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上海盐业参观学习有感
赴上海盐业参观学习有感
2010年6月23日,随省盐业专营集团公司考察团,到中盐上海公司参观学习,所见所闻,启发很大,感受颇多。
一、中盐上海公司现状及做法
中盐上海市盐业公司是中国盐业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上海市19个区县1900多万人口的食盐专营和加碘食盐供应工作,与上海市盐务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职能分设、合署办公,承担上海市食盐市场管理和盐政执法职能,主业在岗员工200人,其中经营人员150人,盐政管理人员50人。2009年营业收入突破3亿元,利润总额突破6000万元,食盐小包装销售突破8万吨,销售盐及盐化产品27万吨。
面对盐业管理体制改革,他们提前进行了转机制、降成本、扩销售等管理层面的改革。在现行体制下,超前进行了上游货源、中间经营、下线网络的优化,做到了上游直、中游宽、下游短。在上游,他们已经确定最近、最有货源保障、品质优良的金坛盐场为生产供货商,并投资参股。这样,在进货渠道上,就占据了最有利的竞争地位。在中游,也就是自身经营体系,把盐做专、做精、做全,主打市场的绿色盐综合品种、生活用盐进入千家万户,非盐商品经营无论品种还是经营量都在日益增加。在下游,已经设立自营直销店49个、特许加盟店100个、区域配送中心4个,加上成熟的大中型超市,真正掌控了终端市场。
中盐上海公司的成本管理是应对改革的杀手锏,他们把成本核算到一个机构、一项职能、每个人头上,把成本精确到每笔业务,每个商品品种。从管理、经营和财务等方面,都把成本压到最低,以最有利的状态,立足当前事业,迎接未来变革。
二、受到的几点启发
通过中盐上海公司参观学习,结合我省盐业实际,受到的启发有以下几点:
1、必须提前做好盐业市场化的各项准备。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盐业市场化是趋势,是食盐流通现代化的需要,我们不能消极坐等,要积极面对。二是措施上要到位。要加快体制创新,尽快建立“航母”式的全省盐业集团,上下一体,资源共享,荣辱与共。要加快管理机制创新,转变管理模式,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应变能力,积极向市场化的经营管理转变。
2、必须将成本量化到最低水平。一是省公司触角要向上延伸,与大的盐业厂家搞深度联合,掌控货源资本。二是减少批发环节,目前我省盐业系统160多个法人单位,5000多人,人员过多,环节过繁,销量太少,成本过高,效益
太低。三是压缩人员,要将人员及机构配置好,作用发挥到极致,一个人也不能多,能减少一个环节,就省一个环节的费用。这样才能轻装上阵,减少成本。三是在配送车辆是买还是租、配送路线设置等方面,也要综合考虑,费用量化到天,细化到分。
3、必须开展以盐为主的多种经营。盐的经营市场化后,利润空间会更低,我们仅仅依靠这一个品种,在市场中是难以立足的。为此,一是要做好本行,将盐的品种做全、做细。对盐的结构品种要调整,将精力用在高附加值的盐上,如绿色盐、多品种营养盐等,销量要上去,市场要占住,效益要扩大。二是着手其他项目建设,寻求区域总代理、总经销,或者利用我们的资源或政策优势,寻求合作伙伴,做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4、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网络。现在,人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海晶”牌食盐正在深入人心。但还不够响,不够亮,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空间平台或者乡村庙会、集日及各种会议场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大造宣传声势,在广大消费者头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目前,我们的网络非常脆弱,一旦市场化后,是否会卖我们的盐,也很难说。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从现在开始,继续发展直营专营店、连锁加盟店,或者利用我们代理的其他品种营销店,打造利益共同体,紧密合作关系,将网点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不管市场放不放开,都是真正属于我们的阵地。
第二篇:职业教育之我见(赴上海参观学习有感)
职业教育之我见
———赴沪参观学习有感
金沙县教师进修学校
高 丽
为了深入学习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提升我校的内涵,在领导的带领下,我校部分老师于2013年8月5日至12日去上海市四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参观学习。我们一行60人在叶书记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东辉职业技术学校、临港科技学校和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这次活动组织严密,时间紧张,内容丰富。每到一地,除了参观校园外还听取各学校校长的精彩报告,介绍他们的办学的经验,使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所见所闻所感如下:
一、学校要有品牌
学校的品牌是学校与教育消费者(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学校的办学条件如硬件建设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而学校品牌越来越引领着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目光。
在我们考察的学校中,每所学校都各具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每所学校都具有自己的精品特色专业——学校的品牌。如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的航空服务专业;东辉职业学校的金融事务专业、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临港科技学校的烹饪专业、数控专业;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因此,职业学校的生存发展只有办出特色,才有竞争力,才能发展壮大。
二、教师要有品位 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尤庆华教授的报告中强调了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则是其关键。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学生;只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出高水平的学校。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师的思想、教师的信念、教师的品德修养、教师的语言、教师的形象……也就是教师要有品位。有品位教师的形象:即教师应该是智者、仁者,不再是狭隘的教师隐喻:“蜡烛”“园丁”;教师是教育家,不仅仅是一名教书匠;教师还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仁爱宽容……一个教师具有这高雅的品位,就会使其教育教学充满着生机。如何修炼教师的品位呢?我个人的理解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着装:服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人向外界表达自己的一个重要窗口,不修边幅的人在学生面前是没有好的影响力的,作为教书育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的着装对学生的影响就尤为重要了。我们应该为教育而着装,穿出自己的个性,穿出自己的品位。
