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建工作新机制
基层党建工作“四个机制”
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建立健全以“三项制度”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把落实“三项制度”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责,着力破解“走访力量难组织、走访内容难落实、群众事项难办理”三个问题,对落实“三项制度”进行严格督查考核。
村(居)民自治机制
建立健全以“四议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党组织领导的,不断完善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机制、“两委”协调机制、党内民主机制和村(居)民自治机制。
党员教育管理发展机制
建立健全以“教育做实、管理到人、跟踪培养”为基本要求的着力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以“有人理事、有钱办事、有阵地议事、有制度管事”为基本标准的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大人财物投入,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保障。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所在村组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通过 “四议”、“两公开”程序。
“四议”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居)民代表大会决议。
“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
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
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四个长效机制
“三项制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制度;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每户群众制度;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
“三项活动”: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
党员干部大培训机制: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精细化培训工程
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工作作风与工作考勤结合督查;党性作风与廉政建设结合考核;学习作风与理论知识结合考评;组织作风与团结纪律结合测评。
第二篇:加强党建新机制促进社区党建工作规范划
近几年来,江宁路社区(街道)党工委以探索完善社区党组织新的领导体制为抓手,构建区域性大党建的格局,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的工作在社区的覆盖面,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发挥社区党建新体制作用,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
社
区党工委在建立行政党组、社区综合党委和居民区党委后,注重加强“一组两委”的建设,从领导方式、组织方式、活动上加以创新,建立健全党工委的决策机制和“一组两委”的工作机制。一方面,班子成员紧密结合江宁社区的实际,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围绕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开展专题课题调研,用调研成果指导工作。另一方面,“一组两委”在党工委的领导下,分别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在工作上有重点地突破,如行政党组结合解决社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从整合行政资源,建立高度协同的行政管理机制,解决条块矛盾,增强应对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探索;综合党委探索如何增强服务意识,与驻区单位寻找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并把推进“两新”党组织的工作覆盖作为重点;居民区党委把发动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加强对群众组织的领导作为重点工作目标。通过有重点地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党工委为核心的较为健全完善的社区党建组织体系。
二、围绕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难点问题,有重点地突破。
新的社区党建组织体系建立后,我们以社区党建、社区建设难点问题为切入口,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在社区党建全覆盖上有所突破。党工委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1、实行党建网格化,将社区划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安排2-3名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分工联系“两新”组织,真正实现对辖区近家“两新”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并加大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力度,“两新”组织已建立52个党支部,在册党员532名。在商务楼宇实现党的组织、工会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党建工作向楼宇外“两新”组织和民间组织延伸;
2、建立健全全覆盖的工作机制,推动社区工作向驻区单位拓展。组织驻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重大公益活动,发挥驻区单位在文明创建、扶贫帮困、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共赢互利的良好工作机制;
