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盈余管理理性分析与科学对待(二稿)
盈余管理:理性分析与科学对待
* *
财务管理08(1)班 ****** 指导老师:***
摘要:本文考虑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证券市场代理问题及信息不对称严重和投资者非理性状况的特征,将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结合起来分析两者对股价的影响,进而分析两者与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关系。本文发现在不同的时期,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导致的错误定价关系两者趋势并不总是一致;盈余管理和投资者在不同的时期分别主导着股价与公司投资的关系。从盈余管理的手段看,可将盈余管理分为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披露管理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安排真实交易进行的盈余管理。
关键词:盈余管理;理性投资;平静时期
引言
在学术界,盈余管理是一个有2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作为财务揭示的热点话题,受到中外会计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基本理论正日渐成熟、日趋完善。在研究时我们必须弄清楚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传统公司财务研究从企业内部出发,关注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对公司融资的影响。与此同时,新兴的行为公司财务研究却关注到了外部资本市场非效率性对公司投融资的影响,认为投资者的情绪对公司投资产生影响。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在会计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盈余管理定义,按照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的定义,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旨在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而另一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P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随着人们对盈余管理认识和研究的深入,盈余管理有了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概念,根据研究分析,我们认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这个定义的几方面值得讨论。第一,管理当局在编制才财务报告时实施职业判断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为了对大量的未来经济事项,诸如长期资产的预期寿命和残值、递延税款、坏账损失和资产减值进行估计,都需要职业判断。为了报告同一经济业务, 管理当局也必须在被允许的会计方法之间(诸如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存货成本计价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作出选择。管理当局必须在确认期间费用或递延支出(诸如研究与开发费用、广告费和维修费用)之间进行选择。最后,他们必须决定如何规划公司交易,例如,可通过规划公司合并使之符合权益入股法或收买法,通过规划租赁契约将租赁负债在表内列示或表外披露,通过规划股权投资以避免或编制合并报表。
需要指出的第二点是,定义认为盈余管理的目标是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如果管理当局认为利益关系人无法发现其盈余管理行为时,则会发生盈余管理。如果管理当局掌握了外部利益关系人根本无法掌握的信息,以致盈余管理不可能被外界所识破,因而会发生盈余管理。再者,利益关系人可能会预期(并容忍)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
二、投资者情绪、股价与公司投资
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经济经历了大萧条以后,keynes认为股价“泡沫”反映了投资者的非理性因素,这些非理性因素会导致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和权益融资方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另外在研究投资者情绪引致的非效率定价对理性管理决策的影响时,进一步指出管理者在基础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一个目标是使当前企业股票价值最大
化,即通过某些投资项目“迎合”(catering)短期投资者的需要从而影响短期的错误定价;另一个目标是利用当前的错误定价为长期投资者争取利益,采用“市场择机”(marking timing)策略,即在股价高估时卖出或者发现股票,在股价低估的时候回购股票。即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新股发行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扩大企业投资规模。
考察投资者情绪导致的错误定价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时,一大难点就是衡量投资者非理性程度。前者源于信息不对称,是管理者主导。而后者关注投资者情绪,是投资者主导。然而,在研究公司投融资的市场择机问题时,难以辨别“机会”(股价高估)究竟是管理层操控引起的还是由投资者非理性造成。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可以操控投资者的部分行为来影响股价,而投资者本身存在的非理性也会直接影响股价,因此股价波动是管理层操控和投资者非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加以区分。
谭跃、夏芳《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的交叉研究》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后提出,在中国股市平静时期(2003~2005股指波动幅度较小),相较于投资者情绪问题,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更突出,上市公司管理者可通过盈余管理影响投资者判断导致错误定价。因此,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趋势可能趋同;而动荡期(2006~2009股指波动幅度较大)投资者自身情绪问题严重,即使上市公司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的影响也很小。此时,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趋势可能相异。
因此,在平静时期(2003~2005)盈余管理的作用相对重要,管理者可以通过盈余管理引导投资者情绪,让股价走势有利于公司的投资决策。在动荡时期(2006~2009),投资者情绪的作用相对重要,投资者情绪引起的错误定价对上市公司投资能够产生显著的影响;而盈余管理的作用较小,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引导投资者的情绪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的作用很小。本文将重点阐述平静时期管理层理性盈余管理。
三、常见盈余管理的手段
