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监狱工作人才发展新机制

时间:2019-05-14 13:1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监狱工作人才发展新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监狱工作人才发展新机制》。

第一篇:构建监狱工作人才发展新机制

构建监狱工作人才发展新机制

进入二十一世纪被称为人才的世纪,人才资源已成为最具战略意义“第一资源”。党中央站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把优秀人才聚焦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的战略任务。当代人才成长,具有生成的平等性、学习的终身性、回报的倍增性、数量的稀缺性、竞争的激烈性和能力的创

新性等特征。当前监狱工作面临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期,培养和造就监狱工作高素质优秀人才,是我们监狱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我们要从监狱工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正确认识这些特征,努力构筑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全面确定推进监狱工作人才发展的工作方向,以形成人才充分涌现的大好局面,为全面加快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合理而有效的机制是人才充分涌现的原动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原有的人才发展机制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准确把握当代人才成长的特征,建立起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激励、服务和领导的新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监狱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监狱工作人才队伍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管理型;二是技能型。管理型主要是基层分监区,监区和监狱领导岗位从事管教、政工和生产经营岗位的监狱民警;技能型是从事生产劳动技术管理或辅助岗位的民警和职工,既有分布在分监区、监区,也有分布在监狱领导岗位。从人才的成长层次来看,有基层、中间层和监狱管理层。基层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中间层是过度的塔架,监狱管理层是塔尖。三者之间具有依存性、递进性,是构筑监狱工作人才队伍成长的阶梯。然而,我们纵观监狱工作人才队伍多年来选拔和培养体制,尚存在诸多弊端,其主要表现在:

(一)重使用,轻培养

一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监狱民警,在监狱基层分监区工作3-5年以后,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周围环境就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工作热情也比较高,通过考核合格,如果能及时把他们放到基层重要的管理岗位或辅助管理岗位,必然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基层分监区民警配备呈年轻化态势,许多基层分监区主管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监狱中层管理机构和职数也逐步趋向精简,分监区主管民警只能在分监区这一层面交流,有的主管甚至一干十年八年,基层一般民警很少得到晋升和提拔的机会,监狱工作的封闭性,决定民警不可能与社会进行交流,一线民警配备职数少,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超“负荷”条件下工作,容易产生对基层工作的厌倦和疲劳情绪。除正常上班,每周轮休外,很少有其他时间从事学习和娱乐,个人的业余兴趣、爱好难以得到释放和发挥。大多数基层民警职工很少外出,没有学习提高的机会,处于一种封闭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

(二)人才标准模糊,激励措施少

监狱工作人才应当是按照党的干部“四化”方针,在监狱工作实践中做出突出业绩的方为人才标准。但是,在监狱工作人才选拔的实际操作中,往往不注重工作实绩,而注重人际关系。衡量人才的标准发生偏斜,导致一些投机者,把眼睛只盯在领导身上,只为领导服务,不为群众服务,不择手段谋求个人升迁,不是把心思用在如何谋划工作中,而是用在揣摩领导的心思上,甚至有少数领导认为,跟自己走的近的人就是好人,反对自己的人就是坏人。这些现象的出现,既有我们各级领导者自身的原因,也有我们用人制度上存在的弊端,给监狱工作的政治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人才的成长必须加以激励,激励机制应当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基础之上,使人才选拔有相对硬性的规定标准,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监狱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多年来也只是在生产经营、监管改造、政治工作等方面制定了一些考核规范,但缺少科学性、准确性,多数工作领域无业绩测评标准,因而,衡量人才的标准十分模糊,能够运用科学的激励措施就更少。

(三)缺乏人才培养创新意识

只有尊重“人”,才能重视“才”,充分了解人才的心理需求、价值观的变化,为人才提供有效的服务。当前监狱工作中,一是没有营造人性化的发展环境。基层监狱民警几十年一贯制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大的监狱单位民警可流动性还好,小单位民警几乎流动不起来,监狱为民警可提供的发展机会很少,民警的求新、求变意识自然不强,思维和工作方法只能停留在上级布置工作的固定模式上。二是人性化的社会环境较差。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注重看到管理层的领导是人才,而忽视了人才并不一定是领导。因此,形成唯领导是从,非领导不对的庸俗人才观,只求尊重领导,不求尊重人才,监狱工作人才享受不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三是没有人性化的生活环境。长期奋斗在监狱工作基层岗位上的许多优秀民警,象吴其祥同志那样不可谓不是人才,可是,当他们生活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实际困难,能得到组织上主动帮助解决的并不很多,还有许

