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写作及东西方著作权法规定之比较

时间:2019-05-14 13:4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材写作及东西方著作权法规定之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材写作及东西方著作权法规定之比较》。

第一篇:教材写作及东西方著作权法规定之比较

纵观世界各国的著作权法,不外以下功能,一是通过保护作者因创作作品而产生的财产权和人身权,鼓励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二是通过鼓励优秀作品的交流、传播,促进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最终起到提高全社会文化素质,尤其是推动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但作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与公众享有受教育、获取知识和了解世界的权利在一定意义上却又是一对矛盾。

从法的理论可知,作为权利的著作权,并不是绝对的权利,也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永恒的权利。著作权法作为社会和科学文……

教育作为社会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方面,自然也应享受包括作者作者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而教育又离不开教材,离不开教科书,东西方各国著作权法是如何保证教材、教科书的写作可从包括作者作品在内的人类文明中吸取有益的成份呢?概观东西方各国的著作权立法,关此大都划入“合理使用”范围。由于东西方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同,因而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又是参差不齐的。的写作目的,主要就是通过对东西方国家著作权法“合理使用”中关于“教学目的”(或曰“教学之用”)的条款的比较、探讨,以期加强对我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的研究,尤其期望能对教材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东西方国家著作权法关于“教学目的”的规定及简析

著作权法之所以限制著作权人的权利,其主旨在强调著作权人在享有著作权的同时,也应对社会、公众承担一定的义务,而允许社会、公众合理地使用其作品,就是著作权人的义务之一。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所谓合理使用,是指著作权法允许在特定的条件下,如为了教学、新闻报道、司法等,社会或公众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以复制等方式使用著作权保护期限内的作品。著作权法限制著作权人权利的另一种形式是“法定许可”使用,法定许可使用主要指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使用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而使用其已经发表的作品,只是使用后应向著作权人付酬。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共同点是:两者的使用方式都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但均须说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称及其出处,并尊重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两者的区别是,合理使用可以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使用人仍可使用;而法定许可使用则不然,使用人使用后不仅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而且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使用人不得使用。究其要者,二者虽均属法律的普遍授权使用,但后者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其原因在于,对法定许可使用,法律并不限制使用目的,使用者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大都以营利为目的。所以,要求使用人支付一定的报酬也是合理的。

在分析比较了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两概念后,为了分析东西方国家著作权法关于作品作用“教学目的”的规定,特将各国著作权法有关将著作权人的作品用于“教学目的”的条款开列于次。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有关规定《德国著作权法》第46条规定:“为教学、学校或教学使用的汇编物:(1)如果著作的部分内容或小篇幅的语言著作在出版之后被用到汇编物中或将数人著作汇编成册,并且根据上述著作的特性只为教学、学校或教学使用,则允许复制和传播这类汇编物。必须在该汇编物的标题页或相应位置明确标明其用途。”

《意大利版权法》第70条规定:“为评论、论述或教育目的,可以在符合上述目的限度内,摘录、引用或复制一部作品的片断或部分章节,……。”

日本十分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其《著作权法》用4个条文阐述为教学目的而对作品的使用。该法第33条规定,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认定的必要的限度内,可在教学用书中登载已发表的著作物;第34条规定:已发表的著作物可登载于学校教育节目的广播教材中;第35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中担任教育工作的人,“为教学目的的使用时,可在认定的许可范围内复制已发表的著作物。”

