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范文]
陕西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遴选办法(试行)
为了适应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形势,进一步加强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时将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我校教师及校外专家遴选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中来,特制定本遴选办法(试行)。
第一条校内选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基本条件
1.熟悉国家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治学严谨,学风正派,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认真履行指导教师职责。
2.现聘的具有副高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学、科研及管理人员,年龄不超过54岁。
3.具有博士学位、讲师(助理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教学、科研及实践成绩突出的教学科研人员可申请增列为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指导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讲师(助理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教学、科研及实践成绩突出的教学科研人员可申请增列为体育硕士、艺术硕士指导教师。
4.能积极从事所申请的专业领域研究,具有系统的专门知识,学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近五年的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中的2项(其中第1项为必备条件):
(1)参与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前5人)1项,或参与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前3人)1项,或主持厅局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未达到本要求者,申请人所在单位应提交关于申请人学术水平的单行材料,并对该申请人研究生培养资助费的来源做出说明。)
(2)在本专业研究领域重要以上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3)正式出版个人独立完成(或本人为第一著者,且执笔10万字以
上)的学术专著,或参编国家级教材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或主编正式出版的通用高等教育教材1部(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
(4)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或科研成果奖(国家级前5人,省部级前3人),或获得厅局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或科研成果奖(第1人)。
(5)外语类公开出版译著1部;体育、艺术、汉语推广类在省部级以上比赛中获奖1项(前3名);艺术类公开出版画册1部(第1人)或音像作品专辑(独立完成);艺术类公开举办过高层次的艺术作品展或音乐作品演奏会;体育类担任过国家级赛事的裁判或组织过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工商管理类制定大型企业咨询报告(第1人)或地市级及以上政府决策报告(排名前3位);可认定为符合1项条件。
5.曾协助或参加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或开过一门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相关的研究生课程,能够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
第二条校外兼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合作导师)应符合以下条件
熟悉国家有关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风正派,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有较充裕的时间指导学生。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合作导师遴选条件分列如下:
1.选聘教育硕士合作导师的基本条件:
(1)了解基础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熟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
(2)陕西省中学特级、高级教师,小学具有小教高级职称的教师。
(3)能积极从事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学术水平较高。近五年的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在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领域重要以上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篇;②正式出版个人独立完成的学术专著,或出版本人为第一著者的教材或教辅1部;③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或科研成果奖(国家级前5完成人,省部级前3完成人,厅局级
第1人);④参与国家级或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国家级项目前5名,省部级项目前3人),或主持厅局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
2.选聘工商管理硕士合作导师的基本条件:
(1)掌握工商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熟悉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
(2)具有本系统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或担任规模以上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及大型企业“三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以上职务,或为地市级及以上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专家。
(3)主持或主要参加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国家级前5人,省部级前3人,厅局级第1人)。
(4)近五年的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在本专业研究领域重要以上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篇;②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国家级前5完成人,省部级前3完成人,厅局级第1人);③主持制定大型企业咨询报告;④地市级及以上政府决策报告(排名前3位)。
3.选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合作导师的基本条件:
(1)掌握汉语国际教育的科学研究方法,熟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
(2)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方向博士学位。
(3)具有在国外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实际工作经历。
(4)近五年的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在本专业研究领域重要以上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篇;②正式出版个人独立完成的学术专著,或出版本人为第一著者的教材1部;③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或科研成果奖(国家级前5完成人,省部级前3完成人,厅局级第1人);④参与国家级或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国家级项目前5名,省部级项目前3人),或主持厅局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
4.选聘体育硕士合作导师基本条件:
(1)掌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熟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
(2)具有本系统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
