思想飞跃了吗?相信所以背过毛概和思修的人都知道那些不过是记忆强求下的产物,不是真正的理解,也不是真心地接受,我们只是被毛概,被思修了。那些编写这些书的政策研究者也不一定能清晰准确地参透他们写出来的硬塞给我们的条条框框。做学问的人并不是一头扎进书堆里,整天在那些字正腔圆的文字间穿梭就能真正做好学问。“整日手捧书本而不务世事的人——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既无力也无心去关心他周围或脑子里的事物。像这样的人,或许有人会说,已经把自己的理解力装在了口袋里,或遗在家里的书架上了。他不敢做深思;他不敢做任何评论,除非他亲眼看到的文字机械地提议他这样做;他害怕苦思冥想,因为他缺少实践,无从可想;他整日独坐,满足于和那些冗长乏味的词句以及模糊不清的形象为伴。这些东西填充着他空虚的头脑,同时也不停地彼此磨损、消失。在很多情况下,书本只是常识的陪衬,真知的替补。”书本是辅助,并不是学问者的全部。“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天下事”,已经过时了,如果一个人对周遭事物不闻不问是不可能做好学问的,因为学问来源于生活,最初的最初也只是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对于生活所发生事情规律的总结,我们的先人们为我们总结出来的东西,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更多的内涵需要我们去挖掘,而不是坐享其成,如果一味地依靠资料寻本求源,严格遵守条条框框,那么我们永远也没有办法走出自己的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大胆与求知的象征,但吃螃蟹的人泛滥,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悲哀了,挑起新鲜事物的人也许只是开了个好头,需要我们自己再从中得到启发,走出不同的路。很多学问人总是去研究那些被无数人研究烂熟的东西。很少有另辟蹊径,走全新路线的。因为他们的思维已经僵化了,已经被束缚了,那些术语定义严重限制了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很难施展手脚。

这是一个被权威引领的时代,也是一个被病态的伪学问侵蚀的时代,人们很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究其原因,不外乎独特的思想不被人接受,人们总是没有办法心平气和地接受新观点,也没有气量接受与己相反的观点,更没有办法承认自己原来错误的观点。布鲁诺为真理献身: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伟大的思想家丹诺·布鲁诺,反对中世纪的宗教统治,反对经院哲学,进一步发展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由于终身不肯放弃为之奋斗终身的科学真理,受到以教皇为首的反动统治者的长期迫害,但他毫不屈服。当他受到沸油浇身的酷刑时,他坚定地说:“哪怕像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最后,他被判处死刑,烧死在罗马。刑场上,烈火包围着他,反动统治者以为在这时他也许会放弃自己的追求,但布鲁诺却说:“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真理不被人接受,为了维护真理而献出生命的人比比皆是。有时候人们即使知道自己是错的,也因为接受的错误观点已然成为了习惯而难以接受真理。敢于说真话的学问人甚至受到所谓正统思想的挟制。那些所谓的专家的权威受到挑战时,并不都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豁达的心胸,一味自大,很少能接受与之相反的言论或观点。

不要让自己被书本限制了思想,很多情况下,“尽信书不如无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小时候懂得的写作手法还是行文规律很少,却每每总有那么几篇让自己满意,当然,这其中自然不可避免有认知水平的不够造成的自我感觉良好,但同样也反映了我们对于那时不借助规律所激发的创造的热忱。学问人不能放下书本去独立思考是件很可悲的事。把书本当作自己的支柱,过重依赖学术空气而无法自由呼吸,以别人的思想为生,再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事了。效仿、盲从、同化,这是一个人逐渐没了思想的过程。过分地依赖,只会让自己成为别人思想统治下的傀儡,别人成功背后的牺牲品。学问人的思想中了别人精神毒害的鸦片瘾,挣不脱,逃不开。精神上的沦陷比身体上的上瘾更难以戒除。我们怕的不是身体上的伤