(二)英美法系国家最有代表性的,是英、美两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2、36条的部分内容。第32条规定:“(1)在教学或备课过程中复制作品不侵犯文学、戏剧、音乐或艺术作品之版权……;(2)在教学或备课过程中以制作影片或影片声轨的形式复制录音、影片、广播或电缆节目的,在复制者为施教或受教者情况下,不侵犯被复制作品的版权。……”第36条规定:“(1)依本条允许之范围,教育单位或代表其利益者可为教学目的而从已出版文学、戏剧或音乐作品中影印复制一些片断,此种复制不侵犯作品或其版面安排之任何版权……。”通过以上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著作权法中有关“教学目的”的规定的罗列,我们可以发现,英美法系国家规定的因教学目的而适用的范围,要比大陆法系国家宽泛。这是因为英美法系国家的著作权立法侧重于保护作品的使用者(包括公众)的利益,旨在避免出现某一使用者垄断作品的情况。而在大陆法系国家中,不少人批评这些限制作者权利的做法与作者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相悖,因为当作者发现曲解其作品的复制品时,传播其作品复制品的行为已经发生,这时,作者欲维护其作品的完整性已为时太晚。正基于此,大陆法系国家把上述有关规定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只是日本相对宽些),如《法国著作权法》的上述第41条规定就比英美法系国家的适用范围要窄得多。,

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第1

1、12两款则属其他教育)可见,这一规定不仅远不能同英美法系国家的有关规定相比,也较大陆法系国家受到的限制为多。至于同一些发展中国家、同原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关规定相比,其限制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2、7款分别规定:“在学术著作、评论文章、教学用书和政治教育读物中,转载个别已经发表的科学作品,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这些作品的片断。……”“为了科研、教学、教育之用,翻印已经出版的作品……”等不属侵权。另外,《匈牙利版权法》第18条也规定:只要为非商业目的,复制及出借均系合理使用。

二、关于我国著作权法用于“教学目的”规定的思考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制定《著作权法》的目的除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鼓励其创作的积极性外,从根本点讲是旨在促进文化的传播、交流,推动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就推动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中国《著作权法》自制颁以来,其“权利的限制”中关于“教学目的”的规定,并未达到其应达到的高度,相反却还带来一些不便。如欲出版一部编辑作品作教材,依《著作权法》,使用作品的人必须从编辑作品中每一作品的著作权人处取得授权并支付使用费。试想,偌大的中国,若要同数十位乃至上百位知名、不知名的分散于各处的作者取得联系,是多么不易?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教材的及时出版和课前到书,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写作一部教材,由于我国的《著作权法》在这方面的规定不如英国、日本宽,所以,写作人往往担心有侵权之嫌,这也往往导致教材内容落后于科学研究,也是我国教材体系陈旧、观点陈旧等产生的重要原因。长此以往,必定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影响我国在下个世纪的竞争力。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应当比照日本、意大利、英国、美国和《伯尔尼公约》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著作权法中关于“教学目的”的规定,修改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内容:即将我国《著作权法》原第22条第6款合并规定的“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两项内容,除去“为学校课堂教学”一项,成为“为科学研究……”的专款规定,新增“为学校课堂教学”一款。关于“为学校课堂教学”一款的内容,我们考虑是否可以拟定为:“为学校课堂教学的目的,可摘录、引用、节选或复制已发表的作品的片断或部分章节。”

我们之所以提出修改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教学目的”的规定,虽有通过这一修改,使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教学目的”的规定,能够很好地保障教材写作时吸纳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使著作权人的最新成果很快反映到教科书中去,使学习者受益的目的,更有出于以下考虑:

其一,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劳动者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上看,“公共利益”这个概念本身包含这样一种含义:多数人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任何一个公民都应该为了全社会的共同利益而放弃个人私利。从著作权法的角度上看,极端严密的著作权保护会给社会带来过分的约束,甚至窒息正常的社会生活,因而,有必要放松一部分事实上不易控制且使用者也不会借以营利的作品的自由使用领域。另外,作品作为社会精神财富的一部分,既是一种个人财富,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财富,任何人的作品都是继承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社会所提供的良好环境,作者就难以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没有社会对作者的充分保护,作者的权利也就无法实现。如果过分强调作者的权利,就有可能阻碍社会对作品的公平利用,阻碍公众传播作品,最终必将违背《著作权法》的立法精神。这也正是各国著作权法均对作者的权利作了一定限制的原因。这样做既达到了保护作者著作权的目的,又满足了公众利益,使作者权利与公众利益达到了统一。

