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干部监督工作的灵魂———改革开放30年干部监督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

时间:2019-05-14 13:2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放思想:干部监督工作的灵魂———改革开放30年干部监督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放思想:干部监督工作的灵魂———改革开放30年干部监督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

第一篇:解放思想:干部监督工作的灵魂———改革开放30年干部监督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

解放思想:干部监督工作的灵魂———改革开放30年干部监督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组织部门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在解放思想中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完善的工作思路,抓住干部监督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创新工作举措,健全运行机制,有力地纯洁了干部队伍,维护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坚强的监督保障。

一、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为干部监督工作提出了崭新命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冲破“左”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此,干部监督工作逐步从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监督、搞政治运动解决党内问题、民主生活不正常等弊端中解脱出来,走上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抓监督的轨道。

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促使全党开始认真审视如何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开展干部监督这一全新课题。在继续接受执政考验的同时,党还要面临改革开放的考验:一方面,由于实行对外开放,借鉴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现代文明成果,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没落的观念也会趁机而入,侵蚀干部的思想,改变干部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新旧体制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也会给腐败现象提供可乘之机。在上述情况下,如果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紧,就会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滋长,使腐败现象得以蔓延。

面对这些考验,党的领导人反复提出,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越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越要自觉接受监督。可见,解决好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干部监督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回顾历程:改革开放为干部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机遇

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干部监督工作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不断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专门规定了监督的目的、内容、方法,并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对干部的考试、考核、奖惩等一整套制度,以强化党对干部队伍的监督。之后,中央又陆续下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制度的规定》、《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丰富了监督干部的制度体系。2003年,中纪委、中组部联合组成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丰富了监督干部的制度体系。2003年年底,中央正式颁布施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标志着干部监督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以监督检查为抓手,不断深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为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2002年,在《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中央正式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随后,为保证《条例》落实,中央又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检查试行办法》。近年来,全国组织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处理和纠正了一批不符合《条例》精神选拔任用干部的案件。对一些典型案件还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了通报和曝光。

以整合信息资源为目标,不断完善干部监督工作网络体系。从1982年起,中央先后下发《关于加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与组织部门相互联系的通知》、《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监察部、人事部关于加强工作联系的通知》等文件,不断推进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等部

门的联系,及时通报情况,共同做好干部监督工作。2000年,中组部成立干部监督局,逐步理顺组织部内部干部监督机构与其他干部机构在干部监督工作中的分工协作关系。2004年3月,中央组织部在全国组织系统开通“12380”专用举报电话,受理反映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等法规选人用人问题,以及对领导干部政治、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问题的举报。这些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干部监督信息资源的整合,完善了干部监督网络。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不断健全干部监督工作的长效机制。2000年8月,中央印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对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作出了部署。2004年4月,中央又集中颁布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2005年9月26日,中组部印发《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促进了干部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基本经验:在解放思想中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加强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干部监督工作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干部监督工作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和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时代的要求,服从全局的需要。必须紧紧围绕保障选贤任能和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坚持预防为主,把监督贯穿于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等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制度建设为根本,努力建立用制度约束权力、靠制度监督干部的有效机制,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互配套、有机衔接的干部工作法规制度体系,为做好干部监督工作提供有力武器。必须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执纪执法部门等各方面的监督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加强干部监督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为做好干部监督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这五条基本经验,也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继续坚持,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推动干部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未来展望:改革开放必将进一步推动干部监督工作的开展

从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干部监督工作也会随之有所突破、有所超越。有理由相信,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同样也会进一步推动干部监督工作的开展。那么,未来应该怎样顺应改革开放的大势,做好干部监督工作呢?笔者认为,应该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顺势而为,进一步把握干部监督的工作定位。一是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新要求,审视和把握干部监督工作。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等等。这些要求,都是今后开展干部监督工作必须把握的重要指针。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审视和把握干部监督工作。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思考干部监督工作,在破解发展难题的实践中,推进干部监督工作创新。三是要针对干部群众的新期待,审视和把握干部监督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扩大政治参与等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追求和期盼。干部监督工作要针对这种诉求,不断拓宽群众的监督渠道,努力扩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解放思想,进一步确立干部监督工作的全新理念。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转变监督仅仅是发现问题惩处干部的传统观念,把关心、爱护干部和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转变监督仅仅是防止干部违规违纪的狭隘认识,把督促干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作为干部监督的根本目标。要做到