痛,而是精神上的摧残。在战争中,一个伤痛的民族最大的伤痛不是因战争死了多少人,而是有恨不能讲,有怨言不能说,有反抗能力而被当政的人丧权辱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践踏自己的国土,凌辱自己的同胞,却不敢发出一丝反抗的声音,还要在把我们父兄姐妹惨忍杀的恶人面前点头哈腰,苟延残喘,而翻身无望,报仇无门,求死不得,甚至历史被篡改,下代认贼作父,这才是最大的伤痛,最深的绝望。学问人的思想要是被同化了,丢了思考的能力,那么生命也就成了一片废墟了。我们不希望有一天我们对周遭的一切都已麻木不仁,不悲不喜,说是淡然,实则是漠然,这是无情的深渊,回不了头的死亡路。

“学问是不为常人所知只能间接地从书本或其他人为的来源中获得的知识。学问只有有学问的人知道而其他人一概不知。最有学问的人只知道那些远离。常生活和实际观察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是最没有实际作用,最经不起实验检验。他用别人的眼睛看,用别人的耳朵听,完全相传和依赖别人的理解。”我不知道这样的学问怎样能称之为学问,这样的学问家怎么能称之为学问家。我想这是天大的讽刺,有学问的忍为他们知道的历史知识而骄傲,却不懂人和物本身,有学问的人用书本上的知识伪装自己的现实生活中的无知。关心古人和古代等级制度胜过关心自己的邻居。不识熟友却牢记名人,黑白不分,方圆不明,却在光影法则中混淆视听。他在方方面面不断地表现出他自以为是的出众才能却让明眼人一下就看出那华丽包装下空洞的灵魂。他们只是以学知作为跳板,来达到他们一生衣食无忧的期望。

“人真正能理解的知识仅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仅限于他们的日常事物和经验,仅限于他们有机会认识,并促使他们去研究和实践的事情。其他的知识,只不过是不懂装懂,冒充内行而已。”我们要做的是与那些有着更多的实践经验的人和有着真实生活的人多接触,从他们身上学习,去弥补我们自身的不足,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消息的传播速度出乎意料地快,一方面使得信息更透明化,但另一方面那些有限的信息也有很多经过了美化,只有当事人知道事情的真相。所以最忌讳的当属人云亦云,想想一个不真实的消息还被那么多人津津乐道的谈论,是多么悲剧的事。高手通常隐藏在民间,那些真正生活在事件描述的情形中的人才有话语的发言权。真知出自生活,歪理即使因为权威还是习惯被人接受了,也无法经受住时间的检验。

“学问圈子里的这些人的目标,似乎就是用传统的箴言和先人为主的观点去混淆所有的常识与善恶之别,而且年事愈高愈荒谬。他们把假说堆到像山高,直到看不到任何问题的本相。”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学问人”,他们自诩清高,把那些传统的东西不加以分析就这样让我们每个人接受,因为他们处于比我们高的社会位置,于是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丝毫不负责任,即使最后被证明错了,也不过是一笑而过。更多的是不予以追究,正因为这样有多少人间惨剧发生,仅仅因为某个人的一己之私,或是不切实际的偏见,多少的人因此一生痛苦。那么多错判的人,那么多因为别人背后捅别人黑刀而流离失所的人,那么多即使辛辛苦苦劳累一辈子临到老干不动却被踢出局的人,谁人管过他们的死活,似乎混得好,是运气,不好,是你活该,中国人就是有这点好,看别人的笑话笑得比谁都开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问人”把我们都愚弄了,我们还要拍手称好,如果不这样就会被认为没礼貌,妒忌,不尊重前辈。前辈在哪里?我相信更多的人想要的前辈都是道德高尚的人,而不是这种靠时间,靠身份压制别人的人。