(3)近五年的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在本专业研究领域重要以上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篇;②正式出版个人独立完成的学术专著,或出版本人为第一著者的教材1部;③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或科研成果奖(国家级前5完成人,省部级前3完成人,厅局级第1人);④参与国家级或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国家级项目前5名,省部级项目前3人),或主持厅局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⑤担任过省级以上(含省级)赛事的裁判或组织过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体育比赛。
5.选聘艺术硕士合作导师的基本条件:
(1)掌握艺术科学研究方法,熟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
(2)具有本系统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
(3)近五年的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在本专业研究领域重要以上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篇;②正式出版个人独立完成的学术专著,或出版本人为第一著者的教材1部;③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或科研成果奖(国家级前5完成人,省部级前3完成人,厅局级第1人);④参与国家级或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国家级项目前5名,省部级项目前3人),或主持厅局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⑤公开出版画册1部(第1人)或音像作品专辑(独立完成);⑥公开举办过高层次的艺术作品展或音乐作品演奏会。
第三条 申请增列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程序为:
1.个人申请与申请者所在单位推荐相结合。申请者填写《陕西师范大
学增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申请表》,申请者所在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填写意见,连同申请材料报研究生部。
2.研究生部会同有关单位对申请人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合格者的材料提交有关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表决。
3.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获得到会人数2/3及其以上有效赞成票为初审通过。
4.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初审通过者的有关材料,征求异议。
5.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初审意见、公示所征求意见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获得到会人数2/3及其以上有效赞成票者,新增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对增列的校外兼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合作导师),培养单位应与其签订聘任协议,明确双方的职权与义务。
第四条 对以下三种情况,审议时条件可适当放宽:
1.新设工商管理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等4个专业学位的申请者。
2.已设专业方向上的指导教师人数少于2人。
3.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提议的其他情况。
4.对上述三种情况按特别审批程序审批:在一般程序的基础上,由研究生部初审并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同意,方可提交有关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审。
第五条 本试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修订。
研究生部
二〇一〇年五月一日
第二篇: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学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60多年来,在刘泽如、李绵、郭琦等老一代教育家的领导下,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学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4万余人,形成“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校风。学校目前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还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现任党委书记甘晖研究员,校长房喻教授。
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两校区功能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各具特色。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现设有21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64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03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一级硕士学位点,185个二级硕士学位点,1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含工程硕士8个领域)。在国家现有13个学科门类中我校学位授权点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8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800人,专任教师153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多,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近52%。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30余人,副教授520余人,博士生导师293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特聘教授共4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共4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共2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学团队11个,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陕西省“三五”人才、“三秦学者”、“百人计划”等人才工程入选者29人。近年来,学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10余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7828人、研究生7758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4万余人,外国留学生869人。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自2000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4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从2006级本科生开始推行“2+2”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积极探索教师教育“4+2+1”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十一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472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81项,教育部项目106项;有118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出版学术著作432部,教材160部,发表学术论文4793篇。