“四个牢固树立”。一是要牢固树立为大局服务的理念。自觉把干部监督工作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去思考。二是要牢固树立开放的发展的干部监督理念。实现五个“并重”:即监督主体由党内监督为主转化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并重;监督领域由干部的工作圈为主转化为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并重;监督方法由查核处理为主转化为查核处理、考察预告、任前公示、谈话诫勉、函询答复等多形式监督并重;监督内容由廉政监督为主转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守政治纪律、廉政监督并重;监督信息来源由传统的来信来访为主转化为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网上举报并重。三是要牢固树立干部监督个个有责的理念。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增强监督的整体合力。四是要牢固树立讲求效益的监督理念。摆脱干部监督就是保证干部不贪、不占、不违纪、不犯法这种狭隘观念的束缚,把干部监督的动机、过程和效果统一起来,切实发挥干部监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抓住重点,进一步健全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监督机制。一是更加注重公开透明,推进干部工作的民主化。在领导干部监督方面,要继续通过开展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和有关事项报告、接收12380举报电话、党务政务公开等手段,畅通群众参与干部监督的渠道。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方面,在继续坚持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制度的同时,研究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选任方式在公开民主方面的有益经验,并将其引进和充实进日常工作中。二是更加注重事前防范,为干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认真落实函询、诫勉等制度,完善干部监督预警机制,发现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打招呼。三是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努力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高度重视换届后新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的研究探索,建立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四是更加注重整合资源,促进干部监督工作社会化。统筹纪检监察、公检法、审计、信访等部门的力量,完善举报信访制度,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在干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五是更加注重务实创新,努力增强干部监督工作的前瞻性。围绕选贤任能和促进干部健康成长,突出干部监督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加强课题调研,研究对策,完善制度。

第二篇:如何加强干部监督工作

如何加强干部监督工作

干部监督工作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选准用好干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客观要求。在新时期,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学习贯彻《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结合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等党内法规,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努力实现'五个转变',防止和克服干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一、实现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转变

当前,干部监督工作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不够有力,往往是出了问题后才进行检查处理。主要表现为:对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的违法乱纪行为和不正之风,事前很少提出有力的防范措施;对已经出现苗头性问题,不能及时察觉和纠正;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情况,缺乏经常性的指导、检查和督促,经常是等到问题严重了才查处。这种事后监督,实际上是一种被动消极的监督,使得许多本来可以及时察觉和纠正的问题发展蔓延,造成不良后果。那么,怎样才能由被动监督转变为积极监督呢?那就是要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对干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做到事前要'堵住'、事中要'卡住',事后要'查处',保持整个监督过程首尾有机联系,从整体上提高监督效果,保证权力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首先,要关口前移,加大干部任前监督力度,紧扣'唯德才授权'原则,把好领导干部的入口关,从源头上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防止'带病提拔'。其次,要跟踪考察,加大任中监督的力度,对领导干部任职过程中的思想品德、群众威信、领导能力、工作业绩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防止'带病操作'。再次,对主要领导离任时,要认真落实离任审计制度,严格执行'先审计,后离任',以防'带病离岗'。

二、实现由'工作圈'监督向'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监督转变

工作时间以外的活动,往往更能反映领导干部'德'的情况,而且'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生活圈'、'社交圈'内的不正常情况会影响干部权力的正常运用。事实

证明,'小节'管不住,'大节'必失守。既要了解领导干部在'工作圈'中的政治表现、道德修养,又要了解他们在'生活圈'、'社交圈'中的情况。通过对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可以掌握领导干部在'生活圈'、'社交圈'中存在的问题,获取平时靠干部考察掌握不了的信息,从而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干部的素质、能力及现实表现情况,使领导干部难脱离和超越监督的特殊阶段,为党组织准确选拔、使用干部提供客观的依据,实现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和真实性,真正做到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不留'空白地带'。同时,由于对领导干部监督的领域和范围扩大了,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头脑中都多了一根严格自律的'弦',自我约束的意识就会明显增强。