“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力,最不受偏见摆布。”我们虽然学习了很多东西,但并不一定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反而被那些条条框框给限制了,变得畏畏缩缩,很多死学习的人离了书本什么都不会了。书本就是他的拐杖,连做饭要放几勺盐,要放多少油都需要按照书本上的来,真的很让人无语。很多书本上的都是空道理,具体怎么做还是要看个人,你看再多的书,不运用也是死的,尤其是那些纯理论的书。你做饭最终还是要看个人口味放调料,如果总按书本上的来,永远也做不出可口的饭菜来,这些都需要你去亲身实践的。我妈妈做一手好菜,可她并不懂很多书本上讲的准则,只是做得多了自然就

熟了。如果你的一生只是在书上,那么我相信你并不懂得生活,也不是真正的懂得学问的人。潜心研究没有错,但是照本宣科就是大错特错。

清风为我,我为世人。人活一世,简单就好。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宁做真世人,不为伪学者。

第二篇:读“论友谊”有感

读“论友谊”有感

时代在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有人说如今的社会已是人情冷暖,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大家就是朋友,一旦利益冲突就会形同陌路甚至转变为仇敌;也有人说无目的性的交往是不存在的,不同的交往目的往往决定着不同的人际关系……友谊,在任何时代都会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因为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而在如今的社会,随着人际关系的日趋紧张,人们也开始担心友谊是否变味了。

随着网络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了另一种交友方式——网上交友,于是产生了另一类朋友——网友。网友们通过互联网址这大平台运用各种各样的聊天工具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朋友,交友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点一下鼠标按一下键盘,许多朋友就会给以回应,再也不用担心会因自己相貌丑陋而交不到朋友,也不用担心自己窘迫的家境会成为交友过程中的桎梏,因为对方对自己的相貌家世一无所知,也不必为了说了大话而感到愧疚,因为大家都身处虚拟世界。这种虚拟世界另类的友谊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交友失意身心饱受挫折的人们拥有绝对的吸引力,是他们逃避现实寻找安慰的避难所,是他们大展“交友才能”的平台,同时也是软禁他们心灵使他们更加远离人群,更加不善与人交往的牢笼。网络世界的虚拟的友谊,给予不了人们心情上的平和,带来的是人群疏远后的无尽的寂寞。

传统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人与人的面谈接触上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是否真心要与自己交朋友,是否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是否是一个值得自己深交的人,一般可以从他的言行举止看出来,虽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善于伪装的人,但那也是极少数。然而网络世界的人际交往更多的是依靠文字或语音,说话的时候看不见表情,只有一段有一段起伏的文字。而对那些网络上不知身世背景及品行的网友们,许多人抱以轻信的态度。也许我们把那些网友当做自己的知心好友可他们却表面附和背地里咒骂我们的天真;也许那些网友一边发送着对我们的遭遇表示同情的话语一边着大笑着揶揄我们的笨拙;也许那些网友一面信誓旦旦让我们与他分享我们的秘密并保证绝不说出去,一面又把我们的秘密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的笑话说给别人同笑。诸如此类,我们无从得知。在现实世界失意的人们企图在网络世界的虚拟的友谊中找到安慰,这种空洞的心理造成了人们心灵防线的削弱,酿造了他们轻信网友的结果。网络世界的虚拟的友谊,给予不了人们理智上的扶持,带来的是盲目轻信过后的深深的懊悔。

紧张的人际关系持续着,越来越多的网友诈骗被爆料出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牺牲者,与此同时又有更多的人投身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企图感受网上交友带来的刺激与满足感。是人们不善于吸取教训,是现实过于残酷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在虚拟友谊中获取安慰,还是复杂的利害关系,社会关系已使人们的友谊到了频危的地步?我们不禁要问,那种网络世界的虚拟友谊,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它?我们的友谊真的变味了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而我的答案是:真正的友谊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神圣的,犹如灵魂的一部分,有时会因一时的糊涂失意而迷失,但终有走回正道的一天,友谊的真谛没有变也不会变。那种网络世界的虚拟的友谊,它只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幻境,需要我们用十倍的努力去正视它并勇敢地走出去。它只有作为工具为我们所用为我们传递信息才有价值,不应成为使我们迷失自我的垃圾产品。