3、切实加强对群众文体团队、业主委员会、社区公益性组织等群众组织党的领导。据统计,在111个群众文体团队中,党员有731人,占32.4%。江宁社区61个业主委员会中,党员有172名,占45.3%,从源头上为社区党组织加强对业委会领导提供了保证。还建立了街道、小区两级物业党建联建联席会议,真正形成小区建设联抓、社会治安联防、思想工作联做、困难群体联帮、物业管理联手的“五联”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二是在整合资源方面有新的突破。在整合设施资源方面,按照街道牵头、双向开放、优势互补的要求,推动社区群众需求最为迫切,设施资源最为丰富的科教文体单位的设施资源向社区单位和群众开放,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认真做好资源共享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在整合队伍资源方面,通过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调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参与区域性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发挥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社区事务协商、监督、评议等,建立社区各类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的动员机制。
在整合社区党建阵地资源方面,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建成后,坚持在制度上规范,在服务上拓展,在载体上创新,被授予上海市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示范点。党工委还积极整合社区单位、“两新”组织等资源,开辟了10个社区党员活动点,面积达2500余平方米,定期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活动提供场所(如上海大学成人教育与高等技术学院多功能活动厅、静安体育中心乒乓房、市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多功能会议活动室、迪欧咖啡等)。新增活动场所拓宽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空间,突破了传统的组织生活、党员活动模式。通过举办党员论坛、专题讲座、信息发布、联组学习交流、党员先进事迹演讲会、举办文体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党员组织生活形式,改变了以往社区基层党组织生活单调的状况,受到广大党员的普遍欢迎和认同。
三是在培育社会组织上有新的突破。改变政府包办社会的局面,在加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同时,提高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程度。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能转变,让民间组织、市场组织去承接服务类事务,加大对公益性、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加快形成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社会专业工作者队伍,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扶持、指导。创建了以家政、维修、医护、助老助残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宁”社区服务平台,并开通热线,既方便了群众,又为社区内43家各类民间组织和企业拓宽了社区服务的市场。并注重发挥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坚持以社区居民
志愿者为基础,以洪智公司门岗服务社的保安人员为主要力量,以城管、派出所、工商等执法主体为支撑,摸索出了适合江宁实际的市容管理长效机制。
四是在党员作用的发挥上有新的突破。党工委把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先进性教育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的成果,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
先进性”长效机制,创新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今年成立了上海市首家以白领为主体的义工服务组织——商务楼义工俱乐部,首批报名参加义工组织的有480名,20余项服务项目。俱乐部成为社区党建的新载体,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大了服务群众的力度,把“两新”组织广大员工(尤其是白领青年)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把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今年党工委全面推行了党代表接待制度,实行“定时、定点、定人、定岗”的接待模式,逐步形成了“党组织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级联系网络。党代表都能以服务党员群众为己任,认真做好接待、回复处理工作,并及时联系、协调党组织为党员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做到“党员有所呼、党代表有所应、党组织有所为”。党工委还在街道机关、居民区、“两新”组织的干部党员中开展了“两带”、“两促”、“两在”主题活动,即在街道机关中开展党员带群众、机关带基层活动,在居民区党员中开展互助促认同、认同促和谐活动,在“两新”组织中开展敬业在岗位,奉献在社会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社区搭建了发挥党员作用的平台。
三、把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社区党建的本质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一定要体现在社区建设中,落实在服务群众上。在加强社区党建的工作中,党工委紧密结合江宁社区的实际,以百姓得实惠为立足点,解决居民群众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以加强社区党建推动各项工作,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与解决社区管理中的瓶颈问题结合起来。针对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瓶颈问题,党工委注重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形成科学决策,一些多年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对于社区闲置的旧厂房,把整治和开发结合起来,如余姚路-海防路-西康路三角地占地1.4万平方米,有2.4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原先是外来人员集聚群居地,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街道主动协调各职能部门联合对该地块进行了综合整治,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企业入驻,建成集文化艺术、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同乐坊时尚社区。同乐坊开发建成后,成功承办了上海市旅游节彩车进社区、上海国际时装周开幕式、江宁社区节等大型活动,时尚社区品牌效应的形成,改善了静安北部环境,提升了静安文化品位,昔日的脏乱差变成社区的一个新的亮点;对于小发廊集中的地段,通过改变业态来进行综合整治,在武定路关闭了沿街的8家“问题发廊”,加大了对沿街店招店牌的专项整治,引进以服饰为主的经营业态,建成武定路服装饰品街,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段的市容市貌;对于原蒋家桥菜场尾巴的问题,探索旧式小区封闭式管理,成立由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管委会,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洪智公司门岗服务社这个社会组织加强长效管理,把小区外的市容环境与小区内的治安管理有机结合,体现了管理出成效。