三、实现由注重查处惩治向经常教育、谈话诫勉、批评纠正和严肃处理转变

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并不是要查处惩治得越多就越好,查处惩治只是监督的其中一项手段,不应该成为干部监督工作的一项主要手段。只注重惩治查处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监督的过程,是严肃党的纪律的过程,是教育干部的过程。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教育是基础,教育工作做得好,队伍的精神境界提高了,思想防线牢固了,许多问题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因此,干部监督工作必须由注重查处惩治向经常教育、谈话诫勉、批评指正和严肃处理转变,把爱护和关心干部作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掌握干部队伍的思想工作状况,对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小错误'及时给予'提醒'、'敲警钟',防止'小问题'不解决变成'大问题'、'小错误'不改铸成'大错误'。但是,对于真正'倒下去'的领导干部,要排除干扰,严肃查处,该摘'乌纱帽'的就摘'乌纱帽',该搬'交椅'的就搬'交椅',决不能心慈手软,让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

四、实现由对领导干部个人监督向领导班子监督转变

一个单位的好坏,风气正不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班子的作风正不正和是否起到表率作用,有的地方曾出现领导班子'集体违纪'、'群体犯罪'的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班子的监督被削弱了。要强化领导班子监督。一要完善决策机制。不断完善规范领导班子的议事、决策行为,健全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的自我监督的效果。二要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班子成员之间是最了解情况,最有发言权,也最有监督权,任何一项政策、决议的出台,都离不开领导班子成员的集体监督、把关。要借鉴'三讲'集中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中心组学习等,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切实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解决好领导班子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要抓好监督制度建设。干部监督工作,需要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去考虑,需要方方面面的相关制度和实实在在的措施加以配套,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要建立起与《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等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抓好领导班子重大事项决议的监督,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建设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加强监督,只要不涉及保密事项,都要做到条件、标准、程序、政策、结果公开,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四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一个地方和部门的工作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是加强对领导班子'一把手'的监督,如果对'一把手'的权力运用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势必会导致权力失衡、决策失误和行为失控,给工作带来损失,给事业造成危害。成克杰、程维高、李真、慕绥新……这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党政'一把手',放松了学习、放松了个人世界观的改造,置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而不顾,最终被人民所抛弃。

五、实现由封闭式监督向开放式监督转变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逐步提高,干部监督工作也应打破相对封闭的格局,步入开放式监督的轨道。一是监督的途径应由组织监督向执纪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不断拓展,重视运用现代科技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建立起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体系,做到干部工作开展到哪里,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工作就实施到哪里。二是监督形式要由相对单一的监督,向考察预告、专项调查、谈话诫勉、来信回复等多形式监督转化。要健全和完善群众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公开评价机制,强化事前监督,加大群众监督覆盖面,增强舆论监督的公开性和真实性,发挥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积极发挥人大、政协、执纪执法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组织监督、执法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形成党内外、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监督网络和合力。逐步实现干部监督工作系统化、科学化,切实改进传统的单纯依赖纪律监督和组织监督的做法,弥补其'先天性'的不足。

第三篇:加强和改进干部监督工作

加强和改进干部监督工作

针对当前干部监督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做到突出三个重点,把握三个环节,发挥三方面合力,加大监督力度,制定监督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将干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规范干部的管理,打造勤廉、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

(一)突出重点,确保干部监督有的放矢

1、对重点人员实行重点监督。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即将离职的领导干部、管理人财物等重要岗位的干部,他们是干部队伍中相对特殊的群体,由于位置特殊、情况特殊,他们的心态各有侧重,个人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极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航标。因此,必须将他们作为监督的重点对象来管理,尤其要将“一把手”作为监督的重中之重,实行经常关注、重点监督,常敲警钟,引导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领导干部应有的价值取向。

2、对重点工作实行全程监督。在党委换届、重点项目建设、城市拆迁等重点工作中,要进行全程监督,保证工作的公正、透明、规范。要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和大额资金的使用这“三重一大”,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避免国家、集体利益遭受损失。特别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看是否真正坚持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和标准,是否

严格遵守了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和纪律,克服和解决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从源头上杜绝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现象。

3、对重点时间实行专项监督。特殊的时刻不仅是领导干部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时段,而且是领导干部抵制腐败的思想松懈时间。每年的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送礼、收受现金、公款吃喝风等高发期,要通过明察暗访,聘请社会监督员加强监督。另一方面,要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在岗位变动、职务升迁、购房建房、子女升学、婚丧嫁娶等个人重大事项时,及时向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汇报有关情况,防止领导干部借机敛财。