第三篇:读《肇论》有感

《肇论》,顾名思义,是僧肇所著之论,是他的代表著作之一。僧肇,京兆人。他起先是研究老庄思想,后来转为研究佛教,成为鸠摩罗什的著名弟子。由于鸠摩罗什系统全面地译出了大乘佛教空宗的理论著作,因此僧肇能完整地接触和理解关于般若性空的思想学说,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精到的研究,写下了一系列的论著。《肇论》就是由僧肇所写的四篇文章所组成,分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磐无名论》。该论较为清晰地表明了僧肇对佛教的见解及立场的扼要部分,并对魏晋以来流行的佛教般若学各家学说作了总结性的批评,完整地阐述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教义学说。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该论与以往印度哲学对佛学思想的论证方式有所不同,它与中国老庄的玄学结合在一起,以中国式的思维和理解来叙述和探究了佛教的教义。《肇论》里的许多内容采用了老庄之语作例子,文笔优美,结构严整,深寓哲理。下面就先来谈谈笔者所理解的《肇论》所揭示的主要内容。该论的起始部分是一小段涵盖整篇文章中心内容的《宗本义》,它较为简单地概括了下面四篇文章所要阐述的佛理,起统摄全文之用。“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开篇的第一句话就讲明了下文所极力探讨、论证的道理。接着点明了认为只有把“性空”看作是“诸法实相”,才是“正观”。

接下来的第一篇正文是《物不迁论》,此论主要针对“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的常人关于事物的认识,即把万物看作是迁徙变易,不断变化的实在的观点而作。僧肇根据《般若波罗蜜多经》以及《大智度论》和《中论》有关“法无去来,无动转者”的说法,认为事物本无“来”,亦无“去”,表面上看事物在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运动。他既反对万物皆在运动的见解,又反对万物都处于静止的说法,而主张“动静未始异”,即动即静,动静一如。依笔者的理解,主要是讲了两层意思:首先是以物体的本性不变,即“物不迁”来消除常人关于世界现象川流不息的断见;其次是以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生灭灭的现象来打破常人认为事物固定不动的认识。该文章主要阐发了物体性空的学说,认为事物的本性就是空,这个本性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说虽然事物有生起、流转等的现象,但其本体是永恒不迁的。

其次是《不真空论》。从题目来看,隐含了这样的意思:由“不真”导致了“空”,正是因为万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体,是因因缘生灭的,没有一种自主的内在本质作为支撑,因而是“性空”的。正所谓是:“诸法虚假,故日不真。虚假不真,所以是空”。这篇文章主要针对般若学系中谈“空”时的偏颇而作。文中主要谈到了三家的观点:“心无”派认为,空就是指内心不要为外物所迷惑,并不是说外物不存在;“即色”派认为,物的产生来源于内心有关物的意念,所以“虽色而非色”,物其实并非物,这就是空;“本无”派则“直好无之谈”,认为“有”是从“无”产生的,从无到有,这就是空。僧肇对这三家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它们都没有真正从有与无的关系上理解空的意义。“有”指的是物体存在的这个现象是真实的,但万物都赖因缘条件产生灭亡,本身没有自性,故“有”只是“假名”而已。物体的本性只能是“无”、“空”。当然,这里的“无”也不是指绝对的虚无,一无所有,幻化变现出来的事物是有影象的,只是它不是真的罢了。所以,僧肇认为“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并不是说离开具体的事物,另外存在一个无、一个空,然后凭借这个无、空去否定万物。而是要领悟到“立处即真”,物体本性就是空,凡有物的地方就有空,空存在于万物之中,这才是般若学中的空义。