从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看,可将盈余管理分为两类: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前者是通过会计手段实现的,而后者则是通过安排真实交易实现的。目前对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披露管理,本文则在简要分析披露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真实盈余管理。
(一)会计手段
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会计手段主要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这类盈余管理手段通常只影响不涉及现金流量的应计项目(应计项目是权责发生制的结果),而不影响各期实际的现金流量,所以又可称为应计项目管理。这些通常只影响会计盈余在各期的分布,而不影响各期的会计盈余总额。
1.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由于各公司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某些经济业务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其中一种,并且规定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应遵循一贯性原则,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但由于公司所选用的会计政策直接影响当期盈余,因而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期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如根据固定资产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当公司需要提高当期盈余时,会选用能够降低折旧费的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而当公司需要降低当期盈余时,会选用能够增加折旧费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再如根据存货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在物价上涨时期,当公司需要提高当期盈余时,会选用能够降低销售成本的先进先出法;当公司需要降低当期盈余时,会选用能够相对提高销售成本的加权平均法。
2.利用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会计人员在对某些不确定性交易或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时,需要根据职业判断进行会计估计。由于会计估计具有主观性,因而人们很难对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进行准确评判。众所周知,会计估计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当期盈余,因而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期作出不同的会计估计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需要估计折旧年限和净残值。这使得公司在经营业绩差时延长折旧年限和高估净残值,而在经营业绩好时缩短折旧年限和低估净残值。再如公司利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应根据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其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委托贷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并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相应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由于计提多少资产减值准备需要根据判断和估计确定,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很大空间。公司可在业绩好时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作为秘密储备,而在业绩差时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平滑利润。
(二)安排真实交易
安排真实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者通过构造具体交易并控制交易发生时间所进行的盈余管理。这类盈余管理手段通常既影响各期盈余,也影响各期实际的现金流量。并且通常不会增加公司价值,反而在某些非正常的情况下还会损害公司价值。以下对一些主要手段进行具体分析。
1.负债转为股东权益。公司的资金按来源可划分为债务资金和股东权益资金。根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企业在计算利润时,扣除了债务资金的成本(利息),却不考虑股东权益资金的成本(股利)。同时,公司负债的利息必须按期支付,而股利却可以不支付。因此,当公司经营业绩差时,通过与债权人协商,将债权人的债权转为股权,可减少财务费用开支和现金流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2.股票回购。在资本市场中,公司的股票价格包含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因此,当公司公布的业绩没有达到证券分析师的预期时,股票价格将大幅下跌。每股收益是证券分析师预测公司业绩的重要指标,当公司管理者预计公司每股收益水平达不到证券分析师的预期时,为防止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可通过股票回购减少发行在外的股票规模,以提高每股收益水平,从而达到或超过证券分析师的预期。国外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了公司通过股票回购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我国以前不允许公司回购股票,2006年修订后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规定上市公司在一定条件下可回购股票。因此,股票回购是否会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新手段。
3.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酌量性费用是指费用开支水平可由公司管理者决定的费用项目,如研究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维修费等。这些费用开支通常是面向未来的开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对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甚微。当公司经营业绩差,面临亏损或业绩滑坡时,管理者为提高公司当期的经营业绩,可以减少当期的酌量性费用开支。国外一些研究资料显示,很多公司通过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进行盈余管理。这种盈余管理手段虽然可使公司短期利润增加,却削弱了公司长期发展的能力,损害了公司价值。
4.增加产量。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生产产品的成本由企业在生产该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耗费构成,具体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机器设备折旧费、维修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办公费等。在这些生产耗费中,有些费用属于固定费用,当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固定费用总额不变。因此,当产量增加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会下降,并直接导致相同销量的销售成本下降,使利润水平上升。由此可见,在销量无法增加时,仅通过提高产量即可增加利润。但通过增加产量进行盈余管理对公司有害无益。因为公司增加的产量转变为存货,占用了公司资金,降低了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过多的存货还可能面临由于产品过时或毁损而减值的风险。