第二篇:创新人才工作新机制服务和谐社会构建

文章标题:创新人才工作新机制服务和谐社会构建

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

人事编制工作作为党委、政府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任务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体制保障。离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谈人事编制工作会偏离方向。因此,必须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方针指导下,正确认识人事编制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己任,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为人事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体制保障。

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造就和凝聚更多的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培养统筹管理和宏观调控机制。按照各类人才成长规律,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多渠道培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造就一大批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进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才的特点,坚持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境内培训与境外培训相结合,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高、中级人才到国内外相关机构进行培训,每年邀请国内外一定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学。

创新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完善的服务,形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清理废除阻碍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规范辞职辞聘制度,畅通各类人才在地区、行业和所有制之间,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法、有序流动渠道。坚持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制度,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开拓民间交流渠道,从优确定海外高层次人才基本待遇。建立科学、合理、灵活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由人才引进为主转向人才引进与智力引进齐头并进。建立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联席会议制度和专家返聘制度,进一步发挥离退休老专家在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中的服务和推动作用。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以业绩贡献为核心,建立健全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建立知识产权和技术入股制度,继续引导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建立和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和事业发展收入有效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市场化分配机制,扩大协议工资制、年薪制、奖励制和中长期激励实行范围。完善多元化人才奖励制度,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奖励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类人才奖项评选标准和办法,加大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的宣传和表彰力度,对做出重大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重奖。

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在信任、理解、宽容的环境干事、干成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入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建立健全科学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认真执行党政干部交流工作规定,认真执行任职回避规定,保证干部公正履行职责。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岗位设置、竞聘上岗制度,促进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聘任制、任期制、正常退出和淘汰机制。

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人才的经济社会权利。研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并落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才流动中社会保险衔接办法,鼓励用人单位建立各类补充保险。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为各类人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完善人事、劳动争议处理办法,维护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建立高级人才定期疗养、体检和学术休假制度,完善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假制度。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合理地确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并根据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适时地予以改革和调整,逐步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正确处理好人事编制制度创新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新时期对人事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坚持改革方向的同时,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善于从政策取向上,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使各项人事人

才政策,既能综合平衡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又能疏导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努力使全社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创新人才工作新机制服务和谐社会构建》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创新人才工作新机制服务和谐社会构建。

第三篇:构建江宁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

构建江宁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图)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面积1573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常住人口95.2万人,流动人口52万人。江宁原是南京市的一个近郊县,2000年12月撤县设区,成为南京的“三大新市区”之一。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推动了江宁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同时也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建立经济健康发展推进机制

江宁区委、区政府建立健全了《江宁区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江宁区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则》,科学制定了《江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并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实力雄厚、城乡协调、文化繁荣、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市区”目标,科学引领城乡统筹发展。

相继出台了《江宁区促进低收入纯农户增收的实施意见》、《农村新八件实事》及相关政策制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街道实力不断提升。

重点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审批提速工程,实行并联审批,行政办事效率提高

2.5倍。积极推行权力阳光运行,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系统,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江宁区区级机关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开展“六个无过错、六个零记录”活动,不断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效能。

充分运用司法职能,保障城乡统筹发展。2006年以来,法院受理各类案件分别为10999件、12655件、16666件,办结率达97.2%。有效实施执行威慑机制和联动机制,促进公平正义。

大力实施全民普法教育,出台了“五五”普法规划,区人大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并对决议执行情况进行审议,有力地推动公民普法教育,为城乡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健全城乡一体建设管理机制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高标准编制《东山新市区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各类规划168项,在全省率先完成区域《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有效解决了区内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城乡分割、空间不协调等问题。

编制了《江宁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规划工作大纲》,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功能,加快与南京主城的对接,协调推进宁杭高速二期、地铁一号线南延、绕越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东山与南京主城快速连接的道路体系。

编制了《江宁区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规划》,以保洁、拆违、治乱、整新、增亮、添绿为重点内容,进行了大规模、超强度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治理占道经营、小区环境、车辆停放、农贸市场、渣土车运输,城区亮化率达98%。