自然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4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0项;863计划项目4项,973前期专项项目2项;出版学术著作105部,发表学术论文6454篇;有23项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16项科技成果被授予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11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和“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学校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十五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拥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5.9万平方米,共有藏书345.97万册。学校还设有博物馆,由妇女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博物馆三部分组成。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社会科学评论》、《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2003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学校拥有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公司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公司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9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4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4000余人。
学校设有教学实验性质的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陕西省重点中学,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学和幼儿园。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还与社会企业合办了锦园国际学校、金泰丝路花城学校、奥林匹克花园学校、陕西师范大学曲江第一中学、金泰假日花城学校、大兴新区小学等。学校是全国最早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高校之一,并积极探索出了一条被誉为“陕西师大模式”的后勤改革之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面向新世纪,陕西师范大学以西部大开发和教育大发展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二、报考说明
(一)招生计划
2014年我校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000余名,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700余名。最终招生人数以2014年教育部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二)接收推荐免试生
我校拟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300余人(含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可在我校研究生院网上查阅有关接收推荐免试生办法。其中:
学术型各专业所列拟招生数不含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
全日制专业学位所列计划招生数含推免生,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他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
(三)报考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水平方能报考,且须符合以下条件:①已进修完六门或六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并有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进修课程成绩单。②有公开发表的与学士学位水平相当的本专业3000 字以上的学术论文。③同等学力人员仅限报考所学专业,不得跨学科报考。④同等学力考生网报时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同等学力考生。⑤同等学力考生在我校进行现场报名时须提交能证明本人具有报考资格的材料原件。⑥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同等学力报考,报考须符合前款(3)中②、③、④、⑤、⑥项条件,并须提供本人本科期间不少于12门的课程成绩单(由教务部门提供)。
(5)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6)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就读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7)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报考条件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准。
其中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还须符合: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8)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单独考试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我校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一级学科内各专业及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报考。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个招生领域均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2)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以上(截止2014年9月1日)。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
(3)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我校单独考试科目中业务课代码与名称与全国统考的业务课代码与名称相同,思想政治理论代码为111;英语代码为250;数学科目代码为666,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请先按统考科目选,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替换为应考科目及代码。单独考试考生网报时必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单独考试考生。
(五)考生资格审查
各报考点在现场确认时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初次审核。我校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将再次进行核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取消复试资格。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六)报名方式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时间:2013年10月10日—31日(如有变化,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考生在此期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上网填写、提交报名信息。
网上报名期间,教育部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网址:http://.cn),参考我校关于《研究生招生考试学历(学籍)验证或认证办法》查询、认证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历(学籍)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提交报考点核验,请考生提前做好自查及认证工作。
2、现场确认时间:2013年11月10日—14日(如有变化,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考生需本人持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原件)等报考材料,凭报名号到网报指定地点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照相。未进行现场确认的考生报名无效。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七)考试时间、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2014年1月4日—5日
