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S管理的学习和应用
5S管理的学习和应用
一、何谓5S
5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5S。没有实施5S的工厂,触目可及地就可感受到职场的脏乱,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与箱子乱摆放,起重机或台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再如,好不容易导进的最新式设备也末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的机械,要使用的工夹具、计测器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显现了脏污与零乱的景象。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松跨跨,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改变这样工厂的面貌,实施5S活动最为适合。
二、5S的定义与目的1S-整理
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职场除了要用的东西以外,一切都不放置
目的:将“空间”腾出来活用
2S-整顿
定义: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明确数量,明确标示
目的:不浪费“时间”找东西
3S-清扫
定义:清除职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消除“脏污”,保持职场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4S-清洁
定义:将上面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
5S-素养
定义:培养文明礼貌习惯,按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目的:提升“人的品质”,成为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的人
整理(SEIRI):将现场需要的东西与不需要的东西分开,把不必要的东西处理掉。如撤去不需要的设备、管线、工具、模型和个人物品等。
整顿(SEITON):把要用的东西,根据使用频度分别放置,使常用的东西能及时、准确地取出,保持必要时马上能使用的状态和谁都能了解的状态。如放置场所与通道的标志、放置物品及其管理者的标志等。
清扫(SEISO):去除现场的脏物、垃圾、污点,经常清扫、检查,形成制度,采取根治污物的对策。如彻底改善设备漏水、漏油、漏气以及易落下灰尘等状况。
清洁(SEIKETSU):企业、现场、岗位、设备时时保持干净状态,保持环境卫生。如定期进行卫生、安全检查,采取防止污染、噪声和震动的对策,使现场明亮化。
素养(SHITSUKE):要加强修养,美化身心,做到心灵美、行为美。人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遵守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标准。
第二篇:学习5S管理心得体会
学习5S管理心得体会
参加了公司组织的“5S”推行培训,通过这次培训课程,使我对“5S”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我们日后“5S”工作的开展和改进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通过学习,我感觉此项工作对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有非常大的帮助,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什么是“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去除乱、杂、脏、差,提高员工素质的全面改观。
“5S管理”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要做到,却不容易,需要我们坚持。在好多企业中,执行“5S管理”,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为什么?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是认识问题,是没有坚持。正如郭辉讲师在“5S现场管理技能提升”课程讲解中提到的“5S管理控诉的五大罪状:①以为画两道线、扫扫地就行了;②一紧、二松、三垮、四重来;③有空搞搞,没空就算了;④认为纯属浪费时间;⑤搞了也白搞。”
二、开展此行活动的必要性。企业从简单的粗放式管理逐渐变革到现代化的企业,在管理上就要变革过去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引进现代化的管理,作为精益管理的5S管理,正是从基本的工作层面上来通过制度的约束、良好工作环境和良好工作习惯的层面来解决基础管理问题,夯实企业的基础管理,打造企业有效管理的坚实基础。
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效组合达到生产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从而保证企业的良好有序发展和壮大。
随着敬业集团规模的逐步扩大,面临企业发展的状况,管理需要摆脱
过去的管理模式,走精细化管理道路,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大,作为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行业,行业政策、市场调控以及越来越多的同行业的竞争加剧,钢铁行业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成本无疑成为竞争的基本要素之一。