其二,我们之所以提出要放宽对用于“教学目的”使用著作权的规定,是因为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与一般物权的不同属性决定的。劳动者用合法手段占有的物权,基本上是其个人劳动的成果,而作者所产生的知识产权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除了其个人的独创劳动成果外,还继承、吸收了已经成为公有财产或部分受保护作品的成果。作者在继承、吸收已经成为公有财产的前人劳动成果时,也是无偿的。这样,在作者享受著作权保护的权利的同时,也应为社会尽一些义务,即在法定的条件下,允许他人无偿地使用自己的作品,尤其像事关后人、事关未来的因“教学目的”而编写的教材,更应允许无偿使用作品的片断或部分章节。

其三,从各国著作权立法的立法趋势上看,首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参加了国际著作权组织,接受了国际公约的约束,立法的原则趋于一致。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文化交流更加密切,著作权立法因所属法系不同、所属地区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差异正在缩小,当今,东西方各国著作权法中关于“教学目的”的规定均较我国为宽,所以,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我国也应顺应大势与各国有关规定趋同。

其四,从实际需要上看,我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文盲、半文盲的绝对数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即便大学教育也远不能同发达国家相比,这就告诉我们,若想缩小这方面的差距,尤其今天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若再不放宽著作权法中关于“教学目的”的规定,若再不放宽教材写作人、编写人对著作权人最新作品的吸纳,甚至严于发达国家,势必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越拉越大。实际上这也是有违公众利益,有违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的。对于那些嗷嗷待哺的受教育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我们

,其五,从教材编写的本身特点来说,既有独创性的一面,更是群体性的融合。即写作者可以以其自身的知识、功力从内容到形式上表现出自己的独创性,但更多是群体智慧的融合。因为,一部教材既要反映一个学科整体知识,反映该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更要反映该学科的最新进展,而一个人或几个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要想编写一部好的、受欢迎的教材,除个人独创的劳动成果外,还必须继承、吸收人类社会以往及当今该学科的一切最新成果,否则,要想编写一部能使学生受到教益的好教材是不可能的。而要继承、吸收当今该学科的最新成果,又不使作者冒侵犯他人著作权之险,著作权法就必须放宽用于“教学目的”使用著作权的规定。

总之,就我们这个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想在下世纪自立于世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林,步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教育必须先行。而加强教育,发展教育,教材又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教材必须先行。而要想编写出最新、最完备、最能体现出各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的教材,我国的著作权法就必须放宽关于吸纳最新成果用于“教学目的”的规定。这即是我们写作及提出修改我国《著作权法》该有关规定的目的。,教材写作及东西方著作权法规定之比较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二篇:浅析互联网之著作权法的问题

浅析互联网之著作权法的问题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开放性、便捷性等优点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并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冲击着社会的各个层而。同时,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兴起拓宽了作品的传播渠道同时使得传统的著作权保护法律制度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将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及著作权的相关知识,对有关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问题加以分析和论述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络著作权互联网归责原则 法律保护

一、网络著作权的概念与内容

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基于此,网络著作权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相对与传统作品,指传统作品被上传至网络时著作权人所享有的权利,这里特指“信息网络传播权”。我国 2001年修改的《著作权法》根据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在第10条关于著作权的具体权利形式中增加了十多项规定,其中第12项是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承认了传统著作权在网络等电子环境下所享有的受保护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号)第2条规定:“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 根据这一司法解释,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和新的数字化作品均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媒体,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符合法定许可的条件,擅自复制、转载、传播他人作品的,均构成侵犯著作权,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网络著作权的内容主要有:1.发表权,我国著作权法将发表权作为一项精神权利兼经济权利作了明确规定。我国著作权法第10 条第1 款第1 项规定:“发表权,即决定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2.署名权,作者的署名权是一种精神权利。我国著作权法第10 条第1 款第2 项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3.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我国著作权法第10 条第1 款第3、4 项规定:“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网络作品的作者同样享有这两项权利。4.使用和获得报酬权,是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者的两项经济权利。5.信息网络传播权,就是使公众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获得作品的权利。新《著作权法》还明确规定了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6.数字化作品的标示权,是指著作权人有禁止他人删除或者更换由著作权人合法施加于其作品上的有关作品、作者、“著作权保留”等事项的标示的权利。它可以有效的弥补网络作品著作权人身权利的脆弱保护,促进计算机网络传输的健康发展。7.反解密权,“加密”历来是数字化作品著作权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技术手段。为了防止数字化作品解密的人通过解密获得他人的作品,提供给复制者非法盈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作出规定,数字化作品著作权人有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而对其作品进行解密这种反向行为的权利。未经许可的解密人以及提供或从事解密的服务者,均为著作权侵权人。