2、教师的微笑:教师的微笑也具有教育魅力,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情绪。
3、教师的语言:教师机智的教学口语也是一种高品位。
4、教师的感情:用爱抚慰学生的心灵,优等生需要教师的爱,对于心灵“受伤”的职教学生更需要我们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现代教育的第一法则,是教育的基础,是通向孩子心灵的路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做爱的艺术家。
三、学生要有品行
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基础差,很多为打工家庭、单亲家庭。使得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敢想、敢做、易冲动、自控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强、行为习惯差、思想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不高,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种种缺乏基本道德素质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就要求学校要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营造教育氛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教育一个,影响一片。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陈耀校长始终把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放在首位,从学生的吃喝拉撒各个方面的行为进行规范教育,培养女学生“亭亭玉立、自信不自高”;男学生”昂首挺立、自豪不自傲” 的自信与气质。的确,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一个人受害终生;相反,良好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在教会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就需要我们改进传统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采用以激励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善于及时发现、总结其优点。使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观点,可以制定激励制度。实施激励评价。举办技能竞赛、学习竞赛,采用鼓励谈心,甚至采用恰到好处的批评处罚等,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其潜能。有计划地请一些往届的优秀毕业生回学校作报告,讲述其亲身经历。破解职场迷局。用学生身边的成材事例,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未来,让他们看到这些榜样离自己是如此之近,能使学生更有真实感、亲切感,更容易受 到激励,让他们既看到困难又看到希望。教师通过激励。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重新做好人生规划,重新点燃他们人生的激情。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参观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却不少。在参观四所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受到了各个学校的热情接待,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各学校校长在上海140年一遇的高温天气下不辞辛劳亲自给我们讲解学校的发展过程和经验。我坚信,只要我们一步一步努力去做,我们金沙职教中心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2013年8月16日星期五
第三篇:赴上海学习有感
赴上海学习有感
赵磊
二零一一年七月十六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我有幸参加我县中小学教师,在刘贤倍科长的带领下,赴上海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活动。先不说国际化大都市,那些高楼林立和风格特异的万国建筑群,仅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就让人受益匪浅、终身难忘、、、、、我把本次的学习内容归纳为三类,有教学科研篇、教学演讲篇和教学心理篇。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专家、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副教授林贻真为我们讲述了,现代教师心理发展的适度调整与突破,广大教师要在21世纪幸福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学会多微笑,用愉快充实每一天,积极乐观地看待眼前的教师职业,运用有效的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多与他人交往,掌握更多教育信息,聚焦于当下。而同济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上海演讲学研究会副会长郭永康教授声情并茂的演讲,更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演讲技巧,尤其是郭老师那诙谐的语言、独特的风格和手势语的巧妙运用,让大家感受到演讲的魅力和艺术的感染力,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在教学科研篇中,给我留下影响最深的是这几位专家:一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赵才欣教授,他为我们讲了《课堂与研修》新理念,提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课程发展已经有三次,但每一次的改革都存在弊端:如,1、中国当今的教育模式如何能摆脱危机?
2、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李四光”?
3、“教育家”们在哪里?
4、素质教育为何年年提,年年缺呢?