不断深化农村经营方式改革,积极发展生产合作型、销售合作型、科技服务型等不同类型的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77个,会员103793人。

完善社会事业进步保障机制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江宁区失地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的通知》等,不断健全城乡市场就业机制,完善就业网络。

针对江宁区发展过程中历史遗留问题,出台了《对1992年以来农转非人员实行养老生活补助意见》、《江宁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江宁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构建了以“土地换保障”的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出台了《江宁区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江宁区农村老年居民养老生活补助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城镇医疗、养老、失业等各类保险参保率均达98%以上。

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普惠制度,实行城乡教育公平。从2006年开始,累计投入1.05亿元,完成建设面积近7000平方米。目前,全区95%以上的中心幼儿园都已达到了市优质园标准,省优质园比例已达61.1%。全面免除义务教育段学生杂费。

建立城乡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引进同仁医院,建成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偏离城镇和社区密集的区域内,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15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实现持卡就医、即看即报,形成覆盖城乡的三级服务网络,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和覆盖率均达100%。

创新基层民主建设拓展机制

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必须要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跟进。我区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拓展民主治理机制内在地连结在一起,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推向更高的层次和新的阶段。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

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区规范村民委员会规章制度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村委会工作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制度。出台了《关于在全区开展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社区)的实施意见》,在全区开展了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创建工作,不断深化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村(居)务公开内容,制定和完善了3大类17项的村(居)务公开表。持续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目前,1个村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4个村(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86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

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加快推进生态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长远之举。该区把创建“全国生态区”作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举措,强势推进“全国生态区”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城乡联动的环境保护机制,进一步优化城乡综合发展环境,推动城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全区9个街道、2个开发区编制了环保规划,形成了完善的区街两级生态规划体系。在9个街道成立了环保所,在村(社区)明确了环保监督员,把环保的主战场延伸到农村。出台了《关于加强污染物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取缔“十五小”、“新五小”企业45家,关闭选矿、化工、造纸、电镀、水洗、印染等严重污染企业117家,拆除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水泥机立窑、回转窑6座。以水、大气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恢复、发展为重点,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等四项工程。区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在禁采区禁止开山采石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进行全面保护,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修复。先后关闭采石企业173家。

第四篇:江苏监狱系统 积极构建罪犯权利保障新机制范文

江苏监狱系统 积极构建罪犯权利保障新机制

江苏省现有23个监狱,其中2个女子分监。常年关押罪犯7.5万名左右,其中女犯3300余名,占押犯总数的4.2%,少年犯560余名,占押犯总数的0.75%,外国籍罪犯3名,港、澳、台罪犯11名。现有监狱人民警察1.2万余名,担负着惩罚和改造罪犯以及发展监狱经济和办社会的任务。

近几年来,全系统认真贯彻执行《监狱法》和国务院1995年4号文件的精神,以“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为指导,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监狱工作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监管安全工作创历史最好水平。罪犯脱逃、狱内发案逐年下降。2000年全省实现了无罪犯脱逃,连续3年无重特大案件的新突破。受到了司法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取得新进展。“九五”以来,全省有2所监狱被司法部命名为现代化文明监狱;2所监狱通过司法部现代化文明监狱验收;有4所监狱、10个监区被省局命名为省级文明示范监狱和监区。与之相适应,我们把罪犯权利始终作为监狱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和依法治监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以《监狱法》为准绳,提高认识、努力工作,积极构建罪犯权利保障的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罪犯改造的积极性,为稳定改造秩序,提高改造质量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打牢罪犯权利保障的认识基础

罪犯权利不是一个新概念。长期以来,我们把保障罪犯人权作为改造罪犯的一项重要原则,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1994年《监狱法》颁布后罪犯的各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人身权利、社会生活权利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保障。在此期间,我们的认识也呈现出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针对少数干警“不打不骂没有专政味道”的传统认识,反复对干警进行“罪犯也是公民”的意识教育,引导他们从尊重人的观念出发,认识罪犯权利;针对少数干警的“罪犯有权利,我们的权利谁保护”的认识,反复阐明罪犯处在被监管改造的不利地位,其权利是防御性的观点,使大家自觉尊重罪犯权利;针对少数干警“向罪犯灌输权利意识,我们还怎么干工作”的错误想法,以司法部提出的“568”工程为契机,全面提升监狱人民警察总体工作水平,从根本上维护了罪犯权利。在去年和今年刚刚进行的由省厅、省局组织的公开选拔监狱长、副监狱长的考题中,都将《监狱法》第14条规定的监狱人民警察的九种“不得有”的情形作为重点考题,反复强化干警的“保障罪犯权利意识”,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由于思想认识的到位,自《监狱法》颁布以来全省没有发生一起监狱人民警察体罚虐待罪犯致残致死的事件,一般性的打骂体罚也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二、公正执法。营造罪犯权利保障的制度防线