保护网络著作权,首要的就是合理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网络作品,但数字化作品具有的能够被简便、高速、低成本复制的特点难免对合理使用带来冲击,从而对网络著作权构成侵权。对网络著作权的侵权给著作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学者们对网络时代著作权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对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应考虑到对合理使用网络著作权的完善,建立网络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以及从技术措施上着手进行保护等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提出对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对策,通过立法解决网络著作权的管辖和其赔偿标准问题,从而使得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焦点问题得以有法可依。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首先应当加大我国著作权法对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力度,其次还应借鉴各国经验,及时制定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定相统一,又与我国著作权法相配套的各项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各省也要根据需要制定、修改完善地方性法规,为著作权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谁应该对作家的损失承担责任?

有作家算过一笔账,一本25元的书,一般作者的版税是8%,可以赚两元,其中还要交三毛钱左右的税,也就是可以赚一块七。一本书如果卖两万本,已经算是畅销,一个作家两年能写一本,一本可以赚3.4万,一年赚1.7万元,如果他光写书,他得不吃不喝写一百年才够在大城市的城郊买套像样的两居室。而网络作家收入则同样寒酸,韩寒透露,很多网络作家更是一天要写一万字,靠着千字两分钱的下载收入维生。幸运的是,依靠网络的放大性,一部分网络文学作家也能达到百万收入量级。而全国能够达到百万收入量级的作家寥寥无几,网络作家同样十分辛苦。因为百度文库将各种文学作品放到网上,供网民免费阅读,所以舆论认为富百度在抢夺穷作家们的饭碗。陕西作家贾平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所有的作品,读者在百度上都可以免费读到,真是比盗版还容易”。“如果任其发展,读者就不会再花钱买书,作家也就彻底失去了写作的动力”。那么,谁应该对作家的损失承担责任呢? 我国在网络著作权保护领域同一般的民事领域一样,追究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倾向于对行为人主观的心理状态的非难,在一定程度上惩罚教育了侵权人,对社会起警示作用。然而在网络著作权时代,立法者创设了“信息网络传播权”,赋予了权利人对其作品在网络 传播技术下的专有权利。这即是著作权的扩张;同时,立法者从未放弃“技术中立”立场,允许网络技术的实质性非侵权使用。这即是著作权的限制,也为技术提供者设定了“安全阀 ”或“避风港”,即是为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确定合理的责任边界。在传统著作权立法中,诸如合理使用、法定使用等多从“作品使用”的角度去规制,以此作为侵权使用的 例外;

而在网络著作权立法中,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主观过错,则采取“通知-删除”规则,较多从“技术措施”角度来判断。可以说,过错及过错的认定,是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制度的要点与难点。为此,笔者认为采用严格责任更有助于网络著作权的保护,理由如下:

1、过错责任原则更倾向于保护创作者的权利。而使用者,特别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权益不容忽视。严格责任,即大陆法系的无过错责任,它的基本思想在于对不幸损害的合理分配,能够在保护创作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维护使用者的正当权益。

2、根据过错责任,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无过错,就不用承担任何侵权责任,即不用赔偿损失或赔礼道歉甚至连停止侵害也无需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者的著作权根本无法得到保护。只有适用严格责任,无过错也要承担责任,承担停止侵害的责任,这样才能切实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实行严格责任原则更有效,更能切实保护网络作者的权利。

三、网络著作权侵权现状

从我国已经出现的与网络有关的著作权侵权案件,可以看出在侵权的方式以及行为所侵犯的对象方面已经逐渐显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1.以抄袭复制为侵权行为特征的网络著作权侵权