5、教师的地位为何总没有“到位”呢?这是赵才欣主任提出的“五问”教育。针对“五问”教育,他先后列举了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育模式;江苏东庐中学“讲学稿,学讲互动”的教育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先练后讲,练在课堂”的教育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是让孩子能持续发展下去,因此,我国2010----2020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上海交大二附中吴金瑜校长为我们讲授了《现代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的理念。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知识的分类,二是教师成长之我见,三是课例研究。在这三个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课例研究。吴校长围绕课例研究,重点比较了课例研究与公开课的不同:
课例研究有研究的主题,而公开课的主题不够明确;
课例研究有严格意义上的选题,而公开课的选题比较随意;
课例研究有新教育理论作指导,而公开课只有教案的设计;
课例研究是研究探讨,而公开课是评课讨论;
课例研究注重实践反思,而公开课少实践反思;
课例研究注重行为跟进,而公开课只是低水平重复;
课例研究着眼于未来,而公开课只纠缠于过去。
因此这七个方面的比较,对我县现在提出的“有效课堂教学”的确是个很好的理论指导,值得去学习、深思、、、、、、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胡庆芳博士的《课堂教学的问题诊断》。胡老师从课堂问题的提出、小组合作探究、激励评价的方法、教学情境创设、三维目标等方面,为我们诠释和诊断了传统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以及现代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尤其是在当今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全国的教师都在实施素质教育,然而有大部分的教师对素质教育的有效课堂教学的认识,都存在误区。如,“满堂问”取代“满堂灌”,问题铺天盖地,误认为是师生互动。形式化的“分组学习”被确认为“合作探究”等等。因为有效课堂提问应遵循五个原则:一是要深化教学内容为原则,二是要以教学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三是要以相关的知识为桥梁,四是要以课堂问题的生成为促进,五是要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原则。
这不由自主地让我想起了,我在平时课堂教学时的有关情况。并以此进行对比,如: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在以前我仅片面地理解为学科实践采用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而忽视了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经历的过程;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常常出现形式的活跃大于实际的收获,机械的分组导致组际的落差,忽视了异质化分组和零盲区实施导控,在巡回视导中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恰当介入。因此,小组合作常常流于形式,不能在核心内容上设计问题。在课堂提问中也不能以学生的起点为出发点,来加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更不能以课堂的真实情景为反光镜,去调整学生原有问题的知识内容。但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却能从中领悟其真谛,这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在本次学习中,我对上海师资培训中心英配昌教授的《潜力课堂》和华师大教管系的文新华教授的《德育创新》就不在一一介绍了。
总之,本次的学习是很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不仅让我学习和了解了很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更让我理解和掌握了很多实用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在此,我由衷的感谢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给我一个外出学习的机会,谢谢大家!
第四篇:赴上海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赴上海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赴上海参观学习心得体会2007-02-16 10:40:
53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同,教师要承但起这一重任,首要的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通过此次对上海两所示范园山东中路幼儿园、东苑半岛音乐幼儿园的参观学习,使我们的教育观念有了深刻的转变,同时联系幼教当前形式,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正处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态走向动态、由专家走向教师和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展过程。世纪将是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的世纪,世纪的幼儿园课程将以建构为核心,让幼儿成为课程的
主体。而《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正是从现代的儿童发展观、学习观、课程观和教育观出发,以儿童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体现《新纲要》提出的幼儿素质教育要求,反映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追求。让幼儿充分参与、积极探索,不断发现与理解周围的生活和事物,使幼儿真正成为发展的主角,课程的主体;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纲要》的一个平台,是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它的时代特点不言而喻,时代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以现代课程理念来搭建贯彻落实《纲要》的平台。