(二)把握环节,确保干部监督不留盲区

1、坚持在事前的警示教育上下功夫。干部监督,重在教育,关键在预防。对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环节,要从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打招呼,及时提醒,预先防范,把隐患发现在实施之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每年通过政策宣传、案件剖析通报会、法制宣传日、签订廉政承诺书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警示教育,帮助广大干部克服盲目心态和侥幸心理,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

2、坚持在事中的制度监督上下功夫。“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要始终将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干部监督的重点,制度建设要立足于干部监督工作实际,着眼于健全完善监督制度体系,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用制度的硬性要求对干部实行刚性监督,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促进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定了的制度就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而且要始终如一,而不仅

仅是把它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要把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干部业绩评价与考核、考察的重要内容和依据,积极营造有利于制度严格执行的良好氛围,强力推动制度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发挥组织协调的职能,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

3、坚持在事后的问题查处上下功夫。只监督,不处理,只能造成监督流于形式。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绝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姑息迁就;对违反制度规定的必须从严从快追究责任。在监督中对发现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要通过函询、谈话等形式进行批评教育;对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予以查处,达到查处一个案件,健全一套制度,教育一批干部的目的。

(三)发挥合力,确保干部监督齐抓共管

1、发挥党内监督的制约功能,规范干部的决策行为。实践证明,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不仅是对权力的相互制约,而且是对干部最有效、最关键的监督。要引导单位班子对班子成员的合理分工,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力求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落实诫勉谈话和函询等制度,使党内监督成为常态机制。同时加强纪检监察与组织、人事、审计、信访、司法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合作,整合力量,加强配合,增强监督的针对性、严密性和有效性,建立科学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形成干部监督合力。

2、发挥社会监督的震慑功能,提高干部的履职能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行风热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的作用,增强监督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力度,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让群众最大限度地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使领导干部全方位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督促干部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3、发挥群众监督的辐射功能,增强干部的自律意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通过设立监督工作意见箱、监督举报电话、发放干部监督联系卡等形式,最大范围地掌握了解干部“八小时外”的“生活圈”和“社交圈”的情况,按照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的“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内的表现要监督,工作时间以外的活动也要注意”的要求,重点掌握干部家庭、婚姻和生活作风情况,督促干部不断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接受监督,人人监督他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篇:干部监督工作经验交流

畅通监督渠道 构建“三员一网”干部监督新体系交流稿

近年来,XX县按照中央、省、市干部监督工作相关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大选人用人“阳光监督”力度,坚持从完善监督机制、畅通监督渠道、提升监督实效入手,全力构建立体、开放、高效的“三员一网”干部监督新体系,有效提升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

一、加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三员”,把发挥功能作为干部监督的出发点。一是优选督导员。通过单位推荐与组织选派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县选派5名责任心强、干群威信高、有组织、纪检工作经历的工作人员担任督导员。主要承担组织部门委托的选人用人、作风建设检查和重要信访核查等工作,重点了解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作风情况和廉洁表现,指导推动全县干部监督工作。二是优配监督员。以系统为单位,选聘11名熟悉干部人事工作,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协调能力、较好的群众基础,在系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导干部或相关工作人员担任监督员。主要负责收集对本系统、本片区各单位选人用人情况的各种反映、党员群众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评价,以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县十项规定的情况,同时做好与联络员的沟通协调。三是优推联络员。在全县各党委选用64名具有较强组织纪律、熟悉干部工作政策、服务意识好的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主要承担组织部门对本单位日常监督检查的联络服务、干部监督政策法规的宣传贯彻、选人用人和工作作风的意见采集、信访举报的查核处理、及时上报各类信息等工作。

二、搭建网络平台,合理设置架构,把畅通渠道作为干部监督的关键点。一是拓宽网络终端。优化12380举报平台,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把网络延伸到有用人权的所有单位。在镇(园区)、县直64家单位建立信息采集点,在11个系统建立片区信息综合站,在县委组织部建立信息集中处置中心,形成层级明晰、点面结合、互联互通的立体化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实现联络员一级终端采集、监督员二级综合分析、信息集中处置中心三级集成处置的干部监督信息管理新模式。二是明确监督内容。组织“三员”及时了解各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是否存在违反选人用人规定现象,定期交流经验做法。了解督促各单位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在选人用人上搞不正之风的检举进行调查核实,并对核实的问题责成相关单位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了解各单位对干部监督工作有哪些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三是注重结果运用。建立定期总结通报制度,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各单位选人用人检查情况、“三员一网”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通报,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评选表彰,对出现的新情况进行研判,加大创新工作力度。