在这类纠纷里,既有以文字、图片、照片等为抄袭对象的比较常见的侵权表现形式,也出现了与网络特征相适应的涉及特定抄袭对象的案件。由于网络作品上传网络后,著作权人无法对网络作品的复制数目和范围作准确计算,而由于网络作品的方便性、修改的灵活性和随意性,网络作品在计算机上被他人擅自修改、删除、更换、破坏、歪曲、截取、篡改,均易如反掌。这些侵权行为由于网络的掩护转瞬即逝,不留痕迹,侵权人难以被追究。2.侵犯网页著作权

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网络使用者或者网络服务提供商在自己设立的网页、电子布告栏等论坛区非法复制、传播、转载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第二,将在网络上传输的他人作品下载并复制成光盘。第三,行为人将他人熟知的著作权的文件上载到网络或者从网络下载进行非法使用;超越授权范围的使用共享软件,试用期限后不经过注册而继续使用。第四,未经许可将他人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提供到网络上进行公众交易或者传播。第五,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人身权的行为。第六,擅自破解著作权人对作品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例如对作品的解密,对电子水印进行破坏,或者专门生产和提供破解设备、技术以方便他人侵权等。

3.涉及数据库侵权纠纷案

我国首例法律法规数据库侵权案,发生于1998年:海南经天公司1998 年投资180 万元完成开发并出版发行的《中国大法规数据库》,被海口网威公司2000 年将其解密后,复制到其经营的《司法在线》网站上。经天公司将该侵权的网上法规数据库,经过公证将其下载作为证据,愤而向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经过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判决,认定海口网威科技有限公司对《中国大法规数据库》侵权事实成立,判决其立即停止侵权,书面向海南经天信息有限公司赔礼道歉,并向海南经天公司赔偿5 万元。这是我国法院第一次判决维护法规数据库编辑者的著作权,它对著作权的广泛、深入保护具有重要意义。4.因链接而产生的网络著作权侵权

网络信息浩如烟云,网站内容丰富多彩,作为需要全方位,多角度获取信息的浏览者来说,链接起了导航作用。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设置超文本链接并不需要被链接者的帮助和配合,设链者完全可以在被链者浑然不知的情况下设置链接。事实上目前大多数的链接都没有经过被链者的授权或允许。一般情况下链接作为一种方便浏览者获取网上信息的技术手段不会产

生侵权问题.但如果被链网页中出现侵权内容或是在深度链接中网站经营者处理不当 ,都有可能引起侵权纠纷。

四、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一)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完善损失计算标准

侵权成本太低是现在著作权侵权行为频发的原因。现在的赔偿原则不是一个惩罚性的原则,一旦发现侵权了,首先权利人要举证,说明到底实际损失有多少或者说侵权人的侵权获利有多少,这都相当的困难。如果证明不了,法院会给一个非常低的法定赔偿。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侵犯软件著作权的损害赔偿应实行全面赔偿原则,即侵权人不仅应赔偿权利人因侵权损失的利润或侵权人的侵权所得,而且还应补偿权利人为制止侵权直接支出的费用,包括交通费、公证费及其他实际支出费用。人民法院在审理侵权案件时,要准确掌握实际损失赔偿原则、违法所得赔偿原则和法定赔偿原则,即侵犯著作权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金额。为了有效打击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应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规定侵权人应加倍赔偿权利人因侵权损失的利润或侵权人的侵权所得,此外还应赔偿权利人为制止侵权直接支出的费用,包括交通费、公证费及其他实际支出费用。上不封顶,且规定最低赔偿数额。

(二)建立完善的著作权法律保护体制

1、完善著作权法。明确规定将作品直接网络数字化后,作品的著作权仍由原作品的著作权人享有,如网络作品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目前都很难被保护,趋于名存实亡的境地,将来有赖于科技的发展和制定出新的许可制度和稿酬计算标准。