第三篇是《般若无知论》。“般若”是佛教对智慧的称呼,佛教所谓的智慧与一般所谓的聪明才智的意义有根本的差别。佛教的这种般若智慧是一种超越人类的一般认识能力之上的神秘直观认识能力,它不依靠人们的感觉、思维、推理就可以得到最高的真理。本文前半部分主要是阐明了般若的特性、功用。僧肇认为般若是无知无相的,但它却无所不知,可以照明万物。这种由修行而获致的智慧(般若)是超越凡夫的认识的,不存在一种分别对立意义上的知识,所以叫做“般若无知”。后半部分则用问答的方式,僧肇回答了九大诘难,针对其它错误的观点:以为般若有知或有所取的观点而进行驳斥,更深入地阐发了“般若”的特性。文中说:“取相故名知”,指的是一般的认识是由形相引起的,有生灭的现象,才有通过认识这些现象得到的“惑知”。而般若所要认识的是反映事物本体、实质的“真谛”,“真谛自无相”,也就不可产生“知”。而且有所知,必然有所不知,只有无所知,才能无所不知。这一部分大多采用的是旧译经典,多借用老庄的语句来发扬他的佛教要旨,表明了僧肇受老庄影响之深。

最后一篇是《涅磐无名论》,“涅磐”是佛教所推崇的修行的最高境界,也可谓是成佛,是最完满的一种境界。它的特点是超越言语思想的表现,既没有生灭,也没有名相,决非言语所能表现的,所以叫做“无名”。

此论的主要内容就是九折十演,九折托为“有名曰”,包括核体、徵出、搜玄、难差、责异、诘渐、讥动、穷原、考得。十演托为“无名曰”,包括开宗、位体、超境、妙存、辨差、会异、明渐、动寂、通古、考得。文章通过“有名”与“无名”的一问一答,穿插排列,铺成全论。主要说的是涅磐是寂寥虚旷、徵妙无相的,既不可能通过言象表达,也不可能由心感知。所以,“有余涅磐”和“无余涅磐”的称谓和区别,“良是出处之异号,应物之假名耳”。其中比较独特的地方是强调“渐悟”,认为“结是重惑,而可谓顿尽,亦所未喻”,并引用《老子》的思想来证明:“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为道者,为于无为者也。为于无为而曰‘日损’,此岂顿得之谓?要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损耳。”

总的说来,《肇论》有比较严密的逻辑顺序,四篇文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层层递进。首先是《物不迁论》中通过对时间的否定而将本质与现象、运动变化与静止不变融为一体,达到真正的永恒。这里的“不迁”不是长时间,而是无时间。主要是从动与静的范畴来解释了“性空缘起”说。接下来的《不真空论》则是从有与无的角度来论证中道缘起的:客观世界就其本体而言是虚幻不实的,因此是“无”,但这虚幻不实的客观世界又表现出种种现象,所以从这些现象讲是“有”。但这种种“有”是一种虚假的现象,故是“假有”。“有”和“无”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现象和本体应当结合起来看。应该就万物的假有去把握其本性的空无,才能真正体会般若性空的意义。在接下来的《般若无知论》中,僧肇则更直接地从认识论角度探讨认识问题。认为般若是本性空的,它无

二、无相、无分别知,可以观照万物,体用不二。正是由于前面的“不真空”、“性空缘起”才出现了“般若无知”,这才是最高的智慧。最后的《涅磐无名论》则相当于是前面三篇文章的一个总结,在重复上面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佛教的最高境界—“涅磐”,并阐述了它的一系列特性。僧肇的这四篇论文,将佛教哲学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继承了大乘佛教般若空宗的思想。其中,他通过老庄玄学的思维范畴,如有与无、无知与无所不知、无为与无不为等来表达自己的佛教思想,形成了一种玄学化的佛学思想,为后来创立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有很深的影响。