三、优化体系效能,健全工作机制,把监督实效作为干部监督的立足点。一是建立信息收集反馈互联互通机制。实行干部监督信息月报制度,指导“三员”围绕监督工作热点,主动深入群众,了解基层实情。联络员将监督信息上报监督员,经监督员汇总后报送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重要信息实行即时上报和直报制度,无相关信息实行“零报告”制度。对“三员”提供的举报信息,干部监督机构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在7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应回复;对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上报县委或移交相关部门。干部监督科建立干部监督信息办理台账,根据需要适时将有关信息通报督导员;同时,通过短信平台、情况通报会、QQ群等方式,定期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监督工作情况。二是建立重点项目联合督查机制。组织“三员”参加“三责联审”、“阳光监督”重点项目督查、选人用人情况检查等工作。各单位在任用干部前,必须向相关督导员、监督员和联络员通报并征询意见。三是建立舆情引导应对纠错机制。通过“三员一网”主动搜集、及时研判可能发生的舆情,及早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网络舆情,第一时间启动监督网络体系,了解掌握实情。对失实的予以正面澄清,属实的切实推动整改。不断提高12380举报平台的知晓度、便捷度和公信度,及时受理群众举报,第一时间回应答复,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第五篇:干部监督工作情况汇报

干部监督是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推进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加强县管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抓紧抓好。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实践,我县干部监督机制逐步完善,监督力度逐渐加大,领导干部民主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了较大增强,为领导干部“自廉”和“抓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做法

1、以宣传教育为基础,强化领导干部自我监督意识。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一是组织学习。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对干部进行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颁布后,我们通过自学、集中学、专题讨论等方法,深入学习两条例精神,积极倡导监督、大胆实施监督、热情支持监督、悉心保护监督和自觉遵守纪律的浓厚氛围。认真开展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大力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二是开展警示教育。让在经济活动、组织人事纪律、执法执纪、生活作风等方面出问题的原领导干部,通过座谈会、专题报告会、警示演讲会等形式现身说法,达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三是在新提拔领导干部中实行廉洁自律三项制度。从2002年3月开始,对新提拔领导干部实行廉政谈话、党风廉政知识测试和廉洁自律承诺制。四是建立领导干部述廉制度。对述廉人员进行测评打分,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2、以贯彻条例为契机,强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干部任用条例》颁布以来,我们结合实际,积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断加大干部监督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不断完善干部“能上”的机制。注重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落实,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必经程序,坚持做到未经民主推荐,或虽经民主推荐,但所推荐人选不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列为考察对象。出台了《关于民主推荐领导干部拟任人选的试行办法》,扩大推荐范围,把推荐工作应用到考察人选提出上来。如今年对县安监局局长考察人选实行双轮推荐办法,收到了较好效果。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对常委会讨论决定拟任用的干部一律通过报纸和广播电视进行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扩大竞争上岗范围,把中层竞聘扩大到下属单位。二是积极探索干部“能下”的渠道。对新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正式任职,不合格的,免去试任职务。实行干部提拔使用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对在目标考评、行风评比排名处于后三位的实行降免职。三是努力改进考核办法。探索建立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在考察过程中做到“五个必查、五个必访、六个必谈”,全面掌握情况,提高考察质量。四是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对任职时间较长的县管领导干部进行调整,对中层岗位实施交流和轮岗,在同一岗位任职满6年,或在同一科室担任正副职满9年的,一般实行轮岗或交流;在同一岗位中层连续任职满12年的,进行有计划地交流;在审批岗位、掌管“人、财、物”重要岗位连续满10年的,实行轮岗交流。