罪犯服刑期间,最关心、最需要的是早日获取自由。近几年来,江苏省监狱系统把以减刑、假释为重点内容的执法工作摆到了生命线的位置。公正执法,文明执

法,确保罪犯权利的实现,也就从根本上维护了监狱安全稳定,保证了改造质量。

一是不断加强建章立制。以《监狱法》和上级的一系列政策精神为依据,对涉及公正执法的各个环节,制定了20余项规章制度,规范执法工作。如针对个别监狱过去实际存在的对原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罪犯管理失之于宽的问题,制订了《关于加强对原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罪犯管理的暂行规定》,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一规定也体现了公正执法的精神。如针对在改造中努中探索新的离监探亲、特优会见、与亲属共餐、打亲情电话等犯人关注的权利实现形式,也作出了操作性的制度规定,确保不发生问题。再如近两年个别监狱在劳务加工中实际存在的“超强度、超时间、超体力”现象,从维护罪犯权利的高度出发,调整了劳务加工政策措施;同时,把杜绝“三超”作为考核“三好班子”建设的突出内容,与奖罚挂钩。目前已基本杜绝了“三超”现象。长期以来,对罪犯工伤致残致死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由此引起的纠纷、上访不断发生b但从总体上看,主要是补偿标难偏低,罪犯劳动中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为此,省局参照《劳动法》的规定,制定了《罪犯工伤致残致死经济补偿暂行办法》,提高补偿标准,规范了鉴定、补偿程序。这一规定出台之后,纠纷、上访明显减少。

二是全面实施狱务公开。1999年以来,按照依法治监工作的总体部署,在《监狱法》颁布5周年之际,向全社会、向罪犯实行狱务公开,内容包括罪犯权利与义务、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程序、劳动保护以及监狱人民警察权利、纪律等10项内容,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为配合这项活动,省局和各单位在办公室、会见室以及生产区、生活区等醒目位置设立了宣传灯箱,同时向新闻界发布了有关内容,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立了局长(监狱长)接待日。这项工作被誉为“阳光工程”,受到全社会普遍欢迎。

三是认真改进执法监督。以维护罪犯权利为重点的执法监督工作始终是我们执法工作的重要环节。几年来,他们结合执法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改进执法监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第一,不断增强罪犯的权利意识。各监狱在法制教育中不定期向罪犯进行权利义务教育,使他们知道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当遇到监狱或干警对其侵权时,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促其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与此同时,省局还组织本系统的法律专家深入监所,广泛开展送法下监活动,回答罪犯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近千件,受到罪犯普遍欢迎。去年底,编写了《特别人生指导400问》,发给犯人,其中的内容不少都与罪犯权利有关,被称“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犯人手册”。第二,不断创新执法监督形式。执法监督是促进公正执法的重要环节,其实质是保障罪犯权利。他们以维护罪犯权利为着力点,除搞好内部监督外,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执法监督的新形式,收到了较好效果。层层建立执法责任制。省局每年将执法目标、任务、要求、责任,明确落实到各单位,并在责任制中拿出20%的奖金额度与公正执法挂钩,问题严重的实行一票否决。使公正执法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二并落实、一并检查、一并考核奖罚。改变了少部分干警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公正执法软任务,凭感觉的状况。去年6月,省局聘请了16名由省人大、省政协、省妇联和新闻界等部门人士组成的执法监督员,先后2次视察·监狱,对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全系统各监狱也按省局要求聘请当地党政部门、社会团体知名人士270余名作执法监督