笔者所理解的佛学思想是一种具有体验论的思维方式,它所蕴涵的内容必定是带有作者自身的价值取向,带有其内在经验上的一种体验的。它与老庄思想的确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每当社会发生巨变时,例如SARS的出现,老庄哲学和佛学都会被重新受到重视。思想的这种重复性似乎可以告诉我们:社会越发展,越进步,人们越容易被外在的社会所同化而失去主宰,越是失去了作为人本身的生活意义,陷入一种精神上的沉沦。佛学思想却可以提醒人们,使人们反省自身的处境、探究生活的意义,有很好的安顿人心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佛学给予我们的并不仅是它的深奥的佛理,普通大众不一定可以理解这些玄乎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它给予我们一种心境上的豁达、一种积极的安顿人生的方式。或许这也是佛学可以流传至今并受到关注的一大原因吧。

第四篇:读《论人言可畏》有感

读《论<人言可畏>》有感

我曾经庆幸自己能够学新闻专业,但偶尔的机会读了《论<人言可畏>》之后颇有感受,深切感受了“人言”的威力。也许这篇文章能够提醒我以后的职业之路,至少可以说能够引领我的专业之路。

记者有被称作“无冕之王”、又被称作“第四种族”的、也有被称作“第四权利”的。从这些称呼也可以看出记者先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曾是抨击小报记者,因他缺乏客观公正吧!所以将当时娱乐明星阮玲玉的境况写的欠考虑。也许没有这些专业知识不过关以及道德水平不及格的小报记者的话,命运主宰这当然是她自己。他们就像古时候部分清浊的地方官,诉讼人的命运完全取决于他收受钱财的多少,哪管得“人言可畏”!

少数记者前一句嘴上念叨自己是人民之喉舌,下一步就是毁人名誉文章的刊发;前一句说是调查取证,下一步就凭空捏造;前一句说是说人言可畏;下一步就按部就班……

“人言可畏”是阮玲玉遗书中的原话。用现在的话,他是一个公众人物。她的死,正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年代,无疑成为民众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就如现今一些八卦媒体向观众提供的娱乐新闻一样,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话题。正如鲁迅的话“她们的死,不过像在无边的人海里添了几粒盐。虽然是扯淡的嘴巴们觉得有些味道,但不久还是说淡、淡、淡。”当然,时间能把一切东西冲淡。然而媒体在诉苦,这事与它毫无关系。“也不尽然”,轻描淡写,委婉的回绝了它的观点。也预示着当时媒体的详情,更重要的东西在这四个字之后。又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所有的愤懑全在“也不尽然”这几个字中流露。

“现在的报章之不能像个报章是真的。”又一次绝对的肯定。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中央知名新闻栏目记者来到地方报道一个“背光”事件。由于没有受到地方官员热情招待,被报道事件毫无疑问登上了这个知名栏目某一期、、、、、、这个地方受到中央重视。最后有人透露被报道地方之所以被报道缘由有三:第一;没有受到地方热情招待;第二;自己是中央来的记者采访费太低,都没有地方记者的采访经费多,第三;你们没有足够的重视记者,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记者优越感”超强的实例,所以说“现在的报章之不能像个报章是真的!”

令我铭记的还是这句“新闻的威力其实是并未全盘坠地的,它对甲无损,对乙却会有伤,对强者她它弱者,但对弱者它却是强者,所以有时虽然忍声吞气,有时仍可‘耀武扬威’。”然而,鲁迅先生并未让我们失望,最好的诠释仍旧出自他的笔下。新闻工作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但仍然有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安于现状的中庸思想。所以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弱者它却是强者。它的变化如同阿谀奉承的小人物一样,上级面前毕恭毕敬,下级面前耀武扬威。也许新闻自出生那天起他的属性可能就包括小人物的性格,却实,在强者和弱者之间游离。

女人还没得到彻底解放的那个时代,凡事触到女人话题的,都有信口雌黄之嫌。也许女人在那个时代的报章新闻占过“半边天”。值得深思的例子不少。“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确实是你怎么知道?你是遵循了新闻的原则还是经过缜密的思考和切身的采访。可能你在卖弄你的文采,但你同时出卖的是你的人格和道德。旧时的新闻肯定有不完善之处,肯定存在有“一心只写圣贤书”,全凭直觉判断,任凭词藻的发挥。喜欢加上额外的描写,也许是想多赚几个铜子罢了。何必这样劳民伤财呢?更加厉害的是下面这一例子。