5.资产处置。资产处置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子公司、经营部门或其他长期资产和投资的所有权有偿让渡给第三方,并以此获取现金或其他有价证券的行为。当公司经营业绩没有达到预期时,可通过转让持有的无形资产、已经增值的有价证券或某个经营部门等获取收益,使利润达到预期水平。陈信元、叶鹏飞、陈冬华(2003)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有通过资产出售
提高公司利润,以达到配股或增发条件的行为。白云霞、王亚军和吴联生(2005)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公司会通过资产处置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或避免业绩下降的目的。
(6)放宽信用政策或给予销售折扣。公司在临近年末时,看到当年经营业绩不佳,可能会通过放宽信用政策或给予销售折扣促进销售,以改善经营业绩。放宽信用政策包括延长客户的付款期、向信用不佳的客户赊销商品等。销售折扣则主要是通过价格优惠吸引客户大量购买。这种年末的促销活动,会暂时性提高公司利润水平,但是会损害公司长期利益。放宽信用政策会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而销售折扣促使客户年末大量购货,会导致下一年购货量减少。另外,如果销售折扣后价格再复原,客户的购买意愿可能下降,因为销售折扣使客户对公司商品降价形成预期,会等到下次降价时再购买。
(7)关联方交易。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关联方交易的类型通常包括购销商品、购销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租赁、代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关键管理人员薪酬。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复杂,存在大量的关联方,因此,关联方交易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如在关联方之间购销商品时,上市公司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关联方将自己的优质资产租赁给上市公司经营,收取较低的租赁费,或者租赁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向上市公司支付较高的租赁费;上市公司将持有的劣质股权转让给关联单位;上市公司将劣质资产或股权与关联单位的优质资产或股权进行置换;上市公司向关联方提供贷款并收取高额利息等。
四、平静时期的公司盈余管理
适度的盈余管理对于公司及其相关利益者来说,是有益的行为。借助盈余管理的适度调节效果,可以支持公司股价的稳定和上扬,还可以实现筹划节税,甚至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恶性盈余管理等同于会计操纵,它往往突破会计政策底线和商业底线,只能暂时表面上满足管理层的利益诉求,而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相违背。玩弄操作利润的数字游戏只能蒙骗投资者于一时,不论其手段如何高明,总会留下蛛丝马迹,最终落得“伸手必被捉”的命运。中国的银广夏、蓝田股份,美国的安然、世通即是明证。良性盈余管理则限定于会计政策底线和商业底线的范围之内。适度的盈余管理对于公司及其相关利益者来说,是有益的行为,借助盈余管理的适度调节效果,向资本市场传递收益稳定的会计信息,从而支持公司股价的稳定和上扬。良性盈余管理还可以实现筹划节税,甚至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管理层要善用良性盈余管理。从良性盈余管理的实现手段而言,可以区分为四种类型:会计盈余管理、财务盈余管理、运营盈余管理和战略盈余管理。
(一)会计盈余管理
会计盈余管理是指通过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使会计报表呈现期望的结果。会计盈余管理使用最多、最为人们熟知,也是成本最低、最简洁的盈余管理手段。会计盈余管理对企业经营不会产生实质影响,却可以改变经营的会计结果。会计盈余管理要求对会计准则灵活把握和应用。
2007年,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全面得以应用,在上市公司中报或年报中至少可以“窥出”以下四种会计盈余管理手段的有效运用:一是运用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制度相比的重大变革,是引入了公允价值理念,在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公司合并的非共同控制类型中和债务重组等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虽然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进行了严格限制,但这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资产评估机构的报告,公司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二是会计估计变更。例如,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账龄分析法变更为迁移模型法,计提坏帐准备时对
单项重大应收账款进行单独减值测试,单项不重大应收账款按“逾期”与“未逾期”的特征划分资产组合等,这些手段都可以对利润产生一定影响。此外,采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也较多。三是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新会计准则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科技开发支出可以资本化,而不是像原会计制度全部记入当期损益。2007年众多高科技型中小板上市公司净利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从这些企业的年报中发现,这主要得益于新会计准则中关于研发费用资本化的规定。四是预计负债,《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对预计负债核算进行了规范,但不管是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职业判断的空间都很大。在会计准则新颁布伊始,会计盈余管理的空间一般较大。这时的会计盈余管理很难界定清楚是“良性”范畴还是“钻空子”,盈余管理结果是否能得到公众和监管部门的认同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业绩为主,盈余管理为辅”是明智之举,如果本末倒置,盈余管理往往适得其反。
(二)财务盈余管理
财务盈余管理是指通过财务活动(筹资、投资、分配等)的合理安排使会计报表呈现出期望的结果。和会计盈余管理不同,财务盈余管理关键不是会计政策的选择(甚至不涉及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而是通过财务活动有效安排来影响会计报表。
最典型的财务盈余管理是债务重组。很多*ST公司都将债务重组当成了“摘星”撒手锏。2007年A股105家*ST公司(包括S*ST公司)中,有28家*ST公司成功扭亏。但在这28家公司里,仅有14家的营业利润为正值,大多数扭亏*ST公司的利润真正来源集中在债务重组和政府补助利得。
通过融资渠道选择和融资方式的安排,去影响财务结构,进而影响EPS(每股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是财务盈余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总资产报酬率不变的情况下,负债占总资产比例不同,由于负债的“杠杆”作用,EPS和净资产收益率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因此,公司财务高管可以根据公司的EPS和净资产收益率目标、一般总资产收益率这些数据,倒推出期望的负债比率,然后针对性地组织相应的融资活动。