二是与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服务群众是社区党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工委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努力做到用党建推动服务,用服务检验党建工作的实效。如,街道积极推进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建设,重视对中心的硬件投入和软件的不断提升,“中午连一连,晚上延一延,双休日不断线”、“一次受理,二次办结”的做法在全中心实行,受到社区居民普遍欢迎。去年,我们在完善政府救助机制的同时,搭建了一个以社会单位和社区居民为参与主体的“慈善爱心园”公益捐助的平台,实现资金、实物、劳务、就业、助学、助残等多种形式的帮困。仅今年上半年,就募捐了503595.8元,实物捐赠价值约6万元,社会化帮困使社区困难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爱心园也被评为第二届上海市“慈善之星”。作为今年区政府头号实事项目,街道还进一步加强全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的覆盖力度,成立居家养老分中心,完成新安、北京、淮安、三乐、海防5个“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点建设,以龙英助老服务社为主体将助老服务社会化运作覆盖到整个社区。
三是与推进社区民主建设结合起来。社区的主体是生活、工作在社区的居民和社区单位,只有广大居民和社区单位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各项工作才能有新气象、新亮点。近几年来,党工委结合江宁社区的特点,在探索社区民主管理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搭建居民和社区单位广泛参与的平台,社区居民和单位对社区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如,自开始,街道每年举办“我的江宁我的家”江宁社区节,受到了社区群众、单位的欢迎和媒体的关注,参与的社区居民有十万余人次。整个过程,包括从设计节徽、安排内容到活动项目,都是社区居民“唱主角”,把“三贴近”的要求落到了实处,使“居民是社区的居民,社区是居民的社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街道还成立了江宁社区委员会、各界人士议事团、实事信息建议采集团,将要办的实事交社区群众讨论,切实掌握居民的真实想法和迫切需要,使实事更贴近群众,在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中发挥协商、评议、监督作用。
社区党工委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的要求,创新管理理念,增强服务功能,在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社区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的推进。
第三篇:创新工作新机制
创新工作机制,真抓实干求实效
我镇2008年春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月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计生委精心的指导下,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加强领导、转变作风,按照强化综合治理、推进优质服务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扎扎实实开展“三查四清三落实”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至4月8日止,我镇已完成计划生育四术任务54例,占县下达任务的108%,其中结扎17例,上环33例,人流引产4例。我镇的主要做法是做到“五到位”即:领导重视到位、思想观念转变到位、深入宣传到位、强化优质服务到位、措施执行到位。
一、领导重视到位,明确职责
首先,镇党委政府对开展春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月工作十分重视,在县召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的第二天就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及时部署了这项工作,并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从全镇挑选了综合素质高的干部和计生办人员一起组建了春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月工作专业队。
其次制定春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月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镇计生办、驻村干部、村干部包村分片负责的工作责任制,把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村各片,形成了全镇全体干部都有任务,都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机制。
二、思想观念转变到位,改进工作作风
近几年来,广大干部对计划生育工作普遍存在松懈、麻痹的思想,认为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束缚了干部手脚,在工作中不敢大胆干,对计划生育工作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另外强调镇政府其他工作多、人员少、力量不足等客观原因,致使我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在近几年滑波较大。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我镇召开了专门的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统一干部思想,改进工作作风。要求计生工作要与时俱进,要根据现在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形势,创新工作机制,提出了今后的计划生育工作应强队伍、促业务、强化综合治理,推进优质服务的工作新机制。通过思想整顿,使我镇全体镇村干部提高了认识,认清了形势,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深入宣传到位,营造氛围