一女孩跑掉了,自奔或被诱还不可知,才子就断定到“小姑娘独宿,不惯无郞,”你怎么知道?一个村妇再蘸了两回,原来穷乡僻壤的常事,一到才子笔下,就有赐以大字的题目道,“奇淫不减武则天”这程度你又是怎么知道?何来职业道德?可谓是杀人机构。可能这位连武则天的性别都不分,也可能都没见过这位“私奔女”。再没有沾染鲜血的笔杆上,仍旧进行着他们那些有头有理的伤害。然受害者不计其数,对象却是普通的民众,而他们在另一边却高歌,自己是人民的喉舌。因为“有闻必录”或“无能为力”,都不是有责任心积极向上的记者所采用的口头禅,因为在实际中,并不如此,——他是有选择的,有作用的。

如果说媒体走到毫无责任的时候,那它也走到末路,将会“寿终正寝”。因为媒体能左右一个人的命运,始终牢记自己乃是人民的喉舌,因为人言可畏、众口铄金,更是因为它对社会更伟大任务负责任的本质属性。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对媒体、报刊丝毫的畏惧和敬而远之的态度的话,没有了职业优越性的话,那么,报章才算是真正的报章。遵循了新闻的原则,哪管的上人言可畏呢?

姓名:董钊

第五篇: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1949年6月30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二十八年之际,毛主席在全面分析、总结全国形势的情况下,写下了《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

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人民,是指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对于人民内部实现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对向着帝国主义的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实行独裁。这两方面,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主席指出,首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因为工人阶级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他们绝不同于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次,我们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主席认真为我们分析了在那个时候,国际关系纷繁复杂,他指出“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是错误的想法。所以,如果我们没有苏联的帮助,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更加艰难。我们都知道单凭中国那个时候的国力,是很难取得胜利的。因此,我们必须坚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的战线上。再次,我国经济发展相当落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民族资产阶级在那个时候还是很有作用的。他指出当时的中国必须利用一切有利于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是不能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地位的,这是由于他自身的软弱性造成的。最后,毛主席教导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不懂就要学,不能装懂。而在现阶段就有一个现成的老师,就是苏联共产党。我们要汲取他们失败的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的国体,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具体革命相结合的伟大壮举,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人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读了毛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和本质,以及它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其发展壮大阶段又是如何地充满了波折和阻碍,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始终坚定不移地朝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经被写入了宪法。实践证明,只有人民民主专政才最适合我国的国情。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也对一些人对当初中国的专制与民主之间的疑问提出了解答。“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实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但占主要的是工人与农民,庞大的中国若无“工人与农民”又何以称得起“大中国”呢?那不仅仅由于中国地区范围之广。虽然人口的优势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相信明日的中国必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人民的国家是用来保护人民的,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也是人民的政权。中国设立的人大代表机构正是为了听取百姓的意见,为百姓做实事,对我们百姓而言是最为可亲可近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新面貌,听到了五湖四海,来自各国的惊叹声,感受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与人文气息„„

我们要巩固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第一,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共和国最高的权利机构,是人民当家做主行使主人权利的地方,人民代表是真正的来源于基层人民群众!能最广泛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意见!我们采取民主集中制,既能广泛的听取意见和建议,又能在行动上保持团结一致!

第二,要靠人民监督.在资本主义社会,对政府的监督是靠竞争对手--在野党来实现的,而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是没有在野党的,而一个没有监督的体制是无法避免贪腐腐败,官僚主义滋生的,监督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在我们人民共和国监督政府的职责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我们的政协,认真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一个就是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广大人民代表发动和指导每一个人民群众认真积极负责的行使监督政府的权利和义务!