带有利润分配性质的员工股权激励也会对利润产生重要影响,在利润丰厚的年景推出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利用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利润。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07年的伊利股份。根据伊利股份测算,公司股票期权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为14.779元/份,公司预计所有激励对象都将满足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规定的行权条件,按照股份支付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将对公司等待期内的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损益影响总额为73895万元。尽管证券市场对伊利股份的做法褒贬不一,伊利股份此举的主要目的可能也并非盈余管理,但股权激励是盈余管理重要手段之一却毋庸置疑。
(三)运营盈余管理
运营盈余管理是指通过运营模式(包括交易方式、定价、企业合并等)合理安排使会计报表呈现期望结果。通常的运营盈余管理实现手段包括委托经营、合作经营、关联交易、资产转让,但这四种手段往往以非公允的交易价格(或合同条款)为基础才能达到影响会计报表的目的,往往滑入“操作利润”的深渊,也是监管部门重点关注和打击的领域。本文就不再涉及。
企业合并是政策底线范围内运营盈余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按照《新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分“同一控制方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方下的企业合并”两种。同一控制方下的企业合并下,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包括被合并企业合并前所实现的利润和现金流量。这样,选择同一集团系统内当年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实施合并,就可以将其利润合并入公司财务报表,拉升公司业绩。此外,在同一控制方合并下,由于在账面上不需要重估购入资产的价值,可通过合并资产价值被低估的企业,在合并后处置价值被低估的资产,获取收益。非同一控制方下的企业合并适用于当前利润丰厚、管理先进的领先企业,选择因机制问题暂时经营困难,但具备一定“激活”潜力的企业,以低成本或无成本实施兼并,一方面在合并后初期可以利用被兼并企业的亏损递减所得税,起到节税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被兼并企业的理顺和“激活”,最终使被兼并企业起死回生,产生利润。
此外,通过增加当期产量的方式,可以有效摊薄单位产品要负担的固定成本,从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即规模化效应),提高毛利率和利润率,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当然,在市场没有相应增长的情况下,这种盈余管理方式会导致库存增大和资金占压,管理层需要系统考虑。放宽信用政策和提高销售折扣标准、以及大规模降价,可以促进当期销售的显著增长,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但这种方式和增加产量一样,盈余管理的效果是多方面的,操作不慎,就会导致坏账和亏损。
相对于会计盈余管理和财务盈余管理,运营盈余管理的实施难度更大,而且也超越了企业财务高管的职权范围,需要公司运营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筹划,运营盈余管理基本不会触及到政策底线,但规划不当却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四)战略盈余管理
战略盈余管理是指通过通盘的战略考虑与规划,辅之以会计政策选择、运营模式选择和财务安排等多种手段,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相对于以上三种盈余管理类型,战略盈余管理实质上不是盈余管理的新方法,而是在一种系统思维模式下,对以上三种盈余管理手段的灵活搭配和综合应用。
GE(通用电气)是战略盈余管理应用的典范。1983年——1993年,通过有效的盈余管理,GE的利润和股价都出现了稳步增长,树立了证券业“不落太阳”的良好形象。GE的产业规模和多元化经营的业务结构赋予它许多这样做的机会。第一波士顿公司分析家Sankey指出,GE资本公司有着“非凡的在需要的时候创造利润的能力”,因为它“多元化的业务组合”提供了“极大的如何报告盈余的弹性空间”。一方面,GE不断并购和重组形成了始终良好搭配的三层面产业(业务)组合:第一层面,核心业务:直接影响近期业绩,提供现金流维持企业存在的业务;第二层面,增长业务:正在崛起的新业务,具有高成长性,有代替第一层面的潜力,并将最终代替第一层面;第三层面,种子业务:需要重点选择,精心培养的项目。三层面业务彼此转换:当现有的核心业务在“明天”衰退时,“今天”的增长业务就变成“明天”的核心业务,而“今天”的种子业务也会转变为“明天”的增长业务,并准备在“后天”为企业提供得以维系运行的基本现金流。GE通过合理规划,实现业务的彼此替代,避免了利润的大起大伏。另一方面,GE在通过出售优势业务获取高额投资收益的同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劣势业务的清算和退出,从而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
战略层面的盈余管理适用于涉足多个领域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并购重组为特征的金融控股公司。战略层面的盈余管理基本不会触及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政策底线,其要点是对业务的合理组合和对业务买卖、清算时间的合理安排。
从创造价值的角度而言,投资决策是公司财务决策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本文认为在资本市场平静时期,公司应当理想应用盈余管理,合理引导投资者情绪,促使向公司有利方面发展。在会计、财务、营运、战略层面合理使用良性盈余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信元、叶鹏飞、陈冬华 机会主义资产重组与刚性管制 2003(5)
[2]谭跃、夏芳 会计研究(2010.8)30~39
[3]陈华 试论盈余管理
[4]刘志远、花贵如 2009 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述评及展望 外国经济与管理 45~51
第二篇:盈余管理现状
一、我国盈余管理现状
在我国,会计还十分年轻,缺乏一些具体交易的会计处理准则,证券市场的监管功能还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和发达市场国家在动机上有一些区别。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包装上市以及后来的配股等等。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监管能力不到位,有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到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程度。
对比国外的盈余管理方法,可以发现只要我国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都是有益的。
透视我国盈余管理现象,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分析如下:
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最基本的动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利益诱导效应,企业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一经确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于是一些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从业者,就有意破坏诚信原则和会计规则,实施盈余管理。
2.盈余管理的避税动因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经营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对经营者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及会计政策的灵活选择为其开展盈余管理实现“避税”提供了弹性空间。
3.企业之间的交易往往建立在信用基础上,因此,为了树立良好形象,许多企业就有强烈的动机粉饰财务报表,以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信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社会形象非常重要,它们往往通过盈余管理提升企业业绩,向市场传递绩优信息,从而达到改善企业形象的目的。
二、会计职业道德判断建设不完善带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不高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需要会计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会计理论发展缓慢,经济活动内容单一,这些都限制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2.会计职业道德判断意识不强
我国由于受产权机制的制约,会计人员与企业的经营者同属企业管理人员,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且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等均由经营者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势必会做出有利于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判断,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3.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经济主体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督。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在职业道德判断的建设中完善盈余管理制度
1.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对于在校学生的教育,既打好专业基础,又塑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新时期对合格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在校启蒙式的职业道德培养,需要创建会计文化氛围,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在近似的环境中体味会计的真谛,在感触中觉悟,在感触中培养,在感触中提高,成为既有会计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会计素养的新型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全面改进教学方法。
2.注重会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
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关键,就是要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加强业务培训,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技术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及会计人员能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并且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确保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这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内在威慑性,并最终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3.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机制是指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可能存在的舞弊造假,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运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公司治理结构是约束管理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的基石。社会监督是职业判断的外部监督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拥有了更广泛、更全面的自主权。权力没有监督和制约就会产生腐败,权力越大,就更需要制约,理财权力越大,就更需要会计监督。因此,强化会计监督,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是对当前领域中出现的盈余造假现象的有力挑战,也是防止和发现会计造假的有力措施。因此,要从会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同时着手,建立起一个由会计人员、单位负责人、行业组织、政府部门以及全社会群众参与其中的全方位立体式监督体系,只有通过内外两方的共同监督之下,盈余造假现象才可以得到彻底的杜绝。
第三篇: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盈余管理作为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重要话题,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研究方法的描述多是多种多样的。现阶段,盈余管理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本文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盈余管理有更深的理解,然后再此基础上对盈余管理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一些展望。