考试地点:由报名点安排。
(八)体检
体检安排在考生复试期间进行,具体要求在复试前通知。
体检标准:依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九)复试及录取
报考我校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分数A类线要求后,我校将适时组织安排复试。复试、调剂、体检、录取等工作将根据教育部、陕西省招办的安排和部署,按照“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与我校有关的初试成绩查询、复试通知、录取及通知书发放等信息,考生届时可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网址http://)进行查阅。教育部对研究生招生工作要求如有变更,我校将及时予以调整并在学校网站发布相关信息。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十)学制、学费及奖助体系
1、我校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的学制为3年,其他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专项计划考生的学制除外。学费遵照陕西省政府统一规定标准收取。
2、我校通过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为全日制非在职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十一)信息查询、联系方式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址:http://
研招办办公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校务楼4层425室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 编: 710119
联 系 人:程蕾 王博
联系电话:029—85310346
“★”表示该专业为我校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表示该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
第三篇: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陕西师范大学有五十多年的成人教育历史,是西北地区普通高等学校中最早设立成人教育机构的院校。195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函授部,开始举办函授教育,以培训中学教师为主要任务; 1985年,开始夜大学招生; 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原学校函授部、夜大学部和教务处成人教育科的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1999年,为适应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国内继续教育崛起的形势,经主管部门批准,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并入继续教育学院。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示范学校”、“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成人教育学院”等称号。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陕西师范大学成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同年5月成立网络教育学院。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招生对象: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其他行业在职人员、社会青年等。报名条件:报考高中起点专科须具有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技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文凭;报考专科起点本科须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文凭。
报考年龄:年满18周岁。
特别声明: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是教育实施单位,并非学历审查和鉴定机构,对报名者提供的报名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包括报名者提供的原毕业证书是否属于国民教育系列,不具有权威认定资格,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学生必须为其所提供的报名证件和材料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对持不合格证书(如伪造证书、非国民教育系列证书、地方颁发只在地方承认的证书、未按教育部规定进行电子注册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等)或伪造个人身份的学生,无论何时查出,均取消学籍,已经发生的费用不予退还。
二、招生层次、专业、学习期限
专科
英语教育、法律事务、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方向)、学前教育、数学教育、金融管理与实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公共事务管理、市场营销
本科
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学、教育学(小学教育方向)、教育学(教育管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学前教育、市场营销、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
三、教学及学习
● 教学模式:教材自学+课件学习+网上导学+网上答疑讨论+学习包+课程作业+学习中心导学辅导。
●平时作业所占成绩比例:30%。
● 采用学分制,弹性学习期限,学生可自主地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
● 学院每年组织两次课程考试,学生在所属学习中心集中参加考试。
第四篇:学生处-陕西师范大学
十年坚守矢志不渝,做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陕西师范大学姚崇申报陕西省十佳辅导员事迹
姚崇,男,汉族,198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现任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党总支秘书、团委书记,同时兼任2014级历史学、历史创新实验班、古典文献、文物与博物馆、旅游管理5个专业(252人)的辅导员。2004年(本科四年级)至今,曾先后担任体育学院和文科基础部8届学生15个专业共2200多名学生的辅导员。在担任辅导员工作的10年里,他用爱与坚持,诠释了学生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让思想政治工作走进学生的心里”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一线教育者。从成为辅导员的那一天起,姚崇就明白自己首先应走进学生的心里,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良师益友。
刚刚留校工作,突然面对几百名学生,姚崇既兴奋又不安。在反复的尝试后,他采取了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和每个学生谈话,主动走访每个宿舍。通过谈话与走访,姚崇向学生传达了几个重要的信息:一是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表现出了尊重、宽容与友好的态度;二是对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三是真诚地投入时间精力,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四是善于发现并赞扬同学们的优点,鼓励他们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而就是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熟悉并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状况,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及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他也逐渐被学生接纳,俨然成为同学们拥护的“孩子王”,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崇哥”。这不仅为姚崇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让他在工作中找到了自信。经历见证付出、收获与成长,10年来,他累计谈话达3000余人次,工作笔记和谈话记录16本。