2、加快网络著作权立法。网络著作权对网络侵权的范围十分广泛,有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域名权等。在立法中应当充分考虑网络著作权原创、业务标识的统一管理和依法进行保护。

3、构建集体管理模式。将版权人与传播者各自均建立自己的集体管理组织,建立集体组织间的许可发放,报酬寄放制度。

(三)法律之外的保护--预防和抵制网络著作权侵权

1、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特别是在网络上,应当普遍建立尊重著作权的意识。设立保护知识产权专项基金,在全国进行广泛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普及和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

2、同时增强网络著作权的自我救济措施,原创作品主动及时申请注册登记。

3、授予互联网协会统一保护著作权相关权利,使网络业务和著作权的共同健康发展

第三篇:求职信写作教材

(一)含 义

求职信也叫求职函,是一种自我介绍、自我推荐的书面表达方式。

自荐信?

(二)作 用

求职信的作用,就是求职者向欲供职单位提供的一种最初印象、最基本的了解。

(三)特 点

1.目的鲜明突出

2.内容单一明了

3.语言中肯平和

(四)类 别

从求职者和求职对象的不同角度来看,求职信主要有两种类型。

1.依照求职者的不同身份,求职信可分为:

⑴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信

⑵社会人员的求职信

⑶在岗者的求职信

2.依照求职对象的情况,求职信可分为:

⑴专发性的求职信

⑵广发性的求职信

(五)基本结构与写法

求职信的基本结构:称谓+问候语+正文+祝颂语+落款+联系方式

1.称谓

2.问候语

是对受信人礼貌的表示。在一般书信中,由于受信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所以问候语既强调礼节性也要有针对性。但求职信的受信人是单一的,只要求突出礼节性,用“您好”即可。

称谓只是单位或部门名称时,问候语可以省略。

3.正文

正文由连接语、主体、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⑴连接语

连接语的目的在于说清写求职信的缘由。

广发性的求职信,开头要交待清楚自己的身份、年龄、学历等基本情况,给用人单位一个初步的完整的印象。

专发性的求职信,也就是有明确目标的求职信,可先写出自己看到了该单位的征招信息,以及意欲应聘的想法,之后再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也可先写出个人基本信息如身份、年龄、学历等,接着再写自己应聘的想法。

⑵主体

主体部分要针对用人单位的征招信息或者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用人单位通常的要求,来具体地介绍自己。其中要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业务技能、外语水平及其它潜在的能力和优点全部表现出来,以期使用人单位意识到你正是他们需要的最佳人选。

⑶结束语

正文结束时,应简要概括全文内容,再次强调自己的求职愿望,以加深对方的印象。之后要写出有针对性的结尾应酬语,如“如蒙赐复,不胜感谢”、“若本人条件尚可,请惠予面试”、“静盼(候)佳音”、“若蒙聘任,将十分荣幸”等。

4.祝颂语

根据受信人的具体情况,按一般书信的格式,写上“此致敬礼”等适合对方身份的敬语。

5.附件

求职信有时还要有“附件”,指能够向对方证明自己能力和水平的相关材料。

“附件”的书写位置应在落款之上祝颂语之下。祝颂语下空一行,左侧空两字写“附件”或“附”后加冒号。如附件不是一个,可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顺序号上下依次排列。

具体格式如下:

……若本人条件尚可,请惠予面试。

此致

敬礼

附件(附):

1.个人简历

2.在校学习成绩单

3.英语六级证书复印件

4.计算机二级证书复印件

5.××××获奖证书复印件

6.已发表科研论文复印件(2篇)

××大学××学院02级 ×××

20××年3月18日

6.落款

按一般书信格式写出求职人的姓名、写作日期。

7.联系方式

落款之下左侧空两字,依次写出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必要的联系方式。

(六)注意事项

1.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

2.求职态度要诚恳、谦虚

3.篇幅短小、语言简洁

4.文面整洁大方、清晰无误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沉稳内敛,对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很好得与人沟通,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负责的工作会付出全部精力和热情,制定缜密计划,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目标达成。

第四篇:浅谈东西方艺术审美形态之异同

浅谈东西方艺术审美形态之异同

摘要:人类从事绘画创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洞窟里的壁画、彩陶上的图案、希腊克里特岛壁画和意大利架上绘画的油画都是见证。至此,东西方绘画艺术均走过了两千年的光辉历程。虽然它们在表现形式与创作思维上究竟存在差异,但现代绘画的各画种仍在兼收并蓄中健康发展。那么东西方绘画艺术究竟存在那些异同呢?