【关键词】盈余管理;应计利润;动机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目前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一般可以从“信息观”和“经济收益观”两个角度来理解。Scott、Schipper和Healy对盈余管理的定义是目前学术界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WilliamK.Scott(2000)是最早给盈余管理下定义的。他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不违背GAAP的前提下,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理人自身利益或(和)企业市场价值实现最大化的行为。这是一种狭义的概念,将盈余管理定义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范围之内,采取的方法仅包括会计政策选择。Scott从经济收益观的角度,强调企业的管理者对会计盈余或利润的控制。在此观点下,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令管理者满意的财务成果,而会计盈余是决定财务成果满意与否的重要依据;而Schipper(1989)则认为,以信息观来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信息观认为,盈利是许多决策和判断的重要信号,会计数据的重要属性便在于其具有“信息含量”这一特性。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广义的概念,即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为目的而对财务报告对外披露过程进行干预和歪曲控制的“一种披露管理”。在此定义下,盈余管理不仅是对财务结果的控制,同时还可以存在于对外披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涉及的盈余管理范围比前者大;Healy和Wha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时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Healy和Whalen的定义也是广义的,将改变企业投资的时间安排和规划交易也包括在盈余管理的范围内,并突出了盈余管理的动机问题。
我国的会计学者对盈余管理的一般定义是: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或其他方法,寻求对自身有利的利润结果。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也还存在着一些分歧,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盈余管理是否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即盈余管理是否合法合规;二是盈余管理的方法是仅指会计方法还是包括非会计方法,如交易的构建和交易时点的安排等。孙铮、王跃堂(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空间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秦荣生(2001)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魏明海(2000)认为,盈余管理又称利润操纵,是指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一)应计利润总额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模型:
(1)Healy模型(1985)。Healy模型是用估计期总体应计利润的平均值来作为事件期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估计值,并假设企业每年的非操纵眭应计利润的均值是不变的。
(2)DeAngd0模型(1986)。与Healy模型有所不同的是,DeAngelo模型是用事件期的上一年的总体应计利润来作为事件期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估计值。
(二)应计利润分离法
由于在计算非操纵性应计利润时考虑的因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模型。(1)Jones模型。该模型假设,由于公司的营业收入增加和固定资产规模扩大,应收应付项目及折旧额等相应的应计利润也会随之增加。所以,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应该是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固定资产规模的函数。
(2)修正的Jones模型,该模型认为,定期增加的信用营业额是营业收入中被人为操纵的部分,所以,回归方程中的营业收人的增量应扣除应收账款的增量。
(3)行业模型。行业模型认为,在同行业公司中,决定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因素变化是一样的,而不是设计模型来直接估计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决定因素。
(4)截面Jones模型、与Jones模型相比,截面Jones模型参数只是不用时间序列数据估计,而是用截面数据估计。
(5)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与修正Jones模型相比,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中参数也是用截面数据,而不是用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上面5种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中,有些事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有些则是截面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是根据每个公司估计期时间序列上的数据,估计出每个公司的一个总应计利润和相关主导变量之间的回归系数。因此,时间序列模型需要样本公司有较长时间序列的数据,并且要求公司在估计期每进行系统性的盈余管理。截面模型假设样本公司在同一行业中没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其实根据事件期每个行业的公司数据,估计每个行业的总应计利润和相关主导变量的回归系数。由于上述5个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所以有关的争议很多,而且实际应用的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异。
(三)具体项目法
具体项目法是专门针对具体的应计利润项目进行的研究。比如,对坏账准备货保险行业的索赔损失准备进行研究。
(四)盈余分布法
会计盈余的某些特定值可能对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类特定值被称为会计盈余的临界值。这些临界点通常包括零点、上期盈余和本期财务分析师的预测盈余等。管理当局有进行盈余管理来达到临界点的动机。特别是当实际盈余位于临界点附近时,这种动机更为强烈。盈余分步法就是通过检查报告盈余在临界点附近的不连续分布来计量盈余管理的方法。
第四篇: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
管理者当局短期内可以通过操纵盈余来影响公司股票的价格,是因为投资者或相关利益者会通过会计信息来估价上市公司的股票。因此说这一动机主要是从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是否以改变股票价格来看的。比如说企业是否为了上市而提高发行价格;是否为了避免持续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是否为了企业配股融资而进行盈余管理。
1.提高发行价格的盈余管理动机
根据我国相关条例法规的要求,在我国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近三年连续盈利”的条件,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没有连续三年盈利的话就没有资格申请上市。因此不难理解,一些企业为了上市就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使得自身连续三年盈利。相关学者通过观测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发现,我国企业在IPO的前两年、前一年跟上市当年的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在其它年份显著下降。