5s管理的实施一方面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了有效分配,最大化的降低了消耗、提高了效益,成本管理工作得到了有效提高。另一方面有序的管理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既保护了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又使员工的个人素质特到了提升,增强了对工作的热情和努力,最终企业效益得到提高,工人待遇也同时得到相应的提高。
5s的推行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的基层管理无序和不易控制的现状,使得所有的场地、所有的设备、人员全部纳入了管理的视角中来,每一项工作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进行开展,最大化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是现代企业必备的基础管理之一。
三、纠正和预防措施
在5S审核中出现不合格现象,应该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所有的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都必须得到验证。5S审核的目的在于力求改进、彻底纠正所发现的不合格现象,重在落实与预防为主的原则,对不满意的方面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含义
为消除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称为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程度与问题的大小及轻重有关。
2.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目的
(1)消除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
(2)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或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3)不断地进行改进,提高管理水平。
3.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作用
(1)满足5S标准的要求
(2)保证5S审核作用的重要手段 ①审核是为了改进;
②审核中发现的不足是改进的重点内容;
③采取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是达到维持改进质量体系的手段; ④发现问题即时纠正;
⑤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⑥通过持续地改进,实现5S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三篇:学习“5S”管理心得体会
学习“5S”管理心得体会
说到“5S”,其实是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简称“5S”。
整理:就是区分必需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将混乱的状态收拾成井然有序的状态。说到整理,我想到了我们班级,说实话,我觉得班里的东西很多,有的是生活必需品,但有一些是经常不用的东西,比如有一些长期积攒下来的教具,不用,但是又舍不得扔,导致班里的东西有点杂乱,自从学习了“5S”管理后,我就开始整理班级,将经常用到的生活必需品留下来,将不用的东西清理出去,这样觉得班里也井然有序了很多。
整顿:就是能在30秒内找到要找的东西,将寻找必需品的时间减少为零,能迅速取出,能立即使用,处于能节约的状态。在整理好班级以后,我们开始整顿班里,将生活必需品分类,放置,定位,这样用的时候每位老师就知道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以方便老师取放。记得以前有的时候上课需要贴东西,就需要用胶带,但有时候其她老师用后就不知道放在哪里,还要找,就很浪费时间,现在将东西归位,不论哪位老师用完放回原位,下一位老师用的时候就很轻松的找到。
清扫:将岗位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的状态、,清扫的对象:地板、天花板、墙壁、工具架、橱柜等。说到清扫是每个班级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彻底,比如天花板,有时就是被老师所忽略,遗忘的地方,所以,我们将班里的天花板,用了一下午的时间重新打扫了一遍,包括地板,园里将在本周六,周天给班里换新的地板,做到彻底清扫。
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管理公开化,透明化。做到了以上几点,剩下就是清洁了,每个班的管理方式都是一样的,通过领导的统一化管理,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明确了。
素养:对于规定了的事,大家都要认真地遵守执行。典型例子就是要求严守标准,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的“5S”管理的习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个有素养的老师,我们不仅要教育好下一代要这样做,作为老师也必须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从这一刻做起。
我们不仅要学习”5S”管理,针对我园,还要注意“安全”和“反思”问题。幼儿园“安全”重于泰山,只有在保证孩子们安全的状态下,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我们工作,孩子才能更好的在幼儿园里学习,生活。习总说过,我们要经常照照镜子,整理衣冠,同样也要反思自己,好的一面要每天坚持,不足的一面要不断学习,争取做到最好。
第四篇:班组5S管理应用
班组5S管理应用
班组现场5S为班组的现场管理的核心,更是提高班组工作效率的核心。
所谓的班组现场5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因此,要想创建高效的现场管理,班组长就必须要用到5S,因为5S既是创建高效班组现场的基础,又可以起到规范班组现场的作用。那么,班组如何推行和实施现场的5S管理呢?