刚刚留校的三年里,姚崇一直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同生活,即使现在有了家庭,也仍然坚持每月在学生宿舍住几天,每周去学生宿舍,主动了解学生情况。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他能主动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并与很多同学成为了“并肩作战”的战友和无话不谈的球友、棋友与网友。
在各种突发事件中,姚崇总是冲在最前面,为同学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意外被刺伤,他第一时间打车将其送到医院,陪护学生直到其家长赶到;学生感情受挫割腕,他几天没有合眼,始终陪伴着学生;2008年“5·12”汶川地震期间,他不分昼夜为学生值班守航;2009年甲流时期,他所带学生先后有11人因发热被隔离,学生的悲伤、烦躁、家长的焦急,让他忘却了自身的安危,多次看望受隔离学生并做好他们的情绪疏导工作。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诗情画意,然而姚崇却以自己朴实无言的行动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把复杂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和带动着学生健康成长。
二、“大学的学习,是对未来的投资”
大学是学生第一次放下高考重担,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与兴趣的时期,学生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但太多的选择让学生遭遇困惑甚至感到无所适从。针对这种现状,在新生入校时,姚崇就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优秀学子学习经验报告会等方式给学生传递了一种信念:“在大学,学习永远是最重要的”。
为此,姚崇针对文科学生的特点,从外语学习、科研创新和读书活动三方面狠抓学生学风建设。他借鉴“井冈山三湾改编”的成功经
验,把常规的教学班分为4—5个10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置学生干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姚崇所带的班级在文科基础部64个教学班优秀班集体答辩评选中名列第一;所带的学生在2013年外语四级考试中,平均一次性过级率达92%,居全校最高;其中四级一次性过级率最高的班级达96.5%,该班级600分以上的4人,雅思、托福和全国大学生竞赛获奖的同学有9人,出国交流交换和参加科研立项的同学达80%以上,学校宣传部为该班级录制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篇”的专题片,在学校主页播放。姚崇还组织起草了《文科部学生外语学习奖励暂行办法》,2013至2014年,文科部有20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奖(特等奖2名,一等奖3名); 23名学生通过雅思、托福等高水平外语考试;56名学生出国出境学习;2013级英语四级一次过关率79.8%(有8个班在80%以上,600分以上16人)。
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特点,姚崇组织编写了《文科基础部学生课外科研指导手册》,以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重点通过“挑战杯”系列竞赛、科研项目申报等工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进入学院展开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其中有170多个科研项目获得立项,学生公开发表文章60余篇;有5件作品在陕西省挑战杯竞赛中获奖,(其中1件获全国三等奖);有11件作品入选我校科技作品博览会。姚崇从2010年至今指导学生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勤助科研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等15项,指导学生发表重要论文9篇,公开16篇;2013年姚崇所带的学生60%主持和参与了科研项目,创新性学习和探索式读书在班级蔚然成风。
阅读就如同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文科学生读书就如同理科学生做实验一样,这是培养一切创新能力的基石。姚崇把所带学生分成若干个读书小组,通过组织“博观读书报告会”、“美文朗诵比赛”、“图书漂流”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激发同学们爱读书、读好 书的热情,养成博览群书、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三、“给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姚崇在继承文科基础部团学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团学工作模式,既重视通识教育,又积极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成才。
一是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一方面以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依托,以重要纪念日、节日和重大事件为契机,指导团学组织、学生骨干开展理论学习,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另一方面在各项团学活动中融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理念。一是构建“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依托一个系统——心理健康导航系统;严格执行两个制度:文科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和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周汇报制度;充分利用三个平台:陕西师大文科部聆心驿站微博、博客和电子刊物《美心物语》;切实推行四级预警网络体系,即“部级领导—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舍长”;扎实做好“五个一”工作:即学工组为每个宿舍发放一本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每个班级选配一名心理委员,每个班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心理班会,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听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报告,每名班委联系一个宿舍。二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五个一工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施“五个一工程”,具体为:传唱一首阳光体育之歌,每人每天锻炼一小时,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体育健身指导员,每个宿舍选拨一名体育督导员,每个学生至少培养一种体育爱好。
三是打造特色品牌。一是打造读书类品牌活动:通过人文论坛、“经典著作导读”、“博观”读书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二是打造新生文化节品牌: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优秀学子报告会、新老生经验交流会、英语配音大赛、演讲比赛、宿舍文化评比大赛、迎新晚会等活动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三是打造特色团日活动:开展以“青春·使命·担当”、“责任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团日活动,弘扬主流价值观;四是打造校园文化载体刊物品牌:通过《扶摇》、《紫燕文学》、《文苑学刊》、《景行人文报》等自办刊物,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10年来,姚崇所带过的学生有的已毕业、有的即将毕业、也有刚刚步入大学的。他们中有600多人次获得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表彰奖励,原来所带的学生多人被报送或是考研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姚崇指导的学生所组成的党支部曾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党支部”,所带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被陕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团省委评为“标兵团队”,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团委2011年被陕西省委组织部、团省委评为“服务世园志愿服务先进基层团组织”,团委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五四红旗团委”,文科部党校分校被学校评为“先进党校分校”而姚崇也获得了一些荣誉:2011年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提名奖,2008年被陕西省评为“优秀辅导员”,2010年在陕西省大运会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13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团委书记”,2014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曾四次被评为“优秀辅导员”,三次学校年终考核为“优秀”,五次被评为军训“优秀带队干部”;还曾被评为“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带队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申报工作先进个人”、陕西师范大学“国家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申报工作先进个人”