同样的,企业不仅仅在IPO的时候希望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股价,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企业为了避免报告亏损,也同样会采取各种盈余手段提高股价,扭转自身形象。这里所指的亏损公司既包括那些已经报告亏损的企业,还包括濒临亏损的企业。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的不够成熟、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亏损企业的退市制度等一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亏损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2.为了获得配股融资的资格
很多公司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无一例外的都准备上市,因为上市可以给企业带来相当的资金和其他好处。通过上市直接融资这种方式成本较低周转还快。在我国,上市公司所需要的配股融资成本低于企业的举债,再加上实现的可能性又比较大。所以来说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都存在有配股的动机。那些具有配股权资格且处在临界值的企业应计利润比处在非临界值企业的应计利润明显要大。也就是说处在具有配股融资的资格的临界公司的应计利润总额指标明显大于其他的上市公司。这就意味了该上市公司很可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因此说上市公司业绩的下滑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于为了达到配股的资格而参与了盈余管理。
在我国对于会计的盈余指标的临界要求也包含在了配股政策中。比如说,1999年以前针对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相关政策明确表示要连续三年超过10%,于是出现了所谓的“10%现象”;在1999年以后又指出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找而已指标必须大于10%,同时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也要大于6%。于是我国上市公司又出现了“6%现象”。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的普遍实行的配股政策是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要符合连续三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平均要大于6%。尽管是较为均衡的指标,但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有一定空间来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还会随着配股政策的变化而变化,配股政策需要政府必要的监管,有研究表明1999年我国推行的配股政策对企业的盈余管理是有效的。根据学者的研究表明,一些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处于改变股价的动机,但是这种动机发生的频率高低还没有得到证实。
第五篇:剖析盈余管理的目的
剖析盈余管理目的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
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
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
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
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代理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管理激励机制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迅速向股东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积极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机会等。为此,管理者就有动因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净利润。这样,下一得到奖金的概率就会增加。相反,如果净利润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在计算报告利润时就会尽量去除超过上限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利润得不到奖金。只有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这才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此外,管理者在卸任之前通常会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调增报告利润,以获取最后一次高额奖金。同样,业绩较差的企业管理者在任期将到时,为防止或推迟被解雇,也会利用盈余管理来粉饰真实业绩。但是,一旦管理者的变动得到确定,管理者便可能降低当期利润,以增加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在实行承包制的企业中,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的可能性更大。
管理者报酬与会计利润挂钩的制度原本是用来消除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但实施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非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加深了危机。最终的结果是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了巨大的私人利益,而股东、底层雇员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2.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在实施盈余管理过程中又会有一些具体目的。与其终极目的不同的是,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司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二是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是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一是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司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二是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是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是完善会计规范。首先要求公司在改变会计方法和原则时,应尽可能详细地披露其改变对利润的影响,包括增加财务报表附表,详细列示所有调整项目。其次坚决反对以重要性为借口,为故意虚报业绩开脱责任。再次对收入确认提出严格要求,特别要避免收入的提前确认。
二是加强审计监控。注册会计师行业应明确对被兼并公司研究开发费的审计原则,对公司兼并中有关巨额冲销、资产重组以及收入确认等事项的规则应加以补充、完善。外部审计师必须把信息的完整性放在首位,不允许以追求效率而忽视效果的审计方法取代完整的审计程序。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将那些重组过程中预提费用、进行巨额冲销的公司,列入重点核查范围。发现问题应进行严厉的处理,加大惩罚力度。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加强正确引导,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建立起公允、合法、一贯地进行会计盈余报告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