1.整理(SEIRI)
定义:区分所有工作场所中有用和无用的物品并**工作场所中的无用物品。
目的:腾出“空间”,减少对于厂房、工作场所和存放设施的浪费。
推行要点:
全面检查作业场所的所有物品,包括视线看到和看不到的范围。
作业场所的检查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工作场所地面的物品:设备、设施、工装;台车、推车、叉车等运输工具;成品、半成品、不良品、原材辅料;长期不用的纸箱、容器和杂物等。
工作台上的物品:棉纱、手套等消耗品;螺丝刀、扳手等工具;水杯、饭盆等个人物品;图纸、作业指导书等资料。
材料架的物品:原材辅料、不用的材料、报废的材料等其他非材料性的物品。
工作现场的墙面:宣传标语、指示牌、配线、配管等。
总之,凡是工作现场中的任何物品都是我们检查和整理的对象。
现场物品的有用与无用的判定
根据现场物品的使用状况,制定要与不要的标准,根据要与不要的标准对现场中的所用物品进行判断,并将需要与不需要的物品分开,列出**物品的清单。
1)调查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物品的放置地点和处置方式,具体如下:
2)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法。制定废弃物品的**制度;制定循环、**、烧毁、掩埋等处理方法,设定废弃小组,减少废弃物品的制造。
3)定期对作业现场的物品进行自我检查,检查所在岗位是否乱放不需要物品;配线、配管是否杂乱;产品或工具是否直接放在地上;是否在所定场所按照处理方法分别整理收集废弃物或不要物品。
2.整顿(SEITON)
定义:把有用的物品依照规定整齐摆放,加以标识。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减少或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消除积压物品。
推行要点:
要落实前一步骤整理工作。整理工作没有落实不仅浪费空间,而且零件或产品因变旧、过期而不能使用造成浪费;不要的物品置于现场造成空间窄小,对之进行管理又导致管理的浪费,如:库存管理或盘点耗时产生的浪费。
布置流程,确定置放场所。要采用定品、定位、定量的三定原则确定现场物品的置放场所,并注意以下内容:
1)参照整理中“依使用频率判断之基准”决定置放场所;原则上100%设定物品放置位置;
2)流程布置遵循基本原则是:综合原则,最短距离原则,流程化原则,立体原则,安全与满足感原则等;
3)生产线附近只能放置需要的物品,堆高一般在120cm左右;危险品应在特定的场所保管;
4)不良容器应及时**,纸类物品不可放在潮湿场所;
5)无法按规定位置放置的物品应挂“暂放”标识牌,注明原因,放置时间,负责人,预计放置何时等。
规定物品放置方法。规定物品放置方法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以物品的类别形态来决定其放置方法,放置物品必须先入先出
2)放置方法原则上为平行,直角方法,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3)危险物品放置场所要隔离
4)清扫用具以挂式方法放置
5)必要时设物品负责人及点检表
物品的识别管理:
1)机器设备识别
识别内容:名称、型号、产地、管理编号、管理责任人、使用人员、警示、状态(检定日期、有效日期、合格、不合格、准用)等。
2)产品识别
识别内容:名称、类别、型号、供应商、管理编号、数量、状态(良品、不良品、返修品、试制品等)。
识别方法:说明书、印记、标识牌等。底。
3)作业识别
识别内容:作业状态(作业开始、作业中断、作业结束)、检验状态(待检、待判、不合格返工返修,报废、合格)、作业类别(冲压、焊接、表面处理、组装)等识别。
识别方法:工序卡、指导书、印记、标识牌等。
4)环境识别
通道:识别人行道、机动车道、消防通道及特别通道等;
区域:办公区、作业区、检查区、不良区、吸烟点等;
设施:电路、水管、气管、油管、消防设施等;
环境识别一般通过颜色、各类标识牌来区别。
标识生产现场的所有物品。物品的标识应结合目视化管理的方法。物品和其所放置的场所原则上一对一标识。常用的标识方法有标牌、标签、显示板等。
工作现场的划线定位。
划线定位可采用的方式有四种:1)油漆 2)胶带 3)磁砖 4)栏杆
颜色表示可采用下述方法。
1)黄色:一般通道、区域线
2)白色:工作区域
3)绿色:料区、成品区
4)红色:不良品区警告、安全管制等
整顿应能做到以下三点:
1)整顿的结果要成为任何人在生产现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的物品的状态;
2)要站在新人、其它现场的人的立场来看,使得什么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更为明确。
3)要想办法使物品能立即取出使用,使用后要能容易恢复到原位,没有回复或误放时能马上知道。
3.清扫(SEISO)
定义:**现场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再发生。
目的:**脏污,保持现场干净明亮;使问题表面化。
推行要点:
1)建立清扫责任区。利用生产现场的平面图,标识各责任区及负责人;公共区可采用轮流值日的方式。
2)执行例行扫除,**脏污。规定例行清扫的内容,确定时间;清扫过程中发现不良之处,应加以改善。如:天花板,墙壁脱落;地板破损的地方;清扫要细心,具备不容许脏污存在的观念;清扫用具本身保持清洁与归位。
3)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污染源杜绝可采用两种方式:杜绝式和收集式。
4)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建立清扫标准应考虑的几点内容为:清扫对象;清扫方法、重点;要求标准;周期;时机;使用的清扫工具;使用时间;负责人。
清扫应做到:
使现场成为没有垃圾、没有污脏的状态;虽然已经整理、整顿过,要的东西马上就能取得,但是被取出的东西要处于能被正常使用的状态才行。
4.清洁(SEIKETSU)
定义:维持整理、整顿、清扫所取得的成果,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
目的:通过制度化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所在。
推行要点:
1)落实前3S的工作。彻底落实前3S的各种动作,充分利用宣传,维持好的活动气氛。前3S是动作,清洁是结果,即经过整理、整顿、清扫后所呈现的状态。
2)制定目视管理,颜色管理基准。清洁的状态在广义上是指美化、正常,即除了前3S成果外,更要透过各种目视化措施,来进行点检工作,使异常现象无所遁形,而立刻加以消除,让工作现场保持在正常状态。借整顿之定位、划线、标识,彻底塑造一个地、物明朗化的现场,从而达到目视管理的要求。
3)5S管理制度化和标准化。根据整理整顿清扫的结果制定生产现场的定置图,并将前3S的管理内容制定相关的标准。制定点检方法,制作生产现场的5S点检表,作业员或责任者认真执行,逐一点检工作。
4)制定奖惩制度,加强执行。依5S竞赛办法,对在5S中表现优良的人员给予奖励,要让全体班组成员必须永远抱着要推进5S的心情,维持5S意识。
5.素养(SHITSUKE)
定义: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目的:提升“人的品质”,使每一个人成为对任何工作都持认真态度的优秀管理者和班组成员。
推行要点:
1)持续推动前4S至习惯化。前4S基本上是动作,也是手段,而通过这些手段使班组成员在无形中养成一种保持整洁的习惯,形成班组成员的良好素养;
2)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
3)制定礼仪守则。制定生产现场的规范的语言礼仪、仪表礼仪、行为礼仪,形成班组成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4)教育训练。对班组成员要不断进行5S管理的教育和训练;
5)推动各种精神提升活动(早会,礼貌运动)。
5S活动一旦开始,就不可在中途变得含糊不清。不能贯彻到底,又会形成另外一个污点,而这个污点也会造成保守而僵化的气氛。因此,要打破这种保守、僵化的现象,唯有坚持贯彻5S到底。
第五篇:5S管理(推荐)
5S检查制度
1、目的
确保配送中心的各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持各种工具的方便使用,加强中心的有效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单位能有效的完成工作,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工作环境。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场所和人员,对各部门的工作环境进行规范化管理和人员素质的提高,更好的管理公司事务和人员,使用公司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
4、工作程序
4.1 配送中心品控组品控员负责日常的5S工作检查,检查的部门涉及全部部门,特别是加工现场5S管理检查。
4.2 品控员发现不符合项,出具整改报告单,应及时要求相关部门整改和监督。
4.3 检查要求:各部门必须按5S管理工具的要求做到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整理: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现场只保留必需的物品。
整顿: 必需品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有序,明确标示。/ 2
清扫: 清除现场内的脏污、清除作业区域的物料垃圾。
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
素养:人人按章操作、依规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每个人都成为有教养的人。
4.4 检查频率:两次/月
附件:5S检查表
不合符项整改表/ 2
质量管理部 201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