3、以经济责任审计为手段,加大领导干部监督力度。2000年以来,我们先后对32家单位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其中任中审计13家,离任审计19家,查出违规资金7803万元,移送司法机关1人,在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成立了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联席会议监督指导,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审计部门认真实施的工作协调指导格局。二是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制定各类实施办法,制定了预告制度、回避制度、承诺制度、结果执行回访制度、被审计领导干部对经济情况说明制度、“ABC”分类管理办法等,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初步做到了有章可循。三是重视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依据审计结果,对政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县委予以重用或提拔;对有经济问题的干部,及时采取谈话、诫勉、降撤职等组织处理措施,构成违纪违法的移交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处理,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用人导向。对审计中发现的转移收入、私设“小金库”,挪用挤占专项资金,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实行会计统管制度,由县财政局向重点单位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行会计委派,具体负责单位的财务工作,委派会计每两年轮换一次,从而彻底解决了会计人员“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不听法规听法人”的问题,基本杜绝了截留、挪用、坐支预算外资金现象。通过审计等手段,加强了党政“一把手”、独立负责工程项目的主要领导以及兼任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班子成员的监督。

4、以网络建设为重点,拓宽干部监督信息渠道。把信息工作作为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基础性建设来抓,密切与有关部门和工作机构的联系,不断拓宽监督渠道,初步建立了一个覆盖面广、渠道畅通、反馈及时的干部监督信息网络。一是加强组纪联系。在选拔、任命干部时,对于有问题正在查处或有反映还没有查处的干部,及时向纪委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二是主动征求人大、政协的意见。对应提请人大政协任命的干部,都实事求是地介绍干部的情况,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审议和监督。三是实施干部监督信息通报制度。通过发催报函、电话督促和对口联系等,使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干部监督信息通报责任,确保干部监督信息渠道畅通,加大督促力度。四是注意发挥干审信息员作用,主动上门征求意见,加强对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的监督。五是加强对县级机关干部作风的监督。专门委派一名部务会议成员,到投诉中心参与管理,利用投诉中心,收集干部监督信息。

5、以制度建设为关键,完善干部监督机制。在对干部监督过程中,既注意制度建设,规范干部的行为,更注重制度的贯彻执行,把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形成相对完整的干部监督机制。一是出台党组织议事规则,健全领导班子内部相互监督机制。县委修订了《县委议事规则》,以自身的行为带动各级班子建设。制定出台了《县级机关党组织议事规则》和《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议事规则》,规定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内民主生活会,规范党内民主。二是出台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等制度,逐步建立对领导干部实施经济活动监督机制。领导干部不仅要申报本人收入,还要申报家庭财产状况,其他成员的收入情况,并要作出说明,使对领导干部的经济监督更彻底。三是出台联系通报、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横向联动机制。由纪委、组织部、法院、检察院、公安、监察、财政、审计、信访等9家单位组成了干部监督信息通报和联系会议成员,各有关单位共同承担任务,全面、准确地传递有关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问题性信息,把监督关口前移,使监督面得到扩大,监督更深入。四是出台廉政监督卡制度,建立惩处机制。对领导干部的不廉洁和轻微违纪行为进行量化管理,量化管理情况与评选先进、目标管理考核奖、组织处理等挂钩,扣分在4分以上,取消该评比各类先进,6分以上,扣发该50%目标考核奖,一年扣分10分以上或连续两年累计扣分在12分以上或连续三年扣分在14分以上的,给予降职、免职或责令辞职。

二、存在问题

1、自觉抓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氛围还未真正形成。一方面表现为极少数领导干部认为被别人监督会影响自己的威信,不便于开展工作,因而不太愿意接受监督。另一方面表现为极少数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认为监督别人是给人小鞋穿,最终影响自己的选票和前途,因而不太敢于开展监督工作;有的职能部门认为自己在同级班子领导下工作,“饭碗”在他人之手,监督会影响自己的“饭碗”,因而不太敢于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开展监督,造成口头讲监督多,实际抓监督少;表面抓监督多,深入抓监督少;形式上抓监督多,抓实质性问题少。

2、制度还不够完善,贯彻落实还不够到位。一是干部监督工作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如何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表现情况的了解掌握,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缺乏实质性、操作性的措施和方法。二是制度之间配套性、互补性不强,未形成体系。目前规定这个不准、那个不准的制度比较多,但当出现违反了这些不准后如何处理,还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容易出现违规不究的现象。

3、监督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一是党内监督与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还未形成科学机制,“各干各的”现象比较突出。二是一些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干部监督工作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落实,职责不明确。个别单位没人具体做干部监督工作;个别单位配备了人,但不是做干部监督工作,而是被安排做别的事。