员,不定期视察监狱。引进科学的手段,推进执法监督向纵深发展。聘请江苏省医学界的17位知名专家成立专家咨询组,对罪犯伤残鉴定以及医疗中的疑难杂症等由专家出具权威鉴定结论,以作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和伤残补偿的依据,从根本上解决了罪犯医疗、伤残鉴定的公正执法问题。这一做法在全国属首创。全面推行了罪犯刑释前谈话制度。谈话由纪委、法制等部门的同志参与。主要通过谈话了解干警执法情况以及对监狱执法的建议和意见,从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罪犯权利。

三、改善条件,加大罪犯权利保障的工作力度

随着监狱经费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监狱生产的发展,还从改善物质条件上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罪犯实际享有的权利的不断扩大与提高。

一是重视罪犯生活设施规范建设。仅去年全系统就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改善罪犯基本生活设施。改建了罪犯食堂,并推行规范化达标工作,不仅做到食物量达标(实际上多数单位都超标),而且吃得热、吃得卫生,罪犯食堂设施、环境也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绝大多数监狱建起了特优会见室。在确保监管安全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罪犯实行48小时会见。所有单位都安装了亲情电话,便于罪犯随时和家庭沟通。多数单位还实行了亲情共餐。以上活动,凡收费的项目,都低于物价局核定的价格。即不以赢利为目的。费用有节余的,用于改善罪犯生活,不允许挪作它用。上述举措,不仅是罪犯权利的合理延伸,推进了罪犯的家庭和睦,也稳定了改造秩序。

二是加强对涉及罪犯物质采购的管理。去年全系统推行了罪犯生活物质和药品的招标采购,累计采购总额达到5000余万元。通过招标,节约经费427万元,堵塞了管理漏洞,维护了罪犯合法权益。

三是继续抓好对罪犯的教育。受教育权是罪犯的一项重要权利。在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中,他们始终抓好并不断深化对罪犯的思想、文化、技术教育。近几年来,有2.7万人次获得各类文化教育证书。2000多人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单科结业证528门。有10万人次获得技术教育结业证。原在省龙潭监狱服刑的葛某,在监狱服刑期间他刻苦改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刑满后他一边做贩菜生意,一边不忘干警教诲,发愤自学。去年上半年,他报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经济管理专业8门功课一次获得通过,成为该省自学考试中一次通过单科最多的人。葛某去年下半年又一次通过最后7门单科。成为该省自学考试开考以来第一个一年就获得大专文凭的人。

第五篇:构建新机制推行新模式

构建新机制推行新模式

全力打造可持续型林业生态示范镇

库庄镇位于襄城县中北部,土地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6.2万亩,人口5.8万人,辖29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236个村民组。311国道、103线、S238线、岗高线等道路从境内穿过,新修的县城三环路与我镇“井”字型乡村公路网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近三年来,库庄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城镇绿化建设一体化,开展大规模、全方位的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我镇先后投入360余万元,目前已形成6.2余万亩的生态示范林网,新打及维修机井365眼;新建及维修桥涵655座;整修田间生产道路105公里,硬化道路57公里;开挖疏浚沟渠231公里;新植杨树、大叶女贞11.8万株。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路、沟、河、渠绿化率达到98.6%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7.5%以上,村庄林木覆盖率达46%以上,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31.4%以上。完成道路绿化50条共86公里,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全民义务植树率达95%以上,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2%。逐步形成了宜人宜居的绿化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一致的良好局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组织到位,领导有力,方向明确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生态林业绿化建设指挥部,制定了造林绿化目标任期考核责任制和村绿化点制度,坚持定期对造林绿化进行研究、部署和检查。同时,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各管区区长及农林部门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造林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规划全镇的造林绿化工作,立足长远,求真务实,结合新农村建设,制定了科学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分工明确,细化责任。为全镇造林绿化工作的长期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必要的技术支撑。

二、加强宣传,增强意识,全民参与

近年来,每到春季造林季节,镇党委、政府都要召开全造林绿化动员大会,动员群众在“四旁”植树,鼓励有条件的农民承包荒地。并通过各村广播、张贴标语和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全镇每年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举办造林技术培训班两期。通过宣传及指导,广大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高涨,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全镇造林绿化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深入开展群众义务植树活动,在镇、区、村逐级建立了义务植树登记册,强化责任落实,提高植树质量,做到了义务植树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三、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思路清晰