等多项荣誉。工作之余,他没有放松理论学习。近年来,他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完成校级社科项目2项,参与省、校级课题3项,参编学生刊物和学习材料20余本,发表与学生工作相关的研究论文18篇,其中核心论文3篇,重要9篇,2篇论文在省级交流中获奖。2006年11月被学校选派参加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全国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2011年5月被学校选派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生事务研修和培训,2013年10月在井冈山参加了58期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
人的灵魂深处有个根深蒂固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突破者、探索者和引路人。多年工作中,姚崇深刻地体会到辅导员不仅仅是一个岗位、一种身份,更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成绩是肯定,荣誉是激励,10年的历练,姚崇找到了自己事业发展的方向,也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希望在前,将一路前行。
姚崇情况简介
姚崇,男,汉族,198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现在担任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党总支秘书、团委书记,同时兼任2014级历史学、历史创新实验班、古典文献、文物与博物馆、旅游管理5个专业252名学生的辅导员。
一、获奖情况:
工作获奖:
1.带队的社会实践被陕西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团省委评为“标兵团队”;
2.指导的团支部被陕西省委组织部、团省委评为“争先创优、奉献世园”先进基层团组织;
3.指导的学生党支部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党支部”;
4.2012年组织的党代会知识竞赛活动获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主办的“喜迎十八大,党代会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5.文科基础部党校分校被陕西师范大学评为“先进党校分校”; 6.文科基础部团委2010、2011、2012连续三年被陕西师范大学评为“五四红旗团委”。
个人获奖:
1.2011年获全国辅导员人物提名奖; 2.2008年被陕西省评为“优秀辅导员”;
3.2010年在陕西省大运会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4.2007、2008、2009、2011年四次被评为陕西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
5.2007、2008、2009年连续三年被学校考核为“优秀”;
6.2013年被陕西师范大学评为“优秀团委书记”; 7.2014年被陕西师范大学评为“优秀党员”;
8.2005、2006、2007、2008、2010年五次被评为军训”优秀带队干部”;
9.在评建、辅导员基地申报、社会实践和诚信活动月等工作中,多次被陕西师范大学评为“先进个人”;
10.2006年11月被学校选派参加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全国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2011年5月被学校选派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生事务研修和培训,2013年10月在井冈山参加了58期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
二、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2项。
1.13年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功利主义社会思潮的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项目编号:13A020),在研;
2.12年主持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谐文化建设与市民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基于健康社会心态形成的分析视角(项目编号:12W51),已结项(合格);
3.13年主持陕西省社科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基于制度伦理的分析视角(项目编号:2013C077),已结项(优秀);
4.08年主持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研究项目: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相关心理因素研究及对策分析,已结项;
5.12年主持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研究项目《大学校园文化符号建设及育人功能研究》(项目编号:SZYB12003),在研。
发表论文:发表论文16篇,其中C刊3篇,3篇在省级交流中获奖。
1.姚崇,袁祖社.幸福的文化追问——基于马克思人本维度的分析视角[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06),核心;
2.姚崇,陈丽芬.消费主义境遇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探析 [J].高教探索,2014(03),核心;
3.姚崇,熊正英,兰继军.体育运动处方与团体心理辅导对焦虑大学生干预治疗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05),核心;
4.姚崇,周欣怡.功利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14(09),重要;
5.姚崇,姜开元,席海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今传媒,2014(05)重要;
6.姚崇,安昱霏.手机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4(09),重要;
7.姚崇,王茜.社会化视角下的陕北民歌——以酒曲为例[J].新闻世界,2014(10),重要;
8.姚崇.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特征及相关心理因素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02),重要;
9.姚崇,席海莎,张婉馨.新媒体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J].今传媒,2014(02),重要;
10.姚崇,刘维哲.大学校园文化符号建设及育人功能研究[J].新闻世界,2014(12),重要;
11.姚崇,黄尧茜,张程,王丹.新农村基层组织发展视域下文化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3),重要;
12.姚崇,朱佳明,董亮.新农村建设中村容建设的调查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34),重要;
13.李婵,姚崇.组织社会化策略视角下90后大学生管理体系的优化[J].价值工程,2013(22),重要;
14.姚崇,蔡小薇.西安市高校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02),重要;
15.奥成国,姚崇.陕西省部分高校高年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01)
16.姚崇,宋捷.试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6)
第五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校外指导教师申报表
山东大学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校外指导教师申报表
学院_______________
工 程 领 域_______________
申报人姓名朱万生
填 表 时 间_______________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