关键词:东方绘画艺术,西方绘画艺术,特点,比较。

首先,东西方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不同、它导致了各自的绘画在审美观念上必然会出现差异。中国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人,就是认为世界是天、地、人三方面的和谐统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这一点出来,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特别强调顺应自然,强调个人的“小我”必须融入民族的乃至宇宙的“大我”。这种文化精神反映在绘画观念上,就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认为艺术的最高层次不是站在客观之外把握它的特点与规律,而是尽可能融入到客体之内去,理解客体、体会客体,让主、客体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于是,中国画历来不以再现自然、悦人眼目为目的,而是重在“立意”,使作品成为画家修养、人格和情绪论的载体。所以中国画历来偏重表现作者的感情,注重抒写主观感受,不过分强客观,画家所画常在“似与不似之间”,不受拘束。因此,它靠的是哲学和文学发展。毕加索就曾说:“中国画真是神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却没着一点颜色,用一根线画水,却让人看到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有些画看上去一无所有,其实却包含着一切。墨竹、兰花,是西方人不能画的。真是了不起的奇迹。”

与此相反,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和哲学传统,部体上是以人与自然的对立,即天人相分的观念为基础的。在西方,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神临自然、宗教的权力至高无上,就是人要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这两者的观念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天人对立、天人相分的。从这种观念出发,西方人文理想的最终目标就是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从而获得人生幸福;西方的自然科学自伽利略以来的400年间,都是在走一条分析的道路,总是不断地将客观物质世界一分为二。这种精神渗透到绘画艺术中,便体现为强调客观地表现现实对象。西方绘画总是把科学运用到绘画中,要求画家以纯客观的方式来把握自然,即画家所画一定要与他所看见的保持一致。因此,其发展靠的是科学,如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靠技术、物质材料。以上这种哲学与审判观念上的差异,又进一步造成了东西方两种绘画在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上的不同。西方绘画要客观地再现眼前的现实世界,所以特别强调用色彩和光影明暗去塑造对象。这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画在形式上最重要的区别。

对于中国画来说,线条是基本造型手段,色彩是从属性的。而且从不画光影明暗。中国画不论描绘山水、花鸟人物都离不开线条的运用。画家们总是靠粗粗细细的线条来勾勒造型,然后敷以颜色。这些颜色有时是单黑的,有时是五彩的,它们往往也会被精心区分出干、湿与浓,而这些差别一般都不会被明显地强调。中国画常常是要让观赏者从并不丰富的色彩层次中去领略世界的五彩斑斓,去想象物体的凹凸远近。这种感受不是来自视觉直观,而是依靠了联想和想象的参与。

西方绘画则不同,其画作中的物象界限不是用线条来区分,而是用色彩的深浅、光线的明暗来表现,就像我们眼见的实物一样。西方绘画用亚麻籽油来调和各种颜料,色彩十分丰富。通过这些色彩的精心运用,画家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明暗差异,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以及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说,西方绘画总是刻意强调色彩的丰富性与结构上的差别。它所追求的,是在色彩的冷与暖、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关系中,营造出直观的视觉效果。从整体上看,这种美学追求更有光学意义,更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思考。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由于哲学观和人生理想的差异,西方绘画与中国画本是两种不同形态的视觉艺术。中国画讲究空、无,表现为“虚”,西方绘画讲究确、有,表现为“实”;中国画重表现,西方绘画重再现;中国画写意,追求神似,本方绘画写寮,追求形似;中国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 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中国画不讲究叙事,党把背景和细节省略掉,西方绘画则注重情节描述,更注重环境的细致刻画。