一是通过各种会议、标语、黑板报、宣传栏及各种会议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镇政府召开了镇村干部、村小组长,镇属各单位及县挂点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各村分别召开了由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离退体干部及本村的知名人士参加的动员大会。在活动月期间召开各种会20次,书写标语80条,印发宣传单1000份。通过宣传,在群众中营造了人人讲计划生育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切实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加强了“一卡通”、二女户保险、农村独生子女及二女户家庭的优惠等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落实,使广大群众逐步转变了生育观念,积极参与到计划生育工作中来。
四、强化优质服务到位,以服务带动“四术”措施的落实 在开展春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月活动期间,坚持依法行政,以
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以解决“四术”对象的实际困难为切入点,感化“四术”对象,通过受帮助的对象来宣传计划生育,说服动员其他的对象积极落实“四术”措施。如我镇关东村上黄小组李小梅属二女户结扎对象,因家境贫困,其丈夫黄家良一直在广东打工,黄家良的父亲又有病,生活都难自理,第二个女儿才二个多月,面对李小梅在结扎后无人护理的实际困难,镇计生办工作人员通过多方打听,在附近找到了一位热心帮助的村民,愿意在李小梅结扎后护理李小梅并在术后及时回访。事后李小梅非常满意,逢人就讲:“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好,干部的服务也很周到,会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通过李小梅的宣传、说教,附近有二个上环对象,一个结扎对象主动找到镇计生办工作人员,要求落实上环结扎措施。通过计生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大力营造了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自主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带动了“四术”措施的落实。
五、措施执行到位,强化综合管理
1、制定科学方案,兑现严厉奖惩。一是制定了《关西镇2008计划生育工作考评方案》和《关西镇2008年春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月工作方案》,把责任、任务明确到每位领导、镇村干部头上,形成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图,育龄夫妇与干部形成一对一对对接。二是制定社会举报奖励政策,镇政府对举报二女户外逃,计划外怀孕及“两非”线索的人员(线索正确的)给予奖励,其中举报二女户外逃及计划外怀孕的每例奖200元,举报“两非”线索的每例奖1000元。同时对未落实节育措施对象名单打印了200份,张贴于各村组、社区,向社会公布。社会举报奖励政策的制定,对那些外逃对象及计划外怀孕对象造成了一种高压的态势,营造了一种高压的计划生育工作氛围。
2、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在开展春季计划生育服务月活动期间,我镇在一手抓“四术”措施落实的同时,一手抓社会抚养养费的征收。首先是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台帐和档案,做到“一案一卷”。其次对2002年以来社会抚养费征收不到位的又重新填发征收缴交通知单,通过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对广大群众起到了一种震撼作用,迫使那些想违反计划生育的对象落实“四术”措施。
3、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尤其是流出人员的“四术”措施难于及时落实。由此,我镇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管理和服务。一是收集相关的信息,就是在计生对象办理生育证时,将对象双方、双方父母的手机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现住址、对象双方的职业、工作地点等信息都一一了解登记造册;二是上门送证、提供服务。对那些住在县城范围内的流动人员实行送生育证上门,搞好服务,在送证的过程中既可以为计生对象搞好上门服务,又掌握了计生对象的家庭住址,便于以后工作的开展;三是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掌握流动人员的动态,如平时利用收取农村医保费等工作时,与计生对象多勾通了解其住址、工作的地点等情况。通过这三方面的措施,较准确地掌握了外出计划生育对象的住址等情况,为外出计划生育对象及时落实“四术”措施打下了基础。
4、部门的全力配合,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能取得今天计划生育工作的成绩,应到感谢法院、公安、工商、土管、包乡扶村单位等部门的配合。非诉执行法院快立案,快执行; 公严厉打击破坏对抗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和事,并严把户口登记关; 工商对未落实节育措施顽固的个体工商户采取吊销营业执照,罚款等措施;土管部门对未落实节育措施的建房户坚决不审批;包乡夫村单位大力支持计划生育,派人派车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我镇在春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月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差距仍然较大,今后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使我镇的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建立大督查工作新机制
创新督查体制 打通执行梗阻
建立大督查工作新机制
一、整合资源,创新驱动,构建大督查工作新格局 针对原有督查力量相对分散、影响督查合力发挥等问题,从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入手,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调联动的督查工作新机制,形成督促与检查、督办与问责、检查与考核、考核与用人相结合的完整链条,实现督查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的奇效。