4、一些“一把手”依然难于监督。一是党政“一把手”是班子的核心,手中掌握的权力比较集中,同级班子其他成员和群众不好对其监督。二是党政“一把手”在单位中一般都有一定的权威,班子其他成员和群众对其尊重有加,自然放松了对其监督。三是极少数党政“一把手”决策情况不公开,活动情况比较隐蔽,上级有关部门、同级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难于了解其情况,无从入手对其监督;四是极个别党政“一把手”个人主义严重,独断专行,作风霸道,同级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不敢对其监督。如某单位副职提出工作上的一些不同想法都遭到“一把手”的严厉责难,就更谈不上敢对其监督。

三、对策与建议

1、建立教育引导机制。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建立党政干部培训考核学时学分制度,以考促学,促进各级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实行谈话教育。县委和组织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与下级领导干部进行谈心谈话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思想脉搏。切实做到“八个必谈”:提拔重用时必谈;取得突出成绩,得到表彰时必谈;接受急难险重任务时必谈;个人向组织报告重大事项时必谈;群众有举报或有意见时必谈;有错误苗头和错误倾向时必谈;班子不团结时必谈;工作中遇到重大困难时必谈。三是落实领导干部思想汇报制度。主要领导干部每年要向县委以及组织部门汇报个人思想情况,要结合年终述职向所在单位干部群众报告工作和廉洁自律情况,接受群众的评议。

2、建立信息处理反馈警示机制。一是建立函询回复制度。根据群众反映和举报,将有关问题进行整理,用公函的形式通知本人,限期向组织作出书面或口头说明,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二是建立党政正职诫勉制度。对主要领导在公务活动和个人生活中所发生的构不成党纪、政纪处分的问题或错误,要采取谈话提醒、诫勉等措施,给予告诫和劝勉。三是建立督促整改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错误和问题,要建立督促整改制度,限期纠正,限期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存档备用。

3、建立班子内部制约机制。加强对党政正职的监督,最重要的是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形成领导班子内部相互监督的机制。一是完善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凡属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的使用等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切实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避免和防止一把手独断专行。二是严格民主生活会制度。通过定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让班子成员在思想、作风和工作问题上充分沟通,谈心通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班子成员从对党的事业和关心爱护同志出发,加强对“班长”的帮助教育,及时指出问题,及时批评提醒。三是规范会议议事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工)委、局长、主任办公会等领导班子会议议事规则,有效地规范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行为。

4、建立协同联动机制。要建立(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起党内和党外监督相结合,组织、群众监督和审计监督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第一,尝试干部监督进社区。干部监督进社区是当前干部监督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有利于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尝试把干部考察考核、评先评优和任前公示进社区,同时聘请干部监督信息员,设立干部监督信箱,公布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监督。第二、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会同纪委、审计等部门,建立审计结果评定体系,规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强化审计在干部提拔使用中的作用。第三、尝试建立干部选拔任用记实制度。记实制度真实反映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整个过程,记实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规范文书档案,也为责任追究提供最原始的依据。

下载解放思想:干部监督工作的灵魂———改革开放30年干部监督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放思想:干部监督工作的灵魂———改革开放30年干部监督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干部监督工作实施细则

    干部监督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新时期干部监督工作,建立科学的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

    干部监督工作讲话

    近年来,我州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紧紧围绕全州工作大局,以干部选任和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按照中央、省委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在加强干部监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年,中央干......

    浅谈干部监督工作(优秀范文5篇)

    浅谈干部监督工作 加强干部监督,事关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干部监督工作是党政领导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纠正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阶段,随着......

    干部日常监督工作信息

    干部日常监督工作信息 XX县严格落实真抓实管、动真碰硬,扎实做好新常态下干部监督工作。(1)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出台科级领导干部日常考核办法,加强对领导干部德、能、勤、......

    扎实做好干部监督工作

    扎实做好干部监督工作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督促检查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对于加强监督检查,抓好落实以刚性制度作出规定,为纵......

    干部工作监督检查情况报告

    福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2003年度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 工作条例》和开展干部工作监督检查情况的报告 根据闽交党„2003‟50号文要求,现将我司贯彻执......

    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答疑(精选)

    问: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包括哪些内容?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既包括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又包括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问: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监督的关键是什么?答:对......

    关于干部选拔监督工作心得体会

    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只有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