通过《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教材三位编委的精辟阐述和五节观摩课的精彩展示,使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了《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是以“儿童发展为本”为主旨,服从于使每个幼儿全面地、和谐地、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学前教育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蕴涵于实现幼儿园课程的一
切活动中。《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以主题为主线,将“环境创设、家园共育、活动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都视为课程的组成部分。这一课程展示出幼儿的发展是在多种活动过程中进行的;是在显性和隐性的环境中诱发的;是在家园合作的影响下统一地连续发展的;“幼儿是课程的主体”。
就内容而言,建构式课程的基本原则是“选择对儿童发展有利、适合幼儿学习的有意义的主题内容,充分让幼儿主动建构”。这些主题是儿童的生活、是儿童的经验,是与儿童渴望探索、发现和理解的周围的人、事、物密切联系的。
就实践的方法和策略而言,建构式课程进行多种教育活动的整合,即主题线索、区角活动、日常活动多项活动的有机整合,五大领域联结整合。课程的主体是幼儿。它注重学习过程、注重生成、注重互动、注重合作,但不轻视学习结果、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独立活动;而是让过程和结果、生成和预设、互动与主动、独立和合作辨证地统一起来,使幼儿和教师共同成长,都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和创造者。
因而,教育必须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重视他们的经验和兴趣,使幼儿在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同时在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发展。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满怀爱心的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为他们幼小心灵的飞翔、个性张扬和能力的发展创设一个美丽的生活空间。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面对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明天,我们只有不断的创新、超越自我,我们才能赢得新世纪的辉煌
第五篇:赴上海参观学习感受
赴上海参观学习感受
三班25号刘晓琳
2011年10月24——28日我随青岛市后备园长培训班到上海参观学习。其中参观了两所幼儿园,听了一次专家报告。通过学习考察,让我领悟到在办园方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许多新思想新理念,也期待日后能结合实际,切实做好幼儿园的工作。
首先参观的是海丽达春申幼儿园。这是一所深港合资兴办的民办园,园舍布局富有特色,室外活动空间宽敞,色调协调,现代与童趣结合。参观后园长做了发言交流,注重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曹月老师的交流分享:《串门子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让我了解了“串门子”活动要与主题活动、节日活动等相结合,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优势,让幼儿认识更多的朋友,学会与他人交往,接触多元文化。
在闵行区虹鹿示范幼儿园参观中:有三大感受,首先感触的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细致,一是在晨间工作中,孩子入园主动按照洗手池边的六部洗手法洗手,在池边甩甩手,然后用纸巾擦干;二是洗手间虽不分男女厕,但用好看的木板隔开,蹲厕两边有小扶手便于幼儿蹲起,还有提示:怎样小便不湿裤子。工作多么细致、人性化;其次是户外活动的丰富有趣:太好玩了!太有趣了!户外活动的器材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全是自制的玩具:用pvc管做的小架子、小滚筒、爬网架,轮胎做的小轮子车、轮胎小路,矿泉水瓶做的路障,木板做的小车……全是废旧材料,而且一物多玩,结实耐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很有秩序:因为每个活动都是有任务的。比如说活动开始孩子拿着信在“小车”上钻过山洞,还要翻过“山坡”,把信送到指定地点。活动中既锻炼孩子平衡、钻、爬等动作,又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再就是对户外大型玩具的充分再利用。户外的大型玩具贴上任务标志图示先是拿着球“爬楼梯”,经过“山洞”、“吊桥”、把球扔进桶里,才可以继续下一个任务,否则就重来。想想我园的大型玩具只是带孩子来玩,没想到这样的玩法。而且我还发现在滑下滑梯的上端拴了一根绳子,咦?这是做什么用的,原来有的孩子不愿意从楼梯上,也可以拉着绳子从下往上爬,老师多细心啊,还充分考虑孩子的发展水平。让孩子带着任务去玩,培养孩子做事细心、耐心的好习惯。真正像杨园长说的那样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王教授的报告是《关于通过舞蹈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与能力》,首先讲了幼儿舞蹈的现状:技巧化、专业化、成人化。让我了解了幼儿舞蹈的内涵是,快乐是主题,舞蹈是载体,游戏是方法。接着讲了幼儿舞蹈的特殊性,对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作用,穿插了十几个幼儿小舞蹈,都是幼儿日常接触到的歌曲,歌词易记、动作生活化。如《我有一双小小手》、《分果果》、《我的好妈妈》、《小星星》等。最后展示了舞台剧《公主奇迹》,就是把以上这些舞蹈串起来,孩子快乐呀,又有教育意义,正像王教授说的那样:舞蹈就是给人带来快乐。而当前的考级、专业训练对孩子的损伤太大,7岁后才可考级,“劈腿”“弯腰”是12岁以后要学的,16岁以后才可穿芭蕾鞋。而我们的舞蹈教学是不是太注重技能了,而忽视孩子的快乐感受,想想“六一”要求孩子面露笑容,要怎样怎样动作,太成人化了。孩子快乐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以后舞蹈教学中,我们应做到还孩子童真,还孩子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