一是着力解决督查力量“散”的问题。全面整合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区政府纠风办、区政府办督查科、区纪委效能监察室、绩效考核办、新闻媒体监督热线等部门督查职权,成立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综合科、督查一科、督查二科、督查三科(主抓效能监察),构建“围绕中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大督查格局,彻底解决了党委系统、政府系统和其他部门督查机构之间容易发生的多头监督、重复监督、交叉督查等问题,收到了集中力量抓落实、消除督查盲区、减轻基层负担、减少行政成本的效果,促进督查工作从“单打独斗”向“联合作战”、由单一推动向多元推动转型。
二是着力解决督查问责“难”的问题。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受区委、区政府直接领导,由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直接分管,纪委书记抓日常工作,监察局长任大督查 办公室主任扎口管理,从财政、审计、住建、农委等部门抽调10余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内设科室,既杜绝了原有督查机构建制级别低、震慑力度差、不受基层重视的现象,又缓解了督查工作人员偏少、时间不济、专业不精、外行监督等具体困难。
三是着力解决督查效果“虚”的问题。大督查办公室借助“声、屏、网、报”四位一体的监督工具,按照“全程监控、半月督查、按月通报、年底考评”的节奏,行使参会阅文、组织协调、直接汇报、绩效考核、通报曝光、直接查办、干部任用建议、奖励惩处建议8项职权,由监察局长抓具体工作,实现了纪委监察局与大督查办公室处置手段的无缝对接,为丰富督查手段、行使纪律执行权、深化责任追究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扭转了原来依靠文件交办、纸上转办、电话催办等“蜻蜓点水”式督办局面,使监督更有威慑力、通报更有影响力、处罚更有说服力。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迈出大督促工作新步伐 督查工作是确保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的有效手段。大督查办公室成立以来,始终把“围绕重点督大事、落实批办督要事、关注民生督难事”作为工作主战场,有力推动了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一是围绕重点督大事。“三重一大”作为关系全区发展的“牛鼻子”工程,是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的中心。大督查办公室因事制宜为“三重一大”工程分别制定督办要点,深入到工程现场实地调研进度,帮助承办、协办单位分析存在问题,梳理汇总制约瓶颈,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强化跟踪督查落实,打开了快速推进、高效运转的工作局面。
二是落实批办督要事。围绕区委区政府领导重要批示的督办 落实,深入一线搞调研,盯住要事抓落实。大督查办公室深入社区街道,全面排查老小区技防改造、城区道路改造等重大基础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薄弱环节,全程跟踪监测督办,确保项目工程序时推进;重点督办农业镇土地流转、设施农业园区扩建、惠农资金发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推进缓慢事项,开展明查暗访,要求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专项整改;围绕区委区政府创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目标,抽调发改委、环保、规划等部门人员成立督查小分队,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示范区开展专项督办,跟踪调研创建申报情况,查找存在突出问题,向区委区政府提出督查建议27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是关注民生督难事。随着“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面铺开,违建拆迁和安置补偿逐渐成为制约创建的“老大难”。大督查办公室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利益冲突多、执法阻挠大、工作推进慢的拆迁安置一线,为“大拆迁、大城建”开展前期情况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督促各部门严格落实政策,妥善解决矛盾焦点,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强化执行,注重实效,实现大督查工作新成效 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坚持以督查为主线,以问责为手段,以考核为轴心,以保障落实为目的,为推进区“三快三先”目标实现提供有力保障,取得了初步的探索性经验。
一是督查工作落实更加有力。抓好落实是督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建立“一把手”抓督查落实机制。明确区委、区政府是督查工作主体,“一把手”是督查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督查工作落实,经常听取督查工作汇报,定期深入基层施工 现场了解实情,及时帮助解决督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运用纪律和组织“双处理”手段推动工作落实。推动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手段提前介入,对督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相应给予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开除党籍等党纪处分和记过、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也可以运用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岗位调整等组织措施,确保督查手段更加严厉有效。
二是督查效率更加优化。督查的目的是促进难题解决、推动工作落实,必须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从纵向上,大督查办公室在整合全区督查监督资源的基础上,围绕领导批示和群众呼声抓督查,使上传下达效率更高,进一步拉近基层与领导距离,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了行政管理架构的扁平化;从横向上,统筹全区行政执法资源,吸纳区重点办、城改办、新城办、重大产业办等机构工作职权,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实行应急督查联动工作办法,尤其在对重大事项的督查上,分清了责任主体,避免了推诿扯皮,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凝聚了各部门的工作合力。