第五篇:冰经杂谈之------东西方文化差异

冰经杂谈之------东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的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重要差别就在于,我们没有造神运动,我们更多的通过人文来说事,西方不同。他们有很长的造神运动,所以最后形成的差别是:西方人认为做人是宗教的问题,做事是科学的问题,而我们是把做人和做事是不分的,所以才会有那句做事先做人的话。

讲个最简单的例子:对事不对人,这句话在老外那里他的确是这样在做,而我们呢?如果朋友们有人跟你说这句话,你可能要注意了,他已经和你耗上了,在以后很长的日子他做任何事都会针对你。这也是我在前面讲过为什么我们的领导喜欢有屁股想问题的原因。

老外活得比我们简单,是因为人家在西方公元前8世纪就开始进行民主制度,当权者会有从下来的约束,这个阶段人家产生了法律,人人就会去遵守它。同样在公元前8世纪我们也处于一个很好的时段(春秋战国),有百家思想,出现了孔孟,老庄,韩非子,墨子这样的大家。但是随着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国第一次文化浩劫),树立法家,实行暴政,让人民厌恶法,陈胜吴广起义的一句话:王侯将相,宁可种乎?告诉大家不爽,老子就要造反的道理。所以后来中国永远是一个暴政代替另一个暴政,每一次都是生产力的巨大破坏。老百姓也慢慢形成对法律的看法就是:对我有利的我就看,对我没有利的我不管。据个例比如警察抓到个酒驾。他绝对第一句话就是:这么多酒驾,你为什么要抓我。这就是中国人。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想老外那样呢?我觉得应该这样看,因为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你只要回家还叫你爸爸叫爸爸,没有叫MIKE,那你永远是中国人,必须用中国人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历史上蒙古人灭了我们,他拒绝变成我们所以90年他就滚蛋,中国从此多了个蒙古族,满人灭我们,愿意变成我。,所以他统治近300年,中国从此多了个满族,小日本也想灭我们,其实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到最后大不了,中国多一个日本族。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谁想灭我们就只有变成我们。

现在为什么大家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很多营销企业都有西方的营销学来管理,你以为你教销售员一套最好的销售话术就可以把东西卖出去吗,即使有也是骗的成分很大,你忘记了我们老祖宗叫你先做人在做事的道理,一句话你只要是中国人,就必须按中国人的思路做事情,别他妈的满嘴的:乔布斯,比尔盖茨,巴菲特。

下载教材写作及东西方著作权法规定之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材写作及东西方著作权法规定之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应用文写作教材(5篇模版)

    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应用文是机关团体、单位或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用以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具有一定的惯用格式的文体。它强调处理事务、沟通关系方面的......

    应用写作教材建设几点

    摘要:在对《应用文写作》(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肯定其优点和成功之处,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指出了其不完善或需要改进的方面,并由此对应用写作教......

    敢于写作教材使用说明

    低价出售百度文库财富值帐号 实力见证一切 联系旺旺 whx0910专业销售爱问共享资料积分帐号 价格公道合理 联系QQ1747-88632http://whx0910.taobao.com写作教材使用说明写作......

    正与负:新的著作权法对图书馆之影响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新的著作权法给图书馆的运行带来的严格约束、对图书馆文化保存职能的强烈冲击,以及对图书馆发展的积极效应,并阐述了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关 键 词】......

    教材教辅管理规定

    安庄镇赵庄小学 教材教辅管理规定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各学期教材,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制......

    学校教材管理制度(规定)

    文章标题:学校教材管理制度(规定)教材是教师组织实施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选择使用及编写高质量教材是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和知名度的重要保证和前提,为杜绝、防止低水平教材......

    记叙文写作之

    《记叙文写作之“感情真挚”》 导学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 施忠涛一、学习目标: ①明确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懂得感情真挚的基本要求。 ②掌握记叙文写作中表达真挚的情感的三种基......

    写作之邀请函)

    邀请信 Directions: Suppose you are the dean of the History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You want to invite Professor Herb Jason, a well-known scholar of Chine......