在对全镇林业生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制定了详实的生态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一是出台了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规划和方案执行,不拖延、不打折,稳步推进,注重实效。二是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确立了“农业铺摊子、道路划格子、林木镶边子、调整填空子”的总体思路,着重做好“三抓一创”,即:一抓道路绿化,二抓农田林网,三抓重点项目;争创生态林业建设示范乡镇。三是逐步建立起完备的生态林业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打造了环线有精品、产业有亮点、农田成网格、整体上规模的生态林业建设格局,使全镇整体绿化水平显著提升,生态林业建设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四、健全机制,责任到户,狠抓落实

建立健全各项监管机制,包括领导干部任期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定期汇报工作进展、考核激励制度等,为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在绿化整体推进过程中,始终做到领导监督、自觉监督,责任到人、落实到人,逐级落实造林绿化责任,对镇、村、组三级干部实行“四包四定”责任制(即:镇机关干部包区,区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农户、包地段;定任务、定时间、定标准、定奖罚)。二是建立有效考核制度,抽调造林绿化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成立督查考核队,严格按照绿化标准及责任划分,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进行考核,确保工作落实到实处。三是完善奖惩制度,对考核中合格及优秀的相关责任人给以奖励,树立先进典型;对考核不过关的各级责任人进行问责,并根据情况给予惩罚。

五、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我们以路、沟、河、渠为“骨架”,应栽尽栽,不留空白;以农田林网网格为“血肉”,面积控制在300亩以内。全镇6.2万亩耕地,共建成合格农田林网网格290个,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控制率达到97.5%。同时,以乡镇驻地、村庄绿化为重点,全面推进镇村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在镇机关、学校、重点企业开展绿化达标单位创建活动,全镇90%以上单位达到绿化达标单位标准,镇区绿化覆盖率由原来30%提高到38.2%,为库庄镇的绿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六、创新机制,强化管护,稳中求胜

我们时刻关注已经取得的绿化成果,不断摸索出新的保护方法。一是各管区成立林木管护大队,将60多名专业管护队员分配到各村组,在全镇上下形成了镇、区、村、组四位一体的护林网络,确保了全镇绿地林地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有效地杜绝了乱砍滥伐、违法侵占、随意破坏林木绿地现象发生。二是密切关注季节交替、旱涝情况下易发多发的病虫害,充分发挥森林病虫害测报点的作用,坚持定期开展病虫测报与防治工作,杜绝了重大森林病虫害的传播及森林火灾的发生。三是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对镇区内的古树名木,一一进行登记造册,健全完善保护措施,指派专人养护管理,确保古树名木生长得到有效监护。

二〇一一年九月七日

下载构建监狱工作人才发展新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监狱工作人才发展新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党群共建新机制

    构建党群共建新机制 龙辉社区积极推进党群一体化建设,探索建立了党工团妇“五位一体”联动共建机制,形成了党群组织优势互补、共建互促、同步提振、合力推进的党群共建创先争......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新机制的构建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新机制的构建 朱晓东 (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给人们带来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道德观念的变化,高校共青团工作也受到前所......

    后旗构建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工作新机制

    后旗构建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工作新机制科左后旗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旗干部实绩考核工作,着力构建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工作新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目标体系。即在干部实绩考核......

    构建和谐监狱

    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 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监狱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 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监狱提供坚强保障 xxx监狱在过去的一年里,本人按照上级党委和......

    监狱文化构建浅谈范文合集

    文章标题:监狱文化构建浅谈一、我们正身处文化时代人类至今已经历了三种时代,制造出了三种力量。从有文明史开始直至近代资本主义时代,是人类的政治时代;政治时代依靠政治力,政治......

    推动监狱工作跨越式发展

    推动监狱工作跨越式发展 关键在于落实 五十多年来,我监从昔日黄土扑面、荒冢遍地的戈壁滩,到亭榭辉映、绿树成荫的花园式监狱;从泥墙土窑、院落参差的旧建筑,到楼群耸立、坚壁固......

    党建工作新机制范文合集

    基层党建工作“四个机制”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建立健全以“三项制度”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把落实“三项制度”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责,着力破解“走访力量难组织、走访内容难落......

    创新工作新机制

    创新工作机制,真抓实干求实效 我镇2008年春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月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计生委精心的指导下,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