党的十七大呼吁完善人民民主,我认为完善人民民主,首先就要完善和落实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一定要来源于人民之中,也就是来源于广大的工人和农民之中,现在有一种代表精英化的趋势,工人的代表都是什么董事长总经理,农民代表不是乡长村长,就是农民企业家,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现象!虽然那些精英大呼小嚎信誓旦旦的说他们关心人民的疾苦,但是他们有我们自己更关心和了解自己吗?按着自己事自己办的原则,当家做主这样的大事还是我们人民自己来做的好!爱好公平公正,关心人民的精英分子来了我们欢迎,我们可以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加入政协),也可以作为我们最好的助手(加入政府)发挥他们的才华,为我们工作!但绝不能随随便便让他们来当我们的家!

公正、足够的权利和金钱的分配和再分配要立足于“人生来是不平等的”的现实,网络监督和合理的税收制度是目前对公正的权利和金钱的分配和再分配制约手段。人人参与权利分配及再分配的全过程(由于网络的出现,表明完善其机制的技术已出现),是对权力的合理监督约束,对个人的合理考核,以保证“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准则,合理的税制,尤其对个人遗产的分段收税,可在民主专政达到减少金钱的相对集中,可增加金钱的公正使用,促进个人的公平竞争的目的。

第三,要完善人民民主,就要完善和落实人民监督体制!拓宽人民监督的渠道!现在有一种可怕的怪现象,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不讲了,政府和人民的紧密关系断了,隔阂了,政府的官员害怕面对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也不相信政府官员,甚至有走向对立的趋势!人民的疾苦无人问津了,人民群众有了意见建议也无处可说了,唯一保存的言路--信访也搞得名存实亡,很多信访事件都搞得像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如此下去我们的政府如何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呢,如何能保证跳脱出历史周期的怪圈呢?真的要来个“人亡政息”吗?

保证人民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怕人民批评,虚心接受才能进步,不要怕人民雪亮的眼睛,只要你不为非作歹贪赃枉法人民不会冤枉你的!甚至不要怕人民起来和你斗争,人民真起来和你斗了,那就说明你们的路线有问题了,及时改正,人民还会张开热情的怀抱欢迎你们,社会的发展就应该这样,在不和谐时就要斗争,斗争是为了追求真正的和谐,这就是斗争与和谐的辩证统一!

下载读饱学者无知论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饱学者无知论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课堂教学论》有感

    读《课堂教学论》有感 甘泉小学姚正云 世界上许多教育理论家对课堂上教学内容处理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对教学内容必须做最优处理。做优化处理的基本......

    读君主论有感

    读君主论有感 《君主论》这本书共有二十六章。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君主权力的形式、来源、管理和维持。 第一部分,作者论述了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君主国包括:世袭......

    读《城市论》有感

    读《城市论》有感在当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领导干部“三力提升”活动的大背景下,研读王国平书记的专著——《城市论》有着一层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城市是是科学发......

    读两论有感

    追求心灵明悟的幸福 ——读“两论”有感 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就研读过毛主席的著作——《矛盾论》。之所以对这篇文章感兴趣,一者是因为当时政治课上老师对此有所介绍,于是寻本......

    读《两论》有感

    读《两论》有感 施洋 14级动物医学系5班 *** 摘要:《两论》(即《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中国革命的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概......

    读《自杀论》有感

    读迪尔凯姆《自杀论》有感行10社工 马倩 10200428近些年,社会各阶层自杀现象屡见不鲜,从家喻户晓的富士康自杀事件到影响重大的娱乐圈艺人自杀事件,以及贴近我们生活的大学生自......

    读《论自由》有感

    读《论自由》有感 许明华 2015111898 摘要:我们每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的时候,无论在任何制度下,都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人利益产生影响或者损失。而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

    读《论人生》有感

    读《论人生》有感傍晚坐在夕阳撒满的书房,拿起了弗兰西斯•培根的《论人生》,一杯热茶、一张桌子观摩了一部智者的细心记录。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杰出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