三是督查结果运用更加全面。督查工作的关键是将督查成果进行运用,提高督查权威,推广经验做法。大督查办不仅将督查结果采取编发通报、媒体曝光等形式公布,限期整改,启动问责,还进一步延伸督查服务和督查调研触角,主动了解责任单位存在具体困难,总结提炼困难问题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矛盾,深入承办单位召开班子会议,帮助制订整改方案,理顺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创造力。同时,深入总结督查工作中发现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同行业、同系统或全区范围内进行横向推广,促进同类问题快速解决,形成优化发展环境的有效载体,起到克服一个、解决一类、带动一片的辐射效果。
第五篇:河南发恩德公司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已上报)
创新思路抓党建 和谐共赢促发展
——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党建
工作新机制
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是由加拿大希尔威金属矿业有限公司与河南有色地质矿产有限公司于2004年8月成立的中外合作企业,以铅锌、银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为主,集生产、科研、开发为一体的矿业企业。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07年8月,下设4个党小组,有45名党员,绝大多数是公司的技术、管理骨干。
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关心和帮助下,公司党支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党建工作实践中,党支部敢于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为有效推动非公经济党建提供了有益借鉴。该支部2008年被评为洛阳市先进党支部,支部书记魏君宪2011年被评为洛宁县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
一、创新党建机制,树立人才强企战略
在发展过程中,公司面向国际国内招聘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管理层,不但有老国企的党员干部,还有不少高等院校的学生党员。为了加强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公司于2007年8月成立了党支部。公司党支部书记魏君宪,党支部副书记、公司总经理杨贤龙等高层领导率先将组织关系转到公司支部,构建了基本的组织架构,保证了党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深入开展“双培双推四有” 1
活动,把企业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党员推荐进入党支部,把支部优秀党员推荐到企业领导岗位;让“党员有归属、沟通有渠道、干事有平台、困难有帮助”,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入党积极性。公司支部共收了18位同志的入党申请书,确定积极分子16名,列入发展对象11名。
二、创新活动载体,不断激发企业活力
发恩德支部不断丰富创先争优活动载体,把党建工程拓展深化为文化铸魂工程,以建设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为目标,与工会等群团组织活动相结合,以小型分散业余为主,尽量不占或少占工作时间,搞活形式,注重实效;在活动内容上,把解决党内自身问题与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相结合,结合矿山安全、班组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等开展活动,既增强了广大党员民主参与意识,又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党支部将党组织建设与集团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文化力为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注入无限活力,党组织建设将无形的文化传播转变为有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集团文化的落地。公司创办了企业内部报纸《发恩德矿业》,为组织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搭建了平台,在通讯员队伍建设上,党员占到60%以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公司积极参与下峪镇党委等组织的“我为党旗添光彩”、唱红歌、党的基础知识竞赛,并自主举办矿山安全知识竞赛、庆国庆文体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增强文化传播效果;同时通过现场指导、模板建设、载体开发、典型引导等一系列措施,在弘扬集团文化的同时,直接促进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党群
系统在集团战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党群组织建设的不断增强和完善。
三、创新管理理念,全力助推科学发展
党支部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方位融入企业发展,把安全生产、狠抓管理、谋划发展、提高效益作为党建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公司形成了“高起点站位、高质量谋划,高标准运作”的发展共识。今年以来,面对通货膨胀、有色金属行情波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公司通过强化现场管理和班组建设,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行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对降低采矿贫化率、提高采矿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等细化、量化考核,消化外部的不利因素,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等多项指标达到公司的最好水平。2006年至今,发恩德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上缴增值税、所得税8.34亿元,成为洛阳市50家重点企业;2007年以来,销售额、利润率、上缴税额均位居洛阳市前列;成为洛宁最大的工业企业、国税纳税进入河南省30强,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